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反应过程教学的看法

我对反应过程教学的看法

一、反应历程教学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单媛媛[1](2021)在《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源于理论与实践中的矛盾与危机,是化学学科教学论专业发展和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目前教学与研究中矛盾与危机已然相当严峻。教学中的矛盾:教师的大学学科知识与中学教学实践相分离;教学中的危机:本原性和结构化的认识在教师理解中的缺失;研究中的矛盾:研究关注学科知识性与科学普遍性两个极点;研究中的危机:评价中基于生成性的建构式测评方式的缺失。因此,对于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意义深远而重大。基于此,本研究进行了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本文主要由基础研究、核心研究、应用研究和结论四个部分构成。第2章到第5章为基础研究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及水平进行了综述研究和理论研究。第2章分别对“学科知识”和“科学本质”的内涵概述和评价研究以及“电化学”主题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凸显了“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研究领域的化学学科特色及其独特的研究价值。第3章对分别作为化学学科理解知识观、认识论和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学科结构理论、科学认识论、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第4章重点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学科与主题特质性”、“本原性与结构化”、“建构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以“认识视角与思路”为核心要素,“概念层级结构”、“本原性问题”为基本要素的三要素结构模型,最后阐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理论模型构建的思路。第5章通过课程层面和学科层面对“电化学”主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的理论模型。第6章为核心研究内容。依据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的理论模型和Rasch测量理论,运用访谈法,开发并检验了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评工具。通过对测评工具不同水平分值的划分,以及对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特征的量化和质化特征描述,呈现了评价标准的水平特征。第7章为应用研究内容。采用多元量化统计方法,运用SPSS软件从总体性描述、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三个方面对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总体性描述中,对于电化学主题,接近一半的高中化学教师理解水平位于水平1,即基于“氧化还原反应”视角;水平2到水平4的数量比例依次递减。相关性分析中,影响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性别、毕业学校层次、毕业学校类别和教师身份。差异性分析中,教龄和学科专业类别变量中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在性别、教师身份、学位层次、毕业学校类别、毕业学校层次、工作学校层次变量类别中,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第八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对基础研究、核心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得出相应研究启示:(1)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应注重“化学学科理解”;(2)教育硕士培养过程应增进“化学学科理解”;(3)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勿忽视“化学学科理解”,并指出了本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刘倩,戴世伟,丁玉洁,钱桂香[2](2021)在《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工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有机化学课程中具有反应类型繁多、反应机理较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基于"雨课堂"信息化教学平台,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工科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结果表明: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比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意识和改善学习行为,从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引向深度和广度的学习。同时,这也有助于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达成。

李科友,张新梅,张劲,罗鑫娟,王倩,张大鹏,陈鹏,徐全乐,肖亮[3](2020)在《基于“云班课”平台“三羧酸循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文中提出基于信息化移动教学平台"云班课",以生物化学糖代谢中的"三羧酸循环"为例,按照"课前自主预习,课内激发兴趣,课后知识延伸"三部曲,利用故事、联想、归纳、口诀、动画、漫画、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科学素养。把祖国的母亲河——黄河与"三羧酸循环"相联系,使枯燥知识活起来,动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创新意识。强化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徐思晴[4](2020)在《培养高中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课堂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核心素养开始进入教育教学的研究领域。为了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教师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导向。化学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变化,探寻物质变化背后的规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强调学生的“变化观”和“平衡观”,是研究化学变化和掌握反应原理的关键能力和重要品质,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所以,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内容,评判学生的思维水平的评价模式。SOLO分类评价理论将思维水平从简单到复杂划分为5个结构层次。新课标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划分与SOLO分类评价理论思维水平的划分是吻合的。因此,本研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SOLO分类评价理论结合起来,提出培养策略,开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课堂实践研究,测评学生核心素养水平。在调查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笔者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以素养为本,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设真实情境与增强探究意识,实现深度学习;(3)辩证思维教育融入教学活动,引导多角度学习。实践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培养策略有利于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水平的提高,论证了本研究所构建的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罗敏[5](2019)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我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在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敢于创新,善于思考。要以学生化学学习品质的发展水平来要求学生,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储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多方面知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要让学生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去分析问题。要重视学生的跳跃式思维,让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判断力,能够让思维一下子就接触到问题的实质。教师要通过实验教学为问题的创设启发学生,让其进行合理地推测。

黄丹[6](2019)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浅谈》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新课改在我国教育领域的推行与实施已经逐渐的深入,并在其过程中累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多由于很长时间以来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各种条件的制约,现在的高中化学课改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刘立新[7](2017)在《燃烧条件之我见》文中提出依据燃烧学、消防学等专业书籍的内容,对燃烧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燃烧的条件提出了新的见解,尤其是中学化学中讲到的3个条件之外的第4个条件——链反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中学化学教学以及中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燃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董雪[8](2016)在《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人类的衣、食、住、行越来越便利,但是也引发了很多问题。21世纪人们必须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环境教育也渐渐地受到人们的重视。高一学生的意识形态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还没有完全成熟。环境问题与化学的学科知识点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化学教师,对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合理地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进行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通过文献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高一阶段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为文献研究部分,主要研究了一些相关的文献和理论基础。分析了环境教育的内涵和国内外环境教育的状况。阐述了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很必要的,并指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论文第二部分是分析和实践过程。对化学课程标准和鲁科版化学必修教材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环境教育的内容和要求。通过仔细研读教材,结合学生和泰安本地情况,挖掘鲁科版化学必修教材中适合渗透环教育的内容。通过前测调查问卷调查了解高一两个班的学生环境教育水平的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更加明确了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运用SPSS22.0软件包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环境教育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环境知识得分与环保行为得分呈显着性正相关;环境意识得分与环保行为得分呈显着性正相关。研究过程中,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高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在化学实验教学、化学课堂教学、化学习题和研究性学习中对环境教育知识进行渗透,在渗透过程中注意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结合环保纪念日进行环境教育。在教学中结合一些贴近高一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拓展了环境教育在高一化学中的发展空间。在学期末进行了后测问卷调查,用SPSS22.0软件包对学生的后测成绩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的环境知识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班。第三部分是研究的结论。通过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对环境教育进行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教育水平,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化学学业成绩。第四部分是对该课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反思了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彭东明,刘艳飞,李玲,卢茂芳,王福东,李云耀,阳华[9](2014)在《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在本科教学中教与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研究,确定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所需教与学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

李荣春[10](2012)在《浅议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文中指出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不断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对于提高这些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非常重要。本文浅议了培养兴趣、逻辑思维、合作学习、利用多媒体等几种有助于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二、反应历程教学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应历程教学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之源:教学与研究中矛盾危机引发化学教师学科理解问题的觉思
        1.1.1 教学中的矛盾: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与中学教学实践相分离
        1.1.2 教学中的危机:本原性和结构化的认识在教师理解中的缺失
        1.1.3 研究中的矛盾:研究中融合学科知识性与科学普遍性的困难
        1.1.4 研究中的危机:评价中基于生成性的建构式测评方式的缺失
    1.2 研究问题与解决之径: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理论模型体系的建构和测评工具的开发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思路
        1.2.4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理论构建及开发测评工具方法论指导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学科知识研究现状
        2.1.1 学科知识内涵概述
        2.1.2 学科知识的评价研究
    2.2 科学本质研究现状
        2.2.1 科学本质内涵概述
        2.2.2 科学本质的评价研究
    2.3 电化学主题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
        2.3.2 国外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学科结构理论
    3.2 科学认识论
    3.3 建构主义理论
第4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基本内涵与学科理解水平构建思路
    4.1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基本内涵
        4.1.1 概念界定
        4.1.2 基本特征
        4.1.3 结构要素
    4.2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构建思路
第5章 电化学主题课程与学科本体研究
    5.1 课程研究
        5.1.1 国外电化学主题课程标准
        5.1.2 国内电化学主题课程标准
        5.1.3 国内外电化学主题课程标准对比
    5.2 学科本体研究
        5.2.1 历史发展
        5.2.2 学科理解
第6章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评工具的开发与检验
    6.1 测评工具的编制流程
    6.2 测评工具的开发
        6.2.1 Rasch模型的基本原理
        6.2.2 试题的开发与呈现形式
        6.2.3 评分标准
    6.3 测评工具的试测过程及分析
        6.3.1 测评工具主要参数指标
        6.3.2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6.3.3 试测结果分析
        6.3.4 测评工具(试测版)的修正
    6.4 测评工具的实测过程及分析
        6.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6.4.2 实测结果分析
    6.5 评价标准的水平特征
        6.5.1 测评工具水平分值的划分
        6.5.2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特征
第7章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
    7.1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总体性描述
    7.2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相关性分析
    7.3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差异性分析
    7.4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
        8.1.2 核心研究的主要结论
        8.1.3 应用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启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2)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工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一)在线课程设计
    (二)线下课程设计
    (三)教学评价
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五、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一)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状况
    (二)学生满意度调查
六、结语

(3)基于“云班课”平台“三羧酸循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云班课”平台“三羧酸循环”教学设计
2 基于“云班课”平台“三羧酸循环”教学实践
    2.1课前预习
    2.2课堂教学
    2.3课后延伸
3 基于“云班课”平台“三羧酸循环”教学实施效果
    3.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2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3.3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创新意识
附“三羧酸循环”赞歌
    “三羧酸循环”赞歌

(4)培养高中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课堂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教育改革的共识
        1.1.2 课程改革的需求
    1.2 课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丰富核心素养的研究,体现化学学科重要价值
        1.3.2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教学价值观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2.1.2 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2.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2.1.4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研究综述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核心素养
        2.2.2 学科核心素养
        2.2.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3 理论基础
        2.3.1 SOLO分类评价理论
        2.3.2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课堂实践的准备阶段
    3.1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构成要素分析
    3.2 承载“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教科书分析
    3.3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水平分析
    3.4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3.4.1 关注核心概念,构建学科核心知识网络
        3.4.2 创设情境教学,强化问题解决思维训练
        3.4.3 增强探究意识,引导深层次学习
        3.4.4 组织辩证思维教学,多角度了解化学变化
第4章 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实践研究
    4.1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案例设计与研究
        4.1.1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进阶
        4.1.2 教学实践案例展示
    4.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实践研究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内容
        4.2.3 研究对象
        4.2.4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教学实践
    4.3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构建的问卷调查
        4.3.1 调查目的
        4.3.2 调查对象
        4.3.3 调查工具
        4.3.4 实施效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1.1 以素养为本,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1.2 创设真实情境与增强探究意识,实现深度学习
        5.1.3 辩证思维教育融入教学活动,引导多角度学习
    5.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设计问题要精巧
二、注重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教学设施

(7)燃烧条件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 从燃烧的过程分析燃烧的条件
    1.1 复杂的燃烧过程
    1.2 链反应(链锁反应)
    1.3 燃烧的条件
        1.3.1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1.3.2 温度达到着火点
        1.3.3 燃烧的第4个条件
2 燃烧的类型
    2.1 混合燃烧
    2.2 扩散燃烧
    2.3 蒸发燃烧
    2.4 分解燃烧
    2.5 表面燃烧
    2.6 综合燃烧
3 灭火的方法
    3.1 冷却灭火
    3.2 窒息灭火
    3.3 隔离灭火
    3.4 化学抑制灭火
4 实例分析
    4.1 蜡烛放在冰水中熄灭
    4.2 火上浇油(食用油)能灭火
    4.3 补充说明
5 结语

(8)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环境污染-人类的健康杀手
        1.1.2 现代生活中的污染-室内污染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1.2.2 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
        1.2.3 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环境的内涵
    2.2 环境教育的内涵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研究过程
    3.1 高一学生环境教育现状调查-前测分析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方法
        3.1.3 调查内容及统计结果
    3.2 高一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3.2.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环境教育要求
        3.2.2 高一化学教材中适合进行环境教育内容渗透的分析
        3.2.3 高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3.3 高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研究的后测实验
        3.3.1 后测实验中调查问卷的编制
        3.3.2 环境教育后测问卷测试结果分析
4 研究结论与分析
    4.1 研究的结论
    4.2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5 研究的创新、反思与展望
    5.1 研究的创新
    5.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前测调查问卷
    附录二 后测调查问卷
致谢

(9)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在本科教学中教与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1.1 按照键的断裂方式分类
    1.2 按照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
    1.3 根据反应试剂的类型
2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中教师的职责与作用
3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中学生的职责与作用
4 总结

(10)浅议有机化学教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兴趣教学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 逻辑思维方法的运用
3 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运用
4 多媒体技术的利用
5 结 语

四、反应历程教学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D]. 单媛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工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J]. 刘倩,戴世伟,丁玉洁,钱桂香.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03)
  • [3]基于“云班课”平台“三羧酸循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李科友,张新梅,张劲,罗鑫娟,王倩,张大鹏,陈鹏,徐全乐,肖亮. 生命的化学, 2020(09)
  • [4]培养高中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课堂实践研究[D]. 徐思晴.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我见[J]. 罗敏. 读写算, 2019(34)
  • [6]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浅谈[A]. 黄丹. 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19
  • [7]燃烧条件之我见[J]. 刘立新. 化学教学, 2017(01)
  • [8]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D]. 董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
  • [9]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在本科教学中教与学的研究[J]. 彭东明,刘艳飞,李玲,卢茂芳,王福东,李云耀,阳华. 广东化工, 2014(04)
  • [10]浅议有机化学教学方法[J]. 李荣春. 广州化工, 2012(06)

标签:;  ;  ;  ;  ;  

我对反应过程教学的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