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财政经济运行的思考

湖南省财政经济运行的思考

一、对湖南省财政经济运行状况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谢雨珊[1](2020)在《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中比较重要部分的城乡义务教育,是能让城市和农村达到规定年龄应该接受教育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但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体制的制约、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充足与不够合理、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与对教师的保障政策不够完善和对城乡义务教育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够合理等因素阻碍了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目前湖南省的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数量上均衡,但是在质量上如何达到优质均衡发展的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研究。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中最基础的环节,是教育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加强代际之间的流动性,推进社会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本文具体研究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状况,通过构建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分别进行整体综合和时间、区域跨度的评价,探析阻碍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问题存在的原因,为了促进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出了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研究更加的系统全面,也更加的具有说服力。文章数据主要来源于湖南省以及全国相关统计年鉴,对难以获取的主观数据诚邀五位专家进行打分。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状况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并且选取了专任教师数、生均仪器价值、生均计算机数三个指标为代表基于泰尔指数对城乡义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三个指标中不均衡程度最高的是专任教师数,说明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专任教师的分配均衡程度相较于其他两个指标来说还很低;总体来说,湖南省在政府提出的各项政策的指导下,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情况逐年趋好,但农村与城市义务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仍然不容忽视,并且农村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最后为了推进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提出了要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的结构和体制、调整城乡间对待教师的政策、加大并且优化教育经费的投入、构建教育资源的电子化网络平台、完善义务教育监督和评价机制等实现路径。

喻修远[2](2020)在《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府绩效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作为我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纽带,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经开区的绩效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是引领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环节,是推进经开区发展的重要抓手。梳理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开发区概念的区分、影响开发区发展的因素以及开发区发展考核指标建设等方面来展开的,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绩效评估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对绩效管理制度发展的法制化趋势、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机制、绩效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的。可以看出,特定针对经开区绩效管理与创新发展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从绩效管理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同绩效管理相关的激励理论、绩效管理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以及同经开区发展相关的增长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企业家政府理论,并建构了研究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与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从历史回溯,我国经开区先后经历了从西方化到本土化,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的发展历程,具体表现为1984-1993年管理模糊,摸索发展阶段,1994-1999年规范管理,良性发展阶段,2000-2012年政策支持,高速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内外作用,转型发展阶段,这些历史印痕深刻影响着经开区的创新发展。从政策层面来看,三十年间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发改委以及各省市等单位多次发文支持经开区发展,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支撑。基于湖南省数据,文章构建了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地区GDP、实际开发面积、工业用地面积、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数、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地区GDP占所在地级市GDP比重、上交税金总额七个二级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湖南省八家国家级经开区2018年绩效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湘潭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岳阳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常德经开区、娄底经开区。同时,分别运用量表法、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H市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工作人员以及区内居民,自2015年H市经开区推行绩效管理以来,切实提升了公众满意度、管理能力和效率,促进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了经开区经济快速全面发展。但在绩效管理理念认知上、绩效考核评估形式上、绩效考核评估主体上、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上还存在不足,并同时面临着绩效管理理念认知欠缺、绩效考核主体参与度不够、绩效考核评估模式不完善、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效果差、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等现实难题。这主要是因为经开区职工对绩效管理不够重视、区内缺乏专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人员,缺乏绩效政策经验以及人员问题引发的绩效指标设计科学性不足。立足H市的实地调查,经开区绩效管理的创新发展路径关键在于提升绩效文化“软环境”,强化绩效管理的理论意识;构建省级层面宏观评价体系,树立标杆意识与竞争意识;优化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考评过程管理;建立多元化考评主体机制,科学全面开展考评工作;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畅通绩效评估申诉机制;实行跟踪反馈,明确不同主体的考评责任;加强绩效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绩效管理过程的严谨性;扩大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范围,倒逼绩效管理良性循环八个方面。在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上,文章选取了发展较好的七个开发区,并总结其发展的模式、主要特点、成效以及对我国经开区的经验启示。德国工业区的适时转型揭示了政府的重要作用,并应制定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加拿大工业区打造资源洼地,启示我国经开区应依托政策资源优势,打造人才、信息、工业洼地。新加坡工业区合理宏观布局,对优化我国经开区的产业布局和竞争格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波兰经济开发区大力推动就业的举措指明了当局政府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印度尼西亚经济开发区发展工业、吸引投资,启示我国经开区将投资和工业作为发展的两架马车。美国硅谷通过扶持大批中介咨询服务机构,重视知识产权,推动产权转让,政府侧重规划,健全教育培训,启示我国经开区要适当扶持、引进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促进经开区内企业发展效率,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及其流动性,注重高新人才培养。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引进中介机构负责连接企业与政府,并针对高新企业和人才实施税收优惠,启示在我国经开区内可适当引进中介机构,继续扩大针对高新企业和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总体而言,本文对经开区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政策渊源做了清晰梳理,提出了一套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经开区绩效评价科学方法。同时,立足对H市经开区的个案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经开区绩效管理实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深层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创新发展路径。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开发区发展的经验上,提炼出了对我国经开区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模式经验,从而为经开区的建设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了发展动力。

唐绪元[3](2020)在《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作为推动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之一,农业机械推广显得格外重要。而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是否健全,则又是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的保障。本论文试对农机推广的概念进行辨析、对制度与模式进行梳理分析,结合湖南省农机推广的既有状态,以及世界各发达国家农机推广经验,通过对湖南省衡阳市当前农机推广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经费投入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详细探究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对策和发展,最终构建起与湖南基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平台和服务体系。本文研究认为,当前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主要存在着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推广网络和服务建设相对滞后,农机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乏力、各地区农机普及水平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深入调查分析湖南省农机推广实际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农机推广的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经济转型、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运用多种方式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机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主动地对农机化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农业增效,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湖南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的转变。

王畅[4](2020)在《湖南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城乡生态环境整治的相关政策的推进,湖南省加大了对污水治理的力度,特别是乡镇污水处理。过去十年,湖南省建设了一大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乡镇污水建设和运行管理政策还不完善,也缺乏相应政策技术指导,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建立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绩效评估体系来提高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管效率,制定适宜的建设和运管策略,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得到高效稳定运营,是目前湖南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湖南省已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为研究对象,对湖南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对全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参数进行系统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湖南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绩效评价,综合系统分析与绩效评价结果,对湖南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为未来大规模推进湖南省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对全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参数进行系统分析。全省已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完成总投资81.64亿元,单位投资成本为1.08万元/吨,年单位运行成本为201.89元/吨。总设计处理规模74.35万吨/日,实际日处理规模33.76万吨/日,污水运行负荷率为45.4%,人均污水处理规模为0.20吨/人。总污水管网长度2611.91公里,人均管网长度7.01米/人。永州市的污水运行负荷率全省最高,达到68.02%;邵阳市污水运行负荷率全省最低,仅为1.29%。(2)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全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综合绩效分值排名前三的市州分别为岳阳市、长沙市、湘潭市。综合绩效分值排名最低的为邵阳市。(3)对全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改造,2)对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和升级,3)理顺运营管理体制,4)强化技术指导,5)推进专业运维,6)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张朝君[5](2020)在《湖南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深入推进的新阶段,“双一流”建设方案、“双万计划”等战略规划陆续出台,要想使上述目标顺利实现,从根本上离不开强有力的财力保障。湖南是我国高等教育大省,同时又是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中部省份,2016年湖南发布《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三五”规划》,要想在新的发展阶段迈向高等教育强省,任务复杂而艰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基本条件保障方面尤为关键。本文以财政分权、公共产品和人力资本理论为指导,基于湖南省2007-2018年的数据,从财政投入水平和结构两个方面展开纵向分析;再选取全国平均水平的数据展开横向分析。在投入水平视角,选取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总额及占GDP的比重、预算内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预算内高等教育生均投入进行分析,发现财政性经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一定优势,但是占GDP的比例不及全国平均水平、预算内生均财政投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在投入结构视角下,对财政预算安排中的教育事业费、基础建设费和科研经费进行分析,发现科研经费和基建投入波动较大且明显不足。最后,将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从投入总量和生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湖南中央部属高校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从总量和生均上与地方普通高校差距较大,但是这种差距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进步空间。研究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因素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规模、区域创新能力、财政分权政策和政府努力程度。为了验证这些因素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OLS回归等实证分析,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规模、区域创新能力和政府努力程度对财政投入呈正向影响,财政分权政策呈负向影响。为优化湖南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应促进高等院校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快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分担机制、完善评价积极机制、在思想上提高决策者的投入意愿等措施。

肖向荣[6](2019)在《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已进入了脱贫攻坚时期,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底线任务,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在金融扶贫工作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勇挑重任的担当,在对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和扶贫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给予大力支持。但同时,如何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实现金融扶贫的可持续性也是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工作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当前的金融扶贫现状出发,结合所处的环境,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自身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各种因素进行匹配系统分析,为金融扶贫拓展策略的提出做好准备;然后根据湖南省农村信用社的战略发展规划,借鉴其它银行金融扶贫的经验,以金融扶贫的可持续性和效益性作为定位,从差异化、成本控制、聚焦优势等方面制定金融扶贫业务的拓展策略;最后设计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拓展策略的实施步骤,同时为了保障策略的有效实施,从组织、人员、制度和系统等维度展开讨论,提出有效建议,并评价实施金融扶贫拓展策略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发现,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虽然面临成本高、管理难等问题,但可以运用本土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进一步探索,通过加强产品创新、资源整合、高效管理、风险防控等措施,提高金融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益性。

唐文婷[7](2019)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惠金融强调给社会所有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可负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各国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相对落后,农村经济主体面临融资难问题,制约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不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缺乏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金融增长成果很可能会被抵消的事实,人们认识到普惠金融发展在带来金融创新的同时,大量脆弱、经验不足的农户由于金融能力的明显不足,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容易发生被侵害的事件,使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则得以提出。基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做法,本文探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既探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因,也期望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各相关主体行为提供指导。文章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将农村金融消费者界定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使用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农户,他们具有融资难、金融能力不足和异质性等特征;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于保障农户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且其利益不因之而受损;其次,本文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有待完善,具体表现为法律空白、行为监管不力、金融机构不重视以及农户自我保护不足等;认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包含金融服务获取权、自主公平交易权和金融消费求偿权,目前来说,这些权益并没有得到完全实现。由于市场、政府(层级)和自组织(社群)是社会治理的三种权力,因此,本文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农户有限理性和自组织面临的困境方面分析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因,认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容易受损的一般原因在于金融机构与农户的主体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由政府推动的普惠金融发展也会存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的问题,并运用阿罗不可能定理说明政府无法设计一套完美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来实现农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利用多任务多阶段委托代理模型,说明普惠金融多政策目标下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行为偏差问题,这导致了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未能得到真实性执行;农户具有有限理性特征,农户自组织的农村资金互助社面临搭便车、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和社员异质性带来的利益诉求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社员作为农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实现。在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体有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农户本身。文章接着对这三大主体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和这些作用的实现状况、如何实现进行了探讨:(1)就政府的保护而言,利用博弈论说明行为监管能降低交易者机会主义行为的机率,为金融市场中交易双方选择长期合作行为创造必要条件,实现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以湖南省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运行为例,说明政府行为选择存在偏差,应完善监管而不是过度参与金融交易,并提出了以法制化作为行为监管的发展方向的观点。(2)就金融机构的保护而言,本文基于镶嵌理论,认为金融机构能通过信任培养、信息沟通和维权制度建立,实现网点业务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然而,金融机构建立物理网点及培养与农户之间信任关系的成本较高,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得以发展。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将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分为两类:一类是依赖实体门店的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能利用声誉机制和关联博弈实现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并以湖南省金融扶贫服务站为例进行证明;另一类是依靠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的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文章对其发展现状及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效应进行了总结。(3)在农户的自我保护方面,利用对湖南省农户的调研数据证明农户金融能力的提升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由于金融能力提升的长期性,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低收入弱势农户为获取金融服务而进行合作的组织机制,是农村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的重要形式。运用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认为农户制定奖惩规则、坚持封闭性原则和领袖人物存在,能克服“搭便车”行为,组织起来结成资金互助社来实现自身权益的保护。在资金互助社运营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异质性社员之间的关系,保证社员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收益,实现社员的共益权、自益权和救济权等金融消费者权益。最后,文章提出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包括应明确政府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职责,落实农村金融行为监管,提高普惠金融机构保护农村消费者权益的能力和主动性,以及增强农户自我保护意识和市场参与能力等建议。

曾东[8](2019)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湖南的经验证据:2006-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各国之间和企业之间经济交流加强,在充满竞争与合作的背景下有利的推动了经济发展与升级、技术革新与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竞争形式转变为知识与技术的竞争,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为依靠核心知识与技术来推动的知识型经济,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基地,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与经济发展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而湖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教育大省,经济发展处于中上水平,选取湖南省作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案例。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采取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教育综合指数法和偏离度分析法五种方法分析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及内在关联性、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和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偏离度,选取湖南省2006-2017年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数据作为本研究的样本基础。在分析与评价湖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及相关性、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水平和偏离度水平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高等教育与湖南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湖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的考察得出高等教育中平均每万人口大学生数量、教育财政支出和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量是整体经济发展格兰杰原因,毕业生数量、每万人口大学生数量、在校大学生数量、教育财政支出、高校数量的格兰杰原因,显示高等教育与湖南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整体上要大于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2)湖南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相关性分析。通过灰色关联方法对湖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分析得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系数较高的为平均每万人口大学生数量和GDP、人均GDP的关联系数,平均每万人口大学生人数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联系数,平均每万人口大学生数量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关联系数,教育财政支出和地区财政收入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7838、0.8304、0.8584、0.7946、0.7779。高校数量和固定资产投资、在校大学生人数和固定资产投资、毕业生数量和固定资产投资、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及地区财政收入的关联系数相较于其他指标关联系数较小,分别为0.4838、0.5198、0.5278、0.5121、0.5591。认为教育财政支出和平均每万人口大学生数量对提高财政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显着影响,高等教育相关指标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财政收入的影响则较弱。(3)湖南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得出近十二年湖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年均贡献率为0.4528%,相比全国平均水平0.531%稍低,并且相比全国水平波动性较大。湖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贡献额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42.75亿元到2017年的153.52亿元,说明高等教育对湖南省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4)湖南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偏离度。利用偏离度分析法分析了湖南省2006-2017年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偏离度显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差距逐渐减小,其中高校数量、在校大学生数量、毕业生数量、招生数量、教师数量的偏离度均为负数,说明其高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财政支出的偏离度为正数,说明其低于经济发展水平。

蔡颖[9](2019)在《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研究》文中指出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具有普及性、免费性、强制性等特点,是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全体国民的一个公共产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属于政府的职权范围,湖南省义务教育的发展存在诸多不均衡的现象,究其本源在于湖南省政府间义务教育的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不够完善。本文先对湖南省义务教育现有的法律依据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中国务院的相关规定以及湖南省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研究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本文运用数据统计的方式,结合湖南省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具体内容,在第二章节深入分析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存在的基本问题,湖南省义务教育支出责任的不合理之处。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湖南省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县级政府的事权过重,省级政府对于省域内义务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事权行使不到位,各级政府义务教育事权存在划分不合理的现象。另外,湖南省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中也存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存在明显差距,学校基础设施经费在城乡地区分配不平等,政府财政对于民办教育经费补助不到位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一,深化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结构,适当将县级政府的事权上调至省级政府,细化政府间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和民办义务教育的事权,同时合理分配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注重实现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法治化道路。其二,构建湖南省义务教育法律体系,完善湖南省义务教育的配套地方性法律法规,健全法律执行制度,制定事权及支出责任的法律化体系,完善义务教育事权划分争议纠纷解决机制。综上,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应当充分结合湖南省地域情况和经济发展现状,以进一步推定湖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基本目标,努力实现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的体系化法治化。

罗雪文[10](2019)在《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重要体现,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最为常见的基本经济形态,对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通过不同的激励措施和方式,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就全国整体范围来看,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仍然较弱,部分农村地区经济疲软无力,没有形成竞争力,“空壳村”、“空心村”较为普遍,劳动力流失严重,集体经济发展后劲缺失,基层组织建设乏力、凝聚力不强,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重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框架,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以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标杆,探讨我国进入新时代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对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梳理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总结回顾了我国建国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根据问卷调查的情况,对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第五部分选取了湖南省的三个典型村庄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并得出了相关启示;第六部分对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第七部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通过对湖南省10个市160个村庄的问卷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看出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普遍现状,即村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较单一、各村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2)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提出与揭示了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分别是集体资产的缺乏、组织管理的弱化、人才队伍的短缺、资本投入的不足。(3)立足湖南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推动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二是科学规范管理,完善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二、对湖南省财政经济运行状况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湖南省财政经济运行状况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均衡发展内涵的研究综述
        1.3.2 关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的综述
        1.3.3 关于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策建议的研究综述
        1.3.4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1.2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2.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2.2.3 教育公平理论
第3章 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测度
    3.1 数据来源
    3.2 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分析
        3.2.1 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现状分析
        3.2.2 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现状分析
        3.2.3 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现状分析
    3.3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测度方法与模型
        3.3.1 方法介绍
        3.3.2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总体评价体系构建
        3.3.3 泰尔指数计算模型
    3.4 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测度
        3.4.1 湖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总体测度
        3.4.2 基于泰尔指数的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状况测度
        3.4.3 讨论
第4章 制约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原因分析
    4.1 城市农村二元经济结构和体制的约束
    4.2 教师队伍的建设机制和对教师的保障政策不够完善
    4.3 教育经费投入欠充足与不够合理
    4.4 城乡义务教育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4.5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电子化程度较低
第5章 推进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
    5.1 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
    5.2 调整对待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的政策,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队伍建设
    5.3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对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
    5.4 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监督和评价的奖惩机制
    5.5 构建教育资源的电子化网络平台,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第6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2.1 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念及类型界定
    2.2 绩效管理内涵及构成要素
    2.3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2.3.1 激励理论
        2.3.2 绩效管理理论
        2.3.3 成本收益理论
    2.4 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理论机制分析
        2.4.1 绩效管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2.4.2 绩效管理对公共服务的作用机制
        2.4.3 绩效管理对社会管理的作用机制
    2.5 经开区相关理论基础
        2.5.1 增长极定理
        2.5.2 制度变迁理论
        2.5.3 企业家政府理论
    2.6 本文的理论构成体系
第3章 基于绩效管理视角的我国经开区发展进程
    3.1 我国经开区绩效发展的实践历程
        3.1.1 从西方化到本土化:经开区生成的内在逻辑
        3.1.2 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经开区发展的时期分野
    3.2 我国经开区的绩效管理政策梳理
        3.2.1 国家层面的经开区相关政策梳理
        3.2.2 湖南省相关政策梳理
    3.3 我国经开区绩效管理模式
        3.3.1 管委会主导的单一政府型
        3.3.2 管委会与开发总公司协同
        3.3.3 开发总公司为主
第4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研究设计
    4.1 总体设计与思路
    4.2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运用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的契合性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中的运用步骤
        4.2.3 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运用与经开区绩效管理创新研究
    4.3 问卷调查的实施
        4.3.1 样本的选择
        4.3.2 初测问卷的编制
        4.3.3 正式问卷的编制
        4.3.4 问卷发放
        4.3.5 信度与效度
    4.4 访谈的实施
        4.4.1 访谈方法
        4.4.2 访谈对象
        4.4.3 访谈提纲设计
        4.4.4 访谈资料处理
    4.5 量表的编制
        4.5.1 量表编制方法
        4.5.2 量表编制原则
        4.5.3 量表的修订
        4.5.4 量表内容
        4.5.5 量表发放与回收
        4.5.6 数据整理与录入
第5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湖南省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
    5.1 模型建构
        5.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5.1.2 确立最优指标集
        5.1.3 指标集的差序列运算
        5.1.4 计算灰色关联度,进行绩效排序
    5.2 指标体系建立
    5.3 数据收集与处理
    5.4 灰色关联度计算及绩效排序
第6章 湖南省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调查结果分析
    6.1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基本情况
        6.1.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6.1.2 科学设计考核方案
        6.1.3 以制度推进绩效管理规范化
        6.1.4 评估导向上民众本位
        6.1.5 评估对象上全面覆盖
        6.1.6 评估体系上科学分类
        6.1.7 结果运用上刚性有效
    6.2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问卷调查分析
        6.2.1 经开区问卷调查的样本选取与抽样方法
        6.2.2 领导量表调查情况分析
        6.2.3 中低层工作人员问卷样本情况分析
        6.2.4 居民问卷样本情况分析
        6.2.5 工作人员访谈情况分析
    6.3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成效与问题
        6.3.1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实施的成效
        6.3.2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
    6.4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4.1 面临的主要形势及问题
        6.4.2 原因分析
第7章 国内外先进开发区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7.1 适时推进转型:德国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7.2 打造资源洼地:加拿大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7.3 优化宏观布局:新加坡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7.4 政府推动就业:波兰经济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
    7.5 工业与投资并行:印度尼西亚经济特区发展经验借鉴
    7.6 立足高新产业:美国硅谷发展经验借鉴
    7.7 坚持技术推动: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发展经验借鉴
    7.8 国内外先进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总结
第8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创新发展路径
    8.1 深化经开区绩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激发经开区内在活力
        8.1.1 推进经开区绩效管理制度改革
        8.1.2 深化经开区“放管服”改革
    8.2 落实考评主体多元化机制,科学全面开展绩效考评工作
        8.2.1 切实引入公众作为经开区重要的考评主体之一
        8.2.2 重视绩效评估中第三方机构的重要作用
        8.2.3 加强绩效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绩效管理过程的严谨性
        8.2.4 实行跟踪反馈,明确不同主体的考评责任
    8.3 构建宏观评价体系,树立地区间标杆意识与竞争意识
        8.3.1 树立标杆意识
        8.3.2 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8.3.3 强化竞先效应
    8.4 重视考核结果与绩效环境建设,倒逼绩效管理良性循环
        8.4.1 实现绩效考核结果的多重挂钩
        8.4.2 健全绩效评估的监督机制与申诉机制
        8.4.3 提升绩效文化“软环境”,实现绩效管理全员化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本文的结论
    9.2 未来展望:多重困境与路径选择
        9.2.1 方向问题:目标定位与时代需求的双向耦合
        9.2.2 管理问题:治理自主权与监管有效性的双向平衡
        9.2.3 发展问题:注重区域协调平衡及推行分类指导政策
        9.2.4 环境问题:侧重国家统一规划与公民环境的融合
    9.3 本文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经开区绩效管理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 C:经开区绩效管理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 D:经开区绩效管理领导调查量表

(3)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学术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机械
        2.1.2 农业机械推广
    2.2 农机推广的相关理论
        2.2.1 农业创新扩散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2.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2.3 农机推广的理论框架
        2.3.1 农业机械推广理论来源构架
        2.3.2 组织化的农机推广框架模型
3 湖南省农机推广现状分析
    3.1 湖南农机推广既有成就
        3.1.1 农机拥有量及使用情况
        3.1.2 农机人力财力投入情况
    3.2 湖南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
        3.2.1 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
        3.2.2 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
        3.2.3 农机推广网络和服务建设亟待加强
        3.2.4 农机创新和成果转换机制乏力
        3.2.5 湖南各地区农机普及的差异性
    3.3 湖南省农机推广问题产生的根源
        3.3.1 多山和丘陵的地理位置的因素
        3.3.2 政府机构重视和扶持与否的因素
        3.3.3 研发销售和购买经费不足的因素
        3.3.4 农机推广和农村人才队伍的因素
4 国内外农机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4.1 国内农机推广经验
        4.1.1 台湾农机推广经验
        4.1.2 南方丘陵地区农机推广经验
        4.1.3 山东省农机推广经验
    4.2 国内农机推广的启示
        4.2.1 我国农机化水平呈现出不平衡性
        4.2.2 健全制度、因地制宜和可持续性
    4.3 发达国家农机推广的经验
        4.3.1 美国农机推广经验
        4.3.2 日本农机推广经验
    4.4 国外农机推广的启示
        4.4.1 农机推广被视为公益事业予以重视
        4.4.2 构建多元化的农机推广体系
        4.4.3 建立稳定的农机推广保障体制
        4.4.4 注重促进农村农业的长远发展
5 完善湖南省农机推广的政策与建议
    5.1 优化农机推广的政策环境
        5.1.1 健全法律保障
        5.1.2 加大资金投入
        5.1.3 落实既有政策
        5.1.4 深化政府公益性服务
    5.2 健全农机推广的运行机制
        5.2.1 构建务实长效的推广机制
        5.2.2 加强市场监管
    5.3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机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
        5.3.1 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5.3.2 加强农机推广培训
        5.3.3 构建农、科、教结合的农机教育培训体系
    5.4 优化农机化装备结构,调整区域布局
        5.4.1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机械区域布局
        5.4.2 不断改善农机性能和质量
        5.4.3 充分利用农机展览会的契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推广调查问卷
致谢

(4)湖南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水环境现状
        1.1.2 我国乡镇污水现状
        1.1.3 湖南省乡镇污水治理现状
    1.2 乡镇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1.2.1 国外乡镇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1.2.2 国内乡镇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1.3 污水处理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3.1 国外污水处理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3.2 国内污水处理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课题研究目的
        1.4.2 课题研究内容
        1.4.3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
        1.4.4 课题创新点
第2章 湖南省已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资料收集
        2.1.2 现场调查
        2.1.3 专家咨询
    2.2 绩效评估方法
    2.3 全省总体情况
        2.3.1 工艺分布
        2.3.2 处理规模
        2.3.3 管网建设
        2.3.4 污水运行负荷率
        2.3.5 出水水质
        2.3.6 经济分析
    2.4 岳阳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分析
        2.4.1 处理规模
        2.4.2 管网建设
        2.4.3 污水运行负荷率
        2.4.4 出水水质
        2.4.5 经济分析
    2.5 常德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分析
        2.5.1 处理规模
        2.5.2 管网建设
        2.5.3 污水运行负荷率
        2.5.4 出水水质
        2.5.5 经济分析
    2.6 益阳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分析
        2.6.1 处理规模
        2.6.2 管网建设
        2.6.3 污水运行负荷率
        2.6.4 出水水质
        2.6.5 经济分析
    2.7 望城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分析
        2.7.1 处理规模
        2.7.2 管网建设
        2.7.3 出水水质
        2.7.4 污水运行负荷率
        2.7.5 经济分析
第3章 湖南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评估
    3.1 评估指标及其权重
    3.2 评估模型及其方法
        3.2.1 指标层次选择
        3.2.2 构建评估模型
        3.2.3 构建判断矩阵
    3.3 评估结果
        3.3.1 一致性检验
        3.3.2 计算最终权重
        3.3.3 计算绩效综合分值
    3.4 评价结果分析
    3.5 湖南省乡镇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策略探讨
        3.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5.2 管理策略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湖南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财政投入为保障
        (2) 湖南省高等教育新发展更需要强有力的财政投入保障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界定
        2.1.1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
        2.1.2 地方普通高等教育
    2.2 理论基础
        2.2.1 财政分权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湖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现状
    3.1 湖南省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3.1.1 院校数量
        3.1.2 在校生人数
        3.1.3 专职教师数
    3.2 湖南省地方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分析
        3.2.1 湖南省地方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总额
        3.2.2 湖南省地方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
        3.2.3 湖南省地方普通高等教育预算内财政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3.2.4 湖南省地方普通高等教育预算内生均财政投入变化情况
    3.3 湖南省地方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结构分析
        3.3.1 湖南省地方普通高等教育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情况
        3.3.2 湖南省地方普通高等教育预算内基础建设经费情况
        3.3.3 湖南省地方普通高等教育预算内科研经费情况
    3.4 地方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比较分析
        3.4.1 相关指标的选取原则
        3.4.2 投入水平的比较
        3.4.3 投入结构的比较
    3.5 地方高校与中央部属高校预算内财政投入比较分析
        3.5.1 湖南省地方普通高校与中央部属高校预算内财政投入比较分析
        3.5.2 地方普通高校与中央部属高校预算内财政投入对比分析
第四章 湖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影响湖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因素
        4.1.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4.1.2 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
        4.1.3 区域创新能力
        4.1.4 财政分权政策
        4.1.5 政府投入努力程度
    4.2 湖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研究假设及研究设计
        4.2.2 实证检验
        4.2.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湖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仍需加强
        5.1.2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有正向影响
        5.1.3 高等教育规模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呈正向影响
        5.1.4 区域创新能力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呈正向影响
        5.1.5 财政分权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呈负向影响
        5.1.6 政府努力程度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呈正向影响
    5.2 优化湖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政策建议
        5.2.1 促进高等院校与区域经济合作
        5.2.2 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分担机制
        5.2.3 完善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评价激励机制
        5.2.4 提高决策者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意愿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6)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2.1 理论基础
        1.2.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环境分析
    2.1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概况
        2.1.1 发展历程
        2.1.2 组织结构与人员队伍
        2.1.3 业务经营情况
    2.2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外部环境分析
        2.2.1 宏观环境
        2.2.2 行业环境
    2.3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内部环境分析
        2.3.1 金融扶贫概况
        2.3.2 存在的问题
    2.4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SWOT分析
        2.4.1 优势
        2.4.2 劣势
        2.4.3 机会
        2.4.4 威胁
        2.4.5 SWOT分析结果
第3章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策略制定
    3.1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策略制定基础
        3.1.1 发展战略和目标
        3.1.2 其它银行典型案例
        3.1.3 策略定位
    3.2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差异化策略
        3.2.1 职能差异
        3.2.2 客户差异
    3.3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产品创新策略
        3.3.1 创新途径
        3.3.2 担保机制
    3.4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成本管理策略
        3.4.1 筹资成本管理
        3.4.2 运营成本管理
        3.4.3 资金损失成本管理
第4章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策略实施
    4.1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策略实施步骤
    4.2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策略实施保障
        4.2.1 组织保障
        4.2.2 人员保障
        4.2.3 制度保障
        4.2.4 系统保障
    4.3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策略实施效果
        4.3.1 经济效益
        4.3.2 社会效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篇章结构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2.1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
        2.1.1 农村金融消费者概念及特点
        2.1.2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含义
        2.1.3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内容
    2.2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行为经济学理论
        2.2.3 金融发展权理论
        2.2.4 行为监管理论
    2.3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第3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
        3.1.1 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章
        3.1.2 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部门
        3.1.3 金融机构及行业协会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3.1.4 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自我保护
    3.2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实现情况
        3.2.1 金融服务获取权的实现情况
        3.2.2 自主公平交易权的实现情况
        3.2.3 求偿权的实现情况
第4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分析
    4.1 市场失灵与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4.1.1 主体地位不平等影响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4.1.2 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4.2 政府失灵与政府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4.2.1 政府推动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4.2.2 普惠金融政策安排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4.2.3 政府行为偏差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4.3 有限理性、自组织的困境与农村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
        4.3.1 农户的有限理性特征影响其自我保护的能力
        4.3.2 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困境影响农户权益实现
        4.3.3 农村资金互助社中成员利益诉求差异影响权益保护
    4.4 小结
第5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政府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5.1 政府保护:对金融市场的行为监管
        5.1.1 金融行为监管是金融机构与农户公平交易的前提条件
        5.1.2 金融行为监管促进交易双方地位的实质平等
    5.2 案例分析: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中的行为监管
        5.2.1 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运行情况
        5.2.2 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中政府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困境
    5.3 行为监管的实现:金融监管法制化
第6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6.1 普惠金融机构网点业务开展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6.2 无网点银行业务发展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6.2.1 无网点银行业务发展情况
        6.2.2 依托实体门店的无网点银行业务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6.2.3 依托移动设备的无网点银行业务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6.3 案例分析:金融扶贫服务站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6.3.1 金融扶贫服务站的设置及其运作情况
        6.3.2 金融扶贫服务站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效应
        6.3.3 金融扶贫服务站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6.4 小结
第7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自我保护
    7.1 单个农户金融能力的提升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7.1.1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7.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7.2 农户参与农村资金互助社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7.2.1 农村资金互助社建立条件与农户的金融服务获取权
        7.2.2 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营中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实现
        7.2.3 结论
第8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8.1 明确政府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职责,落实农村金融行为监管
        8.1.1 建立健全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体系
        8.1.2 完善农村金融行为监管部门和制度
        8.1.3 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支持
    8.2 提高金融机构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能力和主动性
    8.3 增强农户自我保护意识和金融市场参与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8)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湖南的经验证据:2006-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文献述评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1.8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人力资本理论
    2.2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 后发优势理论
    2.4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第3章 湖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现状
    3.1 湖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3.2 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
第4章 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1 格兰杰因果检验
    4.2 数据来源
    4.3 趋势分析
    4.4 单位根检验
    4.5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第5章 湖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5.1 灰色关联分析法
    5.2 指标选取
    5.3 数据来源
    5.4 结果
第6章 湖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6.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
    6.2 高等教育综合指数法
    6.3 结果
第7章 湖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分析
    7.1 偏离度分析法
    7.2 结果
第8章 结论
第9章 建议
    9.1 发挥政府在高等教育调整中的引导作用
        9.1.1 以知识和人才为着力点加快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的转型
        9.1.2 加强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和学科建设的引导职能
        9.1.3 引进多方面的投资进入高等教育领域
        9.1.4 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
    9.2 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9.2.1 以服务市场为导向转变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9.2.2 注重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和协调性
        9.2.3 转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结构
        9.2.4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校企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致谢

(9)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我国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现行规定
    第一节 我国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法律规定
        一、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宪法》依据
        二、《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规定
        三、《预算法》对义务教育事权的财政预算保障
    第二节 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规定
        一、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规定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规定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控辍保学”事权划分的规定
        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事权划分的规定
    第三节 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规定
        一、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地方性法规
        二、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地方规范性文件
第二章 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划分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政府的义务教育事权过重
        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事权划分不够具体
        三、农村义务教育事权划分过于原则化
        四、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府间事权不明确
    第二节 湖南省义务教育支出责任划分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不平衡
        二、各级财政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的经费支出不合理
        三、政府财政对民办教育教育经费补助不够
第三章 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完善
    第一节 完善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具体划分
        一、深化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事权及支出责任
        二、明确随迁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
        三、细化民办义务教育的事权及支出责任
        四、合理分配政府间义务教育的财政资金
    第二节 完善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法律体系
        一、完善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地方性法规
        二、健全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的执法制度
        三、建立和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律规范
        四、明确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划分争议解决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述评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的概念界定
        2.1.1 集体经济
        2.1.2 农村集体经济
        2.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2.2 相关的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合作经济理论
        2.2.3 共享经济理论
第3章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3.1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集体经济
        3.1.1 农业合作化时期(1951-1958 年)
        3.1.2 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 年)
    3.2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集体经济
        3.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统分结合”时期(1978—1992 年)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形式多样化时期(1992 年—至今)
第4章 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4.1 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4.1.1 湖南省农村地区经济概况
        4.1.2 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
    4.2 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卷调查分析
        4.2.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4.2.2 被调查村庄的基本情况
        4.2.3 被调查村庄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
    4.3 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4.3.1 改革创新,转换机制增活力
        4.3.2 扶持引导,综合施策聚合力
        4.3.3 注重长效,建立健全发展机制
    4.4 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小结
第5章 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5.1 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
        5.1.1 主要做法
        5.1.2 发展成效
    5.2 宁乡县大成桥镇鹊山村
        5.2.1 主要做法
        5.2.2 发展成效
    5.3 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
        5.3.1 主要做法
        5.3.2 发展成效
    5.4 启示
第6章 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6.1 集体资产的缺乏
    6.2 组织管理的弱化
    6.3 人才队伍的短缺
    6.4 资本投入的不足
第7章 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1.1 积极发展服务经济
        7.1.2 大力发展资源经济
        7.1.3 突出发展物业经济
        7.1.4 创新发展合作经济
    7.2 科学规范管理,完善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
        7.2.1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7.2.2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7.2.3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7.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7.3.1 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
        7.3.2 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
        7.3.3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7.4 加大扶持力度,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7.4.1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7.4.2 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
        7.4.3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7.4.4 加强社会帮扶力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湖南省村庄集体经济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对湖南省财政经济运行状况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D]. 谢雨珊. 湘潭大学, 2020(02)
  • [2]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D]. 喻修远. 湘潭大学, 2020(02)
  • [3]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D]. 唐绪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湖南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研究[D]. 王畅. 湖南大学, 2020(08)
  • [5]湖南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朝君.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6]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业务拓展策略研究[D]. 肖向荣. 湖南大学, 2019(01)
  • [7]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 唐文婷. 湖南农业大学, 2019(12)
  • [8]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湖南的经验证据:2006-2017[D]. 曾东.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2)
  • [9]湖南省义务教育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研究[D]. 蔡颖.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罗雪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湖南省财政经济运行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