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宝补短板

挖宝补短板

一、开掘宝藏 匡正不足(论文文献综述)

赵盛梅[1](2020)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伦理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宝藏。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有助于解决当今社会人们遭遇的某些精神困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转化和创新,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是当前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之一,以其深厚的儒学积淀、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拓进取的精神、直面现实的品格以及躬行践履的工夫进入我们的视野,教育人如何通过主观践履冲破内外障蔽,化德性为德行,实现从理念伦理到实践伦理的转换。其思想体系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等精华,有助于强化道德观念,提高主体意识,通过事上磨炼提高实践能力,塑造道德品格,坚守良知初心,对我国当下开展道德教育,推进道德建设有较高的借鉴意义。要想充分发挥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目前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所论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王阳明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原则和方法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发掘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含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具体分为“以何转”、“何以解”、“何以转”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何转”,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以何价值内涵转化成为新时代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思想资源。第一章,通过详细阐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认真梳理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展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脉络。第二章,呈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全面深入地阐释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清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框架构成和完整面貌。第二部分,“何以解”,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对新时代道德教育建设的启发。第三章,通过考察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综合评析,分析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反思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深入探究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的精华,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道德教育现状,提炼和彰显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当代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三部分,“何以转”,针对当前道德领域和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利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精髓给予启发和价值借鉴,进而开展创造性转化探索研究。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从现实论域探索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含当代道德教育境遇和转化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第五章,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探索,包含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和实践。以期经创造性转化后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能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新时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智慧借鉴。

邬丽娟[2](2020)在《《经律异相》所引《十诵律》与其原经异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律异相》是我国成部现存最早的一部佛教类书,书中引经据典,节録了各类佛教文献,并在每一则故事中都注明节録的出处,爲核查原典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鲜有人从所出原经的角度展开研究。在所引用的律藏文献中,《十诵律》出现的频率很高,与之相对应的内容约有七万字,异文语料数量可观。而且两部佛经的语言口语化程度都很高,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加之学界历来对律藏文献缺少关注,多从戒律内容等层面挖掘其文化价值,忽视了《十诵律》的语言价值,因而对两经展开异文研究还是颇有意义的。本论文在梳理两经异文的基础上,利用平行语料库建设与信息检索法、比较研究法、本证与旁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异文语料作了较爲全面的考察,主要分爲四个章节展开论述。前三章从字词、句子、语篇的角度来探讨异文语料。第一章字词类异文是从字与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字用性异文主要是异体字、古今字、)误字;词用性异文主要是同义性异文和音译性异文。第二章句子类异文探讨类书在1録原经时对句子所做的改动。在句法成分上,以省略爲主,也有部分是增加。在句法结构上,改变了原经的谓语结构,还出现了一些特殊形式的对应。在句类上,以陈述句对应原经的居多。第三章语篇性异文是首次从语篇的角度去研究异文语料,发现《经律异相》综合运用了选择、删改、概括的原则对原经语篇的组织结构、语义内容进行处理。最後一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探讨了两经异文研究的价值,考释了部分词语,系联同源词,校正数例句读疏失,判定校勘是非,并挖掘了诸类异文中凸显出来的文化内涵。

牟英杰[3](2019)在《1990年代中国话剧民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话剧民族化问题由来已久,名噪三度而未有定论,理论的持续乏力使得该话题陷入长坐冷板凳、居于边缘化的尴尬处境。中国话剧民族化进程是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合力发展融过程与目标于一体的永续发展过程,在具体的历史时期,应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而在1990年代的话剧转型期,民族化具体体现为多元化的特征。在经历从不自觉到自觉探索的民族化进程中,尽管理论的构建在逐步完善,但在1990年代,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却愈发严重。中国话剧民族化实质上始终面临着的来自创作主体的身份认同危机和来自欣赏主体的民间认同危机,在1990年代也并未解决。中国话剧民族化问题研究于1990年代伊始被拦腰截断,面对新时期乃至新世纪的话剧生态,话剧民族化理论根本动摇甚至止步于此。戏剧理论界对于中国话剧的发展方向的认知也陷入了一片迷茫,这种焦虑与无措错误地给1990年代中国话剧扣上“暗淡”“平庸”“黑暗”的骂名。1990年代中国话剧民族化进程固然有其困苦境遇,但依然有较大的艺术斩获,具体而言,它实现了内容的现实主义转向,它重视个人生活、个体生命的探索,善用新题材快速对时局作出反应,体裁上呈现正剧向喜剧偏移的趋势。同时,在舞台技术手段、舞台形式、观演关系的处理上也充分表明了其在形式上的多样化探索。我们也要看到,话剧民族化正遭遇着探索的同质化与消解过程,如题材、情节的应景重合、艺术手法的普遍借鉴,承受着商业化冲击和文学性弱化带来的双重消解。在某种意义上,1990年代的话剧民族化保留着七八十年代戏剧狂飙的余续,也受制于多方因素不可避免地开始收敛。主旋律戏剧、商业戏剧、先锋戏剧的蓬勃发展也并非一文不值,这是中国话剧民族化多元化趋向的全面开拓,它主动而又被动地经历着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合流,迫切地寻求着合理的商业语法与准则,也试图探索话剧大众化的可能。

游品岚[4](2019)在《曹禺戏剧的多元外来影响与创造 ——以人物心理刻画为中心》文中认为曹禺在戏剧主题思想上对“人”的关注,使得他在戏剧创作过程中很注重对戏剧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他在此方面也借鉴了不少外来戏剧家的创作技法。契诃夫笔下的间歇艺术、不连贯的对话,以及通过精心挑选的叙事者来谈论戏剧人物的手法,在曹禺笔下均得到了创造性的呈现。曹禺在作品中也渗透着浓重的奥尼尔的戏剧痕迹,无论是运用幻象传达人物内心的挣扎的手法上,亦或是通过错位的对话表现出对人物内心的孤寂的方法上,曹禺都成功地将奥尼尔的这些戏剧技法巧妙地融入进自己的创作。在对莎士比亚的学习上,曹禺借用了莎士比亚所擅长的“独白”来达到人物叩问自身内心的目的,并借鉴了莎士比亚笔下独白的转折性来体现人物内心的起伏与变动,曹禺还汲取了莎士比亚运用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强烈对比来刻画人物内心的笔法,以此有力地表现人物内心与外在环境的疏离感。曹禺在人物心理刻画上之所以选择契诃夫、奥尼尔与莎士比亚三个人是因为曹禺注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或被压迫或挣扎的人,而在对人物的塑造上又特别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而契诃夫、奥尼尔以及莎士比亚这三个人又都是具有内向化创作倾向的作家,他们都关注对于戏剧人物内心世界的描摹。曹禺心理刻画上对外来戏剧资源的学习与借鉴呈现出两个显着的特点。第一,他擅长将他人的创作技法“化”入自己的创作中,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从不同角度开掘自己笔下的戏剧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功用。第二,他在借鉴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当时话剧观众的审美需求,他戏剧中的诸多民族性特色与观众的审美习惯有密切的关联。心理刻画的技法在曹禺的剧作中对作品主题思想和审美内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们对塑造有丰富的个性内涵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激荡着时代韵律的人物心灵世界来揭露民族现实生活的本质有直接意义。曹禺的创新性就在于他不仅能巧妙吸收和借鉴多个西方优秀作家的创作经验,还能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学资源和审美传统融入自身的创作中。他将这些优秀的中外文学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剧作中,以此来表现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对曹禺的多元影响研究有利于深入挖掘曹禺作品的文学性,有利于关注各种心理刻画的手法如何帮助曹禺提升塑造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力。多元影响研究也能更加充分地考虑影响曹禺因素的复杂性,它能对影响曹禺的不同因素做出更具体、更明晰的辨析,也更利于我们看到曹禺作品中的民族性和创造性。另外,围绕一个中心点,以文本为中心,以文学事实联系为基础的多元影响研究范式也在方法论意义上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上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刘振博[5](2019)在《新时期中国西部电影底层叙事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西部电影的源流肇始于我国着名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先生,西部以其迥异的异域风情和民族文化吸引众多电影创作者,铸就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西部经典电影时期。作为我国所有文化形态中瞬先进入世界主流文化市场的西部电影,在促进未来西部电影的发展具有光明的前景。新时期西部电影的底层叙事因其代际导演不同的时代境遇,在艺术旨趣、叙事风格上的呈现出差异性,不乏第四代影人对底层人民强烈的忧患意识,遵循纪实美学原则客观的展望底层人民生活迷茫无助,但依旧没有摆脱电影语言的“影戏化”阶段;又有第五代影人利用崭新的电影语言将造型意识、文化意识、审美意识融为一体的镜像叙事,集文化和反思意味进行底层人民精神世界的开发,完成电影语言的“影像化”阶段。他们都为民族电影的本土化表达孜孜不倦的追求着,透过历史语境下的西部底层社会,体现他们浓烈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核心反映出来社会的、人文的、历史的民族精神和思想内涵,从而达到本质的、哲理的沉思。本论文试图把新时期的西部电影放在底层叙事的视域下去研究和审视,以新时期的西部电影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个案研究、史论结合、镜像的空间叙事对新时期中国西部电影做一次微观探析,以期对西部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某种启示。本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对西部电影底层叙事指涉的相关概念阐述,迄今为止对于西部电影在学术界定莫衷一是,有人称之为电影史的一次“电影大事件”;有人说它已经完成电影的类型化雏形;又或它仅是一种电影流派。本文从西部电影的内涵与构成因子全新维度厘清西部电影的概念;第二章以新时期经典作品进行文本细读,从历史文化语境探源底层叙事审美特征;第三章结合空间叙事理论探析西部电影在意象叙境表征下主体意识的询唤与确证,旨在通过对西部文化和西部精神感知个体在新旧时代转型中个人与文化的冲突;第四章借以本研究论题对未来延续西部电影的策略化解读。

汤素娥[6](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文中认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上审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赋予了劳动更多首创性、生动性、科学性的时代内涵、美好展望、切实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如何深入研究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捋顺其生成源流、廓清其内容构件、探究其理论品格、查摆其现实挑战、审思其实践要求,这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社会实践、向劳动要文明素质、向劳动要生产力、向劳动要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深流长。从理论渊源上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从价值传承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赓续;从文化涵育上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影响。从实践养成上看,离不开习近平自身在知青岁月、地方从政、治国理政等不同时期工作岗位的劳动锻造。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博大恢弘。其中,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铸就“中国梦”、劳动成就人的价值。劳动精神论,披述了目标层面的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理想状态;理念层面的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德性态度;行为层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道义。劳动主体论,沥述了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劳动关系论,陈述了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鲜明。其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表现在: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其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表现在:时代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汇、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传承性与超越性的紧密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其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表现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当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其危害在于,一定程度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妨碍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要遵循科学的实践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改进继续教育的育人效能、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基本要求是筑造健康劳动环境,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必备保障是构建科学管用的劳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劳动权益维护的监督机制。

谢霄男[7](2016)在《实现“中国梦”的合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实现“中国梦”的合力问题,缘于其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加强党的领导的现实要求以及深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展开该研究,不仅能够在理论上凸显出合力在“中国梦”实现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增进“中国梦”实现进程中理论创新的自觉性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性,而且在实践上能够认清“中国梦”实现道路的曲折性,坚定“中国梦”一定成为现实的信心和使“中国梦”的实现更具可操作性。本研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及重点研究与一般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梦”、“合力”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对“中国梦”、合力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基础上,对实现“中国梦”的合力“从何来”、“有哪些”以及“如何合”等问题展开探究,构建起实现“中国梦”合力的理论体系。归结起来,本研究探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挖掘合力研究的思想资源和基础理论。通过梳理中西方社会思想理论家有关合力的观点,把握合力研究的思想资源。通过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有关合力的论述,阐明合力研究的指导理论。在此基础上,将影响社会发展的合力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并依据作用对象的标准将之划分为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依据作用时间的标准将之划分为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依据作用方向的标准将之划分为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依据作用形式的标准将之划分为显性合力与隐性合力;依据作用方式的标准将之划分为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二是阐明实现“中国梦”的五种对偶性合力的内涵、特征、结构、功能。分别对五种对偶性合力,即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显性合力与隐性合力、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的内涵、特征、结构、功能进行分析,厘清五种对偶性合力具体是什么。三是辨明实现“中国梦”的同一对偶性范畴合力的相互关系。关于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的相互关系是:二者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相互贯通,互为发展的基础,其存在与发展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关于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相互关系是:历史合力是现实合力的前身,现实合力是历史合力的延伸,我们不应割裂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联系与区别来谈“中国梦”。关于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的相互关系是:正向合力有其积极作用,反向合力有其消极影响,我们应充分调动正向合力的积极作用,努力消解反向合力的消极影响。关于隐性合力与显性合力的相互关系是: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关于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的相互关系是:内生合力的形成离不开外生合力,外生合力的形成也离不开内生合力,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四是探究五种对偶性合力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如何发挥作用。要在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的双向转化中实现“中国梦”;在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交融互渗中实现“中国梦”;在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的利弊分析中实现“中国梦”;在隐性自在合力与显性自为合力的交互作用下实现“中国梦”;在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的双赢式互动中实现“中国梦”。五是以实现“中国梦”五种对偶性合力的典型分析为基础,总结“中国梦”合力有效实现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中国梦”合力的有效实现应体现科学性、人民性、辩证性、创新性及系统性。总的来说,本研究首先通过挖掘合力研究的思想资源和基础理论,探究了实现“中国梦”合力“从何来”,再通过分析实现“中国梦”五种对偶性合力的内涵、特征、结构、功能及同一对偶性范畴合力的相互关系,明晰了实现“中国梦”的合力“有哪些”,最后研究落脚于对五种对偶性合力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和“中国梦”合力有效实现的基本要求的分析,具体回答了实现“中国梦”合力“如何合”的问题。

苗元华[8](2016)在《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1978-2015)》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社会和文化面临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纪录片具有承载和传播民族文化的特色、优势与价值,探讨如何通过纪录片创作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便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研究课题。论文通过梳理中国新时期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分析、考察各阶段纪录片的创作特点,阐述民族文化的主要方面在纪录片中的表现特征,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的策略。论文采用个案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传播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探讨。论文包括绪论、相互关联的六章内容和结语共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对论文中的核心概念与研究对象进行界定,说明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述评,并指出论文写作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探讨纪录片与民族文化的相互关系,即纪录片具有承载、传播民族文化的特色与优势,民族文化能够提升纪录片的水准与接受效果,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交融、彼此促进的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分析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阐明纪录片有助于挖掘、展示民族文化资源以及建构健全人类文化的多元化格局。第二章针对新时期每一阶段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的状况进行分析,阐述各阶段纪录片的创作特点、手法与风格,指出这些方面形成的原因并进行评价。本章最后一部分对于三个阶段纪录片的历时性演进状况加以比较,厘清不同阶段影响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因素,并对于1980年代和新世纪纪录片领域出现的“民族文化热”现象进行比较与分析。第三章主要研究民族文化的基本思想、伦理内涵、审美意蕴在新时期纪录片中的表现特征,从是否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于相关方面予以判断和评价,结合人类文化发展和纪录片创作的规律与特点,明确其中哪些方面值得倡导和发扬,哪些方面需要规避与防范,并指出应当对民族文化进行正确的看待、调整与转换,使之与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相互融合,以促进中国纪录片在现代文化语境下获得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第四章主要针对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展开探讨,从创作者的态度与立场、文化意识、娱乐诉求这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大体上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创作能力等作为内因,市场经济、大众文化等方面作为外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局限了纪录片对于民族文化的承载与传播。第五章展开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的策略研究,指出创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运用的创作原则与方法。创作者应当健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包括提升自由与自觉的文化意识、构建辨析文化优劣的理性精神、扩展开放高远的文化视野以及强化面对观众与市场的传播理念。纪录片的创作原则包括以文化生态观为核心的原则、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等。为了增强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的效果,应当合理选择和运用纪录片的创作方法,注意深入探寻与发掘文化现象、增强影像的表现力、合理采用故事化策略以及发挥主持人的作用。第六章针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选取新时期不同阶段且分别代表主流、精英、大众文化形态的三部纪录片加以解读与阐释。通过分析在时间阶段与文化形态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三部纪录片,把握每部作品的创作背景、观念、手法与特色,综合考察和辨析影响纪录片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一步了解每一时期纪录片的独特性,并探明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的普遍规律。结语部分针对当前社会文化以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现状,指出加强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亟待拓展与深化。

杨帆[9](2016)在《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文中研究表明在与乾嘉时期篆书发展密切相关的事项中,依照传统之观念,《说文》学是绝不可被忽视的,但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直奔这一主题的学术作品。实际上如果仔细审视这个时期的篆书,也可以发现,其创作变迁之几乎所有重要环节,还是与《说文》学密切相关。因此,考察乾嘉时期篆书创作之升降,《说文》学无疑是一个比较适宜的切入点。本论文的研究主旨在以《说文》学为视角与重要依据,采取纪事本末体与以事系人的写作手法,对乾嘉时期篆书创作的各个方面问题作深入的考察论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一个相对近真的乾嘉篆书创作之景象,并探讨其创作之得失,揭示其创作方法之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以下简要叙述本论文讨论的各方面内容:“绪论”部分。首先说明本文的写作缘起和相关术语;其次陈述本文的材料格局及研究方法;再次阐明研究之目的与总体构想。第一章是“清初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分别论证顾炎武对《说文》的先导性研究;《说文》毛氏汲古阁本的刊行与风格问题;王澍篆书创作的相关问题。第二章是“乾嘉时期的《说文》学对篆书创作之影响”。分别论证戴震研究《说文》的影响及对篆书创作之启示;段玉裁、桂馥的研究与创作问题;《说文》的校刊、《说文》检字法研究等方面影响篆书创作的相关问题;篆书创作论对《说文》学的回应问题。第三章是“乾嘉时期《说文》学者的篆书创作”。着重对孙星衍、洪亮吉、钱坫在学术思想、研究理路、创作方法、创作风格上的异同作深入论证,且对学者们在篆书创作上的若干共性问题作辩证分析。第四章是“邓石如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之得失”。对邓石如的博涉群碑、手写《说文》、“隶笔作篆”、篆法“不合六书”、创作之遭遇等问题作深入论证。第五章是“以《说文》为本的他类篆书创作”。对杨法的奇篆、朱为弼的商周铜器铭文篆书之所形成的渊源、背景、特点等问题进行逐一分析。“结论”部分。既总括叙述本文的主要论证,也对相关问题及研究方法,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此外,本论文附录“《唐写本说文解字》与《说文》宋刻元修本、汲古阁本篆文字形对照表”、“二李石刻与《说文》篆文字形对照表”,以供篆书创作资鉴。

陈卫炉[10](2016)在《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文中提出上海工人文学创作主要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快速进入繁荣期,收获了较为丰硕的创作成果。在新中国“泛政治化”创作语境中,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兴衰荣辱,无疑带有显着的时代印记,并昭示着文学自身律动和社会政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除导论、结语之外,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六章。论文充分注意建构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串联的前、后两个篇章结构。前三章内容着力描摹和彰显整体、抽象的时代场景和历史风貌,后三章内容旨在呈现具体、细致入微的文学内部感知。大致形成了某种“互文性”的研究框架结构,互为条件,互为支撑,努力建构起一个相对合理的研究模型。论文前半部分,主要从文学发生的外部环境入手,探究和分析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第一章从建国初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识字运动”为主的职工业余教育和文艺政策的“工农兵文学方向”三个方面入手,探究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第二章着力考察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问题,提出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新型知识分子,实践上进行组织化写作、新闻媒介的培育引导以及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借鉴引入,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于新型创作队伍的建构和生成过程。第三章主要梳理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创作业绩,并对上海工人作家群进行了整体性扫描。论文后半部分,主要由第五、六、七三章组成,着意从文学本体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转入到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人物类型和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就文学主题类型而言,聚焦翻身作主的工人在政治、经济以及精神面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这一类宏大的时代主题,显露出鲜明的政治功利性。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老工人、新女工、牛步化知识分子和中间状态干部等四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丰富和拓展中国当代工人形象画廊。在叙事模式上,普遍存在“车间模式”、“新闻速写模式”、“正剧化模式”、“二元对立模式”等弊病。论文在内、外部分析的基础上,努力从历史必然性、局限性及其成因、对未来创作的启示和影响三个维度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现象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提出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经验,对世界工业文学名着进行大视野、高层次的深入阅读和研究,在正确认知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正当合理的一面的同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推进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展。

二、开掘宝藏 匡正不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掘宝藏 匡正不足(论文提纲范文)

(1)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思考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政治背景:朝廷内乱外患“沉疴积痿”
        二、经济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功利沦浃”
        三、文化背景:世风衰颓败陋“学术虚夸”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良知”:对孟子思想的继承
        二、“发明本心”:对陆九渊思想的发展
        三、“知行合一”: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思想的补充
        四、“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对程颢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良知”本体论
        二、“复其心体之同然”人性论
        三、“致良知”功夫论
        四、“满街都是圣人”目的论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境界论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一、道德教育目标:“学为圣人”思想
        二、道德教育理念:“致良知”思想
        三、道德教育内容:“厚德厚俗”思想
        四、道德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思想
        五、道德教育方法:“知行合一”思想
        六、道德教育评价标准:“学贵得之心”思想
        七、道德教育境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
第三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第四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一节 当代道德教育境遇
        一、道德理想缺失
        二、道德“旁观者”现象
        三、德性德行短缺
        四、生活实践缺乏
        五、生态道德教育欠缺
    第二节 创造性转化何以可能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道德的传承性与新时代的道德需求
        三、文化的连续性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
第五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探索
    第一节 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一、时代性
        二、开放性
        三、大众化
        四、化人育人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路径
        一、“学为圣人”思想的推陈出新:争做时代新人
        二、“致良知”思想的古为今用:致良知理性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取精用弘:知行辩证统一
        四、“学贵得之心”思想的去粗取精:学贵得于心、践于行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的礼敬传承:生态共同体
    第三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实践
        一、“争做时代新人”的实践探索:立鸿鹄志,做奋斗人
        二、“致良知理性”的实践探索:致志愿者
        三、“知行辩证统一”的实践探索:学以致用、担当作为
        四、“学贵得于心、践于行”的实践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生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经律异相》所引《十诵律》与其原经异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十诵律》与《经律异相》概述
    二 《十诵律》与《经律异相》研究现状
    三 《经律异相》引《十诵律》的异文面貌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字词类异文考释与研究
    第一节 字用性异文
    第二节 词用性异文
第二章 句子类异文辨析与研究
    第一节 句法成分变化
    第二节 句法结构变化
    第三节 句类变化
第三章 语篇性异文篇章功能研究
    第一节 语篇分析概述
    第二节 语篇组织结构安排
    第三节 语篇语义内容表达
第四章 《经律异相》所引《十诵律》与其原经异文研究价值
    第一节 语言学价值
    第二节 文献学价值
    第三节 文化学价值
结语
附録1:《经律异相》所引《十诵律》异文出处对应卷数表
附録2:《经律异相》所引《十诵律》与其原经异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1990年代中国话剧民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中国话剧民族化”研究综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问题
    第三节 研究基本框架与创新目标
    第四节 研究理论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话剧民族化”的时代内涵与双重危机
    第一节 “中国话剧民族化”概念界定及时代内涵
    第二节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历史探索
    第三节 身份认同危机与民间认同危机
第二章 1990 年代中国话剧民族化的艺术斩获与遭遇困境
    第一节 话剧民族化内容的现实转向和形式的多样化探索
    第二节 话剧民族化探索的同质化与消解
    第三节 七八十年代戏剧狂飙的收敛与余绪
第三章 1990 年代中国话剧民族化的经验透视及启示
    第一节 话剧民族化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合流
    第二节 话剧民族化的商业语法
    第三节 民族化的应有之义——话剧大众化的可能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曹禺戏剧的多元外来影响与创造 ——以人物心理刻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原因
    第二节 曹禺整体研究的当前现状
    第三节 曹禺心理刻画的多元外来影响上的研究现状和不足
    第四节 本课题的科学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曹禺在心理刻画上对契诃夫的借鉴与创造
    第一节 用多样化的“停顿”塑造人物内心世界
    第二节 以不连贯的对话折射戏剧人物内心
    第三节 精心挑选的“叙述者”
第二章 曹禺在心理刻画上对奥尼尔的借鉴与创造
    第一节 以幻象体现人物内心的挣扎
    第二节 以错位的对话呈现生命的孤寂本质
第三章 曹禺在心理刻画上对莎士比亚的借鉴与创造
    第一节 通过独白实现人物对内心的叩问
    第二节 通过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强烈对比来凸显内心
第四章 曹禺在人物心理刻画上对外来文学资源接受的原因及其特点
    第一节 曹禺选择契诃夫等人进行接受的原因
    第二节 曹禺在借鉴外来戏剧技法时的特点
第五章 心理刻画手法及其多元影响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 曹禺心理刻画手法与其创作整体特征的关联
    第二节 心理刻画手法体现的曹禺剧作的民族性及创造性
    第三节 探究曹禺心理刻画多元影响研究的启发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5)新时期中国西部电影底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文献综述
        0.3.1 西部电影研究现状
        0.3.2 西部电影底层叙事的研究现状
    0.4 研究方法
1 新时期西部电影底层叙事的命题阐发
    1.1 西部电影的内涵及生成语境
        1.1.1 西部电影的概念推演
        1.1.2 西部电影的生成语境
        1.1.3 西部电影的构成因子
    1.2 底层叙事的文化内涵
        1.2.1 “底层”概念的指涉
        1.2.2 文学作品中的底层叙事
        1.2.3 历史影像中的底层叙事
2 新时期西部电影的底层叙事谱系
    2.1 温文尔雅的第四代:精英阶层与底层叙事的联结
        2.1.1 现实主义风格叙事
        2.1.2 戏剧化的叙事手法
    2.2 严肃冷峻的第五代:平实化到风格化的影像本体
        2.2.1 具象化到符号化的建构
        2.2.2 亲缘叙事者的双重视角
3 新时期西部电影底层空间叙事
    3.1 寄寓与表征:静默写实的乡村空间叙事
        3.1.1 乡愁空间:诗意与恢宏中乡土精神的坚守
        3.1.2 意象空间:底层青年生存境遇的差异书写
        3.1.3 移动空间:启生命意志力量的追寻与体悟
        3.1.4 隐喻空间:承西部民族精神的彰显与颂扬
    3.2 镜像与关照:镜语风格的城镇空间叙事
        3.2.1 象征空间:疑城镇底层的身份危机
        3.2.2 异质空间:传统与现代的差值弥合
        3.2.3 区隔空间:反抗到拒斥的弱者生态
4 从底层叙事关照西部电影的突围与超越
    4.1 西部影像的精神诉求与匡正
    4.2 西部电影在城乡文化中的互渗与择取
    4.3 西部电影市场价值的提升与激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流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
        2.1.1 根植马克思劳动学说的沃土
        2.1.2 汲取恩格斯劳动学说的精粹
        2.1.3 吸收列宁劳动学说的精华
        2.1.4 承袭斯大林劳动学说的精髓
    2.2 价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劳动论述的赓续
        2.2.1 坚持毛泽东劳动论述的价值底色
        2.2.2 延续邓小平劳动论述的价值取向
        2.2.3 拓深江泽民劳动论述的价值内涵
        2.2.4 丰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价值要义
    2.3 文化涵育:中国优秀劳动理念的影响
        2.3.1 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的规范
        2.3.2 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的浸润
        2.3.3 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习礼
    2.4 实践养成:自身成长经历的劳动锻造
        2.4.1 萌芽阶段: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锤炼
        2.4.2 发展阶段:地方从政时期的为民服务
        2.4.3 完善阶段:治国理政时期的运筹帷幄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构件
    3.1 劳动价值论
        3.1.1 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3.1.2 劳动托起“中国梦”
        3.1.3 劳动成就人的价值
    3.2 劳动精神论
        3.2.1 目标层面:劳动的理想状态
        3.2.2 理念层面:劳动的德性态度
        3.2.3 行为层面:劳动的实践道义
    3.3 劳动主体论
        3.3.1 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
        3.3.2 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
        3.3.3 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
    3.4 劳动关系论
        3.4.1 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
        3.4.2 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3.4.3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
    4.1 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
        4.1.1 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
        4.1.2 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
        4.1.3 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
        4.1.4 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
    4.2 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
        4.2.1 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
        4.2.2 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
        4.2.3 传承性与超越性紧密结合
        4.2.4 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
    4.3 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
        4.3.1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
        4.3.2 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
        4.3.3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
        4.3.4 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
第5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现实挑战
    5.1 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
        5.1.1 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
        5.1.2 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
        5.1.3 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
        5.1.4 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
    5.2 现实挑战的成因剖析
        5.2.1 国家层面: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
        5.2.2 社会层面: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
        5.2.3 家校层面: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
        5.2.4 个人层面: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
    5.3 现实挑战的主要危害
        5.3.1 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
        5.3.2 妨碍和谐社会的有序构建
        5.3.3 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
        5.3.4 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第6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实践要求
    6.1 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6.1.1 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6.1.2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
        6.1.3 改进继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6.1.4 激活自我劳动教育的内化作用
    6.2 基本要求:全面筑造健康劳动环境
        6.2.1 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
        6.2.2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6.2.3 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6.3 必备保障:构建科学管用劳动机制
        6.3.1 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6.3.2 建立健全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
        6.3.3 建立健全落实劳动理念的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实现“中国梦”的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不足及发展态势
    1.3 相关概念分析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相关概念辨析
    1.4 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基本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研究创新点
        1.5.4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合力研究的思想资源和基础理论
    2.1 合力研究的思想资源
        2.1.1 中国传统社会的合力思想资源
        2.1.2 西方社会的合力思想资源
    2.2 合力研究的指导理论
        2.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合力的思想
        2.2.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合力的思想
    2.3 社会发展的合力系统及其分类
        2.3.1 社会发展的合力系统
        2.3.2 社会发展的合力分类
第三章 “中国梦”的实现是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的辩证统一
    3.1 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的划分
        3.1.1 内涵不同
        3.1.2 特征不同
        3.1.3 结构与功能不同
    3.2 实现 “中国梦”,既要重视主体合力,又要重视客体合力
        3.2.1 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
        3.2.2 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相互贯通,互为发展的基础
        3.2.3 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的双向建构
    3.3 在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的双向转化中实现 “中国梦”
        3.3.1 开启逐梦征程,需要以实践为基础实现客体合力主体化
        3.3.2 扬起逐梦风帆,需要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主体合力客体化
        3.3.3 “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基于实践促成主客体合力双向转化
第四章 “中国梦”的实现是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辩证统一
    4.1 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划分
        4.1.1 内涵不同
        4.1.2 特征不同
        4.1.3 结构与功能不同
    4.2 实现 “中国梦”,既不能离开历史合力,也不能离开现实合力
        4.2.1 历史合力是现实合力的前身
        4.2.2 现实合力是历史合力的延伸
        4.2.3 不应割裂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联系与区别来谈 “中国梦”
    4.3 在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交融互渗中实现 “中国梦”
        4.3.1 历史合力对现实的直接影响力
        4.3.2 现实合力的生成状况
        4.3.3 “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二者的良性互动
第五章 “中国梦”的实现是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的辩证统一
    5.1 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的划分
        5.1.1 内涵不同
        5.1.2 特征不同
        5.1.3 结构与功能不同
    5.2 实现 “中国梦”,既要重视正向合力又不可忽视反向合力
        5.2.1 正向合力的积极作用
        5.2.2 反向合力的消极影响
        5.2.3 充分调动正向合力的积极作用,努力消解反向合力的消极影响
    5.3 在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的利弊分析中实现 “中国梦”
        5.3.1 正向合力对实现 “中国梦”不一定是有利的
        5.3.2 反向合力对实现 “中国梦”不一定是有弊的
        5.3.3 “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比较二者的利弊
第六章 “中国梦”的实现是隐性合力与显性合力的辩证统一
    6.1 隐性合力与显性合力的划分
        6.1.1 内涵不同
        6.1.2 特征不同
        6.1.3 结构与功能不同
    6.2 实现 “中国梦”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显性合力与隐性合力
        6.2.1 显性合力与隐性合力相互依存
        6.2.2 显性合力与隐性合力相互促进
        6.2.3 显性合力与隐性合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3 在隐性自在合力与显性自为合力的交互作用下实现 “中国梦”
        6.3.1 隐性合力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决定了其具有自在性
        6.3.2 显性合力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决定了其具有自为性
        6.3.3 “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二者的互补与互渗
第七章 “中国梦”的实现是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的辩证统一
    7.1 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的划分
        7.1.1 内涵不同
        7.1.2 特征不同
        7.1.3 结构与功能不同
    7.2 实现 “中国梦”,既要重视内生合力,也要重视外生合力
        7.2.1 内生合力的形成离不开外生合力
        7.2.2 外生合力的形成离不开内生合力
        7.2.3 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7.3 在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的双赢式互动中实现 “中国梦”
        7.3.1 内生合力以外生合力为保障并为外生合力营造稳定的内部环境
        7.3.2 外生合力以内生合力为基础并为内生合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7.3.3 “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二者的有效互补
第八章 “中国梦”合力有效实现的基本要求
    8.1 “中国梦”合力的有效实现应体现科学性
    8.2 “中国梦”合力的有效实现应体现人民性
    8.3 “中国梦”合力的有效实现应体现辩证性
    8.4 “中国梦”合力的有效实现应体现创新性
    8.5 “中国梦”合力的有效实现应体现系统性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1978-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相关概念释义
    二、研究缘起与意义
    三、研究状况述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价值
第一章 纪录片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辨析
    第一节 纪录片承载、传播民族文化的特色与优势
        一、以真实的记录承载民族文化信息
        二、以影像具象化表现抽象的民族文化精神
        三、以广泛的传播拓展民族文化影响力
    第二节 民族文化对于纪录片水准与接受效果的提升
        一、民族文化提升纪录片的文化品格与水准
        二、民族文化促进观众的文化认同与接受
    第三节 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现
        一、全方位挖掘与展示民族文化资源
        二、建构健全人类文化的多元化格局
第二章 中国新时期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展现民族文化的史诗情结(1978——1989 年)
        一、宏大叙述与整体纵览
        二、主观思想情感的细腻表达
    第二节 发掘民间文化的审美追求(1990——1999 年)
        一、追求质朴自然的纪实风格
        二、追求写实与写意的有机融合
    第三节 深化表现民族文化的多元内容与技法(2000——2015年)
        一、丰富厚重的内容展现
        二、多样精深的技法运用
    第四节 三个阶段的历时性演进与比较
        一、三个阶段影响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二、1980 年代与新世纪纪录片领域中“民族文化热”的比较
第三章 民族文化在新时期纪录片中的彰显与强化
    第一节 彰显民族文化的基本思想
        一、“天人合一”:天人协调的多元体现
        二、“贵和尚中”:多样统一的充分实现
        三、“刚健有为”:人格精神的生动呈现
    第二节 体现民族文化的伦理内涵
        一、从注重群体转向群体与个体相结合
        二、从道德教化转向道德与人性相统一
        三、从崇古敬祖转向以史为鉴为宗旨
    第三节 追求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
        一、含蓄蕴藉:创造意象与意境
        二、生命律动:自然与生命的统一
        三、有机整合:审美性与逻辑性的结合
第四章 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第一节 创作态度与文化立场的游移
        一、主观化赞颂
        二、理想化诠释
        三、机械化嫁接
        四、主要原因分析
    第二节 文化意识与民族文化精神认知的肤浅
        一、某些领域少有涉足
        二、文化表现浮于表面
        三、主要原因分析
    第三节 对纪录片娱乐功能的诉求过强
        一、过度追求视觉效果
        二、过于侧重故事讲述
        三、主要原因分析
第五章 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的策略研究
    第一节 健全、提高创作者的文化素质
        一、提升自由与自觉的文化意识
        二、构建辨析文化优劣的理性精神
        三、扩展开放高远的文化视野
        四、强化面对观众与市场的传播理念
    第二节 拓深、遵循纪录片的创作原则
        一、坚持以文化生态观为核心的原则
        二、坚持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运用纪录片灵活多元的创作方法
        一、探寻的过程:进入、发掘
        二、影像的表现:丰富、新颖
        三、故事化策略:顺畅、深度
        四、主持的艺术:融入、引领
第六章 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典型案例分析研究
    第一节 《话说长江》 ——促进文化认同的主流文化形态纪录片
        一、格局宏大的民族文化内容
        二、延续文化传统的创作手法
        三、启示与思考
    第二节 《最后的山神》 ——关注弱势文化的精英文化形态纪录片
        一、深入细致的文化记录
        二、深沉含蓄的文化忧思
        三、启示与思考
    第三节 《舌尖上的中国》 ——浸润人文情怀的大众文化形态纪录片
        一、挖掘与展现民间饮食文化
        二、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融
        三、启示与思考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本文涉及的主要纪录片编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9)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术语释义
    第二节 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总体构想
第一章 清初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
    第一节 顾炎武对《说文》的先导性研究
        一 对《说文》的怀疑
        二 必也正名乎
        三 亭林的局限
    第二节 《说文》毛氏汲古阁本的刊行与篆文风格
        一 刊刻与流布
        二 篆文风格与影响
    第三节 王澍篆书创作论
        一 “子昂以后,直至小生”
        二 作篆不用《说文》吗?
        三 “篆书三要”辨
第二章 乾嘉时期的《说文》学对篆书创作之影响
    第一节 戴震的影响与启示
        一 “《说文》切于治经”
        二 对《说文》学的影响
        三 对篆书创作的启示
    第二节 段玉裁的研究及其影响
        一 “六书明而古经传无不通”
        二 发扬书学述笔法
        三 “言语、文学兼擅者尟矣”
    第三节 桂馥的研究及其影响
        一 “才尽于经才不虚生”
        二 “势穷则变隶”
        三 《〈说文〉统系图》议议
        四 “指头丰肉肉箸纸”
    第四节 《说文解字》的校刊
        一 朱筠《校刊毛本说文解字》
        二 额勒布校刊《仿北宋小字本说文解字》
        三 孙星衍重刊《仿宋小字本说文解字》
    第五节 《说文》检字法的研究
        一 桂馥、王筠《检说文难字法》
        二 许巽行《说文分韵易知录》
        三 毛谟《说文检字》
    第六节 篆书创作论对《说文》学之回应
        一 “不习篆直不识字”
        二 习篆先抄《说文》
        三 学以二李为宗,又必以《说文》为断
第三章 乾嘉时期《说文》学者的篆书创作
    第一节 孙星衍的《说文》学研究与篆书创作之守成
        一 “人材出于经术,通经由于训诂”
        二 搦管皆用学者之文
        三 “ 技艺亦重考据”
    第二节 洪亮吉的《说文》学研究与篆书创作之探索
        一 “诗人、学人,可以并擅其美”
        二 “诗人之工,未有不自识字始”
        三 “士人切勿书馆阁”
    第三节 钱坫的《说文》学研究与篆书创作之新创
        一 “训诂不明,不可以读经”
        二 “斯冰之后,直至小生”
        三 “左手作篆尤精绝”
    第四节 《说文》学者篆书创作之检讨
        一 “手书《说文》字体”的进步与局限
        二 常行简牍,篆籀不宜
        三 剪毫、束毫不足见腕力乎?
第四章 邓石如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之得失
    第一节 博涉群碑与手写《说文》
        一 未谙古法
        二 博涉群碑
        三 手写《说文》
    第二节 “隶笔作篆”辨析
        一 “隶笔作篆”对小篆书法的贡献
        二 不成篆,隶笔亦无用
    第三节 篆法“不合六书”议
        一 责难的提出
        二 篆法平议
        三 《说文字原》考论
    第四节 延誉与不遇
        一 金榜之清赏
        二 曹文埴遍赞于诸公
        三 顿踬出都
第五章 以《说文》为本的他类篆书创作
    第一节 杨法的奇篆
        一 “穷经礼义”与“天性狷妙”
        二 “篆法能兼包”
        三 “落笔众妙之妙”
    第二节 朱为弼的商周铭文篆书
        一 僻好吉金
        二 考释铭文
        三 由搨摹到创作
结论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论证
    第二节 关于篆书创作及研究方法的省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与《说文》宋刻元修本、汲古阁本篆文字形对照表
附录二 二李石刻与《说文》篆文字形对照表
致谢

(10)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2章 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
    2.1 朝气蓬勃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2.2 以“识字”为中心的职工业余教育
    2.3 “为工农兵服务”作为当代文学前进的方向
第3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
    3.1 培养新型知识分子
    3.2 组织化写作实践
    3.3 新闻媒介的阵地培育和舆论引导
    3.4 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影响和借鉴
第4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焦虑与勃兴
    4.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溯源和流播
    4.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勃兴
    4.3 比较视域下的“上海工人作家群”
第5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
    5.1 忆苦思甜
    5.2 劳动光荣
    5.3 技术革新
    5.4 接班
第6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人物类型
    6.1 老工人
    6.2 新女工
    6.3 “牛步化”知识分子
    6.4 中间状态的干部
第7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叙事模式
    7.1 “车间文学”模式
    7.2 新闻化模式
    7.3 正剧化模式
    7.4 二元对立模式
第8章 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评价
    8.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必然性
    8.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局限性及其成因
    8.3 关于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上海工人作家生平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开掘宝藏 匡正不足(论文参考文献)

  • [1]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D]. 赵盛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2]《经律异相》所引《十诵律》与其原经异文研究[D]. 邬丽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1990年代中国话剧民族化研究[D]. 牟英杰. 华侨大学, 2019(01)
  • [4]曹禺戏剧的多元外来影响与创造 ——以人物心理刻画为中心[D]. 游品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9)
  • [5]新时期中国西部电影底层叙事研究[D]. 刘振博. 辽宁大学, 2019(01)
  • [6]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7]实现“中国梦”的合力研究[D]. 谢霄男.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1)
  • [8]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1978-2015)[D]. 苗元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9]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D]. 杨帆.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10]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D]. 陈卫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挖宝补短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