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车辆终端敏感弹药对策探讨

物流车辆终端敏感弹药对策探讨

一、后勤车辆防末敏弹药打击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博博[1](2016)在《高旋掠飞末敏弹动力学特性及命中概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提升战场环境下现有装甲武器系统平台的威力,本文探讨利用平直弹道下旋转飞行的弹丸实现对装甲目标的高效毁伤。在提出沿翼展方向扭曲的尾翼并应用到掠飞末敏弹后,开展了尾翼的动力学特性、气动特性数值仿真及实验方法、高速旋转尾翼弹的飞行动力学建模、稳态扫描特性、掠飞末敏弹命中概率等内容的研究。研究成果可为掠飞末敏弹的总体设计、气动优化、稳定性分析以及末敏弹的毁伤效能分析等提供参考。以带扭曲尾翼的弹翼组合体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其工作原理,运用扭曲率和平均攻角来表征扭曲尾翼的结构特征,并建立其滚转动力学方程,获得了结构尺寸对转速的影响规律,实现了飞行速度与转速的匹配;基于LS-DYNA对碰撞进行数值仿真,获得了危险点的应力变化曲线;运用微分求积法对高阶气动弹性方程离散求解,得到了尾翼尺寸对基频的影响规律,为避免翼面由共振引起的强度破坏提供了依据。对掠飞末敏弹的气动特性开展了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数值仿真时先简要介绍了仿真方法,针对掠飞末敏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扭曲尾翼弹丸的气动参数,并对扭曲尾翼增旋减阻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对马格努斯效应进行了研究。风洞实验时研究了不同扭曲率对弹箭气动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和数值仿真吻合较好,研究方法及结论对掠飞末敏弹的总体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充分考虑动不平衡、风等影响,建立了复杂条件下的掠飞末敏弹六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并求解,得到了弹道诸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推导了弹丸角运动方程、攻角方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指出增大静力矩、减小马格努斯效应、减小动不平衡度有利于弹丸的飞行稳定;通过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扫描线方程并联立飞行动力学方程求解,得到掠飞末敏弹的扫描区域,分析了初速、射角等对稳态扫描特性的影响。充分考虑随机因素的基础上,运用蒙特卡洛打靶法获得了弹丸和装甲目标的随机运动参数;证明捕获依赖区定理及空间捕获依赖区推论,建立了掠飞末敏弹对地面、空间装甲目标的捕获概率模型,推导捕获概率解析公式,得到了各因素对捕获概率的影响规律;最后建立掠飞末敏弹对装甲目标的命中概率模型,推导了 EFP、掠飞末敏弹对装甲目标的命中概率解析公式,得到随机运动、结构尺寸对掠飞末敏弹命中概率的影响规律,结果可以指导稳态扫描平台的结构设计,也为进一步考核掠飞末敏弹的效能以及战技性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赵玉清,牛小敏,王小波,夏木全[2](2012)在《智能子弹药发展现状与趋势》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世界各国末敏子弹药、末制导子弹药、巡飞子弹药、网络化子弹药等灵巧、智能子弹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兼容海、陆、空、二炮各军种武器平台,具有侦察、识别、通信、决策、协同作战、终点毁伤及终点毁伤效果评估功能的网络化智能子弹药是弹药发展的重要方向。网络化是智能弹药的高级发展形式,可使弹药广泛利用战场信息,自主、机动、有效、适时对付战场中的重要目标。

葛强胜,沈云峰,李平生,李畅[3](2004)在《后勤车辆防末敏弹药打击对策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了国外末敏弹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末敏弹药的攻击特点。末敏弹药多用于精确打击集群目标,其特点是效费高,作战效能巨大,对我后勤车辆尤其对后勤车队这类集群目标构成了严峻威胁。文中针对其攻击特点,提出了加强对空警戒、采取伪装措施、积极干扰与机动规避相结合、设置毫米波角反射器、涂敷毫米波吸收层等防护对策。

刘华[4](2004)在《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的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武器装备信息化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关注的重点,也是军队科技哲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本课题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武器装备信息化在军事技术体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的重要性,揭示了武器装备信息化的重要战略地位;从当今世界军事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军事强国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及未来信息化战争需求的角度,确立了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立足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国情军情及信息技术发展现状等社会基础,提出了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应当遵循的战略原则;围绕如何推进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夯实武器装备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的经费保障及锻造信息化人才队伍等三大措施,作为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

二、后勤车辆防末敏弹药打击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勤车辆防末敏弹药打击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旋掠飞末敏弹动力学特性及命中概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科学意义
    1.2 末敏弹的发展现状
    1.3 末敏弹动力学特性与命中概率研究现状
        1.3.1 尾翼气动外形及震颤特性研究现状
        1.3.2 高速流场下弹翼组合体的气动特性
        1.3.3 末敏弹飞行动力学与稳态扫描特性分析
        1.3.4 末敏弹的捕获与命中概率
    1.4 本文的研究重点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2 掠飞末敏弹总体布局及尾翼动力学分析
    2.1 掠飞末敏弹总体布局
        2.1.1 掠飞末敏弹的工作过程
        2.1.2 总体结构设计
        2.1.3 扫描平台稳定导旋装置设计
    2.2 新型扭曲尾翼模型与滚转特性分析
        2.2.1 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2.2.2 偏置尾翼弹丸的滚转动力学方程
        2.2.3 新型扭曲尾翼弹丸的滚转动力学方程
        2.2.4 计算结果与分析
    2.3 尾翼张开过程动力学分析
        2.3.1 碰撞应力理论计算
        2.3.2 LS-DYNA动力学仿真建模
        2.3.3 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2.4 变截面导转尾翼气动弹性及模态分析
        2.4.1 翼面的气动弹性方程
        2.4.2 微分求积法离散方程下的模态求解
        2.4.3 基于ANSYS方法的模态验证
        2.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扭曲尾翼掠飞末敏弹气动特性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
    3.1 基于FLUENT的数值仿真
        3.1.1 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
        3.1.2 旋转模型求解方法
        3.1.3 求解算法、离散格式与边界条件
        3.1.4 计算模型与网格划分
        3.1.5 BFM模型方法验证
    3.2 扭曲尾翼末敏弹滚转特性研究
        3.2.1 计算条件
        3.2.2 弹丸阻力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3.2.3 弹丸滚转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3.2.4 扭曲尾翼提升转速机理分析
    3.3 扭曲尾翼弹丸马格努斯效应分析
        3.3.1 掠飞末敏弹的马格努斯效应
        3.3.2 扭曲尾翼对马格努斯效应的影响
        3.3.3 弹体的马格努斯效应机理
    3.4 扭曲尾翼弹丸风洞实验研究
        3.4.1 实验设备、条件和方法
        3.4.2 实验模型
        3.4.3 实验结果分析及数值仿真结果对比
    3.5 本章小结
4 掠飞末敏弹动力学建模及稳态扫描特性研究
    4.1 掠飞弹丸动力学方程
        4.1.1 坐标系角度的关系
        4.1.2 作用在弹体上的载荷
        4.1.3 弹丸运动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方程
        4.1.4 复杂条件下的动力学方程
        4.1.5 结果分析
    4.2 弹丸角运动及稳定性分析
        4.2.1 动力学方程的简化
        4.2.2 弹体的角运动方程
        4.2.3 弹体的攻角方程
        4.2.4 运动稳定性分析
        4.2.5 结果分析
    4.3 掠飞末敏弹新型稳态扫描模型
        4.3.1 常见战场目标特性分析
        4.3.2 立体三维扫描模型
        4.3.3 平面二维扫描模型
    4.4 基于平直弹道的稳态扫描特性
        4.4.1 掠飞末敏弹的扫描区域
        4.4.2 掠飞末敏弹对地面目标的扫描特性
        4.4.3 掠飞末敏弹对空间目标的扫描特性
    4.5 本章小结
5 掠飞末敏弹的捕获与命中概率模型
    5.1 引言
    5.2 弹体和目标的随机运动模型
        5.2.1 弹体飞行阶段随机模型
        5.2.2 装甲目标随机运动模型
        5.2.3 蒙特卡洛方法
        5.2.4 结果分析
    5.3 捕获依赖区理论及捕获概率模型
        5.3.1 捕获依赖区理论
        5.3.2 对地面固定装甲目标捕获模型
        5.3.3 对地面移动装甲目标捕获模型
        5.3.4 对空中静止及移动目标捕获模型
        5.3.5 方法验证与结果分析
    5.4 掠飞末敏弹命中概率模型
        5.4.1 单子弹命中模型
        5.4.2 双子弹命中模型
        5.4.3 掠飞末敏弹命中概率
        5.4.4 参数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束语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尚待进一步研究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智能子弹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智能子弹药发展现状
    1.1 末敏子弹药发展现状
        1.1.1 传感器引爆子弹药
        1.1.2“萨达姆”敏感摧毁装甲子弹药
        1.1.3“博纳斯”末敏子弹药
        1.1.4 SMART末敏子弹药
    1.2 末制导子弹、智能子弹药发展现状
        1.2.1 智能反坦克 (BAT) 子弹药
        1.2.2“毒蛇”智能反坦克子弹药
        1.2.3 多管火箭系统末制导子弹药 (MLRSTGW)
        1.2.4 自主式灵巧子弹药 (damocles)
        1.2.5 通用灵巧子弹药 (CSS)
    1.3 巡飞子弹发展现状
        1.3.1 低成本自主攻击弹药 (LOCASS)
        1.3.2 炮射大面积侦察弹 (WASP)
        1.3.3 美国“钢雨+”火箭炮射巡飞弹
        1.3.4 R-90侦察巡飞子弹
        1.3.5 美国“弹簧刀”单兵便携式察打一体化巡飞弹
    1.4 自组网子弹药发展现状
        1.4.1 美国“蝎子”智能弹药系统
        1.4.2 智能弹药系统
2 智能子弹药发展趋势
3 结论

(4)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来源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思路和框架
    4、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的战略地位
    1.1 军事技术体系结构的核心
        1.1.1 居于军事技术发展时间序列的先导地位
        1.1.2 居于军事技术发展空间序列的主导地位
    1.2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基础
        1.2.1 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节点
        1.2.2 国家战略威慑力量的组成部分
        1.2.3 军队战斗力构成的基础性要素
    1.3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必然
        1.3.1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目标指向
        1.3.2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本质要求
        1.3.3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关键环节
第二章 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的战略目标
    2.1 攻防武器信息化
    2.2 作战平台信息化
    2.3 单兵装备信息化
    2.4 指挥控制信息化
第三章 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的战略原则
    3.1 立足国情原则
        3.1.1 符合我国基本国力状况
        3.1.2 服从我国军事战略需求
    3.2 跨越发展原则
        3.2.1 自主式跨越
        3.2.2 借鉴式跨越
        3.2.3 选择式跨越
    3.3 军民融合原则
        3.3.1 人才共享
        3.3.2 技术互补
        3.3.3 体制兼容
第四章 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的战略措施
    4.1 夯实武器装备信息化的物质基础
        4.1.1 大力开发关键性信息技术
        4.1.2 研制信息化的杀手锏装备
        4.1.3 注重信息技术的转化应用
    4.2 加强武器装备信息化的经费保障
        4.2.1 突出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的投入重点
        4.2.2 优化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的投入结构
        4.2.3 引入民间投资弥补信息化的经费缺口
    4.3 锻造武器装备信息化的人才队伍
        4.3.1 提高人才队伍的科学技术素养
        4.3.2 提高人才队伍的信息专业水平
        4.3.3 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应用能力
        4.3.4 完善人才队伍的培养保障机制
结论
注释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四、后勤车辆防末敏弹药打击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旋掠飞末敏弹动力学特性及命中概率研究[D]. 赵博博.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2]智能子弹药发展现状与趋势[J]. 赵玉清,牛小敏,王小波,夏木全. 制导与引信, 2012(04)
  • [3]后勤车辆防末敏弹药打击对策探讨[J]. 葛强胜,沈云峰,李平生,李畅.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04(04)
  • [4]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的战略研究[D]. 刘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02)

标签:;  ;  ;  ;  ;  

物流车辆终端敏感弹药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