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古书之疑

解古书之疑

一、古书疑义疏解拾零——浅析互文(论文文献综述)

刘馨诏[1](2021)在《北宋陈景元集注《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训诂研究》文中指出《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在《正统道藏》中列为开篇经书,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是《度人经》的重要注本,由南齐严东、唐初李少微和成玄英、唐玄宗时薛幽栖先后作注,由北宋陈景元集注而成,训诂内容丰富。以四人对同一部作品的注释为研究对象,不仅有助于了解经文中所传达的道教思想,比较各人作注时的不同风格特点,而且对训诂学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联合影印版《道藏》为底本,对陈景元集注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进行训诂研究。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介绍了《度人经》和《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的基本情况和当前学界的研究概况,之后说明本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最后对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第二章是“《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训诂内容研究”,主要从解释词义、串讲句意、阐述语法、说明修辞、记述天文、叙事考史、阐发思想等七个方面对《四注》的训诂内容进行介绍。第三章是“《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训诂方法研究”,首先对训诂方法和训诂方式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明确训诂方法的定义,然后从因声求义、据古训、归纳法、审文例和文化求义法等五个方面对《四注》中所采用的训诂方法进行总结。第四章是“《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训诂方式研究”,首先明确训诂方式的定义,其次介绍《四注》所采用的训诂方式,主要包括直训、义界、描述、譬况、列举、由反知正和增字足义等七种。第五章是“《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训诂术语研究”,主要介绍《四注》中所采用的训诂术语,包括用于释义的术语、说明功用属别的术语和声训术语三种情况。本章最后对《四注》涉及到的几种较为独特的术语和常用术语的特殊用法进行分析和说明。第六章是“《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风格比较研究”。严东是南齐时人,李少微和成玄英是初唐人,而薛幽栖则生活于盛唐时期,四家注释风格鲜明独特,各有千秋。本章对四位注家在作注时的具体差异进行比较和总结,归纳各人的不同之处。通过以上研究,希望能为道经训诂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弥补中国训诂学在道经文献研究方面的不足。

张涵潇[2](2020)在《《仪礼郑注句读》训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清一代实学思潮渐兴,以《仪礼》笺注为代表,诸儒专注考据,研究重心回归经典。张尔岐所着《仪礼郑注句读》论列详明、采摭群言、自得理趣,以分析细密、不尚空谈见长。本文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影本为底本进行研究,采用分类描写法、归纳法与文献考证法对《仪礼郑注句读》的训诂内容展开论述。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四部分:一、第一章为《仪礼郑注句读》训诂术语研究。将《仪礼郑注句读》的训诂术语归纳为辨字注音、释义和校勘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二、第二章为《仪礼郑注句读》训诂内容研究。采用总体论述与例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释义、注音、分析语法、说明修辞、考证名物五个方面对《仪礼郑注句读》的训诂内容进行概述,较为全面客观地展现《仪礼郑注句读》的训诂内容。三、第三章为《仪礼郑注句读》训诂方法研究。对《仪礼郑注句读》的训诂方法进行分类整理,从声训和义训两个方面进行爬梳。第一节声训,从音同假借、音近假借两方面探索张尔岐研求声训的训诂方法;第二节义训,分为代语、界说、类别、描述、比较、参证六个部分,较为详细地举例论证《仪礼郑注句读》的训诂方法。四、第四章为《仪礼郑注句读》训诂特色研究。本章采用宏观论述与举例细察的方式,从体式严谨、治学简明、纠正先贤误说、征引先贤时儒之说四方面分析《仪礼郑注句读》的训诂特色。结语部分主要对《仪礼郑注句读》进行诠释性解读,概括张尔岐的训诂成就,并较为全面的体现张氏的治学特徵,借此引起学术界对张尔岐训诂成就的关注。

丁凯强[3](2018)在《沈彤《仪礼小疏》研究》文中认为沈彤的《仪礼小疏》是乾嘉早期较为着名的《仪礼》学研究着作。它遵循顾炎武等人所开的《仪礼》学研究路径,虽整体篇幅不大但关注视野广阔,分析研究扎实且常有创见。研究内容涉及郑注文本校勘、文字训诂、名物考证、礼制考释、礼例归纳、义理阐发等。其中的校勘工作发展了顾炎武、张尔岐等人的未竟事业,开拓了新的校勘领域,精选并扩大了用于校勘的文本,丰富并完善了校勘方法。在研究特点上,沈彤主要使用考据方法,总结并运用礼经凡例,同时依托自身淹通群经的经学功底和由古文创作研究所获心得体会,在解经过程中博引他经证明己说,并创造性地将文法应用到经文分析中。其中一些举措在清代《仪礼》学研究中,颇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仪礼小疏》考辨立说的色彩极为鲜明,对郑玄《仪礼注》、贾公彦《仪礼疏》、敖继公《仪礼集说》、万斯大《仪礼商》等礼家着作中观点的辩驳,有理有据常有补备一说的价值。因此以胡培翚为代表的后世礼家对书中观点多有称引、肯定。但《仪礼小疏》在解经过程中,也存在无据杜撰、误解经注、违背礼制等问题。沈彤因这部着作中较早写成的《士冠礼小疏》而受到“三礼馆”副总裁方苞的赏识,三礼馆撰修的《仪礼义疏》因此借鉴了《士冠礼小疏》中的一些观点,沈彤和方苞在《仪礼》研究上多有交流,痕迹在彼此着作中偶有体现。《仪礼小疏》的写作更是一直受到方苞的关注、鼓励。但《仪礼小疏》最终还是未能完成,主要原因是沈彤晚年被聘请编修《吴江县志》和《震泽县志》,此后又着力创作《周官禄田考》,大部分时间被用在上述事情中。所出版《仪礼小疏》的考订是沈廷芳负责的,可能因考订粗疏的缘故,具体条目的编排没有按照《仪礼》文本的顺序,文字条目与所对应的篇章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通过对沈彤《仪礼小疏》进行分析梳理,我们可以对《仪礼小疏》在清代《仪礼》学史上的学术地位进行评定,并能以小见大了解乾嘉早期的《仪礼》学研究状况。

吴铭[4](2017)在《广雅新证》文中研究表明三国魏张揖所撰《广雅》汇集汉魏以前名物训诂,是《尔雅》之後最重要的雅书。从後世引用量来看,《广雅》紧追《说文》《尔雅》,而远超侪辈,稳居古小学书三甲之位。与其价值不相称,历史上罕有专门整理、研究者。直至清代才出了卢文弨、钱大昭、王念孙《广雅》三大家。其中尤以王氏《广雅疏证》成就卓着。但亦因其体大思精而使之後的《广雅》研究几成《广雅疏证》研究的别名。对於《广雅》本体,学者的注意反而不多。王氏之後只见有限的拾遗补缺,再无全面研究《广雅》训式的着作,很大原因在於研究思路、技术手段、所用材料皆囿於旧证,未有明显的突破与扩展。总结《广雅》旧证与研究现状之不足,“新证”提出以训式爲本位,揭示训式的多层复合性,用语境观念指导对《广雅》训式的阐发,分析古人语用习惯对训式创作的影响。使用辑证法、补证法、文字分析法、不限形体法、词族繋联法、互文连文语料穷尽法、多层分析法、文化参证法等各种方法综合考证具体训式。使用的语料大大超出旧证所用传统经史子集范围。利用原本《玉篇》残卷是正今本《广雅》。引入《太平经》、东汉汉译佛经、训诂着作语料、出土实物文献等能得到的一切周秦两汉语料爲《广雅》提供更详实、可靠的书证。将数据库技术引入训诂研究,建立小学书全文数据库观其会通,建立周秦两汉文献语料全文资料库使语料穷举成爲可能。“新证”用新思路、新手段、新材料疏证了《广雅》数百条训式,进一步挖掘《广雅》所录古训的价值,特别是将《广雅》训式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互相参合有所发明。所获新成果包括回答《广雅》中旧证未能妥善解决的一些难题;纠正王氏疏证等旧证中的部分失误;以《广雅》训式爲线索探讨《尔雅》、《说文》、传世古籍、出土文献中大量语言文字问题,正训纠谬,提出新见解;爲《汉语大词典》提出两百余条补正商榷意见,主要针对周秦两汉同义复词相关词条。《广雅》诞生於主要书写载体由竹帛至纸张的转型期,与近年大量出土的简帛文献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繋。《广雅》对於简帛考释,简帛对於《广雅》研究,皆意义重大,“新证”爲此设专章以条分缕析。

范雪梅[5](2015)在《清代郑玄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学皇帝”郑玄遍注群经,其创立的郑学成为中国汉代之后儒家经学正统,对中国经学史影响至为深远,也使汉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经学研究无法逃脱其学术藩篱。清代以来郑学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其中乾嘉时期更是郑学研究的黄金时期,晚清以后郑学研究既延续了乾嘉余波,同时又面临了近代社会大转型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在晚清以后,郑学面临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局,激烈的转型、意识形态的猛烈撞击都使郑学在近代大环境下不得不进行转变。清末新政的开启,科举的废除,使植根中国经学千年的郑学也随之终结。但仍有一些学者在努力使郑学最终实现了另样“重生”,使郑学以经学史料方式得以在当今学术界繁荣繁衍下来。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导言部分主要说明了论文的选题来源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清代郑学研究成果综述。文章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是郑玄与郑玄之学的概述。主要对郑玄生平、郑玄着述、郑玄思想以及郑学内容、郑学特点等作了详细叙述,阐明郑玄及其学术的基本概况。第二章是清以前郑学发展、研究史概要。整章悉数魏晋至明郑玄学术的传习、研究情况,并详述历代于郑学有突出贡献亦或是影响的经学诸儒。第三章是清代前期的郑学研究。此部分研究进一步细化,首先是清初朴实学风复苏下,郑学地位亦日渐抬升,对有功于郑学的学术前驱们进行的整理与叙述。第四章是乾嘉时期郑学研究。乾嘉学派对郑学的传承与研究则是本章的核心。文章以学派为别,分列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常州学派对郑玄学术的传承与发展,指明在乾嘉考据大兴之下,郑学在黄金时代的发展详情,并将清前在郑玄礼学研究方面卓有功绩的学者分而述之。第五章是晚清的郑学研究。先明嘉道以降,郑学研究热潮不再,但晚清前半,乾嘉余波尚存,其礼学的研究价值愈发受到学者重视,“礼是郑学”使晚清郑学研究实现了巨大跨越。期间也有西学、佛学等外学的交织。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经学历史的完结,却又标志着郑学研究史的启动。科举制废除后的郑学研究,即经学历史结束后郑玄学术研究史,基本延续了晚清今文学者对于郑学的批判态度,章末对清代郑学对民国经学研究的影响也一并论之。附录部分则是对清代二百多年间的郑学研究文献统计,其中郑玄着述的辑佚,郑着的刊刻以及郑学研究专着等都在统计之内。总的来说,清代以来的郑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多变挑战与冲击,却被宗主郑学的近代学者们代代师承下来,所以近代郑学的研究在儒家经学史上更具有独特价值和重要地位。今日郑学的研究,对儒家思想的传播起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也对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存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杰[6](2014)在《经学视域下的先秦射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礼仪之邦”,华夏文明被誉为“礼乐文明”,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一整套严整、完备的古礼体系。射礼以其起源早、种类多、政治寓义强、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在古礼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先秦时期是中国文明的奠基期,也是射礼形成、发展和成熟的时期,先秦时期的射礼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潜在规定了後世各历史时期射礼发展的方向与轨迹。因此,先秦射礼研究是射礼研究链条上最为基础、重要的一环,理应予以充分地关注和探讨。“射礼”一词源出於《三礼》,《三礼》是儒家《十三经》中的三部主要经书——《周礼》、《仪礼》和《礼记》,它们是先秦儒家基於现宾、面向天下所作的至善至美的“礼”的构建和对礼法、礼义所作的最早最权威的记载和阐释,亦是先秦礼乐文明的最高理论总结,且对後世历朝历代的礼制建设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东汉末期,经学大师郑玄遍注《三礼》,正式开启了《三礼》学作为专门之学的先河;此後的近两千年,《三礼》之学一直在经学的背景下成长,亦在经学的背景下薪火相传、熠熠生辉:可以说,经学,作为我国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对《三礼》之学的诞生、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根本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认为,对於先秦之礼的研究,应当立足於先秦礼文化的高峰、礼学的渊薮——《三礼》来进行,而对於历代《三礼》之研究的考察,亦应当在经学的视域下展开。射礼作为礼的一种,也不例外。本文旨在立足《三礼》、兼顾《十三经》、采撷历代《三礼》研究成果,在经学的视域下,运用古典文献学的方法,融合现代科学的理念,对先秦射礼进行深入、系统、细致的研究,试图构建起一个基於《三礼》文献的逻辑合理、层次清晰的先秦射礼研究体系,从而在宏观上进行具有开拓新的探索,同时通过体系中重点、难点、分歧点、空白点的着力把握,在微观上使得研究成果趋於精准。研究围绕以下篇章展开:第一章射礼概览,从礼类系属、意蕴特质、核心人员和相关礼典等角度,对射礼进行概览性考察。具体的工作主要有:梳理了见诸先秦儒家经典的全部六种礼类划分方式,明确了射礼在此六种划分方式中的系属;立足原典,归纳总结出先秦射礼所具有的核心意蕴特质,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射礼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对射礼的核心人员——“射耦”之分类进行考察,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尚未被关注到的“射耦”类别,提出将“射耦”分为“衆耦”、“正耦”、“宾-君/主耦”三类的划分方式;从内涵、数量、身份等角度对三类“射耦”进行考察,弥补了以往礼家在说解“衆耦”时的疏漏;对与射礼具有密切关系的乡饮酒礼和燕礼进行考察,提出多层级的燕礼分等分类方式。第二章射类考,从内涵、分类分等、称名之由、行礼时间与场所等角度,对射礼进行深入考论。具体的工作主要有:对射礼的分类进行探讨;构拟了一种对礼典参与人员进行分类的方式,提出礼典的级别应当由礼典参与人员中主礼者的身份决定;认为大射是为重大祭祀选择助祭者而举行的射礼,宾射是天子或诸侯专为来访贵宾而举行的旨在沟通联络感情的射礼,燕射是天子、诸侯因燕礼而举行的射礼,乡射是乡及乡的下属行政机构州所举行的旨在以乡为单位贡献贤能的射礼;对於四大类、诸小类、各等级之射礼的举行时间、地点进行稽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的笼统空疏。第三章射仪考,以乡射为例,对射礼的行礼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具体的工作主要有:明确了“礼典”和“仪节”两个概念的来源和指向,并通过引入“仪程”这一概念规范和完善了礼仪考述中的术语使用;论述了基於《仪礼》进行礼仪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对读《乡射礼》和《乡饮酒礼》,梳理出乡射礼礼典的行礼范式,并对仪程仪节进行了层级划分和叙述,展示了乡大夫之乡射与州长之乡射的异同;对诸种射礼的仪程仪节进行比较;从内容和文本的角度构拟了礼例研究体系,以期启迪礼例研究的方向与方法。第四章射器考,从形制、功用、称名、礼义、位置、等差等方面,对射礼中使用的独特礼器——射器进行考察。具体的工作主要有:阐明了礼器考释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射器的内涵与外延,探讨了射器考释所当依据的材料和方法;刺取先秦射礼中十余种今所稀见的射器(乏、并夹、福、筭、扑、物、决、遂、极、次、中),比辑故说、加以辨正,以明其形制、功用、异名,释其得名、礼义和等差,并参检旧图,择善而示;对射礼的核心器具“射侯”予以详考,指出历代射侯考释成果存在的不足,在稽考衆说、反复比推的基础上,形成了基於《三礼》文献的较为全面、系统的射侯形制考述,克服了以往考述中内容和形式零散、通制与个性瘅述杂糅等欠缺。第五章射乐考,从乐器、乐悬、正歌、射节四个方面,对射礼中的用乐进行深入考察。具体的工作主要有:审视先秦儒家礼乐观,归纳出儒家话语体系中“乐”的三点特质,明确了射礼用乐研究是射礼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射礼所用十余种乐器(编钟、鎛、编磬、建鼓、鼙、鼗、瑟、笙、管等)纳入“八音”分类体系,对其形制、特徵、摆放、称名等进行考释;从用器制度、摆列制度和常悬暂悬制度对乐悬通制进行考论;分析了不同爵级使用“乐器之器”的等差,从面位之制、堵肆之制两个层面对摆列制度进行剖析和描述;基於《仪礼》对射礼的乐悬情况进行考察,得出《乡射》所载诸侯之士的射礼使用的乐悬类型为“特悬之半(射仪型)”,《大射》所载诸侯的射礼使用的乐悬类型为“轩悬(射仪型)”;界定“正歌”,对“正歌”的仪程仪节、所用乐章等进行梳理考论;对“射节”进行了通释和用诗考等。

齐丹丹[7](2014)在《《周礼》所见学校外教育专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周礼》所记的职官体系作为研究基础,将《周礼》所记学校外教育现象中具有制度化特征的部分整理出来做专题性质的讨论。拟选取《周礼》中泼墨较多的官吏教育、万民教育、女子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四大方面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为切入点,从历史学的角度展开系统考察,揭示校外教育的特点。凡涉及到周代与校外教育密切相关的职官和制度,则另立小专题进行讨论,并将其置于周代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以找出《周礼》对于某类职官或某一制度记载的特征。并试图从校外教育制度的角度对《周礼》的史料价值做相应的判断。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回顾和综述本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本课题的写作缘由、研究价值,研究空间及研究思路等相关问题加以阐明。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官吏教育。本章以《周礼》经文及注疏为研究中心,试结合秦汉简牍及其他相关文献对《周礼》所载为官教育做专题探讨。首先对此部分所涉及的受教群体进行了考察,即包括各级官吏和“庶人在官者”。其次,围绕官吏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典”和“教法”展开论述。对二者的含义、“教典”与“教职”、“邦教”的关系和官吏在教育系统中的双重身份等问题进行讨论,得出了官吏一方面要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又要对民众进行教育,这说明《周礼》中对于施教者和受教者的界限区分的不是很严格,突显了校外教育研究的特殊性。最后,将《周礼》“六廉”与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的“五善”,“五失”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秦简中官吏教育具有“儒法兼综”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万民教育。包括第二至第五章,包括万民教育之礼教,万民教育之德教,万民教育之俗教和万民教育之法教。第二章对万民礼教进行探讨。首先对万民礼教的内容进行阐释。因为周礼大司徒所施的“十二教”中前五教均与礼的教育有关系,礼的教育在“十二教”中所占比重最大,故将礼教放在万民教育的首位。其次,在礼仪仪式进行的过程中,对民众施以礼教是《周礼》所载万民礼教的主要形式。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饮酒礼、乡射礼、士冠礼为例对万民礼教的施教情况进行讨论。第三章万民德教部分。主要以“乡三物”为中心展开论述。首先考察了六德、六行、六艺的具体内涵,并将大司徒所施的“六德”“六行”与师氏所掌“三德”“三行”进行对比,揭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对与乡遂德教有关的兴宾贤能之制进行探讨。因为《周礼》中贤能之士是从乡遂中选出的,特别是从乡中选出的,而选举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德行道艺,所以乡中德教就显得更为重要。第四章万民俗教部分。首先根据《周礼》经文及注疏对礼、俗以及礼俗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周礼》所载俗教的具体内容及作用。而后将《周礼》所载俗教与秦风俗教育进行比较,以加深《周礼》所载万民俗教的理解。《周礼》中的“俗”是长期以来内约定俗成的,而不像秦的风俗那样是靠法律手段强制推行的,相比较而言《周礼》所载俗教所产生的效果更为长效稳定。第五章主要以《周礼》所载万民法教为考察对象。通过对法教内容的分析,得出《周礼》法律教育具有礼法兼综、宽缓刑罚等特点。在教学目的上,民众的法律教育不在于宣扬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而是为了威慑百姓,便于官府的治理。《周礼》中没有系统的法律教育,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法律职业群体,各级官吏和民众法律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靠读法、观法来实现。在教学内容上,法律依附于政治。《周礼》中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教育机构,这使得法律教育的方法多限于边实践边学习之上。第四部分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女子教育做专题讨论。首先对《周礼》天官及春官所记的女子教育材料按教育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与探讨,并对相关问题加以考证,再对《礼记·内则》中的女子教育材料进行归纳整理,与《周礼》中的女子教育内容作比较研究,深入分析二者的异同,由此更准确地得出《周礼》所记女子教育的特点,即女子教育的施教者无论在身份还是具体职能上均存在特殊性;女子教育的内容具有严格的等级差别。第五部分考察职业技能教育。选取《周礼》中记载较多的,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技能教育,军事技能教育,医学教育和文书技能教育等内容进行专题性考察,进而总结《周礼》所记技能教育的特点。第六部分论述《周礼》所见的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尚未分离,各级官府是供准备为官之人和已经为官之人学习为吏技能的场所,官吏教育的教师本身也是官府的官吏,这鲜明地反映了教育本身是为政治服务的特点。“政教合一”教育体制的具体体现是“学在官府”和“官师一体”。第七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结论。《周礼》所记的学校外教育制度可能结合了西周史实,也可能是作者根据西周史实添加了自己的主观思想设计出来的,有些内容也确确实实在周代实行过,而且也被儒家继承下来,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设计的政治模式,就是政教合一的模式。“学在官府”教育制度对秦汉教育产生了影响。秦汉官府庶务繁重,需培养大批有吏事能力的官员,促成了宦学之风大盛。《周礼》设计的校外教育制度及其理念对现实社会也有所帮助,现代社会不仅没有一套系统的教育制度,而且没有成熟的教育理念,现代社会存在教育的缺憾,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应该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

林久贵[8](2012)在《阮元经学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清代历史上,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群体,该群体的成员既是朝廷政要,又是着名学者;他们不仅政绩卓着,而且学术成就巨大。阮元就是这一群体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一员,他身历乾、嘉、道三朝,一生任职高官,至位通显,年又老寿,却始终不废学术,不仅个人在学术上作出很大的成绩,而且为官一地即昌一方之学术,如在浙江巡抚任上有诂经精舍之设,居两广总督期间有学海堂之立,主持学术风会数十年,在学界被奉为“山斗”。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阮元的高官身份,人们多关注其政绩,而其学术成就往往为“名位所掩”。因此,对阮元学术成就及思想作进一步研究,以彰显“学者阮元”的形象,当是有重要学术意义的。此外,在清代,像阮元这样一身二任的人物,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份,使得他们在学术趣向、治学宗旨、治学方法上与一般的学术研究者有别,故而对阮元学术作个案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群体的进一步考察。阮元的学术成就巨大,其研究领域相当宽广,举凡经、史、文、天算、金石、书画等,均有涉猎。他不仅主持编纂、汇刻了大量书籍,而且亲自校勘、撰述了大量着作。在其通博的学术中,经学又是重心。阮元十分推崇经学,他认为“古书之最重者莫逾于经”、“圣贤之道存于经”,“士人读书必从经学始”。因此,只有通过对阮元经学的考察,才能把握阮元学术的精髓。阮元的经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经学文献的整理,一是经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阮元的经学文献整理成就尤以汇刻《皇清经解》、校勘《十三经注疏》、编纂《经籍籑诂》最为巨大。在这三部文献的编刻中,阮元凭借其官员兼学者的特殊身份,出力尤多。《皇清经解》汇聚了清中前期主要释经、解经着作,具有清中前期经学史的学术意义;《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不仅是阮元在校勘领域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清代经学文献校勘成就的重要代表;《经籍纂诂》则是阮元训诂思想及观念的实践之作。因此,对这三部文献进行专门的探讨,对于把握阮元在经学文献整理方面的成就,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阮元的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一些经籍名物、典制的考述以及经学诸观念、范畴的阐释上。《考工记车制图解》、《明堂论》、《明堂图说》、《封泰山论》、《孝经郊祀宗祀说》等文章,反映出阮元精审赅洽的训诂考据功夫;《论语论仁论》、《孟子论仁论》、《论语解》等,反映出阮元努力重建新的“仁学观”的学术旨趣;《性命古训》、《复性辨》、《塔性说》等,反映出阮元致力于新的“性命观”的阐释;《论语一贯说》、《大学格物说》、《孝经解》等,则反映出阮元对“圣贤之道,无非实践”观念的倡导。故而,像这些单篇的学术文章,比较集中地反映出阮元的经学思想与观念,是研究阮元经学的重要文献。从阮元的学术生平看,他的经学研究特点及经学思想的形成,渊源有自,既承顾炎武、毛奇龄、戴震之绪脉,又得焦循、凌廷堪之助益,同时还有广阔的社会政治、地域文化、个体身份等背景。入官以前,他的经学研究具有明显的考据特点;入官以后,他的经学研究又表现出考据与义理并重、汉学与宋学兼采、学术与经世结合的特征。由于受到扬州地域文化尊经重史、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的通博学风的影响,阮元的经学研究又体现出博大宏通的气象。换言之,在治学上,阮元既强调训诂考据的文献功夫,又致力于圣贤义理的辨析探索;既坚守学术的求实、求是精神,又着意将学术与世用紧密结合。他所倡导的这些学术观念,不仅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仍有借鉴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阮元作为一个“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他在学术研究中始终思考着学术如何致于世用的问题。尤其是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嘉道之世,阮元极力强调学术的“实践”、“实行”、“实用”功能,有其良苦的用心。以学术为经世之务,又进一步强化了他承担社会、历史责任与使命的自觉意识,故而在阮元身上,蕴藏了较同时代大多数士人更为沉重、切实的忧时济世情怀。因此,阮元作为一位高官兼学者,不仅担当起了总结清中前期经学成就的重任,又身体力行、着意倡导,致力于学术与经世的探讨,影响了清中后期学风的变化,嘉道时期汉宋兼采学风的出现、今文经学的兴起、重礼思想的产生,既是当时时势使然,也与阮元的倡导有重要关系。可以说,阮元在清代学术史上具有桥梁式的地位与作用。

李振峰[9](2012)在《甲骨卜辞与殷商时代的文学和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文化的“残留物”,甲骨卜辞是殷商文化的重要记录,同时也与殷商时代的文学和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甲骨卜辞的契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形成了若干风格类型;其次,甲骨卜辞记录了殷人仪式、诗、乐、舞四为一体的艺术存在;再次,甲骨卜辞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初具文学的雏形,诗歌和散文已经肇始发端,且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发生了重要影响。本论文力图以甲骨卜辞的文化研究为切入点,以文学和艺术作为重要考察维度,全面考察甲骨卜辞与殷商时代文学和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甲骨占卜制度与甲骨占卜事项。殷商是甲骨占卜的巅峰时代,因为占卜的需要,殷人形成了一套分工明确、体系完整的占卜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殷商独特的占卜礼制,殷商甲骨占卜包括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乐舞、征伐、田猎、天象等诸多事项一一包含在内,构成了我们理解殷商文化的重要语境。第二,甲骨文字的“书画同源”特征及书法的艺术类型。甲骨文字既具有一般文字符号的功能,同时又具有艺术符号的特性,它以其“深于取象”的特点取得了“书画同源”的效果,在卜辞的文学表达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甲骨文字有一套及其严格的书契制度,文字契刻者师徒授受,范刻习刻,风格流传,形成了卜辞书法风格的若干类型。第三,甲骨卜辞的文学属性。西方文学理论认为,阅读方式的变化对解释文学特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纵向阅读”的角度,去除与占卜词汇相关的成分,只保留卜辞的命辞、验辞,卜辞的诗歌属性就会显露出来;从“横向阅读”的角度,按照前辞、命辞、占辞、验辞的顺序阅读,则卜辞具有散文的意味,且因书写局限和史官文化的影响,催生了卜辞散文的一系列艺术特点。第四,甲骨卜辞与“卜史同源”。甲骨卜辞具有占卜和历史记录的双重属性,是中国“卜史同源”文化的源头。一方面,卜辞的“卜史同源”特质对《周易》的“观象制度”构成了直接影响,同时,甲骨卜辞“以史为占”的观象制度启示了《周易》“以史为象”;另一方面,卜辞的“卜史同源”特征与上古记言制度的结合,使其成为编年体史书的真正源头,卜辞的叙述体例为《国语》、《左传》等史书中的“三段式”结构提供了文本借鉴。第五,甲骨卜辞与殷商乐舞。卜辞是殷人尊神的文化见证,其中铭刻了大量殷人以乐舞娱神的事实,是殷商乐舞文化的活化石。在甲骨卜辞记录中,商代乐舞具体内容及其职官制度得以重构,多万、瞽蒙等重要乐官群体浮出水面。而且,从卜辞的乐舞记录来看,上古王者功成作乐的“象乐”制度一脉相承,对《商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第六,甲骨卜辞与殷商文学。在卜辞之外,殷商文学尚有传世文献《商书》、《商颂》两支。将卜辞内容与之进行参照性阅读,考察其相似度,一方面可以重估其创作年代,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卜辞内容向文学的生成。

陈功文[10](2011)在《胡培翚《仪礼正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胡培翚(1782-1849),字载屏,一字竹村,号紫蒙,人称竹村先生,安徽绩溪人,清代嘉道时期的《礼》学名家。胡培晕出身于安徽绩溪金紫胡氏家族,该家族世传经学,尤重礼学,在清代经学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胡培晕幼时就深受家学熏陶,从祖父与叔祖父受学,弱冠之年己得众经之要领。成年后又辗转多师,获益匪浅。平时善于交游,所交多为博学鸿儒,于学术亦良多增益。正是由于家学、师友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使胡培翚主观上具备了撰着《仪礼》新疏的条件。胡培翠生活的时代是经学的总结时代,此时出现了多种集大成形式的经学着作。另外,清代学术发展到嘉道年间,替《仪礼》撰着新疏的客观条件也已经成熟。就这样,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胡培翠于嘉庆十三年(1808)开始着手研治《仪礼》。其初意专在《丧服》一篇,故而该篇之疏解尤显功力。在《丧服》篇疏解完毕后,胡培翚有改治《诗经》之念头。在京师游学时,胡氏发现京城治《诗经》的学者众多,又产生了重疏《仪礼》之想法。后在校梓祖父《仪礼释官》一书时,便定下决心疏解《仪礼》之全经。就这样,胡培翚于嘉庆十九年(1814)开始了对《仪礼》全经的疏解。胡氏撰着《仪礼正义》,前后历经四十一年,至死仍有《士昏礼》等五篇十二卷未卒业,后经族侄胡肇听与弟子杨大堉在原稿的基础上增补、校勘并加以联缀成篇,从而完成了《仪礼正义》四十卷的煌煌巨着,了却胡氏心愿,为学界提供了一部学术含量极高的经学研究着作。此书颇受后儒推崇,被清人视为引以为豪的九种十二部着名的新疏之一。胡培翚治《仪礼》,对《仪礼》的作者与文本进行了全方位的考论。他主张《仪礼》作自周公,并从内容方面说明《仪礼》内容精微详悉,非周公莫能作。至于《仪礼》中的《传》与《记》,他主张是孔门七十子之徒所为。胡氏撰着《仪礼正义》,主张《仪礼》为《礼》之本经。他的《仪礼正义》在《仪礼》篇次的安排方面遵循刘向《别录》本次序,此次序与郑玄《三礼目录》的次序也相一致。《仪礼正义》对《仪礼》各篇的结构与大旨也进行了详细的考论,其中很多论点,是胡氏对以往学者的旧有观念等进行加工而形成的,是胡氏独特的解经理念与对《仪礼》一经从整体上主观把握的产物。胡氏的考论内容,是《仪礼正义》一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胡氏的《仪礼》学思想与独特的阐释视角。《仪礼正义》一书对《仪礼》经、注文字的校勘颇为重视。该书校勘方法多样,校勘内容丰富,具体内容涉及到对《仪礼》经文、郑玄《仪礼注》、贾公彦《仪礼疏》、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等方面的校勘。在校勘过程中,胡培翚本着“宁详无略,用郑氏家法”、“详载各本经注异同”的校勘原则,并选用唐石经与严本分别作为《仪礼》经、注的校勘底本,同时广泛选用众多善本作为校勘参本,特别是他用徐氏本作参本,遂使该书校勘弥精,从而使《仪礼》经、注“落叶尽扫”。另外,《仪礼正义》在校勘过程中也常常指出并厘清了《仪礼》经、记之间的互混问题,对《仪礼》正文的勘正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该书虽非校勘学专着,但若从《仪礼》经、注的校勘角度而言,该书与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及孙诒让的《仪礼注疏校记》等《仪礼》校勘着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在清代《仪礼》校勘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仪礼正义》精于训诂。胡氏在训诂实践中,或直接用训,或广征博引,或创造性地使用了一些训诂术语、训诂手段,使得该书的训诂方式不拘一格,训诂内容丰富而全面,从而在考订文字、解释词义、疏通文句、考证礼制名物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仪礼正义》详于对礼制名物及礼俗仪规的考订。胡培晕在对礼制名物考订的过程中善于辨析礼制名物,其考证细致精密,辨证精微,实事求是,并在考证时能广存异说,断以己见。另外,胡氏在疏解中常常以古证古,以古制来解释古经典。《仪礼正义》一书在考证名物制度的过程中,新见迭出,胜义纷呈,并在考证的过程中解决了很多问题。胡培翚疏解《仪礼》,宗守郑注。他创立补注、申注、附注、订注等四例来疏经解注,且多是围绕郑注而发。特别是其订注之例的运用,突破“疏不破注”之成见,凸显大事求是、推陈出新的解经特色。在疏解的过程中,该书常常是经、注兼疏,且疏注的内容又往往多以疏经的内容。胡氏善于广求古注,博辑众家之说,并时下按语,多有按断,形成己见。他依据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等书对《仪礼》经文重新划分节段,并于每节之后概括出经文之节义,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方便了人们的阅读与研究。胡培翚撰着《仪礼正义》,征引了有关经、史、子、集、类书、字书、韵书等339种着作,且征引文献独具特点。从《仪礼正义》的引书可以看出胡氏治学具有淹通群经、会通经子、贯通经史、融通古今等特色。此治学特色也反映了他在解经方面善用以经证经之法,除此以外,胡氏还使用了以史证经、以子证经、以通考、通志类书籍证经、以字书、辞书证经、以文集证经、以石经证经、综合群书证经等多种方法,从而使疏解过程显得有证有据、精辟独到。另外,《仪礼正义》对待贾《疏》能考辨其得失,裨补其遗阙,故其书之精博实过贾《疏》,赢得了后世儒者的普遍赞誉。《仪礼正义》也反映了胡培翚的礼学思想。胡氏虽然是一位古文派经学家,但他在撰着过程中对古文与今文,以及古文家与今文家言是兼容并蓄的。在解经的过程中,胡培晕偏重汉学,却也不废宋学,走的是一条汉宋兼采之路。另外,胡氏在撰着《仪礼正义》时,也凸显了他的经世意识。《仪礼正义》博大精深,独具学术特色,此书考定寝庙之制,考订礼制仪规,精审细择,且不乏独创之论,是古代《仪礼》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代表了古代《仪礼》学研究的最高成就,是后世研究《仪礼》必备的参考资料。

二、古书疑义疏解拾零——浅析互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书疑义疏解拾零——浅析互文(论文提纲范文)

(1)北宋陈景元集注《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训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度人经》和《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简介
    第二节 研究概况
    第三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训诂内容研究
    第一节 解释词义
    第二节 串讲句意
    第三节 阐述语法
    第四节 说明修辞
    第五节 记述天文
    第六节 叙事考史
    第七节 阐发思想
第三章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训诂方法研究
    第一节 因声求义
    第二节 据古训
    第三节 归纳法
    第四节 审文例
    第五节 文化求义法
第四章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训诂方式研究
    第一节 直训
    第二节 义界
    第三节 描述
    第四节 譬况
    第五节 列举
    第六节 由反知正
    第七节 增字足义
第五章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训诂术语研究
    第一节 释义术语
    第二节 说明功用属别的术语
    第三节 声训术语
第六章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风格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严东注的特点
    第二节 薛幽栖注的特点
    第三节 李少微注的特点
    第四节 成玄英注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仪礼郑注句读》训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一 张尔岐与《仪礼郑注句读》简介
        二 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意义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分类描写法
        二 归纳法
        三 文献考证法
第一章 《仪礼郑注句读》训诂术语
    第一节 辨字注音术语
    第二节 释义术语
        一 释词义术语
        二 释句义术语
        三 释章节意术语
    第三节 校勘术语
        一 当作、疑当作、当是、字之误
        二 多、羡文、衍
第二章 《仪礼郑注句读》训诂内容
    第一节 释义
        一 词义
        二 句意
        三 篇章
    第二节 注音
    第三节 分析语法
    第四节 说明修辞
        一 互文
        二 变文
    第五节 考证名物
第三章 《仪礼郑注句读》训诂方法
    第一节 声训
        一 音同假借
        二 音近假借
    第二节 义训
        一 代语
        二 界说
        三 类别
        四 描述
        五 比较
        六 参证
第四章 《仪礼郑注句读》训诂特色
    第一节 体式严谨
        一 义疏类
        二 章句类
    第二节 治学简明
    第三节 纠正先贤误说
    第四节 征引先贤时儒之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仪礼郑注句读》承袭《仪礼经传通解》注音条目
附录B 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自注条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沈彤《仪礼小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写作背景
    (一)沈彤生平及学术背景
    (二)清初《仪礼》研究状况
二、《仪礼小疏》之成书
    (一)撰作动机
    (二)撰作过程
    (三)主要内容
    (四)版本源流
三、《仪礼小疏》研究成果
    (一)文字训诂
        1.训诂内容
        2.词义系统梳理
    (二)名物考证
        1.考证器物名称
        2.考证器物形制
    (三)礼制考释
        1.补充梳理礼制
        2.评判现实礼制
    (四)义理阐释
        1.礼节中的义理内涵
        2.器物中的象征意义
        3.丧礼中敬重鬼神的思想
        4.礼仪中的人伦规范
        5.称谓用字的义理内涵
    (五)礼例归纳
        1.观点汇总与规律总结
        2.左、右尊尚情况分类
        3.推测礼制规律
    (六)明监本《仪礼注》勘正
        1.讹误原因分析
        2.是非判断方法
四、《仪礼小疏》的解经特点
    (一)以考据方法立论
        1.名物考证方法
        2.文字训诂方法
    (二)寻绎礼例解经
        1.依据礼例解经
        2.它例例推判断
    (三)引他经补定礼经
        1.用于文字训诂
        2.用于名物考订
        3.用于礼制补证
    (四)依制礼原则评判
        1.情谊是否合宜
        2.现实是否可行
        3.礼仪吉凶属性
        4.理义乖正论断
    (五)从文法角度论定
        1.用字规律
        2.文本结构
        3.语言修辞
        4.文序文势
        5.语境评判
五、《仪礼小疏》评价
    (一)《仪礼小疏》的学术贡献与影响
        1.学术贡献
        2.学术影响
    (二)《仪礼小疏》存在的不足
        1.经文解释的问题
        2.文本编排的问题
结语
附录一、沈彤年谱简编(1688——1752)
附录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仪礼小疏》文本脱误
参考文献
致谢

(4)广雅新证(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广雅》与《广雅》研究
    第一节《广雅》与张揖
    第二节 历代《广雅》研究
        一、隋代曹宪《博雅音》
        二、清代卢、钱、王三家
        三、《疏证》余绪
    第三节 1949年之後的《广雅》研究
    第四节 《广雅》受到轻视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 《广雅》训式论与“新证”的提出
    第一节 训式与训列
    第二节 《广雅》训式在传承历史中使用与研究的失衡
    第三节 旧证在训式研究上的不足
    第四节 “新证”对训式的认识
        一、训式本位论
        二、训式的多层次复合性
        三、训式与语境
        四、互文、连文体现的语用习惯
    第五节 “新证”之创新
第三章 新证(一)——以疏证方法爲经(凡200则)
    第一节 辑证法(凡90则)
        一、深挖整理王氏父子《广雅》研究成果(凡59则)
        二、辑录其他清代名家训诂成果中相关内容——以俞樾爲例(凡14则)
        三、辑录今人训诂成果中相关内容——以赵生群《左传疑义新证》爲例(凡17则)
    第二节 补证法(凡2则)
    第三节 文字分析法(凡10则)
    第四节 不限形体法(凡25则)
    第五节 词族系联法(凡19则)
    第六节 互文、连文语料穷尽法(凡26则)
    第七节 多层分析法(凡20则)
    第八节 文化参证法(凡8则)
第四章 新证(二)——新材料“翰入”(凡25则)
    第一节 重现的中古训诂要籍——以原本《玉篇》残卷爲例(凡15则)
    第二节 拓展的传世语料(凡8则)
    第三节 跨越千年的出土实物语料——以金文爲例(凡2则)
第五章 新证(三)——新成果“输出”(凡152则)
    第一节 《说文》新识(凡9则)
    第二节 传统经史子集训诂新义(凡28则)
    第三节 《广雅疏证》摘瑕(凡8则)
    第四节 《汉语大词典》补正(凡107则、117词)
    小结
第六章 新证(四)——与简帛研究互证(凡139则)
    第一节 《广雅》与简牍帛书的“天然”关联
    第二节 简帛材料的引入对《广雅》研究的助益(凡128则)
        一、破解疑难训式(凡12则)
        二、爲生僻词汇增补书证(凡30则)
        三、辨析词义(凡6则)
        四、证《广雅》所用字形(凡17则)
        五、证《广雅》通假训式(凡12则)
        六、证旧证提出的通用形体(凡3则)
        七、提供互文、连文、异文例(凡17则)
        八、证《广雅》名物(凡31则)
    第三节 《广雅》新证与简帛考释新识(凡11则)
结语
附录一 本题论及《广雅》训式索引
附录二 《广雅》“旧证”目录
附录三 本题取用汉译佛经目录
附录四 本题补正《汉语大词典》分类索引
附录五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後记

(5)清代郑玄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由来
    二、 选题论证
        (一) 理论意义
        (二) 学术价值
        (三) 现实意义
    三、 学术史综述
        (一) 资料的发掘与整理
        (二) 前人研究概况
        (三) 海外郑学研究概况
        (四) 郑学研究的论文集成
    四、 学术要点
        (一) 选题切入点
        (二) 学术重点
        (三) 学术难点
        (四) 学术创新点
    五、 相关界定
        (一) 时间界定
        (二) 概念界定
        (三) 概念界定
第一章 郑玄与郑学
    一、 郑玄
        (一) 郑玄生平
        (二) 郑玄学术成就
        (三) 郑玄思想
        (四) 郑玄着述
    二、 郑学
        (一) 郑学诞生背景和思想文化环境
        (二) 郑学内容
        (三) 郑学特点
第二章 清前郑学发展概述
    一、 魏晋郑学之式微
        (一) 魏晋王、郑学之争
        (二) “玄学”之兴与郑玄《易》注之衰
        (三) 伪《古文尚书》与郑注《尚书》的衰亡
        (四) 南、北学与郑学
    二、 隋唐经学一统与郑学式微
    三、 宋元理学兴盛与郑学衰落
        (一) 宋代疑经与汉学权威的破坏
        (二) 宋元理学大兴
        (三) 朱熹与郑学
        (四) 熬继公对郑玄《仪礼注》的挑战
    四、 明代郑学的极衰
第三章 郑学的复兴:清代前期郑学研究
    一、 清初“引古筹今”汉学的开创
    二、 顺、康时期《仪礼》注经的“扬熬抑郑”
    三、 清儒治汉学:“汉骨宋魂”
    四、 《古文尚书疏证》与清代考据大兴
第四章 郑学的兴盛:乾嘉时期的郑学研究
    一、 乾嘉学派的郑学研究
        (一) “尊古”乾嘉吴派与郑学
        (二) “求是”乾嘉皖派与郑学
        (三) “贯通”乾嘉扬州学派与郑学
        (四) 常州学派与郑学
    二、 清代中前期郑礼学发展概要
        (一) 清初礼学恢复与三礼馆的诏开
        (二) 江永贯通《三礼》
        (三) 郑注《周礼》之研究
        (四) 郑注《仪礼》之研究
        (五) 郑注《礼记》之研究
第五章 夹缝中的发展:晚清郑学研究概述
    一、 乾嘉余波下的郑学
        (一) 晚清郑学扞卫者陈奂
        (二) 吴派经学后劲丁晏
        (三) 晚清今文家中的尊郑者
    二、 晚清的郑学批判
        (一) 宋学派的郑学批判
        (二) 今文经学家的郑学批判
        (三) 经世派的郑学批判
        (四) 维新派的郑学批判
    三、 晚清汉宋调和趋势下的郑学研究
        (一) 曾国藩“汉宋调和”与郑学
        (二) 陈澧“汉宋兼采”与郑学
    四、 夹缝中的发展:晚清郑氏礼学发展概述
        (一) 郑珍与郑礼研究
        (二) 黄以周的郑礼新创
        (三) 俞樾的郑礼研究
        (四) 孙诒让与《周礼正义》
    五、 晚清西学影响下的郑学研究
    六、 经学历史的终结与郑学研究之后延
附录 清代郑学文献统计
    一、 清代郑玄年谱撰着集成
    二、 清代郑玄着述辑佚
        (一) 清代郑玄着述辑佚四大家
        (二) 清代郑玄着述辑佚集成
    三、 清代郑学研究着作
        (一) 郑玄诗学研究专着
        (二) 郑玄礼学研究着述
        (三) 其他郑学研究着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经学视域下的先秦射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先秦射礼
    二、学术史回顾
    三、本文的研究
    四、述例
第一章 射礼概览
    第一节 射礼之性质及礼类归属
        一、“五礼”体系中射礼的礼类归属
        二、“阳礼-阴礼”体系中射礼的礼类归属
        三、“六礼”体系中射礼的礼类归属
        四、“八礼”体系中射礼的礼类归属
        五、“九礼”体系中射礼的礼类归属
        六、小结
    第二节 射礼之意蕴与特质
        一、饰以礼乐 争也君子
        二、射以观德 别贤不肖
        三、射以立德 仁者之道
        四、射礼内涵总结
    第三节 射礼之核心人员——射耦
        一、“射耦”通说
        二、“射耦”分类
    第四节 射礼之前奏——乡饮酒礼、燕礼
        一、乡饮
        二、燕礼
        附、飨、食、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射类考
    本章前言
        一、关於分类
        二、关於分等
    第一节 大射
        一、内涵
        二、分类
        三、分等
        四、称名之由
        五、行礼时间
        六、行礼场所
        七、礼典仪节
        八、文献汇览
        余论Ⅰ 《射人》所述射类辨正
        余伦Ⅱ 射牲
    第二节 宾射
        一、内涵
        二、分类
        三、分等
        四、称名之由
        五、行礼时间
        六、行礼场所
        七、礼典仪节
        八、文献汇览
    第三节 燕射
        一、内涵
        二、分类
        三、分等
        四、称名之由
        五、行礼时间
        六、行礼场所
        七、礼典仪节
        八、文献汇览
        余论Ⅰ 释“息”
    第四节 乡射
        一、内涵
        二、分类
        三、分等
        四、称名之由
        五、行礼时间
        六、行礼场所
        七、礼典仪节
        八、文献汇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射仪考
    本章前言
        一、相关概念阐释
        二、礼仪研究的必要
        三、基於《仪礼》的礼仪研究之必要
        四、射礼礼仪研究的欠缺
        五、本文的工作
    第一节 乡射礼仪程仪节考述之一: [Ⅰ、前奏——乡射前的准备]
    第二节 乡射礼仪程仪节考述之二: [Ⅱ、副礼——乡饮前段]
        一、乡饮之正礼1——正献
        二、乡饮之正礼2——旅酬(1)
    第三节 乡射礼仪程仪节考述之三: [Ⅲ、正礼——三番射]
        一、第一番射
        二、第二番射
        三、第三番射
    第四节 乡射礼仪程仪节考述之四:[Ⅳ、副礼——乡饮後段]
        一、乡饮之正礼3——旅酬(2)
        二、乡饮之副礼——无筭爵+无筭乐
    第五节 乡射礼仪程仪节考述之五: [Ⅴ、尾声——乡射结束]
    余论Ⅰ 诸种射礼仪程仪节比较
        一、《乡射》-《大射》纲目比较
        二、仪程仪节梳理、比较的角度与所得
        三、“三番射”仪节异同比较
        四、“四射”之“正歌”仪程比较
    余论Ⅱ 礼例研究小劄
        一、礼例研究价值论
        二、礼例研究综述
        三、礼例研究体系之构拟
        四、礼例之“礼典礼节例”拾零
        附、[清]淩廷堪《礼经释例》卷七《射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射器考
    本章前言
        一、关於礼器研究
        二、关於射器研究
    第一节 射器综考
        一、乏(容、防)
        二、并夹(矢籋)
        三、福(幅、菔)
        四、筭(算、筹)
        五、扑(楚扑、荆扑)
        六、物
        七、决(抉、玦、扳指)
        八、遂(拾,臂鞴、射鞴,扞、臂扞)
        九、极(朱极三,放)
        十、次(耦次)
        十一、中(鹿中、兕中、皮树中、闾中、虎中)
    第二节 射侯考
        一、射侯通制
        二、皮侯
        三、采侯
        四、兽侯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射乐考
    本章前言
        一、考述之必要——早期儒家礼宜乐和之礼乐观概述
        二、考述之内容——射檀用乐应为射礼研究的重要组成
        三、考述之对象——个案研究而非全部射类与射级的乐礼考
    第一节 乐器考
        一、传统乐器分类法——“八音”分类体系
        二、射礼所用乐器之於“八音”分类体系的归属
    第二节 乐悬考
        一、乐悬通制
        二、射礼乐悬之制
    第三节 正歌考
        一、“正歌”“正歌备”
        二、“正歌”“四乐节”於“四射”之行用
        三、“正歌”用诗考
    第四节 射节考
        一、“射节”通释
        二、“射节”用诗考
        三、“射节”之奏
        四、“射节”之用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Ⅰ 射礼术语拾零
    一、关於射之技法、标准、类别者
    二、关於射礼之埸所
附录Ⅱ 射礼职官之天子-诸侯对照表
附录Ⅲ 疆域考
    一、礼书对於疆域的两种划分体系
    二、任土法之一——以地缘为主的划分体系
    三、任土法之二——血缘分封体系
    四、任土法之三——行政划分体系
附录Ⅳ 射器图汇览
    一、目录列表
    二、射器图汇览
主要参考文献
    一、古代典籍
    二、近现代着作
    三、期刊论文
    四、博硕论文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周礼》所见学校外教育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章选题说明及研究价值
        (一)选题说明
        (二)研究价值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一)基本资料部分
        (二)今人研究成果
    三、研究空间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空间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官吏教育
    第一节 受教群体考察
        一、各级官吏
        二、庶人在官者
    第二节 以“教典”教官府
        一、“教典”含义考述
        二、“教典”与“教职”、“邦教”关系辨析
        三、官吏的双重身份
        四、“教典”的施教范围
    第三节 以“教法”教官吏
        一、“教法”含义考述
        二、“教典”与“教法”的关系
        三、监督机制
    第四节 睡虎地秦简中的官吏教育
        一、“五善”、“五失”的具体内容
        二、“五善”、“五失”对比《周礼》“六廉”
        三、正反对比的教育方式
        四、儒法兼综的特点
    小结
第二章 万民教育之一——礼教
    第一节 礼教的内容
        一、祀礼
        二、阳礼和阴礼
        三、乐礼
        四、礼仪
    第二节 礼教的方式及保障措施
        一、在礼仪实践中传授礼教
        二、以刑教保证礼教实施
    小结
第三章 万民教育之二——德教
    第一节 “乡三物”含义辨析
        一、六德、六行和六艺
        二、“德行”与“道艺”的关系
        三、六德、六行与三德、三行
    第二节 乡遂德教与选贤任能
        一、乡中德教
        二、遂中德教
    小结
第四章 万民教育之三——俗教
    第一节 “以俗教安”的内容
        一、“本俗六”含义考略
        二、礼俗——“以驭其民”
        三、本俗、地俗——以安万民
    第二节 俗教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特点
    第三节 与秦风俗教育之比较
第五章 万民教育之四——法教
    第一节 法律教育的内容
    第二节 教育过程及方式
    第三节 法律教育的特点
        一、礼法兼综
        二、宽缓刑罚
        三、缺乏独立性
    小结
第六章 宫内女子教育
    第一节 礼的教育
        一、阴礼之教
        二、妇学之法
    第二节 技能教育
        一、嫔妃技能教育
        二、女奴劳作教育
        三、女子技能教育的特点
    第三节 教师群体考
        一、男性教师
        二、女性教师
    第四节 《礼记》所记女子教育
        一、《礼记》所记女子教育之教师群体
        二、《礼记》所记女子教育之教育内容
    第五节 内宫女子教育的特点
        一、《周礼》所记女教内容与《礼记》相比更具实际内涵
        二、女官之贵者注重礼教,女官之贱者注重职教
    小结
第七章 技能教育
    第一节 农业技能教育
        一、重视农业生产
        二、教育对象及主要方式方法
        三、土宜之法——有关土壤知识的教育
        四、土圭之法——有关天文历法知识教育
        五、稼穑之术——有关耕种技能的教育
        六、监督机制
    第二节 军事教育
        一、四时教习军事
        二、教辨别旌旗与鼓声
        三、军事教育特点
    第三节 医学教育
        一、职医教育的施教者——医师
        二、医学分科
        三、医学教育的方式
    第四节 秦汉简帛所见文书教育
        一、文书分类及写作规范
        二、教育对象、场所及方式
        三、教育内容
    小结
第八章 《周礼》所见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
    第一节 学在官府
    第二节 官师一体
    第三节 “学在官府”制度对秦汉教育的影响
附录“师”这一概念的发展及教育内涵的获得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8)阮元经学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学界研究现状分析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特色
第一章 阮元的学术人生及其经学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阮元的学术人生
        一、良好家教,友朋助益
        二、专心经学,着述日丰
        三、身居高官,学以济用
    第二节 阮元经学思想形成的背景与渊源
        一、清中期的社会与阮元经学思想的形成
        二、扬州地域文化与阮元经学思想的形成
        三、官、学一体身份与阮元经学思想的形成
        四、阮元经学思想的渊源
    第三节 阮元经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阮元的经学文献整理成就
    第一节 以《皇清经解》为代表的经学文献编纂成就
        一、《皇清经解》编纂的学术背景与条件
        二、阮元对《皇清经解》编纂的贡献
        三、《皇清经解》的清中前期经学史价值
    第二节 以《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为代表的经学文献校勘成就
        一、阮元与《十三经注疏》的校勘缘起
        二、阮元对《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编纂的贡献
        三、《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学术成就
    第三节 以《经籍籑诂》为代表的经学训诂成就
        一、阮元训诂研究的特征
        二、阮元对《经籍籑诂》编纂的贡献
        三、《经籍籑诂》的学术成就
第三章 阮元的经学考证与义理探求
    第一节 阮元对经籍诸名物、典制的新考证
        一、《考工记车制图解》——“实非考证赅洽,亦何能精审若是”
        二、《明堂论》、《明堂图说》——“破前儒之幽冥”
        三、《孝经郊祀宗祀说》、《封泰山论》——“训诂考据之功,斯为最大者”
    第二节 阮元对经学诸范畴的新阐释
        一、《论语论仁论》、《孟子论仁论》——“仁学”观的重建
        二、《性命古训》附《塔性说》、《复性辨》——“性命”说的新释
        三、《论语一贯说》、《大学格物说》附《论语解》——倡“圣贤之道,无非实践”新观念#88
第四章 阮元经学研究的特点
    第一节 训诂与义理并重
        一、“经非诂不明”
        二、“古今义理之学,必自训诂始”
    第二节 崇古与求是兼顾
        一、“远者见闻终不若近者之实”
        二、“儒者之于经,但求其是而已”
    第三节 求实与致用结合
        一、“圣贤讲学,不在空言,实而已矣”
        二、“发明圣贤言行,重在日用”
第五章 阮元经学与清中后期学术
    第一节 阮元经学与清中后期汉宋兼采的学风
        一、阮元经学与“乾嘉新义理学”
        二、阮元经学与嘉道时期汉宋兼采的学风
    第二节 阮元经学与清中后期礼学的研究
        一、清中前期礼学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阮元的礼学研究与清中后期礼学及实学思潮的兴盛
结语
征引及参考文献
附录

(9)甲骨卜辞与殷商时代的文学和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甲骨卜辞研究综述及论文研究方向的确定
    第二节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殷商时代的甲骨占卜制度
    第一节 灵龟卜骨——商代占卜礼程还原
    第二节 贞人集团——殷商甲骨占卜主体
    第三节 欲窥天心——甲骨占卜的范围与事项
    注释
第三章 甲骨卜辞所见书法艺术
    第一节 深于取象——甲骨文字的书画同源
    第二节 秘响旁通——甲骨文字的文学意味
    第三节 范刻习刻——甲骨文字的书法传承与类型划分
    注释
第四章 甲骨卜辞与殷商诗乐舞
    第一节 乐以体政——殷商的礼乐文明
        一 殷人尚声——卜辞中所见乐器
        二 万舞美奏——卜辞所见乐舞
    第二节 殷商瞽蒙与卜辞的诗体结构
        一 卜辞歌者——殷商的瞽蒙集团
        二 诗体结构——卜辞的纵向读法
    第三节 戏剧肇始——卜辞乐舞与戏礼
        一 方相四目——殷商傩舞之风
        二 公尸嘉告——巫之一身而二 任
        三 河伯娶妇——人神恋爱的祭祀演绎
        四 汤祷桑林——雩祭乐舞与巫尪焚身
    第四节 二重证据——甲骨卜辞与《商颂》
        一 九成之舞——殷商《九歌》与卜辞象乐
        二 王者之颂——《商颂》象乐与卜辞
    第五节 箕子与微子——周代殷商乐舞的传承
        一 箕子的文化抉择
        二 史墙盘与微子朝周
    注释
第五章 卜辞散文的文学描写及其形式内容在后世经典中的嬗变
    第一节 散文萌芽——卜辞散文艺术探微
        一 写景散文——卜辞散文中的天象观测
        二 记事散文——卜辞散文中的田猎征伐
    第二节 卜史同源——殷商甲骨刻辞的史学特质及文学意义
        一 由卜而史——甲骨卜辞与《春秋》、《竹书纪年》的编年体例
        二 由史而卜——《周易》以史为象的卦爻辞编纂方式与甲骨卜辞的观象制度
        三 三 段式结构——《国语》、《左传》对甲骨卜辞叙事的抽象继承
    第三节 甲骨卜辞散文与《商书》
        一 《书》与象通——卜辞散文对《商书》隐喻形成的影响
        二 灾异观念——卜辞与《商书》中的禁忌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胡培翚《仪礼正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仪礼》的价值
    二、《仪礼》学史简述
    三、胡氏《仪礼正义》研究综述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嘉道时期的《礼》学名家——胡培翚生平、着述及学术渊源考论
    第一节 胡培翚生平及作品考述
        一、胡培翚字、号辨正
        二、胡培翚生平简述
        三、胡培翚着述考
    第二节 胡培翚《仪礼》学之渊源
        一、徽州文化之浸染
        二、家学之熏陶
        三、师学之承袭
        四、友人之砥砺与影响
第二章 殚精竭虑 裒然成篇——《仪礼正义》撰着考论
    第一节 撰着《仪礼正义》的学术背景与原因
        一、嘉道年间《仪礼》研究的学术背景
        二、胡培翚撰着《正义》之原因
    第二节 胡培翚研治《仪礼》的精神与态度
        一、刻志励学,以疏《仪礼》为职责
        二、抱病着述,坚持不辍
        三、不惮其烦,全方位考证《仪礼》
    第三节 《仪礼正义》撰着过程考论
        一、胡培翚撰着《仪礼正义》之分期
        二、胡培翚所着之篇章
        三、胡、杨二人补编情况之辨正
    第四节 《仪礼正义》成书时间及版本概况
        一、《仪礼正义》成书时间考证
        二、《仪礼正义》版本概况及版本系统归类
第三章 胡培翠的《仪礼》作者与文本考论
    第一节 《仪礼》作者论
        一、断《仪礼》为周公作
        二、《正义》的《仪礼》作者论之层次
    第二节 《仪礼正义》的篇次排列
        一、《仪礼》十七篇篇次概况
        二、《仪礼正义》之篇次安排
    第三节 论《仪礼》性质、内容及其它
        一、论《仪礼》性质
        二、论《仪礼》内容
        三、辨“以《周礼》、《仪礼》二礼分别内外”之说
        四、辨《仪礼》称名
        五、论《仪礼》各篇于五礼之归类
        六、论《仪礼》之《记》
    第四节 论《仪礼》各篇结构与大旨(一)
        一、考论《仪礼》嘉礼诸篇
        二、考论《仪礼》宾礼诸篇
    第五节 论《仪礼》各篇结构与大旨(二)
        一、考论《仪礼》凶礼诸篇
        二、考论《仪礼》吉礼诸篇
第四章 《仪礼正义》校勘论
    第一节 《仪礼正义》所据的校勘版本及校勘原则
        一、《仪礼正义》所据的校勘版本
        二、《仪礼正义》的校勘原则
    第二节 《仪礼正义》的校勘方法
        一、详载各本经、注异同法
        二、《仪礼》经、注内证法
        三、他书互勘法
        四、综合法
    第三节 《仪礼正义》的校勘内容
        一、对《仪礼》经文之校勘
        二、对《仪礼》郑注之校勘
        三、对《仪礼》贾疏之校勘
        四、对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之校勘
    第四节 《仪礼正义》与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校勘之比较
        一、二书校勘之同异
        二、两者的校勘成就及地位之比较
        三、对两书校勘进行比较的目的意义
    第五节 《仪礼正义》与孙诒让《仪礼注疏校记》校勘之比较
        一、两书校勘内容之比较
        二、两书校勘成就之比较
    第六节 《仪礼正义》在《仪礼》校勘学史上的地位
        一、《仪礼》校勘学史简述
        二、《正义》在《仪礼》校勘学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 《仪礼正义》训诂考释论
    第一节 精于训诂 偏重考据
        一、清代训诂学的兴盛及胡培犟对训诂学成果的继承
        二、多样化的训诂方法
        三、丰富、全面的训诂内容
    第二节 援例解经 四例并举
        一、《仪礼正义》之四例
        二、实事求是,推陈出新
    第三节 常下按语 多有新见
        一、《仪礼正义》按语的方式与特点
        二、《仪礼正义》按语得失摭谈
    第四节 划分节段 总结节义
        一、《仪礼》经文之分节
        二、《仪礼正义》与他书经文分节之比较
    第五节 广征博引 兼容并蓄
        一、《仪礼正义》引述典籍之梳理
        二、《仪礼正义》引书特点研究
        三、由引书看胡培翚的治学特点及诠释方法
        四、《仪礼正义》征引文献的不足之处
    第六节 考辨贾《疏》证其得失
        一、《仪礼正义》对贾《疏》之承袭
        二、《仪礼正义》对贾《疏》之修正
        三、《仪礼正义》对贾《疏》之补充
第六章 《仪礼正义》礼学思想考论
    第一节 古今兼容
        一、疏解《仪礼》兼存今、古文字
        二、征引文献兼采今、古文家之说
    第二节 汉宋兼采
        一、胡培翚汉宋兼采的治经主张
        二、《仪礼正义》汉宋兼采之表现
        三、胡培翚治经兼采汉宋之原因
    第三节 经世意识
        一、厘清仪文节式,推行礼乐教化
        二、缘情制礼与经世致用之统一
        三、“《礼》当为天下万世遵行,不当为一二人立制”
结语
    一、《正义》与清代《仪礼》作品及诸经新疏之比较
    二、《仪礼正义》的学术特色
    三、《仪礼正义》学术地位之评估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胡培翚生平及作品系年考证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古书疑义疏解拾零——浅析互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陈景元集注《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训诂研究[D]. 刘馨诏. 山东大学, 2021(02)
  • [2]《仪礼郑注句读》训诂研究[D]. 张涵潇. 郑州大学, 2020(02)
  • [3]沈彤《仪礼小疏》研究[D]. 丁凯强. 曲阜师范大学, 2018(01)
  • [4]广雅新证[D]. 吴铭.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5]清代郑玄之学研究[D]. 范雪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6]经学视域下的先秦射礼研究[D]. 杨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4)
  • [7]《周礼》所见学校外教育专题研究[D]. 齐丹丹. 吉林大学, 2014(09)
  • [8]阮元经学述论[D]. 林久贵.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2)
  • [9]甲骨卜辞与殷商时代的文学和艺术研究[D]. 李振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4)
  • [10]胡培翚《仪礼正义》研究[D]. 陈功文. 扬州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解古书之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