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的婚礼

爱迪生的婚礼

一、Edison’s Wedding(论文文献综述)

陈扬[1](2021)在《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科技文本中隐性逻辑的翻译策略 ——以《创新如何发挥作用》(第一、二章)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陈海燕[2](2019)在《娱乐新闻中公众人物道歉语的批评话语分析》文中提出道歉是一种言语行为,也是一种与文化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本研究结合了Fairclough(2001)的“辩证关系”分析框架,Leech(1983)的礼貌原则以及Brown和Levinson(1987)的面子理论以及Benoit和Kampf等人的道歉策略,探讨了69例公众人物道歉语篇的语言使用,以揭示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对公众人物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结构分析表明,道歉的实践不是双向沟通过程,而是公众人物处于支配地位,公众处于边缘化地位的过程。语体链的分析结果表明,道歉文本反映了公众人物和媒体在引导公众意见方面的强大地位。互语分析表明,多种语体参与其中并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公众人物道歉过程的全貌。语言被选择性地用于构建道歉话语,使公众人物处于有利地位;道歉话语的结构没有展现出任何与公众沟通的倾向或任何真诚道歉的特征。语言与符号分析表明,公众人物可以操纵性地使用策略来获取话语权并控制公众的意识形态。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意义上,它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批判性语言意识。理论意义上,它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理解道歉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方法,并有助于公众人物道歉中语言使用的研究。

高甜甜[3](2017)在《生存困境与反叛精神:试论卡森·麦卡勒斯三部小说中怪诞的双重含义》文中研究说明怪诞手法最初由米歇尔·德·蒙田引入文学界,并且首次在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中得到充分体现。此后,“怪诞之花”便在西方世界繁荣盛开并成为广为人知的写作风格。通常,怪诞被视为描写世界荒诞性的手法,并且被认为是病态的、恐怖的和不健康的。但是,卡森·麦卡勒斯的怪诞却截然相反,作为一名美国南方女作家,在经历了个人病痛的折磨、受到俄国现实主义及现代审丑美学思潮的影响后,她倾向于并擅长于运用怪诞手法写作,更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怪诞风格。本论文依据怪诞在人物、场景和主题的体现上来研究《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婚礼的成员》三部小说中的怪诞元素。并试图进一步运用文本细读法,根据有关怪诞的理论来揭示麦卡勒斯怪诞的双重含义:它不仅仅展现了现代人在一个“颠倒的”世界中的生存困境,而且还展示出他们对抗这种困境的反叛精神。通过以上分析,本论文旨在得出如下结论,麦卡勒斯独特地运用怪诞手法一方面表现了她对这个病态的、噩梦般的世界的敏锐的察觉力,另一方面体现了她面对困境的反叛精神和作为一名作家强烈的责任感,即为读者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面对一个混乱的、压抑的和怪诞的世界,人们也要像西西弗斯一样努力前行。

朱佳佳[4](2017)在《《爱迪生与创新的兴起》中图片说明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图片说明的可读性仅次于标题和内容提要。作为图片的一部分,图片说明对图片起到解释、补充、提升的作用。但图片说明的独立性较差,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附图片而存在。因此,研究图片说明的翻译非常重要。一条有效的图片说明译文不仅能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还能提高读者的整体阅读体验。反之,一条乏善可陈的图片说明译文则给读者带来阅读困难。翻译图片说明需注意:一要结合图片。不看图片,只根据图片的文字说明进行翻译,不能有效传达图片的含义。二要结合文章,不看文章,翻译出来的图片说明文字有可能与正文内容不一致、甚至矛盾。本实践报告中的图片材料选自《爱迪生与创新的兴起》,该书是导师分配的翻译任务,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译文中文。笔者在案例分析中分析了直译,增译,省译,改译,转换法,加注法以及化被动为主动句在图片说明汉译中的应用。本实践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包括材料来源以及作品简介;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第三部分是图片说明英译汉案例分析。第四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

田青青[5](2017)在《Edison and the Rise of Innovation(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英语科技文本的阅读、翻译和应用频繁的出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由于英语科技文本中客观、严谨、准确、精炼的语言特点,所以翻译此类文本是不易的。本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译者Edison and the Rise of Innovation(第5、6、9章)的翻译实践,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从英汉科技英语文本说明性语言的三个角度,根据其不同描述风格来选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其中包括:句式重构、增补、前置、译文加注、合并、拆分。本文是对译者翻译实践的总结与归纳,同时译者希望通过对科技文本说明性语言翻译方法的总结对科技翻译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本文分为四章:简介,任务描述,案例分析和任务总结。第一章简介部分主要介绍了Edison and the Rise of the Innovation这本书的作者,及其内容的语言特点还有本实践报告的重要性。第二章是翻译过程。描述了我的整个翻译过程,从译前的原文本及平行文本的阅读、译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和译后对译本的校对修改三个部分来描述此次翻译任务。第三章是案例分析。通过译者对整个文本的分析整理,发现在书中多处使用说明性语言,这部分笔者将从英汉翻译中的说明性语言的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对其翻译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第四章是对整个翻译任务的总结。

朱慧琼[6](2017)在《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是二十世纪一位独特的美国南方女作家。她在短暂的生命里创作了为数不少的文学作品:四部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二十部短篇小说、两部戏剧、一本儿童诗集、无数的诗歌和散文。麦卡勒斯的作品致力于描写人类的精神孤独,孤独和疏离的主题始终贯穿她的作品,所以她被称为“孤独的猎手”。麦卡勒斯常常关注被主流意识形态放逐到边缘的“他者”,他们在种族、性别、阶级、性取向中都处于劣势地位。本论文以边缘人理论为基础,选取麦卡勒斯的五部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的成员》、《金色眼睛的映像》和《没有指针的钟》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小说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边缘人形象,探讨麦卡勒斯笔下边缘人的共同特征,揭示作家边缘人写作的价值与意义。本论文共五章。第一章是引言。该章简要介绍了卡森·麦卡勒斯及其作品,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思路。第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将麦卡勒斯小说中的边缘人分为三类进行阐释,他们分别是身处父权制社会的南方女性、异性恋文化霸权下的同性恋者、遭受种族歧视的少数族裔人群。第三章进一步探讨这些边缘人的共同生存状态。虽然导致他们边缘化的因素有所不同,这些边缘人毫无例外地都承受着外在生存和内在心灵的双重孤独,并因自己的身份认同危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焦虑之中。他们都曾试图抗争,去建构理想的自我,但他们的努力多以失败告终,有时甚至不得不选择以死亡的方式来摆脱生活的枷锁。第四章论述麦卡勒斯书写边缘人的意义。该章结合作家的个人经历和美国南方社会背景,说明麦卡勒斯对边缘人的书写既是对自身不幸遭遇的个人表达,也是对美国南方社会各种主流文化霸权的批判。第五章为结论。该章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重申了麦卡勒斯塑造边缘者形象的意义:通过对社会边缘人的关注和描绘,麦卡勒斯挑战、并试图颠覆当时南方的主流文化,进而引发人们对普遍接受的社会文化价值观进行重新思考。

李琪[7](2017)在《How We Got to Now:Six Innovations That Made the Modern World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科普文本,是以普及科技知识为目的、结合科技文本的专业性和文学文本的语言优美等特点的一种文体,读者群体广泛。翻译科普文本,就是为了跨越语言障碍,吸引更多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读者进行阅读。结合科普文本翻译的这一目的,其译文则需要具有更高的可读性,给予读者美的享受,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文本所讲述的故事中,身临其境,在有趣的阅读中获得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寓教于乐。鉴于科普文本的以上翻译要求,本报告以翻译美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对How We Got to Now:Six Innovations That Made the Modern World(《我们是如何走到现在——六项创新造就了现代世界》)一书中部分章节进行分析并翻译,从译文的美学体现以及实现美学取向的方式这两个大方面,选取经典案例,探讨翻译美学理论对科普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本翻译实践报告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翻译项目介绍,包括翻译任务、翻译过程的简述,并详细分析此次翻译实践的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对选用的翻译美学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以翻译实践任务为例,从四个方面对翻译的相关案例进行说明,并探讨总结出三种翻译技巧,以实现翻译美学对科普类文本的指导;最后一部分对此次翻译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并将在此翻译项目中学到的技能运用到日后的翻译工作中。

肖璐[8](2016)在《《电影音乐:简介》(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翻译的原文为《电影音乐:简介》一书中的第四章。作者是罗德岛学院英语与电影学专业的教授凯瑟琳·卡利娜。该书简要介绍了电影音乐的本质、功能及其发展史。该书语言特点是客观、逻辑性强及准确性高。面对信息类文本的翻译任务和中英文之间的区别所造成的翻译难点,译者在本翻译实践中以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如调整语序和句子拆分等,解决了翻译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通过这本书,译者希望中国读者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更多了解,也希望借此翻译报告,为同类型的信息类文本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王焕[9](2015)在《理想·理念·理性——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备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认识课程性质着手,到理解课程目标,再到认可课程标准的实践价值,对课程标准进行研究,旨在提升对于现行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实践,并充分指导中学英语教学。文章从课程性质、目标的论述联系高考的考查方向和考题的变化,得出新课程标准是指导备考的法规性文件。中学教师要进一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以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理性备考,努力实现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这一教育理想。

王珏[10](2013)在《文化批评视域下的20世纪美国南方女性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拟对现代美国南方女性文学起源及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及介绍,尤其是对20世纪南方女性作家及作品进行重新评价和再解读。重点围绕尤多拉·韦尔蒂、卡森·麦卡勒斯、弗兰纳里·奥康纳三位作家的作品展开论述。她们的作品与思想在不同侧面反映了南方文艺复兴之后传统南方家庭模式的延续和改变,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南方女性作家的写作,善于从女性主体意识出发,以女性自身的经历为素材,描写女性生活,抒发女性情感,具有独特的女性风采。而性别、身份作为其作品中不可忽略的核心问题和讨论焦点,也是当今文学批评界所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文化批评为依托,借助女性作家视角,着重分析美国南方“父权制”社会中女性身份与性别的建构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及为此主题服务的艺术手段进行研究,有助于探讨20世纪美国南方女性小说主题与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揭示美国女性作家生存状态的思索,与对构建自身性别身份的途径和观点。第一章是引言部分,这一章将会介绍美国南方文学的发展过程以及文化批评的定义。第二章介绍美国南方女性文学的传统及发展。第三章主要阐释是本篇论文所采用的批评理论范畴,性别和身份两个核心概念。第四章着重介绍20世纪美国南方女性作家当中三位代表人物,尤多拉·韦尔蒂、卡森·麦卡勒斯、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并展开论述,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展现她们对“边缘化”南方妇女形象的刻画,从而挖掘她们创作背后的思想根源,从而揭示美国南方女性作家在构建妇女性别与身份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本论文以“文化批评”为理论指导,分析美国南方女性小说,重点研究身份建构这一主题以及为表述该主题而采用的写作方式与手法,通过对《金苹果》、《好人难寻》、《智血》、《婚礼的成员》和《伤心咖啡馆》几部作品的细读来揭露其中反复出现的性别问题,挖掘小说中的共同特征与写作传统,揭示隐藏于文本之中的文化结构,通过在社会、历史和文化层面上对文本进行文学实践的分析,阐释美国南方女性小说中体现的性别身份建构过程中的文化融会趋势。

二、Edison’s Weddi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dison’s Wedding(论文提纲范文)

(2)娱乐新闻中公众人物道歉语的批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中文文摘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s of the Research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Apology
    2.2 Critical Studies of Apology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3.2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 Theory
    3.3 Benoit’s,Kampf’s and Others’Researches on Apology Strategies
    3.4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Present Study
Chapter Four Public Figures’Apologies:Detailed Analysis
    4.1 Data Analysis
    4.2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pology Discourse
    4.3 Interactional Analysis of Apology Discours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历

(3)生存困境与反叛精神:试论卡森·麦卡勒斯三部小说中怪诞的双重含义(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he Grotesque and Carson McCullers
    1.1 Carson McCullers and Her Novels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The Definition of the Grotesque
    1.4 The Origins of McCullers' Grotesque
        1.4.1 The Southern Tradition of Grotesque
        1.4.2 The Illness of McCullers Herself
        1.4.3 The Influence of Russian Realism
        1.4.4 The Influence of Aesthetic of Ugliness
Chapter Two The Grotesque Represented by Characters
    2.1 The Trapped Characters
        2.1.1 Singer: The Sick God
        2.1.2 Macy: The Abandoned Villain
        2.1.3 Amelia: The Disabled Lover
        2.1.4 Mick and Frankie:The Perplexed Tombo
    2.2 The Rebellious Characters
        2.2.1 Biff:The Lonely Observer
        2.2.2 Dr. Copeland:The Miserable Priest
        2.2.3 Jack and Lymon: The "Dionysus" and The "Clown"
Chapter Three The Grotesque Reflected in Settings
    3.1 The Settings as Trapped Places
        3.1.1 Town: The Trapped "Wasteland"
        3.1.2 Jail: The Enclosed Cage
    3.2 The Settings as Rebellious Places
        3.2.1 Cafes: The Carnival Squares
        3.2.2 Kitchen:The Crazy House
Chapter Four The Grotesque Embodied in Themes
    4.1 Themes with Trapped Connotation
        4.1.1 The Loss of Identity
        4.1.2 The Lack of Communition
        4.1.3 The Death of God
    4.2 Themes with Rebellious Connotation
        4.2.1 The Pursuit of Gender Equality
        4.2.2 The Love for Li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Appendix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爱迪生与创新的兴起》中图片说明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1. Introduction
2.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and Cutline
    2.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2.2 Introduction to Cutline
3.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3.1.2 Making an E-C Terminology Table
        3.1.3 Read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
        3.1.4 The TranslationTool Used During Translation
    3.2 While-translation
    3.3 After-translation
4. Case Analysis
    4.1 Literal translation
    4.2 Omission
    4.3 Amplification
    4.4 Adaptation
    4.5 Conversion
    4.6 Annotation
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
Appendix B
Acknowledgements

(5)Edison and the Rise of Innovation(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1. Introduction
    1.1 Task description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3 Source Text
2.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1.1 Read and analyze the source text
        2.1.2 Read the parallel texts and relate materials
    2.2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ranslation tools
    2.3 While-translation
    2.4 Post-translation
3. Cas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3.1 The transla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
        3.1.1 Reconstruction
        3.1.2 Amplification
    3.2 The translation of product introduction
        3.2.1 Fronting
        3.2.2 Annotation
    3.3 The translation of making process
        3.3.1 Combination
        3.3.2 Division
4. Summary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6)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1. Introduction
    1.1 Carson McCullers and her major works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Focus and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2. Three Types of "Marginal Man"
    2.1 The marginalized in gender identity
    2.2 The marginalized in sexual orientation
    2.3 The marginalized in ethnicity
3. Common Experiences of the "Marginal Man"
    3.1 Inescapable loneliness
        3.1.1 Sense of exclusion
        3.1.2 Ineffective communication
        3.1.3 Lack of love
    3.2 Lingering anxiety
        3.2.1 Anxiety caused by their own identity crisis
        3.2.2 Anxiety caused by their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3.3 Different responses to the marginalized life
        3.3.1 Submission
        3.3.2 Compromise
        3.3.3 Rejection
4. Significance of McCullers's Creation of the "Marginal Man"
    4.1 As personal expression
    4.2 As social critique
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7)How We Got to Now:Six Innovations That Made the Modern World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翻译项目介绍
    1.1 翻译任务概述
    1.2 翻译过程简介
    1.3 翻译目的与意义
2 翻译理论介绍
    2.1 翻译美学理论简介
        2.1.1 翻译美学理论概述
        2.1.2 翻译美学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定义
    2.2 翻译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2.2.1 西方翻译美学
        2.2.2 我国翻译美学
    2.3 科普文本翻译与翻译美学理论
3 翻译美学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
    3.1 科普文本翻译中的美学体现
        3.1.1 准确美
        3.1.2 条理美
        3.1.3 逻辑美
        3.1.4 修辞美
    3.2 科普文本翻译美学取向的实现方式
        3.2.1 炼——推敲词句
        3.2.2 破——化长为短
        3.2.3 变——改序明义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翻译实践原文(节选)
附录2 翻译实践译文(节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电影音乐:简介》(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1.3 REPORT LAYOUT
CHAPTER TWO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2.2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2.2.1 Objective
        2.2.2 Logical
        2.2.3 Accurate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ANDSOLUTIONS
    3.1 PREPARATION
    3.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3.2.1 Different Position of Words
        3.2.2 Long and Compound English Sentences
        3.2.3 Different Syntactic Structure
        3.2.4 Omission Habits of English
    3.3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KILLS
        3.3.1 Word Order Adjustment
        3.3.2 Sentence Division
        3.3.3 Conversion
        3.3.4 Amplification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LESSONS GAINED
    4.2 PROBLEMS TO BE SOLVED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I SOURCE TEXT
    II TARGET TEXT

(9)理想·理念·理性——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备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课程性质的认识
    (一) 工具性
    (二) 人文性
二、对课程目标的认识
    (一) 语言知识
        1.对该人物的简单介绍;2.喜欢该人物的理由; 3.从该人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二) 语言技能
        1. 在人际交往中得体使用英语的能力;
        2. 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文化意识
    (四) 学习策略
    (五) 情感态度
三、课程标准的实践价值
    (一) 对于备考的价值
        1. 本人简介;2. 求助内容;3. 约定时间;4. 你的联系方式 (Email:lihua@126.com;Phone:12345678)
    (二) 对于教学的价值
        1. 你怎么理解题目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2. 你认为珍为什么坚持在森林里研究野生动物, 而不是在实验室里?
        3. 文章中的哪些细节可以表现这位伟大女性的优秀品质?
    (三) 对于师生的价值
四、精研考题, 依纲据本高效备考
    (一) 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I总体特色:变中不离宗稳中显亮点
    (二) 2015年高考英语试题题型分项评析
        1. 听力
        2. 阅读理解
        3You can make annual contributions of up to $1000 in education savings accounts.
        4Delighted as I was by the tomatoes in sight, my happiness deepened when.
        5It couldn’t seem more un-French.
        6. 书面表达
五、基础攻关, 素养突破, 实效备考
    (一) 学生重读, 教师提供拓展阅读材料
        2. To some Westerners, it is ____ not to open the present as soon as you get it.
        3. If you went to a wedding in____, you wouldn’t expect any alcohol.
    (二) 充分利用文本, 熟悉词汇在语篇中的使用
        1Add up your score and see how many points you get.
        2These figures don’t add up.
        3The bad weather added to our difficulties.
        5His whole school education added up to no more than one year.
        6Remember: little steps add up to big dreams.
        7—If the tea is too strong, add some more hot water.
        8I don’t like playing golf;in addition, I don’t have money for it.
        9 In addition to writing, I also enjoy rock climbing.
    (三) 进行同题写作拓展
    (四) 关于语法复习的建议
六、资料的质量和课堂的有效性决定高考复习的效度
    1. 方向契合度 (语言特点、整体风格与高考契合。)
    2. 考题相似度 (题材、体裁、设问与高考相似。)
    3. 考点匹配度 (改错、语法、听力、完形阅读考点与高考匹配。)
    4. 难易科学度 (考虑考点辐射课与讲评课的和谐共存。)
    5. 思维训练度 (设题与文本的选择的思维量是提升考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关键。)
    6. 反拨教学度 (测试训练题目是否服务于教学, 指导教与学。)

(10)文化批评视域下的20世纪美国南方女性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American Southern Women’s Writings
    2.1 The Tradition of American Southern Culture
    2.2 The Tradition of 20th century American Southern Women Literature
Chapter 3 Core Concepts of Cultural Criticism
    3.1 Identity
    3.2 Gender
Chapter 4 Analysis of the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riticism
    4.1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American Southern Women
    4.2 The Identity Crisis and Identity Retrieval
        4.2.1 Cassie Morrison’s Identity Crisis and Retrieval
        4.2.2 Virgie’s Identity Crisis and Retrieval
    4.3 The Loss of Identity and Seek for Identity
        4.3.1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Loss of Identity
        4.3.2 Wise Blood—Seek for Identity
    4.4 The Gender’s Independence and Displacement
        4.4.1 Frankie’s Gender Independence
        4.4.2 Amelia’s Gender Displacement
    4.5 Constructing Process of the Gender Identity
Chapter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during the Period of Study for MA

四、Edison’s Wedding(论文参考文献)

  • [1]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科技文本中隐性逻辑的翻译策略 ——以《创新如何发挥作用》(第一、二章)为例[D]. 陈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娱乐新闻中公众人物道歉语的批评话语分析[D]. 陈海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3]生存困境与反叛精神:试论卡森·麦卡勒斯三部小说中怪诞的双重含义[D]. 高甜甜. 兰州大学, 2017(05)
  • [4]《爱迪生与创新的兴起》中图片说明汉译实践报告[D]. 朱佳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5]Edison and the Rise of Innovation(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田青青.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6]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D]. 朱慧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7]How We Got to Now:Six Innovations That Made the Modern World翻译实践报告[D]. 李琪.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
  • [8]《电影音乐:简介》(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D]. 肖璐. 重庆大学, 2016(03)
  • [9]理想·理念·理性——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备考研究[J]. 王焕. 英语教师, 2015(10)
  • [10]文化批评视域下的20世纪美国南方女性小说研究[D]. 王珏. 吉林师范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爱迪生的婚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