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富士苹果栽培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红富士苹果栽培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红富士苹果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红[1](2021)在《烟台红富士苹果的特点及种植管理》文中提出现如今我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占据世界的重大占比,山东烟台的红富士苹果数量较多,果实甘甜,同时富有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主要对烟台红富士苹果的特点和种植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

张强强[2](2021)在《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推进,苹果产业率先进入市场化改革。在产业比较收益诱导下,中国苹果生产区域不断扩张、产业较快发展,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从1988年和1992年以来持续居世界首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苹果种植区域已扩大到25个省(区、市),涵盖渤海湾产区、黄土高原产区、黄河故道产区、西南冷凉高地产区和特色产区五大区域。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与生活水平提高,苹果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加快,现有的苹果生产、供给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变化,导致苹果产业发展面临供给总量与质量结构失衡问题。在高产量、高进口、高成本助推下,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加大,凸显了优化中国苹果生产空间布局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由于部分区域苹果相对价格较高的溢出效应、产业精准扶贫方面的政策支持、农户理性选择的异质性等因素,诱导中国非适生区和次生区的苹果面积扩张较快、产量比例上升过高,导致苹果产业总体发展质量下降,放大了苹果生产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苹果市场价格持续波动,亟需优化苹果生产布局、降低苹果生产风险和稳定苹果市场价格。同时,苹果产业已成为主产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现有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及后备耕地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境中,要切实保障主产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苹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其生产布局,提高其苹果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揭示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演变规律;第二,分析影响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第三,评价现阶段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是否合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研究和设计进一步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建议方案。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总结有关农业生产布局和苹果生产布局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集中度指数、重心指标等方法,分析中国苹果生产的发展历程、增产动因与空间集聚特征。其次,基于产业布局理论、农业生产布局理论、农业区域要素理论和新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的理论框架,运用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各驱动因素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的影响。再次,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运用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评价各产区和各省区苹果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最后,在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和优势评价的结论总结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必要性、基本原则与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国苹果产能持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苹果生产发展迅速,在世界苹果产业和中国水果产业中均占据重要地位。从苹果生产的时序变化特征视角,中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均呈波动增长趋势,但苹果种植面积波动幅度较大,苹果生产规模经历了稳定期(1978~1984年)、速增期Ⅰ(1985~1991年)、速增期Ⅱ(1992~1996年)、速降期(1997~2003年)和饱和期(2004~2018年)五个阶段。苹果技术进步驱动单产水平的提升是中国苹果增产的主要动力。2.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重心呈现“西移南进”特征。1978~2018年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在空间上持续扩张,导致苹果生产集中化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苹果生产格局正在向优势区集聚,其中黄土高原优势区的苹果生产集中度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最高,并演变成为中国最大的苹果产区;渤海湾优势区逐步下降为中国第二大苹果产区;其他产区苹果生产地位基本稳定。中国苹果种植面积重心也由1978年的115.24°E和37.06°N(位于河北省巨鹿县境内)移动至2018年的110.16°E和36.44°N(位于陕西省延长县境内),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了586.13千米;苹果产量重心由1978年的116.95°E和37.86°N(位于河北省南皮县境内)移动至2018年的111.65°E和36.44°N(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境内),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了609.40千米。中国苹果生产重心呈现“西移南进”态势,由渤海湾优势区向黄土高原优势区迁移,符合国家苹果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目标导向。3.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受多重因素影响。1978年以来中国省域层面的苹果生产空间自相关性显着,并呈波浪式演进趋势。苹果种植面积的空间集聚程度具有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苹果种植高集聚区明显向西南方向移动。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境中,苹果比较收益、苹果有效灌溉面积、运输密度、苹果优势区域规划、“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苹果受灾面积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具有显着影响。4.中国苹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差异分化明显且布局总体合理。在产区层面,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生产的效率、规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且在五大产区中具有最明显的苹果规模优势;渤海湾优势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呈“倒U”型趋势,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黄河故道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有所上升,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略有下降;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虽略有增加,但规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逐步下降;特色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明显下降,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有所上升。在省区层面,陕西、山西和河南等中西部省区苹果生产的效率、规模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增长明显,中国苹果生产重心从渤海湾优势区向黄土高原优势区转移符合区域种植业内部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5.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仍需要进一步优化。部分省区的苹果生产效率与规模比较优势缺乏一致性,有些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省区呈现规模比较优势明显高于效率比较优势特征。部分传统产区苹果生产地位下降,即中国苹果主产省区基本格局相对稳定,但山东、辽宁、河北等沿海省份的苹果生产地位有所下降,而陕西、甘肃等内陆省份的苹果生产地位呈增长趋势。苹果产销的地域分异扩大,苹果生产与消费的区域不平衡性增强,苹果远距离物流、大规模运输格局难以改变;部分省区不具有苹果效益优势,苹果生产成本与收益变化是促动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变化的真正动因,甘肃和河南等高投入—低产出区与山西、河北和辽宁等低投入—低产出区苹果生产已不具有效益优势。6.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需要多举措并举。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因地制宜布局原则贯彻乏力、苹果生产效率总体较低、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凸显了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必要性。在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时,应该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苹果效益导向和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原则,增强《规划》政策的引导与政府的规制作用,改善苹果生产条件,促进苹果供需有效衔接。

牛蛉磊,吉光鹏[3](2021)在《小海子垦区红富士苹果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作者分析了小海子垦区内红富士苹果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红富士苹果优质高效管理措施,为当地红富士苹果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张旭[4](2020)在《富士苹果不同砧穗组合在甘肃陇东地区抗寒性和生长结果表现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苹果栽培模式主要分为矮化和乔化两种方式,矮化密植栽培模式是我国苹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矮化砧木的选择是苹果矮化栽培的关键。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是我国苹果优势主产区,目前仍以乔化栽培方式为主,栽培模式的改良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甘肃庆城苹果试验示范站9种不同中间砧‘长富2号’为试验材料,利用田间调查和生理生态指标测定方法,对9种不同砧木富士的抗寒性、生长结果习性、果实品质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在甘肃陇东地区适合富士生长的优良矮化砧木。取得结果如下:1.对9种不同砧木的富士一年生枝条开展离体低温处理试验,研究发现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相对电导率(REC)、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花青苷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合样品电导率及Logistic方程计算得出不同砧木富士的半致死温度(LT50),其中:SH6砧木富士LT50最低,为-35.293℃,JM7砧木富士LT50最高,为-23.759℃。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方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富士抗寒性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SH6、SH1、SH38、SC1,抗寒性最强;第二类为M7、M26、M9,抗寒性较强;第三类为JM7、T337,抗寒性较弱。2.综合比较4a-6a的树体生长结果习性,JM7、T337砧木富士树体高大,秋稍生长量大,长枝率高,树势旺长;SH6、SH38砧木对富士树体的致矮性最强,树体株高始终在300cm以下,树体矮小,春秋稍生长量小,短枝率高,树势较弱;M7、M9、M26、SC1、SH1砧木对富士树体的致矮性较强,新稍生长量适中,中长短枝比例适中,树势中庸,树体结构较合理。T337砧木富士丰产性最好,SC1、SH1砧木富士次之,而SH6表现最差,产量最低,仅为T337的1/4。3.果实品质分析表明,SH系砧木果个大小适中、果实着色指数高、果面光洁度好、可溶性固形物及固酸比含量高,果实外观品质好、内在风味佳;M系列及JM7砧木果个偏大,着色程度一般,可溶性固型物及固酸比含量低于SH系砧木,果实风味稍欠佳。综上所述,综合比较9种砧木富士抗寒性、生长结果习性、果实品质三方面的差异,SH1、SC1砧木富士表现最好,是甘肃陇东地区表现优良的砧穗组合;M26、M9、M7、SH38为砧木的富士风味一般,表现次之,在立地条件好地区可考虑选用;SH6丰产性差,T337、JM7抗寒性差,三者综合表现不佳,在陇东地区的适应性较差。

曲艳[5](2019)在《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海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国内各个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发出了种类繁多的特色农产品,在我国农村展开了大面积的推广,同时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等层面获得了显着效果。但是在供应充实的状况下,商家间的激烈竞争不单在产品上,更是将目光转移到了消费者身上。消费者行为对特色农产品营销的影响日渐显着,迎合消费者需要的特色农产品才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销路。从现代营销理论出发,相关行业在获得巨大效益前,首先要制定明确有效的营销战略,分析消费者的行为。为了给以特色农产品销售为主的城市提供一些切实可靠的参考,本文以海阳市特色农产品为例,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消费者行为对海阳市特色农产品的具体影响,进而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提出适合我国环境的中小型农业城市特色农产品的营销策略。本文首先回顾了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策略的发展,然后以海阳市为例,介绍了海阳市农产品以及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及营销现状,经过问卷星在海阳市广发调查问卷,运用回归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等多类分析工具的SPSS软件,展开数据地区具体统计与剖析,从这些剖析中能够获得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按照重要的影响因素构建模型,制定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海阳市特色农产品的营销策略。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促销、产品、渠道、价格、人员、过程及环境等因素与海阳市特色农产品消费者行为的相关性指数较高,其中产品因素对海阳市特色农产品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最大。为了实现海阳市特色农产品利润最大化,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针对海阳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的优化建议,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产品方面,实施定制品营销,提升产品品质、品牌化策略、产品绿色化策略;价格方面,差别定价策略,分档定价策略;促销方面,加强与目标顾客经常接触的媒体的合作,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加强关系营销,借助大型活动塑造形象,发展展会经济;渠道方面,直接接触终端消费者,开展社群营销。加强合作,拓宽渠道。联网触电,拓宽网络销售渠道;人员方面,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建设网络推广人才体系;过程方面,关注提供服务的全过程,设立清晰的标准;物质环境方面,开展体验式营销活动,改善消费者的购物环境,提高对于所有顾客的服务质量。

彭晶晶[6](2019)在《新疆南疆典型种植区苹果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苹果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特色林果产业之一,具有显着的区位优势、质量优势、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由于生产资料没有达到最佳的配置,造成部分资源浪费、产出率不高、果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凸显。如何在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与科学的技术管理体系下实现苹果生产的数量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的主要核心章节分为五部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借助苹果的绿色发展技术为主线,全面对比分析全国苹果主产区生产种植的面积与产量的发展趋势,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系统的阐述。第一部分对我国、新疆及南疆苹果主产区的产销情况进行概述,了解样本区苹果生产种植的产销现状及问题所在;第二部分,通过问卷发放借助调研数据资料动态分析了近三年间不同的种植区域、不同种植规模、不同树龄的苹果生产的物质投入投入及产出构成,寻找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及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借助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不同类型苹果种植户的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剖析苹果种植中投入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制约产出提高的核心要素,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果品质量和减少劳动力投入提出优化方案。第三部分,运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寻苹果种植户对绿色技术的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了解果农对绿色技术的的认知及采纳意愿、绿色种植与传统种植的果品销售级别,为绿色技术的推广和扩散提供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南疆典型种植区苹果产量随种植面积的增长而增加。样本区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由2006年24.09万亩和18.94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69.36万亩和123.83万吨,亩均产量逐渐提高,高投入、高产出,致使新疆苹果比较优势愈加不明显。(2)不同种植区域、不同种植规模、不同种植树龄生产物质投入不同,2016-2018年,绿色型苹果与传统型苹果的种植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各项投入分别占总投入的23.6%、51.8%、24.6%与21.3%、56.1%、22.6%,产前环节的物质投入趋于稳定,产中环节的生产资料的投入与产后环节冷藏运输投入有一定的增幅,其中兵团种植者的各项投入均高于地方,过量施药带来的农药残留、果品质量下降,违背了环境的保护和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3)苹果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总体水平略有提高。兵团与地方综合技术效率相比,兵团种植户综合技术效率(0.588)高于地方(0.517),规模效率是制约地方种植户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其中兵团的规模效率(0.767)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于地方(0.523)。但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兵团和地方种植户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规模效率却被高估。(4)在8项与苹果绿色生产有直接关系的农业技术中,兵团和地方种植户对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绿色环保技术的需求最大,对育苗嫁接栽培技术的需求最低,其绿色生产技术优先需求比例逐年增加,整体上地方的技术需求意愿和掌握程度均较低,苹果种植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及行为特征对绿色技术的选择与采纳行为呈现显着差异。因此要缓解目前果品供给与消费需求结构性矛盾及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在整个产业链和发展趋势下,苹果产业应以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果品的需求为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降低苹果产中、产后运输加工等环节的各项成本,严格规范苹果种植户的用药施肥,增施低毒高效、绿肥、饼肥等绿色农药肥料,代替目前依赖资源投入与科技创新型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建立标准苹果示范园区,培育新型多元化种植主体,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产业竞争力。(2)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与产出率,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对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灌溉、农药、肥料等各项投入的冗余部分进行结构性调整,减少生产成本的无效投入,加大生态果品示范基地建设。严格规范种植户的绿色生产行为,从苗木选取、树体健康、生产管理、要素投入等种植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推行果品基地认证,建立一户一码产品可追溯平台,实现“三品一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识认证)的品牌推广和建设,确保绿色健康果品的每一步都进行技术安全监测。(3)强化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积极完善现有的推广主体与机制,依靠农技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大学院校、种植大户等相关的单位或部门合理的安排绿色技术推广服务,确保种植户能够掌握核心的生产管理技术,同时加强对绿色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根据苹果种植的区域,确定标准生产的科技示范户,提高周边种植户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

牛雨晴[7](2019)在《陕西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苹果产业是陕西省洛川县的主导产业。洛川县自然条件优越,所产的苹果具有个大色艳、细脆香甜、耐贮藏、无污染等特点。通过近70年的不断发展,已逐步成为洛川县农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及特色产业。但是,在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花期自然灾害频发、季节性劳动力短缺、果农专业合作社未能发挥出作用、苹果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加强、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与分析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对充分发挥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优势,进而推动洛川县苹果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充分了解国内外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洛川县苹果产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得出洛川县苹果产业在自然地理、交通、果品、品牌和技术这五个方面具有优势;且在国家农业政策导向、陕果品牌专线建设、科技农业发展、消费市场多元化这四个方面存在着机遇。但是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同时存在机械化水平低、风险抵抗力差、加工配套产业发展落后、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且未凸显品牌效应的劣势,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和绿色壁垒增加带来的风险。最后,立足于未来洛川苹果市场需求,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防灾力度以提高抗风险能力、完善相应机制以提高劳务输入、进行标准化生产以保证果品质量、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以促进产业发展、做好营销工作以带动品牌销售、提高深加工水平并扩展国外市场等对策建议。使洛川县苹果产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走上一条更加商品化和产业化的道路,进一步做大做强洛川县苹果产业。

高敬东[8](2019)在《SH1矮砧苹果高效密植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H1为我国自主选育的本土苹果矮化砧木,因缺乏配套的栽培技术模式在我省发展缓慢,因此,作者根据我省立地、气候条件从栽植密度、拉枝角度、节水灌溉等三个方面进行红富士/SH1高效密植栽培的关键技术比较试验。第一,不同拉枝角度比较试验。通过70°、90°、110°、130°的处理及不拉枝做对照,获得试验结果:拉枝角度110°时,中、短枝所占的比例最高达83.13%;百叶干、鲜重及厚度、面积、叶绿素含量均达了最高值分别为112.47g、47.83g、45.70mm、3485cm2、2.76mg/g;6-9月,每月叶片的光合速率最高值分别为27.18μmol CO2/(m2·s)、29.71μmol CO2/(m2·s)、30.50μmol CO2/(m2·s)、26.56μmol CO2/(m2·s),气孔导度均最高值分别为0.24mol H2O/(m2·s)、0.25 mol H2O/(m2·s)、0.26 mol H2O/(m2·s)、0.25 mol H2O/(m2·s);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均达到了最高值,分别为236g、0.85、16.12%、9.83 kg/cm2。第二,不同栽植密度比较试验。通过1.5 m×4m、2m×4m、2.5 m×4m不同栽培密度比较试验得出结果:第三年,树体高度、干径、冠径、新梢长度、单果重、着色面积、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差异不显着,株行距1.5 m×4m的亩产量和亩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512.82kg、2600.16元;第四、五年时,株行距2m×4m、2.5 m×4m的树体高度、干径、冠径、新梢长度、单果重、着色面积、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差异不显着,但远高于1.5 m×4m,株行距2.0m×4m的亩产量和亩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2063.38kg、10489.68元。第三,不同节水灌溉比较试验。本试验通过大水漫灌,起垄覆膜小沟灌溉,树下生草灌溉三种比较试验,得出结果:三年中,每年起垄覆膜小沟灌溉灌溉量最少分别为0.21min、0.19min、0.2min;树体短、中枝最多分别为385.43条、368.22条、393条,树体的百叶鲜重最高分别为93.4g、92.57g、92.60g,百叶干重最高分别为36.70g、35.47g、35.60g,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为0.67 mg/100g FW、0.65 mg/100g FW、0.68 mg/100g FW,果实的单果重、着色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优果率最高分别为250.67g、0.89、87.31%、14.26%,243.12、0.89、88.24%、14.56%,249.47、0.88、8700%、14.60%,因此,起垄覆膜小沟灌溉下树体的经济效益最高。通过上述3个比较试验,得出了如下结论:长富2号/SH1的最适宜的拉枝角度为110°;长富2号/SH1的最适宜的栽植密度为株行距2.0m×4m;长富2号/SH1的最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为起垄覆膜小沟灌溉。

李天宇[9](2017)在《不同栽培措施对矮化自根砧富士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苹果矮化自根砧高纺锤形栽培系统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高效的苹果栽培系统,近几年在江苏省发展迅速,但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缺乏。为此我们2016年在丰县梁寨镇以2-3年生的矮化自根砧苹果示范园为基地,开展了相关研究,旨在为该苹果栽培模式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方面如下:(1)矮化自根砧不同定植高度对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矮化砧木对果树的生长发育起着生理调控作用,是果树的重要组成部分。砧木主要存在双向调控作用:一方面促进树体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另一方面影响着树体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以及果实的形成。本试验以矮化自根砧M9T337的富士苹果为材料,研究了砧木地面上不同高度对苹果叶片矿质元素、果实品质和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砧木地面高度的增加,树体的生长势降低,主干粗度、主干高度和生长量降低。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处理4-8cm时叶面积指数最大,达到1.59,处理8-12cm叶绿素含量最大,达到55.24SPAD;当砧木地面高度<0cm时,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含量较大;当砧木高度为4-8cm时,产量最大、果实单果重最大、糖酸含量相对于其他处理较高。综上所述,砧木地面高度在4-12cm范围,不仅有良好的树体矮化作用,有利于省力化栽培,而且可以有较高的产量和果实品质。(2)不同栽培密度对矮化自根砧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合理密植,调控栽植的空间结构,有利于树体冠层的形成,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达到提升果实产量与质量的目的。为此利用不同组合行宽密植栽培试验,通过对树体结构、叶面积指数,果实品质进行分析,探求适宜的栽植密度。结果表明:当栽培密度为4m×1m时,树体叶面积指数较大,并且果实品质优于4m×1.5m,4m×2m两个处理;产量随着株距的扩大而减小,4m×1m时的产量最高,为32298kg/hm2;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栽培密度的株距减小而下降。综上所述,4m×1m的栽培密度有利于矮化苹果的生长发育。(3)不同拉枝角度对矮化自根砧苹果枝条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拉枝,可以改善树体的冠层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早期产量。拉枝在当今的矮化栽培果园里是重要的栽培技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推广矮化苹果拉枝技术,更准确的确定拉枝角度,本试验以三年生和二年生矮化苹果树为材料,对其主枝进行拉枝角度处理。探究拉枝角度对三年生矮化苹果树枝条生长势,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拉枝角度对三年生和二年生矮化苹果树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年生树体随着拉枝角度增大,生长势逐渐降低;当拉枝角度为1 10°时,果实品质最佳;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拉枝角度增大而逐渐增加,并且二年生树体含量高于三年生树体的含量;三年生树体在拉枝110°时花芽分化率最高,达到66.9%;二年生树体的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均在拉枝100°左右为最高,三年生树体在110°左右为最高。因此,拉枝角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在110°左右较为适宜。(4)不同授粉方式的对坐果情况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高效的授粉方式不仅能保证树体的坐果率,更能减少劳力物力的输出,减轻人工授粉的劳动强度,便于果园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本研究对人工点授、液体授粉、蜜蜂授粉和自然授粉等4种辅助授粉技术对坐果率、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授粉方式对该地区苹果品种的坐果率、果实品质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人工点授效果较佳,花序坐果率达到54.3%,花朵坐果率达到44.1%,果实品质优良,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5)精准化留果技术体系研究:合适的留果量有利于促进果实品质,达到优质生产的要求。适当留果,不仅能保证产量,更能保证果实的质量,使果园的经济效益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以红富士苹果为材料,研究了根据主干嫁接口上10cm处横断面积不同留果量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果量为3/cm2时,平均单果重较高、果实外观品质和果实内在品质较好;留果量过大或过小时,单果重、果实外观品质、果实内在品质都相对于留果3/cm2较差;在确保产量的前提下,留果量保持在3/cm2左右,有利于果实生长发育,果实品质最佳,树体生长健壮。

屈军涛[10](2008)在《旱地红富士苹果高产的生物学原理及精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参照日本乔化红富士栽培模式,针对旱地红富士苹果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其果园个体和群体进行了合理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针对合理控制后的高中低产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地上部与地下部动态和静态的多方位调查。通过调查,初步探索出目前的旱地红富士精准化管理关键技术控制点,并通过2006~2008年对陕西省洛川县红富士苹果精准化管理关键技术进行系统试验调查及研究,对关键技术进行田间试验,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旱地红富士苹果精准化管理技术规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按照旱地红富士苹果树新梢与果实生长的两次高峰期,根据植物对肥料的吸收转化特点,应在3月下旬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由于渭北果区早春干旱,应结合追肥灌一次水,以满足新梢和果实对肥水的需求,促进果实迅速膨大,提高当年的产量;5月下旬进行第二次追肥,氮磷肥配合,以满足新梢和果实对肥水的需求,促进花芽分化;第三次追肥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前进行,以钾肥为主,促进果实膨大、着色、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6月10日之前应严格、提早进行疏花疏果,促进果实前期细胞分裂,提高果形指数和增大果个。加强5月下旬到6月下旬的夏季综合管理,可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分化质量。2.通过对根系的调查进一步确定了旱地红富士施肥的时间、施肥的空间位置。高产园产量的形成与其根系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密度密切相关。高产园和中产园根系密集分布层为20-40cm,与微生态因子的剖面最佳分布区在空间上的吻合,实现了果树吸收根密集分布区与最佳生态条件区的统一,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根系结构。而低产园根系密集分布层为0-20cm。高产园根系的数量约是中产园和低产园的2倍,在垂直和水平分布的各个区间,根系的数量都远远高于中产园和低产园根系的数量,根系组成呈大根少,小根多,即物理根少,功能根多的经济型生长模式。低产园根系因直径较大,鲜重明显大于中产园,吸收能力较强的小根占总根量比例相对较小。3.旱地红富士苹果高产园主干为1 m左右,树高2.8 m,主枝总数8个以内,开张角度为90度;每亩长枝、中枝、短枝及长、中、短总枝量分别为178、413.4、894.8、1486.2条;枝果比为2.57:1;叶果比为52.86:1;百叶鲜干重分别为75.446 g和34.532g;果实间距为25.7 cm;叶面积指数为3.9,透光率为33.325%。4.施用有机肥的果园,土壤速效N比单施化肥的增加9%,速效P降低8.3%,速效K增加22.2%,有机质提高52.7%,每hm2产量增加4698 kg,每hm2纯收入增加19189.5元。每hm2施沼渣45000 kg,其新梢生长量、百叶厚、百叶重均明显低于每hm2施75000kg羊粪,而每hm2施沼渣75000 kg和112500 kg后新梢生长量和百叶重、百叶厚显着高于每hm2施75000 kg羊粪。5.高、中、低产园土壤养分垂直分布均以0-20cm土层最高,其次是20-40cm,80-100cm土层由于受地表植被及耕作制度的影响而减小到最低。三类果园土壤养分总量高产园是中、低产园的2.27倍和1.23倍。由于高产园农家肥施用量大而化肥用量小,同时果园生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土壤保水保墒,进一步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改善了果实内在品质,确保了连年稳产。6.旱地红富士果园深层含水量随着不同的深层区段出现波浪式的变化,其曲线呈现一定规律的波峰波谷,而每个波谷对应的土层区段则会形成土壤水分干层;果树经过多年生长,对土壤深层水分的调运利用改变了水分干层的垂直位置;生产中应该按照“保护表层水,充分利用中层水,挖掘利用深层水”原则,采取精准化的节水栽培措施。7.针对旱地红富士果园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按照有机果品的要求进行精准防治,效果显着。喷施5倍沼液早期落叶病率比对照低17.15%。而且观察到苹果树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其它病虫害发生与危害也轻。根据黄蚜的趋光性利用黄纸板对苹果黄蚜在迁飞期在田间进行防治对苹果枝梢受黄蚜的为害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8.9月20—25日采的苹果适宜长期贮存,10月15日富士苹果已完成了自身的生理成熟,进入鲜食的最佳食用期;但早采对产量影响较大,9月20日与10月15日相比,平均单果重相差53.8 g,每666.6 m2挂果量按1.2万个苹果算,则每666.6 m2产量相差645 kg,每kg苹果按2.4元计算,则每666.6 m2收入减少1548元。

二、红富士苹果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富士苹果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烟台红富士苹果的特点及种植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红富士苹果生长的特点
2 红富士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 烟台红富士苹果的种植管理技术
    3.1 红富士苹果整形修剪技术
        3.1.1 整形修剪时间。
        3.1.2 幼树的整形修剪。
        第一,红富士苹果种植后在枝干饱满芽处剪截,进行高定干树。
        第二,果树在生长的过程中进行底定干树,定干的高度保持在50~70
    3.2 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
    3.3 红富士苹果的栽培技术
    3.4 红富士苹果的病虫害管理
4 结语

(2)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与评价
        1.3.1 农业生产布局演变规律研究
        1.3.2 农业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研究
        1.3.3 农业生产布局绩效评价研究
        1.3.4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研究
        1.3.5 文献评价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苹果及苹果生产
        2.1.2 农业生产布局及苹果生产布局
        2.1.3 农业演变规律及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
        2.1.4 区域优势评价及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布局理论
        2.2.2 农业生产布局理论
        2.2.3 新空间经济学理论
        2.2.4 农业区域要素理论
        2.2.5 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
    3.2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与特征
        3.2.1 渤海湾优势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2 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3 黄河故道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4 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5 特色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3.3.1 研究尺度
        3.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四章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历程与布局演变特征分析
    4.1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历程
        4.1.1 中国苹果生产的国际地位
        4.1.2 中国苹果生产的国内果业地位
        4.1.3 中国苹果生产发展阶段
        4.1.4 中国苹果品种结构
    4.2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分析
        4.2.1 苹果增产的贡献因素
        4.2.2 苹果生产区域集聚特征
        4.2.3 苹果生产重心变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5.1 理论假设
        5.1.1 资源禀赋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2 机会成本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3 基础设施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4 技术进步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5 消费需求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6 政策环境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2 空间分析方法
        5.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5.2.2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5.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5.3.3 空间杜宾模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分析
    6.1 苹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水平测算
        6.1.1 苹果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6.1.2 苹果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6.1.3 苹果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6.2 苹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变迁分析
        6.2.1 苹果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6.2.2 苹果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6.2.3 苹果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6.3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分析
        6.3.1 部分省区的效率与规模比较优势缺乏一致性
        6.3.2 部分传统产区苹果生产地位下降
        6.3.3 苹果产销的地域分异扩大
        6.3.4 部分主产省区苹果生产缺乏效益优势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与政策启示
    7.1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的必要性
        7.1.1 因地制宜布局原则贯彻乏力
        7.1.2 苹果生产效率总体较低
        7.1.3 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
    7.2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原则
        7.2.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7.2.2 坚持生产效益导向原则
        7.2.3 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则
    7.3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的政策启示
        7.3.1 增强政策引导与政府规制
        7.3.2 改善苹果生产条件
        7.3.3 促进苹果供需有效衔接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富士苹果不同砧穗组合在甘肃陇东地区抗寒性和生长结果表现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矮化砧木研究现状
        1.1.1 苹果矮化栽培方式
        1.1.2 矮化砧木研究现状
        1.1.3 国内矮化砧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 苹果矮化砧木致矮机理
        1.2.1 矮化砧木的解剖结构特点
        1.2.2 砧木致矮的生理生化研究
        1.2.3 砧木致矮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3 砧穗互作效应
        1.3.1 砧木对接穗树体形态的影响
        1.3.2 砧木对结果习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1.3.3 砧木对接穗抗性的影响
        1.3.4 砧木对接穗抗寒性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不同砧木富士抗寒相关指标测定
        2.3.2 不同砧木富士树体生长结果习性测定
        2.3.3 不同砧木富士果实品质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2.4.1 主成分分析
        2.4.2 隶属函数分析
        2.4.3 聚类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砧木富士枝条抗寒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
        3.1.1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富士电解质渗透率的影响及半致死温度计算
        3.1.2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富士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1.3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富士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3.1.4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富士可溶性蛋白含量活性的影响
        3.1.5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富士的丙二醛(MDA)的影响
        3.1.6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富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3.1.7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富士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3.1.8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富士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3.1.9 主成分分析
        3.1.10 隶属函数分析
        3.1.11 聚类分析
    3.2 不同砧木对富士树体生长特性的影响
        3.2.1 不同砧木对富士物候期的影响
        3.2.2 不同砧木对富士生长特性的影响
        3.2.3 不同砧木对富士丰产性的影响
    3.3 不同砧木对富士果实品质及结果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砧木对富士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3.3.2 不同砧木对富士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砧木对富士抗寒性的影响
    4.2 不同砧木对富士果实品质的影响
    4.3 不同砧木对富士树体生长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海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
2 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概念界定
        2.1.1 农产品及其特点
        2.1.2 特色农产品
    2.2 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
        2.2.1 消费者行为理论
        2.2.2 消费者行为特点
        2.2.3 营销的7P理论
    2.3 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关系理论
        2.3.1 消费者行为对营销策略的影响
        2.3.2 营销策略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海阳市特色农产品发展及营销现状分析
    3.1 海阳市农产品生产情况
    3.2 海阳市特色农产品发展及营销现状
        3.2.1 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分布及营销分析
        3.2.2 特色农产品促销方式及手段
        3.2.3 分销模式分析
        3.2.4 从业人员分析
        3.2.5 特色农产品展示及体验
    3.3 本章小结
4 海阳市特色农产品消费者行为的实证分析
    4.1 问卷设计与发放
        4.1.1 问卷发放
        4.1.2 问卷设计
    4.2 调查数据分析
        4.2.1 基本信息分析
        4.2.2 调研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4.2.3 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4.2.4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4.3 实证分析结论
    4.4 本章小结
5 海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改进建议
    5.1 提高产品品质及品牌价值
    5.2 采用科学的价格营销策略
    5.3 采用多样化促销模式
    5.4 拓宽分销渠道
    5.5 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及人才体系建设
    5.6 提高消费者消费过程的满意度
    5.7 开展特色农产品体验、展示和环境建设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海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调查问卷
致谢

(6)新疆南疆典型种植区苹果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2.1 国外关于苹果产业发展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2.3 国内外关于绿色技术发展研究
        1.2.4 国内外关于农户对生产技术的选择与采纳的行为相关研究
        1.2.6 评述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3.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技术效率
        2.1.2 绿色技术效率
        2.1.3 农户安全种植行为
    2.2 相关理论支撑
        2.2.1 全产业链理论
        2.2.2 投入产出理论
        2.2.3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4 成本-收益理论
        2.2.5 农户行为理论
        2.2.6 技术推广理论
第三章 新疆典型种植区苹果产业产销现状
    3.1 我国苹果产业产销概况
    3.2 新疆苹果生产概况
        3.2.1 新疆及兵团苹果生产现状
        3.2.2 新疆兵团各师苹果生产情况
    3.3 南疆典型种植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3.4 新疆苹果进出口情况
    3.5 苹果生产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5.1 种植环节存在的问题
        3.5.2 加工环节出现的问题
        3.5.3 销售环节出现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产业链下南疆典型区苹果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4.1 分析框架
    4.2 调研点选择与调研方式确定
        4.2.1 样本点的选取
        4.2.2 调查的内容及方式
        4.2.3 样本地区种植户的特征描述性分析
    4.3 南疆典型区苹果产前要素投入情况
    4.4 苹果产中要素投入情况
        4.4.1 不同产区苹果生产要素投入情况
        4.4.2 不同种植规模下苹果生产要素投入情况
        4.4.3 不同树龄苹果生产要素投入情况
        4.4.4 苹果单要素生产率分析
    4.5 苹果产业产后生产情况
    4.6 全产业链下南疆典型区苹果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疆典型种植区苹果绿色技术效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方法介绍
    5.2 变量选取
        5.2.1 投入产出变量选取
        5.2.2 环境变量选取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第一阶段:调整前苹果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测算分析
        5.3.2 第二阶段:运用SFA分解各要素的投入松弛变量
        5.3.3 第三阶段:调整数据后苹果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测算分析
    5.4 苹果生产投入冗余分析
        5.4.1 兵团和地方投入冗余分析
        5.4.2 不同规模、树龄与投入冗余相关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疆典型区苹果种植户绿色技术选择与采纳行为分析
    6.1 研究假设
    6.2 模型建立与变量定义
    6.3 农户种植技术信息需求描述性分析
        6.3.1 种植户对绿色技术需求的分析
        6.3.2 种植户对绿色技术获取途径的分析
        6.3.3 种植户对技术推广服务的评价分析
    6.4 种植户绿色苹果生产与传统苹果生产成本收益对比分析
        6.4.1 绿色苹果生产与传统苹果生产成本对比分析
        6.4.2 种植户绿色苹果产出与传统苹果产出结构对比分析
    6.5 种植户绿色农业技术选择与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6.5.2 多分类Probit模型回归估计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疆典型种植区苹果产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转变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与产出效率
        7.2.2 实施科学规范的标准化生产,加强无公害、绿色果品体系建设
        7.2.3 树立品牌意识,确立品牌定位,提高市场占有率
        7.2.4 加大基层技术指导人员对农户的科学管理培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陕西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架构、流程与方法
    1.4 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
2 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基础
    2.1 自然条件
        2.1.1 气候
        2.1.2 地质地貌
        2.1.3 流域植被
    2.2 社会条件
        2.2.1 人口数量
        2.2.2 交通
        2.2.3 水利水保
    2.3 文化条件
3 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分析
    3.1 苹果产业发展历程
        3.1.1 个人摸索种植阶段(1945-1955 年)
        3.1.2 集体经营阶段(1956-1978 年)
        3.1.3 农户承包阶段(1979-1995 年)
        3.1.4 产业持续发展阶段(1996 年至今)
    3.2 苹果产业经营状况
        3.2.1 苹果种植
        3.2.2 苹果加工
        3.2.3 苹果流通
        3.2.4 经营收入
    3.3 苹果产业发展现存问题
        3.3.1 花期自然灾害频发
        3.3.2 季节性劳动力短缺
        3.3.3 果农专业合作社未能发挥出作用
        3.3.4 苹果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加强
        3.3.5 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4 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4.1 优势
        4.1.1 自然地理优势
        4.1.2 交通优势
        4.1.3 果品优势
        4.1.4 品牌优势
        4.1.5 技术优势
    4.2 劣势
        4.2.1 机械化水平低
        4.2.2 风险抵抗力差
        4.2.3 加工配套产业发展落后
        4.2.4 营销体系不健全且未凸显品牌效应
    4.3 机遇
        4.3.1 国家农业政策导向
        4.3.2 陕果品牌专线建设
        4.3.3 科技农业发展
        4.3.4 消费市场多元化
    4.4 威胁
        4.4.1 生态环境恶化
        4.4.2 “绿色壁垒”增加
    4.5 战略选择
5 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防灾力度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5.2 完善相应机制以提高劳务输入
    5.3 进行标准化生产以保证果品质量
    5.4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以促进产业发展
    5.5 做好营销工作以带动品牌销售
    5.6 提高深加工水平并扩展国外市场
参考文献
致谢

(8)SH1矮砧苹果高效密植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前言
    1.1 国外矮砧苹果发展状况
        1.1.1 世界矮砧苹果发展起源及概述
        1.1.2 欧洲苹果发达国家矮砧苹果发展状况
        1.1.3 美洲矮砧苹果发展状况
        1.1.4 亚太区域矮砧苹果发展状况
    1.2 我国矮砧苹果栽培发展现状
    1.3 山西省矮砧苹果栽培状况
2 不同拉枝角度对SH1矮砧红富士树体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拉枝角度处理对树体一年生枝条类型构成影响
        2.2.2 不同拉枝角度处理对树体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2.2.3 不同拉枝角度处理对树体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2.2.4 不同拉枝角度处理对树体果实品质特性的影响
    2.3 讨论
3 不同栽植密度对SH1 矮砧红富士树体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栽植密度对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3.2.2 不同栽植密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3.2.3 不同栽植密度对树体产量的影响
        3.2.4 不同栽植密度对果实优果率的影响
    3.3 讨论
4 不同节水灌溉条件下对SH1 矮砧红富士树体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时间、地点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方法
        4.1.4 研究项目与方法
        4.1.5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处理方式下树体灌溉量的调查
        4.2.2 不同处理下树体枝条生长量的调查
        4.2.3 不同处理下树体叶片生长量的调查
        4.2.4 不同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4.2.5 不同处理对果实经济效益的影响
    4.3 讨论
5 结论
    5.1 长富2 号/SH1 的最适宜的拉枝角度为110°
    5.2 长富2 号/SH1 的最适宜的栽植密度为株行距2.0m×4m
    5.3 长富2 号/SH1 的最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为起垄覆膜小沟灌溉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9)不同栽培措施对矮化自根砧富士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2.1 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
        1.2.2 苹果产业发展的趋势
    1.3 苹果矮化栽培技术的发展
        1.3.1 世界各国矮化苹果栽培情况
        1.3.2 我国矮化苹果栽培情况
        1.3.3 我国矮化苹果栽培发展前景
    1.4 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情况
        1.4.1 砧木
        1.4.2 拉枝角度
        1.4.3 栽培密度
        1.4.4 授粉方式
        1.4.5 负载量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5.1 选题的目的
        1.5.2 选题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报告
    第一节 矮化自根砧不同定植高度对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第二节 不同栽培密度对矮化自根砧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第三节 不同拉枝角度对矮化自根砧苹果枝条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第四节 不同授粉方式的对坐果情况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节 精准化留果技术体系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10)旱地红富士苹果高产的生物学原理及精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苹果精准栽培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 个体与群体结构不合理
        1.2.2 土壤管理及施肥不科学
        1.2.3 水分缺乏
        1.2.4 病虫害防治不科学
        1.2.5 精准化管理关键技术配套差
    1.3 本研究领域国内外进展情况
        1.3.1 个体与群体的控制
        1.3.2 精准施肥技术
        1.3.3 精准灌溉技术
        1.3.4 病虫害精准防治技术
    1.4 选题的目的、依据和研究思路
        1.4.1 选题的目的
        1.4.2 选题的依据
        1.4.3 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材料及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果园群体与个体控制技术
        2.2.2 生物学特性调查
        2.2.3 土壤理化性状及施肥调查
        2.2.4 土壤深层水分利用规律调查
        2.2.5 病虫害调查及防治
        2.2.6 红富士精准采收期的确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旱地红富士生长发育动态
        3.1.1 旱地红富士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动态
        3.1.2 旱地红富士根系与地上部生长发育动态
    3.2 旱地红富士丰产园生物学特性
        3.2.1 旱地红富士高中低产园根系分布
        3.2.2 旱地红富士高中低产园地上部个体和群体指标
    3.3 旱地红富士果园土壤养分及施肥
        3.3.1 土壤养分
        3.3.2 有机肥对旱地红富士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3.3.3 有机肥对旱地红富士果园产量效益的影响
        3.3.4 旱地红富士果园施用沼肥的试验效果
    3.4 旱地红富士果园土壤深层水分
        3.4.1 土壤水分季节变化
        3.4.2 高中低产园土壤100cm深的水分垂直梯度变化
        3.4.3 不同果园土壤20m深的水分垂直梯度变化
    3.5 旱地红富士果园病虫害调查及精准防治
        3.5.1 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3.5.2 主要虫害发生情况
        3.5.3 喷施不同浓度沼液防治旱地红富士果园早期落叶病的试验结果
        3.5.4 黄板防治蚜虫效果
    3.6 旱地红富士采收期的确定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旱地果园精准化管理技术规范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红富士苹果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烟台红富士苹果的特点及种植管理[J]. 王新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05)
  • [2]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D]. 张强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小海子垦区红富士苹果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牛蛉磊,吉光鹏. 农业科技通讯, 2021(01)
  • [4]富士苹果不同砧穗组合在甘肃陇东地区抗寒性和生长结果表现差异分析[D]. 张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海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曲艳.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6]新疆南疆典型种植区苹果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研究[D]. 彭晶晶. 塔里木大学, 2019(04)
  • [7]陕西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研究[D]. 牛雨晴.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4)
  • [8]SH1矮砧苹果高效密植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 高敬东.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9]不同栽培措施对矮化自根砧富士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D]. 李天宇.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10]旱地红富士苹果高产的生物学原理及精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D]. 屈军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红富士苹果栽培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