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高校医学图书馆的剪报服务

论网络时代高校医学图书馆的剪报服务

一、试论网络时代高校医学图书馆的剪报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吴爽[1](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2](2020)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在西汉时期,汉语就传入了越南,随后不断与越南历史、文化、社会相融合。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南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相互交流,汉语自然就成为越南重要的外语之一。汉字(ch?Hán)、汉喃辞(t?Hán N?m)、汉越词(t?Hán Vi?t)成为越南语言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就备受重视。然而,当前越南汉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强调,对相关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线上与线下(O2O)的教学融合,以及如何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如何寻求一条适合越南学生的有效汉语学习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越南高校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主能力较低、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探索构建一个适用于越南高校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Online/Offline)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讨适合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重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越南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O2O教学模式的文献分析,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依托O2O教学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及结合越南高校本土教学实情,构建了面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O2O教学模式适合越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二是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线上线下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将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过程将会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激发有利因素作用的发挥,从而逐渐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制定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为后续模式验证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2)设计实施O2O对外汉语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本研究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模式架构,从教师教学的视角,创设了支撑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且利于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针对O2O汉语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两环境的功能、架构及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教学实践。为了验证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Edmodo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选择河内首都大学外语系汉语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言文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实践。采用设计研究的思路,开展了包括模式的初步应用、模式的细化应用、模式的强化应用三轮迭代案例实践。通过三个学期教学模式迭代设计和教学活动调整,对187名学生的线上跟踪、课堂观察、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学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汉语学习观念、自我意识、信息素养、社区归属感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以提升,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显着提升,从而也验证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互联网教育应用在越南刚刚兴起,必然会挑战各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更加凸显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利用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他们能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尽管本人在越南高校长期从事汉语教学,深感汉语教学远比其他语言的教学难度大得多。选择这样的研究题目,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一种提升。期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促进自己未来汉语教学的提升,也为他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崔登赢[3](2014)在《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民众利益的群体划分、社会大众权利意识的提高和社会舆情环境的改善,每个利益群体借助多个途径表达利益诉求,使得舆情工作逐渐受到重视。面对民意的表达,政府部门能否及时、正确地做出应对,能否正确找对民众对话和互动的桥梁,决策部门如何找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这都需要专业机构长期、科学、主动、全面的舆情收集和分析,不断捕捉舆情发展规律,给与新闻敏感话语正确解读。对党政部门来说是政治能力的考验,对图书馆界而言是专业素养的考察。图书馆作为人类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承担为不同社会群体及时提供所需信息服务的职责。政府作为特殊群体之一,在政府决策民主化、利益表达多样化的舆情环境里,要求图书馆向政府提供科学有效、助力决策的舆情信息服务,同时也是图书馆提高社会效益的最佳途径。本文由七章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论文研究内容和思路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论述了政府舆情概述,对舆情、舆论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四个舆情产生与变化的影响因素,梳理了舆情信息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第三章辨别了公共图书馆舆情服务与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决策服务及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之间的区别,论述了舆情服务在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中的位置,同时介绍了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服务的主要类型、论述了公共图书馆提供政府舆情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章对国内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服务的现状做以调查和统计分析,重点分析了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当前政府舆情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探讨了上海图书馆在舆情服务方面的特色和先进之处。第六章在传统舆情信息服务模式的基础上,针对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提供舆情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从舆情服务模式、舆情信息采集、舆情信息分析与组织以及图书馆舆情服务的评价提出构建更加完善的基于政府决策的公共图书馆舆情信息服务模式,为提高我国公共图书馆舆情信息服务效率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最后一章是结论,并展望本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陈俊林[4](2013)在《刍议网络时代下的陈嘉庚文献收集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陈嘉庚文献是进行陈嘉庚研究的基础。简述了集美图书馆收集陈嘉庚文献的具体实践,总结了相应特点,并对不足提出思考和展望。

李鹏云,方志达,安若[5](2013)在《图书馆网络电子报纸立体化服务模式——以国家图书馆在线读报系统服务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分析网络电子报纸现行服务模式及国家图书馆在线读报系统的实践,对网络电子报纸服务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索,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问议文[6](2013)在《高校图书馆剪报信息服务之我见》文中认为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剪报服务工作的最终目的。高校图书馆应从扩大剪报服务范围、改变剪报服务方式、提高剪报服务质量三个方面发展剪报服务工作,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蔡鸣聿[7](2012)在《TRS竞争情报系统在深圳图书馆剪报服务中的应用及分析》文中指出分析了网络化背景下图书馆剪报的服务方式,简述了TRS竞争情报系统的机能,并结合深圳图书馆用其制作剪报专题的具体例子,分析了TRS系统在深圳图书馆剪报服务中的应用情况。

刘丽[8](2011)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网上报纸信息源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国内高校图书馆网上报纸信息源的现状,探讨了开发利用网络报纸资源的措施。

刘俊[9](2010)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专题服务》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专题服务的必要性和优势,介绍了政府专题的类别和制作步骤,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专题服务上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王红[10](2009)在《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电子剪报服务模式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网络报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意义,针对现有条件,对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电子剪报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并论述了建立可实现资源共享的报纸专题数据库,介绍了电子剪报的栏目设计及信息来源,强调了高校开展电子剪报是公益性行为。

二、试论网络时代高校医学图书馆的剪报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网络时代高校医学图书馆的剪报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2.4 小结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3.3 小结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4.4 小结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5.5 小结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6.1.2 “公有性”被侵犯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6.4 小结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亟待关注
        1.1.2 O2O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支持
        1.1.3 越南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自主学习能力
        2.1.1 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演进
        2.1.2 自主学习能力的制约因素、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
    2.2 对外汉语教学
        2.2.1 世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2.2.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2.2.3 信息化对外汉语教学
        2.2.4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
    2.3 越南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2.3.1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足迹
        2.3.2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概况
        2.3.3 越南高校汉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
    2.4 O2O教学模式
        2.4.1 O2O教学模式诞生的背景
        2.4.2 O2O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4.3 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2.4.4 O2O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
3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2 新建构主义理论
    3.2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设计
        3.2.1 O2O模式设计原则
        3.2.2 O2O教学模式模块及功能
        3.2.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3.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设计
        3.3.1 O2O对外汉语学习环境
        3.3.2 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3.4 O2O对外汉语教学:实施流程与条件
        3.4.1 教学流程
        3.4.2 教学条件
    3.5 O2O教学模式评价设计
        3.5.1 评价目标
        3.5.2 评价维度设计
        3.5.3 评价方案
4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4.1 案例简介
        4.1.1 案例简介
        4.1.2 案例研究过程设计
        4.1.3 案例评价方案
    4.2 第一轮实践:模式的初步应用
        4.2.1 对象简介
        4.2.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2.3 实践结果分析
        4.2.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3 第二轮实践:模式的细化
        4.3.1 对象简介
        4.3.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3.3 实践结果分析
        4.3.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4 第三轮实践:模式的强化
        4.4.1 对象简介
        4.4.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4.3 实践结果分析
    4.5 案例总结与讨论
        4.5.1 案例总结
        4.5.2 讨论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论文的贡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越南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使用EDMODO平台之前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越南高校汉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内研究述评
        1.2.2 国外研究述评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2 政府舆情概述
    2.1 舆情、舆论的界定
        2.1.1 概念内涵
        2.1.2 舆情与舆论的辨别
    2.2 舆情形成与变化的影响因素
        2.2.1 社会秩序——知行约束因素
        2.2.2 社会角色——利益驱动因素
        2.2.3 价值信仰——个体意识因素
        2.2.4 民族文化——群体意识因素
    2.3 舆情的表达载体
    2.4 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机制
        2.4.1 实现科学决策的民主参与
        2.4.2 增加社情民意的反馈途径
        2.4.3 促进决策问题的发现提出
3 公共图书馆与政府舆情信息服务
    3.1 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与舆情服务辨别
        3.1.1 舆情服务与参考咨询服务
        3.1.2 舆情服务与决策参考服务
        3.1.3 舆情服务与政府信息公开
    3.2 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类型
        3.2.1 基于纸质剪报形式的舆情汇编服务
        3.2.2 基于数据库管理的舆情分析服务
        3.2.3 基于网络实时监测的舆情分析服务
    3.3 公共图书馆提供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必要性
        3.3.1 政府舆情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
        3.3.2 公共图书馆提供政府舆情服务的优势
4 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数据获取及分析
        4.1.1 调查对象选定
        4.1.2 数据信息收集
        4.1.3 调查结果分析
    4.2 存在问题探析
        4.2.1 主题选定倾于随机
        4.2.2 分析技术过于薄弱
        4.2.3 服务模式限于传统
        4.2.4 缺乏统一服务标准
5 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舆情信息服务案例分析——以上海图书馆为例
    5.1 舆情服务产品
    5.2 舆情服务特点
        5.2.1 舆情监测来源:平面媒体为主
        5.2.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5.2.3 数字化产品与传统剪报相结合
    5.3 以世博会为例的舆情监测
        5.3.1 报道主题
        5.3.2 负面报道
        5.3.3 媒体地域
        5.3.4 展馆记录
6 构建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
    6.1 舆情服务模式
        6.1.1 加强软硬件提升服务质量
        6.1.2 构建多馆合作、共建共享的服务机制
        6.1.3 推送主题事件的舆情监测
    6.2 信息采集与数据库建设
        6.2.1 检索区域的选择
        6.2.2 检索策略的指定
    6.3 舆情信息分析与组织
        6.3.1 信息源监测
        6.3.2 传播量统计
        6.3.3 传播面监测
        6.3.4 情感态度分析
        6.3.5 舆情发展态势
    6.4 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服务三维评价法
        6.4.1 时间维度(when)
        6.4.2 内容维度(what)
        6.4.3 形式维度(how)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图书馆网络电子报纸立体化服务模式——以国家图书馆在线读报系统服务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的网络阅读现状
2 图书馆的网络阅读应用
3 网络电子报服务模式
    3.1 原版面阅读模式
    3.2 导航阅读模式
    3.3 内容整合阅读模式
4 国图在线读报系统
    4.1 先进的电子报整合理念
    4.2 真实的报纸浏览体验
    4.3 人性化的报纸剪报功能
    4.4 持续的读者行为统计功能
    4.5 完善的过期报纸回溯功能
    4.6 快速的报纸检索功能
5 服务效果评价
6 电子报立体化服务模式的未来发展
    6.1 基于网络电子报纸各版面标题的检索
    6.2 基于云服务的网络电子报纸服务合作共建
        6.2.1 分布式部署、集中式服务
        6.2.2 合作的版权解决方案
    6.3 建立读者个性化交流空间
    6.4 全媒体服务模式的拓展
7 结语

(6)高校图书馆剪报信息服务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扩大服务范围
二、改变服务方式
    (一) 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
    (二) 从传统的手工剪报转向现代的电子剪报
三、提高服务质量
    (一) 馆领导支持
    (二) 要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
    (三) 掌握信息检索技巧, 最大限度地利用网上报纸、杂志
    (四) 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文字编辑能力

(7)TRS竞争情报系统在深圳图书馆剪报服务中的应用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背景下剪报现状
2 TRS竞争情报系统概述
    2.1 情报采集
    2.2 情报加工
    2.3 情报服务
3 TRS竞争情报系统在深圳图书馆的应用实例
4 TRS竞争情报系统应用分析
    4.1 采集范围
    4.2 加工效率
    4.3 成品模式
5 结语

(9)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专题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 公共图书馆政府专题服务的必要性和优势
2 公共图书馆政府专题的类别
3 公共图书馆政府专题的制作
4 公共图书馆政府专题服务的不足和改进

(10)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电子剪报服务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报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意义
    1.1 网络报纸资源的特点
    1.2 网络报纸资源的开发利用意义
2 高校图书馆开展电子剪报的现有条件及服务的策略
    2.1 丰富的馆藏资源
    2.2 良好的网络环境
    2.3 高水平的用户群
    2.4 服务的策略
3 建立可实现资源共享的报纸专题数据库
4 电子剪报的栏目设计及信息来源
    4.1 电子剪报的栏目设计
    4.2 电子剪报的信息来源
5 高校开展电子剪报是公益性行为
6 结束语

四、试论网络时代高校医学图书馆的剪报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D].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研究[D]. 崔登赢. 安徽大学, 2014(08)
  • [4]刍议网络时代下的陈嘉庚文献收集实践[J]. 陈俊林.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06)
  • [5]图书馆网络电子报纸立体化服务模式——以国家图书馆在线读报系统服务实践为例[J]. 李鹏云,方志达,安若. 图书馆学刊, 2013(03)
  • [6]高校图书馆剪报信息服务之我见[J]. 问议文. 科技风, 2013(02)
  • [7]TRS竞争情报系统在深圳图书馆剪报服务中的应用及分析[J]. 蔡鸣聿.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2(03)
  • [8]国内高校图书馆网上报纸信息源调查与分析[J]. 刘丽.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1(06)
  • [9]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专题服务[J]. 刘俊.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20)
  • [10]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电子剪报服务模式的探讨[J]. 王红. 情报杂志, 2009(S1)

标签:;  ;  ;  ;  ;  

论网络时代高校医学图书馆的剪报服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