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对称性的讨论

关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对称性的讨论

一、关于麦克斯韦方程对称性的一种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吕玉东[1](2021)在《新型结构光场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光场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不同应用的新型光场不断被提出和验证。其中,具有特殊的振幅分布、相位分布、偏振分布等特殊结构的光场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获得理想的光场特性,一方面,人们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光场调控领域,通过时域与空域中对光束的振幅、相位、偏振、频率等参量进行调制,进而获得传统光场所不具备的光场特性;另一方面,使用高数值孔径的显微物镜对入射光场进行紧聚焦处理,这种方式能使入射光场在聚焦区域形成高度局域的电磁场分布,并展现出新颖的聚焦特性;目前,利用这种方式实现的新颖现象和特性已经应用到诸多领域,包括光学显微成像、光学存储、材料加工、光学微操纵、表面等离基元激发等等,并取得了显着成效。结合以上的研究趋势,在本文中我们基于光场调控和紧聚焦原理对几种新型的结构光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下面几个方面:1.借助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理论,详细推导了局域线偏振光束和杂化偏振光束在经过高数值孔径物镜聚焦后,在聚焦区域的电场和磁场表达式。在本部分研究中,详细比较了线偏振光和局域线性偏振光以及杂化偏振光在经过高数值孔径物镜聚焦时,偏振参数对于其电磁场解析式的差异。2.在理论和实验上提出了具有角向偏振的正弦高斯光束(sine-Gaussian beam,SGB)和具有径向偏振的余弦高斯光束(cosine-Gaussian beam,CGB)两种具有特殊振幅分布的结构光场,利用推导完成的电磁场分析模型对两种新型结构光场在紧聚焦系统中的聚焦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3.通过控制入射光场偏振和振幅输入等,在紧聚焦系统焦平面处实现非零横向能流的稳定控制。在本部分研究中,通过调整输入光场的偏振态,可以在焦平面上实现在数量和大小上精确控制的横向能流环;利用高阶轴对称光束轴对称性破损,在焦平面上的横向能流出现一种“通道”分布,通过修改扇形孔径光阑的位置和旋转角度,进而实现该“通道”的在大小和方向上的控制。4.根据瑞利颗粒在紧聚焦系统中的受力模型,对提出的两种新型结构光场在光学捕获和粒子在光场中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

梁辰余[2](2020)在《基于VCSEL和多模光纤的高速短距光互连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云服务、无人驾驶、高清视频传输、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以及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等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系统中对于数据传输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相比于传统的电互连,光互连具有高速、低成本、低功耗、不受电磁干扰等优势,因此光通信技术成为目前高速传输系统的主流选择。在所有光解决方案中,传输距离在米级别到百米级别的短距光互连系统在目前数据中心内通信系统中占据着很大份额。对于米级别到百米级别的光互连系统来说,目前主流解决方案是采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和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MMF)。为了适应数据吞吐的急剧增长,光互连系统中单通道传输速率不可避免地需要向着100 Gb/s甚至200 Gb/s发展,并采用多电平调制的方式增大信号的频谱利用率。同时系统集成度也需要提升以减小长的电路走线导致的高速信号损伤并支持更多通道的并行传输。对于VCSEL多模光纤链路来说,单通道速率提升时高速信号会受到VCSEL芯片的调制带宽、VCSEL相对强度噪声、多模光纤的色散、以及模式分配噪声的影响。其中VCSEL芯片的调制带宽会受到VCSEL芯片的寄生效应影响,并且在高密度光电集成的场景下,光芯片靠近电芯片,VCSEL芯片寄生效应也会对发射机的调制性能以及功耗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研究和探索VCSEL寄生效应对芯片性能以及发射机性能的影响,并对链路中的信号损伤进行补偿。针对上述提到的几个问题,本论文对VCSEL多模光纤链路从芯片、光电芯片子系统以及传输链路三个层面展开了研究。本论文的创新点归纳如下:(1)研究了寄生参数对于不同阻尼系数的VCSEL芯片在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4-level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PAM-4)调制下大信号响应的影响。利用非线性最优化算法提取了不同偏置电流下VCSEL芯片寄生效应参数。计算了不同寄生参数下VCSEL出射PAM-4信号的发射机色散眼图闭合四相(Transmitter Dispersion Eye Closure Quaternary,TDECQ),评估并对比了不同阻尼系数的VCSEL在不同寄生参数下PAM-4大信号响应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PAM-4信号调制下,对于欠阻尼VCSEL而言,适中的寄生电路带宽会得到更好的大信号响应。对于过阻尼VCSEL,越大的寄生电路带宽会得到越好的PAM-4大信号响应。(2)面向高速、低功耗、高密度集成应用场景,提出了针对50 GBaud的高速VCSEL发射机的光电一体化设计框架。在IEEE 400G标准规定的发射机参数约束下,分析比较了两种不同阻尼系数、带宽在20 GHz左右的VCSEL在保持相同寄生参数的情况下,非归零两电平调制(Non-Return to Zero,NRZ)和PAM-4调制的驱动电路设计及发射机的能量效率。对于NRZ调制,分析结果表明,两种VCSEL发射机的信号速率和能量利用率相似。对于PAM-4调制,优化后的过阻尼VCSEL发射机与欠阻尼VCSEL发射机相比,数据传输速率提高了16.13%,能效提高了4.12%,但过阻尼VCSEL发射机的信号质量对驱动电路参数更为敏感。(3)提出了利用波前整形技术补偿VCSEL多模光纤链路中的模式分配噪声(Mode Partition Noise,MPN)带来的信号损伤。仿真结果表明,对于25 Gb/s NRZ信号,经过300米多模光纤传输后,采用波前整形后,误码率可以降低五个数量级,并且接收信号采样点处的标准差可以降低约一个数量级。实验中搭建了基于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的反馈式空间光相位操控系统,进行了25 Gb/s的NRZ信号的传输实验。经过300米多模光纤传输后,波前整形之后在7%FEC阈值处,功率代价提高了约1 d B,并且信号眼图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有所提升。(4)在波前整形的基础上,提出光电混合均衡的概念,将波前整形技术和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结合,克服在高速传输系统中,单独使用接收端DSP时处理复杂度提升的问题以及单独使用波前整形技术性能提升有限的问题。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波前整形技术时系统性能提升效果有限。将波前整形与接收端DSP结合的光电混合均衡可以以低接收端DSP复杂度实现更佳的传输性能。(5)提出了基于互相关行为建模的非线性预失真方案。首先从实验和仿真上验证了基于互相关运算的行为建模对VCSEL多模光纤传输链路调制非线性表征的有效性。在行为建模对系统调制非线性表征的基础之上,利用间接学习架构,得到VCSEL多模光纤传输链路Volterra非线性预失真系统的系数分布。从仿真上验证了该预失真方案对减轻VCSEL多模光纤传输链路调制非线性影响的有效性,利用30 GHz带宽的VCSEL实现了120 Gb/s PAM-4信号的无误码传输。综上所述,本论文围绕VCSEL多模光纤高速短距光互连系统,从芯片、子系统到传输系统逐层扩展,研究了目前VCSEL多模光纤中限制传输性能以及功耗的因素,探索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付兴贺,胥世豪[3](2019)在《“电磁场”教学核心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多视角解读》文中指出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气类学生"电磁场"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从物理和数学的视角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既有解读进行补充,对麦克斯韦方程组所体现的哲学与美学思想以及麦克斯韦本人的教育经历和科研方法加以分析和延展,旨在从多个视角审视并概括总结麦克斯韦方程组所蕴含的伟大思想和宝贵经验,使学生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独特魅力,为学好"电磁场"课程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周伟[4](2017)在《微波叶尖间隙测试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发动机是飞行器的核心部件,它是用来产生动能的一种的机械装置。发动机的压气机和涡轮机的耗油率正比于发动机的效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气动设计等提高发动机效率的传统方法已快到瓶颈。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现今主要从如何降低流道中的端壁损失着手;而端壁损失主要由发动机转子叶片的叶尖与机匣内壁之间的间隙(叶尖间隙)引起。有关研究表明:叶尖间隙越小,则发动机效率越高。但是,间隙太小又可能引起叶片与机匣的磨碰,危及发动机的安全。因此,可以通过对间隙进行实时检测,从而达到对间隙的动态控制,以使发动机始终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现今用于发动机中的叶尖间隙测量技术主要有放电探针法、涡电流法、电容法、光纤法以及微波叶尖间隙测量法。而本文讨论的是基于相位调制原理的微波测量法,通过分析反射波信号相对于入射波信号的相移,从而得到测量间隙值。微波传感器系统的核心是安装在机匣中的高温微波探针。本文分析了微波探针应具有的特性及其设计方法。在现有微波探针结构的基础上,尝试并设计了几种其他结构的微波探针;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这几种结构的可行性。其次,鉴于微波探针需要工作在上千度的高温环境,高温条件又会给测试带来诸多问题;对此,本文还尝试设计了耐高温探针结构和耐高温同轴线结构。最后,在旋转测试的基础上,用理论分析了旋转测试时所需采用的采样频率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采用这一系统同时进行发动机叶片转速的测试。经过仿真和实验,发现相位随间隙的增大而减小,这一结果与采用传输线模型得到的结果一致。当将间隙固定在一定值,使叶片扫过探针前端时;对不同宽度叶片,在探针和叶片的作用区域,相位和幅度关于位移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若叶片较窄,在探针和叶片的作用区域内相位受位移量的影响很大;若叶片较宽,中心位置附近相位受位移量的影响相当小。即使叶尖间隙和叶片相对于微波探针的位置相同,叶片尺寸不同,得到的相位不同;即使叶尖间隙和叶片尺寸相同,叶片相对于微波探针的位置相同不同,得到的相位也不同;这一结果对空间滤波效应做出了一定的解释。对不同宽度的叶片得到的相位进行分析,还发现,当叶片长沿着微波探针激励电场方向时,更能克服叶片轴向振动时产生的误差。

牛薇[5](2014)在《基于电涡流原理的转速传感器的设计》文中指出本文设计的转速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涡流效应的传感器,由敏感探头、变换器以及延伸电缆组成,具有探头尺寸小、测试距离大、工作温度范围宽、响应快、耐恶劣环境、性能稳定、便于安装、通用性强等特点。该传感器采用扁平线圈作为敏感元件,通过后续测量电路处理后转化为(0~5)V方波输出。本文主要完成了该传感器的设计、制作和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的性能指标满足使用要求。在电涡流传感器基础理论中,着重阐述了电涡流效应和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电涡流强度与测试距离和输入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传感器特性的因素。在软磁材料的基础理论中,详细介绍了软磁铁氧体、高导磁率铁氧体磁芯的基础理论以及高导磁率Mn-Zn铁氧体研究现状,并对Mn-Zn铁氧体材料的基本电磁特性进行了描述。在电涡流转速传感器的设计中,介绍了传感器的结构设计、敏感探头的设计和后续调理电路的设计,文中着重分析了敏感线圈设计的技术难点以及解决措施,对线圈的布置和几何尺寸的确定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外部调理电路对敏感线圈的电信号进行转换。在对传感器系统联调及测试的研究中发现,使用该电涡流传感器进行转速测量时,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受温度影响不大,在100℃~150℃范围内最大偏差不超过1%,温度稳定性能较好。本文通过对传感器探头敏感线圈和电路的研究,掌握了电涡流强度与探头线圈参数和测试距离的关系及其对转速测量的影响,以及微弱信号拾取、放大、转换等技术,实现了宽温度范围的恶劣环境下被测面积小、测试距离大的转速测量方式。

司倩倩[6](2011)在《电涡流传感器稳定性评价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涡流传感器是利用电涡流效应制造而成的,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用来测量位移、振动、转速、温度、胀差及厚度等各种物理量,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灵敏度高、不受油污、抗干扰能力强等多项优点。但在研制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电涡流传感器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各种性能指标,特别是工作环境温度对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精度的稳定性能影响尤为值得关注。电涡流传感器的使用环境一般较为恶劣,特别是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应用时,它的稳定性能受到严峻的考验。目前国内外致力于降低和抑制电涡流传感器温漂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比较常见的有:利用多股辫线来绕制探头线圈,使用差动探头,在前置器中加入补偿环节等。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对比目前现有的一些技术手段,本论文设计了电涡流传感器整体稳定性能实验,并通过实验对稳定性能进行评估,其中包括灵敏度、线性度、重复性及回程误差。为了确定电涡流传感器的温度性能的优劣,分别对两种不同系列的传感器设立了相同的实验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来确定电涡流传感器所存在的稳定性问题,探求影响电涡流传感器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理论和实验证明,敏感探头是影响电涡流传感器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探头线圈等效电路及阻抗特性的理论分析,提出了探头线圈材料性质也对传感器温度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调整线圈材料合金配方可改善其温阻性能。实验结果证明,通过以上手段,即利用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传感器探头线圈对降低电涡流传感器的温漂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

廖海峰[7](2009)在《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及电磁力的求解》文中认为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对于物理学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重要领域都有重大意义。例如,质谱仪,示波器,电视显像管,粒子加速器等仪器应用都与之有密切关系。此外,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已经成为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许多人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前人的工作中,基本上是从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力学出发研究带电粒子的经典轨道,也很少有人对存在弹性界面的情况进行分析。本文将考虑存在弹性界面的情况,同时考虑带电粒子的经典运动和相对运动,并通过求解带电粒子的哈密顿正则方程及Mathematica科学计算软件程序包来描绘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本文还求解了磁标量满足的拉普拉斯方程,电磁矢量满足的亥姆霍兹方程,利用边值问题求解电磁场,并且应用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来计算某些电磁作用力。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开拓和扩展电磁场理论应用的新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经典运动;二,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相对论运动;三,带电粒子在平行电场和磁场及弹性界面附近的运动;四,求解某些磁标量满足的拉普拉斯方程,电磁矢量满足的亥姆霍兹方程;五,应用麦克斯韦应力张量计算某些电磁作用力。

赵晓峰[8](2007)在《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衔接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文章从我国的中学、大学物理的教育现状以及世界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出发,以系统科学、物理学科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比较、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三个方面对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得出了如何更好地衔接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教与学的问题,从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且初步探讨了如何建立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立体化培养体系。

许静[9](2007)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上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是一个全方位整体改革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物理课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科学教育和物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使高中毕业生具有更高的科学素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技术化社会的需要,在物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现行的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内容上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是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基于学生通过高中物理学习对现行大学物理学习的适应性如何的疑问而进行的,即高中物理新课程所提供的知识准备是否充分?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物理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存在分歧,至今为止,没有清楚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对现行高中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本研究可使我们真正了解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可以真正了解通过新课程学习的学生,在现行大学物理课程学习中的适应性如何?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有序健康地发展,同时也可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涉及到以下三项研究:1.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我们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对于高中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认为现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之下、统一编审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了多样化,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对于每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各版本的教材是遵循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体现了相同的课程理念,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知识呈现的方式,语言文字的叙述,版面的设计等方面,即教材的深层结构没有什么差别,这也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所以在此我们选择“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对于高中物理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3个系列)的内容分析,我们主要从知识分析和方法论分析着手。知识分析主要分析教材体系和逻辑结构、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知识应用,方法论分析即教材中所体现的研究物理学所应用的各种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理想化方法等,通过分析,可以明确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出教材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科学世界观的培养。2.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同,大学物理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所以我们以大学物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对于大学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通过调研就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调查取样是在全国各省市选取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师范院校、农林、医学院校进行调查,调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向各高校发出信件询问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向100所高校发出信件),二是通过电话与高校的物理学院取得联系,三是通过上网,进入各高校的物理学院进行查询(教学计划),或者是通过各高校的精品课程介绍也获取了有价值的信息,最后我们收集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105所高校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我们经过统计得到使用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共约53本教材)。3.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在对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高中物理模块课程与大学不同专业物理课程的对应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高中物理模块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同时,考虑到模块课程的选取问题,我们还要分析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1.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系列同文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文科大学物理的需要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对力、热、电、光、原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定性讲述,教材内容大部分介绍了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基本粒子、现代宇宙学、熵、混沌、分形、对称性原理等,还探讨了物理学与社会、科技发展有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航天技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与能源科学、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与环境科学、医学中的物理学、信息技术、激光的应用、微观世界的近代技术应用等。高中物理必修模块讲述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初步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磁学、热学等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选修1-2讲述了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对于机械振动、机械波、波动光学的基本知识没有涉及到。学生在学习了高中物理共同必修和选修1系列后,能够掌握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及波动光学的知识,虽然在选修1系列中没有涉及到,如果在大学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这部分知识,那么根据学生高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结合文科大学物理自身的特点来讲,学生同样可以较容易地接受。2.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一般工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工科大学物理的需要工科大学物理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与光学、近代物理的内容,是在高中物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其重点放在讲清物理本质上,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通过计算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物理图像。没有繁琐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运算,数学仅限于微积分和矢量分析。就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而言,光学部分只讲解了波动光学的内容,而没有涉及到几何光学部分,对于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内容介绍较少。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没有涉及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动量的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此外,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突出了物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应用和操作等方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农林院校和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基本相同,就具体的知识内容而言,力、热、电、原子四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在光学部分内容稍微有些差异,农林院校没有讲述几何光学的内容,讲述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而医学院校则与之相反,在原子物理部分,医学院校则重点讲述了X射线的知识。如果将农林、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与工科院校相比较,其区别在于流体力学的知识和光学部分,对农林、医学院校来讲,这部分知识都是作为专门的一章来介绍的,涉及到流体力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光学部分工科院校物理课程只讲述了波动光学的知识,而医学院校则讲述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农林院校讲述了波动光学和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在知识的讲述上,农林、医学院校的讲述方式是简单介绍物理学基本原理,然后就介绍物理理论知识在生物科学、农林科技以及日常科技中的应用、物理学在现代医学方面的应用,较少涉及到公式的推导、数学计算等。由此看来,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相比,两者在取向上是一致的,都侧重于物理学知识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它所提供的知识准备也是足够的。4.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系列同理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理科大学物理同样涉及到力、热、电、光、原五部分的内容,但是,同工科院校相比每一部分的内容讲得都比较深入,注重物理学的理论、思想、方法、数学方法的运用、计算量较多。此外,对于某些重点工科院校及相应的专业,其对物理知识的要求较高,对于今后想报考这些学校的高中学生来讲,选择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进行学习同样是适合的。5.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通过高中物理共同必修1、共同必修2、选修3-1、选修3-2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中力学、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中的物理学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为大学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选修3-1、选修3-2可作为选修3系列中的必选内容。就选修2系列来讲,对于那些今后从事实际应用和工程技术的学生而言,选修2-1是电磁学的基础知识及应用,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选修2-2是力学和热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这一模块涉及到刚体、热机、制冷机等应用性知识,对于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选修2-3是波动光学、几何光学和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农林、医学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就选修1系列而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文科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

孙国玺[10](2006)在《多变异拟子—基因共同进化算法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是一类借鉴生物界的进化规律演化而来的采用概率转移准则的随机化搜索方法。由于它在求解复杂优化问题上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在工程技术领域中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同时也随之涌现出数目繁多的改进遗传算法。这些改进GA针对具体问题,或改进算子,或混合策略,或构造编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这些改进GA往往具有强的领域性,所用改进也缺乏理论支持和对比,鲁棒性不足,极大地限制了GA的实际应用。本文首次将社会生物学理论与遗传算法结合,提出了拟子-基因共同进化策略,以提高算法搜索效率和鲁棒性为目的,充分利用改进GA成果和GA固有的并行优势,构造出一种新的源于社会进化和文化传播理论的具有结构策略自适应、自组织性的综合进化算法。论文对这种进化算法系统地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选择性地将其应用在三个不同领域的具体问题,在算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基础性和开创性的成果。全文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基于社会生物学文化进化理论,分析了拟子进化和基因进化的基本特征,综合成可操作的数学概念,提出了拟子分类和基因-文化信息的数据结构,提出了拟子进化算子(复制、感染、复兴),构造了文化进化策略,构成了多变异拟子-基因共同进化算法。2、针对CEOP问题,描述了一种简单可实现的共同进化算法的基本结构,利用Markov链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基于指标熵的概念,分析了算法的群体多样性,得出若干结论。分析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研究了文化算子对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影响。3、提出了GA的应用性能评价标准,从连续性、多峰性、随机性、振荡性、广域性多个角度出发选择五个测试函数,对共同进化算法的搜索性能和鲁棒性作了函数优化的性能测试,分析了仿真结果,研究了文化算子对算法的影响。4、基于集覆盖的概念,研究了MAS中的任务分配问题,建立了任务分配问题的分层数学模型,给出了子任务分解共同进化算法,实验比较了IGA、SGA、CN,验证了共同进化算法对NP完全问题的有效性。5、针对近地天线加载优化设计问题,结合多种改进GA策略,提出了策略型拟子,给出天线加载设计的共同进化算法,对有耗半空间对称偶极子天线加载优化设计作了仿真实验,验证了共同进化算法对多变量多峰连续搜索问题上的有效性。6、针对图像模板匹配问题的领域知识,采用单类拟子和实数编码,给出快速共同进化匹配算法策略,基于NPROD相似度测度,仿真试验了无差别和有差别模板匹配,验证了共同进化算法对实数编码和实时性搜索问题上的有效性。本文研究工作表明:多学科交叉会拓展研究思路,改进研究方法。从应用技术角度出发,也能产生新的理论研究方向。

二、关于麦克斯韦方程对称性的一种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麦克斯韦方程对称性的一种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结构光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结构光场概述
    1.2 光镊技术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矢量结构光场紧聚焦基本理论
    2.1 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理论
    2.2 局域线偏振矢量光束的紧聚焦模型
    2.3 杂化偏振矢量光束的紧聚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构光场的聚焦调控
    3.1 角向偏振正弦高斯光束的紧聚焦特性
    3.2 径向偏振余弦高斯光束的紧聚焦特性
    3.3 紧聚焦杂化偏振光束横向能流的调控
    3.4 高阶轴对称光束对称性破损用于横向能流调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瑞利颗粒在紧聚焦结构光场中的动力学特性
    4.1 瑞利颗粒在紧聚焦光场中的受力模型
    4.2 紧聚焦结构光场对瑞利颗粒的光学捕获
        4.2.1 角向正弦高斯光束用于瑞利颗粒三维捕获
        4.2.2 径向余弦高斯光束用于瑞利颗粒三维捕获
    4.3 瑞利颗粒在紧聚焦结构光场中的自旋轨道运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基于VCSEL和多模光纤的高速短距光互连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光互连技术的产生
    1.2 光互连系统的发展趋势
        1.2.1 单通道传输速率提升
        1.2.2 带宽密度及能效提升
    1.3 基于VCSEL多模光纤的光互连系统
        1.3.1 VCSEL多模光纤光互连系统的优势
        1.3.2 限制VCSEL多模光纤光互连系统传输性能的因素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VCSEL芯片调制带宽优化
        1.4.2 VCSEL多模光纤链路性能优化
        1.4.3 基于VCSEL阵列的高密度发射机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VCSEL多模光纤光互连系统理论模型
    2.1 VCSEL芯片理论模型
        2.1.1 VCSEL速率方程
        2.1.2 VCSEL芯片寄生效应及频率响应
        2.1.3 VCSEL芯片相对强度噪声理论及测试
    2.2 VCSEL发射机模型
        2.2.1 NRZ驱动电路模型
        2.2.2 PAM-4 驱动电路模型
    2.3 多模光纤理论
        2.3.1 麦克斯韦方程组与波动方程
        2.3.2 阶跃折射率光纤中的模式
        2.3.3 渐变折射率光纤的模式
        2.3.4 多模光纤中色散
    2.4 VCSEL多模光纤传输链路模式分配噪声
        2.4.1 VCSEL多模光纤链路的模式色散-色度色散相互作用
        2.4.2 VCSEL多模光纤链路中的模式分配噪声
    2.5 发射机性能评价指标
        2.5.1 NRZ信号的TDEC
        2.5.2 PAM-4 信号的TDECQ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寄生效应对VCSEL芯片多电平调制性能的影响研究
    3.1 VCSEL寄生效应参数提取
        3.1.1 VCSEL的S参数测量
        3.1.2 S参数曲线拟合以及寄生效应参数提取
    3.2 寄生电路参数对寄生电路带宽的影响
    3.3 寄生效应对VCSEL多电平调制下大信号响应的影响
        3.3.1 VCSEL本征参数设置
        3.3.2 欠阻尼VCSEL
        3.3.3 过阻尼VCSEL
        3.3.4 寄生效应参数联合优化
    3.4 结果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CSEL及驱动电路高速低功耗光电一体化设计研究
    4.1 VCSEL芯片模型参数设置及模型验证
    4.2 VCSEL发射机功耗计算
    4.3 50 Gb/s NRZ VCSEL发射机光电一体化设计
    4.4 100Gb/s PAM-4 VCSEL发射机光电一体化设计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CSEL多模光纤传输链路信号损伤补偿技术研究
    5.1 基于波前整形技术的VCSEL多模光纤链路模式分配噪声补偿
        5.1.1 仿真验证
        5.1.2 实验验证及讨论
    5.2 低DSP复杂度光电混合均衡
        5.2.1 仿真计算
        5.2.2 实验验证及讨论
    5.3 VCSEL多模光纤链路调制非线性特性表征及非线性预失真研究
        5.3.1 系统非线性的表征方法
        5.3.2 基于互相关计算的VCSEL多模光纤链路调制非线性Volterra行为建模
        5.3.3 基于互相关行为建模的VCSEL多模光纤链路的非线性预失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A VCSEL小信号响应及相对强度噪声相关公式推导
    A.1 线性化速率方程的矩阵元计算
    A.2 PSD和CPSD的计算
附录B Wiener核函数的计算
    B.1 第零阶与第一阶Wiener核函数的计算
    B.2 第二阶Wiener核函数的计算
    B.3 第三阶Wiener核函数的计算
    B.4 第二阶和第三阶核函数对角线元素的计算
附录C 单模光纤系统传输相关工作
    C.1 光合成PAM-4 信号的产生与单模光纤传输
        C.1.1 PDAC原理
        C.1.2 实验系统
        C.1.3 结果与讨论
    C.2 基于维纳算法的单模光纤单通道100G及波分复用320G传输
        C.2.1 实验系统
        C.2.2 结果与讨论
        C.2.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3)“电磁场”教学核心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多视角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物理和数学视角补充
    1.1 突破性的物理贡献
        (1)麦克斯韦方程组建立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
        (2)麦克斯韦方程组帮助场论“战胜”了超距理论。
    1.2 数学基础概念
        1)通量与散度
        2)环量与旋度
2 哲学视角解读
    2.1 对立统一
    2.2 质量互变
    2.3 否定之否定
3 美学视角解读
    3.1 简单美
    3.2 对称美
    3.3 和谐美
    3.4 统一美
    3.5 新奇美
4 教育视角解读
    4.1 少年时得天独厚的教育环境
    4.2 青年时先进独特的剑桥教育
5 科研视角解读
    5.1 科研中的数学方法
        (1)严谨周密,更具说服力。
        (2)为物理研究提供了工具。
        (3)摆脱实验条件的限制得出突破性的物理规律。
    5.2 创建卡文迪许实验室
    5.3 认知科学方法
        1)使用类比方法
        2)开展模型推理
        3)培养长期记忆
6 结语

(4)微波叶尖间隙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主要的测量方法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微波叶尖间隙测试技术的理论基础
    2.1 微波叶尖间隙测试系统及原理
    2.2 微波探针
        2.2.1 探针结构
        2.2.2 天线
        2.2.3 圆形口径的辐射
    2.3 雷达系统
    2.4 空间滤波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波探针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3.1 L型激励的探针
        3.1.1 无填充介质
        3.1.1.1 叶片长沿X方向
        3.1.1.2 叶片长沿Y方向
        3.1.2 填充聚四氟乙烯
    3.2 horn型探针
        3.2.1 无填充介质
        3.2.2 填充聚四氟乙烯
    3.3 F型激励的探针
    3.4 高温探针
    3.5 高温同轴线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叶尖间隙的实验测试分析
    4.1 测试探针的制作
    4.2 静态测试分析
        4.2.1 测试台的搭建
        4.2.2 可重复性测试
        4.2.3 叶片长沿X方向的测试
        4.2.4 叶片长沿Y方向的测试
        4.2.5 2号探针的测试结果分析
        4.2.6 2号与4号探针的对比测试结果分析
    4.3 旋转测试分析
        4.3.1 旋转测试台的搭建
        4.3.2 采样频率的确定
        4.3.3 转速的确定
        4.3.4 旋转测试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基于电涡流原理的转速传感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转速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涡流传感器基础理论
    2.1 电涡流效应
        2.1.1 径向形成范围
        2.1.2 轴向透射深度
    2.2 电涡流传感器
        2.2.1 工作原理
        2.2.2 电涡流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2.3 电涡流强度与测试距离和输入频率之间的关系
        2.3.1 电涡流强度与测试距离之间的关系
        2.3.2 电涡流强度与输入频率之间的关系
    2.4 影响传感器特性的因素
        2.4.1 探头线圈参数
        2.4.2 被测体表面粗糙度
        2.4.3 被测体电磁特性
        2.4.4 被测体形状及尺寸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感器的设计方案
    3.1 性能指标及难点分析
        3.1.1 性能指标
        3.1.2 存在的问题
        3.1.3 难点分析
    3.2 传感器结构设计
        3.2.1 总体结构设计
        3.2.2 传感器材料的选择
    3.3 传感器电路设计
        3.3.1 供电电路的设计
        3.3.2 振荡电路的设计
        3.3.3 拾取电路的设计
    3.4 传感器工艺设计
        3.4.1 工艺控制措施
        3.4.2 质量控制点设置
    3.5 传感器可靠性设计
        3.5.1 可靠性设计措施
        3.5.2 故障分析、纠正措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感器探头的设计
    4.1 传感器探头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4.2 敏感线圈的设计
        4.2.1 技术难点
        4.2.2 解决措施
    4.3 线圈几何尺寸的确定
    4.4 磁芯的选择
        4.4.1 软磁铁氧体
        4.4.2 高磁导率铁氧体磁芯
        4.4.3 高磁导率 Mn-Zn 铁氧体的发展现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感器制作与试验结果分析
    5.1 传感器制作
        5.1.1 探头的制作
        5.1.2 电路调试
        5.1.3 系统标定
        5.1.4 系统联调及测试
    5.2 系统实现
    5.3 性能测试结果
    5.4 与普通电涡流传感器的比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电涡流传感器稳定性评价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涡流传感器发展历史
    1.2 电涡流传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1.3 电涡流传感器在工程中的应用
    1.4 电涡流传感器需要解决的问题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涡流传感器涉及的基础理论研究
    2.1 电涡流场-麦克斯韦方程组
    2.2 电涡流效应
        2.2.1 集肤效应
        2.2.2 电涡流径向及轴向分布
    2.3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2.4 电涡流传感器结构分析及类型
        2.4.1 结构分析
        2.4.2 电涡流传感器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涡流传感器基本性能及面临的问题研究
    3.1 电涡流传感器目前面临的问题
        3.1.1 温度稳定性研究
        3.1.2 前置器与探头配套使用中的互换性
        3.1.3 幅值稳定性
    3.2 电涡流传感器形态特性及实验研究
        3.2.1 线性度及灵敏度
        3.2.2 回程误差与重复性
        3.2.3 量程与测量范围
    3.3 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线圈问题研究
    3.4 电涡流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实验研究
    3.5 电涡流传感器工艺问题研究
    3.6 小结
第四章 电涡流传感器温度稳定性研究
    4.1 温漂计算方法及标准
    4.2 温度稳定性实验方案设立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方案
    4.3 温度稳定性实验数据分析
    4.4 温度补偿技术
    4.5 温度对传感器各组成部分的影响
        4.5.1 温度对探头的影响
        4.5.2 温度对前置器电路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线圈性能实验研究
    5.1 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线圈特性
        5.1.1 线圈物理效应
        5.1.2 品质因数Q
        5.1.3 线圈阻抗特性
    5.2 探头线圈材料研究
        5.2.1 金属材料
        5.2.2 线圈漆包线材料研究
    5.3 合金材料分析
        5.3.1 合金金属性质
        5.3.2 T合金性质及计算配比
    5.4 探头线圈材料绝缘层工艺合理化实验
        5.4.1 绝缘层材料及挂漆工艺流程
        5.4.2 挂漆工艺实验过程
    5.5 线圈骨架研究
    5.6 合金探头温度稳定性研究
    5.7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7)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及电磁力的求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主要成果
2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经典运动
    2.1 问题的提出
    2.2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方程的分析
    2.3 普遍情况
        2.3.1 空间仅存在电场
        2.3.2 空间仅存在磁场
        2.3.3 电场E 与磁场B 同方向
        2.3.4 电场E 与磁场B 垂直
    2.4 讨论
3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相对论运动
    3.1 问题的提出
    3.2 电磁场相对论变换的一种推导
        3.2.1 E 和B 的变换式的推导
        3.2.2 D 和H 的变换式的推导
    3.3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相对论运动的求解
    3.4 讨论
4 带电粒子在平行电场和磁场及弹性界面附近的运动
    4.1 问题的提出
    4.2 理论模型和公式推导
        4.2.1 带电粒子在平行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方程
        4.2.2 带电粒子在平行电场和磁场及存在两个弹性界面时闭合轨道形成的条件
    4.3 带电粒子在平行电场和磁场及存在两个弹性界面时闭合轨道的模拟
        4.3.1 粒子没有碰到任何界面时的闭合轨道
        4.3.2 粒子只碰到上界面时的闭合轨道
        4.3.3 粒子只碰到下界面时的闭合轨道
    4.4 讨论
5 求解某些磁标量满足的拉普拉斯方程,电磁矢量满足的亥姆霍兹方程
    5.1 问题与分析
    5.2 双环电荷的面电荷密度的表象与勒让德函数形式级数展开
    5.3 分区解拉普拉斯议程并用边界条件与边值关系确定系数
    5.4 特例与拓展
        5.4.1 特例
        5.4.2 拓展
6 应用麦克斯韦应力张量计算某些电磁作用力
    6.1 问题的提出
    6.2 麦克斯韦方程的一种讨论
    6.3 麦克斯韦应力张量
    6.4 用应力张量计算磁作用
    6.5 用虚功原理计算单芯偏心电缆单位长度的静电力
    6.6 横截面为透镜形的柱状分布电荷的电场
    6.7 结论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8)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衔接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外研究型的改革现状
        1.2.2 国内外关于“大、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的研究现状
        1.2.3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教育的现状
    2.1 中学物理教育现状
    2.2 大学物理教育的现状
第三章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
    3.1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衔接的现状
    3.2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顺利衔接的措施
第四章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方法的衔接
    4.1 物理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方法
        4.1.1 课堂讲授法
        4.1.2 实验教学法
        4.1.3 发现式教学法
        4.1.4 自学指导法
        4.1.5 物理学中蕴涵的科学方法也可作为教学方法
        4.1.6 小结: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和使用
    4.2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方法顺利衔接的措施
        4.2.1 分析大、中学物理教学方法的差异,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使大、中学物理教学方法顺利过渡
        4.2.2 确立以实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捕捉最佳衔接
第五章 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5.1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学习方法衔接的现状
    5.2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学习方法顺利衔接的措施
        5.2.1 在教学关系中把握学习本质,冲出传统学习误区
        5.2.2 加强对物理学科研究方法的学习,实现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的飞跃
    5.3 在大学物理学习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5.3.1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5.3.2 大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
        5.3.3 大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类型
        5.3.4 大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第六章 建立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立体化互动培养体系
    6.1 立体化互动培养体系
        6.1.1 立体化互动培养体系的定义及特点
        6.1.2 立体化互动培养体系的构成
    6.2 培养目标
        6.2.1 建立目标系统的基本原则
        6.2.2 目标的构建
    6.3 组织系统及其控制保障的基本手段
        6.3.1 横向组织系统
        6.3.2 纵向组织系统
    6.4 立体化互动培养体系的评价反馈系统
        6.4.1 横向评价系统
        6.4.2 纵向评价系统
结束语
参考文献

(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物理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2.1 中学物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2.2 大学物理课程研究概述
3 知识结构问题的探讨
    3.1 知识结构理论
    3.2 教材知识结构的基本内涵
    3.3 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
    3.4 物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5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5.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内容分析
    5.2 高中物理选修1-1内容分析
    5.3 高中物理选修1-2内容分析
    5.4 高中物理选修2-1内容分析
    5.5 高中物理选修2-2内容分析
    5.6 高中物理选修2-3内容分析
    5.7 高中物理选修3-1内容分析
    5.8 高中物理选修3-2内容分析
    5.9 高中物理选修3-3内容分析
    5.10 高中物理选修3-4内容分析
    5.11 高中物理选修3-5内容分析
6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6.1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与统计结果
    6.2 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6.3 工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6.4 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6.5 医学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6.6 理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7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7.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与文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7.2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工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7.3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7.4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与理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7.5 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分析
8 研究结果及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点统计表
    附录二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信函
    附录三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统计表
    附录四 大学物理教材知识内容统计表
致谢

(10)多变异拟子—基因共同进化算法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遗传算法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1.2.2 3MGCA 的提出
        1.2.3 三个具体应用问题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GA 的应用技术基础及常用的改进算法
    2.1 引言
    2.2 遗传算法应用技术基础
        2.2.1 选用遗传算法的原因
        2.2.2 应用遗传算法的相关知识
        2.2.3 遗传算法的应用性能评价
    2.3 改进遗传算法
        2.3.1 小生境技术遗传算法
        2.3.2 混合遗传算法
        2.3.3 并行遗传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变异拟子-基因共同进化算法及其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拟子进化理论和MA 算法
        3.2.1 拟子进化理论
        3.2.2 Memetic Algorithms
    3.3 多变异拟子-基因共同进化算法的遗传策略
    3.4 一种满足3MGCA 策略的算法设计举例
        3.4.1 CEOP 问题中领域先验知识的策略引入
        3.4.2 拟子分类与文化进化
        3.4.3 多变异拟子-基因共同进化算法的整体结构
    3.5 多变异拟子-基因共同进化算法的理论分析
        3.5.1 3MGCA 的收敛性分析
        3.5.2 3MGCA 的群体多样性分析
        3.5.3 3MGCA 的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3.5.4 3MGCA 同目前并行GA 的区分
    3.6 3MGCA 在函数优化上的仿真及性能分析
        3.6.1 选择测试函数
        3.6.2 仿真结果和性能评价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3MGCA 的MAS 任务分配优化
    4.1 引言
    4.2 多AGENT 系统的任务分解问题
        4.2.1 Agent 与MAS 的基本理论
        4.2.2 MAS 的体系结构和协作机制
        4.2.3 MAS 任务分解问题和CN 算法
    4.3 基于3MGCA 的任务分解优化算法
        4.3.1 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
    4.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3MGCA 的有耗半空间加载天线优化设计
    5.1 引言
    5.2 加载天线优化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5.2.1 加载天线的定义和特点
        5.2.2 加载天线的电流分布和效率
        5.2.3 加载天线的积分方程
    5.3 近地加载天线数学模型的建立和3MGCA 的设计
        5.3.1 近地加载天线的数学分析方程
        5.3.2 基于3MGCA 的近地加载天线优化设计算法
    5.4 仿真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实数3MGCA 的图像模板相关匹配
    6.1 引言
    6.2 图像匹配问题的相关理论
        6.2.1 图像匹配问题的关键要素
        6.2.2 图像匹配的算法分类
    6.3 模板匹配的数学模型和实数3MGCA 设计
        6.3.1 模板匹配的匹配特征和相似度测度
        6.3.2 实数编码3MGCA 匹配算法设计
    6.4 仿真和实验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关于麦克斯韦方程对称性的一种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结构光场及其应用[D]. 吕玉东.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VCSEL和多模光纤的高速短距光互连系统研究[D]. 梁辰余.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电磁场”教学核心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多视角解读[J]. 付兴贺,胥世豪.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9(04)
  • [4]微波叶尖间隙测试技术研究[D]. 周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3)
  • [5]基于电涡流原理的转速传感器的设计[D]. 牛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6)
  • [6]电涡流传感器稳定性评价与实验研究[D]. 司倩倩. 北京化工大学, 2011(05)
  • [7]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及电磁力的求解[D]. 廖海峰. 重庆师范大学, 2009(03)
  • [8]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衔接问题的研究[D]. 赵晓峰.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3)
  • [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D]. 许静. 西南大学, 2007(05)
  • [10]多变异拟子—基因共同进化算法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 孙国玺. 华南理工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关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对称性的讨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