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学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思考

工程教学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思考

一、对工科教学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熊海燕[1](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文中指出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不断改造升级,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诉求。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承担着新使命、新任务。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教学实施的载体,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其应承担培养“完整的人”的重任。本研究对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重组,意图构建一个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可重复性的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型。本研究第一部分首先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采用文献研究法,厘清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与国内外通识教育发展情况,并指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弊病。第三部分选取两个国内外知名工科高校的通识教育体系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下文构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模型有所参照。第四部分阐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依据,为下文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打下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教师、企业,掌握通识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根据课程体系构成要素,提出了适用于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活动方式和课程评价。接着对以上内容提炼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架。为了验证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模型的可行性,对三位高等教育课程专家进行结构化访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型的实施效果预测与改进分析,并提出了实施建议。综上,此模型创新性较强,较为聚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对以后的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娜[2](2020)在《社会人际互动对工科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我国拥有巨大的工程科技人力资源,而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工科人才的重要基地,所培养出的工程人才质量必然不能忽视。本科教育质量受到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而在大学生的每个教育环节中,学生的主要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并实现的,教育中人际的互动也是学生获得良好发展的背景。因此,研究社会人际互动对工科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探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同伴之间的互动沟通作为社会人际互动的整体研究对象,并分析这种互动对学生个人就读期间的学习收获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的学术互动和社交互动两线索为出发点,阐释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术融合和社交融合效果,着重构建以提升工科大学生学习收获的社会人际互动模式。论文主要借助于汀托的“辍学理论”模型构建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以北京区域工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实证调查研究的方法,采用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对“2017年首都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对北京地区工科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探究了工科生大学期间所参与的人际交往活动现状及其对学习收获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整体来看,工科大学生的社会人际互动情况较差,师生互动现状较差,生生互动现状一般。其中,工科大学生的师生之间学术互动现状一般,与教师的社交互动现状较差;与同学之间学术互动表现一般,与不同群体同学之间的社交互动表现相对较好。2.不同工科生群体的互动表现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工科男生在与教师互动频率上高于工科女生,工科男生与工科女生在生生互动表现中无明显差异;担任班干部的工科大学生无论是在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上,都表现较好;高年级的工科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比低年级学生表现显着较好;生源地在城市的工科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上相对于农村学生均表现较好;就不同院校类型而言,工科大学生无论是在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中均无显着差异。3.工科大学生的学习收获整体情况较好。其中,技能收获、价值观收均值水平较高,但与知识收获相差并不大。4.通过实证分析得知,工科生的学术互动与学习收获的融合效果一般,师生学术互动、生生学术互动对学习收获均产生了显着影响的关系,但从数据来看影响程度较弱;工科生的社交互动对学习收获的融合效果不理想,数据显示师生社交互动与学习收获之间呈负相关,表明当前的此类互动质量较差,生生社交互动则对学习收获影响相对乐观。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需构建良好的互动模式;二是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三是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社会人际环境,构建以提升工科大学生学习收获的社会人际互动模式。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国香[4](2019)在《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代表着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工程人才的跨国流动。在对工科毕业生的专业认证方面,虽然《华盛顿协议》针对毕业生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求,但该指标是一个国际通用的素质评价标准框架,缺少具有本国特色的评价指标。在立足北京,服务北京发展的北京市属高校中,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已认证专业的工科毕业生的素质现状怎样?企业单位对已通过认证专业工科毕业生有怎样的期待要求?以及如何提高工科毕业生的素质等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基于文献及访谈的基础上,借助能力素质理论编制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北京工业大学通过专业认证的8个专业的工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收集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以及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等方式最终确定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借助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对前期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再次发放问卷,测量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的达成度。通过对达成度数据的分析并结合案例访谈,对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进行评价。最后,在评价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许江[5](2017)在《产品设计专业“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划为艺术学下的“产品设计”专业,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艺术学与工学共有的“工业设计”专业。探索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科定位、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都显得迫切而重要。通过对国内外产品设计教育现状与模式的考察与调研,尤其侧重对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产品设计与工业设计专业办学情况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野中郁次郎等人的“SECI知识创造模型理论”及斯凯莫等人“两种暗默知识”的观点,深入探讨了产品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特征,对SECI知识创造模型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产品设计知识的创造模式,是一种由“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之间的社会化相互作用”与“自我超越的知识与形式知识之间的社会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双知识螺旋创造模式,构建了产品设计知识创造的双螺旋模型理论,为产品设计“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学科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同时对其理论支撑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度的剖析,对产品设计专业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关的论述。研究指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产品设计双螺旋知识的创新与迭代。针对学生知识创造过程中的知识碎片化问题,探讨了“递进型”课程的培养模式,论述了“递进型”课程培养模式与“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提出了产品设计专业“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假设。“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进一步落脚在教学活动设计、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效果评价模式三个层面予以考察研究;以产品设计综合表达课程、企业竞赛合作课程、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坊为例,分低阶、中阶、高阶三个层次对产品设计专业“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进行实践验证。作为设计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科属性与特征;有益于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并形成有效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同样具有意义。

侯自兵,文光华,唐萍,陈登福[6](2016)在《工科高年级研究型教学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工科高年级(本科大三大四)实施研究型教学现状,采用创新发生理论与心理活动理论对相关问题开展研究。基于创新分类说、《实践论》、逻辑思维理论、创新思维理论、定能生慧说、创新四阶段说、发生认识论、心理能量理论等方面的理论成果,分析获得不同理论学说与工科高年级课堂授课重点的网络关系。期望为教学模式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优化与成功实施。

刘高峰[7](2014)在《视觉艺术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对事物与现象的重新认知与构建,这不仅是艺术家的必备才能,也是科学工作者所不可或缺的。视觉艺术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课程中对创新创意能力的培训方式,充分体现了其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功能,对工科类学生的学习同样也具有借鉴和现实意义。

毛昕,黄英,那履弘,刘阳[8](2010)在《工程图学思维浅析》文中指出提出了形象性、严谨性、工程性和创造性的工程图学思维特征。以思维心理学和思维方法学为理论基础,结合教学经验,探讨了形象思维的一般过程,课程中形象思维的主要方法和形象记忆。探讨了工程图学中的辩证思维方法,以利于对课程的深层次把握。提出并分析了工程图学思维的智力品质,介绍了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具体做法。

庄幼敏,孙志宏,金怡[9](2009)在《论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求同存异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但因其学科的边缘化特征使得其专业定位具有模糊性,学生"亦艺亦工",教学上不免也"左右为难",其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就一直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曾有工业设计师说机械工程师让他们"爱恨交加",其实,在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也是"爱恨交加",其爱其恨都源于"工科"和"艺术"这对矛盾。本文提出一种求同存异的教学策略,即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坚持"工科教育"之同,包容"艺术倾向"之异,解决教与学的矛盾,使《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全局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王秀梅[10](2009)在《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工科高校担当着为其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开展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是目前国际上技术经济及管理与教育界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论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提出了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组成及人格特征。基于控制论的思想,提出了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和方法,并构建了一种基于“合格+拓展”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论文提出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投入、产出与收益的系统,构建了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的支持向量机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加强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要加强学校的全面建设,特别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总体建设水平。论文主要创新点:1.将控制论的思想应用于工科高校人才培养,基于这一新的思想方法,建立了工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形成模型,提出了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并依据该系统的信息流程,提出了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合格+拓展”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2.基于人才培养的过程性与培养质量全面性的思想,将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视为一个投入、产出与收益系统,立足于这一新视角,从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力、活力和效力出发,构建了全面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针对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数据特征,建立了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抑制噪声干扰和良好的泛化能力。4.从实践的角度对26所国家“211工程”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综合评价实证研究,验证了综合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可推广于其它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

二、对工科教学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工科教学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加入《华盛顿协议》促使我国工程教育主动布局工程人才培养
        1.1.2 “新工科”新概念要求高等院校培养新型人才
        1.1.3 通识教育的性质与工科院校新的培养目标相契合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案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创新点与难点
        1.5.1 研究意义
        1.5.2 创新点
        1.5.3 难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工科院校属性
        2.1.2 课程体系内涵
        2.1.3 “新工科”内涵
    2.2 通识教育课程综述
        2.2.1 通识教育内涵与通识教育课程起源
        2.2.2 国内外通识教育课程研究述评
    2.3 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
        2.3.1 素质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
        2.3.2 全人教育与通识教育
    2.4 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
    2.5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5.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侧重“实用”,偏离最初目标
        2.5.2 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笼统,没有可视化的目标要素和评价指标
        2.5.3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缺乏“工科”特色
第三章 国内外工科大学通识教育经验与启示
    3.1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述评
        3.1.1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3.1.2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特色
        3.1.3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发
    3.2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述评
        3.2.1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3.2.2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特色
        3.2.3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建设的经验与启发
第四章 问卷调查:师、生、企对通识教育的诉求
    4.1 问卷设计
    4.2 问卷预测
        4.2.1 学生问卷预测分析
        4.2.2 教师问卷预测分析
        4.2.3 企业问卷预测分析
    4.3 问卷正式实施
        4.3.1 学生问卷分析
        4.3.2 教师问卷分析
        4.3.3 企业问卷分析
第五章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型构建与实施建议
    5.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5.1.1 知识整体论与均衡论
        5.1.2 核心素养要求
        5.1.3 课程设计理论的要求
        5.1.4 学生个人成长规律
        5.1.5 地方高校特色优势
    5.2 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及依据
        5.2.1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对学生“通识能力”的要求
        5.2.2 工程认证标准
        5.2.3 行业发展需求
        5.2.4 “新工科”的新要求
    5.3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型构建
        5.3.1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理念: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工科人才
        5.3.2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产出导向,多维融合
        5.3.3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多层次、模块化
        5.3.4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活动方式
        5.3.5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有效教学、持续改进
        5.3.6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模型:五“平台+模块”四要素三成果二层面一主线
    5.4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模型专家访谈
        5.4.1 访谈设计与实施
        5.4.2 模型实施效果的预测及改进方法
    5.5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模型的实施建议
        5.5.1 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
        5.5.2 课程目标要支撑通识教育的毕业要求(能力素养要求)
        5.5.3 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的综合评估
        5.5.4 重视以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隐性”文化建设
        5.5.5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5.5.6 大力建设精品文科,反哺工科通识教育
        5.5.7 更新教师观念,认识授课对象的独特性
        5.5.8 强化课程综合改革意识,共享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成果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专家访谈过程记录
    附录二 学生版调查问卷
    附录三 教师版调查问卷
    附录四 企业版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附件

(2)社会人际互动对工科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学习收获相关研究
        1.3.2 社会人际互动相关研究
        1.3.3 关于大学生社会人际互动与学生学习收获相关性研究
        1.3.4 已有研究评价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
        2.2.1 汀托的辍学理论(Theory of Student Departure)
        2.2.2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社会人际互动
        2.2.2 学习收获
        2.2.3 工科大学生
    2.3 研究设计
        2.3.1 研究思路
        2.3.2 研究假设
        2.3.3 研究方法
        2.3.4 研究技术路线
    2.4 数据来源
        2.4.1 调查数据来源
        2.4.2 访谈数据来源
第3章 工科大学生社会人际互动现状分析
    3.1 师生互动情况分析
        3.1.1 师生之间学术互动
        3.1.2 师生之间社交互动
    3.2 生生互动情况分析
        3.2.1 生生之间学术互动
        3.2.2 生生之间社交互动
    3.3 不同工科生群体的社会人际互动差异分析
        3.3.1 不同工科大学生群体的师生互动表现差异分析
        3.3.2 不同工科大学生群体的生生互动表现差异分析
    3.4 工科大学生整体社会人际互动情况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科大学生学习收获现状分析
    4.1 知识收获
    4.2 技能收获
    4.3 价值观收获
    4.4 工科大学生整体学习收获情况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科大学生社会人际互动对学习收获的影响分析
    5.1 社会人际互动与工科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关系分析
        5.1.1 学术互动对工科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
        5.1.2 社交互动对工科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
    5.2 社会人际互动对工科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1.1 工科大学生的社会人际互动情况整体状况较差
        6.1.2 不同工科生群体的互动表现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6.1.3 学术互动与学习收获的融合效果一般
        6.1.4 社交互动对学习收获的融合效果不理想
    6.2 政策建议
        6.2.1 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互动模式
        6.2.2 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
        6.2.3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社会人际环境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4)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华盛顿协议》及其对工科毕业生的影响
        1.1.2 我国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
        1.1.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华盛顿协议》及其对工科毕业生素质要求方面
        1.3.2 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方面
        1.3.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方面
        1.3.4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1.4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华盛顿协议》
        2.1.2 素质
        2.1.3 工科毕业生素质
        2.1.4 北京市属高校
    2.2 理论基础
        2.2.1 OBE成果导向理论
        2.2.2 能力素质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初始评价指标构建
    3.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要素提取思路
    3.2 基于文献梳理提取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要素
    3.3 基于访谈及讨论确定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要素
    3.4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4.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数据来源
    4.2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数据得分情况分析
    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4.3.1 因子提取及命名
    4.4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信度检验
    4.5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4.5.1 建立层次结构
        4.5.2 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
        4.5.3 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研究
    5.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分析
        5.1.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问卷发放基本信息
        5.1.2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具体信息
        5.1.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具体分析
    5.2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研究
        5.2.1 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分析的相关研究与提纲设置
        5.2.2 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分析的对象选取
        5.2.3 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分析的特征选取
    5.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分析
        5.3.1 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5.3.2 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不健全
        5.3.3 教育质量未得到持续性改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的改进措施
    6.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6.1.1 增强《华盛顿协议》提高工科毕业生素质的实效性
        6.1.2 落实“以学生为本”教育观
        6.1.3 立足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分层次制定工程人才素质培养标准
        6.1.4 完善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6.2 构建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体系
        6.2.1 完善师资设备,提升工科毕业生英语的沟通表达能力
        6.2.2 加强实践,提高工科毕业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6.2.3 借助翻转课堂,促进工程知识的建构
        6.2.4 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
    6.3 严把持续性改进的质量观
        6.3.1 促进学生参与,全方位综合监控教学质量
        6.3.2 建立学生信息追踪反馈制度,促进毕业生素质的持续性改进
结论
    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研课题
致谢

(5)产品设计专业“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理论基础
        1.3.1 研究对象及涉及的相关术语界定
        1.3.2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1.4.2 国外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启示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产品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2.1 国内产品设计专业教育现状调查
        2.1.1 国内产品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概述
        2.1.2 中国(大陆)本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教育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2.1.3 中国(大陆)本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2.2 国外产品设计专业教育举例——以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为例
        2.2.1 国外产品设计专业的办学现状概述
        2.2.2 美国产品设计专业的教育概况
        2.2.3 德国产品设计专业的办学理路
        2.2.4 日本产品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
    2.3 国内外产品设计专业教育现状解析
        2.3.1 国内产品设计教育取得的成绩
        2.3.2 国内产品设计教育的不足
        2.3.3 发达国家产品设计专业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相关理论溯源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征
        3.1.3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3.2 产品设计专业知识的创造模式
        3.2.1 SECI模型的基本构成
        3.2.2 产品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
        3.2.3 产品设计中的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
        3.2.4 产品设计中的两类暗默知识
        3.2.5 自我超越的知识创造过程
    3.3 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创造的过程
        3.3.1 产品设计知识转换的双SECI模式
        3.3.2 产品设计知识创造的促进条件
        3.3.3 产品设计知识创造过程的五个阶段
        3.3.4 对SECI模型的扩展:双螺旋知识创造模型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4.1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理论体系
        4.1.1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的概念
        4.1.2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的内容
        4.1.3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的特征
        4.1.4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的价值
    4.2 产品设计专业教育引入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4.2.1 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科特色
        4.2.2 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精 “艺”良 “工”,行知并重
        4.2.3 产品设计专业实践对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的呼唤
    4.3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运用举例
        4.3.1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的设定
        4.3.2 教学模式对应的课程系统
        4.3.3 教学成果及启示
    4.4 “递进型”课程培养模式与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4.4.1 “递进型”课程的培养模式
        4.4.2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之教学活动设计
    5.1 “递进项目驱动式”模式下的教学目标分析
        5.1.1 造型与工程相贯通的设计综合表达能力
        5.1.2 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设计思维能力
        5.1.3 以创新为核心的设计精神
    5.2 “递进项目驱动式”模式下教学内容分析
        5.2.1 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以知识创新为导向(KCO)
        5.2.2 民间设计教育的兴起与高校 “开门办学”的新机遇
        5.2.3 虚实项目的有机结合
    5.3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下的师生角色
        5.3.1 “三模块”培养模式下的产品设计专业师资配置探讨
        5.3.2 从 “知识传递”到 “学习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5.3.3 从 “被动学习”到 “主动创造”——学生知识获取策略的转变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之课程设计
    6.1 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模块
        6.1.1 国内主流设计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模块
        6.1.2 “三模块”课程设计的优势与不足
        6.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课程设计
    6.2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目标
        6.2.1 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6.2.2 培育学生团队意识及协作能力
        6.2.3 激发学生自我知识螺旋的更新迭代
    6.3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内容建设
        6.3.1 建设自组织学习团队
        6.3.2 创建知识共享平台
        6.3.3 项目驱动式学习的引入:在实践中学习与创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之教学评价模式
    7.1 产品设计专业教学评价模式的重构
        7.1.1 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
        7.1.2 从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7.1.3 从终结性评价走向形成性评价
        7.1.4 从量评走向质评
    7.2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评价内容
        7.2.1 以个体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创新过程为评价的核心
        7.2.2 以 “艺工结合”与课程衔接效度为评价的基础
        7.2.3 以实践教学成效为课程验收标准
    7.3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
        7.3.1 直接评价
        7.3.2 间接评价
        7.3.3 互动式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
    8.1 产品设计专业初阶课程教学实践——以 “产品设计综合表达”为例
        8.1.1 产品设计综合表达相关概念与课程内容的界定
        8.1.2 产品设计综合表达教学内容规划与展开
        8.1.3 产品设计综合表达课程教学方式探索
    8.2 产品设计专业中阶课程教学实践——以某企业设计竞赛合作课程为例
        8.2.1 企业竞赛合作课程情况概述
        8.2.2 企业竞赛合作课程教学实施与展开
        8.2.3 企业竞赛合作课程教学方式探索
    8.3 产品设计专业高阶课程教学实践——以 “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坊为例
        8.3.1 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坊课程概述
        8.3.2 工作坊教学实施与展开
        8.3.3 工作坊课程教学方式探索
    8.4 本章小结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中国(大陆)本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教育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 2: 中国(大陆)本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 3: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工科高年级研究型教学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与分析
    (一)创新发生理论
    (二)心理活动理论
二、理论学说与授课重点网络关系
三、结语

(7)视觉艺术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视觉艺术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1. 逻辑思维
        2. 非逻辑思维
    (二) 《设计素描》课程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与方法
        1. 移步与多维视角观察方法
        2.“致广大, 尽精微”的思维方法
        3. 形态的解构与重构训练
二、视觉艺术创新能力训练对工科人才培养的启迪
结语

(10)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的研究现状
        1.2.3 关于控制论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框架
第二章 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
    2.1 创新与创造的基本概念
        2.1.1 关于创造的概念
        2.1.2 关于创新的概念
        2.1.3 创新与创造的关系
        2.1.4 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
    2.2 智力因素与科技创新
        2.2.1 观察力
        2.2.2 记忆力
        2.2.3 想象力
        2.2.4 操作能力
        2.2.5 思维
    2.3 非智力因素与科技创新
        2.3.1 动机
        2.3.2 兴趣
        2.3.3 情感
        2.3.4 意志
        2.3.5 性格
    2.4 社会环境因素与科技创新
    2.5 知识与科技创新
        2.5.1 知识数量
        2.5.2 知识类型
        2.5.3 知识结构
    2.6 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
        2.6.1 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
        2.6.2 我国工科高校传统教育存在的缺陷
        2.6.3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教育创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控制论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 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
        3.1.1 培养的概念
        3.1.2 模式及培养模式的界定
    3.2 国内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概要
        3.2.1 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2.2 法国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3 德国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4 日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3.2.5 我国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2.6 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述评
    3.3 控制论与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3.3.1 控制论的基本思想
        3.3.2 基于控制论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系统
    3.4 基于控制论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4.1 培养系统的信息流程及培养模式构建程序
        3.4.2 工科高校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3.4.3 培养目标制定
        3.4.4 确定培养规格
        3.4.5 基于目标的树状课程体系构建
        3.4.6 全程步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4.7 第二课堂培养体系构建
        3.4.8 制定管理规章制度的指导思想
        3.4.9 培养方案的实施
    3.5 构建工科高校内部全程教育评价与反馈体系
        3.5.1 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3.5.2 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
        3.5.3 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
        3.5.4 对工科高校内部院系教学组织与管理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种基于“合格+拓展”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4.1 现代电力企业对其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4.2 “合格+拓展”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4.2.1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4.2.2 突出“三能”的培养目标
        4.2.3 多层次的培养规格
        4.2.4 有特色专业教育的思想
    4.3 基于目标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4.3.1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要点
        4.3.2 步进式“四模块·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4.4 第二课堂“能力素质学分”实施体系
    4.5 以自主为特征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4.6 全程人才培养评价与监控机制
        4.6.1 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
        4.6.2 基于网络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4.6.3 以创新为导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4.6.4 基于绩效的工科高校内部院系教学工作评价机制
        4.6.5 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研究视角
        5.1.1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的必要性
        5.1.2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研究视角
    5.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5.3.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方法
        5.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验
        5.3.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优化方法
    5.4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5.4.2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5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内涵说明
        5.5.1 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指标
        5.5.2 反映教师本身创新能力的指标
        5.5.3 反映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指标
        5.5.4 反映管理工作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保障力指标
        5.5.5 创新人才培养的效力指标
    5.6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5.6.1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5.6.2 评价指标的判别标准
        5.6.3 定性指标的确定
        5.6.4 指标数据标准化的方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
    6.1 粗糙集属性约简
        6.1.1 属性约简的基本理论
        6.1.2 属性约简算法
    6.2 支持向量机
        6.2.1 理论背景
        6.2.2 支持向量回归理论
    6.3 粗糙集与支持向量机的结合模型
        6.3.1 选择支持向量机的原因
        6.3.2 进行属性约简的原因
        6.3.3 粗糙集与支持向量机的互补性
        6.3.4 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回归模型
    6.4 实证研究
        6.4.1 数据采集说明
        6.4.2 粗糙集预处理
        6.4.3 支持向量机回归
        6.4.4 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学术论文发表

四、对工科教学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D]. 熊海燕.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2]社会人际互动对工科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研究[D]. 李娜.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D]. 李国香.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5]产品设计专业“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D]. 许江. 江南大学, 2017(12)
  • [6]工科高年级研究型教学模式[J]. 侯自兵,文光华,唐萍,陈登福. 中国冶金教育, 2016(02)
  • [7]视觉艺术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J]. 刘高峰.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 [8]工程图学思维浅析[J]. 毛昕,黄英,那履弘,刘阳. 工程图学学报, 2010(02)
  • [9]论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求同存异策略[J]. 庄幼敏,孙志宏,金怡. 中国校外教育, 2009(11)
  • [10]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 王秀梅.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11)

标签:;  ;  ;  ;  ;  

工程教学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