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地区白粉病Ⅰ——节叶菌、布鲁氏菌和单囊菌

内蒙古赤峰地区白粉病Ⅰ——节叶菌、布鲁氏菌和单囊菌

一、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白粉菌Ⅰ──节丝壳属、布氏白粉菌属和单囊壳属(论文文献综述)

于欢欢[1](2019)在《呼和浩特市木本植物白粉病调查及病原鉴定》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摸清呼和浩特市地区木本植物白粉病的发病情况及白粉病的种类,本研究采用沿路踏查的方式对呼和浩特市地区周边的各大公园等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共采集标本300余份,采用形态学分类方法对该地区的木本植物白粉病进行了病原鉴定,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沿路踏查的方式对呼和浩特市的小井沟、南天门、满都海公园、敕勒川公园、青城公园、树木园、成吉思汗公园、乌兰夫纪念馆以及呼市周边各大校园等地的调查,共发现17科,27属的44种木本植物罹患白粉病。在病害的采集与调查过程中发现桑Morus alba L.、蒙桑 Morus mongolica Schneid.、山桃 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等9种木本植物白粉病发病程度为重度,元宝槭Acer truncatum Bunge.、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白梨Pvrusbretschneideri Rehd.等25种寄主植物发病程度为中度,红花锦鸡儿Caragana roasea Turcz.、梓树Catalpa ovata G.Don、栾树Koeuteriapaniculata Laxm.等 10 种植物发病程度为轻度,只有较少的叶片感病,一般情况下不易观察。(2)共鉴定出白粉菌4族、5属、32种。白粉菌属Erysiphe共18种,节丝壳属Arthrocladiella 1种,单囊白粉菌属Podosphaera 5种,叉钩丝壳属Sawadaea 4种、球针壳属Phyllactinia 4种;其中包括新种2种,分别寄生在华北珍珠梅Sorbarria kirilowii(Regel)Maxim.和水构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 Bunge.上,内蒙古新记录种1种,为香椿钩丝壳Uncinula cedrelae。(3)发现中国白粉菌新记录寄主植物3种,分别为:长白忍冬Lonicer rupechtiana Regel、毛脉忍冬 Lonicera nigra L.var.barbinervis(kom.)Nakai 和华北珍珠梅;内蒙古地区新记录寄主植物5种,分别是:香椿、水栒子、四季丁香Syringa microphylla Diels、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以及海棠花Malus pectabilis(Ait.)Borkh.。

唐淑荣,管观秀,刘淑艳[2](2018)在《中国白粉菌目分类学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白粉菌是一类植物专性寄生病原菌,在世界各地可引起多种植物白粉病。近年来,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和超微结构分析相结合明确了白粉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和亲缘关系,使白粉菌的分类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白粉菌科主要分为5个族,包含16个有性型属和2个无性型属。中国的22个省、5个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报道有白粉病发生,共计13个有性型属328种及44变种,其中白粉菌族种数最多,其次是球针壳族。中国真菌学家命名的白粉菌新属4个、新种143个,其中仅在中国报道的有105个。寄主植物多达90科339属799种和变种,其中豆科上报道的种数最多,其次是蔷薇科。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表明ITS、28S r DNA、MAT1-2-1、β-tubulin、IGS、CSⅠ和EF-1α等DNA片段可用于辅助白粉菌的鉴定,并为白粉菌分类系统的建立提供佐证。

吴华[3](2018)在《中国区橡胶树白粉菌分类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橡胶树白粉病是橡胶树一种重要的叶部病害,它是世界各地植胶区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橡胶树白粉病的病原菌初次被定名为Oidium heveae,近来一些研究认为应该将其重新分类至Erysiphe、Golovinomyces或Podosphaera。目前还没有中国区橡胶树白粉菌的确切分类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为此,我们开展了对中国橡胶树主要种植区橡胶树白粉菌较为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我们更进一步分析了橡胶树白粉病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期为更好理解白粉菌生物进化以及建立白粉病生态防控新策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鉴定的方式以及筛选DNA条形码2种方法进行了分类研究,并采用单倍型鉴定、DNA条形码多基因序列分析、RFLP-PCR和ISSR-PCR分子标记体系对橡胶树白粉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地区感染白粉菌的橡胶树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调查。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2013-2017年,在中国主要植胶区海南、云南和广东不同生态区划(地区)的18个采样点定时采集了 57份橡胶树白粉菌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显微形态观察、致病性鉴定、分子鉴定和单倍型鉴定。供试菌株采自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寄主品种、不同寄主物候期,它们在分生孢子大小上存在差异,但它们的基因型是相似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所有供试菌株与Erys quercicola处于同一进化分支;ITS与28S多序列比对分析显示了不同菌株间碱基的缺失与突变;单倍型分析表明,中国区橡胶树白粉菌与其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橡胶树白粉菌之间亲缘关系很近,并且有非常丰富的单倍型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中国区橡胶树白粉病病原菌均属于Erysiphe quercicola。2.以橡胶树白粉菌和其他寄主植物上的白粉菌为材料,设计并筛选DNA条形码备选基因引物,初步评价出7个DNA条形码备选片段ITS、28S、18S、Rpb4、TUB、2、GAPDH及CUT。对7个DNA条形码备选片段从扩增成功率和测序成功率、序列变异特征、种内种间遗传距离以及NJ树重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ITS、28S、Rpb4和CUT序列对白粉菌属部分种具有较强的物种鉴别力,适宜作为白粉菌属(橡胶树白粉菌)快速分类鉴定的DNA条形码,并利用多基因序列对橡胶树白粉菌的起源进行了分析,推测它起源于约4800万年前。3.构建了 RFLP分子标记体系,对海南和云南不同地区筛选出的18个橡胶树白粉菌纯化菌株进行IGS和28S序列扩增,应用限制性内切酶Aus I、Msp I、Hinp1 I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电泳后产生多样性丰富的带型图谱,成为菌株特有的DNA指纹。数据分析显示各菌株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54-0.88,以遗传相似系数0.67为阈值,将供试菌株分为4个类群:HN-401、HN-402聚为第Ⅰ类;HN-403、HN-504、HN-204、HO-73、YN-201、YN-206、YN-202、YN-203 聚为第 Ⅱ类;HN-404、HN-405、HN-408、HN-501、YN-205、HN-506、HN-507 聚为第 Ⅲ类;HN-502单独为第Ⅳ类。初步确定不同地区的橡胶树白粉菌的遗传多样性与寄主品种、寄主物候期及菌株的地理来源无明显的直接关系。4.构建了 ISSR分子标记体系,对海南和云南不同地区4个橡胶树白粉菌种群的15个纯化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21条ISSR引物中成功筛选出8条扩增条带清晰、稳定且多态性好的引物,15个菌株共扩增出145个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位点18.1个,多态性比率达到100%。4个种群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629-0.1944,Shannon指数为0.2447-0.3402,种群之间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变异(Gst=0.3194,Nm=1.0655)。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海南和云南橡胶树白粉菌种群内遗传分化程度高,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分别为15%和85%。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739-0.9381,以0.90作为最低遗传相似系数,将4个种群分为3大类:HN-2和YN-1为一类,YN-2为一类,HN-1为一类。橡胶树白粉菌遗传多样性较高,种群间亲缘关系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不直接相关。5.采集海南儋州(DZ)、白沙(BS)、万宁(WN)和五指山(WZS)地区橡胶树白粉病3级发病叶片及健康叶片(0级)作为对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地区橡胶树白粉病叶际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在门级水平,4个地区优势门均为:Cyanobacteria(蓝细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在属级水平,BS优势属为 Cyanobacteria、Mitochondria和Rhodococcus(红球菌属),DZ 优势属为 Cyanobacteria、Mitochondria和Curtobacteriu m(短小杆菌属),WN 优势属为 Cyanobacteria、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和Pantoea(泛菌属);WZS优势属为 Cyanobacteria、Pantoea和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其中Cyanobacteria是4个地区共有的优势属。同个地区3级发病叶片与健康叶片的属级群落组成变化不大,只是相对丰度有差异;而不同地区之间的属级群落组成与相对丰度却有显着差异。白粉菌对叶际细菌群落结构影响不大,但对各群落的相对丰度有影响。6.采集海南儋州(DZ)、白沙(BS)、万宁(WN)和五指山(WZS)地区橡胶树白粉病3级发病叶片及健康叶片(0级)作为对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地区橡胶树白粉病叶际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在门级水平,4个地区优势门均为:Ascomycota(子囊菌门)、Fungiunclassified(未知菌)和 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在属级水平,4个地区的优势属均包括Erysiphe(白粉菌属)、Cladosporium(枝孢霉属)和Fungiunclassified。在属级水平上,不同地区的真菌群落组成与相对丰度差异显着;而同一地区3级发病叶片与健康叶片属级群落组成相似,但相对丰度有差异。白粉菌对叶际真菌群落结构影响不大,但对各群落相对丰度有影响。

陈永凡,于守荣,杜永[4](2017)在《江苏白粉菌研究Ⅰ.云台山地区的植物白粉菌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位于连云港的云台山是江苏省最高峰的山区,地处亚热带至暖温带过渡带,濒临海洋,生长着1 200多种高等植物,适宜各种植物白粉菌的发生。调查研究表明,该地区有67科388种植物上有白粉菌发生。共发现白粉菌15属152种或变种。其中有性型或全型11属102种,无性型4属50种。其中新种4个,国内新记录种10个,江苏省新记录种42个。种群数量和构成都具有显着的地域特征和代表性,是江苏省植物白粉菌的分布中心。

董毓平,姜文涛,柳建,李玉,刘淑艳[5](2016)在《吉林省枸杞白粉病病原菌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枸杞白粉病病原菌形态进行详细观察,发现了引起枸杞白粉病的病原菌—穆氏节丝壳Arthrocladiella mougeotii。节丝壳属为吉林省新记录属,枸杞白粉病为吉林省新病害。另外还发现了枸杞上同时寄生有反卷白粉菌Erysiphe kenjiana,通过对采集环境、病菌分生孢子形态观察和萌发试验的研究分析,确定这种寄生现象为"假寄生"。

白露超[6](2015)在《秦岭林区白粉菌分类、分子系统学研究及区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白粉菌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一类重要的植物专性寄生性真菌,可侵染多种植物,严重危害农作物、果蔬菜、果树木、花卉和牧草的生长发育,并对其生物学产量及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阐明秦岭林区植物白粉病菌的种类、分子系统发育和区系组成,本研究从2009–2014年对秦岭主要林区白粉菌进行调查和采集,共获得白粉菌标本820号,包括前人采自秦岭的170号馆藏标本。综合运用白粉菌的形态学与r DNA-28S、r DNA-ITS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该林区白粉菌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类学研究,并分析了秦岭森林植物的白粉菌的区系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国际新的白粉菌分类系统,运用形态学分类学与r DNA分子系统发育相结合的方法,共鉴定出白粉菌5族、10属、98种,其中白粉菌新种1个:(蝎子草单囊白粉菌Podosphaera girardiniae Z.M.Cao&L.C.Bai;),中国新记录种2个:(月见草白粉菌Erysiphe howeana U.Braun和;山茱萸白粉菌Erysiphe pulchra(Cooke&Peck)U.Braun&S.Takam.;),3个寄主新记录种,其中三指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tridactyla)首次在李属臭樱(Prunus hypoleuca)上发现。对所鉴定白粉菌种的形态学特征全部作了详细描述,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全新评估和引证。这些白粉菌涉及森林植物54科、125属、216种。2、r DNA-ITS和r DNA-28S序列分析一致将70多种秦岭白粉菌分为5族、10属。其中,种类最多的白粉菌族(Erysipheae)、的修订白粉菌属(Erysiphe emend.)由白粉菌组(Sect.Erysiphe)、叉丝壳组(Sect.Microsphaera)和、钩丝壳组(Sect.Uncinula)交叉聚集成同一大分枝;高氏白粉菌族(Golovinomycetinae)由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的多数种与新白粉菌属(Neoerusiphe)及节丝壳属(Arthrocladiella)少数种构成一枝;离壁壳族(Cystotheceae)由离壁壳属(Cystotheca)的1种、大多数修订单囊壳属(Podosphaera emend.)(包括叉丝单囊壳组Sect.Podosphaera、单囊壳组Sect.Sphaerotheca)的大多数种、和3种叉钩丝壳属(Sawadaea)和1种离壁壳属(Cystotheca)白粉菌构成一较大分枝;球针壳族(Phyllactinieae)由大多数球针壳属(Phyllactinia)的各种和1种内丝白粉菌属(Leveillula)白粉菌的1种构成独立分支;布氏白粉菌族(Blumerieae)仅有一属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1属、1种,独立构成一个分枝。分子系统发育完全支持了秦岭白粉菌形态学鉴定分类结果,并将无性型属白粉菌鉴定到相应的有性型种中。3、区系分析表明,秦岭地区以白粉菌属(Erysiphe emend.)最多,共53种,占已知白粉菌总数的55.1%,为优势种;其次球针壳属(Phyllactinia)占13.3%,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占11.2%,单囊白粉菌属(Podosphaera emend.)占11.2%,其他白粉菌属共占10.2%。从寄主植物分析来看,菊科(Asteraceae)植物为秦岭白粉菌的主要寄主类群,占到17.4%,其次是豆科(Leguminosae),占11.7%。白粉菌在秦岭的垂直分布明显,南北坡区系也有所差异,绝大多数种分布在海拔1300–2800 m以阔叶林为主的的中山针阔叶混交林带,占所有采集种的78.6%;海拔600–1300 m的低山阔叶林带白粉菌较少,占已知种的20.4%;秦岭亚高山针叶林带植物白粉菌种类罕见。该林区白粉菌显示出以北温带型为主的明显区系特征,占到总种数的30.6%,其次是东亚型,占总种数的17.3%,旧世界温带型和世界广布型,分别占总种数的16.3%和15.3%,中国特有种发现12种,占总种数的12.2%。秦岭白粉菌区系与日本、韩国白粉菌区系相似度系数分别高达73、65,因此具有明显的东亚区系特征。同时,与国内内蒙古、甘肃周边地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与东北地区、新疆白粉菌的相似性较低。表现出秦岭白粉菌区系与比邻地区的交汇、过渡及其独特性。本研究为秦岭菌物多样性研究、森林白粉病防治提供了基本资料。

杨俐[7](2013)在《云南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cola的鉴定及分生孢子发芽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粉菌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植物专性寄生真菌,能在宿主表面产生大量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呈白色粉末状覆盖其表面,故由此类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白粉病。白粉菌属于子囊菌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能感染已经报道的宿主有9838种被子植物,其中包括9176种双子叶植物,662种单子叶植物,给很多经济植物带来危害。传统的白粉菌的分类和鉴定是依据其形态特征,特别是有性型阶段闭囊壳外附属丝的特点,子囊及子囊孢子的数目。但是随着被发现的白粉菌种类扩大,这种分类鉴定的方法不够全面,存在弊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电子显微技术在白粉菌系统进化上的应用,使这类真菌的分类鉴定更加准确可靠。本实验结合形态特征、宿主和ITS序列分析对云南桑白粉病病原YN1109进行系统研究,鉴定此病原菌为桑生球针壳Phyllactinia moricola,为当地对桑白粉病的防治奠定了病原学基础。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首先观察了桑白粉病的病症,并通过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病病原的无性型和有性型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发病初期,叶背出现圆形白粉状小斑,后扩大连片,白粉严重时布满叶背,叶正面与病斑对应处可见淡黄褐斑,后期霉斑中出现黑色小颗粒,即子囊果。菌丝体白色,半内生,多数叶背生,一般在无性型后期易消失,间有少数存留,直径2.9-7.1μm(平均4.5μm);分生孢子梗从外生菌丝长出,长65-204μm(平均156μm);分生孢子多数单生,少数有2-3个串生,棍棒状,大小55-90×18-36μm(平均74.7×26.5μm);子囊果散生,扁球形,黑色,直径137-270μm(平均167μm);附属丝针形、挺直,顶端尖,基部膨大成球形或近球形,长109-354μm(平均165μm);子囊常为15-24个,卵圆形,大小50-94×15-49μm(平均61.5×25.9μm);子囊孢子常为2个,椭球形,大小20.1-45.1×14.8-30.5μm(平均30.2×21.3μm)。根据菌丝半内生,子囊果‘赤道’周围球针状的附属丝这两个球针壳属Phyllactinia的典型特征,我们将云南桑白粉病病原菌YN1109归类到球针壳属Phyllactinia。2.白粉菌分生孢子的发芽和芽管附着胞的形成对整个侵染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本次实验对桑白粉病病原菌YN1109的分生孢子进行了离体培养,以期探索桑白粉菌的侵染机制。结果表明分生孢子的发芽呈现出多样性,在芽管着生的部位和附着胞的形态上具有多种变化:①.芽管可在分生孢子的顶端、近顶端、末端、近末端或侧端部位生长;②.分生孢子一般长出1个芽管,但有少数长出2个,甚至3个芽管;③.芽管末端长出的附着胞多数是不分裂的、单一的形态,但是也有少数附着胞为分裂的、多瓣的形态,并且,这种分裂多瓣的附着胞上可能还会长出一节类似芽管的菌丝,而这种菌丝可能与后期侵染宿主有关。3.为了进一步准确鉴定桑白粉病病原YN1109,实验收集了病叶的分生孢子和菌丝,提取病原菌的DNA,并采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ITS rDNA基因片段进行ΓCR扩增,测序,将获得的594bp长的ITS序列登录到GenBank中,登录号为JX843527,并将此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经登录的相关白粉菌的ITS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菌株YN1109的ITS序列与来自于桑属上的的两个Phyllactinia moricola ITS序列(D84385,D84384)和四个Phyllactinia guttata ITS序列(AB080518,AB080483,AB080540,AB080561)的相似度都高达96%以上,并在系统发育分析中归为一类。由于Phyllactinia guttata是一个很大的复合种,其宿主植物跨越不同的科,因此我们选取来自不同科宿主的Phyllactinia guttata ITS序列和所有Phyllactinia moricola ITS序列构建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都来自于桑科的Phyllactinia guttata和Phyllactinia moricola聚为一类,而与来自于其他科宿主植物的phyllactinia guttata区分开。4.根据形态特征、宿主和系统发育分析并结合最近的白粉菌种的分类鉴定方法,我们将在云南省某区域爆发的桑白粉病病原菌YN1109鉴定为桑生球针壳Phyllactinia moricola。

姜文涛[8](2012)在《吉林省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粉菌(powdery mildew)是植物专性寄生菌,主要症状是在被侵染的植物表面产生一层“白粉”,即病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在生长季节后期,会形成黑色小颗粒,即是白粉菌的有性世代——闭囊壳。白粉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侵染多种被子植物,对蔬菜、大田作物、果树、牧草、花卉等可造成较大危害。因此开展白粉菌区系调查和研究,不仅能为白粉菌的生物学、系统演化等相关研究提供标本素材,还能为植物白粉病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本论文依据国际新的白粉菌分类系统,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对采自吉林省9个地区的622份白粉菌标本和214份馆藏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整理和鉴定出有性型的白粉菌8个属49个种和7个变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1个,东北地区新记录种2个,吉林省新记录种3个,节丝壳属Arthrocladiella为吉林省新记录属。共采集和鉴定出2个无性型属,即拟粉孢属Oidiopsis和粉孢属Oidium,寄生在辣椒上的拟粉孢属Oidiopsis为吉林省新记录属,辣椒白粉病为吉林省新病害。共涉及吉林省植物45科、140属、245种,对每种白粉菌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鉴定和详细描述。本论文对所调查的白粉菌种类与吉林省已经报道的种类进行初步区系分析表明,吉林省白粉菌种类以白粉菌属Erysiphe占总数的49.3%,为优势种,其次为单囊白粉菌属Podosphaera,占25.35%,戈洛文属Golovinomyces,占11.27%,球针壳属Phyllactinia占5.63%,叉钩丝壳属Sawadaea和新白粉菌属Neoerysiphe各占2.82%,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和节丝壳属Arthrocladiella各占1.41%。对已知白粉菌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从种的组成上可划分为北温带成分(25.35%)、东亚-北美(2.82%)、东亚成分(29.58%)、旧世界温带成分(11.27%)、世界广泛种(19.72%)、温带亚洲成分(1.41%)、中国特有种(9.86%)7个分布型。吉林省白粉菌区系表现出明显的温带区系特征,并且东亚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对吉林省9个地区白粉菌分布表明:吉林省的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类型白粉菌分布悬殊较大,其中平原地区的白城和松原的白粉菌分布种类要远远少于山地和丘陵。从寄主植物的分析来看菊科植物Asteraceae占到23.87%,为吉林省白粉菌的主要寄生类群,其次是豆科Leguminosae占10.57%,蔷薇科Rosaceae占9.97%,唇形科植物Lamiaceae占5.14%,杨柳科Salicaceae占4.53%,伞形科Umbelliferae占4.23%,葫芦科Cucurbit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和蓼科各占3.93%,其他科占30.01%。在49个科寄主植物中白粉菌种数最多的4个科分别是:蔷薇科Rosaceae(4属,11种,含变种,不计无性型属,以下同)、豆科Fabaceae(3属,10种)、唇形科Lamiaceae (3属,5种)、菊科Asteraceae (2属,5种)。在这4个科的植物上共寄生有21种白粉菌,占吉林省总种数的29.58.%。大戟科Euphorbiaceae和杨柳科Salicaceae各含有3个种,蝶形花科Fabaceae等10个科各含有2个种,防已科Menispermaceae等21科各含有1个种。有12个科植物寄生的白粉菌只发现无性世代。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与内蒙古、黑龙江、韩国和辽宁较为接近,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区系较为疏远。

白露超[9](2011)在《秦岭主要林区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粉菌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一类重要的植物专性寄生性真菌,可侵染多种被子植物对农作物、各种蔬菜、果树、花卉和牧草危害较大。白粉病主要危害植物叶片、茎、叶柄、芽及花瓣,受害植物出现褪绿、枯黄、皱缩,幼叶常扭曲,植株生长不良发育畸形,导致不能开花结果。白粉病流行往往造成栽培植物的生物学产量及质量的重大损失。秦岭地处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是划分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同时还是我国华北华中和青藏高原三个植物地区的交汇处。秦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植被类型决定了该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独特性,对秦岭地区白粉菌进行研究不仅为秦岭菌物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最基础的依据和资料,也为将来白粉菌生物学研究及白粉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依据国际新的白粉菌分类系统,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与无性型个体发育及其超微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秦岭林区的360份白粉菌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共鉴定出有性型白粉菌5族、8属、53种,其中新种1个,无性型白粉菌1属、3亚属、11种,共涉及森林植物32科、74属、116种,其中有白粉菌寄主新记录种植物12种。对每种白粉菌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鉴定和详细描述,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全新评估和引证。初步区系分析表明,秦岭森林植物白粉菌以白粉菌属Erysiphe emend.占总数的70%,为优势种,其次为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占11.7%,单囊白粉菌属Podosphaera占6.7%,球针壳属Phyllactinia 5.0%,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叉钩丝壳属Samadaea及内丝白粉菌属Leveillula各占1.7%。从寄主植物分析来看菊科植物Asteraceae占到12%,为秦岭白粉菌的主要寄主类群,其次是豆科Leguminosae占9%,毛茛科Ranunculaceae、杨柳科Salicaceae占和唇形科植物Lamiaceae占7%。

刘铁志[10](2011)在《内蒙古白粉菌区系多样性》文中认为为阐明内蒙古白粉菌区系组成特点、探讨其起源和演化,对其区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区系中含有10种以上的属为白粉菌属(Erysiphe)、单囊白粉菌属(Podosphaera)和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3属共104种,占总种数的84.55%。根据地理分布资料,内蒙古白粉菌可划分为世界广布种(13.82%)、北温带成分(26.83%)、旧世界温带成分(17.07%)、温带亚洲成分(5.69%)、地中海—西亚及中亚成分(2.44%)、东亚—北美成分(4.88%)、东亚成分(18.70%)、中国特有种(8.12%)和北美成分(2.44%)等9个分布型;内蒙古白粉菌区系表现出明显的温带区系特征,并且东亚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与甘肃、吉林和新疆较为接近,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区系较为疏远。

二、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白粉菌Ⅰ──节丝壳属、布氏白粉菌属和单囊壳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白粉菌Ⅰ──节丝壳属、布氏白粉菌属和单囊壳属(论文提纲范文)

(1)呼和浩特市木本植物白粉病调查及病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白粉病发病症状及为害现状
    1.2 白粉菌的分类
    1.3 国内外白粉菌研究概况
        1.3.1 国外白粉菌研究概况
        1.3.2 国内白粉菌研究概况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地概况
    2.2 调查地点
    2.3 调查方法
    2.4 标本材料的采集
    2.5 形态特征的显微观察与鉴定
    2.6 呼和浩特市木本植物白粉病发生程度评估
3 结果与分析
    3.1 呼和浩特市木本植物白粉病发生情况
    3.2 木本植物白粉病病原鉴定
        3.2.1 白粉菌属白粉菌组
        3.2.2 白粉菌属叉丝壳组
        3.2.3 白粉菌属钩丝壳组
        3.2.4 节丝壳属
        3.2.5 单囊白粉菌属叉丝单囊壳组
        3.2.6 单囊白粉菌属单囊壳组
        3.2.7 叉钩丝壳属
        3.2.8 球针壳属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中国白粉菌目分类学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白粉菌分类系统的变更
1.1 白粉菌属级分类系统的建立
1.2 目前公认的白粉菌属级分类系统 2 中国白粉菌分类学研究进展
2.1 各类群白粉菌分类学研究现状
    2.1.1 白粉菌族分类学研究现状
    2.1.2 戈洛文白粉菌族分类学研究现状
    2.1.3 离壁壳族分类学研究现状
    2.1.4 球针壳族分类学研究现状
    2.1.5 布氏白粉菌族分类学研究现状
    2.1.6 族未定属的分类学研究现状
2.2 白粉菌区系研究 3 白粉菌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4 展望

(3)中国区橡胶树白粉菌分类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生与为害
        1.1.1 橡胶树白粉病的为害
        1.1.2 橡胶树白粉菌的侵染特点及其发病症状
        1.1.3 橡胶树白粉菌的生物学特性
        1.1.4 橡胶树白粉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1.1.5 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
    1.2 橡胶树白粉菌分类学研究现状
        1.2.1 白粉菌传统属级分类概述
        1.2.2 白粉菌新属级分类系统
        1.2.3 橡胶树白粉菌的属级分类概述
        1.2.4 国内外白粉菌无性型研究现状
        1.2.5 核酸序列分析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
        1.2.6 核糖体DNA的结构及特点
        1.2.7 rDNA序列分析在白粉菌中的应用
    1.3 病原真菌DNA条形码的研究
        1.3.1 病原真菌DNA条形码研究的意义
        1.3.2 条形码技术与传统分类鉴定方法的比较
        1.3.3 DNA条形码的基本流程
        1.3.4 DNA条形码的标准序列要求
        1.3.5 DNA条形码技术在病原真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1.3.6 DNA条形码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1.4 基于分子标记技术的白粉菌遗传多样性概述
        1.4.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1.4.2 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1.4.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1.4.4 简单序列重复(SSR)
        1.4.5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
    1.5 叶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5.1 叶际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1.5.2 叶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
        1.5.3 叶际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1.5.4 叶际微生物与外界的互作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供试繁殖寄主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1.4 化学试剂和药品
        2.1.5 供试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橡胶树白粉菌发病症状及显微形态观察
        2.2.2 橡胶树白粉菌的致病性鉴定
        2.2.3 橡胶树白粉菌的分离纯化和扩繁
        2.2.4 白粉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2.5 DNA纯度检测
        2.2.6 ITS-rDNA及28S-rDNA的PCR扩增
        2.2.7 PCR扩增产物的纯化
        2.2.8 PCR纯化产物的克隆转化
        2.2.9 菌液PCR检测和测序
        2.2.10 序列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
        2.2.11 单倍型鉴定
        2.2.12 聚类分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2.13 白粉菌属DNA条形码备选基因的引物设计与筛选
        2.2.14 DNA条形码备选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2.2.15 DNA条形码备选基因评价与序列分析
        2.2.16 橡胶树白粉菌IGS与28S的PCR扩增
        2.2.17 IGS与28S扩增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2.2.18 IGS-RFLP与28S-RFLP酶切产物检测
        2.2.19 IGS-RFLP与28S-RFLP数据分析
        2.2.20 橡胶树白粉菌ISSR引物筛选
        2.2.21 橡胶树白粉菌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2.2.22 橡胶树白粉菌ISSR各引物退火温度的优化
        2.2.23 橡胶树白粉菌ISSR-PCR反应程序
        2.2.24 橡胶树白粉菌ISSR数据分析
        2.2.25 橡胶树白粉病叶际微生物DNA提取
        2.2.26 叶际微生物16S与ITS的扩增与测序
        2.2.27 序列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橡胶树白粉菌的发病症状及显微形态观察
        3.1.1 橡胶树白粉菌发病症状
        3.1.2 橡胶树白粉菌显微形态观察
        3.1.3 橡胶树白粉菌分生孢子大小统计
    3.2 橡胶树白粉菌的致病性鉴定
    3.3 橡胶树白粉菌rDNA序列分析
        3.3.1 橡胶树白粉菌ITS-rDNA序列分析
        3.3.2 橡胶树白粉菌28S-rDNA序列分析
    3.4 橡胶树白粉菌分子鉴定
    3.5 橡胶树白粉菌rDNA序列的同源性与遗传距离
    3.6 橡胶树白粉菌rDNA系统发育分析
    3.7 rDNA片段的单倍型分析
    3.8 橡胶树白粉菌聚类分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9 备选DNA条形码片段的筛选与评价
    3.10 备选DNA片段的GC含量分析
    3.11 备选DNA片段的条形码分析
    3.12 备选DNA片段的变异特征
    3.13 备选条形码片段的鉴定分析
    3.14 备选片段的同源性与遗传距离
    3.15 备选条形码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
    3.16 橡胶树白粉菌多基因系统进化与起源分析
    3.17 RFLP与ISSR分析橡胶树白粉菌DNA的选取
    3.18 橡胶树白粉菌IGS与28S的PCR扩增
    3.19 IGS与28S扩增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3.20 IGS-RFLP与28S-RFLP聚类分析
    3.21 群体基因型划分与外界环境的相关性
    3.22 橡胶树白粉菌ISSR引物的筛选
    3.23 橡胶树白粉菌ISSR扩增及多态性分析
    3.24 橡胶树白粉菌菌株ISSR聚类分析
    3.25 橡胶树白粉菌菌株主成分分析
    3.26 橡胶树白粉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3.27 橡胶树白粉菌种群的遗传分化
    3.28 橡胶树白粉菌种群的聚类分析
    3.29 橡胶树白粉病叶际细菌群落基本组成和结构
    3.30 橡胶树白粉病叶际细菌的多样性指数分析
    3.31 不同地区样品的PCA分析与NMDS分析
    3.32 不同地区样品叶际细菌类群LEfSe分析
    3.33 OTUs聚类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3.34 橡胶树白粉病叶际真菌群落基本组成和结构
    3.35 橡胶树白粉病叶际真菌群的多样性指数分析
    3.36 不同地区样品叶际真菌类群LEfSe分析
    3.37 不同地区样品叶际真菌样本层次聚类树
    3.38 OTUs聚类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橡胶树白粉菌的分类鉴定
    4.2 白粉菌属DNA条形码筛选与评价
    4.3 橡胶树白粉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4.4 橡胶树白粉病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5 结论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江苏白粉菌研究Ⅰ.云台山地区的植物白粉菌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种群数量
2 区系特征
3 生态特点
4 栽培植物白粉病
    4.1 禾谷类作物
    4.2 果树类植物
    4.3 蔬菜类植物
    4.4 花卉类植物
    4.5 园林绿化植物

(5)吉林省枸杞白粉病病原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症状观察
        1.2.2 病原菌形态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性态特征
    2.2 有性态特征
3 讨论

(6)秦岭林区白粉菌分类、分子系统学研究及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白粉菌与白粉病基本特征
        1.1.1 白粉病症状与危害
        1.1.2 白粉菌形态学特征
    1.2 白粉菌分类学研究
        1.2.1 目、科、亚科及族划分
        1.2.2 属级划分
        1.2.3 种的划分
    1.3 国内外白粉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概况
        1.3.1 国外白粉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1.3.2 国内白粉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1.4 国内外白粉菌区系研究概况
        1.4.1 国外白粉菌区系研究
        1.4.2 国内白粉菌区系研究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标本采集及收集
        2.1.2 标本保存
        2.1.3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2.1.4 应用软件
    2.2 研究依据及方法
        2.2.1 形态学研究依据及方法
        2.2.2 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分析方法
        2.2.3 白粉菌区系地理特征分析依据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新种、新记录种及寄主新记录
        3.1.1 白粉菌新种
        3.1.2 中国新记录种
        3.1.3 寄主新记录
    3.2 秦岭森林植物白粉菌记述
    3.3 系统发育学研究
        3.3.1 PCR扩增及克隆测序
        3.3.2 rDNA序列分析
        3.3.3 rDNA-ITS序列聚类分析
        3.3.4 rDNA-28S序列聚类分析
    3.4 白粉菌区系分析
        3.4.1 秦岭森林植物白粉菌组成
        3.4.2 秦岭林区森林植物白粉菌垂直分布
        3.4.3 秦岭林区白粉菌地理成分
        3.4.4 秦岭林区白粉菌与邻近地区白粉菌区系比较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秦岭森林植物白粉菌分类
    4.2 秦岭森林植物白粉菌分子系统发育
    4.3 秦岭森林植物白粉菌区系特征
    4.4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7)云南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cola的鉴定及分生孢子发芽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白粉菌的危害
    1.2 白粉菌的系统分类研究
        1.2.1 白粉菌科(Family)及科以上的分类研究
        1.2.2 白粉菌亚科(Subfamily)的分类研究
        1.2.3 白粉菌属(Genus)的分类研究
        1.2.4 白粉菌种(Species)的分类研究
        1.2.5 白粉菌系统分类的研究进展
    1.3 关于危害木本植物的球针壳属Phyllactinia的研究进展
        1.3.1 球针壳属Phyllactinia的形态特征
        1.3.2 球针壳属Phyllactinia的分类历史
    1.4 桑生球针壳Phyllactinia moricola的研究进展
        1.4.1 桑生球针壳Phyllactinia moricola的研究历史
        1.4.2 桑生球针壳Phyllactinia moricola对桑树的危害
    1.5 分子生物学在白粉菌分子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1.5.1 rDNA在白粉菌的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1.5.2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
        1.5.3 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ISSR)技术
        1.5.4 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云南桑白粉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光学显微镜观察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3.3 实验结果
        3.3.1 病叶特征
        3.3.2 菌丝
        3.3.3 分生孢子梗
        3.3.4 分生孢子
        3.3.5 子囊果及附属丝
        3.3.6 子囊及子囊孢子
    3.4 讨论
第四章 云南桑白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发芽的多样性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分生孢子萌发的观察
    4.3 实验结果
        4.3.1 分生孢子的萌发情况
        4.3.2 分生孢子发芽的多样性
    4.4 讨论
第五章 云南桑白粉病病原菌ITS序列分析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设备
        5.1.4 主要缓冲液配方
    5.2 实验方法
        5.2.1 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5.2.2 真菌ITS通用引物
        5.2.3 PCR扩增及凝胶电泳的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PCR扩增与凝胶电泳
        5.3.2 病原菌的ITS序列测定结果
        5.3.3 ITS rDNA同源性分析
        5.3.4 ITS rDNA系统发育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专利及参加课题

(8)吉林省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白粉菌的分类学概况
        1.1.1 白粉菌目和科的分类
        1.1.2 属的分类
        1.1.3 种的划分
    1.2 国内外白粉菌区系研究现状
        1.2.1 国外白粉菌区系研究
        1.2.2 国内白粉菌区系研究进展
    1.3 吉林省白粉菌研究进展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白粉菌形态学研究
        2.1.1 试验材料
        2.1.2 寄主鉴定
        2.1.3 寄生部位和症状的观察
        2.1.4 形态特征的显微观察
    2.2 吉林省白粉菌区系研究
        2.2.1 区系组成的统计分析
        2.2.2 地理成分分析
        2.2.3 吉林省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白粉菌区系的比较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形态学观察结果
        3.1.1 中国新记录种
        3.1.2 东北地区新记录种
        3.1.3 吉林省新记录种
        3.1.4 其他种类白粉菌
    3.2 吉林省白粉菌区系分析结果
        3.2.1 全型和有性型的属、种构成
        3.2.2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3.2.2.1 北温带成分
        3.2.2.2 东亚—北美成分
        3.2.2.3 东亚成分
        3.2.2.4 旧世界温带成分
        3.2.2.5 世界广布种
        3.2.2.6 温带亚洲成分
        3.2.2.7 中国特有种
        3.2.3 吉林省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白粉菌区系的比较
    3.3 吉林省个地区白粉菌的分布
        3.3.1 白城地区
        3.3.2 松原地区
        3.3.3 四平地区
        3.3.4 长春地区
        3.3.5 吉林地区
        3.3.6 辽源地区
        3.3.7 通化、白山、延边地区
    3.4 白粉菌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
    3.5 吉林省白粉菌寄主在各科中的分布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彩版
图版
附表1 吉林省已报道白粉菌概况
致谢
作者简介

(9)秦岭主要林区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白粉菌分类研究概况
        1.1.1 目、科及亚科分类
        1.1.2 属的分类
        1.1.3 种的划分
    1.2 国内外白粉菌区系研究现状
        1.2.1 国外白粉菌区系研究
        1.2.2 国内白粉菌区系研究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材料及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标本采集
        2.1.2 标本保存
    2.2 鉴定方法
        2.2.1 标本鉴定依据
        2.2.2 全性型与有性型观察
        2.2.3 无性型扫描电镜观察
第三章 秦岭森林植物白粉菌记述
    3.1 中国白粉菌一新种
    3.2 全性型或有性型白粉菌分类
        3.2.1 布氏白粉菌族 Tribe Blumerieae
        3.2.2 离壁壳族 Tribe Cystotheceae
        3.2.3 白粉菌族Tribe Erysipheae
        3.2.4 高氏白粉菌族Tribe Golovinomyceteae
        3.2.5 球针壳族Tribe Phyllactinieae
    3.3 无性型白粉菌分类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扫描电镜照片
致谢
作者简介

(10)内蒙古白粉菌区系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区系组成的统计和分析
    1.2 地理成分分析
    1.3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白粉菌区系的相似性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内蒙古白粉菌区系的属、种构成
    2.2 内蒙古白粉菌属、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2.2.1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2.2.2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2.3 内蒙古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白粉菌区系比较

四、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白粉菌Ⅰ──节丝壳属、布氏白粉菌属和单囊壳属(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和浩特市木本植物白粉病调查及病原鉴定[D]. 于欢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2]中国白粉菌目分类学研究现状[J]. 唐淑荣,管观秀,刘淑艳. 菌物研究, 2018(03)
  • [3]中国区橡胶树白粉菌分类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吴华. 海南大学, 2018
  • [4]江苏白粉菌研究Ⅰ.云台山地区的植物白粉菌调查[J]. 陈永凡,于守荣,杜永. 农业科技通讯, 2017(11)
  • [5]吉林省枸杞白粉病病原菌鉴定[J]. 董毓平,姜文涛,柳建,李玉,刘淑艳. 菌物研究, 2016(03)
  • [6]秦岭林区白粉菌分类、分子系统学研究及区系分析[D]. 白露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1)
  • [7]云南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cola的鉴定及分生孢子发芽特性的研究[D]. 杨俐. 西南大学, 2013(12)
  • [8]吉林省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D]. 姜文涛.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 [9]秦岭主要林区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D]. 白露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10]内蒙古白粉菌区系多样性[J]. 刘铁志. 菌物研究, 2011(01)

标签:;  ;  ;  ;  ;  

内蒙古赤峰地区白粉病Ⅰ——节叶菌、布鲁氏菌和单囊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