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本法律学习指南

牛顿第一本法律学习指南

一、牛顿第一定律学习指要(论文文献综述)

苗元秀[1](2021)在《从教材设计看运动与相互作用观的形成》文中提出为使学生逐步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体布局。教材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确定第三章的教学目标,继而确定内容要点,之后按照由相互作用进入运动与相互作用关系的线索,将内容要点编排成五节课文。在设计具体教学内容时,教材注意强化相互作用的教学、正确设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目标、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大思路。

张健[2](2021)在《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推进》文中研究表明与卡西尔的文化哲学所受到的广泛关注相比,卡西尔的认识论思想相对较少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和系统研究。由于这样一种反差,不仅制约了我们对卡西尔思想整体性的把握,还影响了我们对其符号形式的哲学中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也使人们难以认识到卡西尔在康德以来认识论思想发展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卡西尔哲学作为一种广义的认识论体系建构,包含着对康德认识论思想推进的整体思路,并克服了康德哲学中的一些局限和不彻底性。只有当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推进的内在逻辑被揭示出来之后,卡西尔思想才能获得更为全面地理解。康德为了解决传统认识论假定观念符合对象而导致无法解释认识的客观性问题,通过哲学的“哥白尼革命”把对象到主体的认识思路转变为主体到对象的认识思路。通过区分经验的形式与质料,康德把形式的作用视为对感性材料的综合统一功能,因而经验或认识对象就是被形式所建构起来的,而批判哲学的先验方法即试图确定使经验得以可能的先天形式。卡西尔将这种先验方法和建构论思想作为其哲学的原则,并扩展到更为广泛的对象化领域。在卡西尔思想发展中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来源。首先,尽管通常把符号形式的哲学视为卡西尔对其早期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视野的超越,但可以肯定的是,卡西尔还是受到柯亨和纳托普等人思想的影响。而卡西尔的文化哲学思想,也可以追溯到马堡学派提出的文化哲学,马堡学派的先验方法即是要从那些作为既有事实的科学和文化中寻找和确定支撑这些文化事实的思维原则或先天形式。卡西尔把这种先验方法推广到更广泛的文化领域,例如神话、语言和艺术的研究,因而了解马堡学派的先验方法思想是理解卡西尔哲学的重要方面。其次,由于意识的符号化功能是文化形式的“演绎”的基础,所以心理学承担着为符号形式的哲学进行逻辑奠基的职能,其中卡西尔受到意向性心理学思想的影响较大。布伦塔诺和胡塞尔的意向性思想影响了卡西尔对于意识活动和本质的理解,而胡塞尔对于意向对象和意向活动的区分,则影响了卡西尔对于意识的代显功能的阐发。而格式塔心理学关于知觉整体大于元素之和的观点,使卡西尔把知觉中的感性因素和意义因素看作不可分的统一体,并影响了卡西尔提出的“符号性孕义”概念。通过吸收意向性心理学思想,卡西尔实现了对感觉主义的进一步修正,克服了康德哲学中的感觉主义残余。最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对卡西尔的影响则是文化形式的整体观,卡西尔坚持认为哲学必须涵盖各种文化形式的全体。卡西尔依照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把不同的符号形式视为辩证地上升过程,把所有符号形式视作一个知识现象学发展过程的必要部分,神话意识辩证地演化为语言,语言又辩证地演化为科学。卡西尔并且把人类精神和意识的起源从黑格尔的感性确定性进一步追溯到神话意识阶段。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推进涉及广泛。在自然科学范围内,卡西尔基于功能论观点用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先天形式思想取代了康德静态的、绝对的先天形式理论。在文化科学范围内,卡西尔将康德哲学的建构论原则和先验方法推广到文化事实和一般经验领域,从而试图克服由素朴实在论世界观和感觉主义认识论导致的文化客观性与价值危机,并为文化科学提供充分的方法论基础,实现了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卡西尔通过符号形式的思想把康德的形式学说扩展为各种“文化形式”对于经验的“赋予意义”作用以及对质料的综合统一功能,并试图展示每种符号形式和对象化领域的“构型”规则。卡西尔在符号形式的哲学中也致力于像康德关于范畴的先验演绎那样,完成一种文化批判或文化形式的“演绎”,即说明每一种文化形式如何使经验建构成有结构的意义整体,从而确证各种文化形式的客观有效性和统一性。在文化形式的“演绎”中,意识的符号化功能尤其是意识的代显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代显功能既是“演绎”的关键,也是意识构建与形式统一性的前提。通过代显作用,在意识中替代地显现另一个内容的感性内容,就成为相对被代显内容而言的符号。意义因素通过代显作用才能把自身转变成相应符号,意识的具体内容变成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符号,卡西尔的符号思想也克服了康德图型论的一些困难。所以对于符号形式这一概念来说,应该理解为“符号化的形式”或“形式以符号为媒介而得到实现”,也就是说形式自有其本质,符号则作为其实现的媒介或手段,因而符号就成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能量。卡西尔的广义认识论最终把康德的认识对象扩展为一般的意义对象,将形式对于对象的建构作用推广到所有客观性领域,并把康德的先验人类学发展为哲学人类学。

崔碧涛[3](2021)在《深度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既立足于现在又面向于未来的全面型创新人才。同时国家在具有坚实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可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而不是工具化,模式化的劳动力。《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一定的要求。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学中的“深度学习”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查阅分析整理与“深度学习”相关的文献,了解目前国内外对深度学习的研究程度以及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和基本特点,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依据对深度学习的理解,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法了解高中生目前阶段深度学习的现状,并以力学“牛顿第一定律”和“力的分解”为教学案例,呈现其课堂观察,分析影响学生深度学习的原因,为后面的策略研究提供事实依据。最后对高中物理必修一力学部分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对于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思想,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基于核心问题和真实任务,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基于多维视角,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维论证,促进学生头脑中知识的深度建构;基于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本文秉承着物理学科的育人观念,围绕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深度学习”在物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提出促进学生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策略,并得出研究结论和研究反思,旨在为一线教师在物理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从而启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基于多维角度去建构知识体系,迁移运用已经内化的知识,并能够及时思考、质疑、批判性地看待新事物和新知识。引导学生成为有头脑、有思想、有能力、有高级趣味、健康人生观和积极价值观的青年。

李培宇[4](2021)在《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发展需求,是高中物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是发挥高中物理课程应有育人效力的不二法门,也是提升物理教师思政育人工作能力和高中生思政素质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式的高中物理教学就是充分依循教育政策指引,充分发掘物理课程内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将物理教学打造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要实现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除了需要对课程本身进行思政内容的开发设计,还要进一步盐融于汤般浸润到物理教学全过程。因此,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首先在搜集、整理与分析相关课程思政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建构,尝试梳理归纳出课程思政的内涵、原则、必要性等。其次,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的理论探讨,进一步依据杜威的道德教育论、社会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为基础构建出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和“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三条路径。并对三条路径进行具体解释,绘制具有可操作性的流程图。再次,以路径一和路径二为辅助,以路径三为教学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并将教学设计实施于实际的教学中。最后,通过结合李克特量表设计出测量学生在政治认同、道德品质和物理兴趣的提升情况的问卷,并布置习题检测知识掌握和问题解决的程度。利用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反思不足,提出优化路径的教学建议。实验研究表明,本课题提出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对学生思政素质和物理兴趣的提升具有积极效果,并且在知识掌握以及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结果。由于该路径尚未成熟,在教学中存在一些欠佳之处,针对这些欠缺提出教学建议有三。其一,增强思政情景创设环节的描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二,鼓励展示思维环节的主动表达,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其三,加深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本质联系,发挥升华环节的思政效用。同时,在整体研究过程在也发现出了不足和遗憾。第一,研究样本不足。第二,研究时间较短。第三,实践应用不足。这也为后继课程思政深入研究的学者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王斐[5](2021)在《物理核心素养下中学物理规律教学案例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出,在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物理规律教学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物理核心素养的视角研究中学物理规律教学,旨在中学物理规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首先通过阅读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选取禹州市西区实验学校及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访谈以此了解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现状。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有参与到实验探究中的意愿,但没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只注重规律的记忆,很少主动梳理所学知识,极少在意规律建立过程,这不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是否掌握知识,忽略学生是否理解物理规律建立过程。为减少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不利因素,结合实习经历构建出中学物理规律教学中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通过实践并不断改进,设计出培养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物理规律课教学案例“光的反射”和“动量守恒定律”。希望对中学物理规律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参考意义。

王玎铃[6](2021)在《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文中认为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全面进入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新时代。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成为目前物理教学的当务之急。已有的研究表明单元式教学设计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这种认识,展开了以下工作:第一,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单元式教学设计进行了文献研究,对它们的内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第二,为了研究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框架,并开发了“牛顿运动定律”部分的高中物理单元式教学设计实例。第三,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习过程中对此实例进行教学实践以检测单元式教学设计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在教学实践后,依据信息通信模型,利用Excel软件和MATLAB软件对学生教学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单元式教学设计的确能够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最终根据结果,结合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该单元式教学设计实例进行反思和改进。综上所述,实施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对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预期能够为一线教师开发和评价高中物理单元式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尹昊[7](2021)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基础结构的学科,也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现代技术革命的先导、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物理学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是物理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平台。“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讲解和师生沟通的信息载体,是学生学习、领悟和交流的内化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的知识是前提,但表达是关键,优秀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帮助学生领会知识要点,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关于“语言”、“语言艺术”以及“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相关研究之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师生对“语言艺术”的了解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并将调查分析结果与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相结合,提出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实施原则——科学性、启发性、简明性、教育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整体性以及针对“教学口头语”、“教学体态语”和“教学书面语”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实施策略;并根据“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案例的设计与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和展望。期望本研究能够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价值,将“语言艺术”更好地融入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姚梦竹[8](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了我国教育改革新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正式提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物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方面,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需要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去落实,教学模式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真实性、生动性的“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通过以“境”促“情”,情境交融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以“物理核心素养”和“情境教学”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关于“情境教学”、“核心素养”与“物理核心素养”研究的基础上,就目前高中物理师生对二者的认知和实施情况展开了调查与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科学性、诱导性、主体性、真实性的实施原则和实施策略,该策略包括:创设形成物理观念的情境教学策略、创设激活科学思维的情境教学策略、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教学策略,科学态度与责任渗透在以上策略中。根据实施策略进行了案例设计与分析。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一线物理教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姚梦真[9](2021)在《试论美学视角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化育” ——以力学部分为例》文中认为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缓解中学生“物理恐惧”现象,响应“大美育”观念,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中学物理课程,将物理学作为美学客体,开发物理学中的美学元素,同时以提升物理教师美学素养为切入点,探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自然融入美育的教学模式。本文在美学、美育与心理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美育原理、美育心理学为指引,先通过文献研究理清了中西方美学、美育以及美育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对物理美学与物理美育追本溯源。再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提出了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阐明了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其“情感性”、“过程性”、“自主自发性”三个特点,介绍了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两部分六阶段十一步骤的具体实施流程。两部分分别是课下教学准备与课上教学过程,在课下教学准备部分中,在物理教师提升美学素养阶段探讨了用美感的态度看物理、在实用的科学的态度下体会物理乐趣两种途径以提升物理教师对美的感受;在开发美学元素阶段界定了物理学中美学元素的基本内涵,规定了美学元素选取开发的原则以及应用的依据,例举了经典物理力学部分的美学元素;在设定观展目标阶段,提出了“以美启智”、“以美促劳”、“以美化德”三大类教学目标并进行细分阐述。在课上教学过程部分中,在“分享‘学习藏品’”这一阶段提出了教学过程优化、激发学生全身本质力量、适当加“丑”、调配“真善美”配比四条措施以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做到美育化育,并提出了创设分享情境、阶梯式展现分享藏品、探究式分享互动三个具体实施步骤;在晋升“新收藏家”阶段提出了学生自主回味欣赏和学生交流分享两个步骤;最后是评价学习效果阶段,该阶段直接反馈于后期课下教学准备部分。通过对中学生以及教师进行问卷访谈,了解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以及中学物理教学中美育融合情况。基于所得情况,设计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学生的物理兴趣与物理选考态度的转变结果表明,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动机。论文最后对本研究做了总结与反思,通过对学生选考物理的态度,以及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表明,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美育融入物理教学,对物理教学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认识到美学之精深、物理美育化育之任重道远。

张馨[10](2020)在《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改进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理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学生感受精彩且丰富的物理实验课堂,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因此,笔者选择了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的改进作为研究课题。本论文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和教育调查,发现岳阳市岳阳楼区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教学具有以下不足:教师和学生对演示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演示实验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较低;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缺乏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受实验器材、实验现象和实验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优秀的演示实验教学设计比较缺乏;演示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本研究在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的四大策略,它们分别是:(1)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教学过程;(2)利用自制教具和多媒体设备,提高演示实验的直观性、趣味性、简便性;(3)适当增加力学部分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4)优化演示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最后,针对《超重与失重》、《静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和《楞次定律》四节物理概念或规律的教学内容,分别围绕以上四点,遵循改进的基本原则对其中的演示实验进行了合理的改进,促进学生对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本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创造性地改进了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看到”或“听到”或“体验到”相应物理知识的存在,在教学设计中增加学生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物理的兴趣;(2)采用学生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制作了一系列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经久耐用、成本低廉的物理教具,大大提高了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育教学的效果;(3)在《超重和失重》、《静摩擦力》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片段中,扩充了力学部分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4)采用“学生体验和演示”代替传统的“教师演示”,并且开展小组探究实验,改革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5)在《楞次定律》的演示实验设计里,创造性地提出利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距离惯性”和“磁通量惯性”来理解楞次定律,与此同时,利用类比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希望本论文能够为进一步改善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并由此促进高中物理教师积极探索改进演示实验,以便更好地发挥演示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

二、牛顿第一定律学习指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顿第一定律学习指要(论文提纲范文)

(2)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1章 卡西尔与康德哲学认识论思想
    1.1 “认识之谜”与“哥白尼革命”
    1.2 批判哲学的先验方法
        1.2.1 先天形式与客观性问题
        1.2.2 建构性与范导性
    1.3 综合统一与图型论
        1.3.1 综合统一与知觉问题
        1.3.2 图型论与规定性判断力
第2章 卡西尔哲学的其他思想来源
    2.1 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
        2.1.1 卡西尔与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
        2.1.2 马堡学派的发生认识论思想
        2.1.3 先验方法与文化哲学
    2.2 意向性心理学思想
        2.2.1 胡塞尔现象学与布伦塔诺意向性思想
        2.2.2 格式塔心理学思想
    2.3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2.3.1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与康德哲学
        2.3.2 精神现象学与知识现象学
第3章 卡西尔认识论思想的进展
    3.1 功能论:从静态的先天形式到动态的先天形式
    3.2 扩大的认识论与先验方法
        3.2.1 认识论的扩展与客观性问题
        3.2.2 文化哲学与文化的批判
    3.3 卡西尔的符号形式思想
        3.3.1 符号形式的概念解析
        3.3.2 代显问题与图型论
第4章 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推进的理论意义
    4.1 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推进的逻辑与结论
    4.2 作为思维方式变革的符号形式的哲学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深度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
        (一)深度学习定义
        (二)深度学习内涵
    二、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元认知主义理论
        (三)SOLO理论
        (四)核心素养理论
第三章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二、问卷的回收和整理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三)描述性分析
        (四)相关性分析
    三、数据的分析与结论
第四章 高中力学部分内容的分析
    一、基于“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思维性内容
        (一)抽象性
        (二)综合性
        (三)逻辑性
    二、基于“科学探究”的实验性内容
    三、各类型内容间的联系
第五章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的教学策略及应用
    一、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促进物理教学深度化
        (二)立足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确定深度学习目标
        (三)深度整合、结构化学习内容
    二、课堂教学阶段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深度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深度学习活动,获取和深度加工知识
    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策略的应用
第六章 深度学习在“力的分解”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深度学习在教学中的准备工作
    二、深度学习在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课题选定
        (二)制定计划
        (三)深度教学的实施
        (四)教学评价
    三、深度学习在教学中的结果分析
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总结
        (一)课前准备阶段的教学策略
        (二)课堂教学阶段的教学策略
        (三)课后评价反思阶段的教学策略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生物理深度学习现状调查
    附录二 相互作用-力课前检测卷
    附录三 第三章水平测试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施课程思政有助于深化物理课程改革
        1.1.2 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物理教师思政工作水平
        1.1.3 实施课程思政有效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综述
        1.4.1 关于课程思政内涵的研究
        1.4.2 关于课程思政价值的研究
        1.4.3 关于课程思政必要性的研究
        1.4.4 关于课程思政原则的研究
        1.4.5 关于课程思政路径的研究
        1.4.6 研究述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课程思政
    2.2 理论基础
        2.2.1 杜威的道德教育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理性审视
    3.1 课程思政的内涵
        3.1.1 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
        3.1.2 课程思政的基本特征
    3.2 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析
        3.2.1 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3.2.2 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3.2.3 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3.2.4 高中物理课程思政元素结构图谱
    3.3 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3.3.1 课程思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3.3.2 课程思政在物理概念教学和物理规律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3.3.3 课程思政在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3.4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
        3.4.1 实施对象的感知价值
        3.4.2 课程内容的呈现质量
        3.4.3 授课方式的推陈出新
        3.4.4 社会环境的榜样影响
        3.4.5 实施主体的传道素养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4.1 高中物理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的原则
        4.1.1 内容开发特色性原则
        4.1.2 元素融入有机性原则
        4.1.3 教学过程以人为本原则
    4.2 路径一“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4.2.1 “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4.2.2 “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4.2.3 典型案例设计:以“运动的描述”一章为例
    4.3 路径二“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4.3.1 “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4.3.2 “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4.3.3 典型习题设计:以“相互作用”为例
    4.4 路径三“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4.4.1 “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4.4.2 “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4.4.3 典型案例设计:《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第五章 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路径实践研究
    5.1 实验研究设计
        5.1.1 路径选取及应用说明
        5.1.2 研究目的
        5.1.3 研究假设
        5.1.4 研究变量
        5.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5.1.6 实验测量工具
    5.2 问卷的编制
        5.2.1 问卷编制的依据
        5.2.2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思政素质问卷》的编制
        5.2.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3.1 实验过程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3.3 实验结论与反思
    5.4 教学建议
        5.4.1 增强思政情景创设环节的描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5.4.2 鼓励展示思维环节的主动表达,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
        5.4.3 加深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本质联系,发挥升华环节的思政效用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思政素质问卷
    附录二 后测习题作业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物理核心素养下中学物理规律教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认知发展理论
        2.1.2 终身学习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核心素养
        2.2.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2.3 物理规律教学
3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现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1.1 问卷设计
        3.1.2 问卷实施
    3.2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3.2.1 调查结果统计
        3.2.2 调查结果分析
4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中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建构
    4.1 注重概念建立过程,促进学生形成物理观念
        4.1.1 注重概念建立过程,使学生主动形成物理观念
        4.1.2 理解学科核心概念,有助于学生物理观念形成
        4.1.3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深化学生的物理观念
    4.2 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2.1 建立物理规律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2.2 凸显物理创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2.3 注重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3 重视规律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3.1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3.2 引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4.3.3 经历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4 联系科学与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4.4.1 正确认识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4.4.2 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4.4.3 联系科学与社会发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5 规律课培养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5.1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光的反射”规律教学案例及分析
        5.1.1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
        5.1.2 教学过程及分析
        5.1.3 案例评析
    5.2 基于核心素养的“动量守恒定律”规律教学案例及分析
        5.2.1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
        5.2.2 教学过程及分析
        5.2.3 案例评析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学物理规律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6)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内容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3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核心素养
        3.1.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3.1.3 单元教学设计
        3.1.4 牛顿运动定律
    3.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3.2.1 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3.2.2 单元教学设计相关研究
4 理论基础
    4.1 掌握学习理论
    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3 信息论
5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理论构架
    5.1 单元式教学设计特征
    5.2 单元式教学设计框架
        5.2.1 确定单元式教学内容
        5.2.2 教学要素分析
        5.2.3 确定发展要素
        5.2.4 设定单元式教学目标
        5.2.5 确定单元式教学评估要求
        5.2.6 单元式整体教学方案设计
        5.2.7 设定课时教学目标
6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牛顿运动定律单元式教学设计的实践
    6.1 课时教学方案设计及实施
        6.1.1 “子主题一:为什么电梯会运动?”的教学实践
        6.1.2 “子主题二:电梯中的力?”的教学实践
        6.1.3 “子主题三:电梯是如何运动的?”的教学实践——以“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为例
        6.1.4 “子主题四:电梯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实践——以“超重和失重”为例
    6.2 单元式教学设计实践结果评价
        6.2.1 牛顿运动定律学习情况测试
        6.2.2 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情况测试
        6.2.3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式教学设计评价结果
        6.2.4 反思与改进教学设计
7 研究结论与运用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运用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学前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情况测试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物理与高中物理
        2.课堂教学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3.语言与课堂教学语言
        4.语言艺术与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二)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3.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目的和实施过程
    (二)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1.学生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2.教师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实施策略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实施原则与策略
        1.科学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简明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5.针对性原则
        6.生动性原则
        7.整体性原则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实施策略
        1.教学口头语艺术的实施策略
        2.教学体态语艺术的实施策略
        3.教学书面语艺术的实施策略
五、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设计案例
    (一)理论课——《牛顿第一定律》
    (二)习题课——《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
六、总结和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B 调查问卷(教师版)
致谢

(8)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核心素养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物理与高中物理
        3.情境与情境教学
    (二)理论基础
        1.情境学习理论
        2.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3.建构主义理论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目的与实施过程
    (二)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1.学生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2.教师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3.调查结果总结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实施原则
        1.科学性
        2.诱导性
        3.主体性
        4.真实性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形成物理观念的情境教学策略
        2.创设激活科学思维的情境教学策略
        3.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教学策略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案例设计
    (一)案例1:“自由落体运动”
        1.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设计
        2.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分析
    (二)案例2:“牛顿第一定律”
        1.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设计
        2.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分析
六、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二)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B 教师调查问卷
致谢

(9)试论美学视角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化育” ——以力学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素质教育的要求
        1.1.2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1.3 科学教育的要求
        1.1.4 时代发展的要求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 章 理论基础
    2.1 物理教学中融入美育的美学支持
        2.1.1 西方美学的源流
        2.1.2 中国美学源流
        2.1.3 美的本质与客体
        2.1.4 美感
    2.2 物理教学中融入美育的美育理论支持
        2.2.1 中西方美育思想源流
        2.2.2 美育的特点
        2.2.3 美育的原则
    2.3 物理教学中融入美育的心理学支持
        2.3.1 美育心理学
    2.4 经典力学的体系结构
        2.4.1 经典力学体系发展
        2.4.2 高中力学体系结构
第 3 章 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
    3.1 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内涵
    3.2 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特点
    3.3 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实施流程
        3.3.1 提升美学素养
        3.3.2 开发美学元素(以力学部分为例)
        3.3.3 设定“观展”目标
        3.3.4 分享“学习藏品”
        3.3.5 晋升“新收藏家”
        3.3.6 评价学习效果
第4 章 中学物理教学中美育融合现状研究
    4.1 中学生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研
        4.1.1 问卷设计与实施
        4.1.2 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研结果
        4.1.3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研结果
        4.1.4 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4.2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融合美育现状教师访谈
        4.2.1 访谈的目的与意义
        4.2.2 访谈的内容及分析
第5 章 高中力学教学中美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5.1 高中力学教学中“美育化育”教学案例设计
        5.1.1 《珠峰测量背后的秘密——自由落体运动》“美育化育”教学设计
        5.1.2 《惯性系统的根基——牛顿第一定律》美育化育教学设计
    5.2 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5.2.1 学生对物理选考态度对比
        5.2.2 学生的物理兴趣对比
第6 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中美育融合现状访谈记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
致谢

(10)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改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依据
    2.1 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基本原则
第3章 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3.2 调查结果分析
    3.3 调查研究小结
第4章 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的改进
    4.1 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的统计和分类
    4.2 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改进的策略
    4.3 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改进的教学案例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获奖

四、牛顿第一定律学习指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教材设计看运动与相互作用观的形成[J]. 苗元秀.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1(11)
  • [2]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推进[D]. 张健. 吉林大学, 2021(01)
  • [3]深度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崔碧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4]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D]. 李培宇.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5]物理核心素养下中学物理规律教学案例研究[D]. 王斐.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6]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D]. 王玎铃.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7]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的研究[D]. 尹昊.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D]. 姚梦竹.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试论美学视角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化育” ——以力学部分为例[D]. 姚梦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课中演示实验改进的研究[D]. 张馨. 西南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牛顿第一本法律学习指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