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松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华山松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一、华山松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郑涛[1](2020)在《我国部分冬青科植物生斑痣盘菌的分类鉴定》文中认为本文采用现代菌物分类技术对冬青科(Aquifoliaceae)植物生斑痣盘菌科(Rhytismataceae Chevall.)菌物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同时通过分子鉴定的方法,利用ITS rDNA和nLSU rDNA序列区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部分斑痣盘菌科内属间、种间系统发育及其之间亲缘关系,并对其引发的病害的加以讨论与研究。以 Darker、Cannon&Minte(1983,1986)和 Johnston(1986)等人提出的分类系统原则为主要依据,对江西省三清山、安徽黄山等地区及安徽农业大学森林菌物标本室(AAUF)保存的冬青科植物生斑痣盘菌科标本进行分类研究,共查明7个种,包括已知种3个,分别为喜马斑痣盘菌Rhytismahimalense、冬青齿裂菌Coccomyces ilicis和小特里尔盘菌Terriera minor;新种4个,分别为多形齿裂菌C.multiformis、大九湖齿裂菌C.dajiuhuensis、异唇散斑壳Lophodermium.abnormis和膨丝特里尔盘菌T.tumida。对于新种本文提供了部分形态学图片包括手绘图、宏观和微观照片、详细文字描述以及寄主和生境的说明,并加以讨论,对我国已知种进行了形态学特征的简要描述和探讨分析。以柔膜菌目为外群,构建了冬青科植物生斑痣盘菌Terriera属和Coccomyces属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Coccomyces属和Terriera属可能为多起源属,且与Lophodermium属、Hypoderma属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2.通过本文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分析,我们建议将L.camelliicola和L.illiciicola划分到Terriera属中;3.我们将基于ITS rDNA、ITS+28S rDNA基因序列与28S rDNA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进行比较后发现,28S rDNA基因序列可能并不适合单独用于斑痣盘菌科属内的种间或种内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同时本文通过对所研究的7个种可能引起的病害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防治建议。其中喜马斑痣盘菌R.himalense为寄生性病原菌,可引起漆斑病;多形齿裂菌C.multiformis、膨丝特里尔盘菌T.tumida和小特里尔盘菌T.minor为内生菌,一般不引起植物发病。

陈晓钦[2](2020)在《石狮市森林病虫害现况分析及主要病虫害空间分布预测》文中认为森林关系国家木材和生态安全,是林业的基础和核心。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不仅对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造成影响,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石狮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查掌握石狮市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发生及分布情况,并利用Max Ent模型对影响石狮市森林的主要病虫害——台湾相思锈病(Poliotelium hyalospora(Saw.)Mains)、禾沫蝉(Poophilus costalis Walker)、茶袋蛾(Clania minuscula Butler)和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的潜在分布进行预测,探讨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以期为区域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石狮市共有87种病虫害,其中森林病害31种,以真菌病害为主,所占的比例为87.08%;森林害虫56种,以半翅目害虫、鳞翅目害虫为主,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4.62%和35.72%。(2)石狮市受病虫害为害较为严重的树种是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Thunb.)D.Don)、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秋茄(Kandelia candel(Linn.)Druce)等,其中病虫害种类最多的是龙眼和马尾松,分别有12种、10种病虫害类型。夏季是病虫害发生的高发期,发生的病虫害种类最多,有21种;冬季最少,仅有5种。在各乡镇中,灵秀镇的病虫害种类最多,共计52种。(3)基于气候、温度和海拔等17个环境因子,采用Max Ent模型预测石狮市发生频率较高的台湾相思锈病、禾沫蝉、茶袋蛾和黑翅土白蚁的病虫害空间分布,结果表明4种病虫害的潜在高适生区集中在蚶江镇、祥芝镇、鸿山镇和永宁镇;且茶袋蛾的高适生区面积较广,台湾相思锈病次之。(4)海拔因子对台湾相思锈病的影响最大,夏季温度和降水是禾沫蝉、茶袋蛾和黑翅土白蚁潜在适生分布区的重要环境影响因子。建议在春夏季对台湾相思锈病、禾沫蝉、茶袋蛾和黑翅土白蚁采取相应的预警和防治措施。

郭丽娟[3](2014)在《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菌株退化的研究》文中提出生防菌在生物防治害虫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其退化问题亦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以防治马尾松的主要害虫松突圆蚧的真菌——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菌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菌种在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菌株退化的原因以及退化菌株的复壮途径,旨在预防GXSTYJ03菌株发生退化及菌株退化后所采取的措施,为该菌种在防治松突圆蚧的研究应用上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结果如下:(1)光照作为真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信息载体,对真菌的生长情况、次级代谢产物的调节以及菌落局变都有影响。通过不同的光照条件对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菌株退化的影响结果可知,24h全光照条件下菌株局变及退化现象均不明显。(2)培养基营养成分的贫乏是影响菌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氮素适宜的PPSA1培养基上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菌株退化现象的发生情况明显减缓,PPSA1培养基成为防止该菌种退化的较佳培养基,而且该菌株继代培养次数以3代为宜。此外,GXSTYJ03退化菌株在培养生长过程中影响并改变了周围培养环境,环境的改变又反作用于该菌株的生长。(3)退化菌株恢复原有生物性状的有效手段为复壮。本试验结果表明虫尸复壮为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退化菌株的较好复壮方法,其中5%虫尸含量有利于复壮过程中该菌株的生长,7%虫尸含量有利于复壮时该菌株产孢。

李菁[4](2012)在《内蒙古阿尔山林区植物、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与森林健康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阿尔山林业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资源储备区,也是大兴安岭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叶松毛虫是该林区针叶林(特别是落叶松人工林)的首要害虫,以十年左右为周期间歇性发生,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目前尚无基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相关研究。森林健康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生物灾害、火灾、酸雨,以及人为干扰等,但就阿尔山林区而言,森林健康主要受生物灾害影响,特别是落叶松毛虫、落叶松八齿小蠹以及舞毒蛾等。本文以阿尔山地区不同类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群落调查方法对植物群落,利用窗式诱捕器、灯诱以及人工捕捉相结合的方法对节肢动物等进行了采集、鉴定和群落分析。结合本林区的实际,采用评价指标法重点对有害生物抵御为主的森林健康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较系统地明确了阿尔山地区不同类型林分维管植物的主要种类及多样性。所调查林地共有植物33科71属102种,乔灌草分别为8种、9种和85种;其中菊科(12属21种)、蔷薇科(11属13种)、毛茛科(4属7种)、杜鹃花科(4属5种)、蝶形花科(3属5种)等在物种数量上属优势群落,而木贼科、燕尾蕨科、堇菜科、罂粟科、柳叶菜科、鹿蹄草科等类群物种数量较少,属偶见或罕见群落。从重要值的角度界定,乔木层优势树种为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灌木层由于种类较少且分布不均,优势类群不明显,但相对较常见的为稠李和山荆子;草本层优势种群主要为兴安苔草、多年生黑麦草、东方草莓、问荆、粗根老灌草和北方拉拉藤等。从生态位宽度看,除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和白桦外,灌草层优势种群包括兴安苔草、多年生黑麦草、东方草莓、问荆、粗根老鹳草、北方拉拉藤、铁杆蒿、土庄绣线菊、翻白蚊子草和柳叶绣线菊等,这些种群生态位宽度大,分布范围广,环境适应性强。对不同林型而言,天然林在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以及优势种群的分布等方面较人工林优势明显。2.系统明确了阿尔山地区不同林型和不同收集方式节肢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功能团和营养层及其多样性。阿尔山所调查林地节肢动物共166种,隶属于2纲15目87科。从物种数量上看,鳞翅目(13科43种)、鞘翅目(21科33种)、膜翅目(11科17种)和双翅目(10科20种)是优势类群。此外,直翅目(5科17种)、半翅目(4科10种)、同翅目(4科7种)和脉翅目(3科6种)也具有一定的优势。种类和数量较少的类群主要有竹节虫目、蜉蝣目、蜻蜓目、毛翅目、螳螂目、蛇蛉目以及蛛形纲蜘蛛类及蜱螨类。其中,天然林共有91种,人工林和石塘林(一种天然火山林)分别为66和30种。不同的收集方式在节肢动物种类、数量及多样性上存在较大差异:窗式诱捕器共收集节肢动物60种(以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为主);灯诱收集节肢动物种类为86种(以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为主);人工捕捉方式共收集节肢动物44种(以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为主)。天然林、人工林和石塘林内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分布与收集方式有较大关系。本文共记录86个功能团,其中三种收集(窗式诱捕器、灯诱、人工捕捉)方式分别记录39种、51种和24种。在优势功能团中,植食性功能团有草地螟、二化螟、舞毒蛾、棕色卷蛾、步甲科、蚁科、横纹划蝽等:寄生性功能团有姬蜂科、茧蜂科及金小蜂科;捕食性功能团有蚁科、蜉蝣目、草蛉科、蚁蛉科、食虫虻科、螳螂、蜻蜓等;腐食性功能团有隐翅甲科、蝇科、埋葬甲科;蜘蛛类群的蟹蛛科、狼蛛科、皿蛛科及跳蛛科均为捕食性类群。对于营养层和优势功能团的分布及多样性,天然林均优于人工林。3.明确了有利于丰富并提升生物多样性的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的混交比例。混交比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因为混交比例决定了林分的乔木层组成状况,后者对于林下植物光环境的形成至关重要,而昆虫群落(特别是植食性昆虫)的分布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被分布。通过对由自然或疏伐造成的兴安落叶松和白桦两树种不同混交比例梯度林分中植物和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分析,基于对三种收集方式(窗式诱捕器、灯诱以及人工捕捉)的节肢动物进行物种多样性、功能团和营养层多样性的探讨,明确了兴安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比例为5:5和7:3之间时最有利于丰富森林生物多样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建立了基于抵御生物灾害的森林健康评价体系。基于该林区有害生物的历史监测资料以及本研究的调查结果,阿尔山地区天然林健康状况良好,但很少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而人工林由于林分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稳定性低,极易受到有害生物的危害,如2001-2002年暴发于本林区的落叶松毛虫仅对人工林造成危害。基于该林区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对该林区森林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选取结构性、功能性和干扰因素三类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利用健康综合指数法,对阿尔山林业局各林场进行了基于抵御生物灾害为主的林分健康评价。根据分值将森林健康状况分为五级:优秀(8-10)、健康(6-8)、一般健康(4-6)、不健康(2-4)和病态(0-2)。森林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林区整体健康综合指数为5.43,属一般健康水平。其中,德廷德、伊敏河、柴河源和桑都尔4个林场均属水源用材林区,达健康水平,各林场天然林比例分别占93%、61%、41%和63%,历史资料显示4个林场自2000年来未发生生物灾害;伊尔施、阿尔山和立新3个林场属后备阔叶水源用材林,属不健康水平,天然林比例依次为55%、57%和83%,自2000年来有害生物发生严重(主要包括落叶松毛虫、落叶松鞘蛾、落叶松八齿小蠹、以天牛为主的蛀干害虫、病害和鼠害等);柴河、古尔班、苏呼河、金江沟、南沟5个林场均为水源用材林(天池和兴安2个林场为石塘特种林),各林场天然林比例分别达75%、68%、71%、63%、70%、30%和39%,仅前三个林场有落叶松毛虫、落叶松八齿小蠹、病害以及鼠害的不连续记录且危害程度较低。因此,排除边缘效应(如柴河林场)、人工干扰(如伊尔施、阿尔山及立新林场)以及自然灾害(兴安林场和柴河源林场1998年发生严重火灾)等因素,本文建立的森林健康评价体系基本与各林场的林分组成状况及有害生物历史发生状况相吻合,能够较好地反映目标林分的森林健康状况,为分类实施森林健康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高小明[5](2012)在《华南地区斑痣盘菌目物种多样性与该目双基因系统发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现代真菌分类学技术,对源于中国华南地区的斑痣盘菌目(Rhytismatales)菌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从形态解剖学特征、个体发育学、地理分布、生态生境等多个方面入手,对这一地区该目成员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第二章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采自中国本土的斑痣盘菌目成员进行系统发育学研究,主要基于rDNA-ITS和nLSU rDNA单独序列和双基因联合序列构建斑痣盘菌目系统发育树来探讨该目科间、属间、种间及种内的亲缘关系。通过对自行采集和安徽农业大学森林菌物标本室(AAUF)保存的华南地区干标本进行逐号检查,共获斑痣盘菌标本70余号,涉及寄主近40种。基于Darke(r1967)、Cannon&Minter(1983,1986)、Johnston(1986)、Spooner(1991)、Kirk et al.(2001、2008)等国外知名真菌学家提出的相关分类原则,将所有标本进行鉴定与整理,共查明斑痣盘菌目1科9属29种,其中包括新种3个,分别为银杉散斑壳(Lophodermium cathayae)、简丝特里尔盘菌(Terriera simple)和络石特里尔盘菌(T. trachelosperi);中国新纪录种1个,即杜鹃隔孢缝壳(Lophomerum rhododendri);中国大陆新纪录种1个,为短特里尔盘菌(Terriera brevis)。对3新种作了详尽的形态学描述并提供了点线合成图或显微照片;对两个新纪录种绘制了子囊、子囊孢子及侧丝的点线合成图;对其余各种作了简要的形态学特征的描述与讨论。同时,编制了中国华南地区斑痣盘菌目分种检索表,以便于简明扼要地区分该区各种。在对华南地区斑痣盘菌目成员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分析中,主要从寄主、个体发育特征和地理分布等三个方面展开。结果表明源于华南地区的29种斑痣盘菌寄主范围广泛,涉及多种植物,其中以裸子植物居多,特别是松属(Pinus)植物,本次查明的松树上共有9种斑痣盘菌。有些种有较广泛的寄主范围,具有较弱的寄生性;但也有些种具有较强的寄主专化性,甚至只寄生于一种植物上,如银杉散斑壳(L.cathayae)。从真菌保护学意义上来说,银杉散斑壳虽然是导致银杉落针病的病原菌,但是它也很可能会随着“活化石”——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的灭绝而消失,是世界菌物库的损失。同时,地理环境对于斑痣盘菌个体差异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华南地区采集的这29个种中,大部分种分布范围广泛,在世界大多数温带和热带地区均有分布;但也存在目前仅报道于中国华南地区的斑痣盘菌,如银杉散斑壳(L.cathayae)和广西散斑壳(L. guangxiense)。另外,斑痣盘菌科(Rhytismataceae)是该区的优势科,其中散斑壳属、齿裂菌属和特里尔盘菌属是该区的优势属。各属、种阶元的分类主要依据子囊果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特征,如子囊果、子囊、子囊孢子的形状,侧丝顶端的形状,子座覆盖层与基部层毗邻处的组织结构,唇细胞的有无以及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的形状和线纹多少等。第二部分对来源于全国各地,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斑痣盘菌目成员进行了系统发育学的研究。采用CTAB法提取供试菌株的DNA,通过PCR扩增及测序的方法,基于rDNA-ITS序列、28S rDNA序列和二者的联合序列,以柔膜菌目的Leotialubrica为外群,分别构建了斑痣盘菌目系统发育树;并根据rDNA-ITS序列分析对银杉散斑壳进行了分子确认。结果表明,在斑痣盘菌目中,同一科的种、同一属的种、同一个种通常会优先聚在一起,并具有较高的自举支持率。从而验证了利用基于表型性状的现代菌物分类技术对斑痣盘菌目成员进行的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很高的参考价值。但是,也有个别在表型上分属于两个不同属、甚至不同科的种被聚在了一起,说明利用表型分类技术获得的分类研究结果不一定都是绝对可靠的,有时必须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部分类群作进一步鉴定与分类。研究结果还表明,寄主、地理分布、海拔高度、气候环境等因素与斑痣盘菌目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研究有很大的关联性。大部分寄生在针叶树和阔叶树上的斑痣盘菌科成员与生长于落叶层或林地上的地锤菌科(Cudoniaceae)成员总是分属两大分支,尤其在ITS+28S rDNA的联合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二科的界限更为明晰。在基于28S rDNA序列建立的系统发育树中,源自于国外(欧洲、北美、非洲)的斑痣盘菌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分支。在rDNA-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有一分支聚集的95%以上的Rhytismatales成员均来自于湖北神农架;而在ITS+28S rDNA的联合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采自于安徽黄山或者天堂寨的悬钩子皮下盘菌(Hypoderma rubi)和采自湖北神农架的H. rubi无法聚在一起。因此,我们认为,在研究菌物系统发育学的过程中,仅仅依赖双基因甚至更多基因联合序列的分析还是不够的,只有结合菌物形态学、个体发育、培养性状、寄主(基物)范围及地理分布、生境及获养方式等表型性状进行全面地综合分析,才能获得较为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

刘婧[6](2011)在《华山松茎中树脂道及创伤防御应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械损伤、真菌感染后,能够诱导松科(Pinaceae)多种植物茎的次生结构中产生防御应答。我们以华山松(Pinus armandii)为材料,研究其茎内树脂道的分布;构成性与诱导性防御;以及信号分子茉莉酸甲酯、乙烯在诱导性防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1.华山松茎初生结构中,具有皮层树脂道和初生木质部树脂道。次生结构中包括皮部树脂道、韧皮射线树脂道、木射线树脂道、木质部轴向树脂道。茎内树脂道由1层上皮细胞和1-2层鞘细胞组成。次生木质部中的轴向树脂道主要分布在晚期早材向晚材过渡区,这个区域是构成性树脂道形成的主要位置。2.华山松茎内能够形成由多酚薄壁细胞、射线、射线树脂道、皮部树脂道、木质部轴向树脂道组成的复杂防御网络,它们相互沟通。这个防御网络组份可以是构成性,也可以诱导性的。华山松茎的构成性防御主要表现为多酚薄壁细胞挤毁筛胞形成切向带,韧皮部中形成树脂道,以及木质部中每年形成构成性树脂道。当受到机械损伤等外界伤害后,华山松茎的次生结构中出现诱导性防御,表现为提前膨胀多酚薄壁细胞形成切向带,韧皮部中形成斜向树脂道,及木质部中形成诱导性树脂道。3.茉莉酸甲酯、乙烯能够诱导华山松茎次生结构中出现与机械损伤相似的诱导性防御,但是茉莉酸甲酯、乙烯、机械损伤诱导华山松茎中形成完整诱导性防御所需时间和反应程度存在差异。乙烯利诱导需要30天,茉莉酸甲酯和创伤至形成层组需要45天,创伤至韧皮部组中则需要60天。乙烯抑制剂1-MCP,能够抑制茉莉酸甲酯、乙烯、机械损伤对华山松防御结构的诱导作用。这表明茉莉酸甲酯和乙烯是华山松茎诱导性防御的重要信号分子。

李成赞[7](2009)在《森林病虫害诊断及害虫预报专家系统的研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病虫害是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危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基层林农对病虫害诊治知识匮乏,盲目防治或者防治不及时,都会造成经济损失。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人才缺乏,如果不及时为基层林农提供服务,将严重制约林业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针对现实情况,本研究在结合研究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森林病虫害以及林业信息化相关领域知识,针对森林病虫害诊断的实际需求,采用正向和反向相结合的推理机制,进行森林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推理机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着面向基层林农的设计宗旨,本文主要完成森林病虫害的识别、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知识表示的研究、系统推理机的设计以及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实现工作。最终成功设计了森林病虫害诊断知识库,建立了实用、规范的森林病虫害诊断及害虫预报专家系统。使病虫害诊断更加准确、诊断过程更加易于操作,满足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林农的需要。同时,采用合理的害虫预测预报模型,使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更加准确。进一步提高了森林病虫害诊断以及害虫预报系统的应用能力,使森林病虫害诊断及害虫预报专家系统更好地为基层林农服务。

王徐玫[8](2007)在《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复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调查了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情况,并对衰弱情况较严重的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和雪松(Cedrus deodara(Roxb.)Loud)进行了复壮技术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南京市共有木本植物(含常见造林与绿化树种)364种,隶属于66科,178属。调查得出记录在案的古树名木有517株。此次调查,还发现有3棵古树死亡,白下区2株银杏和栖霞山1株冬青。还有古树中仅有1株的栖霞山的柘树,应当加强保护。2.南京市第一批申报的古树名木589株中有308株衰弱、15株严重衰弱的,衰弱木已经占了大半。发现的主要病害有17种,主要虫害27种,较严重的白蚁危害和根部疫霉病应加强防治力度。我们在此次的调查中还发现了新的病虫害,主要是音乐台紫藤的病虫害、栖霞山糯米椴和三角枫的瘿瘤病、中山陵雪松的根部疫霉病、紫薇上的柿广翅蜡蝉,已经及时采取了防治措施,使病虫害得到一定的控制。3.为研究判断古树生理状况的方法,测不同年份的银杏保护酶活性得出,随着树龄增加,基本上过氧化氢酶(CAT)在一定年份内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随着树龄的增加活性逐渐下降,超氧化物酶(SOD)活性则随树龄增长逐渐增强。说明树木的实际年龄与生理年龄大多数是不一致的,而且用保护酶活性作为判断树木的生长情况的指标较准确。4.为了研究古树名木的复壮技术,首次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和精胺对银杏和雪松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和精胺处理后,随着药剂浓度增加,银杏和雪松叶片叶绿素含量不断升高,对雪松生长量影响尤为显着。总的来说,一氧化氮处理组较精胺处理组对植物叶绿素及保护酶活性影响更大,持效期大概为一个月。后期在银杏、雪松、刺柏上应用一氧化氮和精胺,有一定复壮效果。

王士娟[9](2007)在《黄山风景区斑痣盘菌科物种多样性与散斑壳属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现代菌物分类技术,从形态解剖学、个体发育学、生态及生物学等方面对安徽黄山风景区的斑痣盘菌科(Rhytsmataceae Chevall.)的分类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同时在表型性状分类的基础上,基于ITS1-5.8S rDNA-ITS2区序列,构建了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all.)系统发育树,探讨了散斑壳属种间及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以Darker(1967)、Cannon&Minter(1983,1986)、Johnston(1986)、Spooner(1991)、Kirk et al.(2001)等人提出的若干分类原则为主要依据,对自行采集和森林保护教研室保藏的650余号斑痣盘菌科标本进行鉴定与分类,共查明9属55种,其中除47个已知种外,还包括8个新种:冬青齿裂菌Coccomyces ilicis sp.nov.、苔草皮下盘菌Hypoderma caricis sp.nov.、树参散斑壳Lophodermium dendropancis sp.nov.、群生散斑壳L.gregarium sp.nov.、八角生散斑壳L.illiciicola sp.nov.、石楠生散斑壳L.photiniicola sp.nov.、斑茅舟皮盘菌Ploioderma sacchari sp.nov.及奇异小鞋孢盘菌Soleella mirabilis sp.nov.。编制了二叉式分种检索表。对新种提供了形态学特征的描述与图解以及寄主、生态和产果期等的记载,并加以讨论;对本人近期发表的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特征简介。新种的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保教研室(AAUFP)。本文在分类基础上对黄山区景区的斑痣盘菌从物种组成、寄主种类、寄生性及致病性等方面进行物种多样性研究,并分析了斑痣盘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其结果表明该风景区内斑痣盘菌科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共发现55个种,即Lophodermium属21种、Coccomyces属18种、Hypoderma属5种、Rhytisma属4种、Soleella属3种,Bifusella、Hypohelion、Necoccomyces、Ploioderma属各1种;优势种为Coccomycesdelta、C.huangshanensis、C.multangularis、Hypoderma rubi、Lophodermium agathidis、Rhytisma punctatum等。该科菌物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共涉及21科(水龙骨科、松科、杉科、柏科、槭树科、五加科、冬青科、莎草科、杜鹃花科、壳斗科、樟科、金缕梅科、木兰科、防已科、木犀科、悬铃木科、蔷薇科、芸香科、山矾科、山茶科及禾本科)35属52种。它们是众多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少数蕨类植物上的强寄生物、兼性寄生物或腐生物,其中不少种类是维管植物的重要病原菌,有的甚至对黄山松、黄山杜鹃等特有树种的生长已构成严重威胁。采用改良的氯化苄法,获取了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all.)29个菌株的基因组DNA。通过真菌通用引物ITS4和ITS5对rRNA基因的ITS1-5.8S rDNA-ITS2区进行了特异性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测序,获得长600~1000bp的ITS区序列。以柔膜菌目的Helicodendron triglitziense(EF02923429)为外群,基于隶属20种的39个菌株ITS区序列(含29个自行测定和10个从GenBank下载序列),构建了散斑壳属的系统发育树。本系统发育树由3个进化分支构成。所有的针叶树生散斑壳形成进化分支Ⅰ,自举支持率为62%,它又由3个小的分支组成。5个Lophodermiumaustrale、6个L.conigenum以及L.pine-bungeanae、L.indianum和L.seditiosum菌株形成了自举支持率为54%的分支A。L.pinastri、L.macci、L.pini-excelsae和L.petrikii这4个种形成分支B,得到的自举支持率为74%。针叶树生散斑壳进化分支的基部是分支C,它由L.baculiferum、L.molitoris和L.kumaunicum组成,其自举支持率为71%。子囊果具唇的阔叶树生散斑壳菌株被聚在了一起而形成进化分支Ⅱ,得到了80%的自举支持率。所有子座覆盖层裂缝两侧均具严重碳化、无明显结构的黑色向内延伸物、覆盖层与基部层毗邻处为矩胞组织构成的内部基质的种被聚在一起组成了进化分支Ⅲ,它的自举支持率达99%。对该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表明:1、散斑壳属种间关系与其寄主具很大的相关性,针叶树与阔叶树上的散斑壳属成员可能是亲缘关系较远的两大类群;2、位于进化树基部的进化分支Ⅲ与Ⅰ和Ⅱ组成的进化分支形成一个姊妹群,这说明散斑壳属很可能是多源的。3、寄主、生境和产地的不同会引起散斑壳属种内一定的遗传变异;4、子囊果的埋生位置、子座覆盖层与基部层的发育程度、唇细胞的有无等特征在散斑壳属种水平分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丽丹[10](2006)在《茶藨生柱锈重寄生菌(Pestalotiopsis sp.)的生物学特性及毒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山松疱锈病(Armandii pine blister rust)是由茶藨生柱锈菌(Cronartium ribicola J.C.Fischer)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松干锈病,主要危害华山松中幼林,导致受害华山松高生长、径围生长和材积量明显下降,当病部溃疡斑环绕树干周长一半以上时造成枝干枯萎,最终整株死亡。化学防治在华山松疱锈病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此方法虽然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往往由于操作困难、难以持久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大部分病区的华山松疱锈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且有继续蔓延扩张的趋势,严重威胁着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立,给生态恢复带来极大困难。重寄生菌是一类对植物病原菌有控制作用的重要微生物资源,广泛用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生防菌多数是植物病原菌的重寄生菌。《洱源枝顶孢侵染华山松疱锈菌机理研究》项目组成员在过去的研究中筛选出一株华山松疱锈病病原茶藨生柱锈的重寄生菌——MM011菌株,该菌对锈孢子具有很强的伤害作用,且以毒素伤害为其作用机理。开展该重寄生菌生物学特性及毒素的研究对开发新型生防制剂防治华山松疱锈病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重寄生菌MM011的生物学特性、产毒条件、毒素的提取和基本性质及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进行了较系统的初步分析和研究,并对MM011活菌体及毒素原液对华山松幼苗的安全性和对华山松疱锈病感病枝干的室内、室外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营养物质对MM011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存在显着差异,多糖比单糖或二糖更有利于MM011生长,可溶性淀粉、玉米粉对菌丝生长最为有利,而对乳糖利用最差。MM011能有效利用有机氮中的蛋白胨、酵母浸膏、黄豆粉和各类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但对无机氮中的铵态和硝酸态氮利用较差。无机盐离子明显影响MM011菌丝生长,以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最好,其中又以磷酸二氢钠最佳,并极显着高于其它几种无机盐处理。不同生长因子对MM011菌丝生长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促进作用不明显,仅复合VB处理后,菌落直径较对照组大,而其余各种维生素对菌丝生长促进作用不大。(2)环境因子对MM011菌丝生长的影响:MM011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 535℃下均能生长,但以2030℃生长较好。低温(<15℃)或高温(>35℃)菌丝生长都会受到抑制。光照与MM011菌丝生长关系不密切,不同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差别不大。MM011在pH2~9范围内都能够生长,但以pH为4~7的微酸性环境内生长较好,过碱(pH大于7)或过酸(pH小于4)对菌丝的生长都不利。在-0.23~-6.487MPa水势下,菌丝均能生长,低于-8.0MPa,菌丝完全不能生长。MM011是一种好气性真菌,摇床速度达到150r/min最有利于该菌生长;接种量对菌丝最大产量影响不大,

二、华山松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山松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部分冬青科植物生斑痣盘菌的分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斑痣盘菌科的经济重要性
    2.斑痣盘菌科的分类研究历史及进展
        2.1 斑痣盘菌科的分类研究历史
        2.2 斑痣盘菌科的分布特性
    3.斑痣盘菌科的形态鉴定
    4.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斑痣盘菌科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引言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1.分类与观察
        1.1 冬青科标本采集和整理
        1.2 冬青科标本形态观察
    2.分离培养及DNA提取
        2.1 实验所需试剂及工具
        2.2 实验所需试仪器设备
        2.3 所需菌种的室内分离与培养
    3.所需菌种DNA的提取与扩增
        3.1 试验所选菌株
        3.2 实验所用试剂
        3.3 实验所用设备
        3.4 所需菌种DNA的提取
        3.5 DNA检测与PCR扩增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1.冬青科植物生斑痣盘菌科的形态鉴定
        1.1分种检索表
        1.2 种的描述
    2.分子鉴定
        2.1 Coccomyces属系统发育树的分子鉴定
        2.2 Terriera属系统发育树的分子鉴定
    3.冬青生斑痣盘菌引起的病害研究
        3.1 喜马斑痣盘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3.2 多形齿裂菌、膨丝特里尔盘菌和小特里尔盘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石狮市森林病虫害现况分析及主要病虫害空间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病虫害种类
        1.2.2 森林病虫害防治与监测研究
        1.2.3 病虫害发生预测研究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调查分析森林病虫害的现况
        2.2.2 确定主要病虫害的潜在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2.2.3 提出病虫害防治对策及应对方案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3.1 调查前期工作
        3.1.1 资料收集
        3.1.2 调查工具
    3.2 调查范围
    3.3 调查方法
        3.3.1 病害调查方法
        3.3.2 害虫调查方法
        3.3.3 空间预测数据收集
    3.4 病虫害分布预测模型
        3.4.1 Max Ent模型预测
        3.4.2 模型精度评估
        3.4.3 影响因素的确定
4 石狮市森林病虫害现况分析
    4.1 森林病害发生情况
        4.1.1 病害种类
        4.1.2 病害类别
        4.1.3 常见病害
    4.2 森林害虫发生情况
        4.2.1 害虫种类
        4.2.2 害虫类别
        4.2.3 常见害虫
    4.3 病虫害发生分布的因素分析
        4.3.1 病虫害种类与树种的关系
        4.3.2 病虫害与季节的关系
        4.3.3 病虫害的分布区域
    4.4 小结
5 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空间分布预测
    5.1 病虫害发生预测的基础数据
        5.1.1 生态环境数据提取
        5.1.2 模型的分析与验证
    5.2 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空间分布预测分析
        5.2.1 主要病虫害潜在分布的确定
        5.2.2 主要病虫害潜在适生区域的确定
        5.2.3 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分析
    5.3 主要病虫害发生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5.4 小结
6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
    6.1 病虫害防治决策
        6.1.1 强化政府职能
        6.1.2 加强检疫执法
    6.2 病虫害防治方法
        6.2.1 重点区域防控
        6.2.2 强化营林技术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菌株退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虫生真菌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1.1.1 虫生真菌的国内研究现状
        1.1.2 虫生真菌的国外研究现状
        1.1.3 虫生真菌的主要属和种类
        1.1.4 广布拟盘多毛孢的研究现状
        1.1.5 虫生真菌的发展趋势
    1.2 虫生真菌的退化研究
        1.2.1 虫生真菌的退化机理
        1.2.2 控制虫生真菌退化的措施
    1.3 虫生真菌的复壮和保存
    1.4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退化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章 光照条件对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菌株退化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菌株来源
        2.1.2 培养基的配置和方法
        2.1.3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菌株的预培养
        2.1.4 不同光照条件处理方法
        2.1.5 菌株稳定性的观察
        2.1.6 菌株生长速率的测定
        2.1.7 菌株分生孢子量的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光照条件对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菌落形态的影响
        2.2.2 不同光照条件对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菌落生长的影响
        2.2.3 不同光照条件对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产孢量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继代培养对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菌株退化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菌株
        3.1.2 培养基配制及方法
        3.1.3 菌株稳定性的观察
        3.1.4 菌株生长速率的测定
        3.1.5 各代菌株分生孢子量的测定
        3.1.6 试验菌株预培养
        3.1.7 试验菌株培养
        3.1.8 菌丝培养液的pH值、菌丝干重的测定
        3.1.9 菌丝体色素的提取及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PSA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对GXSTYJ03菌株生长的影响
        3.2.2 PPSA1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对GXSTYJ03菌株生长的影响
        3.2.3 PPSA2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对GXSTYJ03菌株生长的影响
        3.2.4 不同培养基继代培养对GXSTYJ03菌株生长影响的比较
        3.2.5 退化的GXSTYJ03菌种培养过程中培养特性分析比较
    3.3 讨论
第四章 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菌株的复壮探讨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昆虫
        4.1.2 试验菌株来源
        4.1.3 培养基配制及方法
    4.2 方法
        4.2.1 试验菌株的预培养
        4.2.2 孢子悬液的制备
        4.2.3 菌种复壮的方法
        4.2.4 虫尸复壮后菌种稳定性观察及生长速率的测定
        4.2.5 不同培养基对菌种复壮后稳定性观察及生长速率的测定
        4.2.6 菌株分生孢子量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虫尸复壮方法的结果与分析
        4.3.1.1 不同虫尸含量对GXSTYJ03退化菌株生长形态的影响
        4.3.1.2 不同虫尸含量对GXSTYJ03退化菌株生长速率的影响
        4.3.1.3 不同虫尸含量对GXSTYJ03退化菌株产孢量的影响
        4.3.2 培养基复壮方法的结果与分析
        4.3.2.1 不同培养基对GXSTYJ03退化菌株生长形态的影响
        4.3.2.2 不同培养基对GXSTYJ03退化菌株生长速率的影响
        4.3.2.3 不同培养基对GXSTYJ03退化菌株产孢量的影响
        4.3.3 虫尸复壮方法与培养基复壮方法的比较
    4.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及讨论
    5.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内蒙古阿尔山林区植物、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与森林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1.1 森林生物多样性概况
        1.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1.1.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1.2.1 基因多样性
        1.1.2.2 物种多样性
        1.1.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1.1.2.4 景观多样性
        1.1.3 森林植物、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1.3.1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位
        1.1.3.2 森林植物多样性
        1.1.3.3 森林节肢动物多样性
    1.2 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
        1.2.2 森林健康评价
        1.2.3 国外森林健康发展概况
        1.2.3.1 欧洲森林健康研究进展
        1.2.3.2 美国森林健康研究进展
        1.2.4 国内森林健康研究进展
    1.3 研究背景
        1.3.1 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1.3.2 落叶松毛虫概述
        1.3.3 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毛虫发生状况及特点
    1.4 研究意义与必要性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研究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2.1.2 研究地区森林资源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2.2.1.1 样地选取标准
        2.2.1.2 环境因子调查
        2.2.1.3 乔木层
        2.2.1.4 灌木层
        2.2.1.5 草本层
        2.2.2 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方法
        2.2.2.1 乔木层
        2.2.2.2 灌木草本层
        2.2.2.3 枯枝落叶层
        2.2.2.4 夜间灯光诱集
        2.2.2.5 窗式诱捕器
        2.2.3 节肢动物营养层和功能团的划分方法
        2.2.3.1 营养层的划分方法
        2.2.3.2 功能团的划分方法
        2.2.4 生物多样性的计算方法
        2.2.5 统计方法的选取
3 阿尔山地区森林植物群落研究
    3.1 植物多样性
        3.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3.1.2 样地选取及研究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3.1 植物种类组成
        3.1.3.2 植物群落结构
        3.1.3.3 植物物种丰富度
        3.1.3.4 植物物种多样性
        3.1.3.5 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
        3.1.3.6 样地群落相似性
        3.1.3.7 小结
    3.2 乔木层不同混交比例下植物多样性
        3.2.1 研究背景与目的
        3.2.2. 样地选择与研究方法
        3.2.2.1 样地选择
        3.2.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3.1 林下植被群落排序
        3.2.3.2 多样性与混交比例的关系
        3.2.4 结论与讨论
    3.3 植物种群生态位分析
        3.3.1 研究背景与目的
        3.3.2 样地选择与研究方法
        3.3.2.1 样地选择
        3.3.2.2 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3.1 物种重要值分析
        3.3.3.2 生态位宽度分析
        3.3.3.3 生态位重叠分析
        3.3.3.4 生态位相似性分析
        3.3.4 结论与讨论
4 阿尔山地区节肢动物群落研究
    4.1 节肢动物多样性
        4.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4.1.2 样地选取及调查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3.1 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分析
        4.1.3.2 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种群
        4.1.3.3 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4.1.3.4 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
        4.1.4 结论与讨论
    4.2 乔木层不同比例林分节肢动物多样性
        4.2.1 研究背景与目的
        4.2.2 样地选取与研究方法
        4.2.2.1 样地选取
        4.2.2.2 研究方法
        4.2.2.3 数据分析
        4.2.3 结果与分析
        4.2.3.1 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布
        4.2.3.2 节肢动物功能团和营养层组成分析
        4.2.4 结论与讨论
        4.2.4.1 冠层混交对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4.2.4.2 节肢动物作为生态系统指示性物种以及营养层的应用
        4.2.4.3 本研究对森林经营的启发
5 森林健康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5.1 阿尔山地区森林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5.1.1 自然因素
        5.1.1.1 阿尔山地区主要病害
        5.1.1.2 阿尔山地区主要虫害
        5.1.1.3 阿尔山地区主要鼠害
        5.1.1.4 森林火灾
        5.1.1.5 其他自然灾害
        5.1.2 人类干扰因素
    5.2 森林健康评价对象
    5.3 森林健康评价方法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
        5.3.2 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
        5.3.3 权重的确定
        5.3.3.1 权重的确定方法及优缺点
        5.3.3.2 本研究权重确定方法
        5.3.4 健康综合指数
        5.3.5 健康等级划分
    5.4 森林健康评价指标的选取及生态学意义
        5.4.1 结构性指标
        5.4.2 功能性指标
        5.4.3 干扰因素指标
        5.4.4 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5.5 评价指标各因子监测与调查
        5.5.1 结构性指标
        5.5.2 功能性指标
        5.5.3 干扰因素指标
    5.6 森林健康评价
    5.7 阿尔山森林健康的调控技术
        5.7.1 森林健康调控的必要性
        5.7.2 森林健康调控技术
6 结论与讨论
    6.1 系统明确了不同类型林分维管植物的主要种类及多样性
    6.2 林区不同林型节肢动物主要种类、功能团和营养层及多样性分布
    6.3 基于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的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的最佳混交比例
    6.4 基于抵御生物灾害的森林健康评价体系
    6.5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6.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阿尔山所调查林地植物名录
附录2 阿尔山所调查林地节肢动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清单
致谢

(5)华南地区斑痣盘菌目物种多样性与该目双基因系统发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关于真菌学研究的主要网站清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斑痣盘菌目分类研究历史
    2. 斑痣盘菌目菌物形态解剖学特征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物分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
        3.1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
        3.2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3.3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3.4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
        3.5 微卫星 DNA(Microsatellite DNA),又名 SSR(Simple SequenceRepeat),简单序列重复
        3.6 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区间简单序列重复
        3.7 真菌的 rDNA
    4. 菌物分子系统学分析方法
    5. 斑痣盘菌目分子系统学研究现状
    6. 斑痣盘菌目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华南地区物种多样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步骤
        2.2.1 野外生态调查与标本采集
        2.2.2 标本收集与整理
        2.2.3 显微检查及描绘
        2.2.3.1 外部形态特征观察
        2.2.3.2 制片及内部构造显微检查
        2.2.3.3 显微绘图
        2.2.4 分析与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华南地区斑痣盘菌目分种检索表
        3.2 种的描述
        3.2.1 齿裂菌属 Coccomyces De Not
        3.2.1.1 杯状齿裂菌 Coccomyces crateriformis
        3.2.1.2 三角形齿裂菌 Coccomyces delta
        3.2.1.3 中国齿裂菌 Coccomyces sinensis
        3.2.1.4 台湾齿裂菌 Coccomyces taiwanensis
        3.2.2 散斑壳属 Lophodermium Chevall
        3.2.2.1 贝壳杉散斑壳 Lophodermium agathidis
        3.2.2.2 南方散斑壳 Lophodermium australe
        3.2.2.3 茶生散斑壳 Lophodermium camelliicola
        3.2.2.4 银杉散斑壳新种 Lophodermium cathayae sp. nov
        3.2.2.5 针叶树散斑壳 Lophodermium conigenum
        3.2.2.6 芒萁散斑壳 Lophodermium dicranopteris
        3.2.2.7 广西散斑壳 Lophodermium guangxiense
        3.2.2.8 喜马拉雅散斑壳 Lophodermium himalayense
        3.2.2.9 印度散斑壳 Lophodermium indianum
        3.2.2.10 江南散斑壳 Lophodermium jiangnanense
        3.2.2.11 芒果散斑壳 Lophodermium mangiferae
        3.2.2.12 佩特拉克散斑壳 Lophodermium petrakii
        3.2.2.13 松针散斑壳 Lophodermium pinastri
        3.2.2.14 乔松散斑壳 Lophodermium pini-excelsae
        3.2.3 隔孢缝壳属 Lophomerum Quell.& Magasi
        3.2.3.1 杜鹃隔孢缝壳中国新纪录种 Lophomerum rododendri
        3.2.4 黑皮盘菌属 Meloderma Darker
        3.2.4.1 德斯马泽黑皮盘菌 Meloderma desmazier
        3.2.5 舟皮盘菌属 Ploioderma Darker
        3.2.5.1 汉德尔舟皮盘菌 Ploioderma handelii
        3.2.6 斑痣盘菌属 Rhytisma Fr
        3.2.6.1 安徽斑痣盘菌 Rhytisma anhuiense
        3.2.6.2 喜马拉雅斑痣盘菌 Rhytisma himalense
        3.2.7 小鞋孢盘菌属 Soleella Darker
        3.2.7.1 杉木小鞋孢盘菌 Soleella cunninghamiae
        3.2.8 特里尔盘菌属 Terriera B. Erikss
        3.2.8.1 短特里尔盘菌中国大陆新纪录种 Terriera brevis
        3.2.8.2 小特里尔盘菌 Terriera minor
        3.2.8.3 简丝特里尔盘菌新种 Terriera simplex sp. nov
        3.2.8.4 络石特里尔盘菌新种 Terriera trachelosperi sp. nov
        3.2.9 符氏盘菌属 Vladracula P.F. Cannon
        3.2.9.1 环状符氏盘菌 Vladracula annuliformis
        3.3 华南地区斑痣盘菌目物种多样性分析
        3.3.1 华南地区斑痣盘菌目物种组成分析
        3.3.2 华南地区斑痣盘菌目物种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第三章 斑痣盘菌目双基因系统发育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菌株
        2.1.1 rDNA-ITS 序列分析所需菌株
        2.1.2 28S rDNA 序列分析所需菌株
        2.1.3 双基因序列分析所用菌株
        2.1.4 相关近似种分子系统学研究所用菌株
        2.2 试剂与仪器
        2.2.1 培养基
        2.2.2 主要试剂及配置
        2.2.3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菌丝培养
        2.3.2 培养性状的观察
        2.3.3 菌种的保藏
        2.3.4 DNA 提取及检测
        2.3.5 ITS-PCR 扩增与序列测定
        2.3.5.1 ITS 区域扩增引物
        2.3.5.2 PCR 扩增反应体系
        2.3.5.3 PCR 扩增反应的循环参数
        2.3.6 28S rDNA-PCR 扩增与序列测定
        2.3.6.1 28S 扩增引物
        2.3.6.2 PCR 扩增反应体系
        2.3.6.3 PCR 扩增反应的循环参数
        2.3.7 扩增产物的检测
        2.3.8 序列测定
        2.3.9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 rDNA-ITS 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3.2 基于 28S rDNA 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3.3 基于 ITS+28S rDNA 联合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3.4 银杉散斑壳与其近似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4. 结论及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华山松茎中树脂道及创伤防御应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松科植物防御反应的类型
        1.1.1 结构防御和化学防御
        1.1.2 构成性防御和诱导性防御
    1.2 松科植物诱导性结构防御应答
        1.2.1 皮层和周皮
        1.2.2 韧皮部
        1.2.3 木质部
        1.2.4 射线细胞
    1.3 创伤性树脂道的形成的时空特征
        1.3.1 创伤性树脂道的形成
        1.3.2 创伤性树脂道的时空特征
    1.4 针叶树产生的萜烯类树脂
    1.5 茉莉酸甲酯和乙烯诱导松科植物产生创伤应答
        1.5.1 茉莉酸甲酯参与针叶树防御应答
        1.5.2 乙烯诱导防御应答的形成
    1.6 华山松的形态、分布、经济价值
    1.7 华山松大小蠹对华山松的危害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处理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机械损伤,茉莉酸甲酯,乙烯的处理方法
        2.1.3 乙烯抑制剂1-MCP处理方法
        2.1.4 茉莉酸甲酯处理华山松茎的初生结构
    2.2 研究方法
        2.2.1 半薄切片法
        2.2.2 滑走切片法
        2.2.3 石蜡切片法
        2.2.4 徒手切片法
第三章 华山松茎内树脂道的结构与分布
    3.1 华山松茎内树脂道的结构与分布
        3.1.1 初生结构中的树脂道
        3.1.2 次生结构中的树脂道
    3.2 韧皮射线树脂道的发育
    3.3 茎次生结构中树脂道网络系统
第四章 华山松茎的构成性防御与诱导性防御
    4.1 构成性防御
        4.1.1 多酚薄壁细胞
        4.1.2 皮部树脂道
        4.1.3 木质部树脂道
    4.2 诱导性防御
        4.2.1 多酚薄壁细胞
        4.2.2 木质部树脂道
        4.2.3 皮部树脂道
    4.3 机械损伤、茉莉酸甲酯、乙烯的诱导反应方式
第五章 1-MCP对华山松茎内构成性防御和诱导性防御的抑制作用
    5.1 1-MCP对乙烯处理的抑制
    5.2 1-MCP对茉莉酸甲酯处理的抑制
    5.3 1-MCP对机械损伤处理的抑制
    5.4 对照组与1-MCP单一处理
    5.5 诱导与抑制处理对华山松皮部树脂道的影响
第六章 茉莉酸甲酯对华山松茎初生结构影响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7.1 华山松茎内树脂道的结构及分布
        7.1.1 华山松茎内构成性树脂道的结构
        7.1.2 华山松茎内树脂道的分布
    7.2 华山松茎内复杂的防御网
        7.2.1 多酚薄壁细胞的防御应答
        7.2.2 树脂道的防御应答
        7.2.3 射线防御应答
    7.3 乙烯、茉莉酸甲酯在防御应答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森林病虫害诊断及害虫预报专家系统的研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概述
        1.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国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1.1.3 国内研究和发展现状
        1.1.4 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小结
2 专家系统的原理、开发技术及病虫害知识
    2.1 专家系统的原理
        2.1.1 专家系统结构
        2.1.2 知识库
        2.1.3 推理机
    2.2 专家系统开发的相关信息技术
        2.2.1 专家系统运行平台
        2.2.2 系统体系结构
        2.2.3 B/S结构专家系统的开发语言
        2.2.4 数据库管理系统
    2.3 森林病虫害知识构成
        2.3.1 森林害虫类型与诊断知识构成
        2.3.2 森林病害类型与诊断知识构成
        2.3.3 森林害虫预测内容与方法
    2.4 小结
3 系统总体分析与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2 系统的总体设计
        3.2.1 系统总体结构
        3.2.2 系统功能结构
    3.3 小结
4 专家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森林害虫诊断专家系统设计
        4.1.1 森林害虫诊断专家系统的框架结构
        4.1.2 森林害虫诊断专家系统的知识库设计
        4.1.3 害虫知识库数据整理
        4.1.4 森林害虫诊断专家系统的推理机设计
    4.2 森林病害诊断专家系统设计
        4.2.1 森林病害诊断专家系统的框架结构
        4.2.2 森林病害诊断专家系统的知识库设计
        4.2.3 病害知识库数据整理
        4.2.4 森林病害诊断专家系统推理机设计
    4.3 森林害虫预报专家系统设计
        4.3.1 森林害虫预报专家系统的框架结构
        4.3.2 发生期预测
        4.3.3 发生量预测
    4.4 小结
5 系统运行实例
    5.1 森林病害诊断专家系统运行实例
        5.1.1 病害诊断
        5.1.2 森林主要病害数据浏览
        5.1.3 森林病虫害常用农药数据库浏览
    5.2 森林害虫诊断专家系统运行实例
        5.2.1 害虫诊断
        5.2.2 森林主要害虫数据浏览
    5.3 森林害虫预测预报系统运行实例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复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古树名木复壮技术的研究进展
        1.1 土壤管理
        1.2 增施肥料、改善营养
        1.3 加强树体管理
    2 对树木几种重要生理指标的研究
    3 一氧化氮作为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
    4 国内外对精胺作为植物激素的研究
第二章 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
    1 调查内容和方法
        1.1 调查内容和范围
        1.1.1 调查内容
        1.1.2 调查范围
        1.2 调查方法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古树名木在南京市各区的资源分布情况
        2.2 各区古树名木种类情况
        2.3 南京市古树名木树龄和胸围的统计
        2.4 南京市古树名木中的人文景观资源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1.1 南京市古树名木的生存现状
        3.1.2 南京市古树名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3 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讨论
第三章 南京市古树名木的病虫害调查
    1 调查过程
        1.1 室外调查
        1.1.1 室外观察
        1.1.2 标本采集
        1.2 室内整理
        1.3 资料查阅
    2 调查结果
        2.1 南京市各区古树名木病虫害情况
        2.2 通过调查对总体古树名木主要的衰弱原因进行统计
        2.3 调查中发现的南京市病虫害的新记录
    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树龄古银杏生理状况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保护酶的测定方法
        1.2.1 超氧物歧化酶SOD 活力的测定方法
        1.2.2 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测定法
        1.2.3 过氧化物酶POD 的活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10 月10 日银杏盛叶期测酶结果
        2.1.1 过氧化氢酶(CAT)
        2.1.2 过氧化物酶(POD)
        2.1.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2.2 12 月1 日银杏落叶期测酶结果
        2.2.1 过氧化氢酶(CAT)
        2.2.2 过氧化物酶(POD)
        2.2.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3 讨论
第五章 施用外源一氧化氮和精胺对古树复壮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安全性实验
        1.3.2 叶绿素含量
        1.3.3 生物量测定
        1.3.4 SOD 活性测定
        1.3.5 POD 活性测定
        1.3.6 数据统计分析
        1.3.7 林间应用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评价
        2.2 对银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对银杏叶片生物量的影响
        2.4 对银杏SOD 活性的影响
        2.5 对银杏POD 活性的影响
        2.6 对雪松叶绿素的影响
        2.7 对雪松针叶生物量的影响
        2.8 对雪松SOD 的影响
        2.9 对雪松POD 的影响
    3 应用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论
    1 南京市古树名木最新资源情况
    2 南京市古树名木最新病虫害情况
    3 银杏叶片几种保护酶活性与树龄关系的初步研究
        3.1 古树的实际年龄与生理年龄大多数不一致
        3.2 保护酶活性作为判断树木生长状况的指标较为准确
    4 首次使用外源一氧化氮和精胺研究对银杏和雪松生长的影响
        4.1 对银杏生长的影响
        4.2 对雪松生长的影响
        4.3 外源一氧化氮和精胺对古树复壮的适宜浓度
        4.4 外源一氧化氮和精胺能促进古树进行光合作用,对松科树种药效显着
        4.5 探索对树体危害更小的施药方法
附表1 南京市古树名木种类及分布状况
附表2 玄武湖公园古树名木健康状况(3.24)
附表3 中山陵古树名木健康状况(4.20)
附表4 雨花台烈士陵园古树名木健康状况(4.20)
附表5 栖霞山风景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4.21)
附表6 鼓楼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16)
附表7 雨花台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18)
附表8 秦淮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20)
附表9 玄武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25)
附表10 下关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26)
附表11 白下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26)
附表12 沿江工业开发区与浦口区的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27)
附表13 此次发现的南京市古树名木病虫害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9)黄山风景区斑痣盘菌科物种多样性与散斑壳属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斑痣盘菌科的研究历史
    2.斑痣盘菌的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
    3.斑痣盘菌的生态与地理分布
    4.菌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4.1 菌物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4.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斑痣盘菌科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黄山风景区斑痣盘菌科物种多样性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野外生态调查与标本采集
        2.2 标本整理
        2.3 显微检查及描述
        2.3.1 外部形态特征观察
        2.3.2 制片及内部构造显微检查
        2.3.3 显微绘图
        2.4 分类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 分种检索表
        3.2 种的描述
        3.2.1 小双梭孢盘菌属Bifusella H(o|¨)hn.
        3.2.1.1 铁杉小双梭孢盘菌Bifusella tsugae
        3.2.2 齿裂菌属Coccomyces De Not.
        3.2.2.1 卷丝齿裂菌Coccomyces circinatus
        3.2.2.2 青冈齿裂菌Coccomyces cyclobalanopsis
        3.2.2.3 三角齿裂菌Coccomyces delta
        3.2.2.4 异囊齿裂菌Coccomyces dimorphus
        3.2.2.5 尖齿裂菌Coccomyces dentatus
        3.2.2.6 黄山齿裂菌Coccomyces huangshanensis
        3.2.2.7 冬青齿裂菌 新种Coccomyces ilicis sp.nov.
        3.2.2.8 八角生齿裂菌Coccomyces illiciicola
        3.2.2.9 油杉齿裂菌Coccomyces keteleeriae
        3.2.2.10 显缘齿裂菌Coccomyces limitatus
        3.2.2.11 小齿裂菌Coccomyces leptideus
        3.2.2.12 大齿裂菌Coccomyces magnus
        3.2.2.13 尖丝齿裂菌Coccomyces mucronatus
        3.2.2.14 多角齿裂菌Coccomyces multangularis
        3.2.2.15 隐齿裂菌Coccomyces occultus
        3.2.2.16 辐射状齿裂菌Coccomyces radiatus
        3.2.2.17 中国齿裂菌Coccomyces sinensis
        3.2.2.18 山矾齿裂菌Coccomyces symploci
        3.2.3 皮下盘菌属Hypoderma De Not.
        3.2.3.1 苔草皮下盘菌 新种Hypoderma caricis sp.nov.
        3.2.3.2 刺柏生皮下盘菌Hypoderma junipericola
        3.2.3.3 满山红皮下盘菌Hypoderma rhododendri-mariesii
        3.2.3.4 悬钩子皮下盘菌Hypoderma rubi
        3.2.3.5 野珠兰皮下盘菌Hypoderma stephanandrae
        3.2.4 湿皮盘菌属Hypohelion P.R.Johnst.
        3.2.4.1 硬湿皮盘菌Hypohelion durum
        3.2.5 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all.
        3.2.5.1 贝壳杉散斑壳Lophodermium agathidis
        3.2.5.2 苇散斑壳Lophodermium arundinaceum
        3.2.5.3 山茶散斑壳Lophodermium camelliae
        3.2.5.4 茶生散斑壳Lophodermium camelliicola
        3.2.5.5 针叶树散斑壳Lophodermium conigenum
        3.2.5.6 树参散斑壳 新种Lophodermium dendropancis sp.nov.
        3.2.5.7 柃木散斑壳Lophodermium euryae
        3.2.5.8 群生散斑壳 新种Lophodermium gregarium sp.nov.
        3.2.5.9 八角生散斑壳 新种Lophodermium illiciicola sp.nov.
        3.2.5.10 纠丝散斑壳Lophodermium implicatum
        3.2.5.11 刺柏散斑壳Lophodermium juniperinum
        3.2.5.12 库曼散斑壳Lophodermium kumaunicum
        3.2.5.13 小散斑壳Lophodermium minus
        3.2.5.14 厚唇散斑壳Lophodermium pachychilum
        3.2.5.15 佩特拉克散斑壳Lophodermium petrakii
        3.2.5.16 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astri
        3.2.5.17 石楠生散斑壳 新种Lophodermium photiniicola sp.nov.
        3.2.5.18 乔松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i-excelsae
        3.2.5.19 红褐散斑壳Lophodermium rufum
        3.2.5.20 杨氏散斑壳Lophodermium yangii
        3.2.5.21 强壮散斑壳Lophodermium validum
        3.2.6 新齿裂菌属Neococcomyces Y.R.Lin,C.T.Xiang & Z.Z.Li
        3.2.6.1 杜鹃新齿裂菌Neococcomyces rhododendri
        3.2.7 舟皮盘菌属Ploioderma Darker
        3.2.7.1 斑茅舟皮盘菌 新种Ploioderma sacchari sp.nov.
        3.2.8 斑痣盘菌属Rhytisma Fr.
        3.2.8.1 喜马拉雅斑痣盘菌Rhytisma himalense
        3.2.8.2 槭斑痣盘菌Rhytisma acerinum
        3.2.8.3 安徽斑痣盘菌Rhytisma anhuiense
        3.2.8.4 疹壳斑痣盘菌Rhytisma punctatum
        3.2.9 小鞋孢盘菌属Soleella Darker
        3.2.9.1 黄山小鞋孢盘菌Soleella huangshanensis
        3.2.9.2 中华小鞋孢盘菌Soleella chinensis
        3.2.9.3 奇异小鞋孢盘菌 新种Soleella.mirabilis sp.nov.
        3.3 黄山风景区斑痣盘菌科物种多样性分析
        3.3.1 斑痣盘菌科的物种组成
        3.3.2 斑痣盘菌科成员寄主种类及营养方式的多样性
        3.3.3 斑痣盘菌科物种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4.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散斑壳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1.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菌株
        2.2 培养基
        2.3 菌丝培养
        2.4 仪器与试剂
        2.4.1 主要仪器设备
        2.4.2 主要试剂及配制
        2.5 DNA提取
        2.6 DNA检测
        2.7 ITS1-5.8S rDNA-ITS2区特异性PCR扩增及测定
        2.7.1 ITS区域扩增引物
        2.7.2 PCR扩增反应体系
        2.7.3 PCR扩增反应的循环参数
        2.7.4 扩增产物的检测
        2.7.5 序列测定
        2.8 ITS1-5.8S rDNA-ITS2序列的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4.结论及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茶藨生柱锈重寄生菌(Pestalotiopsis sp.)的生物学特性及毒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锈菌重寄生菌研究概况
        1.1.1 国外研究进展
        1.1.2 国内研究进展
    1.2 林木病原真菌毒素及病原重寄生真菌毒素研究进展
        1.2.1 林木病原真菌及病原重寄生真菌毒素的化学类型
        1.2.2 林木病原真菌及病原重寄生真菌毒素作用机理
        1.2.3 毒素合成的调控机制
        1.2.4 林木病原真菌及病原重寄生真菌毒素的应用
    1.3 拟盘多毛孢的研究进展
        1.3.1 拟盘多毛孢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3.2 拟盘多毛孢代谢产物的研究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实验的技术路线
2 重寄生菌MM011 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重寄生菌MM011 的分离
        2.1.2 重寄生菌MM011 的培养性状
        2.1.3 重寄生菌MM011 的生物学特性
    2.2 结果与分析
        2.2.1 MM011 的形态特征及鉴定
        2.2.2 重寄生菌MM011 的生物学特性
    2.3 结论与讨论
3 重寄生菌MM011 产毒培养条件筛选及粗毒素基本性质研究
    3.1 MM011 菌株的复壮及产毒培养条件的筛选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2 MM011 毒素物质的提取及基本性质研究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3.3.1 MM011 产毒条件的优化
        3.3.2 MM011 毒素的基本性质研究
4 MM011 毒素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培养方法
        4.1.2 粗毒素样品的制备
        4.1.3 试剂
        4.1.4 主要仪器设备
        4.1.5 毒素的分离纯化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展开剂的选择
        4.2.2 柱层析分离
        4.2.3 柱层析生测结果
        4.2.4 毒素的紫外吸收特性研究
    4.3 结论与讨论
5 MM011 活菌体及其毒素原液的应用研究
    5.1 MM011 活菌体及其毒素原液对华山松幼苗的安全性检测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2 MM011 不同接种体对华山松疱锈病的室内控制效果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3 MM011 活菌体及其毒素原液对华山松疱锈病的野外控制效果
        5.3.1 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与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5.4.1 安全性试验
        5.4.2 室内防治试验
        5.4.3 室外防治试验
6 问题与展望
    6.1 存在问题
        6.1.1 关于毒素的生物测定
        6.1.2 关于毒素的提取与纯化
        6.1.3 关于活体菌的应用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华山松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部分冬青科植物生斑痣盘菌的分类鉴定[D]. 郑涛.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2]石狮市森林病虫害现况分析及主要病虫害空间分布预测[D]. 陈晓钦.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3]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GXSTYJ03菌株退化的研究[D]. 郭丽娟. 广西大学, 2014(01)
  • [4]内蒙古阿尔山林区植物、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与森林健康评价[D]. 李菁.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5]华南地区斑痣盘菌目物种多样性与该目双基因系统发育学研究[D]. 高小明.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8)
  • [6]华山松茎中树脂道及创伤防御应答[D]. 刘婧. 西北大学, 2011(08)
  • [7]森林病虫害诊断及害虫预报专家系统的研建[D]. 李成赞.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8]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复壮技术研究[D]. 王徐玫.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9]黄山风景区斑痣盘菌科物种多样性与散斑壳属分子系统学研究[D]. 王士娟. 安徽农业大学, 2007(09)
  • [10]茶藨生柱锈重寄生菌(Pestalotiopsis sp.)的生物学特性及毒素研究[D]. 黄丽丹. 西南林学院, 2006(01)

标签:;  ;  ;  ;  ;  

华山松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