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城市发展的空间战略

陕西城市发展的空间战略

一、论陕西城镇发展的空间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郑浩楠,刘勇,梁嘉洋[1](2021)在《基于乡村振兴政策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陕西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政策、新型城镇化理论等,运用GIS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分析目前陕西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表明:现陕西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但效益低,第二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第三产业效率相对较高但所占份额不足;城镇化水平依然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空间结构忽视小城镇的发展。对此现状,笔者提出相适应的解决问题方法,政府制定制度和措施,提高城镇设施水平,平衡产业发展结构,促进大城市带领小城镇的发展等,以期为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新思路,并对未来陕西省城镇化发展进行展望,从而实现陕西省的全面城镇化。

董晓月[2](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战略调整,使得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新型城镇化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将新型农村居民点的发展与大、中、小城市(镇)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切实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改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农村就地城镇化为视角切入,重点对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载体——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农村居民点的研究现状。国外对于农村居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地和体系上,国际上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路径主要有日韩、英法、美国三种发展路径。国内对于农村居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分布与布局、演变过程以及农村社区的发展上,立足于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路径研究较少。然后,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点,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发展提出的新新准则,构建了农村居民点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引力模型等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的发展潜力。基于此,以产业、空间、文化、居民权益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居民点发展的发展路径。产业方面,要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种方式指明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探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趋势;空间方面,阐述了土地集约利用、住宅、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多方面的优化发展方向;文化方面,强调了培养新型农民、兼顾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特色本土文化的文化建设路径;居民权益保障方面,加强政府立法与政策对居民权益的保障、重视农村居民的个性化服务以及系统性服务。

迪静[3](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其列为国家层面的重大发展战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作为村民生产生活的空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实施载体。目前各种有关乡村振兴建设的案例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乡村景观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乡村景观规划同质化较为严重,导致地域特色不够凸显,产业结构不完善无法给乡村的发展持续造血。在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点,为打造乡村振兴的村庄样板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国内外较典型案例,得出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不仅要重视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更应加大对传统文化、对乡村产业的重视程度、激发就业创新活力,以解决乡村发展的共性问题,提高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借助AVC理论构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与以往乡村景观评价指标相比,在吸引力层面增加乡村景观肌理、垃圾污水处理能力等指标;在生命力层面强调产业比重,强调乡村民生以及就业创业活力;在承载力层面侧重于生态及空间承载力,构建4层39项评价体系。根据指标权重最终得出,生命力>承载力>吸引力。(3)通过对河南温县古贤村的现状调研,结合之前的景观综合评价权重进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赋值。最终古贤村得分为63.6089分,属于一般范畴。该村原有生态禀赋一般,但传统文化基础较好,明确古贤村现状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本次的规划设计任务,为该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做进一步准备。(4)基于前面的研究基础,对温县古贤村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以古贤文化和小麦文化为切入点,以古贤文化休闲村、研学村为主题定位。提出产业发展布局,一产深耕农业、二产延伸加工业、三产发展旅游业,并针对小麦产业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整体上对该村进行规划分区,提升景观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张宝方[4](2018)在《和林格尔新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 ——以国家级新区为导向》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在“一带一路”重要国家战略方针背景下,作为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建设及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紧密对接的重要节点,享有诸多发展优惠政策,同时凭借其良好的产业基础已形成了绿色食品、大数据、云计算、能源、光伏等优势产业集群。经十余年发展,和林格尔新区在客观上已具备成为国家级新区的基础条件,而作为西部的新区,和林格尔新区在平衡国家空间战略布局、政策层面也有自身显着优势。为了实现新区下一阶段更好的发展,发挥更大的区域带动效应,助推西部新型城镇化和扶贫攻坚的落实,和林格尔新区已进行国家级新区的申报,目前正在审批中。对和林格尔新区而言,深入研究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新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明晰自身发展目标的关键。当前国家级新区的职能虽为综合功能区,但多数学者认为其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仍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本文认为新区能否形成先进产业集聚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建设能否获得成功,故本文主要选取产业发展角度进行重点研究,涵盖产业选择及产业空间布局两大部分。现有的新区产业研究与实践中,大多沿用区域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的一般化方法,或就某特定类型产业园区选择特定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均不适用于国家级新区导向下的产业选择,同时当前也不够重视不同区域的地域特征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使得全国范围内新区产业选择趋同性现象严重。因此本文从国家级新区的目标导向出发,来构建一套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新区产业选择与产业空间布局方法,丰富细化了新区产业领域的研究。本文构建了国家级新区导向下新区产业选择方法,在定量分析模型中,依据新指导原则与基准体系选取了合适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结合定性分析综合得出主导产业选择结论;产业空间布局部分,宏观上,梳理五大产业发展阶段对应的“增长极”、“点轴”“网络化”空间布局模式,中观上,总结先进制造业等十大不同类型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微观上,提出“圈层布局”、“轴带布局”、“偏侧布局”、“卫星布局”四种新区的产业单元空间布局模式。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新区产业发展阶段进行识别,对所涉产业进行筛选,确定了八大主导产业体系及其升级发展策略;接着在对其产业空间演进历程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其产业空间演进、现状特征及其与目标的差距,继而选择了适宜的产业空间布局模式,对其主导产业自身布局进行优化,最后从宏观层面:确立四大统筹策略;中观层面:优化核心区“一环、双轴、四组团、多极核”的产业空间组织;微观层面:进行重点产业项目布局共三个层次进行产业空间整体布局关系的优化。

喻发美[5](2017)在《基于点—轴理论的伊朗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认为空间结构是区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旅游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了对区域经济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对旅游空间结构来说,更显得尤为重要。旅游空间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旅游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将直接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构建一个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对旅游开发、规划提供方向,对制定区域内旅游发展战略提供指导。2013年9月,我国主席习近平相继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伊朗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中轴国家,而旅游业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推进的重要内容,伊朗也将旅游业作为后伊核危机时代振兴国内经济的重要领域。目前,伊朗国内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自然旅游资源居世界第五位,历史文化遗迹旅游资源排名第十位,具有强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但是国内旅游业收入在全球仅排50名左右,占世界旅游份额不到0.5%,这与旅游资源大国地位不相称。因此,旅游业要成为伊朗复苏经济的强大引擎,应优化旅游产业布局,提升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创新。点-轴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旅游开发以及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本文以伊朗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深入梳理、分析和归纳前人在旅游空间结构、点-轴理论运用到旅游中以及伊朗旅游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界定和论述,重点阐述了点-轴理论运用到旅游空间结构的意义。其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伊朗旅游空间结构的背景与现状,指出伊朗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相得益彰,无论从旅游资源数量、质量以及类型上都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且国内旅游发展已初见点-轴开发格局,但也存在旅游热点过于集中,交通可进入性差等问题。再次,进行构建伊朗旅游空间结构的基础要素选取,提出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界定“点”和“轴”。在旅游节点的选取上,使用因子分析和旅游资源丰度模型两种方法,先收集伊朗易获取的数据,构建30个省的区域中心度的指标体系,利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建立相关函数,得到各省的区域中心度;再运用旅游资源丰度模型,计算出伊朗30个省会城市的旅游资源丰度指数,综合两者的结果,确定出三个等级的旅游发展节点;并根据旅游节点的选取结果和重要发展轴线的选择依据,确定出三个等级的旅游发展轴线。最后,根据选取的旅游节点和旅游发展轴线,结合旅游区的划分原则,划分出六大旅游区,并提出了伊朗的旅游空间结构为:一个核心(德黑兰)五大旅游中心(伊斯法罕、设拉子、马什哈德、亚兹德、大不里士)、三大旅游发展轴(马什哈德-德黑兰-大不里士发展轴线、德黑兰-库姆-阿瓦士发展轴线、德黑兰-亚兹德-克尔曼-阿巴斯港发展轴线)和六大旅游区(德黑兰特种旅游区、里海生态旅游区、西北部医疗旅游区、中部人文景观旅游区、波斯湾古文化旅游区、东南部宗教圣地旅游区),即“一核五心,三主轴,六大区”,为伊朗构建了“点-线-面”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详细的分析了各旅游区的精品旅游资源整合,提出各区内发展建议与措施,以促进伊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进一步研究伊朗,实现中伊旅游合作以及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帮助。

张新茹[6](2015)在《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陕西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丝绸之路经济带”及“国际产能合作”的战略构想不仅是我国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推进优势产能走出去,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大机遇。目前,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已实现良好开局,哈萨克斯坦已成为我国与中亚国家展开产能合作的重要支点。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应尽快加入到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寻求新的增长点。陕西应依托自身产业优势,结合哈萨克斯坦的产业发展需求确定陕哈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本文以产业转移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陕西及哈萨克斯坦为研究对象,对陕西与哈萨克斯坦推进产能合作的产业选择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哈萨克斯坦经济、政治、产业及技术环境进行分析,明确了哈国的宏观环境为陕哈产能合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然后分别从陕西及哈萨克斯坦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基础、进出口贸易等方面说明双方产能合作的基础;再次从陕哈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两方面阐述陕西与哈萨克斯坦目前的经济合作现状,指出现阶段陕哈经济合作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最终根据双方的产业基础和哈国的产业需求,通过指标定量分析来寻找双方产能合作的契合点,指明了双方未来实现产能合作的8个重点产业。文章最后提出要完善陕哈产能合作框架与协调机制,通过股份制合作、建立产业园区等多种形式实现陕哈产能合作方式的多样化,并联合发达国家共同开发,有序推进陕哈产能合作。

周宁[7](2015)在《新型城镇化视角的聚落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以黄淮海平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黄淮海平原承载着京津冀、中原等多个城市群,其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对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影响,同时该区域还是我国七大农产品主产区之一,生产了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粮食。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双重压力在该区域十分突出,因此,系统地研究该区域的城镇化和聚落体系的布局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分三个部分:首先,从城镇化进程与格局入手,分别选择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测度法评价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演变与空间格局,并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以人为核心,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人口-经济、人口-空间、人口-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根据评价结果将地级以上城市分为不同的协调发展类型并提出发展策略;然后,借鉴城市地理学中的首位度指数、城市规模结构基尼系数、马尔科夫状态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居民点体系中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使用交通地理学中的交通优势度模型,从“质”、“量”、“势”三个角度定量研究了交通与区位条件,结合上述研究成果、规划定位、中心地分析,提出了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的优化方案;最后,镇村体系是居民点体系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研究镇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问题,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区河北省曲周县为例,采用BCG矩阵和空间分析中的缓冲区方法研究了农村土地利用的空间特征,并依据中心地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采用结节性指数、场强模型、引力模型等方法,分析镇村居民点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从“规模”与“联系”两个角度识别出城镇化型居民点,并将县域242个主要农村居民点划分为4种整治类型,明确整治单元和迁并关系,有针对性提出整治策略。在总人口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黄淮海平原城镇人口在迅速增加,城镇化率由1990年的22.7%提高到2010年的46.8%,近十年年均提高1.57个百分点。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人口、经济、空间、社会过程。黄淮海平原城镇化综合水平较高的城市多位于京广线沿线、环鲁中南丘陵地区和环渤海地区。首都北京的首位优势在不断扩大,但随着中、小城市的发展,黄淮海平原城镇体系总体趋于均衡趋势。交通优势较高的有京津及其周边地区,和以京津为核心辐射出沿渤海湾、京沪铁路&G3高速公路、京广铁路&G4高速公路三条交通优势带。提出黄淮海平原城镇体系“三纵一横四中心”的空间优化方案,即以京广线、京沪线、沿海为纵轴以及陇海线横轴构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骨架,以京津冀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东陇海城市群为城镇体系的有力支点。镇村体系的布局应综合考虑其自身的“规模”和居民点间的“联系”两个因素,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提出布局优化方案和整治策略。

吕园[8](2014)在《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过程及其响应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提出城镇化研究是近年来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空间发展失衡、城乡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渐凸显,城镇化研究逐步转向以谋求区域城镇空间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诉求的新型城镇化研究。城镇化从城镇空间层面向区域城镇群体空间层面的延伸是一个视野不断拓展、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从区域尺度研究城镇化空间发展问题,对整合区域空间资源、提升区域战略地位、解决区域内部失衡等问题意义深远。同时,在当前全面推进以各领域协调共进为重要内涵的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区域城镇化空间演变规律,探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响应,对于丰富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立足于区域城镇化发展,以“空间”为切入点,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以探索城镇化发展规律、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为目标,按照“格局—过程—机理—响应—路径”的思路,采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探索性空间分析、GIS可视化表达、遥感影像解译等多种方法,试图从人地关系角度揭示城镇化发展格局、过程及其内在机制,探究其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反馈响应,进而提出调控路径,试图建立综合性的城镇化空间研究范式以丰富和完善城镇化空间研究框架体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城镇化空间格局主要体现为城镇化空间差异和城镇体系的发育程度。在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上,需要从省域、市域及县域三个不同层面进行全方位审视,以期总结不同尺度下的城镇化发展规律与特征。通过多种统计描述与计量方法,认为陕西城镇化整体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空间差异明显,其中县域城镇化空间聚集趋势逐步显现。在区域城镇空间格局上,需要从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空间分布以及职能解析三个方面进行审视。①城镇等级序列较为完整,城镇规模整体偏小,核心城市首位度较高。②城镇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城镇密度中高南北低、城镇空间布局差异较大、城镇空间关系松散且受核心城市——西安的影响颇大、多个城镇化重点发展区已经形成等特征。③城镇职能结构上,陕西仍以工业为主要职能,建筑、金融不动产、交通运输、商贸信息服务职能不显着;各城市的职能差异较大;根据优势职能的测算结果,将区域内城镇划分为农业型、矿产开发型、工业型、交通主导型、科技型、商贸服务型、文化旅游型、行政中心型以及一般型城镇。(2)建国以来陕西城镇化演化过程可划分为计划经济影响下的城镇化政策驱动时期及市场经济驱动下的城镇化自主发展时期,并以第二个阶段中2000年及以后为时间范围展开后续研究。城镇化空间演变过程仍从城镇化率变化和城镇体系演化两方面展开。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研究应基于不同时期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判别城镇化增长类型,在此基础上探索城镇化率的空间变化规律。根据城镇化增长率,将区域内城镇划分为快速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和缓慢增长型,并得出县域城镇化率不断升高、增长趋于稳定、城镇化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区域城镇化均衡发展态势逐步显现等结论。区域城镇体系演变从城镇等级规模变化、空间结构演变以及职能结构嬗变三方面展开研究。①综合城镇等级与规模的变化,将城镇等级规模确定为Ⅰ-Ⅴ级:与2000年相比,Ⅰ级城镇仍为西安,Ⅱ级城镇以地级市为主,Ⅲ、Ⅳ级城镇数量显着增多,V级城镇数目大幅减少。②以点—轴开发理论为基础,通过“中心城镇—城镇空间轴带—城镇化重点发展区—城市群”的演化模式,最终形成了“一核多级、两轴两带、一群多区”的区域空间结构。③区域城市职能类型趋于多元化。小城镇职能在数量上体现为农业型城镇有所下降,工商服务型、交通主导型、一般型城镇显着增多;在职能类型空间变化上,体现为城镇职能类型布局分散,规模聚集效益尚未形成,需通过极化与扩散作用改变孤岛式发展格局;在不同区域城镇类型上,关中地区小城镇职能类型趋于多元化,陕北地区矿产开发型、农业型城镇显着增多,陕南地区行政中心型和一般型城镇增多。(3)初步探索出城镇化过程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的演变形成了推动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的机理: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发展对城镇化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影响;资源环境条件奠定了城镇化的基础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城镇化也会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作用: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导致依附于人口聚集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不断向城镇区域聚集,能够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过程通过城市文明的扩散和传播实现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向城镇生活、生产方式转变;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区域生态环境是一种胁迫作用,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4)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而得出城镇化发展的多维度响应。城镇化的经济响应主要体现在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化上。①经济活动倾向于在市区范围内聚集,且关中地区市区聚集程度高于陕南地区、陕南地区高于陕北地区;②城镇化引起的第三产业的逆向变动强于第一产业的逆向变动,城镇化与第二产业高度正相关;③城镇化引起的第一产业就业的逆向变动强于第二、三产业就业的正向变动是引起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原因之一,也是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较大的主要原因。根据经济响应强度的相对差异,将区域划分为强、较强、中度、较弱以及弱五种响应类型,便于县域之间的横向比较。城镇化的社会响应主要体现在人口流动、半城镇化和城乡差距上。①区域流动人口规模大幅增长,且陕西属于人口外流省份,经济总量落后、吸引力薄弱是造成人口外流的主要原因;②小城镇半城镇化人口较多使得区域整体半城镇化人口规模较大、比重过高,半城镇化人口的市民化进程缓慢;③城乡收入、设施、生活条件差距不断扩大。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主要体现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水资源短缺、能源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以及空气质量污染。①耕地数量锐减,破坏了土地资源的复合生态功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问题较为突出,城市新区成为城市扩张的主要原因;②人口增长带来的用水量剧增以及水体污染共同造成水资源短缺现象;③能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了环境污染、地表沉陷、水体污染等一系列难以恢复的生态问题;④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废气和各类烟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5)基于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与演变过程,提出区域城镇化空间整合构想,即城镇分等级引导、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及地区差异化发展的路径。基于城镇化的多维度响应,在经济响应调控上,提出要以提升第三产业为手段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市辖区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县域产业空间集聚,分区域合理引导产业发展等调控路径。在社会响应调控上,提出要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革新户籍管理制度、增强市民化的财政支撑、设定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缩小城乡差距等调控路径。在生态环境响应调控上,提出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托,科学确定城镇适宜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转变规划发展理念,将集约、节约理念深刻融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过程及其响应的系统性研究,在理论层面上为丰富城镇化质量内涵、构架城镇化空间研究范式进行了有益尝试;实践层面上以城镇化发展格局与过程的深入分析为城镇化空间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城镇化空间响应及其调控路径的探讨拓宽了城镇化推进渠道。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以“格局—过程—机理—响应—路径”为研究思路的城镇化空间研究范式;提出了“中心城镇(点)—城镇空间轴带(线)—城镇化重点发展区(面)—城市群(面)”的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建立了城镇化的经济响应系数模型,即非农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提出了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城镇化发展适宜人口规模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即边际生态净收益为零时所对应的人口规模。

张贵凯[9](2013)在《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当代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健康发展,使更多的务农人口脱离农业和农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地区就业、生活,将是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全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以农民工进城就业并逐步定居为核心推进城镇化管理。本文正是在此大背景下,通过对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和发展实践进行综述辨析,认为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后,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在“以人为本”为要义的人本思想指导下进行,注重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村人口真正地融入城市生产生活中,避免和杜绝当前的“半城镇化”、“不完全城镇化”现象。陕西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城镇化进程滞后、城镇化发展不均衡、质量较差、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以陕西作为案例,对研究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如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陕西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要破解当前城乡居民收入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三大难题,迫切需要推进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选择科学适宜的发展理念,推进陕西的城镇化进程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城乡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以陕西省为例,剖析其目前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全省和各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判,并采用对农民工抽样调查,摸清当前农民转移转化的主体的真实想法和愿望,相应地提出推进思路、农村人口转移、空间布局形态、产业耦合方式和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并从体制机制保障上提出对策建议。据此,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作为西部地区省份,陕西城镇化发展经过快速发展、大起大落、徘徊停滞、活跃发展、跨越发展5个阶段,前期受国家政策较大,后期经济的迅速扩张成为主要动力。经过多因子综合评价,总体呈现城镇化滞后,落后于工业化进程,且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质量较差、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对陕西省提出“十二五”时期转移转化600万农村户籍人口的目标进行深刻分析,认为从时间节奏上,年度目标和计划制定时应前松后紧、前低后高;从空间分布上,关中地区应成为重要的主力区域。(2)通过建立博弈模式,分析各利益主体在城镇化面前的战略选择,得出农民是否具备市民化的能力和意愿是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对在西安进城打工的农民进行抽样调查,摸清农民工对转移转化的真实意愿,认为农民工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当前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权益也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实。要推进转移转化步伐,必须有效提高城市承载和产业吸纳能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3)对陕西省的城镇布局形态进行研究,提出完善全省“一核四极两轴两带”城镇发展框架,以及发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关中城市群建设步伐,促进陕北长城沿线、陕南汉江沿岸城镇群的尽快形成的空间战略。(4)在当前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研究城镇与产业耦合发展,提出陕西省大中小不同城镇产业布局组织模式,并对促进工业园区与城镇的互动发展作出分析,认为园区的选址布局要做到与城市功能的有机协调。(5)通过辨析在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提出要重点推进城乡的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并提出陕西的延安、西安2试点市,杨凌、高陵、神木、府谷4试点区县和扶风—武功、礼泉—乾县等11个示范带在发展和突破时要各有侧重,开展好试点试验。(6)从全国的视角,分析当前城镇化在户籍、土地、公共服务以及保障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认为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必须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加大创新力度,破除城镇化制度障碍,并相应地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土地利用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切实提升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和保障能力等解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作者尝试在国家和陕西的发展主线转到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将城镇化的理论与人本思想相结合,指导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并在优化城镇布局形成、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建设、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以陕西为案例,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思路,对陕西以及中西部省区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刘立常[10](2013)在《宝鸡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937-2010)》文中认为对城市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可正确认识城市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揭示其形成演化的规律。1937年陇海铁路修通至宝鸡蔡家坡,河南、武汉等地工厂因抗日战争的原因内迁,使宝鸡在近代发育的内陆工业城市中具有一定典型性。本文以宝鸡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线索对近现代宝鸡城市空间发展及其影响要素进行研究,总结宝鸡城市空间演变的发展规律,揭示宝鸡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本文着重对工业内迁、铁路发展等要素进行分析,以客观资料与数据为支撑,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历史分析等方法分别从城市形状特征、功能用地密度分布与演变、人口密度分布变化等方面入手,对宝鸡的历史演变、内外部结构形态及演变轨迹进行研究,提出各阶段宝鸡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型,并总结其城市空间发展规律与动力机制,为城市规划提供决策依据。第一部分介绍宝鸡城市的河谷型地理环境条件,对宝鸡城市空间的历史发展沿革和宝鸡传统城市格局进行简要分析。特别是对交通区位、自然地理环境等自然禀赋进行梳理。并通过分析对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第二部分对1937年以来宝鸡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近代发展中影响其转型的社会经济背景,梳理自陇海铁路通车至蔡家坡及工业内迁的近代的发展脉络,然后对建国后国家战略下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空间发展问题进行剖析,研究其城市空间的发展轨迹。通过对发展过程以时间进行阶段划分,总结其阶段特征和影响要素。第三部分是对前两部分的分析总结,从城市职能、规模及结构、交通区位、政策与规划控制、社会文化因素、市场机制等因素入手,基于前文各阶段的分析研究宝鸡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机理。从空间结构演变的特点、动力因素、演进规律等方面对城市发展方向与规划策略进行思考。并指出这种空间演变模式对当今宝鸡城市空间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乃至对近代工业城市发展所起到的借鉴意义。

二、论陕西城镇发展的空间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陕西城镇发展的空间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乡村振兴政策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陕西省的城镇化现状
    1.1 陕西省的人口现状
    1.2 陕西省的城镇产业发展水平
    1.3 陕西省的城镇空间布局形态
2 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制度不健全、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人口城镇化不全面
    2.2 产业结构不合理
    2.3 空间布局
3 促进陕西省城镇化的优化对策
    3.1 深化制度改革,提高城镇设施
    3.2 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
    3.3 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3.4 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4 结语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1.2 农村居民点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研究现状综述
第3章 新型城镇化下农村居民点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3.1 新型城镇化下农村居民点发展的新准则
        3.1.1 尊重农村居民的权益
        3.1.2 注重产业发展
        3.1.3 注重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
        3.1.4 注重生态环境优化
        3.1.5 注重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建设
    3.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发展潜力评价方法
        3.2.1 农村居民点自身发展潜力评价
        3.2.2 农村居民点间的引力测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城镇化下农村居民点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土地利用现状
    4.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预处理
    4.3 研究区发展水平测度
        4.3.1 熵值法确定权重
        4.3.2 发展水平综合测度
    4.4 引力模型评价
        4.4.1 与周边农村居民点的引力测度
        4.4.2 与所在乡镇的引力测度
    4.5 研究区发展路径分析
        4.5.1 研究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4.5.2 研究区的目标定位与战略选择
        4.5.3 研究区的发展路径探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农村居民点发展路径探讨
    5.1 农村居民点的产业发展路径
        5.1.1 第一产业的发展
        5.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5.1.3 “互联网+农业”发展
    5.2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发展路径
        5.2.1 土地的综合集约利用
        5.2.2 农村住宅的优化布局
        5.2.3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布局优化
        5.2.4 生态环境优化
    5.3 农村居民点的文化发展路径
        5.3.1 引进社会各界人才,培育新型农民
        5.3.2 加强农村居民点的文化建设
    5.4 居民权益保障路径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振兴
        2.1.2 乡村景观
        2.1.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2.1.4 概念之间的联系
        2.1.5 相近概念小结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现阶段乡村发展存在问题
        2.3.1 乡土文化式微,盲目效仿城市
        2.3.2 忽视地域特色,重外在轻内涵
        2.3.3 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经济活力
        2.3.4 公众参与度低,存在角色错位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典型案例
    3.1 日本合掌村
        3.1.1 项目概况
        3.1.2 项目特色
        3.1.3 项目借鉴
    3.2 美国弗雷斯诺农业观光体验区
        3.2.1 项目概况
        3.2.2 项目特色
        3.2.3 项目借鉴
    3.3 上海吴房村
        3.3.1 项目概况
        3.3.2 项目特色
        3.3.3 项目借鉴
    3.4 陕西袁家村
        3.4.1 项目概况
        3.4.2 项目特色
        3.4.3 项目借鉴
    3.5 本章小结
4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4.1 乡村振兴内涵解读
    4.2 乡村振兴与乡村景观的紧密联系
    4.3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评价指标构建
        4.3.1 AVC理论应用基础
        4.3.2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4.3.3 指标权重确定
        4.3.4 评价权重分析
    4.4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4.4.1 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村民意愿
        4.4.2 因地制宜,从村庄实际情况出发
        4.4.3 遵循适度原则,保护与开发并举
        4.4.4 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
    4.5 本章小结
5 乡村振兴背景下温县古贤村景观规划设计
    5.1 古贤村基本概况
        5.1.1 区位环境
        5.1.2 现状分析
    5.2 古贤村景观综合评价分析
        5.2.1 综合评价分析
        5.2.2 评价结果分析
    5.3 规划设计策略与总体布局
        5.3.1 古贤村规划设计策略
        5.3.2 主题定位
        5.3.3 总体布局
        5.3.4 景观分区
    5.4 产业结构
        5.4.1 农业产业方面
        5.4.2 延伸第二产业加工业
        5.4.3 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
    5.5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
        5.5.1 建筑提升改造
        5.5.2 道路规划设计
        5.5.3 庭院改造提升
        5.5.4 公共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5.6 古贤村景观分区设计
        5.6.1 景观主轴——古贤文化美食街
        5.6.2 乡愁老片区
        5.6.3 乐享田园区
        5.6.4 研学创意区
        5.6.5 主要景观节点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和林格尔新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 ——以国家级新区为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1.4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研究
    2.2 一般新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的文献综述
    2.3 国家级新区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3 国家级新区导向下新区的产业选择方法与空间布局模式
    3.1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发展差距及国家级新区的要求
    3.2 新区产业选择定量分析模型
    3.3 新区产业选择定性分析方法
    3.4 新区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3.5 本章小结
4 国家级新区导向下的和林格尔新区产业选择
    4.1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发展阶段识别
    4.2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选择定量分析
    4.3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选择定性分析
    4.4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体系及升级发展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国家级新区导向下的和林格尔新区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5.1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空间演进历程及特点
    5.2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空间布局现状与目标导向的差距
    5.3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空间布局模式选择
    5.4 和林格尔新区主导产业自身布局优化
    5.5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空间整体布局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2 :相关规划图纸
附录3 :数据资料类
附录4 :运算结果类
致谢

(5)基于点—轴理论的伊朗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伊朗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中轴国家
        1.1.2 旅游业已成为后伊核危机时代伊朗经济复苏的强大引擎
        1.1.3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是现阶段促进伊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1.1 国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1.2 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2 点-轴理论在旅游中应用的研究综述
        2.2.1 点-轴理论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研究
        2.2.2 点-轴理论在旅游空间结构中研究
        2.2.3 点-轴理论在大区域旅游规划中研究
    2.3 伊朗旅游的研究现状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旅游空间结构基础概念
        3.1.1 空间结构
        3.1.2 旅游空间结构
        3.1.3 旅游中心城市
    3.2 研究基本理论
        3.2.1 区位论
        3.2.2 增长极论
        3.2.3 中心地理论
        3.2.4 核心-边缘理论
        3.2.5 点-轴理论
第4章 构建伊朗旅游空间结构的背景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区域位置
        4.1.2 自然环境
        4.1.3 人文环境
    4.2 伊朗旅游资源分布特征
        4.2.1 伊朗旅游资源特色
        4.2.2 伊朗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4.3 伊朗旅游交通空间结构状况
        4.3.1 公路
        4.3.2 铁路
        4.3.3 航空
        4.3.4 水运
    4.4 伊朗旅游空间布局现状
        4.4.1 旅游空间布局现状
        4.4.2 旅游空间布局上存在的问题
    4.5 小结
第5章 伊朗旅游空间结构的点、轴界定
    5.1 重要旅游节点的界定
        5.1.1 数据来源
        5.1.2 界定方法
        5.1.3 指标体系构建
        5.1.4 数据的处理
        5.1.5 旅游节点的确定
    5.2 主要旅游发展轴线的选取
        5.2.1 旅游发展轴线选取依据
        5.2.2 各级旅游发展轴线的确立
    5.3 小结
第6章 基于点-轴理论的伊朗旅游空间结构构建
    6.1 一核五心
    6.2 三大旅游发展轴
    6.3 六大旅游区
        6.3.1 德黑兰特种旅游区
        6.3.2 里海生态旅游区
        6.3.3 西北部医疗旅游区
        6.3.4 中部人文景观旅游区
        6.3.5 波斯湾古文化旅游区
        6.3.6 东南部宗教圣地旅游区
第7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荣誉

(6)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陕西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国际产能合作的提出和涵义
    2.2 相关理论
    2.3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哈萨克斯坦的宏观环境分析
    3.1 哈萨克斯坦政治环境分析
    3.2 哈萨克斯坦经济环境分析
    3.3 哈萨克斯坦产业环境分析
    3.4 哈萨克斯坦技术环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与哈萨克斯坦开展产能合作的基础分析
    4.1 陕西省的资源禀赋
    4.2 陕西省的经济环境
    4.3 陕西进出口贸易分析
    4.4 陕西省的产业基础分析
    4.5 陕哈国际产能合作的基础
        4.5.1 哈萨克斯坦的资源优势
        4.5.2 哈萨克斯坦吸收FDI概况及特点
        4.5.3 哈萨克斯坦贸易格局
    4.6 陕西与哈萨克斯坦经济合作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西与哈萨克斯坦推进产能合作的行业选择
    5.1 陕西省的优势产业选择
    5.2 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需求
    5.3 陕西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的产业选择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6.3 陕西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的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新型城镇化视角的聚落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以黄淮海平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
        1.3.2 城镇化协调性研究
        1.3.3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城市与城镇化
        2.1.2 要素协调
        2.1.3 城镇体系
    2.2 基本理论
        2.2.1 中心地理论
        2.2.2 空间结构理论
        2.2.3 点-轴系统理论
        2.2.4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域及数据收集
    3.1 研究区域
    3.2 数据来源
第四章 城镇化进程与格局
    4.1 城镇化水平演变与格局
        4.1.1 基于人口的城镇化水平
        4.1.2 基于空间的城镇化水平
    4.2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
        4.2.0 研究思路
        4.2.1 研究方法
        4.2.2 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与空间格局
    4.3 城镇化各要素协调性评价
        4.3.1 研究思路
        4.3.2 研究方法
        4.3.3 城镇化各子系统分析
        4.3.4 子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城镇体系空间格局
    5.1 规模分布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1.3 城镇体系规模分布与演变
    5.2 交通优势
        5.2.1 研究思路
        5.2.2 研究方法
        5.2.3 交通优势度分析
    5.3 空间优化
        5.3.1 行政等级与规划定位
        5.3.2 城镇体系的中心地分析
        5.3.3 空间优化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镇村体系布局优化——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6.1 基于BCG矩阵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来源
        6.1.3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
    6.2 中心地与空间相互作用视角的镇村体系空间格局优化
        6.2.1 研究思路
        6.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2.3 镇村体系空间格局优化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过程及其响应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实践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区域选择与概况
        1.3.1 研究区选择
        1.3.2 研究区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2.1 概念辨析与界定
        2.1.1 区域
        2.1.2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1.3 城镇化空间格局
        2.1.4 城镇化空间过程
        2.1.5 城镇化多维度响应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2.2.1 城镇空间关系研究
        2.2.2 城镇化空间格局与组织过程研究
        2.2.3 城镇化响应研究
        2.2.4 研究区城镇化研究现状
        2.2.5 研究述评
    2.3 相关理论及述评
        2.3.1 地域分工理论
        2.3.2 空间关系理论
        2.3.3 空间结构与组织理论
        2.3.4 人地关系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审视
    3.1 区域城镇化空间表象
        3.1.1 省域城镇化发展特征
        3.1.2 市域城镇化空间格局
        3.1.3 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
    3.2 区域城镇空间格局审视
        3.2.1 城镇等级规模特征
        3.2.2 城镇空间分布特点
        3.2.3 城镇优势职能解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城镇化空间演变过程
    4.1 区域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
        4.1.1 计划经济影响下的城镇化政策驱动时期
        4.1.2 市场经济驱动下的城镇化自主发展时期
    4.2 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
        4.2.1 城镇化空间增长类型划分
        4.2.2 城镇化空间变化趋势
    4.3 区域城镇体系演化过程
        4.3.1 等级规模结构变化
        4.3.2 空间结构演变
        4.3.3 职能结构嬗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城镇化过程演化机理
    5.1 区域城镇化空间演化驱动要素及其机理探析
        5.1.1 经济要素及其影响机理
        5.1.2 社会要素及其影响机理
        5.1.3 资源环境要素及其影响机理
    5.2 区域城镇化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5.2.1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5.2.2 城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机制
        5.2.3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城镇化的多维度响应
    6.1 经济维度响应
        6.1.1 经济响应
        6.1.2 经济响应空间差异
    6.2 社会维度响应
        6.2.1 人口流动现象显着
        6.2.2 半城镇化现象凸显
        6.2.3 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6.3 生态环境维度响应
        6.3.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
        6.3.2 水资源短缺日益显现
        6.3.3 能源消耗引发生态问题
        6.3.4 空气质量污染严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城镇化发展调控路径
    7.1 基于城镇化空间格局与过程的空间整合路径
        7.1.1 城镇分等级引导
        7.1.2 区域整体协同发展
        7.1.3 地区差异化发展
    7.2 基于城镇化多维度响应的调控路径
        7.2.1 经济调控路径
        7.2.2 社会调控路径
        7.2.3 生态环境调控路径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辨析
        1.2.2 关于城镇化发展的理论
        1.2.3 城镇化动力机制和国外城市(镇)化历程
        1.2.4 关于人本思想的理论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陕西城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陕西城镇化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2.2 陕西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2.2.1 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2.2 评价方法
        2.2.3 综合评价结果
    2.3 当前陕西城镇化存在问题
        2.3.1 城镇化进程滞后
        2.3.2 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2.3.3 城镇化发展质量较差
        2.3.4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2.3.5 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2.3.6 城镇建设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2.4 600万农村人口转移转化的目标分析
        2.4.1 对600万农村人口转移转化目标的认识
        2.4.2 实现农村人口转移目标的时间序列分析
        2.4.3 实现农村人口转移目标的地域空间结构分析
第三章 人本思想指导下农村人口转移转化分析
    3.1 农村人口转移转化的过程分析
        3.1.1 “农民-农民工”转变过程
        3.1.2 “农民工-市民”转变过程
        3.1.3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利益选择
    3.2 基于成本—收益比较的城镇化主体博弈分析
        3.2.1 博弈论的概念、发展
        3.2.2 城镇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3.2.3 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
    3.3 农民转移转化的成本—效益分析
        3.3.1 转移转化成本界定
        3.3.2 转移转化收益界定
        3.3.3 陕西各市直接成本—收益分析
    3.4 农民转移转化的主体意愿调查分析
        3.4.1 农民工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4.2 农民工就业及生活状况
        3.4.3 农民工的利益诉求
        3.4.4 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意愿分析
        3.4.5 农民工返乡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第四章 提升“人本”城镇化的基础支撑能力分析
    4.1 优化城镇布局形态
    4.2 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龙头作用
        4.2.1 国际化大都市基本构架
        4.2.2 提升西安(咸阳)大都市国际化水平
    4.3 三大区域城市群的建设
        4.3.1 关中城镇群发展
        4.3.2 陕北城镇群发展
        4.3.3 陕南城镇群发展
    4.4 小城镇的发展和承载能力提升
        4.4.1 合理进行区划调整
        4.4.2 加快建设一批重点示范镇
        4.4.3 提高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第五章 “人本思想”下加强城镇与产业耦合发展分析
    5.1 产业布局区位选择变化
        5.1.1 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
        5.1.2 产业布局指向变化的原因
        5.1.3 产业布局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5.2 不同城镇产业布局组织模式
        5.2.1 城市产业布局组织类型
        5.2.2 陕西各大中城市产业布局空间组织形式
        5.2.3 县域重点城镇产业布局
    5.3 工业园区与城镇互动发展
        5.3.1 选址布局要做到与城市功能有机协调
        5.3.2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
        5.3.3 促进园区集约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5.3.4 创新园区运行的体制机制
第六章 “人本思想”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建设分析
    6.1 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与内容
        6.1.1 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内涵
        6.1.2 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
        6.1.3 推进城乡统筹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6.2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点
        6.2.1 加快规划建设一体化
        6.2.2 力促产业布局一体化
        6.2.3 强化基础设施一体化
        6.2.4 推进社会事业一体化
        6.2.5 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
        6.2.6 推动公共管理一体化
    6.3 加强城乡统筹示范建设
        6.3.1 试点市推进建设重点
        6.3.2 试点区县推进建设重点
        6.3.3 示范带推进建设重点
第七章 推进“人本”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性体制机制保障
    7.1 户籍制度保障
        7.1.1 户籍制度改革历程
        7.1.2 当前户籍制度存在缺陷
        7.1.3 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7.2 土地利用制度保障
        7.2.1 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特征
        7.2.2 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7.2.3 建立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土地利用制度
    7.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
        7.3.1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
        7.3.2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的障碍
        7.3.3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7.4 住房供给体系保障
        7.4.1 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进展
        7.4.2 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挑战
        7.4.3 切实提升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和保障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宝鸡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937-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本概念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综述小结
    1.5 研究重点、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近现代宝鸡城市空间发展的地理基础和阶段特征
    2.1 宝鸡城市发展地理基础
        2.1.1 区位条件
        2.1.2 宝鸡河谷型自然地理条件
        2.1.3 交通条件
        2.1.4 农业经济条件
    2.2 历史空间发展沿革
        2.2.1 古代宝鸡历史沿革
        2.2.2 晚清后宝鸡发展沿革
    2.3 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2.3.1 建国前宝鸡城市发展社会经济背景
        2.3.2 建国后宝鸡城市发展社会经济背景
    2.4 宝鸡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2.4.1 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2.4.2 城市人口变动
        2.4.3 建设用地拓展
        2.4.4 阶段划定
    2.5 小结
3 城市发育:建国前宝鸡城市空间结构演变(1937-1949)
    3.1 宝鸡城市空间发展特征
        3.1.1 城市外部交通系统发展
        3.1.2 渭河影响下的城市格局特征
        3.1.3 传统工业变革与近代工业发展
        3.1.4 商业空间特征
    3.2 城市功能要素及其变革
        3.2.1 城市空间构成基本要素与城市空间格局
        3.2.2 陇海铁路修通后城市空间要素与格局变化
        3.2.3 虢镇与宝鸡区域角色的互换
        3.2.4 工业内迁与近代宝鸡之工业兴起
    3.3 建国前宝鸡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3.3.1 “一城三镇”城市空间结构
        3.3.2 “集聚+飞地式”结构演变动力机制分析
    3.4 小结
4 三线建设:计划经济下宝鸡城市空间演变(1950-1979)
    4.1 计划经济下城市空间发展特征
        4.1.1 城市道路交通与铁路建设
        4.1.2 工业发展与产业布局空间变化
        4.1.3 商业空间发展
        4.1.4 居住功能用地分布特征
    4.2 城市空间要素影响
        4.2.1 国家战略部署下的工业发展
        4.2.2 地理环境要素影响
        4.2.3 规划政策影响下的空间格局发展
    4.3 1950-1979 年宝鸡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动力机制分析
        4.3.1 “圈层+带状延伸”城市空间结构
        4.3.2 以国家政策推动为主导的动力机制分析
    4.4 小结
5 调整发展:改革开放后宝鸡城市空间的发展(1980-今)
    5.1 宝鸡城市空间发展特征
        5.1.1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格局的新变化
        5.1.2 城市格局特征分析
        5.1.3 自发展下的工业发展情况
        5.1.4 公共用地空间分布
        5.1.5 居住空间功能分布
    5.2 宝鸡城市空间自组织要素影响
        5.2.1 产业结构升级
        5.2.2 功能用地空间分布
        5.2.3 城市功能组团的形成
    5.3 1980-2010 年宝鸡城市空间结构与动力机制分析
        5.3.1 “带状多组团”城市空间结构
        5.3.2 “带状多组团”结构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
    5.4 小结
6 宝鸡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发展规律探究
    6.1 城市空间发展特征
        6.1.1 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分析
        6.1.2 各时期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定量分析
        6.1.3 宝鸡产业发展分析
    6.2 空间要素与驱动力
        6.2.1 政策导向下的宝鸡城市发展
    6.3 动力机制分析
    6.4 近现代宝鸡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7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四、论陕西城镇发展的空间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乡村振兴政策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郑浩楠,刘勇,梁嘉洋. 城市建筑, 2021(27)
  •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路径研究[D]. 董晓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迪静. 浙江大学, 2020(01)
  • [4]和林格尔新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 ——以国家级新区为导向[D]. 张宝方.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5]基于点—轴理论的伊朗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 喻发美. 西南大学, 2017(02)
  • [6]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陕西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研究[D]. 张新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04)
  • [7]新型城镇化视角的聚落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以黄淮海平原为例[D]. 周宁.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8]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过程及其响应 ——以陕西省为例[D]. 吕园. 西北大学, 2014(12)
  • [9]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D]. 张贵凯. 西北大学, 2013(02)
  • [10]宝鸡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937-2010)[D]. 刘立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陕西城市发展的空间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