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列宁与哲学导论

新版列宁与哲学导论

一、新版《列宁和哲学》导言(论文文献综述)

李冰[1](2021)在《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批判理论阐释其批判的缘起、内容和整体性指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视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确认,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的各个环节的批判,在内容和逻辑上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展开其整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批判理论的辩证否定中思考和解决不同阶段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形成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各个批判环节的弥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的厘清。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把批判本身转变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过去思辨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宗教批判中结束之前批判的误区,把批判的矛头由天国转向世俗世界奴役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了消除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深度剖析了支配阶级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导致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的根源,批判理论最终落脚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彻底回答了关乎人类解放的物质利益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完成其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在对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建立整体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着手于作为“一切批判的前提”(1)的宗教批判。宗教作为“世界的总理论”(2),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世界观,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受到宗教价值标准的衡量和限制。但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是政治国家用来麻痹人们忍受苦难并甘心服从统治的精神“鸦片”(2)。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现实歪曲的反映,马克思发现,世俗社会的现实苦难是人们诉诸宗教追求虚幻幸福的根源,进而把宗教批判的对象深入到世俗社会,推动近代哲学任务从批判“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转向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3),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4)。实现对尘世批判首先就要进行政治批判,而异化人最现实、最直接的力量就是政治国家。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宗教褪去政治职能后更加显露出其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剥削本质。只有消除政治国家,才能破除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强行施加的桎梏和枷锁。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产生和性质,国家只是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代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无法掩盖其阶级剥削本质,而政治解放的途径不在于国家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对产生出国家的利益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虽然政治解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进一步把握现实物质利益的关键一环,但却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马克思在揭露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中,明确了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只有进一步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一环。阶级社会剥削和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一元化,在私有财产支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将意识形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元价值”(5)根本无法实现向自身的返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从天国降到人间,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中完成其哲学的实践转向,通过对占据基础地位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研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现,构成了其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依据,并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人;政治批判揭示了私有制主导的国家的阶级性,进而发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无产阶级彻底颠覆中心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回归”,并最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统治逻辑造成的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与人的异化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现实武器打破人们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即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前提,才能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完成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明宗教问题、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以及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从异化中获得救赎的根本道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成真正的实现了从天国的解放到尘世的解放,从而在真实意义上完成了宗教批判。从宗教批判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实现“尘世批判”,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整体性的完成,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转变为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赵宏艳[2](2021)在《人教版与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专题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持续发展,课程改革从未停止。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修订完成后,高中历史教科书随之改编,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版统编教科书在编排体例、内容选择、课文结构等方面较之前有很大改变,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本文即以2003年和2017年颁布的课标为参照,以“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这一专题为研究对象,选择人教版和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两版教科书,着重分析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内容的论述差异,总结教科书编写特点,为使用教科书提出建议。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关于两版教科书的整体概述,包括对教科书编写背景、编写依据、编写体例、编写结构的说明。第二部分主要从课文正文系统和辅助系统两方面入手,对“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容进行具体比较,发现《中外历史纲要》有关本专题的内容在编排设计、篇幅比例、叙述方法、组合形式等方面都与之前的人教版有所不同。第三部分总结了两版教科书在编写本专题时体现的特点,人教版注重初高中知识衔接,注重遵循《课程标准》,注重语言设计的艺术性,但知识零散、时间跨度大;统编版语言简练、重视基础性,材料丰富、重视史料教学,问题新颖、重视启发性思考,但吸纳史学研究成果较少,学术性不浓。最后,根据教科书的编写特点提出使用建议,为教学提供参考。统编版教科书的更新符合我国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但它的推广不是为了区别旧教材,教师在运用时应该关注课标变化,合理整合教材;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增强学习趣味性;以教科书为依据,补充必要的学习材料;注意初高中知识衔接,处理好各版本教材间的关系,将两版教科书的内容融会贯通,在吃透教科书与了解学生基础的前提下,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了解俄国社会主义的首创性,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以及十月革命对俄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而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

张晶晶[3](2021)在《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及其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乔治·卢卡奇是欧洲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20世纪前半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处于领袖地位。他在1923年发表的论文集《历史和阶级意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着作中寻找理论依据,开启了以文化批判或意识革命为主题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新路径,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直延续着这一传统。因此卢卡奇被梅洛·庞蒂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卢卡奇写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在理论上具有复杂性。卢卡奇处于“马克思学徒期”,明显地带有黑格尔主义主体性哲学的特征,同时也有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理论自觉,提出阶级意识及其担负变革“历史”的使命,难免与其在1918年以前研究文学和审美的文化问题有直接关联。卢卡奇把德国、匈牙利暴力革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危机,主张用具体的总体性、革命的主体辩证法清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影响,使无产阶级从“物化”意识中解放出来,获得自觉的无产阶级意识。由此可见,正是卢卡奇独特的哲学思想来源和革命实践,使他能够创立出一种不同于苏联以认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本体论哲学,从而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论文主要围绕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安排了四大部分:一是考察阶级意识理论的形成背景,卢卡奇早期接受的教育及其对人格和思想形成的影响、同时代思想家对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的影响;二是阶级意识理论的基本内容,从阶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意识及其独特历史作用三个方面,来考察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的内容、形成逻辑及理论特色;三是从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的历史评价方面,包括阶级意识理论的生成逻辑,来探讨用思辨哲学方式建构的无产阶级意识的理论出路问题;四是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启示。论文通过研究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强调对无产阶级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一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从国家层面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二是阶级意识强调主体在实践中发挥自觉能动性、发展主体的丰富性,启发对青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共同理想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而凝心聚力。

张光明[4](2020)在《恩格斯晚年:思想、时代及身后历史》文中研究表明关于恩格斯的理论主张及其与马克思的关系,长期以来有各种争论。本文考察了晚年恩格斯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编辑工作以及在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革命与改良、俄国社会发展问题等问题上的论述,结合恩格斯去世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在各个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说"是站不住的。应该拒绝寻章摘句、断章取义的做法,本着诚实客观的态度对恩格斯思想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比较。所谓"恩格斯问题"不过是20世纪全球史所造成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与"意识形态的形式"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在人们头脑中歪曲了的思想映象而已。

解子荷[5](2020)在《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及其中国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文艺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和艺术的统称。文学和艺术作为通过塑造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本质上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映像。但是,在特定的社会中,文艺则不仅仅是社会意识形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还和特定的意识形态紧紧相连,表征着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这对于社会主义文艺来说,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性质在其文艺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彰显。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愈加激烈,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锐势尚存,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颠覆从未停歇,所以意识形态工作在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在不断强起来的中国更是显得极端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以社会主义文艺为研究对象,以其文艺中内蕴着的意识形态性为主要内容,从时间维度对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产生、初步发展、成熟、继续发展及全面展开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进而从空间维度去探析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具体表现。通过历史研究与逻辑研究的有机结合,研究实现了从理论视角上去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目标。理论来自实践,也反作用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因此,研究在关注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形成历史和理论本质的同时,还重点关注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相关问题,以此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绪论部分重点关注了选题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归纳总结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采用的方法和研究实现的创新点。第一章是从时间维度入手,借助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主要从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萌芽、初步发展、诞生、继续发展及全面展开几个阶段对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发展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分析。第二章侧重于探究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发展过程背后的理论逻辑。主要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入手,着重探析了文艺与意识形态性结合的必然性及其两者间的同一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实践过程、实践逻辑及其实践结果三方面的内容,不仅探究了社会主义文艺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的过程,也论证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在中国社会取得的重大成就。第四章主要探析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消除危机的应对措施。结语部分关注的是社会主义文艺中国化的当代价值。研究主要是从文艺对于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扎牢国人的文化自信、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及文艺推进“中国梦”的实现等几方面入手去探析。总之,本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着重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及解释分析法等具体方法,紧紧抓住文艺意识形态性这一核心概念和内容,通过历时性地描述,研究和分析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阐明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特征及具体表现;总结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在中国实践的主要成就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巩固与强化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应对措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本研究在视角、内容、观点及方法方面都有一定创新。

张玉[6](202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市民社会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民社会是西方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的概念,细致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对市民社会理论的相关阐释,是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关键之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着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市民社会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讨论,阐发了市民社会是“受到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以及“真正的市民社会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的两层内涵。《德意志意识形态》市民社会理论主要是从人学语境、共同体语境、世界历史语境三个维度展开讨论,体现了全方位立体感的话语逻辑。当然,《德意志意识形态》市民社会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不仅预示着西方传统市民社会理论的终结,也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批判理论提供了思想资源;就其现实层面上来说,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思想依据,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指引了前进方向。

张媛[7](202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人学思想是哲学史上的重点研究课题,也是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的理论问题,细致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学思想,是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关键。《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人学思想迈向成熟的标志,在这本经典着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人学思想的出发基点、建构关键、终极理想以及其他相关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主要是从存在论、本质论、发展论三重意义上展开阐释,从哲学反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政治实践的角度出发,完成了三大历史性转变,凸显了独树一帜的理论特质。《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首先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人学思想的形成,其次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最后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德意志意识形态》同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首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思想依据,其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徐文越[8](2020)在《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文中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一生从事的主要理论工作,其主要成果就是耗费几十年心血的恢宏巨着《资本论》,当然这一工作并未能完成。恩格斯准确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两大理论发现,正是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才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其中剩余价值的发现又是关键,与之并列的另一个发现就是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史观。对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在传统的解读中似乎并不存在太大争议,但二者内在统一的机制与环节并未得以完全展现。而在后来的其他解读路径中,二者关系却日益呈现为“并列”,甚至是走向“对立”,并处于实质的分离之中。由此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性质的解读也逐渐脱离开唯物史观境域,成为局限于现代学科内部对于既定事实的或实证化或观念论的批判,在根本上又囿于现代性范畴之内,使得政治经济学批判不再具有超越性和客观历史性。尽管这些解读路径可以导向激进的政治实践,并看似更符合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经验事实,但在脱离开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基础后,也就歪曲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实质和目的,使其停留于外在批判而难以深入到社会有机总体的内在关系之中,并失去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根本力度。这不仅危及对于马克思整体思想的正确理解,也往往影响到对于社会实践的指导,这也决定着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的阐释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样包含着实践价值。本文主要的阐释路径就是深入到文本之中,依据文本考察证实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共生共长、互为推进的内在关系,呈现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以恢复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保障其正确的批判性质。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得以深入推进,同时政治经济学批判又构成唯物史观发展中的必然环节。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对资产阶级社会内在结构的整体批判,在根本上也是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批判,而不是其他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批判或实证学科内的技术批判。虽然唯物史观着眼于人类社会,但其作为典型解析的依然是资产阶级社会,也并不存在脱离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纯粹唯物史观着作。唯物史观不仅在最深层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理论根基,更在最高处为其指引着人类解放的方向,并提供更为具体的方法论基础。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前奏的法哲学批判,可谓是马克思自身经历的一个独特阶段,不同于未经此阶段而直接进入经济批判并确立共产主义立场的赫斯等人。马克思看似“迟缓”的这一步却是意义重大,其不仅系统清理了自身之前的理性自由观念,对遭遇到的物质利益困惑问题作出了理论反思,开出了政治批判维度;而且在引向市民社会批判的同时确立了人类解放的主题,并揭示了政治解放的限度,在理论上发现了无产阶级概念。这一切都使得马克思在思想上与当时看似同行的青年黑格尔派有了实质性差别,也决定着马克思在随后开启的经济批判在性质上并不同于包括赫斯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人本主义批判。马克思在巴黎时期对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开启,是站在之前已确立的人类解放立场上对国民经济学根本前提的本质审视,通过分析阐明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内在关联,并且借助这两个因素引出了国民经济学批判的总线索。这根本上又在于马克思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创造性转化,从其精神生产史中收获了劳动辩证法,并通过感性活动原则奠定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存在论基础。对于马克思此时以异化劳动为核心展开的经济批判并不能仅仅从认识论层面或人本主义视角予以解读,而应从经济事实出发深入到本体论层面,否则便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路径相混同起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自发分工为核心,阐明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等方面的关系,草创了关于人类历史的科学即唯物史观,超越了一切市民社会科学或知性科学,从此马克思手中有了最为彻底也最为有力的批判武器,对于还未真正展开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有着深层理论奠基意义。这也在于唯物史观本身就是一种深层理论,并不是一种简单历时性的历史记叙,而是对于历史发展结构和内在矛盾运动的真正洞悉,根本揭示了社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政治经济学并非永恒的科学,其不过是对于特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经济关系的理论反映,本身具有历史性和暂时性,对其批判并不能脱离开唯物史观所阐明的理论地基。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深刻揭示了经济范畴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抽象表达,集中批判了那种脱离社会关系而单纯对经济范畴进行的理性设计和改造。这不仅针对略显肤浅的蒲鲁东,也同样针对自认为处于科学水平的政治经济学家,因其已预先将资产阶级社会关系设定为天然的存在,这也在根本上与唯物史观原则相背离。这些都通过对于蒲鲁东《贫困的哲学》的批判而得以阐明,并包含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的第一次科学阐释。马克思到达伦敦后在经历最为集中的一次经济学研究和批判后,终于形成了其计划中的理论巨着即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个手稿,这其中包含着远大于后来《资本论》的理论框架,也更有利于辨析其中的理论构想。特别是其中的《导言》实际上是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旨概说,同时也是对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对应性批判,并阐明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方法。马克思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已生成了以社会关系为本质维度的科学的概念范畴体系,体现为包含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的“二重性”特质,这也就从内部更为深入地批判了整个政治经济学。《资本论》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解析,面对的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有机总体,在叙述方式上有着一种类似先验的结构形式。但同时我们却不能将《资本论》中的范畴形式完全从黑格尔意义上进行解读,包括对于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价值形式概念以及资本逻辑的解析,在根本上还是要能回溯到唯物史观那里,而不能归为某种精神统摄。唯物史观在《资本论》中始终是在场的,并有着自身的呈现方式,也并不存在资本逻辑与生产逻辑的相互分割和对立,最终对于资本逻辑统治的克服并不能脱离开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由此生成的社会关系和内在矛盾的发展演进,这里展现的仍是唯物史观理论的根本意义。本文在文本考察的过程中又主要通过确立一个个思想路标,在比较研究中,辨清马克思思想上的根本超越之处。青年马克思曾与青年黑格尔派为伴,但在自身遭遇物质利益困惑并实现哲学上的变革后,又将这些曾经的思想伙伴一一超越,从中也更能辨清马克思思想的生成路径。马克思也曾与蒲鲁东交往密切,后又屡屡成为马克思的批判对象,正是在这种批判中更加澄清了唯物史观原理并坚定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又长期与政治经济学家的着作打交道,特别是对古典经济学多有吸取,但最终又在根本上超越了这些理论,并通过克服这些理论固有的内在矛盾而确立起自身的经济科学。而在马克思的整个思想生成和发展过程中,黑格尔的影响又是最为根本的,并贯穿始终。本文也试图将二者思想直接衔接,强调马克思通过实现对黑格尔思想理论的创造性转化,从而促成了自身的理论发现。本文也将唯物史观看作是从黑格尔体系中挣脱出来的伟大成就,而政治经济学批判正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石,同时又包含着对黑格尔辩证方法的创造性转化,实现了对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批判和超越。当然这些根本启示并不妨碍马克思对于黑格尔哲学的彻底批判,二者在性质上有着严格差别,并不能将政治经济学批判看作是黑格尔《逻辑学》的翻版,这样也就完全混淆了批判的性质。本文进而还对唯物史观的性质和方法论内涵进行了重新阐释,以此来澄清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关系中存在的种种误读,并真正呈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阐明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根本上是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批判的理论内涵和意义。

牛春雨[9](2020)在《人教社初中《世界历史》新旧教科书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以教科书为基础进行备课,学生通过教科书系统的学习历史课程。尤其是对初中学生来说,历史教科书是他们初步认识历史这门科目的窗口。本文主要对人教社2002年版和2018年版《世界历史》教科书从指导思想、编写体例、整体结构、知识点取舍、辅助系统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两版教科书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科书的指导思想和知识体系。通过教师问卷调查,探讨一线教师在使用新版教科书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结合对教科书本身的研究以及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的分析,为教师教学提出可行的建议。本论文首先从两版教科书的指导思想、编写体例、整体结构等方面进行一个较为宏观上的比较;然后总结两版教科书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师调查问卷并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了解到教师在使用新版《世界历史》教科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与旧版教科书相比课程内容有所增多,新出现的人物、事件、名词较多,这使得教师在备课中把握比较困难。同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变高,这些原因造成部分课无法在规定课时内完成。第二,部分参与调查的教师认为新版教科书与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存在差距,部分内容过深,使得教师使用教科书进行教学难度变大。第三,部分教师认为新版教科书的训练体系不符合当地实际教学情况。据此,笔者建议教师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以便更好地使用新版《世界历史》教科书。第一,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更好地把握新版教科书新增知识点;第二,对教科书进行合理的整合,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新课的讲授;第三,在使用过程中要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导向把握新版教科书中的重难点;第四,从学生角度出发使用新版教科书,在课堂讲授中把难点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或者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例子讲出来,化难为易;第五,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辅助系统进行教学,把课文辅助系统中出现的史料与当地考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孙夕龙[10](2019)在《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是一个整体,构成了一个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主要内容之一。整体来看,他们意识形态思想形成过程时间比较一致,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一致,只是侧重点不同。论文第一部分是意识形态思想史。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有一个从唯心主义性质逐步转变为唯物主义性质,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第一,合作之前马克思的思想历程。首先,马克思中学时期已经具有个体与共同体相统一的思想种子。大学时期确立了作为自我意识的“绝对自由”、理性、“理论精神”和哲学的独立存在和绝对地位,抛弃了宗教,确立了哲学实践思路,即哲学批判或“理论精神”根据“本质”和“观念”来“衡量”“个别的存在”和“特殊的现实”,即用“本质”和“观念”的普遍性来消除共同体与个体(“个别的存在”和“特殊的现实”等)之间的矛盾。这个批判思路是“异化—回归”思路的开始。其次,《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实践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批判,一方面,以“普遍理性和普遍自由”和“对象世界所固有的规律”为标准和根据来批判现实,发现到处都是统治阶级和利益集团利用新闻出版、法律、制度和国家等共同体谋取自身特殊利益,损害“普遍利益”。另一方面,他又发现在特殊群体与共同体的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中,受损害的都是作为被统治等级的人民的利益,于是,马克思在提出“真正的报刊”、“事物的法理本质的普遍和真正的表达者”、“国家本身的实质”等概念的同时,又相应提出了“人民报刊”、“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和“人民意识”等概念,产生了“普遍理性和普遍自由”同“人民”之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但是没有解决。再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通过剖析黑格尔国家理论来研究《莱茵报》时期产生的问题,一方面揭露了黑格尔绝对观念的“逻辑的、泛神论的神秘主义”,另一方面又揭露了君主制实现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同一性”的“具体自由”的虚假性,认为“只有民主制才是普遍和特殊的真正统一”。此时,马克思确立了意识形态问题的两个基本内容和线索,即揭露绝对精神的虚假性以及如何统一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后者是意识形态的基本矛盾。又次,从《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开始,马克思确立了“应有”“真正”的地位与“异化—回归”理论思路,揭露了包括宗教、国家在内的“普遍性”事物的虚假性,揭示了“政治国家的世俗结构”的缺陷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后者在《评一个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明确表达为国家建筑在“普遍利益和私人利益”的矛盾之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整运用了“异化—回归”思路,并在此思路下结合私有财产的扬弃阐述了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在抽象意义上解决了人类生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问题。第二,合作之前恩格斯的思想历程。首先,从不来梅实习时期到柏林服兵役时期,恩格斯的思想与马克思早期类似,主要是肯定唯心主义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在自由意志统领下实现国家整体与其要素的统一,并用这些观念和思路批判现实。其次,到了英国实习时期,恩格斯发现了政党的阶级本质和“物质利益的冲突”,认识到法律是纯粹的诡辩术,揭露了国民经济学的欺骗和伪善的本质特征,并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了异己力量问题。再次,《英国状况》时期分析了英国阶级斗争,揭露了宗教的“异己的本质”,明确提出了“异化—回归”思路,论述了不同民族哲学对待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关系的不同方式,提出了诸多意识形态相关问题,最后揭示了国家和宪法的本质就是“财产在进行统治”,开始触及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三,合作之后的思想历程。首先,从《神圣家族》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期间,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快速蜕变。《神圣家族》初步阐述了唯物史观,放弃了本质的“异化—回归”思路,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如国民经济学对于私有财产的辩护、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关系的理论等问题。其次,《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比较完整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全面“清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他们自己的唯心主义哲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意识形态理论。再次,《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在积极参加和指导无产阶级实际斗争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共产主义理论,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消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之后真正实现了普遍利益和人的解放。又次,《共产党宣言》之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主要包括揭露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条件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新形式,即拜物教,而在无产阶级理论上则是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得到最终完善。恩格斯则侧重哲学研究,论述了人类解放的实现、意识形态“独立性”、宗教意识形态的行为逻辑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史等等,大大丰富和完善了意识形态理论。论文第二部分是唯物史观和人类解放理论的详细表述。唯物史观和人类解放理论也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但它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是列宁所说的“科学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一般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对立面。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人类解放理论认为,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可以消灭私有制和所有异己力量,无产阶级必然获得解放。而由于无产阶级背负着“整个的人类奴役制”,作为特殊阶级的无产阶级的解放也就是整个人类的解放。因此,在重建的个人所有制中,共产主义实现了“真正的共同体”,实现了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的统一。论文第三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般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虽然没有完整的独立表述,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严密的逻辑体系。第一是“一般意识形态”理论,主要观点和内容如下:意识形态四级本质,即意识形态是反映异己力量的“普遍性形式”思想观念、是“统治”人们的具有普遍性的“虚假观念”、是人们按照“神”、“标准人”等等“虚假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的思想活动、是统治阶级“用歪曲的形式把自己的特殊利益冒充为普遍的利益”的“虚伪的”思想“欺骗”和“思想的统治”;从认识论层面看,意识形态的基本矛盾是论证虚假共同体和虚假普遍利益的普遍性意识形式同阶级和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之间的冲突;从实践层面来看,意识形态基本矛盾是以共同体普遍利益来维护统治者特殊利益的虚假共同体同共同体中其他被统治阶级或阶层的特殊利益之间的冲突;意识形态具有虚假的“普遍性”、“本末倒置”、“虚假的独立性的外观”、“没有历史”和形式化等特征;通过“借用”和“模仿”等方式,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创造历史和合法化统治的思想条件;意识形态的“曲线”与经济的“红线”形成相互作用的矛盾关系;意识形态具有“服从自身规律”的相对独立性;统治阶级思想的生产者即“意识形态家”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思想;法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特殊阶级的“共同利益”的中介和颠倒的意识形态;宗教是人类对支配他们的异己力量的幻想的反映和“感情上的形式”,充当了历史运动的“意识形态的外衣”;意识形态可以通过揭示它的世俗基础和本质、并“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而被克服乃至消灭。第二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通过“借用”、“模仿”和“翻译”等方式,利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革命传统、思想遗物及其意识形态等思想条件,来表达新世界的内容,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经历了从“掩盖”到“公开”的历史变化;资产阶级法是为了实现资产阶级特殊利益的法;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自由和普遍利益等方面表现出幻想、虚假和欺骗等特征;国民经济学是掩盖私有财产矛盾和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伪善和谎言;资产阶级经济学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纯粹理性”和永恒不变的;拜物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意识形态的最新形式,将商品、货币和资本作为物神来崇拜的人就是拜物教徒。

二、新版《列宁和哲学》导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版《列宁和哲学》导言(论文提纲范文)

(1)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2.1 前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2.1.1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批判
        2.1.2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而上学批判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批判
    2.2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2.2.1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2.2.2 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2.2.3 从理性的支配到人性的实现
    2.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2.3.1 革命性
        2.3.2 彻底性
        2.3.3 现实性
    小结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3.1.1 宗教是“世界的总理论”
        3.1.2 宗教改革运动
        3.1.3 宗教批判运动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3.2.1 宗教的功能:“人民的鸦片”
        3.2.2 宗教的外化:“颠倒的世界观”
        3.2.3 宗教的实质:“异化的自我意识”
    3.3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3.3.1 从“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到“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3.3.2 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
        3.3.3 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
    小结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4.1.1 政治关系的演变
        4.1.2 政治国家的形成
        4.1.3 现代国家的实质
    4.2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4.2.1 政治批判的前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颠倒
        4.2.2 政治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2.3 政治批判的效应: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4.3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4.3.1 政治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革命”
        4.3.2 政治解放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
        4.3.3 政治解放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
    小结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5.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5.1.1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5.1.2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
        5.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5.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5.2.1 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
        5.2.2 对“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5.2.3 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理想”的批判
    5.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5.3.1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5.3.2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5.3.3 从“市民社会”到“社会化的人类”
    小结
第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6.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6.1.1 “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
        6.1.2 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事实”
        6.1.3 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6.2.1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异化劳动的揭露
        6.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资本主义私有制
        6.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6.3.1 消灭私有制
        6.3.2 “自由人联合体”
        6.3.3 人类解放的“回归”
    小结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7.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7.1.1 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
        7.1.2 改造世界的批判性
        7.1.3 剔除异化的否定性
    7.2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7.2.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宗教批判
        7.2.2 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必要性:社会现实
        7.2.3 政治批判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颠覆“元价值”
        7.2.4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落脚点:政治经济学批判
    7.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7.3.1 整体性与各环节的统一
        7.3.2 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7.3.3 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人教版与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专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两版教科书概述
    (一)教科书编写背景与依据
    (二)教科书编写体例与结构
二、两版教科书“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单元比较
    (一)课文正文系统比较
    (二)课文辅助系统比较
三、两版教科书“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编写特点
    (一)人教版编写特点
    (二)统编版编写特点
四、统编版教科书“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使用建议
    (一)关注课标变化,合理整合教材
    (二)正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增强学习趣味性
    (四)以教科书为依据,补充必要的材料
    (五)注意初高中知识衔接,处理好教材间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及其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的形成背景
    一、成长经历
        (一)卢卡奇早年家庭学校教育
        (二)卢卡奇大学期间的哲学研究转向
    二、理论来源
        (一)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对卢卡奇的影响
        (二)马克思阶级理论对卢卡奇的影响
        (三)同时代思想家对卢卡奇的影响
    三、革命实践
        (一)卢卡奇积极投身于匈牙利革命
        (二)政治流亡海外期间对匈牙利革命失败的反思
第二章 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阶级
        (二)无产阶级
        (三)无产阶级意识
    二、无产阶级意识的理论自觉
        (一)无产阶级产生虚假意识的原因
        (二)无产阶级克服虚假意识的方法
第三章 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的历史价值
    一、卢卡奇阶级意识的生成逻辑
        (一)历史与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总体性的辩证法与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
        (三)阶级意识与社会革命方式
    二、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的历史评价
        (一)阶级意识理论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理论表达
        (二)卢卡奇对阶级意识理论的自我反思和批判
    三、深化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的认识
        (一)反思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
        (二)深化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认识
第四章 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启示
    一、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建设
    二、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二)加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
        (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固本培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恩格斯晚年:思想、时代及身后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无双的联盟”到“马恩对立说”
二、关于编辑《资本论》的是与非
三、关于自然辩证法
四、历史唯物主义与“合力论”
五、革命与改良
六、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问题
七、结束语:恩格斯身后的历史

(5)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及其中国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
        (二)意识形态的相关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萌芽
        一、萌芽产生的背景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观点
        三、地位及作用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初步发展
        一、初步发展的背景
        二、《神圣家族》中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观点
        三、地位及作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正式诞生
        一、正式诞生的背景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观点
        三、地位及作用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继续发展
        一、继续发展的背景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观点
        三、地位及作用
    第五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全面展开
        一、文艺意识形态性在苏俄的展开
        二、文艺意识形态性在西方的展开
        三、文艺意识形态性在中国的展开
第二章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特征及具体表现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
        一、经济基础与文艺意识形态的关系
        二、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三、意识形态的文艺性
        四、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基本特征
        一、文艺意识形态性的科学性
        二、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实践性
        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革命性
        四、文艺意识形态性的人民性
        五、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发展性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具体表现
        一、文艺要在坚守艺术性的基础上实现文艺政治性
        二、文艺要真实反映阶级关系、斗争和属性
        三、文艺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
        四、文艺要为实现共产主义服务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中国实践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历程
        一、毛泽东时期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二、邓小平时期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三、江泽民时期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四、胡锦涛时期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五、习近平新时代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实践逻辑
        一、凸显党在文艺发展上的中心地位
        二、坚定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立场
        四、坚持文艺发展的方针性和策略性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实践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艺中的核心地位得到确立和彰显
        二、文艺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阵地
        三、中国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
        四、社会主义文艺引领了中国社会风尚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面临的挑战
        一、外来文化冲击
        二、“三俗”文化侵蚀
        三、文艺工作者政治素养不足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受到的影响
        一、“西式”意识形态的文艺宣扬甚嚣尘上
        二、文艺的“社会主义”功能有所削弱
        三、文艺工作者异化现象丛生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旨趣
        四、坚持加强对文艺工作者的理论教育
结语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当代价值
    一、用文艺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用文艺去加强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自信
    三、用文艺去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四、用文艺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德意志意识形态》市民社会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
    1.3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2 《德意志意识形态》市民社会理论的生成机理
    2.1 《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背景
    2.2 《德意志意识形态》成书过程
    2.3 《德意志意识形态》市民社会理论的思想来源
3 《德意志意识形态》市民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3.1 市民社会的概念解析
    3.2 市民社会的构成要素
    3.3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
4 《德意志意识形态》市民社会理论的话语逻辑
    4.1 “人学”语境下的市民社会
    4.2 “共同体”语境下的市民社会
    4.3 “世界历史”语境下的市民社会
5.《德意志意识形态》市民社会理论的价值审视
    5.1 理论价值
    5.2 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2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的生成机理
    2.1 《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背景
    2.2 《德意志意识形态》成书过程
    2.3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3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人学出发基点:存在论
    3.2 人学建构关键:本质论
    3.3 人学终极理想:发展论
4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4.1 哲学反思:从“异化论”人学向“物象化”人学的转变
    4.2 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思辨的人”向“现实的人”的转变
    4.3 政治实践:从“人的政治解放”向“人类解放”的转变
5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的价值审视
    5.1 理论价值
    5.2 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问题与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本文研究思路
    四、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前奏的法哲学批判
    第一节 面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
        一、承接启蒙的理性自由观
        二、遭遇物质利益的困惑
        三、对黑格尔理性哲学的怀疑与动摇
    第二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激进批判
        一、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复杂性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吸取
        三、“克罗茨纳赫笔记”中政治批判维度
    第三节 法哲学批判的成就展现与思想定位
        一、《德法年鉴》中市民社会批判转向与无产阶级概念的产生
        二、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与人本主义的性质差别
        三、经由政治批判进入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三章 对黑格尔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经济批判的开启
    第一节 费尔巴哈因素与国民经济学研究
        一、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的“高估”
        二、马克思对于国民经济学的初始研习
        三、费尔巴哈与国民经济学都未在思想深层触动马克思
    第二节 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创造性转化
        一、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体系与马克思的激烈批判
        二、从精神生产史向劳动辩证法的创造性转化
        三、感性活动的唯物史观定向
    第三节 哲学批判基础上的经济批判
        一、哲学批判成果与经济批判的路径
        二、作为私有财产概念本质的异化劳动
        三、通向唯物史观与重构国民经济学的线索
        四、“穆勒笔记”中的交往异化与批判成就
第四章 唯物史观的创立与经济批判的深层奠基
    第一节 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史观
        一、对一切观念史观的颠覆
        二、对一切市民社会科学的批判与超越
        三、唯物史观创立中的自发分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内涵
        一、作为总体性理论的唯物史观
        二、唯物史观的历史性与否定性
        三、唯物史观中概念的二重性
    第三节 唯物史观对于经济批判的深层奠基
        一、深层生产结构的辩证决定
        二、社会形式的生成及其赋形作用
        三、唯物史观中的主体问题
第五章 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互为推进
    第一节 读不懂“社会关系”的蒲鲁东
        一、处处与唯物史观相对立的《贫困的哲学》
        二、蒲鲁东“构成价值”的“科学发现”
        三、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第二节 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社会关系的抽象表达
        一、作为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本质关联的社会关系
        二、对蒲鲁东经济改造理论的批判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上的唯物史观澄清
    第三节 唯物史观基础上对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推进
        一、《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对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关系的正面阐释
        二、《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
第六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成型及其结构解析
    第一节 作为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
        一、“伦敦笔记”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创作背景
        二、“生产一般”与作为总体的生产
        三、政治经济学方法:两种不同的“抽象”
        四、未完成的《导言》及其地位与意义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起点的确定与结构调整
        一、关乎整个批判的起点
        二、作为起点的“商品”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结构体系中的唯物史观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成型与唯物史观发展
        一、劳动二重性的发现
        二、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关系的再生产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推进与唯物史观发展
    第四节 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经济科学的确立
        一、古典经济学的功绩与困境
        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对于古典经济学的具体批判
        三、经济科学的确立与唯物史观方法论基础
第七章 《资本论》的唯物史观呈现方式
    第一节 《资本论》的形式分析与实质内容
        一、《资本论》的结构与《逻辑学》的关联
        二、形式分析的客观限度
        三、唯物史观的在场性及其“上升”路线
    第二节 价值形式与社会形式
        一、价值形式与系统辩证法
        二、价值形式的唯物史观回溯
        三、实现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第三节 资本逻辑的唯物史观限度
        一、资本逻辑的思辨解读
        二、颠倒的世界及资本逻辑的限度
        三、资本逻辑与生产逻辑的问题
    第四节 《资本论》内在矛盾路径及对唯物史观的深化
        一、资本在实现价值增殖过程中的危机与矛盾
        二、《资本论》内在矛盾解析路径及其根本意义
第八章 结语:当代启示与意义
    一、彰显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与经济批判的唯物史观属性
    二、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方法论基础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提供指导
    四、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沧桑正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9)人教社初中《世界历史》新旧教科书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问卷调查法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历史教材和历史教科书
        (二)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体例
        (三)历史教科书的结构
第一章 人教社初中《世界历史》新旧教科书的整体比较
    一、两版教科书在编写指导思想上的继承与发展
    二、新版教科书编写体例上的继承与变化
    三、新版教科书整体结构的变化
第二章 人教社初中《世界历史》新旧教科书课文系统的比较
    一、两版教科书内容编排的比较
        (一)世界古代史部分
        (二)世界近代史部分
        (三)世界现代史部分
    二、两版教科书知识点取舍上的比较
        (一)世界古代史知识点的增减
        (二)世界近代史知识点的增减
        (三)世界现代史知识点的增减
    三、两版教科书史实结论与评价的比较
        (一)世界古代史部分
        (二)世界近代史部分
        (三)世界现代史部分
第三章 人教社初中《世界历史》新旧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比较
    一、课前辅助系统的比较
        (一)单元提要的比较
        (二)课前提要的比较
    二、课中辅助系统的比较
        (一)图表资料的比较
        (二)专栏性文献资料的比较
    三、课后辅助系统的比较
        (一)课后习题的比较
        (二)课后补充文的比较
第四章 新旧教科书对比总体评价及使用建议
    一、新旧教科书的总体评价
        (一)旧版教科书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二)新版教科书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二、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一)教师对新版教科书的了解程度
        (二)教师对新版教科书具体栏目的态度
        (三)教师使用新版教科书遇到的困境
    三、新版教科书使用建议
        (一)教师要提高世界史专业知识水平
        (二)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
        (三)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坚持以课标为导向
        (四)从学生角度出发使用新版教科书
        (五)科学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辅助系统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神圣家族》之前:“异化—回归”批判和意识形态基本矛盾的探寻
    2.1 从中学到《莱茵报》时的马克思:绝对自由和唯心主义的哲学实践
        2.1.1 中学时期:个体与共同体相统一的思想种子
        2.1.2 大学时期:绝对自由和哲学批判思路的确立
        2.1.3 《莱茵报》时期:绝对自由和哲学批判的实践
    2.2 从不来梅到服兵役时的恩格斯: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观念万能”
        2.2.1 不来梅实习时期:自由、理性和“人民的血肉”
        2.2.2 柏林服兵役时期:“普遍东西的意识”和“观念万能”
    2.3 《德法年鉴》前后的马克思:“异化—回归”批判和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
        2.3.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揭露意识形态本质的两个思路
        2.3.2 《论犹太人问题》前后:“普遍性”假象和国家“世俗结构”的缺陷
        2.3.4 《穆勒评注》:劳动和交换中的人的本质的异化
        2.3.5 《巴黎手稿》前后:“异化—回归”的完成和“普遍的人的解放”
    2.4 英国实习时的恩格斯:财产“统治”成为法律和单个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
        2.4.1 “物质利益的冲突”和国民经济学的欺骗与伪善
        2.4.2 《英国状况》:“向自己本身复归”和“单个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
3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3.1 “历史科学”、人类解放和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3.1.1 从《神圣家族》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意识形态思想的蜕变
        3.1.2 《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科学”和“一般意识形态”的形成
        3.1.3 资产阶级的“永恒的规律”和“纯粹理性”的批判
        3.1.4 共产主义:人类解放和意识形态基本矛盾的消灭
    3.2 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证和新形式
        3.2.1 欧洲1848年革命与复辟时期: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表现及条件
        3.2.2 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社会关系物化和资本主义拜物教
        3.2.3 无产阶级独立革命时期:真正的共同体和意识形态消灭的实践证明
        3.2.4 《反杜林论》:人类解放的实现和上层建筑的消灭
    3.3 恩格斯后期: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3.3.1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伪装为普遍利益的意识形态策略
        3.3.2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独立性与“完结”
        3.3.3 资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形态史
        3.3.4 晚年通信:意识形态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4 “科学的意识形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人类解放
    4.1 “一般意识形态”和“科学的意识形态”
    4.2 社会结构、社会矛盾、精神生产和历史运动
        4.2.1 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
        4.2.2 精神生产:意识的产生、内容和演变
        4.2.3 历史运动和异己力量
        4.2.4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方法论
    4.3 “历史科学”中的人类史
        4.3.1 人类历史是实践的产物和结果
        4.3.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冲突的根源
        4.3.3 分工产生阶级、国家和虚幻的共同体以及异己力量
        4.3.4 三种依次演进的社会关系形式
        4.3.5 世界历史运动和日益扩大的异己力量
        4.3.6 共产主义、真正的共同体和人的解放
5 意识形态理论体系
    5.1 哲学基础:作为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5.1.1 唯心主义历史观
        5.1.2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典型: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5.2 社会结构中的意识形态
    5.3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5.3.1 经济“红线”与意识形态的“曲线”和“中轴线”的关系
        5.3.2 意识形态“服从自身规律”
    5.4 意识形态产生的主观过程及原因
        5.4.1 意识形态产生的主观方式和主观过程
        5.4.2 意识形态产生的主观原因
    5.5 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基本矛盾
        5.5.1 意识形态是反映异己力量的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观念
        5.5.2 意识形态是“统治”人们的具有普遍性的“虚假观念”
        5.5.3 意识形态是按照“虚假观念”“建立自己的关系”的思想活动
        5.5.4 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把特殊利益冒充为普遍利益的思想欺骗和思想统治
        5.5.5 意识形态的基本矛盾
    5.6 意识形态的特征
        5.6.1 虚假的“普遍性”
        5.6.2 “本末倒置”
        5.6.3 “虚假的独立性的外观”
        5.6.4 “没有历史”
        5.6.5 形式化
    5.7 意识形态的作用和消灭
        5.7.1 作为思想条件参与历史创造:“借用”、“模仿”与合法性
        5.7.2 “思想的统治”
        5.7.3 意识形态的“完结”和“消灭”
    5.8 作为意识形态的统治阶级思想及其生产者“意识形态家”
        5.8.1 统治阶级思想的产生:服务革命和统治的理论策略
        5.8.2 统治阶级思想的地位、性质和作用
        5.8.3 “意识形态家”:“编造”阶级“自身的幻想”
    5.9 意识形态具体形式
        5.9.1 法与法律:实现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的中介
        5.9.2 宗教:反映“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感情上的形式”
        5.9.3 伦理道德:“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5.9.4 目的论历史观和英雄史观
    5.10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5.10.1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活动及其变化
        5.10.2 资产阶级价值观、法、道德和哲学
        5.10.3 资产阶级经济学
        5.10.4 作为意识形态的拜物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新版《列宁和哲学》导言(论文参考文献)

  • [1]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人教版与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专题比较研究[D]. 赵宏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及其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启示研究[D]. 张晶晶.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4]恩格斯晚年:思想、时代及身后历史[J]. 张光明.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0(04)
  • [5]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及其中国实践研究[D]. 解子荷.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6]《德意志意识形态》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 张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0)
  • [7]《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研究[D]. 张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2)
  • [8]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D]. 徐文越.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9]人教社初中《世界历史》新旧教科书对比研究[D]. 牛春雨.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10]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 孙夕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新版列宁与哲学导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