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使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术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作用的临床研究

持续使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术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作用的临床研究

一、续贯使用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对术后长期机械通气病人镇静效果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熊民兴[1](2020)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较长期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痛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献上可靠临床证据。方法选取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本院ICU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任一排除标准的83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瑞芬太尼组40例,芬太尼组43例。所有研究对象,在确定入组后,立即镇痛镇静治疗即药物干预,积极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内环境、电解质稳定;机械通气24小时后评估病情:若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后,对患者开始进行撤机的筛查试验;符合撤机筛查试验的患者镇静剂逐渐减量至停止;行自主呼吸试验;如患者能够耐受自主呼吸,准备拔除气管插管,镇痛剂减量至停止;拔出气管插管。若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没有好转或祛除、脱机失败则继续治疗,再按上述流程进行;若仍失败且机械通气时间大于14天,观察指标按14天计算。药物干预方式:瑞芬太尼组应用瑞芬太尼以0.025μg/kg/min维持静脉泵入,芬太尼组应用枸橼酸芬太尼0.025μg/kg/min维持剂量静脉泵入,两组皆联合丙泊酚0.5mg/kg/h维持静脉泵入镇静,按CPOT、RASS评分调整干预剂量。主要观察指标:达标时间百分比。次要观察指标:达标时每小时镇痛药均值、镇静药均值;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的观察指标结果使用SPSS 22.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1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在性别、年龄、BMI、MAP、HR、病因构成、疾病严重程度构成方面的比较中,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在达标时间百分比方面的比较中,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在达标后每小时镇痛、镇静用量均值比较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在机械通气时间与脱机拔管时间比较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在ICU住院时间和费用的比较中,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中,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小剂量瑞芬太尼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皆能使机械通气患者达到满意镇痛镇静状态。2与芬太尼相比,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小剂量瑞芬太尼能减少镇痛药与镇静药剂量,缩短机械通气和脱机拔管时间。图2幅;表6个;参153篇。

孔超[2](2020)在《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对中老年骨科下肢手术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在中老年患者行骨科下肢手术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右美托咪定在中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入我院就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Ⅲ级,共60例,按年龄差异分为中年组(45岁~64岁),老年组(≥65岁)。通过硬膜外导管快速推注0.375%罗哌卡因10 mL,麻醉效果确切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8 μg/kg,15 min后输注速度改为0.5 μg·kg-1.h-1。观察并记录用药开始时(T1),用药5 min(T2)、15 min(T3)、30 min(T4)、60 min(T5)、90 min(T6)的 SBP、HR、Ramsay 及右美托咪定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若术中患者血压低于基础血压30%时给予5mg盐酸麻黄碱对症处理;心率低50次/min时给予0.5 mg阿托品对症处理;血压高于患者基础血压30%时给予0.25 mg硝酸甘油。结果:1.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SBP、HR和Ramsay评分比较(1)负荷剂量期间,两组患者T1、T2时刻的SBP、HR、Ramsay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2)随着输注时间延长,老年组血压呈下降趋势,与T1时刻比较,老年组T3、T4、T5、T6时刻的SBP显着降低(P<0.05);且与中年组同时刻比较,老年组T4、T5和T6时刻SBP显着降低(P<0.05);中年组中的T3、T4、T5、T6时刻的SBP与T1时刻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3)老年组患者心率呈下降趋势,T3、T4、T5、T6时刻的HR与T1时刻相比,显着下降(P<0.05);且与中年组同时刻比较,老年组T3、T4、T5和T6时刻HR显着降低(P<0.05);中年组中,T2、T3、T4、T6时刻的HR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5时刻的HR与T1时刻相比,显着降低(P<0.05)。(4)随着输注时间延长,老年组Ramsay评分呈上升趋势,T4、T5、T6时刻的Ramsay评分显着高于T1(P<0.05);且与中年组同时刻比较,老年组T4、T5和T6时刻Ramsay评分显着升高(P<0.05);中年组中,T5、T6时刻的Ramsay评分与T1时刻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2.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比较(1)与老年组相比,中年组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总数显着减少(P<0.05)。(2)老年组出现心动过缓次数明显多于中年组(P<0.05);但中年组出现一过性高血压次数高于老年组(P<0.05)。(3)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寒战反应,同时老年组出现低血压次数与中年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安全用于中年患者行硬膜外麻醉辅助镇静,效果较佳;但在老年患者中不良反应较多,可增加围术期手术风险。针对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注意输注的剂量和速度,同时要加强连续监测,避免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

张竹君[3](2018)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腹腔镜在妇科子宫切除手术的使用中日益广泛,持续的CO2气腹对肺功能是否有更大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宗旨在于观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经静脉持续输注一定量的右美托咪定对于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到2018年7月期间择期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状态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5-60周岁,体重指数(BMI)18-30kg/m2,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以及试验组(D组),每组患者为40例。入室后在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麻醉诱导插管之后,D组即给予右美托咪定0.05μg/(kg·min)持续泵入,10min后改为0.5μg/(kg·h)剂量维持。C组在相同时间泵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比;两组都于手术结束之前30分钟停止盐酸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的注入。选取T0为麻醉诱导前,T1为气管插管后5分钟;T2为进行气腹稳定后5分钟;T3为气腹稳定后60分钟;T4为气腹终止后5分钟;T5为拔管时间,共6个时间点,记录术前和术毕拔管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T1T4时间点的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肺顺应性(Cdyn)的数值,并在T1T4四个时间点采取动脉血进行血气检测分析,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血气值,最后通过公式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和呼吸指数(RI)的值。所有数据采集完成以后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系统进行处理,观察在手术过程中经静脉持续泵注一定量的右美托咪定对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中呼吸力学和血气几项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实验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气腹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等基本情况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前两组患者MAP和HR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毕拔管后即刻,C组MAP和HR比D组明显升高,而D组在术前和拔管后即刻MAP和HR比较无明显差异。在CO2气腹后,呼吸力学指标的比较,Ppeak指标,两组患者在T2、T3时刻与T1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腹结束后,T4恢复到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Ppeak数值在T2、T3时刻均高出D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肺顺应性Cdyn指标,C组在T2、T3、T4时刻与T1对比数值降低,D组在T2、T3、T4时刻与T1时刻对比数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时间点C组与D组相比较,C组在T2、T3时刻下降的更明显,相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ETCO2指标,两组中患者在T2、T3、T4时间与T1时间相比较升高,相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同一时间点相比较,对比相差无统计学意义。PA-aDO2和RI组内各时刻,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T3、T4时刻高于T1;C组在T3、T4时刻PA-aDO2和RI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结果显示,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术中通过静脉持续泵注一定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气道压力,改善患者的肺顺应性和气体交换能力,对肺功能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帕孜丽亚·库尔班[4](2018)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腹部术后谵妄发生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能否减少腹部术后老年谵妄的发生率;方法:收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60岁的老年患者,100例,性别不限。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为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为0.9%生理盐水安慰剂,从而观察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炎症因子(白介素-6,C反应蛋白),年龄,性别等。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术后第一天谵妄发生率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五天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从28%降到10.0%,(P<0.01),对照组谵妄发生率从30%降到26.0%,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五天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术后高血压、心率过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高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IL-6和CP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后水平比较,转出ICU时观察组IL-6和CP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预防性的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平均14小时,可明显降低谵妄发生率且可显着降低手术后5天内的谵妄发生率。

胡美珠[5](2016)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定是否具有改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及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BSCO、Ovid、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通过手工检索纳入研究的相关参考文献;检索时间范围均设为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5年11月,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参照Cochrane协作网手册的相关要求,首先制定严格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有关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心肌损伤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均纳入本次研究。然后,通过改良Jadad量表评分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最后,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资料和数据,采用Rev Man5.3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对计量资料的结果采用均数差值(Mean Difference,MD)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95%CI)表示,计数资料则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和95%CI表示,并且绘制相应的森林图(forest plot)。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检验以I2>50%和P<0.05作为统计量标准,若各研究组间无统计学异质性,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Fixed effects model);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Random effects model),并根据纳入文献特征,分析异质性来源,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绘制漏斗图(funnel plot)评估结果有无受发表偏倚的影响。结果:共纳入21个随机对照试验,总计1762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右美托咪定能显着降低体外循环后心脏手术患者手术结束时肌钙蛋白I(c Tn I)的水平[SMD=-1.90,95%CI(-2.77,-1.03),P<0.0001]及术后24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CK-MB)[SMD=-2.00,95%CI(-3.31,-0.69),P=0.003],抑制术后24小时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MD=-23.35,95%CI(-30,43,-16.27),P<0.00001],缩短机械通气时间[MD=-1.16,95%CI(-2.19,-0.12),P=0.03],降低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RR=0.35,95%CI(0.22,0.57),P<0.0001]。但研究发现,对术后24小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MD=-43.42,95%CI(-100.04,13.19),P=0.13]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MD=-0.13,95%CI(-0.34,0.07),P=0.21]和医院内死亡率[RR=0.77,95%CI(0.20,3.05),P=0.71]的影响上,二者并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另外,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面,右美托咪定能降低劈胸骨时患者的心率[MD=-9.44,95%CI(-11.71,-7.18),P<0.00001]和平均动脉压[MD=-10.27,95%CI(-13.17,-7.37),P<0.00001],但对在术毕心率[MD=-4.27,95%CI(-9.97,1.44),P=0.14]和平均动脉压[MD=-4.80,95%CI(-15.22,5.61),P=0.37]及术后24小时心率[MD=-2.50,95%CI(-8.20,3.20),P=0.39]和平均动脉压[MD=2.25,95%CI(-0.82,5.33),P=0.15]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且有利于维持劈胸骨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抑制术后炎症反应,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韩刚,田俐[6](2013)在《咪唑安定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静脉全麻中靶控输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的影响。方法:60例ASAI~Ⅱ级的择期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组(P组)、咪唑安定工组(M1组)、咪唑安定Ⅱ组(M2组),每组20例。M1、M2组均在咪唑安定0.05 mg·kg-1静脉注射后,才艮据组别启动咪唑安定微量泵,剂量M1组为0.04 mg·kg-1·h-1;M2组为0.08 mg·kg-1·h-1。三组均直接启动丙泊酚TCI,主要手术操作结束时停止咪唑安定静脉注射,缝皮时停止丙泊酚TCI。每隔5 min记录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病人苏醒时间、苏醒情况。结果:在相同镇静深度(SE值相同),随着咪唑安定剂量增力口,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由P组至M1组和M2组逐渐降低,组间差异显着(P<0.05);麻醉苏醒时间逐渐延长,但组间差别不明显(P<0.05):苏醒后OAA/S评分P组较M1组和M2组明显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咪唑安定组术后嗜睡发生率高(P<0.05)。结论:咪唑安定可降低丙泊酚有效靶浓度,且丙泊酚有效靶浓度随着咪唑安定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以0.08 mg·kg-1·h-1的剂量靶控输注咪唑安定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且对术后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为较适宜的麻醉复合用药方案。

朱慧芳[7](2012)在《耳穴磁珠贴压对机械通气人机对抗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耳穴磁珠贴压疗法对机械通气发生人机对抗患者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耳穴磁珠贴压法对人机对抗患者是否具有辅助镇静作用。方法60例首次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并发生人机对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持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镇静,试验组组患者在持续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同时给予耳穴磁珠按压。通过调节咪达唑仑输注速率,使两组患者的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 SAS)控制在3-4分。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镇静72h内不同时间点心电监护指标、动脉血气、血清皮质醇、血糖的变化以及72h内咪达唑仑用量。结果1.心电监护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RR在镇静24h、48h、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SBP在镇静48h、7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SP02在镇静的各个观察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动脉血气两组患者的PaC02在镇静48h、7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a02、CaO2、SaO2在镇静的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皮质醇两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在镇静48h、7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静0h、2h、8h、24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糖两组患者在镇静第1天平均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第2天和第3天的平均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72h内咪达唑仑用量对照组和试验组72h内咪达唑仑总用量分别是(306.9±14.35)mg和(301.1±15.02)m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耳穴磁珠贴压疗法干预48h后能够显着降低机械通气人机对抗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改善缺氧状态,减轻机体应激反应。2.耳穴磁珠贴压疗法具有一定的辅助镇静作用,提高了机械通气患者的人机协调性。

王碧炯[8](2009)在《针药联合镇静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免疫影响的初步探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手术打击,麻醉,术后机械通气都是造成患者应激的因素,而术后适度的镇静则可以改善应激导致的免疫紊乱对患者机体的影响。ICU中通常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等药物来实现对危重患者的镇静目标。针刺治疗在失眠症,焦虑症等不寐患者中的镇静疗效也有大量的文献报道,而电针联合异丙酚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对其免疫的影响作用方面的报道很少目的:比较异丙酚、咪唑安定短时镇静对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不同免疫影响,并探讨电针联合异丙酚镇静是否对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免疫产生更积极的影响,为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寻求更佳的镇静方法。方法:选择60例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3组。异丙酚(Propofol)组(P组)采用单纯静脉注射异丙酚镇静;电针联合异丙酚(Electroacpuctrue andPropofol)组(E组)针刺神庭、印堂穴并留针电刺激,同时联合静脉注射异丙酚镇静;咪唑安定(midazolam)组(M组)采用单纯静脉注射咪唑安定镇静。通过调整异丙酚,咪唑安定的微泵泵速,控制BIS值70~80分。观察3组患者药物用量、清醒时间。对电针刺激组,予电针连接疏密波2/100Hz刺激30min,并每间隔3h进行一次刺激,直至试验结束。分别予镇静前(T1)、镇静结束后(T2)、镇静结束后24h时(T3)抽取中心静脉血对免疫学指标IL-2、IL-10、CD3、CD4、CD8、CD19、CD56、CD80、CD86、HLA-DR进行检测。首先对M组和P组进行比较,然后在P组与E组之间进行比较,观察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免疫变化。结果:1.异丙酚组镇静后清醒时间26.96±9.25min,咪唑安定组清醒时间56.28±12.20min,两者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异丙酚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咪唑安定组。咪唑安定用量0.12±0.22mg/kg/h。异丙酚、咪唑安定组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80、CD86、CD56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HLA-DR,IL-2,IL-10镇静前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异丙酚、咪唑安定组HLA-DR镇静后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L-2、IL-10在T2,T3时点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异丙酚组镇静后清醒时间26.96±9.25min,电针联合异丙酚组清醒时间17.49±5.86min两组清醒时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异丙酚组。异丙酚组1.58±0.53mg/kg/h;电针联合异丙酚组:0.98±0.47mg/kg/h;电针组异丙酚用量较单用异丙酚组显着下降(P<0.05)。说明电针刺激神庭、印堂穴可减少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异丙酚用量。异丙酚、电针联合异丙酚组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80、CD86、组间、组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D56、HLA-DR,IL-2,IL-10在三组镇静后各时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相同镇静深度下异丙酚、咪唑安定12h的短时镇静对手术患者细胞亚群的表达无明显影响。(2)电针神庭、印堂穴联合异丙酚对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可以降低异丙酚用量,并缩短镇静后的清醒时间。(3)电针联合异丙酚镇静可以改善体外循环患者的免疫状态。

韩刚[9](2009)在《咪唑安定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静脉全麻中靶控输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的影响。方法:60例ASA分级I或Ⅱ级的择期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组(P组)、咪唑安定I组(M1组)、咪唑安定Ⅱ组(M2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M1、M2组均在咪唑安定0.05mg.kg-1静脉注射后,根据组别启动咪唑安定微量泵,剂量Ml组为0.04mg.kg-1.h-1;M2组为0.08mg.kg-1.h-1。三组均直接启动丙泊酚TCI,以3.0mg.L-1开始,待病人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芬太尼4-5μg.kg-1,维库溴胺0.12mg.kg-1,调整丙泊酚靶浓度至SE值低于50时进行气管插管。术中每4560分钟追加维库溴胺0.06mg.kg-1,调整丙泊酚TCI浓度,使SE值维持在45-55;调整呼吸参数,使呼气末CO2(PetCO2)维持在28-35mmHg;当血压增高超过基础值的30%时追加芬太尼1-1.5μg.kg-1,手术结束前30min不再追加芬太尼及维库溴胺,主要手术操作结束时停止咪唑安定静脉注射,缝皮时停止丙泊酚TCI。每隔5min记录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病人苏醒时间、苏醒情况。结果:在相同镇静深度(SE值相同),随着咪唑安定剂量增加,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由P组至M1组和M2组逐渐降低,组间差异显着(P<0.05);麻醉苏醒时间逐渐延长,但组间差别不明显(P<0.05);苏醒后OAA/S评分P组较Ml组和M2组明显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咪唑安定组术后嗜睡发生率高(P<0.05)。结论:咪唑安定可降低丙泊酚有效靶浓度,且丙泊酚有效靶浓度随着咪唑安定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以0.08mg.kg-1.h-1的剂量靶控输注咪唑安定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且对术后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为较适宜的麻醉复合用药方案。

张高峰[10](2008)在《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长时间显微外科手术患者的镇静》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手足显微外科手术通常在神经阻滞麻醉下完成,但在手指再造、甲瓣移植、关节移植等时间长而复杂的手术中,患者因长时间制动,止血带反应烦躁,或因经历多次手术产生焦虑恐惧,既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又使手术难以顺利进行,甚至影响术后恢复,对这样的手术患者实施适当的镇静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本研究旨在以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为监测指标,观察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用于长时间显微外科手术患者的镇静效果,为此类手术患者镇静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显微外科手术患者,预计手术时间>6h。有以下情况者除外:听力障碍,精神或神经病史;对苯二氮卓类药物过敏;已知或疑有阿片药物依赖(含乙醇);重症肌无力。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例。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无创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丹麦Danmeter公司A-line监测仪监测AAI(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常规L2~3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mg,硬膜外向头端置管3cm。术中通过硬膜外追加0.75%布比卡因来维持麻醉。于前中斜角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给予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20ml,待麻醉效果确切完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开始手术后,实施镇静。Ⅰ组给予生理盐水2ml,Ⅱ、Ⅲ、Ⅳ组分别给予咪达唑仑0.01mg/kg,0.02mg/kg和0.04mg/kg,1min后用微量泵持续静注丙泊酚5~10mg/kg·h。同时Ⅱ、Ⅲ、Ⅳ组分别按照0.01mg/kg·h,0.02mg/kg·h和0.04mg/kg·h的速率泵入咪达唑仑。待AAI降到40,调整丙泊酚用量使AAI维持在30~45,维持这种镇静状态5h。观察指标:记录镇静诱导时间,丙泊酚用量,计算每公斤体重用药;记录镇静维持5h丙泊酚用量,计算每小时每公斤体重用药量;从停止给药到患者睁眼苏醒时间,术中知晓情况。记录给药1min后,AAI降至40,及以后第1、3、5h的AAI、MAP、HR和SpO2。结果1.一般材料:四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AAI与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之间关系四组患者AAI值30~45时,OAA/S评分为0~1分。3.MAP、HR及SpO2比较:3.1四组患者MAP比较:组内比较:四组患者MAP达到镇静状态较给药1min后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达到镇静状态,1、3、5h末各组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同时间点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四组患者HR比较:组内比较:四组患者HR达到镇静状态较给药1min后下降,但达到镇静状态后无差别。组间比较:同时间点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四组患者SpO2比较:各组患者SpO2均在99%以上,各组各时间点没有统计学差异。4.丙泊酚用量、镇静诱导时间,苏醒时间。4.1镇静诱导镇静诱导时间t1Ⅱ~Ⅳ组比Ⅰ组缩短(P<0.01),Ⅲ~Ⅳ组无明显差别(P>0.05)。丙泊酚用量V1Ⅱ~Ⅳ组比Ⅰ组少(P<0.01),Ⅱ组与Ⅲ组无明显差别,少于Ⅳ组(P<0.05)。Ⅲ、Ⅳ组无显着性差异。4.2镇静维持镇静维持时丙泊酚用量V2Ⅰ、Ⅱ组都高于Ⅲ、Ⅳ组(P<0.05)。Ⅲ、Ⅳ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4.3苏醒时间苏醒时间t2Ⅳ组明显长于其它三组(P<0.01)。Ⅱ、Ⅲ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5.术中知晓情况Ⅰ组患者有两例能回忆手术中部分事件,其余患者对手术没有记忆。结论1.丙泊酚单用或者联合咪达唑仑,都能使四组患者达到满意的镇静状态。2.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泵入能缩短镇静诱导时间。镇静诱导镇静维持,丙泊酚用量减少,但二者不呈剂量依赖性。3.以AAI30~45为镇静目标,镇静诱导时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0.02mg/kg,镇静维持时丙泊酚联合咪唑安定0.02 mg/kg·h,能有效的避免术中知晓,苏醒时间不至延长,较好满足长时间手足显微外科手术镇静需求。

二、续贯使用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对术后长期机械通气病人镇静效果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续贯使用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对术后长期机械通气病人镇静效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条件
        1.1.3 分组
        1.1.4 试验过程
        1.1.5 干预药物
        1.1.5.1 药物干预的时间
        1.1.5.2 干预药物剂量调节方式
        1.1.6 观察指标
        1.1.7 临床资料和数据收集
    1.2 统计学处理
    1.3 结果
        1.3.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病因构成及疾病严重程度指标比较
        1.3.2 两组达标时间百分比、达标后药物用量均值比较
        1.3.3 两组在机械通气、脱机拔管、ICU住院时间及ICU住院费用的比较
        1.3.4 两组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1.4 讨论
    1.5 不足
    1.6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镇痛镇静治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2.1 镇痛治疗
        2.1.1 镇静镇痛的目的
        2.1.2 镇痛镇静的策略
        2.1.3 镇痛药物的使用
        2.1.4 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2.2 丙泊酚的应用
        2.2.1 丙泊酚的药理作用
    2.3 镇静镇痛治疗的评估
    参考文献
附录 A 患者镇痛、镇静评估表
附录 B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附录 C 一般资料和结局指标
附录 D ICU意识模糊评估表
附录 E 撤机筛查及自主呼吸试验(SBT)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2)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对中老年骨科下肢手术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研究报告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2.7 结果
第3章 讨论
    3.1 麻醉方式的选择
    3.2 硬膜外局麻药选择
    3.3 静脉麻醉镇静药的选择
    3.4 右美托咪定对中老年下肢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5 右美托咪定对中老年下肢手术患者的镇静作用
    3.6 右美托咪定对中老年下肢手术患者的不良反应
    3.7 本研究存在局限性
    3.8 总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长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审批表

(3)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患者纳入条件
        1.2 排除标准
        1.3 分组
    2 麻醉药品
    3 麻醉及监测仪器
    4 麻醉过程与方法
        4.1 麻醉诱导前
        4.2 麻醉诱导
        4.3 麻醉维持
    5 观察指标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 患者术前及术后MAP、HR的比较
    3 呼吸力学指标的比较
    4 血气指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致谢

(4)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腹部术后谵妄发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内容与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5 技术线路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右美托咪定研究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5)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 文献检索策略
    3. 文献筛选、提取与方法学质量评价
    4. 数据分析
结果
    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 Meta分析结果
附表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应用与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咪唑安定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麻醉方法
        1.4.1 麻醉诱导
        1.4.2 麻醉维持
        1.4.3 麻醉恢复
    1.5 数据采集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MAP变化
    2.2 HR变化
    2.3 异丙酚效应部位靶浓度及用量比较
    2.4 术后观察
3 讨论

(7)耳穴磁珠贴压对机械通气人机对抗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针药联合镇静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免疫影响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3 观察与记录指标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异丙酚与咪唑安定组镇静对免疫的比较
    3.2 异丙酚与电针联合异丙酚组镇静对免疫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9)咪唑安定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10)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长时间显微外科手术患者的镇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续贯使用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对术后长期机械通气病人镇静效果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D]. 熊民兴.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2]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对中老年骨科下肢手术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D]. 孔超. 长江大学, 2020(04)
  • [3]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D]. 张竹君. 青岛大学, 2018(03)
  • [4]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腹部术后谵妄发生研究[D]. 帕孜丽亚·库尔班.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3)
  • [5]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meta分析[D]. 胡美珠. 皖南医学院, 2016(06)
  • [6]咪唑安定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的影响[J]. 韩刚,田俐. 新疆医学, 2013(03)
  • [7]耳穴磁珠贴压对机械通气人机对抗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D]. 朱慧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2(02)
  • [8]针药联合镇静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免疫影响的初步探讨[D]. 王碧炯. 浙江大学, 2009(S1)
  • [9]咪唑安定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的影响[D]. 韩刚. 新疆医科大学, 2009(S2)
  • [10]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长时间显微外科手术患者的镇静[D]. 张高峰. 山东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持续使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术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作用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