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一词的知识和经验

“荒漠化”一词的知识和经验

一、对“荒漠化”一词的认识和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董硕,阿拉木萨,马群,刘志民[1](2021)在《丛枝菌根真菌在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及应用潜力》文中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是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能与绝大部分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其共生体系在生态环境建设和荒漠化防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丛枝菌根真菌能够增加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的抗旱、耐盐碱、抗病以及重金属耐性,提高植物对胁迫环境的适应性。从丛枝菌根真菌的植物生理学作用、对荒漠化地区植物群落的影响、在荒漠化地区的实践应用等角度,探讨了丛枝菌根真菌在荒漠化地区的重要性及应用潜力,以期为荒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新思路。

柳红霞[2](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榆林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的实现与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地离不开高中地理教学的完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悄然而至与稳步向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于地理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运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辅助高中地理教学,不仅对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情意领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更能促进学生对家乡发展的深入认识,产生爱家、爱乡、爱国的家国情怀与为家、为国奉献自我的精神。目前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还未形成体系,因而深入探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应用,不仅能够促进“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的达成和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地,并能丰富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指向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的理论成果,同时,可为榆林地区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榆林地区部分高中学生及典型性的乡土地理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榆林地区3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基于调查结果阐述了榆林市高中乡土地理课程开设情况、教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情况、学生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态度、学生对家乡的关注情况与建设家乡的意愿、学生对家乡地理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对乡土地理与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进行交叉分析,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性、生活性、实践性、客观性及实用性等开发原则,以国家教育目的和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的开发流程,及在核心素养指导下设计乡土案例、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素材库及开发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策略,并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梳理可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榆林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同时提出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课堂导入、实例论证及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应用策略,并提出应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选取“荒漠化的防治”和“能源资源的开发”两节内容为载体,进行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课例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发现榆林市学生对于家乡的认知、情感以及未来建设家乡的行动意向都亟待提升;2.开发榆林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并将其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3.榆林市具有丰富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可供开发与应用。

王彬彬[3](2021)在《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中地理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理念,强调学生关注当代地方、国家和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而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将学生与生活相联系,时事热点以其时效性与综合性成为地理学科常学常新、永葆活力的内在动力,也不断发挥地理学科的现实应用价值。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是审视时事热点应用视角和效度的重要体现,因此,探寻高中地理学科与时事热点的联系性以及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中如何发挥其内在优势成为主要问题。本文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期刊文章、地理教学专着和课程标准等文献进行分析,从研究成果数量和内容两个方面梳理了地理教学中时事热点应用的研究现状。以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及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为研究内容,遴选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教学案例为研究资料,运用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分析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并在分析18个教学案例和设计5个教学案例以及实施1个教学案例过程中获得启发。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以选择性必修2为例,结合课程标准9条内容要求和教材11节内容,从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关联性视角分析得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时事热点内容联系表和基于教材的时事热点体现表以及时事热点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表。二是设计5个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教学案例,分别是“闽宁协作视角下的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的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毛乌素沙地在陕西版图消失背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流域协作开发与保护”。三是提出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策略分别是立足课程标准选定时事热点主题、结合教材编排解构知识结构、优化时事热点创设教学情境和基于深度融合生成案例主线;教学环节安排的设计策略分别是呈现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案例教学目标、巧用时事热点生活特性开展多样化课堂活动、整合乡土时事热点资源布置研究性课外任务和深挖时事热点育人功能策应多维度教学评价。

丁继昭[4](2021)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文中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着学科本质特征,要求我们深化学科理解、响应学科大观念要求,通过对学科的深度研究来推进课程与教学,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过程。“物质能量传输”作为自然地理学科的一个视点(焦点),可以为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提供发展路向指引。系统构建并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把握丰富、庞杂且主线索常常内隐的高中自然地理内容,相当于明确了一个能够使之结构化的大观念。然而,当前对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高中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性并未充分关注。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思路,本研究主要聚焦三个核心问题:物质能量传输蕴含了什么样的地理学科视角?如何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有何指向性要求?致力于达成构建学科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探讨教学指向三大目标。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系统探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引。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寻觅视点”“构建视角”和“确立视角”三方面内容。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找寻地理学科中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明晰其概念内涵及对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积极意义。第二,具体主要从地理学家普遍较为关注物质能量传输的“流”空间背景,物质能量传输中的具体过程序列,物质能量传输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状况和物质能量传输的整体功能表现等方面,沿着“空间背景→过程序列→重要特点→功能表现”的思路逐步递进、延展,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基本框架、维度构成和内容要点。第三,根据专家意见修正并确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主要包括: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和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等5个子视角,地理物质流视角、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入基础和关注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相互表达等12个内容要点。应用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探讨教学指向性要求”两方面。第一,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结合课程组织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具体分析”,构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分析课程标准和分析具体课程内容等。首先,以“物质能量传输”为大观念,基于该组织中心派生出:从“自然地理环境和外界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到“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再到“自然地理环境对物质能量传输过程的综合响应”三个“大单元”,最终落脚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从“大观念”到“大单元”是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一条“明线”,和“阐明人地关系”课程内容组织“暗线”一同搭建起了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其核心要素为:一个“大观念”、三个“大单元”、一条“暗线”、一条“明线”和一个“落脚点”。其次,针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明确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所对应的课程内容侧重点。再次,总体分析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大观念视野下围绕物质能量传输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基本交集状况。最后,基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之间的科学演进关系及其整合机制,结合知识、能力、思维(视角)和价值观念等课程组织要素,主要从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视角和地理价值观等方面,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来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中的“逻辑链”,明晰地理学科能力解构中的“核心项”,捕捉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第二,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针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提出指向性要求,引导教学预期、体现学科本质,同时,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既有教学案例,依据“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思路,阐述教学指向的实践应用。具体来说,第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把直观看到的事物抽象归纳为相应层次的地理物质能量;(2)引导学生运用学科逻辑建构起基本的物质能量概念体系;(3)引导学生运用动态视角从事物联系中认识物质能量“流”。第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过程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基础,明确地理过程思维起点;(2)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作用主体,把握地理过程思维中项;(3)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输出结果,抵达地理过程思维终点。第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及早提示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关系,做好教学铺垫;(2)着重关照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双过程,察觉教学盲区。第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地域差异时充分关注其地理过程本源;(2)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过程时注重比较其地域差异特点。第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以组合思维把握要素和地域,认识空间结构;(2)引导学生以整体观念统筹多地理过程,理解整体功能。

哈斯,盖志毅[5](2021)在《基于政策过程的我国荒漠化治理研究述评》文中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被确立为一项全球性议题以来,荒漠化治理就从地方行为上升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性政策话语。荒漠化是一个复杂的土地退化过程,一直以来学者们的重点是基于物理、化学和生物视角的水土保持与土地退化防治研究,而政策层面的研究较为少见。围绕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过程中呈现出的政策稳定和政策变迁两种取向,发现政府政策工具的运用和选择是荒漠化治理最为根本的因素,二者体现出政策过程的嵌入对荒漠化治理政策稳定性、连续性、完备性带来的影响特征。现有的政策研究经验对我国荒漠化治理的规律性认识有一定启发意义,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荒漠化治理要着眼于政策工具的创新,构建基于专家参与和科技创新的治理格局。

林璐梦[6](2020)在《《农林学科英语》(第2、4、6、8单元)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告以“新工科英语系列教材”之《农林学科英语》一书的第2、4、6、8单元为汉译对象,基于该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翻译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总结。《农林学科英语》内容涵盖生态系统、农林业、化学、地理等多方面知识,属科技文本。本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反复修改译文后总结了如下五大常见问题:一,词义选择不当。普通词汇和专业词汇的处理都需依靠语境,选择最为恰当的译法;二,囿于原文。译者从词性、主语、语序、长句四个角度讨论在长句遍布的科技文中,如何打破框架的束缚,形成准确且流畅的译文;三,信息误读。误读源自译者对源文理解上的不充分,自然导致错译;四,表达问题。译者从语言组织、标点符号等角度分析了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调整修改,使译文达到一定程度上的信达雅效果;五,文体风格偏差。科普类文本的科学性是全文的基调,翻译时务必注意语句语气的处理,遵循正式文本的特点,避免译者的主观发挥。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学习并积累了不少农林生态的基础知识与相应英语表达,了解了这一类文本在词汇、语句、语气等方面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语言能力与查询能力。此外,本次翻译是译者对农林类文本汉译的一个小小补充,也提供了部分英语表达的译法,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领域的翻译提供借鉴。

梁娇祝[7](2020)在《汉字字源、汉语词源视域下的中学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汉字创造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字一图”特性,地理是一门离不开图的学科,故汉字、词语与地理均有“图”的共性,可将二者联系作为一种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使用。本文对此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步骤与方法、应用原则和策略等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出本文的核心概念有:汉字字源、汉语词源、汉字字源和汉语词源视域下的地理课程资源。进一步概括研究内容及其框架,选择指导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即学习动机理论、记忆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字源学理论与词源学理论。第二章,主要探讨该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和拆分解读开发法,再选择一些初、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地理概念和重要地名,从地理教学出发进行字源、词源和地理解释,并附上古代汉字字形和地理事物图像,开发出中学地理字源和词源课程资源库。第三章,探讨资源库的应用意义、基本原则和应用策略。字源和词源作为课程资源具有独特性,运用到教学中能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提高答题的书写正确率。为寻求有效的应用原则和策略,应在教学设计中进行实践,在行动中验证、改进研究。第四章,对开发结果进行实证研究。在中学利用研究成果进行授课后,对学生和听课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总的来看,师生对本课程资源的接受度较好,达到预期效果,但在使用的必要性上存在一定争议。第五章,精要概括结论,反思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展望后续深入研究的方向与路径。

杨迪[8](2019)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问题动态参考》文献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为更好履行各涉林公约的职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注各公约的最新动态,并不定期出版《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问题动态参考》。该翻译报告便是基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问题动态参考》文献翻译实践项目所撰写。该实践项目为英汉翻译项目,翻译内容要内容为各涉林公约缔约国在履行公约职责过程中所做的年度报告、执行概要和最新进展等,项目成果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内部参考刊物,即《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问题动态参考》,其中涉及大量林业和生态的专业背景知识,对译者学习相关领域知识具有促进作用。此翻译实践报告正文部分约为1.5万字,总体可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对实践报告内容做了简单概括。第二部分为项目简介,主要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目标及项目意义。第三部分总结了译者的项目实施方案,主要从译前准备、译中实施及译后审校三方面进行阐述。其中译前准备包括原文文本分析、确定总体翻译策略、专业背景知识的补充以及选择翻译辅助工具。第四部分则为译者结合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实例,从词汇、句子及语篇三个层面,探讨译者为达到原文译文等效目的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包括词义选择、词性转换、语序调整等翻译策略。最后一部分则为该翻译实践报告的总结部分,阐述了译者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或翻译的不足之处,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体会。

林婷[9](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犹如生态环境对于生命体的价值维度一样,党内政治生态对于党的政治发展、党组织的有序运行和党员的政治实践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是党执政文明的体现,也是国家政治进步的要件。在新时代的历史时空领域下,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面临着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治理取得阶段性胜利格局下成就与问题并存以及国际与国内形势变化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境遇。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时代任务,既巩固现有已取得的成果,防止老问题的“死灰复燃”,又进一步辨识新问题,从根源上寻求有效的治理路径和方法,破解党内政治生态治理难题,是当前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目标下,党的建设必须予以审慎思考和着力解决的一个时代问题。在开创党内政治生态治理“全面升级”新局面的目标导向下,研究从理论解析、思想溯源、历史梳理、现实分析、问题呈现、归因解读、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在学理分析上,对党内政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党内政治生态的价值标准。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党内政治生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源流,厚实党内政治生态的思想基础,并研究国外政党治理党内政治生态的文明成果予以借鉴。在实践追索上,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梳理了建党以来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发展轨迹,提炼有益的历史经验。基于党内政治生态的现实基础,在以案例分析为现实依据的前提下,揭示了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中存在价值观念系统“个别退化”、环域系统“局部污染”、生命系统“亚健康”和权力系统“部分失衡”等突出问题。且从根源上剖析了这些问题是思想因素、制度因素和相关外部因素共同使然,进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方案。研究立足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既注重从党内政治生态生成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上的建构,又注重从党内政治生态的现实考察进行实践上的探索,致力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工程的有效推进需要从治理对策的设计思路上寻求突破。形成“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结合的治理路径、“修复重构”与“净化优化”并行的治理手段、“阶段整治”与“长期治理”联合的治理机制、“主体治理”与“客体治理”贯串的治理方式相结合、相统一的综合治理思路。在具体的实施上需要在坚持“思想治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的总基调下遵循系统思维,多措并举,向目标发力。通过加强党内思想文化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形成良好的作风氛围,促进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通过强化党内体制制度建设,增强党执政体系的适应性和包容性,保障党内政治生态的稳定性,保证党内政治生态平衡有序;以提高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能力和健全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机制为“双重引擎”,确保为党内政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最终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海晏河清”的理想境界。

黄小兰[10](2019)在《高中区域地理课堂教学逻辑合理性评价 ——基于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视角》文中提出教学逻辑合理与否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地理必修课程的“教学提示”中明确提出教学内容的组织线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地理学科逻辑的关注。此外,尽管在地理教学设计或评课中,教师会将教学逻辑是否清晰、合理作为重要的依据和标准,但对于合理的教学逻辑是怎样的却往往缺乏系统、具体的认识。因此,探究地理教学逻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性之一,区域地理学被视为地理学的正统学科。而区域认知素养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都可以在认知区域的过程中得到落实。因此,本研究尝试从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视角,评价当前高中区域地理课堂教学逻辑的合理性,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本研究共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阐明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明确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界定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教学逻辑、高中区域地理课堂教学逻辑、高中区域地理课堂教学逻辑合理性和区域认知素养,并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逻辑学理论、首要教学原理、教学评价与测量理论、区域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以及高中“区域发展”教学的一般模式。第三部分: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视角的区域地理课堂教学逻辑合理性评价量表。第四部分:通过课堂观察法,运用构建的评价量表对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课例进行评价分析,发现以下主要问题:区域学习目标设计不够合理、缺乏区域发展地理背景铺垫、区域定位内容和思维引导有待完善、区域特征停留表层或过于抽象、区域差异和联系分析逻辑性弱、区域发展规划思维引导不到位、未合理创设新情境考验方法迁移、教学材料类型或尺度搭配不当、忽视区域认知思维方法系统归纳、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观念的提升还需加强。第五部分:针对研究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高中区域地理课堂教学逻辑问题的改进建议:合理设计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适当铺垫区域背景,充实学生经验基础;完善区域定位内容,关注学生思维培养;抓住区域特征本质,分析过程循序渐进;关注区域差异和联系,落实分析思维引导;因地制宜规划区域发展,完善学生思维过程;创设新的区域发展情境,锻炼学生方法迁移;合理搭配具象抽象材料,兼顾不同空间尺度;注重区域认知方法总结,巩固学生思维模式;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强化能力和观念培养。第六部分:总结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和创新之处,反思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对“荒漠化”一词的认识和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荒漠化”一词的认识和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丛枝菌根真菌在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及应用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AMF的植物生理学作用
    1.1 促进植物营养元素吸收
    1.2 增强植物抗旱性
    1.3 提高植物耐盐碱性
    1.4 提高植物抗病性
    1.5 提高植物对重金属耐受性
2 AMF对荒漠化地区植物群落的影响
    2.1 调节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2.2 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被恢复
3 AMF在荒漠化地区的实践应用
    3.1 AMF有效提高了沙地造林的效率
    3.2 AMF有效促进了荒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进程
    3.3 AMF可有效增加荒漠化地区产业开发的经济效益
4 展望

(2)核心素养视域下榆林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养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乡土地理
        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五、地理核心素养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
        三、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
第三章 榆林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概述
    第一节 榆林市地理概况
    第二节 榆林市乡土资源分类
        一、自然类
        二、人文类
    第三节 榆林市乡土地理资源特征
        一、榆林市自然地理资源特征
        二、榆林市人文地理资源特征
第四章 榆林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一、设计背景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方法与对象
        四、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榆林市高中乡土地理开设情况
        二、教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情况
        三、学生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态度
        四、学生对家乡的关注情况与建设家乡的意愿
        五、学生对家乡地理知识的了解情况
        六、乡土地理与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交叉分析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程度不够
        二、学生的乡土意识不强
        三、学生对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充满兴趣,却很少开展
        四、学生对家乡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榆林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选取与开发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选取原则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流程
        三、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策略
    第二节 核心素养视域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教材的整合
第六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榆林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
    第一节 核心素养视域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课堂导入
        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实例论证
        三、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第二节 核心素养视域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一、课前——积极组织和参与相关学习活动
        二、课中——确保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
        三、课后——建立多元有效评价反馈机制
    第三节 核心素养视域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案例
        一、荒漠化的防治——以毛乌素沙漠为例
        二、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榆林市为例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三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榆林市高中生乡土资源认知与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
致谢
个人简历

(3)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2.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3.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二)概念界定
二、时事热点与选择性必修2 内容的关联性分析
    (一)时事热点与课程标准的关联分析
    (二)时事热点与教材内容的关联分析
    (三)时事热点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三、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组成说明
        1.案例来源与遴选
        2.案例分析的目的
        3.案例分析的视角
        4.案例分析的方法
    (二)案例分析过程
        1.案例来源说明
        2.案例分析过程
    (三)案例分析启示
        1.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
        2.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的融合视角
        3.时事热点与地理活动的结合方式
        4.时事热点与教学评价的联结手段
四、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
    (一)案例设计的依据
        1.依据课程标准与教材
        2.依据时事热点的特性
        3.依据BOPPPS教学模型
    (三)案例设计的呈现
        1.闽宁协作视角下的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2.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的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
        3.毛乌素沙地在陕西版图消失背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4.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流域协作开发与保护
    (四)案例设计的分析
        1.案例中教学目标设计分析
        2.案例中时事热点选择分析
        3.案例中时事热点应用分析
        4.案例中课堂总结设计分析
五、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实施
    (一)案例实施过程
        1.实施准备
        2.实施过程
        3.实施评价
    (二)案例实施启示
        1.丰富融合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的手段
        2.设计结合时事热点与内容线索的学案
        3.充分预设时事热点中开放问题的生成
        4.注重挖掘时事热点中深层思想的体现
六、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
    (一)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策略
        1.立足课标选定时事热点主题
        2.结合教材编排解构知识结构
        3.优化时事热点创设教学情境
        4.基于深度融合生成案例主线
    (二)教学环节安排的设计策略
        1.呈现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案例教学目标
        2.巧用时事热点生活特性开展多样化课堂活动
        3.整合乡土时事热点资源布置研究性课外任务
        4.深挖时事热点育人功能策应多维度教学评价
七、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1.分析得出时事热点与选择性必修2 内容的关联性
        2.设计5 个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
        3.提出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2020 年上半年主要时事热点汇总表
附录2 时事热点与选择性必修2 内容联系性分析
附录3 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的案例分析汇总表
附录4 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致谢

(4)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深化课程改革需要回归到扎实的学科本体研究
        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
        三、关注物质能量传输具有地理学科大观念的意蕴
        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需要深究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范围
        二、高中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综述
        三、关于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研究综述
    第二节 高中课程与教学对物质能量传输的研究综述
        一、课程理解时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二、教学实施中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第三章 地理大观念视野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寻找具有课程与教学意义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
        一、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自上而下梳理学科组织体系
        二、洞察地理学科研究中的物质能量传输内在视点
        三、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 围绕学科视点初步构建地理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统一关系视角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的初步确立
第四章 基于专家认同度调查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确立
    第一节 专家意见咨询问卷设计与改进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改进
    第二节 专家意见咨询与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过程
        二、结果分析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分析
    第一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总体把握
        一、搭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
        二、把握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三、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交集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具体分析
        一、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逻辑链”
        二、明晰地理学科能力中的“核心项”
        三、关注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
        四、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
第六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
    第一节 大观念视野下从学科本体到教学指向性要求的逻辑进路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专家咨询问卷试用版
    附录二:专家咨询问卷正式版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基于政策过程的我国荒漠化治理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溯本清源:政策过程与荒漠化治理的内涵与外延
    2.1 公共政策与政策过程
    2.2 荒漠化与荒漠化治理
3 政策稳定与政策变迁:荒漠化治理研究的两种取向
    3.1 政策稳定视角下的荒漠化治理
    3.2 政策变迁视角下的荒漠化治理
4 政策工具创新:走向“技治”的荒漠化治理
5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6)《农林学科英语》(第2、4、6、8单元)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 项目简介
    1.2 项目意义
    1.3 项目要求
第二章 项目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文本分析
        2.1.2 资料准备
        2.1.3 农林相关内容习得
    2.2 译中工作
        2.2.1 术语表建立
        2.2.2 质量与进度控制
        2.2.3 交流与反馈
    2.3 译后总结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词义选择不当
        3.1.1 专业词汇
        3.1.2 普通词汇
    3.2 囿于原文
        3.2.1 囿于词性
        3.2.2 囿于主语
        3.2.3 囿于语序
        3.2.4 囿于长句
    3.3 信息误读
    3.4 表达问题
        3.4.1 标点使用欠妥
        3.4.2 语言表而不达
    3.5 文风偏差
第四章 实践总结
    4.1 科技翻译角度
    4.2 语言基础角度
    4.3 检索能力角度
参考文献
附录A:术语表
附录B:原文和译文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汉字字源、汉语词源视域下的中学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学地理课程中汉字字源和汉语词源的开发
    第一节 开发策略与方法
        一、“汉字文化-地理教学”融合策略
        二、拆分解读开发法
    第二节 中学地理汉字字源和汉语词源资源库的构建
        一、资源库分类
        二、资源库框架
        三、资源库举隅
第三章 汉字字源和汉语词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应用意义
        一、易吸引学生
        二、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
        三、提高书写正确率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原则的探索
        二、优化的原则
    第三节 应用策略
        一、不同课型的应用策略
        二、不同教学环节的应用策略
第四章 中学地理课程中汉字字源和汉语词源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实证研究的设计
        一、实证目的和方法
        二、实证时间和地点
        三、实证对象分析
        四、问卷设计分析
    第二节 实证结果的分析
        一、信息统计与分析
        二、小结
第五章 成果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成果
        一、开发中学地理汉字字源和汉语词源课程资源库
        二、提出地理汉字字源和汉语词源资源库应用原则
        三、应用地理汉字字源和汉语词源资源库教学的策略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一、专业性亟待商榷
        二、资源库内容亟需扩展
        三、外来词词源有待开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问题动态参考》文献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项目简介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目标
    2.3 项目意义
3. 项目实施方案
    3.1 译前准备
        3.1.1 原文文本分析
        3.1.2 总体翻译策略
        3.1.3 背景知识补充
        3.1.4 翻译辅助工具
    3.2 译中实施
    3.3 译后审校
4. 案例分析
    4.1 词汇翻译
        4.1.1 词义跨级
        4.1.2 词性转化
    4.2 句子翻译
        4.2.1 语序调整
        4.2.2 语态处理
    4.3 语篇翻译
        4.3.1 使用语篇内在逻辑
        4.3.2 重复主语
        4.3.3 调整句序
5. 翻译实践总结
    5.1 经验与体会
    5.2 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术语表
附录2. 原文译文对照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核心概念阐述
    四、研究现状与简要评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党内政治生态的相关问题
        一、党内政治生态的结构体系
        二、党内政治生态的功能特性
        三、党内政治生态的价值标准
    第二节 党内政治生态治理对党的建设的应用价值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巩固执政权威与增强凝聚力
        三、改进执政方式并提高执政效能
第二章 党内政治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国外政党文明成果借鉴
    第一节 党内政治生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一、唯物辩证法是阐释党内政治生态的依据
        二、人的主体性思想对党内政治生态研究的启示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建设理论对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的启发
        四、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对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的当代价值
    第二节 国外政党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的经验启示
        一、发挥党建在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上的引领作用
        二、将沟通民意贯穿于党的建设过程
        三、持续长效开展反腐工作
第三章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二节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
        二、思想政治工作促进良好党风的形成
        三、组织建设形成团结统一的氛围
        四、体制制度建设保障执政气候
第四章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的主要成就
        一、党员党性修养不断提升,党内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
        二、党内不正之风得到扼制,反“四风”问题收获实效
        三、反腐廉政网络体系形成,反腐斗争威慑力日益显效
        四、党内政治生活严肃正常,党内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
        五、党内权力结构逐步优化,党的执政体系愈加完善化
    第二节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际形势变局对党内政治生态的影响
        二、国内形势发展对党内政治生态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突出问题
    第一节 党内政治生态价值观念系统的“个别退化”
        一、部分党员干部政治精神“荒漠化”
        二、政治道德两种“主义”现象突出
    第二节 党内政治生态环域系统的“局部污染”
        一、党内各种不良作风尚未杜绝并呈现新的形式
        二、腐败形式的“变异性”使反腐形势依然严峻
        三、党内政治关系不和谐
    第三节 党内政治生态生命系统的“亚健康”
        一、基层党组织“三化”现象突出
        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难题未解决
    第四节 党内政治生态权力系统的“部分失衡”
        一、党内部分权力配置尚存待完善空间
        二、党内权力运行程序不严密渠道不畅
        三、党内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缺合力
第六章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多维诱因
    第一节 造成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思想因素
        一、党员干部缺乏自我革命的韧性和勇气
        二、党员干部个体与组织“精神家园”脱节
        三、传统“权力”本位思想遗存
    第二节 引起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制度性因素
        一、制度有效供给不足
        二、制度执行乏力
    第三节 引发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其它外部原因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三、公民政治参与不足
第七章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对策
    第一节 推进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的设计思路
        一、“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结合的治理路径
        二、“修复重构”与“净化优化”并行的治理手段
        三、“阶段整治”与“长期治理”联合的治理机制
        四、“主体治理”与“客体治理”贯串的治理方式
    第二节 加强党内思想文化建设,促进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一、坚持贯彻思想建党,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
        二、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执政氛围
    第三节 强化党内体制制度建设,保证党内政治生态平衡有序
        一、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党执政体系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二、强化制度建设,保障党内政治生态的稳定性
    第四节 完善治理能力和机制,确保党内政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提升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能力
        二、健全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高中区域地理课堂教学逻辑合理性评价 ——基于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合理的教学逻辑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条件
        1.1.2 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注教学逻辑
        1.1.3 区域认知素养在地理核心素养中地位特殊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核心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逻辑
        2.1.2 教学逻辑
        2.1.3 高中区域地理课堂教学逻辑
        2.1.4 高中区域地理课堂教学逻辑合理性
        2.1.5 区域认知素养
        2.1.6 区域认知素养培养与高中区域地理课堂教学逻辑合理性的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逻辑学理论
        2.2.2 教学评价与测量理论
        2.2.3 首要教学原理
        2.2.4 区域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2.2.5 高中“区域发展”教学一般模式
    2.3 本章小结
3 评价量表的构建
    3.1 评价量表构建原则
        3.1.1 科学性
        3.1.2 目的性
        3.1.3 地理性
        3.1.4 可操作性
    3.2 评价量表构建依据
        3.2.1 合理的课堂教学逻辑特征
        3.2.2 区域地理教学应遵循的学科逻辑
        3.2.3 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学生认知逻辑
        3.2.4 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实录
        3.2.5 地理教育专家的咨询意见
    3.3 构建评价量表
        3.3.1 初步构建评价量表
        3.3.2 专家咨询和量表修改
        3.3.3 评价量表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课堂教学逻辑合理性评价
    4.0 评价目的
    4.1 评价样本
    4.2 评价过程
    4.3 评价结果整体分析
    4.4 评价结果具体分析
        4.4.1 “呈现区域学习目标”环节
        4.4.2 “铺垫区域学习基础知识”环节
        4.4.3 “引导学生了解区域类型,明确区域位置”环节
        4.4.4 “引导学生分析区域特征”环节
        4.4.5 “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差异和联系”环节
        4.4.6 “引导学生评价和规划区域发展”环节
        4.4.7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区域分析方法”环节
    4.5 区域地理课堂教学逻辑存在的问题
        4.5.1 各环节教学逻辑特有问题
        4.5.2 各环节教学逻辑共性问题
    4.6 本章小结
5 区域地理课堂教学逻辑问题改进建议
    5.1 针对各环节教学逻辑特有问题的改进建议
        5.1.1 合理设计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5.1.2 适当铺垫区域背景,充实学生经验基础
        5.1.3 完善区域定位内容,关注学生思维培养
        5.1.4 抓住区域特征本质,分析过程循序渐进
        5.1.5 关注区域差异和联系,落实分析思维引导
        5.1.6 因地制宜规划区域发展,完善学生思维过程
        5.1.7 创设新的区域发展情境,锻炼学生方法迁移
    5.2 针对各环节教学逻辑共性问题的改进建议
        5.2.1 合理搭配具象抽象材料,兼顾不同空间尺度
        5.2.2 注重区域认知方法总结,巩固学生思维模式
        5.2.3 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强化能力和观念培养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录
    附录1: 初步拟定的评价量表
    附录2: 评价量表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3: 课例网址汇总
    附录4: 课例T12“区域位置”教学课堂观察记录
    附录5: 课例T4“区域特征”教学课堂观察记录
参考文献
学术经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对“荒漠化”一词的认识和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丛枝菌根真菌在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及应用潜力[J]. 董硕,阿拉木萨,马群,刘志民. 中国沙漠, 2021(04)
  • [2]核心素养视域下榆林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 柳红霞.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3]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D]. 王彬彬.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D]. 丁继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政策过程的我国荒漠化治理研究述评[J]. 哈斯,盖志毅. 科学管理研究, 2021(02)
  • [6]《农林学科英语》(第2、4、6、8单元)翻译实践报告[D]. 林璐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7]汉字字源、汉语词源视域下的中学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 梁娇祝.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问题动态参考》文献翻译实践报告[D]. 杨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研究[D]. 林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高中区域地理课堂教学逻辑合理性评价 ——基于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视角[D]. 黄小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荒漠化”一词的知识和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