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和平女神雕塑——兼论如何立足民间信仰提升雕塑品质

海峡两岸和平女神雕塑——兼论如何立足民间信仰提升雕塑品质

一、海峡和平女神群像雕塑记——兼谈民俗信仰题材雕塑如何提升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1](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提出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陈瑜[2](2019)在《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唐代商业题材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唐诗史料为文本支撑,围绕商业——商人——士人——诗歌这一主线,系统分析唐代商业题材诗歌的整体风貌以及商业与诗歌间的深层关联,综合呈现多元立体的文学生态,重新定位其在唐代诗歌史以及古代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通过介绍研究缘起阐明本文的选题依据,再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两方面论证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考论了关涉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对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分析和肯定的基础上,亦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论析;最后根据研究目的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考察范围、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了唐代商业与诗歌的内在联系,对唐代国内商业的发展轨迹予以了动态呈现。本章辐射商业中商业店铺和商业市场两个核心要素,择取最具时代新变和商业特色的代表性内容,以唐诗作品为切入点开展镜像分析,一是以“酒肆”一隅管窥唐代的商业店铺全貌,审视与探讨了诗歌的气质风貌与诗歌意象;二是以“坊市”“夜市”“草市”“花市”为例,对唐代商业市场的发展轨迹予以剖析,并深入挖掘诗中展现的时代特色与社会风尚。通过点面结合地论述,将商业题材诗歌的研究从经济考略纵深到人文视野。第三章聚焦于反映唐代国际商贸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商胡”主题,从诗歌入手考述“商胡”的族属来源及来华路线,探寻“商胡”在华的行动轨迹与聚居之地,展现了唐朝国际贸易兴盛发达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共融的景象。本章还着重对唐诗中的“商胡”的文学书写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阐述,唐代诗人以局部侧写和全景素描的方式诗意渲染了“商胡”的诡谲体貌,新颖艺术的书写模式有助于唐诗题材、内容和技巧的拓展;对“商胡”重利轻身的冒险精神、慧眼识宝的超凡能力、重义好德的美好品德的多角度观照丰富了“商胡”的立体形象;对乡国梦遥的愁闷“商胡”的形象刻画则以思乡为契合点,通过“同化”体验的建构寻求彼此情感上的“同”以弥补胡汉间文化上的“异”,表现了唐人进步的民族观。唐诗中的“商胡”形象书写蕴含对异质文明的诗意呈现、审美体验、文化反思和历史回溯,视角独特,意蕴丰赡。第四章对唐诗中的“士”“商”关系予以重点阐发,通过深入剖析士商关系的嬗变轨迹和心态成因,论述士人阶层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与情感。综观整个唐代社会,“士”对“商”的非难始终占据主流,这种思想根源有四:一是义利观下的“士志于道”与“逐利惟是”的价值取向差异;二是士人视角下的“贾雄农伤”的政治忧思;三是封建伦理家庭观标准下的情感批判;四是官商勾连背景下士不如商的激愤。随着人道主义精神的高涨和身迹相合的心路发展,“士”与“商”的联系日渐加强,二者关系有所缓和与松动,“士”能对“商”的生活处境做出复杂多面的反映,“士”关注到“商”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与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在诗歌中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仕宦类商贾”的感叹中又抒发出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与赞扬。第五章着眼于商业发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第一节总结了商业发展对诗歌艺术风貌的影响,一是创作突破得益于关注重点的变换与文风倾向的转变;二是创作群体中妓女与商人成为新兴创作力量;三是创作体式的选择深受歌诗传唱审美导向的影响;四是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第二节以唐诗中的花卉新变为例探讨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作为潮流观察员的唐代诗人们敏锐地捕捉到唐诗中出现的花卉种植新变,深入剖析了唐代统治者赏花逐异与游幸娱乐日重、新贵族慕上习气与竞奢攀比成风、士大夫醉心于园林雅趣与花木娱情、方外人着力于寺观美化与心性修行的时人心态,将这些新兴现象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呈现于诗作之中,丰富了唐代诗歌的表现内容。第三节以“瑟瑟”的色彩转喻为例探讨外来商品对唐诗语汇的影响。“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进贡与贸易交流的珍稀商品,随着其在上层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逐渐被文人纳入到诗歌语汇之中。唐代诗人自白居易而降,有意识地将“瑟瑟”进行色彩转喻,用以代替“碧”所涵盖的青、绿、蓝等不同层次的颜色,将其转喻为江水碧色、茶末鲜色、衣饰丽色、松竹青色等色相,为诗歌创造出丰富多变的色彩层次和新鲜个性的艺术境界,更创造性地将其与“猩猩红”对比,形成一对特定的意象组合,固化为诗歌中色彩对仗的修辞格式。唐代外来商品凭借诗人敏锐的审美体验、大胆新奇的意象转喻和生动夸张的艺术表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接受广泛。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段永建[4](2019)在《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回溯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学历史长河,河南作家留下了他们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从古代文学的老子、庄子、韩非子、李斯、张衡、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李贺、李商隐、谢灵运、干宝等文坛翘楚到现代文学的师陀、徐玉诺、赵清阁、尚钺、于赓虞、曹靖华、南丁等着名作家,可以说他们都以自身的文学才华和创作业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尽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等因素不是文学由盛转衰的唯一原因,但是其对文学的重要影响则不言而喻。从宋代到民国结束这一时期,河南文学从古代的鼎盛繁荣逐步走向式微的不争事实,既是对上述观点的有力佐证,又是河南文学从南宋之后逐渐衰落的真实自况。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代河南文学又逐渐走向复兴,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以姚雪垠、李凖、魏巍、宗璞、阎连科、刘震云、周大新、李佩甫、二月河、刘庆邦、朱秀海、柳建伟、李洱、墨白、张宇、田中禾、乔典运、邵丽、乔叶、傅爱毛等为代表的河南作家以“集团式”的爆发态势呈现于当代文坛,从而实现了河南文学的当代复兴和当代“中原作家群”的重新崛起,尤以为甚的是他们还创作出了以《李自成》《黄河东流去》《东方》《野葫芦引》《炸裂志》《一句顶一万句》《湖光月色》《第二十幕》《羊的门》《生命册》“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神木》《花腔》《疼痛与抚摸》《认罪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体现中原生活特色、彰显中原人文传统、歌颂中原悠久历史、弘扬中原博大文化、形塑中原历史变迁、抨击中原精神糟粕等主要特征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纵观当代“中原作家群”这些代表性作品,它们书写的一个主要向度就是借助于灾难对中原的现实生活、悠久历史、文化传统、风情民俗、精神疽痈等予以再现与反思。“灾难”指的是因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苦难,其主要内容既包括了诸种灾难给社会和人们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又涵盖了灾难给罹受者乃至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所形成的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与心理暗影。毋庸置疑,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发展无不伴随着地震、旱灾、火灾、洪水、战争、瘟疫、疾病、海啸、飓风等各种灾难的发生,一部文明史,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部人类对各种灾难的承受史与抗争史。而河南西高东低的地势,横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与穿境而过的黄河与淮河,“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政权争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阀混战,好大喜功、唯上跟风、“官本位”、浮夸虚荣、奴性意识等思想痼疾的“合力”效用,注定了河南在历史上是一个灾难频仍的“重灾区”。尤其是20世纪的河南,在中原历史上更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不断、民不聊生、“水、旱、蝗、汤”、饥馑灾荒等各种灾难赓续不断的“黄金时代”。更为重要的是在抗衡灾难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无数救民众于水火的英雄,彰显人道主义的普世情怀,而且人的命运也会因灾难的突然降临而发生跌宕起伏的变化和意想不到的“翻转”,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会也会借助于灾难“装置”而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文学作为反映、记录与艺术再现社会现实生活的重要艺术载体,自然不会放弃对灾难母题的关注与书写,所以,灾难频仍的社会现实语境和层出不穷的“灾难故事”,就顺理成章成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书写重镇与开掘不尽的丰富宝藏。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当代“中原作家群”大多出生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他们不仅长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熏陶,对中原的风土民情熟稔于胸,而且更是对中原的各种灾难要么耳濡目染、要么感同身受、要么侧身其中,“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正是籍于此,魏巍在《东方》《地球上的红飘带》中对抗美援朝战争和红军长征的书写,李凖在《黄河东流去》中对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所引发大水灾场景的刻画,宗璞在《野葫芦引》中对西南联大因战乱而南迁岁月的回眸,阎连科在《丁庄梦》中对艾滋病爆发的生动再现与深刻反思,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对1941—1943年中原大饥荒的逼真还原与真实描摹,周大新在《安魂》中对儿子病逝悲痛之情的自然流露,刘庆邦在《红煤》《走窑汉》《神木》等作品中对矿难之后人性撕裂的生动揭示,张一弓在《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对“三年自然灾害”的深刻反思、朱秀海在《穿越死亡》《音乐会》等作品中对战争中人之生命的尊重和死亡意义的着力探勘,柳建伟在《SARS危机》中对SARS病毒爆发给人们生活和心态所带来变化的显影……都为当代文坛呈现出独具中原特色的“灾难风景”,这些作品为当代文坛的灾难书写乃至当代文学的繁荣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论文在结构上分为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分别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概念厘定、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创新价值;上篇主要围绕着灾难母题的生成流变、主题向度、叙事模式等内容进行综合性研究。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灾难母题之所以生成的“中原场域”,即灾难母题生成的自然因素和人文环境、灾难母题叙事的文学传统,以及当代“中原作家群”创作主体和灾难母题叙事之间的互文指涉关系;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灾难母题的叙事流变。本章认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叙事共分为三个时间阶段,且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具言之即1949—1978年之间的秉笔直书与人定胜天,1978—2000年之间的多元杂糅与文化反思,2000—2015年之间的日常叙事与生态建构,这种流变体现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创作直面现实、紧贴时代与深刻表现社会生活细部特征的鲜明特色;第三章主要从主题思想的角度对灾难母题叙事中所蕴含的跌宕起伏的命运主题、抗衡灾难的英雄主题、意蕴丰富的人道主义主题以及中原文化反思主题等内容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从灾难母题的艺术建构角度进行论述,通过对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叙事的爬梳与分析,认为其灾难母题叙事主要呈现出三种基本叙事模式,即写实型叙事模式、象征型叙事模式和文化反思型叙事模式,不同叙事模式类型的建构体现出当代“中原作家群”在灾难母题创作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论文下篇主要围绕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天灾、战争、疾病、矿难等四个灾难母题个案予以分析探讨。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的天灾母题,具体对天灾母题书写中的现实向度、饥饿表征以及天灾母题形成中的“人祸”因素进行探析;第六章指出“得中原者得天下”的中原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而战争母题成为当代“中原作家群”书写的重镇。本章分别从战争母题的主题嬗变、U型结构、英雄原型、诗学阐释等角度对战争母题予以了论述;第七章从疾病母题的生成语境与类型建构、疾病母题的隐喻象征和诗学价值等方面对疾病母题进行了论述;第八章分别从矿难母题的文学传统、欲望化叙事和矿难母题所蕴含的悲情与崇高等方面对矿难予以了论述;结语部分再次对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灾难母题叙事的形成原因、主旨意蕴、创作流变、叙事模式等内容予以归纳、总结与分析。当代“中原作家群”对灾难母题的文学书写、对灾难历史的再现重塑、对灾难内涵的深度挖掘、对灾难中人性嬗变的形象刻画、对灾难发生原因的深刻反思,不仅形塑出中原人在各种灾难面前所具有的抗衡灾难的韧性与顽强生命力,而且同时还大多从历史与文化的畛域出发,在自然性、人性和文化的视阈融通中,谋求灾难母题叙事的丰厚意蕴与艺术上的创新嬗变,以及对中原民众在抗衡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善良质朴、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大爱无疆等美好品性的颂扬,对灾难中表现出的唯上跟风、虚荣浮夸、官本位、好大喜功、“侉子性”“泥性”等精神痈疽予以批驳。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叙事进一步丰富与拓展了当代文学灾难母题表现的精神向度与审美追求。再言之,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的灾难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有形的、无形的、肉体的还是精神的等等,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各样,危害程度不一,但它们基本上都是中国各种灾难现实生活的折射与缩影,这些灾难既是国家民族之殇,又是灾难罹受者的个人之痛,而作品中人物在灾难中的遭际与命运变迁,也是千千万万中国普通民众真实命运的生动写照与形象再现。探究灾难母题的文学创作,不是为了借助灾难“逆光飞翔”,更不是为了单纯怀念已逝灾难的惨烈与苦痛,而是要透过灾难的发生,在痛定思痛之后去思考与感悟在灾难中人之命运的瞬间“翻转”,在灾难中人们内心撕裂的痛楚,在灾难中救民众于水火英雄的闪光,在灾难中人之所体现出来的生命尊严,进而考量在灾难“生死场”中人们在身处绝境之时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修复灾难给我们所造成的精神创伤。更为重要的是在无数次抗击灾难中所形成中自强不息、患难与共、团结互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等抗衡灾难的精神,将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被永远保存、继承和发扬下去。所以,灾难母题叙事既要表象出抗衡自然灾难的豪情与信心,更要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既要有对人为灾难的记录与再现,更要有对灾难发生原因及其悲剧后果的悲悯与反思,而此,才是灾难母题叙事的真正倚重与研究价值之所在。

龚吉雯[5](2019)在《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观音是佛教神只中一位负责现世救赎的神只,在大乘佛教传播的区域中基本都存在着观音信仰,南诏大理有“妙香佛国”的美誉,特别崇拜观音,拥有众多观音造像,产生了独特的阿嵯耶观音造像和信仰。以阿嵯耶观音为核心的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引起了对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研究热潮持久不衰。本文通过对现存于世的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进行梳理,对盛行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观音造像进行深入探讨。明清之际南诏大理文献毁损严重,相关历史信息相对匮乏,使其复杂的观音信仰成为一个谜。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的整理研究,考察观音造像所体现和蕴涵的信息,结合相关文献典籍记录和考古发现,试图还原南诏大理国时期存在的观音信仰的样貌,对观音造像体系做出客观评价、还原南诏大理观音造像在佛教发展史中所处的地位、在佛教传播中所起的作用,重新考察佛教传播道路上南传道存在的可能性,以及观音信仰对白族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利用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重新考证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观音造像,通过历史文献及观音图像在云南的分布现状和艺术风格对观音造像进行分期、分布区域、类型的划分;对几尊典型的观音像进行详细分析,围绕着构成观音造像元素的几个重点:背光、法器、莲座等探讨南诏大理观音成像的源头与社会成因;以南诏大理国时期为中心,分别探讨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图像与周边区域的观音造像之间的关系,力图通过仔细深入的比对研究和思考,掌握观音造像中蕴涵的白族社会文化、宗教信仰。以阿嵯耶观音作为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的代表未免显得以偏概全,割裂了阿嵯耶观音与其他观音的关系,学术界对阿嵯耶观音的重点研究使南诏大理国时期存在的其他观音造像研究较为薄弱,所以研究密教、显教观音在南诏大理的观音造像中各自所居位置和呈现的宗教意义,是讨论的重点之一。结合汉地、吐蕃、中南半岛、印度的观音图像,通过从表征到内涵的深层分析,解读南诏大理观音造像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对佛教南传道路提出新的证据,重新审视佛教南传和北传道路的关系。因此,本文分成六个部分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观音造像进行探讨。首先针对观音分布和图像情况合理划分时期、类型,进行分类;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出土和现存的观音造像进行整理,分别从画卷、石窟造像、石刻造像、金铜造像中寻找观音造像,从传说、文献等抽离出观音形象,以得窥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全貌。南诏大理观音数量多、种类复杂,在发展中有较大演变,其中存在着一条较为明晰的脉络,以梵僧观音和阿嵯耶观音为发展主线,密教观音和柳枝观音在这条主线左右相辅,构建了庞大的观音体系,所以有必要对梵僧观音、阿嵯耶观音、柳枝观音等做深入研究,还原各尊观音在南诏大理国观音体系中的位置、探讨其图像意义。南诏大理观音造像呈现的复杂性使得研究必须关注周边环境的观音造像,位于南诏大理周边的汉地、吐蕃、中南半岛等地都存在着观音信仰,以汉地和吐蕃较为明显,所以对这几个地区的观音造像探讨很有必要。六个部分的划分研究使南诏大理观音造像基本兼顾到整体呈现和细节分析,关注了观音造像与密教造像仪轨、所处环境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重新审视梵僧观音的地位和身份转换;对《南诏图传》重点表现的梵僧观音和阿嵯耶观音造像中出现的汉地与印度、中南半岛观音文化的融合进行详细的探讨。通过对观音造像的研究,认为云南是观音造像进入汉地的先行地,是佛教南传道路上的重要一环,佛教观音造像南传路先到云南后再进入汉地,巴蜀是连接佛教北传道路和南传道路的纽带,汉地观音通过巴蜀回流至云南,对南诏大理的观音造像造成深刻影响。《南诏图传》反映了南诏时期复杂的观音造像运动,显示出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融合。大理时期顺承了南诏时期的佛教传统,尤其强调了梵僧观音的重要性,《张胜温梵画卷》中既有明显的密教特征,也有较为隐晦、隐藏在其中的本土元素。

刘少宁[6](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各族人民爱国热情高涨、国家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以及中华民族踏上新的时代征程这一历史背景下,文化艺术领域也呈现出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从美术领域来说,在这短短几十年间,产生了一大批堪称时代经典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这些作品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个美术门类,每一件作品都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可以说,这些作品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目前,从国内最近几年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来看,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运用油画语言来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相比,依靠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并且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说,重大历史题材中国画特别是人物画创作在当今历史画创作领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以2009年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例,此次工程最终完成作品104件,而以中国画的形式完成的作品就有33件,其中近30件是以人物画为主。那么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物画是如何重新介入到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注重写意精神的中国人物画如何表现客观历史的真实?如何处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之间的关系?这一题材的绘画所承载的思想内核是什么?在绘画语言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它的未来发展走向又将如何?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的剖析与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总结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的内在主题思想和外在语言特点,深入探讨从还原历史的真实到表现历史的真实,最终达到艺术的真实这一核心问题,从而进一步挖掘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精神内核和现实意义,以此来尝试更好地建构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理论体系并更好地指导创作实践。本论文第一部分主要对历史题材绘画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尽可能细致、具体地梳理,深入探究了“历史”的含义和历史题材绘画的概念界定,并逐步展开对历史题材绘画的风格特征和历史沿革的论述,从而获得对历史题材绘画的整体性认知,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从宏观上对历史题材绘画所具有的美学价值与人学价值这一精神内核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中国人物画创作只有关注人的生存现状和人的生命状态才能使作品具有人学价值这一核心的学术问题。第三部分首先对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做了较为概括的论述,包括中国人物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这一时期人物画形式语言的演化和风格面貌的形成以及中国人物画重新介入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等问题。然后根据以上研究作出对“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这一概念的界定,再逐渐进入到更深入的研究核心即中国水墨媒介在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中的呈现这一问题上来。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组织的两次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以极具代表性的两幅经典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作品为例,分析了其创作背景和最具时代特征的主题以及艺术语言等。第四部分系统阐述了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以及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内涵。同时,辩证地分析了把重大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简单的看成是对历史事件的单纯图解这一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重拾图像记录历史的方式与重塑历史观的重要性这一学术课题。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历史的真实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关系,并做出了真实性对于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至关重要这一最终结论。本论文的研究尝试解决如何提升历史画创作的技术水平和精神内涵;如何正确理解历史题材的限定性和创作者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如何运用中国特有的传统笔墨这一形式语言来表现“典型形象”、“宏大叙事”和“深刻主题”等这些具有现实性的关键问题。

潘坤[7](2018)在《邵洵美唯美主义文艺观及其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邵洵美(1906—1968),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出版家、翻译家和文学活动家。邵洵美身处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20世纪中国,其文艺观与文艺实践之间的裂隙,呈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心态之挣扎犹疑、徘徊踟躇而又有所坚持的心路历程。面对“文艺载道”传统的束缚,启蒙、救亡、革命等时代主题的裹挟、意识形态的规训,邵洵美于“嘈杂”中不忘初心,一生不改诗人本貌、文学本心、艺术本位、审美本真、唯美本色。邵洵美审美现代性的矛盾与困惑是20世纪中国文学景观中独特的存在,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论文采用演绎式研究方法,整体论述邵洵美文艺观与文艺实践的裂隙,随之在文学创作、编辑出版和文学翻译三个不同的文艺实践领域分别阐发邵洵美现代性审美中的矛盾与困惑。第一章邵洵美文艺观与文艺实践的裂隙。邵洵美在诗歌创作、出版、翻译、时评等多个领域的审美不尽相同,甚至有前后矛盾。但是,整体而言,邵洵美的文艺实践的底色是唯美主义的。邵洵美的唯美主义追求自西方唯美主义风潮而来,兼受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影响,囿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其“颓废唯美”与追求先锋性、将“美”视作艺术和生活全部的本体的西方唯美主义相距甚远。由于邵氏家境优越,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出版业,故其唯美主义式的“疏离政治”、“远离现实”逐渐转变为积极地介入时事,为针砭社会丑恶而不断发声。抗战爆发以后,邵氏办《自由谭》杂志鼓舞民众,宣传抵抗思想,其写作和关注点已与早期的唯美主义诗歌创作大有不同,但他依旧坚持诗歌创作,早年遗留的唯美主义追求也给他的写作带来一些矛盾的特质。总论之,其文艺观上的矛盾首先在于唯美主义审美倾向与批判现实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是中国“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与西方审美传统。第二章中国化的“唯美—颓废”:邵洵美的唯美主义文学创作。诗人、大少爷、出版家是邵洵美人生的三个显着标签。文学创作是邵洵美文艺实践中成就、价值、影响力最突出的部分。“唯美—颓废”是邵洵美文学创作的美学风格。邵洵美的“颓废—唯美”主义是其个人人生经历与西方唯美主义中国化共同的产物。邵洵美的诗歌、时评论、随笔和小说创作无不有“颓废—唯美”的深刻印记。诗歌创作方面,莎弗和史文朋是邵洵美诗歌创作的理论渊源,其诗歌创作和诗论探索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译介和模仿,后期是自省、总结和探索。诗歌之外,时评、随笔、小说也是邵洵美文学世界必不可少的部分。现实主义是时评集《一个人的讲话》的审美主调,它记录和书写了20—40年代中国启蒙、救亡、变革的“故事”。而散文集《不能说谎的职业》中收录的散文表现了邵洵美“绚烂而归于平淡”的风格转变,小说创作持续输出着“颓废—唯美”的审美。第三章多重身份焦虑下的编辑出版。编辑出版是邵洵美文艺实践的重要内容,编辑出版活动直接体现其出版观念。本章从历史语境和现实出版活动两个层面探究了邵洵美现代性审美的矛盾与困惑。历史语境层面,从邵洵美与20、30年代中国文艺界在文艺观念上的冲撞,以及魔幻上海之于邵洵美出版的意义两个方面,阐述了邵洵美出版观念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现实出版活动层面,邵洵美的编辑出版实践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文学出版阶段、文化出版阶段、政论刊物出版阶段。文学出版阶段,邵洵美的出版观念尚未成熟,出版源自于兴趣,出版内容多是唯美主义的诗歌、散文、小说、理论文章及其译介。文化出版阶段,邵洵美借鉴金屋书店的编辑出版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为文化”的出版理念。他认为文化要有更深的发展和更好的建设,需要在普通读者之中培植一大批“文化的班底”,并从中聚合一批有志于文化建设之人使之成为“文化的护法”。政论期刊出版阶段,邵洵美将重心转移至政治批评,审美与启蒙的交织是这一阶段出版的特征。邵洵美的出版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或隐或现地烙印上了其个人化、理想化的唯美主义的文艺观底色。而时代变化与邵洵美的身份焦虑是其文艺观与文艺实践产生罅隙,进而导致审美的矛盾与困惑的主要原因。第四章审美、救亡与革命交织下的文学译介。时代主题与个体审美之间的矛盾贯穿于邵洵美的文学译介。这种矛盾在其翻译观、翻译思想、翻译的作品中被彰显,在社会时代的变化中加剧。翻译是一种文学工作,与政治无关也不涉及利益。邵洵美无功利的唯美主义翻译观在其早期的翻译作品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邵洵美早期翻译的绝大多数是唯美主义的作品,重点译介莎弗、乔治·摩尔的作品和文学理论,翻译注重文字的精美、形式的一致。抗日战争期间,邵洵美在翻译实践中深度呼应着人们对时局的担忧与期望、对文化的无奈与坚守、对审美的忽略与坚持,在坚持艺术本位的前提下思索与时代的关系。建国后,邵洵美的翻译在意识形态和艺术性的拉扯中徘徊、游移,一方面遵从社会主义文艺观对作品进行政治化图解,一方面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追求形式、语言和音律。邵洵美在政治化语境下的妥协与坚持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关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建国前后的心态变迁的解读范本与时代参照。无论是文学创作、文艺评论、编辑出版,抑或是翻译介绍、集邮爱好、爱国姿态,都为人们指向了一个唯美主义的邵洵美。终其一生,邵洵美在践行唯美主义的旅程中遇到了诸多阻力,其文艺观与文艺实践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裂隙。面对裂隙,邵洵美一方面要回应文艺实践中显露出的现实命题,另一方面则要坚守对唯美主义的追求和对文学审美性的坚持,两者之间必然会有撕裂,加之邵洵美本人的身份多重,致使其始终在矛盾困惑、踌躇挣扎的境地中徘徊。恰恰正是这份犹疑不定,理念与实践碰撞之后依旧对唯美的坚持,相较于一往无前、坚定无比的呐喊式意识形态化文艺实践而言,或许更为迷人,更具魅力。可以说,在审美现代性、启蒙现代性相互交织而又相互冲突的视域下,邵洵美堪称为一个美的典型。

胥璟[8](2018)在《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仅仅通过理论灌输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要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强调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就要创造性地运用更具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一直以来,精神文化产品特别是文艺作品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武器,那有没有一种形式是最符合时代的需求最具有渗透力最能够让大众接受的呢?笔者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后发现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它十分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要求,能够在广泛的范围内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然而,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还不多,这是本选题的初衷,希望能更好地运用公共艺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鉴于此,本研究考查了公共艺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依据。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出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定的载体,文化的内在特质与外在表征都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需要,而艺术属于文化载体的一种形式,所以公共艺术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其次,中西方的美育思想中都有强调艺术的教育功能与社会效用,当今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学者也在研究公共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并做了大量的尝试,绝大多数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再次,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公共性与参与性,恰好符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环体和介体的要求,公共艺术从根本上说就适合做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第四,从审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好的艺术作品能够通过审美移情、联想、想象、观照,使观者完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塑造更完美的人格,在这一方面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这进一步肯定了公共艺术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外,根据场所精神理论和心理学相关的理论,公共艺术能够帮助空间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通过图形、色彩、环境对大众产生心理效应,这非常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需要。肯定了公共艺术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后,笔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公共艺术究竟具备哪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通过搜集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归纳得出了公共艺术具备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这五大功能。第一个,心理教育功能。包括减压抗郁、安抚伤痛、宣泄感情三个方面。第二个,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包括铭记历史、文化自觉两个方面。第三个,法纪教育功能。包括认识权利、明确责任、规范行为三个方面。第四个,理想教育功能。包括宣扬民主意识、崇尚自由观念、提倡法治精神三个方面。第五个,道德教育功能。包括精神洗礼、道德修炼、思想渗透三个方面。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公共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按空间类型划分有象征性与纪念性雕塑及历史街区;民族性博物馆和纪念馆;政府公共建筑;景观公共艺术;社区公共艺术等,按表现形式划分有生态公共艺术;设施公共艺术;政治与政府宣传艺术;常民公共艺术;民居建筑等。厘清了公共艺术的五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后,本文依托校级、省级三个课题项目,以校园公共艺术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尝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践。出发点是希望通过校园公共艺术改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及政治觉悟。最后结果反映无论是作为教育者的学生团队还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群体,绝大多数对此次活动的效果表示肯定,且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这就是通过公共艺术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到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双重收益。最后,针对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人物:艺术家、政府及管理机构、公民,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并将本次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艺术的内在特质和外在表征决定了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参与性决定了它是较其他艺术类型而言更适合现代社会的文化载体。第二,公共艺术大众化、直观生动、趣味多样,较枯燥的理论灌输而言更符合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现实要求,在承担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任务更显优势,效果更为显着。第三,校园公共艺术遍布校园环境中,范围广泛且是隐性的教育手段,有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渗透力,从而达成良好的成效。

孙妍[9](2017)在《具象雕塑的风格化形式语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艺术创造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通过它人类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沟通远古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于是解读艺术的语言就成艺术理论家和实践者的首要任务,艺术风格正是这种研究的突破口。分析艺术风格的精神指向和形式特征,是对艺术语言表现出的无限丰富、复杂表象的一种可描述的、概念化的解读方式。可以说研究艺术风格是研究艺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论,关于“风格问题”的激烈讨论在世界艺术界从未停歇。一些富于智慧和才情的中外学者、理论家都纷纷撰文,阐述各自对于风格问题的批判性思考。笔者以为关于艺术理论上的探讨很大一部分目的是用于指导艺术实践。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实践是思想的真理。凡在理论上必须争论的一切,那就干脆用现实生活的实践来解决。”对于艺术实践者来说,如何创造一种独特的方式、一种独特的形式语言才是我们学习、研究艺术风格的目的。因此我们需要向经典学习,本文分析一些杰出雕塑家在其独具风格的作品中表现出的观看世界的角度、表达理念的方式,以及其艺术语汇的特征。每一种成熟的艺术风格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构成结构和构成规则。所有的风格都能够在艺术的表现形式这一层面得到理解,这种形式系统主要构成元素是艺术的形式语汇。所以分析经典艺术形式语汇的特征,总结体系规则,从而找到一条建立系统的路径是文章的一条主线,另一条主线则是揭示艺术风格的表现形式因受到引导人类发展的历史力量(譬如时代精神、民族艺术意志)的影响而具有内在秩序和历史延续性,这种秩序和延续性正是为数不多的能够为我们掌握的研究艺术风格形式特征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线索。在文章的最后章节,笔者分析了众多杰出的近代雕塑艺术家的风格化的艺术形式语汇诸元素在艺术实践中的表现,从而为雕塑艺术实践展开宽广的、明晰的、多角度的、自由的思想维度。笔者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理顺自身和观者研究、学习具象雕塑艺术的清晰的观念方向,以便在艺术实践之路上事半功倍。

林秀榕[10](2017)在《中国现代“父亲”题材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传统社会一直是父权制社会。从这个层面上说,“父亲”就不仅仅是生物学或者伦理学上的称呼,而更是一种深富道德和权威含义的符码。数千年来,“父亲”一直高踞神坛之上,代表着权力、威严、秩序。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政治上王纲解纽、思想文化上进入中西融合、新旧交替的急剧转型时期,是时大批激昂高蹈的文化先驱对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发起了猛烈的抨击。在“象征”意义上,“父父子子”的关系随着“君君臣臣”秩序的崩塌而同样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史无前例的讨伐。故而很多学者将五四时代称为“精神弑父”时代。本文将五四作为切入点,全面阅读现代“父亲”题材散文,发现散文中对“父亲”形象的书写,远比人们想象的、以为的或狭隘的阅读来得更为丰富、复杂、多元。基于散文文类写作的情感真实性要求,将现代人如何书写“父亲”作为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可以一窥在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发生剧烈变化的百年时间里,伦理文化的变与不变,以及现代人情感心理的衍变与走向。这无疑是具有文化、心理、教育、家庭生活等多重现实意味的选题。

二、海峡和平女神群像雕塑记——兼谈民俗信仰题材雕塑如何提升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峡和平女神群像雕塑记——兼谈民俗信仰题材雕塑如何提升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评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唐诗中的商业镜像
    第一节 “笑入胡姬酒肆中”之店铺
        一、空前兴盛的“酒家楼”
        二、异域风情的“春酒店”
        三、“胡姬当垆”与“青门送别”
    第二节 “花市香飘漠漠尘”之市场
        一、城邑“坊市”的变迁
        二、乡村“草市”的繁盛
        三、专营“花市”的勃兴
第三章 唐诗中的“商胡”印记
    第一节 “商胡”的族属来源
        一、西域昭武九姓商人
        二、周边少数民族商人
        三、其他海外诸国商人
    第二节 “商胡”的行迹探寻
        一、“商胡”的北上行迹
        二、“商胡”的南地留痕
    第三节 “商胡”的形象书写与文化意蕴
        一、“商胡”体貌的诗意渲染
        二、“商胡”品性的多重观照
        三、“商胡”情感的同化体验
        四、“商胡”书写的文化意蕴
第四章 唐诗中的“士”“商”关系
    第一节 “士”对“商”的非难
        一、义利观念下价值取向的批判
        二、士人视角下贾雄农伤的忧思
        三、伦理精神下家庭情感的背离
        四、官商勾连下士不如商的激愤
    第二节 “士”对“商”的同情
        一、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的关注
        二、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的感慨
        三、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的叹息
        四、形迹相合的同情之源的剖析
    第三节 “士”对“商”的羡慕与赞扬
        一、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
        二、对“商”爱国热情与诚信经营的赞扬
第五章 唐代商业对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 商业发展对诗歌风貌的影响
        一、诗歌创作的动态演变与特色分析
        二、创作队伍中孕育出新兴创作力量
        三、创作体式取决于传唱的审美导向
        四、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
    第二节 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以“花卉新变”为例
        一、花卉诗歌蕴含的时代新变
        二、花卉诗歌展现的社会生活
        三、花卉诗歌书写的价值内涵
    第三节 外来商品对诗歌语汇的影响——以“瑟瑟”诗为例
        一、“瑟瑟”本源考述
        二、“瑟瑟”释义辨正
        三、“瑟瑟”在唐诗中的色彩转喻及意象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概念厘定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
    五、创新价值
上篇
    第一章 灾难母题生成的“中原场域”
        第一节 灾难母题的自然成因
        第二节 灾难母题生成的人文环境
        第三节 灾难母题的文学传统
        第四节 灾难母题与创作主体的互文指涉
    第二章 灾难母题的叙事流变
        第一节 1949—1978:秉笔直书与人定胜天
        第二节 1978—2000:多元杂糅与文化反思
        第三节 2000—2015:日常叙事与生态建构
    第三章 灾难母题的主题向度
        第一节 跌宕起伏的命运主题
        第二节 抗衡灾难的英雄主题
        第三节 意蕴丰富的人道主义主题
        第四节 中原文化的反思主题
    第四章 灾难母题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写实型叙事模式
        第二节 象征型叙事模式
        第三节 荒诞型叙事模式
下篇
    第五章 天灾母题
        第一节 天灾母题的现实向度
        第二节 天灾母题的“饥饿”表征
        第三节 “人祸”的推波助澜
    第六章 战争母题
        第一节 战争母题的主题嬗变
        第二节 战争母题的U型结构
        第三节 战争母题的英雄原型
        第四节 战争母题的诗学阐释
    第七章 疾病母题
        第一节 疾病母题的生成语境与类型建构
        第二节 疾病母题的隐喻
        第三节 疾病母题的诗学价值
    第八章 矿难母题
        第一节 矿难母题的生成追溯
        第二节 矿难母题的欲望叙事
        第三节 矿难母题的悲情与崇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5)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问题
    三 学术史回溯
    四 研究界定与研究内容
    五 研究方法
    六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七 田野调查点分布简介
第一章 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的分期、分布与类型
    第一节 分期
        一 初创期
        二 形成期
        三 成熟期
        四 高峰期
        小结
    第二节 分布区域
        一 白崖、巍山与洱海区域
        二 拓东与剑川区域
        三 早期传播路线
        小结
    第三节 类型
        一 密宗观音造像
        二 显宗观音造像
        三 特殊观音造像
第二章 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
    第一节 《南诏图传》
    第二节 《宋时大理描工张胜温画梵像》
    第三节 剑川石钟山石窟
    第四节 崇圣寺三塔出土观音
    第五节 其他南诏大理国时期美术遗存中的观音
        一 崇圣寺雨铜观音
        二 昆明地藏寺经幢上的观音
        三 博什瓦黑石刻造像
        四 安宁法华寺石窟
        五 巍山出土佛教造像
        六 永胜观音摩崖线刻
        七 流失海外的几尊观音造像
        八 藏于云南省的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
    第六节 文献、野史与民间传说中的观音
        一 《白古通记》
        二 《南诏野史》
        三 《白国因由》
        小结
第三章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典型观音造像
    第一节 梵僧观音
        一 伏罗刹传说与观音七化
        二 《南诏图传》中的梵僧观音
        三 《张胜温梵画卷》中的梵僧观音
        小结
    第二节 阿嵯耶观音
        一 “阿吒力”与“阿嵯耶”
        二 阿嵯耶观音来源
        三 阿嵯耶观音的形成
        四 阿嵯耶观音信仰
        小结
    第三节 易长观音
        一 易长名号
        二 易长的造像特征
        三 易长观音信仰
        小结
    第四节 柳枝观音
        一 柳枝观音起源
        二 柳枝的造型和意义
        三 柳枝观音的造型变化
        小结
第四章 观音造像构成要素
    第一节 背光
        一 背光的产生
        二 背光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发展
        三 阿嵯耶观音的舟形背光
        四 《张胜温梵画卷》的背光
        五 背光的造型意义
        小结
    第二节 法器
        一 柳枝和净瓶
        二 梵僧的柳枝净瓶
        三 多臂观音的法器
    第三节 莲座
        一 早期莲座
        二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莲座
    第四节 胁侍
    第五节 手印
        一 手印的来源
        二 阿嵯耶观音的手印
        三 梵僧观音的手印
        小结
第五章 南诏大理观音造像与周边观音造像的融合
    第一节 与汉地观音造像的融合
        一 绘画
        二 石窟造像与石刻造像
        三 金铜造像
    第二节 与吐蕃观音造像的融合
    第三节 与中南半岛观音造像的融合
        一 缅甸
        二 柬埔寨
        三 泰国
        四 老挝
        五 越南
        六 印度尼西亚
    第四节 与印度观音造像的融合
第六章 南诏大理观音造像及其信仰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形制、材质的演变
        一 形制的演变
        二 材质的演变
        小结
    第二节 《张胜温梵画卷》中观音的排序
        一 前人的排序研究
        二 排序梳理
        三 十一面观音的地位
        四 几种排序的理由
        五 阿嵯耶观音信仰为核心的排序
        小结
    第三节 观音信仰的历史演变
        一 传说:白族民间对观音的集体记忆
        二 仪式与民间社会整合
        三 信仰禁忌呈现的社会整合
        四 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小结
结语
    一 重理源流
    二 艺术风格的演变
    三 造像与社会整合
附录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依据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历史题材绘画的概念和历史沿革
    第一节 历史题材绘画的概念
        一、“历史”的含义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二、历史题材绘画的定义
        三、历史题材绘画的产生
        四、历史题材绘画的风格分类
        五、历史题材绘画的界定
        六、历史题材绘画的特征
    第二节 历史题材绘画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历史题材绘画发展流变
        (一)中国古代历史题材绘画
        (二)中国近现代历史题材绘画
        二、西方历史题材绘画发展流变
        (一)文艺复兴以前的历史题材绘画
        (二)文艺复兴及以后的历史画创作
        三、中西方历史题材绘画发展脉络及比较
第二章 历史题材绘画的美学价值与人学价值
    第一节 历史题材绘画的美学价值
        一、崇高的礼赞
        二、静穆的伟大
    第二节 历史题材绘画的人学价值
        一、人性的光芒
        二、真善美的长河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发展现状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发展概述
        一、中国人物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
        二、中国画表现历史题材的新尝试
        三、代表画家及经典作品
        (一)写实主义中国人物画的开拓者徐悲鸿
        (二)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大师蒋兆和
        (三)融合中西的写实水墨人物画领军者王子武
    第二节 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的界定
        一、“重大历史题材”概念的提出
        二、中国人物画重新介入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社会条件和艺术条件
    第三节 中国水墨媒介在重大历史题材人物画中的呈现
        一、水墨语言如何进入重大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
        二、水墨的“写实”与“写意”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
        一、建国前的历史画创作
        二、建国后的历史画创作
        (一)1949 年至1966 年的历史画创作
        (二)文革十年(1966 年至1976 年)历史画创作
        (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05 年至2009 年)
        (四)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11 年至2016 年)
        (五)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11 年至2017 年)
    第五节 两幅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解析
        一、中国画《国共合作—1924·广州》解析
        (一)创作背景
        (二)艺术语言
        二、中国画《东方红—杨家岭·1945》解析
第四章 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特征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 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艺术特点
        一、民族精神性
        二、主题时代性
        三、政治导向性
        四、历史真实性
        五、史诗审美性
    第二节 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存在的现实基础
        一、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
        二、“国家意志”的强化
        三、艺术的教化与美育作用
        四、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一)民族精神
        (二)家国情怀
    第三节 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面临的问题
        一、内因
        (一)“写实性”造型能力的薄弱
        (二)历史知识素养和历史观的缺失
        (三)历史氛围营造的欠缺
        二、外因
        (一)图像时代的影响
        (二)审美意识的多元化
    第四节 从历史的真实到真实的历史
        一、历史文本与历史事实
        二、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一)真实的力量
        (二)当代人的社会意识与审美判断
        (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第五节 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价值取向
        一、关于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思考
        (一)历史再现的真实性
        (二)人物表现的准确性
        (三)主题思想的深刻性
        (四)艺术语言的创造性
        二、历史题材绘画不是历史事件的简单图解
        (一)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二)审美与思想的融合
        三、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已成为当今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
        (二)价值取向对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影响
        四、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在当代语境下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7)邵洵美唯美主义文艺观及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邵洵美文艺观与文艺实践的裂隙
    第一节 邵洵美的文艺观
        一、邵洵美文艺观形成的原因
        二、邵洵美“颓废—唯美”的唯美主义文艺观
    第二节 邵洵美“颓废—唯美”文艺观下的文艺实践
        一、邵洵美的文学创作
        二、邵洵美的出版活动
    第三节 邵洵美文艺观与文艺实践之间的矛盾
        一、文学审美性与功利性的冲突—以《天下月刊》为例
        二、由唯美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抗战文艺”——以《自由谭》为例
第二章 “唯美—颓废”视域下邵洵美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西方唯美主义的中国化
        一、西方唯美主义概述
        二、西方唯美主义在现代中国的演进
        三、邵洵美与唯美主义
    第二节 邵洵美的诗歌创作
        一、邵洵美诗歌的创作分期
        二、邵洵美的诗歌理论
        三、邵洵美诗歌的文学史叙事
    第三节 邵洵美的时评、随笔和小说创作
        一、《时代讲话》—跨越近20年的历史声响
        二、《不能说谎的职业》—“绚烂而归于平淡”的散文创作
        三、邵洵美小说中“唯美—颓废”的输出
第三章 多重身份焦虑下的编辑出版
    第一节 分裂的文化界与租界化的上海:邵洵美出版实践的历史语境
        一、邵洵美与罅隙日深的文艺界
        二、邵洵美与租界化的上海
    第二节 文学出版:唯美诗人与时代浪潮之间的契合、疏离
        一、《狮吼》月刊及半月刊复活号:“唯美”主义
        二、金屋书店与《金屋月刊》:“洵美的梦”
    第三节 文化出版:精英立场与大众文艺之间的身份割裂
        一、“文化的班底”与“文化的护法”:“为文化”的出版观念
        二、时代图书公司:提高大众素养的办刊宗旨
    第四节 政论期刊:审美旨趣与政治宣传之间的矛盾踯躅
        一、《人言周刊》: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
        二、《论语》:“幽默”的批评
        三、《自由谭》:抗战与文艺抗战
    第五节 最后的出版实践
第四章 审美、救亡与革命交织下的文学译介
    第一节 邵洵美的翻译观:“翻译是一种文学工作”
        一、邵洵美的翻译思想:无关政治、不求利益
        二、站在权力对面的翻译赞助人
    第二节 耽于审美:唯美主义作品译介
        一、唯美的诱惑:对莎茀的译介
        二、伟大的灵魂:对乔治·摩尔的译介
        三、一朵朵玫瑰:对其他唯美主义者的译介
    第三节 志在救亡:抗战时期的中西互译
        一、崇尚民主自由的翻译旨归:《苏俄小游记》
        二、译介诗意中国的苦心孤诣:《边城》与《新诗历程》
        三、超越党派立场的中外互译:《论持久战》与抗战诗歌
    第四节 身处边缘:建国之后的英美文学翻译
        一、从中心到边缘:邵洵美的身份焦虑
        二、个人与时代:《汤姆·莎耶侦探案》
        三、生命的寄托:雪莱诗剧
    第五节 邵洵美翻译实践的价值重估(艺术价值与时代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现状
        1.2.2 公共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论述
    1.3 课题研究内容、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公共艺术
        1.4.2 思想政治教育
第2章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基础理论
    2.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2.1.1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任务
        2.1.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2.1.3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1.4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2.2 美育理论
        2.2.1 艺术宣传理性、启蒙思想
        2.2.2 艺术教化道德、寓教于乐
        2.2.3 艺术宣泄情绪、安抚心灵
    2.3 公共艺术理论
        2.3.1 公共性:公共艺术载体的环体性质
        2.3.2 参与性:公共艺术载体的介体性质
    2.4 审美行为理论
        2.4.1 审美移情
        2.4.2 审美联想
        2.4.3 审美想象
        2.4.4 审美观照
    2.5 其他相关理论
        2.5.1 场所理论
        2.5.2 心理学相关理论
第3章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1 公共艺术的心理教育功能
        3.1.1 减压抗郁
        3.1.2 安抚伤痛
        3.1.3 宣泄感情
    3.2 公共艺术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3.2.1 铭记历史
        3.2.2 文化自觉
    3.3 公共艺术的法纪教育功能
        3.3.1 认识权利
        3.3.2 明确责任
        3.3.3 规范行为
    3.4 公共艺术的理想教育功能
        3.4.1 宣扬民主
        3.4.2 崇尚自由
        3.4.3 提倡法治
    3.5 公共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
        3.5.1 精神洗礼
        3.5.2 道德修炼
        3.5.3 思想渗透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公共艺术形式
    4.1 以空间类型划分的公共艺术形式
        4.1.1 精神长存——象征性与纪念性的雕塑及历史街区
        4.1.2 文明仪式——民族性的博物馆及纪念馆
        4.1.3 服务社会——政府公共建筑
        4.1.4 情感凝聚——景观公共艺术
        4.1.5 打造乐土——社区公共艺术
    4.2 以表现形式划分的公共艺术形式
        4.2.1 共生梦想——生态公共艺术
        4.2.2 理性街头——设施公共艺术
        4.2.3 隐形统治——政治及政府宣传艺术
        4.2.4 全民力量——常民公共艺术
        4.2.5 精神栖居——民居建筑
第5章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践——以校园公共艺术为例
    5.1 实施背景
    5.2 实施定位
        5.2.1 大学校园是隐性教育课堂
        5.2.2 大学应是社会改革的练习场
        5.2.3 大学应是生命共同体的社区
    5.3 实施计划
    5.4 现状调查
        5.4.1 国外大学校园公共艺术
        5.4.2 国内大学校园公共艺术
    5.5 实施方案
        5.5.1 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空间
        5.5.2 校园社区化与校园生活化
        5.5.3 永续校园的环境氛围
        5.5.4 参与式设计理念
    5.6 实施效果
第6章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问题与建议
    6.1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问题
        6.1.1 公共艺术“看不懂”——艺术家与公民之间的审美代沟
        6.1.2 公共艺术“遭吐槽”——艺术家思想不正及专业不精
        6.1.3 公共艺术“无人管”——公共艺术相关制度政策不完善
    6.2 对艺术家方面的建议
        6.2.1 体验者
        6.2.2 报导者
        6.2.3 分析者
        6.2.4 行动者
    6.3 对政府及管理机构方面的建议
        6.3.1 建设制度
        6.3.2 审查制度
        6.3.3 管理制度
    6.4 对公民方面的建议
        6.4.1 合作者和共同发展者
        6.4.2 参与者与执行者
        6.4.3 第一线观众
        6.4.4 媒体观众及记忆的观众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具象雕塑的风格化形式语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关于艺术风格的概述
    (一)风格——艺术创作成熟的体现
    (二)风格——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三)合目的性的形式
    (四)艺术风格的实质
        1.独创性与个性
        2.典范性与普遍性
        3.关于艺术风格个性、普遍性的探讨
        4.经典风格范式引领集体的审美理想
        5.经典风格范式是天才的创造
        6.艺术风格把世界“意象化”
二、风格化的艺术形式语汇观察与研究
    (一)解析风格之谜——艺术风格是对预成模式的修正
    (二)经典具象雕塑的风格化形式语汇研究
        1.风格化的艺术形式语汇是统一的形式系统
        2.原始雕塑艺术形式语汇风格特征——稚拙之气、意象之风
    (三)风格化形式语汇的差异特征在现当代雕塑创作中的表现
        1.影响风格形式感的重要元素——题材与表现形式
        2.传统母题与个体艺术表现形式的现代碰撞产生差异化的风格特征
三、具象雕塑的风格化形式语汇要素、特征及构成规律
    (一)“形”在具象雕塑艺术中的形式特征
        1.具象雕塑创造“有生命的形”
        2.具象雕塑的“形”是纯粹的视觉艺术形式
        3.完整、统一、和谐的形式
        4.“形”的空间存在感的体现——张力
        5.简与繁——“形”的形式差异
        6.意象的“形”
    (二)具象雕塑形式语汇中的“线”
        1.空间中的“线”
        2.中西方审美意识中的“线”体现风格的差异性
        3.具象雕塑风格化的线
    (三)材质与雕塑的形式语言和谐统一
        1.材质的天然魅力是其特有的形式特质
        2.材质的自然美与具象雕塑艺术形式语言融合
    (四)具象雕塑的特殊形式语汇——色彩
        1.关于雕塑色彩的争议
        2.中国传统雕塑中的色彩观念
        3.色彩语言的表现力在当代具象雕塑个体风格中的表现
        4.色彩是对现代精神的呐喊
    (五)秩序感——形式语汇的构成规律
        1.平衡——衡量秩序的度
        2.秩序感——虚实相生
        3.秩序感——对称
    (六)具象雕塑艺术的空间概念——“视觉”与“动觉”
四、风格化形式语汇衍生与发展的动因及在当下的表现
    (一)历史力量在艺术创作中的映像
        1.时代审美语境
        2. 艺术表现变化发展的审美关系
    (二)时代精神在艺术风格中的表现
        1.时代的审美共鸣
        2. 神化的历史力量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3 中世纪教堂雕刻风格特征研究
    (三)民族艺术意志在艺术中的体现
        1. 民族艺术意志
        2. 艺术风格的民族延续性
        3. 抽象化、符号化的民族视觉图示
        4. 民族视觉符号图示具有象征性
        5. 民族视觉图示是对生活的矫饰
        6. 民族视觉图示是民族审美意志的结晶
        7. 民族艺术意志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个体风格中的表述
    (四)地域、环境因素对于具象雕塑风格化形式语汇的影响——以东北雕塑艺术风格为例
        1.“地域文化”对艺术的影响
        2. 东北雕塑艺术的风格与美学特征——以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艺术发展为主线
        3.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性人物、作品
        4.当代东北雕塑艺术发展所处的新语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中国现代“父亲”题材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父亲”的古今之变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亲”
    第二节 古代散文中的“父亲”形象
    第三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第二章 “父亲”形象的现代重塑
    第一节 日常型父亲
    第二节 专制型父亲
    第三节 精英型父亲
    第四节 乡土型父亲
第三章 “父亲”题材散文的情感模式探析
    第一节 双亲题材散文中迥异的情感表达
    第二节 “儿女”关系书写的心理动机
    第三节 失实性“父亲”形象的创作心理
结语
本论文征引的主要作品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海峡和平女神群像雕塑记——兼谈民俗信仰题材雕塑如何提升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2]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D]. 陈瑜. 吉林大学, 2019(02)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D]. 段永建.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研究[D]. 龚吉雯. 云南大学, 2019(09)
  • [6]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研究[D]. 刘少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7]邵洵美唯美主义文艺观及其实践[D]. 潘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8]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胥璟.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9]具象雕塑的风格化形式语汇研究[D]. 孙妍.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10]中国现代“父亲”题材散文研究[D]. 林秀榕.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海峡两岸和平女神雕塑——兼论如何立足民间信仰提升雕塑品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