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期发病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脑卒中急性期发病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一、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发病诱因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明哲[1](2021)在《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一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目的:(1)通过对电子病案系统10年的信息回顾,总结广东地区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点以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对比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2)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platelets to lymphocytes,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ratio of lymphocyte to monocyte,LM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ratio of monocytes to HDL cholesterol,MHR)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等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挖掘简便、直观、稳定的血清学预测指标。方法:(1)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的电子病案资料。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3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3组;(2)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四诊、证候要素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上述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对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并判断其最佳切入点。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纳入 649例sICAS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发病节气以立秋、夏至以及秋分为主;个人史以吸烟史为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为轻度或中度缺损;(2)所有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中度及重度狭窄为主;责任血管Mori分型以A型为主;脑白质病变程度多为轻度;(3)所有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痰瘀血、肝阳上亢及气虚痰瘀证为主;舌象以淡暗舌、暗红舌及暗紫舌为主;苔象以白腻苔、黄腻苔及薄白苔为主;脉象以弦滑脉、数脉及弦脉为主;证候要素则以痰、瘀、风为主;(4)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性别、责任血管Mori分型(A、B、C型)、脑白质病变分级(0、1、3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火痰瘀、气虚湿热痰阻证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时间、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是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B=0.301,P=0.006;B=0.330,P=0.002);(6)神经功能轻度及中度缺损的sICAS患者在合并糖尿病病史、责任血管Mori分型(B型)、脑白质病变分级(1级)、合并颈动脉斑块、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以及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MHR、AIP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高 NLR 比值(B=0.504,P=0.000)、高 LMR比值(B=0.293,P=0.008)以及合并糖尿病病史(B=1.055,P=0.009)、高甘油三酯(B=1.477,P=0.033)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B=0.093,P=0.000)等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提示高NL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00);而高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低(P=0.489)。结论:本回顾性分析的主要研究结果提示广东地区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瘀、风为主;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病史、高甘油三酯、高同型半胱氨酸以及高NLR、LMR 比值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NLR 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研究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目的:通过实施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以期更新循证医学依据,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包括 CENTRAL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重庆VIP等数据库。纳入报告了多变量调整优势比(odds ratios,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自数据库成立至2020年4月。利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同时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风险评估。结果:(1)共纳入24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观察性研究,其中17项为病例对照研究,7项为队列研究。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1.52(1.31-1.77)];(2)亚组分析结果提示研究类型、患者背景、Hp检验方式以及国家地域差异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研究之间存在较大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脑卒中分型及Hp感染检测手段为分组依据进行亚组分析的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2.69(1.63-4.44)];而IgG抗体阳性及CagA抗体阳性的Hp感染均与IS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95%CI)=2.09(1.23-3.56);OR(95%CI)=1.42(1.18-1.70)];(3)尽管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I2=65.8%,P=0.000),但敏感性分析提示效应量合并结果稳定,并且漏斗图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P=0.112)。结论:Hp感染与IS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但Hp感染与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三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基于Meta分析结论,通过前瞻性病例系列分析的形式,进一步评价Hp感染与广东地区sICAS患者发病特点及其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之间的相关性,为sICAS患者的病因防治、中医证候辨证思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三组;根据Hp毒力菌株感染情况将入组患者分为I型感染、II型感染及Hp阴性三组;(2)收集入组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等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征差异以及Hp感染与各类临床资料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共筛选纳入148例sICAS患者,其中颅内动脉轻度狭窄者49例,中度狭窄者27例,重度狭窄者72例;HpⅠ型感染者88例,Ⅱ型感染者12例,Hp阴性者48例;所有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证、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以阴证类为主;(2)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职业为农民、Hp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狭窄组在职业为农民、Hp 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与轻度狭窄组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Hp感染分型的3组患者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的人数构成比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p Ⅰ型感染组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 Ⅱ型感染组在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oA1/ApoB比值及Hp Ⅰ型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p感染程度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B=0.959,P=0.038)。结论:Hp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感染程度越重,狭窄程度越高。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及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则以阴证类为主。

金佳欣[2](2021)在《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临床特点及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始发态(≤72小时)痰热证的临床特点及其形成影响因素,研究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防治及辨证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三家医院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72小时)患者,共计131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及队列研究,将纳入对象分为始发态痰热证组与始发态非痰热证组,调查患者的基本信息、发病情况、个人生活史、既往史、中医临床表征等资料,采集始发态NIHSS评分、血常规、生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结果,及发病第14天NIHSS评分、血常规。运用Excel及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通过比较两组发病情况、个人生活史、既往史、中医临床表征、实验室检查及NIHSS评分,研究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临床特点;通过比较两组个人生活史、既往史,研究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形成影响因素。结果:1.纳入的131例缺血性中风始发态患者中,痰热证71例,约占54.20%;非痰热证60例,约占45.80%。其中,中脏腑者4例,痰热证3例,非痰热证1例。男性92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0.62±10.26岁,女性39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9.90±9.25岁。2.与缺血性中风始发态非痰热证组相比,始发态痰热证组具有口苦、心烦、咳痰、大便干、舌苔黄的临床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组WBC水平高于非痰热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组与非痰热证组相比,入组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病第14天NIHSS评分始发态痰热证组高于非痰热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吸烟史、以低运动量或静坐不动为主要生活方式、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是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患者发生始发态痰热证的风险是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患者的2.272倍。结论:1.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具有口苦、心烦、咳痰、大便干、舌苔黄的临床表现。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具有WBC水平升高的特点。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发病第14天NIHSS评分高于始发态非痰热证。2.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形成与吸烟史、以低运动量或静坐不动为主要生活方式、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相关。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是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娴[3](2021)在《缺血性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核心临床表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前病情变化的调查,比较发病前有病情变化与无病情变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中风发病前出现病情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而指导临床防治。2.通过分析发病前有病情变化中风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中风发生前有预测价值的核心临床表征及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为中风提供预警信号。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21年1月于7家临床单位就诊的493例确诊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现场回顾性调查,记录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卒中发病状况(首发、复发、中风次数、发病诱因、起病状态、季节、起病主证、入院中西医诊断、中医证候及TOAST分型)及发病前病情变化的四诊信息(包括神识情绪、头面五官清窍、脏腑机能、肢体感觉运动、一过性症状等58项内容)、个人史(体型、性格、工作性质、烟酒嗜好、饮食口味、运动)、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等病史及发病前相关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等临床数据。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根据采集的临床信息,并参考1993年全国脑病协作组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风先兆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对发病前是否出现病情变化进行判别。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有病情变化和无病情变化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研究发病前病情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临床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表进行录入,对四诊信息、基础病史等采用二值量化处理,有记为“1”,没有记为“0”。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本研究数据由双人分别录入,交由第3人进行审核校对。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特征进行描述,计数资料用频数与频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比较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临床表征间的关系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结果1.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1)本研究共调查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共493例,排除诊断资料及调查信息不全者17例,得到临床资料齐全者476例。对47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前病情变化的资料进行专家判别,其中,有发病前病情变化的中风患者127例,不确定是否出现病情变化者208例,无病情变化者141例。(2)将有病情变化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无病情变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两组间进行一般资料、既往史、个人生活史的单因素卡方分析,发现研究组在年龄≥60岁、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病程≥5年、冠心病病程≥5年、3个基础疾病合并病史、生气或暴怒诱因、缺乏各类运动方面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的核心临床表征研究(1)对127例发病前出现病情变化中风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位于前30位的临床表征分别是:头晕昏沉、神疲乏力/倦怠嗜卧、口干口苦、便干便秘,数日一行、急躁易怒/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反应迟钝、视物模糊或视物昏花、食后困顿、瞬间眩晕、胸闷胸痛、哈欠频频、手足麻木阵作、痰多而粘、时常心悸、头胀、一过性走路偏斜、嗜睡思睡、口中粘滞不爽、口气臭秽、两目干涩、头痛频频、一过性偏身无力、纳食不消、表情淡漠、筋惕肉膶、耳鸣、肢体拘急、汗出异常、腹胀、行走发飘;表现出“痰湿”“风火”“气虚”“血瘀”的证候特点。聚类分析显示,缺血性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的证候主要有:风痰上扰、风火上扰、风痰瘀阻、气虚痰阻等。上述临床表征是“毒损脑络”病机在中风发病前阶段的具体体现。(2)缺血性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临床表征的证候特征具有随时空动态演变的特点:发病前7天内证候表现出“风”“痰湿”“气虚”“火”的特点,以“风”象突出,发病前8到30天证候表现出“气虚”“痰湿”“火”“风”的特点,发病前31到90天证候表现出“火”“气虚”“痰湿”“瘀”的特点。结论1.缺血性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的发生与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血脂异常病程≥5年、冠心病病程≥5年、3个基础疾病合并病史、生气或暴怒诱因、缺乏各类运动等因素相关,故应积极防治基础疾病,避免诱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的发生,从而避免中风。2.缺血性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核心临床表征符合“毒损脑络”病机;缺血性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到中风是动态演变的过程,“火”“气虚”是缺血性中风发病前的始动环节,同时为贯穿中风发病前90天的主要证候要素,“风”为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到中风的关键证候要素,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成知叡[4](2021)在《基于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方案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风病现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中风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多合并症及低治愈率的特点,是目前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目前社会中虽然对中风病的研究已日臻成熟,多集中于证候的量化评分研究,但缺乏以中风病始发态证候要素为统一前提的对中风病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因此,本研究在基于中风病始发态证候要素的基础上,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等,进行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的评价和研究。本论文由文献综述、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和临床研究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中风病属中医内科系统的常见疾病,自《黄帝内经》后,各代医家不断的完善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以及对中风病证治的认识。通过概述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对其病因病机进行梳理,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各医家对中风病的探讨和用药情况,了解中风病发生发展的溯源,并结合临床,结合现代医学对中风病研究、现代医学治疗对中风病患者辨证的影响,并通过归纳中风病患者发病时证候的共同特点,提出基于中风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研究中风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意义以及重要性,以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现状等,为中风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临床参考。第二部分meta数据分析,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的评价。Meta分析的结果发现,醒脑静联合阿替普酶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对AIS患者的治疗疗效显着二者联合可以显着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即显着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和MOCA评分。第三部分临床研究部分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基于中风病的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研究早期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部分,根据指南治疗原则,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西医治疗上保持一致,时间窗内溶栓,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控制血压,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降低颅内压,神经保护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风病始发态通治方(配方颗粒)口服或鼻饲,每日1付,早晚分服;根据患者中医证候要素情况加用天麻素注射液、或痰热清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程为3天。观察并记录患者入组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神经功能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要素量表评分,以及患者血清MMP9、VEGF的变化等。从而探讨AIS的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评价早期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初步机制。结果: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入组时风证、火热证、痰证证候要素的分值均≥7分,表示证候成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以风证、火热证、痰证为主。2.本研究纳入和采集了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例入组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中医证候要素信息,根据中医证候要素的变化、演变,分析早期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疗效。在入组时,两组之间的中医证候要素无显着差异,在入组第14天的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值中,两组的风证、火热证、痰证和瘀证分值改善尤为明显,在证候要素的不断演变过程中,瘀证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程当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本研究纳入和采集了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例入组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神经功能水平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经过始发态通治方以及根据相关证候因素运用中药静脉制剂早期治疗后,在第14天治疗组AIS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NIHSS评分、生活质量水平BI指数、mRS评分与治疗组具有显着性差异,其分值明显降低,说明神经功能的保护以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收集了患者血清,对血清当中的MMP9、VEGF进行了测定和检验,初步探讨早期治疗方案对AIS血清中的MMP9、VEGF的影响。早期治疗方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MP9,促进VEGF,早期治疗方案有效抑制了血清中MMP9的增长,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长,对脑组织等具有保护作用,减少了损伤因素,促进恢复因素。结论:AIS患者的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以风证、火热证、痰证为主。中风病始发态通治方以及根据患者始发态证候要素的不同表现,运用中药静脉制剂的早期治疗方案可降低患者的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值,对中医证候要素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对风证、火热证和痰证的影响最为显着。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提高了 AIS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治疗方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MP9,促进VEGF。

马澜[5](2021)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小动脉闭塞型证素分布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前瞻性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小动脉闭塞型的相关病例,探索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小动脉闭塞型中医证素分布的异同点。研究意义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小动脉闭塞型中医证素分布特点进行探讨,发现二者之间的异同点,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两种分型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小动脉闭塞型证候证素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总结出二者的常见证素。参考朱文锋教授的《证素辨证学》中与本研究相关证素所包括的症状,结合《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中医诊断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内科学》等教材中缺血性中风的相关症状,总结出两型脑卒中常见症状,制成“证素症状临床调查表”。2.前瞻性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望京医院2020年9月-2020年12月期间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住院患者。共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60例。3.将原始数据量化处理后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患者30例,经临床症状提取整理后共得出18种证素,构成比>5%的病位证素由高到低为:肝、心、经络;构成比>5%的病性证素由高到低为:阴虚、热、湿、阳亢、瘀、血虚、痰;共10种高频证素。2.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30例,经临床症状提取整理后共得出18种证素,构成比>5%的病位证素由高到低为:肝、经络、心;构成比>5%的病性证素由高到低为:湿、痰、阴虚、阳亢、血虚、瘀、动风;共10种高频证素。3.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证素“痰”、“经络”多于小动脉闭塞型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组证素“热”多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其余证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将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小动脉闭塞型病性证素分为虚、实两类,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组实性证素共出现84次(64.12%),虚性证素共出现47次(35.88%);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组实性证素共出现93次(67.88%),虚性证素共出现44次(32.12%),两组患者实性证素所占比例均大于虚性证素。结论(1)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两组实性证素占比高于虚性证素,表明急性期标实更为突出。在病位证素中肝、心、经络占比较高,病性证素则以痰、湿、瘀、阴虚、血虚、阳亢为主,提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涉及多个脏腑,在治疗过程中当标本兼治,重视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等法的应用。(2)通过提取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两组证素,发现两组证素分布略有差异。小动脉闭塞型组病性证素“热”较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多,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病性证素“痰”、病位证素“经络”较小动脉闭塞型组多。提示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对于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当注重滋阴清热,对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要注重化痰法的应用,同时要及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施经伟[6](2020)在《从少阳阳明合病论证大柴胡汤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一直以来是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重点,也是难点。其病因病机及其复杂,其临床治疗的标准各异,证型方剂难以统一,尚未形成合理且疗效可靠的的辨证论治规范化标准。因此,本研究将回归中医经典——“六经辨证论治中风病”的构想,基于少阳阳明合病证候,我们将深入探讨大柴胡汤在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中潜在的作用机理。方法:本课题遵从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esign,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linical Research,DME)的原则,根据1986年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6年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与《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在南部战区空军医院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患者将按照少阳阳明合病的六经辨证标准归类:主症:头痛头晕、胸胁满闷。次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腹部胀痛、恶心呕吐、食欲欠佳,心烦易乱,大便干结、尿黄赤。舌脉:舌红苔薄黄或舌红绛苔黄厚腻、脉弦而滑。以上主症必备、次症具备2个以上,结合舌脉,即可确诊此病。随后,将符合纳入标准者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设置对照组(n=58)及观察组(n=62)。对照组患者进行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降压、降糖降脂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大柴胡汤,每日1剂,早晚温服。记录各组患者入组时、治疗4周后,其少阳阳明证候积分变化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患者运动障碍程度,Ba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胃肠症状评分评估患者胃肠功能情况。此外,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集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下列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HCY、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氮蓝四唑法检测SOD,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本项目的临床研究数据采用SPSS(V20.0版本)的软件进行处理,然后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成果:(1)12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62),对照组中男(n=34),女(n=24),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3.6±6.8)岁,发病至入院就诊时间1~14d,急性中风的类型:脑梗死(n=39),脑梗后合并脑出血(n=10),脑血栓(n=9);观察组中男(n=39),女(n=23),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56.6±7.0)岁,发病至入院就诊时间1~14d,急性中风的类型:脑梗死(n=40),脑梗后合并脑出血(n=13),脑血栓(n=9)。通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年龄、性别,以及病情分级等基本情况,其结果均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期间无退出和脱落病例,对照组中有显效14例(24.13%)、有效29例(50.00%)、无效15例(25.86%),而观察组中显效29例(46.77%)、有效29例(46.77%)、无效4例(6.45%);两组数据比较统计无差异(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27.00(22.75~32.25)/19.50(15.00~23.00)、29.00(25.50~32.00)/4.00(2.00~6.00),治疗前/后差值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由上可见,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经观察组的方案干预后,总体疗效评定与对照组相当,但少阳阳明合病的证候积分明显降低。这些结果提示大柴胡汤可能在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过程中,对症状积分改善不明显;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少阳阳明合病证候,尤其是在改善大便干结、口干、腹胀等症状方面。(3)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0.00(5.00~11.00)/7.00(5.00~9.50)、8.00(6.75~10,00)/5.00(3.00~6.00),其评分均有所下降,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分别为29.00(26.00~41.00)/53.00(35.00~59.00)、34.50(26.75~37.25)/69.00(56.50~71.00),观察组评分差值显着地高于对照组评分(P<0.01)。治疗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分别为30.00(28.75~35.00)/65.00(63.75~80.00)、30.00(25.00~35.00)/67.50(65.00~80.00),治疗前后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胃肠症状评分分别为20.00(17.50~22.00)/14.00(10.00~18.00)、20.00(16.00~22.00)/10.00(8.00~12.00),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果表明大柴胡汤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显着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胃肠症状也有明显改善作用,如肠鸣音亢进、排便增加。(4)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清HCY含量分别为8.05(14.00~19.08)、17.00(14.31~17.89)μmol/L,两者之间的血清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1.31(10.11~13.09)、7.88(7.03~9.49)μmol/L,两组比较有差异(P<0.01),说明大柴胡汤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可能影响HCY,可以显着降低血清中HCY含量。另外,由于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的血清MDA、SOD和TNF-α含量已有显着性差异,没有可比性,故本研究暂不评价大柴胡汤对MDA、SOD的影响。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hs-CRP含量分别为6.61(5.55~7.20)/3.06(2.98~3.59)、6.59(5.73~7.14)/2.05(1.90~2.19)μmol/L,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这些结果表明:大柴胡汤对降低血清hs-CRP含量有一定作用。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IL-6含量分别为15.79(13.68~26.59)/6.28(4.85~10.03)、18.61(13.33~26.39)/7.96(6.33~12.20)μmol/L,治疗前后差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不及对照组作用效果明显(P<0.05)。结论: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了大柴胡汤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障碍评分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通过降低患者血清HCY、hs-CRP和IL-6的含量,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和对病灶及周围细胞的损害,进而产生积极的临床治疗效果。

付高爽[7](2020)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的负担。缺血性中风是中风病最常见的类型,在中国占中风病的69.6%~70.8%。WHO 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显示,在中国,缺血性中风对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的贡献居于首位。因此,缺血性中风的防治尤为重要。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病具有丰富的经验,中药注射液作为中成药的一种剂型,使用方便,疗效确切,随着制剂工艺的改良不良反应逐渐减少,受到临床医师的欢迎。醒脑静注射液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常用中药注射剂,在各级医疗机构和院前抢救环节广泛使用,然而许多情况并非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方证”的对应关系用药,不符合中成药的用药原则。并且通过临床工作观察和相关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后的疗效存在差异,其中可能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若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明确醒脑静注射液的适应证候与不适应证候,并且以确切的症状组合表达出来,则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筛选适应人群,从而加强临床用药的针对性,提高用药疗效。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是以中医病机为内涵,现代医学及中医症状为表现,指导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的一种概念,是指在某种疾病的某个阶段出现的2个或2个以上的一组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组合,这些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相关且同时发生共同影响着药物疗效,以指导中成药临床的合理运用,既包括什么情况下适合用药,也包括什么情况下不适合用药。明确中成药的临床适应症状群,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分析醒脑静注射液针对缺血性中风的适应证候,包括适合用药的情况与不适合用药的情况。探讨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的研究模式,为其他中成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共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筛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与不适应症状。咨询专家条目是否为醒脑静注射液的适应症状或不适应症状,并对适应症状条目采用Likert分级法进行评价,同时设置开放性问题请专家对条目内容进行补充。以均数、满分比、变异系数评价适应症状条目的重要性,以“界值法”筛选出最终条目。以“过半率”筛选出不适应症状条目,即认为条目存在时不适用醒脑静注射液的专家数超过50%时,对条目予以保留。第二部分为回顾性病历分析,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住院记录作为研究资料,基于德尔菲法的结果采集信息,根据治疗前后病情变化,以临床疗效为标准,分析适应症状群。根据疗效标准将病例分为“有效”与“无效”两组,首先通过卡方检验筛选出对用药疗效有影响的指标。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临床适应症状群相关的指标,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利用决策树模型构建用药疗效的预测模型,分析临床适应症状群相关指标。将二元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共进行了 3轮,其中适应症状部分进行了 3轮咨询,不适应症状部分进行了 2轮咨询。最终筛选出40个适应症状条目,31个不适应症状条目,包括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合并疾病、理化检查等方面内容。以治疗是否有效为标准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对于醒脑静注射液疗效起正向影响的指标有:红舌(OR=1.772;95%CI:1.101-2.853)、滑脉(OR=1.844;95%CI:1.239-2.743);对醒脑静注射液疗效起负向影响的指标有:神疲(OR=0.511;95%CI:0.311-0.840)、面色萎黄(OR=0.544;95%CI:0.318-0.929)、少苔(OR=0.410;95%CI:0.176-0.954)。根据回归系数建立用药疗效的预测模型,用列线图将模型可视化。利用C5.0决策树和C&RT决策树构建了疗效预测模型,C5.0决策树引入了少苔、神疲、C-反应蛋白升高、细脉、滑脉、言语謇涩或不语作为预测指标,生成了 7项规则。C&RT决策树引入了弱脉、黄苔、少苔、困倦思睡、C-反应蛋白升高、口苦、痴呆、细脉、反应迟钝、红舌作为预测指标,生成了 8项规则。但是二者与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准确率低,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过拟合情况,最终未予以采纳。结论1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具备以下特征:红舌、滑脉。2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不适用有以下特征的人群:神疲、面色萎黄、少苔。3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证候为:火热证、痰湿证、痰热证。4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不适应的证候为:气虚证、阴虚证、气阴两虚证。

张霜梅[8](2020)在《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对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脑卒中相关的睡眠失调常见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等多种形式。近年来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与卒中之间的关系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卒中后失眠作为公认的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卒中幸存者的康复治疗,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虽然现代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但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总结,体质、症候、常见中医临床症状与卒中后失眠的关系等方面尚未有系统总结。本课题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前瞻性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横断面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和卒中后失眠的中西医治疗网状Meta分析,以期完成对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初步探索并明确其与常见脑血管危险因素、中医体质症候方面的关系,系统地总结中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特色和经验,丰富对卒中后失眠研究的中医内容并以此作为中医开展相关研究开端,争取为今后中医研究卒中后并发疾病方面提供方法学经验。方法:本课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梳理国内外对卒中与各种形式睡眠障碍的研究报道完成文献综述,初步从中西医两方面整理卒中与多种睡眠障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别通过前瞻性和横断面临床研究收集不同时期卒中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或常见合并症状的总结;第四部分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中医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进行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与单纯西药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当代医家在治疗卒中后失眠时的主方中药与穴位选择,为推广使用针灸等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提供疗效依据。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睡眠障碍与卒中发病、卒中后出现睡眠障碍对于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发现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可能与卒中之间通过多种病理机制相联系,甚至可形成恶性循环而产生不利影响。2.中医经典中无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名和专门论述,但其作为理论来源指导着我国医家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目前对于卒中后合并睡眠障碍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主要以个案和临床经验总结为主,且尚未形成对卒中后多种形式睡眠障碍病因病机的系统认识。我国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进行了大量探索,尤其是多种治疗方法合用,疗效较为显着,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推广。3.通过前瞻性收集275例急性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糖化血红蛋白、年轻老年、失眠、NIHSS评分>10分、抗生素应用、颈动脉硬化、焦虑、脑卒中、抑郁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5.92、0.3、4.4、5.33、6.81、2.73、2.92、3.53、2.94。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40分、不欲饮食、善太息、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失眠多梦、血瘀质、肌肤甲错、心悸、痰湿质、湿热质、多痰、脘腹胀满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常见要素,其OR值分别为4.29、4.3、5.15、2.6、4.56、17.04、9.99、2.86、3.09、5.55、11.7、13.36、3.5、7.83。4.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恢复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病位在左侧、右侧,年龄大于75岁与卒中后失眠风痰阻络证常同时出现。血瘀质、后循环、男性不常与风痰阻络证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常与卒中后失眠的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而男性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5.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后遗症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综合两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男性、BMI>24kg/m2、脑干、心脏病史、失眠史、糖尿病、运动习惯、焦虑史皆为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胸闷、气虚质、失眠多梦、头痛、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20分、情绪低落、善太息、神疲乏力、头昏、风痰阻络、气短懒言、恶风是卒中后遗症期失眠的常见合并要素。6.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后遗症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卒中后失眠的病人中年龄小于44岁、年龄大于75岁在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的卒中后失眠中更常见,而出血性卒中少与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平和质常与阴虚风动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而出血性卒中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7.通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上,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结论:1.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血糖异常、既往有失眠史都是卒中后失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恢复期,与卒中相关的急性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NIHSS评分>10分是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2.在中医方面,通过临床研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平素有善太息、情绪低落、失眠多梦都是卒中后不寐易发的常见合并症;恢复期卒中后不寐的发生更易受体质如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的影响。3.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风痰阻络证卒中患者,年龄大于75岁都是其常见因素;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阴虚风动证卒中患者,常与阳虚质、卒中发病季节在春季都是同时出现在卒中后失眠的患者中。4.通过Meta分析显示,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有着不俗的临床疗效,结合本课题组既往的直接Meta部分,针灸可能在改善肢体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上更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但鉴于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不一以及研究间异质性的存在,鼓励未来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规模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国际推广提供试验依据。

陶晨晨[9](2020)在《醒脑宁合剂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两组患者在颅内压(ICP)、血肿体积、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BI指数的变化,对醒脑宁合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客观评价,以期能研究一种新型而高效的中药制剂应用于临床,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而有效节约宝贵的医疗资源。方法:本试验收集了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襄阳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9例,符合本试验入组要求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详细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9例病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治疗组35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脱落2例,共32例完成本实验;治疗组脱落3例,32例完成实验,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1)保持病房安静,定时翻身;(2)保持气道通畅;(3)间断高流量吸氧;(4)对症治疗;(5)有颅高压表现的患者,根据病情予以20%甘露醇125ml静滴,每612h可酌情重复一次,一般使用3-5天,最长不超过一周;(6)管理病人血压;(7)予护脑、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及时处理并发症。治疗组除予以上述基本治疗外,还予以口服、鼻饲或保留灌肠醒脑宁合剂(药品批号:鄂药字号Z2008 1753号,为本院制剂),用法:口服或鼻饲100ml/次,2次/天,连续30天。如昏迷患者、剧烈呕吐患者和消化道出血者,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200ml/次,2次/天,连续30天。通过治疗第0天、治疗7天、30天颅内压值、血肿体积变化,及90天后随访时NIHSS评分、BI指数、中医症候学观测进行量表评价的变化评价其有效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均进行了安全性检查,主要包括:基本生命体征水平、血常规、大便常规、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头部CT检查评价醒脑宁合剂的安全性,观察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及时予以对症处理。观察指标:疗效性指标:治疗前、治疗7天、30天的ICP、血肿体积变化,及90天后随访时NIHSS评分、BI指数、中医症候积分;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头部CT。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进行处理,统计结果均根据所得P值判断: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临床观察共纳入69例病例,实际64例完成本次实验,脱落5例病例。观察结果如下:(1)可比性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排除年龄、性别、血压血糖水平、出血部位、基础疾病等对结果的影响,且治疗前NIHSS评分、BI指数、西医疗效指数、中医疗效指数、血肿体积、颅内压值经过统计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2)疗效性分析:1)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30天时测ICP,经监测及治疗前后比较,发现治疗组在降颅内压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即醒脑宁合剂能减轻急性脑出血患者颅高压情况;2)通过对不同时期患者血肿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醒脑宁合剂能显着减小血肿体积,即醒脑宁合剂能明显促进患者颅内血肿的吸收,从而使血肿体积减小;3)醒脑宁合剂能明显改善病人的NIHSS评分,对患者神经缺损及生存质量有改善作用;4)在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状态方面,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好,提示醒脑宁合剂疗效值得推广,对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5)治疗组西医疗效指数优于对照组,提示醒脑宁合剂在降低患者NIHSS评分方面有优势,即能显着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6)通过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评估疗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显着,提示醒脑宁合剂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体征方面疗效十分可观,可显着改善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7)通过综合疗效评定,醒脑宁合剂组总有效率93.8%,提示醒脑宁合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综合疗效值得肯定。(3)安全性分析:醒脑宁合剂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腹泻,查大便常规、电解质分析均未见明显异常,未经处理,患者自愈;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相关如血生化、头部CT等安全性检查,均未发现与使用醒脑宁合剂有关的异常改变,及引起毒副作用的证据,说明醒脑宁合剂临床使用具安全性。结论: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将常规治疗与醒脑宁合剂合用疗效更佳,醒脑宁合剂在改善ICP、血肿体积、NIHSS评分、BI指数、中西医疗效指数方面疗效显着,通过对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头部CT进行检查发现无明显副作用,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马鹏珍[10](2020)在《低灌注性脑梗死中医临床特征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横断面对照观察低灌注性脑梗死与非低灌注脑梗死患者的中医临床特点,探索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血管条件等),为提高低灌注性脑梗死临床辨识度奠定基础;通过对低灌注性脑梗死中医证候的调查,总结低灌注性脑梗死的中医证候特征,为其中医治疗规范化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发病7天以内的中风病住院病例。其中,符合低灌注性脑梗死的病例38例,根据年龄、性别进行1:2配比,纳入同时期非低灌注性脑梗死76例,两组共计114例。依托课题基础,设计制定统一的调查量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信息调查表》,采集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起病形式、中医四诊信息、影像资料。将采集内容进行核查、整理,并利用excel、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统计分析。首先对两组患者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比分析低灌注性脑梗死和非低灌注性脑梗死临床表征的不同,寻找对低灌注性脑梗死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临床表征。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低灌注性脑梗死38例。低灌注性脑梗死最常见的证候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血瘀、风痰瘀血闭阻脉络,占比分别为55.3%、44.7%,符合中风病本虚标实的病机;在证候诊断中,气虚血瘀证在低灌注性脑梗死组与非低灌注性脑梗死组(P<0.0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明确发病诱因的患者中,低灌注性脑梗死以劳累最为多见,与非低灌注性脑梗相比在发病诱因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低灌注性脑梗死最常见的既往史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占比分别为73.7%、42.1%、39.5%;低灌注性脑梗死在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病史中与非低灌注性脑梗死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低灌注性脑梗死最常见的个人史由高到低依次为吸烟史、心血管病家族史、饮酒史,占比分别为65.8%、50.0%、47.4%;两组在个人史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4分病情为轻,>4分病情为重,经X2检验得出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起病形式上,病情缠绵多变在低灌注性脑梗死与非低灌注性脑梗死两组间经X2检验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症状方面,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中出现频率≥10%的症状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疲乏力/倦怠嗜卧/少气懒言(55.3%)、头昏沉(39.5%)、表情呆滞/反应迟钝(34.2%)、表情淡漠(23.7%)、口唇紫暗且面色晦暗(23.7%)、心烦易怒(21.1%)、口苦咽干(21.1%)、面色晄白或虚浮(18.4%)、语声低怯或咳声无力(15.8%)、耳鸣(15.8%)、头痛(15.8%)、便干便难(15.8%)、大便三日或三日以上未解(15.8%)、口多粘涎(15.8%)、咳痰或呕吐痰涎(13.2%)、肢体瘫软(13.2%)、肢体拘急/颈项强直(10.5%)、喉中痰鸣或痰声漉漉(10.5%)、汗出(10.5%)。两组在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耳鸣症状中,经X2检验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舌象来看,两组在舌淡经X2检验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脉象来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初选筛出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症状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舌淡、耳鸣的偏回归系数均为正,并且OR值均大于1,说明上述症状的出现与低灌注性脑梗死诊断的成立呈正相关。3、114份病例中,诊断为低灌注性脑梗死的病例共计38例,其中核磁资料、颅内血管资料、颈部血管资料完整记录的分别为38例、23例、19例。按年龄、性别配比后,(年龄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条件;性别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在新发梗死灶特点方面,病灶数量、左侧脑叶、多脑叶同时受累在低灌注性脑梗死与非低灌注性脑梗死两组间经X2检验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梗死部位方面,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交界区在低灌注性脑梗死与非低灌注性脑梗死两组间经X2检验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颅内、颈部血管条件方面,低灌注性脑梗死与非低灌注性脑梗死两组经X2检验P>0.05,两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1、本研究中,低灌注性脑梗死在中医证候诊断方面多以气虚血瘀证为主。2、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劳累与低灌注性脑梗死有关。3、本研究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低灌注性脑梗死有意义的既往史,二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两组在个人史特点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在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4、在起病形式上,低灌注性脑梗死发病后病情缠绵多变,病势无明显高峰期;5、本研究中,低灌注性脑梗死临床特异性症状包括: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耳鸣、舌淡。其中,耳鸣、舌淡是低灌注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临床表现可作为辨识低灌注性脑梗死的临床依据。6、低灌注性脑梗死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多发病灶,左侧脑叶受损,多脑叶受损,且病灶多在皮层及交界区。本研究中,低灌注性脑梗死同非低灌注性脑梗死在血管条件方面未发现明显差异。

二、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发病诱因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发病诱因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1.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1.1.2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位认识
        1.1.3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1.1.4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辨证论治认识
    1.2 中医学对血脉病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sICAS的认识
        1.3.1 中医学对sICAS的病因认识
        1.3.2 中医学对sICAS的病机认识
    1.4 现代医学对sICAS的认识
        1.4.1 sICAS的流行病学特征
        1.4.2 sICA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
        1.4.3 sICA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1.4.4 炎症反应与sICAS
        1.4.5 菌群感染与sICAS
        1.4.6 临床分型标准
        1.4.7 sICAS的现代医学诊疗进展
第二章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设计
        2.2.3 研究对象
        2.2.4 诊断标准
        2.2.5 纳入标准
        2.2.6 排除标准
        2.2.7 数据采集标准
        2.2.8 数据录入标准
        2.2.9 质量控制标准
        2.2.10 伦理考虑
        2.2.11 统计学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数据筛选流程图
        2.3.2 人口统计学信息分布情况
        2.3.3 中医四诊信息、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2.3.4 发病节气分布规律
        2.3.5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2.3.6 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3.7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2.3.8 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3.9 NLR、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
    2.4 讨论
        2.4.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2.4.2 新型炎症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2.4.3 新型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2.4.4 sICAS患者24节气发病规律探讨
        2.4.5 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探讨
        2.4.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2.5 结论
第三章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
    3.3 资料与方法
        3.3.1 文献检索策略
        3.3.2 文献纳入标准
        3.3.3 文献排除标准
        3.3.4 文献资料提取及评价标准
        3.3.5 统计学方法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3.4.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4.3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3.4.4 亚组分析结果
        3.4.5 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3.5 讨论
        3.5.1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3.5.2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4.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4.2 研究设计
    4.3 材料与方法
        4.3.1 研究对象
        4.3.2 诊断标准
        4.3.3 纳入标准
        4.3.4 排除标准
        4.3.5 数据采集项目
        4.3.6 样本含量估计
        4.3.7 数据录入标准
        4.3.8 质量控制标准
        4.3.9 伦理考虑
        4.3.10 统计学方法
    4.4 研究结果
        4.4.1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4.4.2 Hp感染与sICA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4.4.3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5 讨论
        4.5.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4.5.2 Hp感染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4.5.3 Hp感染与sICAS患者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4.5.4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阴阳类证分布规律
        4.5.5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4.5.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4.6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2)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临床特点及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中风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风病名的历史沿革
        2.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3. 中风病的证候标准
        4. 中风病的辨证分型
        5. 中风病与体质学说
        参考文献
    综述二、中风病痰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1. 中风病痰热证的病因研究进展
        2. 中风病始发态痰热证相关生物学指标研究进展
        3. 中风病证候与影像学特点的研究进展
        4. 中风病痰热证的卒中病因分型研究进展
        5. 中风病痰热证的合并并病
        6. 中风病始发态痰热证对预后的影响
        7. 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8. 中风病痰热证的中医治疗的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方法
    1. 临床信息
    2. 证候诊断
    3. 辅助检查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2. 证候分析
    3. 两组证候的检验指标的比较
    4.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形成影响因素
讨论
    1.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证候表现
    2.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3.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4.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既往疾病的关系
    5.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相关指标分析
    6.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NIHSS评分的关系
    7.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形成影响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缺血性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核心临床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综述部分
    一、中风先兆的研究
        1 古代医家对于中风先兆的认识
        2 中风先兆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二、卒中预警研究进展
        1 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及评价方法
        2 生物预警指标的研究现状
        3 易损斑块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研究方法
    6 研究结果
    7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1 参与课题研究
    2 发表文章

(4)基于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方案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风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研究现状
        1.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
        2.中风病急性期证候要素分布的研究
        3.中风病始发态证候要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1.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用临床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eta分析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第一章 研究方案
        1.病例来源
        2.研究目的
        3.研究设计
        4.研究对象
        5.治疗方案
        6.评价标准
        7.质量控制
        8.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研究结果
        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
        1.病例入组及完成情况
        2.一般描述性统计
        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
        二 早期治疗方案对AIS患者的疗效评价
        1.早期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疗效
        2.入组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对照组和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要素——风、痰、火热、瘀证演变特点
        3.早期治疗对AIS患者神经功能水平、生活质量水平评分的疗效
        4.早期治疗方案对AIS患者血清MMP9、VEGF的疗效影响机制初探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1.讨论
        2.结论
        3.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附件六
致谢
个人简历

(5)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小动脉闭塞型证素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小动脉闭塞型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3. 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
        4.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小动脉闭塞型中医研究进展
        1. 古代医家对于中风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家对于中风病的认识
        3.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研究概况
        4. 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5.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与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中医证素研究进展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资料及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临床调查量表制定
        6. 病例收集
        7. 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录入
        8. 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检验及检查结果
        3. 临床研究结果
    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检验指标分析
        3. 检查结果分析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基本信息表
    附录2 症状证素临床调查表
    附录3 证素计算表
    附录4 症状分级表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6)从少阳阳明合病论证大柴胡汤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前言
    1.2 中医对于中风病源远流长
        1.2.1 中风病肇始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1.2.2 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
        1.2.3 唐宋以后,尤其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百家争鸣
        1.2.4 .现代时期,病名主证渐趋一致,但辨证分型仍各抒己见
    1.3 西医治疗脑卒中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3.1 脑卒中的分类
        1.3.2 脑卒中致病因素
        1.3.3 脑卒中病理生理机制
        1.3.4 脑卒中治疗概况
    1.4 大柴胡汤的来源分析及其治疗中风病的相关研究
    1.5 探讨六经辨证论治急性期中风病的临床思路及证治规律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标准
        2.2.3 试验类型
        2.2.4 试验分组
        2.2.5 干预措施
        2.2.6 疗效性指标
        2.2.7 安全性观测指标
        2.2.8 疗效判断
        2.2.9 统计学处理
    2.3 研究结果
        2.3.1 一般情况
        2.3.2 疗效评价指标
        2.3.3 安全性评定
    2.4 结论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创新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附件

(7)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进展
        1 中风病的中医内涵与表现
        2 中药辨证治疗
        3 针刺治疗
        4 中成药治疗
        5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进展
        1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
        2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
        3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炎
        4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
        5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毒性疾病
        6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
        7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的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症状群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2 中医方证思想研究现状
        3 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与精准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德尔菲法症状条目筛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 成立工作小组
        2 建立条目池
        3 专家遴选
        4 德尔菲法问卷设置
        5 统计分析及指标
    三、研究结果
        1 条目池建立结果
        2 第1轮专家咨询结果
        3 第2轮专家咨询结果
        4 第3轮专家咨询结果
    四、讨论
        1 德尔菲法的应用
        2 适应症状群的条目特点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临床数据的适应症状群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 方案设计
        2 研究资料
        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4 信息采集
        5 数据录入
        6 统计分析方法
        7 质量控制
    三、研究结果
        1 基本资料
        2 临床相关情况
        3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适应症状群筛选
    四、讨论
        1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
        2 醒脑静注射液适应证候分析
        3 中风病疗效评价标准的选择
        4 中成药适应症状群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附录1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适应症专家问卷-第1轮
    附录2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适应症专家问卷-第2轮
    附录3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适应症专家问卷-第3轮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8)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卒中与睡眠的中西医认识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得卧的认识
        二、西医对卒中与睡眠的认识
    第二节 不同睡眠障碍类型与中风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寐的研究概况
        二、西医对中风与失眠的研究概况
        三、中风与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四、西医对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五、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
        六、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西医研究概况
        七、其他形式睡眠障碍与卒中的西医研究进展
        八、小结
第二章 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第一节 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恢复期卒中后失眠前瞻性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二、脑卒中3月时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卒中后3个月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第三章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观察研究
    第一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研究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二、后遗症期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
    一、Meta分析研究设计
    二、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三、网状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
    四、网状Meta证据图
    五、网状Meta结果图
    六、网状Meta分析森林图
    七、网状Meta分析贡献图
    八、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检验及SUCRA排序
    九、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
    十、纳入研究中穴位及中药使用小结
第五章 讨论
    第一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危险因素探讨
        一、脑卒中急性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情况
        二、常见因素对卒中后失眠的影响
    第二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症候、体质探讨
        一、体质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二、常见症状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Meta分析结果探讨
        一、普通Meta分析结果探讨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探讨
        三、局限性
        四、现代医家常用针灸穴位、中药总结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详细摘要

(9)醒脑宁合剂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诊断标准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2.6 不良反应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
        3.4 安性观察
        3.5 统计方法
    4 偏倚性预防
    5 试验结果
    6 不良反应
    7 安全性分析
    9 小结
        9.1 可比性分析
        9.2 醒脑宁合剂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疗效性分析
        9.3 醒脑宁合剂的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2 中风的中医药现代研究
    3 中风辩证论治
    4 出血性中风的现代认识及治疗
    5 发展方向
    6 醒脑宁合剂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理论依据
    7 醒脑宁合剂组方意义及方药分析
    8 醒脑宁合剂现代药理学研究
    9 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低灌注性脑梗死中医临床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关于低灌注性脑卒中的中医论述
        一、低灌注性脑卒中的中医病机内涵
        二、低灌注性脑卒中的中医临床特征
        三、低灌注性脑卒中的客观化指标研究进展
        四、低灌注性脑卒中的中医治疗
        五、低灌注性脑卒中的预后及调护
        六、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低灌注性脑梗死的研究现状
        一、低灌注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研究
        二、低灌注性脑梗死临床特征的研究
        三、低灌注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的研究
        四、低灌注性脑梗死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分组情况
        (六) 研究方法
        (七) 信息采集
        (八)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 低灌注性脑梗死一般情况研究
        (二) 低灌注性脑梗死临床表征研究
        (三) 低灌注性脑梗死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四) 低灌注性脑梗死影像资料研究
    三、讨论
        (一) 低灌注性脑梗死一般情况研究
        (二) 低灌注性脑梗死临床表征研究
        (三) 低灌注性脑梗死影像资料研究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发病诱因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D]. 胡明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临床特点及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D]. 金佳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缺血性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核心临床表征研究[D]. 刘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基于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方案疗效研究[D]. 成知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小动脉闭塞型证素分布研究[D]. 马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从少阳阳明合病论证大柴胡汤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探讨[D]. 施经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研究[D]. 付高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D]. 张霜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醒脑宁合剂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观察[D]. 陶晨晨.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10]低灌注性脑梗死中医临床特征的研究[D]. 马鹏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脑卒中急性期发病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