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后的钱钟书与博尔赫斯

《终结》后的钱钟书与博尔赫斯

一、“终结”后的钱钟书和博尔赫斯(论文文献综述)

敬文东[1](2020)在《新诗:一种快乐的西西弗文体(上)》文中研究表明一、四"像"加一"是"一位魔法师费时一千零一夜,以梦为原料制造了一个人。魔法师旋即派遣受造者,去往废弃多时的某座神庙担任祭司。信众莫不惊叹祭司的神力:他在火焰中行走,却未损毫发。魔法师对此心知肚明:祭司不过是他梦中的幻影;一个没有实体的影子,又怎么可能灼伤于明晃晃的火焰呢?流年似水,很多个时日过去后,一场大火来袭。魔法师原本可以下水避难逃生,但他在一个瞬刻间突然开悟:大火想帮他结束晚年的肉体之苦痛,助他解脱积年的劳作之桎梏。

张少娇[2](2020)在《论麦家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形象》文中提出麦家的小说在面世之初,被归入“特情文学”、“谍战小说”等类型,根据其小说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剧引发了谍战剧的热潮,使麦家的名字广为人知。而麦家的小说不能简单地归在通俗小说里,无论是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还是作品被收入“企鹅文库”,都标志着学界对其作品文学价值的认可。麦家的小说有着谍战小说的外形,但其内在则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还体现着对人悲剧性生存境遇的思索与关注。本文旨在分析麦家小说中悲剧性人物形象,挖掘麦家小说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对麦家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给予价值评估。鉴于麦家小说的独异性往往通过其笔下的悲剧性人物形象得以展现,绪论部分梳理悲剧人物形象理论的发展,并通过对麦家的悲剧性情结分析,对麦家创作悲剧性人物形象写作发生进行溯源。本文第一章按照人物命运走向,将麦家笔下的人物分成三大类。一类是在精神领域丧失正常秩序的,这类人物形象往往具有过人的天分,在精神领域应该是超越常人的存在,但是却以疯癫收尾,令人唏嘘。另一类是死亡结局的悲剧性人物,他们往往遭遇命运的不确定性,在各种难以预测的意外中死亡。显示出麦家渴望探讨人类命运无常的渴望。第三类是成为记忆载体式的人物,他们也经历了浩劫与变迁,却不能挣脱保守秘密的桎梏,在讲述那些动人传奇的过程里寻求解脱。本文第二章着眼于对麦家对悲剧性人物形象的塑造,麦家笔下的悲剧性人物形象令人动容,与麦家圆熟的叙事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麦家擅长引用大量的史料、访谈记录、回忆录等形式,营造出一种“似真幻觉”的体验感,逼真的阅读体验更能加剧对人物悲剧性命运的切身体验。其次,麦家的行文颇具冒险精神,对一个事件的言说以多个视角呈现,话语方式的截然不同,增强文本层次丰富性,反复叠加悲剧感的体验。最后,麦家很大程度上在学习、摹仿了其偶像博尔赫斯“迷宫式”叙事,麦家构建了一种“秘密式”叙事。“秘密”不仅是麦家的叙事主线,同时也是麦家的叙事符号,而麦家“秘密式”叙事的终点,是永无真相。人物的悲剧性结局难以归咎于任何具体的原因,体现出了一种命运的无常感。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分析麦家塑造的悲剧人物的意义。首先,麦家笔下的这些以悲剧结局收场的特情人员,是文学史上没有出现过的全新人物形象。他们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书写方式,为中国当代文学长廊补充了新的人物形象。其次,这些文学史上的“新人”,满怀高蹈的理想和爱国的情怀,这对于当下文坛写人性黑暗面的局面,是一种破冰式的冲击,这些悲剧人物形象身上,是麦家渴望当代人文价值得以重建的写作追求。最后,麦家塑造的悲剧性人物形象,从事的工作犹如将之囚禁在智力斗争的“斗兽场”,因为工作内容的涉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被因之而被囚禁,丧失了存在的自由性。他们日复一日所做的是破解智力陷阱,一个密码破解后紧接着的是另一个密码的诞生,智斗搏杀永无止境。这些悲剧人物形象本身,体现着人类存在的荒诞本质。

张津津[3](2020)在《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文中指出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家之一,创作了体裁众多、数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尤其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格林是诸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在小说中以编年史家的姿态书写,留下了关于人类罪恶与苦难的深刻印记,启示了在荒诞的世界中获得救赎的可能,他富于严肃哲理性和通俗趣味性、带有生动想象力和深厚历史感的小说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荒诞是20世纪西方文学总的特征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法、德存在主义理论及其衍生的文学作品,对于英国文学中的荒诞谈论不多。荒诞作为格林小说的重要主题在他的小说中反复重现,是解读格林小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格林小说的研究也可以深化对荒诞的认知和理解。本论文即试图从“荒诞”这一角度透视格林及其作品,对格林的生平和作品的意义作出恰当的阐释。全文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格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类综述,继而阐述研究的意义和应用的方法。研究意义在于既可以丰富国内格林研究的维度,又能加深对西方现代文学,特别是荒诞文学的认识。研究方法以文本细读法为主,以荒诞的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发生学、阐释学等方法为辅。在第一章中,厘清了荒诞的概念,从历史文化背景和荒诞性生命体验两方面阐述格林小说荒诞意识的基础。首先,通过追溯起源和用法,梳理内涵流变,分析荒诞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界定本文所要论述的是生存意义层面上的荒诞。其次,说明格林所处时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帝国的瓦解,第三世界的混乱,让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荒诞境遇,作家们如何对这个荒诞世界作出回应。再次,格林早年经历导致自我心灵分裂,造成成年后不忠的信仰和辩证的思想,在多维的身份间逃避,格林无法跳脱时代共性,成为书写荒诞的作家,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笔下的人物。第二章围绕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性主题阐述其形成原因和具体呈现。首先,分析主题的成因。一是植根于文学传统,通过改写和重述与经典形成互文关系。二是受到国际政局影响,紧密结合政治事件,用宗教视角反观人类行为。三是源于私人阅读兴趣,继承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遗产,双方参与了主题的塑造。其次,论述主题的呈现。一是潜意识层面,描绘人物的童年和梦境,以折射西方文明的致病情境,从中寻找荒诞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二是信仰层面,有罪的圣徒试图用信仰克服荒诞,使存在变得有意义,但又不可能得出确定的意义。三是文明层面,借助非西方的“他者”来审视西方的“自我”,发现“自我”是失落的,“他者”是凋敝的。第三章以荒诞为中心,从人物、环境、主题三个方面阐述格林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人物方面,格林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处于悖谬状态的边缘人,表现为孤独无助的失父者,由于对某种信念的信仰,在极限境遇中会转变为主动承担责任的反英雄。二是环境方面,“格林之原”是一个堕落而绝望的空间,具体表现为艾略特式的“荒原城市”和康拉德式的“边缘世界”,身处其中的人孤独而矛盾。三是主题方面,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悖谬,寓于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小说中,呈现出矛盾对立统一的样态,同时思想上宗教与荒诞之间相互消解,形式上严肃与通俗之间完美平衡,也有助于这一主题的呈现。第四章从严肃与通俗、政治与审美、现实与梦境三个维度阐述格林小说创作中荒诞的独特性,并从文学史叙事的角度指出格林小说创作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格林的小说创作兼顾严肃主题和通俗结构,坚持政治书写,也不放弃对审美意蕴的追求,通过展现现实和梦境、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交汇融通,深层次挖掘人物心理,并预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格林从荒诞文学的脉络中,积极汲取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长处,既有参考和借鉴,也有突破和创新,这种融入了自己生命体验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而决定了格林小说在具有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格林的荒诞文学书写的特殊性在于,格林本人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的小说是他生平经历的映射,由多种复杂元素形成的有机融合。格林提出的超克荒诞的办法带有空想色彩,但是他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马丽[4](2020)在《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色彩表达》文中提出伊丽莎白·毕晓普是二十世纪美国诗坛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极具个人风格与艺术价值的色彩运用是毕晓普诗歌写作的显着特点之一,她的诗作具有明晰的画面感,表现出了强烈的色彩意识与空间意识。色彩不仅仅是其诗歌的视觉性体现,也是诗人自身的审美与感知的外化,研究毕肖普诗歌的色彩表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诗歌内涵的全貌。毕晓普在创作之中始终强调忠于描述对象和细节情感,因此解读她的诗歌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使作品可视化,努力还原诗人想要在读者头脑和心灵中留下的某种视觉印象。毕肖普始终将色彩作为其诗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她创作的不同阶段,对色彩的使用方式和理念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不同于通常的直线型演进,毕肖普的色彩表达风格更像是一个回溯与超越的过程:她早期迷恋超现实主义,其笔下的色彩也多具有强烈的想象意味,强调对常规与现实的超越。而后在进入创作的成熟期后,毕肖普崇尚客观的写作品质得到了更显着的体现,她朝着更为传统的再现式艺术——印象主义回归,通过光线影响下各个物体细微的色彩变化,来描摹场景、烘托氛围,实现诗歌语言对灵魂、感觉和情绪的传达。在毕肖普的创作后期,诗人最终实现了上述两极的融合,立足于后现代的当下,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审美维度与色彩表达方式,诗人在该时期完成的诗篇也被评论界普遍认为是她最优秀的作品。论文主要采用诗画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应用色彩理论,立足诗歌文本,结合诗人创作观念和生活背景,探析诗画创作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现代美学思想在诗画领域的融通。本文采用双向分析法,一方面依照毕晓普创作风格的演进,结合诗人不同时期对各个艺术流派的吸收以及不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氛围的影响,挖掘色彩在其诗歌创作中的内涵差别。另一方面从分析颜色词的运用搭配到解读其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美学内涵,研究毕晓普如何将色彩作为诗歌的比喻性桥梁,从关注色彩构成到色彩表达这一从外部世界深入至内部心灵,将内心世界外化的实现过程。

剑男[5](2020)在《读诗札记》文中研究表明1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他所有的写作都是自我与这个世界关系的一种重建。一首好的诗歌常常是未被发现、充满诗人个性魅力的,它是诗人语言创造力的显现,并有着诗人独一无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2我很喜欢波德莱尔诗歌中对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形式与内容,以及各种艺术之间关系的覆盖,他说:"天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一切,形式,运动,数,颜色,芳香,在精神上如同在自然上都是有意味的,相互的、交流的、应和的。"我喜欢他的神秘象征,使我们能在感性层面感受到理性对世界现象与本体的诠释。虽然现代诗歌的发展并不是永远的象征主义,但诗歌却总是要涵盖这样一些基本的东西,并不断与之发生着联系。

张柠[6](2018)在《论作为农耕美学之典范的青花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花瓷是典型的中国符号,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的中国标本。它是古老的"抟黄土"和"炼五石"神话的工艺演变结果。它的物质形态是对恒久而不易改变的自然物的模仿,是泥土经过抟捏、造型、煅烧之后形成的特殊固化物。青花瓷以烧制彻底清除了泥土的生长性,又以其独特的透明釉和釉下彩及图案的美学样式含蕴着农耕民族的自然观与生命意识;其对材料纯度的极致追求,也体现出传统社会中具有超越性的道德理想。青花瓷的纯功能(接纳、盛装、收藏)被逐渐边缘化,同时也导致其附加功能(美学功能和象征功能)日益趋向边缘化,并呈现出某种暧昧的价值。在这一由盛而衰的历史表象背后,表征着农耕时代走向终结的历史宿命。

李林芬[7](2018)在《博尔赫斯作品中的镜子意象研究》文中认为镜子是博尔赫斯创作中钟爱且敬畏的意象。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博尔赫斯全集》(第一辑与第二辑)的小说与诗歌中,镜子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博尔赫斯笔下的镜子意象按照其功能主要可划分为“增殖之镜”、“参照之镜”、“窥视之镜”三种典型。“增殖之镜”从镜子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出发,指出镜子通过复制空间,实现交媾与表象的繁衍。它以芝诺的空间悖论为支撑,是博尔赫斯对空间的探讨。“参照之镜”从人通过镜子看外部世界的角度出发,将镜子划分宇宙起源的参照物以及记忆的参照物。它是对宇宙起源以及记忆的追寻,涉及博尔赫斯在诺斯替论调下关于人类主体与宇宙之间的思考。“窥视之镜”以人通过镜子观照人为立意点,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参照,论述镜子的窥视同时具有自我与他者的双重目光。博尔赫斯借此表达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强调自我的不确定性。镜子意象与博尔赫斯的作品联系紧密,镜子与文学文本也构成互文性关系。同时,镜子意象也符合博尔赫斯文学创作重虚构、反逻辑、游戏性三个美学特征的内在要求,而他的创作美学对后世中外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及启示意义。以镜子意象为切入点,探讨博尔赫斯镜子意象的所指以及镜子与文本、创作之间的联系,可廓清博尔赫斯文学创作的美学特征,彰显其文学创作价值与影响,丰富关于博尔赫斯的研究。

张学昕[8](2018)在《回忆,在时间里的形状和声音——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文中认为一对于许多人来说,博尔赫斯的文本,是一个巨大的谜,博尔赫斯本人,则是一个传奇。像是一个情结或者心结,许多年来,我一直都想最大限度地接近他,但面对这位世界级叙述大师的虚构文本,我感到很难找到一个恰切的角度,对其进行阅读的"考古",因此,每每感到力不从心,常常是无功而返。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博尔赫斯,跟英国家庭女教师先于自己的母语西班牙语而学会了英语。于是,六岁的时候,他用英语写出了希腊神话手册和第一个短篇故事;九岁的时候他翻译并公开发表了奥斯卡·王尔德的《快乐王子》。他在用母

刘碧珍[9](2017)在《叙述声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叙述声音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与叙述交流中的诸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直接影响文本意义的生成与传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此概念长久以来未被准确定义,有必要对叙述声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本论文写作的缘由。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意义上的声音,它是对叙述文本中显露作者意识的话语迹象的隐喻,这些话语迹象体现叙述主体与叙述行为的关系。叙述声音与其传达的内容一体无分。我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如认为叙述声音可以隐喻读者接收和解读出的文本意义,也可指表露作者意图的叙述话语或符号,或指叙述者为创设特定叙述情境而使用的叙述策略。更多时候我们认为叙述声音是读者从文本中感知到的作者意识。如何去探究叙述声音,首先要思考的是角度的问题。本论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视角地阐述叙事学与当代西方文论中的叙述声音理论,识别与辨析叙述声音概念。在叙事学视阈下,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析小说文本中叙述声音的来源,解析其形态,概括其特征与功能,思考其他文类以及非文学文本中的叙述声音问题,阐释叙述声音在文本建构、读者接受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价值。本论文共分六章,包括叙述声音的概念、主体、构成要素、特征和功能等问题。第一章辨析叙述声音概念。该章梳理西方文学理论中与“声音”概念相关的研究成果,追述叙述声音术语的缘起和发展。同时参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近现代作家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与之对照分析。为下文结合具体文本对叙述声音展开研究准备理论基础。第二章探析叙述声音来源。首先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借助社会历史批评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作者、隐含的作者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找出叙述主体与叙述声音的内在联系。其次从文本传播的角度,借助叙事学和传播学理论,按照叙述者人称和叙述层次的不同分析叙述声音的差异,关注叙述声音在文化传播中的变化。最后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借助认知叙事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研究受述者与叙述声音的关系。第三章解析叙述声音构成与分类。叙述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是叙事的一个成分。在文本中,叙述声音构成要素比较复杂。叙述声音在书面文本中是不会发出真正的声音,但是却会在字里行间显露迹象。“迹象”与文体、语气、叙述意图和作者的价值观等因素相关。叙述声音在具体文本中会有不同的类型。这部分主要借助叙事学、文化语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叙述声音特征。叙述声音在不同文本、同一文本的不同叙述层中有不一样的表现,呈现多样的特征。叙述声音虽然是一种隐喻的说法,但是因为它冠以声音这样的名称,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隐喻性。所以在特征上它具备与自然之声的相似性,如:模糊与清晰(隐逸与明晰)、可靠性与不可靠性、单一与复调、呼应与回响。同时叙述声音毕竟是一种语音,与人相关,所以它又有其独特性、自我呈现性和相关性等特征。因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作是对自然之声的模仿与超越。第五章探究叙述声音功能。叙述声音具有构建文本世界、表现作家的“独一之诗”和主体价值以及反映社会规约和文化习俗的功能,因而叙述声音具有社会历史与审美的价值。第六章研究跨媒介、跨学科叙事中的叙述声音。叙事学研究发展到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阶段,对叙述声音的关注必然也需突破媒介和学科的界限,该部分是在对叙述声音结构形态、分类、特征和功能已做分析的基础之上,再观照非虚构性叙事文本中的叙述声音,例如微信叙事、教育叙事和法律叙事。这些文本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现实的干预之作,所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关注叙述声音所传达的语义,解读叙述声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陈蘅瑾[10](2017)在《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文中提出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反讽成为了一个不曾退场的存在。本文通过对反讽概念与反讽理论较为系统的梳理,在大量阅读文学文本的基础上,以反讽作为作品的视点,分析西方反讽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呈现出的新质和魅力,认为当代文学中反讽的实质是完成了文学中主体话语系统的转换,拆解曾经的一元话语体系,实现了五四以来现代性启蒙话语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话语等多元话语在文学世界中的共生与共存。引言部分从西方的反讽与中国讽刺的比较入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意识的弱化对于反讽在中国本土的产生所形成的制约,进而阐释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文化极大促进了反讽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第一章从反讽概念的衍变入手,探讨反讽理论的构建过程,并对西方反讽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确认反讽作为沟通中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想的桥梁的价值所在。第二章通过1978年以来对于西方反讽理论的阐述的梳理和当代小说反讽批评实践的概括,旨在说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所具有的独特性。第三章从人物命运、政治文化的语境、语言反讽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王蒙小说反讽具有的质疑与守护的双重性。第四章以王朔的作品为主要分析文本,通过作品中特殊的人物群体以及他们拼接式的语言,概括王朔小说反讽具有的颠覆崇高的特征。第五章则以王小波的作品为个案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其作品反讽所具有的笑谑中解构与理想追求相互融合的特征。第六章则从民间叙述视角展开对于刘震云小说中反讽特征的研究,认为刘震云的小说反讽完成了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喧闹的现实与民众的孤独灵魂的张力叙述。第七章从寓言叙述、反讽结构与反讽语言三个维度分析阎连科的小说,归纳其小说反讽具有的在革命乌托邦中叙述反乌托邦的锋芒与柔情的双重性。第八章则以米兰·昆德拉和马尔克斯这两位西方的反讽小说大家为着力点,梳理中国当代小说家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对于外国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着力分析中国当代小说家在小说反讽手法的运用对于西方反讽小说接受并融会贯通的过程。结语部分则对于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对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小说的贡献进行了概括,同时分析了中国反讽小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终结”后的钱钟书和博尔赫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终结”后的钱钟书和博尔赫斯(论文提纲范文)

(1)新诗:一种快乐的西西弗文体(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四“像”加一“是”
二、 新诗的普世性及其它

(2)论麦家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麦家作品的悲剧元素
    (二)麦家写作的悲剧情结
一、麦家小说中的悲剧人物类型
    (一)精神囹圄的囚徒
    (二)命运逻辑的俘虏
    (三)铭刻记忆的载体
二、麦家小说中悲剧人物的塑造
    (一)似真幻觉的营造
    (二)多个声部的共鸣
    (三)“秘密”叙事的建立
三、麦家小说悲剧人物的价值
    (一)扩充悲剧人物图谱
    (二)重塑英雄主义人格
    (三)揭示荒诞存在状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
    第一节 “荒诞”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
    第二节 格林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人类“荒诞”的境遇
        二、文学的呈现与回应
    第三节 格林生命体验的独特之处
        一、失落的童年
        二、不忠的信仰
        三、身份的多维
第二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主题
    第一节 格林小说荒诞性主题的形成原因
        一、传统资源的借鉴
        二、生命内外的探求
        三、阅读接受的独特
    第二节 荒诞主题的具体呈现
        一、梦境:在逃离努力中的“荒诞”境遇
        二、信仰:寻找自我拯救中的“荒诞”再次构成
        三、旅行:关照“荒诞”命运过程中的“荒诞”强化
第三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艺术
    第一节 格林笔下不同人物的荒诞性
        一、格林创作中的人物群像
        二、格林人物书写的典型类别
    第二节 格林之原:格林小说荒诞的环境
        一、何为“格林之原”
        二、“荒原城市”:荒诞性的城市书写
        三、“边缘世界”:荒诞性的他者想象
    第三节 荒诞——格林小说创作的底色
        一、悖谬: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
        二、通俗与严肃交融——格林式荒诞的栖息之所
第四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意义
    第一节 格林小说创作荒诞的独特性
        一、行走在严肃与通俗之间
        二、挣扎在政治和审美之间
        三、徘徊在现实与梦境之间
    第二节 格林小说荒诞的文学史意义
        一、荒诞流变中的继承
        二、生命与创作融为一体的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色彩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研究现状
    二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色彩研究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 早期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色彩表达
    第一节 超现实主义者毕肖普:艺术人格之源
        一 孤独的孩子
        二 世界的流浪者
    第二节 毕肖普的超现实主义
        一 红色:从物质到超越
        二 黑色:从死寂到梦幻
        三 蓝色:从冷淡到美好
第二章 中期漂泊中的色彩印象
    第一节 水光交融的瞬间真实
        一 流动的色块与情绪
        二 抽象的光影与造型
    第二节 主观世界的客观化
        一 色彩强烈的新画风
        二 象征的色彩对等物
第三章 后期的后现代转向与超越
    第一节 生命的色彩书写与想象
        一 色彩的驯化
        二 色彩的自我敞现
    第二节 自然的色彩隐喻
        一 淡彩色的自然
        二 深层的表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读诗札记(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6)论作为农耕美学之典范的青花瓷(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一、物质形式:青花瓷材质的符号分析
二、文化形式:青花瓷象征的符号分析
三、社会形式:青花瓷功能的符号分析
结语

(7)博尔赫斯作品中的镜子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背景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目的及思路
第1章 增殖之镜:交媾与表象的繁衍
    1.1 交媾的增殖
    1.2 表象的增殖
第2章 参照之镜:宇宙与记忆的追寻
    2.1 宇宙的参照物
    2.2 记忆的参照物
第3章 窥视之镜:自我与他者的映照
    3.1 自我的窥视
    3.2 他者的窥视
第4章 从镜子看博尔赫斯的文学世界
    4.1 从镜子意象看博尔赫斯的文学文本
    4.2 从镜子意象看博尔赫斯的创作美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回忆,在时间里的形状和声音——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论文提纲范文)

(9)叙述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的表达
    二、作为隐喻的叙述声音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
第一章 寻找“声音”的轨迹:叙述声音理论溯源
    第一节 西方叙述声音理论
        一、韦恩·C.布斯的“作者的声音”
        二、热拉尔·热奈特的“语态”
        三、巴赫金的“声音”
        四、苏珊·S.兰瑟的“叙述声音”
        五、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声音
    第二节 中国叙述声音理论
        一、古代叙事思想中的声音理论
        二、现当代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思想——以几位代表作家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言说与倾听:叙述声音的发出与接收
    第一节 言说:叙述声音的发出
        一、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声音
        二、叙述者与叙述声音
    第二节 倾听:叙述声音的接收
        一、受述者:理想的读者和真实的读者
        二、解释社群与倾听
        三、倾听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声的迹象:叙述声音的构成与分类
    第一节 叙述声音的构成
        一、表层结构——涉及文体元素
        二、语气(情态)特征
        三、言语与意义的融合
        四、叙述话语与叙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分类
        一、叙述声音中的“信号音”
        二、叙述声音中的“定调音”
        三、叙述声音中的“标志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仿与超越:叙述声音的特征
    第一节 叙述声音与自然声响的相似性
        一、模糊与清晰:叙述声音的隐与显
        二、独唱与和鸣:叙述声音的单一与复调
        三、感知的差异:叙述声音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
        四、“余音不绝”:叙述声音的呼应与回响
        五、无声亦有声:不会消逝的叙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独特之处
        一、叙述声音的个体差异性
        二、叙述声音的自我呈现性
        三、叙述声音的相关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与审美:叙述声音的功能
    第一节 叙述声音可以结构文本世界
        一、叙述声音引导叙述
        二、叙述声音塑造人物
        三、叙述声音构建时空
        四、叙述声音表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可以传达作者的声音
        一、“独一之诗”
        二、立身与立文
    第三节 叙述声音能回应社会时代之声
        一、叙述声音展现经济状况
        二、叙述声音体现政治历史的发展
        三、叙述声音显露道德与文化的影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跨媒介与跨学科:叙述声音与日常生活叙事
    第一节 众声喧哗:新媒介叙事中叙述声音
        一、叙述声音的载体
        二、叙述声音的特质
        三、倾听与新媒介叙事
    第二节 启迪人心:日常教育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一、教科书:多种声音的交汇
        二、日常教学活动:叙述声音存在于师生互动之间
    第三节 理智与情感的纠葛:法律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一、叙述者的身份立场
        二、法律与道德(情感)的取舍
        三、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之声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反讽理论与反讽的魅力
    第一节 反讽概念衍变中的理论建构
    第二节 反讽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第二章 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
    第一节 反讽理论有在当代的传播与生成
    第二节 当代小说反讽的新质
第三章 王蒙:质疑中的守护
    第一节 命运反讽中的悲情
    第二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反讽
    第三节 言语狂欢中的反讽解构
第四章 王朔:颠覆后的快意
    第一节 不安分的灵魂——顽主群像的时代反讽
    第二节 在熟悉与陌生间穿行——独特的反讽语言
    第三节 尴尬时代话语秩序的消解
第五章 王小波:笑谑中的追寻
    第一节 顽童的戏谑
    第二节 戏谑中的浪漫理想
第六章 刘震云:困惑中的体悟
    第一节 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 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
    第三节 喧嚣的现实与民众孤独的灵魂
第七章 阎连科:锋芒里的温情
    第一节 身体寓言叙述中反讽锋芒的显现
    第二节 独特反讽结构中的困境叙述
    第三节 民间语言与革命语言交织中的反讽
第八章 中国当代小说家与西方反讽小说
    第一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米兰·昆德拉的反讽小说
    第二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马尔克斯的反讽小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终结”后的钱钟书和博尔赫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诗:一种快乐的西西弗文体(上)[J]. 敬文东.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0(05)
  • [2]论麦家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形象[D]. 张少娇.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D]. 张津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色彩表达[D]. 马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读诗札记[J]. 剑男. 芳草, 2020(01)
  • [6]论作为农耕美学之典范的青花瓷[J]. 张柠. 文艺研究, 2018(10)
  • [7]博尔赫斯作品中的镜子意象研究[D]. 李林芬.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01)
  • [8]回忆,在时间里的形状和声音——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J]. 张学昕. 长城, 2018(02)
  • [9]叙述声音研究[D]. 刘碧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9)
  • [10]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D]. 陈蘅瑾.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终结》后的钱钟书与博尔赫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