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营养摄入不当

心力衰竭患者营养摄入不当

一、心力衰竭病人营养摄入不当(论文文献综述)

吴钟琪[1](2021)在《心血管疾病述要》文中指出文章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掌握的心血管疾病进行介绍。

吴蓓雯,叶向红,李素云,邵小平,唐小丽,谌永毅,秦莉媛,戚倩,曹伟新[2](2021)在《提高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临床管理实践的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口服营养补充是无肠内营养禁忌证的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患者首选的营养治疗。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口服营养补充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提高患者对口服营养补充的依从性对于实现营养治疗目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受到来自患者、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制剂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临床实践情境中患者对口服营养补充的依从性并不理想,亟待进一步规范口服营养补充的临床管理实践,以提升患者对口服营养补充的依从性,具体内容包括:(1)营养治疗的最佳团队建设;(2)口服营养补充治疗计划实施前的患者评估;(3)口服营养补充患者的健康教育;(4)口服营养补充不耐受症状的预防与处理;(5)影响营养素摄入的疾病和症状的处理;(6)提高患者对制剂接受度的方法;(7)患者的随访与监测。

赵双双[3](2021)在《出院计划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出院计划的实施,探讨出院计划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及照顾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探讨出院计划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制定食管癌手术患者出院标准和路径,规范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连续性医疗服务流程,使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连续性护理得到规范统一。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选取长春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采用历史对照方法将2020年1月-5月入院符合纳、排标准的食管癌患者50人设为对照组,6月-10月入院符合纳、排标准的食管癌患者50人设为实验组。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一个月时,对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工具包括: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照顾者出院准备度量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食管癌手术患者一般资料调查及需求评估表、欧洲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ERORTC QLQ-30)。对照组给予实施胸外科食管癌手术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实施出院计划,出院计划内容包括院内、院外两部分。院内部分内容包括:出院计划团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需求评估加动机干预、建立出院计划档案、以家属和照顾者需求为导向制定出院计划并给予充分实施、培训家属及照顾者完整的出院照护知识、评价出院计划实施效果;院外部分包括:患者离院后进行病情追踪监测、定期随访、协助患者预约门诊复查等。于患者出院后1~4周进行每周一次的视频电话随访,于出院后一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分别为(25.42±8.09)、(30.67±6.06),照顾者出院准备度得分分别为(15.42±6.06)、(25.36±7.45),实验组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照顾者出院准备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实验组食管癌手术患者出院时营养状况PG-SGA评分分别为(8.26±1.85)、(7.29±1.56),出院一个月时两组患者营养状况PG-SGA评分分别:(7.98±1.82)、(6.02±1.53),实验组患者出院时、出院一个月时营养评估(PG-SGA)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与实验组食管癌患者于一个月复诊时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躯体功能维度得分分别为(49.61±15.00)、(57.63±14.51),角色功能维度得分分别为(38.76±14.87)、(47.04±16.40),情绪功能维度得分分别为(54.46±10.96)、(63.52±13.56),实验组在以上三个功能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总体健康状况维度得分分别为(53.88±16.40)、(61.85±9.14),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在症状领域,疲倦症状得分分别为(58.66±15.59)、(49.38±19.18),恶心呕吐症状得分分别为(27.52±18.86)、(19.26±11.76),便秘症状得分分别为(31.78±12.50)、(25.19±16.14),失眠症状得分分别为(35.66±23.45)、(25.93±18.65),实验组在以上症状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在以上各维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出院计划能够增加食管癌手术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出院准备度。2.出院计划能够改善食管癌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3.出院计划能够提高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

白雪[4](2021)在《基于VBA编程的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评估及预防平台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措施的证据进行更新,以Excel VBA为编程语言构建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评估与预防平台。以期临床护士应用该平台为老年患者提供全程、实时、专业化的护理评估,从而有效预防与降低临床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方法1.在前期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上,对预防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最佳证据进行更新。检索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初步形成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评估与预防平台模块基本框架。2.构建老年患者MARSI评估及预防模块。邀请来自护理管理、卫生信息技术、循证护理、皮肤造口、护理教育5个领域的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问卷函询,根据专家对条目的评价,并结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评估及预防模块条目进行修订。3.使用Excel VBA编程技术,将模块内容置入平台,初步完成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评估及预防平台的开发。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5篇文献,其中包括2篇专家共识,1篇RCT,2篇系统评价,形成证据12条,包括MARSI评估、胶粘剂观察、操作方法、皮肤护理、教育及培训5个方面,初步形成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评估及预防平台模块框架。2.第一轮和第二轮Delphi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7和0.870。第一轮 Kendall’s W 为 0.242-0.367(P<0.05),第二轮为 0.272-0.520(P<0.05),表示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性。第二轮函询后,删除了 2个条目,新增了 19个条目,最终确定一级条目7项,二级条目46项,形成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评估及预防模块条目。3.以Excel VBA编程技术为基础,将模块条目及内容置入,构建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评估与预防平台,包括MARSI评估、MARSI登记、操作指导、知识库四大模块。结论1.本研究以循证证据为基础,将证据与移动护理平台结合,有利于促进循证证据的临床转化。2.构建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评估及预防平台,为护士早期识别高危患者,预防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撑。

吕娅宁[5](2021)在《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综合管理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我国慢性心力衰竭防治现状;挖掘中医药物、非药物疗法在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管理中的价值,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作用及中西医结合管理方案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依据;为本地区慢性心衰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门诊及住院的CHF病情稳定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规范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不同的管理方案。住院期间的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疾病管理,包括心衰的基础知识、如何进行症状监控、药物治疗方案及依从性、饮食及运动指导、心理和精神指导、生活方式干预等,督促患者按时规范服药、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熬夜等)、定期门诊随诊,以及其他基础病和合并症的控制。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药物和非药物管理,教患者简单养生保健技能和方法,包括足浴、艾灸、穴位贴敷、药膳推荐、中医特色运动(太极拳)等。出院后管理:采取定期门诊随访及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出院后第3、6、9、12月各随访一次,随访时参照指南及Duffy设计的《标准电话随访手稿》对基础病防治情况、生活习惯、饮食、运动、心理等5个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指导及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明尼苏达生活质量(MLHFQ)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等。结果:管理前后比较,两组在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NYHA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有效率、LVEF、NT-pro BNP、MLHFQ评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再住院次数均较纳入时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随访12个月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在病死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症状、缓解抑郁焦虑情绪、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心功能指标,且中西医结合综合管理效果更明显,患者获益更多,但短期管理对病死率的影响不明显。

张静[6](2021)在《动机性访谈在社区衰弱老年人个体化照护计划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对社区衰弱前期和衰弱老年人个体化照护计划依从性的影响,为社区开展衰弱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首先,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兰州市某两个社区年龄≥65岁老年人的衰弱现状和现存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然后,为衰弱前期和衰弱老年人制定个体化照护计划,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动机性访谈对社区衰弱老年人个体化照护计划依从性的影响。第一部分:社区老年人衰弱及健康现状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便利抽取兰州市某两个社区184例年龄≥65岁的老年人进行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研究工具包括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Fried衰弱表型、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odified Fall Efficacy Scale,MFES)、微型营养评定法(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15,GDS-15)、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IADL)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以及身高、体重、腰围、上臂围、腓肠肌围、握力、5米步速、视力、听力等身体测量指标。采用SPSS22.0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第二部分:动机性访谈对社区衰弱老年人个体化照护计划依从性的影响。以第一部分调查结果为基础,便利抽取42例衰弱前期与衰弱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21)和对照组(n=21),最终每组纳入20例。试验组开展每周1次,每次30~60min,共4次的一对一、面对面动机性访谈,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且两组均实施由健康管理小组根据CGA结果制定的个体化照护计划。结局指标包括社区衰弱老年人对个体化照护计划的依从性、衰弱状态和健康问题的改变。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协方差分析,而质性分析采用主题分析法。研究结果1.社区老年人衰弱及健康现状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98份,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92.93%。纳入研究对象中无衰弱61人(33.1%),衰弱前期103人(56.0%),衰弱20人(10.9%)。一般资料中,不同衰弱状态在年龄、婚姻状况、健康满意度、视力、患病情况和服药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A中,不同衰弱状态在MFES、MNA、PSQI、社会支持、GDS-15、MMSE、IADL、BI得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动机性访谈对社区衰弱老年人个体化照护计划依从性的影响(1)接受动机性访谈的社区衰弱老年人对各项研究对象主导类措施的依从人数占比高于仅接受常规方法的老年人。(2)由于试验组对照护计划的依从性仍有待提高,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老年人在衰弱状态和健康问题的改变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干预前相比,试验组的步速、握力、跌倒效能、睡眠质量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干预后有所提高(P<0.05),而对照组的握力和跌倒效能也有所提高(P<0.05)。(3)对20例研究对象的质性访谈结果显示:(1)影响老年人依从性的内在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层面(年龄、健康状况等)、心理和精神层面(认知能力、健康知识储备、抑郁焦虑情绪、传统观念或宗教信仰、文化程度、是否具备自我管理意识与经验等)、社会层面(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居住情况和人际交往等)。(2)外在影响因素包括健康管理小组的专业能力和态度、照护计划可行性两个方面。研究结论1.社区老年人衰弱患病率高,衰弱前期和衰弱老年人的个体化健康问题有待予以综合性的措施改善。应对存在高龄、丧偶、离异或分居、健康满意度差、视力差、患病种类多、服药种类多、跌倒效能下降、营养水平低、睡眠质量差、社会支持水平低、存在抑郁情绪、认知水平下降、生活自理能力水平下降等问题的社区衰弱前期和衰弱老年人予以重视。2.动机性访谈对社区衰弱老年人个体化照护计划的依从性具有一定的正性作用,但社区衰弱老年人个体化照护计划的依从性仍有待加强,应结合影响依从性的内、外在因素对动机性访谈和个体化照护计划作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许远[7](2020)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编制及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编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测评工具;初步应用问卷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维度得分情况并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之间的差异,分析其营养知信行得分与营养相关指标、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1.质性访谈: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对11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方法对内容进行分析。2.德尔菲专家函询:在前期质性访谈、文献分析、专家焦点团体访谈的基础上形成问卷条目池,经整理后形成专家函询问卷,对14名专家经两轮函询后形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初始版问卷。3.问卷条目筛选和信效度检验:选取六安市某一血透中心183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放初始版问卷进行调查,采取条目临界值、相关系数、Cronbach??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四种方法结合实际专业情况对问卷条目进行筛选,形成最终版问卷,并分析该问卷的Cronbach??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来评价问卷信度,分析其内容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来评价问卷效度。4.横断面调查:形成最终版问卷后,对六安市六家血透中心214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横断面调查,调查其人口学资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相关营养学生理生化指标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F12),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通过访谈提炼出三个主题:饮食相关知识学习体验、饮食信念和态度形成体验、相关行为管理体验。经过患者质性访谈、文献分析、专家焦点团体访谈,形成了含91个三级条目和30个二级条目的条目池。2.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三个维度36个条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初始版问卷,共含36个条目。专家权威程度第一轮为0.889、第二轮为0.882,条目平均变异系数第一轮为0.187、第二轮为0.099,肯德尔协调系数第一轮为0.157,第二轮为0.156。3.经过问卷条目筛选,形成三个维度29个条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最终版问卷。知识维度得分在0-55分,态度维度得分在8-40分,行为维度得分在10-50分,问卷总分在18-145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营养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越好。最终版问卷总体Cronbach??系数为0.853,分半信度为0.777,重测信度在0.880;内容效度I-CVI在0.91-1.0之间波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9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62.912%,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指标?(17)/df、RMSEA、IFI、TLI、CFI均理想,聚敛效度中各因子载荷均大于0.3、组合信度大于0.7,区分效度相关系数为正数且小于0.5,小于AVE平方根,区分效度理想。4.横断面调查:所调查214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总问卷得分为(75.00±19.90)分,知识维度得分为(19.28±11.57)分,态度维度得分为(29.3±4.07)分,行为维度得分为(26.42±6.27)分。调查对象营养学相关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营养学指标与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27)0.05)。单因素分析中年龄、透析龄、婚姻、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医保支付方式、原发病、职业对问卷得分均有影响(P(27)0.05),进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文化程度类别中小学、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和文盲(参照)相比对问卷总分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相关(?=0.178、0.543、0.399、0.261,P(27)0.001、P=0.006),职业类别中工人、其他职业和农名(参照)相比对问卷总分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相关(?=0.131、0.150,P=0.005、0.028),性别对问卷总分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相关(?=0.102,P=0.045),透析龄对问卷总分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相关(?=0.153,P=0.004),年龄对问卷总分得分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且呈负相关(?=-0.174,P=0.007)。在控制性别、年龄等影响因素后,对SF12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得分进行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得分和SF-12得分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27)0.05)。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信效度较好,适用于临床工作使用。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整体得分一般,其中态度维度尚可,知识维度、行为维度得分较低,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工作重点应加强饮食营养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干预。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透析龄是其营养知信行的影响因素。

邵珂[8](2020)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理论框架,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和组合权重。对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信效度检验和临床应用,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的发生现状,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文献分析、查阅病历资料、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拟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条目池。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结合指标纳入标准,对各指标进行修订,确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运用yaahp10.3软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及组合权重。2.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ronbach′sα系数、折半信度系数进行评估体系的信度检验;采用内容效度指数进行评估体系的效度检验;结合奥马哈系统认知-行为-状况(KBS)评分指南进行评估指标体系的临床应用,运用SPSS 25.0分析数据。结果1.评估指标体系的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本研究共有20名专家完成了2轮函询问卷,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Ca)为0.950,熟悉程度系数(Cs)为0.800,权威系数(Cr)为0.875,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较高;一、二、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CV)范围分别为0.00~0.11、0.00~0.18、0.00~0.24,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387、0.359、0.238,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形成包含4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126个三级指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大小依次为生理领域(0.4094)、健康相关行为领域(0.2895)、社会心理领域(0.2047)、环境领域(0.0965)。2.评估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7、折半信度系数为0.741;指标体系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60~1;总指标体系的全体一致内容效度指数(S-CVI/UA)为0.810;总指标体系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为0.970。表明该评估体系信效度较好。3.评估指标体系的临床应用结果:通过对21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评估,现患率在60%以上的健康问题依次为身体活动(100%)、容量管理(100%)、循环(98.16%)、生化指标监测(98.16%)、呼吸(97.24%)、免疫(93.55%)、药物治疗(86.18%)、疾病认知(84.33%)、精神健康(79.26%)、睡眠和休息型态(71.43%)、消化-水合(66.82%)共11项,认知-行为-状况(KBS)评分均处于偏低水平。其中免疫健康问题KBS评分最低,分别为(1.17±0.52)分、(1.21±0.67)分、(1.32±0.99)分;其次为疾病认知健康问题,KBS评分依次为(1.88±1.25)分、(1.94±1.22)分、(2.00±1.51)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内容全面,科学可靠,具有专病特色。通过信效度检验和临床应用,说明该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较全面的概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也为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廖佳星[9](2020)在《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构建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方案,并探讨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心肺功能、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平均住院时间及再入院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文献回顾法查阅相关领域的共识、临床实践指南及系统评价等循证资源和半结构式访谈明确患者康复需求,初步构建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方案,并进行专家咨询。(2)选择湖南省某三甲医院心内科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末的生活质量、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心肺功能,分析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干预期间的再入院率。(3)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率(%)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近似t检验、卡方(c2)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1)两轮函询专家熟悉程度系数Cs分别为0.863和0.872,专家判断依据Ca分别为0.769和0.773,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16和0.823。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692和0.765,变异系数分别为0.023和0.021。(2)干预前两组患者在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肺功能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1)干预组患者MLHFQ总分(39.70±10.06)、身体领域(20.53±3.45)、情绪领域(4.84±2.56)和其他领域(13.70±4.05)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MLHFQ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心肺功能:(1)干预组患者的VO2peak(19.90±2.89)、AT(72.89±16.04)和6MWD(380.49±61.40)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E/VCO2slop(28.20±4.26)、NT-proBNP(466.85±70.02)及Brog评分(3.00±1.26)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47.45±7.53)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健康促进生活方式:(1)干预组患者HPLP-II总分(125.32±21.13)、健康责任(24.55±2.67)、压力管理(22.98±2.96)、运动锻炼(23.18±4.15)及人际关系(21.67±4.20)维度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营养饮食(17.88±3.20)和自我实现(14.06±3.95)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HPLP-I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平均住院时间及再入院率: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27±2.42)天,干预3个月内再入院率为13.46%;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36±2.58)天,干预3个月内再入院率为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综合干预能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改善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3个月内的再入院率。

张怡琳[10](2020)在《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制定及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现状;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探讨应用该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06例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改良的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收集信息,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状况。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制定:根据奥马哈系统,结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初步拟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评估表、干预措施和评价方案,通过专家咨询法,对指标和条目进行筛选和修改,最终形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方案。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应用:纳入2018年7月2019年7月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按照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包括常规住院护理、出院指导和出院后随访等。干预组患者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通过分析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主要护理问题,实施个性化护理,从认知、行为和状况对护理问题的改善成效进行评价,并使用心力衰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的生活质量。结果1.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较差,生活质量较低。自我护理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体重增加时不会主动联系医生/护士,不能坚持每天测体重,不能控制液体的摄入量。生活质量较低主要表现在性生活困难,感到疲劳,乏力,或没有精力,进行体育活动或喜好的事情比较困难。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制定:经过二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评估表,两轮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01和0.900。再经5位专家咨询,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和成效评价方案,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问题从认知、行为和状况3方面进行评分,提出评分依据。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显示,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主要存在身体活动、营养、物质滥用、循环、精神健康、疼痛、呼吸和个人照顾8个护理问题,出院时,这8个护理问题的成效评分均较入院后第1天明显提高(P<0.05)。出院后,干预组患者主要存在个人照顾、物质滥用、药物治疗方案、呼吸、疼痛、循环、精神健康、营养和身体活动9个护理问题。出院后3个月,患者除个人照顾外,其他8个护理问题的成效评分均较出院后1周明显提高(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P<0.05),而且,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由于地区、文化和生活习惯等差异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差,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具备较好的可信度,能够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3.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二、心力衰竭病人营养摄入不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力衰竭病人营养摄入不当(论文提纲范文)

(1)心血管疾病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血压
    1.1 病因
    1.2 症状
        1.2.1 一般表现
        1.2.2 并发症表现
    1.3 诊断
        1.3.1 高血压的定义
        1.3.2 高血压水平分类见表1。
    1.4 治疗
        1.4.1 利尿药
        1.4.2 受体阻滞药
        1.4.3 钙通道阻滞药
        1.4.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
        1.4.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
        1.4.6 受体阻滞药
    1.5 预防
        1.5.1 饮食
        1.5.2 适当运动
        1.5.3 戒烟、戒酒
        1.5.4 情绪
    1.6 就医指导
2 心肌炎
    2.1 病因
    2.2 症状
    2.3 诊断
        2.3.1 病史和体征
        2.3.2 发生的改变
        2.3.3 心肌损害的参考指标
        2.3.4 临床诊断
    2.4 治疗
        2.4.1 病因治疗
        2.4.2 一般治疗
        2.4.2. 1 休息
        2.4.2. 2 抗生素
        2.4.2. 3 保护心肌
        2.4.3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2.4.4 控制心力衰竭
        2.4.5 抢救心源性休克
        2.4.6 纠正严重心律失常
        2.4.7 中药
    2.5 预防
    2.6 就医指导
3 心律失常
    3.1 病因
        3.1.1 生理情况
        3.1.2 病理情况
        3.1.2. 1 器质性心脏病
        3.1.2. 2 非心源性疾病
    3.2 症状
    3.3 诊断
        3.3.1 病史及发作时伴随的症状
        3.3.2 进行心电图记录
        3.3.3 动态心电图记录
        3.3.4 有创性电生理检查
        3.3.5 运动试验
        3.3.6 超声、X线、核素显影等
    3.4 治疗
        3.4.1 病因治疗
        3.4.2 药物治疗
        3.4.2. 1 Ⅰ类
        3.4.2. 2 Ⅱ类
        3.4.2. 3 Ⅲ类
        3.4.2. 4 Ⅳ类
        3.4.3 非药物治疗
    3.5 预防
    3.6 就医指导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1 病因
        4.1.1 年龄、性别
        4.1.2 血脂异常
        4.1.3 吸烟
        4.1.4 高血压
        4.1.5 糖尿病
        4.1.6 其他因素
        4.1.6. 1 肥胖
        4.1.6. 2 体力活动少
        4.1.6. 3 饮食方式不当
        4.1.6. 4 A型性格
        4.1.6. 5 微量元素
        4.1.6. 6 饮酒过量
    4.2 症状
        4.2.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4.2.2 心绞痛型
        4.2.2. 1 稳定型心绞痛
        4.2.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4.2.3 心肌梗死型
        4.2.4 缺血性心肌病
        4.2.4. 1 心绞痛
        4.2.4. 2 心力衰竭
        4.2.4. 3 心律失常
        4.2.5 猝死
    4.3 诊断
        4.3.1 心电图检查
        4.3.2 心电图连续监测
        4.3.3 放射性核素检查
        4.3.4 冠脉动脉造影
        4.3.4. 1 0级
        4.3.4. 2 Ⅰ级
        4.3.4. 3 Ⅱ级
        4.3.4. 4 Ⅲ级
        4.3.5 影像学检查
    4.4 治疗
        4.4.1 药物治疗
        4.4.1. 1 扩张血管药
        4.4.1. 2 调整血脂
        4.4.1. 3 抗血小板药物
        4.4.1. 4 抗凝
        4.4.1. 5 溶栓
        4.4.1. 6 β受体阻滞药
        4.4.1. 7 钙离子拮抗药
        4.4.1. 8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4.4.2 介入治疗
        4.4.3 手术治疗
    4.5 预防
        4.5.1 合理膳食维持正常体重
        4.5.1. 1 低胆固醇(不超过300 mg/d)饮食
        4.5.1. 2 富含维生素饮食
        4.5.2 适当劳动和体育锻炼
        4.5.3
        4.5.4 规律生活节奏
        4.5.5 治疗相关疾病
    4.6 就医指导
5 心肌梗死
    5.1 病因
    5.2 症状
        5.2.1 先兆
        5.2.2 疼痛
        5.2.3 胃肠道症状
        5.2.4 其他
    5.3 诊断
    5.4 治疗
        5.4.1 急性期治疗
        5.4.1. 1 溶栓治疗
        5.4.1. 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5.4.1. 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
        5.4.2 恢复期处理
        5.4.2. 1 硝酸酯制药
        5.4.2. 2 β受体阻滞药
        5.4.2.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5.4.2. 4 抗血小板药
        5.4.2. 5 他汀类降脂药
    5.5 预防
    5.6 就医指导
6 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
    6.1 病因
        6.1.1 基本病因
        6.1.1. 1 原发性心肌损害
        6.1.1. 2 心脏负荷过重
        6.1.2 诱因
    6.2 症状
        6.2.1 左心衰
        6.2.1. 1 呼吸困难
        6.2.1. 2
        6.2.1. 3 头昏、疲倦、心悸
        6.2.1. 4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6.2.2 右心衰
        6.2.3 全心衰竭
    6.3 诊断
    6.4 治疗
        6.4.1 病因治疗
        6.4.1. 1 基础病因治疗
        6.4.1. 2 诱因治疗
        6.4.1. 3 改善生活方式
        6.4.2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
        6.4.3 急性左心衰治疗
        6.4.4 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
        6.4.5 心衰治疗注意事项
    6.5 预防
        6.5.1 防止初始的心肌损伤
        6.5.2 防止心肌进一步损伤
        6.5.3 防止心肌损伤后恶化
    6.6 就医指导

(3)出院计划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背景
    1.1 食管癌流行病学
    1.2 出院计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食管癌手术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现状
    1.4 相关概念
        1.4.1 出院计划
        1.4.2 出院准备度
        1.4.3 家庭照顾者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实验类型
    2.2 抽样方法
    2.3 研究对象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3.3 剔除标准
        2.3.4 样本量计算
    2.4 资料收集
        2.4.1 资料收集前的准备
        2.4.2 资料收集过程
    2.5 研究工具
        2.5.1 一般资料调查及需求评估表
        2.5.2 出院准备度量表( 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 RHDS)
        2.5.3 照顾者准备度量表(Care-giver Preparedness Scale,CPS)
        2.5.4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评定量表(Patient 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
        2.5.5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表(ERORTC QLQ-30)
    2.6 研究方法
        2.6.1 干预地点
        2.6.2 干预时间与频率
        2.6.3 干预内容
    2.7 质量控制
        2.7.1 研究设计阶段
        2.7.2 资料收集阶段
        2.7.3 资料整理阶段
    2.8 伦理问题
        2.8.1 自愿原则
        2.8.2 保密原则
        2.8.3 公平有利原则
    2.9 统计学方法
    2.10 技术路线图
结果
    3.1 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基线比较
    3.2 两组患者出院准备度、照顾者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入院、出院、出院一个月时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得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比较
    3.5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5.1 两组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3.5.2 两组患者出院一个月时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食管癌手术患者和家庭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4.2 出院计划对食管癌患者、照顾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4.3 出院计划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4.4 出院计划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得分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局限性与展望
        5.2.1 局限性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VBA编程的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评估及预防平台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概述
        2.1.1 流行病学特征
        2.1.2 医务人员的认知现状
        2.1.3 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机制
        2.1.4 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类型
        2.1.5 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
        2.1.6 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评估方式
    2.2 护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2.3 Excel VBA的概述及应用
第三章 基于VBA老年患者MARSI评估及预防模块的构建
    3.1 证据总结
        3.1.1 前期研究成果
        3.1.2 检索策略
        3.1.3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3.1.4 证据评价过程
        3.1.5 结果
        3.1.6 小结
    3.2 老年患者MARSI评估及预防模块条目的构建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及过程
        3.2.3 结果
        3.2.4 讨论
        3.2.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VBA老年患者MARSI评估及预防平台的开发
    4.1 MARSI评估及预防平台技术基础
    4.2 MARSI评估及预防平台功能介绍
        4.2.1 系统界面
        4.2.2 MARSI评估模块
        4.2.3 MARSI登记模块
        4.2.4 操作指导模块
        4.2.5 知识库模块
    4.3 讨论
        4.3.1 平台编程简单易学,节约成本
        4.3.2 平台界面清晰简单,便于护理人员操作
        4.3.3 平台有利于预防MARSI的发生
        4.3.4 平台有利于循证证据应用到临床
        4.3.5 平台满足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综合管理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章 文献概述
    一、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
        1 全球流行病学特点
        2 我国心衰流行病学
    二、我国心衰患者药物治疗现状
        1 “金三角”的使用情况
        2 新型药物的使用
    三、中医学对慢性心衰的认识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3 心衰与五脏及气血阴阳的关系
        4 辩证分型
    四、我国慢性心衰疾病管理现状
    五、中医药在CHF防治中的优势
        1 未病先防-控制危险因素
        2 既病防变-稳定病情
        3 病后防复-促进心脏康复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病例标准
        4 病例排除标准
        5 剔除标准
        6 终止试验标准
        7 病例脱落与处理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资料采集
        3 管理方案
        4 观察指标
        5 效果评价标准
        6 统计方法与数据处理
    三、研究结果
        1 基线资料比较
        1.1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1.2 入组时两组患者实验室数据比较
        1.3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1.4 入组时两组患者服药情况
        2 管理后效果评价
        2.1 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
        2.2 NYHA心功能分级有效率比较
        2.3 NT-ProBNP比较
        2.4 LVEF比较
        2.5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6 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比较
        2.7 MLHFQ比较
        2.8 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2.9 再住院次数比较
        2.10 因心衰恶化病死率比较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的管理方案及临床实施效果概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动机性访谈在社区衰弱老年人个体化照护计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 现有研究局限性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操作性定义
第二章 社区老年人衰弱及健康现状调查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动机性访谈在社区衰弱老年人个体化照护计划中的应用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1 主要结论
    2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老年综合评估调查问卷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七日饮食记录表
    附录7 七日运动记录表
    附录8 预防跌倒宣传册
    附录9 改善睡眠宣传册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编制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维持行血液透析患者现存问题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问题
    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营养干预现状
    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护理干预现状
    6.研究目的及意义
    7.研究路线
第一部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体验质性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访谈资料分析
    2.研究结果
        2.1 主题一:饮食相关知识学习体验
        2.2 主题二:饮食信念和态度形成体验
        2.3 主题三:相关行为管理体验
    3.讨论
第二部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编制
    1.对象与方法
        1.1 条目池构建
        1.2 德尔菲专家函询
        1.3 预调查
        1.4 问卷条目筛选
        1.5 问卷信效度评价
    2.结果
        2.1 条目筛选
        2.2 问卷信度评价
        2.3 问卷效度评价
    3.讨论
        3.1 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的意义和必要性
        3.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的评价
        3.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的构建流程合理
        3.4 局限性
第三部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初步应用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指标及工具
        1.3 调查过程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2.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得分情况
        2.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得分与营养学相关指标相关性
        2.4 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2.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得分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相关分析
    3.讨论
        3.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现状
        3.2 维持行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3.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相关性分析
        3.4 局限性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维持性血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编制与评价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相关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8)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方法
        2 统计学分析
        3 质量控制
    结果
        1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2 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形成
        4 层次分析法结果
        5 信效度检验结果
    讨论
        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分析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分析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信效度分析
第二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临床应用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4 质量控制
        5 伦理原则
    结果
        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发生排序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现状评估
    讨论
        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常见健康问题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理领域常见健康问题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会心理领域常见健康问题
        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环境领域常见健康问题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9)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操作性定义
    1.5 理论依据及框架
    1.6 研究路线
第2章 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方案的构建
    2.1 构建方案的目的及意义
    2.2 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方案的构建方法
    2.3 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综合干预(试用版)
第3章 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数据录入与分析
    3.4 质量控制
    3.5 伦理原则
第4章 结果
    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4.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4.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肺运动试验指标比较
    4.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4.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比较
    4.6 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再入院率比较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制定及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慢性心力衰竭的概念及国内外现状
    1.2 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奥马哈的概念及国内外应用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现状调查
    2.1 引言
    2.2 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指标
        2.2.3 研究方法
        2.2.4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情况
        2.3.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情况
        2.3.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2.3.4 各年龄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比较
        2.3.5 不同经济收入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比较
        2.3.6 不同文化程度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比较
        2.3.7 不同病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比较
        2.3.8 是否接受健康教育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比较
    2.4 讨论
        2.4.1 本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
        2.4.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现状
        2.4.3 慢性心力衰竭患的生活质量状况
        2.4.4 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心力衰竭病程、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三章 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制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
    3.1 引言
    3.2 方法
        3.2.1 评估表的编制
        3.2.1.1 初稿的制定
        3.2.1.2 咨询问卷的制定
        3.2.2 专家咨询
        3.2.3 干预措施的制定
        3.2.4 成效评价方法的制定
    3.3 结果
        3.3.1 基于奥马哈系统框架制定延续性护理评估表初稿
        3.3.2 专家咨询
        3.3.3 专家意见分析
        3.3.4 专家咨询有效性和权威性
        3.3.5 干预措施的制定
        3.3.6 成效评价方法的制定
    3.4 讨论
第四章 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样本量计算
        4.2.3 研究方法
        4.2.3.1 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
        4.2.3.2 实施方案
        4.2.4 质量控制
        4.2.4.1 参与人员的选择与培训
        4.2.4.2 质量控制
        4.2.4.3 准确录入数据
        4.2.5 评价方法
        4.2.5.1 观察指标
        4.2.6 统计学处理
    4.3 结果
        4.3.1 干预组患者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问题的分析
        4.3.1.1 干预组患者护理问题的分布领域
        4.3.1.2 干预组各领域护理问题发生率
        4.3.1.3 干预组患者常见护理问题
        4.3.2 干预组常见护理问题的成效评价
        4.3.2.1 住院期间护理问题的成效评价
        4.3.2.2 出院后护理问题的成效评价
        4.3.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
附录

四、心力衰竭病人营养摄入不当(论文参考文献)

  • [1]心血管疾病述要[J]. 吴钟琪.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1(10)
  • [2]提高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临床管理实践的专家共识[J]. 吴蓓雯,叶向红,李素云,邵小平,唐小丽,谌永毅,秦莉媛,戚倩,曹伟新.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1(05)
  • [3]出院计划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D]. 赵双双.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VBA编程的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评估及预防平台的构建[D]. 白雪. 山东大学, 2021(12)
  • [5]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综合管理效果评价[D]. 吕娅宁.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动机性访谈在社区衰弱老年人个体化照护计划中的应用[D]. 张静. 兰州大学, 2021(09)
  • [7]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编制及初步应用[D]. 许远.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8]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D]. 邵珂. 青岛大学, 2020(01)
  • [9]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D]. 廖佳星. 南华大学, 2020(01)
  • [10]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制定及应用效果研究[D]. 张怡琳. 江苏大学, 2020(02)

标签:;  ;  ;  

心力衰竭患者营养摄入不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