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委李子斌副主任在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计委李子斌副主任在大会上的讲话

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李子彬副主任在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红,张天浩[1](2016)在《成长中的中国职业经理人》文中研究指明由经济日报指导,《经济》杂志社主办,经济·中国新经济研究院、北京职业经理人协会、北京领航德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中国职业经理人国际交流大会"将于2016年10月28日-3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届时大会将对年度中国优秀职业经理人进行表彰。职业经理人,是市场经济下高度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

程斯宇[2](2014)在《中共冀鲁豫区整党研究(1947-1949)》文中提出1947年至1949年的整党上承延安整风,下启中共执政后的历次整党整风,十分值得关注。1946年中共颁布“五四指示”后,各地土地改革普遍展开,由来已久的基层干部问题严重影响了土改的推进。为缓解干群关系,晋冀鲁豫中央局进行了“洗脸擦黑”运动,受到中央工委的认可,但二者整改干部的思路仍有差异。刘少奇经过调查和思考,认为土改不彻底的根源在于“党内不纯”,进而在1947年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上发动整党推动土改。但是,会议并未讨论出整党的具体方法,由此产生了不少问题。整党之初,干部群体首当其冲。召开整党会议是整顿各级干部的基本途径。在晋冀鲁豫中央局冶陶会议和冀鲁豫区首期整党大会上,面对政策急转,与会干部的心态、言论、行为多样且复杂,相当一部分人受到严厉批判及组织处分。后来,从中央到地方均调整了整党政策,并决定对首期整党结果进行复议。二、三期整党渐趋和缓,形式亦有所改变。复议缩小了首期整党的处分面,但仍很不彻底。整党对冀鲁豫区工作冲击巨大,干部大批撤换、调动、“躺倒”、迷茫、苦闷,基层一度混乱。随着纠偏的展开,整党初期的紧张局面有所缓解。整顿农村党组织是整党的重点。土改、整党政策调整后,中共中央、中央局都注意到分别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策略的问题。为创造整党经验,各级党委均组建工作团下乡试点。虽然很多工作团进村后走了“弯路”,但中央局工作团也摸索出了“冀王庄经验”并被冀鲁豫区党委推广。中央“五二五指示”下发后,农村整党方针稳固并细化,整党目标也有所扩张。在农村整党局部铺开的过程中,左倾问题被解决,右的偏向又出现。政策与实践的左右摇摆反映出农村整党的困境。进入1949年后,中共将注意力转向发展生产,整党在并未结束的情况下草草收尾,其不彻底性由此显现。本文认为,整党弥补了中共日常党建工作中的一些缺失和不足、初步塑造了中共的政党文化,连带影响解放区的社会生活。不过,整党的积极效果有限。受列宁主义及苏俄党实践的影响,中共的党内斗争理论成为其反复开展整党整风的思想理论依据。整党整风是一种统治手段,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终将退出历史舞台。而法治化才是中共党建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郜志刚[3](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依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原则,依循从考察历史到概括内容再到回应现实的思维路向,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主要渊源,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发展脉络,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剖析了当前社会公正的实然境遇,并对社会不公的解决作了尝试性思考。本文认为,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是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促进和维护社会公正的集中表现,是关于社会公正实践主张和观点的理论体现,是用来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公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进行的自我确证。得出这些结论,主要基于以下四个环节逻辑论证。首先,中国共产党“凭借什么支撑”进行社会公正实践,即主要渊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正思想、中国传统的社会公正思想和西方的社会公正思想,分别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提供了主要理论资源;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公正实践则为其之后的实践提供了主要经验教训。其次,梳理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实践主张的内在深化过程,即发展脉络部分。主要经历了一个从打破平均主义和提倡效率,到坚持效率优先,再到特别注重公平的思想演变和认识深化的历程。然后,总结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实践主张的理论性体现,即主要内容部分。包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公正的方式、思路和主旨上的逻辑转换,实现社会公正必须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制度基础、以改革为实现路径、以“三个有利于”为检验标准、以“四个公平”为保障机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旨,凸显了社会公正思想鲜明的实践性、辩证的统一性、浓郁的时代性、张扬的价值性和应然的趋势性等主要特点。同时,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还取得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经验。最后,回应现实挑战,即现实应对部分。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社会各领域不同程度社会不公问题的“实然”挑战。要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公正问题,必须从主体向度、辩证向度和比较向度出发,对其进行全面审视,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评判。对于现实问题的求解,要先从理念层次强化执政主体的公正理念,再从具体方法层次来设计、制定应对措施以及作出相应制度安排。

易旭明[4](2011)在《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文中认为产业理论认为提升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提升生产要素、创立良好市场环境、扩大国内需求、致力制度创新,那么当下影响电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制度创新。众多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带来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政策制度决定着包括电视产业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众多学界、业界人士从理论的角度、实践的角度作出过各种解释,提出了各种不乏价值的制度创新建议,但是政策与实务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以及从不同学科理论研究电视产业得出的结论之间巨大的缝隙还远未弥合。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详细考察我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中的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步骤、分析当下的数字时代制度创新的收益成本,并深入分析了电视产业相关主体各种“需要”和“需求”,就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作用机制、未来变迁方向等问题得出以下观点:一、中央党政机构、地方党政机构、电视台、广告商、投资者以及观众等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是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行动团体”,这些“行动团体”之间的博弈推动着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的过程。市场需求变动是影响制度创新“行动团体”行动收益的直接原因;国内外制度环境变化是影响制度变迁“行动团体”行动成本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同时影响着制度创新行动的收益与成本。根据电视产业制度创新对各个利益主体的调整关系,本文粗略地将创新分为“增量型”制度创新和“存量型”制度创新。“增量型”制度创新由于对原有相关者的既定利益基本不减少,其它相关者利益得到增加,所以制度创新行动相对顺利;“存量型”制度创新则是对既有的利益格局进行一定的调整,此类制度创新则推进缓慢。大致来说,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创新模型可以表示如下:二、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将带来持续的潜在收益,这将成为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的持续动力。“增量型”制度创新将持续、较快地进行,尤其是在新媒体相关业务领域,在意识形态较弱的节目制作领域及其他文化产品生产领域;“存量型”制度创新进展将相对艰难,尤其是在传统电视业态中,在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节目领域。但是在实力特别强和特别弱的地区,在市场需求紧缩的时机中,在善于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的“制度创新企业家”出现的地方,“增量型”制度创新也能取得突破。制度环境的持续变革也将持续改变“行动团体”的行动成本和行动动力。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中,在传统合法性资源基础上经济绩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源的强化,随着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制度环境总体是有利于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但是制度环境变革的速度却充满着不确定性、甚至变革的方向也在短期内也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我国党政机构对意识形态宣传的认知和需要、对舆论失控风险成本的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行动博弈结果的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存量型”制度创新短期内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加速产业制度创新趋势不可逆转。电视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需求的满足,但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并不等于观众的全面“需要”。我国目前满足观众更高需要的政治节目、公共节目供应不足,并且相关制度创新在“路径依赖”的格局中处于“无人行动”的窘境。本文论证上述观点的过程是这样的: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价值相对混乱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梳理了电视产业尤其是电视制度及的研究文献以及新制度次级行动团体配合制度创新行动电视需求变动制度环境变革预期纯收益变动初级行动团体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经济学理论基础,阐述了核心概念等。第一章则考察了中国电视创建初期的制度——事业制度,通过详细介绍这种制度决策、执行的过程,并分析了这种制度的特征以及原因。不如此详尽、深入的地察中国电视制度的事业起源,就难以充分理解中国电视产业制度今天的本质。第二章考察了广告经营制度、“四级办”、有线电视制度等“增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经过,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相应的人事、财务制度,以及上海、湖南、贵州制度创新的个案。这些制度创新的过程都是渐进的、边际突破的过程,是各个主体对创新行为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第三章考察了“治散治滥”、“集团化”、“制播分离”等“存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分析了其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权衡。第四章从生产能力、消费模式、规模经济等角度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巨大产业潜能,分析了电视产业制度的瓶颈,论证技术革命对党政机构、电视台、投资商等主体的各种利益会带来改变,他们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从而行动动力会发生改变,“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种利益权衡的存在。第五章则更深入的分析了观众复杂的需要结构和以购买力来衡量的市场需求变动,分析了党政机构对政权合法性的深层需要,从而分析了党政机构制度创新行动的动力及其变迁。本文提出判断电视制度效率的最终标准,是否利于全面满足包括有购买力的市场需求和没有购买力的收视需要,并分析了电视产业化的效率及其边界。结语部分则集中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从国家“赶超战略”实施、政权合法性巩固对宣传有着内在需要的高度论述我国电视宣传任务,这是认识我国电视政治宣传目标及其变动规律有效、有深度的观点创新;(二),在清晰界定外延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收益权衡解释历史上的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相对于以往文献仅仅从市场利益的角度论述更有解释力,也有创新价值;(三),从社会原因、技术原因导致电视节目“私人产品”属性强化,从而解释我国电视产业化的原因,论述产业化的合理性及其边界,这是对我国传媒经济研究一个基本概念的理论创新。

刘惠[5](2011)在《利益分化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改革起始于对利益的调整。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社会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利益分化也以惊人的迅速扩大,甚至超越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适度标准,给社会的秩序稳定、有效整合和良性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为了控制和避免利益分化给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危机,社会整合的要求愈显突出。社会整合是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任何一个社会要存在和发展下去都需要进行有效地社会整合。现代民主政治之下,在诸多的社会整合主体中,执政党是其中最重要的主体。社会整合是执政党的一项重要功能,而中国共产党则是中国社会整合的“核心主体”和“主导力量”。实现对利益分化社会的有效整合、推动中国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不可推卸的政治使命和历史责任。因此,当前中国共产党必须全面了解和把握利益分化将会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在利用其积极影响的同时尽力克服其消极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利益分化社会的有效整合,推动中国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些变化使得原有社会整合模式的缺陷暴露无遗:一方面,原有整合模式牺牲了社会自由和社会力量的自主发展空间,导致中国社会长期结构僵化和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国家与社会二元分离,使原有社会整合模式的存在条件不断丧失。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新时期中国社会的有效整合,就必须改变原有整合模式,探寻与这一社会变迁相适应的新的社会整合模式。归结起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所要实现的社会整合模式的转换,即由行政、刚性、一元的社会整合模式转变为契约、弹性、多元的社会整合模式。在社会整合模式转换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还应根据利益分化社会的基本特征,选择合适、有效的社会整合的内容与途径。具体而言,在利益分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益整合、制度整合、价值整合和组织整合等四个方面,其中,利益整合是社会整合的核心,制度整合是社会整合的保障,价值整合是社会整合的思想基础,组织整合是社会整合的依托。与此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应该加强对社会利益的协调,实现利益的整合;加强政治制度建设,实现制度的整合;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现意识形态的整合;加强组织资源建设,实现组织整合,从而构建起“四位一体”的社会整合机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对当代中国利益分化社会的有效整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的社会整合战略,是党的社会整合的现实目标与价值追求,它为党的社会整合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也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社会整合能力指明了具体的着力点。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实现对利益分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有效整合,实现“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陈越峰[6](2010)在《城市规划权的法律控制 ——基于实然视角的考察》文中提出在房地产日益成为我国城镇居民财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际掌握着城市规划权的城市政府又极度依赖“土地财政”的格局下,土地上的私权利和对其进行限制的城市规划权之间形成了极具张力的关系。如何对城市规划权进行法律控制已经成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这就首先需要对实然层面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的关系、城市规划权的构成和运作以及城市规划权法律控制的方式形成清晰而准确的认识。我国城市规划主要由以项目建设为目的、表现为具体指令的项目建设式规划和以土地开发为目的、表现为普遍规则的普遍规制式规划这两种形式构成。由此形成城市规划对土地开发的两种规制方式:附随规制和普遍规制。它们既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分别形成的,也是现实并存的。中央集权和直接干预是项目建设式规划的权力构成和作用方式的主要表现。地方自主和间接干预则是普遍规制式规划的权力构成和作用方式的主要表现。此后,以权力分享与合作决策为表现形式的分权参与式规划又逐渐露出端倪,以集权与监督为表现形式的规划督察也呈现新的趋势。在国家集权和中央集权以及地方分权和社会分权的背景下,对城市规划权的法律控制分别形成了两种主要方式:政治主导和群众路线以及经济主导和法律治理。前者表现为工业化建设中政治方针的主导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后者表现为追求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主导和通过法律的治理。但是,这两种方式都还没有完全解决权力控制的问题。因此,在实践中又出现合作决策和权力分享以及规划督察和权力监督这两种新的权力控制方式。合作决策和权力分享由决策者中立的构成和多元的立场所形成,并由法定、羁束的决策程序加以保障,它体现着社会分权的深化;规划督察和权力监督则由监督者专业的构成和外部监督的立场所支撑,并以过程性和裁量性的监督程序加以实施,它预示着中央集权的回归。这就在城市规划法领域形成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法律制度并存的多元形态。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城市规划权法律控制方式在应然层面的建构,确立目标、选择路径是为至要。规划中立和法治主义应当是最重要的阶段性目标,分门别类进行渐进性改革则是可行的实施路径。

杨德勇[7](2008)在《中国石油师》文中研究表明在我们共和国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支特殊的部队。中国石油师,一个威武雄壮的名字;中国石油师,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系列里的特殊铁甲雄狮;中国石油师,共和国石油史的奠基者。——作者题记第一章毛主席命令:中国人民解放

穆中杰[8](2008)在《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研究 ——以1978年以后的发展为对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有关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的研究,共分七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市法学会开始酝酿成立。经过积极努力和多方活动,上海市法学会于1956年12月30日举行了成立大会。起初,上海市法学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发展对外交流,对上海法学乃至全国法学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1957年6月之后,上海市法学会的正常发展不断受到严重干扰。1962年1月,上海市法学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1966年6月,“文革”爆发,上海市法学会停止了活动。第一章上海市法学会的活动恢复及其发展。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法制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1978年8月,停止活动长达十二年之久的上海市法学会终于恢复活动,重新开始为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而不断努力。1979年5月,上海市法学会召开了第三次会员大会,并第二次变更会名。此后,上海市法学会又召开5次会员(代表)大会。尽管这5次会员(代表)大会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但却有着共通之处:它们都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它们都以践行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为主要职责;它们都结合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改学会章程;它们都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健全了上海市法学会组织。1984年,上海市法学会第三次变更会名。第二章上海市法学会组织机理的历史变迁。上海市法学会自恢复活动以后,无论是会员的人数还是会员的结构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不同的时期,上海市法学会章程关于会员入会条件与退会情形、会员权利与义务都有着不同的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上海市法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从会员大会发展为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方式也在不断变迁。理事会的历史变迁主要表现为历届理事会的人数和结构的变化、理事会改选原则的变化、理事会任期和职责的变化、理事会会议召开方式的变化等方面。常务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也随之发生历史变迁。在恢复活动以后,上海市法学会专业研究组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90年代以前的重建与新设、90年代的发展、新世纪的新设和重建热潮。上海市法学会在不同时期设立的专业研究组织,尽管有着不同的设立程序,但总体上来说,它们还是有着共同的规律。第三章上海市法学会社会功能的历史变迁。中国法学会成立以后,上海市法学会成为其团体会员,在业务上开始接受中国法学会的指导。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员会及市司法局的许多工作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到上海市法学会中去,上海市法学会享有对他们进行管理的权力。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现在。1983年以后,上海市法学会在行政隶属上归口于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市司法局代为管理。上海社联与上海市法学会的关系由行政上的隶属与被隶属关系、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演变为纯粹的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进入新世纪以后,上海市调整了管理上海市法学会的领导体制,明确上海市法学会由上海市委主管政法工作的领导联系,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管理。这些单位对上海市法学会进行了不同的双重性定位。上海市法学会在其实践活动过程中,围绕人民团体、学术团体、教育团体的属性,不断调整和发挥其社会功能。第四章上海市法学会影响路径的历史变迁。上海市法学会主办或曾经主办的法学期刊共有四个,即《法学》、《民主与法制》、《上海法学研究》、《东方法学》。它们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术活动是上海市法学会产生影响的最重要路径。自恢复活动后至1980年上半年,上海市法学会的工作主要是恢复和健全组织,初步开展学术活动。1980年下半年以后,它的学术活动进入了正常发展阶段。此外,上海市法学会在为法学研究提供服务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还通过创办法律咨询公司、举办律师事务所等营利性活动,为上海市法学会拓宽了经费来源渠道,弥补活动经费上的不足,扩大了上海市法学会的社会影响。第五章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中的几个问题。上海市法学会之所以发生历史变迁,是因为它有着属于自己的变迁动力。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上海市法学会表现出如下变迁规律:上海市法学会随着共和国法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上海市法学会的历史变迁不断体现共和国法学会组织政治统率法律的特色;专业研究组织随着共和国法学的发展而逐渐增多;上海市法学会的运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但是上海市法学会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也出现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时代要求,上海市法学会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应注意坚持进行改革。结束语。通过考察上海市法学会的历史变迁,我们发现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正在沿着法学学术团体的方向发展和攀登。

张佐友[9](2003)在《共同促进世界生产力的新发展——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学术观点综述》文中提出 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于2001年11月6日至11日,分香港和北京两阶段举行。主办单位: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支持单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方支持单位:香港创新科技署。承办单位:中国生产力学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大会的主题是: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位高层人士参加了北京阶段大会,向大会提交论文88篇。现将论文及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张佐友[10](2003)在《中国生产力学会大事纪(1961-2003)》文中指出 1.1961年孙尚清在《论研究生产力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经济研究》1961年第7期)一文中,在分析生产力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它们应当是哪门科学的对象时,建议“建立一门研究生产力组织的科学,它可以称为生产力组织学。它要联系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力组织(包括协作和分工)的规律。”

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李子彬副主任在大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李子彬副主任在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2)中共冀鲁豫区整党研究(194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整党的发动
    第一节 经验与症结:冀鲁豫区的土地改革和基层干部问题
    第二节 “洗脸擦黑”并“致敬”:晋冀鲁豫的干部整改思路
    第三节 逐步升级:刘少奇对土改不彻底根源的认识
第二章 干部整党的展开
    第一节 疾风骤雨:从冶陶会议到首期整党
        一、两级整党大会概况
        二、“集中一切火力”:政策急转与整顿干部队伍
        三、“给他一个头破血流”:对干部的组织处理
    第二节 纠正“左倾”:二、三期整党及整党复议
        一、整党政策的调整
        二、从大会到训练班:二、三期整党
        三、整党复议及问题
    第三节 冲击:干部整党的问题
第三章 基层整党的推进与收尾
    第一节 区域分类与工作团试点
        一、从“分三种”到“分三类”
        二、“走弯路”的工作团
    第二节 树立典型与局部铺开
        一、“冀王庄经验”及推广
        二、农村整党方针的稳固与整党目标的扩张
        三、从反左到反右:乡村整党困境
    第三节 “没有结束”的收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及概念界定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主要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主要渊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源流
        一、 以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正思想为理论基础
        二、 以中西方社会公正思想为理论资源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实践的经验借鉴
        一、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实践的发展
        二、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实践的经验
        三、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实践的教训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提倡效率(1978——1991)
        一、 “打破平均主义”
        二、 “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第二节 效率优先(1992——2003)
        一、 通过提高效率促进社会公平是一个政治问题
        二、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三、 通过多种政策和体制来促进社会公平
    第三节 注重公平(2004——)
        一、 注重社会公平
        二、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三、 社会公正认识进一步深化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逻辑转换
        一、 在追求公正方式上由政治运动向制度保障转变
        二、 在追求公正思路上由革命向改革和发展转变
        三、 在追求公正主旨上由同质均等向共同富裕转变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制度基础
        二、 以改革为实现路径
        三、 以“三个有利于”为检验标准
        四、 以“四个公平”为保障机制
        五、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旨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 鲜明的实践性
        二、 辩证的统一性
        三、 浓郁的时代性
        四、 张扬的价值性
        五、 应然的趋势性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实践总结
        一、 理论指导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与理论创新相结合
        二、 基本前提上要坚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三、 最高原则上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四、 基本方法上要坚持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
        五、 基本思路上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现实应对
    第一节 当前社会公正的实然境遇
        一、 基于范畴视阈和时序视阈的实然剖析
        二、 社会不公的影响探析
    第二节 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公正问题
        一、 看待当前社会公正问题的三重向度
        二、 当前社会公正问题的原因透析
    第三节 对当前社会公正问题的应对思考
        一、 不断回应现实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成熟的重要环节
        二、 推进社会公正实践的对策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4)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背景扫描:令人“纠结”的中国电视
    二 研究对象:中国电视产业制度
    三 问题提出:制度变迁的因素、趋势
    四 选题意义:实践探索理论探讨
    五 文献综述:成果众多矛盾突出
    六 研究方法:历史、文本及制度理论
    七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适用性评述
    八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电视事业制度起源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电视概况
        一 中国电视诞生
        二 曲折发展之路
        三 电视任务与内容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第二节 “文革”时期电视军管制度
        一 制度环境剧变
        二 极“左”的电视任务、内容
        三 电视建设进展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五 个案透视电视制度
    第三节 “两年徘徊”时期电视制度
        一 制度环境变革
        二 电视任务、内容
        三 观众需求扩张
    第四节 电视事业制度均衡分析
        一 制度环境基础
        二 早期电视制度特征
        三 需求均衡评析
第二章 “增量型”制度创新
    第一节 广告经营制度创新
        一 电视需求的扩张与转型
        二 广告产生过程
        三 持续争议、持续创新
        四 制度均衡分析
    第二节“四级办”的扩张之路
        一 需求扩张加速
        二 “初级行动团体”制度决策
        三 “次级行动团体”制度实施
        四 政策与对策
        五 制度博弈非均衡
    第三节 有线电视的兴建与“收编”
        一 市场需求升级
        二 有线电视兴建
        三 有线电视政策变迁
        四 制度均衡分析
    第四节 产业增长中的制度均衡
        一 财政、人事制度变迁
        二 聚焦制度创新个案
        三 制度均衡分析
        四 “增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第三章 “存量型”制度创新
    第一节 “治散治滥”、“集团化”
        一 电视节目需求背景
        二 “治散治滥”的决策与实施
        三 “集团化”的决策与实施
    第二节 “制播分离”制度创新
        一 制播分离决策“走走停停”
        二 制播分离实施“因地制宜”
    第三节 产业整合中的制度均衡
        一 制度环境变更
        二 制度均衡分析
        三 “存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第四章 新技术下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数字电视的产业潜能
        一 生产能力提升
        二 消费模式拓展
        三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四 世界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第二节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及政策
        一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二 传统电视产业进入蜕变期
        三 中国数字电视制度瓶颈
        四 制度瓶颈的产业症状
    第三节 “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博弈
        一 “三网融合”的提出、纷争、停滞
        二 “三网融合”的缓慢演进
        三 国家强力推动三网融合
        四 “三网融合”中的利益权衡
    第四节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制度成本收益权衡
        一 党政机构制度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二 国有电视台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三 投资商执行制度成本收益比较
        四 潜在收益与行动团体
第五章 “需要”、“需求”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观众为什么需要电视?
        一 理论中的观众需要
        二 生理型收视需要
        三 社会型收视需要
        四 发展型收视需要
        五 收视需要的结构
        六 收视需要的变化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社会需要
        一 电视的功能与效果
        二 观众收视需要结构
        三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
        四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需要”与“需求”
        一 观众需要与需求变动
        二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变革
        三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四 社会投资机构需要
    第四节 “产业化”:满足需要的效率与边界
        一 制度效率取决于产品属性
        二 电视事业制度效率评价
        三 产业制度提升效率原因
        四 产业化及其社会边界
        五 观众需要满足了吗?
结语 制度窘境——如何走出“路径依赖”?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利益分化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评析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执政党社会整合的理论分析
    2.1 社会整合的涵义与本质
        2.1.1 社会整合涵义溯源:从"整合"到"社会整合"
        2.1.2 社会整合的本质:关系协调与利益协调
    2.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整合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整合思想
        2.2.2 毛泽东的社会整合思想
        2.2.3 邓小平的社会整合思想
        2.2.4 江泽民的社会整合思想
        2.2.5 胡锦涛的社会整合思想
    2.3 执政党的社会整合
        2.3.1 执政党社会整合的涵义及特点
        2.3.2 中国共产党: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核心主体
        2.3.3 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机理
第3章 利益分化及其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挑战
    3.1 利益与利益分化的概念界定
        3.1.1 利益的涵义与本质
        3.1.2 利益分化的内涵与特征
    3.2 中国社会利益分化的现状分析
        3.2.1 利益主体由一元到多元
        3.2.2 利益来源由单一到多样
        3.2.3 利益差别由微小到显着
        3.2.4 利益关系由简单到复杂
        3.2.5 利益矛盾由隐性到显性
    3.3 利益分化的成因分析
        3.3.1 社会分工的细化
        3.3.2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3.3 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
        3.3.4 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3.3.5 某些政策的推动
    3.4 利益分化给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带来的挑战
        3.4.1 利益分化对社会稳定的挑战
        3.4.2 利益分化对执政党权威的挑战
        3.4.3 利益分化对执政党组织基础的挑战
        3.4.4 利益分化对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挑战
第4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模式转换
    4.1 改革前执政党的社会整合模式及其局限
        4.1.1 改革前的社会整合模式
        4.1.2 原有社会整合模式的优势与局限
    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及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变
        4.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
        4.2.2 新型社会整合模式及其内容
第5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内容
    5.1 利益整合:社会整合的核心
        5.1.1 利益整合的核心地位
        5.1.2 以人为本是利益整合的根本原则
    5.2 制度整合:社会整合的保障
        5.2.1 制度整合的保障性地位
        5.2.2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制度整合的前提
    5.3 价值整合:社会整合的思想基础
        5.3.1 价值整合的基础地位
        5.3.2 实现价值整合必须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
    5.4 组织整合:社会整合的依托
        5.4.1 组织整合的依托性地位
        5.4.2 现有组织资源及其面临的问题
        5.4.3 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是实现组织整合的根本条件
第6章 提高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能力的途径
    6.1 加强对社会利益的协调,提高党的利益整合能力
        6.1.1 构建科学的利益引导机制
        6.1.2 构建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
        6.1.3 构建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6.1.4 构建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
        6.1.5 构建有效的利益矛盾处理机制
    6.2 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提高党的制度整合能力
        6.2.1 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实现党内整合
        6.2.2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民意整合
        6.2.3 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党际整合
        6.2.4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族际整合
    6.3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党的意识形态整合能力
        6.3.1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建设具有适应力、整合力和生命力的主流意识形态
        6.3.2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使其获得更多社会成员的接受和认同
    6.4 加强组织资源建设,提高党的组织整合能力
        6.4.1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的组织整合力
        6.4.2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6.4.3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结束语 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理想状态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城市规划权的法律控制 ——基于实然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论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一) 已有文献确定
        (二) 已有研究综述
        (三) 已有研究简评
    三、研究工具的选定
        (一) 分析框架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的厘定
        (一) 核心概念
        (二) 研究思路
        (三) 论文结构
    五、研究意义的归结
第一章 城市规划对土地开发的规制
    第一节 附随规制方式
        一、形成背景
        二、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目的
        三、对建设行为的具体指令
    第二节 普遍规制方式
        一、形成背景
        二、以土地开发为核心目的
        三、对土地开发的普遍规制
    本章小结 附随规制和普遍规制
第二章 集权制度下城市规划权的控制
    第一节 规划权力的配置和运作
        一、规划权力的配置格局:中央集权
        二、规划权力的运作方式:直接干预
    第二节 规划权力的现实状态控制
        一、依靠工人阶级的政治立场
        二、加速工业建设的政治方针
    第三节 规划权力的意识模式控制
        一、作为政治路线体现的群众参与
        二、作为权力制约形式的群众参与
    本章小结 政治主导和群众参与
第三章 分权趋势中城市规划权的控制
    第一节 规划权力的配置和运作
        一、规划权力的配置格局:地方自主
        二、规划权力的运作方式:间接干预
    第二节 规划权力的实际控制
        一、土地开发的利益驱动
        二、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导
    第三节 规划权力的规范控制
        一、权力配置的法律控制
        二、权力运作的权利制约
    本章小结 经济主导和法律治理
第四章 社会分权深化中城市规划权的控制
    第一节 规划委员会的内涵
        一、规划委员会的组成:权力分享基础上的合议机构
        二、规划委员会的职能:地方性法规授权的规划决策
    第二节 规划委员会的决策者
        一、决策者的构成:公务组织的中立公共决策
        二、决策者的立场:技术支撑的多元利益诉求
    第三节 规划委员会的决策程序
        一、法定的审批程序:合作决策的过程开放和控制
        二、羁束性程序:权力分享的装置保障
    本章小结 合作决策和权力分享
第五章 中央集权新动向下城市规划权的控制
    第一节 规划督察的内涵
        一、规划督察组的组成:集权基础上的派出监督机构
        二、规划督察组的职能:行政规定授权的行政层级监督
    第二节 规划督察组的监督者
        一、监督者的构成:专业技术的权威专家
        二、监督者的立场:法定利益的外部维护
    第三节 规划督察的监督程序
        一、过程性监督:知情与审查
        二、裁量性监督:报告与建议
    本章小结 规划督察和权力监督
结语 多元控制的形态和规划中立的期待
    一、多元控制的形态:权力支配、法律治理和分权参与的交织
    二、规划中立的期待:规范权力和保障权利的平衡与超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研究 ——以1978年以后的发展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筹委会法学组的成立及活动
        (一)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筹委会法学组的成立
        (二) 法学组关于上海法学研究力量的调查
        (三) 法学组关于上海开展法学研究的意见
    二、上海市法学会的筹备概况
    三、上海市法学会的成立及意义
        (一) 上海市法学会成立大会的举行
        (二) 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的举行与研究计划的制定
        (三) 上海市法学会成立的历史意义
    四、上海市法学会早期学术活动概况
    五、上海市法学会早期对外交流活动概况
    六、上海市法学会的顿挫
第一章 上海市法学会的活动恢复及其发展
    第一节 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的动因
        一、经济发展的动因
        二、政治发展的动因
        三、思想解放的动因
        四、文化发展的动因
        五、法制发展的动因
    第二节 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的过程
        一、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的准备工作
        (一) 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要求的正式提出
        (二) 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的主要准备工作
        二、上海市法学会理事扩大会议的召开
        三、上海市法学会第三次会员大会的召开
        (一) 第三次会员大会的召开经过
        (二) 上海市法学会会名再次变更的原因
    第三节 上海市法学会在1979 年以后的发展
        一、上海市法学会在1979 年以后的发展概况
        二、1979 年以后的历次会员(代表)大会共通之处
        (一) 它们都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 它们都以践行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为主要职责
        (三) 它们都结合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改章程
        (四) 它们都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健全了上海市法学会组织
        三、上海市法学会第三次变更会名的原因
        (一) 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影响
        (二) 法学自身发展的影响
        (三) 中国法学会一届二次理事会会议的影响
第二章 上海市法学会组织机理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会员队伍的历史变迁
        一、会员队伍的变化概况
        (一) 会员人数逐年递增的趋势及其原因
        (二) 会员结构的合理性趋势及其广泛化
        二、会员条件的历史变迁
        (一) 会员入会条件的历史变迁
        (二) 会员退会情形的历史变迁
        三、会员权利义务规定的历史变迁
        (一) 会员权利义务规定形式的历史变迁
        (二) 会员权利义务规定内容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领导机构的历史变迁
        一、最高权力机构的历史变迁
        (一) 从会员大会到会员代表大会
        (二) 会员代表大会代表产生方式的历史变迁
        (三) 最高权力机构地位与职权的历史变迁
        二、理事会的历史变迁
        (一) 理事会成立的历史概况
        (二) 理事会组成结构的历史变迁
        (三) 理事会改选原则的历史变迁
        (四) 理事会任期和职责的历史变迁
        (五) 理事会会议召开方式的历史变迁
        三、常务理事会的历史变迁
        (一) 常务理事会成立的历史概况
        (二) 常务理事会组成人员的历史分析
        (三) 常务理事会任期和职责的历史变迁
        (四) 常务理事会会议召开方式的历史分类
        四、学术委员会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专业研究组织的历史变迁
        一、专业研究组织的设立及其变迁
        (一) 专业研究组织在90 年代以前的重建与新设
        (二) 专业研究组织在90 年代的成立概况
        (三) 专业研究组织在新世纪的设立热潮
        二、专业研究组织设立规定的历史变迁及个案分析
        (一) 专业研究组织设立规定的历史变迁
        (二) 法医学研究会的设立及其职责
        (三) 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会的设立及其职责
        三、专业研究组织的一般运作状况及个案分析
        (一) 专业研究组织的一般运作状况
        (二) 专业研究组织运作状况的个案剖析
第三章 上海市法学会社会功能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上海市法学会与有关单位的历史关系
        一、上海市法学会与中国法学会的历史关系
        二、上海市法学会与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及司法局的历史关系
        三、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社联的历史关系
    第二节 上海市法学会双重性社会功能的历史变迁
        一、上海社联关于上海市法学会功能的双重性定位
        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上海市法学会功能的双重性定位
        三、上海市法学会的双重性在登记问题上的影响
        (一)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要求上海市法学会登记
        (二) 上海市法学会及其所属专业研究组织均免予登记
    第三节 上海市法学会在实践中对社会功能的调整
        一、上海市法学会在法治实践中对人民团体属性的调整
        (一) 台湾地区对人民团体概念的理解
        (二) 上海市法学会人民团体属性的历史分析
        (三) 上海市法学会人民团体属性的内在要求
        二、上海市法学会在法学实践中对学术团体属性的调整
        (一) 上海市法学会与以学术为主业的社会团体
        (二) 上海市法学会与繁荣法学研究的学术团体
        (三) 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地区的法学学术团体
        三、上海市法学会在法制宣传中对教育团体属性的调整
        (一) 法治精神与法学教育的中心任务
        (二) 法学会组织与法学教育
        (三) 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法学教育战线
第四章 上海市法学会影响路径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不同时期主办的法学期刊比较研究
        一、上海市法学会主办法学期刊的历史概况
        (一) 《法学》与《民主与法制》的历史渊源
        (二) 《上海法学研究》的历史概况
        (三) 《东方法学》在新世纪的创办
        二、上海市法学会主办的法学期刊共同之处
        (一) 它们都体现了上海市法学会的工作目标
        (二) 它们都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三) 它们都积极探寻法治
        三、上海市法学会主办的法学期刊不同之处
        (一) 它们办刊的定位不同
        (二) 它们选材的内容差异比较大
        (三) 它们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同
    第二节 上海市法学会学术活动的历史变迁
        一、1978~1984 年9 月学术活动的历史变迁
        (一) 1978~1984 年9 月学术活动的概况
        (二) 1978~1984 年9 月学术活动的突出之处
        (三) “刀把子”风波始末
        二、1984 年10 月以后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一) 1984 年10 月~1987 年6 月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二) 1987 年7 月~1991 年8 月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三) 1991 年9 月~1996 年12 月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四) 1997 年1 月以后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三、1984 年以后学术活动的突出之处
        (一) 1984 年以后学术活动次数频繁、学术质量较高
        (二) 1984 年以后的学术活动体现了当代上海的城市精神
        (三) 1984 年以后学术活动体现了打造上海学术品牌意识
    第三节 1978 年以后其他影响路径的历史变迁
        一、服务法学研究工作
        (一) 搭建科研工作的平台
        (二) 搭建成果转化的平台
        (三) 展示研究成果的窗口
        二、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一) 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的历史概况
        (二) 陈丕显支持推广的《三桩讼事》
        (三) 彭真题写书名的《法律常识要览》
        (四) 为迎接行政诉讼法实施的《中国行政法词典》
        三、上海市法学会其他影响路径的历史变迁
        (一) 振兴经济法律咨询公司的历史变迁
        (二) 上海涉外经济法律咨询中心的历史变迁
        (三) 上海市第七律师事务所的历史变迁
第五章 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上海市法学会的变迁动力
        一、现代化建设在上海市法学会变迁动力中的地位
        二、依法治国在上海市法学会变迁动力中的地位
        三、改革开放在上海市法学会变迁动力中的地位
        四、社会需求在上海市法学会变迁动力中的地位
    第二节 上海市法学会的变迁规律
        一、上海市法学会随着共和国法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二、上海市法学会的历史变迁不断体现共和国法学会组织政治统率法律的特色
        三、专业研究组织随着共和国法学的发展而逐渐增多
        四、上海市法学会的运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第三节 上海市法学会的变迁趋势
        一、上海市法学会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上海市法学会的功能定位问题
        (二) 上海市法学会的管理体制问题
        (三) 上海市法学会机关的管理问题
        二、上海市法学会改革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一) 改革是个过程
        (二) 改革必须协调
        (三) 改革必须方向正确
        (四) 改革必须务实
        (五) 改革必须讲究方法
        (六) 改革必须借助外力
        三、上海市法学会改革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一)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有关精神
        (二) 加强理事会职业要求的建设
        (三) 开展法学会运作模式的研究
结束语
附录一:1957 年1 月—1966 年6 月的主要学术活动
附录二:1978 年以后的主要学术活动
附录三:上海市法学会历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李子彬副主任在大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长中的中国职业经理人[J]. 张军红,张天浩. 经济, 2016(Z2)
  • [2]中共冀鲁豫区整党研究(1947-1949)[D]. 程斯宇. 南开大学, 2014(05)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研究[D]. 郜志刚.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5)
  • [4]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D]. 易旭明. 上海大学, 2011(11)
  • [5]利益分化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研究[D]. 刘惠.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3)
  • [6]城市规划权的法律控制 ——基于实然视角的考察[D]. 陈越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0(09)
  • [7]中国石油师[J]. 杨德勇. 报告文学, 2008(09)
  • [8]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研究 ——以1978年以后的发展为对象[D]. 穆中杰. 华东政法大学, 2008(04)
  • [9]共同促进世界生产力的新发展——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学术观点综述[A]. 张佐友. 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专辑, 2003
  • [10]中国生产力学会大事纪(1961-2003)[A]. 张佐友. 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专辑, 2003

标签:;  ;  ;  ;  ;  

国家计委李子斌副主任在大会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