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一、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韩杨梅[1](2021)在《职业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芳菲(Brenda Winata)[2](2021)在《印尼职高汉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以日惹市的三所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张晨[3](2021)在《韩国职高生汉语学习动机及激发策略研究 ——以忠南机械工业高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韩国作为中国的近邻,在学习汉语的热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些年来韩国职业高中汉语教学也在蓬勃发展,学习汉语的职高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汉语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影响学习兴趣,而且直接作用于学习效果,因此研究学习动机对职业高中有着独特且重要的意义。在韩国职业高中进行教学实践时,发现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高等问题,阻碍了职业高中学生汉语学习的成效与进度。因此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升职高学生的汉语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本文在阅读并梳理了相关学习动机理论与文献后,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忠南机械工业高中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和分析,意图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汉语学习动机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描写。同时根据相关教学实践和学习者特点,分析影响职高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成因并提出相关激发策略,为之后深入详尽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及相关访谈案例的分析,发现韩国职业高中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普遍偏弱,且多表现为外在动机,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大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分而选择学习汉语,对汉语知识缺乏兴趣和热情,也有少部分学生希望能前往中国留学、旅游、工作等,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态度。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分析了韩国职业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成因后,发现外界环境、汉语教师、学习者自身、教学资源这四个方面都对汉语学习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激发策略,并从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角度在汉语教师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含汉语教师内在素质与外在修养的提升、语言学习与沟通交流能力的进步、汉语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的契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课堂气氛的活跃以及修行评价机制的完善,旨在促进汉语在韩国职高中的更好发展。

靳珂[4](2020)在《韩国大田CPIK项目中汉语教学协同情况研究》文中认为自2012年CPIK(Chinese Program in Korea)项目开展以来,韩国汉语教学事业进一步发展。CPIK项目主要依托中韩汉语教师的协同教学,尽管此项目已覆盖韩国各个市道地区的中小学校,且汉语协同教学也随着此项目不断发展,但其中仍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因此本文基于笔者参加2018年CPIK项目于大田磐石高中任教的经历,对大田广域市参与CPIK项目学校的汉语教学协同情况作出调查,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策略,为今后大田更好地改善和开展汉语协同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韩国大田广域市的汉语教学现状。主要是韩国的教育制度及汉语教育、韩国大田地区CPIK项目学校及汉语设置、汉语协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汉语教材类型及使用等情况。然后基于大田的汉语教学现状,通过问卷及访谈,分别从备课、教学、评价及课堂管理对大田各中学汉语协同教学实施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从中韩教师的协同意识入手,调查了大田中韩教师对汉语协同教学的认可度、主动性、教师关系和对协同教学的评价,并分析了影响大田地区中韩教师协同教学的因素以及学生对汉语协同教学的反馈。根据大田地区中韩教师的汉语教学协同意识和影响汉语协同教学的因素及学生反馈,发现大田地区汉语协同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客观环境、教学准备及教师自身引起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团队的组成符合科学性、培训内容符合中韩教师实际需求、协同教学注重优势分工、完善中韩教师评价考核制度等解决策略。并对大田地区中韩教师协同教学的情况做出总结评价,对之后汉语协同教学在大田地区的实施提出展望。

孟庆蛟[5](2020)在《影子教育产品的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代影子教育现象开始形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影子教育开始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当前,影子教育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已经具有了较大的经济规模和社会影响,家庭购买影子教育产品的比重和支出都在不断提升。中国教育学会调研发现:2016年,中国影子教育市场规模超8000亿元,学生规模超1.37亿人次。因此,对作为市场行为的影子教育进行经济分析存在必要性。当前鲜有基于经济学范式的影子教育分析,学术界对影子教育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教育学和社会学视角:前者多集中于分析教育效果,后者多集中于分析教育公平,且双方均关注影子教育规范。但是,宏观层面的影子教育规范需要对等的宏观层面的影子教育产生条件,但既有的从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角度研究影子教育产生条件的理论却集中于微观层面,而根据微观条件分析提出宏观政策规范会产生视角上的错配。分析影子教育产生的宏观条件需要基于经济学范式的影子教育概念界定。人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包括两类:一是提高人力资本,二是获得受教育证明以降低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以此为基础,构建影子教育的私有性、补充性和证明性特征,并据此构建三组分析维度:①公共性和营利性,②主体性和补充性,③同质性证明性、异质性证明性和无证明性。进而将教育内容分为四个二级分类十二个三级分类,将影子教育归于一个二级分类,分成三个三级分类。此外,根据形式的不同,将影子教育产品划分为线上影子教育产品和线下影子教育产品两类。在界定影子教育边界的前提下,根据补充性和证明性特征发现:影子教育产生的宏观条件包括主流教育赠与性和通过考核的不确定性两类。这不仅为影子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了对等的宏观视角,而且为影子教育产品的经济分析构建了根本前提。据此,分别从四个角度对影子教育产品进行经济分析:第一,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选择的一般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对主流教育的预期收入越高、接受即期主流教育的成本越低、所处教育环境的均衡度越高,消费者在即期购买影子教育产品的概率会越高,从而在理论上发展了MMI理论和EMI理论;第二,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选择的一般分析。影子教育企业天然具有轻资产性和服务滞后性的特征,构建信任度模型后发现,这种特征会使消费者产生企业会“跑路”的担忧,也会使生产者对自身企业中的教师产生“自立门户”的担忧。于是,生产者开始选择企业上市以发出“正规”的信号。对新三板上市影子教育企业分析后发现,上市作为品牌可以促进影子教育企业的财务绩效提升,且轻资产性特征越明显,这一作用越强。而排除掉这一作用后发现,上市行为仍然会导致业绩“变脸”,从而发展了基于盈余管理的IPO效应理论。第三,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选择的异质性分析。将影子教育产品分为形式异质而内容同质的线上和线下影子教育产品,分析消费者选择成本更高的线下影子教育产品的条件。将社交影响消费区分为消费者内部和外部视角,提出了社交指数的概念。构建社交强度和社交距离两个一级指标,前者包括被认同和炫耀,后者包括权威度和亲密度。研究发现:社交指数及下属指标对消费者购买线下影子教育产品在统计上显着,而对线上影子教育产品的购买在统计上不显着。表明在消费者面对异质性选择时,线下影子教育通过社交显着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第四,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生产的异质性分析。线上影子教育企业促成了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的转型:从“大班+名师”到“小班+普通教师”。线上影子教育提升了新兴线下影子教育的劳动力数量和教育经验。因此,由于高资本产出弹性和正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新兴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相比于传统线下影子教育企业对潜在劳动力和行业内劳动力更具吸引力。四个角度的分析分别阐明了在什么条件下消费者选择购买影子教育产品、什么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让消费者选择购买自己的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在什么条件下会购买相对于线上影子教育产品质同价高的线下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在线上影子教育的影响下如何转型才能让消费者选择购买自己的影子教育产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杨永红[6](2017)在《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对于普通高中教学而言,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状况都不容乐观,职业高中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针对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问题,探究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蒋洁蕾[7](2016)在《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重点高中制度是建国以来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深刻影响着我国高中的整体布局。历史上,该制度历经嬗变,几经存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也就是“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问题,根本上探讨的是重点高中制度利弊问题。那么“究竟重点高中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均对此有着差异性的认识。任何简单地回答“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相当”都不能全面反映该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唯有从多视角(历史的视角、国别比较的视角、实证调查的视角、理论的视角)去检视和梳理才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还原该问题本身,也才能从中找到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未来发展之路。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综合考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首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梳理我国建国以来有关该问题的若干次争论,涉及政策、学界以及实践等领域在该问题上的看法和作为,以此还原该问题的历史面貌并规整出有关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核心争论焦点。其次,检视国际上与我国相类似的“重点高中”(德国文理中学、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美国学术高中)制度的演进、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存废争论,比较三国“重点高中”制度模式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出路提供国际视野和参考样本。再者,就现实各方(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非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专家学者)对“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各种看法及理由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接着,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对办重点高中的五大好处(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的合理性及其限度进行辨析。最后,在历史回溯、国际比较、实证调查、理论辨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发展的若干条出路。论文的历史研究部分,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演化的风雨历程,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出影响这一制度兴废的五个核心议题,即“是否富有效率?”、“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是否培养出了精英人才?”、“是否有违教育公平?”、“是否发挥了示范性作用?”。国际比较研究部分,通过对德、英、美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五点共性和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德国始终坚持文理中学制度,通过精细化的制度设计来最大程度的减小文理中学制度的弊端,可用“公立”、“大众化”、“建‘立交桥’”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征;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模式可用“受制于党派”、“精英化”、“尊重传统”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美国学术高中制度可用“分类”、“专业化”、“特色化”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实证调查部分,围绕“究竟要不要举办重点高中”这一核心问题,对高中校长、教师、专家学者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重点与非重点高中校长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看法存一定的差异,越是“老牌”、“一流”的重点高中校长,越是倾向于赞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而非重点高中的校长则更倾向于废除重点高中制度;相对而言,重点高中的教师比非重点高中教师更倾向于赞同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专家学者对重点高中存废问题的看法各异,呈现出多元化、理性化和复杂化的特征。理论透视部分,围绕五大关键词即“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以前面历史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实证调查研究获得的相关材料为依据,运用辩证思维、复杂思维、相对性思维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举办重点高中可能的好处与潜在的危害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上述五个关键词所代表的每个辩护理由,都只有部分的合理性,都需要具体分析,都是有条件的。而且,五大辩护理由在逻辑上并不处于同一层面,并非同等重要。简而言之,“精英培养”是根本目的,其它四个方面“效率优先”、“因材施教”、“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均属于手段的范畴。从重要性上看,假如“精英培养”落空、陷入虚假化,则其它四条理由均不能成立。基于这一判断,论文对当前我国重点高中是否“已经培养”或“正在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英人才进行了基于事实的批判性分析,分析结果令人堪忧。基于上述四个部分的研究,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短期看,我国重点高中制度仍将继续存在,但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改良。改造、改良的总体方向是,重点高中必须摆脱和跳出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理,不断探索精英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精英人才。从长远看,教育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当今世界各国高中教育制度的发展潮流,从制度设计层面对现有的重点高中制度进行适时、适度、适切的改革。可能的变革路径包括:在保留重点高中制度的前提下,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特色高中,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创办特色高中,尝试将公办重点高中转制为私立高中,改变公立重点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一些地区尝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建立综合高中制度;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生教育计划。

徐蕾[8](2015)在《浅析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当代中国职业高中的现状,主要从分析职高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以及怎样更好地将英语运用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并能与所学专业相结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针对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差,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模式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这一现状,提出强化职业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最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隋军[9](2015)在《再谈职高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基于信息社会的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动机弱。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有效思路之一,就当是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信息社会下的职业高中学生拥有信息交流的软件与硬件,利用它们为英语学习服务,通过信息情境的英语化、信息交流的生活化、课后资源进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入境并形成表达能力,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并为学习动机的持久建立奠定基础。

欧芬[10](2013)在《浅析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成因和解决措施》文中指出英语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交往工具,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学生从小学起就对英语学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职业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常带有畏难情绪。在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英语教材难度的不断提升和知识量的增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要想有效提高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必须对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3)韩国职高生汉语学习动机及激发策略研究 ——以忠南机械工业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1.3.1 学习动机相关理论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忠南机械工业高中相关情况介绍
    2.1 CPIK项目实施情况
    2.2 汉语教师与学生
    2.3 汉语教材
    2.4 汉语课程实施情况
    2.5 汉语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
第三章 忠南机械工业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与案例分析
    3.1 基于AMTB(态度/动机测验量表)模型的调查问卷
        3.1.1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3.1.2 调查内容
        3.1.3 动机维度分析
        3.1.4 融合性维度分析
        3.1.5 学习环境维度分析
        3.1.6 语言焦虑维度分析
    3.2 忠南机械工业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案例分析
        3.2.1 访谈案例分析
        3.2.2 课堂观察分析
    3.3 学习动机调查小结
第四章 影响韩国职业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
    4.1 外界环境与汉语学习动机的因果关系
        4.1.1 大田广域市开设汉语课程的情况
        4.1.2 职业高中的就业领域
        4.1.3 学校对学生的信任度与期待值分析
        4.1.4 家庭教育背景
    4.2 学生主体因素与汉语学习动机的因果关系
        4.2.1 学生自身需要分析
        4.2.2 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的关系
        4.2.3 个人性格差异影响对外汉语课堂的焦虑度
    4.3 汉语教师与汉语学习动机的因果关系
        4.3.1 职高学生注重教师的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
        4.3.2 与韩国本土汉语教师合作授课情况分析
        4.3.3 汉语课程授课中的语言转换与课堂风格
        4.3.4 汉语课修行评价方式
    4.4 教学资源与汉语学习动机的因果关系
        4.4.1 汉语教材与学习者匹配度
        4.4.2 汉语课堂教具等媒介的使用情况分析
        4.4.3 汉语第二课堂教学
第五章 激发韩国职业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相关策略
    5.1 家校环境是激发动机的基础
        5.1.1 完善学校汉语教学资源与环境
        5.1.2 家庭关注与支持孩子的汉语学习
    5.2 学生自身是激发动机的保证
        5.2.1 正确认知汉语课程并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5.2.2 端正汉语学习态度并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5.3 汉语教师是激发动机的关键
        5.3.1 汉语教师内在修养与外在形象的提升
        5.3.2 汉语教师语言学习与沟通交流能力的进步
        5.3.3 汉语教师间沟通时长与频率的增加
        5.3.4 汉语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和兴趣的契合
        5.3.5 汉语教学方法改进与课堂气氛活跃
        5.3.6 汉语修行评价机制的完善
    5.4 汉语教学素材与工具是激发动机的依托
        5.4.1 汉语教材编写的合理性与时代性
        5.4.2 汉语课教具的多样性与新颖性
        5.4.3 汉语课后辅导工具的创新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中文版与韩文版
附录2:访谈提纲与访谈记录
附录3:韩国全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总数目统计图
附录4:课后进行沟通与汉语辅导的记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韩国大田CPIK项目中汉语教学协同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CPIK项目
        1.1.2 CPIK项目在韩国大田广域市的开展情况
        1.1.3 韩国汉语协同教学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2 韩国大田广域市汉语教学现状
    2.1 韩国教育制度及汉语教育情况
        2.1.1 韩国的教育制度
        2.1.2 韩国汉语教育情况
    2.2 韩国大田CPIK项目中学校及汉语课程设置情况
        2.2.1 学校及课程设置情况
        2.2.2 学生对汉语课程设置的的看法
    2.3 大田汉语协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情况调查
        2.3.1 大田CPIK项目中教师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2.3.2 大田汉语课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2.4 大田中学汉语教材类型及使用情况
        2.4.1 教材的编排
        2.4.2 教材的内容构成
        2.4.3 协同教学中教材的使用及学生对教材的反馈
3 汉语协同教学在大田各中学的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3.1 大田汉语协同教学模式的主要类型
        3.1.1 韩国汉语协同教学的类型
        3.1.2 大田各学校对汉语协同教学模式的选择情况
    3.2 大田汉语教学协同情况调查
        3.2.1 汉语协同教学的备课情况调查分析
        3.2.2 汉语教学环节协同情况调查分析
        3.2.3 学生考试评价的协同情况调查分析
        3.2.4 学生课堂管理工作的协同情况调查分析
4 大田中韩教师协同意识调查及学生对协同教学的反馈
    4.1 大田中韩汉语教师汉语教学协同意识的调查
        4.1.1 中韩教师参与汉语协同教学协商的主动性
        4.1.2 中韩教师对汉语协同教学的认可程度
        4.1.3 汉语协同教学模式中的中韩教师关系
        4.1.4 中韩教师对汉语协同教学的评价
    4.2 影响大田汉语协同教学的因素分析
    4.3 学生对汉语协同教学的反馈
        4.3.1 对中韩教师上课方式的满意程度
        4.3.2 对中韩教师汉语协同教学的满意度
        4.3.3 原语民教师的作用
        4.3.4 汉语协同教学的效果
5 大田汉语协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5.1 大田汉语协同教学存在的问题
        5.1.1 汉语协同教学因客观环境产生的问题
        5.1.2 中韩教师因汉语教学协同准备工作而产生的问题
        5.1.3 中韩教师因自身因素而产生的问题
    5.2 协同教学所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5.2.1 教学团队组成符合科学性
        5.2.2 培训内容方式应符合实际需求
        5.2.3 协同教学注重优势分工而非区分绝对的角色定位
        5.2.4 完善中韩教师评价考核制度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中国语I》教材内容展示

(5)影子教育产品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经济行为分析的研究方法
        1.3.2 品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影子教育实践的沿革
    2.2 教育学视阈下的影子教育
        2.2.1 影子教育的作用对象
        2.2.2 影子教育对成绩的影响
    2.3 社会学视阈下的影子教育
        2.3.1 主流教育和影子教育之间的关系
        2.3.2 影子教育与教育公平
        2.3.3 影子教育的规范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影子教育的概念界定和分类
    3.1 引言
    3.2 教育和影子教育的概念界定
        3.2.1 教育的概念和目的
        3.2.2 影子教育的概念
    3.3 教育和影子教育的分类
        3.3.1 基于私有性和补充性特征的教育分类
        3.3.2 基于私有性、补充性和证明性特征的教育和影子教育分类
        3.3.3 影子教育产品的分类
第4章 影子教育产生的条件分析
    4.1 引言
    4.2 影子教育的产生条件:微观家庭视角和其他因素
        4.2.1 微观家庭视角: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
        4.2.2 微观家庭视角:社会资本
        4.2.3 儒家文化传统和其他因素
        4.2.4 既有理论对现实解释的不足
    4.3 主流教育的产生条件
    4.4 影子教育产生的宏观条件:主流教育赠与
        4.4.1 主流教育赠与和影子教育的产生
        4.4.2 代际内影子教育的选择机制
        4.4.3 代际间影子教育的选择机制
    4.5 影子教育产生的宏观条件:通过考核的不确定性
        4.5.1 理论假设
        4.5.2 主流教育即期投入和远期产出分析
        4.5.3 主流教育投入的期望效用
        4.5.4 影子教育投入的期望效用
        4.5.5 影子教育投入的数量
第5章 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选择的一般分析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5.2.1 预期教育收入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
        5.2.2 即期教育成本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
        5.2.3 所处教育环境的均衡化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
    5.3 研究设计
        5.3.1 研究对象和模型设定
        5.3.2 描述性统计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预期教育收入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5.4.2 即期教育成本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5.4.3 教育的均衡化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6 小结
第6章 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生产的一般分析
    6.1 引言
    6.2 理论分析
        6.2.1 一般的生产者的违约利润模型
        6.2.2 信任度模型
        6.2.3 信任度视角下个别影子教育生产者的违约利润模型
        6.2.4 信任度视角下影子教育企业的违约利润模型
        6.2.5 IPO效应视角下影子教育企业上市动机分析
    6.3 研究假设
    6.4 研究设计
        6.4.1 模型设定
        6.4.2 研究对象和描述性统计
    6.5 实证结果分析
        6.5.1 上市行为和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
        6.5.2 作为广告的上市行为宣传与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
        6.5.3 影子教育企业的特质强度与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
    6.6 稳健性检验
    6.7 小结
第7章 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选择的异质性分析
    7.1 引言
    7.2 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选择影子教育产品的矛盾
        7.2.1 线上和线下影子教育
        7.2.2 线上和线下影子教育产品的选择
    7.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7.3.1 社交强度:消费者自身视角
        7.3.2 社交距离:消费者外部视角
        7.3.3 社交指数
    7.4 研究设计
        7.4.1 研究对象设定
        7.4.2 模型设定
        7.4.3 描述性统计
    7.5 实证结果分析
        7.5.1 社交强度对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7.5.2 社交距离对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7.5.3 社交指数对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7.6 小结
第8章 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生产的异质性分析
    8.1 引言
    8.2 理论分析
        8.2.1 线上影子教育企业的发展和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的转型
        8.2.2 线下影子教育企业转型中劳动力发展的矛盾
    8.3 研究假设
        8.3.1 产值视角下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的转型
        8.3.2 新兴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的人力资本深化机制
        8.3.3 潜在劳动力的选择:有效劳动视角的转型机制
        8.3.4 劳动力的内部流动:人力资源外部性视角的转型机制
    8.4 研究设计
        8.4.1 研究对象设定
        8.4.2 模型设定
        8.4.3 描述性统计
    8.5 实证结果分析
        8.5.1 新兴线下影子教育企业人力资本深化机制的实证检验
        8.5.2 有效劳动视角下线下影子教育企业转型机制的实证检验
        8.5.3 人力资源外部性视角下线下影子教育企业转型机制的实证检验
    8.6 稳健性检验
    8.7 小结
第9章 结论、建议和展望
    9.1 结论
    9.2 建议
        9.2.1 正视影子教育存在的宏观条件
        9.2.2 高中入学增加跨区域招生比重
        9.2.3 影子教育生产者应加强自身品牌建设
        9.2.4 杜绝主流教育师资参与影子教育
        9.2.5 传统线下影子教育企业应加快结构转型
    9.3 展望
        9.3.1 家庭教育和影子教育的关系
        9.3.2 线上影子教育
参考文献
附录1: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情况调查:本科三年级学生问卷
附录2: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情况调查:线下考研辅导机构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一) 学生以就业为目标, 忽视对英语的学习
     (二) 师资力量匮乏, 教学资源短缺
三、针对职业高中英语的教学现状提出的对策
     (一) 强化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二) 优化资源配置, 加大对英语教学的投资
四、结语

(7)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二)一个现实迫切问题
        (三)一个具有国际共性的问题
        (四)一个充满理论复杂性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有关重点学校制度历史的研究
        (二)有关主张要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三)有关主张废除重点学校的研究
        (四)有关主张改革重点学校的研究
        (五)有关主张有条件地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六)有关国际上“重点学校”存废的相关研究
        (七)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三、概念界定
        (一)重点高中的界定
        (二)两组类似概念与重点高中的关系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工具
        (二)研究问题、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历史回溯
    一、建国十七年:重点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一)重点学校制度出台的可能缘由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正式出台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系统建立
        (四)重点学校制度遭遇“滑铁卢”
    二、“文革”时期:重点学校制度的彻底废除
        (一)制度层面的彻底废除
        (二)事实层面的彻底破坏
        (三)学理层面的彻底否定
    三、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复兴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恢复
        (二)重点学校制度弊端渐显及争论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调整
    四、20世纪9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与存废大辩论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
        (二)重点学校制度存废大辩论
    五、21世纪以来: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与理性审视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理性审视
    六、历史回溯的启示
        (一)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已废除
        (二)高中阶段重点学校制度仍将长期存在
        (三)重点高中尚未跳出“官办名校”的模式
        (四)重点高中制度存废围绕五个核心议题展开
        (五)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政策上“大起大落-修修补补-精细多样化”的嬗变
        (六)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学理上“积极拥护-激烈争论-理性审视”的嬗变
第二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国际比较
    一、德国文理中学制度
        (一)文理中学制度演变
        (二)文理中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三)文理中学制度的变革调整
    二、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
        (一)文法中学制度变迁
        (二)英国公学制度演变
        (三)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三、美国学术高中制度
        (一)学术高中制度概况
        (二)学术高中的类别
        (三)学术高中的典型特征
        (四)学术高中遭遇的质疑和批判
    四、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比较
        (一)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共性
        (二)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五、国际比较的启示
第三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实证调查
    一、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整体看法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二、对重点高中落实效率优先的看法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三、对重点高中践行因材施教的看法
        (一)校际分流是一种因材施教吗?
        (二)重点高中内部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
    四、对重点高中实施精英培养的看法
        (一)精英教育还有必要吗?
        (二)重点高中实施的是精英教育吗?
        (三)精英人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四)精英人才是重点高中培养的吗?
        (五)精英人才应当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
    五、对重点高中体现教育公平的看法
        (一)重点高中的设置损害了教育公平吗?
        (二)把中考成绩作为重点高中录取的唯一标准,这公平吗?
        (三)重点高中的存在固化了社会阶层吗?
    六、对重点高中发挥示范性作用的看法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七、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比较
        (一)高中校长的观点异同
        (二)高中教师的看法异同
        (三)专家学者的态度异同
        (四)各方意向异同的整体审视
    八、实证调查的启示
第四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理论辨析
    一、效率优先
        (一)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合理性
        (二)对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质疑
    二、因材施教
        (一)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合理性
        (二)对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质疑
    三、精英培养
        (一)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合理性
        (二)对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质疑
    四、能力公平
        (一)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合理性
        (二)对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质疑
    五、示范性发挥
        (一)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合理性
        (二)对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质疑
    六、理论辨析的启示
结论与展望: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
    路径1: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促使我国的重点高中走内涵发展之路
    路径2: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
    路径3:保留重点高中制度,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
    路径4: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改变所有重点高中均为公立的局面
    路径5:在一些地区试验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并尝试建立综合高中制度
    路径6:彻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改为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教育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的访谈提纲
    附录2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调查问卷
    附录3 :重点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4 :访谈内容摘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浅析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1. 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2. 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1. 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
    2. 教师对于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三、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1.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改进英语教学方法
    3.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四、结束语

(9)再谈职高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基于信息社会的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情境英语化,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之境
二、信息交流生活化,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学习之技
三、课后资源进课堂,引导学生形成英语学习动机

(10)浅析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成因和解决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
    1. 英语学习基础差
    2. 学生缺乏信心
    3. 学生没有明确英语学习的目标
    4. 英语学习方法不恰当
    5. 教学方法落后
二、解决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有效措施
    1. 重视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2. 树立榜样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3. 引导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目标
    4.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5. 优化职业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三、总结

四、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管理问题研究[D]. 韩杨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印尼职高汉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以日惹市的三所学校为例[D]. 芳菲(Brenda Winata). 西北大学, 2021
  • [3]韩国职高生汉语学习动机及激发策略研究 ——以忠南机械工业高中为例[D]. 张晨. 西安石油大学, 2021
  • [4]韩国大田CPIK项目中汉语教学协同情况研究[D]. 靳珂.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影子教育产品的经济分析[D]. 孟庆蛟. 山东大学, 2020(08)
  • [6]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杨永红.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1)
  • [7]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D]. 蒋洁蕾.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
  • [8]浅析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徐蕾. 职业技术, 2015(07)
  • [9]再谈职高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基于信息社会的背景[J]. 隋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05)
  • [10]浅析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成因和解决措施[J]. 欧芬. 中国校外教育, 2013(25)

标签:;  ;  ;  ;  ;  

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