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还是地域化——阅读《基督的下一个国度:基督教全球化的来临》

全球化还是地域化——阅读《基督的下一个国度:基督教全球化的来临》

一、全球化还是地域化——读《下一个基督王国:基督宗教全球化的来临》(论文文献综述)

章景然[1](2020)在《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宗教在当代社会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有凝聚社会的功能,又有分裂社会的作用。宗教群体如何实现与社会和谐共存,成为本文探索的核心论题。17世纪兴起于英国的贵格会与19世纪脱胎于波斯(今伊朗)的巴哈伊,两大信仰团体在初创期均被贴上“激进教派”标签,受到官方打压与社会排斥。历经近半世纪的教内外调适与互动,最终完成了作为“平和”团体的历史嬗变。对其历史过程的梳理与比较,不仅有助于人们解决信仰摩擦问题,还将为贵格会和巴哈伊研究提供新视角。本文坚持唯物主义史观,以宗教比较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以宗教社会学等理论,从贵格会与巴哈伊的社会互动中,对两者的”平和”之路进行历史性考察,并试图得出某些规律性认识。本文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考察两大教团初创时期的社会行为及平和转折,探究其引起社会敌视的原因。两者(1)的肇始恰逢社会改革时代,它们的信仰变革夹杂着社会诉求,且采取较为激进的表达方式,这是两者被社会排斥的主要因素;继而追溯两者从激进走向平和的转折事件,这一转变奠定此后温和策略的思想基础。基于以上考察,在理论层面探讨两大教团激进行为的根源,在现实层面比较两大教团初创时期的差异。第二章从本土与海外两个区域,考察两大教团的生存状态与相应调整。贵格会在海外殖民地所受打压甚于本土;巴哈伊则相反,海外生存环境较本土优越。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两者采取不同途径。贵格会通过集体请愿、政治游说等方式寻求与英国上层对话;巴哈伊则求助于国际组织,通过国际舆论为自身发展寻求空间。通过比较可知,不同的社会环境是两大教团遭受地域差异化打压的主要原因,宗教打压造成其与社会关系紧张,同时也促使了它们的教内整合。第三章从教内外两个层面,比较两大教团的和谐理念与实践。两者对和谐理念解读方向不同,贵格会的罗伯特·巴克莱与威廉·佩恩,肯定教义中的宽容成分,并给予政治神学意义上的应用;巴哈伊的巴哈欧拉与阿博都·巴哈更倾向对宗教和平思想的传播。在此思想基础上,两者教外实践产生差异。贵格会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神圣实验”为阵地,将宗教宽容作为策略进行推行;巴哈伊则强调非政府参与原则,以顾问形式与政府合作,通过“全球发展计划”实践和平理念。但在教内实践中,贵格会和巴哈伊对异己思想均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两者教内外实践的差异,为和平宽容本质及其相对性提供了可探讨的空间——宽容绝不意味无限自由,群体的发展及宽容的实现与制度规范需要相辅相成。第四章从自我标识、社会融入、管理模式三方面,比较两大教团从“激进”到“平和”的特征。两大教团排他性减弱、世俗化增强、初期宗教领袖情结明显,这些相似性特征推进两者成为温和教团;文章还进一步探究这些相似性特征中的差异性。两大教团融入社会方式不同,贵格会在人员不断流失的困境下被动融入社会,巴哈伊则积极主动融入;两大教团后续管理模式迥异,巴哈伊在集体领导下巩固发展,贵格会则在松散管理中走向衰败。这两个因素成为两者当今发展各异的主要原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以此探索某些规律性认识,对贵格会与巴哈伊的现状与趋势做出预测。针对不同文明形态的两大教团进行比较,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信仰群体与社会之间不是评判与被评判的等级关系,而是体现着身份相互认同的动态过程,和谐共处的实现需要多层面的对话、妥协与让步。

叶佳亮[2](2019)在《中国“虚实”理论视域下的李斯特钢琴作品《旅行岁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中国“虚实”理论,分析、揭示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大师李斯特的钢琴作品《旅行岁月》形式与内容背后的“虚实”现象。对《旅行岁月》中的“虚实”在微观与宏观、相对与绝对等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辨析。这对于推进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特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章:音乐标题的“虚实”概览。阐明了标题文题的“虚”“实”隐显和情感形式的“虚”“实”布局,提出了李斯特对音乐内容的“诗性理念”与形式的凭虚构创二者间进行的“虚实”权衡。第二章:题材音效的“虚实”关联。阐明了题材音效的具象“实”感与抽象“虚”涵,提出了音乐以传达参照意义和呈现出绝对意义作为“实”和“虚”的两端,在具象与抽象的题材及其题材情感之间所呈现出的“虚实”对应关系。第三章:主题陈述的“虚实”手法。阐明了主题陈述的“虚实”因由与陈述手法的“虚实”结合,提出了李斯特根据其音乐叙事特点所采用的自由变奏手法在主导主题“实引”、不同分主题“虚扩”与主题“实应”三个主要环节的拓展内容。第四章:形式要素的“虚实”依存。阐明了节拍节奏的“虚”“实”对立、和声功能的“虚”“实”并重、织体形式的“虚”“实”相生,提出了这些形式要素在“虚实”依存关系上表现出的不同侧重,是李斯特为追求“诗性理念”而在音乐创作中寻求的技法特性和突破之处。第五章:演奏阐释的“虚实”呈现。阐明音效的“虚”“实”离合、音势的“虚”“实”动向、音韵的“虚”“实”映照,提出了演奏阐释是“实”处落音,“虚”处寻意,在忠实原作和自我创见之间,寻求崇“实”和尚“虚”的平衡过程。结语部分则对以上相关问题进行延续思考,认为可以持守“和而不同”、“虚实有度”与“合而化成”的三个理性认知。本研究是一次对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由“西化”向“化西”努力的学术实践,是一种动态、开放的研究模式。其目的是希望秉承“既可以寻求中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空间的拓展,又可以在理论建构的指向性上突破以往一以贯之的以西方范式研究西方音乐史”的学术研究新路径。

苏蓓蓓[3](2019)在《孔子与耶稣的财富观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中西方的互动交流使比较研究逐渐成为学术探讨的重点,而孔子和耶稣分别作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经济观、政治观、教育观、自然观、生死观等各方面都具备对话的可能。其中,对两者财富观的分析研究既可在价值观层面为人们树立正确、理性看待财富的态度提供借鉴,又能在社会现实层面规范和引导物质财富的运作。在此背景下,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比较研究在其各自的现实环境中找到塑成根源的基础上,致力于以下四个问题的解释与处理:财富观的丰富意蕴、财富观的实践方式、财富观的精神面相以及财富观的人学指向,这四个问题分别对应着“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财富与人”的问题,使其在清晰的文本结构中有能力展现更全面的内容,释放更丰富的意义。首先,孔子与耶稣财富观得以产生的现实根基集中于两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生存经历及其思想渊源三方面。诸侯争战、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周游列国、开办私学的人生阅历,西周推崇礼制、以德配天的思想传统都对孔子财富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政治上的罗马化、文化上的希腊化、信仰上的犹太化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塑造了耶稣对待财富的整体态度。其次,阐明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丰富意蕴,即意欲解决最本质的“是什么”的问题。孔子与耶稣或儒家与基督教如何界定财富的概念以及财富具有何种特性,是财富观之所以可能的最大实体性前提。财富代表人类所欲求的、对人类有价值的一切东西,所以财富的广义概念使得财富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既可以作为物质实体在现实中具体实践,又有其指向终极关怀的精神面相。这同时直接对应着孔子和耶稣对待财富的具体态度:首先,就财富单纯的物质性来说,静态上的量化不可避免地产生贫穷与富裕的两极定位;但贫穷不是德性的条件,富裕也不是该诅咒的罪恶,贫富选择背后的道德支撑是孔子和耶稣财富观的价值倾向,道德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正是孔子和耶稣对义与利关系的辩证。再次,比较研究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实践方式,即财富作为物质实体如何在现实中彰显、如何发挥其基础性地位、如何在一个生存性世界中运作、如何展现其行动力,即“如何”或“怎么样”的问题。孔子基于阶层划分明显的社会现实,并以其为前提,在“士农工商”四阶层和“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阶层的实际操作中落实其财富观;耶稣的财富观却在“圣俗分野”的信仰立场中,从财富的来源和去向(或生产与分配)上保证其成为现世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此实践过程中,孔子和耶稣的财富观既展现出了立足前提和基本精神上的差异,同时也蕴含着外在行动和内在情感的共通倾向。然后,从财富的精神面相这一角度继续比较孔子与耶稣的财富观。财富的精神面相是指,广义财富概念中最深刻的内涵指向何方,在现实中对物质财富进行运作的信念支撑扎于哪里,这一问题即是“为什么”的问题,是孔子和耶稣财富观的终极关怀问题。孔子财富观以儒家社会的最终理想——“内圣外王”,作为其终极目的,而耶稣把“实现永生与进入上帝之国”作为自己财富观的最终指向,这两种终极关怀作为精神财富完善着财富的广义概念,也作为指路明灯引领着财富在现实世界的物质实践。另外,“内圣外王”与“永生天国”尽管在根本性质和实现方式上不同,但在视财富为工具和致力于各种关系的处理上是相通的智慧。最后,将孔子和耶稣财富观的比较升华至人学,把财富与人联系起来,所以“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人学指向”解决的便是何为人、如何为人的问题。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和矛盾,与财富具有物质属性和精神面相取得一致。然而正如财富的物质属性成为财富的全部内涵一样,人也日益成为只知获取物质财富的机器。但幸运地,人与财富的双重异化状态可在孔子和耶稣的财富观那里找到改善的出路,让财富成为财富,让人成为人,成为自由的人。

杨靖[4](2019)在《“耶” “佛”的接榫与错位 ——李提摩太中国大乘佛教文本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提摩太是19世纪英国浸礼会传教士,1870年来华,随后开展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在华期间,他不仅大量译介西学,还参与戊戌变法,与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均有过接触,对中国政局影响颇大。正因如此,当前学界对李提摩太的关注多是其政坛身份,或是对其汉译西学作系统研究。然而,在华的这45年中,李提摩太大部分时间还致力于研究中国大乘佛教文本并有多部译着,有的译本还成为其同时代首个最完整译本。可是,相较于他在政坛与西学研究方面的热度,学界对他汉学方面的系统研究却几乎没有。本研究以大量淹埋于历史的一手资料为基础,对李提摩太在东学西渐中的翻译活动作系统全面的探索与考察。本研究以李提摩太的基督教与佛教思想为主线,并将主线贯穿于他的翻译思想、翻译选材、翻译实践与翻译行为的历史影响中,主要提出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身为基督教传教士的李提摩太何以对中国大乘佛教文本感兴趣,这反映了他的何种宗教理念?第二,浩如烟海的中国大乘文本中,李提摩太的翻译选材动机是什么?第三,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李提摩太的翻译观是什么,是如何在译本中体现的?第四,从整个晚清来看,李提摩太的大乘佛教文本英译活动有何历史范式?最后,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尝试勾勒翻译研究的历史面向,指出翻译史研究的可行路径。本研究的发现如下:受自由神学与社会福音神学影响,李提摩太试图在人间建立一个“没有病痛只有和谐”的上帝国。在他看来,唯有世界各宗教联手融合才能真正消除差异,达到世界和平,而在这些宗教中他选中了大乘佛教作为最先联手的对象,因为他从大乘的“他救”思想中看到了基督教里“跟随上帝”的理念,认为“耶”与“佛”本就一家亲,都是上帝的子民。因此,为将这些宗教思想诉说于众,他英译了《大乘起信论》、《法华三经》、《金刚经》、《心经》与《西游记》等大乘色彩十分浓厚的作品。在他的阐释下,《大乘起信论》成了马鸣菩萨受到耶稣门徒多马之影响所作;《法华三经》则蕴含了基督教里满满的正义,它是耶稣与上帝对人类的爱、宽容与怜悯;他从《金刚经》里读出了“耶稣将接替佛陀作为救世主”的预言,从《心经》的“色”与“空”看到了耶稣的神人二性,就连《西游记》里的佛教理念也被解释成中国最早的基督教景教,且作者也成了具有保罗性质的丘处机。在这种耶佛融合思想的指导下,李提摩太把“真如”译成了“God”(上帝),“三宝”中的“佛、法、僧”也与“Trinity”(三位一体)相对接,“如来”英译成了“Jesus”(耶稣),“十八层地狱”、“劝持”与“塔庙”等概念也都被融入基督教。此外,佛教的“观音”与基督教的“耶稣”形象在译本中都出现不同层次的对接。因此,“耶”“佛”在接榫过程中出现了错位,佛教几乎被基督教取而代之,而以基督教为本位的译本中没有了异己的声音,李氏所期待的“和谐上帝国”终于实现。李提摩太与同时代的其他来华传教士不同,他在思想上并未将佛教视为敌人,而是潜心研究,虽然他不接受“唯上帝拯救”论,可是受“唯耶稣拯救”神学思想的左右,他在翻译实践中还是置换了佛教里的大部分元素,在试图联系两宗教的同时模糊了它们之间的界限。因此,他的译本虽然在宽容的宗教思想下呈现出新面貌,可佛教元素大量消失,同时基督教也开始变得不纯正,带有佛教的影子。他的这种宗教文化融合进而错位的行为最终是通过翻译来体现的,而他的翻译行为在整个晚清的较直译的佛教文本环境下与其余佛教研究的译者们拉开了距离,在晚清佛教复兴的浪潮中难免孤芳自赏,可依旧为东西宗教文化交流翻开了新的篇章。本研究最后还认为,李提摩太的所有翻译行为都是围绕其建立“上帝国”的梦想展开,这是他对和平的渴望,这种渴望是在晚清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因此离开了历史语境,他的渴望就难以被理解,翻译活动也就无法得到全面且客观的解释。这表明,翻译研究若能从历史脉络出发,从史料中去构建译者与其所处时代的联系,研究结果则会更加细腻与透明,进而提升整个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这不失为翻译研究的新路径。

赵浩[5](2018)在《“天”的伦理精神气质》文中认为与西方“上帝死了”的“世俗时代”比照,中国社会正在进入“无天”的“后伦理时代”,“天”的意义祛魅与价值塌陷导致一系列精神痼疾——人的存在家园丧失、道德行动失去终极依归、生活世界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分裂对立等,由此重塑“天”的形上意义与终极价值成为疏解上述思想谜题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唯天为大”(《论语·泰伯》),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范畴,“天”义含蕴广阔,复杂多元,“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孟子·万章上》),如何通过“天”之所“示”澄明“天”之所是?依据中西交融视域下的精神哲学方法,作为“一”与“全”的形上理念,“精神”通过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通向“存在”本身,将“存在”理解为伦理实体构成的具体而现实的意义世界,以“精神”诠释“天”若合符节,从而呈现“天”深蕴的伦理精神气质:“天”经历层累生长的动态过程,最终走向最高的伦理实体;作为最高的伦理实体,“天”又指代伦理实体所构成的“这个世界”,它是伦理道德一体的存在着的意义世界。概言之,“’天’—存在—意义世界—伦理实体”构成了“天”之气质显现的结构链。从这一理念出发,将“天”的伦理精神气质演绎为逻辑—历史—现实之“三位一体”的诠释系统,经由“即体即用”、“体用不二”的原则串联,构成一个严密的“三篇六章”的论证体系。上篇“天”之“理”。第一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生长过程,依据人类社会发展史与人类精神成长史,“天”依序从自然的“物体”、宗教的“神体”、理性的“本体”成长为精神世界中道德的“主体”、教化的“个体”与伦理的“实体”的统一,最终合一于伦理的“实体”。“天”作为最高的伦理实体含摄其逻辑生长中所有的样态,它们分别指代不同逻辑阶段的存在本身,直至“天—伦理实体”与存在着的意义世界相互诠释。第二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之用,它塑造全新的存在论形态——伦理形而上学,其内涵为通过“天”—“伦”化生意义世界,通过“天”—“德”维系意义世界,以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诠释意义世界具体而真实之存在,从而凸显“伦”的存在论属性与证成“德”的终极来源,为伦理道德奠定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中篇“天”之“道”。第三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生长过程,依据中国思想史的发展线索,“天”经历了自然的天空、天象、天庭,并在天帝中开始精神萌芽,又经由天命—天道—天德—天伦—天理的发展转换,“天理”辩证综合多元的“天”义,以普遍理性与伦理总体性合一指代意义世界的存在,“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生长与历史生长高度一致。第四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之用,它塑造中国伦理的特殊形态,以走向意义世界的伦理形而上学为基础,既是“为己”的德行伦理,又是“安伦尽分”的规范伦理,“天”的伦理精神气质透过道德人格、道德情感与道德境界具体显示,“天”形塑了整个中国伦理学独特的精神气质。下篇“天”之“命”。第五章、第六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现实之“用”,逻辑与历史合一之“天”最终要复归于当下的生活世界。在当代中国社会,“天”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风险:外在风险是生态危机可能导致意义世界覆灭,从而使得“天”义崩塌,存在难以为继,从“天”的伦理精神气质出发,以“天”为“天”的生态价值观有助于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价值观基础;内在风险是信仰危机致使人们怀疑一切,失去确定性的根据与归宿,使得“天”完全祛魅与世俗化,回归以“天”为中心的伦理信仰,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虚无、信仰真空问题,而且伦理信仰的本质是对“天—存在—意义世界”的信仰,它是中国人的终极信仰形态,伦理信仰更为平和包容,更符合对话文明的时代要求。经历漫长而艰辛的智慧之旅,“天”通过精神哲学的方法显现自身,天的伦理精神气质不同于以往对“天”的诠释,它融合多元的“天”义,并最终通向终极存在与终极信仰,重构我们的精神家园。“天学”已经显露雏型,呼吁更多的研究者从不同视角投入“天学”的探究。

杨习超[6](2016)在《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世纪中后期,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发轫、发展,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的教会大学凭借人、财、物及文化资源优势,在中国的高等教育舞台扮演起重要角色。清末的中国社会危机四伏,外族入侵频频,以魏源、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复兴济世思想,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精英阶层向西看的主观愿望。尽管教会大学与西方列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化侵略原罪难辞,但中国社会对西学的需求为教会大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教会大学从海外募集捐赠,在华购产、置地,建学校、开医院,以慈善的形象赢得了众多青年拥趸,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清政府慑于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对西方传教士在华的办学行为基本不干涉,任其发展。民国伊始,国人民族独立意识高涨,“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迫使教会大学在办学形式上作出调整和让步,由清末自主创办转变为民国的注册立案。嗣后,民国政府公布《私立学校规程》等法令,规定教会大学“须由中国人任校长”,由此揭开了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的历史序幕。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主要有:东吴大学杨永清,金陵大学陈裕光,燕京大学陆志韦,沪江大学刘湛恩,圣约翰大学涂羽卿,华中大学韦卓民,华西协和大学张凌高,岭南大学钟荣光,齐鲁大学朱经农,福建协和大学林景润,之江大学李培恩,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吴贻芳,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王世静,辅仁大学陈垣等,他们的任职时间大都在1927年至新中国建国之间。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方法和社会认同理论分析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形成和角色冲突,从近代中国历史制度变迁、中西文化冲突和中籍校长个体认知等方面解读其角色冲突的原因。历史制度主义强调社会变迁中重大事件的作用,社会认同理论则强调个体对所属特定社会群体的会员身份及附加在该身份上的价值和情感认同。本研究把宏观的制度因素和微观的个体因素有机结合,得出结论如下:第一,中籍校长角色概念的特定内涵源于政府、教会和中国社会等各方赋予校长的多重身份和角色期待,他们的身份包含有中西文化、思想、制度交流与冲突的元素。第二,中籍校长在多重身份和多方期待、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同中,与政府、教会和师生之间存在角色冲突。与政府之间存在校长治校与政治干预、党化教育与基督教育、国家主义教育与公民教育等冲突;与教会的冲突表现在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宗教目的与服务中国、西化教育与中国化教育、校长与校务长职权冲突等;与师生的冲突表现在学校管理中应对中西教师的文化和个体利益及应对学生政治活动冲突等;作为理性知识分子,中籍校长与自身价值观和个体心理也存在冲突。第三,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原因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近代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社会制度和文化冲突的结果。从清末“中体西用”教育制度的妥协性,到民国“以党治国”的一元性,中国社会制度设计者对多极化制度是排斥的,并利用权力资源强制教会大学纳入政府管理,与西方文化制度存在冲突。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背后,蕴藏着资源和权力的争夺。二是中籍校长的教育家身份与教会组织代理人身份的不可调和性。中籍校长多毕业于教会学校,受宗教理念影响,对教会有深厚的情感认同,被教会赋予在华事业继承者的角色身份。他们在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过程中,存在着与教会董事会、与政府、与教会大学师生的冲突,反过来,正是在这些冲突中,形成了中籍校长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在中国官学传统与现代大学独立理念之间,中籍校长追求现代大学的自治与教会控制、政府控制之间产生冲突。三是中西文化冲突和价值观碰撞的必然选择。在传统儒学与基督信仰之间,在中国身份与教会身份归属之间,在基督人格价值观与官方价值观之间,中籍校长遭遇了激烈的价值观碰撞,作为教育者和理性的个体,其独立人格促进他们追求理性的教育理念,包容的文化构建和“完人”情怀。他们的自我理性认知和社会认同综合作用,导致了冲突。四是双重办学主体下中籍校长经济独立性的缺乏,使他们无法挣脱对教会经费和政府补助费的依赖。第四,中籍校长角色冲突对于理解近代中国教育理念的转型具有历史价值。中籍校长长校过程中面临不同的利益、资源冲突,坚持“师夷长技”之西学教育,大力推进理性人格之道德教育,即便在经济困顿、颠沛流离的战争年代,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的教育家智慧和献身教育精神,沟通中西文化,调节中西冲突,提升办学绩效,保持了教会大学在国内外文化教育舞台的卓越地位,彰显近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背景下,教会大学中籍校长所引领的思想理性和精神自由之独特价值。第五,中籍校长角色冲突对于理解现代大学的历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近代中国大学建制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摆脱古代官学影响而逐步引入西方现代大学模式的过程,是对大学的本质不断探索和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籍校长是西式教育的成果,他们在求学和长校过程中形成了个人价值观体系,一方面坚持教育救国,另一方面追求大学自治和独立,有效平衡东西文化冲突,带领教会大学突破时代局限性,对今天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在制度上有宝贵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创新点与理论贡献有:1.文献搜集与梳理。作者先后到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研究中心和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等地,搜集、整理了十多位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的个人信件、着述等历史文献,详细考证了中籍校长的成长背景及职务履行情况,并由此来分析教会大学中籍校长与近代中国社会、政府及西方教会之间的关系,为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研究奠定文献基础。本文采用了以往研究中未涉及到的第一手文献,弥补了前人研究在文献方面的不足。2.研究视角与方法。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方法和社会认同理论,给予中籍校长角色特定的理论梳理和概念界定,在宏观层面将中籍校长角色放入近代中国历史大环境中考量;在微观层面将中籍校长角色置于利益、资源、制度等相互关系中进行研究。本文从多层面、多视角进行综合分析,弥补了前人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欠缺。3.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中国社会权力在教育制度形成和运行中占有绝对地位,从科举官学到近代大学建制的演变过程中,学校性质是中籍校长教育家不可逾越的挑战;中籍校长基于自我的社会认同是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核心要素。本文突出了中籍校长自我认同与社会制度变迁之间的必然联系,得出了区别于以往研究的结论。4.历史思考。本文从近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与西方文化冲击背景出发对中籍校长群体身份、信念和价值观进行了历史思考,分析了他们与教会、政府、师生和社会存在的角色冲突,发现他们理性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合理应对自身的身份归属、民族责任和历史使命,求同存异,化解冲突,教育救国,在东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体现了教育家的价值取向与人格追求。

方补课[7](2016)在《迈向信仰与生活的辩证 ——格鲁姆宗教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信仰”是人的基本精神追求之一。在西方社会,所谓信仰一般是指宗教信仰,而在中国,人们往往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言说“信仰”。这两者虽有不同,但并不矛盾,因为宗教意义上的信仰除了对神的信仰,还包括对神的教诲的信仰,而神的教诲不仅关乎神与人的关系,也关乎人与人的关系。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东西方社会对诸如信任、尊重和关爱别人等生活实践的重要性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对于保证它们得以实现所需要的自由、平等、尊严等社会环境的渴求也是相同的。从哲学和神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往往与人的终极关怀和日常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一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其中信仰最为重要,它不但决定人的价值取向,也决定人的生活态度,而且最终体现在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作为以促进人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人信仰的确立和生活实践的指引负有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信仰对人的生命成长和社会进步和发展至关重要,很多个人问题和社会乱象背后都有信仰方面的原因。通常来说,人有怎样的信仰就会有怎样的生活。如果要使人的信仰和生活保持和谐并产生良好的互动,教育一定不能缺席。天主教的宗教教育本着传递信仰和丰富人生命的使命,致力于基督信仰的培育和基督徒生活的革新,在千百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智慧。格鲁姆在总结和反思天主教悠久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了一套名为“分享的基督徒实践”(Shared Christian Praxis Approach),又名“从生活到信仰再到生活”(Life to Faith to Life Approach)的教育方法、好能更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在身心灵方面全面的成长和进步。这个方法共包括五个核心因素:(1)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不断得到与人对话和分享的的激励;(2)围绕生活或信仰方面的某个生成主题“命名”和分享对当前实践的反省;(3)鼓励参与者了解与主题相关的基督徒“故事”和“愿景”;(4)鼓励参与者把基督信仰调适到自己的个人生活之中;(5)最后让参与者做出信仰生活的决定。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这种教育方法可以通过一个焦点活动和五个教学行动加以实施。本论文将会在研究格鲁姆的宗教教育理论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分享的基督徒实践法”中的焦点活动和五个教学行动。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格鲁姆所倡导的“分享的基督徒实践法”对于基督信仰和价值的传授和教导,不但切合人们当前的生活实际,而且行之有效。更难得的是,它不仅适合天主教的宗教教育,而且适合其他宗教的宗教教育,甚至没有任何宗教背景的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都能有效地运用此方法。有关宗教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实践,在我国尚且处于学术边缘而鲜有参照对象和研究资源。本论文对格鲁姆的宗教教育思想的研究,在拓展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方面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的互动交流,为包括道德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提供某些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另外,相信这种与人的信仰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也会有助于继续挖掘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和诚信不再等社会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同时也会对人性价值的提升、道德乱象的消解和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某些积极的影响。本论文将以格鲁姆的宗教教育思想理论为依据,对信仰与生活的辩证关系加以较深入的探讨,并在研究格鲁姆的教育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实际,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教育观点。为此,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将介绍格鲁姆宗教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源、时代背景和学术经历;第二章主要讨论格鲁姆对宗教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的理解;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将比较详细地讨论格鲁姆的宗教教育方法及其应用;第五章将会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把格鲁姆和马利坦、杜威以及弗莱雷的教育思想加以比较;第六章则会讨论格鲁姆的宗教教育思想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杜丽[8](2016)在《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民族,历史上因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荡等原因,苗族从早期居住地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不断迁徙到中国贵州、湖南、云南等边疆省份与国外。云南苗族多于元明清时期分批渐次迁入,至今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交通不便,生存与发展困难。近代以来,基督宗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与在部分汉族地区遇到的重重阻力相反,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些信教民族中就包括苗族,这一现象非常值得引人思考。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云南苗族信仰基督宗教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呈现出云南南部(滇南)苗族主要信仰天主教,云南东北地区(滇东北)和北部(滇北)苗族主要信仰基督教的特点。相比较湖南、贵州和四川的苗族研究,云南苗族研究成果较少,且侧重对苗族传统文化和经济层面的研究,范围较为狭窄。本论文通过对云南信教苗族,特别是选取数个最具代表性苗族村落的个案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可以以点带面,全面展示当今云南苗族基督宗教的信仰图景,揭示基督宗教在苗族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进而趋利避害,引导基督宗教在苗族社会发挥其积极作用。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运用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和宗教文化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侧重研究在中国巨大社会变迁中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社会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督宗教在云南苗族社会文化中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文章的选题依据、理论方法以及前期学者们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云南苗族信仰基督宗教的历史,介绍所选苗族调研点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到第五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运用宗教社会学、宗教文化论的理论观点,结合田野调查收集的各种资料,分析在社会变迁中基督宗教对苗族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第三部分主要运用宗教社会学功能主义理论,从社会个体——苗族信徒和社会团体——教会两个方面,阐述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社会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运用宗教文化论的观点,结合田野调查,从苗族基督宗教礼俗和伦理两个方面,探讨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文化的影响;第五部分,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宗教社会学和宗教文化论的相关理论、方法和观点,研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宗教世俗化等多方面变迁对云南苗族社会文化的影响,预测云南苗族社会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左瑞娟[9](2015)在《西欧现当代教堂建筑艺术风格研究》文中认为教堂建筑是基督宗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造与重建是教会中的重要事件,其功能与形态也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审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堂建筑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能够反映出基督宗教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变迁。本文以西欧现当代教堂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新范式为指导,从关注神学思想和教会组织等宗教本体问题,转向对具有实证价值的宗教建筑进行研究。论文的研究框架即以社会因素为横向维度,分别阐述了社会思潮、神学思想、建筑技术和艺术流派等四个方面对教堂建筑的影响。以时间为纵向维度,分析不同时代教堂建筑所呈现出的主要艺术风格,宏观把握教堂建筑的发展与变迁。第一章是从总论的角度探讨教堂建筑所承载的功能及象征意义。并对《圣经》文本中有关教堂建筑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后简要梳理了十九世纪之前西欧历史上曾出现的各种教堂建筑艺术风格。从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探讨了西欧现当代各时期主要的教堂建筑风格。第二章主要探讨十九世纪中叶哥特复古式风格的教堂建筑。哥特复古式是在建筑中模仿哥特建筑装饰的一种怀旧风格。该教堂建筑风格因具有西欧典型的文化特征,因而受到民族主义者的推崇。同时此建筑风格是对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再现,罗马教廷将其视为的天主教复兴象征。建构理论学家也对哥特式教堂的建构体系展开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推动了哥特复古式建筑的发展。浪漫主义艺术家们则因迷恋哥特式教堂中的激情与神秘,藉希望通过复兴哥特式建筑推行自己的艺术理念。因此,哥特复古式风格成为这一时期教堂建筑的主流形态。第三章探讨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风格教堂建筑。这一时期的教堂建筑在空间、结构、材料和装饰等方面均产生了创新革命。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发明”的方法被发现,创新成为时代命题。新教礼拜仪式改革运动也在这一时期兴起,建筑师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对教堂建筑空间形态的创新。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新材料、新结构、新施工方法被应用到教堂建筑中,推动了教堂建筑的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艺术家们对新时代的建筑形式展开探索,致力于创造出适合新技术的建筑装饰。这些创新共同为教堂建筑进入现代主义奠定基础。第四章探讨二十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主义教堂建筑。国际主义建筑风格是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玻璃幕墙和框架结构建造的几何形态。该建筑风格是西欧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反思民族主义、建立欧洲一体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建筑技术发展至构件批量化、标准化生产的结果。国际主义教堂建筑具有造价低廉、建造周期快速等优点,能够满足战后基督教会大量的教堂建造任务,因而得以被广泛建造。加之以立体主义、风格派和构成主义为首的抽象艺术运动,不仅在设计观念和形式语言两方面对国际主义教堂建筑产生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督宗教内部关于“崇拜偶像”的纷争。第五章探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表现主义教堂建筑。表现主义教堂建筑是西欧社会对绝对理性的反抗和探索,强调个体的差异、主观的情绪,在表现主义艺术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一种雕塑般的建筑形态。同时,结构工程师们也在结构技术满足工程需要的基础上,探索结构的艺术化表现,发展出结构表现主义建筑。加之,梵二会议后教会呈现出对自由的尊重,对共融的向往,表现主义的教堂建筑频频出现。第六章探讨二十世纪末至今的多元化教堂建筑。在后现代的文化冲击下,社会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流派、理论和假说,多种文化形态并存。建筑技术高度发达,足以支持各种建筑形态的建造。当代艺术亦是纷繁复杂,为教堂建筑提供了多种形式语言。在此社会环境中,基督宗教也为了满足新时代人们的灵性信仰习惯,教会在不断世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往小型化、人性化、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教堂建筑也随之呈现出多元景象。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现当代教堂建筑艺术风格的研究为着眼点,试图用一个明晰的研究结构,根据不同时期教堂建筑所呈现出的主要艺术风格进行分类研究,从文化、教会、技术、艺术等的角度来全面解读。以期为我国基督宗教的教堂建筑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刘雪芹[10](2014)在《战乱时期兴起的女子大学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与近代上海社会研究》文中指出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是天主教在中国设立的唯一女子大学,是上海很长一段时间内唯一的综合性女子大学,是耶稣圣心修女会在亚洲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大学。学院历时14年,培养学生千余名,毕业生395名,在中国女子教会大学史和上海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抗日战争爆发,大多数学校或关闭或内迁,震旦女大却于此时在沦陷区创办,且成就不菲,为什么呢?这是本文主要回答的问题。在这一问题意识下,本文从七个方面分析了选择上海的原因;论述了圣心会的国际战略和上海圣心会的教育事业及其特点;探讨了学院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学院的社会网络;解析了学院如何在与国民党、日军、法租界、共产党、天主教等各种势力的博弈中寻求平衡;最后从战乱时期上海独特的政治环境、非常时期的正常需求、学院与法租界、日本关系、学院的唯一性和顺应战乱的特殊举措五个方面,综合回答学院取得成就的深层次原因。

二、全球化还是地域化——读《下一个基督王国:基督宗教全球化的来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化还是地域化——读《下一个基督王国:基督宗教全球化的来临》(论文提纲范文)

(1)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四节 贵格会与巴哈伊概况及差异
第一章 两大教团初创期之信仰群体与公共活动
    第一节 社会改革中的异见群体
        一、英国新教改革中的贵格会
        二、波斯现代化改革中的巴布与巴哈伊教派
    第二节 贵格会与巴布教派的激进行为
        一、贵格会的激进表现
        二、巴布教派的暴力冲突
    第三节 公共事件后的宗教温和意识
        一、贵格会之自省转折:内勒尔事件
        二、巴布教派之内部分歧:塔希丽事件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比较与探讨
第二章 两大教团发展期之海外转移与组织调整
    第一节 宗教打压下的生存危机
        一、英国贵格会的艰难境况
        二、波斯巴哈伊的艰苦岁月
    第二节 自存意识下的海外转移
        一、初传新英格兰的贵格会
        二、巴哈伊教派初到美国
    第三节 发展意识下的组织创建与调整
        一、贵格会伦敦中心与跨大西洋组织
        二、巴哈伊灵体会与世界正义院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三章 两大教团和平期之和谐理念与和谐实践
    第一节 和谐理念的深入诠释
        一、贵格会:罗伯特·巴克莱与威廉·佩恩的宽容思想
        二、巴哈伊:巴哈欧拉与阿博都·巴哈的和平思想
    第二节 和平实践的外在表现
        一、贵格会:宾夕法尼亚“神圣实验”
        二、巴哈伊:“全球发展计划”及践行
    第三节 宽容和平的教内规行
        一、贵格会的教内禁令
        二、巴哈伊的教内预警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四章 两大教团从激进到平和之特征比较
    第一节 异中有同的自我标识
        一、贵格会“光明之子”到“天赋平等”的观念深化
        二、巴哈伊“人类一体”与“宗教同源”的内核坚守
    第二节 同中有异的社会融入
        一、贵格会与与世俗社会的妥协
        二、巴哈伊与世俗社会的共融
    第三节 同中有异的管理模式
        一、贵格会领袖情结与松散管理模式
        二、巴哈伊领袖情结与民主集中管理模式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早期贵格会大事年表(1643-1723)
附录二 早期巴哈伊大事年表(1817-1963)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中国“虚实”理论视域下的李斯特钢琴作品《旅行岁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有关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
        (二)有关李斯特《旅行岁月》的音乐分析
        (三)有关中国“虚实”理论的研究
    三、“虚实”观——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虚实”体察
        (二)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体悟
        (三)音乐中的“虚实”之论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音乐标题的“虚实”概览
    一、标题文题的“虚”“实”隐显
        (一)标题文题的实显
        (二)创作目标的虚隐
    二、情感形式的“虚”“实”布局
        (一)诗性理念的凭虚构创
        (二)内容形式的虚实权衡
第二章 题材音效的“虚实”关联
    一、题材音效的具象“实”感
        (一)情景相融的音效实境
        (二)情物相兴的音效实宜
    二、题材音效的抽象“虚”涵
        (一)情爱题材的音效虚求
        (二)情怀题材的音效虚悟
        (三)情理题材的音效虚应
第三章 主题陈述的“虚实”手法
    一、主题陈述的“虚实”因由
        (一)器乐体裁的音乐叙事性
        (二)李斯特音乐的叙事特点
    二、陈述手法的“虚实”结合
        (一)主导主题的实引
        (二)主题陈述的虚扩
        (三)主导主题的实应
第四章 形式要素的“虚实”依存
    一、节拍节奏的“虚”“实”对立
        (一)常规节拍节奏的虚实对立
        (二)自由节拍节奏的虚实对立
    二、和声功能的“虚”“实”并重
        (一)结构色彩功能的虚实并进
        (二)结构色彩功能的虚实背离
    三、织体形式的“虚”“实”相生
        (一)自由结构主调复调的虚实相生
        (二)音层类型多样同一的虚实流转
第五章 演奏阐释的“虚实”呈现
    一、音效的“虚”“实”离合
        (一)音质中实的音效融合
        (二)音色虚构的音效分离
    二、音势的“虚”“实”动向
        (一)贯通与静默的取势虚实
        (二)顺势与逆势的得势虚实
    三、音韵的“虚”“实”映照
        (一)贯历史于现时的虚实共处
        (二)融共性与个性的虚实一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孔子与耶稣的财富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现实根基
    第一节 社会背景
        一、孔子财富观产生的社会现实
        二、耶稣财富观生成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人生经历
        一、孔子人生阅历与其财富观的形成
        二、耶稣生存经历与其财富观的塑造
    第三节 思想溯源
        一、孔子财富观之德性优先
        二、耶稣财富观之信仰至上
第二章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丰富意蕴
    第一节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中的财富界定
        一、财富的内涵
        二、财富的特性
    第二节 孔子与耶稣对待财富的具体态度
        一、贫富量化
        二、义利辩证
第三章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实践方式
    第一节 孔子财富观的实践方式
        一、财富观实践的前提——阶层划分
        二、财富观实践的阶层限定
    第二节 耶稣财富观的实践方式
        一、财富观实践的前提——圣俗分野
        二、财富观实践的信仰约束
    第三节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实践方式的比较
        一、孔子与耶稣财富观实践方式的相异之处
        二、孔子与耶稣财富观实践方式的共通之处
第四章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精神面相
    第一节 孔子财富观的精神面相
        一、个人的精神财富追求与内圣
        二、群体的精神财富指向与外王
        三、精神财富中内圣与外王之辩证
    第二节 耶稣财富观的精神面相
        一、个人终末论层面的精神财富与永生
        二、世界终末论层面的精神财富与上帝之国
        三、精神财富中永生与上帝之国之同一
    第三节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精神面相之比较
        一、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精神面相的不同点
        二、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精神面相的共同点
第五章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人学指向
    第一节 人的本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辩证统一
        一、人的类本质的精神形态标识
        二、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人的现实:人与财富的异化关系
        一、财富的异化
        二、人的异化
    第三节 人的实现:孔耶财富观的人学价值
        一、孔子财富观与如何为人
        二、耶稣财富观与何以成人
        三、孔耶财富观的辩证析取
参考文献
    一、儒家思想着作
    二、基督教思想着作
    三、综合类着作
    四、论文期刊
    五、外文文献
致谢

(4)“耶” “佛”的接榫与错位 ——李提摩太中国大乘佛教文本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学界对李提摩太英译活动的介绍与研究
        1.2.2 学界对李提摩太英译大乘经的研究
        1.2.3 与李提摩太英译《西游记》相关的研究
    1.3 研究问题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研究需要特别说明的史料
第二章 李提摩太的“耶”“佛”思想及其互融
    2.1 李氏翻译思想的基础:基督教神学思想
        2.1.1 “自由神学”思想
        2.1.2 “社会福音神学”思想
        2.1.3 对“上帝国”的诠释
    2.2 李氏对佛教的诠释与研究
        2.2.1 承认非基督宗教的价值
        2.2.2 李提摩太对佛教文本的青睐
    2.3 李氏耶佛思想的融合
        2.3.1 对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理解
        2.3.2 耶佛两教的“三位一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李提摩太“耶”“佛”思想下的翻译选材
    3.1 《大乘起信论》——一部阐释基督教的书
        3.1.1 马鸣菩萨的基督教情怀
        3.1.2 对《大乘起信论》的基督教式解读
    3.2 《法华三经》——《约翰福音》的另一种表述
        3.2.1 底本及其中所蕴含李氏的宗教抱负
        3.2.2 从《莲花经》到耶佛接榫
    3.3 《西游记》——耶稣送给亚洲人的思想慰藉
        3.3.1 《西游记》里的景教色彩
        3.3.2 从西天取经到上帝国建立
        3.3.3 译本里的基督教情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李提摩太对“耶”“佛”教理的英译
    4.1 真如、三宝与上帝之间的互译
    4.2 上帝概念下“佛”与“如来”的英译
        4.2.1 多“佛”与一神“上帝”
        4.2.2 “如来”的英译
    4.3 其它佛教概念的英译
        4.3.1 从十八层“地狱”到耶稣受难
        4.3.2 对“劝持”概念的阐释
        4.3.3 对“塔庙”的阐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李提摩太对“耶”“佛”两教角色的英译与重构
    5.1 观音菩萨的多重形象英译
        5.1.1 随处现身的观音
        5.1.2 倾听世人祈祷的观音
    5.2 英译本中耶稣形象的重构
        5.2.1 《金刚经》里对耶稣的预言
        5.2.2 《心经》中耶稣的神人二性
        5.2.3 佛陀讲法时的耶稣形象
        5.2.4 法华三喻里的耶稣形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李提摩太译经活动在历史中的模式与相关思考
    6.1 宗教间的置换、成全与互益模式
        6.1.1 置换模式:佛教不可能拯救世界
        6.1.2 成全与互益模式:从耶稣的唯一拯救到“实在者”的神权
    6.2 李提摩太:从宗教思想的接榫到翻译实践的错位
    6.3 翻译活动中的“独角戏”
        6.3.1 李提摩太与其它译者之异同
        6.3.2 李提摩太与晚清佛典西译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李提摩太发文统计
    1.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上发文
    2.李提摩太在《教务杂志》上发文
    3.李提摩太在《北华捷报》上发文
    4.李提摩太的其它发文

(5)“天”的伦理精神气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无天”的“后伦理时代”
        1. “后伦理时代”的祛魅与僭越
        2. “天”之道德哲学探究的意义
    二、“天”的研究综述
        1. “天”的历史类型
        2. “天”的逻辑类型
        3. 从“类型”到“气质”
    三、研究内容与基本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四、“精神哲学”及其体系
        1. “精神”“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
        2. 精神的“还原”:“一”与“全”的形上理念
        3. 精神的本质:层累生长的意义世界
        4. 精神哲学的体系
    五、“天”之气质的精神哲学诠释
        1. 核心要点
        2. 整体框架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 创新点
        2. 不足之处
上篇 “天”之“理”
    第一章 “天”之“体”的逻辑生长
        第一节 自然的“物-体”
        一、“天”的自然属性
        二、自然之“天”的可能
        三、自然之“天”的不可能
        第二节 宗教的“神-体”
        一、“天”的神圣属性
        二、宗教之“天”的真实
        三、宗教之“天”的虚幻
        第三节 理性的“本体”
        一、“天”的本体属性
        二、理性之“天”的实在
        三、理性之“天”的非实在
        第四节 “天”之伦理精神气质诸形态
        一、道德的“主体”
        二、教化的“个体”
        三、伦理的“实体”
        四、“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辩证综合
    第二章 “天”与“存在”:意义世界的建构
        第一节 三种形态的存在论
        一、追问“存在者”
        二、“存在”作为谓词
        三、意义世界具体真实之存在
        第二节 “天”-“伦”:意义世界的化生
        一、“伦”的终极存在
        二、“天”之化生:伦理实体的“在世之在”
        三、“伦”-“理”的形上基础
        第三节 “天”-“德”:意义世界的持存
        一、“德”的终极来源
        二、“德”-“道”:意义世界的持存
        三、“伦”-“理”-“道”-“德”的伦理形而上学
中篇 “天”之“道”
    第三章 “天”之“体”的历史生长
        第一节 “天”之“体”的精神孕育与发端
        一、天空、天象、天庭
        二、自然之“天”的宗教化
        三、“天帝”转向“天命”
        第二节 “天”之“体”的精神异化与抽象性发展
        一、疑天、怨天、制天
        二、作为抽象本体的“天道”
        三、作为内在主体的“天德”
        第三节 “天”之“体”的精神成熟
        一、“天理”的辩证综合
        二、“天理流行”:意义世界的层累生长
        三、“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建构
    第四章 “天”与伦理学的中国形态
        第一节 伦理学的中国形态
        一、“为己”的德行伦理
        二、“安伦尽分”的规范伦理
        三、走向意义世界的伦理形而上学
        第二节 “天”的伦理精神气质之显现
        一、成圣的道德人格
        二、畏天、敬天、乐天的道德情感
        三、“同天”的道德境界
下篇 “天”之“命”
    第五章 “天”之“体”的现实复归
        第一节 后伦理时代的生态危机
        一、“天”覆灭的外在风险
        二、自然生态危机
        三、价值生态危机
        第二节 “天”的时代变迁
        一、伦理实体的祛魅
        二、欲望的个体世界
        三、对“自然”的曲解
        第三节 “天”的精神复归
        一、生态系统的伦理实体本质
        二、生态价值的伦理精神取向
        三、以“天”为“天”的新生态价值观
    第六章 回到“伦理信仰”
        第一节 “后伦理时代”的信仰危机
        一、“天”覆灭的内在风险
        二、神圣性之丧失
        三、现代人的精神迷惘
        第二节 信仰的多元形态
        一、独一宗教的外在超越
        二、道德生命的内在超越
        三、对意义世界存在的信仰
        第三节 对话文明语境下的伦理信仰
        一、从轴心文明到对话文明
        二、多元信仰和谐共处
        三、信“天”的伦理信仰
结语 一个邀请:开启“天学”的新历程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6)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中国教会大学研究的兴起及成就
        (二)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研究视角与观点
        (三)教会大学中籍校长以往研究小结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历史制度主义方法
    四、研究构思与内容框架
        (一)研究构思
        (二)内容框架
    五、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中国教会大学
        (二)中籍校长角色
        (三)中籍校长角色冲突
    二、主要理论依据
        (一)历史制度主义理论
        (二)社会认同理论
    三、多元理论视角下中籍校长角色冲突解析
        (一)制度主义的宏观因素
        (二)社会认同的微观因素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的角色形成与发展
    一、教会大学中籍校长概况
        (一)本文重点涉及的中籍校长
        (二)中籍校长的个体背景特征
    二、中籍校长角色形成的历史机缘
        (一)非基督教运动民族主义风潮对教会大学的挑战
        (二)“巴顿报告”与美国基督教会对华政策的转变
        (三)国民政府教育机关颁布的立法规范与强制要求
    三、中籍校长角色发展过程及特征解析
        (一)中籍校长角色发展的历史过程
        (二)中籍校长的个体角色特征解析
        (三)中籍校长个体角色的认同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的角色冲突及其影响
    一、中籍校长的多重角色定位
        (一)政府赋予的规范性角色:教育机构行政领导
        (二)教会赋予的宗教性角色:基督教组织代理人
        (三)师生赋予的教育家角色:现代大学校长
    二、角色冲突的对象与表现形式
        (一)与政府的冲突
        (二)与教会的冲突
        (三)与教会大学师生的冲突
        (四)基于人格价值观的心理冲突
    三、角色冲突对教会大学办学进程的影响
        (一)教会大学管理逐步融入政府教育体系
        (二)教会大学基督人格教育得以完整保留
        (三)中籍校长主导下的办学模式日趋成熟
        (四)教会大学师生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分化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原因
    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
        (一)“中体西学”教育制度的妥协性
        (二)一元政治生态与多元思想的共存
        (三)校长个体心理与社会认同的交融
    二、多重代理人身份的不可调和性
        (一)基督教义认同与官方主导政治的不可调和
        (二)西方代理人标签与民族角色期待的不可调和
        (三)中籍校长的宗教情感归属与民族意识的交织
    三、中西文化冲突与价值观碰撞的必然选择
        (一)信仰问题:传统儒家文化与基督教信仰
        (二)立场问题:中国人归属还是教会人归属
        (三)价值观问题:基督教人格与官方价值观
    四、双重办学主体下中籍校长经济独立性的缺失
        (一)中籍校长对教会财务的依赖
        (二)中籍校长对政府补助的依赖
        (三)中籍校长对社会捐赠的依赖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的历史价值
    一、多重制约因素下中籍校长长校的行为分析
        (一)保持教会特色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平衡
        (二)中籍校长掌权与教会约权之间的平衡
        (三)中籍校长卓越的办学绩效与治学理念
    二、多重制约因素下中籍校长长校的制度分析
        (一)教会大学治权的法律制度基础
        (二)教会大学治权的社会制度基础
        (三)教会大学治权的经济制度基础
    三、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历史意义
        (一)中籍校长长校与教会大学法治治校
        (二)大学学术自治与教会利益关系平衡
        (三)中籍校长人格特征与教会大学发展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7)迈向信仰与生活的辩证 ——格鲁姆宗教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文献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
第一章 格鲁姆的宗教教育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格鲁姆的宗教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
        一、天主教宗教教育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二、美国天主教宗教教育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三、美国天主教教育的现状与危机
    第二节 格鲁姆的宗教教育思想的成因
        一、格鲁姆的生平及学术经历
        二、格鲁姆的宗教教育思想的根源
第二章 格鲁姆对天主教宗教教育的理解
    一、格鲁姆对教育和宗教的理解
    二、格鲁姆对天主教教育核心理念的梳理和总结
    三、格鲁姆对天主教宗教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的理解
第三章 格鲁姆的宗教教育方法(上)
    第一节 分享的基督徒实践法概论
        一、分享的基督徒实践法的含义
        二、分享的基督徒实践法的组成要素
        三、分享的基督徒实践法的特点
    第二节 分享的基督徒实践法的焦点活动
        一、焦点活动的本质和目的
        二、焦点活动的理论基础
        三、焦点活动的实施
第四章 格鲁姆的宗教教育方法(下)
    第一节 分享的基督徒实践法的行动一
    第二节 分享的基督徒实践法的行动二
        一、行动二的本质
        二、行动二的实施
    第三节 分享的基督徒实践法的行动三
        一、基督徒的故事与愿景
        二、解释基督徒故事与愿景的准则
        三、行动三的运作特点
    第四节 分享的基督徒实践法的行动四
        一、行动四的本质目的
        二、行动四的原则基础
        三、行动四的运作特点
    第五节 分享的基督徒实践法的行动五
        一、行动五的意义和目的
        二、行动五的三个准则
        三、行动五的九个策略
    第六节 分享的基督徒实践法的教学实践和应用
        一、相关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分析
        二、教学案例介绍和分析
第五章 格鲁姆与其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比较
    一、宗教信仰背景的比较
    二、教育观念的比较
    三、教育实践的比较
第六章 格鲁姆的宗教教育理论的实践价值和启示
    一、基督教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对话与交流
    二、天主教在中国的历史演变及其与中国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三、当代中国天主教修道院教育
    四、格鲁姆的宗教教育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五、格鲁姆的宗教教育方法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成果
作者简历
后记

(8)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苗族宗教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二、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三、研究设计
    第三节 理论方法
        一、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一)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二)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历史与现状——云南苗族基督教概述
    第一节 云南苗族历史和现状概述
    第二节 云南苗族基督宗教的传入历史
    第三节 云南苗族信仰基督宗教的现状和调研点情况
        一、富明县小水井村
        二、昭通市彝良县老鹰山
        三、红河州开远市份玉村
        四、文山市冷水沟村
第三章 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人——苗族社会和基督宗教文化中的性别与角色
        一、中老年苗族男性信徒在苗族社会的角色和作用
        二、中老年女性信徒在苗族社会的角色和作用
        三、游走在神圣和世俗——“信仰社区”内外的年轻信徒
    第二节 组织——苗族社会和基督宗教的分工与张力
        一、基督宗教组织与运作
        二、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云南苗族教会
    第三节 苗族宗教精英与教会组织
        一、苗族教会中的宗教精英
        二、当前苗族教会组织存在的情况
        三、苗族宗教精英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礼俗文化——符号体系视角下的云南苗族基督宗教
        一、苗族传统礼俗与基督宗教礼俗
        二、云南苗族基督宗教礼俗
    第二节 伦理文化——整合视角下云南苗族基督宗教
        一、苗族信徒宗教伦理
        二、婚恋、家庭伦理
        三、社会伦理
    第三节 宗教文化视角下信仰基督宗教云南苗族的礼俗和道德伦理
        一、云南苗族基督宗教礼俗中的文化意义
        二、云南苗族的基督宗教道德伦理中的文化意义
第五章 社会变迁中的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
    第一节 社会变迁对基督宗教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变迁的影响
        二、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影响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四、宗教世俗化浪潮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变迁冲击下的云南苗族基督宗教
        一、苗族信徒群体
        二、苗族教会
        三、苗族教会基督宗教礼俗和道德伦理
    第三节 社会变迁下云南苗族基督宗教发展趋向和对策思考
        一、两种发展趋势
        二、引发的对策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西欧现当代教堂建筑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宗教社会学与基督宗教教堂建筑
        一、宗教社会学的相关概念
        二、教堂建筑的相关概念
        三、时间和地域范畴说明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评述
        一、现当代教堂建筑的相关研究
        二、现当代基督宗教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教堂建筑:尘世中的神圣空间
    第一节 教堂建筑的功能价值
        一、教堂建筑是崇拜上帝的场所
        二、教堂建筑是传播福音的场所
    第二节 教堂建筑的象征意义
        一、教堂建筑是显圣物的象征
        二、教堂建筑是上帝之家的象征
    第三节 《圣经》中的教堂与建造简史
        一、《圣经》文本的教堂内容梳理
        二、传统教堂建筑艺术风格简史梳理
    第四节 教堂建筑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一、教堂建筑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教堂建筑受教会组织的影响
        三、教堂建筑受科学技术的影响
        四、教堂建筑受艺术思潮的影响
第二章 荣耀与道德:哥特复古式教堂建筑
    第一节 民族主义和民族建筑
        一、民族主义兴起与表现
        二、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民族特征
        三、哥特复古式教堂建筑的民族特征
    第二节 罗马天主教与哥特式教堂的复兴
        一、罗马天主教的复兴
        二、哥特式教堂的象征意义
        三、建筑与宗教复兴的同构关系
    第三节 哥特复古式教堂建筑的建构实践
        一、建构理论的概念
        二、哥特复古式教堂的建构探索
    第四节 浪漫主义与哥特复古式教堂建筑
        一、浪漫主义艺术运动概述
        二、哥特复古式教堂的浪漫主义思想呈现
    小结
第三章 创新的实践:新艺术运动风格教堂建筑
    第一节 追求创新的时代主题
        一、乐观与自由的社会风尚
        二、发现“发明”的方法
    第二节 教堂建筑的空间创新
        一、礼拜仪式改革运动的兴起
        二、教堂建筑的空间创新实践
    第三节 教堂建筑的技术创新
        一、工业革命的推动和影响
        二、教堂建筑的技术创新实践
    第四节 教堂建筑的形式创新
        一、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艺术探索
        二、教堂建筑的形式创新实践
        三、艺术语言对教堂装饰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抽象的表达:国际主义风格教堂建筑
    第一节 欧洲一体化与国际主义建筑风格
        一、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反思
        二、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文化认同
        三、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形态特征
    第二节 危机神学与普世教会运动的需求
        一、危机神学的教堂需求
        二、普世教会运动的教堂需求
    第三节 工业生产和功能主义的影响
        一、工业生产对教堂建筑的影响
        二、功能主义与现代主义建筑
        三、国际主义风格教堂建筑的空间塑造
    第四节 抽象艺术的冲击
        一、抽象艺术的观念影响
        二、抽象艺术的形式影响
        三、具象艺术与抽象符号的意义表达
    小结
第五章 雕塑般塑造:表现主义风格教堂建筑
    第一节 理性信仰危机与反理性主义思潮
        一、理性信仰危机
        二、反理性思潮的兴起
        三、表现主义建筑概论
    第二节 梵二会议的自由与共融
        一、梵二会议概述
        二、梵二会议的革新精神
        三、梵二会议的共融精神
    第三节 高技派教堂建筑实践
        一、高技派建筑的技术美学观
        二、结构表现主义教堂建筑实践
    第四节 表现主义艺术的雕塑空间
        一、表现主义艺术的内容与形式
        二、表现主义艺术影响下的教堂建筑
    小结
第六章 人性与神性:多元化风格教堂建筑
    第一节 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冲击
        一、后现代主义对理性的批判
        二、媚俗与消费的大众文化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解构
    第二节 宗教世俗化与教会多样化
        一、基督宗教世俗化
        二、教会组织多样化
        三、教堂建筑多元化
    第三节 教堂建筑多样化的技术支持
    第四节 多元化当代艺术的影响
        一、当代艺术观念的影响
        二、拼贴艺术影响下的教堂建筑形态
        三、极少主义艺术影响下的教堂建筑形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致谢

(10)战乱时期兴起的女子大学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与近代上海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一章 圣心会来沪
    第一节 圣心会及其教育事业
        一、圣心会发展史
        二、圣心会的教育事业及其特色
    第二节 上海圣心会及其教育事业
        一、上海圣心会的创立
        二、上海圣心会的教育事业
        三、上海圣心会的教育特色
第二章 学院创办
    第一节 创办缘起
        一、缘起教字第13号提案
        二、“借壳”立案登记
        三、诞生于战火之中
    第二节 学院梗概
    第三节 结缘上海
        一、近代上海交通便捷
        二、提案执行人陆伯鸿是上海人
        三、近代上海是女学沃土
        四、近代上海对教会学校高度认可
        五、上海是天主教在华传教事业的大本营
        六、近代上海发达的经济具备“贵族学校”的生源基础
        七、上海租界有着稳定的政治环境
第三章 学院理念
    第一节 精英教育
        一、上海女性推崇“精英教育”
        二、校园设施“沪上所罕见”
        三、校园生活西化
        四、系科与课程设置凸显女性特色
    第二节 圣心人格培育
    第三节 家长制管理
        一、家庭式校园
        二、行政管理:“合二为一
        三、经费管理:圣心会托底
        四、教务管理:修女主导
第四章 学院师生
    第一节 无奈的抉择:世俗化的男女师资队伍
    第二节 当梦想照进现实:从天主教家庭的贤妻良母到为人民服务
第五章 政学之间
    第一节 尽可能远离政治
        一、抗日战争时期
        二、解放战争时期
        三、新生政权时期
    第二节 学院的进步活动
    第三节 执着坚守宗教信仰
结语
    一、战乱中上海的相对安定
    二、非常时期的正常需求
    三、学院与法租界“国籍”相同
    四、学院与日本的特殊关系
    五、学院的唯一性与特殊举措
附录一 参考资料
附录二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毕业生名册
附录三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1937-1947年肄业生一览表
附录四 关于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的调查问卷
附录五 口述资料摘选
后记

四、全球化还是地域化——读《下一个基督王国:基督宗教全球化的来临》(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D]. 章景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中国“虚实”理论视域下的李斯特钢琴作品《旅行岁月》研究[D]. 叶佳亮.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孔子与耶稣的财富观比较研究[D]. 苏蓓蓓.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4]“耶” “佛”的接榫与错位 ——李提摩太中国大乘佛教文本英译研究[D]. 杨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5]“天”的伦理精神气质[D]. 赵浩. 东南大学, 2018(05)
  • [6]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研究[D]. 杨习超. 苏州大学, 2016(03)
  • [7]迈向信仰与生活的辩证 ——格鲁姆宗教教育思想研究[D]. 方补课.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8]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杜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9]西欧现当代教堂建筑艺术风格研究[D]. 左瑞娟. 南京大学, 2015(07)
  • [10]战乱时期兴起的女子大学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与近代上海社会研究[D]. 刘雪芹.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全球化还是地域化——阅读《基督的下一个国度:基督教全球化的来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