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策略探讨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策略探讨

一、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策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艳[1](2021)在《政策介入、社区类型与社会组织行动策略 ——以A环保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垃圾围城”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环境治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关键在于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因此社区垃圾分类势在必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部分地区的政府和民间团体就已开始自发探索垃圾分类工作。2000年以来,我国将北京、上海、广州等8市列为“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开展建章立制、硬件配备、宣传教育等一系列行动,但仍收效甚微。虽然2019年7月,上海出台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标志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式纳入法治框架。但我国城镇居民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不可能即刻实现程式化的改变,更何况我国各大城市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强度和要求不一,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仍是一个亟待干预引导的社会议题。在这一过程中,以环境公益为目标的社会组织早已躬身入局,在社区垃圾分类中发挥了重要倡导和动员作用,日益成为社区垃圾分类治理的重要力量。我国社区垃圾分类带有明显的社区异质性特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推进的基石在于提高垃圾分类具体场域的执行主体的意愿和能力,而不同社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意愿和能力不同,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组织在社区垃圾分类中的行动策略选择。因此,社会组织在各个社区推动垃圾分类为本文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垃圾治理的行动策略提供一个独特的场域。值得思考的问题是:(1)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2)他们在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通常采取哪些行为策略?(3)这些行为策略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从现有研究来看,对于社会组织促进社区垃圾分类的实践逻辑仍缺乏深入地揭示与归纳。这种不足最明显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研究视角上,绝大多数文献聚焦于“政社合作”视角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问题,这一研究视角虽然很好地把握了合作双方的基本特征及互动关系,却忽略了社区垃圾分类执行场域的具体情景;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绝大多数文献都是从一般性层面对社会组织在参与垃圾分类治理中如何与其他主体合作形成“多元共治”模式进行研究,缺乏对具体对象的细致性分析。概言之,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面”上的浅层理论研究,缺乏在“点”上的深层实证研究。为此,本文尝试回答上述问题,试图弥补已有研究的局限。首先,尝试从政策介入与社区类型两个维度构建出社会组织行动策略选择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聚焦于A环保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开展长时间观察,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并梳理社会组织推进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模式,挖掘社会组织一系列行动策略背后的行动逻辑。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现实观察,笔者发现社会组织的实际行动背后嵌入于一个深层次的宏观环境和具体情境之中。宏观背景就是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具体指标有很多类型,但是在社区垃圾分类问题上,这种制度环境主要体现在政策介入上。具体情境的涵义非常广泛,在社区垃圾分类问题上,这种具体情境指的是具体社区类型当中的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愿和能力。基于此,本文从中观层面构建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选择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中,社会组织行动策略是因变量,政策介入和社区类型是自变量;由于政策介入与社区类型的不同排列组合,导致社会组织在社区垃圾分类中的行动策略选择发生了变化。本文以A环保组织为研究对象,按照A环保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时间顺序和阶段历程,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选择分析框架进行经验层面的阐释。案例发现:(1)相对于政府的强制性,社会组织的柔性和灵活性更能够在社区动员中不断调适其行动策略来适应不同情景,进而有效地引导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2)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经历了从说服、参与、赋能到授权的转变,在参与方式和内容上发生显着变化;(3)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受政策介入和社区类型的具体情境的双重影响;(4)政社互动的有效性有利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政府信任是社会组织获得介入社区的合法性和拓展行动场域的关键。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理论层面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深化了对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行动策略的学术认知。从政策介入和社区类型两个维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在动态研究中把握复杂结构条件下的社会组织多元化的行动路径,弥补原有“政社”静态研究视角的不足,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本文构建的社会组织行动策略选择分析框架,引入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成熟度”概念,重新划分社区类型,丰富了社区类型的划分指标,也与已有的社会组织行为策略研究文献开展了理论对话。二是在实践层面,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推进的基石在于提高垃圾分类具体场域的执行主体的意愿和能力。本研究将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置于社区这个微观的场域,总结了 A环保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成功做法,为全国其他地区推进垃圾分类提供借鉴与启示,并且从微观上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指导和政策建议。

范德志[2](2021)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探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激增,这给城市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矛盾日益激化的“邻避冲突”和“垃圾围城”等诸多现实困扰。如何合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问题,改善居民环境质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议题。本文拟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内容本身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制度的关联性特征。为此,笔者尝试立足于更大的制度环境、组织架构因素之中,探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性因素之外的问题所在,并借助多中心治理理论和精细化管理理论进行问题分析和对策探讨,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首先论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涵义及其内容,接着对本论文理论基础的适用性进行考察,并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进行阐释。其次,系统梳理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演变历程以及制度现状。再次,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从制度内容本身出发,分析垃圾分类存在的监督制度缺位、奖惩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另一方面,从政府、居民、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等视角剖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多元共治、循环经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系统协同的价值理念,提出完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建议,力图通过完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体系,改革制度的运行体制机制以及优化制度的社会环境视角,促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李佳璇[3](2021)在《《人民日报》“垃圾治理”报道的内容分析(1949-2020)》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大量激增,垃圾产量每年可达到亿吨以上,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突出。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阻碍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治理问题关系着改善我国城乡居民的生存居住环境。如何处理巨大的垃圾产量,已经成为解决环境问题重要的一部分。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垃圾治理问题逐渐成为热议,有关垃圾处理问题的报道开始受到社会不同阶层的关注,影响着受众的观念意识,在改变人们的行为上发挥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的垃圾治理正在朝着良好的趋势发展,大众垃圾治理意识正在提升,但有待提高。《人民日报》作为我国重要的主流媒体,对垃圾治理的报道,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我国在对垃圾以及垃圾治理问题上的关注度。本文对《人民日报》1949年到2020年之间72年内有关“垃圾治理”的新闻报道整体进行分析研究,整理概括出我国垃圾治理报道上所展现的不断增长的变化趋势,从措施建议、时事政策、正面鼓励、现状问题、垃圾科普五方面对《人民日报》在垃圾治理上新闻内容进行分析,并得出所呈现的报道特点,以及探析政策、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大众环保观念对特点的影响,梳理得出我国垃圾治理报道目前所存在民间话语缺失,弱势地位明显;报道主题分布不均,监督力度不足;报道倾向失调,预警能力较低;报道力度差异明显,关注度不够高这四种困境。根据对报道内容的归纳以及整合,《人民日报》垃圾治理报道还应该从平衡报道正负倾向,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加强报道科学普及,推动治理有序进行;信息来源聚焦民众,增强媒体受众互动;数据图片讲好故事,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合理利用报道体裁,传递垃圾治理声音这五方面做出不断努力。

杨娅星[4](2021)在《政策动员视角下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驱动机制研究 ——以S市C街道示范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处理逐渐成为一种迫在眉睫的城市管理问题。其中,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处理被认为是城市垃圾管理的重要方面,关乎垃圾分类政策的有效执行和生态环保理念的贯彻落实,能够助力社会资源合理利用和整合。因此,如何更好地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治理应该值得关注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学者主要采用的是“认知-行为”分析框架,对情境影响因素的讨论多限于激励影响因素,如奖励、惩罚及道德认同等因素的研究上,对其他情境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多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缺乏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政策研究框架。为探究社区垃圾分类治理模式的创新路径,本研究选取S市C街道四个示范社区为研究案例。S市C街道自2018年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效,并形成了基层行政组织、环保社会组织、企业、物业和居民协调配合的“一主多元”动员结构。在此垃圾分类政策动员框架下,笔者结合政策动员理论和Guagnano的A-B-C理论,从宏观的政策动员手段和微观的个人心理两个维度共同分析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并综合相关理论研究内容和调研数据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加以定量分析,得出最终研究结果:(1)环境态度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2)分类认知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3)志愿者团队规范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4)投放设施条件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5)声誉激励制度下的声誉关注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动员视角下居民垃圾分类行为驱动模型,主要强调以心理和情境两个维度为抓手,推动城市居民持续且有效地参与垃圾分类政策。最后,提出发挥党建引领效用、构建多元动员结构,创新社区宣传模式,提高公众参与意愿,激活社区内生资源、发挥志愿示范作用,完善垃圾分类制度、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等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垃圾分类政策动员路径,以资为基层行政组织在垃圾分类政策动员过程中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对策。

万筠[5](2020)在《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日益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社会的兴起,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的生活垃圾问题逐渐暴露并日趋严峻,据统计现在全国2/3以上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困境。我国自八十年代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开始出台专项政策以来,经历了早期的随意丢弃简单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集中收集处理、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源头分类的综合治理阶段,然而其在发展变迁中却并非一帆风顺,曾面临着焚烧设施大规模兴建期和反焚烧冲突频发的矛盾,也在垃圾分类推广中出现时而暂缓停滞、时而积极热情的现象。基于这些实践观察和矛盾张力,本研究尝试探究的问题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在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变迁形态?在中国的制度结构和政策运行中,如何理解这种变迁形态的运行机理和内在动力?随着政策变迁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可了政策变迁的非线性发展形态,结合着对中外政策变迁代表性理论的梳理,本研究从政策窗口开启的机会视角、行动者之间的博弈互动视角、制度与时机兼顾的转换视角对其不足和启示进行评析,并继而提出了“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分析框架用来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阶段形态、均衡式发展机理、及间断发生的因果机制,为政策优化和城市治理提供更好的政策建议,并进一步回应和推动本土化政策变迁理论的发展。在构建并利用“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框架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实证分析过程中,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政策内容分析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历史和逻辑统一法、半结构访谈法等方法来分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发展的形态特征、内在机理和因果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安排:首先,在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形态的分析判断上,借助政策范式理论的序列分布设定判断标准,通过与政策内容分析法的结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处理和具体解读,并进而划分出四个时期,分别为:末端被动管理的第一个均衡期(1986—2003年)、鼓励市场参与的第二个均衡期(2004—2009年)、冲突频发和转向源头防治的间断期(2010—2016年)、以及源头防治和公众参与的新均衡期(2017—至今)。其次,在针对推动均衡式变迁的机理解释上,借助制度结构对中国政策运行过程的影响,推导出自上而下的“中央政策制定—地方偏好执行—社会反馈互动”政策运行“三阶段”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制度惯性在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及成本作用形式:中央政策制定阶段的价值导向固化提升认知成本、地方偏好执行阶段的路径依赖提升决策和交易成本、社会反馈互动阶段的参与渠道缺失提升信息成本,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中的均衡期产生、维持及推动新均衡期重新出现的内在运行机理。再次,在针对间断发生的因果机制分析上,具体进入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政策在各地执行过程中因遭遇反焚烧冲突所形成的间断发生场域,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并验证间断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因果机制,并将其归纳为:扩大社会影响的“负面形象—媒体互激”、政府维稳压力下的“焦点—吸纳”、维稳压力与社会影响共存的“媒体互激—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的“动员—共识”四种模式,在将四种模式统一整合后补充了行动者之间如何互动导致间断结果出现的因果机制链条,也进一步完善了从机会之窗开启到间断结果出现的中间逻辑环节。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分析框架进行了补充完善,将均衡运行机理、间断因果机制的分析结论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顶层设计和过程优化进行结合,并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未来发展之路作以展望。限于作者有限的知识能力,本研究或有以下三方面的理论贡献:其一,对政策变迁形态认知边界的拓展。本研究对间断均衡的变迁形态判断持肯定态度,在融合了政策范式理论后重新设定了形态判断标准,并通过对政策文本材料的内容分析,将原来应用在公共财政领域的研究材料和判断标准进行了拓展,并将间断期视为一段时期的矛盾凸显期。其二,通过对政策运行过程的提炼,分析了制度惯性对均衡式变迁的作用机制。聚焦决策环节的传统变迁理论分析是一种截面式的观察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渐进式变迁逻辑的关注,本研究将中国的政策运行过程进行了自上而下的三阶段提炼,并通过制度惯性在其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分析了均衡式变迁的内在机理,是一种关注政策长期发展的历时性视角。其三,通过间断发生场域概念的提炼和具体分析,补充了政策间断出现的因果机制。传统理论对“机会之窗”开启到间断出现的中间因果机制并未给予足够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焦点事件开启机会之窗后各主体的行为互动进行了 fsQCA分析,回应了传统理论对因果机制分析不足的问题,并由此对间断发生的变迁过程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葛俊良[6](2020)在《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协商治理意味着环境治理由依靠政府威权解决问题向主体间达成合意的过程转变。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引导利益相关方理性互动,形成政策建议,有助于强化环境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而可视为健全环境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试图回答地方政府如何影响和塑造环境协商治理实践以及地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如何具体运行这两个关键问题。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常见的环境治理范式进行宏观层面的考察和梳理,分析和比较不同环境治理范式的主要内容和实践现状,着重探讨协商治理与多中心治理、协同治理、整体性治理、网络化治理等环境治理范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协商治理是环境社会治理的一种基础性范式。在此基础上,依据环境议题属性和协商主体间关系标准,将国内环境协商治理实践划分为回应型、自治型、咨询型和监督型四种类型,并分别阐述其议题属性、协商功能、社会参与形式和制度化平台等。根据地方政府开展环境协商治理的利益动机,本研究从议题边界、功能定位、参与主体、程序流程和协商方式五个角度剖析国内环境协商治理的实践取向,指出其兼具公共性和工具性的双重治理动机,但基于治理有效性和社会控制的工具性取向更为明显。协商民主对公共理性的价值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被解决特定环境问题、规范公众参与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组织机构职能、提供环境政策咨询和推动环境政策落实等工具性的协商动机所取代。从环境协商治理实践出发,笔者认为现阶段国内民主协商的重心停留在治理层面,聚焦于包括环境议题在内的社会民生事务,注重对社会各阶层意见和诉求的包容、吸纳和整合。通过协商民主与地方或基层治理的整合,以推动社会的动员、整合和合作,进而达成有效治理的目标,这也是协商民主本土化实践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呈现出的这种工具性取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Z省J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协商主体的行为逻辑、主体间相互关系和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等问题的阐述,勾勒出J市环境协商治理的整体图景;并采用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从环境协商议题、环境协商策略和环境协商成效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地方环境协商治理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境协商平台的搭建和协商参与者的挑选,体现出党委领导、利益相关和便于治理的原则;环境协商议题设置的关键在于响应者响应的有效性与积极性;公共性环境治理主体会根据具体协商情境,选取恰当的协商策略并加以组合式运用,使之与环境协商议题的特征相匹配;从所选案例来看,国内地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呈现出比较好的治理绩效,而环境协商治理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环境协商议题特征、协商策略运用以及这两者间的匹配性等因素的影响。

王玉龙[7](2020)在《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环境意识的提升,“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邻避现象逐渐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典型治理挑战。尽管近年来城市转型逐渐推进,指向对邻避现象背后“增长主义”城市发展逻辑的终结,但后者诱发的邻避现象却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普遍化”“常态化”“地方化”等新的发展态势,并进一步成为制约城市转型发展的阻力,使得转型城市面临“新邻避情境”。邻避现象的新态势反映了在产业布局、公共设施建设等城市空间利用中,多元主体围绕空间的生产与利用所形成的冲突,由此邻避冲突可以说是城市转型中一类典型的空间冲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转型,邻避现象逐渐超越其群体性抗争行动特征带来的“维稳”主题,成为制约城市产业布局与升级、阻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的显见转型阻力,并导致城市转型中地方政府治理目标同治理效能间的异化。这要求立足于转型期邻避现象的问题呈现、城市转型的空间实质、基于社会发展而非社会维稳的冲突治理,以考察转型城市“新邻避情境”的治理议题。邻避治理逐渐超越如何回应和化解冲突本身,而指向如何通过对邻避冲突的治理推进社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即在当前城市转型的空间重塑过程中,如何通过对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实现城市可持续的转型与发展。考察城市转型的空间实质是分析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起点。当前城市的转型实际上就是城市空间重塑的过程。品质化发展和现代化治理,是当前城市转型的主要进路,前者指向“生产怎样的空间”,后者则指向“怎样生产空间”的问题,这是考察邻避型空间冲突必须回应的时代背景。在理论上说,城市空间生产的建构性认知特征和政治性过程特征,内在地存在着空间冲突的张力,空间生产理论对这一问题的揭示,成为解释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邻避型空间冲突从概念上看,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理论内涵,一是将冲突的起点从设施的属性拓展至设施推动的地方邻避空间生产,以及这一过程对地方空间“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二是将冲突的性质拓展至多元主体所展开的空间抗争;三是将冲突的治理延伸至城市尺度的发展价值实现和空间治理。在邻避空间的生产中,基于不同空间利用方式中产权关系的差异,可区分为“增量型”和“存量型”两类具体的邻避空间生产情境,两类情境下的邻避空间生产在空间利用方式、主要设施类型等方面的情境表现各不相同,对于城市发展带来的冲突影响和治理挑战也有所差异。这意味着在邻避空间生产中,多元主体的认知差异和行动冲突发生的逻辑也有所差异,进而两类情境下的冲突治理往往意味着地方政府差异性的治理路径、治理策略和治理工具关注。“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表现为通过设施的规划建设决策,将邻避空间嵌入到既有的地方空间社会结构之中,由此引发空间抗争,也是当前最为普遍的邻避型空间冲突形式。由于“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冲突情境呈现出明显的“截面式”特征,因此综合考虑情境特征、设施类型、案例特征等因素,选择四起典型案例进行跨案例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增量型”冲突主要围绕“建设决策”这一焦点展开,“公众—政府”之间的空间冲突是其重要的抗争形态。空间抗争的权利诉求集中在经济利益与决策参与等方面,针对设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获得财产补偿、了解决策过程。空间抗争的权力诉求集中于建设决策制定中行政权力运作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否认程序的正当性以拒绝由此产生的地方空间生产结果。空间价值诉求则强调新建设施所推动的地方空间生产的非正义性,通常涉及决策程序同政策质量、精英利益与公众需求、决策立场与地方实际等方面的脱节。针对空间冲突所采取的治理行动,也面向差异化空间诉求形成了多元的治理举措,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空间治理主要寻求地方公众经济利益关系的重塑,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空间治理则试图寻求信息供给下的认知重塑,而面向权力抗争的冲突治理则试图瓦解和重构抗争权力的动员基础,面向价值抗争的空间治理则试图寻求空间生产决策程序正义的论证。总的来说,“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及其治理,主要在于对相关的发展决策进行解释辩护以争取公众认同与地方支持,弥合政府、公众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地方政府常常选择将设施运营方、建设方纳入治理伙伴,利用后者提供的建设优化、技术解释、运营保障寻求有效的空间治理。“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由于地域扩张和人口集聚等因素,许多原本地处城市偏远地区的既有设施逐渐被城区建设所包围,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而逐渐演变为邻避空间,成为当前转型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新趋势。由于“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冲突情境呈现出明显的“历时性”演化特征,因此选取一起地方上的“呼吸之争”事件进行个案考察。研究发现,“存量型”冲突主要围绕“设施运营”这一焦点展开,并且随着从日常性污染到安全事故暴发的风险加剧,空间冲突的表现与抗争逻辑也不断升级,集中表现在空间冲突从针对生产运营活动结果、以健康权为代表的空间利益抗争、频发但议题和冲突规模有限的“常态化”抗争向“激烈化”冲突转变,后者在权利维度上,表现为地方公众对当前空间生产过程所生产出的空间结果的权利诉求,包括对所受空间影响的知情权、对空间冲突主体的监督权、以及推动空间结果调整的政策参与权等;在权力维度上指向地方公众、企业、地方政府等空间主体分别利用话语、经济、决策等权力资源,试图推动最大化满足自身空间需求的空间建构;在价值维度上,表现为对空间结果非正义性的价值争论。对“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治理,地方管理者主要试图将空间冲突纳入企业运营优化为枢纽的治理框架下,通过应急性的监管、处罚以快速回应和平息动员起来的社会力量与舆论不满;采取日常性、常态化的监管行为与监管机制,以识别冲突风险并及时动态回应;通过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在客观上削弱邻避空间的地方影响,以地方社会结构调整、空间重塑消解空间冲突的动员基础。邻避空间生产的差异化情境带来了多元化的空间主体关系、差异性的主体空间认知和多维度的公众抗争指向,地方政府因此面临着复杂性的治理要求和治理挑战。复杂性的治理情境也随之导致了空间主体间复杂的行动方式,多元主体在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互动中,交织着管理主义与发展主义的双重驱动,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也由此涵盖了基于结果的空间概念差异弥合、基于过程的共识塑造机制建设、基于发展的社会融入与身份认同等多重导向。对邻避型空间冲突中的治理工具考察发现,一方面在具体情境中仍存在“干预性有余,协同性不足”“管理导向有余,发展导向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策变革,也推动了邻避型空间冲突相关治理工具的优化发展趋势。因此,邻避空间治理实际上就是在结果导向下弥合空间概念差异,在过程导向下构建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在发展导向下实现城市融入与身份认同,并由此将邻避型空间冲突相关治理工具的改革趋势,切实转化为面向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效能提升。一是规划品质提升下的空间要素配置优化,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邻避空间治理中的基础性优势,在差异化治理情境下保障规划工具所发挥的治理效能;二是依托决策优化的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建设,以邻避空间治理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充分转化,完善邻避设施空间生产的决策机制,优化邻避治理体系,发挥社区在决策优化中的治理潜力,提升邻避治理能力;三是以邻避设施为纽带的空间利益共同体与城市融入,在邻避空间生产中推进地方公众基于“效益共享”的空间概念建构,建构依托回馈机制的效益共享空间关系,推进共享发展的空间要素重构。

李功成[8](2020)在《垃圾分类环境主张建构研究 ——基于媒体和环保NGO的分析(2010-2019)》文中认为本文以环境问题建构论为理论视角,考察了垃圾分类的环境主张如何在垃圾焚烧风险之后被重现打捞,并被媒体和环保NGO共同建构的过程,进而分析二者如何展开对垃圾分类环境主张的建构。垃圾分类的环境主张是在技术争议的风险语语境下得以“再出场”的,其关键在于“垃圾围城”的潜在风险与焚烧技术的现实威胁实现了垃圾的“问题化”,该如何应对“垃圾围城”困境成为社会公众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在焚烧争议之后,媒体和环保NGO携手打捞起沉寂的垃圾分类环境主张,并展开主张表达。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大传播主体的话语文本展开分析,分析其在垃圾分类环境主张的社会化建构中如何进行话语建构与共识生产。面对“垃圾围城”的环境风险,政府所主张的垃圾焚烧方案因技术的不确定性风险引发争议,公众借助于焚烧所产生的物质二恶英实现了风险确认,垃圾分类作为解决“垃圾围城”的替代性方案在焦点事件中得以“再出场”,走入公共场域中引发广泛关注。面对焚烧争议,一方面,媒体吸纳民间话语放大垃圾分类的环境主张,呼吁政府“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将垃圾分类作为应对“垃圾围城”的长久之道。媒体基于自身的合法性地位,通过责任归因和治理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垃圾分类话语的“制度化”和“结构化”,并推动其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但随着焚烧议题脱敏与社会关注焦点转移,媒体垃圾分类环境主张的倡导话语逐步萎缩;另一方面,在焚烧争议之后聚焦垃圾治理的环保NGO也在酝酿生成中。环保NGO通过培育零废弃环保观念、组建话语联盟进行政策倡导以及开展仪式动员等策略倡导垃圾分类。随着国家—社会关系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提升,环保NGO的绿色话语实现了从草根性到专业性的蜕变。同时,其话语也不断“嵌入”主流话语中,其环境治理理性建设者角色不断凸显。十年间,媒体与环保NGO共同编织了垃圾分类主张的表达网络,二者呈现出“责任归因于政府”和“制度设计是关键”的环境主张建构协同性。同时,环保NGO还提供了零废弃的环保价值观供给和基层治理经验的知识供给,形成对垃圾分类主张建构的有效补充。但研究发现,在垃圾分类主张建构中媒体的主张表达中缺乏有效的环保价值观培育,未来应当着力构建生态价值共同体。并加强媒体与环保NGO的联合,以“制度归因”为着力点共同推动垃圾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此外,环保NGO的话语主张也有待突破环保圈层“回音壁”实现大范围扩散。

方秋杨[9](2020)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A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生态宜居的一项重要任务。据调查,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治理碎片化,未能形成合力,亟需学术界进行研究。因应这一需求,本文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以湖北省A市为例,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政策建议。本文的框架结构涵括六章:第1章:绪论。该章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重要概念界定、本文研究的方法、结构及创新等内容。第2章:本项研究的理论工具:整体性治理理论阐述。该章在阐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问题指向、价值理念及学术要意之后,重点阐明整体性治理理论对研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的适用性。第3章:A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的调查设计、实施及数据资料统计整理。第4章:基于调查结果的A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分析。该章依据上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和访谈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从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区域、治理信息、治理监管五个方面,系统分析A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碎片化问题。第5章: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的整体性治理策略探讨。该章依据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学术要义,结合A市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要,从五个维度探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的策略建议:(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公民需求为导向的垃圾整体性治理理念;(2)推进整体联动,实现垃圾治理结构整合;(3)注重区域统筹,健全垃圾治理各参与主体协调合作机制;(4)搭建交互平台,实现垃圾治理信息共享;(5)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垃圾治理整体绩效。第6章:本项研究的总结与展望。该章在总结本项研究主要成果的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就克服不足、推进研究进行展望。本文的创新意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视角上的创新。梳理既有文献获知,目前国内学术界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分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的文献很少见,而本文则在此方面作出努力,具有创新性。(2)研究问题上的创新。本文从“治理理念”等五个方面研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碎片化问题,这在国内学术界也不多见,是一种创新尝试。(3)策略建议上的创新。本文基于整体性治理取向、从五个维度所提出的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的策略建议,既有较大的新意,又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赵津津[10](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文中认为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城乡生态环境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城乡生态关系理论逐步完善、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为我国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工作在短短几年时间迈上新台阶,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积累了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以及促进城乡利益协调。美丽中国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谋划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统筹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创新,施行最严密的法治,是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自上而下层层推动、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则是有效推动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城乡利益协调采取的重要举措有:第一,统筹城乡空间规划。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第二,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多年来,流域生态补偿与森林生态补偿在政策制定、法律保障和地方实践各层面都做出丰富的探索。第三,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我国重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补齐农村环境短板,为城市提供生态支持。但也应看到,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依然面临现实挑战,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二、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策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政策介入、社区类型与社会组织行动策略 ——以A环保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创新之处
        一、视角创新
        二、内容创新
        三、理论创新
    第四节 论文结构
        一、主要内容与安排
        二、总体架构图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权变理论
        一、权变理论的起源
        二、权变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三、经典的权变理论模型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社会组织行动策略研究综述
        二、环保社会组织行动策略研究综述
        三、环保社会组织参与垃圾治理研究综述
        四、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三节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选择分析框架
        一、概念阐释
        二、分析框架构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方法选择
    第二节 案例选择与阶段划分
        一、社会组织案例的选择
        二、案例社区的选择
        (一) Y社区基本情况
        (二) H社区基本情况
        (三) J社区基本情况
        (四) T社区基本情况
        三、案例选择的原则
    第三节 数据收集
    第四节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垃圾分类相关制度及政策演变
    第一节 垃圾分类相关制度及政策梳理
        一、政策目标
        二、政策主体
        三、政策工具
    第二节 S市垃圾分类制度及政策的梳理
        一、政策主体
        二、政策工具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柔性政策介入阶段社会组织社区垃圾分类行动策略选择
    第一节 说服策略:Y社区
        一、政策类型:柔性政策介入
        二、社区类型:低成熟型社区
        三、A环保组织行动策略:说服策略
    第二节 参与策略:H社区
        一、政策类型:柔性政策介入
        二、社区类型:高成熟型社区
        三、A环保组织行动策略:参与策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强制政策介入阶段社会组织社区垃圾分类行动策略选择
    第一节 赋能策略:J社区
        一、政策类型:强制政策介入
        二、社区类型:低成熟型社区
        三、A环保组织行动策略:赋能策略
    第二节 授权策略:T社区
        一、政策类型:强制政策介入
        二、社区类型:高成熟型社区
        三、A环保组织行动策略:授权策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节 案例比较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理论探索与政策建议
        一、理论探索
        二、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概述
    第一节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涵义与内容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涵义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内容
        三、城市垃圾分类制度的本质与功能
    第二节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理论支撑
        一、生态伦理思想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三、精细化管理理论
        四、制度嵌入性理论
    第三节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缓和邻避冲突的必然需要
        三、缓解“垃圾围城”的客观需要
        四、解决垃圾衍生问题的现实需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演变历程与制度现状
    第一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演变历程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萌芽阶段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初创阶段(1992—1999 年)
        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试点探索阶段(2000—2015 年)
        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筹建阶段(2015—2016 年)
        五、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确立和实施阶段(2017 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现状
        一、法律的相关规定
        二、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的直接规定
        三、地方法律及法规的专门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制度的不完善
        二、奖惩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三、缺乏垃圾分类教育法
        四、法律责任的主体设定不明确
    第二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间的“变通”策略
        二、治理政绩取向的干扰
        三、居民的“经济理性”
        四、非政府组织价值体现不足
        五、垃圾分类产业市场化程度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分类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议
    第一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遵循的理念
        一、循环经济理念
        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理念
        三、多元共治理念
        四、系统协同理念
    第二节 完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体系
        一、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制度
        二、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应急预案制度
        三、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费制度
        四、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体制度
        五、强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奖惩制度
        六、落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监管制度
    第三节 改革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运行的体制机制
        一、建立多部门综合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健全多中心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
        三、构建竞争有序的市场主体管理体制
        四、落实正负激励相结合的分类管理机制
    第四节 优化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环境
        一、提高社区的治理能力
        二、赋能垃圾分类产业数智化手段
        三、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模式
        四、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人民日报》“垃圾治理”报道的内容分析(1949-202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写作思路与写作内容
        1.写作思路
        2.写作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四)文献综述
        1.国内垃圾治理的研究现状
        2.国外垃圾治理的研究现状
一、《人民日报》垃圾治理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
        2.类目建构
    (二)《人民日报》垃圾治理报道的整体分析
        1.报道数量分析
        2.报道主题分析
        3.报道体裁分析
        4.报道版面分析
        5.报道篇幅分析
        6.报道形式分析
        7.报道倾向分析
        8.报道来源分析
    (三)《人民日报》垃圾治理报道内容分析
        1.措施建议
        2.时事政策
        3.正面鼓励
        4.现状问题
        5.科学普及
二、《人民日报》垃圾治理报道的特点
    (一)报道数量日益增加阶段特点明显
    (二)报道体裁消息为主多种形式并存
    (三)报道来源范围广泛重视本报话语
    (四)报道主题多种多样措施占比较大
    (五)报道倾向偏向积极注重舆论引导
    (六)报道向可视化发展凸显文本重点
    (七)报道篇幅中长篇多短篇报道为辅
三、《人民日报》垃圾治理报道特点呈现的原因
    (一)垃圾治理政策的影响
    (二)媒体的社会责任
    (三)受大众环保观念的影响
四、《人民日报》垃圾治理报道的困境
    (一)民间话语缺失弱势地位明显
    (二)报道主题分布不均监督力度不足
    (三)报道态度倾向失调预警能力较低
    (四)报道力度差异明显关注程度不高
五、《人民日报》垃圾治理报道的思考
    (一)平衡报道正负倾向强化新闻舆论监督
    (二)加强报道科学普及推动治理有序进行
    (三)信息来源聚焦民众增强媒体受众互动
    (四)数据图片讲好故事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五)合理利用报道体裁传递垃圾治理声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政策动员视角下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驱动机制研究 ——以S市C街道示范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案例分析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5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公民政策参与
        2.1.2 居民垃圾分类行为
    2.2 基本理论
        2.2.1 政策动员理论
        2.2.2 Guagnano的 A-B-C理论
    2.3 相关理论的启示
        2.3.1 政策动员理论对推进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启示
        2.3.2 Guagnano的 A-B-C理论对影响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启示
第3章 城市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政策的实践:基于S市C街道示范社区的动员框架分析
    3.1 研究个案描述
        3.1.1 S市C街道基本情况概述
        3.1.2 S市C街道示范社区垃圾分类执行的现状描述
    3.2 半结构化访谈
        3.2.1 访谈对象选取
        3.2.2 访谈过程描述
    3.3 垃圾分类政策动员路径生成:多重策略逻辑的交织
        3.3.1 党建引领式动员策略
        3.3.2 基于熟人关系网络的宣传式动员策略
        3.3.3 奖惩双向激励型动员策略
        3.3.4 内生志愿团队示范式动员策略
        3.3.5 政企联动下的资源式动员策略
    3.4 行为者互动:基层社区协同动员框架的构建
第4章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关键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4.1.1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心理影响因素
        4.1.2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情境影响因素
        4.1.3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驱动模型构建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4.2.2 数据汇总与样本信息描述
        4.2.3 变量信效度的检验
    4.3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政策行为影响因素数据分析
        4.3.1 相关性分析
        4.3.2 回归性分析
    4.4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驱动模型的修正
第5章 政策动员视角下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驱动模型应用建议
    5.1 发挥党建引领效用,构建多元动员结构
        5.1.1 强化组织建设与制度融入
        5.1.2 整合与配置各主体间资源
    5.2 创新社区宣传模式,提高公众参与意愿
        5.2.1 开展关系网络式宣传
        5.2.2 提升居民的分类认知
    5.3 激活社区内生资源,发挥志愿示范作用
        5.3.1 依托社区非正式治理资源
        5.3.2 完善垃圾分类志愿团队建设
    5.4 完善垃圾分类制度,健全奖惩激励机制
        5.4.1 加强投放设施建设
        5.4.2 优化奖惩激励机制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A1 C街道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A2 C街道居民访谈提纲
    A3 C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访谈提纲
附录B 访谈记录节选
附录C 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立意和议题选择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关于生活垃圾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本研究政策相关概念的梳理辨析
        三、国外政策变迁理论的回顾述评
        四、国内政策变迁研究的理论进展
    第四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分解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的分解
    第五节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论文结构和篇章布局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的政策变迁分析框架
    第一节 关于政策变迁的三个解释视角
        一、对不确定性的关注: 政策窗口开启的机会视角
        二、对理性选择的关注: 行动者之间的博弈互动视角
        三、对子系统的关注: 制度与时机兼顾的转换视角
        四、解释视角的不足和启示
    第二节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 一个解释框架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制度惯性的作用形式
        三、注意力转移的驱动因素
        四、分析框架的具体说明
第三章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间断均衡历程
    第一节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体系
        一、城市生活垃圾界定及属性
        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理念及原则
        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职能与体系构成
    第二节 间断均衡期划分的判断标准
        一、政策范式理论
        二、判断标准的说明
    第三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政策内容分析
        一、阶段历程的划分
        二、扎根理论的选择依据
        三、具体操作步骤
    第四节 政策变迁的间断均衡发展历程
        一、1986—2003年: 末端被动管理的均衡期
        二、2004—2009年: 鼓励市场参与的均衡期
        三、2010—2016年: 冲突频发和转向源头防治的间断期
        四、2017—至今: 源头防治和公众参与的新均衡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度惯性: 均衡式变迁的内在机理分析
    第一节 制度惯性与政策运行过程
        一、制度结构对中国政策运行过程的影响
        二、制度惯性的作用过程: 自上而下的三阶段政策运行
    第二节 制度惯性的阻力及成本分析
        一、中央政策制定: 价值导向固化提升认知成本
        二、地方偏好执行: 路径依赖提升决策交易成本
        三、社会反馈互动: 参与渠道缺失提升信息成本
    第三节 制度惯性对均衡式变迁的塑造、延续与调整
        一、第一个均衡期: 初步构建、塑造成型
        二、第二个均衡期: 方向延续、阻力对抗
        三、新均衡期实现: 成本支付、政策调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注意力转移: 基于间断发生场域的因果机制分析
    第一节 间断发生场域和影响因素模型
        一、政策间断的发生场域
        二、影响因素模型和变量设计
    第二节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过程
        一、fsQCA的选择依据
        二、具体运算过程
        三、真值运算结果讨论
    第三节 间断发生的模式提炼和因果机制分析
        一、扩大社会影响的“负面形象—媒体互激”模式
        二、政府维稳压力下的“焦点—吸纳”模式
        三、维稳压力与社会影响共存的“媒体互激—吸纳”模式
        四、社会力量参与的“动员—共识”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策变迁: 理论阐释、实践对策与发展之路
    第一节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框架的理论启示
        一、对政策变迁形态的认知拓展
        二、制度惯性维持均衡式变迁
        三、注意力转移助推间断发生
    第二节 均衡性与顶层设计: 管理体系的制度建设
        一、层级治理迈向法理分权
        二、转向协商共识的公共决策
        三、完善创新扩散的试点机制
    第三节 间断性与过程优化: 冲突应对和消解策略
        一、冲突应对: 多元行动者参与的嵌入式治理
        二、消解冲突: 多元利益诉求的制度化吸纳
    第四节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的未来发展之路
        一、源头主动防治,兼顾前瞻性与协调性
        二、鼓励公众参与,多元主体共同治理
        三、践行“三化”原则,构建配套政策体系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理论贡献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协商民主与协商治理的研究
        1.2.2 关于环境民主的研究
        1.2.3 关于当前中国环境治理困境的研究
        1.2.4 关于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研究
    1.3 核心概念阐释
        1.3.1 环境与环境治理
        1.3.2 环境社会治理
        1.3.3 协商治理
        1.3.4 环境协商治理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章节安排
2 环境协商治理理论与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常见的环境治理范式
        2.1.1 环境单中心治理范式
        2.1.2 环境多中心治理范式
        2.1.3 环境协同治理范式
        2.1.4 环境整体性治理范式
        2.1.5 环境网络化治理范式
        2.1.6 环境协商治理范式
    2.2 环境协商治理的理论基础
        2.2.1 环境建构主义理论
        2.2.2 生态现代化理论
        2.2.3 环境正义理论
        2.2.4 环境民主理论
    2.3 环境协商治理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2.4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3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的四种实践
    3.1 国内地方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类型划分
    3.2 回应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3.3 自治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3.4 咨询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3.4.1 人民政协制度框架下的环境协商
        3.4.2 环境议题的协商式电视问政
    3.5 监督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3.5.1 专题询问会
        3.5.2 环保社会组织的协商监督
4 民主协商:我国地方环境治理的一种工具性机制
    4.1 环境协商治理的议题边界
    4.2 环境协商治理的功能定位
    4.3 环境协商治理的主体挑选
    4.4 环境协商治理的程序设计
    4.5 环境协商治理的方式选择
5 环境协商治理何以可能:基于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案例分析
    5.1 Z省J市开展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基本情况
        5.1.1 Z省J市开展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主要背景
        5.1.2 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参与主体及相互间关系
        5.1.3 Z省J市各方力量参与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行为逻辑
    5.2 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建构
        5.2.1 环境公民身份的塑造
        5.2.2 环境协商治理具体机制的建构
    5.3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运行机制的多案例比较
        5.3.1 选取案例的基本情况介绍
        5.3.2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运行机制的组织基础
        5.3.3 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议题设置:环境问题如何被建构为环境协商议题?
        5.3.4 环境协商治理的策略选择:注重与环境协商议题特征的匹配性
        5.3.5 环境协商治理的效果
        5.3.6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7)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城市转型期中的“新邻避情境”
        1.1.1 城市增长与邻避冲突的爆发
        1.1.2 城市转型期与邻避现象的新态势
        1.1.3 “空间转向”与城市新邻避情境的问题呈现
    1.2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1.2.1邻避冲突的现象解释与治理讨论
        1.2.2 空间冲突:城市治理问题的空间叙事
        1.2.3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邻避解释:国内邻避冲突研究的新趋势
        1.2.4 相关研究评价与展望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研究的重点
        1.6.3 研究的难点
第2章 城市转型期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解释与分析框架
    2.1 时代背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及其空间特征
        2.1.1 “生产怎样的空间”:面向发展的品质城市转型
        2.1.2 “怎样生产空间”:城市转型的现代化治理之路
    2.2 理论基础:城市空间生产中的冲突张力
        2.2.1 空间生产结果的认知分歧
        2.2.2 空间生产过程的行动冲突
    2.3 理念内涵:从邻避冲突到邻避型空间冲突
        2.3.1 冲突的起点:地方邻避空间生产与空间价值开发
        2.3.2 冲突的性质:城市多元主体的空间抗争
        2.3.3 冲突的治理:城市尺度上的空间治理
    2.4 发生情境: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增量”与“存量”
        2.4.1 基于产权关系的邻避空间生产情境
        2.4.2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其冲突
        2.4.3 “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其冲突
    2.5 表现层次:邻避型空间冲突的认知基础与行动表现
        2.5.1 邻避空间生产中的认知冲突
        2.5.2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行动表现
    2.6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分析框架
第3章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与治理回应
    3.1 案例选择与资料搜集
        3.1.1 案例选择依据与案例概况
        3.1.2 资料搜集与分析
    3.2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情境与路径特征
        3.2.1 跨案例的地方邻避空间生产情境描述
        3.2.2 城市发展中“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的路径特征
    3.3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
        3.3.1 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共识断裂
        3.3.2 共识断裂下的差异化抗争选择
        3.3.3 以建设决策为指向的空间冲突路径
    3.4 差异化冲突表达下的治理举措选择
        3.4.1 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经济关系重塑
        3.4.2 面向参与权抗争的信息供给与认知重构
        3.4.3 面向权力抗争的空间资源撤离与动员瓦解
        3.4.4 面向空间价值抗争的程序正义建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与治理回应
    4. 1案例选择与资料搜集
        4.1.1 案例选择
        4.1.2 资料搜集
    4.2 从“相安无事”到“呼吸之争”的邻避空间演变
        4.2.1 从“否”到“是”:城市发展中邻避空间的识别
        4.2.2 从“无”到“有”:邻避空间中的认知分歧
        4.2.3 从“弱”到“强”:安全事故下的共识断裂与抗争激化
    4.3 “呼吸之争”中空间抗争的特征与逻辑
        4.3.1 邻避空间察觉:聚焦空间利益调适的常规性抗争
        4.3.2 安全事故触发:面向多维度诉求的空间抗争激化
        4.3.3 以设施运营为核心的邻避型空间冲突演化逻辑
    4.4 以运营优化为枢纽的空间冲突治理选择
        4.4.1 快速缓和抗争情绪的运营事故处置
        4.4.2 规范企业生产的运营过程监管
        4.4.3 弱化邻避空间影响的运营升级支持
        4.4.4 消解动员基础的邻避空间更新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现代化转型进程中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深化
    5.1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导向
        5.1.1 基于冲突情境分化的治理要求识别
        5.1.2 邻避空间主体行动的双重驱动交织
        5.1.3 面向现代化转型的邻避型空间冲突治理导向
    5.2 邻避型空间冲突治理中的工具应用
        5.2.1 邻避空间治理工具的情境差异
        5.2.2 邻避空间治理工具的实效分析
        5.2.3 相关治理工具的优化发展趋势
        5.2.4 转型期城市邻避空间治理的层次与工具选择
    5.3 邻避空间治理的路径实现
        5.3.1 规划品质提升下的空间要素配置优化
        5.3.2 依托决策优化的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建设
        5.3.3 以邻避设施为纽带的空间利益共同体与城市融入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部分访谈记录整理摘录
    附录二: 部分微博评论文本整理摘录
    附录三: 现代化转型进程中主要相关治理工具的政策发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垃圾分类环境主张建构研究 ——基于媒体和环保NGO的分析(2010-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综述
2 垃圾的产生与治理
    2.1 作为现代产物的垃圾
    2.2 现代性驱动下的近代垃圾治理
    2.3 改革开放后的垃圾治理政策
3 环境主张集成:风险语境下的垃圾分类主张再出场
    3.1 风险社会:垃圾危机爆发的现代语境
    3.2 焚烧争议:技术的“不确定性”后果
    3.3 环境主张集成:垃圾分类再出场
4 媒体的环境主张表达:责任归因与合法性建构
    4.1 媒体新闻框架与垃圾议题表征
    4.2 媒体的垃圾分类主张表达
    4.3 媒体的垃圾分类话语生产逻辑
5 环保NGO的环境主张表达:价值观培育与政策倡导
    5.1 环保NGO与绿色话语生产
    5.2 环保NGO的垃圾分类主张表达
    5.3 环保NGO的垃圾分类话语生产逻辑
6 垃圾分类主张协同建构及其未来展望
    6.1 媒体与环保NGO主张建构的协同与互补
    6.2 垃圾分类主张建构的阻碍性因素分析
    6.3 垃圾分类主张建构的未来展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9)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A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2.3 总体性评价
    1.3 重要概念界定
        1.3.1 农村生活垃圾
        1.3.2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结构及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框架结构
        1.4.3 创新意图
    1.5 A市及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总体情况简介
第2章 本项研究的理论工具:整体性治理理论阐释
    2.1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问题指向:碎片化
    2.2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价值理念:以公民需求为导向
    2.3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学术要义:整合与协调
    2.4 整体性治理理论对研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的适用性阐述
第3章 A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的调查设计、实施及数据资料统计整理
    3.1 问卷调查的设计、实施及数据统计
        3.1.1 问卷调查区域的选择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3 问卷调查的实施
        3.1.4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
    3.2 访谈调查的设计、实施及结果整理
        3.2.1 访谈调查对象的确定
        3.2.2 访谈调查提纲的拟定
        3.2.3 访谈调查的实施
        3.2.4 访谈调查结果的整理
第4章 基于调查结果的A市农村生活垃圾
治理碎片化问题分析
    4.1 治理理念的碎片化
        4.1.1 责任理念的碎片化
        4.1.2 垃圾治理价值取向的碎片化
        4.1.3 村民环保意识的碎片化
    4.2 治理结构的碎片化
        4.2.1 治理主体结构的碎片化
        4.2.2 治理资源结构的碎片化
    4.3 治理区域的碎片化
        4.3.1 区域环卫设施规划配置分散
        4.3.2 治理空间碎片化
    4.4 治理信息的碎片化
    4.5 治理监管的碎片化
        4.5.1 治理监管体系的碎片化
        4.5.2 治理监管责任的碎片化
        4.5.3 治理监管制度的碎片化
第5章 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的整体性治理策略探讨
    5.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公民需求为导向的垃圾整体性治理理念
        5.1.1 塑造垃圾共同治理价值观
        5.1.2 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1.3 明确农村居民个人的治理主体地位
        5.1.4 加强垃圾治理的引导宣传
    5.2 推进整体联动,实现垃圾治理结构的整合
        5.2.1 治理主体结构整合
        5.2.2 治理资源结构整合
    5.3 注重区域统筹,健全垃圾治理各参与主体协调合作机制
        5.3.1 科学规划设计,完善区域基础设施
        5.3.2 破除治理死角,确保区域全面覆盖
        5.3.3 化解利益冲突,达成区域利益均衡
        5.3.4 加强沟通协调,促进区域合作共治
    5.4 搭建交互平台,实现垃圾治理信息共享
        5.4.1 建立垃圾信息交互共享平台
        5.4.2 组建垃圾信息实时网络数据库
        5.4.3 构建垃圾治理监测信息通报体系
        5.4.4 构建垃圾治理区域整合性通报机制
    5.5 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垃圾治理整体绩效
        5.5.1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5.5.2 完善内外监督体系
        5.5.3 建立安全保障制度
        5.5.4 强化绩效考评问责
第6章 本项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6.1 本项研究的主要成果
    6.2 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
    6.3 本项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A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2 A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状况访谈提纲
致谢

(10)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萌芽
        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二、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一、国土空间布局表现出较为合理的趋向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得以扭转
    第二节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现
        二、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一、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实现程度大幅提高
        二、生态补偿取得明显成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
    第一节 高屋建瓴制定发展战略
        一、美丽中国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第二节 推动政策制定和法制化进程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加速推进
    第三节 推动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
        一、自上而下层层推动
        二、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
        三、以生态环保责任制强化落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二:促进城乡利益协调
    第一节 城乡利益协调的理论阐释
        一、城乡利益分配不均的困境
        二、以城市利益让渡调整利益格局
        三、城乡互利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第二节 统筹城乡空间规划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导向
        二、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三、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
        四、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
    第三节 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
        一、推动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二、推动森林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第四节 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
        一、以城带乡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补齐农村环境短板锚固城市生态本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
        一、城乡空间规划仍不平衡不协调
        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能力不平衡
        三、生态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
    第二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二、要素配置不均衡导致城乡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三、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不健全
    第三节 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有待完善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三、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不彰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城乡空间发展
        二、坚持“生态价值论”和“两山论”理念引领生态补偿
        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生态保护修复
    第二节 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
        一、平衡协调城乡空间规划
        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
        三、挖掘生态农业发展潜力
    第三节 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
        二、以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统筹推进机制
        三、健全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
    第四节 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一、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
        二、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三、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提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策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政策介入、社区类型与社会组织行动策略 ——以A环保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为例[D]. 李春艳.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探析[D]. 范德志.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人民日报》“垃圾治理”报道的内容分析(1949-2020)[D]. 李佳璇.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政策动员视角下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驱动机制研究 ——以S市C街道示范社区为例[D]. 杨娅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D]. 万筠. 山东大学, 2020(08)
  • [6]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D]. 葛俊良. 浙江大学, 2020(02)
  • [7]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D]. 王玉龙. 山东大学, 2020(02)
  • [8]垃圾分类环境主张建构研究 ——基于媒体和环保NGO的分析(2010-2019)[D]. 李功成. 暨南大学, 2020(04)
  • [9]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碎片化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A市为例[D]. 方秋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D]. 赵津津.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策略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