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次移栽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

水稻二次移栽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

一、水稻二次移栽技术及应用效果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周晚来[1](2020)在《麻育秧膜提升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麻育秧膜是针对我国水稻机插育秧中普遍存在的难起秧、易散秧、秧苗素质不稳定问题而研发的新型膜材料,大量的应用实践表明其可显着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发育,促进根系盘结成毯,同时提高稻谷产量。然而,其作用机理尚未明确。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补充完善、系统分析了麻育秧膜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从秧苗根区氧供应、酶活性、微生物组成和养分含量以及秧苗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等方面探索了麻育秧膜提升水稻机插育秧素质的作用机理;同时,研究了不同叶龄期缺氧对机插水稻秧苗根系生长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从反面印证麻育秧膜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淹水条件下,育秧土中的氧气会在5-7小时内被土壤微生物活动消耗,土壤中处于低氧或缺氧状态。不同叶龄期的短期淹水处理均在短期内促进了秧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并降低了根系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力。(2)应用麻育秧膜对水稻秧苗株高的影响不一,但均显着促进了秧苗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根冠比,并提高了水稻植株可溶性糖含量。(3)水稻秧苗植株可溶性糖含量解释了73.6%-75.4%的发根力变异,硝态氮含量解释了7.3%-14.2%的发根力变异,表明秧苗植株可溶性糖含量是影响其发根力的关键因素。(4)在育秧盘底面垫铺麻育秧膜可以补偿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保持育秧土底层氧气浓度,从而达到类似于增氧栽培的效果。麻育秧膜的增氧效应可能是由其独特的孔隙结构决定的,其孔径大小主要分布在250-300μm,占比为46.9%。(5)在育秧盘底面垫铺麻育秧膜改变了秧苗根区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土壤养分。在应用麻育秧膜10天后,相比对照,麻育秧膜秧苗根区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和碱解氮分别提高25.4%、2.3%和9.3%;应用20天后,分别提高39.3%、14.6%和11.5%,相关分析表明根区土壤特性的这些变化与秧苗素质密切相关。总的说来,麻育秧膜可以补偿水稻根区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保持育秧土底层氧气浓度,改变秧苗根区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组成,进而影响土壤养分,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秧苗素质尤其是提高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秧苗发根力更高,在机插后返青快、分蘖早、成穗率高、有效穗多,最终具有更高的稻谷产量。

郭婷[2](2019)在《不同钾水平和成熟度烟草高光谱特征及其品质估测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光谱遥感能快速无损获取植被冠层信息,是实时监测作物长势的重要技术。本研究在高光谱遥感数据基础上监测烟草大田生长状况,试验地选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烟草试验田,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设置了不同钾处理和成熟度处理,利用美国ASD FIELDSPEC 2500型野外便携式光谱仪从单叶和冠层两个尺度获取高光谱数据,筛选烟草生理生化指标特征光谱参数,建立品质指标估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为烟草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定量遥感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本研究结果如下。(1)冠层近红外高反射区可用来监测大田烟株钾营养状况。不同钾处理间高光谱反射曲线因品种、生育期不同而有差异,在近红外高原区(750-1350nm)三个生育期光谱反射曲线总体规律为适量钾处理烟草光谱反射曲线大于高施钾量的烟草光谱反射曲线大于低施钾量的光谱反射曲线,而过量钾处理K3、K4之间以及低量钾处理K0、K1之间烟草光谱反射曲线无明显差异,利用近红外高原区可监测大田烟株适钾、高钾和低钾状况。(2)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不同钾处理烟草氮磷钾含量的相关性强,不同时期特征光谱波段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移现象。其中烟草氮磷钾含量冠层原始特征光谱反射波段主要集中在近紫外区350-364nm,可见光区382-392nm,绿光区555nm,红光区623-740nm,近红外区975-1350nm,中红外区1524-1800nm、2000-2399nm;一阶微分特征光谱反射波段主要集中在近紫外区358-359nm,可见光区408nm,蓝光区433-444nm,青光区460-483nm,绿光区517-557nm,黄光区570-584nm,橙光区591nm,红光区674-772nm,近红外区801-1493nm,中红外区1503-1800nm、2000-2348nm。(3)烟草氮磷钾含量估测模型精度敏感生育期为打顶期,分处理模型精度高,且一阶微分特征波段建立的模型估测效果最好。打顶期烟草氮磷钾含量估测模型分别为氮含量K0处理y=3.897-1.78*XDVI+0.047*XCRI2(R2=0.766);K1处理y=3.595-228.472*X526nm(R2=0.856);K2处理y=3.418-110.868*X698nm(R2=0.882);K3处理y=3.171-3.947*X714nm(R2=0.628);K4处理y=1.512-610.118*X964nm(R2=0.617)。磷含量K0处理y=0.34-11.657*X707nm(R2=0.807);K1处理y=0.284-8.668*X712nm(R2=0.708);K2处理y=0.267-80.312*X1529nm(R2=0.810);K3处理y=0.269-0.221*X978nm(R2=0.924);K4处理y=0.193-56.165*X1503nm(R2=0.874)。钾含量K0处理y=0.644+3.077*X998nm(R2=0.724);K1处理y=2.153+5.402*X1526nm(R2=0.796);K2处理y=1.729+3.441*X975nm(R2=0.898);K3处理y=2.708+2.802*X1138nm(R2=0.877);K4处理y=2.368+173.539*X711nm(R2=0.898)。(4)品种、部位以及成熟度处理对光谱曲线影响中,不同成熟度处理对烟草单叶光谱反射曲线影响最大。烟叶高光谱特征表现为欠熟、尚熟处理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成熟、过熟处理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480-670 nm和750-1350nm对于不同成熟度的烟叶有较好的“区分效应”。(5)品种间不同成熟度处理影响较敏感的指标为烟碱和钾含量,一阶微分光谱波段536nm、736nm分别为云烟87、湘烟5号敏感波段,反射光谱波段1001nm为K326的敏感波段。部位间不同成熟度处理影响较敏感指标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特征变量为位置变量Dy、植被指数NDNI、植被指数Lic2。(6)利用颜色特征参数NRI、NDIg判别烤烟中部叶、上部叶成熟度效果较好,R2>0.95。

杨玲[3](2019)在《寒地超高产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食。由于我国人口不断地增加,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水稻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让水稻产量从高产迈向超高产是必经之路,也是众多研究学者们研究的主要方向。黑龙江省地处寒地,水稻生育前期温度低、生长缓慢,有效分蘖时间短,而生育后期灌浆时间短等是黑龙江省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也是有别于长江流域稻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因此,研究黑龙江省水稻超高产关键技术对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和总产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深入研究寒地超高产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建立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为此,本研究选用寒地不同株型粳稻高产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分析寒地不同株型水稻超高产品种和秧苗类型及栽培密度对个体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旨在为明确寒地水稻超高产所需单位面积颖花量获得途径以及寒地超高产水稻关键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水稻生长前期还是生育后期钵体苗的功能叶片SPAD值均高于毯状苗,钵体苗到生育后期仍然保持较强的根系活力和吸收养分的功能,保持较高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钵体苗早期生长发育速度要快于毯状苗;钵体苗和毯状苗的亩产量分别为826.9公斤和740.5公斤,钵体苗的产量显着高于毯状苗,钵体苗的每穴穗数和千粒重少于毯状苗,但每穗粒数、结实率、单株粒重、谷草比等均大于毯状苗,适当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更有利于实现超高产。寒地不同株型粳稻品种间产量存在显着差异,供试品种亩产变异幅度为638.5-979.0公斤。不同株型品种获得超高产所需穴内插秧密度有所不同,供试的7个品种虽然插1株苗比插4株苗每穴穗数显着减少,但每穗粒数和单株实粒重显着高于插4株苗,多数品种来说减少穴内插秧密度更有利于获得超高产,即穗重型品种更有利于达到寒地超高产。双株插秧处理的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一次枝梗粒重都高于单株处理,而二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粒重都低于密植单株处理。单株处理的产量都高于双株处理的产量,在密植宽窄行单株插秧时能达到或接近亩产800kg的目标产量,而双株插秧的产量都没有达到目标产量。密植单株插秧更有利于获得超高产,通过减少穴内密度促进个体的生长发育和扩大库容,充分发挥个体的增产潜力,同时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的穴数确保超高产所需的优良群体,进而实现寒地水稻超高产所需的颖花数。单株处理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于双株处理,双株处理的食味值高于单株处理食味值,双株插秧的蒸煮食味品质优于密植单株插秧。

何杨[4](2019)在《生物炭对紫色土中氟苯尼考吸附机理与迁移行为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中抗生素污染问题不容乐观,自然水体及土壤中抗生素浓度处于较高水平,超出美国和欧盟抗生素推荐限值,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功能材料被认为可用于控制抗生素污染,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二元体系(土壤-抗生素或生物炭-抗生素)研究,较为缺乏系统性的土壤-生物炭-抗生素三元体系下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针对长江上游特有的且较少关注的石灰性紫色土,选取弱疏水性、高迁移性抗生素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混合秸秆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通过生物炭老化前后光谱学表征、吸附-解吸批量平衡实验、室内原状土柱淋溶实验及野外小区原位观测试验等多个尺度的实验手段,采用Hydrus-1D与Hydrus-2D中两区两点物理化学非平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阐明生物炭对紫色土中氟苯尼考吸附特性与迁移行为影响机理:在探明生物炭施用对紫色土理化性质影响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分析老化作用对生物炭性能的影响,阐明了生物炭对紫色土中氟苯尼考吸附特征的影响机理、生物炭对紫色土中氟苯尼考迁移行为的影响机理,结合数值模拟与自然降雨下田间小区观测试验,评价生物炭面施与生物炭可渗透反应墙对氟苯尼考迁移的阻控效果,为基于生物炭施用的田间实用污染控制技术的研发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生物炭对紫色土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生物炭的施用会造成紫色土物理化学性质永久性且不可逆的改变,生物炭的施用会小幅度提升紫色土p H,显着提高土壤全碳、有机碳,促进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溶出,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土壤耕作层饱和导水率和单位体积大孔隙的表面积。老化作用对生物炭性能的影响。生物炭经过1年的田间自然老化后,生物炭表面C、Na、Mg、S、Cl、K下降,元素Si和P保持相对稳定,元素O、Al、Fe升高;生物炭表面BET表面积增加、平均孔径增加、无定型碳含量降低;生物炭表面官能团老化前后均为羟基、羧基、脂肪族类及多糖类,但老化后出现-C=O键,且-C-O键相对比例升高。生物炭对紫色土中氟苯尼考吸附的影响机理。紫色土及施炭土对氟苯尼考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吸附,吸附性能表现为SFBC>SABC>S,液土比、不同初始浓度对氟苯尼考的吸附的影响较大,而温度的影响不显着;新鲜生物炭与老化生物炭对氟苯尼考的平均吸附能力分别为1105.32 L/kg和247.17 L/kg,供试土壤对氟苯尼考的吸附机理为水土分配作用与多分子层吸附,生物炭对氟苯尼考的吸附机理主要存在辅助氢键与氢键作用、π-π电子供体-受体作用(EDA)、π-π电子受体-受体作用(EAA)和静电作用等,老化作用造成氢键作用点位丢失引起吸附性能降低。生物炭对紫色土中氟苯尼考迁移的影响。氟苯尼考在紫色土中的迁移受到水分运动的影响,原状土柱中水分运动可由两区物理非平衡模型进行模拟,而氟苯尼考的迁移行为可由两区两点物理化学非平衡模型较好地模拟。水土分配系数、孔隙水流速为模型中最敏感参数,氟苯尼考的迁移以物理非平衡为基础,施炭后化学非平衡作用增强,生物炭阻控效率为12.48%,土壤中污染物水土分配系数小于1.54 L/kg宜采用供试生物炭进行调控,但最小施炭量不应小于0.77%。生物炭对氟苯尼考田间迁移阻控效果。氟苯尼考在田间小区的迁移主要以下渗为主,伴随少量的坡向运动,生物炭改良土高度复杂与异质性以及土壤的大孔隙与尺度效应对水动力弥散作用的巨大影响导致Hydrus-2D物理化学非平衡模型仅可用于近饱和阶段的定性预测并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生物炭面施与生物炭可渗透反应墙的施用均有效地阻控了紫色土中氟苯尼考的迁移行为,主要阻控机理为改善土壤物理结构、调节水分运动状态、增强吸附能力。

牟桂婷[5](2018)在《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变量施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对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研究首先通过田间试验构建了精准变量施肥模型,再将该模型与GIS二次开发相结合,建立了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最后分别开展该系统的应用研究试验、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下不同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旨在为水稻节本增效、提高田间精细化管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农田电子地图绘制方法研究试验的结论,确定本研究中农田电子地图绘制方法为:根据校正后的高清卫星图像,结合实地考察情况,运用ArcGIS Map软件工具进行绘制。(2)通过“3414”肥料效应试验的数据分析,确定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变量施肥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分别为:基于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水稻氮肥变量施用模型y=0.0134X2-4.86X+556.46;基于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水稻磷肥变量施用模型y=-0.14X2+0.13X+89.19;基于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水稻钾肥变量施用模型y=816.36 X-0.49。(3)通过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对比研究试验的结果表明:(1)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变量施肥模型的产量比基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的水稻产量高出10.75%;基于SPAD值水稻氮肥施用方式的产量比当地传统施肥方式的水稻产量高出12.99%—16.90%,比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变量施肥方式的产量高出2.03%—5.55%。(2)基于土壤养分水稻氮肥施用模型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比基于SPAD值水稻氮肥施用模型高10.08%,比当地传统氮肥施用方式高11.34%。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磷肥施用模型的磷肥吸收利用率比当地传统磷肥施用方式高2.98%;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钾肥施用模型的钾肥吸收利用率比当地传统钾肥施用方式高21.12%。(3)当地传统氮肥施用方式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比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氮肥施用模型高1.59%、比基于SPAD值水稻氮肥施用模型高5.81%;当地传统磷肥施用方式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比基于土壤养分水稻磷肥施用模型的磷肥农学利用率高8.78%;当地传统钾肥施用方式的钾肥农学利用率比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钾肥施用模型高16.69%。(4)从偏生产力上分析,两种变量施肥模型的氮肥偏生产力均高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但两种变量施肥模型的氮肥偏生产力的磷钾肥偏生产力均低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4)在Microsoft.NET开发环境中,采用集成二次开发模式,以visual studio2010作为系统开发平台、visual C#作为开发语言,借助ESRI公司提供的ArcGIS Engine 10.1,建立了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延续了ArcGIS Map的功能特点,嵌入水稻变量施肥模型,具有结构简洁、操作方便等优点,是水稻精准变量施肥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机耦合。(5)对基于GIS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应用研究的结果表明:该系统提供的水稻推荐施肥方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相比,在将氮肥施用量降低11.31%-34.56%时,水稻产量提高7.57%-22.08%、氮肥的偏生产力提高21.02%-33.06%。但磷、钾肥的施用量比当地传统磷、钾肥用量提高156%-260%时,其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了35.24%、35.01%。因此该系统在产量及氮肥施用方面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性,但在磷钾肥施用方面,还需根据“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模式肥料利用率模式对比研究”的试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陈春桦[6](2017)在《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及农户采用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稳产增产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水稻生产面临着新的变化。一方面农村留守劳动力数量减少,老龄化趋势明显,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每年减少,农民“兼业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农村可用耕地增加,人均可耕地明显增加,闲置耕地也增加。但是农村的农业劳动力不足,家庭农场和大规模专业经营农户数量少,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因此,一些稻农采用了轻简化的水稻种植方式,如直播。直播稻的生产方式是否能够节约成本甚至提高现有经济效益,是否能够保证产量,成为学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微观地块层次探究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和农户采用的影响因素。首先对所调查区域农户整体情况和其承包土地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稻农采用的种植模式情况及不同种植环节用工方式与产量差异,还分析比较了直播稻投入产出的绝对变化情况以及其相对其他插秧方式的相对变化情况,进而通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物质生产率、总成本、收入及利润等指标分析比较了直播稻的经济效益。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农户采用直播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1)直播稻不同环节各用工方式下单产存在明显差异。耕整方式及其用工、收获方式及其用工对直播稻单产影响较大。(2)直播稻的经济效益是较高的,对比其他插秧方式亩均利润,直播稻比抛秧稻高26.52元,比人工插秧稻高130.59元。(3)影响农户采用直播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户主年龄小、非村干部身份及具有冒险精神的农户倾向于采用抛秧/插秧方式;而务农人数少、女性劳动占比多、非农工资率高的家庭倾向于选择劳动强度低、用工量少的直播方式;中稻生长光温均衡,不易受春寒和秋旱气候影响,稻农倾向于种植直播稻;而若当地请工或请机械较为容易,稻农可用人工或机械替代自家工,倾向于采用抛秧或插秧。从地块特征看,稻农对直播/抛秧和直播/插秧的选择影响因素并不完全相同,相对于抛秧,丘陵水田、离家步行距离远及灌溉条件差、冷浸田的地块,由于地块条件较差,为降低成本,稻农倾向于采用省工和劳动强度低的直播方式;而相对于插秧,影响稻农直播的因素主要是交通条件和灌溉条件,其他因素影响并不显着。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农业政策,提高水稻收购价格和完善水稻补贴政策;还应加快研究水稻直播技术,完善水稻种植体系,使直播成为水稻传统种植方式的有力补充;完善直播稻育种技术,建立多样化和多方面适应的育种目标,推出更多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高产直播稻种。

陈菲[7](2016)在《水稻低砷品种的筛选以及OsPTR7基因功能的鉴定》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东南亚地区是全球消费稻米最多的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缅甸人均消费水稻可达到650 g/person/d的水平。在我国,人体摄入的无机砷约60%来源于大米。近些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多地出现了水体或土壤砷(As)污染的现象,土壤中As的存在较为持久,土壤中的As通过作物的吸收能够在作物中积累,这个问题对于水稻更为严峻。因为水稻生长在长期淹水或间歇性淹水的环境中,淹水过程中As的活性较高,水稻籽粒中积累的As的含量较小麦多10倍。淹水环境下As主要存在的形态是三价砷[As(Ⅲ)]。目前关于水稻吸收、运输As(Ⅲ)的机制较为清楚,参与As(Ⅲ)吸收和转运的基因包括Lsi1,Lsi2,OsBCC1,参与As(Ⅲ)解毒的机制是As(Ⅲ)通过与PC络合隔离在液泡中。但比较多个水稻品种的As积累差异的研究较少,筛选、比较籽粒低砷积累水稻遗传材料的研究也较少。本研究中通过温室水培及大田试验的方式研究了 24个水稻品种根系、地上部和籽粒积累As的差异,分别通过根吸收率(root absorption factors,RAI)和地上部/根的转运率(shoot to root transfer factors,TFs)比较了这24个水稻品种根吸收As的能力和根向地上部转运As的能力,同时比较了不同试验条件下24份水稻不同部位As含量的相关性。以此对24份水稻种质资源材料进行砷含量变异分析,筛选籽粒低砷积累水稻育种候选材料。淹水土壤环境中As主要存在的形态是As(Ⅲ),但水稻籽粒中As的主要形态是三价砷[As(Ⅲ)]和二甲基砷酸(DMA),水稻中是否存在高效运输DMA的机制呢?前期蛙卵异源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多肤转运蛋白基因PTR家族的OsPTR7基因具有转运DMA的活性。本课题对OsPTR7基因的结构、表达模式、系统发育和OsPTR7跨膜结构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通过GFP载体构建获得OsPTR7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结果。通过T-DNA插入突变体材料研究了 OsPTR7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一系列的野生型和osptr7突变株水稻生理指标的比较,包括水稻地上部和根中总As的含量,木质部汁液As的含量,不同叶片As的含量,地上部和根中氮的含量,地上部氨基酸的含量,以及籽粒中As的含量。本文获得的主要结果包括:1、初步鉴定结果显示水稻品种423是低砷积累水稻,其根、地上部和籽粒中As的含量都较其他的水稻品种低。水稻品种423砷积累低的可能原因是根吸收As的能力弱。2、OsPTR7有10个跨膜结构区域,这个区域被一个亲水区域分隔为两组。OsPTR7基因与玉米的ZmMRT1基因同源性最高,但目前还没有ZmNRT1基因的研究结果。OsPTR7定位在质膜上,(OsPTR7具有跨膜运输活性。OsPTR7基因在地上部的表达量比根中的表达量高10倍以上,此外OsPTR7基因的表达受As(Ⅲ)的诱导,在As(Ⅲ)处理4 h的时候诱导作用最强。3、10 μM DMA处理3 d后突变株0sptr7-1地上部和根积累的As比野生型DongJin低,2 μM DMA处理3 d后突变株osptr7-1地上部和根积累的As没有差异。突变株osptr7-2与野生型Nipponbare地上部和根中积累的As没有差异,这可能是osptr7-2突变株OsPTR7基因没有完全敲除导致的。OsPTR7基因的敲除没有引起突变株和野生型水稻中氮和氨基酸含量的差异。4、在海南大田中种植的突变株osptr7-1与osptr7-2收获的籽粒中As的累积较野生型DongJin与Nipponbare低。OsPTR7基因可能参与了 As向籽粒中运输。综上所述,水稻品种423是As积累较低品种。基因OsPTR7发挥着运输DMA的功能,但作用较小,水稻中还存在着其他基因调控着DMA的运输。

唐茂艳,王强,陈雷,张晓丽,张宗琼,吕荣华,梁天锋[8](2015)在《水稻粉垄耕作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文中认为以两系超级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桂两优2号为供试品种,通过田间研究比较常规耕作和粉垄耕作条件下水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粉垄耕作方式有利于水稻植株分蘖中后期的分蘖生长,全生育期白根多、活力强,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极显着高于常规耕作,叶片净光合速率高,并且持绿时间长,利于光合同化物的生产积累;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常规耕作,有效穗较常规耕作多27.6万/hm2,因而产量增加显着,增产约20.36%。

包艳杰[9](2014)在《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南是指现在行政区划中的河南省,在三至十二世纪不同朝代今河南省曾分属不同的行政单位,但是国家政权中心自西向东逐渐进入河南中心地区。在集权制国家体系内,政权中心所在地的发展往往具备优厚于其他地方的条件。因此河南境内不管是粮食作物还是蔬菜等种植技术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北宋以后逊色于南方。在传统农业国家的中心地区,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供养不断增加的人口是统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农业技术的发展。气候、土壤、水利条件是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发展的自然条件。气候波动必然影响农事活动安排,从不同时代古籍,尤其是历书和月令体农书的记载中可以明显看到这种联系。华北平原的气候受海洋影响,属暖温带的半干旱季风气候。雨量稀少而分配不均,对农作物生长影响极大。夏季气温高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很少降雪,春季温度上升快而蒸发量大,再加以大风多,造成了严重的春旱,这是河南农业发展的重要威胁。自12万年以来华北平原古气候曾有过多次冷暖交替,殷商时期的温暖持续到周朝初年,此后温暖寒冷交替,春秋之后转暖,持续到西汉,东汉开始气候整体趋于寒冷,至唐代进入温暖期,而北宋又是由暖转寒的一代。不同气候条件促成了不同类型土壤的发育,土壤又为农作物提供了生长之基,东汉崔寔将田地主要分为三类:沙白轻土之田、美田缓土、强土黑垆之田。《齐民要术》中新出现的土壤类型有:白土、黑土(砂质壤土,粘土);白软地、黑软地、刚强之地(沙质壤土、粘质壤土、粘质土);黄白软土(疏松肥沃的红壤或黄壤,或疏松的壤质土),黑软青沙土:肥沃的沙土或粉砂质壤土;白沙地即沙土。人们在长期劳作过程中,观察认识土壤的能力逐渐提高,并采取适当的土壤耕作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肥力,使土壤一直处于一种良好的生态循环状态,这是中国传统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适当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然条件,因此灌溉可谓是农业发展的命脉。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境内的水环境由好变坏,主要河流—黄河处于"安流期",境内湖泊的变化较为明显,随之动荡的是陂塘的兴废及陂塘技术的发展与停滞,在湖泊陂塘湮废的进程中,沼泽湿地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水环境的变化给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水稻和水生蔬菜种植。小麦、水稻、粟、豆是三至十二世纪河南主要的农作物。文中的麦是指冬小麦,自传入中国后因受脱粒磨粉及加工技术的限制一直到东汉末年才获得显着发展,至唐代与传统的粟豆主食地位相当,此后发展为河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原本是南方作物,但北方种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史书记载各朝代都能看到人们对水稻生产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水利建设的重视。魏晋以前,河南一带为中国的中心,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农业技术成熟较早,不管是水稻种植技术还是农田水利南方都不及北方发达,文章以"别稻"作为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表明了这一情形。但是南北朝以后,南北方的稻作事业发生了变化。中原地区饱受战乱摧残,农田建设遭受严重破坏,加上人口大量南迁,稻作衰落,而南方地区丰富的水资源,适宜的气候,稳定的社会环境此时遇到先进的技术,可谓进入到水稻生产的黄金期,此后稻占据了粮食产量的统治地位,总的来说,稻的南北转变过程从魏晋开始,最迟南宋结束。粟和豆除了作人们的日常粮食外,还常被用作饲养牲畜的精饲料,尤其以养马最重要。自西汉以后养马业逐渐兴盛,唐宋时期是一个高峰,在这个养马盛行的时代出现人与马争食、牧场与农田相争的情形是必然的。粟在麦作兴起以后并没有很快衰落也与它的饲料用途有一定关联,而豆渐渐退出主食行列,作为重要的副食一直繁荣至今。瓜、茄子、韭、姜、莴苣、芥菜、芜菁及菱藕等水生蔬菜是三至十二世纪河南重要的蔬菜。旱地栽培蔬菜在三至十二世纪的河南不断巩固发展,水生蔬菜则多受限于环境制约,比重逐渐减轻。文章结合各种蔬菜的生物学特性逐一考察了古籍中关于这些蔬菜的记载,对目前仍有疑问的点做了分析辨明,力图使这些蔬菜的种植技术脉络更加清晰。桑麻是棉花传入以前人们主要的衣料来源。黄河中下游地区有悠久的植桑历史。虽然考古发现证明南北方蚕桑业起源相当,但早期北方处于政权中心附近,所以发展速度远胜于南方地区。唐代之前,河南是我国最大的桑树种植区,与桑树种植相伴而生的丝织业也比较先进。中唐以后,河南蚕桑业呈现衰落之势,虽与以往相比略有逊色,但仍保持着相当的实力。依托种桑业而起的缫丝织锦,是达官贵族们的主要衣料。而沤麻织布则是寻常百姓的衣料来源。文中的大麻是指以取纤维为目的的雄麻,目前学界关于《齐民要术》中"得霜露则皮黄也"仍有疑问,文章结合大麻的生物学特性及种植地域认为这是贾思勰在强调适时播种的重要,怕皮黄,而非"尚黄"。技术选择与发展依托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同时技术发展也会引起环境的变化。农耕首先受制于时节及土壤条件,因此文章以时节及土壤环境为两个观察点,分析了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中因时耕作与因地制宜两个主要特点,并以洛阳为例,结合文人诗集阐述了技术发展引起的农田景观变化。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先民根据地形、气候、水环境等自然资源基础创造了水作与旱作并存的农业局面,但是六朝以后逐渐集中以旱作农业发展为中心,耕耙耱旱作体系定型并精细化。在这个过程中水资源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成了旱作体系的成熟。而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农业生产者在改造自在自然,创造农业景观的过程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同样的一片土地上究竟呈现哪一种农业景观,这里生活的人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人口因素对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口数量变化对粮食的需求不同而产生的影响,二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构成所造成的影响。农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消耗就越少,因此,有效缩短食物链,可供养较多的人口。对于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养活更多的人口,农耕就显示出了突出的优势,因此在人地矛盾出现后,种植农业中辅助能投入逐渐增加,农耕技术逐渐精细化,畜牧则逐渐退缩,仅在不适宜农耕的环境里延续。北朝及唐末五代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大量的游牧民族人民进入到中原,这些来自少数民族的居民在河南逐渐放弃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学习并适应定居的农耕生产与生活,而不是以其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改造中原,这种"入乡随俗"现象的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生态因子。同时,融入到中原人中间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原地区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农牧地位、畜产种类及饮食文化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饮食文化中以"胡饼"最负盛名。人们对饼食的喜爱也是麦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此外,农田水利的兴修及农具的革新、劝农制度发展成熟也为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朱文静[10](2014)在《基于偏振—高光谱多维光信息的番茄氮磷钾及交互作用检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突破33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经常出现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和胁迫症状,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迫切需要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养分进行精确监测和诊断。目前国内外营养检测仅利用了光波的强度,即反射率或反射强度,采用反射光谱技术或图像技术等单一方法诊断作物的营养状况。为了克服单一技术手段无法全面获取作物营养元素亏缺引起的内部组分改变和外部形态特征变化的不足,本研究以番茄为研究对象,引入光波的偏振信息,提出基于偏振-高光谱的多维光信息番茄营养胁迫的诊断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开发了基于偏振-高光谱多维光信息的作物营养综合检测实验平台。为了对设施番茄的偏振特征进行精确提取和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偏振光谱采集分析系统,实现对不同入射天顶角的偏振光激励下的作物叶片在不同探测天顶角的偏振响应进行综合检测分析。结合高光谱图像系统构建了偏振-高光谱作物营养多维光信息综合检测实验平台。在温室大棚中以无土栽培方式培育了N、P、K营养胁迫及对照组番茄植株,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分光光度计法、火焰光度法分析了各个生长期营养元素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样本培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营养元素胁迫植株的成功培育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研究了基于高光谱的图像特征的氮磷钾营养胁迫模型,试验将获取的番茄叶片高光谱图像进行图像分割、滤波等预处理,经过主成分变换后有效降维,并通过前5个主成分与N、P、K之间的各波长点的权重系数曲线分析,分别找出4个敏感波长,其中三个共有波长为566.29nm,693.71nm,733.71nm;以及N、P、K特有的敏感波长依次是:464.91nm,474.85nm,762.24nm。接着将在敏感波长下采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二阶概率统计滤波提取纹理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与N、P、K相关性均较高的图像特征为:VAR693.71、CON566.29、DIS693.71、ENT733.71、 ASM566.29、COR733.71; N、P、K特有的图像特征依次为:氮ASM464.91、COR464.91;磷HOM693.71、ENT474.85;钾HOM762.24、ENT762.24。在建模过程中有比较地运用了MLR.PCR以及PLS三种建模方法。从建模结果看,N元素的PCR模型性能最优,Rc=0.9630,RMSECV=0.3846%,Rp=0.9205,RMSEP=0.4486%.P元素的PLS模型最优,Rc=0.8864,RMSECV=0.5704%,Rp=0.8713,RMSEP=0.5420%.而K元素的MLR模型最优,校正集Rc=0.9109,RMSECV=0.4163%,Rp=0.8547, RMSEP=0.5047%.(3)研究了基于反射光谱特征的氮磷钾营养胁迫模型,试验将从番茄叶片高光谱图像中获取的的反射光谱进行SNV、MSC等光谱预处理后,分别采用iPLS、 SiPLS、BiPLS和iPLS-GA特征波段筛选方法优选N、P、K元素含量对应的敏感波长并建立基于反射光谱特征的模型,其中N元素的iPLS-GA模型效果最佳,Rc=0.9156,RMSECV=0.595%,Rp=0.9048,RMSEP=0.632%.P元素的SiPLS模型最佳,Rc=0.8765,RMSECV=0.592%,Rp=0.8740,RMSEP=0.512%;K元素的SiPLS模型最佳,Rc=0.9116,RMSECV=0.598%,Rp=0.9075,RMSEP=0.835%.(4)研究了基于偏振反射特征分析的偏振度番茄营养检测模型。针对特定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并结合分析各因素与偏振反射比的关系确定了优化组合角度由主到次分别为:入射天顶角60°,偏振片旋转角度45°,探测天顶角45°,方位角180°。对比了在优化组合角度下不同胁迫程度和不同生长期对番茄叶片偏振反正比的影响和差异。为了量化这种差异,利用Stocks公式提取了不同N、P、K水平番茄叶片样本的偏振度特征,采用相关分析法筛选基于偏振度特征与番茄叶片参考值含量有显着关系的敏感波长,提取出N、P、K共有的敏感波长有为655.408nm,744.482nm,850.578nm,而N、P、K特有的敏感波长依次分别为380.487nm,914.562nm,556.664nm。以敏感波长处的偏振度为特征建立了MLR、PCR、PLS模型。N元素的PLS模型最佳,Rp=0.9145,RMSEP=0.7299%;P元素的PLS模型的Rp=0.7846,RMSEP=1.1021%。K的MLR模型最佳,Rp=0.9009,RMSEP=0.7982%,为番茄养分含量情况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5)首次研究了基于偏振-高光谱多维光信息的设施番茄营养含量检测模型。在对图像、光谱和偏振度特征进行准确提取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线性和非线性融合方法对番茄叶片的光谱、图像、偏振度特征进行特征层融合。线性融合模型均采用MLR和PLS两种方法,只有N元素含量的线性融合模型精度高于单一类型特征变量的模型。利用BP-ANN以及SVR方法建立非线性融合模型,从建模的结果看,N元素的BP-ANN方法的模型效果最佳,主成分因子数等于6时,Rp=0.9400,RMSEP=0.1995%。P元素的SVR-PSO模型最佳Rp=0.8998,RMSEP=0.1912%。K元素的SVR-GS模型最优,Rp=0.9101,RMSEP=0.1417。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偏振-高光谱多信息融合的方法评判番茄营养胁迫状况的方法是可行的,融合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较单一来源模型明显提高。(6)首次研究了基于偏振-高光谱多维光信息的N、P、K交互作用下设施番茄营养含量诊断模型。通过尝试权重系数矩阵和交互影响系数矩阵的求解对一般线性融合方程进行修正,建立了在考虑氮、磷、钾三者交互作用下的番茄营养含量检测模型。以开花期和结果中期的数据为例计算了N、P、K的预测值,开花期N元素模型的Rp=0.9585,RMSEP=0.2609%,;P元素的Rp=0.9201,RMSEP=0.1739%;K元素的Rp=0.9194,RMSEP=0.2263%。结果中期N元素的Rp=0.9461,RMSEP=0.2452%;P元素的Rp=0.9183,RMSEP=0.2616%;K元素的Rp=0.9144,RMSEP=0.2436%。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了精度更高的检测模型,尤其是P元素提升幅度相对较大,证明三种元素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作用,通过对氮、磷、钾交互作用的综合解耦可以进一步提高多信息融合模型的预测精度,为交互作用下作物营养快速无损检测建模提供新的思路。

二、水稻二次移栽技术及应用效果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二次移栽技术及应用效果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麻育秧膜提升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发展与应用
        1.1.2 我国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研究进展
        1.1.3 根际增氧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作用机理初步分析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麻育秧膜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条件
        2.1.2 处理和试验过程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株高
        2.2.2 生物量
        2.2.3 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
        2.2.4 机插质量
        2.2.5 田间分蘖及成穗
        2.2.6 稻谷产量
    2.3 讨论
        2.3.1 麻育秧膜对水稻秧苗形态的影响
        2.3.2 麻育秧膜对水稻秧苗根系的影响
        2.3.3 麻育秧膜对水稻秧苗植株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2.3.4 麻育秧膜对稻谷产量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水稻秧苗发根力与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水稻秧苗培育
        3.1.2 发根力实验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秧苗株高、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3.2.2 水稻秧苗发根前后可溶性糖、淀粉和硝态氮含量
        3.2.3 水稻秧苗的发根力
        3.2.4 秧苗植株生理指标与发根力的相关性
        3.2.5 秧苗发根力主要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3 讨论
        3.3.1 短期光照下水稻秧苗的变化
        3.3.2 植株可溶性糖是影响秧苗发根力的关键
    3.4 小结
第四章 麻育秧膜对秧盘底层土壤氧气消耗的补偿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1:淹水条件下根区氧浓度分析及其对秧苗根系氮代谢的影响
        4.1.2 试验2:有膜和无膜条件下育秧土底面氧浓度对比分析
        4.1.3 试验3:空气在麻育秧膜中的扩散过程的模拟观察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试验1
        4.2.2 试验2
        4.2.3 试验3
    4.3 讨论
        4.3.1 短期淹水处理对秧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影响
        4.3.2 短期淹水处理对秧苗根系NR、GS和 GOGAT活性的影响
        4.3.3 不同叶龄期短期淹水处理对秧苗的影响的差异
        4.3.4 盘底垫铺麻育秧膜对盘底氧供应的补偿效益
        4.3.5 盘底垫铺麻育秧膜的增氧机理
        4.3.6 秧盘垫铺麻育秧膜对机插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意义
    4.4 小结
第五章 麻育秧膜对机插水稻秧苗根区土壤特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条件
        5.1.2 处理和试验过程
        5.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pH和EC
        5.2.2 土壤脲酶与中性磷酸酶活性
        5.2.3 土壤养分
        5.2.4 土壤细菌群体
    5.3 讨论
        5.3.1 麻育秧膜对根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5.3.2 麻育秧膜对根区土壤微生物群体的影响
        5.3.3 根区环境的变化与秧苗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总结
        6.1.1 麻育秧膜对秧苗形态的影响及机理
        6.1.2 麻育秧膜对秧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及机理
        6.1.3 麻育秧膜对秧苗植株可溶性糖与发根力的影响及机理
        6.1.4 麻育秧膜提升秧苗素质的作用机理链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不同钾水平和成熟度烟草高光谱特征及其品质估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2 钾和成熟度对烟草生长发育和化学品质的影响
        1.2.1 钾对烟草生长发育和化学品质的影响
        1.2.2 成熟度对烤烟化学品质的影响
    1.3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烟草上的应用
        1.3.1 高光谱遥感技术与烟草成熟度
        1.3.2 高光谱遥感技术与烟草品质
        1.3.3 高光谱数据分析方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钾处理烟草氮磷钾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田间试验方案
        2.1.2 冠层高光谱测定
        2.1.3 氮磷钾含量测定
        2.1.4 冠层高光谱数据处理方法
        2.1.5 数据分析与建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钾水平烟草冠层光谱反射率
        2.2.2 不同生育期烟叶氮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
        2.2.3 不同生育期烟叶磷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
        2.2.4 不同生育期烟叶钾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小结
        2.3.2 讨论
第3章 不同成熟度处理烟草品质高光谱估测模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田间试验设计
        3.1.2 单叶高光谱测定
        3.1.3 高光谱颜色特征参数提取
        3.1.4 高光谱数据分析
        3.1.5 生物参数测定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成熟度高光谱反射率
        3.2.2 不同品种烟叶化学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
        3.2.3 不同品种品质指标估测模型评价
        3.2.4 不同部位品质指标含量估测模型
        3.2.5 不同部位品质指标估测模型评价
        3.2.6 不同成熟度处理颜色特征参数判别模型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与结论
        4.1.1 讨论
        4.1.2 结论
    4.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4.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寒地超高产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秧苗类型与寒地超高产水稻产量的研究
        1.2.2 株型与寒地超高产水稻产量的研究
        1.2.3 株型与水寒地超高产水稻品质的研究
        1.2.4 栽培密度与寒地水稻生长发育的研究
        1.2.5 栽培密度与寒地超高产水稻产量的研究
        1.2.6 栽培密度与水寒地超高产水稻品质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田间试验设计
        2.2.1 不同育苗类型秧苗比较试验
        2.2.2 不同株型和穗型高产品种比较试验
        2.2.3 不同栽培密度比较试验
    2.3 育苗管理及田间管理方法
        2.3.1 育苗管理方法
        2.3.2 田间管理方法
    2.4 田间调查方法
    2.5 品质性状测定方法
        2.5.1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2.5.2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2.5.3 食味值测定方法
    2.6 室内考种
    2.7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秧苗类型对寒地高产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2 不同秧苗类型对寒地超高产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 寒地不同株型水稻超高产品种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3.4 不同栽培密度对超高产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5 不同栽培密度对穗部结构的影响
    3.6 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7 寒地超高产水稻不同株型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3.8 不同栽培密度对寒地超高产水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3.9 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产量性状间相关性变化分析
4 讨论
    4.1 关于秧苗类型与寒地超高产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关系
    4.2 关于株型与寒地超高产水稻产量关系
    4.3 关于株型与寒地超高产水稻品质关系
    4.4 关于栽培密度与寒地超高产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关系
    4.5 关于栽培密度与寒地超高产水稻品质关系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生物炭对紫色土中氟苯尼考吸附机理与迁移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抗生素污染现状
    1.2 氟苯尼考及其理化性质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土壤中抗生素的吸附机理与特征
        1.3.2 土壤中抗生素的迁移行为
        1.3.3 生物炭对抗生素吸附性能与阻控迁移的研究进展
        1.3.4 有机污染物迁移模型研究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5.3 关键问题
        1.5.4 研究路线
第2章 试验场概况与样品来源
    2.1 试验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试验场周边水体环境抗生素污染现状
    2.2 野外坡耕地试验小区的建立
        2.2.1 面施生物炭试验小区的构建
        2.2.2 生物炭可渗透反应墙试验小区的构建
    2.3 样品的的采集
        2.3.1 散土样品的采集
        2.3.2 原状土柱及环刀土样的采集
    2.4 野外试验小区的观测系统的建立
第3章 生物炭施用对紫色土理化性质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生物炭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2 生物炭的施用对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3.2.3 生物炭的施用对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老化作用对生物炭性能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元素分析
        4.2.2 表面形态分析
        4.2.3 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4.2.4 生物炭结构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物炭对紫色土中氟苯尼考吸附的影响机理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方法
        5.1.4 色谱条件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供试土壤对氟苯尼考的吸附动力学
        5.2.2 抗生素性质对吸附的影响
        5.2.3 温度对供试土壤吸附氟苯尼考的影响
        5.2.4 浓度对供试土壤吸附氟苯尼考的影响
        5.2.5 液土比对供试土壤吸附低浓度氟苯尼考的影响
        5.2.6 紫色土中生物炭对氟苯尼考的吸附能力
        5.2.7 生物炭对氟苯尼考的吸附机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物炭对紫色土中氟苯尼考迁移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实验仪器
        6.1.3 实验方法
        6.1.4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讨论
        6.2.1 生物炭施用对出流液pH与电导率的影响
        6.2.2 紫色土中氟苯尼考迁移模型模拟
        6.2.3 紫色土中氟苯尼考迁移特征
        6.2.4 生物炭的施用对氟苯尼考迁移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物炭对氟苯尼考田间迁移阻控试验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仪器
        7.1.3 试验方法
    7.2 结果与讨论
        7.2.1 生物炭面施对紫色土坡耕地水分运移的影响
        7.2.2 氟苯尼考迁移的数值模拟
        7.2.3 生物炭面施阻控氟苯尼考迁移的效果分析
        7.2.4 生物炭可渗透反应墙阻控氟苯尼考迁移效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5)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地理信息系统
    1.2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
        1.3.1 农田环境要素信息采集
        1.3.2 农田空间数据库建立与管理
        1.3.3 农田空间数据分析与专题制图
        1.3.4 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1.4 水稻变量施肥
        1.4.1 施肥概述
        1.4.2 施肥模型
    1.5 ArcGIS应用与二次开发
        1.5.1 克里金插值法
        1.5.2 ArcGIS二次开发概述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地点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农田电子地图绘制方法研究
        2.2.2 基于土壤养分水稻变量施肥模型的构建
        2.2.3 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对比研究
        2.2.4 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研究
    2.3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农田面积测定
        2.3.2 农田电子地图绘制
        2.3.3 采样点地理信息采集
        2.3.4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2.3.5 植株SPAD值测定
        2.3.6 植株基本营养元素测定
        2.3.7 产量及其构成
        2.3.8 干物质积累量
    2.4 施肥参数计算方法
    2.5 数据分析
        2.5.1 田间试验数据分析
        2.5.2 基于GIS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田电子地图绘制方法对比
        3.1.1 相对形状对比
        3.1.2 面积对比
    3.2 基于土壤肥力的施肥模型的构建
        3.2.1 基于土壤肥力的施肥模型构建方法
        3.2.2 基于土壤养分的水稻变量施肥模型
    3.3 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对比研究
        3.3.1 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的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3.3.2 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对比
        3.3.3 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的偏生产力
    3.4 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3.4.1 系统分析
        3.4.2 系统设计
        3.4.3 系统实现
    3.5 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分析
        3.5.1 基于GIS的土壤养分的水稻变量施肥决策分析
        3.5.2 基于GIS的水稻SPAD值变量施肥决策分析
        3.5.3 水稻SPAD值与土壤养分的预测值的准确率
    3.6 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研究
        3.6.1 两种变量施肥模型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
        3.6.2 两种变量施肥模型下的偏生产力、肥料贡献率对比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GIS在农业上的应用
    4.2 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与当地传统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对比研究
    4.3 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
    4.4 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系统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6)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及农户采用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2.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2.1.1 概念界定
        2.1.2 水稻种植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2.2 已有研究
        2.2.1 关于水稻直播的技术演进与发展状况
        2.2.2 关于直播稻的经济效益评价
        2.2.3 关于直播稻采用的影响因素
        2.2.4 简要的评述
3 直播稻发展状况
    3.1 中国南方水稻产区直播稻发展状况
        3.1.1 2008 年和2014年水稻直播面积概况
        3.1.2 2011-2014 年水稻直播面积与单产变化
    3.2 调查区域稻农情况
        3.2.1 样本农户整体情况
        3.2.2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
        3.2.3 样本村农户承包耕地情况
        3.2.4 样本村农户的水田经营地情况
    3.3 调查区域直播稻发展基本状况
        3.3.1 调查样本村农户直播稻的基本情况
        3.3.2 调查样本村农户插秧方式采用情况
4 稻农典型地块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
    4.1 直播稻各环节的用工方式及单产
        4.1.1 播种用工方式及单产
        4.1.2 其他各环节用工方式及单产
    4.2 不同插秧方式投入产出分析
        4.2.1 各环节与物质投入比较分析
        4.2.2 产出比较分析
    4.3 不同插秧方式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4.4 小结
5 稻农采用直播稻影响因素分析
    5.1 农户采用直播稻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
        5.2.1 变量定义
        5.2.2 研究假说
        5.2.3 实证分析模型
    5.3 农户插秧方式选择模型结果分析
        5.3.1 直播/抛秧方式选择模型估计
        5.3.2 直播/插秧方式选择模型估计
        5.3.3 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水稻低砷品种的筛选以及OsPTR7基因功能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的中英文含义对照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砷污染现状及对人体的危害
    2 环境中砷的分布及存在形态
        2.1 自然环境中砷的分布
        2.2 耕地土壤中砷的形态以及分布
    3 水稻砷污染的现状以及水稻对砷的吸收转运研究进展
        3.1 水稻砷污染的现状
        3.2 砷在水稻籽粒中的形态及分布
        3.3 水稻对As(Ⅲ)的吸收运输机制
        3.4 水稻As(Ⅴ)吸收运输机制
        3.5 水稻DMA吸收运输机制
    4 OsPTR7基因的功能
        4.1 植物PTR家族基因的研究进展
        4.2 OsPTR7基因与As的关联性分析
    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比较24个水稻品种地上部和根中砷的累积
    1 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1.2 水培育苗
        1.3 水培处理
        1.4 样品收获及消解
        1.5 根吸收率和地上部/根的转运率计算
        1.6 砷含量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24个水稻品种鲜重比较
        2.2 24个水稻品种地上部以及根中砷含量的比较
        2.3 24个水稻品种的根吸收率以及地上部/根的转运率
    3 讨论
        3.1 大田初筛的高低砷的水稻在水培试验中差异缩小
        3.2 不同品种的水稻吸收、积累砷的能力分析
第三章 24个水稻品种籽粒中砷含量的分析
    1 材料方法
        1.1 材料
        1.2 育苗
        1.3 盆栽试验的设计
        1.4 盆栽管理
        1.5 水稻收获
        1.6 大田试验
        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环境中种植的24个水稻品种稻草中As含量分析
        2.2 不同环境中种植的24个水稻品种籽粒中As含量分析
        2.3 不同环境种植的水稻As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2.4 水稻稻草As含量与籽粒As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OsPTR7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基因结构分析
        1.3 OsPTR7与家族其他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1.4 OsPTR7基因的跨膜结构预测以及基因芯片分析
        1.5 OsPTR7基因在水稻根和地上部的表达
        1.6 OsPTR7基因响应不同形态As的表达结果
        1.7 As(Ⅲ)处理条件下不同时间点OsPTR7基因的表达
        1.8 亚细胞定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OsPTR7基因结构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
        2.2 OsPTR7跨膜结构预测
        2.3 通过数据库获得的OsPTR7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2.4 OsPTR7基因在根和地上部中的表达
        2.5 OsPTR7基因对不同砷形态的响应
        2.6 As(Ⅲ)诱导下不同时间OsPTR7基因的表达
        2.7 亚细胞定位
    3 讨论
第五章 osptr7突变株的鉴定和OsPTR7表达结果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水稻osptr7突变株的材料的来源
        1.2 osptr7突变株的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osptr7纯合突变株的鉴定
        2.2 OsPTR7基因在突变株中的表达
    3 讨论
第六章 OsPTR7基因敲除后对水稻砷积累的影响
    1 试验材料
        1.1 水稻
        1.2 育苗
    2 试验方法
        2.1 DMA吸收试验
        2.2 As(Ⅲ)吸收试验
        2.3 木质部汁液收集
        2.4 叶片吸收试验
        2.5 总As的提取以及As总量的测定
        2.6 氮含量的测定
        2.7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8 盆栽试验育苗、管理和收获
        2.9 大田试验
        2.10 数据分析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OsPTR7基因敲除后水稻DMA含量有降低的趋势
        3.2 OsPTR7基因没有参与木质部或韧皮部转运DMA的过程
        3.3 osptr7突变株与野生型积累As(Ⅲ)无差异
        3.4 OsPTR7基因的敲除对水稻N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5 海南大田试验籽粒、稻壳和穗梗中As含量分析
        3.6 盆栽试验籽粒As含量分析
    4 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8)水稻粉垄耕作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1.2试验方法
    1.3调查内容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耕作方式水稻茎蘖动态变化
    2.2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根系情况比较
    2.3不同耕作方式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及SPAD(叶绿素相对含量)比较
    2.4不同耕作方式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比较
3小结与讨论

(9)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的农业自然资源
    第一节 河南的气候与土壤
        一、冷暖交替的气候
        二、土壤概况
        三、土壤类型
    第二节 河南境内的河流与湖泊
        一、黄河
        二、主要湖泊及变迁
    第三节 河南境内的陂塘
        一、河南南部的陂塘
        二、河南中部的陂塘
        三、河南东部的陂塘
        四、河南西部的陂塘
第二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的麦作技术
    第一节 魏晋以前小麦种植技术缓慢发展
        一、小麦的推广与地位
        二、麦作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的麦作技术
        一、整地
        二、垄作
        三、播种方法
        四、田间管理
        五、收获贮藏
    第三节 唐宋时期河南麦作技术快速发展
        一、与小麦种植有关的物候知识
        二、间作技术提高—桑下植麦
        三、唐宋河南小麦大面积种植
        四、麦作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粟、稻、豆种植技术
    第一节 粟种植技术
        一、粟的种植状况
        二、粟的播种方法
        三、轮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四、影响粟种植技术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水稻种植技术
        一、东汉以前的水稻种植
        二、东汉的“别稻”
        三、六朝到北宋稻作技术
    第三节 豆的种植技术
第四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主要蔬菜种植技术
    第一节 蔬菜种类
        一、宋代以前河南蔬菜种类
        二、北宋时河南蔬菜种类
    第二节 旱地栽培蔬菜的种植技术
        一、瓜的种植技术
        二、茄子的种植技术
        三、从韭菜到韭黄
        四、莴苣种植技术
        五、姜种植技术
        六、芥辣种植技术
        七、芜菁种植技术
    第三节 水生蔬菜的种植技术
        一、菱种植技术
        二、莲藕种植技术
        三、蒲菜种植技术
        四、茭白种植技术
第五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桑麻种植技术
    第一节 桑树种植技术
    第二节 麻类纤维作物种植技术
        一、大麻对土壤的要求
        二、适时播种以避“得霜露则皮黄”
第六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特点及农田景观变化
    第一节 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的特点
        一、因时耕作
        二、因地制宜—以为古代诗词中心
    第二节 农田景观的变化—以洛阳为例
        一、白居易笔下的洛阳农田景观
        二、王禹偁笔下的洛阳农田景观
第七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生产技术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影响种植技术发展的环境要素变迁
    第二节 影响种植技术发展的人口因素
        一、人口数量的影响
        二、民族构成的变化及影响
    第三节 水利工程技术对种植技术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农具革新对种植技术发展的影响
        一、以犁为主的整地工具
        二、播种农具
        三、中耕农具
        四、灌溉农具
        五、收获农具
        六、魏晋隋唐墓葬中所见的农具或明器
    第五节 劝农制度对农作物种植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劝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劝农的具体过程
        三、劝农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偏振—高光谱多维光信息的番茄氮磷钾及交互作用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光谱检测
        1.2.2 高光谱检测
        1.2.3 偏振光谱检测
        1.2.4 交互作用研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关键问题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样本培育及试验系统的构建
    2.1 样本培育
        2.1.1 培育方式的选择及营养液配方
        2.1.2 试验样本培育
    2.2 样本化学值含量测定
        2.2.1 试验样本氮、磷、钾含量测定
        2.2.2 营养胁迫样本的元素含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2.3 试验仪器
        2.3.1 高光谱成像系统
        2.3.2 偏振光谱采集分析系统构建的原理
        2.3.3 偏振光谱采集分析系统的组成部件
    2.4 光谱参数优化与数据采集
        2.4.1 高光谱系统参数优化
        2.4.2 偏振光谱采集系统软件平台及参数优化
        2.4.3 数据采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番茄叶片氮磷钾检测研究
    3.1 番茄营养胁迫叶片的高光谱图像预处理
        3.1.1 波段筛选及图像滤波
        3.1.2 图像背景剔除
    3.2 敏感波长提取
        3.2.1 图像降维方法简介
        3.2.2 主成分分析确定敏感波长
    3.3 纹理特征的提取
        3.3.1 基于二阶概率统计滤波的纹理特征提取
        3.3.2 结果与分析
    3.4 基于高光谱图像特征的氮磷钾营养胁迫模型的建立
        3.4.1 建模方法简介
        3.4.2 定量校正模型评价指标
        3.4.3 样品集的划分
        3.4.4 结果与讨论
    3.5 基于反射光谱特征的氮磷钾营养胁迫模型的建立
        3.5.1 建模方法简介
        3.5.2 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偏振反射特征分析的偏振度检测模型研究
    4.1 番茄叶片表面偏振反射特征变化的植物生理学响应
        4.1.1 物体表面偏振反射特征的物理理论基础
        4.1.2 氮磷钾营养胁迫对叶片表面显微结构影响
    4.2 番茄缺素叶片偏振反射特征分析
        4.2.1 偏振反射比与方位角的关系
        4.2.2 偏振反射比与探测天顶角的关系
        4.2.3 偏振反射比与偏振片角度的关系
        4.2.4 偏振反射比与入射天顶角的关系
        4.2.5 不同缺素程度对番茄叶片偏振反射比的影响
        4.2.6 不同生长期对番茄叶片偏振反射比的影响
    4.3 番茄叶片的偏振度特征分析
        4.3.1 番茄叶片偏振度的计算
        4.3.2 不同缺素程度的番茄叶片的偏振度特征比较
        4.3.3 偏振度特征与番茄叶片氮磷钾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4 基于偏振度特征的番茄叶片氮磷钾含量预测模型
        4.4.1 奇异样品的剔除方法
        4.4.2 N元素偏振度模型
        4.4.3 P元素偏振度模型
        4.4.4 K元素偏振度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偏振-高光谱多信息融合检测模型研究
    5.1 多信息融合技术概述
    5.2 多信息融合检测方法
    5.3 线性融合模型的建立
        5.3.1 N元素的多信息融合模型
        5.3.2 P元素的多信息融合模型
        5.3.3 K元素的多信息融合模型
    5.4 非线性融合模型的建立
        5.4.1 N元素的BP神经网络模型
        5.4.2 N元素的SVR模型
        5.4.3 P元素的BP神经网络模型
        5.4.4 P元素的SVR模型
        5.4.5 K元素的BP神经网络模型
        5.4.6 K元素的SVR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氮磷钾交互作用下番茄营养含量检测模型研究
    6.1 氮磷钾交互作用的光谱方程式表达
    6.2 权重系数矩阵的计算
    6.3 确定交互影响系数矩阵
    6.4 交互模型的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科研工作
附录

四、水稻二次移栽技术及应用效果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麻育秧膜提升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作用机制研究[D]. 周晚来.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2]不同钾水平和成熟度烟草高光谱特征及其品质估测模型研究[D]. 郭婷. 湖南农业大学, 2019
  • [3]寒地超高产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D]. 杨玲.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1)
  • [4]生物炭对紫色土中氟苯尼考吸附机理与迁移行为影响研究[D]. 何杨.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 牟桂婷. 贵州大学, 2018(04)
  • [6]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及农户采用影响因素分析[D]. 陈春桦.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水稻低砷品种的筛选以及OsPTR7基因功能的鉴定[D]. 陈菲.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8]水稻粉垄耕作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J]. 唐茂艳,王强,陈雷,张晓丽,张宗琼,吕荣华,梁天锋.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6)
  • [9]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D]. 包艳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10]基于偏振—高光谱多维光信息的番茄氮磷钾及交互作用检测研究[D]. 朱文静. 江苏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水稻二次移栽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