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

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

一、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荆忠伟[1](2021)在《大庆市主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脆弱性响应》文中提出资源型城市的城区空间布局破碎导致景观连通性降低、景观脆弱度上升,其生态环境受到多种生态风险的威胁,造成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生态问题亟待解决。黑龙江省大庆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石油的开采。然而却造成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不可逆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对城市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阻碍。因此,如何通过风景园林的视角和途径缓解大庆市主城区的生态问题,促进城市绿色转型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理论和城市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大庆市主城区为例,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9年,共4期遥感影像图,在Envi、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的支持下,对研究区29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利用景观敏感度(LSI)和景观适应度(LAI)构建景观脆弱度指数(LVI),得到大庆市主城区景观脆弱度空间分布图。结果显示:(1)近29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缓慢变化到快速变化的过程。1990—2010年:大庆市的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石油的开采为主,人为干扰不断增加,草地、湿地、水体及未利用地面积总体呈缓慢减少趋势,主要转出为建设用地、耕地。2010-2019年:经济进入转型期,在政府政策和人为干预的双重影响下,耕地、未利用地大幅减少而建设用地持续大幅增加,同时林地和湿地有较大增幅。(2)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引发了景观格局的演变,生态效应随之产生变化。依据景观指数分析法,分析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2000年前各景观类型之间的连接性较好、景观格局连通性趋好,同时,景观格局破碎度缓和,具有均匀化及多样化的特征。2000年后经济发展加快,人类的破坏导致景观破碎化程度日趋严重,造成景观存在诸多破碎的小斑块,景观类型之间连接度及连通性降低、破碎度加深。(3)从区域的角度观察和分析自然复合体是地理学过程和类型综合研究的结果。探讨不同区域景观格局脆弱性的空间变化有助于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脆弱性的影响。大庆市主城区29年间景观脆弱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四个不同时期的脆弱度空间格局分布具有相似性,形成以大庆市南部区域的耕地为中心、中部建设用地为次级中心的核心区域,逐渐向四周递减。综上所述,大庆市主城区近29年以来石油开采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景观格局发生显着变化,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重要影响。研究成果以期为大庆市主城区资源开发与土地规划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生态恢复与保护提供应用参考。

张恒[2](2021)在《城市森林结构与秋季城市鸟类栖息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是其生态功能实现的基础。而城市鸟类作为城市最常见的野生动物,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物种。为优化城市森林结构,提高破碎化城市森林斑块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以城市鸟类为指示物种,选取合肥市一环及其附近区域内21处0.5-2.5hm2的样地,进行城市森林结构和秋季城市鸟类数据调查。结合Arc GIS软件与卫星影像图,量化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空间、基础设施、景观结构指标。以城市鸟类丰富度、多度、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为指示指标,参照狭义上城市森林的定义,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对符合定义的20处城市森林样地结构与鸟类栖息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研究结果显示:(1)21个样地实测乔木662株、灌木573株以及灌木绿篱214.5m2、草本地被46.3 m2,隶属51科76属90种。株数上应用最高的乔灌木依次是棕榈、桂花、香樟、女贞、栾树、紫薇、构树、石榴、海桐、雪松。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合肥城市森林乔木胸径有了明显增加,整体树高仍维持在中小乔木水平,大乔木规格林木稀缺,大胸径和树高的树种组成多为水杉、银杏、雪松、乌桕、香樟等。景观结构上,由临泉路、潜山路、望江路、铜陵路围合的合肥市外一环区域内城市森林斑块总面积约为432hm2,各样地d IIC值和d PC值都偏低,对区域整体景观连通性贡献小。(2)秋季样地鸟类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8目22科38种,占合肥市记录鸟种的10.08%,最大值保留法计1213只。区系上鸟类古北界种与东洋界种相互渗透,食性上食虫性鸟类与杂食性鸟类占比高达76%。按照优势种定义,白头鹎(19.37%)、灰喜鹊(12.04%)、树麻雀(11.38%)为城市鸟类优势种,皆为杂食性、集群性鸟类。20个城市森林样地鸟类组成相似度在0.381-0.857之间,均值在0.588,具有较高的相似性。(3)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空间、基础设施、景观结构对鸟类指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可以将影响鸟类丰富度的因素归为城市森林样地中所拥有的资源量和潜在可获取的资源、乔木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单位面积下城市森林所拥有的资源富集程度三个方面。对影响鸟类多度的因素可以归为城市森林内部景观结构特征的综合影响和城市森林结构外的因素,对鸟类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的影响则是除场地结构特征外,仍有外在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用逐步回归得到关于鸟类丰富度与鸟类多度的方程:a:Y(BR)=0.399*TR+0.005*TD+3.176*AR+0.755BR:鸟类丰富度(种);TR:乔木丰富度;TD:乔木密度(株/公顷)AR:场地面积(公顷)b:Y(BA)=30*AR-0.945*RER+73.26BA:鸟类多度(只);AR:场地面积(公顷);RER:道路围合率(%)

杨军[3](2020)在《大数据与城市生态学的未来:从概念到结果》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生态学正在经历第三次研究范式的转变,认识构成城市的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跨尺度的相互作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解决方案将是城市生态学在未来十年的研究重点.基于城市生态学所具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交叉的属性,城市是各种大数据的生产中心的现实,以及在研究中使用大数据后可获得的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新认识,可以预期大数据将在未来城市生态学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将大数据从一个概念转化成为能够指导城市规划和决策管理的城市生态学研究成果,还需要克服在理论框架、数据获取,以及分析技术上的多重挑战.城市生态学研究人员未来需要加强和数据科学家的合作,在城市生物多样性、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和健康福祉、城市生态系统过程等研究方向上增加大数据的应用.

冯瑞芳,易晓园[4](2020)在《浅析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生态学》文中认为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分析了城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土空间规划以及人类福祉方面发挥的作用,以供参考。

邓政宇[5](2020)在《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是一种具有特殊职能意义的城市类型,受到生态环境脆弱性和资源分布特殊性的双重制约。黑龙江省鸡西市作为典型的矿业城市,以煤矿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小觑。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以鸡西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1993、2003、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解译获得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通过分析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剖析其发展过程中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和驱动因素,并利用叠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景观格局变化与热岛效应的关系,最终提出景观格局优化与生态修复策略。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近20年来鸡西市中心城区的景观格局变化显着。在1993-2015年间,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类型呈聚集式发展,自然景观类型逐步被人工景观类型侵占,其中建设用地和煤矿用地的干扰尤为突出,造成局部景观的破碎化,研究区域景观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人类活动对鸡西市中心城区生态影响累计加重。(2)人为因素是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自然因素是格局形成的原因。经济与人口等人为因素对于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影响极为显着,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以建设用地和煤矿用地为主的人工斑块面积显着增加;自然因素中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和运输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内生作用,使鸡西市形成了典型的工矿城市空间布局。(3)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效应显着,煤矿开采活动导致城区局部出现极强热岛。不同用地类型地表温度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区域内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呈显着负相关;煤矿用地的平均温度、最高温度、相对温度指数与斑块面积显着正相关,建设用地和煤矿用地具有较强的热岛效应,应该着重和加强对工业采矿活动区域的治理。(4)景观类型的整理、生态修复分区、生态廊道构建是景观生态格局优化的主要策略。对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生态格局优化的策略主要包括对于城市景观格局总体优化与矿业城市的景观生态修复两大方面。景观格局优化方面以人工景观类型的拆分、整合以及协调面积比值为主;生态修复方面,以生态修复分区与生态廊道构建为主。

宗小睿[6](2020)在《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的南京老山风景区南麓土地利用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如今已形成广泛共识。位于城市内部或与城市相邻的城市型风景区,因与城市相邻的特殊区位关系,在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风景区与城市交界地带生态环境遭破坏问题在我国并不属于个案。为此,本研究以南京老山风景区与江北新区城市建设交界地区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为理论基础,借鉴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研究在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下的景城相邻地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土地利用优化等建议。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在介绍相关研究背景、明确研究目的与意义基础上,对生态保护优先、土地利用优化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研究对象区位、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研究重点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重点关注了与城市相邻风景区周边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相关的研究方法、政策法规、实践经验等研究动态。第三部分在对生态资源现状进行梳理基础上,针对研究对象的区位、规模尺度、地形地貌等特征,借助GIS、主成分分析等工具,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开展了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并得到了老山风景区南麓生态敏感度总体较高的主要结论。第四部分重点从开发建设的维度,开展了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并得到了老山风景区南麓适宜开发空间相对有限的主要结论。第五部分首先根据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论,提出了采用分区分类施策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总体建议;其次依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以利益相关方诉求为导向,针对既有规划,提出了生态保护优先、需求导向为本、政策制度支撑等土地利用优化建议。第六部阐述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不足、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初步思考。正文字数约59167字,101幅图表(图63幅,表38份)

吴巍[7](2020)在《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从空间扩张转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生活能耗加剧的背景下,生活能耗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关系已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热点。充分认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机理和规律特征,并积极发挥建成环境在降低居民生活能耗方面的作用,对于构建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既有关于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影响生活能耗的因素众多,既有研究考虑影响因素存在片面性;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途径、方向和程度结论模糊,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尚存在争议;缺乏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对建成环境各要素对生活能耗的影响程度排序;研究大多局限于欧美城市,主要关注的是低密度和扁平化程度较高的建成环境,我国城市建成环境特征与国外城市具有明显区别,国外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我国城市有待进一步验证。鉴于此,本文在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搭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理论架构,基于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包含城市建成环境、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居民个人生活方式和节能态度变量在内的生活能耗分析模型。以宁波市为例,基于9个社区样本、598个住宅样本和22112个交通出行样本,依托入户调研获取的数据,首先,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从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的关系,揭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的影响机理,通过将量化分析结果向规律性特征转述,提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存在的规律特征。其次,在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利用层次分析和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利于降低生活能耗的建成环境规划引导措施,通过将量化分析向规划响应的推导,实现量化结果的规划应用。本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发现主要包括:第一,不同气候环境下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宁波市而言,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呈显着正相关影响,容积率呈显着负相关影响;第二,与欧美国家城市相比,住宅是否有树阴遮挡和临近水系对能耗影响并不显着;第三,开发强度较大的单元式住宅能耗更容易受到室外热岛效应、太阳能辐射等微环境的影响;第四,道路交叉口密度虽然对通勤出行能耗呈显着负相关影响,但其对高能耗方式出行能耗呈显着正相关影响;第五,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对宁波市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而道路交叉口密度对欧美国家城市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大;第六,以通勤为目的的出行能耗更容易受到建成环境的影响;第七,开车等高能耗方式的出行能耗对建成环境的敏感性相对较高;第八,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和与工作地点距离、住宅类型、建筑朝向、住宅面积、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服务设施可达性、道路交叉口密度、人口密度。研究认为,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的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引导,应该以城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优化室内外微环境的视角提出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引导措施,从提高目的地可达性的视角提出土地混合利用引导措施,从促进低碳方式出行的视角提出道路设计引导措施。因此,研究聚焦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土地混合利用和道路设计三方面,针对宁波市规划设计规范中空白和相对滞后的内容,借助能耗模拟分析,逐步探讨了住宅相对节能的“户—单元—单栋建筑—空间布局”,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案,分别探讨了社区层面、街区层面和建筑层面不同功能用地的混合比例与布局方式,通过递推演算的方法,从居住区和商业区路网密度与道路交叉口密度、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设计以及居住区交通微循环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何硕楠[8](2020)在《中国水热梯度气候带中城市绿地乔木多样性及同质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对城市化区域的生态系统的改造作用越来越强。已有多个研究发现城市间绿地植物的种类已经表现出了同质化趋势,并且试图探究导致同质化的驱动因素。然而,当前对于城市绿地乔木种同质化问题的研究在选择案例城市时,主要集中在某一行政区划内部的城市群,或选择相对较大的某些大城市,缺少对案例城市的社会经济约束,无法排除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绿地多样性的干扰,很难证实是否真正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并解释其驱动因素。本研究为了突出气候对城市绿地中乔木的影响,约束了城市经济水平这一变量,在中国湿润南亚热带-湿润中亚热带-半湿润温带-半干旱温带-干旱温带的水热梯度上设置案例城市,它们的人均GDP都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这可以凸显出在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气候条件的案例城市间绿地乔木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探究城市间绿地的同质化的机理。通过对案例城市进行样地调查和观测并查阅文献,获得城市绿地乔木种类数据和城外森林树木数据,定量分析了水热梯度带上城市间绿地乔木种类的同质化程度,并探究了城市绿地乔木的结构特征与水热梯度的关系。通过对广州市、杭州市、北京市、锡林浩特市和二连浩特市等5个城市的绿地乔木群落和野外森林群落的研究,发现:(1)水热梯度上5个城市的两两绿地乔木群落之间的相似性(Jaccard指数)均高于其相应两两城外森林群落间的相似性,且两两城市绿地乔木群落的Jaccard指数与两两城外森林群落的Jaccard指数存在显着差异。同时,5个城市绿地乔木群落的共有种类比例的平均值是城外森林群落之间的共有种比例平均值的4倍,发现了城市绿地乔木群落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随着城市间的降水差值每减少100 mm,两两城市绿地乔木种的相似性指数增加0.02,同时两两城市外森林群落的相似性指数增加0.01;城市间的湿润度差值每减少1,两两城市绿地乔木种的相似性指数增加0.16,同时两两城市外森林群落的相似性指数增加0.06;不同城市间的年平均气温差值每减少10℃,两两城市绿地乔木种的相似性指数就增加0.20,而城外森林群落的相似性指数与年平均气温差值无显着相关。以上结果发现中国水热梯度带上5个城市绿地的乔木多样性相比自然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2)由于城市绿地乔木存在同质化现象,城市绿地乔木群落种类多样性随水热条件变化的增长率低于城外森林群落树木多样性的增长率,水热条件已经不是影响城市绿地中乔木α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水热梯度带上城市绿地的α多样性同样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案例城市外森林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与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湿润度正相关,所在地区年降水量每增加100 mm,其城外森林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就增加了0.07。然而,城市绿地乔木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与水热条件无显着相关,却与城市水平(总GDP)、建成区面积、人口数量正相关。即城市的经济状况越好、城市建成区面积和人口数量越多,城市绿地之中绿化乔木物种的数量就越高,存在着“奢侈效应”。(3)城市绿地乔木的同质化发展趋势,导致城市绿地乔木种的均匀度Pielou指数随着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湿润度的变化表现出与城外森林群落树木种的Pielou指数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趋势。年降水量每增加100 mm,城市绿地乔木群落的Pielou指数就降低了0.03,而城外森林群落则增加了0.02。此外,城市绿地乔木群落的物种均匀度Pielou指数还随着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城外森林群落的Pielou指数不响应社会经济因素。总之,人类的活动导致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分布格局发生变化。在生态-经济-社会因子的共同驱动下,人类对城市生活环境改造的相似行为和对某些乔木种的偏好使城市间出现绿地乔木同质化的现象。本研究初步探索得到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域中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结论,可以作为未来开展城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基础。

蒋五一[9](2019)在《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生态系统与格局,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洪涝、水土气污染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生态风险加大,已影响到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态问题,任何单一学科无法独立完成,需要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协作。生态用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载体,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重视,成为近年来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存在着用地分类标准不一、规划体系不清等问题,并且单一尺度的静态规划难以适应多层次规划管理的需求,不利于规划目标的逐级细化和落地实施,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研究。为此,本论文以特大型城市上海的生态用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和适应性管理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对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三大土地分类系统进行整合优化,提出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新的生态用地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空间尺度的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新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整合,提出科学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在中国现行的土地管理体系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等三个分类体系共同起作用,但各自为政、缺乏统筹,本文整合三种分类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和管理层级出发,凝练出相应的、科学的、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三级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2)构建了多层级、多尺度的生态用地管理评价体系。对不同尺度,提出和采取不同的生态用地评价标准和方法。在宏观层面,依据上海的生态环境特点选取较为关键的生境质量、固碳服务、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四个指标,采用InVEST模型进行生态用地综合评价,为市域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依据;在中观尺度,选取生境质量、固碳能力、产水服务、粮食供给等四个指标,既保持与宏观尺度的连续性又体现研究区的特点,对青浦区练塘镇的生态用地进行评价分析,以此进一步细化生态用地的管理等级和功能分区,并划定生态控制单元,通过规划控制指标约束下一层级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在微观尺度,对具体地块采取多目标方案模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和公共参与评价,讨论练塘镇长田社区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并作为地块规划管理决策的关键信息。(3)建立了与行政层级、管理需求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方法。宏观层面,确定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和总体管控目标,起着总体引导的作用;中观层面,划定生态用地的管理单元和用地管理等级,进行指标规划控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微观层面,结合产业发展诉求、公众意愿和管理政策等因素,进行适应性方案设计,起着管理实施的作用。通过不同尺度的规划技术方法,逐层分解生态用地的管理目标和要求,逐步落实生态用地管理政策,实现既能逐层分解规划任务又能保证上下协同的适应性规划管理体系。本论文形成了特大型城市多尺度、体系化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技术方法,将生态用地规划技术衔接现行的城市用地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态用地管理的效能。并以特大型城市上海为例,实证应用了本文的主要思想和技术方法,研究结果不仅为上海市生态用地的分尺度、分层次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对于其他特大型城市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马逸[10](2019)在《成都市南河滨江绿道生态完整性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城市生态问题。绿道是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的土地利用类型,具有生态保护、游憩娱乐、美学营造等多种功能。绿道建设成为人们解决城市生态危机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建设开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忽视生态效益、景观千篇一律、缺少反馈评价等。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滨河绿道系统进行研究,阐述及分析了其生态完整性概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滨河绿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最终得出完整性指数,形成系统的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对前人研究的梳理,总结城市滨河绿道系统及其完整性的概念与特征。城市滨河绿道系统应是位于城市建成区,在滨河绿道范围内由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人文系统协同作用而形成的线性复合系统,该系统包含生态、游憩、休闲、美学、科普等多种功能;而滨河绿道系统完整性是指在城市整体大环境干扰下,滨河绿道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复杂性和自组织能力,维持其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保持较高的多样性水平,同时能持续不断为城市生态系统输送能量、物质,促进整个系统生态过程有序进行,并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2)结合城市滨河绿道系统完整性特征,形成系统的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从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两个方面选取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指标C1,C2,C3…Ci构成城市滨河绿道生态完整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参考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的相对权重Wi,最终得到生态完整性指数P=1/5∑wi*P(Ci)。(3)以成都市南河滨江绿道为例,进行理论验证。对南河滨江绿道进行实地调研,根据现状情况将绿道分为3个段落进行生态完整性分析与判断,其中,浣花溪-南门桥段绿道生态完整性综合指数为0.653,处于较好状态,南门桥-新南门桥段为0.596,处于一般状态,新南门桥-九眼桥段为0.607,处于较好状态。南河滨江绿道生态完整性综合指数为0.619,整体呈现较好的水平。(4)基于生态完整性评价结果,对成都市南河滨江绿道提出了优化提升方案。即合理调整用地布局,完善平面布局形式;优化绿道功能分区,将绿道分为文化生态游憩区、绿色生态游憩区、休闲观光游憩区;编制园路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绿色基础设施、生态驳岸、植物种植、人文景观等专项规划进一步提升南河滨江绿道的生态效益。

二、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大庆市主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脆弱性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1.3.2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3.3 景观格局脆弱性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1 景观
        2.1.2 景观格局
        2.1.3 景观生态学理论对研究的支撑
    2.2 城市生态学理论
        2.2.1 城市生态学理论对研究的支撑
    2.3 城市景观生态学理论
        2.3.1 城市景观生态学理论对研究的支撑
    2.4 时空论
        2.4.1 时空论对研究的支撑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行政区划
    3.2 自然环境
        3.2.1 地形地貌
        3.2.2 气候和环境
        3.2.3 自然环境
        3.2.4 生态环境
        3.2.5 社会经济发展
    3.3 数据来源
    3.4 数据处理
    3.5 研究方法
        3.5.1 土地利用分类
        3.5.2 遥感图像分类
        3.5.3 实地踏勘调研
    3.6 本章小结
4 大庆市主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分析
        4.1.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4.1.3 栅格单元的确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2 景观栅格单元分析
        4.2.3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4.3 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
        4.3.1 经济因素
        4.3.2 人口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大庆市主城区景观格局脆弱性分析
    5.1 景观格局脆弱度指数构建
        5.1.1 景观敏感度指数
        5.1.2 景观适应度指数
        5.1.3 景观脆弱度指数
    5.2 景观格局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5.3 景观格局脆弱性的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局部自相关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大庆市主城区景观格局生态优化策略
    6.1 集约发展导向下的城镇建设策略
    6.2 持续发展导向下的生态稳定策略
    6.3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城市森林结构与秋季城市鸟类栖息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解析
        1.1.1 城市森林
        1.1.2 城市森林结构
        1.1.3 城市生物多样性
        1.1.4 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学
        1.1.5 鸟类生态学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城市鸟类与城市森林关系概述
        1.2.2 国内外城市森林结构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城市鸟类研究进展
        1.2.4 小结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1.1 城市发展建设诉求
        2.1.2 多学科生态理念实践诉求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框架
3 研究区概况、范围及研究方法
    3.1 合肥市整体概况
        3.1.1 区位及面积人口
        3.1.2 地形地貌气候条件
        3.1.3 植被组成、城市绿化及合肥城市森林研究状况
    3.2 合肥市鸟类资源分布状况
    3.3 研究范围及样地选择
    3.4 研究方法
        3.4.1 数据调查获取
        3.4.2 数据及相关指标分析方法
4 城市森林结构特征与城市鸟类群落特征分析
    4.1 城市森林结构特征分析
        4.1.1 树种组成结构特征分析
        4.1.2 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4.1.3 基础服务设施结构特征分析
        4.1.4 景观结构特征分析
    4.2 城市鸟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4.2.1 整体鸟类群落组成特征
        4.2.2 各样地鸟类群落组成及相似度分析
5 城市森林结构与城市鸟类关系分析
    5.1 城市森林场地特征与城市鸟类的关系
    5.2 城市森林结构与城市鸟类间的简单相关性分析
        5.2.1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丰富度间的相关性
        5.2.2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多度间的相关性
        5.2.3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多样性间的相关性
        5.2.4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均匀度间的相关性
    5.3 城市森林结构与城市鸟类栖息关系回归分析
        5.3.1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丰富度间的回归分析
        5.3.2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多度间的回归分析
        5.3.3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多样性、均匀度间的回归分析
    5.4 城市森林样地鸟类栖息影响因素及栖息活动特点
        5.4.1 影响城市森林鸟类栖息的因素
        5.4.2 城市森林鸟类栖息特点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6.1.1 主要研究结论
        6.1.2 对城市森林建设的建议
    6.2 论文创新点
    6.3 存在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样地植物统计名录表
附录 B 样地鸟类统计名录表
附录 C 样地部分鸟类图
作者简介

(3)大数据与城市生态学的未来:从概念到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城市生态学的发展
    2.1 城市生态学的历史发展
    2.2 城市生态学未来发展方向
3 大数据在城市生态学中的应用潜力与应用现状
    3.1 大数据在城市生态学中的应用潜力
    3.2 大数据在刻画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中的应用
    3.3 量化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趋势
    3.4 量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4 城市生态学中应用大数据所面临的挑战
    4.1 大数据与城市生态学研究融合的问题
    4.2 大数据应用面临的数据获取问题
    4.3 大数据应用面临的技术门槛问题
5 未来城市生态学研究中大数据应用的重点方向
    5.1 城市生物多样研究
    5.2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福祉
    5.3 城市生态系统过程的监测
    5.4 城市生态研究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结合
6 结语

(4)浅析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生态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生态学
    1.1 城市生态系统
    1.2 城市生态学
2 城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2.1 城市生态学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2.2 城市生态学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信息
    2.3 城市生态学与人类福祉关系密切
3 结束语

(5)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1.3.2 景观格局演变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1.3.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矿业城市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矿业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修复理论研究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1 景观
        2.1.2 景观格局
    2.2 城市生态学理论
    2.3 矿业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效应
        2.3.1 矿业城市的基本涵义
        2.3.2 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效应
    2.4 生态修复理论
        2.4.1 生态系统稳定性理论
        2.4.2 群落演替理论
        2.4.3 群落构建理论
        2.4.4 生态位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概况与遥感影像解译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气象
        3.1.4 矿产资源
        3.1.5 生态环境
    3.2 数据来源
    3.3 数据预处理
        3.3.1 几何校正
        3.3.2 辐射定标
        3.3.3 大气校正
        3.3.4 波段合成
    3.4 研究方法
        3.4.1 土地利用分类
        3.4.2 遥感图像分类
        3.4.3 遥感解译精度评价方法
    3.5 研究结果
        3.5.1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3.5.2 遥感解译精度评价
        3.5.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4.1.2 景观格局重心模型
        4.1.3 景观格局指数
    4.2 研究结果
        4.2.1 土地利用转移过程
        4.2.2 景观格局重心转移变化
        4.2.3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4.3 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效应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5.1.2 地表温度反演
        5.1.3 相对温度指数与热岛强度分级
        5.1.4 地表温度的影响要素分析方法
    5.2 研究结果
        5.2.1 植被覆盖度计算结果
        5.2.2 地表温度反演结果
        5.2.3 相对温度指数与热岛强度分级
        5.2.4 地表温度与土地类型的相关关系
        5.2.5 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关系
        5.2.6 地表温度与煤矿用地斑块面积的相关关系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6.1 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6.1.1 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现状特征
        6.1.2 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存在问题
    6.2 景观格局优化
    6.3 景观生态修复
        6.3.1 生态修复分区策略
        6.3.2 生态廊道构建策略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的南京老山风景区南麓土地利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型风景区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矛盾加剧
        1.1.2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3 老山风景区与城市发展关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3.3 研究对象总体特征
    1.4 理论基础
        1.4.1 景观生态学
        1.4.2 恢复生态学
        1.4.3 城市生态学
        1.4.4 理论总结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动态与相关政策法规
    2.1 研究动态
        2.1.1 城市型风景区周边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2.1.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进展
        2.1.3 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2.1.4 小结
    2.2 相关实践
        2.2.1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2.2.2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2.2.3 徐州云龙湖风景名胜区
        2.2.4 小结
    2.3 政策法规
        2.3.1 风景区周边土地利用相关法规梳理
        2.3.2 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相关政策导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3.1 自然生态资源现状
        3.1.1 水资源
        3.1.2 植物资源
        3.1.3 土壤资源
        3.1.4 动物资源
        3.1.5 小结
    3.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方法与评价要素确定
        3.2.1 评价方法选择
        3.2.2 评价技术路线
        3.2.3 评价要素确定与赋值
    3.3 生态环境敏感性单要素评价
        3.3.1 绿地植被分析
        3.3.2 水域分析
        3.3.3 土壤条件分析
        3.3.4 高程坡度分析
        3.3.5 地质灾害分析
    3.4 生态环境敏感性集成评价
        3.4.1 评价要素权重确定
        3.4.2 生态环境敏感性集成评价
        3.4.3 评价结果校核与综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
    4.1 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与评价要素确定
        4.1.1 评价方法选择
        4.1.2 技术路线
        4.1.3 评价要素确定与赋值
    4.2 开发建设适宜性单要素评价
        4.2.1 坡度坡向分析
        4.2.2 道路影响分析
        4.2.3 轨道站点影响分析
        4.2.4 商业服务设施
    4.3 开发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
        4.3.1 评价要素权重确定
        4.3.2 开发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
        4.3.3 评价结果整合处理与综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优化建议
    5.1 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议
        5.1.1 生态保护修复原则
        5.1.2 生态保护修复建议
    5.2 土地利用优化利益相关方诉求分析
        5.2.1 政府关注重点
        5.2.2 市民诉求与期望
        5.2.3 游客诉求与期望
        5.2.4 利益相关方诉求综合分析
    5.3 土地利用优化相关建议
        5.3.1 生态保护优先
        5.3.2 需求导向为本
        5.3.3 政策制度支撑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7)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高速发展和能源消耗加剧的城市矛盾
        1.1.2 关注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城市规划研究视角转型
        1.1.3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存在的不足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时间地理学:揭示个人行为与客观制约因素的关系
        2.1.2 计量经济学:解释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实证关系
        2.1.3 城市生态学:以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人与城市的关系
    2.2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居民生活能耗梳理
        2.2.1 以人为本的时空间行为涵义及研究趋势
        2.2.2 基于生活行为界定与辨析生活能耗的概念
        2.2.3 生活行为诱发生活能耗的形成机理
        2.2.4 客观和主观因素对生活能耗的影响
    2.3 居民生活视角下建成环境辨识
        2.3.1 围绕居民生活界定与辨析建成环境的概念
        2.3.2 与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建成环境构成要素梳理
        2.3.3 与生活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构成模式辨析
        2.3.4 影响建成环境形成的多维度因素
    2.4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2.4.1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选取综述
        2.4.2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数据获取综述
        2.4.3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分析方法综述
    2.5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基于时间地理学搭建理论架构
        2.5.2 基于计量经济学构建分析模型
        2.5.3 基于城市生态学评价建成环境并提出规划引导措施
        2.5.4 明确变量选取视角为居民时空间行为
        2.5.5 明确数据获取途径为入户调研和指标测度
        2.5.6 将比较分析、统计分析、模拟分析有机结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研究设计
    3.1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理论架构与思路框架
        3.1.1 基于“环境—行为—能耗”三者逻辑关系的理论架构搭建
        3.1.2 由比较分析向统计分析递进的思路框架确立
    3.2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分析模型与变量
        3.2.1 计量经济学下回归分析模型的构建
        3.2.2 时空间行为下多维度变量的选取
        3.2.3 由一般到特殊的回归分析模型表达与转化
        3.2.4 基于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内生性的回归分析模型基本假设
    3.3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样本选取
        3.3.1 案例城市气候特征典型性和建成环境代表性分析
        3.3.2 考虑类型多样、适于量化分析的社区样本选取
        3.3.3 考虑类型全面、时空间分布均匀的住宅样本选取
        3.3.4 考虑交通发生与吸引的出行样本选取
    3.4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数据获取
        3.4.1 基于入户调研获取住宅能耗及相关数据
        3.4.2 基于入户调研和能源强度因子获取交通出行能耗及相关数据
        3.4.3 基于指标测度和入户调研获取建成环境数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研究
    4.1 与住宅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特征辨析
        4.1.1 居住区空间布局形式
        4.1.2 土地开发强度分布规律
        4.1.3 住宅建筑类型、面积和高度
        4.1.4 社区和居住小区层面道路朝向类别
        4.1.5 开敞空间及地表覆盖物分布规律
    4.2 多层面住宅能耗特征分析
    4.3 建成环境各要素不同模式下住宅能耗差异性比较
    4.4 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数据转化与统计
        4.4.1 住宅能耗数据转化与统计
        4.4.2 影响住宅能耗的建成环境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4.4.3 其他影响住宅能耗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4.5 建成环境对总体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4.5.1 基于相关性分析预判总体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4.5.2 基于回归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总体住宅能耗的影响
    4.6 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4.6.1 不同类型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4.6.2 不同类型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4.6.3 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4.7 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期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4.7.1 不同时期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4.7.2 不同时期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4.7.3 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期住宅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4.8 生活行为导向下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解析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的影响研究
    5.1 与交通出行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特征辨析
        5.1.1 开发强度分布规律
        5.1.2 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差异
        5.1.3 教育、医疗、商业设施可达性分布规律及职住距离差异
        5.1.4 路网密度分布规律及路网布局形式
        5.1.5 公交站点邻近度分布规律
    5.2 交通出行及能耗特征归纳
    5.3 建成环境各要素不同模式下交通出行能耗差异性比较
    5.4 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数据转化与统计
        5.4.1 交通出行能耗数据转化与统计
        5.4.2 影响交通出行能耗的建成环境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5.4.3 其他影响交通出行能耗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5.5 建成环境对交通总出行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5.5.1 基于相关性分析预判交通总出行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5.5.2 基于回归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交通总出行能耗的影响
    5.6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目的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5.6.1 以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为依据划分出行目的
        5.6.2 不同出行目的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5.6.3 不同出行目的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5.6.4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目的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5.7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方式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5.7.1 以交通工具使用为依据划分高能耗和低能耗出行方式
        5.7.2 不同出行方式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5.7.3 不同出行方式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5.7.4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方式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5.8 生活行为导向下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的影响解析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宁波市建成环境评价与规划引导
    6.1 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程度评价
        6.1.1 影响生活能耗的建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2 建成环境各评价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权重计算
        6.1.3 建成环境各评价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权重检验
    6.2 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引导
        6.2.1 基于优化室内外微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引导
        6.2.2 基于提高目的地可达性的土地混合利用引导
        6.2.3 基于促进低碳方式出行的道路设计引导
        6.2.4 基于降低生活能耗的规划评估引导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宁波市住宅能耗入户调研问卷
附录B 宁波市交通出行能耗入户调研问卷
附录C 能耗取对数前后指定分布对比图
附录D 各类能耗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附录E 各回归模型解释变量方差膨胀因子(VIF)一览
附录F 各样本社区建成环境评分表
附录G 住宅建筑能耗模拟参数设置信息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中国水热梯度气候带中城市绿地乔木多样性及同质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表
1 绪论
    1.1 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
    1.2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1.3 城市中生物同质化研究进展
        1.3.1 生物同质化的原因
        1.3.2 城市对绿地同质化的影响
    1.4 本文的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科学问题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方法论
        2.1.1 物理边界的确定
        2.1.2 整合分析法(Meta-analysis)
    2.2 研究区域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城市绿地群落同质化研究方法
        2.3.2 群落多样性计算
        2.3.3 城市绿地地面调查方法
        2.3.4 城市绿地数据收集
        2.3.5 城市周边森林植被数据收集
        2.3.6 城市特征数据采集
        2.3.7 湿润度计算
3 水热梯度带上城市绿地乔木种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城外森林树种多样性的差异
    3.1 中国水热梯度带上5 个城市绿地乔木及城外森林α多样性的变化
    3.2 城市绿地乔木群落和城市外森林群落α多样性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水热梯度带上城市绿地乔木种与城外森林树种β多样性差异
    4.1 水热梯度上城市绿地乔木物种β多样性
    4.2 水热梯度上城市间绿地乔木物种β多样性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生物同质化背景下的城市绿地乔木群落特征
    5.1 中国水热梯度带上5个城市绿地乔木株高、胸径
        5.1.1 乔木株高
        5.1.2 乔木胸径概况
    5.2 城市绿地群落乔木胸径、株高影响因素
    5.3 中国水热梯度带上的5个城市绿化覆盖率、经济、水热条件变化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9)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区域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生态用地内涵与分类研究进展
        1.2.2 生态用地评价研究进展
        1.2.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进展的探讨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景观生态学与景观尺度
        1.3.2 城市生态学与生态规划
        1.3.3 适应性管理与适应性规划
    1.4 现实问题与科学问题
        1.4.1 现实问题分析
        1.4.2 科学问题提出
    1.5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选题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创新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用地的相关分析与分类优化
    2.1 生态用地的概念与空间尺度划分
        2.1.1 生态用地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2.1.3 生态用地空间尺度的划分
    2.2 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探讨
        2.2.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2.2.2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体系
        2.2.3 城市绿地分类体系
        2.2.4 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
        2.2.5 现行用地分类体系比较探讨
        2.2.6 生态用地分类的问题探讨
    2.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分析与探讨
        2.3.1 生态用地管理的发展历程
        2.3.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发展趋势
        2.3.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多层次特征
        2.3.4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层次差异性
        2.3.5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协同需求
    2.4 专家访谈意见汇总分析
        2.4.1 有关生态用地概念范畴的认识
        2.4.2 有关生态用地分类与管理的认识
    2.5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优化
        2.5.1 生态用地分类原则
        2.5.2 生态用地优化分类
        2.5.3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衔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市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1 上海市概况
        3.1.2 上海重要相关规划
        3.1.3 数据来源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3.2.1 研究思路
        3.2.2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3.2.3 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方法
        3.2.4 生态系统生境服务评价方法
        3.2.5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方法
        3.2.6 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
        3.2.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方法
    3.3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演变
        3.3.1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
        3.3.2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相互转化
    3.4 上海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评价
        3.4.1 上海市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
        3.4.2 上海市生态系统生境质量评价
        3.4.3 上海市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
        3.4.4 上海市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
    3.5 上海市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性评价和重要性分级
    3.6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总体性规划
        3.6.1 上海市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
        3.6.2 上海市生态用地管理分级
        3.6.3 上海市生态用地总体控制指标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镇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4.1 宏观尺度对中观尺度引导
    4.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4.2.1 研究区域练塘镇概况
        4.2.2 练塘镇重要空间规划
        4.2.3 数据来源
    4.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3.1 研究思路
        4.3.2 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4.3.3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1 练塘镇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4.4.2 练塘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
    4.5 练塘镇生态用地的控制性规划
        4.5.1 练塘镇生态用地分区管控
        4.5.2 生态用地控制单元的作用
        4.5.3 生态控制单元划分的原则
        4.5.4 生态用地控制指标的内容
        4.5.5 生态控制单元导则的编制
        4.5.6 局部地块生态控制单元案例——长田社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区尺度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与实施
    5.1 中观尺度对微观尺度控制
    5.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2.1 长田社区概况
        5.2.2 数据来源
    5.3 研究方法与思路
        5.3.1 研究思路
        5.3.2 多情境方案设计
        5.3.3 问卷调查法
        5.3.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法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5.4.1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多目标方案模拟
        5.4.2 长田社区多方案适用性调查访谈
        5.4.3 长田社区多方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
        5.4.4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方案优化调整
    5.5 社区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实施方法
        5.5.1 规划管理策略
        5.5.2 规划实施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用地的适应性规划管理探讨
    6.1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视角的探讨
    6.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诉求探讨
        6.2.1 生态服务功能的偏好诉求
        6.2.2 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
        6.2.3 规划相关者的诉求
    6.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技术方法探讨
        6.3.1 分层级适应的规划方法
        6.3.2 多尺度递进的规划方法
        6.3.3 多功能复合化设计的方法
    6.4 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框架体系
        6.4.1 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技术流程
        6.4.2 规划管理的层级分解
        6.4.3 规划管理的体系协同
        6.4.4 规划管理的实施与调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专家访谈
附录二:长田社区问卷调查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成都市南河滨江绿道生态完整性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城市滨水区域重要性
        1.1.2 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1.1.3 我国城市滨河绿道的现状问题
        1.1.4 成都市“天府绿道”体系的构建
    1.2 基础理论研究现状及实践
        1.2.1 滨河绿道研究概述
        1.2.2 生态完整性研究概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城市滨河绿道生态完整性概念及特征
    2.1 城市滨河绿道生态完整性的相关理论
        2.1.1 生态学理论
        2.1.2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
        2.1.3 其它相关理论
    2.2 城市滨河绿道系统概念及特征
        2.2.1 城市滨河绿道系统概念
        2.2.2 城市滨河绿道系统特征
    2.3 城市滨河绿道系统生态完整性概念及特征
        2.3.1 城市滨河绿道系统生态完整性概念
        2.3.2 城市滨河绿道系统生态完整性特征
3 城市滨河绿道系统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及指标构建
    3.1 评价基础步骤
    3.2 城市滨河绿道生态完整性指标体系
        3.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3.2.2 城市滨河绿道生态完整性指标体系构建
    3.3 评价指标的参考标准
    3.4 城市滨河绿道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
    3.5 指标数据获取方法与途径
        3.5.1 电脑软件计算
        3.5.2 实地调研收集数据
4 成都市南河滨江绿道生态完整性评价
    4.1 研究区域现状概况
        4.1.1 研究区域自然生态条件
        4.1.2 研究区域人工环境条件
    4.2 南河滨江绿道生态完整性评价
        4.2.1 注意事项
        4.2.2 南河滨江绿道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
        4.2.3 南河滨江绿道生态完整性评价
        4.2.4 生态完整性结果分析
5 成都市南河滨江绿道的优化提升
    5.1 优化提升目标
    5.2 优化提升改造
        5.2.1 规划结构及分区
        5.2.2 总体布局与分区设计
        5.2.3 园路系统
        5.2.4 公共基础设施优化
        5.2.5 绿色基础设施优化(海绵城市)
        5.2.6 生态驳岸改造
        5.2.7 植物种植设计
        5.2.8 人文景观设计
6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庆市主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脆弱性响应[D]. 荆忠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城市森林结构与秋季城市鸟类栖息关系的研究[D]. 张恒.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3]大数据与城市生态学的未来:从概念到结果[J]. 杨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10)
  • [4]浅析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生态学[J]. 冯瑞芳,易晓园. 山西农经, 2020(11)
  • [5]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 邓政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的南京老山风景区南麓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 宗小睿.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7]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吴巍. 天津大学, 2020(01)
  • [8]中国水热梯度气候带中城市绿地乔木多样性及同质化研究[D]. 何硕楠. 浙江大学, 2020(08)
  • [9]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D]. 蒋五一. 华东师范大学, 2019(11)
  • [10]成都市南河滨江绿道生态完整性评价及优化研究[D]. 马逸.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