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活化剂的研发进展

植物活化剂的研发进展

一、植物激活剂的研究开发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水杨酸诱导桃果抗桃拟茎点霉侵染的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果实真菌性病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amygdali)引起的真菌病害已经成为我国各大桃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主要通过化学手段防治该病害,但随着环境污染和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等问题的出现,我们必须寻找出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替代新方法。植物抗病激活剂能够提高植物抵抗病菌侵染的能力,L-谷氨酸(1-glutamic acid,Glu)、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BAP)、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等化学物质能够激活植物的防御系统抵御病菌侵染。而SA不仅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还能够调控植物的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本文筛选了能够提高桃果对P.amygdali抗病能力的化学物质,并进一步探究了 SA诱导激活桃果系统获得抗性的分子机理,为绿色防控桃拟茎点霉侵染引起桃等果树病害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选用Glu、BAP、GABA、MeJA和SA五种化学物质浸渍处理桃果,研究抗P.amygdali作用和对桃果电导率、抗病相关酶活的影响。发现SA、BAP和GABA能显着抑制桃果上P.amygdial侵染。在此基础上检测了桃果的相对电导率和抗病相关酶活。电导率测定结果显示在SA和BAP能显着降低桃果相对电导率,说明这两种物质能够降低桃果细胞的损伤水平。抗病相关酶活测定结果表明SA、Glu和BAP明显诱导桃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本文筛选发现SA、BAP和GABA能够提高桃果对P.amygdial的抗病能力,同时SA能够降低桃果相对电导率、CAT活性和增强SOD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桃果是否通过激活SAR途径响应P.amygdali侵染。首先,采用qRT-PCR检测了接种P.amygdali后桃果SA途径相关基因PpICS2、PpPAL(合成途径),PpWRKY2、PpNPR1(信号途径),以及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PR)基因PpPR1、PpPR2和PpPR5的表达。发现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着上调,说明侵染后桃果SAR途径被迅速激活。接下来,本文选用SA类似物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SA合成抑制剂1-氨基苯并三唑(1-aminobenzotriazole,ABT)和SA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下(0.3、1.0和3.0mmol/L)对P..amygdail离体生长的影响。平板实验表明3.0 mmol/L BTH、ABT和SA显着抑制了P.amygdali菌丝扩展。接着,采用果实接种和qRT-PCR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3、1.0和3.0mmol/L)SA喷施桃果后P.amygdali的侵染病斑直径和组蛋白H3(histone H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发现1.0 mmol/L SA处理后桃果病斑直径最小,病原菌histone H3基因表达量最低,而0.3 mmol/L SA处理无明显效果。说明1.0 mmol/LSA处理效果最好。本文还研究了 1.0 mmol/LSA、BTH和ABT处理桃树枝条、桃果后P.amygdali的侵染能力。枝条接种试验表明BTH和SA处理均显着降低病斑直径,减少发病率,而ABT处理后病斑直径增大。桃果接种试验表明BTH和SA明显提高桃果内源SA含量,降低病斑直径,病原菌histone H3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而ABT抑制内源SA含量,增大病斑直径,病原菌histone H3表达量显着上升,说明SA提高桃果的抗病能力可能与内源SA含量有关。同时通过检测桃果中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分析喷施SA、BTH和ABT后桃果的氧化损伤水平,发现SA和BTH明显降低桃果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而ABT起相反作用,说明SA和BTH能够降低桃果细胞的损伤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 1.0mmol/L SA、BTH和ABT对桃果的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代谢、抗病相关酶活和SA途径相关基因的影响。ROS检测结果表明SA和BTH显着增加桃果H2O2和超氧阴离子含量,诱导ROS积累,而ABT抑制了 ROS积累,说明SA和BTH提高桃果的抗病能力和ROS积累有关。抗病相关酶活测定结果显示SA和BTH均可诱导提高桃果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β-1,3-GA)和SOD活性,并抑制CAT活性。而ABT则诱导CAT活性,并显着抑制PAL和SOD活性。qRT-PCR结果表明SA和BTH均能增强桃果中SA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而ABT则抑制桃果中PpPAL、Pp WRKY2、PpPR1、PpPR2和PpPR5的表达,说明ABT通过抑制PpPAL的表达来降低桃果的抗病能力。这些结果说明SA能够降低桃果细胞损失水平、诱导ROS积累、调节抗性相关酶活和增强防御基因表达,从而诱导激活桃果的系统获得抗性。本文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分别沉默桃果中的PpICS2和PpNPR1后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沉默PpICS2、PpNPR1均能显着抑制桃果内源SA含量,增大病斑直径,显着抑制PR基因的表达,病原菌histone H3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而复施1.0 mmol/LSA能使PR基因的表达上升。说明复施SA能够一定程度上恢复沉默后导致的桃果抗病基因下调。最后本研究还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过量表达技术在桃果中过量表达PpICS2和PpNPR3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发现过量表达PpICS2能够显着增加桃果内源SA含量,减小病斑直径,提高PR基因的表达量,病原菌histone H3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而过量表达PpNPR3后抑制内源SA含量,增大病斑直径,抑制桃果PR基因的表达,病原菌hsitone H3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这些结果表明,PpICS2和PpNPR1能够正调控桃果对P.amygdali的抗病能力,而PpNPR3负调控桃果对P.amygdali的抗病能力。综上所述,SA能够通过降低桃果细胞损伤水平、诱导活性氧积累、调节抗病相关酶活性、增加内源SA含量、并激活SAR信号转导途径来提高桃果对P.amygdali的抗病能力,其中PpICS2和PpNPR1在此途径中起正调控作用。本研究将为绿色防控桃拟茎点霉,激活桃果系统获得抗性提供理论支持。

王翠兰[2](2021)在《杀菌剂和植物抗病激活剂对油茶炭疽病病菌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油茶炭疽病病原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目前引起油茶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主要危害油茶叶片及果实,严重影响油茶健康生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研究了植物抗病激活剂及杀菌剂对油茶炭疽菌的活性,以期为油茶炭疽病的绿色防治提供理论支持,为有害生物防治中“减药增效”提供方法。1.根据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十五里村油茶种植基地,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菌为两种菌种,分别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 f.sp.Camelliae复合群和果生刺盘菌C.fructicola。2.采用了离体叶片法,测定了水杨酸、芸苔素内酯、茉莉酸甲酯、井岗霉素、苯并噻二唑等5种植物抗病激活剂对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诱抗活性。水杨酸诱抗效果最优,最佳使用浓度为150 mg/L。水杨酸对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诱导抗病性可以持续15-20 d,在水杨酸处理后第6天,诱抗效果达到最高,为59.55%;150 mg/L水杨酸喷洒于油茶叶片后的第2天,将胶孢炭疽菌分生孢子无伤接种于油茶植株,24 h后电镜观察发现,病原菌分生孢子出现异常萌发。3.水杨酸喷雾处理油茶苗,于1、2、4、6、10、15、20 d,测定叶片中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超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在一段时间内升高,达到峰值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为CK的1.87倍,超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CK的1.93倍,过氧化物酶活性为CK的4.64倍,之后均呈下降趋势;水杨酸处理组可溶性蛋白质、超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着高于CK。4.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及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病菌的毒力。其中咪鲜胺的菌丝生长抑制活性最强,EC50为0.129 mg/L;孢子萌发抑制活性中咪鲜胺的活性最高,EC50为43.852 mg/L。将水杨酸和咪鲜胺进行了增效复配,水杨酸:咪鲜胺为1:2时,对油茶炭疽病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68.41%,增效比为1.32,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本文研究了5种植物抗病激活剂对油茶的诱导抗病性,发现水杨酸在150 mg/L剂量时诱导活性最强。水杨酸处理后油茶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超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升高。水杨酸和咪鲜胺复配有显着增效作用。研究结果为油茶炭疽病绿色防治提供了依据。

张越,杨冬燕,张乃楼,齐欣,郝泽生,陈蕾,范志金[3](2020)在《植物抗病激活剂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植物激活剂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无直接抗病活性或者直接抗病活性很低,但它们可以显着提高植物的免疫防御能力,从而使植物产生持久、广谱而滞后的抗病性。与传统农药比较,这类农药作用于植物而不直接作用于病原物,可以避免病原物对药剂的抗药性,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态农药"。本文对植物抗病激活剂的概念和商品化品种、作用机制、化学小分子植物激活剂的先导发现和结构优化等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对植物激活剂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本团队多年的工作基础,提出了植物激活剂创制的方向和研究思路。

施云龙[4](2020)在《茶树抗炭疽病和抗冻机制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真菌病害和低温是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的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因素,对茶叶品质和产量有重要影响,备受关注。本研究以茶树炭疽病和冻害为研究对象,探索茶树抵御这两种胁迫的分子机制及调控网络,寻找可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利用的抗性相关分子标记,以期加快茶树的抗性育种进程,实现多基因有效聚合,促进茶树高抗多抗育种,为茶树高质量生产提供基础。本文以‘龙井43’为主的多个茶树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转录组、双重转录组、基因克隆、高效液相色谱(HPLC)、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平行反应监测(PRM)、色差分析和叶绿体荧光参数(Fv/Fm)测定等技术,研究茶树炭疽病感病叶的真菌多样性,揭示病原菌种类及致病活力,为活体或者离体实验提供致病菌;建立茶树炭疽菌有伤接种和快速感染的方法,开发茶树炭疽病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了解关键基因、蛋白和植物激素的作用,明确茶树和炭疽菌的互作机制;开发茶树多品种抗冻性快速评价体系和相关分子标记,为抗寒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真菌多样性结果显示,茶树健康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柱隔孢属Ramularia丰度较高,炭疽病发病叶前中期炭疽病菌属Colletotrichum的菌群比例显着上升,发病中后期炭疽病菌属的菌群比例稍有下降,而假拟盘多毛孢属Pseudopestalotiopsis显着增加。炭疽菌属是茶树炭疽病的主要致病菌属,假拟盘多毛孢属菌群在中后期显着增加,与前者共同作用,扩大病斑和形成其它病症。(2)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结果表明,初代分离菌回接后,对新感染病斑再进行组织分离的方法,相比单一使用组织分离法或者稀释法,杂菌较少,效果最好。本研究分离的9株菌株中有6株是炭疽病菌,分离率67%。分子鉴定结果显示,涉及45种纯化菌株的种类,主要优势致病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或其复合种。(3)两个易感病品种(‘龙井43’和‘浙农139’)健康叶和感病叶的转录组分析表明,‘龙井43’叶片检出差异表达基因1621个,‘浙农139’则达到3089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传导和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这两条重要的KEGG代谢通路中,同时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催化活性、细胞壁变化等GO通路。对ALD1、NPR1和PR1等多个关键基因进行克隆,明确其核苷酸序列,并对其氨基酸序列在线分析,预测其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模型。HPLC结果显示茶树感染炭疽病后内源性水杨酸含量显着提高,qRT-PCR结果表明感病叶中的ALD1、NPR1和PR1等基因表达显着上调。在茶树上第一次证实PR1蛋白和内源性水杨酸是炭疽病感染过程的关键化合物,它们对茶叶抗炭疽病的免疫激活反应起关键作用,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4)建立改良的有伤接种和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茶树抗病性判断方法,检测表明:‘LCS’、‘4-52’和‘4-147’属于抗病品种,WM1、WM3和‘FZ-0’属于易感病品种。番红固绿染色法结果表明:茶树品种的抗病性差异可能源于细胞壁变化的快慢和木质素含量的增加量。建立2个茶树品种(‘LCS’和‘WM3’)和5个时间点(0 h、12 h、30 h、72 h和120 h)和炭疽菌TJB44的具有时间分辨的双重转录组数据库,结果表明:共有7425 DEGs参与茶树抵御炭疽病的过程,主要集中在细胞壁相关、次级代谢产物、酶类、植物激素、过氧化物、信号传递、转录因子、PR蛋白等过程,抗病性强的品种可能在感染初期能快速响应炭疽菌入侵信号,通过细胞壁的变化和植保素的产生等对炭疽菌的定植有减缓和阻止作用;共有3697个DEGs参与炭疽菌入侵过程,发现炭疽菌的致病能力与植物毒素(Cerato-ulmin、Cerato-platanin)、果胶裂解酶等破坏茶树细胞壁的酶类、伏鲁宁小体、CAP20蛋白和CFEM效应子等显着相关。PRM蛋白质定量验证结果表明:茶树几丁质酶(CHIT)、类甜蛋白(TLP)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72h处理组显着上调,这些酶降解炭疽菌细胞壁成分,与转录组结果一致;‘LCS’健康叶PR1蛋白含量显着高于‘WM3’;处理组该蛋白含量减少,而PR1基因显着上调,可能是PR1蛋白由于在抗病过程中发挥作用而被消耗,消耗量大于合成量。双重数据库揭示了炭疽菌入侵和茶树防御的相关基因及其编码产物,为深入研究茶树和炭疽菌互作分子机制提供基础。(5)使用田间观测法测定47个茶树品种的冻害系数(H),有效判断不同茶树品种的抗冻性差异。茶树枝条在-15℃冷冻2 h后置于室温5 h,其Fv/Fm、psbA基因的表达水平、色差中的绿红(a)指标与不同茶树品种的抗冻性差异相关。研究发现,a指标冷冻前后的比值Ra和Fv/Fm冷冻前后的比值RFv/Fm与H呈现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H=30.03-10.82Ra(n=47,P值<0.01)和H=60.31-50.09RFv/Fm(n=47,P值<0.01)。qRT-PCR结果显示抗冻性强的茶树品种在冷冻胁迫后仍能保持较高的psbA基因表达水平,有利于D1蛋白的从头合成和维持光系统2(PSII)活力。这些指标能快速评价茶树品种抗冻性,有利于加速茶树抗冻能力筛选进程。

彭谦泽[5](2020)在《香草硫缩病醚防治茄科作物病毒病的应用及机理探究》文中提出病毒病目前已经发展成危害茄科蔬菜生产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危害其品质和产量,生产上缺乏有效防治药剂。香草硫缩病醚(Xiangcaoliusuobingmi,以下简称XCLSBM)是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团队研发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新型化合物,前人研究表明其能提高辣椒防御酶活性,激活辣椒ABA信号通路。但目前关于XCLSBM在植物中的内吸传导特性和残留消解动态缺乏研究,对其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机理也不清楚。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开展了研究,以期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XCLSBM以不同处理方式处理辣椒后,分析其在辣椒上的内吸传导特性和残留消解动态。XCLSBM内吸传导试验发现,其在辣椒植株中具有双向传导能力,并且向顶传导的效率大于向基传导的效率;XCLSBM残留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其在温室栽培的辣椒植株、大田辣椒植株和果实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2、1.0、2.0 d,为易降解农药。2.XCLSBM处理感染CMV的番茄后,分析其对CMV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番茄的免疫激活作用。治疗和保护试验均表明XCLSBM抑制番茄CMV病毒量的积累。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在玉米素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油菜素内酯合成等信号通路;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在莽草酸途径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生物合成、玉米素合成等激素相关代谢通路,结果表明XCLSBM能激活植物激素通路相关基因。进一步的试验验证了XCLSBM诱导番茄JA、SA、ABA、Eth、Auxin等途径的关键基因上调表达,其上调表达最大值在药剂作用后的第3~5 d;XCLSBM间隔6 d施药2次时,JA、SA通路的标志基因在施药后均上调表达,CMV病毒积累量在施药后均受到抑制,而且施药后带毒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3.XCLSBM田间防治植物病毒病。XCLSBM田间防治番茄CMV的相对防效为57.72%,防治番茄TMV相对防效为29.16%,其相对防效与对照药剂差异不显着;防治辣椒主要病毒病的相对防效为63.65%,其相对防效显着好于对照药剂。综上所述,XCLSBM属于易降解农药,半衰期时间短,对环境安全造成的危害风险较小;XCLSBM调控番茄多种重要激素基因,特别是防御相关激素通路标志基因,推测其通过激活植物免疫进而有效抑制植物病毒;XCLSBM田间防治番茄CMV和辣椒病毒病均有较好的防效。这些结果可以为该药剂的科学合理施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赵斌,陈来,张乃楼,范志金[6](2018)在《新型杀菌化合物靶标识别及其靶向候选药剂设计概述》文中研究指明新型杀菌剂的创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克服抗药性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杀菌剂作用机制或靶标是新杀菌剂分子设计合成和创制开发的重要基础,因此作用机制或靶标研究的滞后会阻碍新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或新品种的创制。鉴于此,本文对目前杀菌剂作用靶标的识别及靶向杀菌剂的分子设计进行了概述。首先阐述了基于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和药物亲和层析技术在靶标识别中的应用;其次概述了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在分子靶标验证中的应用;最后以strobilurin A为先导的Qo位点抑制剂、以肉桂酸为先导的卵菌抑制剂、以萎锈灵为先导的琥珀酸脱氢酶和植物免疫激活剂等不同类型的靶向杀菌剂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

陈来[7](2018)在《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先导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激活剂作为一类新型的绿色农药,在生产实践中常与杀虫剂或杀菌剂复配使用。为寻找具有潜在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利用农药前药的原理,本论文将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活性亚结构单元3,4-二氯异噻唑、1,2,3-噻二唑杂环与高活性的Strobilurins、丙烯酰胺吗啉、三唑及咪唑杀菌剂先导结构相结合,本论文设计合成了4个系列共99个新型目标分子。所有的目标分子化学结构均经过NMR、HRMS或元素分析表征,每个系列均培养了代表性化合物的单晶,并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证其化学结构。对所有目标分子均进行系统的杀菌活性筛选和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评价。设计合成了47个基于3,4-二氯异噻唑、1,2,3-噻二唑和噻唑哌啶与Strobilurins相结合的系列Ⅰ化合物。杀菌活性筛选结果发现:化合物I-1、I-4、I-6、I-7、I-10、I-12、I-27和I-29表现出广谱的杀菌活性,尤其是I-12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的EC50分别为0.07和0.49μg/mL,与对照药嘧菌酯相当;I-27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油菜菌核病菌(S.sclerotiorum)和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的EC50分别为2.68、0.44和0.01μg/mL,显着优于对照药嘧菌酯。田间实验验证,化合物I-12和I-27对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防效显着高于嘧菌酯和肟菌酯;I-12和I-27对黄瓜霜霉病(Pseudoperponspora cubensis)的防效与吡唑醚菌酯相当,显着高于肟菌酯。诱导抗病活性评估发现:化合物I-12在100μg/mL时,展现79%的诱导烟草抗TMV的活性,与阳性对照宁南霉素和TDL相当。设计合成了14个基于3,4-二氯异噻唑、1,2,3-噻二唑及噻唑基与丙烯酰胺吗啉相结合的系列Ⅱ化合物。杀菌活性筛选发现:系列Ⅱ的抑菌活性相对较低。仅化合物II-1,在100μg/mL时,对黄瓜霜霉病菌(P.cubensis)的抑制活性达100%,与烯酰吗啉和丁吡吗啉活性相当;在相同浓度下,化合物II-1也显示了60%的诱导烟草抗TMV的活性,与阳性对照TDL相当。设计合成了9个基于3,4-二氯异噻唑、1,2,3-噻二唑基与三唑相结合的系列Ⅲ化合物。杀菌活性筛选发现:系列Ⅲ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很好的离体杀菌效果,尤其是III-2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禾谷丝核病菌(R.cerealis)和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的EC50值分别为6.98、2.73和3.07μg/mL,活性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粉唑醇。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评估发现:在100μg/mL下,III-2钝化TMV的活性达81%,与阳性对照药病毒唑相当;诱导烟草抗TMV的活性达61%,与阳性对照药TDL和异噻菌胺相当。设计合成了15个基于3,4-二氯异噻唑环与咪唑相结合的系列Ⅳ化合物。系列Ⅳ分子采用新的分子设计和创制模式,首先以抑霉唑为先导确定目标分子骨架,运用分子对接优化设计,合成预期具有高活性的化合物,接着生物活性筛选及靶标验证。生物活性筛选发现:与阳性对照药噻康唑和抑霉唑相比,化合物IV-R-7、IV-R-11、IV-R-12和IV-S-11均表现出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其中,IV-R-7对禾谷丝核菌(R.cerealis)的EC50值低至0.02μg/mL;IV-S-11在100μg/mL下,完全抑制黄瓜灰霉病菌(B.cinerea),与抑霉唑和噻康唑相当;此外IV-S-1在1.56μg/mL时,抑制黄瓜霜霉病菌(P.cubensis)的活性高达90%,而抑霉唑和噻康唑仅为10%。初步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基于Q-PCR检测和电镜观察发现,IV-R-12通过抑制BcCYP51(反馈调节基因)基因表达系统干扰细胞壁形成,类似于噻康唑和抑霉唑的作用模式。所有的生物活性结果验证了系列Ⅳ的分子设计模式具有效率,为新农药的创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维。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设计合成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农药减量施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成英,赵晓珍,李冬雪,陈卓[8](2017)在《利用植物免疫原理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植物免疫学科得到迅猛的发展,植物免疫在防御机制构成、防御反应等方面的原理不断明晰。由于植物免疫可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使用,在农作物病虫害控制方面显示出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笔者从植物免疫的起源与发展、植物免疫的作用模式等角度介绍了植物免疫的基本原理,从PAMP-PRRs、病原物效应子与植物防御物质,以及病原菌效应子与植物基因等方面阐述了病原菌—植物互作的分子机理。分析了水杨酸、茉莉酸、乙烯和油菜素内脂等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功能,探讨了植物免疫在植物激活剂创制和抗病育种中的开发与应用,并对植物免疫的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景朋[9](2017)在《病毒病导向的新型1,2,3-噻二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植物病毒病很久以来就是农业生产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一类病害,是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植物病害。常见的植物病毒病接近1000种,是由700多种病毒造成的,全世界每年因植物病毒危害农作物的损失达数百亿美元。因此,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成了植保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植物病毒的传染方式主要包括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其中以昆虫介体传播方式最为严重:全世界昆虫介体378种,传播275种植物病毒,而蚜虫介体就有193种,传播205种植物病毒。所以,蚜虫被称为首要媒介昆虫。鉴于此,在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策略上,一方面,要研究有效的抗植物病毒药剂,治疗感染病毒的寄主植物;另一方面,可以重点防治植物病毒的昆虫介体,通过“治虫防病”的策略来控制植物病毒病的发生和为害。当然,若能发现兼具治虫防病的双功效化合物,就可以一举两得发挥更好的作用。为了控制植物病毒病的危害,从控制媒介蚜虫的间接防治和发现抗病毒药剂的直接防治入手,本论文从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arnesene,简称EBF)类似物和植物抗病诱导剂1,2,3-噻二唑类似物噻酰菌胺(tiadinil,简称TDL)两方面出发开展研究,期望发现具有多重功效的活性化合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发现新型治虫防病双功效化合物,以EBF为先导,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1,2,3-噻二唑环引入到EBF分子中,设计合成了四个系列共52个结构新颖的含1,2,3-噻二唑环EBF类似物,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IR、HRMS确证。采用 HPLC和NMR两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初步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EBF类似物稳定性得到提高,为进一步的应用奠定基础。(2)为了筛选高活性化合物,对EBF类似物进行了驱避行为活性、杀虫活性及抗病毒活性测试。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物对桃蚜兼具驱避和杀虫活性,其中含酯基的I-A类化合物驱避活性突出,酰胺键的N上具有杂环基团取代的I-D类化合物杀虫活性突出。化合物I-A01、Ⅰ-B01、Ⅰ-B02和Ⅰ-C10在四种作用方式(钝化、保护、治疗及诱导活性)下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活性均比较突出,与对照药剂病毒唑活性相当。综合考虑各方面活性,化合物Ⅰ-A01和Ⅰ-C10可作为治虫防病高活性化合物进一步研究。(3)为了研究EBF类似物的作用机制,分别进行了类似物与蚜虫嗅觉结合蛋白(ApisOBPs)和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TMVCP)的结合试验,结果表明:①目标物Ⅰ-A01、Ⅰ-A02、Ⅰ-A03、Ⅰ-C01、Ⅰ-C11、Ⅰ-D03、Ⅰ-D11、Ⅰ-D12 与 ApisOBP3、ApisOBP7 和 ApisOBP9 均表现出较好的亲和力,具有与先导EBF相似的结合特性,且结合活性高于EBF;②上述结合活性高的化合物对桃蚜的驱避活性也较突出,驱避率均在60%以上,而其余结合活性差的化合物的驱避活性也较低,由此推测,ApisOBPs是EBF类似物的作用靶标;③分子对接结果表明:EBF类似物与MvicOBP3氨基酸残基之间主要是疏水作用,不同化合物的结构有差异,导致它们疏水性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蛋白结合活性;④抗病毒活性突出的四个目标化合物Ⅰ-A01、Ⅰ-B01、Ⅰ-B02和Ⅰ-C10,与TMV CP的结合力较强,所以TMV CP可能是它们的作用靶标。(4)为了顺利制备目标物,合成了中间体P和H两个系列共38个EBF类似物,其中32个未见文献报道,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探究,获得合成中间体P的最优反应条件:1eq K2CO3缚酸剂、0.1eq KI催化剂、乙腈做溶剂、添加3eq的DDAO,香叶基氯与取代苯胺在25℃下反应4h制得中间体P;制备中间体H的方法:采用温和还原剂NaBH3CN、无水ZnCl2做催化剂,香叶醛和杂环胺在甲醇中反应0.5~2h制得中间体H。有趣的是,驱避活性测试发现:除了 P-15外,两类中间体在5 μg剂量下均对桃蚜表现出一定驱避活性,化合物P-13、H-09和H-12活性尤为显着,驱避率分别为62.0%、62.5%和64.6%。(5)为了获得高抗病毒活性化合物,以植物抗病诱导剂噻酰菌胺为先导,将酰腙键引入结构中替代其中的酰胺键,并对其中的苯环和1,2,3-噻二唑环上的取代基逐步优化,设计合成Ⅱ和Ⅲ两个系列总计51个结构新颖的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1H NMR、IR、EA或HRMS确证,并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获得了目标物Ⅱ-17和Ⅲ-08的单晶结构。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和离体杀菌活性测试,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①目标化合物在500 μg/mL浓度下对烟草花叶病毒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活体治疗活性,其中化合物Ⅱ-01、Ⅱ-02、Ⅲ-21和Ⅲ-24的活性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和噻酰菌胺,而接近于宁南霉素的活性;②目标化合物普遍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尤其是Ⅲ-04和Ⅲ-24对苹果腐烂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8 μg/mL和1.5μg/mL、3.9μg/mL和3.1μg/mL,并且二者的抗TMV活性均在40%以上,可作为候选药物分子进一步研究。③杀菌活性构效关系分析表明:苯环上的取代基种类和位置对活性影响显着,一般苯环上取代基为4-位含卤素基团时,对活性提高最为有利;当苯环上取代基保持不变时,1,2,3-噻二唑环上4-位的取代烷基随着碳链增长,抑菌活性逐渐增强。综上所述,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三大系列共141个(135个未见文献报道)化合物,结构均经过1H NMR、IR、HRMS或元素分析确证。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发现四个具有双重功效的候选高活性化合物Ⅰ-A01、Ⅰ-C10、Ⅲ-04和Ⅲ-24,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蛋白结合试验初步研究了目标物的分子作用机制,并且通过对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较系统地探明了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规律,为进一步的新型治虫防病药剂创制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李娟娟[10](2014)在《异噻唑和1,2,3—噻二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是一种寄主范围广、传染性高的植物病毒,长期以来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新型农药植物激活剂是TMV综合防控的有效绿色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了含N和含S的高活性化合物3,4-二氯异噻唑-5-羧酸以及实验编号为ly3-51-9、ly3-51-1、ly5-13-1、ly5-18-1的4个化合物的诱导抗病活性。先利用TMV感染烟草后会在叶片上形成枯斑,通过观察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枯斑数量的不同来计算药物对TMV的抑制效果。噻酰菌胺(TDL)和异噻菌胺为诱导模式对照药,宁南霉素为治疗、保护、钝化模式对照药。为了能直观的观察TMV在寄主植物体内的扩增和侵染情况,利用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FP)作为示踪因子来观察。把含有GFP基因的TMV表达载体p35S:30B:GFP转化到农杆菌EHA105,通过浸润法本氏烟草叶片,对实验药物进行治疗、钝化和诱导三种模式的研究。杀虫剂虫酰肼作为阴性对照药剂,其他对照药和前面相同。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LY3-51-1、LY3-51-9、LY5-13-1、LY5-18-1和3,4-二氯异噻唑-5-羧酸都能产生诱导活性,其中除LY5-13-1外都具有等同于或高于苯并噻二唑(BTH)和噻酰菌胺(TDL)的诱导活性。不同品种的烟草间药效有细微差异。此外,通过GFP示踪还表明,药物的有效期约为3周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逐渐减弱,药效越好持续的时间越久。研究结果的对新农药创制具有指导意义。

二、植物激活剂的研究开发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激活剂的研究开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水杨酸诱导桃果抗桃拟茎点霉侵染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1 桃拟茎点霉的研究进展
    2 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2.1 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
        2.2 植物抗病性生理生化机制
        2.3 植物抗病性诱导因子
    3 水杨酸的研究进展
        3.1 水杨酸概述及生理功能
        3.2 水杨酸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
        3.3 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的转录因子
        3.4 水杨酸可以延长果实的储藏期
        3.5 水杨酸可以增强果实的抗逆性
        3.6 水杨酸的抗病机理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外源化学物质诱导桃果抗桃拟茎点霉的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植物材料
        1.2 实验菌株
        1.3 化学物质
        1.4 生化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病原菌的活化与鉴定
        2.2 桃果实致病性测定
        2.3 桃果实电导率的测定
        2.4 桃果抗性相关防御酶系活力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外施多种化学物质诱导桃果抗P.amygdali
        3.2 外施多种化学物质影响桃果电导率
        3.3 外施多种化学物质对桃果抗病相关酶系的影响
    4 讨论
第二章 水杨酸诱导桃果抗桃拟茎点霉的机制
    1 实验材料
        1.1 植物材料
        1.2 实验菌株
        1.3 化学物质
        1.4 生化试剂
        1.5 引物合成与测序
    2 实验方法
        2.1 平板抑菌试验
        2.2 致病性测定
        2.3 活性氧(ROS)的检测
        2.4 氧化损伤的检测
        2.5 水杨酸含量测定
        2.6 桃果抗性相关防御酶系活力测定
        2.7 桃果PpNPR1、PpNPR3及PpICS2序列克隆
        2.8 VIGS载体构建
        2.9 构建瞬时过量表达载体
        2.10 农杆菌重悬浮并侵染植物
        2.11 实时荧光定量PCR
        2.12 提取烟草总蛋白
        2.13 Western blot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桃果SAR途径响应P.amygdali侵染
        3.2 SA、BTH和ABT对P.amygdali菌丝扩展和分生孢子器的影响
        3.3 SA、BTH和ABT对桃果、枝抗P.amygdali的影响
        3.4 外施SA、BTH和ABT对桃果活性氧、抗性酶系和SA途径影响
        3.5 沉默PpNPR1、PpICS2对桃果生理、抗P.amygdali和SA途径影响
        3.6 过量表达PpNPR3、PpICS2对桃果生理、抗P.amygdali和SA途径影响
    4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杀菌剂和植物抗病激活剂对油茶炭疽病病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油茶病害研究现状
        1.1.1 油茶主要病害
        1.1.2 油茶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1.2 植物抗病激活剂研究现状
        1.2.1 植物诱导抗病性
        1.2.2 植物抗病激活剂诱导抗性作用机制
        1.2.3 国内外植物抗病激活剂研究与应用概况
        1.2.3.1 国外植物抗病激活剂研究现状
        1.2.3.2 国内植物抗病激活剂研究现状
        1.2.3.3 杀菌剂与植物抗病激活剂混配防治植物病害研究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3.1 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2.油茶炭疽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病原菌分离及纯化方法
        2.2.2 致病性测定方法
        2.2.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方法
        2.2.4 病原菌分子鉴定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油茶炭疽病病害症状
        2.3.2 致病性测定结果
        2.3.3 病原菌形态学特征
        2.3.4 病原菌基因序列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3.植物抗病激活剂对油茶诱导抗病活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植物抗病激活剂对油茶炭疽病病原菌室内活性测定
        3.2.1.1 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3.2.1.2 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2.2 植物抗病激活剂对油茶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3.2.2.1 植物抗病激活剂诱抗活性测定
        3.2.2.2 植物抗病激活剂最佳浓度筛选
        3.2.2.3 植物抗病激活剂持效期测定
        3.2.3 植物抗病激活剂处理叶片上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情况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植物抗病激活剂对油茶炭疽病病原菌室内活性测定
        3.4.1.1 菌丝生长活性测定结果
        3.4.1.2 分生孢子萌发活性测定结果
        3.4.2 植物抗病激活剂对油茶抗病性诱导作用
        3.4.2.1 5种植物抗病激活剂对油茶的诱抗效果
        3.4.2.2 水杨酸不同浓度处理下对油茶炭疽病的诱抗效果
        3.4.2.3 水杨酸诱导油茶抗病性的持效性
        3.4.3 诱导处理叶片上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情况
    3.5 结论与讨论
4.水杨酸诱导油茶抗病性生理机制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水杨酸诱导后油茶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4.2.2 诱导抗性的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4.2.2.1 粗酶提取液的制备
        4.2.2.2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4.2.2.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4.2.2.4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
    4.3 数据整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水杨酸处理对油茶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4.2 水杨酸处理对油茶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
        4.4.3 水杨酸对油茶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响
    4.5 结论与讨论
5.杀菌剂与植物抗病激活剂增效配比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菌种材料
        5.1.2 供试药剂
    5.2 试验方法
        5.2.1 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活性测定
        5.2.1.1 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5.2.2.2 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5.2.2 杀菌剂与植物抗病激活剂室内配比筛选
    5.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5.4.2 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5.4.3 杀菌剂与植物抗病激活剂室内配比筛选
    5.5 结论与讨论
6.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植物抗病激活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激活剂的概念与分类
    1.1 植物激活剂的概念
    1.2 植物激活剂的种类
    1.3 商品化的主要植物激活剂简介
2 植物激活剂作用机制
    2.1 植物的PTI和ETI免疫系统
    2.2 植物激活剂的信号转导通路
        2.2.1 乙烯及其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2.2.2 水杨酸及其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2.2.3 茉莉酸及其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2.2.4 一氧化氮及其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2.3 系统获得抗病性(SAR)和诱导系统抗病性(ISR)
3 化学小分子植物激活剂的先导发现和结构优化
4 植物激活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4)茶树抗炭疽病和抗冻机制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1.2.1 危害和发生规律
        1.2.2 炭疽病菌的鉴定和分类
        1.2.3 分子机理研究
        1.2.4 防治措施
    1.3 炭疽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1.3.1 炭疽菌侵染过程
        1.3.2 炭疽菌相关分子模式
        1.3.3 效应子
    1.4 植物对炭疽病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1.4.1 细胞壁
        1.4.2 植物超敏反应
        1.4.3 R基因
        1.4.4 PR蛋白
        1.4.5 水杨酸
        1.4.6 植保素
    1.5 茶树抗冷指标的研究进展
        1.5.1 生理生化指标
        1.5.2 分子指标
    1.6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目标
第2章 茶树病害叶片真菌多样性测序和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和处理
        2.2.2 试剂与设备
        2.2.3 真菌总DNA提取和检测
        2.2.4 ITS序列片段PCR扩增和检测
        2.2.5 测序文库制备和高通量测序
        2.2.6 测序下游分析
        2.2.7 数据处理和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总DNA提取和PCR扩增质量
        2.3.2 测序质量和物种注释结果
        2.3.3 物种组成结果
        2.3.4 真菌多样性结果
        2.3.5 物种差异结果和主要优势菌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茶树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分子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和处理
        3.2.2 试剂和设备
        3.2.3 改良PDA培养基平板配制
        3.2.4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
        3.2.5 病原菌致病力测试和菌株保藏
        3.2.6 病原菌菌种分子鉴定
        3.2.7 数据处理和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
        3.3.2 致病力测试结果
        3.3.3 菌种分子鉴定结果
    3.4 小结
第4章 茶树炭疽病转录组分析和水杨酸相关基因克隆表达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和处理
        4.2.2 试剂和设备
        4.2.3 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4.2.4 cDNA文库建立和高通量测序
        4.2.5 转录本组装,功能注释和下游分析
        4.2.6 实时荧光定量qRT-PCR验证
        4.2.7 水杨酸含量HPLC法测定
        4.2.8 基因克隆和测序
        4.2.9 数据处理和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茶树炭疽病感染症状
        4.3.2 RNA提取质量
        4.3.3 转录组测序结果
        4.3.4 实时荧光定量结果
        4.3.5 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4.3.6 水杨酸测定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炭疽菌与茶树互作双重转录组的构建和相关蛋白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和处理
        5.2.2 试剂和设备
        5.2.3 接种叶片染色观察
        5.2.4 互作双重转录组的构建和高通量测序
        5.2.5 测序下游分析
        5.2.6 茶树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5.2.7 蛋白质前处理
        5.2.8 目的蛋白PRM定量验证
        5.2.9 数据处理和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叶片有伤接种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5.3.2 叶片有伤接种的染色观察结果
        5.3.3 茶树叶片RNA和总蛋白提取质量
        5.3.4 互作双重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和比对
        5.3.5 茶树差异表达基因和富集分析
        5.3.6 炭疽菌差异表达基因和富集分析
        5.3.7 PRM蛋白定量验证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茶树抗冻评价体系的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和处理
        6.2.2 试剂和设备
        6.2.3 冻害情况的田间调查和统计
        6.2.4 冷冻处理
        6.2.5 Fv/Fm参数测定
        6.2.6 psbA和 psbD基因表达研究
        6.2.7 色差测定
        6.2.8 数据处理和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茶树冻害发生情况
        6.3.2 不同茶树品种的抗冻性情况
        6.3.3 不同茶树品种抗冻性对于Fv/Fm参数的影响
        6.3.4 不同茶树品种抗冻性对于PSII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
        6.3.5 不同茶树品种抗冻性对于叶色变化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7.2 展望
附录
    附表
    附图
    附录1 PRM验证蛋白序列
参考文献

(5)香草硫缩病醚防治茄科作物病毒病的应用及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植物病毒病
        1.1.1 黄瓜花叶病毒
        1.1.2 烟草花叶病毒
        1.1.3 辣椒叶脉斑驳病毒
        1.1.4 蚕豆萎蔫病毒2
    1.2 主要的植物抗病毒药剂
        1.2.1 植物激活剂
        1.2.2 病毒抑制剂
    1.3 农药内吸传导及残留消解研究进展
        1.3.1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内吸传导
        1.3.2 农药的残留分析
    1.4 植物组学概念及研究进展
        1.4.1 植物转录组学
        1.4.2 植物蛋白组学
        1.4.3 植物代谢组学
    1.5 植物激活剂机理研究进展
        1.5.1 植物免疫系统
        1.5.2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
        1.5.3 植物激活剂作用机理
    1.6 植物激活剂剂应用进展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香草硫缩病醚内吸传导特性和残留消解动态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建立检测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及准确度
        2.2.2 香草硫缩病醚的内吸传导特性
        2.2.3 香草硫缩病醚的降解特性
    2.3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香草硫缩病醚防治番茄CMV作用机制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1.1 试剂与引物
        3.1.2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植物材料与培养方法
        3.2.2 药剂处理方法
        3.2.3 植物总RNA提取
        3.2.4 CMV-AN发病表型与进化关系分析
        3.2.5 RT-q PCR分析CMV累积量
        3.2.6 转录组分析
        3.2.7 代谢组分析
        3.2.8 RT-q PCR分析相关基因表达量
        3.2.9 叶绿素含量测定
        3.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MV-AN的病症表型及进化关系
        3.3.2 香草硫缩病醚对CMV的防治效果
        3.3.3 香草硫缩病醚对感病番茄基因转录水平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3.3.4 香草硫缩病醚调控番茄重要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3.3.5 香草硫缩病醚二次喷施对番茄激素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3.4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香草硫缩病醚·氨基寡糖素田间防治茄科作物病毒病
    4.1 试验地点
    4.2 试验材料
        4.2.1 供试植物
        4.2.2 试剂和引物
        4.2.3 试验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番茄病毒田间接种
        4.3.2 田间药剂喷施
        4.3.3 病毒检测
        4.3.4 调查方法
        4.3.5 统计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病毒病的田间检测
        4.4.2 香草硫缩病醚田间防治番茄CMV、TMV相对防效
        4.4.3 香草硫缩病醚田间防治辣椒主要病毒病相对防效
    4.5 讨论与小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B:试验仪器
附录 C:CMV比对序列信息表
致谢

(7)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先导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植物抗病激活剂
        1.1.1 植物抗病激活剂的概述
        1.1.2 植物抗病激活剂的作用机制
        1.1.3 植物抗病激活剂开发及发展现状
    第二节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
        1.2.1 Strobilurins类概述
        1.2.2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1.2.3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吗啉类杀菌剂
        1.3.1 吗啉类杀菌剂概述
        1.3.2 丙烯酰胺吗啉类杀菌剂的合成
        1.3.3 吗啉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研究
    第四节 三唑类杀菌剂
        1.4.1 三唑类杀菌剂概述
        1.4.2 三唑类杀菌剂作用机制
    第五节 2,4-二氯苯基咪唑类抗菌剂
        1.5.1 2,4-二氯苯基咪唑类杀菌剂概述
        1.5.2 杀菌剂抑霉唑的合成
    第六节 课题依据、目的、设计思想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异噻唑,噻二唑及噻唑类的Strobilurins类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第一节 实验部分
        2.1.1 系列Ⅰ中间体的合成
        2.1.2 系列Ⅰ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1.3 系列Ⅰ生物活性测定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2.1 系列Ⅰ合成部分
        2.2.2 系列Ⅰ结构表征
        2.2.3 系列Ⅰ的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
        2.2.4 系列Ⅰ的3D-QSAR模型
        2.2.5 系列Ⅰ的分子对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异噻唑,噻二唑及噻唑类的丙烯酰胺吗啉类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第一节 实验部分
        3.1.1 系列Ⅱ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1.2 系列Ⅱ生物活性测定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3.2.1 系列Ⅱ合成部分
        3.2.2 系列Ⅱ结构表征
        3.2.3 系列Ⅱ的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
        3.2.4 系列Ⅱ的构效关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异噻唑和噻二唑的三唑类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第一节 实验部分
        4.1.1 系列Ⅲ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1.2 系列Ⅲ的生物活性测定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4.2.1 系列Ⅲ合成部分
        4.2.2 系列Ⅲ的结构分析
        4.2.3 系列Ⅲ的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
        4.2.4 系列Ⅲ的构效关系讨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3,4-二氯异噻唑的咪唑类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节 实验部分
        5.1.1 系列Ⅳ的分子对接
        5.1.2 系列Ⅳ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1.3 系列Ⅳ的生物活性测定
        5.1.4 作用机制研究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5.2.1 系列Ⅳ的分子对接
        5.2.2 系列Ⅳ合成部分
        5.2.3 系列Ⅳ的结构分析
        5.2.4 系列Ⅳ的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
        5.2.5 作用机制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仪器和试剂
附录B 化合物结构一览表
作者简介

(8)利用植物免疫原理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免疫基本原理
    1.1 植物免疫的起源与发展
    1.2 植物免疫的模式
2 病原物—植物互作的分子机理
    2.1 PAMP-PRRs互作
    2.2 病原物效应子与植物防御物质互作
    2.3 病原物效应子与植物基因互作
3 植物免疫的信号转导
    3.1 SA信号转导
    3.2 JA信号转导
    3.3 ET信号转导
    3.4 BR信号转导
4 植物免疫的应用
    4.1 植物激活剂的创制
        4.1.1 植物激活剂的开发
        4.1.2 植物激活剂的应用
        4.1.3 植物激活剂的其他用途
    4.2 抗病品种的育种
        4.2.1 利用PTI策略
        4.2.2 利用ETI策略
        4.2.3 利用广谱抗病基因复合体策略
        4.2.4 利用抗病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策略
5 结语

(9)病毒病导向的新型1,2,3-噻二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合成路线图清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病毒病
    1.2 1,2,3-噻二唑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3 蚜虫的危害与防治
    1.4 蚜虫报警信息素及其类似物研究进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论文设计思想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论文目标物的设计思想
    2.3 论文研究方案
第三章 含1,2,3-噻二唑环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
    3.1 引言
    3.2 含1,2,3-噻二唑环甲酸酯基(酰胺基)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3.3 含1,2,3-噻二唑环N-苯基甲酰胺基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3.4 含1,2,3-噻二唑环N-杂环基甲酰胺基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3.5 含1,2,3-噻二唑环EBF类似物的稳定性
    3.6 含1,2,3-噻二唑环EBF类似物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1,2,3-噻二唑环苯甲酰腙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
    4.1 引言
    4.2 4-甲基-1,2,3-噻二唑-5-甲醛苯甲酰腙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4.3 4-烷基-1,2,3-噻二唑-5-甲醛苯甲酰腙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10)异噻唑和1,2,3—噻二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烟草花叶病毒(TMV)研究现状
    2. 抗病毒药物研究现状
        2.1 植物源抗病毒物质
        2.2 微生物源抗病毒物质
        2.3 化学合成抗病毒药物
        2.4 植物激活剂的研究现状
    3. 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现状
        3.1 GFP的研究背景
        3.2 GFP在植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4. 本论文的研究设想、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
    5 本文的主要设计思路
第二章 枯斑法研究几种抗病毒药剂的抗TMV活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烟草幼苗与烟草花叶病毒(TMV)
        1.2 供试药剂
        1.3 体外钝化作用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1.4 保护作用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1.5 治疗作用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1.6 诱导作用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含N和含S化合物的抗TMV活性
        2.2 结果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GFP标记研究几种抗病毒药剂的抗TMV活性
    1 农杆菌菌液诱导及注射方法
        1.1 菌株和质粒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1.5 引物设计
        1.6 PCR检测农杆菌中TMV表达载体p35S:30B:GFP质粒
        1.7 农杆菌菌液诱导
        1.8 农杆菌渗入法介导的基因表达技术
    2 结论与讨论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寄主
        3.2 供试毒源
        3.3 供试化合物及试剂
        3.4 治疗作用防治TMV病
        3.5 体外钝化作用抗TMV活性
        3.6 诱导作用防治TMV病
    4 结果与分析
        4.1 各种化合物在治疗模式下对TMV运动和增殖的抑制效果
        4.2 各种化合物在钝化模式下对TMV运动和增殖的抑制效果
        4.3 各种化合物在诱导模式下对IMV运动和增殖的抑制效果
    5 结论与讨论
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四、植物激活剂的研究开发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杨酸诱导桃果抗桃拟茎点霉侵染的机理研究[D]. 刘洋. 扬州大学, 2021(08)
  • [2]杀菌剂和植物抗病激活剂对油茶炭疽病病菌活性研究[D]. 王翠兰.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3]植物抗病激活剂研究进展[J]. 张越,杨冬燕,张乃楼,齐欣,郝泽生,陈蕾,范志金. 中国科学基金, 2020(04)
  • [4]茶树抗炭疽病和抗冻机制及评价研究[D]. 施云龙. 浙江大学, 2020(01)
  • [5]香草硫缩病醚防治茄科作物病毒病的应用及机理探究[D]. 彭谦泽. 湖南大学, 2020(08)
  • [6]新型杀菌化合物靶标识别及其靶向候选药剂设计概述[J]. 赵斌,陈来,张乃楼,范志金. 农药学学报, 2018(04)
  • [7]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先导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 陈来. 南开大学, 2018
  • [8]利用植物免疫原理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研究进展[J]. 首成英,赵晓珍,李冬雪,陈卓. 中国植保导刊, 2017(12)
  • [9]病毒病导向的新型1,2,3-噻二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景朋.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 [10]异噻唑和1,2,3—噻二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D]. 李娟娟. 四川农业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植物活化剂的研发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