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一、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郑永德[1](2021)在《金针菇与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工艺路线比较》文中指出介绍金针菇与杏鲍菇栽培模式的演变历程,分析两者成为目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主流品种的原由,解释了瓶式栽培是金针菇主栽模式,而袋式栽培是杏鲍菇主栽模式的原因。着重针对2种不同模式的栽培工艺中各节点工序(培养基配制、填料量、灭菌冷却、培养、出菇、采收包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通过详细数据分析比较,得出金针菇瓶式栽培前期投资比杏鲍菇袋式栽培高,但其长期运行费用比袋式杏鲍菇低的结论。建议业内栽培者及业外投资者在开发新工厂化栽培生产线时,应综合分析所选品种的栽培周期(复种指数)、栽培技术稳定性、栽培过程中各工序的机械化程度、产品的口感与市场容量等因素,避免盲目投资。

王帮香[2](2021)在《羊肚菌栽培中的病原真菌鉴定与生物防治初探》文中认为羊肚菌(Morchella spp)是一类营养价值极高的珍稀食药用真菌,一直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近年来多变的环境及过度的采摘导致了野生羊肚菌的资源匮乏,因此羊肚菌的人工培育已成为必然。羊肚菌发生及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十分苛刻,目前羊肚菌的栽培仍是以野外自然环境为主,开放式的栽培环境也就导致了羊肚菌病害频发。但是目前关于羊肚菌病害的研究报道并不多,现已报道的羊肚菌病害病原菌数量极少。因此,分离并鉴定羊肚菌病害中的病原菌对整个羊肚菌产业都有着巨大的意义。本文以南充世顺农业有限公司羊肚菌栽培基地的六妹羊肚菌患病子实体为材料,进行了羊肚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病原菌致病性检测、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病原菌致病机制及病害防治的初步探索等实验,为后期羊肚菌病害的防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课题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果:(1)从6株染病羊肚菌子实体中共分离纯化得到5株不同形态的真菌,编号分别为M-1、M-4、M-5、M-8和M-10。经形态学与ITS r DNA序列分析相结合鉴定出菌株M-1为紧密帚枝霉(Sarocladium strictum)、M-4为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M-5属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M-8为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M-10属地丝霉属(Geomyces)。致病性的检测结果表明5株菌中高山被孢霉和拟盘多毛孢对羊肚菌有致病性,其中拟盘多毛孢的致病症状与羊肚菌自然患病的症状一致,说明拟盘多毛孢是羊肚菌病害的主要致病菌,高山被孢霉为疑似致病菌。(2)本研究从培养基、p H值、温度、碳源及氮源5个方面探索了两株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研究结果显示高山被孢霉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 H=5、温度30℃下的PDA或者麦芽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的察氏培养基。拟盘多毛孢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 H=7、温度25℃下的PSA或者麦芽糖作碳源、硝酸钠作氮源的察氏培养基。(3)对两株菌进行了其致病机制的初步探索,主要包括产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的鉴别、利用羊肚菌菌丝内可溶性糖的情况以及作用于羊肚菌子实体过程中羊肚菌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株菌株的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都很低,而且也都未在平板培养基上产生肉眼可见的透明圈。两株病原菌——高山被孢霉和拟盘多毛孢都能利用羊肚菌菌丝内可溶性糖,其中拟盘多毛孢对可溶性糖的利用率明显大于高山被孢霉。两株菌都会引起羊肚菌子实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变化,随着子实体的生长,接种了高山被孢霉的羊肚菌体内SOD和POD酶活比对照酶活低,CAT酶活比对照酶活高;接种了拟盘多毛孢的羊肚菌体内3种酶的活性都比对照组高。(4)本研究所选10种植物对两株病原菌的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大蒜对两株菌株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另外朝天椒对拟盘多毛孢有抑制作用,花椒和生姜对高山被孢霉和拟盘多毛孢都有抑制作用,综上所述,对鉴定出的病原菌高山被孢霉抑制作用较好的是大蒜和花椒,对病原菌拟盘多毛孢抑制作用较强的是朝天椒、大蒜、花椒和生姜。所选择的5种中草药中虽然青蒿对高山被孢霉的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并不好,抑制率只有29%,而5种中草药对拟盘多毛孢的菌丝生长均没有抑制作用。但是5种中草药对上述两株菌的孢子浓度抑制效果都较好,尤其是对主要致病菌——拟盘多毛孢,鱼腥草和金银花的抑制率都达到了90%,其次是蒲公英和龙葵也有80%的抑制率。

赵翠敏[3](2020)在《基于不同基质杏鲍菇降解酶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et Fr.)Quèl.],学名刺芹侧耳,是工厂化生产的菇种。随着杏鲍菇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杏鲍菇栽培基质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但是杏鲍菇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机制尚未清晰,这种现状制约了杏鲍菇对栽培基质中营养物质的充分利用。本实验室前期已经完成了杏鲍菇ACCC52611菌株的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系统地探究了杏鲍菇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观察该菌株在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玉米秸秆、甘蔗渣、花生壳和柠条7种农林废弃物基质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并测定其液体发酵胞外产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情况。结果显示,以玉米芯、玉米秸秆、木屑、花生壳为基质的培养基上,菌丝长速和长势较好,显着优于棉籽壳、柠条和甘蔗渣基质上的菌丝生长状况,其中甘蔗渣培养基质上的菌丝长势最弱;液体发酵胞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在菌丝长速和长势较好的这些基质的液体发酵液中,漆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也相应较高,说明菌丝的生长速度与诱导产生的木质纤维素酶类的活性紧密相关,活性越高,所能释放的碳源越多,菌丝生长状况就越好。2.通过比较杏鲍菇菌丝在以葡萄糖、木屑、花生壳和甘蔗渣4种为基质液体发酵培养产生的分泌蛋白,分析了杏鲍菇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表达模式。共鉴定到2302个肽段和699个蛋白,在葡萄糖、木屑、花生壳和甘蔗渣培养基中分别鉴定到450、598、540和582个蛋白。在699个蛋白中共鉴定到157个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占总蛋白的22.46%。在木屑基质中鉴定到的CAZy蛋白最多为148个,在花生壳基质和甘蔗渣基质中分别鉴定到CAZy蛋白126个和131个,在葡萄糖基质中鉴定到的CAZy蛋白数量最少124个。胞外酶活性分析也验证了此结果。以上结果表明杏鲍菇能够分泌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完整的胞外酶系。在关键蛋白的研究中,发现漆酶的蛋白丰度与基质中木质素含量的趋势一致,且4种基质中均是漆酶A0A067NLM3蛋白的丰度最大,验证了漆酶是降解木质素的关键酶。3.对漆酶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对Lac4进行了相关生物学信息分析并确定了其结构。完成了Lac4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并转化到了杏鲍菇ACCC52611菌株中,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未获得过表达转化子。通过以上研究初步揭示了杏鲍菇对木质纤维素的利用机制,有利于根据杏鲍菇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特异性,发现适于杏鲍菇栽培的新型栽培基质。提高基质的利用率,避免基质中的养分浪费。

付卓识[4](2020)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文中指出真姬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目前,真姬菇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但是针对其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参数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报道。本研究在工厂化栽培和管理的条件下,筛选真姬菇菌种,在此基础上,使用Design-Expert V8.0软件进行配方设计和研究,并对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的培养参数进行优化,旨在为我国真姬菇工厂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供试的6个菌种中,A4的表现最为稳定高产。A4菌种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菌丝稀疏颜色洁白稳定。其子实体单产最高,为131.4g,出菇周期为20天。(2)二次回归方程(P=0.00131)分析表明,真姬菇出菇单产峰值为142.7856g,对应的配方比例为木屑15.21%、玉米芯20.04%、米糠34.97%、麸皮14.78%、棉籽壳10%、玉米粉5%。此配方经实际工厂化生产测试单产结果为143.82g,与计算得出的单产峰值接近。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最终确定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的配方比例为:木屑15%、玉米芯20%、米糠35%、麸皮15%、棉籽壳10%、玉米粉5%。(3)真姬菇工厂化生产中,原料的优化p H值为7.5,含水量为64%,装瓶重量为440g。生产中优化的p H调节剂为氢氧化钙。(4)真姬菇工厂化生产中,养菌阶段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温度21℃,相对湿度70%,二氧化碳浓度0.2%。

侯占山[5](2020)在《光照时间与强度对杏鲍菇生长发育及生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光照是影响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et Fr.)Quèl.]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近些年来,有关光照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较多,但这些研究集中于对光质影响的研究,而很少有关于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影响的研究。为了探究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对杏鲍菇生长发育及生理的影响,本研究在红、蓝、白3种光质下设置5种不同光照时间(1 min光照29 min黑暗、5 min光照25 min黑暗、10 min光照20 min黑暗、15 min光照15 min黑暗、30 min光照1 s黑暗)和在白光下设置7种不同光照强度(0 lux、100 lux、500 lux、1000 lux、2000 lux、3000 lux、4000 lux)处理,进行栽培试验,并测定了杏鲍菇原基形成与分化速度、菇蕾与子实体形态、产量、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与总糖含量、蓝光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如下:(1)随光照时间增加,原基形成速度在红、蓝、白光质下,均呈现先增加后相对降低的趋势。红光下以10 min光照20 min黑暗、蓝光下以15 min光照15 min黑暗、白光下以10 min光照20 min黑暗的光照时间方式,原基形成速度最快。(2)随光照时间增加,原基分化速度在红光下呈现先增加后相对略微降低的趋势,在蓝、白光下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红光下以10 min光照20 min黑暗、蓝白光下以30 min光照1 s黑暗的光照时间方式,原基分化速度最快。(3)红光下子实体菌盖较小、菌柄较长较细,形态匀称,菌柄是子实体的主要部分,且不同光照时间下差异较小;蓝、白光下子实体菌盖较大、菌柄较短较粗,菌盖在子实体中占据较大比重,且随光照时间增加,菌盖越来越大,菌柄越来越短。子实体产量在红、蓝、白光下均以1 min光照29 min黑暗、5 min光照25 min黑暗下最高。(4)不同光照时间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差异显着,且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光照时间的影响不同。红光下以较多光照时间下酶活性较低,蓝光下以10 min光照20 min黑暗、15 min光照15 min黑暗等适中的光照时间下酶活性较低,白光下以15 min光照15 min黑暗的光照时间酶活性较低。(5)不同光照时间对商品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对总糖含量影响较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红、蓝、白光质下,均以10 min光照20 min黑暗、15 min光照15 min黑暗下较低,以1 min光照29 min黑暗、5 min光照25 min黑暗、30 min光照1 s黑暗下较高。总糖含量在红光不同光照时间下无显着性差异;在蓝光5 min光照25 min黑暗下含量最高、在30 min光照1 s黑暗下含量最低;在白光30 min光照1 s黑暗下含量最高,在15 min光照15 min黑暗下含量最低。不同光照强度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对总糖含量影响较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光照强度100 lux下最高,在3000 lux下最低。总糖含量在光照强度3000 lux下最高,在0 lux下最低,且有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6)不同光照时间对蓝光下原基期、白光下菇蕾期与不同光照强度白光对原基期、菇蕾期、子实体期的蓝光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影响显着;但不同光照时间下蓝光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整体的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随生长进程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而在不同光照强度白光下蓝光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原基期整体较高,至菇蕾与子实体期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7)黑暗下原基可以形成但不能分化,在有光照的条件下,随光照强度增加,杏鲍菇菌柄长度变化较小,菌盖直径逐渐增大。杏鲍菇产量随光照强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袋子实体鲜重与生物学效率均在1000 lux、2000 lux、3000 lux较高,商品率在1000 lux、2000 lux较高。

宋利茹,窦宏强,席亚丽,梁倩倩,冯久海,朱迎树,魏生龙[6](2019)在《玉米芯作为杏鲍菇栽培原料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甘肃省丰富的玉米芯和玉米芯发酵料为栽培主料,以玉米面、麦麸、高粱壳等为辅料,探索不同主料以及不同基质配比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Quel.)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合经济效益分析,筛选出了适合杏鲍菇生产的最佳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利用玉米芯为主料或以玉米芯添加高粱壳的培养基均可以获得杏鲍菇较好的出菇特性,而其中以配方Ⅴ处理(玉米芯40%、高粱壳48%、玉米面10%、石膏粉2%、基质含水量65%)为最佳栽培基质配方,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可达到0.48 cm/d,子实体产量高,生物转化率可达93.82%。

温嘉伟[7](2019)在《白灵菇与杏鲍菇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特征的进化分析》文中提出白灵菇Pleurotus tuoliensis(缩写为Pt)和杏鲍菇P.eryngii var.eryngii(缩写为Pe),均为侧耳属(Pleurotus)大型珍稀食用菌。据资料查新,目前在侧耳属真菌中只有平菇(P.ostreatus)的全基因组序列草图和相应的基因组注释被公布。缺少更多的属内其他真菌物种的基因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侧耳属属内物种系统进化关系和进化历史的还原,亦阻碍了属内重要食用菌白灵菇和杏鲍菇的生理特征的探究和分子育种技术的研发。本研究首先利用PacBio RS II sequencing高通量测序平台及配套相关生物信息学工具,完成了白灵菇和杏鲍菇全基因组的de novo测序、组装和注释。以同属近缘的平菇为外类群,对白灵菇和杏鲍菇以上基因组序列进行了详细的基因组学比较分析;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白灵菇和杏鲍菇的系统亲缘关系进行了重新评估,在杏鲍菇和白灵菇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依据二者甲基化组和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二者甲基化的修饰水平及其可能的基因表达调控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分析和比较。对两个菇种的三个主要的发育过程: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中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两个菇种全基因组之间存在广泛序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各物种内出现大量物种特异性基因及由此造成的共线性中断而引起的;(2)支持之前有关将白灵菇独立为侧耳属内单独“种”的观点;并通过对两菇种基因组中所含有的腐木相关基因的基因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和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二者在寄主特异性和适应性方面的差异;(3)两个菇种的基因组、甲基化组和转录组数据的分析及相关结果促进了对侧耳属及近缘属进化过程的理解,DNMT 1/Masc2a建立和维持侧耳属真菌的RdDM,后者在TE区产生的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起到负调控作用。。(4)无论基因组特征如何,在白灵菇和杏鲍菇中的甲基化景观图谱都呈现稳定的状态,例如在发育过程中的蛋白编码基因和转座因子(TE)的甲基化状态。具体表现为DNA甲基化对于这一小部分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主要为转座因子相关产生的效应,而不是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所导致的。在白灵菇和杏鲍菇中,基因同源谱的总体表达也是广泛保守的,但是由于反式作用因子的差异,在子实体形成阶段存在种间差异。总之,本研究建立了两菇种的全基因组、甲基化组和转录组,有利于分析侧耳属菇种在其发育过程中对于基因表达的观遗传学调控和转录调控机制。

杨笑然[8](2019)在《热带作物基质对3种侧耳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团队初步研究发现,橡胶木屑、木薯秸秆等热带作物基质可替代传统木屑进行食用菌栽培,并能够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海藻糖含量。预试验发现,以橡胶木屑、木薯秸秆2种热带作物基质替代传统硬杂木屑比例过高会抑制菌丝生长。因此,以传统硬杂木屑(78%)配方作对照,热带作物基质添加比例设3个配方处理,分别为20%、40%、60%。辅料均为20%麦麸、1%石灰、1%石膏。每个配方50袋,重复3次。研究热带作物基质对平菇、杏鲍菇、榆黄蘑等3种侧耳属食用菌的菌丝生长、生育期、木质纤维素利用、胞外酶活性、子实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揭示营养利用规律,筛选出适宜的热带作物基质最佳配方,旨在为侧耳属及其他食用菌提供来源丰富的速生基质,为提高热带作物基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获得系列结果:1、热带作物基质对平菇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1)木薯秸秆的影响木薯秸秆添加量不同,对平菇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但产量品质均好于对照。以40%配方(基质容重为0.18g/cm3、总孔隙度79.97%)最佳,与对照相比,表现为胞外酶活性强,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高,促进菌丝生长速度快,生育期短,增产27.7%,子实体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较高,商品性状最优。(2)橡胶木屑的影响橡胶木屑添加量不同,对平菇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由于橡胶木屑颗粒较小,容重较大,因此以添加量较少的20%配方(容重为0.24g/cm3、总孔隙度78.09%)影响最佳,表现为胞外酶活性强,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高,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最大,商品性状最优,但是生长速度、生育期与对照相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低于40%配方。60%配方虽然在各方面不如前2个配方,但产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似。两种热带作物基质相比较,40%木薯秸秆配方比20%橡胶木屑配方产量高14.4%。2、热带作物基质对杏鲍菇营养利用影响的研究(1)木薯秸秆的影响木薯秸秆添加量不同,对杏鲍菇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但产量品质均好于对照。以40%配方(容重0.18g/cm3、总孔隙度79.97%)最佳,与对照相比,其胞外酶活性强,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高,促进菌丝生长速度快,产量与生物学效率极显着提升,子实体的维生素C含量高,商品性状最优。(2)橡胶木屑的影响橡胶木屑添加量不同,对杏鲍菇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以40%配方(容重0.26g/cm3、总孔隙度83.82%)影响最优,表现为胞外酶活性强,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高,产量与生物学效率最高,增产30.3%,商品性状最优,单个子实体最大。虽然生长速度、生育期与对照相似,但产量极显着高于对照,商品性状得以提升,子实体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增高。橡胶木屑具有改善出菇品质的利用价值。两种热带作物基质相比较,40%橡胶木屑配方比40%木薯秸秆配方产量高8.50%。3、热带作物基质对榆黄蘑营养利用影响的研究(1)橡胶木屑的影响橡胶木屑添加量不同,对榆黄蘑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20%和40%配方优于对照,以40%配方(容重为0.26g/cm3、总孔隙度83.82%)影响最佳,表现为胞外酶活性强,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高,增产12.9%,商品性状最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高,但是生长速度、生育期与对照相似。60%配方虽然在各方面与对照相似,但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高于对照。橡胶木屑可以部分替代传统木屑,并对子实体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木薯秸秆的影响木薯秸秆3个配方对榆黄蘑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但都能够有效促进榆黄蘑产量、商品性状和品质的提升。其中,40%配方(容重0.18g/cm3、总孔隙度79.97%)表现最优,与对照相比,胞外酶活性高,木质纤维素降解率高,生育期短,产量及商品性状最优。3个配方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相比于对照显着提高。两种热带作物基质相比较,40%橡胶木屑配方比40%木薯秸秆配方产量高5.5%。4、3种侧耳的营养利用规律随着生长的进行,木质素酶活性下降,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活性上升,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与酶活性呈正相关。3种侧耳在满袋期后对木质素的降解利用减弱,对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降解利用增强。筛选出的新基质配方优化了栽培料结构,促进菌丝胞外酶的分泌,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增强,降解率增大,实现增产优产的效果。

陈生钢[9](2019)在《食用菌培养基拌料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食用菌栽培的主流发展趋势时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生产多以工厂化为主,其培养基拌料过程也多以机械化为主,现已成为宁夏南部山区菌草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食用菌在生长期间易受气候和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对其生长发育的过程有一定的制约,根据前相关研究人员对杏鲍菇的研究已经得出杏鲍菇在13℃-15℃,生长环境湿度为85%-90%时有利于原基形成;当环境为15℃-17℃,周围湿度为时有利于子实体生长。即使如此,仍然存在栽培周期较长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溯源入手,探究培养料的吸湿特性及其与颗粒度大小的内在关系,以寻求缩短栽培周期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原料入手,对杏鲍菇培养基原料成分的生物特性及颗粒度大小对吸湿效果进行分析、试验,探究玉米芯、秸秆、紫花苜蓿等原料的吸湿速率及达到吸湿饱和所需要的时间。在拌料时对培养基湿度方面的要求提供有效的试验数据。在对试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数据软件分析的处理,得到了宁夏南部山区在夏季时玉米芯颗粒度为0.8cm和1cm混合,加水水温为18℃(±3℃)时,培养料玉米芯的吸水率最快,在16到18小时就可以达到培养基所需湿度,相比以前工厂一次预湿缩短了 4-6h,轻简化食用菌培育周期,在培养基拌料预湿阶段提高效率。基于试验得出的数据,对现场拌料及预湿进行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融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远程监控技术,上位机组态技术,对现有有设备的控制系统进行搭建设计,安装监测和控制的相关硬件,设计控制系统程序,搭建上位机监控界面,以求达到监测湿度的目的,提高工作质量和资源利用率。能够同时对五个预湿料斗车里的预湿情况进行分布式监测,并对每个预湿料斗车的喷淋器等加湿设备进行自动和手动控制。由现场验证分析可以看出,该系统数据传输打破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能够在食用菌培养基拌料预湿时进行湿度的精准监测,为进一步研究拌料时对湿度的监测和控制以及建立完善对培养基原料湿度要求机制建立了有价值参考例子。现如今此套监控系统已经投入生产使用,并且在当地得到了商户的一致好评。

艾柳英[10](2018)在《光照对杏鲍菇子实体形成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营养、保健价值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现已成为我国工厂化栽培重要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光在食用菌生长发育乃至整个生活史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光照影响杏鲍菇子实体形成及生长发育的机制未见深入报道。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技术分析了杏鲍菇子实体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差异表达,研究了不同光处理对杏鲍菇子实体形成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基因敲除技术验证了蓝光受体基因wc-1的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光诱导的杏鲍菇子实体形成相关基因转录组分析杏鲍菇满瓶菌丝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出菇,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杏鲍菇子实体生长良好、菇体形态佳、产量高;黑暗条件下子实体不能感受外界刺激,或成球、或成簇,几乎不能形成菇帽,子实体极小且颜色偏白。杏鲍菇黑暗处理子实体PEFDC和杏鲍菇光照处理子实体PEFLC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发现FDC与FLC相比,表达明显上调的有276个基因、下调有317个基因。结合差异基因数据,共筛选到光相关基因69个,其中蓝光受体基因两个。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上调基因集中于过氧化物酶途径、丙酮酸途径、真菌核糖体合成途径和脂肪酸代谢途径等;而下调基因富集于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途径、PPAR信号途径、脂肪酸代谢及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说明光照影响杏鲍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酶的催化作用、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细胞生长、分化与凋亡等过程,对杏鲍菇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十分关键。(2)不同光质、光强对杏鲍菇子实体生长及wc-1/wc-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光质(黑、白、黄、红、蓝)和不同光强(0、500 lx、1000 lx、2000 lx)对杏鲍菇原基形成、子实体形态及wc-1和wc-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lx蓝光促进原基迅速且大量形成,但不利于子实体生长;红光则既不利于杏鲍菇原基形成也不利于子实体生长。黑暗中,原基形成最少,畸形生长,子实体产量低。短时间(60min)蓝光照射(500 lx)促进wc-1基因大量表达(5.85),wc-2基因对500 lx的黄光照射较为敏感,在光照30 min时,表达量达1.92;而白光照射时,wc-2基因在原基时期表达量最高(2.91)。在一定光强范围内(<1000lx),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子实体产量及wc基因的表达量也迅速增加,菌盖色泽加深,而过高的光强(>2000 lx)则不利于子实体生长。当光强为2000 lx时,wc-1基因在光照15 min后表达量即上升至1.25,降至1000 lx时,wc-1基因表达量在原基时期才升高(1.91),wc-2表达量有一定滞后效应。(3)wc-1基因敲除及转化子的鉴定采用Split Marker法,扩增并获得目的基因wc-1的5’端和3’端分别为712 bp、571 bp非编码序列,同时获得潮霉素磷酸激酶基因hph上下游片段分别为764bp和931bp;通过SOE-PCR两两融合,得长度分别为1476bp和1502bp的重组片段,纯化后构成wc-1基因敲除体系。利用PEG4000介导原生质体转化,再生菌株通过进一步潮霉素抗性筛选,并进行PCR序列验证,最终获得敲除菌株Δwc-A4、Δwc-A5、△wc-A6、△wc-A10 等。(4)wc-1基因在杏鲍菇子实体形成中的功能分析菌丝生长速度测定及菌落形态观察结果显示,敲除菌株菌丝生长极其缓慢,边缘不整齐,菌丝长势弱小;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敲除菌株菌丝干瘪且有断层,菌丝生长脆弱。拮抗实验显示,敲除菌株与出发菌株形成明显拮抗线,表明敲除菌株与出发菌株亲缘关系较远,属于不同的菌株。蓝光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敲除菌株原基个数极少(1-2个),子实体产量极低,甚至畸形生长,生长周期显着滞后于出发菌株。在白光出菇实验中,原基生长初期,敲除菌株生长情况与蓝光处理相似,但随着光照和培养时间增加,子实体生长逐渐趋于正常,呈现一定光补偿效应,最终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约为30%)低于出发菌株(61.17%)。结果表明wc-1基因在杏鲍菇子实体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对杏鲍菇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二、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金针菇与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工艺路线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金针菇与杏鲍菇栽培历史演变
    1.1 金针菇栽培的历史演变
    1.2 杏鲍菇栽培的历史演变
    1.3 金针菇和杏鲍菇栽培模式的比较分析
        1.3.1 金针菇瓶式栽培逐渐取代袋式栽培
        1.3.2 杏鲍菇袋式栽培逐渐取代瓶式栽培
2 金针菇和杏鲍菇成为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两大主栽品种的原因
    2.1金针菇与杏鲍菇栽培技术成熟度比较
    2.2金针菇与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复种栽培指数比较
3 金针菇与杏鲍菇栽培工艺比较
    3.1 金针菇与杏鲍菇培养基配方比较
        3.1.1 瓶式栽培金针菇培养基配方
        3.1.2 袋式栽培杏鲍菇培养基配方
        3.1.3 瓶式栽培金针菇培养基配方组分比较
        1) 金针菇与杏鲍菇培养基配方的相同点
        2)金针菇与杏鲍菇培养基配方的不同点
    3.2 金针菇瓶式栽培与杏鲍菇袋式栽培袋填料量比较
        3.2.1 金针菇瓶式栽培填料量的变化
        3.2.2 杏鲍菇袋式栽培投料量的变化
        3.2.3 金针菇瓶式栽培和杏鲍菇袋式栽培投料量比较
4 金针菇栽培瓶与杏鲍菇栽培袋高压灭菌和冷却比较
5 金针菇栽培瓶与杏鲍菇栽培袋接种工艺比较
6 金针菇瓶式栽培与杏鲍菇袋式栽培培养阶段工艺比较
    6.1 金针菇与杏鲍菇培养阶段的相同点
    6.2 金针菇与杏鲍菇培养阶段的不同点
    6.3 培养工艺比较讨论
7 金针菇瓶式栽培与杏鲍菇袋式栽培出菇阶段工艺比较
    7.1 金针菇与杏鲍菇出菇阶段工艺的相同点
    7.2 金针菇与杏鲍菇出菇阶段工艺的不同点
    7.3 出菇工艺比较
8 金针菇与杏鲍菇采收与包装工艺比较
    8.1 金针菇与杏鲍菇采收与包装工艺的相同点
    8.2 金针菇与杏鲍菇采收与包装工艺的不同点
    8.3 采收与包装工艺的比较
9 总结

(2)羊肚菌栽培中的病原真菌鉴定与生物防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食用菌栽培概述
    1.2 食用菌病害概述
        1.2.1 食用菌病害研究进展
        1.2.2 食用菌病害侵染机制研究进展
        1.2.3 食用菌病害防治研究进展
    1.3 羊肚菌病害概述
        1.3.1 羊肚菌简介
        1.3.2 羊肚菌的食药用价值
        1.3.3 羊肚菌的栽培现状
        1.3.4 羊肚菌病害及研究进展
        1.3.5 羊肚菌病害防治研究进展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主要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染病子实体
        2.1.2 培养基
        2.1.3 供试试剂
    2.2 羊肚菌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2.2.1 病原真菌的分离、纯化
        2.2.2 病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2.2.3 病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4 病原真菌的致病性检测
    2.3 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3.1 培养基对病原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3.2 pH对病原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3.3 温度对病原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3.4 碳源对病原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3.5 氮源对病原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4 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探索
        2.4.1 病原真菌对羊肚菌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影响
        2.4.2 病原真菌利用羊肚菌菌丝内可溶性糖的情况
        2.4.3 病原真菌侵染过程中羊肚菌防御酶活性变化
    2.5 抑菌植物筛选
        2.5.1 抑菌蔬菜作物筛选
        2.5.2 抑菌中草药筛选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羊肚菌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3.1.1 病原真菌的分离结果
        3.1.2 病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3.1.3 病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1.4 病原真菌的致病性检测结果
    3.2 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2.1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2.2 pH对病原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2.3 温度对病原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2.4 碳源对病原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2.5 氮源对病原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3 病原真菌的致病性研究
        3.3.1 病原真菌对羊肚菌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影响
        3.3.2 病原真菌利用羊肚菌菌丝内可溶性糖的情况
        3.3.3 病原真菌侵染过程中羊肚菌防御酶活性变化
    3.4 抑菌植物筛选
        3.4.1 抑菌蔬菜作物筛选
        3.4.2 抑菌中草药筛选
第4章 讨论
    4.1 羊肚菌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4.2 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4.3 病原真菌的致病性研究
    4.4 抑菌植物筛选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3)基于不同基质杏鲍菇降解酶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杏鲍菇概述
        1.1.1 杏鲍菇起源
        1.1.2 杏鲍菇的栽培条件
        1.1.3 杏鲍菇食药用价值
        1.1.4 杏鲍菇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酶
        1.1.5 不同农林废弃物作为杏鲍菇栽培基质的研究进展
    1.2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2.1 蛋白质组学概述
        1.2.2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1.2.3 食用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
        1.2.4 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
    1.3 漆酶研究进展
        1.3.1 漆酶概述
        1.3.2 真菌漆酶的研究
        1.3.3 漆酶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基质杏鲍菇菌丝生长与木质素降解酶的相关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平板培养实验
        2.2.2 发酵培养实验
        2.2.3 粗酶液制备
        2.2.4 漆酶活性测定
        2.2.5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培养基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培养基质诱导菌丝体产漆酶的能力比较
        2.3.3 不同培养基质诱导菌丝体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能力比较
    2.4 讨论与结论
第3章 杏鲍菇不同培养基质下分泌蛋白质组学差异研究
    3.1 试验验材料及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发酵培养实验
        3.2.2 蛋白定量
        3.2.3 蛋白凝胶电泳
        3.2.4 蛋白酶解
        3.2.5 质谱分析
        3.2.6 搜库数据库和软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蛋白质量分析
        3.3.2 实验数据监测
        3.3.3 蛋白分析
        3.3.4 差异蛋白统计分析
        3.3.5 关键蛋白分析
    3.4 讨论与结论
第4章 杏鲍菇基因Lac4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4.1 试验材料及仪器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菌丝培养
        4.2.2 RNA提取
        4.2.3 cDNA的制备
        4.2.4 目的基因克隆
        4.2.5 目的基因测序
        4.2.6 双酶切反应
        4.2.7 重组反应
        4.2.8 质粒导入大肠
        4.2.9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4.2.10 质粒导入农杆菌GV3101感受态
        4.2.11 菌丝的转化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目的基因PeLac4的克隆
        4.3.2 PeLac4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4.3.3 Pe-Lac4-OE质粒构建
        4.3.4 农杆菌转化菌丝体
    4.4 讨论与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4)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真姬菇的简介
        1.1.1 真姬菇的形态特征
        1.1.2 真姬菇的发现与引进
    1.2 真姬菇的食药用价值
        1.2.1 食用及营养价值
        1.2.2 药用及保健价值
    1.3 真姬菇生物特性研究
        1.3.1 真姬菇营养条件研究
        1.3.2 真姬菇生长环境条件研究
    1.4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
        1.4.1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
        1.4.2 国外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
    1.5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现状
        1.5.1 我国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现状
        1.5.2 国外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现状
    1.6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的主要内容
    1.8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的创新性
    1.9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适宜真姬菇工厂栽培的稳定高产菌种筛选
        2.1.1 供试真姬菇菌种及其来源
        2.1.2 真姬菇基质配方
        2.1.3 供试真姬菇菌种生产方法
        2.1.4 真姬菇栽培管理方法
        2.1.5 营养生长阶段生物学特性观测
        2.1.6 生殖生长阶段各参数测定
    2.2 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与高产配方设计研究
        2.2.1 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2.2.2 真姬菇稳定的高产配方设计研究
    2.3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真姬菇工厂栽培的稳定高产菌种的筛选
        3.1.1 菌丝生长阶段的生物学特性
        3.1.2 生殖生长阶段子实体各参数测定
    3.2 真姬菇固体菌种栽培
    3.3 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和稳定的高产配方研究
        3.3.1 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3.3.2 稳定的高产配方设计研究
        3.3.3 配方pH值、含水量及装瓶重量的筛选
        3.3.4 生产配方中最佳的pH调节剂的筛选
    3.4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4 讨论
    4.1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配方的筛选优化及应用
    4.2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总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光照时间与强度对杏鲍菇生长发育及生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食用菌简介
    1.5 杏鲍菇简介
    1.6 光照对食用菌生长发育与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6.1 光照对食用菌形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1.6.2 光照对食用菌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7 光照对杏鲍菇生长发育与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7.1 光质对杏鲍菇形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1.7.2 光质对杏鲍菇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7.3 光照强度对杏鲍菇影响的研究进展
        1.7.4 光照时间对杏鲍菇影响的研究进展
    1.8 研究内容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培养料配方
        2.1.3 菌袋制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条件设置
        2.2.2 试验过程
        2.2.3 酶活性测定
        2.2.4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2.2.5 总糖含量测定
        2.2.6 蓝光受体基因表达量测定
    2.3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光照时间对杏鲍菇生长发育与生理的影响
        3.1.1 不同光照时间对原基形成的影响
        3.1.2 不同光照时间对原基分化的影响
        3.1.3 不同光照时间对菇蕾与子实体形态的影响
        3.1.4 不同光照时间对产量的影响
        3.1.5 不同光照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
        3.1.6 不同光照时间对可溶性蛋白质与总糖含量的影响
        3.1.7 不同光照时间对蓝光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2 光照强度对杏鲍菇生长发育与生理的影响
        3.2.1 不同光照强度对子实体形态的影响
        3.2.2 不同光照强度对产量的影响
        3.2.3 不同光照强度对可溶性蛋白质与总糖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光照强度对蓝光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玉米芯作为杏鲍菇栽培原料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供试培养基
    1.3 试验方法
        1.3.1 母种
        1.3.2 原种与栽培种
        1.3.3 拌料及装袋灭菌
    1.4 观测项目
        1.4.1 菌丝生长状况
        1.4.2菌袋污染率
        1.4.3栽培特性
        1.4.4 产量统计和生物学效率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状况的影响
    2.2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2.3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菌袋污染率和菌袋成品率的影响
    2.4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栽培特性的影响
    2.5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2.6 不同培养基杏鲍菇的经济效益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7)白灵菇与杏鲍菇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特征的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白灵菇与杏鲍菇
        1.1.1 白灵菇生物学特征
        1.1.2 杏鲍菇生物学特征
        1.1.3 白灵菇与杏鲍菇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1.4 白灵菇与杏鲍菇的进化及分类学中研究
    1.2 高通量测序及其在转录组和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的应用
        1.2.1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测序中的应用
        1.2.2 高通量RNA测序及其在转录组和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的应用
        1.2.3 DNA甲基化在真菌中的研究
    1.3 食用菌中编码关键特征酶基因的研究
        1.3.1 纤维素酶
        1.3.2 漆酶
        1.3.3 多酚氧化酶
        1.3.4 蛋白酶
        1.3.5 同工酶
        1.3.6 果胶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供试单核菌株的制备
        2.2.2 供试菌株DNA提取
        2.2.3 基因组的测序与组装
        2.2.4 转座元件的鉴定与注释
        2.2.5 基因预测与注释
        2.2.6 系统基因组学分析
        2.2.7 编码关键性特征酶基因的鉴定
        2.2.8 共线性分析
        2.2.9 胞嘧啶甲基化组测序数据的产出和数据分析
        2.2.10 mRNA序列数据处理
        2.2.11 小RNA(sRNA)序列数据处理
        2.2.12 统计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白灵菇与杏鲍菇全基因组进化关系比较分析
        3.1.1 白灵菇和杏鲍菇的基因组序列
        3.1.2 白灵菇、杏鲍菇和平菇的比较基因组学
    3.2 白灵菇和杏鲍菇的系统发育及与木材腐烂相关基因的特征比较分析
        3.2.1 白灵菇,杏鲍菇和平菇的系统发育比较
        3.2.2 白灵菇,杏鲍菇和平菇中木材腐烂相关基因的特征和比较
    3.3 白灵菇和杏鲍菇的表观基因组进化特征比较分析
        3.3.1 白灵菇和杏鲍菇的甲基化组学比较
        3.3.2 白灵菇和杏鲍菇中DNA甲基化建立和维持可能的遗传基础
        3.3.3 基因及邻近TE区 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负调控作用
    3.4 白灵菇与杏鲍菇系统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状态和转录组变化的分析
        3.4.1 分析两种蘑菇中的DNA甲基化景观图谱
        3.4.2 分析两种蘑菇中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
        3.4.3 分析两种蘑菇发育过程中CG甲基化状态与TEs表达的相关性
        3.4.4 分析CG甲基化与蛋白编码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基因浓缩的侧耳属基因组经历了异质的转座子元件动力学,导致属内基因组大小的差异
    4.2 侧耳特异性基因的快速获得和侧耳属复合物基因同源物的重组和/或丢失
    4.3 基于全基因组建立的系统发育树验证白灵菇分类学地位
    4.4 木材腐烂基因的进化揭示了侧耳类群中具有适应性和宿主特异性的潜在候选基因
    4.5 DNMT1/Masc2a 维持 Rd DM 建立的侧耳属 TE 区 DNA 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负调控作用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着作情况
附录

(8)热带作物基质对3种侧耳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热带作物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1.2 木腐食用菌概述
    1.3 侧耳属食用菌新基质研究概述
第二章 平菇栽培的新基质配方筛选
    2.1 橡胶木屑对栽培平菇的新基质配方优化
    2.2 木薯秸秆对栽培平菇的新基质配方优化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杏鲍菇栽培的新基质配方筛选
    3.1 橡胶木屑对栽培杏鲍菇的新基质配方优化
    3.2 木薯秸秆对栽培杏鲍菇的新基质配方优化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榆黄蘑栽培的新基质配方筛选
    4.1 橡胶木屑对栽培榆黄蘑的新基质配方优化
    4.2 木薯秸秆对栽培榆黄蘑的新基质配方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食用菌培养基拌料湿度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的背景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标
第二章 培养料颗粒度与吸湿特性分析
    2.1 培养料概述
    2.2 不同颗粒度与吸湿率计算
    2.3 含水量计算方法
    2.4 含水量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水量试验的设计与实现
    3.1 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3.2 方案设计
    3.3 方案实施
    3.4 试验数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培养料湿度无线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4.1 总体设计思路
    4.2 系统硬件选型设计
    4.3 组态王串口设置
    4.4 上位机监测软件设计
    4.5 料斗车监控系统的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场试验验证
    5.1 培养基含水量需求
    5.2 培养基湿度监测现场验证
    5.3 示范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10)光照对杏鲍菇子实体形成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杏鲍菇概述
        1.1 杏鲍菇生物学特性
        1.1.1 形态特征
        1.1.2 自然分布和生长条件
        1.2 杏鲍菇研究现状
    2 转录组测序技术
        2.1 Illumina测序技术
        2.2 RNA-seq技术在真菌研究中应用
    3 光对真菌生长及代谢物的影响
        3.1 光对真菌无性生长和次级代谢的影响
        3.2 真菌光受体的研究
    4 基因敲除在丝状真菌的应用
    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光诱导的杏鲍菇子实体形成相关基因转录组分析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及试剂
        1.3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转录组样品的获得
        2.2 样本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2.3 转录组文库构建及测序
        2.4 转录组数据分析
        2.5 差异基因qRT-PCR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杏鲍菇子实体生长特点
        3.2 样品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3.3 原始测序数据的处理
        3.4 数据组装结果
        3.5 基因功能注释
        3.6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7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3.8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3.9 部分差异Unigenes的qRT-PCR验证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光质、光强对杏鲍菇子实体生长及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和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2.1 实验处理
        2.2 生长周期和生物学效率的测定
        2.3 qRT-PCR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光质对杏鲍菇子实体生长及wc-1/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1.1 后熟时期菌丝形态
        3.1.2 不同光质对杏鲍菇原基形成的影响
        3.1.3 不同光质对杏鲍菇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3.1.4 不同光质对wc-1/wc-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2 不同光强对杏鲍菇子实体生长及wc-1/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2.1 不同光强对杏鲍菇原基形成的影响
        3.2.2 不同光强对杏鲍菇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3.2.3 不同光强对wc-1/wc-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Wc-1基因敲除及转化子的鉴定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与质粒
        1.2 培养基
        1.3 试剂
    2 方法
        2.1 杏鲍菇中wc-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敲除突变体的构建
        2.2.1 基因敲除原理
        2.2.2 敲除引物设计
        2.2.3 敲除模板的获得
        2.2.4 wc-1基因两端片段及hph扩增
        2.3 wc-1基因的敲除及转化
        2.3.1 供试菌株潮霉素抗性检测
        2.3.2 原生质体的制备
        2.3.3 PEG介导转化及再生
        2.3.4 转化子的挑取及筛选
        2.4 转化子PCR鉴定
        2.5 敲除菌株潮霉素抗性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杏鲍菇中WC-1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2 wc-1基因敲除突变体构建结果
        3.2.1 敲除模板获得结果
        3.2.2 wc-1基因两端片段及hph扩增结果
        3.3 wc-1基因敲除及转化子的鉴定
        3.3.1 供试菌株潮霉素抗性检测结果
        3.3.2 转化子再生及潮霉素筛选结果
        3.3.3 敲除菌株PCR验证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wc-1基因在杏鲍菇子实体形成中的功能分析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试剂
        1.4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生长速度测定
        2.2 菌落及菌丝形态观察
        2.2.1 菌落形态观察
        2.2.2 菌丝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2.3 拮抗实验
        2.4 出菇试验
        2.4.1 栽培料中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2.4.2 两种菌株光照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敲除菌株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3.2 不同菌株菌落及菌丝形态观察
        3.2.1 不同菌株菌落形态观察结果
        3.2.2 敲除菌株菌丝形态观察结果
        3.2.3 拮抗实验结果
        3.3 瓶栽试验结果
        3.3.1 敲除菌株菌丝在栽培料中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3.3.2 不同菌株子实体形态观察及生长指标测定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Ⅰ 符号中英文注释
附录Ⅱ 培养基和试剂配方
附录Ⅲ 样品间(PE_FDC/PE_FLC)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前30列表(上调)
附录Ⅳ 样品间(PE_FDC/PE_FLC)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前30列表(下调)
附录Ⅴ 涉及真菌感光器和次级代谢的差异表达基因
附录Ⅵ 杏鲍菇wc-1基因及两端侧翼序列
附录Ⅶ 蛋白WC-1同源序列信息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金针菇与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工艺路线比较[J]. 郑永德. 中国食用菌, 2021(06)
  • [2]羊肚菌栽培中的病原真菌鉴定与生物防治初探[D]. 王帮香.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不同基质杏鲍菇降解酶系的研究[D]. 赵翠敏.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4]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D]. 付卓识.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5]光照时间与强度对杏鲍菇生长发育及生理的影响[D]. 侯占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玉米芯作为杏鲍菇栽培原料的可行性研究[J]. 宋利茹,窦宏强,席亚丽,梁倩倩,冯久海,朱迎树,魏生龙. 湖北农业科学, 2019(24)
  • [7]白灵菇与杏鲍菇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特征的进化分析[D]. 温嘉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热带作物基质对3种侧耳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D]. 杨笑然.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食用菌培养基拌料湿度监测系统设计[D]. 陈生钢. 宁夏大学, 2019
  • [10]光照对杏鲍菇子实体形成影响机理研究[D]. 艾柳英.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