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车展能否继续?

北美车展能否继续?

一、北美车展能否盛况依旧?(论文文献综述)

吴少峰[1](2019)在《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节事活动是地方文化活动的集中缩影。近年,随着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实力的提升,传统文化和新兴创意产业都备受重视,节事活动逐渐在公众面前展露视角,成为吸引游客、创造利润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旅游类节事活动近万个,然而真正形成品牌效应,组织生产中的经验技术被共享与传承,有良好口碑的节事活动并不多见。因此,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坚守文化传统又符合时代精神,使节事活动不陷入“快餐化”的困境,思考节事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内音乐的日益开放和多元化,年轻人对现代音乐艺术的接受,大型户外音乐节自90年代末20世纪初在国内拉开序幕。近二十年音乐节的探索与壮大,为节事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解空间,也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创新与持续的思考也带来充分观察视角。国内音乐节事的萌芽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转型社会的困惑与反叛情绪,地下与地上空间的市场转变,都让音乐节事活动无法独立于转型社会中困惑、冲突与摸索的宏观语境之外,伯明翰学派在音乐文化研究中的讨论和应用中所呈现出的表征理论正好能对此现象的理解带来新的认知和解释。其次,非持续的音乐节乱象中文化内涵挖掘、创意和传承的忽视也使得我们对节事活动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求更多的理论指导。此外,从国内音乐节近年的发展来看,真正有影响力的音乐节仍极少,多数音乐节同样缺乏延续性,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发生?是隐藏在节事的市场供求关系下文化的传递产生了脱节,还是技术、管理层面的原因导致的节事活动的文化未能得到更好的传播?进入节事活动的消费者又有怎样的感知和创造?表征理论作为一种“选择、表达、构建和塑造”创造过程的探讨,都将为节事活动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以往旅游研究中对表征,以及表征和身份的讨论,主要关注的是表征过程中的某个方面,较少系统的讨论到表征的过程。与身份相关的旅游研究中,较少研究者尝试从群体的角度去探讨参与者在体验中所构建的身份感知与认同。而涉及表征和身份的研究中,讨论的身份主要是当地居民,较少将游客身份引入表征的研究。此外,以往音乐节相关研究较少以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节事中与表征相关的研究鲜少出现,音乐节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文化如何被表征和传递,以及参与者的体验情况都还未得到深刻阐述。因此,本研究在对文化表征理论以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引入了身份对表征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对音乐节事活动中的文化表征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迷笛音乐节是本研究的案例地,作为国内标杆性的户外摇滚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的历时长度、举办地的跨度、丰富的节日内容以及规模程度,都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了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网络民族志的资料收集方法,文章使用的田野资料来源于在迷笛音乐节连续三年共七届的现场观察和该时期中音乐节前后全过程跟踪观察的网络资料搜查,以及2015年3月至6月持续三个月在北京迷笛学校的田野调查。最终获得的资料包括访谈样本共102个,问卷总样本共1600份,以及网络组织中的文本资料;音乐节历年的媒体报道、宣传册及创办人的访谈资料,另有公司项目总结报告,调研报告以及部分与音乐节的举办相关的会议现场记录等。音乐节相关记录片、照片,以及研究者田野观察记录也作为补充数据为研究带来更完整的理解。网络资料的收集则来源于乐迷及乐迷组织的微信群和QQ群在迷笛音乐节期间的状态跟踪、观察记录和每届音乐节前后组织内的所有聊天导出所形成的文本资料。此外,网络资料还包括近年网络、报纸的媒体数据资料以及BBS乐迷帖等。在分析过程中,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中的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辅助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音乐节事活动通过文化的表征、技术的表征和相关的变化完成了第一表征的过程,最终呈现出相关的概念。正如霍尔认为第一表征是从物到概念的建构,节事的表征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建立在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基础上,是现实文化中的颠覆、补偿或延长,通过节的形式将文化放大、凝聚,集中的再现出来。对音乐节事活动来说,摇滚文化中的批判和反思,是现实生活中年轻人话语权缺失的精神补偿。被摇滚文化打动进京寻梦的年轻人,在底层对抗中成长为以迷笛音乐学校为中心的摇滚群落,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了音乐节的诞生和新体系的建立,是现实的延长。迷笛音乐节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也集中再现了青年人对时代现实中存在问题不断反思和批判的真诚态度。然而仅是文化的诞生并不能将音乐节变成可感知,参与和体验的活动,只有通过技术的形式以物化的手段将其构建成一个具体感知的概念,经由准备阶段、入场阶段、现场阶段、结束阶段以及贯穿全部阶段过程中一系列的运作等技术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概念,才可能把这种文化通过节日进行表征。此外,节事活动文化的表征不同于物的生产,其生产是非固态的,变化的。在迷笛音乐节中,它通过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以及技术的摸索和发展,在变化中寻求发展。最终,在前期资料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音乐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中所对应呈现的概念。由此,音乐节事的第一表征通过文化、技术和变化完成了从物到具体可感知概念的表征过程,使音乐节事的文化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最终被建构,得以呈现、继承和发展。第二,本研究从“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和发展”,“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对概念的接收情况和所形成的身份认同”和“参与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节事活动第二表征中从概念到意义生成的过程。音乐节文化的号召力,吸引了拥有相似兴趣的核心参与者欢聚。他们作为同类人的聚集,暂时逃离确定的规范和主流社会准则的束缚,批判世俗社会中的不合理,释放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形成了与日常状态相区别的阈限空间,并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可分享的符号,成为乐迷相聚时默认的规则和遵从的文化。当音乐节开始举行,参与者进入音乐节中,第一表征中准备就绪的概念才变成第二表征中真正的概念呈现出来,研究结合田野和问卷数据的认知,发现乐迷参与者在对音乐节事活动整体的感受中,对所表征出的概念获得了较高的传递和接收。而音乐节的参与者不仅是被动接收了表征过程中呈现的概念,他们也主动创造了音乐节中新的概念且在参与者中具有高接受度。音乐节阈限中的超越体验和概念的高接收度感知,让参与者形成了自生性共睦态、意识形态的共睦态和规范性共睦态三种群体体验感知,在共睦态的共鸣中获得了身份的认同。当节事中所呈现的这些文化的概念被参与者所接收时,意义也在此时产生。通过对访谈中乐迷在音乐节的体验中所获得的感受进行意义的解读,发现对乐迷参与者来说,在音乐节的体验生成了让乐迷参与者感受到沉醉和分享的“乌托邦”,承载了参与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个乌托邦也许并未实现,却由年轻人在世俗之外的节日片刻的自我实践中所创造和构建,成为在世俗社会中自我融洽与释放的场所,是世俗社会冲突中的缓和剂,是在路上的乌托邦。第三,迷笛音乐节在多年循环演进的举办过程中,形成了表征的循环。由于音乐节事活动的时期性、一次性和周期性,在不断循环互动过程中,每当进入下一轮举行时,均能通过上一轮举办中的反馈,得到及时的调整,让音乐节的生命力变得可持续,走向专业化和规模化。不仅是作为组织方的音乐节在不断的自我精进,身份方的乐迷参与者也在音乐节历时中所发生的种种不确定事件时进行陆续反馈,在理解、接纳和期待的态度中促进音乐节的改进和完善。最后,研究提出了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进一步解释了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节事活动中的第二表征以及表征的循环过程。这一概念性模型的提出,不仅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在节事学科的实践,也从节事研究的角度对表征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可以看到,本研究通过文化表征理论为音乐节事活动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进行解释,以经验性研究对理论做出进一步探索,将表征研究扩展到节事活动中动态体验和感知的传递视角,提出了节事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表征理论的研究。该实践的尝试,跳出了符号传递中的指涉中意义丢失的可能性,为表征理论的研究在动态的节事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操作和理解方式,表明了该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可行性。研究从表征的角度来阐释和理解节事活动的呈现过程,让音乐节事活动的实践回归到文化本身,更新了现实中节事活动生产的理解,弥补了以往节事活动研究中文化的缺位,以及商业运营中对文化内涵的不透彻理解。节事参与者在节事活动表征过程中的引入,也实证了参与者不再作为“被动的观众”,而是为节事活动增添了主动创造的过程。此外,本研究所提供的田野数据为后续相关研究的进入提供了一些田野数据,同时在如何数据获取的方法论的思考方面也带来一定的参考。

闫晓青[2](2019)在《现代化进程中甘南藏族地区“香浪节”仪式传播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民族节日是经过本民族长久的发展积淀下来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特色文化的展示窗口。“香浪节”作为甘南藏族地区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随着岁月的流逝,“香浪节”已经发生变迁,已经从一个具有单一宗教仪式的民间活动演变为集文化、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民族节庆活动。本文借鉴詹姆斯·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以节日仪式为切入点,运用田野调查法探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香浪节”仪式传播与变迁,分析仪式如何作为一种媒介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播,并运用符号学理论具体分析在仪式中各个象征符号的意义所在。总结分析后,以“香浪节”为切入点,先梳理节日的原始形态,了解民间的节日仪式以及僧俗欢庆节日的差异,通过描述仪式活动中的象征符号所代表的民族文化与民众心理诉求,进一步领悟仪式对当地民众、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接着着重分析在现代化进程中仪式具体变迁的部分,结合所收集到的资料试着探究引起这场变迁的成因。在最后回头重新审视作为传播活动的节日仪式,反思促使变迁所隐含的动力机制,从而全面的把握“香浪节”仪式的动态变迁。本研究从六个方面展开:首先,阐释了“香浪节”产生与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孕育其诞生的浓郁的宗教文化空间,并描述“香浪节”在僧人生活中与俗民生活中的不同存在形式;其次,逐步探究了“香浪节”仪式传播的状况及其仪式中一系列的象征符号,说明这些符号的背后所表达出的民族情感、民族性格和文化特征;接着详细分析“香浪节”仪式的具体功能,即“香浪节”仪式传播的维系功能、传承功能、调节功能、经济功能。可以看出,仪式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传承着悠久的甘南藏民族文化,缓解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且带动的经济发展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然后,分别从“香浪节”仪式的时间、称谓、内涵、意义、组织者以及参与者五个方面分析在现代化进程中节日仪式的变迁,感受变迁中所隐含的特征;紧接着从当下的环境着手,由内而外论述引发“香浪节”仪式变迁的成因所在;最后,本研究在前几章节的基础上,分析“香浪节”仪式传播与构建地域文化共同体的关联,并对“香浪节”仪式传播与变迁进行思考。本研究认为:“香浪节”作为甘南藏族地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甘南藏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节日仪式传播有固守、有舍弃,也有整合与创新。“香浪节”期间的仪式传播满足了民众的需求,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民族的凝聚力也进一步加强。同时,“香浪节”作为一个展示文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种仪式象征符号传播着甘南藏族地区的多元文化和特色民族文化、表达了民族向往、促进了族群交流、整合了亲缘与地缘关系,也带动了甘南藏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黄川壑[3](2017)在《美国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对美国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其发展趋势,探寻保护历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为我国同类工作提供借鉴。当前的建筑保护领域已日渐国际化,如果仅限于国内来思考问题难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理性地学习与看待他国经验不识为明智之举,一方面能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客观地思考“西方价值中心论”与“唯国粹论”。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加剧了对历史建成环境的破坏,因而唤醒了人们的保护意识并付诸于行动。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早于我国,建筑保护历经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保护体系与理论已相对成熟和完善,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并且美国的保护理念虽然有着来自欧洲的影响,但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形成了有别于欧洲且独具特色的体系。再者,美国对国际保护组织(UNESCO、ICOMOS)的建立、领导和财政支持有绝对的主导力。可以说美国是建筑保护领域的引领者之一,其保护理论与实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审视建筑保护的历程可知一开始总是局限于单体,而忽视其存在的语境。本文选择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希望能够双向审视针对单体与整体保护对象理念的发展;另一方面希望从日常、乡土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审视美国的保护历程。正是有这些平凡、普通对象的衬托,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对象具有所谓的“重要价值”。通过研究这一过程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对建筑保护发展产生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首先,基于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将美国的保护历程划分为起始、发展、成熟三个不同阶段;其次,在各阶段中找寻兼具普遍性与代表性的实践案例与相关理论热点,分别作为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的切入点,进而探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根据由点及面的思路深入探讨美国建筑保护中六大类保护实践的发展与演变:历史住宅博物馆、户外博物馆、历史城区、城镇中心、日常景观、印第安文化遗产。起始阶段包含第二章内容。第二章从拯救芒特弗农庄园入手,到分析早期南方拯救名人建筑的保护、北方拯救平民建筑的保护,再到历史住宅博物馆保护的方式方法。发展阶段包含第三、第四章。第三章从重建殖民地威廉斯堡入手,到分析格林菲尔德村、农场博物馆、斯特布里奇村等同类的博物馆村镇,探讨户外博物馆这类保护实践的发展演变。第四章从保护查尔斯顿老城入手,深入分析美国历史保护整体观的发展过程以及走上法制化的过程,这也是美国当代历史保护体系的基础。成熟阶段包含第五、第六、第七章。第五章从国民信托的主街计划入手,分别分析了试点阶段与发展成熟阶段的实践案例,进而探讨总结得出的都市商业空间复兴的方法论。第六章从图森市历史居民区到郊区居民区再到路旁景观的保护实践,分析日常景观空间的保护实践中涌现出的价值观。第七章从圣胡安印第安传统村落入手,深入讨论在当今语境下应该如何面对多元文化的保护问题。最后,第八章总结了美国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演变,并引申出借鉴意义。每次保护实践都包含五大要素:保护的动机、保护的对象、保护的参与者、保护的理论、政策与法规。首先,从代表性实践“范例”切入进行深入分析,并辅以同类实例适当展开,把握相关性与特殊性。横向分析每一类保护实践中五大要素的发展与演变趋势,寻找推动各大要素演变的“动因”。其次,将所有类型的“范例”放置在时间序列之中,纵向分析五大要素的发展脉络并归纳其特点,也就是作者试图推导的“美国经验”。“横向推导”与“纵向归纳”的研究思路也就构成了审视美国保护理论与实践发展与演变的“框架”,对这一“框架”的推导过程就是本文的论证思路,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呼吁大众正确认知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的价值;为完善我国的保护理论与方法提供参考;长远地看待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不要被短期的利益所蒙蔽。

周琴[4](2017)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互动广告传播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移动互联网以及信息传播技术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生机,同时为品牌传播途径和各类外部环境创造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广告互动的旧有模式通常是以大众的现实反馈状况来拟定合适传播方案,但移动互联网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彻底扭转了这一状况。此类技术使得品牌同消费者的联系愈发紧密,使后者在对互动广告进行掌控的同时能够非常便捷的搜寻自身关注的资讯。广告传播的整体氛围出现了变化,做为曾经接收方的消费受众逆袭成为主导者,这定会引发互动广告传播模式的改变。本篇文章紧扣互动设计以及品牌广告设计的特点和相关需求,同时结合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以及包括多屏互动等技术手段在内的移动互联网新兴技术,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互动广告传播展开深入分析。根据分析成果,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品牌互动广告传播在贴合广告需要以及增强其创造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本篇文章利用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互动广告传播整体流程的深入探究来找寻与此外部环境相吻合的品牌互动广告传播方式,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怎样在品牌传播中更好的使用各类新兴技术以及打造更加有效的传播形式做出探讨,为品牌资产的提升做出规划。本文还以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互动广告的现实案例为参考,依据品牌需求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广告的相关设计手段以及各类方案进行细致剖析。

黄颖[5](2014)在《基于语料库的区别词内部分类的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区别词内部词语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根据研究方法对区别词进行了分类。朱德熙先生是根据音节将区别词分为:单音节区别词、双音节区别词;吕叔湘和饶长溶将区别词分为:单语素的非谓形容词与多语素的非谓形容词;齐沪扬从语法功能角度讲区别词分为:修饰名词时不能带“的”的区别词、修饰名词时必须带“的”的区别词以及一般区别词(修饰名词带不带“的”都可以的区别词)。本文将齐沪扬先生版的区别词同《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变化情况,根据齐沪扬先生关于区别词分类的标准,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区别词在北大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分别介绍区别词的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第二、三、四部分是主体部分,首先区别词的范围进行确定也对区别词进行较为完整的定义,接着介绍了区别词的分类方法。齐沪扬所分类的区别词的词性与《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词性进行对比总结,最后就是采取齐沪扬的分类方法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所有区别词根据语料进行分类。第五部分就是结语部分。这部分是对本文整个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总结。

吕斌[6](2013)在《复兴与蜕变:全球化时代的东亚传统文化 ——中日韩三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现代应对》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全球化时代的本土文化状况更加引人关注,也引发了我的兴趣。面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登录制度,韩国积极申报,并于2005年成功将“江陵端午祭”登录;中国受到触动,文化自觉空前勃兴,相继出现申遗热潮和传统文化复兴的态势;日本民众对韩国申遗成功漠不关心。面对同样的全球标准,历史上同属儒教文化圈、现实中同样有端午习俗的三国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反应各不相同,这令我萌生了研究意向,在导师的指导下,将研究主题确定为“全球化时代的中日韩传统文化”,通过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过程和东亚三国申遗状况的梳理,进一步将研究问题明确为:东亚中日韩三国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或受到重视的状况与全球化有何关联?反映了三国面对全球化影响时在传统文化领域怎样的应对?目前,鲜见针对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各国传统文化状况进行综合比较的社会学研究论着,而进行这种研究的意义是:学理上有助于阐明全球化时代东亚传统文化的现状、阐释全球化进程和传统文化复兴的关系,实践上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全发展、培养适当的文化自觉等问题有所裨益。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特质,对研究的哲学基础和研究范式、逻辑过程、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主要方式和资料收集技术进行分析之后,本文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具体通过实地研究的实地观察、无结构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式收集资料。定性研究中,根据研究问题,选择的研究案例至少应该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是各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2)与世界有接轨。考虑到研究的代表性与可行性,具体选择中国曲阜祭孔典礼、韩国江陵端午祭、日本东海及其周边地区的神社祭礼进行调查和研究。它们不仅因历史悠久、所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在历史上都曾是各国政权的压舱石、与各国传统思想文化紧密关联而在众多传统文化项目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包含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世界有不同程度的接轨,特别是前两个案例近年来在传统文化复兴方面颇受世人瞩目。笔者在5年时间里分别对各研究案例1或2个周期内的活动进行了实地研究。本研究的理论指导体系是整体视点、全球化、全球在地化和社会、国家相关理论。对全球化理论的梳理有助于从理论方面描述东亚文化所处的背景,为分析该背景下的传统文化现状奠定基础;对全球在地化理论的探讨可以归纳出这一进程中全球与地方(国家)的颉颃关系,有助于剖析东亚传统文化现状及各国在传统文化领域对全球化的基本应对模式;对国家与社会相关理论进行回顾,界定本研究中国家、社会的内涵,对于分析全球化时代东亚三国围绕传统文化的国家、社会具体动员序位具有指导意义。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分别对各案例的发展历程和复兴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把握其整体状况,进而分析出全球化对案例的影响,及面对全球化影响时案例主要推动者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应对,通过意识考察阐明案例活动中国家、社会的动员倾向,总结案例所反映的全球化的影响及各国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基本应对模式。在分别考察各研究案例的基础上,对东亚三国传统文化从国家走向世界殊途同归的发展历程、三国在传统文化领域应对全球的具体做法、开始时间及其受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得出的结论可以作以下二点简要概括:(1)全球化时代,东亚中、日、韩三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但是,它们都在20世纪90年代后具有现代特征的全球化时期,在国家、社会和市场的综合作用下发生蜕变、复兴并被有选择地推向世界。三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或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全球化冲击的结果。(2)20世纪90年代后具有现代特征的全球化时期,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压力和机遇,东亚三国在传统文化领域都做出了自己的应对,在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均出现“选择性地发展个别性”的基本应对模式。(3)20世纪90年代后具有现代特征的全球化时期,东亚三国复兴传统文化并有选择地将传统文化推向世界,不同的国家在传统文化领域对同一个全球化应对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其具体做法受制于传统文化的主要推动力、主要推动力的需求和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基础;其具体时间受到各国近代化历程、国家结构和宗教、文化意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东亚三国的传统文化复兴以关注物质文化为主要特征,再加上“选择性地发展个别性”的基本应对模式,难以使走向世界的各国民族传统文化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一个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一些国家在将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本身有益思想内涵重视程度的欠缺。因此,在关注非物质文化对物质文化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其木身有益的思想内涵。当这些有益的思想真正为更多人充分关注、接受并践行时,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复兴。

林涛[7](2012)在《青岛国际车展品牌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以深入,会展业也达到国际性的产业规模,国际分工越深化、科学技术越发达、会展业的发展动力越强劲。青岛国际车展作为青岛市展览业较典型,发展较快的一个行业展览来看,在展示规模和气势迅速扩张的背后隐藏的本质问题也阻碍了青岛国际车展的进步和发展。青岛国际车展与国内外着名国际车展的发展仍有很大距离,其中如何打造品牌化的国际车展成为如今青岛国际车展发展的瓶颈。用什么标准评价一个展会是否是品牌展会?迄今为止,国际国内没有统一的标准。于是本文首先从研究会展的起源入手,介绍会展的定义以及会展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会展发展中必须走品牌化之路。其次,对于什么是品牌会展进行定义和解释,并探索塑造品牌展会的方法。以青岛国际车展这一成熟的展会品牌为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当前国际五大品牌车展进行借鉴分析,分析了会展展会应具备的因素,试提出一套适合品牌会展的实施途径。旨在为发展品牌会展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并以此为依据给展会运营机构进行品牌战略管理提出若干建议。

王彤云[8](2011)在《传感空间—展示设计中空间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感空间是指展示信息交流活动的空间场所,是展示空间设计、展示信息传播活动在现代社会各个行业所运用的主要推广和拓展手段方式之一,它主要体现在各种商务活动、文化事业活动、社会公益性活动、专业研讨会等方面。在传感空间环境中能够全方位地传递着表达者的信息,是展示设计的现代形态。信息社会的环境各要素对人的反馈信息比以往传统的宣传形式大的多,传递方式和通道也比以往快的多,各种媒体空间环境在高科技技术和艺术手段多样相结合的方式下给人提供着不同的感受,人们经常面对飞速发展变化着的环境,设计主动营造改变环境的活动,达到人与人多方位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传感空间是展示设计中现代多元构成的统一体,它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信息的载体,包括文字和图形,以及形成空间里的所有形态、色彩、材料和灯光等。展示设计中的传感空间的设计在于满足人的认知、感受和获取信息,同时需要建立展示者和参观者的互动状态,使观众能够穿梭于空间内核之中,从而对各个局部的空间内容进行把握,综合地感受整个展示艺术特征的总体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传感空间的传递与感知流程,对“传感空间”进行定义。回顾了展示空间艺术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就影响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的空间要素、视觉要素、尺度要素、色彩要素、光环境要素、材质要素与传感空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现代展示中传感空间的设计手法各种各样,展示形式也多样化,由静态陈列到动态展示能调动参观者的积极参与意识,使展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通过视觉冲击力、听觉感染力、触觉激活力、味觉和嗅觉的刺激感,娱乐的色彩环境、气氛和商品陈列、促销活动吸引顾客注意力,提高对产品的记忆,以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思想和行为的需求,从而达到认知、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论文还通过对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规划和设计的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使各种设计手法的体现在展示空间中得以实现,让展示空间的设计更加饱满,也使设计理论更加生动、活泼。

马静[9](2011)在《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台湾与大陆同用汉语,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上的影响,两岸的一部分词语出现了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岸人民的交流。本文以台湾《醒报》新闻网“今日必读”栏目的新闻稿作为语料进行词汇考察与研究,对这部分语料进行分析梳理和观察,形成了《醒报》词表,并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作对比。根据所选语料和词表,从词形的角度进行考察。在两岸用词有差别的部分中,大陆和台湾的词汇在词形上存在四个方面的不同,即,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台湾特有词、台湾保存下来的旧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结合具体词,分析产生差异的类别,并结合具体例子,得出了结论,产生差异的词主要存在于外来词和新兴事物造词方面;在两岸用词相同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历史传承词和行业词,以及部分词形一致的外来词上。根据所选语料,并对照词表,在对比台湾与大陆词汇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后,结合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探究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历史的影响和台湾与大陆社会生活的不同。再结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认为一部分词汇会在两岸交流密切的领域得到融合,消除两岸交流的障碍。

李洁[10](2008)在《论梭罗与中国的关系》文中提出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是19世纪早期美国超验主义文学运动中“仅次于爱默生的重要人物”。他生前正式出版的着作不多,也没有引起人们及时的重视;但在去世以后,其人及作品、思想的影响力却由美国本土兴起,逐渐扩散到世界范围。他的传世之作《瓦尔登湖》(Walden,or Life in thewoods)的魅力至今不衰;他的政治着述《论公民的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阐述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圣雄莫罕达斯·甘地(Mohandas Kalamchand Gandi)都接受了这一思想。梭罗的思想,随着金领导的美国的民权运动和甘地领导的印度民族主义运动中“非暴力反抗”(non-violent protest)等轰轰烈烈的行动而流芳于世,引起了世界人民的瞩目。有关梭罗的研究在美国已是一门专门的学问,相关的着述不胜枚举。而在中国,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有人阅读并欣赏梭罗。梭罗及其作品与中国发生接触以来,除了《瓦尔登湖》在中国的首译者徐迟外,包括张爱玲、林语堂、海子、苇岸、葛红兵、余杰,台湾的龙应台、朱天心等现当代作家,对他和他的作品都曾有过赏析或接受。而中国国内对梭罗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却是从20世纪末才逐渐热起来的。从出版界和学术界两方面来看,对梭罗作品的译介和论述的流行也是近十年来的事。在此之前,梭罗的其它作品在中国不仅缺少中文译本,与他相关的研究更乏人问津。这位本来在中国名不见经传、较少人听说的美国作家,突然间便享有了明星般的待遇,而且就目前来看他在中国被认知的程度和影响力都有日渐上升的趋势。作为在中国被深入研究的美国经典文学作家中的后起之秀,梭罗在中外文学关系领域,一时间引得上至着名学者、下至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颇能引发人对其深层原因的思考。梭罗和他的作品为我们呈现的价值是多重的。他对中国儒道思想的接纳是引发人们就中美文化关系探讨的首要线索;他先于当今思潮展示出的强烈的生态意识,使得后人推崇他的作品为“绿色圣经”;而最能凸显他的精神之本的,是他所倡导的亲近自然、简朴人生、崇尚道德、回归自我等理念,这些都成为现代人反思“物质与精神”矛盾的良方。2007年以前,国内外已经有众多梭罗爱好者和研究者撰文分析和批评过以上问题,视角涉及中美文学关系、影响研究、接受学、阐释学、生态伦理学等。由此可以看出,尽管梭罗不一定是中国的文学研究视野中最显着的对象,但却切实具有被广泛剖析的价值。本文试将梭罗放置在比较文学的视域内,以其和中国所能具有的联系为契入点,总结前人对此问题的认识,发掘其中未曾被细致剖析的独特关系,揭示梭罗在中国被认识和被接受的方式,通过对梭罗与中国的关系的定位和阐释,彰显梭罗与中国在文学和其它领域的彼此解读与启发性,探索中西文化的汇通性。本论文共分为四章。前言部分先简要介绍了梭罗其人和其作品的情况,并分析了梭罗在中国的接受史和生命力。提出了梭罗在中国被研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问题。第一章是对中国迄止于2007年对梭罗研究的范围与成果的综述,内容从对中国与梭罗相关的研究资料(包括:译介、评论、传记等)入手进行归类,同时对材料涉及的中国对梭罗的认知、研究以及已有的成果作简要的评述。第二章是由梭罗对中国儒家思想的接触、接纳切入,考察他接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后,融合西方宗教、哲学、文学精神中对于人的生存、道德信仰等问题的思考所形成的与中国儒家、道家一致的气质。本章侧重从论述梭罗对中国形象的看法,推进到求证梭罗对中国文化的亲近与接受。最后,再从中国文学史中择取一位与梭罗无论在行为或在气质都很相似的作家——中国晋代诗人陶渊明,借“隐逸”这条共性线索对两者展开平行比较,加深对梭罗和中国互识互证的认识。第三章谈梭罗在中国的传播与被接受。梭罗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冷到热的接受过程,无论是他在中国的知名度,还是他进入文学研究领域后产生的效果,其规律都基本符合由慢热到骤热的轨迹。所以,本章以梭罗在中国被译介和传播的历史和事实,剖析梭罗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传播与被接受之路中的深层时代、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第四章主要采取个案的方式分析梭罗及其思想作品在中国语境中的被阅读与被阐释。本文共选择了四位在接受梭罗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作家,结合他们的创作,透视他们对梭罗的认识、推介和接受。本章内容涉及对中国文学中乡土情结的理解、对人的关怀、对现代社会的反思等,其中有关张爱玲对梭罗的认识和推介的细读可谓目前中国梭罗研究中的首次。

二、北美车展能否盛况依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美车展能否盛况依旧?(论文提纲范文)

(1)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餐化”节事旅游的乱象
        1.1.2 音乐节的壮大与新生
        1.1.3 文化表征在音乐节事研究中的延伸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路线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文化表征的理论基础及在旅游中的相关研究
        2.1.1 表征的界定
        2.1.2 什么是文化表征
        2.1.3 旅游中文化表征的研究
    2.2 消费者的身份研究
        2.2.1 身份的界定
        2.2.2 身份的思辨之路
        2.2.3 旅游中身份的研究
    2.3 旅游中“表征”与“身份”关系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音乐节的研究综述
    3.1 音乐节概念的定义
    3.2 西方音乐节相关的研究
        3.2.1 医学角度的人文关怀
        3.2.2 管理和经济相关的研究
        3.2.3 文化方面及心理学的角度
    3.3 迷笛音乐节及相关文献
        3.3.1 迷笛音乐节:媒体报道和参与方记忆
        3.3.2 迷笛音乐节:学术观点与言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质的研究:方法论的指导
    4.2 研究方法
        4.2.1 个案研究
        4.2.2 资料收集
        4.2.3 资料分析
    4.3 研究伦理
        4.3.1 研究现场的可进入性
        4.3.2 研究者的主体间性
        4.3.3 研究者的取舍
第五章 迷笛音乐节的概况
    5.1 迷笛音乐节的介绍
        5.1.1 迷笛音乐节是什么
        5.1.2 迷笛音乐节的音乐类型
    5.2 迷笛音乐节所属的时代回溯
        5.2.1 英美摇滚音乐发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5.2.2 摇滚音乐在国内传播及音乐节发源的时代背景
    5.3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历程简介
        5.3.1 音乐节的开始,班子的源头
        5.3.2 初试牛刀,走出校园的迷笛音乐节
        5.3.3 商业扩张,一路南下的五年
        5.3.4 无序到有序:团队相对标准化的音乐节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解构与建构
    6.1 田野中第一表征的观察建构
    6.2 音乐节中表征的迷笛文化
        6.2.1 迷笛音乐节中的音乐文化的源头
        6.2.2 文化和情结的来源:共同的根
    6.3 迷笛音乐节管理运营中的技术表征
        6.3.1 迷笛音乐节运作的技术架构
        6.3.2 迷笛音乐节中运作过程的技术解构
    6.4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与变化
        6.4.1 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
        6.4.2 技术的摸索与发展
    6.5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概念呈现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二表征的传递与延展
    7.1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与发展
        7.1.1 核心受众的聚集:参与者的进入
        7.1.2 音乐节现场集体符号的创造与共享
        7.1.3 日常之外的阈限空间
        7.1.4 参与者文化身份的发展变化
    7.2 第二表征概念的完成,迷笛音乐节中的身份认同
        7.2.1 音乐节中第二表征概念的接收与延展
        7.2.2 共睦态,音乐节空间中的身份认同
    7.3 意义的生成:构建中的“乌托邦”,分享与沉醉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的循环
    8.1 “不确定”事件发生在循环中的态度呼应
    8.2 主办方在表征中的自我精进
    8.3 并未解决的困扰:报批与安全的标准化
    8.4 循环中的理解、接纳与期待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迷笛音乐节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者基本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现代化进程中甘南藏族地区“香浪节”仪式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五、研究内容、进程及田野点说明
    六、研究难点与解决方法
第一章 “香浪节”生成与发展
    第一节 “香浪节”生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香浪节”生成与发展的空间环境
    第三节 “香浪节”的存在形态
    小结
第二章 “香浪节”仪式文化的呈现与传播
    第一节 “香浪节”仪式的深描
    第二节 “香浪节”仪式传播中的符号表征
    第三节 “香浪节”仪式传播中的文化特征
    小结
第三章 “香浪节”仪式传播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维系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第二节 传承功能:传承民族文化
    第三节 调节功能:促进族群交流
    第四节 经济功能:实现经济增长
    小结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中“香浪节”仪式传播的新变化
    第一节 “香浪节”仪式在传承中的变化
    第二节 “香浪节”仪式在传承变迁中的特点
    小结
第五章 现代化进程中“香浪节”仪式变化的成因
    第一节 “香浪节”仪式变化的内部成因
    第二节 “香浪节”仪式变化的外部成因
    小结
第六章 对“香浪节”仪式传播及其变迁的思考
    第一节 “香浪节”与地域文化共同体的关联
    第二节 “香浪节”仪式传播中的实践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一 访谈提纲
附件二 访谈对象姓名对照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美国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缘起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研究对象
    1.2 核心概念认知
        1.2.1 保护
        1.2.2 乡土建筑
        1.2.2.1 历史传统论与文化传统论
        1.2.2.2 “否定”与“肯定”的概念界定方式
        1.2.3 传统聚落
        1.2.3.1 聚落
        1.2.3.2 死传统与活传统(Traditioned & Traditioning)
    1.3 前人成果
        1.3.1 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价值认知的研究
        1.3.2 保护实践的研究
        1.3.2.1 个案研究
        1.3.2.2 保护实践的合集研究
        1.3.3 保护理论的研究
        1.3.3.1 宏观的理论—保护与发展
        1.3.3.2 微观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1.3.4 国内学者关于美国的研究
        1.3.5 前人成果评述与本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4.1 保护历程的划分
        1.4.1.1 起始期—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
        1.4.1.2 发展期—二十世纪上半叶
        1.4.1.3 成熟期—二战后至今
        1.4.2 “范例”的选取
        1.4.3 论证思路
2 早期自发的保护运动—创建历史住宅博物馆
    2.1 南方的保护—拯救名人建筑
        2.1.1 芒特弗农女士协会的建立
        2.1.2 芒特弗农的保护与修复
        2.1.2.1 建筑的加固与室内空间的修复
        2.1.2.2 遗失物件的追寻
        2.1.2.3 庭院景观的保护
        2.1.3 扞卫贵族的历史
    2.2 北方的保护—拯救平民建筑
        2.2.1 公共建筑与公共空间的保护
        2.2.2 乡土住宅的保护
        2.2.2.1 修复保罗·里维尔住宅
        2.2.2.2 新英格兰古物保护协会
    2.3 早期的方法论—专业化的影子
        2.3.1 选择保护对象的标准
        2.3.1.1 历史与纪念价值
        2.3.1.2 建筑价值
        2.3.2 保护者与保护的方法
        2.3.2.1 业余人士的主观保护
        2.3.2.2 专业人士的客观保护
        2.3.3 成熟保护的形式
        2.3.3.1 历史住宅博物馆
        2.3.3.2 历史房间
    2.4 小结
        2.4.1 保护的理论
        ·纪念价值与主观真实性
        ·建筑价值与客观真实性
        2.4.2 保护的实践
        ·缺乏整体性、连贯性
        ·组织化、专业化
        2.4.3 阶段性发展与演变
3 走上专业化轨道—创建户外博物馆
    3.1 始于伟大的理想—重建殖民地威廉斯堡
    3.2 基于历史真实性的修复
        3.2.1 视觉真实性
        3.2.1.1 “格子”格局的回归
        3.2.1.2 建筑的重建与修复
        3.2.1.3 室内空间的修复
        3.2.1.4 花园的修复
        3.2.2 感官真实性
        3.2.3 文化真实性—社会历史博物馆
        3.2.3.1 对奴隶生活的描绘
        3.2.3.2 对平民生活的展示
    3.3 迎合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3.3.1 游乐功能的优化
        3.3.1.1 互动性的游乐项目
        3.3.1.2 奢华的服务设施
        3.3.2 教育功能的完善
        3.3.2.1 针对学生与教师的项目
        3.3.2.2 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
    3.4 户外博物馆保护形式的成熟
        3.4.1 格林菲尔德村
        3.4.1.1 展示内容
        3.4.1.2 教育项目
        3.4.2 农场博物馆
        3.4.2.1 展示内容
        3.4.2.2 教育项目
        3.4.3 斯特布里奇村
        3.4.3.1 展示内容
        3.4.3.2 教育项目
        3.4.4 走上专业化轨道
        3.4.4.1 建筑保护的理论成果
        3.4.4.2 与学校的密切合作
        3.4.4.3 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3.5 小结
        3.5.1 保护的理论
        ·“回到那时”的保护原则
        ·客观面对真实、完整历史
        3.5.2 保护的实践
        ·游乐功能的优化与教育职能的完善
        3.5.3 阶段性发展与演变
4 法律基础的确立—保护历史城区
    4.1 经济大萧条与历史保护
        4.1.1 大萧条中的美国社会
        4.1.2 联邦政府介入历史保护
        4.1.2.1 《古物法》的颁布
        4.1.2.2 美国历史建筑测绘(HABS)
        4.1.2.3 《历史场所法》与国家历史场所和建筑调查(NSHSB)
    4.2 开创性的区域保护模式
        4.2.1 从博物馆式保护到区域整体改造
        4.2.1.1 拯救重要的建筑
        4.2.1.2 区域性改造
        4.2.1.3 创新的融资模式
        4.2.2 历史区域保护条例的颁布(1931)
        4.2.2.1 保护条例的目的
        4.2.2.2 保护区域范围与设计导则
        4.2.2.3 建筑审查委员会的建立
        4.2.3 历史区域保护模式的发展(1931-1990)
        4.2.3.1 保护19、20世纪的优秀建筑
        4.2.3.2 保护景观与开放空间
        4.2.3.3 区域保护模式的成熟
    4.3 区域保护模式的基础
        4.3.1 历史悠久的群众基础
        4.3.2 逐步建立的法律基础
        4.3.2.1 欧克里德对漫步者判决
        4.3.2.2 巴曼对帕克判决
        4.3.2.3 费加斯基对历史街区委员会判决
        4.3.2.4 中央车站决议
    4.4 小结
        4.4.1 保护的理论
        ·政府的积极介入—迅速推上法制化轨道
        ·学界的积极介入—不断拓展的保护视野
        4.4.2 保护的实践
        ·可持续的融资模式
        4.4.3 阶段性发展与演变
5 体系化与市场化发展—复兴衰败的城镇中心
    5.1 当代保护体系的确立
        5.1.1 历史保护与都市关系的思考
        5.1.2 《国家历史保护法》的颁布
        5.1.2.1 106节审查
        5.1.2.2 历史场所登录制度与历史保护咨询委员会
        5.1.3 历史保护的主要机构与组织关系
        5.1.3.1 联邦政府机构
        5.1.3.2 州政府机构
        5.1.3.3 地方政府机构
        5.1.3.4 非营利组织
        5.1.4 历史保护的理论
        5.1.4.1 理论基础—多个流派
        5.1.4.2 内政部的保护标准与相关导则
    5.2 环保意识与建筑再利用
        5.2.1 绿色经典敲响的警钟
        5.2.1.1 寂静的春天
        5.2.1.2 沙乡年鉴
        5.2.2 建筑再利用的热潮
        5.2.2.1 利润空间的出现
        5.2.2.2 建筑再利用的优秀实践
    5.3 主街的复兴之路
        5.3.1 场所精神的回归
        5.3.1.2 繁盛的郊区与衰败的市中心
        5.3.1.2 新都市主义与主街计划
        5.3.2 主街计划的试点
        5.3.2.1 全职的领导者—主街经理
        5.3.2.2 发展策略的制定
        5.3.2.3 初现“回归城市”的趋势
        5.3.3 主街计划的发展与成熟
        5.3.3.1 领导团队的建立
        5.3.3.2 阶段性发展策略的制定
        5.3.3.3 场所感的复兴
        5.3.4 主街复兴的方法论
        5.3.4.1 从试点到成熟—基于历史保护的商业区复兴运动
        5.3.4.2 四步方法
        5.3.4.3 八项原则
    5.4 历史保护的激励政策
        5.4.1 联邦激励政策
        5.4.1.1 税收改革法案
        5.4.1.2 经济复兴税收法
        5.4.1.3 税收改革法案于1986年的修订
        5.4.2 州激励政策
    5.5 小结
        5.5.1 保护的理论
        ·正视普通老建筑的价值
        ·重要性衡量标准的拓展
        ·应对不同对象的保护方法
        5.5.2 保护的实践
        ·清晰的保护体系、明确的保护职责
        ·经济杠杆指引市场化发展
        5.5.3 阶段性发展与演变
6 回归大众化—保护日常景观
    6.1 历史居民区的保护
        6.1.1 历史居民区的重要价值
        6.1.2 基于语境标准的历史风貌保护
        6.1.3 历史建筑的绿色化改造
        6.1.3.1 最绿色的建筑是已建成的建筑
        6.1.3.2 能效的评估、修复与优化
        6.1.4 不同程度的保护审查
    6.2 郊区居民区的保护
        6.2.1 郊区居民区—新型的文化景观
        6.2.2 对年轻财产的预先保护
        6.2.2.1 保护的动机
        6.2.2.2 保护的方式
        6.2.2.3 保护的成果
    6.3 路旁景观的保护
        6.3.1 路旁景观的平凡价值
        6.3.2 自发的努力
        6.3.2.1 始于广大的民众
        6.3.2.2 由创意复活的路旁建筑
        6.3.2.3 再次亮起的霓虹灯标牌
        6.3.3 全国性的保护力量
    6.4 待完善的激励政策
        6.4.1 联邦激励政策的不足
        6.4.1.1 联邦历史自住房援助法案的提出
        6.4.1.2 联邦历史自住房援助法案的失败
        6.4.2 州自住房修复税额抵扣
    6.5 小结
        6.5.1 保护的理论
        ·意识到平凡对象的不平凡价值
        ·事前保护的意识(Pre-Happening)
        ·自然环境与建成环境的协同保护
        6.5.2 保护的实践
        ·撕去标签的保护—平凡化
        ·历史保护规划的地位
        6.5.3 阶段性发展与演变
7 关注多元文化—保护印第安文化遗产
    7.1 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政策演变
    7.2 印第安人在历史保护中的角色变化
        7.2.1 被决定的保护
        7.2.2 自己主导的保护
    7.3 圣胡安印第安传统村落的保护
        7.3.1 达成保护共识
        7.3.2 修复传统民居
        7.3.3 重塑与维护村落空间
    7.4 小结
        7.4.1 保护的理论
        ·相对合理的评判标准
        7.4.2 保护的实践
        ·敢于对传统进行取舍
        ·致力于动态地传承传统
        7.4.3 阶段性发展与演变
8 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演变
    8.1 保护对象—范围广、类型多
        8.1.1 从“单体”到“整体”
        8.1.2 从“精英”到“平民”
        8.1.3 从“古代”到“近期”
        8.1.4 从“建筑”到“景观”
        8.1.5 从“物质”到“非物质”
        8.1.6 从“漠视”到“珍视”
    8.2 保护理论—出于实践、自成体系
        8.2.1 客观真实、认同变化
        8.2.2 最小改变、新旧和谐
        8.2.3 分类对待、服务当下
    8.3 保护机构—各司其职、通力合作
        8.3.1 公共部门—标准引领
        8.3.2 私营部门—市场引导
        8.3.3 非营利组织—力量整合
    8.4 保护法律—结合实践、奖惩并用
        8.4.1 联系理论、保障实践
        8.4.2 激励为主、强制为辅
    8.5 教育与科研—发展基础、创新源泉
        8.5.1 历史保护教育
        8.5.2 历史保护研究
    8.6 借鉴意义
        8.6.1 全面客观的价值认知体系
        8.6.2 适于本土特色鲜明的保护理论
        8.6.3 区分对象优化力量的管理方式
        8.6.4 以人为本贴近生活的发展方向
        8.6.5 由被动到主动的危机保护意识
        8.6.6 余论
附录: 保护大事记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互动广告传播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以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意义
2.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互动广告的发展变革
    2.1 移动互联网对品牌广告的冲击
        2.1.1 从实时到随时的时间观
        2.1.2 从在线到在场的空间观
        2.1.3 从功能到智能的终端观
    2.2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互动广告技术的飞速发展
        2.2.1 多屏互动
        2.2.2 定位互动
        2.2.3 HTML5互动
        2.2.4 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互动
    2.3 移动互联网与互动广告的融合
        2.3.1 互动承继下的移动变异
        2.3.2 移动变异后的互动升级
    2.4 本章小结
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互动广告的实践应用
    3.1 互动设计推动品牌广告的发展
        3.1.1 品牌广告的要求
        3.1.2 互动设计的特征
        3.1.3 互动设计满足品牌广告要求
    3.2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互动设计赋予品牌新的生命
        3.2.1 传播主体—从单一到多元
        3.2.2 传播信息—从失衡到聚合
        3.2.3 传播媒体—从多屏到跨屏
        3.2.4 传播对象—从小众到精众
        3.2.5 传播效果—从精准到匹配
    3.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互动创新品牌传播的设计准则
        3.3.1 遵循品牌价值原则
        3.3.2 简单易用性原则
        3.3.3 适用性原则
        3.3.4 创意实效性原则
    3.4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互动广告的价值
        3.4.1 强化品牌印记
        3.4.2 深化品牌情感
        3.4.3 优化品牌价值
    3.5 本章小结
4.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互动广告设计的创意方法研究
    4.1 多感官体验
        4.1.1 视觉互动创意法
        4.1.2 听觉互动创意法
        4.1.3 触觉互动创意法
    4.2 情景与时空
        4.2.1 对接现实环境
        4.2.2 塑造虚拟情境
    4.3 体验式互动设计
        4.3.1 无意识的体验互动
        4.3.2 有意识的体验互动
    4.4 情感与趣味性
        4.4.1 社交互动体验
        4.4.2 竞技挑战体验
        4.4.3 游戏趣味体验
        4.4.4 功能需求体验
    4.5 本章小结
5.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互动广告存在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5.1 品牌互动广告传播存在的不足
        5.1.1 互动形式的单一
        5.1.2 对用户的关注点深度挖掘不足
        5.1.3 缺乏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
    5.2 品牌互动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
        5.2.1 注重创意和用户体验
        5.2.2 重视用户需求和反馈
        5.2.3 技术媒介的多元表达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基于语料库的区别词内部分类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步骤
2 区别词的定义及分类
3 区别词的对比
    3.1 《现汉》(第六版)介绍与重要性
    3.2 齐沪扬版区别词与《现汉》(第六版)对比统计
        3.2.1 修饰名词时不带“的”
        3.2.2 修饰名词时必须带“的”
        3.2.3 一般词汇(修饰名词是可带“的”也可不带“的”)
    3.3 同词不同词性的原因分析
4 基于语料库的《现汉》(第六版)区别词的内部分类
    4.1 修饰名词时不加“的”
        4.1.1 不能加“的”放在“是”之后充当宾语
        4.1.2 能加“的”放在“是”之后作宾语
        4.1.3 兼具区别词及其他词性
    4.2 修饰名词时必须加“的”在后边,不能加“的”放在“是”之后作宾语
    4.3 在修饰名词时可以加“的”也可以不加“的”
        4.3.1 不能加“的”放在“是”之后作宾语
        4.3.2 可加“的”之后放在“是”之后作宾语部分
    4.4 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6)复兴与蜕变:全球化时代的东亚传统文化 ——中日韩三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现代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的会晤:全球化时代下的本土文化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全球化与在地化的世界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案例的选择:祭孔、端午祭、神社祭礼
    第四节 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方法
        二、实地研究的主要过程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理论和先行研究
    第一节 整体的视点
        一、全球化的展开:时间-空间的压缩、相互连接的紧密化
        二、全球与地方的文化接点
        三、全球在地的视角
    第二节 全球化
        一、全球化的历程和一般特征
        二、如何看待全球化
        三、全球化研究进入中国
    第三节 全球在地化
        一、何为全球在地化
        二、全球在地化进程中地方的应对模式
    第四节 传统文化、社会与国家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
        二、社会与国家的含义及其对传统文化的作用
        三、围绕传统文化的社会、国家动员趋势
第三章 曲阜祭孔
    第一节 从兴起到摒弃
        一、孔子的思想
        二、历史上的祭孔
        三、历史上祭孔的向外传播
    第二节 复兴的艰途
        一、从批判到扶持:建国后的国家与传统文化
        二、由重创到恢复:孔子和儒家思想
        三、征用与复兴:孔子诞辰故里游和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第三节 重塑
        一、祭孔的再塑造
        二、复兴如何成为可能
    第四节 从意识看国家的主导动员
        一、祭孔中的国家意识
        二、祭孔中的社会意识
        三、祭孔仪式复兴中的市场意识
第四章 韩国江陵端午祭
    第一节 从发端到危机
        一、韩国的传统文化思想
        二、江陵端午祭的历史
    第二节 涅磐重生
        一、保护、扩改、征用与复兴
        二、现状
    第三节 强调
        一、江陵端午祭的宣扬
        二、强调的原因:文化立国
    第四节 从意识看国家、社会的协同推进
        一、江陵端午祭中的国家意识
        二、江陵端午祭中的社会意识
        三、江陵端午祭中的市场意识
第五章 日本东海及周边地区的神社祭礼活动—以伊势神宫为中心
    第一节 从产生到变异
        一、原始宗教和神道源流
        二、古代:“神佛习合”中神道的发展和神社统合序列的形成
        三、中世:神佛相互渗透中神道的独立发展和“二十二社·一宫制”
        四、近世:天皇中心主义思想的形成和新型神社统合序列的确立
        五、近代:军国主义国家神道与神社崇敬强制政策下的“国家宗祀”神社序列
    第二节 回归与现状
        一、回归:国家神道的废除与神社、神道论争
        二、现状:宗教、民俗、传统
    第三节 延续与变容
        一、神社祭礼的存续与变容
        二、神社祭礼的延续如何成为可能及其变容的原因
    第四节 从意识看社会、国家的两种动员趋势
        一、神社祭礼中的国家意识
        二、神社祭礼中的社会意识
        三、神社祭礼中的市场意识
第六章 从民族传统迈向全球共存
    第一节 殊途同归:从民族传统走向世界的历程
    第二节 共时态的视角:殊途同归的同中有异
    第三节 历时态的视角:殊途同归的时差
    第四节 结论与反思
附录一: 1984~2011年孔子诞辰故里游和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概况
附录二: 中国曲阜孔庙祭孔公祭大典祭文(2004年~2012年)
附录三: 伊势神宫的恒例祭礼
附录四: 伊势神宫的例行活动
附录五: 实地调查过程中拍摄的图片资料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7)青岛国际车展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会展品牌化综述
        1.2.2 国内会展品牌化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会展项目品牌建设理论基础
    2.1 品牌展会概念的界定
        2.1.1 展览会定义
        2.1.2 品牌展会
    2.2 品牌展会要素构成
        2.2.1 品牌展会的主要特征
        2.2.2 品牌定位的策略
    2.3 品牌展会界定
        2.3.1 具备明确的品牌定位
        2.3.2 权威协会和行业代表的坚强支持
        2.3.3 能代表行业的发展方向
        2.3.4 创建足够的规模效应
        2.3.5 提供专业高效的展览服务
        2.3.6 构建全球化营销网络
        2.3.7 积极进行媒体合作和品牌宣传
        2.3.8. 获得UFI的资格认可或进行品牌评估
        2.3.9 坚持长期品牌规划与战略
3 青岛国际车展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3.1 青岛国际车展发展历程分析
        3.1.1 青岛国际车展雏形建立(2002-2004)
        3.1.2 青岛国际车展品牌形成(2005-2007)
        3.1.3 青岛国际车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展会品牌(2008-2009)
        3.1.4 青岛国际车展继续拓展品牌内涵(2010-2012)
        3.1.5 青岛国际车展的品牌确立
    3.2 青岛国际车展品牌建设诊断
        3.2.1 青岛国际车展的品牌评价
        3.2.2 青岛国际车展面临的挑战
4 国内外着名车展品牌建设分析
    4.1 法兰克福车展
    4.2 日内瓦车展
    4.3 东京车展
5 青岛国际车展品牌化实施策略
    5.1 树立品牌观念
    5.2 研究环境变化并满足消费人群需要
    5.3 争取政府支持
    5.4 提升车展服务质量
    5.5 致力专业化
    5.6 取得强大媒体的支持
    5.7 完善营销新思路
    5.8 拓展品牌空间
    5.9 完善会展人才储备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8)传感空间—展示设计中空间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传感空间概述与展示艺术发展的历程
    1.1 “传感空间”的界定
    1.2 展示艺术的概述
        1.2.1 展示设计的概念
        1.2.2 展示设计中的空间概念
        1.2.3 展示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与设计要素的关系研究
    2.1 空间要素与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的关系
        2.1.1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的分类与构成
        2.1.2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的特性
        2.1.3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2.1.4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的构成形式
        2.1.5 展示设计中常见的传感空间造型风格
    2.2 视觉要素与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的关系
        2.2.1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的视觉心理因素
        2.2.2 视觉形态与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的关系
    2.3 尺度要素与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的关系
        2.3.1 传感空间的空间尺度
        2.3.2 传感空间中人体的尺度
    2.4 色彩要素与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的关系
        2.4.1 传感空间中色彩传递的心理感受
        2.4.2 传感空间中色彩的设计
    2.5 光环境要素与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的关系
        2.5.1 传感空间中常用的人工照明形式
        2.5.2 传感空间中照明的设计要求
    2.6 材质要素与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的关系
        2.6.1 传感空间中材质传达的心理感受
        2.6.2 传感空间中材质的运用
第三章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设计的程序
    3.1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设计的规划设计
        3.1.1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前期准备阶段
        3.1.2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设计的整体与区域布局
        3.1.3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设计的施工阶段
    3.2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设计中的时序与动线设计
        3.2.1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动线的设计及特点
        3.2.2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动线的设计方法
    3.4 展示设计传感空间中的动态空间的设计
第四章 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设计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 Alberta Ferretti 的美国旗舰店
        4.1.1 Alberta Ferretti 的美国旗舰店传感空间的设计解析
        4.1.2 Alberta Ferretti 的美国旗舰店传感空间分割的设计
        4.1.3 Alberta Ferretti 的美国旗舰店传感空间动线的设计
        4.1.4 Alberta Ferretti 的美国旗舰店传感空间的色彩与灯光照明系统
        4.1.5 Alberta Ferretti 的美国旗舰店传感空间的材料和展陈系统
    4.2 案例二日本DURAS ambient 服饰专卖店设计
        4.2.1 日本DURAS ambient 服饰专卖店传感空间设计解析
        4.2.2 日本DURAS ambient 服饰专卖店传感空间分割的设计
        4.2.3 日本DURAS ambient 服饰专卖店传感空间动线的设计
        4.2.4 日本DURAS ambient 服饰专卖店传感空间色彩与灯光照明系统
    4.3 案例三泰国曼谷的奥拓斯特拉汽车销售展厅
        4.3.1 泰国曼谷的奥拓斯特拉汽车销售展厅空间设计解析
        4.3.2 泰国曼谷的奥拓斯特拉汽车销售展厅传感空间分割的设计
        4.3.3 泰国曼谷的奥拓斯特拉汽车销售展厅传感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4.3.4 泰国曼谷的奥拓斯特拉汽车销售展厅传感空间色彩与材质的运用
第五章 结语现代展示设计中传感空间设计的新面貌
    5.1 人性化传感空间
    5.2 绿色传感空间
    5.3 数字化传感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世界博览会年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目录

(9)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序言
    1.1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语料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第2章 《醒报》词汇统计与分析
    2.1 《醒报》词表
        2.1.1 《醒报》词表的获取
        2.1.2 《醒报》词表分析
    2.2 《醒报》词表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对比分析
        2.2.1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存在差异的部分
        2.2.2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相同的部分
第3章 《醒报》与大陆存有差异的词汇的分析
    3.1 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
        3.1.1 使用范围有大小之别
        3.1.2 所指对象有别
        3.1.3 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3.1.4 由缩略语产生的词形相同的词
    3.2 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的词语
        3.2.1 外来词的差异
        3.2.2 词序相反
        3.2.3 语素相近
        3.2.4 新兴事物命名不同造成词形不同
        3.2.5 由于缩略造成的词形略有不同
    3.3 台湾特有词
        3.3.1 社会制度的不同产生的特有词
        3.3.2 具有特色的社会生活产生的特有词
    3.4 台湾保留下来的旧词语
第4章 《醒报》新闻用词中与大陆普通话用词的相同部分
    4.1 历史传承词
    4.2 使用一致的外来词
        4.2.1 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4.2.2 来源于日语的词
    4.3 行业词采用一致的用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论梭罗与中国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的梭罗研究
    第一节 中国对梭罗的认知概述
        一、梭罗的传记
        二、梭罗作品的译介
        三、对梭罗及其作品的评论
    第二节 中国梭罗研究概述
        一、研究历程回顾
        二、研究成果分析
        三、研究状况及不足
第二章 梭罗与中国古典思想的关系
    第一节 梭罗眼里的中国
        一、对东方美的国度的想象
        二、梭罗笔下的中国
        三、对于孔子形象的认识
    第二节 梭罗与中国儒家思想
        一、梭罗和中国儒家思想的接触
        二、梭罗对中国儒家思想的择取
        三、中国儒家思想对于梭罗的意义
    第三节 梭罗与中国道家思想
        一、梭罗与道家思想
        二、瓦尔登湖畔的“庄子”
    第四节 “个人主义”的隐者:梭罗与陶渊明
        一、梭罗与陶渊明“个人主义”的表现
        二、梭罗与陶渊明“个人主义”行为的追求
        三、梭罗与陶渊明“个人主义”的济世情怀
第三章 梭罗作品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由冷到热的接受轨迹
        一、姗姗来迟的梭罗
        二、梭罗及其作品在中国的“慢热”呈现
        三、梭罗及其作品在中国之“骤热”现象初探
    第二节 中国接受梭罗的原因
        一、跨文化思想交流运动
        二、中国古典思想力量的回流
        三、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学转向的需求
    第三节 梭罗及其文学在中国的“形象”显现
        一、“真隐”和“假隐”的争论
        二、“诗意的栖居”或“消极的蜗居”的异见
第四章 中国作家的梭罗解读与阐释
    第一节 张爱玲对梭罗诗歌的推介与翻译
        一、张爱玲对梭罗的关注
        二、张爱玲对梭罗的欣赏
        三、张爱玲对梭罗诗歌的译介
    第二节 海子对梭罗《瓦尔登湖》的共鸣及接受
        一、谁言田园?——对田园牧歌式精神家园的渴慕与建构
        二、浪漫主义者的对话
        三、海子诗歌对梭罗精神的见证
    第三节 苇岸对梭罗及其文学的继承
        一、叙说“大地上的事情”
        二、“完整的人”的理想
        三、推动梭罗生命力在中国延伸
    第四节 葛红兵对梭罗精神的挖掘
        一、“乡土之子”:对个人文学身份的定位
        二、“在自然中独处”:寻找生活的意义
        三、“沙床”意象:人存在意义的能指
        四、为内心“真理”而写作:抵制大众趣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北美车展能否盛况依旧?(论文参考文献)

  • [1]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D]. 吴少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7)
  • [2]现代化进程中甘南藏族地区“香浪节”仪式传播研究[D]. 闫晓青. 兰州大学, 2019(08)
  • [3]美国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D]. 黄川壑.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互动广告传播的策略研究[D]. 周琴. 浙江工商大学, 2017(06)
  • [5]基于语料库的区别词内部分类的调查与研究[D]. 黄颖.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4(09)
  • [6]复兴与蜕变:全球化时代的东亚传统文化 ——中日韩三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现代应对[D]. 吕斌. 南京大学, 2013(05)
  • [7]青岛国际车展品牌建设研究[D]. 林涛.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8)
  • [8]传感空间—展示设计中空间表达研究[D]. 王彤云. 河南师范大学, 2011(05)
  • [9]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D]. 马静. 河北大学, 2011(11)
  • [10]论梭罗与中国的关系[D]. 李洁. 复旦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北美车展能否继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