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紫花苜蓿的收获

关中地区紫花苜蓿的收获

一、关中地区紫花首蓿的收割(论文文献综述)

李倩[1](2021)在《门源县3个紫花苜蓿品种抗寒性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科院草原所于2017年5月从国内外收集了17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门源县引种试验,经过越冬2018年只有3个紫花苜蓿品种越冬成功。本研究以门源县红沟村、后沟村2个试验点越冬成功的3个紫花苜蓿品种(Medicago sativa)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2018-2020年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和不同年度的生产性能,探究3个紫花苜蓿品种抗寒性生理,为高寒地区苜蓿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红沟2018年、2019年赤杂1号品种株高、干草产量最高,公农1号鲜草产量最高,2020年中蒙1号株高最高,公农1号鲜草产量最高,赤杂1号干草产量最高;后沟2018年中蒙1号株高最高,公农1号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最高,2019年、2020年公农1号品种株高最高,2019年中蒙1号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最高,2020年公农1号鲜草产量最高,中蒙1号干草产量最高。整体而言,中蒙1号品种株高和干草产量最高,公农1号鲜草产量最高。2.红沟中蒙1号品种主根、面积、表面积、体积、根系平均直径最大,公农1号侧根最长、侧根数最多,主根、侧根干重最大;后沟中蒙1号品种主根最长,公农1号体积最大,赤杂1号侧根长、侧根数、主根干重、侧根干重等最大。红沟中蒙1号综合性状最号,后沟赤杂1号性状略强与中蒙1号。3.随着10月-1月越冬期温度的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蔗糖、葡萄糖、果糖、水苏糖含量(活性)呈上升趋势,在温度最低时期,紫花苜蓿根部积累大量的可溶性糖等物质,以抵御寒冷,获得抗寒能力,1月-8月温度上升,其含量(活性)逐渐下降,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在最低温期1月丙二醛、淀粉、总糖、还原糖、棉子糖含量最低,之后随温度的上升其含量随之上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抗寒性呈负相关关系。4.应用模糊函数隶属函数法分析门源县越冬成功的3个紫花苜蓿品种抗寒性发现,中蒙1号的抗寒性最强,公农1号抗寒性最弱。用灰色关联度分析3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及根系形态发现,中蒙1号综合性状最好。

王亚东[2](2016)在《北京地区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秋播紫花苜蓿冬前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高蛋白含量的优质牧草在草地畜牧业中承载着重要的角色。而滴灌作为目前来看全世界最为节水的灌溉方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作物的生产,在我国的紫花苜蓿生产上并没有广泛的应用。滴灌在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上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然而,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季节性的原因,在获得高产的同时需要考虑播种时间以及越冬的问题。秋播气候温宜,出苗率较高,并且杂草侵害程度低,被认为是较好收益的一个播种时期。本研究在滴灌条件下对秋播紫花苜蓿进行不同灌水处理,研究其生物量以及根瘤数量的变化,探讨滴灌条件下秋播苜蓿生物量以及根瘤数随水分变化的灌溉意义,为紫花苜蓿播种生长提供试验依据,同时为秋播季苜蓿的灌水方式进行筛选研究,以期能在保证来年返青的同时获取更多的产量收益。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进行了灌水时间间隔(10D、20D、30D)和灌水下限(田间持水量的80%、田间持水量为60%)的双因素试验。测定其地上指标(生长速度、株高、茎粗、分蘖数、节数及节间距、叶面积指数等)、产量指标(单株生物量、鲜重和干重等)、根瘤数(根瘤总数、有效根瘤数、主根根瘤数以及侧根根瘤数)、地下指标(根粗、根重、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系直径、单位平方米土壤总根长、总根体积、根尖数以及根系分枝数)。研究结果表明:1.在灌水时间间隔10D,灌水下限为80%FC,灌水量为65.35mm时,秋播苜蓿的叶面积指数为最高达到3.07,单株生物量为0.9g,地上生物量鲜重达645kg/hm2,干重达到131kg/hm2,显着性指标P<0.05。2.在灌水时间间隔30D,灌水下限为60%FC,灌水量为31.39mmm时,秋播苜蓿根瘤总数、有效根瘤数以及侧根根瘤数分别为24,23,20;并且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苜蓿根瘤数有增加的趋势(灌水处理W1除外)。紫花苜蓿根瘤数随着不同灌水处理时间间隔(10D、20D、30D)的增加而呈现增长的趋势。灌水时间间隔30D,灌水下限为60%FC时根瘤数最多,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根瘤数是有显着性影响的(P<0.05)。3.在灌水时间间隔30D,灌水下限为60%FC,即灌水量为31.39mm时,秋播条件下紫花苜蓿根重、根粗、根干重、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系直径、单位平方米土壤总根长、总根体积以及根系分枝数最高。不同灌水处理(灌水时间间隔以及灌水下限)对紫花苜蓿根干重、总根长、单位平方米土壤总根长、总根体积以及根系分枝数随着灌水时间间隔(10D、20D、30D)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紫花苜蓿根重、根长、总根体积以及根系分枝数均在灌水周期为30D时表现最好。4.整体来看,紫花苜蓿进行秋播的主要目的为提高翌年的返青率,也可以增加根系的生物量。若进行当年苜蓿的收割,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均在灌水处理W1(65.35mm)时表现为最好。考虑其根瘤数量与根系的生物量,则灌水处理W6(31.39mm)是最佳的灌水量。

张洁冰[3](2015)在《甘肃省苜蓿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世界和我国种植最广泛的优良豆科牧草,在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甘肃省素有种植紫花苜蓿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本研究以甘肃省酒泉、张掖、金昌、白银、兰州、甘南、定西、平凉、庆阳等市州24家具有代表性的苜蓿生产与加工企业和120户农户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解了企业与农户苜蓿生产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了甘肃省苜蓿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甘肃省苜蓿产业经营模式对于农户来说主要是分散种植模式、调查的企业经营模式可分为两种,分别是单一种植模式和种植+养殖模式,其中第一种为主体经营模式,占调查企业总数的85.7%。2、在研究条件下,企业的苜蓿产量和收益在灌溉条件下较旱作更有优势。灌溉条件下,每年可收割3-4茬,干草平均产量达15000/hm2,平均成本12600元/hm2,收入30450元/hm2,纯收益达17805元/hm2;旱作条件下每年仅收割2茬,产量7500kg/hm2左右,平均成本2625元/hm2,收入12750元/hm2,纯收益为10125元/hm2。3、调查的24家企业只生产草捆有12家,占比50%;只生产草粉的有2家,占比8.33%;生产草捆和草颗粒系列产品的有3家,占比12.5%;生产草捆和草粉系列产品的有2家,占比8.33%;生产草捆、草颗粒、草粉系列产品的有4家,占比16.67%;草捆、草颗粒、草块、草粉四种产品均生产的企业仅有1家,占比4.17%。4、苜蓿粗蛋白含量18%以上的7家企业均位于河西;而河东地区苜蓿品质相对较低,粗蛋白含量从12%-18%不等,粗蛋白含量16%以下的企业中94%均位于河东。5、农民种植苜蓿的成本与收益因地区而异。甘肃省会宁县旱作条件下苜蓿种植成本远低于其他农作物,仅为1800元/hm2,纯收益为2700元/hm2,大于小麦的2550元/hm2,但却小于玉米的4500元/hm2和马铃薯的10350元/hm2;在河西走廊灌溉条件下种植苜蓿成本高与旱作条件时的苜蓿种植成本,但仍小于其他农作物,达5100元/hm2,纯收益处于中游,为8400元/hm2,大于小麦的8250元/hm2和大麦的4410元/hm2,小于马铃薯的19500元/hm2。6、甘肃省苜蓿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支持力度较小、缺乏统一的苜蓿质量体系、企业深加工能力较差、产业化水平低、草畜一体化进程低、缺乏牧草信息化服务平台以及农户种植苜蓿的比较效益较低。7、甘肃省苜蓿产业发展对策建议: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统一的苜蓿质量体系标准、科学规划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牧草专业合作社、建设苜蓿信息化服务平台。

奥海玮[4](2015)在《苜蓿生产力、土壤水分和轮作效应的APSIM模型评价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宁夏固原市农科所头营科研基地、宁夏同心县涝塘乡河草沟村、宁夏贺兰山农牧场、宁夏盐池县马儿庄乡、宁夏盐池科技局农科所农牧试验基地、宁夏海原县贾塘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南半干旱试验区试验数据为支撑,应用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模型),从APSIM苜蓿模型在宁夏苜蓿种植区的适应性、APSIM模型对不同灌溉情形的适应性和APSIM模型对宁夏海原地区草粮轮作系统的适应性3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对APSIM模型在宁夏苜蓿种植区的适应性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利用经过验证的模型研究分析了不同气候变化与水分条件下苜蓿生产力与土壤水分环境变化及时空分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完成了APSIM模型在宁夏苜蓿种植区的主要参数的本地化。首次确定了固原紫花苜蓿、美国大叶紫花苜蓿和E3006紫花苜蓿品种参数。实现了影响模型模拟苜蓿生长、灌溉及轮作精度的主要参数的本地化。(2)利用宁夏固原市农科所头营科研基地、宁夏同心县涝塘乡河草沟村、宁夏贺兰山农牧场田间试验数据。首次通过了APSIM在固原地区的参数校准以及在银川和同心两个地区对苜蓿生育期、苜蓿干物质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校准后的APSIM苜蓿模型模拟研究区苜蓿生长生育期、干物质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决定系数R2范围在0.71-1之间,D值范围在0.85-0.99之间,体现出了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表明校准后的APSIM苜蓿模型在宁夏苜蓿种植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干物质产量模拟值比实测值平均高估7.1%与土壤整体含水量模拟值比实测值平均高估10.1%相关。(3)利用宁夏盐池县马儿庄乡、宁夏盐池科技局农科所农牧试验基地试验数据,对APSIM模拟不同灌溉情形下的苜蓿生长能力进行了验证。各验证项模拟值和实测值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决定系数R2范围在0.56至0.89之间,D值范围在0.96至0.99之间,NRMSE范围在17%至48%之间。同时,灌溉量与灌溉次数对干物质产量的影响趋势相同,校准后的APSIM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不同灌溉情形下苜蓿的生产情况。(4)利用宁夏海原县贾塘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南半干旱试验区田间试验数据,采用苜蓿-小麦-谷子8种不同轮作方式中的小麦-小麦-小麦(WWW)和谷子-谷子-谷子(MMM)2种进行APSIM草粮轮作系统的校正,确定相应作物品种参数。利用另外6种方式进行验证分析。验证结果表明6种轮作方式下产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决定系数R2值范围在0.83至0.98之间,D值范围在0.94至0.99之间,6种轮作方式中5种方式的NRMSE值范围在21.1%至29.8%之间。土壤含水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决定系数R2值范围在0.52至1之间,D值范围在0.94至0.97之间,6种轮作方式中5种方式的NRMSE值范围在27.4%至38.3%之间,产量和土壤含水量表现出了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首次实现了APSIM对宁夏海原地区草粮轮作系统的适应性验证。(5)基于APSIM苜蓿模型模拟研究了宁夏4个研究区1981~2010年间无灌溉情形下气候变化对苜蓿的雨养产量以及土壤含水量影响情况。30年间,4个研究区苜蓿雨养产量模拟值差异较大。生长季降雨量与苜蓿雨养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小,表明苜蓿的产量与生长季的降水无明显的线性关系。土壤含水量与苜蓿生长季降水量之间表现出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尤其是同心和银川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7和0.6,表明在宁夏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含水量主要来源于年季降雨。(6)利用校验好的APSIM灌溉模型,进行了不同灌溉情形的应用尝试,得出一些基本结论。灌溉是宁夏干旱、半干旱地区苜蓿增产的重要因素,可大幅度增加苜蓿干物质产量。灌溉量较低时,蒸发蒸腾量(ET)也较低,灌溉量较大时,ET也较大,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ET值与灌水量呈线性显着相关(P<0.01),相关系数达到0.826。苜蓿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量不成正比,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对苜蓿栽培具有一定指导意义。(7)利用校验好的APSIM草粮轮作模型,分别对2000-2011年12年间和2039-2050未来12年间不同气候条件下草粮轮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和作物产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和对比,预测未来气候条件下草粮轮作系统相对于历史气候条件下草粮轮作系统土壤含水量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但作物产量却有所增加。土壤含水量下降主要与未来降雨有所下降有关,作物产量增加可能与未来气候太阳辐射量增大有关。(8)通过将GIS与APSIM相结合,利用21个气象观测站点的气象数据,运用反距离插值法,有效地分析了宁夏干旱、半干旱地区苜蓿全生育期内以及不同生育阶段平均降雨量、日照时数、最高、最低气温等气候要素以及其中8个地区的苜蓿产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降雨量是影响苜蓿产量的主要气候要素,但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分枝至开花阶段适当补充苜蓿土壤水分,对苜蓿增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固原、西吉、海原大部以及盐池、中宁、同心部分地区苜蓿产量较高,比较适宜于苜蓿种植,可以作为苜蓿产业发展的主要地区。

刘燕[5](2014)在《收获技术对紫花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赤峰地区目前是内蒙古最大的紫花苜蓿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基地。但由于苜蓿的收获技术不规范,导致其产量低、品质差,苜蓿干草品质主要为二级和三级,与国外收获的苜蓿干草相比竞争力弱、效益低。为此,结合赤峰地区的自然特点及生产现状,对紫花苜蓿的收获技术进行研究。选取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尔草业种植基地为试验点,以金皇后和三得利紫花苜蓿为试验原料,开展不同生育期、不同茬次、不同留茬高度及不同生长高度的收获试验;同时对田间收获后苜蓿水分散失规律及雨淋对其收获后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农牧民的收获苜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通过试验研究和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①在赤峰地区常规收获苜蓿以初花期为最佳收获时期,且一年刈割三茬草效果最佳。②第一、二茬刈割苜蓿留茬在5-8cm时较好,末次收获以留茬高度8-11cm最好。③以植株的生长高度为刈割标准,则株高在80cm左右时刈割可以得到质量兼优的苜蓿草。④苜蓿刈割后至晾晒27h内叶片脱落率较低可进行翻晒、压扁等作业,超过此时间段操作干燥效果不明显。⑤雨淋处理降低了苜蓿干草的品质,因此应尽量避免苜蓿收获时受雨淋影响。

朱平华[6](2014)在《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的苜蓿生产产量低,品质不高,育成品种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市场对苜蓿的需求。因此加快优良品种选育,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是目前的迫切要求。多叶苜蓿具有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的潜力,因此苜蓿的多叶性状成为研究者的研究目标。为了研究苜蓿多叶性状的遗传特点以及多叶苜蓿和普通三叶苜蓿杂交F1代的群体结构特点,本试验以江淮地区三叶苜蓿品种淮阴苜蓿和南澳多叶苜蓿品系PL34HQ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杂交F1群体。对F1群体180株苜蓿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差异分析,并从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分析,以期了解苜蓿多叶性状的遗传特点,并从F1群体中选择性状优良的植株作为育种材料。试验结果如下:1.180株F1植株的群体多叶率达到91.11%。出现多叶性状的植株中,多叶率最高为93.33%,最低1.64%,平均为39.8%。春秋季节的群体多叶率高于夏冬季节。2.F1群体中紫色茎、绿色茎和紫—绿色茎的植株出现的比例近乎1:1:1,且紫—绿色茎的植株表现出更高的生产性能。3.F1群体中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是分枝数>株高>多叶率>茎叶比。单株鲜重与分枝数和株高呈显着性正相关。多叶率和株高、茎叶比均呈不显着性负相关,与分枝数呈不显着性正相关,分枝数与茎叶比也呈不显着负相关。4.本试验从161对SSR引物和18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19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F1群体180株苜蓿进行检测。共检测到7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4.16个。检测到等位变异最多的是MtB8和MtB218,有8个,检测到等位变异最少的是MES58和MES64,仅有1个。19对引物的平均多态性比率是61.58%,平均基因多样性为0.2188,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7603。5.对F1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将F1群体划分为四大类群。将Q≥0.5的植株划分为指定类群,共145株(80.56%)。对于划入指定类群的145株苜蓿材料,在各类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8.89%、25.56%、18.33%和17.78%。各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类群2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是类群1和类群4,类群3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6.F1群体不同类群的苜蓿材料在多叶率、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上生长差异较大,在株高、分枝数和茎叶比上没有显着差异。类群4的多叶率最高,类群3最低,两者差异显着。类群1的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都最大,类群3最小,差异显着。就总体水平来说,类群3的性状表现较差,其余三个类群在株高、分枝数、多叶率、茎叶比和单株鲜干重等方面各有优势,类群1的综合水平较好。

岳彦红[7](2012)在《35个10龄紫花苜蓿品种的持久性及生长特性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一种多年生优良豆科牧草。其栽培历史悠久,利用年限长,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被称为“牧草之王”。此外,还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稳定的生产力,可蓄水保土、防风固沙、改土肥田、保护生态等应用价值。为筛选出适宜在河西走廊广泛种植的持久性好、草产量高的品种,本研究对在甘肃张掖地区种植第10年的35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持久性、草产量、株高、生长速率及分枝数等指标进行了测定评价,并且分析了不同性状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在供试的35个苜蓿品种中依据其单一特性排在前5名的品种可总结为,持久性分别为:Prime、渭南、公农1号、甘农2号和润布勒;草产量为:新疆大叶、公农1号、Bear No.1氵(?)布勒和YL-3;生长速率为:Super7、三得利、公农2号、德福和L33;分枝数为:YL-3、无棣、CN27、美国大叶和甘农2号。2、简单相关性分析发现:持久性与草产量及分枝数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生长速率呈显着负相关(P<0.05);草产量与分枝数显着正相关(P<0.05);分枝数与生长速率成显着负相关(P<0.05);生长速率与株高极限着正相关(P<0.01)。其它性状间差异不显着(P>0.05)。3、综合考虑了持久性和草产量等引种的重要指标,筛选出较为优良的品种包括公农1号、新疆大叶、润布勒、公农2号、Prime和渭南。这些品种不仅具有优良的持久性,而且有较高的草产量,适宜在试验区种植推广。

储少林[8](2008)在《基于GIS的中国紫花苜蓿综合气候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花苜蓿(Alfalfa)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品种,由于其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美国科学家Dexter(1930)、Heinrishs(1960)、Lanson(1963)及Smith(1961)等人发现紫花苜蓿的秋眠性和抗寒性能密切相关,前者往往能够指示后者,秋眠性越低,紫花苜蓿的抗寒性越强,后来证明紫花苜蓿的秋眠性与再生性、生产力、耐寒性等有高度的相关性。由于对紫花苜蓿秋眠性还了解的非常肤浅,在我国的紫花苜蓿引种、推广区划中也还没有如同美国那样以秋眠性为主要引种依据,因此盲目引种,在不宜区域种植推广等问题,给紫花苜蓿生产带来负面影响。本研究利用GIS技术把中国紫花苜蓿不同秋眠性与区域气候特点结合起来,提出我国合理的紫花苜蓿种植方案,减少紫花苜蓿生产的气候风险,与国际标准接轨,使我国的紫花苜蓿生产进入一个科学的专业化的新境界。在总结前人实验以及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咨询专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模型,确定影响紫花苜蓿地域分布的5个主要气候生态指标因子及其权重,并建立了紫花苜蓿气候区划指标体系,通过GIS中的空间叠合分析功能,对中国紫花苜蓿区划中5个气候生态指标因子的空间数据库进行空间叠加,利用GIS中的空间统计模块,对我国的紫花苜蓿进行了单项气候生态和综合气候区划。本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以国内2300个气象台站的平均气象数据为依据,分别建立了5个主要气候生态指标因子的空间数据库:>0℃年积温,年降水量,极端最低温度,无霜期,年平均气温。2.我国紫花苜蓿综合气候区划共分7个区域,其中:Ⅰ区所占面积约为2297997m2,约占国土面积的23.8%;Ⅱ区所占面积约为2276993m2,约占国土面积的23.6%;Ⅲ区所占面积约为1233065m2,约占国土面积的12.8%;Ⅳ区所占面积约为1746247m2,约占国土面积的18.1%;Ⅴ区所占面积约为868017m2,约占国土面积的9.0%;Ⅵ区所占面积约为567015m2,约占国土面积的5.9%;Ⅶ区所占面积约为652825m2,约占国土面积的6.8%。3.我国黄淮海地区气候特点对紫花苜蓿生长最有利,是我国发展紫花苜蓿的重要生产基地;东北带主要注意提高品种抗寒性能长江流域要采用抗热抗湿品种,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可以种植,应采用适当品种;西北地区有灌溉才能生长,即选择抗寒抗旱品种。4.根据各种紫花苜蓿品种适合的气候条件的描述、总结各地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试验以及各地紫花苜蓿品种的秋眠级试验结果等,对各区域适合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进行推荐。

陈立波[9](2008)在《刈割时间和施肥对紫花苜蓿抗寒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北方在苜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选取了来自国内外的共30份不同秋眠类型的苜蓿作为实验材料,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试验基地重点对苜蓿生产性能的构成因子、最后一次刈割时间和施肥对于苜蓿抗寒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决定苜蓿植株高度、节间长和生物量的主要因子是再生速度,即苜蓿的再生速度越快,其植株高度越高、节间长越长,而且其生物量也越高。2 9月20日刈割生长第一年的苜蓿后,到11月5日测得根系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与苜蓿的抗寒性呈显着正相关。10月10日刈割,到11月5日测得根系POD活性与苜蓿的抗寒性呈显着正相关。3生长第二年苜蓿,最后一次刈割后,其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与苜蓿的抗寒性呈显着正相关,同时发现,11月5日和11月20日对于生长第二年的苜蓿抗寒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4生长第三年苜蓿,最后一次刈割后,其根系主要生化物质及POD活性与苜蓿的抗寒性无相关性,对于生长第三年的苜蓿,最后一次刈割对于其基本上没有影响。生长第三年的苜蓿较生长第一年和生长第二年的苜蓿有着更好的抗寒性和适应性。5在呼和浩特地区(相似气候地区),11月上旬是苜蓿抗寒的关键时期。6在苜蓿越冬的过程中,不同施肥处理对苜蓿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有影响,无施肥处理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施肥水平比较高的处理;而施肥比较高的处理2和处理3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要高于无施肥或施肥水平比较低的处理;合理施肥能够促进苜蓿越冬率的提高。

郭文山[10](2007)在《不同苜蓿品种主要生产性能的评价》文中指出紫花苜蓿是畜牧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高产优质牧草。为了满足北京地区对紫花苜蓿品种的需求,本研究从2002年至2007年,对国内外17个苜蓿品种的主要生产性能及品质特性进行了试验,通过田间观测、品比试验及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北京地区筛选出适宜种植的高产、优质苜蓿品种。研究结果如下:1.17个苜蓿品种的株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茬次株高有显着差异,第一茬最高,第四茬最低;不同年份苜蓿的株高存在极显着差异,第3年苜蓿植株高度最高,之后几年苜蓿的株高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株高表现最好的为中苜1号、德国、和保定Vector。2.不同茬次之间苜蓿绝对生长速率大小不同。第一茬绝对生长速率最高,第四茬绝对生长速率最低;不同生长年限苜蓿的绝对生长速率存在极显着差异,第3年苜蓿的绝对生长速率达到最高,以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德国、保定、中苜1号和CW400苜蓿的绝对生长速率最快。3. 17个苜蓿品种茬次间的再生速度存在极显着差异。第一茬再生速度最快,第三茬再生速度最慢。年份间的再生速度随生长年份总体呈缓慢的递增趋势;茬次间的再生强度存在显着差异,第一茬再生强度最大。不同品种不同茬次苜蓿的鲜干比差异不显着,茎叶比从第一茬到第四茬表现为由高到低,呈逐渐减小趋势。4.不同茬次之间苜蓿产量存在极显着差异,各茬产量中第一茬产量最高,约占年总产量的37%左右,第二茬约占26%左右;不同年份产量有明显差异,第3年产量最高,第7年产量最低,已经低于第2年的产量。由此可以说明,苜蓿的高产期在生长第3年,其最佳利用年限为5-6年。德国、保定、中苜1号、和CW400苜蓿六年的总产量居前四位。5.通过产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苜蓿总产量与各年份产量都呈极显着正相关,总产量与第3年产量相关程度最高,与第2年产量相关程度最低。6.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将17个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类群。保定、中苜1号、德国、CW400、CW300、Vector为一类,该类群经济性能很好,特征为产量高、再生性好、持久性好、适应性较强,适宜在北京地区大面积种植。

二、关中地区紫花首蓿的收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中地区紫花首蓿的收割(论文提纲范文)

(1)门源县3个紫花苜蓿品种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苜蓿生产性能和根系形态研究进展
    1.3 苜蓿抗寒性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1.3.1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抗寒性
        1.3.2 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
        1.3.3 游离脯氨酸与抗寒性
        1.3.4 抗氧化酶与抗寒性
        1.3.5 膜脂过氧化与抗寒性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生产性能和根系形态
        1.5.2 生理生化特性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门源县3 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和根系形态研究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评价分析
    2.5 结果分析
        2.5.1 株高
        2.5.2 鲜草产量
        2.5.3 干草产量
        2.5.4 根系形态
        2.5.5 门源县3 个紫花苜蓿品种综合性状评价
    2.6 讨论
第3章 门源县3 个紫花苜蓿品种生理特性研究
    3.1 试验地概况
    3.2 实验材料
    3.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方法
    3.4 数据处理及分析
        3.4.1 主成分分析法
        3.4.2 隶属函数法、标准差系数及权重赋予
    3.5 结果分析
    3.6 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一、基本情况
    二、学习工作经历
    三、发表论文
    四、参加的研究项目
致谢

(2)北京地区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秋播紫花苜蓿冬前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紫花苜蓿的灌水方式
        2.1.1 畦灌
        2.1.2 沟灌
        2.1.3 喷灌
        2.1.4 滴灌
        2.1.5 调亏灌溉
    2.2 灌水量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研究
        2.2.1 苗期研究
        2.2.2 生长研究
        2.2.3 根系生长研究
        2.2.4 苜蓿根瘤菌的研究
    2.3 紫花苜蓿播期的选择
        2.3.1 东北地区
        2.3.2 华北地区
        2.3.3 西北地区
        2.3.4 其他地区
    2.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4.1 主要研究内容
        2.4.2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场地概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试验装置
    3.3 试验设计
    3.4 测定指标与方法
        3.4.1 地上部分指标
        3.4.2 地下部分指标
        3.4.3 根瘤数量指标
    3.5 数据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4.1.1 生长速度
        4.1.2 株高
        4.1.3 茎粗
        4.1.4 分蘖数
        4.1.5 节数与节间距
        4.1.6 茎叶比
        4.1.7 叶面积指数
        4.1.8 鲜重
        4.1.9 干重
        4.1.10 干鲜比
    4.2 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根瘤数的影响
        4.2.1 根瘤总数
        4.2.2 有效根瘤数
        4.2.3 主根根瘤数
        4.2.4 侧根根瘤数
    4.3 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的影响
        4.3.1 根粗
        4.3.2 根重
        4.3.3 总根长
        4.3.4 总根表面积
        4.3.5 平均根系直径
        4.3.6 单位平方米土壤总根长
        4.3.7 总根体积
        4.3.8 根尖数
        4.3.9 根系分枝数
5 讨论
    5.1 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5.2 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根瘤数的影响
    5.3 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的影响
6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甘肃省苜蓿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苜蓿
    2.2 发达国家苜蓿产业
    2.3 中国的苜蓿产业
    2.4 国内外苜蓿产业的研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研究思路
    3.3 数据来源
        3.3.1 收集文献与走访相关部门
        3.3.2 企业调查
        3.3.3 农户调查
    3.4 数据统计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甘肃省苜蓿产业现状
        4.1.1 苜蓿种植区域迅速扩大
        4.1.2 苜蓿草种面积和产量均降低
        4.1.3 商品苜蓿种植面积增加
        4.1.4 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全面完成
        4.1.5 科技力量较为强大
    4.2. 调查企业苜蓿生产现状
        4.2.1 概况
        4.2.2 生产规模与产品
        4.2.3 苜蓿质量
        4.2.4 经营模式
        4.2.5 投入产出分析
        4.2.6 种植苜蓿与种植其他牧草的效益比较
    4.3 调查农户种植业生产现状
        4.3.1 基本概况
        4.3.2 投入产出分析
        4.3.3 种植苜蓿与其他农作物的效益比较
        4.3.4 苜蓿与其竞争农作物的要素弹性分析
第五章 问题和对策
    5.1 甘肃省苜蓿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政策支持力度较小
        5.1.2 缺乏统一的苜蓿质量体系
        5.1.3 苜蓿企业深加工能力较差
        5.1.4 产业化水平低
        5.1.5 草畜一体化进程低
        5.1.6 缺乏牧草信息化服务平台
        5.1.7 农户种植苜蓿的比较效益较低
    5.2 甘肃省苜蓿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5.2.1 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5.2.2 建立统一的苜蓿质量体系标准
        5.2.3 科学规划生产模式,因地制宜
        5.2.4 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
        5.2.5 建设牧草信息化服务平台
    5.3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项目资助
致谢

(4)苜蓿生产力、土壤水分和轮作效应的APSIM模型评价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紫花苜蓿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1.3.2 粮食苜蓿轮作效应研究
        1.3.3 作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4 APSIM模型
        1.4.1 APSIM模型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1.4.2 APSIM模型作物生长模拟过程
        1.4.3 APSIM模型的发展
        1.4.4 APSIM模型的应用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案
        2.1.1 研究内容
        2.1.2 研究方法
        2.1.3 技术路线
    2.2 试验区自然概况
    2.3 数据来源
        2.3.1 试验资料来源
        2.3.2 模型数据库构建
    2.4 APSIM模型模拟性能评价方法
    2.5 资料分析
第三章 APSIM模型在宁夏苜蓿种植区的适应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田间试验数据
        3.2.2 模型的输入/输出和评估数据
        3.2.3 模型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品种参数调试
        3.3.2 建植当年生育期校验
        3.3.3 干物质产量校验
        3.3.4 土壤含水量模拟
    3.4 小结
第四章 APSIM模型对不同灌溉情形下的苜蓿生长的模拟评估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基本情况
        4.2.2 试验材料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2.4 APSIM_SoilWat模型描述
        4.2.5 APSIM模型灌溉模块的实现
        4.2.6 模型输入
        4.2.7 模型性能指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干物质产量
        4.3.2 土壤含水量
        4.3.3 不同灌溉量苜蓿水分利用效率
    4.4 小结
第五章 APSIM模型对草粮轮作系统适应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基本情况
        5.2.2 校验和评估数据
        5.2.3 模型输入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模型校正
        5.3.2 不同草粮轮作方式的评估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APSIM模型紫花苜蓿生产力与水分动态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APSIM模型组建
        6.2.3 模拟内容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气候变化对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6.3.2 不同灌溉量对苜蓿干物质产量、蒸发蒸腾量、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APSIM模型模拟宁南固原地区草粮轮作系统
    7.1 引言
    7.2 过去12年和未来12年降雨情况
        7.2.1 2000~2011年降雨分布情况
        7.2.2 2039~2050年降雨分布情况
    7.3 结果与讨论
        7.3.1 2000~2011年草粮轮作系统模拟
        7.3.2 2039~2050年草粮轮作系统模拟
    7.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APSIM和GIS的苜蓿生产力和气候要素时空分布模拟研究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研究区概况
        8.2.2 数据获取
        8.2.3 数据分析
    8.3 结果与讨论
        8.3.1 苜蓿生长季内气候要素时空分布特征
        8.3.2 苜蓿各生育期内气候要素分布特征
        8.3.3 苜蓿模拟产量时空分布特征
    8.4 小结
第九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9.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收获技术对紫花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及附表清单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国内外苜蓿干草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研究
        1.1.1 苜蓿干草产业发展现状
        1.1.2 苜蓿干草收获技术
    1.2 田间收获苜蓿草干燥技术
        1.2.1 苜蓿草田间自然干燥及生理生化变化
        1.2.2 田间收获苜蓿干燥技术
    1.3 干草质量评定标准
        1.3.1 干草质量评定指标
        1.3.2 干草质量评定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试验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及概况
    2.2 试验材料及样品的处理及采集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测定指标
        2.3.1 指标测定方法
        2.3.2 苜蓿干草体外消化试验研究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苜蓿收获技术研究
        3.1.1 刈割期对单茬苜蓿草的影响
        3.1.2 不同生长高度的苜蓿收获技术研究
        3.1.3 刈割茬次对苜蓿草的影响
        3.1.4 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对苜蓿草的影响
        3.1.5 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对苜蓿再生性能的影响
        3.1.6 不同刈割留茬高度苜蓿体外消化特征研究
    3.2 田间收获苜蓿水分散失规律
        3.2.1 苜蓿干燥过程中含水量变化情况
        3.2.2 田间收获苜蓿干燥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变化情况
    3.3 淋雨收获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3.3.1 不同降雨量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3.3.2 不同降雨量对苜蓿48h体外培养液pH变化情况研究
        3.3.3 不同降雨量对苜蓿体外培养挥发性脂肪酸变化情况研究
        3.3.4 不同降雨量对苜蓿体外培养干物质消化率变化情况研究
4 讨论
    4.1 苜蓿的适宜收获技术确定
        4.1.1 苜蓿收获最适时间的确定
        4.1.2 苜蓿收获茬次的确定
        4.1.3 苜蓿收获适宜留茬高度的确定
    4.2 田间收获后苜蓿干草的最佳晾晒时间
    4.3 雨淋对苜蓿收获技术的影响研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文献综述
    1.1 苜蓿
        1.1.1 苜蓿的生物价值
        1.1.2 苜蓿的营养价值
        1.1.3 苜蓿产量形成相关因素
    1.2 多叶苜蓿
        1.2.1 苜蓿多叶性状的表达情况
        1.2.2 影响苜蓿多叶性状表达的因素
        1.2.3 多叶苜蓿生产性能
    1.3 苜蓿杂交育种及其研究进展
        1.3.1 杂交育种
        1.3.2 苜蓿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4 群体结构分析及其研究进展
        1.4.1 群体结构的划分
        1.4.2 群体结构的分析方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亲本杂交
        2.2.2 播种方法
        2.2.3 形态学性状的测定
        2.2.4 SSR分子标记
        2.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F1群体及亲本形态学性状差异分析
        3.1.1 F1群体及亲本多叶率的比较分析
        3.1.2 F1植株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遗传差异分析
        3.1.3 F1群体不同茎色植株的不同性状的差异比较分析
    3.2 F1群体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3.3 基于SSR的群体结构分析
        3.3.1 SSR引物筛选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 淮阴苜蓿和PL34HQ苜蓿杂交F1代群体结构分析
        3.3.3 不同遗传相似性比例的划分结果比较
        3.3.4 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主坐标分析
        3.3.5 不同类群苜蓿资源生长差异
4 讨论
    4.1 苜蓿的多叶现象探讨
    4.2 苜蓿杂交后代农艺性状遗传表现
    4.3 F1植株茎色遗传差异分析
    4.4 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4.5 遗传多样性分析
    4.6 群体结构分析
    4.7 不同类群苜蓿材料遗传多样性和性状间的比较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35个10龄紫花苜蓿品种的持久性及生长特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苜蓿的起源和分布
        2.1.1 苜蓿的起源
        2.1.2 苜蓿的分布
    2.2 苜蓿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2.2.1 苜蓿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
        2.2.2 苜蓿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2.3 苜蓿在我国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2.2.4 苜蓿的其它作用
    2.3 苜蓿的产量特性
        2.3.1 苜蓿的草产量
        2.3.2 苜蓿的株高和生长速率
    2.4 苜蓿的持久性
        2.4.1 持久性的测定方法
        2.4.2 持久性的研究意义
    2.5 苜蓿在我国的生产现状
    2.6 本文的研究目的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2 品种及其来源
    3.3 田间设计及管理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5 数据处理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品种苜蓿的持久性
    4.2 不同品种苜蓿的草产量
    4.3 不同品种苜蓿的生长速率
    4.4 不同品种苜蓿的分枝数
    4.5 持久性、草产量、生长速率、分枝数及株高之间的关系
    4.6 不同品种苜蓿的综合评价
第五章 讨论
    5.1 不同品种苜蓿的持久性
    5.2 不同品种苜蓿的草产量
    5.3 不同品种苜蓿的生长速率
    5.4 不同品种苜蓿的分枝数
    5.5 各品种的持久性、草产量、生长速率、分枝数及株高之间的关系
    5.6 优良品种的综合评价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GIS的中国紫花苜蓿综合气候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2.1 农业气候区划
    2.2 国内外紫花苜蓿气候区划研究现状
    2.3 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
    2.4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及空间插值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总体设计
    3.2 区划指标因子及其指标范围的确定
    3.3 资料的获取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3.4 基于GIS的中国紫花苜蓿综合气候区划过程
第四章 结果
    4.1 中国紫花苜蓿综合气候区划指标因子的确定及权重分析
    4.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4.3 紫花苜蓿气候区划结果
第五章 讨论
    5.1 紫花苜蓿气候区划指标因子及其指标范围的确定
    5.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5.3 基于GIS的紫花苜蓿综合气候区划结果
第六章 结论
    6.1 紫花苜蓿综合气候区划指标因子及其指标范围的确定
    6.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6.3 基于GIS的紫花苜蓿综合气候区划结果
    6.4 结果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9)刈割时间和施肥对紫花苜蓿抗寒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对于生产性能的影响
    1.2 苜蓿刈割时间对于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1.3 苜蓿施肥研究
    1.4 苜蓿秋眠性研究
    1.5 主要生理指标对于植物抗寒性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供试材料
        2.2.1 苜蓿生产性能分析材料
        2.2.2 苜蓿最后一次刈割材料
        2.2.3 施肥与抗寒性的关系的实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和测定内容与方法
        2.3.1 试验设计
        2.3.2 苜蓿生产性能测定内容与方法
        2.3.3 抗寒生理指标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苜蓿生产性能
    3.1 植株高度
    3.2 分枝数
    3.3 节间长
    3.4 再生速度
    3.5 干鲜比
    3.6 茎叶比
    3.7 根冠比
    3.8 生物量
4 晚秋刈割对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4.1 晚秋刈割对生长第一年的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4.1.1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4.1.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1.3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4.1.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4.1.5 上述指标与苜蓿的抗寒相关性
    4.2 晚秋刈割对生长第二年的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4.2.1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4.2.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2.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2.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4.2.5 上述指标与苜蓿的抗寒相关性
    4.3 晚秋刈割对生长第三年的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4.3.1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4.3.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3.3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4.3.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4.3.5 上述指标与苜蓿的抗寒相关性
5 施肥对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5.1 在施肥梯度为处理1 下苜蓿的抗寒性
        5.1.1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5.1.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5.1.3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5.1.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5.2 在施肥梯度为处理2 下苜蓿的抗寒性
        5.2.1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5.2.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5.2.3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5.2.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5.3 在施肥梯度为处理3 下苜蓿的抗寒性
        5.3.1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5.3.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5.3.3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5.3.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5.4 无施肥苜蓿的抗寒性
        5.4.1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5.4.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5.4.3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5.4.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5.4.5 越冬率调查
        5.4.6 相关性分析
    5.5 不同施肥梯度对不同秋眠级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5.5.1 不同施肥梯度下不同秋眠级苜蓿脯氨酸含量测定
        5.5.2 不同施肥梯度下不同秋眠级苜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5.5.3 不同施肥梯度下不同秋眠级苜蓿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5.5.4 不同施肥梯度下不同秋眠级苜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6 讨论
    6.1 游离脯氨酸对于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6.2 可溶性蛋白质对于苜蓿抗寒性影响
    6.3 可溶性糖对于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6.4 过氧化物酶(POD)对于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6.5 晚秋刈割对于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6.6 施肥对于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不同苜蓿品种主要生产性能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1 苜蓿植物学特性研究概况
        1.1.2 苜蓿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概况
        1.1.3 耕作制度对产量的影响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品种
        2.1.2 试验地自然概况
        2.1.3 田间试验设计
    2.2 试验方法
        2.2.1 刈割时间
        2.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 试验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苜蓿品种株高动态分析
        3.1.1 不同苜蓿品种不同茬次间株高动态分析
        3.1.2 不同苜蓿品种不同年份间株高动态分析
    3.2 不同苜蓿品种绝对生长速率分析
        3.2.1 不同苜蓿品种不同茬次间绝对生长速率分析
        3.2.2 不同苜蓿品种不同年份间绝对生长速率分析
    3.3 不同苜蓿品种再生性能的分析
        3.3.1 不同苜蓿品种再生速度分析
        3.3.2 不同苜蓿品种再生强度分析
    3.4 不同苜蓿品种茎叶比和鲜干比的比较
        3.4.1 不同苜蓿品种不同茬次鲜干比
        3.4.2 不同苜蓿品种不同茬次茎叶比
    3.5 不同苜蓿品种产量特性分析
        3.5.1 不同苜蓿品种不同茬次产量分析
        3.5.2 不同苜蓿品种不同年份产量动态分析
        3.5.3 不同年份苜蓿产量相关分析
    3.6 苜蓿生产性状变异分析
    3.7 不同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3.7.1 资料来源
        3.7.2 不同苜蓿品种生产性能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第四章 讨论
    4.1 刈割茬次和年份对苜蓿品种株高的影响
    4.2 苜蓿的再生速度
    4.3 苜蓿不同茬次之间的产量动态
    4.4 苜蓿生长高峰期
    4.5 评价方法
    4.6 适应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关中地区紫花首蓿的收割(论文参考文献)

  • [1]门源县3个紫花苜蓿品种抗寒性研究[D]. 李倩. 青海大学, 2021(01)
  • [2]北京地区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秋播紫花苜蓿冬前生长的影响[D]. 王亚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0)
  • [3]甘肃省苜蓿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D]. 张洁冰. 兰州大学, 2015(03)
  • [4]苜蓿生产力、土壤水分和轮作效应的APSIM模型评价与应用研究[D]. 奥海玮. 宁夏大学, 2015(11)
  • [5]收获技术对紫花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D]. 刘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6]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D]. 朱平华. 扬州大学, 2014(01)
  • [7]35个10龄紫花苜蓿品种的持久性及生长特性比较[D]. 岳彦红. 兰州大学, 2012(10)
  • [8]基于GIS的中国紫花苜蓿综合气候区划研究[D]. 储少林. 兰州大学, 2008(01)
  • [9]刈割时间和施肥对紫花苜蓿抗寒性影响的研究[D]. 陈立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1)
  • [10]不同苜蓿品种主要生产性能的评价[D]. 郭文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10)

标签:;  ;  ;  ;  ;  

关中地区紫花苜蓿的收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