论苏轼诗歌中的“物形”精神

论苏轼诗歌中的“物形”精神

一、试论苏轼诗文中的“因物赋形”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康倩[1](2020)在《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宋时期,文人品画、题画或以绘画为题材的唱和风气兴盛,使题画诗创作至北宋中后叶蔚然成风,从而推动了诗歌与书画艺术深度融合的自觉意识,并且留下了许多题画诗佳篇。苏轼正是其时热衷题咏绘画的文人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苏轼在文学和书画创作方面的天才和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以及他在当时文坛上的影响与地位,他的文学思想和画学观念在相当程度上代表和引领着当时的包括书画艺术在内的时代审美文化风尚与趣向。在绪论中,笔者从现存苏轼诗集和文集、宋人别集、总集、宋诗选本中经过细致而审慎的搜集和甄别,共汇集、确定苏轼题画诗160首。当然,这还可能不是苏轼题画诗之全部,比如有无部分题画诗作品由于所题写画作的亡佚而不可复见呢?其他载籍中有无我们还未曾注意到的呢?这些都是可以在文献学方面做进一步深究的。但是,仅从我们目前蒐集到的这些,也足以证明苏轼题画诗成果之丰硕。本文在全面厘清苏轼题画诗文献的基础上,对北宋题画诗兴盛的原因,苏轼题画诗的哲学观念,题画诗所蕴涵的传统画学主题意涵及表现技巧,苏轼题画诗的美学思想,尽可能地展开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题画诗创作融合了画内与画外、诗内与诗外的多种元素。故而在第一章中,笔者立足于通过对北宋时期的时代特点、社会和思想文化背景、题画文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苏轼诗画艺术观之宏观等问题的阐述,以对北宋时期、尤其是苏轼的题画诗创作进行背景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在后面的研究分析中能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试图从题画诗与绘画结合的外在客观条件与内在的诗画融通、创作者的心态等,来探讨宋代题画诗兴盛的原因。首先,唐宋易代之际的政治形势,造就了宋代文人类型和文艺创作取向的转变。宋代统治者通过“兴文教,抑武事”来建立当时的社会政治结构,为宋代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造就了一批集官员、学者、文学家于一身的新型文化人。其次,宋代之前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与宋代诗画互通的文艺风气,是题画诗得以进入画面的必然前提,题画诗体现了共有的美学观念与艺术风尚。再次,在五代时期,西蜀、南唐开始设立画院。北宋初年也在宫中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因此,宋代文人借由题画行为及诗画合一,进可以成为入仕的阶梯,实现对声名功业的关怀;退可以诗画并传,以此会友,满足情感的释放。同时,以绘画鉴藏、流通为因缘大规模展开的绘画题咏活动,形成了题画诗深层的文化场域和流通网络,从而促使题画诗创作高潮的呈现。苏轼的文艺观建立在他的哲学观之上,不对苏轼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的认知,我们就很难对他在题画诗中表现的文艺观有深入的体察。在第二章,将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进行系统的分析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向其文论、美学思想领域拓展,同时参借西方现代文论和艺术理论的有关观念和方法,从比较美学和比较艺术学的角度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进行深度阐释。苏轼的人生经历丰富曲折,在思想方面儒道释兼容并收,并且呈现出一种复杂交错的状态,随着处境的变化,他对儒道佛三家便有不同的选择取舍,因此虽然入世与处世、进取与超脱的矛盾二重心态与情绪常常错综交织在他心中,但是又能应运裕如,很快寻找到心理平衡点。苏轼融合儒道佛思想并且体现在他的文学和美学观念之中,并且在他的题画诗中也得到了耀目的折射。苏轼的思想既是他所在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他个人经历和修养所得,并且又与他承继前人的思想遗产有关联,而受蜀学和其父苏洵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本章将对这方面的问题以及对苏轼题画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析。本文第三章,选择苏轼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题画诗文本,并结合具体的绘画作品,深入探究苏轼的题画诗在画面的有形空间与诗人的无形心灵中所交融出的精神世界。同时,在与唐代题画诗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苏轼题画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和风格,具体包括苏轼题画诗中如何以景写情或以情写景而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苏轼如何深入画面之内体验画境,如何在题画诗中实现画内画外冥合为一的境界。此外,山水画、墨竹图、牧马图更是苏轼最终热衷题咏的三大绘画门类。一方面,苏轼题画诗,多以自我的精神气质与现世的生命感怀介入,将题咏画作与诗人自我的现实际遇与感慨相联系,从而使所题画作的画境得到了拓展,画意得到了延伸,这种相互渗透的情形是苏轼的题画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寄情山水,以画中的山水代替真实的山水,其中“烟江叠嶂”、“现世桃源”、“山水清音”,以及“远”的美学追求,均是苏轼在山水题画诗中着意描写的典型意象,他借此而营构自己超然于现实之上的精神家园,从而安顿现世的生命主体。这些现象,均值得我们进行深度认识与阐发。本文第四章,将通过若干对偶范畴的诠释,对苏轼题画诗中的核心美学思想加以理论分析。苏轼在他的题画诗中提出和传达了一系列他对绘画美学思想的认识与看法,无不表明他深谙诗画特有的美学规律。这些美学思想值得充分重视,需要深入解读和阐释,并且将其纳入苏轼的整个文学和美学思想之中,可以为苏轼的文艺思想系统性增添一些曾被疏忽了的新的成分内容。根据笔者对苏轼题画诗美学思想的解读和总结归纳,认为大体上可分为观与应、似与非似两对涵盖诗学与画学两个领域的理论范畴加以辩证分析。当然,这还不够全面,对苏轼题画诗中所蕴含的辩证观念,将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充实。

路璐[2](2019)在《苏轼易学与其文学境界之形成》文中提出苏轼研习《周易》,贯穿其一生。他早年即已对《易》理有所自见;谪黄期间,更是“覃思于《易》”,着成以“致用”为务的《东坡易传》;晚年贬至岭南时仍在修缮;最终凝结而成自己独特的易学思想。苏轼易学深深影响到其文学的创作;其影响是建立在创作主体的实践精神与心路历程之上的。苏轼一生所遵循的是《易》所张扬的“自用”“济民”之道,只是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乌台诗案”之前,以参与政治的方式成务民泽、贡献社会,完善自我道德、实现自我价值,将“自用”“济民”之道全然统一于政治实践中;“乌台诗案”以后,谪居黄州,身处忧患与困顿,则侧重于“自用”,在反省“济民”之务中,从“正心”出发,解决身处“命与志不相谋”的困境中如何安顿人生的问题,在“自行其志”“自正自达”“以柔用刚”的“自新”的历程中,呈现出自足自在的精神和刚中柔外的人格,完成了他在黄州时期的人生蜕变。直至晚年的岭南之贬,苏轼仍充分发挥黄州时期“内足略外”的精神机制,于变易之际持守着一份“身安德崇”。苏轼这种精神与人格不仅作为易学层面的思想形态而出现,更重要的是作为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形态而存在,并转化成为其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以及抒情言志的基本元素。综观苏轼之文学,不仅文学的价值取向与其“易道”思想的建构是同步演进的;而且文学中所呈示出的独立意志、理性自觉及其人格特质亦与其易学思想中“情性命”的展衍、“命志行”的结合以及“以志一气”“感以神交”的独特见解息息相关。前者为文学境界的形成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源泉;后者则为文学境界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灵性内质和巧妙的艺术构思方式;两者共同促成了苏轼作品中融情绪、理性、灵性于一体的文学境界。

陈婧玥[3](2018)在《文征明诗文创作渊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征明是明中期吴中文坛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的诗文创作受到吴中人文传统及个人经历的影响,总体上表现出“雅”的特质,兼有格调高古之作,在当时日益尚“俗”的吴中文坛别具一格。本文以文征明的诗文创作渊源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学、文艺学、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文征明文学思想及诗文创作的影响因素,考察文征明诗文风格的形成原因及演变过程。文征明早期的成长环境对他诗文观念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文征明早期成长环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以祖父文洪和父亲文林为主的文氏家族生活,二是文征明与都穆、沈周、吴宽等师长前辈的诗文互动交流。在文氏家族生活中,祖父文洪、父亲文林的言传身教,使文征明形成“和而介”的性格特点。在师承交游中,文征明受教于都穆、沈周、吴宽等吴中名士,逐渐形成纤弱的诗歌观和复古的散文观。汉唐以来,特别是唐宋诗文传统,对文征明的文学创作同样具有深刻影响。诗歌方面,文征明推重中晚唐、南北宋之平淡诗风,对白居易、柳宗元、苏轼、陆游的模仿痕迹明显,总体呈现出雅洁清裁、雕琢工整的特点;散文方面,文征明喜好唐宋散文的风格笔法,尤其热衷于模仿欧阳修的散文,众体皆备,言辞典则,总体呈现出庄重典雅、质朴平正的风格特点。文征明“市隐”文化心态的生成与吴中人文传统息息相关。明中叶以来的吴中人文风气博雅开放,吴中文人在人生选择方面的仕隐认识,治学上的博综思想,文学创作中的个体化倾向,对身为吴人的文征明产生深远影响。文征明的后半生选择“市隐”吴中,强调隐之不避世俗,不受活动空间与社会身份的限制,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归隐。在师友至亲、前人诗文传统,以及吴中人文风气的影响下,文征明的诗文风格逐渐定型。他的诗文创作反映了吴中文人群体诗文实践的地域特点,推动了吴中文学的发展进程。

刘晗[4](2017)在《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文中指出苏轼,既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又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取得了卓着的成就,其人生境界和人格结构更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目前对于苏轼人格的研究和评价,学者大多仍从儒道释三个层面进行定位,这样的解读遵照通常的框架固然比较明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人格的自我完整性,简化了其人格的复杂性和精微性。本论文尝试从有机整体、从普遍联系的视角,将苏轼人格放在生态文明的宏阔背景中加以探讨,运用“三分法”,分别从自然层面、社会层面、精神层面对苏轼人格加以阐释。而苏轼自然率真、有机和谐、自我完善的人格结构,虽说属于前现代时期的一种生态型人格,但对于当下身处生态时代的人们的人格建构,将会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意义。在自然层面,苏轼视自然为普遍联系的有机生命体,与自然建立了平等、友好、和谐的关系。苏轼一生性好山水,对自然充满敬畏和膜拜,仁爱万物,广种草木,同情动物,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热爱。苏轼认为,“善”就是尊重生命存在的自然而然,故人之行善,便是在具体的存在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存在的自在性、自足性、自为性。在自然面前,人类要做到“无心”、“易简”,最大限度葆有自然万物的独立自足,在与自然相遇相成中达到“天全”的境界,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荣。在社会层面,苏轼抵达了与社会、与他人和谐共处的生存境界。在社会管理层面,苏轼一直积极践行济民救世的入世精神,主张实行自然、无为、化育的仁政,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在“事”中完成生命个体的社会价值,同时又能超越“事”,寻求内在精神的自由和安适,在责任与自由、性情与礼法层面很好地完成了融合。在人际关系层面,苏轼更是树立了和谐共生的典范,君臣之礼、同僚之仪、朋友之信、男女之爱、手足之情、天伦之乐乃至对所有人的友善与仁爱,形成了苏轼人格中一道绚丽的光芒,温暖着世人。苏轼有着丰富而流动的精神世界,在自我圆满的同时与自然精神保持谐振,抵达天人合一的胜境。苏轼一生积极入世,却始终以“隐”的心态处世,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由;醉心于自然山水,却一生终未归隐,肩负着匡时济世的历史使命;悠游于艺术世界,却反对“留意于物”,寄情于斯却不为物役使。在永无止境的内在澄明和自我转化的过程中,苏轼圆满地完成了在自然性中生发社会性、精神性的生命历程与心灵升华,建构起融道家的“真”、儒家的“圣”与佛家的“空”于一体的全新的精神结构,超越了生命个体传统意义上的身与心、性与情、穷与达、出与入、生与死的割裂和对峙,实现了精神生态的平衡与和谐。苏轼生态型人格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疏离,人与他人隔膜,人与自我分裂成为当代人的生存困境。苏轼丰富、饱满的人格结构对于当代人改善自身的“内在局限”、建构新型的生态人格无疑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苏轼简朴而富足、闲逸而自适、多元而和谐的生活方式可以疗救现代人顽劣的精神病患,帮助人类寻回失落已久的天真、质朴、正直、善良,寻回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寻回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寻回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从而构建自然与人、物质与精神、个人与他人平衡发展的理想社会,即理想中的生态社会。

梁婉然[5](2017)在《《苕溪渔隐丛话》称引苏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苕溪渔隐丛话》(以下简称《渔隐丛话》)是宋代胡仔以人物为纲而分门别类编撰的一部诗话总集。在此书中,胡仔重视大家,推崇李、杜、苏、黄等诗人,而其中宋代的两位诗人中,胡仔又更加推崇苏轼,以十四卷的篇幅收录有关苏轼的诗话。文章即从诗话的角度研究苏诗的称引情况。第一部分,运用文献校勘知识,对《渔隐丛话》中所称引的苏诗进行统计、考证,并与清代王文浩辑注、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进行异文对比分析。第二部分,对《渔隐丛话》中涉及到有关苏诗及苏轼诗歌理论的条目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苏轼和胡仔的诗歌创作理念和诗学理想。《渔隐丛话》多处以诗话或者“东坡云”的形式谈论苏轼诗歌创作理念,本文在此拈出“用事”、“意新语工”、“江山之助”三点进行讨论分析。第三部分,由《渔隐丛话》称引苏诗为切入,探讨苏诗对前代诗歌名家的接受,主要选取陶渊明、杜甫和韩愈等人,分析其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并以此展示宋代的诗学问题。以上探讨,皆是对《渔隐丛话》中称引苏诗条目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并归类整理得出的结果。在探讨异文对比问题时,归类出讨论较多的几类,以此来观看宋代的诗家以及后人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渔隐丛话》中涉及到的诗歌理念极多,故而本文中所涉及苏轼和胡仔的诗歌理念、苏轼对前代诗家的接受,则是在阅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亦是通过归类、统计、对比,拈出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几处进行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文章多从具体细节处挖掘苏轼,以《渔隐丛话》中苏轼的诗歌称引情况和宋人对其评价来展现苏轼的生活理想和诗歌理念,这也是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宋代的诗学理念。

杨兴玉[6](2017)在《君子如水:东坡西湖的思想始基》文中研究说明"东坡西湖"作为一种新命名,彰显了苏轼与西湖的双向书写所生成的文化精神。在苏轼的着述中,《苏氏易传》构成了东坡西湖的思想根基。该书对于周易坎卦作了诗性阐发,由此呈现了因物赋形的水之性。其诗性特征尤其见诸苏轼所阐发的水之心。这种曲折多致的写法虽有悖于思维的简单性原则,却开启了诗化哲学的可能之境。

彭程[7](2011)在《论苏轼词的自由性》文中研究说明苏轼是北宋时期全能的文学艺术家,也是中国古代文坛上卓尔不群的文学巨匠,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文学大家。他在诗、词、文、赋等方面均有极其高深的造诣,并以对这些文学门类的大胆创新突破,从而对后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苏轼词的自由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文章的主体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苏轼词所呈现出的自由特性进行了阐述。第一方面是谈苏轼的人生经历。从苏轼人生的少年、中年、以及老年三个阶段去探讨不同时期,苏轼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思想上的自由特性。少年时期的苏轼主要体现出的是学习上的自由;中年的苏轼,面对出仕和贬谪,体现的是他那份思想上的自由;而苏轼的晚年,在生活上可以说是不尽如人意,饱受煎熬与磨难,但是他依旧可以持有一份心境的自由。第二方面是谈苏轼词的自由性的表现。主要从苏轼词题材内容上的自由、表现形式上的自由以及风格上的自由三个方面去阐述的。苏轼题材上的自由一方面主要表现为苏轼词内容的“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另一方面,苏轼在面对美景、或是心有所念之时,能够无拘无束地用词作去展现他心中的真性情,这在以往的词作之中都是罕见的。苏轼在表现形式上的自由,一是他敢于打破词的格律束缚,使词摆脱了依附于音乐只作为歌词存在的附庸地位,成为与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二是苏轼以诗的手法入词,将词推到了同诗歌相同的同等高度之上。风格上的自由主要是指苏轼在词作上体现出的刚柔并济和超然旷达的风格。第三方面是探讨苏轼词的自由性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原因主要是有四个方面,一是由苏轼的自身性格所决定;二是词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决定;三是由于苏轼对于传统文化,即儒释道思想的融会贯通所决定;四是由于苏轼在面对人生的难题与考验之时,能对自己的人生时刻有着深刻的反思,能用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去面对不同的遭遇。苏轼词的自由性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在对于词意境的开阔、对词律的改革和对词风的转变之上。总之,苏轼对于词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本文旨在从以上几个主要方面去系统地阐述出苏轼词所体现出的自由的特性。

吴增辉[8](2011)在《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文中认为本文依靠北宋中后期的历史背景,以儒学复兴的演变、南北地域文化的冲突、士人心态的衰变及诗歌风格的流转为主要线索,对此期的贬谪与文学间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全文共分八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述党争与贬谪关系。首先揭示党争的学术动因,指出王氏新学与以洛学为中心的北方学术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双方的学术歧异决定了新旧党争的不可调和,最终造成愈演愈烈的局面。其次将北宋中后期分为熙丰、元佑、绍圣至徽宗朝三个阶段,对每一阶段的党争与贬谪情况分别加以论述,勾勒出相应的历史轮廓,以为后面的展开张本。其三则主要从制度层面对被贬士大夫的生存状态加以描述,揭示党争愈烈而贬谪日重的状况。第四节则从文化角度揭示出北宋中后期士大夫的心态的内敛趋势,而贬谪则是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这直接影响到北宋晚期的诗歌风格。第二章论述熙丰间的贬谪与文学。第一节首先对“道”“势”关系进行探讨,王安石主政使王氏新学由民间学术的“道统”上升为“政统”,从而与朔学、洛学、蜀学等民间学术重新形成对立关系。第二节对司马光等元老重臣的文化心态及文学创作加以分析,认为其退守洛阳等地主要表示一种对抗新法的姿态,其创作的文化意义大于文学意义。第三节从三个方面论述贬放地方的士大夫的创作,揭示出他们心忧天下而又欲归隐林泉、依傍王权而又欲疏离王权的心理矛盾。第四节分析贬谪士大夫与园林组诗间的关系,指出宋代士大夫的内倾心态造成了其审美趣味的幽细玲珑,而贬谪际遇使其更乐于面对池榭亭台等安静幽闲的园林意象,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园林组诗的繁荣。第三章论述乌台诗案与苏轼、苏辙之贬。首先对乌台诗案的文化内蕴加以剖析,指出乌台诗案乃是文化专制、春秋笔法与苏轼的自由人格激烈冲突的结果,其后结合文学创作及交游情况对苏轼贬谪际遇下的心态嬗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认为其贬后心态大体经历了苦闷超越、幻灭、归真四个阶段,而其生存哲学及文学观念则是“随物赋形”。苏辙贬谪期间所奉行的乃是“省之又省”的老子哲学,这一方面是其生存哲学,同时也成为文学观念,它与李翱的“复性论”一起,对苏辙贬谪筠州期间的文学创作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第四章主要探讨元佑贬谪与文学。首先对元佑更化的文化原因及这一阶段的党争特点加以剖析,指出元佑更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南北地域的文化冲突,旧党对儒家价值的执守造成对新党批判的泛道德化。第二节对车盖亭诗案的历史事实进行了新的清理,以求更深刻地揭示新旧党争的复杂性。第三节论述元佑更化对新党的打击,他们既有失落与反思,也有愤恨与忧惧,其诗歌创作呈现出政治重压下的平淡风格。第四节则对洛蜀党争进行分析,指出旧党虽然掌握政权,实际上承受着内部斗争及新党可能复辟的双重压力,与新党相比,有着更为深重的忧惧心态,表现为诗歌创作同样呈现出平淡风格。第五章共分三节,首先概述徽宗朝的政治状况及士人人格的蜕变,指出党争的加剧造成了三代理想的破灭及士风的整体堕落,这促使置身贬谪中的士人对新党、新学乃至儒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士人思想变化的总趋势是转向内在,皈依佛禅,居士文化大行其道,这在被贬士人那里有着突出的表现。本章以郑侠、陈瓘、邹浩、苏辙为例,对居士文化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析。第六章主要分析苏轼、黄庭坚贬谪际遇下的心理矛盾及通常被忽视的性格侧面,以深入揭示贬谪与其心态之间的关系及其文化人格的本质。苏、黄晚年都追求平淡诗风,却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苏轼之平淡主要是其随缘任运的生命哲学的外化,黄庭坚之平淡主要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儒家诗教的体现。尽管有这样的不同,二人的平淡追求本质上都标志着生命激情的消颓及时代精神的没落。第七章与第八章具体论述苏门成员及元佑老臣贬谪际遇下的心态特征及创作变化,在描述其创作个性的同时揭示其创作共性,以深入探究其审美追求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及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北宋中后期文学发展的规律性。第九章主要论证北宋后期诗歌的发展趋势。首先分析苏门贬谪际遇下的交游情况,尤其具体分析苏轼与黄庭坚交游的不同特征,以揭示二人对诗坛的不同影响及双方地位沉浮消长原因。其次考察贬谪与江西诗派兴起之间的关系,联系北宋后期回归儒学的学术思潮,以潘大临与陈师道的诗学选择为例,说明为什么是黄庭坚的创作观念及创作模式最终成为诗坛主流。

徐名侠[9](2011)在《苏轼文学中的自然观》文中研究表明自然观是对自然及宇宙的看法,宋代苏轼的自然观与前代相比,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典范。本文主要对苏轼文学中的自然观进行观照,揭示自然观与其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他的自然观体现在其对《周易》的解读之上形成的天道观和人道观两个方面。在天道观方面,他常以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的“水”来喻“道”,将道落实到具体的自然物质上来体察“道”,关怀“道”。在人道观方面,将其落实在人之“性”的方面进行探讨。其自然观的形成与早年受故乡环境的濡染有关,苏轼的家乡在四川眉州,是山清水秀之地。同时他独特的贬谪经历使苏轼饱览了众多地貌,也促使他形成了面向自然的情怀。最后,苏轼的自然观在对儒道释的接受与批判中走向成熟。儒家的自然观带有社会功利之意识,常以自然万物来比喻君子之德,苏轼摆脱了儒家诗教的束缚和压制,突出了主体人格在自然中的主导作用。道家的自然观,是自然万物天然之存在状态,强调自然之原生态。苏轼崇尚自然,但并未将自己完全消解在自然之中,反而借自然来寻求内心,发展和完善了自我之个性。释家的自然观是空或者说无,佛教发展到中国本土化为禅,苏轼借助其观照和感知自然的方式,以禅入诗,从而赋予他的山水诗以禅趣。苏轼自然观在文学中的主题表现为回归自然和感司自然。苏轼在回归自然方面有浓厚的故乡情结,但是一生宦游他认为此心安处是吾乡。他以自然的方式皈依自然,在自然中抒写幽独情怀和人生感悟,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属。苏轼在自然观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论思想。其自然平淡文风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也和宋代社会文人老成之心态有关。他主张创作心态的“静”和“空”。在创作手法上,苏轼追求艺道并进,强调了然口与手,以意象为思想载体,以理趣入诗文,并用寓意来打通了诗书画的界线,形成了一种圆融的文艺观。

孟宪浦[10](2008)在《苏轼诗学思想的生存论阐释》文中研究表明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超然生存于诗意之中的诗人之一,他是一位真正诗意地栖居在现实世界中的文学家。对苏轼文艺思想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在生存论的视域中对苏轼诗学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还未曾有过。本文尝试在生存论思想的观照下,主要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在原发构成的生存境域中对苏轼的诗学思想进行阐释,以期揭示其诗学思想的本己特性和内在意蕴。本文打破以现有理论框架为纲目的研究模式,而以范畴为核心进行系统性研究。全文选取能够包蕴苏轼对艺术本质思考的四个核心范畴,围绕它们进行逐层梳理和深入阐释。全文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从苏轼论“道”的特点与立场出发,剖析了苏轼之“道”的本真属性,重点阐释了“道”与“文”(“艺”)在生存论根基处的关联。文章认为,“道”是苏轼诗学思想的基础,对“道”的理解,是其诗学思想阐释的前提。苏轼之“道”集儒道佛之精华而又有超越,他通过对儒道佛现有“思想”的批判,确定了思维所从出和终极的“实用”立场,从而开启了生存论的思想视域。从人的实际生存出发,是苏轼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他立足于人的生存之域,采取横向超越的思维方式,揭示出“道”的隐匿性、非对象化和非现成识度。这为“道”在艺术中生成和显现赢获了生存论的基础。只有在艺术中,“道”才能创建、显现和逗留,艺术是人生最快意的“致道”方式,是“成道”、“存道”最本真的生存方式。苏轼认为,诗人寄寓于世而有所作为、超越尘外而无所执守,“循万物之理”、“应万物之变”,是本真本己的生存方式,同时也是“自然为文”的艺术境界。这样,生存在走向审美化、诗意化的同时,艺术也在人的实际生存中扎下根,这正是“道”在生存境域中隐现与持存。第二章在生存论的视域中考察了苏轼“以意为主”的诗学主张,揭示出“意”成为“诗意”的生成性特征。作为文学艺术直接的本源,“意”的拈出,是苏轼基于生存境域中对“道”的领会。通过对人之在世的本己领悟,“意”展现的是物我相融、人与世界原初关联的生存状态。在“意”的展开状态中,人成其人,物成其物,人物融合为同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生存的世界,也是审美和诗意的世界。这是“意”成为文学艺术创作本源的生存论根据。文章还从史的角度考察了从“言志”到“缘情”的理论推演中,“意”被遮蔽、搁置的认识论原因,肯定了苏轼“以意为主”的理论贡献。文章进一步揭示了“意”在人的实际生存境遇中生成的五个环节:向来我属、即物而生、先行组建、整体性构成以及境域化逗留,并得出结论:在生存论的根基处,“意”的本质就是“诗意”的。第三章主要对“物”进行了生存论的解读,重点揭示出物的本然状态以及与“诗意”之间的关联。在生存论的根基处,人与物的存在是原初关联的,它们和谐共生,处于一个世界之中。物性的遮蔽与人性的丧失,是互为关联的;“物”之澄明,是“意”返朴归真的前提和标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是心境,也是物境,更是艺术的审美之境。事物的“形”、“神”、“理”的属性,在根基处是冥合不分的;它们浑然合一,展现出物在生存境域中在场的本然状态。在人的生存活动中,通过物的本然状态,是一条诗意人生与艺术创作的道路;“物”以其所是的方式敞开,引领着人进入“意与物合”、“物我共生”的、自由而审美的艺术境界。第四章重点在生存论的视野中阐释了苏轼的诗性语言观。苏轼把诗性语言看作是对人的本真状态的言说。这种言说源出于人对自身生存的本真感悟,它与“意”相结,与“物”相联,具有言说的自我性,并通向道化万物的道说。在诗意的言说中,敞显出人本己的真意、事物了然的妙理以及世界整体的生存论意蕴。诗性语言的至境,不是语言自身的华美与雕饰,而是在寻常中返求生存的本真言说,在平淡中回应大化流行的道说。围绕“道”、“意”、“物”、“言”而展开的苏轼诗思想的生存论阐释,基本上揭示出苏轼基于人之实际生存而对艺术的本质所做出的理论沉思,加上它们在生存论上的内在关联和在作品形态中的逻辑构架,勾画出苏轼诗学思想潜在体系化的趋势。作为一种尝试与探索,在生存论的视域中通过核心范畴的解读对苏轼诗学思想进行阐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的探索,富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仍在继续。

二、试论苏轼诗文中的“因物赋形”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苏轼诗文中的“因物赋形”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学术成果述评
    三、苏轼题画诗的数量考证
    四、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学术创新点追求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时代、文化、画学背景
    第一节 北宋题画诗发展的内外动因
        一、宋代制度与学术思想略谈
        二、画院的建立
        三、绘画功用的转变
        四、绘画题材之消长
        五、雅集与唱和
        六、爱画之风的勃兴
        七、文人画(墨戏画)
        八、宋代的画论
    第二节 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
        一、先秦——丝帛上的图诗
        二、汉代——墙壁上的颂赞
        三、魏晋南北朝——审美精神的重塑与张扬
        四、唐及五代——“尚法”到“尚意”的过渡
    第三节 苏轼的诗画观
        一、文艺批评史语境下的诗画美学差异
        二、苏轼诗画观生成的理论轨迹
        三、诗画本一律
        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艺术表现的互补
        五、诗画本一律之同中有异
        六、“有形诗”到“无声诗”的概念转化
第二章 苏轼题画诗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画里晴川——苏轼题画诗与庄老
        一、“心隐”——苏轼题画诗中对归隐与归田的崇尚
        二、“技道两进”——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创作的影响
        三、无待与天游——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审美境界影响
    第二节 藻饰万象——苏轼题画诗与佛教
        一、苏轼佛禅题画诗的文化成因
        二、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禅意、禅理、禅趣
        三、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美学意蕴
    第三节 乾坤清气——苏轼题画诗与儒学
        一、民胞物与的民本思想
        二、了然口手的审美辞达论
        三、诗画皆美——清气弥漫与温柔敦厚
第三章 苏轼题画诗之画题研究及思想内涵
    第一节 烟霞丘壑——苏轼题画诗中的“桃花源”
        一、“桃花源”语义流变
        二、诗画内容的互文性——元佑年间苏轼的桃源想象
        三、诗画体裁的互文性——苏轼题画诗中桃花源的音乐性
        四、遥“远”的桃花源
    第二节 “肉中画骨夸尤难”——苏轼题画诗之鞍马画审美
        一、有关诸说之检讨
        二、骨与肉,肥与瘦
    第三节 笔墨之戏——苏轼题画诗中的墨竹
        一、墨戏——墨竹之画题生成
        二、墨竹所引发现实之生命感怀
        三、文同墨竹于画田之实践意义
第四章 苏轼题画诗中对偶范畴举隅
    第一节 观与应
        一、苏轼题画以“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二、苏轼题画诗之“应物”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三、观—兴会—应: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思维特征
    第二节 似与非似
        一、似而不似——重形论
        二、不似之似——重神论
        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形神兼备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2)苏轼易学与其文学境界之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关于苏轼易学与文学境界若干概念的阐述
    第一节 苏轼“易学”
    第二节 苏轼“文学”及其文学“境界”
第二章 苏轼易学之建构与其文学价值取向的同步演进
    第一节 早期用《易》与文学中的“奋厉有当世志”
    第二节 苏轼黄州成熟期的易学思想与其文学中的“内足略外”主题
    第三节 苏轼岭南完善期的易学思想与其文学中的“自安”主题
第三章 苏轼易学中的性命之理与其文学审美逻辑的内在关联
    第一节 《东坡易传》中“情性命”的展衍与苏轼文学的审美对象
    第二节 《东坡易传》中“命志行”的结合与苏轼文学的审美内涵
    第三节 《东坡易传》中“以志一气”之理与苏轼文学的审美追求
    第四节 《东坡易传》中“感以神交”之理与苏轼文学的审美表达
第四章 苏轼文学境界的形成
    第一节 苏轼诗歌中“道艺俱化”的自然境界
    第二节 苏轼词作中“情理互足”的生命境界
    第三节 苏轼散文中贴近生活的“超然”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3)文征明诗文创作渊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征明的早期教育与文学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文氏家族与文征明的性格心态
        一、祖父文洪与文征明的人格特质
        二、父亲文林与文征明的民本意识
    第二节 文征明的师承关系与诗文取向
        一、师从都穆等人与文征明的诗歌观
        二、师从吴宽等人与文征明的散文观
第二章 文征明的诗文宗尚与作品风格
    第一节 文征明诗歌创作的转益多师
        一、推尊白、柳:文征明对中晚唐诗的接受
        二、崇慕苏、陆:文征明对宋诗的接受
        三、文征明诗歌中的唐韵宋调
    第二节 文征明的散文宗尚
        一、时沿欧阳庐陵:文征明对欧阳修散文的模仿
        二、文征明的散文风格及文法表现
第三章 明中叶吴中人文传统与文征明的“市隐”文化心理
    第一节 吴中士风与文征明“市隐”之人生选择
        一、文征明的仕隐认识
        二、文征明的致仕归隐与吴中政治环境
    第二节 吴中学风与文征明“市隐”之博综思想
        一、博学多能:文征明的为学特点
        二、文征明的渊博学识与吴中学术氛围
    第三节 吴中文风与文征明“市隐”之个体倾向
        一、文征明诗文中的日常生活
        二、文征明的自我书写与吴中文学特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生态与人格
    二、苏轼人格研究综述
    三、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的可能性及现实性
第一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 中国自然哲学蕴含的生态智慧
        一、生生谓易
        二、虚静为本
    第二节 中国古代理想人格探析
        一、真人与仙人
        二、圣人与居士
第二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自然层面
    第一节 苏轼与其生存环境
        一、人间绝胜略已遍
        二、凡物皆可观
    第二节 苏轼的自然观
        一、阴阳之始交,天一为水
        二、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
    第三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在自然层面的体现
        一、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二、春到江南花自开
        三、坐观万景得天全
第三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社会层面
    第一节 苏轼的社会观
        一、贵清净而民自定
        二、夫礼之初,缘诸人情
    第二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在社会层面的体现
        一、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二、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眼见得天底下无一个不好人
    第三节 苏轼和社会之间良性互动
        一、文化昌明
        二、以民为本
第四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精神层面
    第一节 苏轼的自我精神
        一、情者,性之动也
        二、有道者,无所挟而安
    第二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在精神层面的体现
        一、无得无丧,无吉无凶
        二、合于天造,厌于人意
        三、吾安往而不乐
    第三节 自我精神与自然精神合一
        一、参天地,赞化育
        二、只渊明,是前生
第五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一、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二、变革人心是拯救生态危机的治本之策
    第二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启示
        一、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二、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三、天壤之内,皆是供吾家乐事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探访苏轼生活过的地方
后记

(5)《苕溪渔隐丛话》称引苏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苕溪渔隐丛话》称引苏诗的文献考辨
    第一节《苕溪渔隐丛话》称引苏诗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苕溪渔隐丛话》称引苏诗所涉文献考辨
    第三节《苕溪渔隐丛话》称引苏诗与《苏轼诗集》异文对比分析
        一.用字不同
        二.对人名的引用不同
        三.事物的不同理解
第二章《苕溪渔隐丛话》称引苏诗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苕溪渔隐丛话》称引苏诗所涉诗学问题探析
        一.“意新语工”
        二. 用典
        三.“江山之助”
    第二节 从《苕溪渔隐丛话》称引苏诗看胡仔的诗学观
        一.“真”和“自然”
        二.崇雅黜俗
        三.反对因袭模仿,求新求变
第三章 从《苕溪渔隐丛话》称引苏诗看苏轼对经典诗人的接受
    第一节 从《苕溪渔隐丛话》看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
    第二节 从《苕溪渔隐丛话》看苏轼对杜甫的接受
    第三节 从《苕溪渔隐丛话》看苏轼对韩愈的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苕溪渔隐丛话》所称引苏诗与《苏轼诗集》异文对比
致谢

(6)君子如水:东坡西湖的思想始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坡西湖的基本涵义
二、《苏氏易传》:东坡西湖的思想本源
三、讨论坎卦彖辞的重要前提
四、《苏氏易传》对坎卦的诗性阐发
五、程朱理学对《苏氏易传》的诘难
六、《苏氏易传》思维特质的现代阐释
七、结语

(7)论苏轼词的自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自由的苏轼
    2.1 自由的界定
    2.2 苏轼的人生经历
        2.2.1 少年——学习的自由
        2.2.2 中年——思想的自由
        2.2.3 老年——心境的自由
第三章 苏轼词自由性的表现
    3.1 题材内容上的自由
        3.1.1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3.1.2 无拘无束的真性情
    3.2 表现形式上的自由
        3.2.1 打破格律束缚
        3.2.2 以诗的手法入词
    3.3 风格上的自由
        3.3.1 刚柔并济
        3.3.2 超然旷达
第四章 苏轼词自由性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4.1 形成原因
        4.1.1 苏轼自身个性的自然流露
        4.1.2 词自身发展的规律
        4.1.3 对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
        4.1.4 对自己人生的深刻反思
    4.2 影响
        4.2.1 对词境的开阔
        4.2.2 对词律的改革
        4.2.3 对词风的转变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及本选题的意义
    二、对本文研究对象、范围及方法的说明
    三、本文的主要线索
第一章 北宋中后期的党争与贬谪述论
    第一节 学术歧异与北宋中后期的党争
        1、南北文化的差异与王氏新学的兴起
        2、王氏之"道"的自然特质
        3、王氏之"道"的自然性与其政治理念的功利性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的党争与贬谪述论
        1、熙丰间的党争与贬谪
        2、元佑更化
        3、从绍圣到崇宁
    第三节 党争背景下的贬谪与被贬者的生存状态
    第四节 儒学复兴与党争际遇下士大夫的心态衰变
        1、士族的衰落与庶民文化的兴起
        2. 庶民文化与疑经之风
        3、三代理想的破灭与儒家信仰的失落
第二章 熙丰间的贬谪与文学
    第一节 从"道尊于势"到"人君之道"——"道"向"势"的转化及重新对峙
    第二节 洛阳与开封——道与势的对抗
        1、司马光的历史批判
        2、二程的哲学批判
        (1)、功利与人性
        (2)、佛道与性理
        (3)、人道与天道
    第三节、赋闲重臣的心态与文学
        1、旧党显贵的没落与感伤
        2、司马光洛阳期间的诗文创作
    第四节 贬放地方的文人创作
        1、守道与忧民
        2、归隐之想与林泉之乐
        3、对儒家价值的疏离及对湖山的精神皈依
        4、贬谪与园林组诗
第三章 乌台诗案与二苏之贬
    第一节 文化专制与《春秋》笔法的合谋
        1、"道""势"合一与文化专制
        2、《春秋》笔法与专制思维的合流
        3、苏轼人格的自由本质
    第二节 苏轼黄州期间的文化心态与创作演变
        1、苏轼黄州期间的心态演变
        (1) 初至黄州的苦闷与借景消愁
        (2) 痛定后的反思与超越
        (3) 对儒学的疏离及对释道的归依
        (4) 从幻灭到归真
        2、随物赋形——贬谪际遇下的生存哲学与文学观念
        (1) 生存哲学
        (2) 文学观念
    第三节 苏辙被贬筠州的文化心态与文学创作
        1、"省之又省"与苏辙之"道"
        2、贬谪与抗拒——苏辙贬筠期间的文化心理
        3、复性与苏辙贬筠期间的诗文特征
        (1) 复性论与诗的创作
        (2) 复性论与文的创作
第四章 元佑贬谪与文学
    第一节 元佑更化的历史文化内蕴
        1、元佑更化与南北文化冲突
        2、旧党对新党批判的泛道德化
    第二节 车盖亭诗案的历史还原
        1、车盖亭诗案的再考察
        2、高后与旧党的不同心理
        3、诗案过程中旧党的心态变化
    第三节 元佑更化与新党的文化之痛
        1、失落与反思
        2、以平淡消解忧惧——元佑被贬新党创作略论
    第四节、洛蜀党争的地域背景及党人心态
第五章 绍圣至崇宁的贬谪与士人心态的嬗变
    第一节 从绍圣到崇宁的党争与贬谪
        1、党争的加剧与贬谪的泛化
        2、崇宁党禁与专制强化
        3、从尊道到弄权——士人群体的人格蜕变
    第二节 被贬士人的文化反思
        1、陈瓘《尊尧集》对新党的批判
        2、晁说之《儒言》对新学的批判
        3、苏轼《东坡易传》对党争的反思及对儒学的超越
        4、程颐《伊川易传》对传统道德的回归
        (1) "天理"与秩序
        (2) "至诚"与修德
        (3) 处穷与知命
    第三节 三教合流与被贬士大夫的居士特征
        1、儒家信仰的弱化与三教合流的形成
        2、被贬士大夫的居士特征
        (1)、郑侠——以儒为宗的大庆居士
        (2)、陈瓘——由儒到佛
        (3)、邹浩——心仪原初的"道乡居士
        (4)、苏辙——圆融三教的东轩老人
第六章 苏、黄贬谪文化人格的典范意义
    第一节 苏轼岭海之谪及其文化人格的递嬗
        1、从养生之术到自然之道
        2、"吾生如寄"与"此生安归"
        3、旷达与悲情
        (1) 生如飘篷之悲
        (2) 生命幻灭之悲
    第二节 黄庭坚贬谪文化人格的基本特征
        1、砥柱意象与对儒节的坚守
        2、拘囚下的自由——沉重的逍遥游
        3、"不俗"观念的升华——从形迹到精神
    第三节、苏、黄晚年对平淡诗风的追求
    第四节、平淡诗风的文化审视与价值判定
第七章 贬谪与绍圣后诗坛的创作演变(上)
    第一节 贬谪与绍圣后诗坛的衰落
    第二节、贬谪与苏门的文化心态
        1、和陶——归隐的想象
        2、苏门贬谪境遇下的内敛心态与自由追求
    第三节 贬谪与苏、黄的创作特征
        一、苏轼贬谪期间的创作特征
        1、追趋与游离——苏轼和陶诗的矛盾性
        2、苏轼和陶诗的风格评价
        (1)、意象的弱化及缺失与诗味的寡淡
        (2)、诗思跳宕与典故运用对平淡的破坏
        3、苏轼非和陶诗的创作特征
        二、平淡追求与黄庭坚晚年的创作特征
        1、平淡追求与自然流贯
        2、"向唐律中作活计"与对余味的追求
第八章 贬谪与绍圣后诗坛的创作演变(下)
    第一节、贬谪与秦观诗歌的创作演变
        1、秦观贬后的心态特征
        2、秦观贬后的诗作特征
    第二节 贬谪与晁补之诗歌的创作特征
    第三节 贬谪与张耒晚年的创作特征
    第四节 贬谪与陈师道的创作特征
        1、陈师道贬后心态
        2、闭门觅句——典故的补凑与诗境的破碎
        3、五律——由追求骨力到瘦硬通神
    第五节 贬谪与苏门外围成员的创作特征
        1、李之仪之清远悲健
        2、李昭玘——废居与闲放
        3、毛滂——颓废与俗趣
        4、唐庚——豪旷与闲适
    第六节 进退从容——绍圣后被贬重臣的儒者情怀
        1、屡遭贬谪的坚毅与从容
        2、用世壮心的消褪及政治品格的软化
        3、晚境的悲凉及对温情的渴望
第九章 苏门贬后的交游与北宋末诗坛的衰变
    第一节 苏轼绍圣后之交游及对诗坛的影响
        1、东坡贬谪间的交游
        2、东坡交游的自由性与精英意识
        3、东坡的独立人格及对诗法的疏离
    第二节 黄庭坚贬后的交游及对诗坛的影响
        1、强烈的道德教化色彩
        2、道德秩序与诗文法度的内在统一
        3、构建人材网络
    第三节 秦、晁、张、陈贬谪间的交游及影响
    第四节 贬谪的促动与江西诗派的流行
        1、绍圣后的专制强化与重归儒学的学术暗潮
        2、由崇苏到宗黄——北宋后期的诗学选择
        (1) 陈师道的诗学选择
        (2) 潘大临的诗学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一、古代文献
    二、现代文献
        专着
        期刊
后记

(9)苏轼文学中的自然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苏轼文学研究现状概述
第一章 苏轼自然观的内涵和成因
    第一节 苏轼自然观的基本构成:天道与人道
        一、苏轼天道观论
        二、苏轼人道观论
    第二节 苏轼自然观的成因
        一、家乡环境对苏轼自然观形成的初步影响
        二、贬滴经历促使苏轼自然观的发展
        三、苏轼超越性自然观的最后形成
第二章 苏轼自然观在文学中的主题表现
    第一节 回归自然
        一、故乡情结与此心安处
        二、以自然的方式皈依自然
    第二节 感悟自然
        一、借自然万物打写幽独情怀
        二、借自然万物抒写人生感悟
第三章 苏轼自然观支配下的文论思想
    第一节 苏轼论陶渊明及对枯淡诗风的提倡
    第二节 苏轼论创作心态"静"与"空"
        一、"静"故了群动
        二、"空"帮纳万境
    第三节 苏轼论创作方法
        一、传达自然:了然于口与手
        二、驾驭自然:以意象为载体
        三、关注自然:以理趣入诗文
        四、寓意自然:诗书画皆可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苏轼诗学思想的生存论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从古今之争到生存论视域
    二、苏轼文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三、选题说明
第一章 道:艺术存在的生存论根基
    第一节 苏轼论“道”的特点与立场
        一、“道”的突破与解“道”之难
        二、批判的切入与立场的确立
        三、生存之域的敞开与“道”之融通
    第二节 苏轼之“道”的本真属性
        一、物生而阴阳隐:道之隐匿
        二、非性无以成道:道的非对象化
        三、莫之求以自至:道的非现成识度
    第三节 苏轼论“道”与艺术的生存论关联
        一、“文与道俱”的背后:生存论的原初关联
        二、“有道有艺”的创建:道在艺术中栖身
    第四节 苏轼对诗人生存的本真筹划
        一、有为而作:入世为人
        二、无意乃佳:出世为诗
        三、不能不为:自然为文
第二章 意:文学艺术的本源
    第一节 “以意为主”的生存论探源
        一、从“有意”到“尽意”:快意平生的生存论基底
        二、从“言志”到“缘情”:意之遮蔽的历史现象
        三、从“存意”到“寓意”:率意为文的创作揭秘
    第二节“意”之为“诗意”的生成性特征
        一、自是一家:向来我属
        二、神与物交:即物而生
        三、博观约取:先行组建
        四、成竹于胸:整体性构成
        五、境与意会:境域化逗留
第三章 物:艺术是对自然的应合
    第一节 物之为物的生存论解读
        一、失己所存:物之患源于人之爱欲
        二、无心而一:人与物的原初关联
        三、静与空:物之为物的澄明之“镜”
    第二节 苏轼论物的本然状态
        一、形:可见而有所隐
        二、神:晦而不失其明
        三、理:形神各当其处
    第三节 苏轼论物与艺术的生存论关联
        一、不“留意于物”而“寓意于物”:意与物合
        二、从“不留一物”到“身与竹化”:以物为形
第四章 言:诗化的道说方式
    第一节 言止于达意:在恣意中道出自身
        一、有意而言:言说之根基
        二、自伸其喙:说的自我性
        三、穷而后工:工夫在言外
    第二节 达于物之妙:在体物中敞显世界
        一、使了然于口与手:在言说中物成其物
        二、亲到其处知语工:在吟咏中带出世界
    第三节 冲口出常言:在纵笔中入乎化境
        一、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返求寻常之本真
        二、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臻达平淡之天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试论苏轼诗文中的“因物赋形”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D]. 康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苏轼易学与其文学境界之形成[D]. 路璐.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3]文征明诗文创作渊源研究[D]. 陈婧玥.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4]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D]. 刘晗. 苏州大学, 2017(04)
  • [5]《苕溪渔隐丛话》称引苏诗研究[D]. 梁婉然. 深圳大学, 2017(07)
  • [6]君子如水:东坡西湖的思想始基[J]. 杨兴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7]论苏轼词的自由性[D]. 彭程. 延边大学, 2011(04)
  • [8]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D]. 吴增辉. 复旦大学, 2011(12)
  • [9]苏轼文学中的自然观[D]. 徐名侠.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10]苏轼诗学思想的生存论阐释[D]. 孟宪浦.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论苏轼诗歌中的“物形”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