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疗条件保密的弊端

论医疗条件保密的弊端

一、论病情保密的弊端(论文文献综述)

王旭春[1](2021)在《晚期癌症诊疗中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疾病谱的变化,癌症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是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是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癌症起病隐匿,早期筛查难度大,当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通常已处于晚期。晚期癌症易转移、治疗效果不显着、诊疗支出大,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压力。在晚期癌症诊疗中,诊断信息患者知情与家属知情、治疗方案是患者同意还是家属同意、过度医疗等问题,时常困扰着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晚期癌症诊疗中重治疗轻关怀的诊疗模式,忽视了持续性治疗可能带给患者的更大痛苦,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甚至浪费了医疗卫生资源。为此,本研究在探寻晚期癌症诊疗中患者知情同意权受漠视和过度医疗问题的基础上,从相关理论和原则视角,分析造成这些伦理困境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探讨解决策略,以期为晚期癌症诊疗中相关制度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从人文关怀和生命伦理学视角出发,通过梳理、回顾、分析晚期癌症诊疗典型案例,列举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在诊疗中面临的窘境和误区,提出晚期癌症诊疗中的伦理问题——不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过度医疗。再用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生命论和人道主义)和相关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有利原则、不伤害原则),分析晚期癌症诊疗中不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过度医疗的伦理问题,论述提高生命质量是医学发展的最终追求。同时,通过分析晚期癌症诊疗中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的诊疗态度和诊疗选择,明确不同诊疗观念对不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过度医疗问题的影响。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晚期癌症诊疗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并试图用相关理论和原则分析晚期癌症诊疗伦理问题。最后,从制度保障、生命教育和适度医疗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晚期癌症诊疗中伦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维护患者的正当权益,为晚期癌症诊疗实践构建一条新的诊疗思路。晚期癌症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直面死亡,培育科学的生命观,普及生死学,开展生命教育,是实施适度医疗的保障,是开展安宁疗护的前提,是推动尊严死的基础。晚期癌症临床诊疗过程中,保障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引导家属关注和尊重患者的生命权,重视过度医疗的伦理问题,结合中国当下的实际情况,审视晚期癌症诊疗中的伦理困境,有助于维护患者的权利,帮助医、患、家属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重新构建晚期癌症诊疗团队的医德医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熊艺灿[2](2020)在《肠外瘘患者两种双套管引流舒适护理方案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两种双套管引流舒适护理方案在肠外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湖南省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86例肠外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2018年5月~12月收治的43例患者,给予常规双套管引流舒适护理方案;试验组为2019年1月~8月收治的43例患者,在常规方案基础上进行方案优化,形成优化双套管引流舒适护理方案。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无效问卷3例,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1例;试验组无效问卷2例,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1例;最终对照组39例,试验组40例,共79例完成本研究。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通过舒适状况量表(GCQ)调查舒适状况,并记录住院期间双套管引流漏液、堵管和脱管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GCQ评分及漏液、堵管和脱管发生率的差异。两组之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两组内干预前后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包含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疾病相关情况(皮肤破损情况、瘘口数量和瘘口位置等)、干预前GCQ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四个维度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对照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双套管引流舒适护理方案后GCQ总分及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和环境维度分别为75.31±9.04分、13.10±2.08 分、27.51±4.21 分、15.38±1.93 分、19.05±3.00 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对照组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患者在实施优化双套管引流舒适护理方案后GCQ总分及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和环境维度分别为89.65±10.91分、15.65±2.56 分、31.98±3.63 分、18.50±3.00 分、23.53±3.25 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试验组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试验组GCQ总分及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和环境维度得分提高幅度分别为30.63±13.83分、5.73±4.06分、10.03±5.85分、5.80±3.23分、9.08±3.7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后试验组GCQ总分及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和环境维度得分为 89.65±10.91 分、15.65±2.56 分、31.98±3.63 分、18.50±3.00分、23.53±3.25分;干预后对照组GCQ总分及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和环境维度得分为75.31±9.04分、13.10±2.08分、27.51±4.21 分、15.38±1.93 分、19.05±3.00 分。干预后试验组 GCQ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住院期间试验组堵管、漏液和脱管发生率分别为15.0%、47.5%和10.0%,对照组患者堵管、漏液和脱管发生率分别为38.5%、82.0%和28.2%,试验组堵管、漏液和脱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双套管引流舒适护理方案相比于常规双套管引流舒适护理方案更能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四个维度提高肠外瘘患者双套管引流的舒适度,能有效降低肠外瘘患者住院期间双套管引流中漏液、堵管和脱管的发生率,改善肠外瘘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状况。

何绵锦[3](2019)在《伦理学视角下当代中国医患关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医疗卫生工作取得的重大成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但也同时指出,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还不能让人民满意,矛盾依然尖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层出不穷,成为危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对当代中国的医患关系给予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多角度、全视野地解析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现状,在厘清医患矛盾冲突各种表现形式和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代中国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及影响,提出了重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方案。依照医患关系本身的问题逻辑,以及对这一客观逻辑之理论把握方式的道德哲学和伦理学研究,论文就必然以如下的结构方式而展开其自身。首先,通过对医学伦理思想发展的概述,指出,义务论医学伦理思想和功利主义医学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医疗实践活动中都面临新的发展困境,难以有效指导医疗实践活动的开展,更不足以妥善协调医患关系,对医患关系不和谐现象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这一思想的分析和论证,旨在指明,如若在研究医患关系的伦理性质和伦理基础时,除了批判地借鉴义务论和功利主义思想之外,还要充分掌握和运用德性论和规范论的思想资源。其次,对医患关系的概念进行解析,并通过详实的数据说明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但医患矛盾也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医患关系的复杂程度也已远远加深,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剖析,详尽分析和论证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为归类提供事实基础。第三,首先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分别从医方和患方角度讨论了医患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各种原因,说明了医患关系是怎样陷入恶化怪圈的;特别是揭示了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中的特殊性,以及对医患关系的重要影响。其次从“职业医闹”和社会媒体的片面宣传两方面揭示了社会外部因素对医疗卫生系统社会形象和公信度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制度供给不足是医患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重构和谐医患关系的方案。首先是解决制度供给问题,这就需要将“公正”作为构建当代中国和谐医患关系的指导原则,在“给每个人他所应得”的意义上,提供能够满足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的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厘清当代中国医患关系中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应得”权利和义务,特别是针对存在着的种种权利缺失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制度供给的具体内容。其次是道德重建问题,也就是通过重振医德、构建患者的就医道德、重塑企业道德、强化媒体道德为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裴莹[4](2019)在《化痰消瘿汤治疗甲状腺结节(气郁痰阻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医证候、甲状腺结节大小的变化,初步评价化痰消瘿汤治疗甲状腺结节(气郁痰阻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一科确诊为甲状腺结节,中医辨证属气郁痰阻证瘿病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两组均给予生活管理,对照组给予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组给予化痰消瘿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观察治疗指标及安全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68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等基线比较,无统计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1)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有效率为73.5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化痰消瘿汤治疗后有效的改善了甲状腺结节患者气郁痰阻的临床症状(除胸闷不适、纳差)(P<0.05)。(2)结节大小情况:化痰消瘿汤组与夏枯草口服液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安全性比较:试验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及心电图,甲功均在正常范围,说明两组均无不良情况发生,安全可靠。结论:化痰消瘿汤对甲状腺结节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同时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上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避免过度手术及医疗资源的浪费,具有突出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闫敏敏[5](2019)在《清代中医解剖学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医学基础学科,在中、西医学体系中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到历史环境、民族文化等多因素的影响,中医解剖学未能形成系统的专门学科,致使较多学者在进行中西医学比较研究时多将解剖学作为中医的一块突出短板。但实际上,中医在构建包括脏腑、经络等基础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并不缺少解剖知识的支撑,其早期水平甚至领先于欧洲,只是后来未能顺势发展下去。近代以来,学者们就中医解剖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中国医史上的解剖学史料、解剖学与中医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但在结合社会学术背景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分析其时代特征上则尚嫌欠缺。清代中国经历了社会性质、学术思潮等多方面的变化,中医解剖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呈现出与之相应的特点,故本文从文献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清代中医解剖学的代表着作进行考证分析研究,以期为中国医学史的补充与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为中医解剖学的学科建设与名词规范化有所助益。目的本文以史为纲,根据重要历史事件及学术背景将清代中医解剖学史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选取每个时期中医解剖学的代表着作,从成书背景、学术特点、解剖成就与不足等方面进行考证分析研究,旨在系统梳理清代中医解剖学史,总结其发展特点,为中国医学史提供补充完善之资,为中医解剖名词的规范化有促进之力,为研读利用中医骨伤、针灸等古籍着作有相助之功。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学、训诂学、历史学、对比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清代不同时期中医解剖学代表着作的作者生平、成书背景、内容特点、解剖成就与不足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对《释骨》与《医林改错》中的解剖名词进行了重点考证。结果1.我国解剖学始于远古,发于新莽,成于晋唐,盛于北宋,传于明,止于清。《内经》中首次出现“解剖”一词,并且有了较为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北宋时期是我国解剖学发展的高峰。清代出现了解剖学的革新活动,但晚清以后随着西方解剖学的广泛传播,中医解剖变革夭折在萌芽期。2.明季清初,受第一次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以方以智、王宏翰为代表的学者积极吸收西方人体解剖学的成果,并尝试将之融入中医理论中来,汇通中西,创立新说,惜因临床实用价值不大而影响寥寥。3.清中期,受乾嘉学派“求实”精神的影响,吴派学者沈彤着《释骨》一书,结合《说文解字》《玉篇》等字书对《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体骨骼的名词进行了考证研究,在内经语译、骨度研究及针灸经穴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王清任结合在坟岗、刑场观察尸体的亲身经历,历时42年撰就《医林改错》,强调人体解剖结构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虽有解剖组织的新发现,但因缺少全面认识而致说理多有讹舛,其书刊行后引起极大反响,毁誉参半,然受历史社会因素的影响,其革新性价值亦未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4.清代晚期,甲午战争以后,西方解剖学自粤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一部分中医人士首先接触到西方解剖学,从比较的角度对中西医学进行了汇通研究,以陈定泰、周振武、罗定昌、朱沛文等为代表,从解剖角度对中医脏腑、经络、生理等进行阐释。然随着西方教会医院在中国的建立及西医着作的传播与普及,中国医学进入现代化,中医解剖学的发展亦随之止步。结论1.进入清代,中医内部已出现了解剖学现代化的萌芽,王清任《医林改错》的问世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与研究,一部分学者开始从钻研经典医籍中抬起头来,重新审视中医古籍中对人体脏腑解剖形态的记载,但受到历史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医解剖学自发进入现代化研究的可能性被扼杀在萌芽之中。2.中医学是一个包容性与排斥性并存的学科体系,这一特点在清代中医解剖学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两次西学东渐中,中医界人士都积极吸收西方医学先进成果并试图将之融汇纳入中医理论体系当中来,但从王清任及其《医林改错》的影响来看,中医学又表现出了它的排斥性,与之核心支柱性理论不相容的学说和知识进入这一体系并得到承认是有很大难度的;同时,中医学又是十分注重实用性的学科,王宏翰虽早在明末清初就尝试进行了中西医学汇通的工作,但因其在临床应用方面未能发挥实际作用而不被重视,而王清任从瘀论治的理论与方法因临床疗效突出却迄今为人所学。

龚婷[6](2019)在《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及自尊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描述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分析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探讨患者病耻感和社会支持、自尊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干预患者病耻感提供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南昌市某所三甲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资料,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使用Excel进行双人录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总分为(52.74±9.76)分,其中社会排斥为(21.31±4.05)分,经济歧视为(6.96±1.89)分,内在羞耻感为(11.28±2.93)分,社会隔离为(13.19±2.95)分。2.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41.85±9.35)分,其中主观支持为(22.31±6.19)分,客观支持为(11.77±3.81)分,对支持的利用度为(7.78±2.80)分。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自尊总分为(23.2±3.91)分。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购买造口用品报销费用、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接受程度、造口自理程度、与医护人员的交流程度的患者病耻感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总分及三个维度(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和社会隔离)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p<0.01),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p<0.01)。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与自尊总分呈负相关(p<0.01)。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的因素有:年龄、造口自理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接受程度、与医护人员交流程度、文化程度、自尊,7个变量共解释说明总变异为58.3%。结论:1.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存在中等程度的病耻感。2.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可明显降低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3.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自尊越低导致病耻感越高。4.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造口自理程度、自尊、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接受程度、文化程度、与医护人员交流程度。

付安娜[7](2018)在《论我国患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明确了对隐私权的保护,又在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中重申了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这充分说明保护患者隐私权的重要性。患者隐私权不是一项独立的权利。而是将一般隐私权的概念置于医患关系的框架之下,尽管如此,与一般隐私权相比,其本身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得其更容易受到侵犯,所以必须加强对患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本文讨论的患者隐私权是指患者享有的在医疗活动中或医疗活动终止后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信息、私人空间以及私人活动不受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侵犯,并对自我信息的一种决定和控制的权利。患者隐私权具有四种特性:即主体具有特定性、具有可限制性、具有易受侵害性、侵权的认定与保护具有复杂性。这些特殊性也决定了患者隐私权保护的复杂性。最初,我国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大都基于位阶较低的卫生法规,后来在相关的司法解释中也提到了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比如: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都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对患者隐私权提出保护。直至2009年通过的《侵权责任法》,才正式确立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地位。整个过程体现了我国患者隐私权保护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明确不断进步的历程。尽管如此,我国患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制度仍有很多改进的空间:首先,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设置不够宽泛。其中包括对患者隐私维护权保护的缺失和患者隐私隐瞒权、患者隐私利用权以及患者隐私支配权保护的不完善。其次,对患者隐私权和相关权益的冲突协调问题没有做出规定。最后,患者隐私权民事责任承担制度还存在缺陷。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首先,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进行扩大。将患者隐私维护权定义为患者在保持自己病历资料完好和正确的情况下,还享有请求补充、删除和纠正自己病历内容的权利。同时还应该扩大患者隐私权隐瞒权、患者隐私利用权、患者隐私支配权的内容;其次,明确患者隐私权与相关权益冲突协调原则。以“告知后同意”的原则来规范患者隐私权与医生知情权之间的冲突,用“最小程度披露”制度来协调患者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以及特定第三人知情权之间的冲突。最后,细化患者隐私权民事责任的承担。界定患者隐私权侵权责任的承担范围和损害赔偿的范围,并确定患者隐私权纠纷中的过错推定原则和举证责任。

梅林[8](2016)在《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考核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社会对一些由医患矛盾个例中所反映出的我国医师队伍医学人文素养的缺失状况提出了一些质疑,也促进了对医学教育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深入思考。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是医学行业准入考试,肩负着选拔德才兼备医师队伍的重任,在其中加强医学人文素养考核,充分发挥好考试这个“指挥棒”所特有的诊断、反馈、激励和导向作用,对促进医学院校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引导医学生和医师队伍注重提高自身医学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医师资格考试自1999年实施以来,为保证我国医师队伍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也还存在着医学人文素养考试内容局限、核心评价指标不明确、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单一以及考试成绩较难真实反映考生医学人文素养等问题。本研究来源于卫计委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研究》立项课题,研究目标是:提出适宜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的医学人文素养考试内容;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考核评价方法;对提出的医学人文素养考核评价方法开展实证研究,为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依托卫计委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资源和国内外大量的专着、论文和工作报告等文献调研,通过专家、规培生、医学生、患者和社区居民等多元问卷调查,以及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深度访谈,明确了沟通能力等评价指标是实践技能考试中最重要且适宜考核的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核心指标;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和医患沟通学是医学综合笔试中最重要且应该纳入考核的医学人文考试科目。分别以医学人文与临床融合型A3试题和医学人文考站的基本形式为切入点,探索了医学综合笔试和实践技能考试中的医学人文评价方法改革的具体途径。采用360度评价法对测试对象进行了医学人文素养测评,应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医学人文评价方法改革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科学的研究,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改革提出了改革建议,提供了科学参考。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国内外医师资格考试模式以及医学人文素养评价的具体策略和主要做法做出了比较分析和综述。二是优选建构出医学人文素养适宜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核心评价指标和考试科目,并明确了各自较为适宜的考试形式和具体的评价方法。三是归纳出当前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学人文部分在整体考试中分数比例的调整意见以及医学人文独立设置合格线等具体问题的建议。四是重点研究了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医学人文素养评价的重大方法学问题,包括在现有考试框架内实现医学人文和医学专业融合技术途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论证了开发医学人文与临床融合型A3试题、独立设置医学人文考站,以及打破传统考试的框架束缚,实施医学人文素养阶段性、多元化、综合评价的发展方向等问题。本研究针对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我国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对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人文考试改革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的关键创新点体现在:理论方面,通过实证明确提出对于医学人文素养评价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理论体系和方法学框架,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应该采用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对于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评价应该形成性评价和目标性评价相结合,贯穿在医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之中。应用方面,通过实践形成了一个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综合评价的方法学框架和工作流程;探索了医学人文与临床融合型A3试题、独立设置医学人文考站,构建了医学人文素养评价的系列实用化评价量表、命题规范、命题策略等。

董丽君[9](2014)在《我国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神病是一种使人体丘脑和大脑功能受损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影响人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可能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危害。我国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1亿多人,其中约有1600万人是重症精神病人。这些重症精神病人如果有潜在或现实危险性的,应当及时住院治疗。我国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但在精神病患者有人身危险性而又不愿意住院治疗时,国家要建立行政强制治疗制度以对其实施强制性住院治疗。精神病人的行政强制治疗,是指精神病患者或其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下或不同意强制治疗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违背精神病人的意志,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将已经或者可能危及自身或他人的精神病人强制送往精神病治疗机构治疗的具体行政行为。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对于维护精神病患者人权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人权理论、国家亲权理论和国家警察权理论等三个方面,该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法治原则、比例原则、强制与治疗相结合原则、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和权利救济原则等五个方面。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重视精神病人的强制治疗问题,但直到九十年代才提出精神病人的强制治疗概念。当时没有系统的立法规定,而是由一些地方性法规规章或者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了零散的规定。2012年颁布的《精神卫生法》对精神病人的治疗坚持以自愿为原则、以强制治疗为例外,从实体条件、程序设置、权利保护和救济手段等方面初步建立起了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但这一制度在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中仍然存在突出的问题,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的适用条件,精神病标准、人身危险性标准和必要性标准表达不科学;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的申请、送医、鉴定、决定、治疗、出院、后续治疗、救济程序设置、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由于制度的瑕疵,实践中精神病人的基本人权经常受到侵害。完善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科学设置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适用的病理性条件、必要性条件和意愿条件;充分保障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中自由权、知情权、受探视权、隐私权和财产权等实体权利;健全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的申请、受理、诊断、决定、出院等程序;完善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救济中的信访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赔偿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和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魏俊丽[10](2010)在《我国医患关系的双方认知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医患关系现状、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双方受医患关系影响程度、医患纠纷预防解决措施作用及其它相关内容五个方面进行医患双方认知对比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及访谈结果,找出干预并引导医患关系向良性发展的关键点,为改善现有的医患关系提供积极有效的建议。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现场调研法、典型案例分析、专家小组讨论与咨询、统计学方法。收集的资料包括:(1)国内外相关文献;(2)北京、武汉、成都六家三级甲等医院的375名医务人员和702名患者及家属的问卷及访谈资料;(3)卫生部办公厅信访处医疗纠纷案例49例。结果1对医患关系和谐度的评价各异,医方较为悲观所有被调查者认为医患关系紧张、一般、和谐的约各占三分之一。医患双方认知差异具有极显着意义。医方较患方表现悲观,其中临床医生更甚。患方不同就医类型、所在地区、年龄、学历患者对医患关系和谐度的选择差异较大。2大部分患方认为信任医方,但医务人员的自信度不高77.22%的患方表示对医方信任,高于医务人员所认为的45.99%(P<0.05),显示现状情况影响了医方的自信。其中男性、高学历、临床医师评价更低。3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医闹”影响大,但近半数患方表示难以评价81.19%的医务人员认为“医闹”对医院影响大。但44.63%的患方表示对医闹现象难以评价,甚至有18.15%的患方人员表示赞成或同情,仅37.22%表示反对,且经济自评状况好的患方赞成“医闹”的比例较其它组高。4双方均认为医疗体制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但对其他因素排序不同医方对影响因素选择率排序为:医疗体制、媒体舆论、患方因素、医方因素,但临床医生认为媒体舆论的影响很大。患方对影响因素选择率排序为:医疗体制、医方因素、媒体舆论、患方因素,但不同地区的选择差异显着。5医患关系对医方行为的影响较大医方认为医患关系的紧张现状对其与患方沟通的过程与内容及诊疗决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临床医生认为受影响更大。患方则认为其对医方的态度受医患关系现状的影响较小,但不同年龄、地区、就医类型的患方选择结果有较大差异。6对当前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缓解医患关系紧张度作用的评价不高现行医患纠纷解决机制作用不理想,所有被调查者中34.88%认为作用小,40.29%认为作用一般,医患之间不存在差异。通过案例分析及访谈发现其实际应用效果不佳,有的甚至促使纠纷升级。7对医责险缓解医患关系紧张度作用的评价不高医疗责任险作用一般。所有被调查者中31.64%认为作用一般,18.1%认为作用小,19.61%不知道医疗责任险,知晓率有待提高。医患双方对于医疗责任险作用的认知可以认为没有差异。通过访谈发现医疗责任险在实施过程中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8医疗非技术质量受到大家关注患方选择医院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水平高、服务好、医院环境好;医方认为患者选择医院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水平高、服务好、距离近或交通方便。反映出服务质量已受到大家日益关注和重视。关于非技术性的服务质量的具体内容,医患双方共同认为比较重要的前三位为:职业道德态度、服务价格、医疗服务行为。结论与建议1医患双方应当正确认识不同人群认知差异的存在及原因。医方应当对患方积极进行引导。患方亦应理解和体谅医疗的特殊性,配合医方。2应加强医疗大环境建设,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医患纠纷预防、解决机制,减弱外界对双方的压力。社会也应正确认识医疗服务的技术性和局限性,规范和引导患方行为。3通过培养医务人员沟通技术、增强法律知识达到有效沟通、因人制宜地开展沟通的方式缩小医患认知差异,建立和谐医患关系。4全面认识医院提供服务的内容,对重点进行干预。因此医务人员应当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辅以优良服务。针对重要性较高的职业道德、医疗服务行为、服务价格,并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类型的患者给予个性化服务。

二、论病情保密的弊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病情保密的弊端(论文提纲范文)

(1)晚期癌症诊疗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原则
    第一节 相关理论
        一、生命论
        二、人道主义
    第二节 相关原则
        一、尊重原则
        二、公正原则
        三、有利原则
        四、不伤害原则
第二章 晚期癌症诊疗典型案例研究
    第一节 知情权案例研讨
        一、知情权典型案例
        二、知情权案例讨论
    第二节 同意权案例研讨
        一、同意权典型案例
        二、同意权案例讨论
    第三节 诊疗态度案例研讨
        一、诊疗态度典型案例
        二、诊疗态度案例讨论
第三章 晚期癌症诊疗伦理问题探析
    第一节 晚期癌症患者诊疗中的伦理问题
        一、漠视知情权
        二、不尊重同意权
        三、过度医疗
    第二节 晚期癌症诊疗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一、漠视知情权的伦理分析
        二、不尊重同意权的伦理分析
        三、过度医疗的伦理分析
第四章 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制度保障
        一、完善国家政策和机构设置
        二、完善医疗培训和评价体系
    第二节 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二、完备生命教育内容
    第三节 适度医疗
        一、适度医疗的内涵与意义
        二、完善适度医疗方案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肠外瘘患者两种双套管引流舒适护理方案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操作性定义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伦理学原则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3.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CQ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CQ评分提高幅度比较
    3.5 干预后两组患者GCQ评分比较
    3.6 干预后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漏液、堵管、脱管发生情况比较
4 讨论
    4.1 两种双套管引流舒适护理方案对肠外瘘患者舒适状况的影响
    4.2 两种双套管引流舒适护理方案对双套管漏液、堵管、脱管的影响
    4.3 本研究的创新性、不足与建议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伦理学视角下当代中国医患关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医学伦理思想发展概述
        一、义务论医学伦理思想
        二、功利主义医学伦理思想
    第二节 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困境
        一、义务论医学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困境
        二、功利主义医学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困境
第二章 当代中国医患关系解读:概念、特征及冲突表现
    第一节 医患关系概念解析
        一、医患关系的“主体”在不断扩展
        二、医患关系的“内涵”在不断延伸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总体特征
        一、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主流是和谐
        二、当代中国医患矛盾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
    第三节 当代中国医患冲突的具体表现
        一、医患之间权利的冲突
        二、医患之间利益的冲突
        三、医患之间文化观念的冲突
第三章 当代中国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成因
    第一节 当代中国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伦理理论原因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现实原因
        一、医方的不正当作为是医患关系恶化的导火索
        二、患方维权意识的觉醒及行为的不成熟是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的综合作用是医患关系恶化的助推器
        四、制度供给不足是医患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
第四章 制度伦理视角下新时代和谐医患关系构建方案
    第一节 公正:医患双方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公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指导原则
        二、从权利和义务之关系的角度看医患关系
    第二节 公正的医疗卫生制度是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基础
        一、从医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看
        二、从患者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看
        三、从媒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看
    第三节 德性重塑是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重要路径
        一、医德的重振
        二、患者就医道德的构建
        三、医药企业企业道德的重构
        四、媒体道德的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化痰消瘿汤治疗甲状腺结节(气郁痰阻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甲状腺结节的西医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
        1.2 病因与发病机制
        1.2.1 性别
        1.2.2 年龄
        1.2.3 缺碘与高碘
        1.2.4 遗传因素
        1.2.5 自身免疫
        1.2.6 接触放射线
        1.2.7 其他因素
        1.3 临床表现
        1.4 甲状腺结节的检查
        1.4.1 甲状腺结节的实验室检查
        1.4.2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检查
        1.4.3 放射性核素扫描
        1.4.4 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
        1.5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1.5.1 定期随访
        1.5.2 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
        1.5.3 手术治疗
        1.5.4 放射性131I治疗
        1.5.5 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
    综述二 甲状腺结节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中医病名探讨
        2.1.1 古代医家对病名的认识
        2.1.2 现代医家对病名的认识
        2.2 病因病机
        2.2.1 古代医家认识
        2.2.2 现代医家认识
        2.3 中医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2.3.1 辨证论治
        2.3.2 用药特点
        2.3.3 含碘中药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2.4 外用疗法
        2.4.1 针灸疗法
        2.4.2 离子导入法
        2.4.3 外用联合方法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病例脱落,终止试验标准和处理方法
    3 研究方案
        3.1 样本量及分组方法
    4 治疗方法
        4.1 生活管理
        4.2 治疗组
        4.3 对照组
    5 观察指标
        5.1 安全性评价指标
        5.2 疗效性评价指标
    6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6.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6.2 西医疗效判定
    7 安全性评价标准
    8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病例入选及试验完成情况
    2 两组基线比较
        2.1 性别比较
        2.2 年龄比较
        2.3 中医证候积分、主症和次症比较
        2.4 结节最大直径情况比较
    3 疗效评价指标比较
        3.1 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2 治疗后西医疗效比较
        3.3 治疗后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比较
    4 组间疗效比较
        4.1 治疗组组间比较
        4.2 对照组组间比较
    5 安全性指标比较
        5.1 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
        5.2 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比较
讨论
    1 立论依据
    2 组方分析
        2.1 君药:半夏
        2.2 臣药:茯苓、苏梗、香附、厚朴、茜草、旋复花
        2.3 佐药:浙贝母、玄参、生牡蛎、丝瓜络
        2.4 使药:生甘草
    3 疗效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3.3 西医疗效及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分析
        3.4 安全性指标评价分析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一 中医证候积分表
附表二 临床观察表
致谢
个人简历

(5)清代中医解剖学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 中医解剖学史研究总述
    (二) 清代中医解剖学研究现状
        1.王清任《医林改错》
        2.明清西方解剖学译作
        3.沈彤《释骨》
        4.中西汇通
    参考文献
凡例
绪论
    (一) 概念阐释
    (二) 选题理由
    (三) 中医解剖史回顾与认识
        1.先秦两汉——解剖普遍存在,体系基本形成
        2.晋唐——病理解剖多见,解剖图谱绘成
        3.宋元——刑场绘制图谱,解剖达到高峰
        4.明清——传承医学经典,中西比较汇通
        5.小结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社会与学术背景
    (一) 疫病流行,温病学派成熟
    (二) 朴学兴起,考据之风盛行
    (三) 西学东渐,中西医学汇通
        1.第一次西学东渐(明末清初)
        2.第二次西学东渐(晚清民初)
第二章 明季清初——第一次西学东渐下的中医解剖学(1623-1736)
    (一) 方以智及其《物理小识·人身类》
        1.方以智家世与生平
        2.方以智学术特点与影响
        3.《物理小识·人身类》研究
    (二) 王宏翰及其《医学原始》
        1.王宏翰生平
        2.王宏翰学术特点与影响
        3.《医学原始》版本流传
        4.《医学原始》解剖部分研究
    (三) 小结
第三章 清中期——乾嘉时期的中医解剖学(1736-1840)
    (一) 沈彤及其《释骨》
        1.沈彤生平与《释骨》写作背景
        2.《释骨》版本流传
        3.《释骨》中医解剖名词整理
        4.《释骨》解剖成就与不足
    (二) 王清任及其《医林改错》
        1.王清任生平与《医林改错》写作背景
        2.《医林改错》版本流传
        3.《医林改错》中医解剖名词整理
        4.《医林改错》在中医解剖史上的地位
        5.王清任与维萨留斯的对比研究
    (三) 小结
    附1: 沈彤年表
    附2: 《医林改错》中所引书目汇总
    附3: 许梿《洗冤录详义》的解剖成就
第四章 清晚期——第二次西学东渐下的中医解剖学(1840-1911)
    (一) 陈定泰与《医谈传真》(成书于1844年)
        1.陈定泰生平和《医谈传真》着述经过
        2.《医谈传真》版本流传
        3.《医谈传真》解剖内容概述
    附1: 陈珍阁《医纲总枢》概述
    附2: 合信与《全体新论》
    (二) 周振武与《人身通考》(成书于1851年之前)
        1.周振武生平
        2.《人身通考》解剖内容概述
        3.《人身通考》的影响和价值
    (三) 罗定昌与《中西医粹》(成书于1887年)
        1.罗定昌生平
        2.罗定昌医学思想
        3.《中西医粹》解剖内容概述
    (四) 朱沛文与《华洋藏象约纂》(成书于1892年)
        1.朱沛文生平
        2.《华洋藏象约纂》成书背景
        3.《华洋藏象约纂》解剖内容概述
    (五)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一) 讨论
        1.中西解剖学发展路径分析
        2.清代中医解剖学的发展特点
    (二)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及自尊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造口患者病耻感研究现状
        1.2.2 造口患者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
        1.2.3 造口患者自尊的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
        1.3.1 病耻感
        1.3.2 社会支持
        1.3.3 自尊
        1.3.4 尿流改道
        1.3.5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
        2.2.2 研究工具
        2.2.3 资料收集
        2.2.4 质量控制
        2.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基本资料
    3.2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得分
    3.3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
    3.4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自尊得分
    3.5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对病耻感的影响
    3.6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3.7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与自尊的相关性分析
    3.8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一般资料
    4.2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现状
    4.3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社会支持现状
    4.4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自尊现状
    4.5 一般资料对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4.5.1 年龄
        4.5.2 与医护人员的交流程度
        4.5.3 文化程度
        4.5.4 造口自理程度
        4.5.5 家庭人均月收入
        4.5.6 造口接受程度
    4.6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4.7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和自尊的相关性
    4.8 对策与建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综述
    参考文献

(7)论我国患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患者隐私权保护问题缘由
    第一节 案例引入
    第二节 相关案例反映出的问题
第二章 患者隐私权概述
    第一节 患者隐私权的内涵
    第二节 患者隐私权的特殊性
    第三节 患者隐私权的侵权表现
第三章 我国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患者隐私权保护范围较窄
    第二节 对患者隐私权与相关权益冲突时的协调问题未做规定
    第三节 患者隐私权侵权责任制度存在不足
第四章 我国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扩大患者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第二节 明确患者隐私权与相关权益冲突协调的原则
    第三节 细化患者隐私权民事责任的承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考核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
    2.2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2.3 医学人文素养相关概念
    2.4 医学人文素养评价相关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比较研究
    3.1 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人文素养评价现状
    3.2 其他国家或地区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情况
    3.3 国外医师资格考试之外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情况
    3.4 分析与结论
第四章 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考核评价方法调查研究
    4.1 目的与方法
    4.2 预调查
    4.3 正式调查
    4.4 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方法改革设想
第五章 医学人文与临床融合型试题改革研究
    5.1 改革方案
    5.2 预测试情况及分析
    5.3 正式测试情况及分析
    5.4 医学人文与临床融合型试题开发原则
第六章 医学人文考站改革研究
    6.1 改革方案
    6.2 预测试情况及分析
    6.3 正式测试情况及分析
    6.4 OSCE医学人文站考官调查
第七章 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方法改革实证研究
    7.1 方案设计
    7.2 分析方法
    7.3 分析结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人文考试改革建议
    8.2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8.3 讨论
    8.4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美国医师资格考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成果情况
致谢

(9)我国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 国外的研究状况综述
        1.2.2 国内立法现状和研究状况综述
    1.3 研究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实证研究法
        1.4.2 规范分析法
        1.4.3 比较分析法
        1.4.4 语义分析法
        1.4.5 文献研究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概述
    2.1 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的定义
        2.1.1 “精神病”与“精神病人”的界定
        2.1.2 “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的界定
    2.2 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的特征
        2.2.1 强制治疗的决定主体是公安行政机关
        2.2.2 强制治疗的对象是严重的精神病人
        2.2.3 强制治疗的实体条件是具有人身危险性
    2.3 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的性质
        2.3.1 强制治疗是具体行政行为
        2.3.2 强制治疗是强制行政行为
        2.3.3 强制治疗是特殊行政强制行为
    2.4 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的理论基础
        2.4.1 人权理论
        2.4.2 国家亲权理论
        2.4.3 国家警察权理论
    2.5 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的基本原则
        2.5.1 合法性原则
        2.5.2 比例原则
        2.5.3 强制与治疗相结合原则
        2.5.4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2.5.5 权利救济原则
第3章 我国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的建立
    3.1 我国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概念的提出
    3.2 关于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的零散规定
        3.2.1 地方性法规中的精神病人强制治疗制度
        3.2.2 地方政府规章中的精神病人强制治疗制度
        3.2.3 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
    3.3 关于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的系统规定
        3.3.1 关于实体条件的规定
        3.3.2 关于程序设置的规定
        3.3.3 关于权利保护的规定
        3.3.4 关于救济手段的规定
第4章 我国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
    4.1 实体条件存在瑕疵
        4.1.1 疾病标准表达不科学
        4.1.2 人身危险性标准表达不周延
        4.1.3 住院治疗必要性标准遗漏
        4.1.4 意愿标准欠缺
    4.2 程序设置不规范
        4.2.1 申请程序不具体
        4.2.2 送治主体过于宽泛
        4.2.3 诊断程序不完善
        4.2.4 决定程序过分粗糙
        4.2.5 出院程序的规定不全面
    4.3 权利保护不到位
        4.3.1 对自由权保护的不足
        4.3.2 对知情权保护的不足
        4.3.3 对受探视权保护的不足
        4.3.4 对隐私权保护的不足
        4.3.5 对财产权保护的不足
    4.4 权利救济程序不完善
        4.4.1 对现有救济制度的认识误区
        4.4.2 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
        4.4.3 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问题
        4.4.4 行政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4.4.5 行政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
    4.5 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
        4.5.1 内部责任与外部责任不明确
        4.5.2 民事、行政责任替代刑事责任
        4.5.3 追究法律责任的诉讼机制不明确
第5章 我国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之完善
    5.1 实体条件的重新设定
        5.1.1 病理性条件
        5.1.2 人身危险性条件
        5.1.3 必要性条件
        5.1.4 意愿条件
    5.2 法律程序的完善
        5.2.1 申请程序
        5.2.2 行政强制治疗申请的受理程序
        5.2.3 诊断程序
        5.2.4 决定程序
        5.2.5 执行程序
        5.2.6 出院程序
    5.3 权利保护的强化
        5.3.1 强化自由权的保护
        5.3.2 强化知情权的保护
        5.3.3 强化受探视权的保护
        5.3.4 强化隐私权的保护
        5.3.5 强化财产权的保护
    5.4 救济制度的完善
        5.4.1 总体思路
        5.4.2 信访制度的完善
        5.4.3 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
        5.4.4 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
        5.4.5 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
    5.5 法律责任追究的完善
        5.5.1 分清内部责任与外部责任
        5.5.2 厘清三种不同的法律责任
        5.5.3 理清三种不同的诉讼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0)我国医患关系的双方认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1 概况
        1.1 基本概念及法规梳理
        1.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 双方对医患关系现状的认知情况
        2.1 双方对医患关系和谐度的认知情况
        2.2 双方关于患方对医方信任度的认知情况
        2.3 双方对“医闹”的认知情况
    3 双方对影响医患关系因素的认知情况
    4 双方对行为受医患关系影响程度的认知情况
        4.1 双方沟通过程及内容受影响程度的认知情况
        4.2 医方对决策受医患关系影响程度的认知情况
        4.3 患方对医方态度受影响程度的认知情况
    5 双方对医患纠纷预防、解决机制作用的认知情况
        5.1 双方对医患纠纷处理制度作用的认知情况
        5.2 双方对医责险作用的认知情况
    6 双方对其它相关内容的认知情况
        6.1 双方对医院选择原因的认知情况
        6.2 双方对非技术内容重要性的认知情况
讨论与建议
    1 正确认识认知差异的存在、产生原因及作用
    2 加强医疗大环境建设,减弱外界对双方的压力
        2.1 加快医疗体制改革
        2.2 完善医患纠纷预防、解决机制
        2.3 社会应当正确认识医疗服务的技术性和局限性
    3 提高医务人员沟通能力,促进医患相互理解
        3.1 提高医务人员沟通技巧
        3.2 增强医务人员法律知识,做到有效沟通
        3.3 因人制宜地开展沟通
    4 全面认识医院提供服务的内容,对重点进行干预
        4.1 医疗技术是双方关注重点,非技术因素亦日益受重视
        4.2 医疗机构非技术内容需要全方位且有针对性地展开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附表1-6
附件3 调查问卷
附件4 访谈提纲

四、论病情保密的弊端(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期癌症诊疗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 王旭春.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2]肠外瘘患者两种双套管引流舒适护理方案的比较研究[D]. 熊艺灿.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伦理学视角下当代中国医患关系问题研究[D]. 何绵锦.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4]化痰消瘿汤治疗甲状腺结节(气郁痰阻型)临床疗效观察[D]. 裴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清代中医解剖学文献研究[D]. 闫敏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6]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及自尊的相关性研究[D]. 龚婷. 南昌大学, 2019(01)
  • [7]论我国患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 付安娜. 甘肃政法学院, 2018(11)
  • [8]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考核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 梅林. 第三军医大学, 2016(12)
  • [9]我国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法律制度研究[D]. 董丽君. 湘潭大学, 2014(01)
  • [10]我国医患关系的双方认知比较研究[D]. 魏俊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论医疗条件保密的弊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