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质紫土的开发利用

钙质紫土的开发利用

一、石灰性紫色土的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松[1](2021)在《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及参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类是理解自然事物的重要方法。土壤分类是进行土壤资源评价,国内外土壤学术交流,合理开发利用土壤及农业技术转让的基础。紫色土不仅在中国存在,同时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但因地理限制,紫色土的名称和分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致使国际之间难于了解、改良和利用紫色土。当今国际上土壤分类体系的主流和趋势是以定量分类为特点的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因此,厘清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建立不同分类系统之间的参比,有助于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土壤学者进行与紫色土相关的学术交流。紫色土是重庆市境内分布面积最广的土壤类型,在重庆市的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重庆市地貌类型丰富,中生代地层出露面积大,是研究紫色土的理想代表区。为此,本文以41个典型紫色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形态特征观测和理化性质测定分析,依据ST和WRB的分类原则和方法,明确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并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进行参比,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紫色土的成土环境、剖面形态以及理化性质的分析,地形、母质、人为活动等因素对供试土壤的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影响明显。供试土壤样点的海拔分布范围为224~1027 m,成土母质主要为巴东组、夹关组、蓬莱镇组、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和飞仙关组发育的泥岩、砂岩等沉积物风化物,大部分供试土壤地区均被开发为旱地,土壤发生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明显。紫色土色调为2.5R~2.5 Y,大部分剖面土体色调与母岩相同,仅个别土壤剖面受环境的影响,其色调与母岩不一致。供试土壤之间的质地差异明显,部分供试土壤砾石含量高。供试土壤表层的有机碳、全磷、全氮含量高于表下层,全钾含量相差不大。不同供试土壤剖面之间的p H、Ca CO3相当物、石灰反应差异明显。(2)依据《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12版),供试土壤被诊断出淡薄表层、漂白层、黏化淀积层、雏形层等4个诊断层以及质地突变、游离碳酸盐、准石质接触面、湿润土壤水分状况、热性土壤温度状况等5个诊断特性,41个剖面共划分出3个土纲,分别为淋溶土、始成土和新成土;3个亚纲,分别为湿润淋溶土、湿润始成土和正常新成土;还划分出4个大土类和8个亚类等高级分类单元。地形、海拔、母质等是影响紫色土在ST中分类归属的重要因素。(3)依据《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2015),41个供试土壤剖面被诊断出黏化层、雏形层、铁质层和厚熟层4个诊断层以及质地突变、连续基岩、滞水特性、漂白物质和石灰性物质5个诊断特性,分别归属4个一级分类单元,即人为土、高活性淋溶土、雏形土以及疏松岩性土。在二级分类单元中,每个剖面有自己的一系列主要修饰符和补充修饰符组合。其中主要修饰符以薄层、粗骨、石灰性、饱和/不饱和等为主,补充修饰符以耕地、壤质、淡色、铁质等为主,共划分出28个二级分类单元。地形、海拔、人为活动及母质是影响紫色土在WRB中归属的重要因素。(4)根据紫色土在CST、ST和WRB中的归属参比可知,紫色土在各个系统分类中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相似部分,其高级分类单元特别是土纲这一级别基本可以一一对应,部分诊断指标也相似,这表明紫色土的土壤分类在国际交流中逐渐趋向于统一。但在CST和WRB相比于ST更关注人为活动对土壤分类的影响均设有人为土纲,同时在更低级别的分类单元中,对紫色土的分类归属区分度更高。此外,紫色土在土壤系统分类和数值分类中的分类归属结果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将数值分类应用于紫色土分类时,选择合适土壤指标是正确划分土壤的关键。

阴文敏[2](2019)在《生物炭对疏水性抗生素在石灰性紫色土中吸附和迁移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生物炭作为近年来新型环保材料在土壤有机污染物阻控方面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以四川中部丘陵地区的坡耕地石灰性紫色土为受试土壤,用农作物秸秆烧制备生物炭,分别在土壤中施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炭(1%和5%,质量比),进行批量吸附平衡实验以及室外土槽实验,研究生物炭及其老化作用对三种疏水性抗生素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基嘧啶(SMT)、氟苯尼考(FFC)在紫色土中的吸附和迁移机理,并对生物炭老化前后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生物炭老化过程中表面理化性质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炭在自然降雨及灌溉水入渗条件下其中的可溶性碳酸盐及盐基离子(钙、镁、钾等)等发生淋失,并且生物炭表面会发生氧化,使呈酸性的含氧官能团(羧基、酚基、羰基等)含量增加,导致pH和电导率(EC)下降,老化后生物炭表面的C-O键含量有所增加;生物炭在生物和非生物作用下的矿化导致C含量减少;新鲜生物炭老化过程中表面附着的有机膜的消失使原本被其覆盖的一些微小孔隙暴露出来,使生物炭的比表面积经1年老化后明显增大;在野外土壤环境中,生物炭表面还会发生剥蚀甚至形成一些裂缝,局部出现变形、破碎,从而使孔道连通性增强,平均孔径增大;生物炭短时间(1年)老化过程中官能团种类未发生变化;新鲜生物炭经老化后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值无明显差别。(2)3种目标抗生素在5个供试土壤中都呈物理吸附且施炭土对3种抗生素的吸附机制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炭的施用能够显着提高紫色土对3种供试抗生素的吸附,其中对Kow值较小的磺胺二甲基嘧啶与氟苯尼考的提高幅度更大;新鲜施用时的提高作用较强,老化后这种提高作用总体明显减弱。(3)由于老化施炭土中所含的不稳定、可溶解的有机质组分(DOM)经老化后减少,而这部分有机质组分(DOM)在吸附抗生素的贡献中对于Kow最低的氟苯尼考显得尤为显着,并且DOM含量减少使其原本所吸附的抗生素释放出来,导致施炭土的抗生素吸附能力在老化后有所下降。(4)生物炭可渗透反应墙墙体土壤由于添加生物炭(5%,质量比)使其含水率相对于其他土壤而言较高,DOC和pH也相应增加;通过对比各供试土槽中土壤提取的DOM的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图,发现生物炭可渗透反应墙墙体土壤相对于其他土壤其DOM含量明显上升。(5)面施生物炭可有效控制抗生素在地表的横向迁移;利用生物炭可渗透反应墙可有效控制低浓度抗生素在紫色土坡耕地中淋溶迁移及深层侧向迁移。

郭娜[3](2017)在《紫色土氮素净转化速率及N2O排放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紫色土是我国亚热带地区一种重要的耕作土壤,以四川盆地分布最广。土地利用方式不仅影响紫色土的发育速度,还影响其土壤理化性质。目前关于农田土壤的N20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已有较多报道,但其中关于紫色土 N20排放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四川地区不同性质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园地、林地和耕地)、水分和温度交互作用(水分和温度条件分别为60%WHC(土壤饱和持水量),25℃;30%WHC,25℃;60%WHC,15℃;30%WHC,15℃)以及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和 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紫色土氮净转化速率和N20排放的影响,揭示紫色土氮矿化和硝化作用及其N20排放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减少紫色土 NO3--N损失和N20排放,减轻由于氮肥不合理施用引起的环境压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添加NH4C1溶液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的硝化过程以及N20排放。pH是影响土壤氮转化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酸性紫色土平均氮硝化速率(0.831.64 mg kg1d-1)低于石灰性紫色土(2.522.94 mg kg-1d-1)。石灰性紫色土 N20平均排放速率显着高于酸性紫色土(P<0.0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氮硝化速率差异显着,其中酸性紫色土中氮净硝化速率的大小为:耕地(5.17mgkg-d-1)>茶园(.92mgkg-d1)>林地(1.96mgkg-1d-1);石灰性紫色土中耕地(7.44mgkg1d1)硝化作用强于林地(7.03mgkg-1d-1)。耕地的氮净硝化速率和N20平均排放速率均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土壤的环境因子,进而增加了土壤的硝化作用和N20排放。(2)水分温度交互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土壤类型不同,但N20排放速率对水分和温度的响应较为一致,均在60%WHC和25℃条件下,N20平均排放速率最高。相同的温度和水分交互处理下,石灰性紫色土的平均氮净硝化速率(7.8513.75 mg kg-1d-1)均高于酸性紫色土(1.046.70 mg kg-1d-1)。温度升高或含水量增加均能促进供试紫色土 N2O排放。水分在60%WHC条件下,不同温度处理的酸性紫色土 N20排放速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而石灰性紫色土,15℃条件下,两种水分处理无显着差异(P>0.05)。两种紫色土 N2O排放速率对温度和水分的敏感性存在差异。(3)两种硝化抑制剂均能抑制紫色土的硝化作用以及N20气体排放。不同浓度的硝化抑制剂的抑制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能减少矿质氮库铵态氮的转化量。DCD和DMPP的抑制效果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培养28d后仍有一定抑制效果。硝化抑制剂对酸性紫色土氮净硝化速率的抑制效果(抑制率:31.7%78.9%)明显高于石灰性紫色土(抑制率:31.6%66.8%)。高浓度硝化抑制剂净硝化的抑制效果高于其低浓度,较低浓度的DMPP产生的抑制效果高于低浓度 DCD。

王智慧[4](2017)在《不同pH紫色土中硝化作用及硝化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色土作为我国特有的土壤资源,广泛分布于以四川盆地,该区紫色土占全国紫色土总面积的90%以上,而且较为肥沃,矿质元素丰富,是当地重要的农业土壤资源。众所周知,土壤中发生的硝化作用与农业环境污染密切相关,且是对pH高度敏感的生物化学过程,pH被认为是影响硝化作用及硝化微生物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pH对土壤中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过程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其对土壤硝化作用的效应是综合的,弄清土壤pH对硝化作用的影响机制对于提高氮肥利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以四川盆地三种不同pH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酸性紫色土pH5.7;中性紫色土pH 7.3;石灰性紫色土pH 8.0),通过人为加酸或碱将三种不同初始pH的紫色土短期调节pH分别获得3个pH梯度的土壤子样品,添加8 mmol N kg-1硫酸铵保持田间持水量的60%置于28℃恒温培养箱黑暗培养,定期采样测定土壤硝态氮、铵态氮、pH值、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研究pH的长期和短期改变对土壤硝化作用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结果如下:(1)三种不同pH紫色土原样在9天的培养过程中平均净硝化率为石灰性紫色土(7.02 mg kg-1d-1)>中性紫色土(2.42 mg kg-1d-1)>酸性紫色土(-0.23 mg kg-1d-1),土壤硝化作用的强度与pH呈显着正相关。三种不同pH紫色土原样中AOA/AOB比值为:酸性紫色土(126)>中性紫色土(1.55)>石灰性紫色土(0.6),说明酸性紫色土中AOA在数量上占主导地位,石灰性紫色土中AOB在数量上占主导地位,而在中性紫色土中AOA与AOB在数量上相当,可能都在硝化作用过程中起一定作用。(2)酸性紫色土三个子样品平均净硝化率为:-0.23、-0.22、-0.23 mg kg-1d-1;中性紫色土三个子样品pH 6.5-H2SO4,pH 7.3,pH 8.1-NaOH的平均净硝化率分别为:1.23、2.42、3.27 mg kg-1d-1;石灰性紫色土三个子样品平均净硝化率为:7.05、7.04、7.02 mg kg-1d-1。说明酸性及石灰性紫色土中,短期改变土壤pH并不能显着影响其硝化作用,而在中性紫色土中,短期提高或降低土壤pH会相应地增强或减弱其硝化作用强度。三种不同pH的紫色土子样品间AOA与AOB丰度无显着差异,且培养期间的变化趋势相同,表明短期改变pH不会显着影响土壤AOA和AOB的数量。(3)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长期pH改变对硝化作用影响极显着(F=569.547,P<0.001),短期pH改变对硝化作用影响显着(F=4.723,P=0.02),长期pH改变对硝化作用的影响大于短期pH改变对硝化作用的影响。根据培养实验的结果,推测pH长期短期改变对硝化作用的影响机制不同,pH的长期改变是通过影响硝化微生物来影响硝化作用,为证明这一推测,对三种不同pH土壤原样提取总微生物DNA,运用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中所有微生物进行测序分析,揭示长期pH改变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基因的影响,结果如下:(1)Hiseq高通量测序总共发现89门,222纲,527目,1009科,2769属,14354种。所有土样中检测到10种相同的优势菌群,中性紫色土检测到一个独有的优势菌群Nitrospirae(硝化螺菌门),石灰性紫色土缺少优势菌群Thaumarchaeota(奇古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在三种紫色土中均占比最多。(2)在所有序列中挑选功能基因发现,nxrA在所有土壤中占比最大,其次为nxrB,与AMO相关的功能基因在中性土占比最大,其次为石灰性土,酸性土最小,而且酸性土中没有检测到hao基因,石灰性土中的hao基因占比最大。(3)对微生物群落和土壤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的pH值、有机质、总氮、铵氮、硝氮和田间持水量对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都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且土壤pH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最大(r2=0.9985,P=0.001);通过冗余分析发现,三种不同pH紫色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很大。总氮,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和铵氮是影响酸性紫色土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素,而pH和硝氮则分别对中性及石灰性紫色土群落结构的影响明显。综合全文分析发现,三种不同pH紫色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极大,土壤pH与硝化作用呈显着正相关,pH长期改变是通过改变土壤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来影响硝化作用,而pH的短期改变是通过改变底物有效性来影响土壤硝化作用。

唐江[5](2017)在《重庆市紫色土的系统分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土壤科学的发展,土壤分类发展的大趋势是定量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土壤系统分类,因此,全面开展全国及区域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有助于推动土壤科学与生产应用相结合。目前,我国已在诸多省份如福建、湖北、湖南、浙江等区域开展了土壤系统分类研究,而重庆市的土壤系统分类工作才刚刚起步。为全面了解重庆市紫色土的系统分类类型及分布,建立完整的土系类别,本文选取重庆市42个紫色土典型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等方法,获取重庆市紫色土典型个体的成土条件、剖面形态特征和分层理化性质等相关信息,参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明确重庆市紫色土典型个体的诊断层及诊断特性,划定其系统分类归属,拟定紫色土发生分类和系统分类之间的参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气候、植被、地形、母质等方面的差异对土壤的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影响较大。紫色土的粉粒和砂粒所占比例较大,土壤砾石含量高,物理风化作用较强,但化学风化作用微弱。紫色土色调为10RP2.5Y,干态和润态色调几乎没有变化,润态明度和干态明度相比,几乎都减小1,各层次间彩度变化较小,紫色土在发生发育过程中脱硅富铝化作用不强。(2)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研究区共鉴定出1个诊断表层:淡薄表层;3个诊断表下层:雏形层、黏化层和舌状层;1个诊断现象:铝质现象;8个诊断特性:土壤温度状况、土壤水分状况、准石质接触面、石灰性、人为扰动层次、氧化还原特征、铁质特性和岩性特征。(3)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重庆市紫色土共划分出3个土纲,分别为雏形土、淋溶土和新成土;5个亚纲,分别为常湿雏形土、湿润雏形土、湿润淋溶土、人为新成土和正常新成土;10个土类和17个亚类。(4)参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结合重庆市紫色土调查的实际情况,选择土壤颗粒大小级别、矿物学类型、酸碱性、土壤温度类别作为土族划分的依据,并选取土层深度和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中岩石碎屑、结核、浸入体、表土有机质、物质来源、土体颜色等作为土系划分的依据,共划分出36个土族和42个土系。(5)将重庆市紫色土发生分类土属与系统分类亚类进行参比,7个土壤发生分类土属级别单元对应17个土壤系统分类亚类级别单元,可以看出,在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系统分类之间,土壤类型并非呈现简单、单一的对应关系,土壤系统分类中同一亚类也可对应土壤发生分类中不同土属。两者之间的参比只是近似的参比,不能简单一一对应。

闫小娟[6](2016)在《三种紫色土硝化作用及其硝化微生物的研究》文中指出硝化作用是土壤中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氨氧化过程和亚硝化过程,其中氨氧化过程是限速步骤。因此,对硝化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氨氧化过程。氨氧化过程是微生物主导的生物过程,最早研究指出氨氧化过程由氨氧化细菌完成,氨氧化古菌的发现打破了仅由氨氧化细菌完成硝化作用的传统的观念,氨氧化古菌的发现对于完善全球氮循环有重要的作用。研究不同生态系统中氨氧化古菌和氨氧化细菌,至今也还不能明确其在生态系统中究竟是功能冗余还是竞争导致生态位分异,也不能明确影响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在氨氧化过程中相对贡献率的环境因子。不同生态系统中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丰度、群落结构和相对贡献率的研究,对于氨氧化过程有重要意义。其中影响氨氧化作用的环境因子有多种,如:土壤类型、温度、水分、氧气含量和pH、铵态氮含量等。其中pH和铵态氮的含量是两个最关键的因子。紫色土是土壤学科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土壤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主,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pH和碳酸盐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和石灰性紫色土。土壤pH是影响土壤硝化作用的因素之一,不仅会对土壤硝化作用的进程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硝化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产生影响。本实验选取采自重庆永川的酸性紫色土(pH=5.3)和中性紫色土(pH=7.2)以及四川盐亭的石灰性紫色土(pH=8.5),采用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培养实验。每种土样共设有三种处理,包括13CO2标记处理、12CO2对照处理和C2H2+13CO2对照处理。土壤样品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6天,每周加入100mg/kgN以及相应体积的气体。培养结束后,对培养0天和培养56天的样品进行分析测定,测定pH、铵态氮、硝态氮;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AOA和AOB amoA功能基因的丰度;克隆文库方法测定AOA和AOB的群落结构;Miseq测序方法测定总的微生物。结果如下:经过56天的培养,三种紫色土C2H2+13CO2处理硝态氮含量与培养初期相比均没有变化,说明三种紫色土氨氧化作用都是化能自养微生物完成;中性紫色土12CO2和13CO2处理硝态氮含量分别为536.2、472.9mg/kg,与培养初期12.7mg/kg相比,明显升高,发生了强烈的硝化作用,酸性紫色土12CO2和13CO2处理硝态氮含量分别为5.2和4.5mg/kg,与培养初期6.1mg/kg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石灰性紫色土12CO2和13CO2处理硝态氮含量分别为5.3和4.0mg/kg,与培养初期0.6mg/kg相比,有略微的增加,与中性紫色土相比,变化幅度较小,硝化作用几乎没有进行。三种紫色土经过56天的培养,各处理氨氧化古菌的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中性紫色土各处理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的拷贝数均远大于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各处理,说明氨氧化微生物适宜在中性环境下生长。从NO3--N和NH4+-N含量的变化只能知道中性紫色土有硝化作用发生,从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的丰度变化可以说明部分氨氧化微生物在起作用,仍需要进一步检验是哪种氨氧化微生物发挥作用。对中性紫色土13CO2标记处理和12CO2对照处理总DNA进行Cscl超高速密度梯度离心,将离心液体分为15层,进行纯化,通过普通PCR扩增,结合凝胶电泳,得出初步结论,再对每层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中性紫色土AOA和AOB同时被标记,但是标记程度不深,在中性紫色土中AOA和AOB共同驱动氨氧化过程。采用克隆文库的方法对中性紫色土各处理样品构建系统发育树,培养初期与56天13CO2培养处理AOA发挥活性的均属于Group1.1b,AOB均属于Nitrosospira cluster 3。采用Miseq测序对三种紫色土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用shannon值表示测序序列物种的多样性,中性紫色土shannon值>石灰性紫色土shannon值>酸性紫色土shannon,说明中性紫色土各处理土壤样品菌群多样性>石灰性紫色土各处理土壤样品菌群多样性>酸性紫色土各处理土壤样品菌群多样性。稀释曲线说明测序数据量是否合理,在0.97相似性水平下,三种紫色土各处理土壤样品稀释曲线均趋于平坦,说明测序数据量合格。各处理土壤样品中都检测到了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Bacteroidetes(拟杆菌)和Gemmatimonadetes(芽单胞菌门),在中性紫色土中检测到Nitrospirae(硝化螺旋菌门),其中变形菌门在三种紫色土中都大约占有20%的比例。三种紫色土在加入尿素经过56天培养后微生物种类的变化以及比例变化情况不同,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在加入尿素经过56天培养后13C标记处理和乙炔抑制处理变化幅度相同,而中性紫色土13C标记处理和乙炔抑制处理变化幅度不同,13C标记处理变化幅度大于乙炔抑制处理。三种紫色土各处理中氨氧化微生物均属于Nitrospira(硝化螺菌属)和Nitrosospira(亚硝化螺菌属)。通过对中性紫色土13CO2标记处理和12CO2对照处理总DNA分层样品进行Miseq测序,挑选出其中的硝化微生物序列,发现AOB和NOB占总测序数的最大比例均出现在重层,对氨氧化微生物的标记程度进行验证,和定量PCR的结果相同。本研究阐述了三种pH紫色土硝化作用和氨氧化微生物的差异,探明中性紫色土氨氧化作用的主要推动者。由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三种pH紫色土氨氧化微生物的丰度不同,氨氧化微生物适宜在中性环境下生长。(2)中性紫色土中氨氧化过程由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共同推动。(3)中性紫色土氨氧化古菌均属于Group1.1b,氨氧化细菌均属于Nitrosospira cluster3

唐淦海[7](2011)在《不同秸秆污泥堆肥施用土壤-植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不同秸秆污泥农地利用时土壤系统氮、磷和钾的转化规律,及其对作物生长和环境影响效应的探讨,从正负效应中找出不同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配施的最佳比例,从而为城市污泥的大规模土地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本研究选择重庆市北碚区某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经高温好氧堆肥得到的污泥堆肥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土壤培养研究了不同秸秆污泥堆肥对十壤氮矿化的影响,并挑选2种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以1:3,1:1和3:1混配,进行了玉米的田间试验。室内土壤培养试验表明:作物秸秆污泥堆肥可促进土壤氮的矿化,显着提高土壤中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提高幅度油菜秸秆和小麦秸秆堆肥大于水稻秸秆堆肥和玉米秸秆堆肥,因而当污泥堆肥施用于农地时,油菜秸秆堆肥和小麦秸秆污泥堆肥的用量应较水稻秸秆堆肥和玉米秸秆污泥堆肥低。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污泥堆肥的施入可显着提高土壤氮的潜在矿化势,其中油菜秸秆污泥堆肥施入石灰性紫色十和黄壤、小麦秸秆污泥堆肥施入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氮的潜在矿化势提高幅度最大。根据土壤氮的矿化特征,建议将秸秆污泥堆肥用作基肥施用于黄壤时,30d左右应适当补施氮肥,以满足作物后期生长对氮素的需求,而将秸秆污泥堆肥用作基肥施用于酸性紫色十和石灰性紫色十时,应配合速效氮肥,以满足植物生长前期对氮素的需求。田间试验表明:(1)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均可促进十壤氮素的矿化,显着提高土壤氨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化肥与玉米秸秆污泥堆肥按1:3配施,化肥与水稻秸秆污泥堆肥按1:1配施提高幅度最大。(2)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均可促进土壤磷素的矿化,显着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化肥与秸秆污泥配施时要考虑土壤性质和堆肥秸秆类型,黄壤中,两种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按1:1比例配施速效磷提高幅度最大,在酸性紫色土中,化肥与玉米秸秆污泥堆肥按3:1配施、与水稻秸秆污泥堆肥按1:3配施十壤速效磷提高幅度最大。(3)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均可促进十壤钾素的矿化,提高速效钾含量,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混施时主要考虑十壤性质。在黄壤中,化肥与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污泥均按1:1配施可达最佳施肥效果,紫色土其配施比例为1:3。(4)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可降低土壤pH值,提高有机质含量,堆肥施加量与土壤pH缓冲性和有机质含量呈正比关系。(5)秸秆污泥与化肥混合配比施用,黄壤条件下化肥与玉米秸秆污泥堆肥按3:1混配,化肥与水稻秸秆按1:1配施可获得最大产量,紫色土中,化肥与将玉米秸秆污泥堆肥按1:3混配,化肥与水稻秸秆按3:1配施,可获得最大产量。(6)污泥堆肥施入土地后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大小黄壤为Cd>Pb>Cr,紫色土为Pb>Cd>Cr。黄壤环境中,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秸秆污泥堆肥的施加量呈正比关系,紫色土环境中,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以1:1混配施入使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达最大值。最后,从氮磷钾及重金属方面探讨分析不同比例秸秆污泥堆肥土地利用过程中的正负效应,由效应平衡最终确定土壤类型为黄壤时,化肥与水稻秸秆堆肥最佳配比为1:1;紫色土中化肥与玉米秸秆堆肥最佳配比为1:3。

童建川[8](2009)在《重庆紫色土硒分布、迁移富集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也是植物重要的营养组成成分。环境中硒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种生物机体的健康,硒过量或缺乏均会导致机体产生疾病;适量的硒不仅能促进作物代谢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也对动物及人体的多种疾病起到预防、免疫和抗癌作用。土壤作为生态环境的枢纽,硒的含量和形态直接影响着植物对硒的吸收,而植物中无论是缺硒还是过量,都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在土壤-植物-动物-人类整个系统中,动植物所需的硒最终来源于土壤和水体,而土壤水溶性硒又是决定系统硒营养水平的关键。紫色岩石及紫色土是重庆地区主要的成土母岩和土壤类型,也是该地区农业用地主要土壤类型。据有关文献,重庆紫色土区域处于我国低硒分布带,又是缺硒反应病(如克山病)的集中区。但目前,对该地区紫色土低硒特征形成的原由、不同地层紫色母岩对紫色土硒的影响以及紫色土中水溶性硒等的系统研究甚少,特别以紫色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探讨硒在剖面中的迁移富集规律等研究还未见报道。同时,由于分析测定方法上的各异,以往对该地区紫色土硒的研究结论极不一致。因此,本文以重庆市范围紫色土剖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确立土壤水溶性硒的分析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地层紫色母岩及其所发育的各种紫色土壤的系统研究,全面分析讨论该地区紫色母岩全硒含量分布特点,以及紫色土中全硒和水溶性硒的含量水平、分布状况、迁移、富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了硒在紫色土母岩和土壤中存在的一些规律和突出特点。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紫色母岩中全硒含量水平在0.012~0.090mg/kg之间,均值0.041mg/kg:各地层母岩全硒含量差异明显,变异系数达62%,其全硒含量顺序为:侏罗系遂宁组(J2sn)>侏罗系自流井组(J1-2z)>侏罗系蓬莱镇组(J3P)>侏罗系沙溪庙组(J2s)。同一地层母岩,泥岩含量大于砂岩,该研究结论与以往分析结果基本一致;(2)供试紫色土壤全硒水平在0.077~0.566mg/kg范围,平均值0.194mg/kg,其中旱地土含量为0.174mg/kg,水稻土为0.226mg/kg,属于低硒偏中等土壤类型,总体上紫色土呈现富集态势,此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不尽一致:不同地层紫色母岩发育土壤中全硒含量随地层的增加而增大,具体变化顺序为:蓬莱镇组(J3p)<遂宁组(J3sn)<沙溪庙组(J2s)<自流井组(J1-2z);全硒在重庆紫色土范围的整体分布为:渝西地区>渝中地区>渝东北地区,总体上,全硒以块状分布;渝西地区由北向南,呈增加趋势;渝东北地区以西北至东南,硒含量逐渐增加;相对而言,土壤硒较高地区主要集中于水成景观区域;(3)在适量硝酸存在的条件下,以Fe3+作为固定剂,沸水浴浓缩土壤水提取液,浓缩液经再硫酸一硝酸消化,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水溶性硒:水溶性硒测定值较直接提取测定法增大40%以上,加标回收率在98~102%之间,变异系数≤0.3%;(4)供试紫色土壤水溶性硒含量变幅在0.40~5.89μg/L,均值2.53μg/L,占全硒量百分比为0.1%~3.7%,均值为1.7%,此结论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不同地层紫色母岩发育土壤中水溶性硒含量与地层间相关性不强;(5)供试紫色土壤剖面全硒与水溶性硒均随土体深度的加深而减少,表现极强的表层富集特征,剖面变化顺序为: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紫色土中硒主要来源于外源硒的加入,并长期处于吸附累积趋势,但关于外源硒的来源仍待进一步研究;(6)紫色土全硒与水溶性硒间同土壤发育程度呈现相逆的变化规律,土壤发育程度由浅至深,全硒含量逐渐增加,水溶性硒水平却减少;在同一发育程度基础上,全硒含量随地层的增长亦增加,即为:蓬莱镇组(J3P)<遂宁组(J2sn)<沙溪庙组(J2S)<自流井组(J1-2z),而水溶性硒含量与地层间未发现类似规律;(7)本研究分析知:有利于紫色土硒富集滞留的生物地球化学因子,同时也是限制硒淋溶解吸的因子。成土母岩、土壤pH值、有机质、土壤全氮磷钾、金属氧化物、土壤质地及土地利用方式等是重庆地区紫色土硒含量水平、分布和迁移富集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中成土母岩是该地区紫色土低硒性质最主要的原因,其次为土壤理化性质以及耕作制度。

辜运富[9](2009)在《长期定位施肥对石灰性紫色土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为跟踪和监测长期定位施肥对石灰性紫色土土壤质量的影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于1982年在四川遂宁市船山区的石灰性紫色土上建立了“NPK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并对长期定位施肥下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作物产量进行了长期研究。为深入认识长期定位施肥对石灰性紫色土质量的影响,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上,运用平板菌落计数和最大或然法(MPN)对不同施肥制度下的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进行了测定;利用化学分析法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土壤呼吸作用、硝化作用以及土壤酶活进行了分析;最后,应用DGGE分子标记技术对长期不同施肥下细菌、AM真菌、古菌、硝化细菌和氨氧化细菌等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长期定位施肥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和土壤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无肥处理(CK)相比,施肥能增加微生物数量,SMBC和SMBN的含量变化分别是10.8-91.4mg.kg-1和10.8-37.2 mg.kg-1,8种施肥方式中,NPKM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最高。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中的酶活性具有不同影响,施肥能够增加土壤中转化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而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同样施肥也可以提高土壤呼吸作用强度,8种施肥处理中,CK处理的土壤呼吸作用最弱,NM肥料处理的土壤呼吸作用最强。施肥对土壤硝化作用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与长期单施化肥相比,长期化肥配施农家肥对土壤硝化作用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不同作物种植方式也会影响土壤硝化作用,表现为紫色水稻土旱季硝化作用大于淹水土壤。(2) DGGE图谱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制度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出现了变化。N、P、K等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以及无机肥料与农家肥配合施用能够增加土壤细菌群落复杂性,特别是农家肥的处理,能够增加土壤中一些特殊的细菌类群,8种施肥处理中,在NPKM(或NM)处理的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CK处理的多样性最低。DGGE条带序列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的优势共同条带与科克斯体科的lusitana菌(Aquicellalusitana)及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的细菌非常相似。(3)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的AM真菌群落结构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性紫色土上种植小麦的AM真菌多样性指数较种植水稻的大;8种施肥处理中,NM肥处理下的AM真菌多样性指数最高,农家肥配施无机肥的处理会提高AM真菌的多样性指数,施磷肥处理会降低AM真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土壤在种植水稻后,不同施肥处理的AM真菌的聚类分析表明,供试8种施肥处理土壤样品在0.53的水平上共分为四个群,N、CK、NM、NPKM和M为一个群;NP、NPK和NPM分别单独聚成另外三个群。在种植小麦后的聚类分析显示8种施肥处理土壤被分为三个族群:N、NM、NP、NPKM、NPM和M为一个群,NPK为第二族群,CK(无肥)独立为第三族群。(4)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古菌群落结构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中的古菌形成明显的影响,具有不同的DGGE图谱。NP,NM和NPKM长期肥料处理下的土壤古菌多样性指数低于M、NPM、CK、N和NPK肥料处理。在DGGE图谱的基础上,分别选择种植水稻和小麦的NPK处理土壤DNA为样品,对土壤的古菌进行16S rDNA克隆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石灰性紫色土中的土壤古菌属于泉古菌界的陆生族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所有古菌克隆子聚在两个群里,群Ⅰ的古菌与前人分离自淡水池里的古菌非常相似。群Ⅱ的古菌与大陆土壤里的古菌非常相似。对DGGE图谱的聚类分析发现,不管是石灰性紫色土种植水稻还是小麦,8种施肥处理都聚在3个群里。种植水稻时,M和NPM肥料处理下的土壤古菌聚成第一个群,NP处理下的聚成第二个群,另外5种施肥处理(包括NPKM,NM,CK,N和NPM)聚成第三个群。种植小麦时,NPKM和M处理下的土壤古菌聚成一个群,NP处理下的聚成第二个群,N,NPK,NM,NPM和CK处理下的聚成第三个群。显示不同作物种植对土壤古菌也有一定影响。(5)利用DGGE技术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与对照无肥处理相比,施肥能改变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无机肥配施农家肥的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丰富度比施用无机肥的处理高。主成分分析将8种施肥处理划分成两个主成分。植稻土壤,主成分1为NP、NM、NPM和NPKM,主成分2为CK、N、M和NPK;植麦土壤,主成分1为M、NM、NPM和NPKM,主成分2为CK、N、NP和NPK。主成分1的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丰富度高于主成分2。水稻收获后土壤的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丰富度高于小麦收获后土壤。(6)采用DGGE技术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石灰性紫色水稻土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以及化肥配施有机肥会改变土壤中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与长期单施化肥相比,长期化肥配施农家肥会提高土壤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该紫色水稻土在种植水稻后的聚类分析(UPGMA)表明,供试8种土壤样品共分为三大族群:NP单独为一种族群,NPK、M、NM、NPM和NPKM为一个族群,CK,N为第三族群。在种植小麦后的聚类分析(UPGMA)显示参试8种土壤也被分为三个族群:CK、M、NM、NPM和NPKM为一个族群,NP与NPK为第二个族群,N独立为第三族群。

冯艳红[10](2007)在《重庆地区测土配方施肥中有效氮磷钾测定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测土配方施肥的关键在于土壤养分的测定。对于氮素营养,常规方法是采用碱解扩散法,习惯上将该法测定的结果称为碱解氮;土壤速效钾用中性1mol·l-1NH4Ac溶液提取结合火焰光度法测定:而有效磷,则可用Olsen法或Black法测定。常规方法虽结果可靠、应用范围广,但元素提取单一,耗时较长,室内分析结果不能及时、真实地反映田间土壤的营养特征和水平,难于指导配方施肥。Mehlich3法(简称M3法)和ASI法采用通用提取剂对多元素同时提取,除P、K两个元素外,还可同时提取Cu、zn、Fe、Mn等多种有效养分,这对于提高分析速度,及时取得分析结果,减少工作量十分有利。但两种方法在我国南方土区的适用性有待证实。此外,两种方法均不能对土壤有效N进行提取测定。本文采用标准的生物测定法作对照,拟对常规测定方法和M3法、ASI法在重庆地区农业土壤有效P、K的测定结果进行对照,在分析其相关性的基础上确定其适用性,为重庆及我国南方测土施肥工作提供分析方法基础。而对于土壤有效N的测定,拟采用NaHCO3提取-比色法测定可溶性腐殖质,同样以生物测定法为基础,通过比较可溶性腐殖质与土壤碱解N的相关性,探讨以该法测定结果代替碱解N的可行性,为快速确定土壤有效N含量提供方法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土壤NaHCO3可溶态腐殖酸与有机质、碱解氮呈极显着相关,r值分别为:0.774**、0.714**(n=83)。其中,在酸性和中性土上与碱解N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7**(n=64)、0.697**(n=12),而在石灰性土上为0.666(n=7)未达显着相关。与标准生物测定法相比,小麦吸收氮量与NaHCO3提取态腐殖酸量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r=0.600**,n=27)。根据建立的关系式,从NaHCO3提取腐殖酸结果可估算土壤碱解氮含量水平。(2)将83个土壤样品分别用M3法和ASI法提取测定土壤有效磷,并与Olsen法测定结果比较,得到0.769**、0.864**的极显着相关关系。但在不同酸碱度土壤上,M3-P与Olsen-P之间的相关程度差异极大,按显着性排列顺序为:中性土壤>酸性土壤>石灰性土壤,尤其是石灰性土壤,只在0.05水平显着相关。而ASI法测定不同酸碱度土壤有效磷与Olsen法测得值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标准生物测定法相比,小麦吸收的磷量与Olsen法、M3法、ASI法测定结果之间在酸性土及中性土上,与Olsen-P和ASI-P均呈极显着关系(r酸=0.688**、0.672**,r中=0.915**、0.871**,n=9)而与M3-P呈显着相关(r=0.634*、0.646*,n=9);在石灰性土上,Olsen法、M3法、ASI法与生物测定法结果之间均达极显着水平(r=0.765**、0.831**、0.761**,n=9)。(3)M3法、ASI法与常规方法测得速效K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r=0.963**、0.945**,n=83)。与标准生物测定法相比,小麦吸收钾量与常规方法、M3法、ASI法测得速效钾进行相关性分析:酸性土上与三种方法呈极显着相关(r=0.871**、0.875**、0.890**,n=9);中性土上,生物测定法结果与常规-K、M3-K、ASI-K之间呈显着相关(r=0.776**、0.767**、0.761*,n=9);而在石灰性土上与三种方法结果之间均未达显着相关。(4)通过实验可知,在重庆地区的测土配方施肥中,NaHCO3提取-比色法测定土壤腐殖酸可估算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水平:M3、ASI法测定土壤有效P、K与生物测定法结果之间虽呈良好的显着关系,但M3及ASI浸提土壤的滤液常因带有颜色而影响有效磷的比色测定,且两种浸提剂中NaHCO3浓度较高,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速效K时常堵塞进样管。因此,建议在重庆地区乃至全国测土配方施肥中,仍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有效P、K。

二、石灰性紫色土的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灰性紫色土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及参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现状
    1.2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研究现状
    1.3 紫色土分类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供试土壤概况
    3.3 野外调查
        3.3.1 历史数据和资料收集
        3.3.2 野外调查样点布设
        3.3.3 剖面调查和样品采集
    3.4 室内样品分析
第4章 紫色土的成土环境和发生特征
    4.1 成土环境
    4.2 剖面形态
    4.3 理化性质
    4.4 小结
第5章 紫色土在ST中的分类归属
    5.1 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5.2 紫色土在ST中的高级分类单元归属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紫色土在WRB中的分类归属
    6.1 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6.2 紫色土在WRB中的分类归属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紫色土在不同分类系统中的参比研究
    7.1 紫色土的分类系统参比研究
    7.2 数值分类在紫色土分类中的应用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2)生物炭对疏水性抗生素在石灰性紫色土中吸附和迁移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抗生素的概述、存在现状及其危害
        1.1.2 生物炭及其研究现状
        1.1.3 紫色土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问题
    1.4 技术路线
2 生物炭性质的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仪器设备
        2.2.3 生物炭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生物炭老化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
        2.3.2 FTIR及XPS谱图分析
        2.3.3 拉曼图谱分析
    2.4 小结
3 生物炭施用及老化对紫色土中抗生素吸附特征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药品与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供试土壤
        3.2.4 吸附实验
        3.2.5 检测分析方法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抗生素等温吸附特征及模型拟合
        3.3.2 溶解性有机质(DOM)对吸附的影响
        3.3.3 土壤对抗生素的吸附自由能
    3.4 小结
4 面施生物炭及生物炭可渗透墙对紫色土中抗生素迁移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药品与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试验土槽
        4.2.4 野外土槽施用与迁移观测
        4.2.5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供试土壤的理化性质
        4.3.2 不同深度土壤水势对降雨的响应动态
        4.3.3 地表径流及渗透水中各个抗生素的浓度变化
        4.3.4 生物炭渗透墙对抗生素剖面迁移特征的影响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紫色土氮素净转化速率及N2O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土壤氮矿化和硝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1.1 土壤氮矿化作用
        1.1.2 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因素
        1.1.3 土壤氮硝化作用
        1.1.4 土壤氮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1.2 土壤N_20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1.2.1 大气N_20的源和汇
        1.2.2 土壤水分条件对N_2O产生的影响
        1.2.3 土壤温度条件对N_2O产生的影响
        1.2.4 土地利用方式对N_2O产生的影响
    1.3 施用硝化抑制剂对土壤氮硝化过程及N_2O排放的影响
    1.4 紫色土氮转化过程规律及氮损失途径研究现状
        1.4.1 紫色土在四川地区的重要性
        1.4.2 紫色土氮硝化过程研究现状
        1.4.3 紫色土N_2O排放研究
2 研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2.1 本文切入点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氮素净转化速率及N_2O排放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概况
        3.2.2 试验方法
        3.2.3 测定方法
        3.2.4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室内培养期无机氮含量的变化
        3.3.2 氮素净转化速率
        3.3.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N_2O排放速率
    3.4 讨论
    3.5 结论
4 水分温度交互作用对紫色土氮净转化速率及N_2O排放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土壤
        4.2.2 试验方法
        4.2.3 测定方法
        4.2.4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无机氮随着时间的变化
        4.3.2 氮素净转化速率
        4.3.3 不同温度水分交互作用下N_2O排放
    4.4 讨论
        4.4.1 温度和水分交互条件下对净转化速率的影响
        4.4.2 温度和水分交互条件下对N_2O产生的影响
    4.5 结论
5 硝化抑制剂(DCD和DMPP)对紫色土氮素净转化速率及N_2O排放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土壤
        5.2.2 试验方法
        5.2.3 测定方法
        5.2.4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无机氮随着时间的变化
        5.3.2 硝化抑制剂对土壤净转化速率的影响
        5.3.3 硝化抑制剂对N_2O气体的影响
    5.4 讨论
        5.4.1 DCD和DMPP对土壤氮素硝化过程的影响
        5.4.2 硝化抑制剂DCD和DMPP对N_2O产生的影响
    5.5 结论
6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不同pH紫色土中硝化作用及硝化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中硝化作用的研究意义
    1.2 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1.2.1 传统分步硝化作用
        1.2.2 新发现的单步硝化作用
    1.3 硝化微生物
        1.3.1 氨氧化微生物(AOB/AOA)
        1.3.2 亚硝酸氧化微生物(NOB)
        1.3.3 全程氨氧化微生物(Comammox)
    1.4 土壤pH对硝化作用及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1.5 土壤宏基因组研究方法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内容
        2.3.1 长期pH改变对紫色土硝化作用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2.3.2 短期pH改变对紫色土硝化作用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2.3.3 三种不同pH紫色土原样的宏基因组研究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3.2.1 土壤样品采集
        3.2.2 土壤样品制备
    3.3 土壤样品培养
    3.4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测定
        3.4.1 土壤pH的测定
        3.4.2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3.4.3 土壤总氮和有机质的测定
        3.4.5 土壤无机氮的测定
        3.4.6 土壤硝化势的测定
        3.4.7 实验器材
    3.5 微生物总DNA提取
        3.5.1 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3.5.2 土壤微生物总DNA浓度的测定
    3.6 分子生物学方法
        3.6.1 定量PCR
        3.6.2 宏基因组研究
        3.6.3 实验器材
    3.7 数据处理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长期与短期pH改变对紫色土硝化作用的影响
        4.1.1 长期pH改变的影响
        4.1.2 短期pH改变的影响
        4.1.3 小结
    4.2 三种不同pH紫色土原样的宏基因组研究
        4.2.1 测序与数据质量控制
        4.2.2 序列拼接与基因预测
        4.2.3 基因功能注释及代谢分析
        4.2.4 三种不同pH紫色土原样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4.2.5 三种不同pH紫色土原样微生物功能基因分析
        4.2.6 小结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5)重庆市紫色土的系统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国外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动态
    1.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现状
    1.3 紫色土分类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供试土壤概况
    3.3 野外调查
        3.3.1 背景资料和历史数据的收集
        3.3.2 野外调查样点的布设
        3.3.3 土壤调查与样品采集
    3.4 土壤样品分析
第4章 重庆市紫色土典型个体的成土条件、形态特征及分层属性
    4.1 成土条件
    4.2 剖面形态
    4.3 分层属性
    4.4 小结
第5章 重庆市紫色土的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5.1 重庆市紫色土的主要诊断表层
    5.2 重庆市紫色土的主要诊断表下层
    5.3 重庆市紫色土的主要诊断特性
    5.4 小结
第6章 重庆市紫色土的系统分类
    6.1 重庆市紫色土高级分类单元的归属
    6.2 重庆市紫色土土族的划分
        6.2.1 土族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6.2.2 土族划分的控制层段
        6.2.3 土族的鉴别特征
        6.2.4 土族的建立
    6.3 重庆市紫色土土系的划分
        6.3.1 土系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6.3.2 土系划分的控制层段
        6.3.3 典型个体的对比分析
        6.3.4 土系的建立
    6.4 小结
第7章 重庆市紫色土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参比
第8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8.1 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
        8.2.1 土壤颜色
        8.2.2 土壤质地
        8.2.3 土壤母质层与母岩层的划分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6)三种紫色土硝化作用及其硝化微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硝化作用及其生态意义
    1.2 硝化作用微生物
        1.2.1 氨氧化细菌
        1.2.2 氨氧化古菌
    1.3 影响硝化作用和氨氧化微生物的因素
        1.3.1 铵态氮浓度以及来源
        1.3.2 pH
        1.3.3 其他
    1.4 环境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4.1 AOA与AOB丰度和群落结构的研究进展
        1.4.2 AOA和AOB相对贡献率的研究
    1.5 氨氧化微生物研究的方法
        1.5.1 定量PCR
        1.5.2 高通量测序
        1.5.3 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
第二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和内容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土样采集与处理
        3.1.1 土壤样品
        3.1.2 土壤样品采集
        3.1.3 土壤样品培养
    3.2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测定
        3.2.1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3.2.2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3.2.3 土壤pH的测定方法
        3.2.4 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测定方法
        3.2.5 实验仪器
    3.3 DNA提取
        3.3.1 土壤DNA提取方法
        3.3.2 土壤微生物DNA浓度测定
        3.3.3 实验仪器
    3.4 超高速离心、离心后DNA分层以及分层DNA的回收纯化
        3.4.1 超高速离心样品制备及上机
        3.4.2 超高速离心后DNA的分层
        3.4.3 超高速离心后DNA回收纯化
        3.4.4 需要的试剂
        3.4.5 实验仪器
    3.5 分子生态学方法
        3.5.1 普通PCR以及定量PCR
        3.5.2 克隆
        3.5.3 总微生物量(16SRNA)-Miseq测序
        3.5.4 实验仪器
    3.6 数据处理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三种紫色土的硝化作用
        4.1.1 培养前后土壤pH的变化
        4.1.2 三种紫色土培养前后硝态氮含量
        4.1.3 三种紫色土培养前后铵态氮含量
        4.1.4 小结
    4.2 三种紫色土培养前后氨氧化微生物丰度
        4.2.1 三种紫色土各处理氨氧化细菌丰度
        4.2.2 三种紫色土各处理氨氧化古菌丰度
        4.2.3 小结
    4.3 ~(13)C-活性氨氧化微生物DNA标记判定
        4.3.1 中性紫色土活性氨氧化微生物标记判定
    4.4 中性紫色土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
        4.4.1 中性紫色土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
        4.4.2 中性紫色土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
        4.4.3 小结
    4.5 三种紫色土总细菌群落结构
        4.5.1 土壤微生物总DNA的PCR扩增
        4.5.2 三种紫色土各处理样品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4.5.3 三种紫色土各处理群落结构
        4.5.4 三种紫色土各处理硝化细菌群落组成分析
    4.6 中性紫色土 ~(12)CO_2和 ~(13)CO_2处理总DNA分层样品总微生物分析
        4.6.1 中性紫色土分层样品Miseq测序结果
        4.6.2 中性紫色土分层样品Miseq测序氨氧化微生物DNA标记判定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7)不同秸秆污泥堆肥施用土壤-植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污泥资源化研究现状
        1.1.1 污泥现状及资源化前景
        1.1.2 污泥常用处置方法及现状
        1.1.2.1 污泥填埋
        1.1.2.2 污泥焚烧
        1.1.2.3 土地利用
        1.2.1 污泥堆肥土地利用技术
        1.2.1.1 污泥堆肥化处理概述
        1.2.1.2 污泥堆肥的土地利用
        1.2.3 污泥堆肥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1.2.3.1 污泥堆肥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重金属研究
        1.2.3.2 污泥堆肥土地利用的有机物危害研究
        1.2.3.3 污泥堆肥土地利用的养分元素变化研究
    1.3 污泥堆肥土地利用的环境效应
        1.3.1 对土壤环境及生物生长的影响
        1.3.2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3 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
    1.4 污泥堆肥施用技术的研究
        1.4.1 污泥堆肥直接施用
        1.4.2 污泥复合肥料
        1.4.3 污泥堆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室内培养试验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试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方法
    2.2 田间试验
        2.2.1 试验设计
        2.2.2 供试材料
        2.2.3 取样及样品处理
        2.2.4 测定方法
        2.2.5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结果分析
        3.1.1 作物秸秆污泥堆肥的基本性质
        3.1.2 不同秸秆污泥堆肥对土壤NH_4~+-N、NO_3~--N含量的影响
        3.1.3 不同秸秆污泥堆肥对土壤氮矿化量的影响
        3.1.4 不同秸秆污泥堆肥对土壤氮矿化常数的影响
        3.1.5 小结
    3.2 田间试验研究结果
        3.2.1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2.2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配施比例对土壤氮的影响
        3.2.2.1 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
        3.2.2.2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配施比例对土壤NH_4~+-N含量的影响
        3.2.2.3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对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3.2.2.4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对土壤氮矿化量的影响
        3.2.3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对土壤磷的影响
        3.2.3.1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对土壤全磷的影响
        3.2.3.2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3.2.4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对土壤钾的影响
        3.2.4.1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3.2.4.2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对土壤速效钾含最的影响
        3.2.5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3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3.4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对作物的影响
        3.4.1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玉米产最的影响
        3.4.2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对营养元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4.3 秸秆污泥堆肥与化肥不同比例混施对植物重金属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8)重庆紫色土硒分布、迁移富集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硒的物理化学性质
    1.2 硒在环境中的分布
        1.2.1 岩石中的硒
        1.2.2 土壤中的硒
        1.2.3 水体和大气中的硒
        1.2.4 植物中的硒
        1.2.5 人体中的硒
    1.3 硒在环境中的地球化学循环
        1.3.1 岩石风化作用中硒的地球化学行为
        1.3.2 土壤中硒的活动性状
    1.4 土壤中硒的形态特征及其有效性
    1.5 人体硒营养
    1.6 小结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紫色母岩的采集
        3.1.2 紫色土壤剖面采集
        3.1.3 样品的制备
    3.2 试验项目及方法
        3.2.1 土壤全硒测定(HNO_3-H_2SO_4法)
        3.2.2 土壤水溶性硒测定
        3.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3.3 数据统计分析
    3.4 主要试剂与仪器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重庆地区紫色母岩中硒含量对比研究
    4.2 重庆地区紫色土中的硒
        4.2.1 紫色土中硒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4.2.2 紫色土剖面中硒的迁移规律
        4.2.3 不同发育程度紫色土壤中硒的变化态势
        4.2.4 重庆地区紫色土硒含量的影响因素
        4.2.5 小结
    4.3 重庆地区紫色土中的水溶性硒
        4.3.1 紫色土水溶性硒测定方法研究
        4.3.2 重庆地区紫色土水溶性硒的含量水平
        4.3.3 紫色土剖面中水溶性硒的变化规律
        4.3.4 不同发育程度紫色土壤中水溶性硒的变化趋势
        4.3.5 重庆地区紫色土水溶性硒含量的影响因素
        4.3.6 小结
    4.4 重庆地区紫色土硒的营养状况
        4.4.1 重庆地区紫色土中硒的营养现状
        4.4.2 重庆地区紫色土硒素营养改善建议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致谢

(9)长期定位施肥对石灰性紫色土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中缩略
1 前言
    1.1 国外长期肥料试验
    1.2 我国长期肥料试验
    1.3 长期肥料试验研究展望
    1.4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1 农家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2 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1.5.1 Biolog分析
        1.5.2 PLFA分析
        1.5.3 基于土壤总DNA的核酸分析
        1.5.3.1 DGGE分析
        1.5.3.2 DGGE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5.3.3 DGGE技术的局限性
    1.6 本项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取样方法
    2.3 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和氮的测定
        2.3.1 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2.3.2 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测定
    2.4 土壤活性测定
        2.4.1 土壤呼吸作用测定
        2.4.2 土壤酶活性分析
        2.4.3 土壤硝化作用测定
    2.5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5.1 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
        2.5.2 土壤细菌16S rDNA的扩增
        2.5.3 土壤AM真菌18S rDNA的扩增
        2.5.4 土壤古菌16S rDNA的扩增
        2.5.5 土壤氨氧化细菌16S rDNA的扩增
        2.5.6 土壤硝化细菌16S rDNA的扩增
    2.6 上述微生物基因PCR产物的检测
    2.7 PCR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2.8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期不同施肥对石灰性紫色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
        3.1.1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1.2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
    3.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的影响
        3.2.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
        3.2.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3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3.3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3.4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3.5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讨论
    4.1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上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的影响
        4.1.1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4.1.2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微生物量的影响
    4.2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土壤活性的影响
        4.2.1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呼吸作用的影响
        4.2.2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酶活性的影响
        4.2.3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硝化作用的影响
    4.3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3.5 不同施肥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结论
    5.1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和氮以及土壤活性的影响
    5.2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2.1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2.2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2.3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2.4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氨氧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3 论文创新之处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10)重庆地区测土配方施肥中有效氮磷钾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有效养分的提取测定
        1.1.1 有效氮的测定
        1.1.2 有效磷的测定
        1.1.3 速效钾的测定
        1.1.4 其它
    1.2 土壤有效养分的快速测定
    1.3 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范围和内容
    2.3 主要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2 测定方法
        3.2.1 生物测定法
        3.2.2 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及有效氮、磷、钾
        3.2.3 Mehlich3法测定土壤有效磷、钾
        3.2.4 ASI法测定土壤有效磷、钾
        3.2.5 土壤腐殖酸的测定——pH8.5,0.5mol.l~(-1)NaHCO_3溶液浸提比色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土壤有效氮相关性分析
        4.1.1 NaHCO_3提取腐殖酸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结果比较
        4.1.2 生物测定法与碱解氮、NaHCO_3提取态腐殖酸结果比较
        4.1.3 小结
    4.2 土壤有效磷、钾相关性分析
        4.2.1 土壤有效磷结果比较
        4.2.2 土壤速效钾结果比较
    4.2.3 小结
第5章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石灰性紫色土的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及参比[D]. 李松. 西南大学, 2021(01)
  • [2]生物炭对疏水性抗生素在石灰性紫色土中吸附和迁移行为的影响[D]. 阴文敏. 海南大学, 2019(07)
  • [3]紫色土氮素净转化速率及N2O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 郭娜.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4]不同pH紫色土中硝化作用及硝化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D]. 王智慧. 西南大学, 2017(02)
  • [5]重庆市紫色土的系统分类研究[D]. 唐江. 西南大学, 2017(02)
  • [6]三种紫色土硝化作用及其硝化微生物的研究[D]. 闫小娟. 西南大学, 2016(02)
  • [7]不同秸秆污泥堆肥施用土壤-植物效应研究[D]. 唐淦海. 西南大学, 2011(09)
  • [8]重庆紫色土硒分布、迁移富集及影响因子研究[D]. 童建川. 西南大学, 2009(09)
  • [9]长期定位施肥对石灰性紫色土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辜运富.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7)
  • [10]重庆地区测土配方施肥中有效氮磷钾测定方法研究[D]. 冯艳红. 西南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钙质紫土的开发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