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GIS应用项目评选开始

优秀GIS应用项目评选开始

一、GIS优秀应用工程评选开始(论文文献综述)

侯灿[1](2021)在《基于GIS的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十九大做出的一项重要决议,旨在引领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最终实现全面振兴成为农业强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为深入推进并加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了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并于2019年分两批公布了森林乡村名单,其中湖北省有369个。森林乡村的建设以加快乡村绿化美化,促进村容村貌提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重点,为优化人居环境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政策抓手。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湖北省369个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收集了湖北省基本地理空间信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数据,并对各森林乡村的相关资料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整理,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人地关系论、乡村振兴的路径、旅游区位论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借助Arc GIS10.5、Photoshop 2018等软件,分析了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的分类工作,并根据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类型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最后将所有村落的每种类型与模式进行对应与归类。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湖北省森林乡村在空间上呈现离散型分布,水平空间上有五大块状集聚区,分别是鄂西南、鄂西北、鄂东北、鄂东南、以及鄂北一带,且多集中于市域和县域的交界地带;垂直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区。(2)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可将森林乡村划分为低地型、临水型: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中有67%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区,且多数森林乡村都沿河或沿江而建,因此部分乡村有低地或是临水特征。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可将森林乡村划分为城镇型、交通型、景区型:湖北省中心城镇5km缓冲区内有4.9%的森林乡村分布,表明森林乡村并不是都位于偏远的山区,而是以生态风貌、人居环境作为重要评选标准;位于国道3km和省道2km缓冲区内的森林乡村共占总数的37%,在景区5km缓冲区内有46个森林乡村分布。据此分析,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部分乡村有靠近城镇、交通或是景区分布的特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可将部分特定的森林乡村划归为地域文化型,本文选取了“荆楚文化”浓厚的荆州市过脉岭村以及森林乡村数量最多的十堰市的盐池湾村进行了进一步的案例论述,以分析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3)基于以上关于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类型的分析总结,结合湖北省所有国家森林乡村的发展现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之下,总结并提出了五种发展模式以对应不同空间分布类型的森林乡村。论文对于自然生态型(低山型、临水型)森林乡村提出了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对于城镇型森林乡村提出了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对于交通型森林乡村提出了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对于景区型森林乡村提出了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对于地域文化型森林乡村提出了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支撑研究。论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北省森林乡村的发展态势,明确了其发展战略定位,拓展了对森林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对森林乡村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为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战略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借鉴。

李彦雪[2](2021)在《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是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的不足,缺少定量化研究的技术手段。目前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获取困难,主观性强,缺少合理的规划指导,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缺乏客观认知,新形势下急需拓展研究的量化手段及方法,以对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展开科学理性思维的探讨。本文针对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不足和量化研究技术方法匮乏的问题,以黑龙江省域为研究范围,以代表性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为主脉络展开研究。技术层面运用了无人机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形状指数法,并辅以Rhino、AutoCAD、DepthMap、IIIustrator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量化与分析。内容上对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要素和典型村落分布形态详细分析,从乡村聚落本底的边界空间、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形态等综合认知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特征,并结合典型县域实证研究,优化指导景观设计方案。本研究发现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形态价值认知不足,国家层面的地域典型代表性村落占比特别低,各类典型聚落景观形态有待挖掘。通过技术分析发现,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自然环境海拔高程影响占比最大,而坡向影响不大。黑龙江大部分村落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以中南部区域的齐齐哈尔、牡丹江和哈尔滨三个城市分布最集中,分布特点也与历史流寓的流人文化有一定关系。基于量化并分析结果,乡村聚落景观的边界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和院落空间形态要素,从不同角度综合全面的表达了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最为常见的边界形态为指状形态特征,团状形态特征次之。边界形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地形和水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集成度、平均深度和可理解度综合分析,与村落空间相融合,通过轴线的冷暖层次,确定出村落的核心区域,并形成可达性及可理解度权重层级关系,作为引导实践的依据,使空间从感性认知得以理性升华。院落空间分布形态上多以平行式排列为主,院落空间格局以前院院落和前后院落最具代表性,“小家大院”的特征最具地域代表性。最后以林口县22个绿化示范村进行实证研究,以设计的新思维来指导方案设计。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搭建了认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思维的框架,开拓了研究思路,使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认知更具客观性,为北方寒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理性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指导实践,同时丰富了黑龙江乡村景观研究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甘振坤[3](2020)在《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北南北跨度700余千米,是中国唯一兼有平原、丘陵、山地、草原、高原、湖泊、海滨等多种地貌的省份,与此同时,河北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多种类型的传统文化遍布各地,造就了复杂多变的传统村落生成环境。现存分布在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张家口等地的传统村落,作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呈现出极强的多元性和融合性。本研究以河北206个(第1~5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以田野调查和文史资料解析为信息来源,以区域历史地理为观察视角,开展该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宏观-中观-中微观”维度的系统研究。首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抓取河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历史演进特征,通过影响村落生成、发展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经济交通三方面因素展开分析,探究河北传统村落分布外在特征与内在规律。以村落与各类要素互动关系为依据,以县级行政单位边界为区划的基本单元,通过综合要素叠置的方法,划分出河北传统村落研究的七个片区及其七个亚区。接着,针对样本量充足、可开展类型化研究的冀西南赵深片区、冀南晋语片区、冀中定霸片区、冀西北涞阜片区四个片区,分别剖析各区域内对村落空间形成关系密切的环境要素与特征,进而完成宏观层面的研究体系架构与分析。同时,本研究还通过对149个(基本覆盖第1~4批国家级传统村落)重要样本村落的田野调查,校核上述内业研究论点的准确性。其次,深入挖掘各片区内样本村落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地理信息,在中观层面归纳河北传统村落不同区域间的选址特色,解析山地、丘陵、平原水淀地貌等自然因素主导以及古陉驿道、军事防御、产业和庙宇等人文因素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特征。提取出单一轴线型、多轴线型、有机网络型、规则网络型和堡墙围合型村落空间骨架结构,结合样本案例概括其子类型特征,总结村落中心与边界的要素构成。再此,从中微观维度将内、外业收集整理到的丰富资料进一步提炼,从街巷空间与界面、节点空间两方面阐释河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从合院空间和民居建筑两个方面梳理传统村落民居院落的突出特点。最后,横向比较河北传统村落各片区特征的共性与个性,分别归纳各类要素和四个片区的村落空间特质,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研究闭环。通过对认知系统性地升华,将河北传统村落的总体特征概括为“多元与融合”,将其呈现出来的空间质感总结为“敦厚朴实”。

余聿莹[4](2020)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文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延续非遗文化生命力的动力源泉,对凸显宝贵的人类智慧和精神血脉,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使之在当代社会中得以保存,实现价值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了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主要借鉴文化地理学、空间计量学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间分布格局、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整体的宏观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利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变异系数等ArcGIS空间计量学研究方法,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研究对象,全国33个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整体空间分布和不同类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特征为研究内容,通过对传承人空间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非遗传承人整体在空间分布上属于集聚分布。分布均匀度较低,区域分布差异明显,表现出较强分布不均衡。形成2个高密度圈,4个次高密度圈和多个小核心圈。东西中部空间分布格局中东部地区最多,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少。从类型分布来看,各类型非遗传承人都为典型的聚集型分布,同时在集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从空间分布差异来看,各类型非遗传承人承载着独特的地域属性和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程度上的空间差异。从空间分布密度来看,各类项目传承人分布集中在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省际间文化碰撞融合交界等地区。影响我国非遗传承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与中国人口分布的数量和质量的有关,二是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三是与民族性地域性密切关联,四是具有相同文化属性和文化风格的文化地理区的影响,五是受到评选和认定传承人的过程与政策因素的影响。针对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以下建议:要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大对中部、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传承人的扶持力度;让生活性保护成为一种常态,实现非遗传承的活力和生命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虞茜茜[5](2020)在《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及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旅游被提上更高的地位。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表明我国政府一直积极引导和支持乡村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产业、新行业。本文在前学者研究基础,延伸研究了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以合肥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及GIS分析等方法分析合肥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态势;构建了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策略和实现路径。本文进行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并形成结论:(1)分析了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内容,归纳其发展的演进过程以及推动融合发展的动力因素。(2)通过梳理合肥乡村旅游发展进展,合肥旅游乡村旅游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萌芽阶段(1970s—2004年)、快速发展阶段(2005-2015年)和融合创新阶段(2016—至今)。(3)根据合肥乡村旅游资源资源形态、来源和特征,将其分为生态、休闲、文化、特色农业四大资源类型。基于此,将乡村分为农业型乡村,生态型乡村,休闲型乡村和文化型乡村。(4)合肥整体乡村旅游融合为中度融合,处于发展提升期;除长丰县为中低度融合,处于融合创成提效期外,其他县市均为中度融合,处于发展提升期。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AVC三力系统协调度分析,合肥整体层面呈濒临失调状态,四县一市除长丰县为中度失调状态,其他县市均为濒临失调状态。(5)在测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同时,从资源、空间、技术、功能和市场五个层面提出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实现路径。在新形势下,把握产业融合的机遇,结合合肥实际情况,总结合肥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促进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深度发展,形成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赢格局。

史文天[6](2020)在《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及区域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背景下科技与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稀缺性战略资源,各国家、各区域都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培养和吸引世界一流优秀人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区域人才竞争的利害关系日益突出,以争夺国际一流科技人才为焦点的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悄然打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批自己的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之一,代表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中国科学院自1949成立以来,院士群体便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开创以及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两院院士作为我国科技人才的杰出代表,依然是我国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关键人物,推动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选取两院院士的典型案例,采取空间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中国科学家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流动特征及其知识流动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从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来看,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差异显着。出生地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尤为突出;高校集聚的城市为中国科学家主要的本科毕业地,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中国和世界高水平教育资源集聚的城市;初次工作地、当前工作地以及院士获得地在空间格局上存在高度一致性,主要集聚在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区域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是影响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中国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教育水平较高的区域有利于科学家的成长、培养和发展;健全优质的社会服务更有助于吸引科学家前来就业;优美清洁的环境是科学家选择工作地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2)从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来看,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空间异质性显着。网络节点度中心性、加权度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仅北京、上海、南京等少数城市较大,网络等级层次呈“金字塔”型,核心-边缘结构突出。随着科学家的成长,满足科学家后期发展的相关类型的城市数量逐渐减少。通过识别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节点角色发现,北京是唯一兼具成就兼稳定型两重角色的城市,其他城市则扮演着单一的角色。中国科学家的空间迁移在国家、区域和个人尺度上受国家政策、区域经济水平及教育水平和个人特质的影响。个体特质是推动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演化的内驱力,区域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是整个网络演变的外驱力,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是科学家空间迁移的外生变量。各驱动力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是各驱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3)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复杂性及其机理来看,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呈现以北京为顶点的“多三角形骨架”结构,等级层次结构特征明显。北京和上海位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区,长春、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兰州、大连、合肥等16个城市位于网络的半边缘地带,其他城市则位于网络的边缘地带。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京津冀、长三角、辽中南是中国科学家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度中心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东部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加权中心性呈现出北京和上海的“两极”格局,介数中心性呈“一超多强”的格局。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邻近性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地理邻近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起正向作用;教育邻近性是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首要考虑的因素,两个城市之间的教育水平越接近,科学家越趋于合作;经济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制度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影响系数为负且显着。(4)基于城市尺度下中国科学家流动和科研合作的数据构建出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和科研合作网络,通过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发现两个网络的节点和双边关系的空间同位性特征显着,两个网络的节点属性和双边关系属性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个网络在空间结构上具有较强耦合性。基于构建的“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总结了中国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四种效应,分别是溢出效应、创造效应、回流效应和随从效应。科学家作为知识的载体,其嵌入到新的区域后自身的知识会溢出到迁入地,产生知识溢出效应;科学家已掌握的知识与迁入地科研人员的知识产生碰撞,会使他们的知识进行融合、重组,在这一个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产生知识创造效应;由于科学家的流动,使迁入地的科学家与迁出地的人员保持着特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当前所处地域的科学家的知识“反哺”科学家的迁出地,形成知识的回流效应;后进学者会跟随或模仿前人成长的路径,其他科学家或者学者跟随前人的迁移路径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产生新一轮的知识流动,即随从效应。

熊仁恺[7](2020)在《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 ——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2009-2018年面板数据》文中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建筑业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建筑业急需在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上做出转变,从而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运行息息相关,然而建筑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暴露出的创新投入不足、创新转化能力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削弱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因此,文章以建筑业创新为切入点,探究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文章在既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机理,并构建了耦合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型;其次,文章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信度和验证性因子的效度检验;再次,文章基于2009-2018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进行了实证检验,依次测度并分析了指标体系权重、系统发展水平评价值、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通过障碍度模型遴选出制约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随后,文章通过ArcGIS和Geoda软件建立了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而分析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文章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促进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空间一致性,自西向东呈现梯度递增的格局,北京、江苏建筑业创新水平最高,广东、江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2)我国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类型为濒临失调建筑业创新滞后型,内部差距缩小但区域差异显着,江苏、北京、上海、广东耦合协调度最高;(3)建筑业创新环境、建筑业创新成果和经济发展规模是影响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两系统和三系统障碍模式出现频次最高;(4)我国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显着集聚,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东部地区呈H-H分布,西部地区呈L-L分布,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江苏集聚特征显着。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提出并论证了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观点,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2009-2018年我国31个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

后文君[8](2019)在《基于资源禀赋与活力提升的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受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仍面临着“资源认识、功能活化、空间组织”三方面的问题。研究基于资源禀赋和活力提升的视角,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资源认识方法、功能活化方法、空间组织方法”,构建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体系,进而落实到“资源全面认识、资源深入评价、功能活化提升、村野空间组织、内部空间组织”五项具体方法。第一,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方法。在资源的认识与分类上,以“全面无遗漏”为原则,从“尺度、时间、形态、载体”四个维度构建传统村镇的资源认识框架,提升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的广度和系统性。在可利用资源发掘方法上,以“准确抓重点”为原则,构建包括“资源筛查、资源评价、价值提炼”在内的可利用资源发掘体系。总体形成全面且准确的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方法。第二,传统村镇资源深入评价方法。针对传统村镇“现状复杂、资源多样”的特点,和传统加权评价模式中“针对性差、适应性差、效率不高”的固有问题,对加权评价的结构进行根本性优化,将一次性笼统评价拆解为具有一定逻辑的多次评价,构建“多级评价体系”,增强对复杂评价对象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传统村镇资源禀赋的认识深度与合理性。第三,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提升方法。构建“双维度功能活化框架”,在总体框架上,突破以往传统村镇保护更新中,以单一“资源价值”为核心的功能活化思路,提出“资源价值”和“人的活动”并重,构建双维度的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框架;在具体功能上,广泛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总结出“村野功能簇群、串联功能簇群、集中功能簇群”,并提供丰富全面的活化功能库。第四,传统村镇村野空间组织方法。以传统村镇的村野空间串联组织为目标,通过村野资源禀赋的系统分析,如“基于地形的视域评价、基于人的活动的视域评价、基于景观资源的视域评价”及“视域综合评价分析”等,提炼出有利于资源展示和活力提升的“点、线、面”等空间要素,如“最佳视域点、最佳视域带”等,指导村野空间的合理布局与串联组织。第五,传统村镇内部空间组织方法。紧扣“空间更新”问题,构建“嵌入式空间更新组织方法”,即“通过针对嵌入在整体中的关键系统和关键地段进行系统耦合的空间更新组织,起到整体优化效果”的空间组织方法;与传统空间组织思路相比,具有“目标性强、针对性强、系统性强、操作性强、指导性强、表达清晰”的优势。各个具体保护更新方法既相对独立又构成完整体系。一方面,针对传统村镇保护更新中的具体问题,各个具体保护更新方法针对性地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手段,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各个具体保护更新方法层层递进,整体逻辑明确,覆盖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各个关键问题,构成了成体系的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体系。成果为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方法支撑。

兰文龙[9](2019)在《基于公众视觉和活动维度的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空间特色是营造特点鲜明城市形象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针对中国近四十年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愈加凸显的“特色危机”现象,一些学者就城市空间特色的概念、构成、价值、审美属性等展开了定性层面的探讨;另一些学者采用问卷调查、资源竞争优势分析等方法从城市空间特色评价角度进行了探索,但都难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根源是过于关注城市空间特色的物质空间属性,未能从环境意象角度深入探讨城市空间特色与公众的关系,导致城市空间特色规划长期依赖规划师的主观形式创作,与公众的感知和体验相脱离。因此,如何准确把握城市空间特色的科学内涵,厘清城市空间特色与人的相互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而指导相应的城市规划设计,是当下城市空间特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性难题。基于上述现象和问题,论文尝试从环境行为“互动”视角切入,充分考虑公众的视觉和活动因素,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特色综合评价方法,在通过量化手段拟合公众感知和体验过程的同时,为具体的规划设计决策提供依据。论文首先结合城乡规划学、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引入“互动”概念,对城市空间特色进行了“行为场所”导向的重新界定,通过“供给”“体验”“响应”的三个过程对城市空间特色的互动原理进行了全新阐释,并建立起“视觉”和“活动”两大城市空间特色分析的基本维度。然后从人的视觉和活动规律出发,按照由初阶到深入、由表象到机制的逻辑顺序,创新性地提出了公众在感知和体验城市空间特色过程中的五个核心因素:可识别性、审美属性、可意性、活力和活动支持,建构了与之相应的视觉敏感度、美景度、可意度、活力度和活动支持度五个核心指标及其量化解析方法,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模型,克服了现有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可靠性以及实用性不足的问题。最后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践应用与验证。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一、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首次引入“互动”概念重新定义和阐释城市空间特色,提出了城市空间特色互动的“三过程”、“两维度”和“五因素”;二、改进传统评价方法,以公众视觉和活动为首要依据,提出了城市空间特色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的量化解析技术,拟合了公众关于城市空间特色的感知与体验过程;三、将因子量级体系、层次分析法和GIS平台等引入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模型,集成不同维度、层次的评价指标,首次实现了城市空间特色的综合性评价;四、打通评价、定位、规划、导控的城市设计全过程,结合武汉案例进行了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支撑规划设计决策的研究探索。全文共约11.6万字,包含各类图表134幅。

张栩晨[10](2019)在《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条件的提升与全球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历史城镇相对封闭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既有保护体系和思路的指导下,整体多元的历史文化遗产要素面临被侵蚀、被割裂的困境,现有保护思路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表现在要素识别、价值认知和保护方法等各方面。传统保护规划理念普遍强调历史城镇客观静态的价值,忽略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探寻,缺乏对动态发展价值的考虑。城市历史景观(HUL)是新时代背景下历史城镇保护的新思路,不仅对整体性保护的范围进行了扩展和更新,还强调各项历史景观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历史城镇动态发展过程中多元价值的“层积性”,有助于对历史城镇的全方位认知。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出发,结合历史地图的数字化技术,构建历史景观的层积分析框架,以“关联性”内涵指导历史景观要素的识别转译,以“层积性”内涵指导历史景观价值的动态认知,并以重庆历史城区为例进行实证转译和层积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历史地图转译和层积分析的系统性方法,详细分析和探讨了重庆历史城区的景观层积过程与规律,初步建立了重庆历史城区景观要素数据库,并对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和模式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层积分析的整体性保护方法。具体来讲,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提出问题与理念启示。首先,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并梳理了城市历史景观、历史地图转译与应用、重庆历史城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然后,对既有历史城镇保护规划体系与理念以及目前面临的困境展开分析,发现传统规划理念对新时期历史城镇保护的适用性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对其发展历程、理念内涵、要素类型与构成、空间载体四方面内容进行剖析,并总结出该理念对于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包括关联识别与层积分析。第二部分(第3章):方法探索。首先,对历史地图的发展历程、特征与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从城市历史景观理念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出发,结合其要素类型构成、空间载体形式,构建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框架,包括以历史地图为基础的要素关联转译、基于空间载体的叠图分析两个板块,并分别就具体的历史地图转译方法和层积分析方法进行阐述,为下文对重庆历史城区的地图转译和层积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第4章):重庆历史城区地图的具体转译过程。首先,梳理了重庆历史城区的发展历程;然后,按照上文提出的历史地图转译方法,对重庆历史城区九个时期的历史地图依次进行转译,内容组织分为重庆历史地图的收集与转译准备工作、开埠前的历史地图转译、开埠到民国时期的历史地图转译、解放后的历史地图转译四个板块。第四部分(第5章):重庆历史城区景观层积研究。基于第三部分得到的数字化历史地图以及城市历史景观数据库,从城镇格局、道路街巷、特色场所、地标建筑四类空间载体出发,对重庆历史城区的层积过程与规律进行分析。基于此,总结出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与模式,并从上述四类空间载体出发提出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

二、GIS优秀应用工程评选开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IS优秀应用工程评选开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的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的创新
        1.5.1 选题的创新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2.1.2 森林乡村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2.2 乡村振兴战略与森林乡村的关系
    2.3 森林乡村的分布格局与发展模式的关系
    2.4 理论基础
        2.4.1 人地关系论
        2.4.2 乡村振兴的路径
        2.4.3 旅游区位论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研究区概况
        2.5.1 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5.2 区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2.5.3 区域森林乡村概况
    2.6 小结
第3章 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
    3.1 均衡性分析
        3.1.1 地市(县)分布特征
        3.1.2 均衡程度分析
    3.2 集聚性分析
        3.2.1 最邻近指数法
        3.2.2 地理集中指数法
        3.2.3 核密度分析法
    3.4 小结
第4章 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类及类型特征分析
    4.1 分类依据
    4.2 基本类型及特征
        4.2.1 自然生态方面——低地型、临水型
        4.2.2 社会经济方面——城镇型、交通型、景区型
        4.2.3 历史文化方面——地域文化型
    4.3 小结
第5章 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的发展模式
    5.1 发展模式的构建
    5.2 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
        5.2.1 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5.2.2 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5.2.3 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5.3 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
        5.3.1 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5.3.2 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5.3.3 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5.4 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
        5.4.1 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5.4.2 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5.4.3 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5.5 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
        5.5.1 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5.5.2 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5.5.3 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5.6 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
        5.6.1 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5.6.2 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5.6.3 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引言
        1.1.2 选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
        1.3.1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1.3.2 基本概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4.1 乡村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2 乡村聚落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3 相关理论依据及技术规范
        1.4.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主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探索
    2.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
        2.1.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背景
        2.1.2 重建技术实现路径
        2.1.3 三维重建实践探索
        2.1.4 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的优势
    2.2 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研究
        2.2.1 空间句法的基本概念
        2.2.2 空间句法的发展应用
        2.2.3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形态分析思维
    2.3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
    2.4 形状指数法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及样本分类研究
    3.1 黑龙江乡村演化及发展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演化
        3.1.2 村镇发展现状
        3.1.3 乡村与城市的区别
    3.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研究
        3.2.1 自然环境特征
        3.2.2 人文环境特征
    3.3 乡村典型样本村落的选取
        3.3.1 研究对象筛选界定
        3.3.2 地域典型样本选取结果
        3.3.3 研究样本城乡分布数量
    3.4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分类及价值特征
        3.4.1 样本村落调研方式及数据来源
        3.4.2 典型样本村落分类研究
        3.4.3 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与分布特征
    4.1 样本村落选址空间分布密度
        4.1.1 黑龙江典型村落选址分布
        4.1.2 样本村落市级分布密度
    4.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4.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4.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4.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点
        4.3.1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
        4.3.2 传统村落分布
        4.3.3 国家级生态村分布
        4.3.4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分布
        4.3.5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与分类特征
    5.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
        5.1.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量化指标
        5.1.2 样本村落边界空间形态
        5.1.3 村落边界空间形态驱动因子分析
    5.2 乡村聚落街巷空间形态
        5.2.1 基于集成度的街巷空间形态特征
        5.2.2 基于可理解度街巷空间形态
        5.2.3 聚落景观空间融合形态特征
    5.3 乡村聚落院落空间形态
        5.3.1 乡村院落空间布局
        5.3.2 院落空间格局形态
        5.3.3 院落景观要素空间形态
        5.3.4 公共及绿化空间景观形态
    5.4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典型特征分类
        5.4.1 空间形态结构角度分类
        5.4.2 村落价值特征角度分类
        5.4.3 区位关系角度分类
    5.5 本章小结
6 典型县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实证研究
    6.1 案例概述及分布密度
        6.1.1 选取缘由
        6.1.2 林口县典型聚落样本村的选取
        6.1.3 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密度分析
    6.2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影响要素
        6.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6.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6.3 林口县示范村景观空间形态研究
        6.3.1 典型村落分布特点
        6.3.2 样本村落边界形状指数界定
        6.3.3 村落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6.3.4 样本村落空间集成度分析
        6.3.5 空间可理解分析
    6.4 实践方案优化指导
    6.5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1.3 研究问题与目标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2 研究要点与创新
        1.2.3 主要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启示
        1.3.1 关于研究对象的综述
        1.3.2 相关研究内容的综述
        1.3.3 相关研究方法的综述
        1.3.4 相关政策法规综述
        1.3.5 相关研究总结
        1.3.6 对本研究启示
    1.4 研究方法与步骤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步骤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河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特征
    2.1 河北传统村落生成的时空演进
        2.1.1 村落分布的总体概况
        2.1.2 村落生成的历史进程
    2.2 河北传统村落的多因素分布特征
        2.2.1 自然地理特征
        2.2.2 经济交通特征
        2.2.3 历史文化特征
    2.3 河北传统村落区域划分及其环境要素
        2.3.1 地域分区原则与方法
        2.3.2 地域综合分区
        2.3.3 冀西南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2.3.4 冀南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2.3.5 冀中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2.3.6 冀西北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北传统村落选址与整体布局
    3.1 河北传统村落选址
        3.1.1 冀西南片区村落选址
        3.1.2 冀南片区村落选址
        3.1.3 冀中片区村落选址
        3.1.4 冀西北片区村落选址
    3.2 河北传统村落整体布局类型划分
    3.3 山地地貌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3.3.1 山垴缓升布局
        3.3.2 山坳蜿蜒布局
        3.3.3 山沟紧凑布局
        3.3.4 山麓扩展布局
        3.3.5 深山谷地随势布局
    3.4 丘陵地貌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3.4.1 平缓丘陵延展布局
        3.4.2 丘陵谷地有机布局
    3.5 平原水淀地貌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3.5.1 平原行列布局
        3.5.2 淀中密集布局
    3.6 古陉驿道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3.6.1 井陉驿道沿线布局
        3.6.2 滏口陉沿线布局
    3.7 军事防御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3.7.1 蔚县亚区防御型村落
        3.7.2 怀安-怀来亚区防御型村落
        3.7.3 邯郸亚区与邢台亚区防御型村落
    3.8 特色要素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3.8.1 村窑共生沿河布局
        3.8.2 祭祀庙宇群统领布局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结构
    4.1 单一轴线型村落
        4.1.1 轴线垂直抬升结构
        4.1.2 轴线纵深延展结构
    4.2 多轴线型村落
        4.2.1 平行轴线结构
        4.2.2 多轴汇聚结构
    4.3 有机网络型村落
        4.3.1 有机格网结构
        4.3.2 自由延展结构
    4.4 规则网络型村落
        4.4.1 正交格网结构
        4.4.2 放射格网结构
    4.5 堡墙围合型村落
        4.5.1 一字形结构
        4.5.2 十字形结构
        4.5.3 丰字形结构
        4.5.4 田字形结构
        4.5.5 大型城郭结构
    4.6 河北传统村落中心与边界
        4.6.1 村落中心
        4.6.2 村落边界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
    5.1 河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
        5.1.1 巷道空间
        5.1.2 主街空间
        5.1.3 其他街巷空间
    5.2 河北传统村落街巷界面
        5.2.1 街巷底界面
        5.2.2 街巷侧界面
        5.2.3 街巷顶界面与景界面
    5.3 河北传统村落节点空间
        5.3.1 生产性节点
        5.3.2 生活性节点
        5.3.3 通行与防御性节点
        5.3.4 精神与文化性节点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河北传统村落民居院落
    6.1 河北传统村落合院空间特征
        6.1.1 冀西南片区合院空间
        6.1.2 冀南片区合院空间
        6.1.3 冀中片区合院空间
        6.1.4 冀西北片区合院空间
    6.2 河北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特征
        6.2.1 砖石结构建筑
        6.2.2 石木结构建筑
        6.2.3 土木结构建筑
        6.2.4 拱券结构建筑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河北传统村落区域间共性与个性特征比较
    7.1 区域间共性特征比较
        7.1.1 村落与选址
        7.1.2 村落与太行八陉
        7.1.3 村落与城镇
    7.2 区域间个性特征比较
        7.2.1 村落的聚集及分散
        7.2.2 村落与文化
        7.2.3 村落布局形态
        7.2.4 村落空间结构与中心边界
        7.2.5 街巷空间
        7.2.6 典型公共建筑与特色空间
        7.2.7 民居院落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河北国家级传统村落(第1~5批)航拍及卫星正射影像
    附录二:研究样本传统村落调查信息表
    附录三:主要样本传统村落肌理图
    附录四:典型样本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测绘手稿
致谢

(4)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三节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第四节 空间统计学
第三章 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空间特征分析
    第一节 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状分析
    第二节 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一、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类型分析
        二、非遗传承人分布集中程度分析
        三、非遗传承人分布均衡程度分析
        四、非遗传承人聚集程度分析
    第三节 地域分区分布特征分析
第四章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第一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现状
    第二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一、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分布分析
        二、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三、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聚集程度分析
    第三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地域分异分布特征
第五章 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人口因素
    第二节 经济因素
    第三节 民族因素
    第四节 文化地理区
    第五节 评选过程与政策
第六章 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对策
    第一节 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
    第二节 加大对中部、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
    第三节 让生活性保护成为一种常态
    第四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的建构
    第五节 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指引:乡村振兴,产业融合新时代
        1.1.2 农村发展:旅游扶贫,乡村经济新动能
        1.1.3 市场导向:消费升级,全民旅游高要求
        1.1.4 合肥实践:后劲不足,融合研究再深入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和乡村
        2.1.2 产业融合
        2.1.3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2.3 AVC理论
        2.2.4 区域协同理论
    2.3 国内外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述评
        2.3.1 国内外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定性理论研究
        2.3.2 国内外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定量实证研究
        2.3.3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内涵研究
    3.1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内容分析
        3.1.1 基础层:整合禀赋资源和动力牵引
        3.1.2 关键层:选择实现路径与融合模式
        3.1.3 提升层:拓展产业链和价值链结构
        3.1.4 情感层:迎合大众怀旧、猎奇和逆潮心理追求
    3.2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演进过程研究
    3.3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动力分析
        3.3.1 内生动力:农民诉求
        3.3.2 引导动力:政策支持
        3.3.3 核心动力:技术创新
        3.3.4 主要动力:市场需求
        3.3.5 辅助动力:社会资本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4.1 合肥基本概况
    4.2 合肥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4.2.1 基础萌芽期(1970s——2004年)
        4.2.2 快速发展期(2005-2015年)
        4.2.3 融合创新期(2016年——至今)
    4.3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环境研究
        4.3.1 资源条件分析与村庄分类
        4.3.2 政策环境分析
        4.3.3 经济环境分析
        4.3.4 社会环境分析
        4.3.5 合肥四县一市乡村旅游发展对比分析
    4.4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问题
        4.4.1 资源整合欠缺,村庄定位不准确
        4.4.2 旅游模式单一,造成千村一面
        4.4.3 缺乏旅游规划,开发指导盲目
        4.4.4 科技创新欠缺,旅游发展保守
        4.4.5 营销宣传不足,旅游产品单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分析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原则
        5.1.1 评价总体思路
        5.1.2 构建原则
    5.2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评价指标选取
        5.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3.1 数据来源
        5.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结果分析
        5.4.1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度评价分析
        5.4.2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AVC三力评价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与实现路径
    6.1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6.1.1 规划先行,注重区域联动力
        6.1.2 深耕资源,发挥融合吸引力
        6.1.3 补足后劲,释放融合生命力
        6.1.4 强化支撑,提升融合承载力
    6.2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6.2.1 资源融合:资源整合,特色挖掘
        6.2.2 空间融合:科学规划,全域策划
        6.2.3 技术融合:技术带动,产品创新
        6.2.4 功能融合:产业综合,共生共赢
        6.2.5 市场融合:营销管理,共建共享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样本
        1.4.3 主要数据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人才研究的图谱分析
        2.1.1 国内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2.1.2 国外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2.2 人才研究的定性总结
        2.2.1 人才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2.2.2 人才科研合作的相关研究
        2.2.3 人才流动与知识流动相互作用的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3.1 核心概念辨析
        3.1.1 人才
        3.1.2 科技人才
        3.1.3 科学家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人才成长的相关理论
        3.2.2 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
        3.2.3 知识流动的相关理论
        3.2.4 复杂网络理论
        3.2.5 空间结构理论
    3.3 已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4.1.2 研究方法
    4.2 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出生地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
        4.2.2 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
        4.2.3 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高水平教育资源城市
        4.2.4 工作地集中于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
    4.3 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
        4.3.1 出生地——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内陆扩散
        4.3.2 本科学习地——省会城市外的其他地级市逐渐显现
        4.3.3 最高学位获得地——从海外城市转向国内城市
        4.3.4 主要工作地——从北京、上海向其他城市扩散
    4.4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1 出生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2 本科毕业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3 最高学位获得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4 工作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及其驱动机制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网络构建
        5.1.3 测度模型
    5.2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
        5.2.1 网络节点特征
        5.2.2 等级层次结构
        5.2.3 节点角色识别
    5.3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驱动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及其邻近性机理
    6.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测度模型
    6.2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拓扑结构
        6.2.1 网络整体特征
        6.2.2 等级层次结构
    6.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空间分异
        6.3.1 度中心度性
        6.3.2 加权度中心性
        6.3.3 介数中心性
    6.4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邻近性机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知识流动效应
    7.1 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
        7.1.1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间知识流动的作用
        7.1.2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内知识流动的作用
    7.2 网络节点耦合分析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说明和来源
        7.2.3 节点的空间耦合
        7.2.4 节点的相关性检验
    7.3 网络双边关联耦合分析
        7.3.1 空间联系结构
        7.3.2 网络体系结构
        7.3.3 双边关系的相关性检验
        7.3.4 双边关系的回归分析
    7.4 科学家流动产生的知识流动效应
        7.4.1 溢出效应
        7.4.2 创造效应
        7.4.3 回流效应
        7.4.4 随从效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中国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8.1.2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
        8.1.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空间非均衡性
        8.1.4 科学家流动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知识流动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2.1 理论层面
        8.2.2 实证层面
    8.3 政策启示
        8.3.1 制定科学的科技人才布局战略
        8.3.2 促进科技人才的跨区科研合作
        8.3.3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促进青年学者成长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8.4.1 中国科学家研究样本可进一步扩大
        8.4.2 科学家科研合作刻画方式可多样化
        8.4.3 科学家流动的空间效应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 ——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2009-2018年面板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发展机理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建筑业创新
        2.1.2 区域经济发展
        2.1.3 耦合、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协调发展理论
        2.2.3 空间统计理论
    2.3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及原则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建筑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建筑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维度设置
        3.2.2 建筑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3.2.3 基于专家咨询法的指标体系优化
        3.2.4 信度效度检验下的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3.3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维度设置
        3.3.2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3.3.3 基于专家咨询法的指标体系优化
        3.3.4 信度效度检验下的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模型构建
    4.1 权重计算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
        4.1.1 权重计算方法选择
        4.1.2 权重计算模型构建
    4.2 发展水平评价值模型构建及评价标准
        4.2.1 发展水平评价值模型构建
        4.2.2 发展水平评价值评价标准
    4.3 耦合度模型构建及评价标准
        4.3.1 耦合度模型构建
        4.3.2 耦合度评价标准
    4.4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及评价标准
        4.4.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4.4.2 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4.5 障碍度模型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实证检验
    5.1 数据搜集及权重结果分析
        5.1.1 数据搜集
        5.1.2 建筑业创新权重结果分析
        5.1.3 区域经济发展权重结果分析
    5.2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测度及分析
        5.2.1 建筑业创新水平评价值测度及分析
        5.2.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测度及分析
    5.3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测度及分析
        5.3.1 耦合度测度
        5.3.2 耦合度分析
    5.4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测度及分析
        5.4.1 耦合协调度测度
        5.4.2 耦合协调度分析
    5.5 耦合协调发展障碍度诊断及分析
        5.5.1 障碍度诊断
        5.5.2 障碍度分析
    5.6 基于实证检验的耦合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5.6.1 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协调发展
        5.6.2 积极推进改革创新、鼓励差异化创新模式
        5.6.3 增强建筑企业横向合作、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5.7 本章小结
6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分析
    6.1 数据准备及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6.1.1 数据准备
        6.1.2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6.2 全局空间自相关
    6.3 局部空间自相关
        6.3.1 Moran散点图分析
        6.3.2 Lisa集聚分析
    6.4 基于空间相关性分析的耦合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6.4.1 构建双区域联动机制、推动跨区域合作
        6.4.2 加强区域规划衔接、放大集聚扩散效应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B 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C 标准化数据表
附录D 发展水平评价值聚类谱系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资源禀赋与活力提升的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背景
        1.1.2 国际背景
        1.1.3 时期特征
    1.2 研究视角
        1.2.1 资源禀赋
        1.2.2 活力提升
    1.3 研究目标
        1.3.1 总体目标
        1.3.2 具体目标
    1.4 研究对象
        1.4.1 相关概念
        1.4.2 对象界定
        1.4.3 现存问题
        1.4.4 国内案例
        1.4.5 国外案例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现实意义
        1.6.2 理论意义
        1.6.3 实践意义
        1.6.4 案例意义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进展分析
        2.1.1 保护更新历程
        2.1.2 主要研究特征
        2.1.3 主要研究领域
    2.2 国内研究进展分析
        2.2.1 保护更新历程
        2.2.2 主要研究特征
        2.2.3 主要研究领域
    2.3 小结
        2.3.1 国内外共性
        2.3.2 国内外差异
        2.3.3 不足与建议
第3章 主要问题与方法体系建构
    3.1 研究对象界定
        3.1.1 价值层面的聚焦
        3.1.2 类型层面的共性
        3.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3.2 江苏传统村镇的主要特征
        3.2.1 形成演变特征
        3.2.2 空间分布特征
        3.2.3 资源价值特征
    3.3 传统村镇的主要问题
        3.3.1 资源认识问题
        3.3.2 功能活化问题
        3.3.3 空间组织问题
    3.4 方法体系建构
        3.4.1 方法体系
        3.4.2 资源认识方法
        3.4.3 功能活化方法
        3.4.4 空间组织方法
第4章 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方法
    4.1 资源全面认识的思路与重点
        4.1.1 资源全面认识的目标
        4.1.2 资源全面认识的原则
        4.1.3 资源全面认识的重点
    4.2 可利用资源分类方法
        4.2.1 宏观资源、中观资源、微观资源
        4.2.2 历史资源、特色资源
        4.2.3 线状资源、面状资源、点状资源
        4.2.4 物质、非物质文化资源
    4.3 各类资源的利用概况及发展潜力
        4.3.1 强调宏观资源的挖掘
        4.3.2 强调特色资源的挖掘
        4.3.3 强调点线面相互结合
        4.3.4 强调物质非物质结合
    4.4 可利用资源发掘体系
        4.4.1 全面筛查
        4.4.2 分类评价
        4.4.3 价值提炼
    4.5 小结
第5章 传统村镇资源深入评价方法
    5.1 资源深入认识的思路与优化
        5.1.1 现有综合评价体系的模式
        5.1.2 现有综合评价体系的不足
        5.1.3 多级评价体系的方法建构
        5.1.4 多级评价体系的原理原则
        5.1.5 多级评价体系的结构变化
    5.2 多级评价体系建构
        5.2.1 研究对象概况与特征
        5.2.2 多级评价体系的建构
    5.3 一级评价与评价方法
        5.3.1 评价因子的选择
        5.3.2 基于GIS的单因子评价
        5.3.3 基于AHP的因子权重确定
        5.3.4 加权综合评价
    5.4 二级评价与综合评价
        5.4.1 历史建筑综合评价
        5.4.2 一般建筑综合评价
        5.4.3 评价结果综合
    5.5 多级评价方法的优势
        5.5.1 对象针对性强
        5.5.2 因子针对性强
        5.5.3 信息需求减小
        5.5.4 高效率高精度
    5.6 小结
第6章 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提升方法
    6.1 功能活化提升的思路与优化
        6.1.1 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6.1.2 功能活化思路的优化
    6.2 功能活化提升目标
        6.2.1 保护资源历史特征
        6.2.2 展示资源价值特色
        6.2.3 带动人与资源互动
        6.2.4 丰富人的活动需求
    6.3 双维度功能活化框架
        6.3.1 资源禀赋的维度
        6.3.2 人的活动的维度
        6.3.3 功能簇群的构成
    6.4 村野功能活化方法
        6.4.1 田园风景观光功能
        6.4.2 自然环境学习功能
        6.4.3 历史要素游览功能
        6.4.4 非物质文化体验功能
        6.4.5 特色资源利用功能
    6.5 串联功能活化方法
        6.5.1 徒步串联功能
        6.5.2 骑行串联功能
        6.5.3 跑步串联功能
    6.6 集中功能活化方法
        6.6.1 价值认知功能
        6.6.2 生活体验功能
        6.6.3 休闲配套功能
    6.7 小结
第7章 传统村镇村野空间组织方法
    7.1 村野空间组织的思路与重点
        7.1.1 村野空间组织的基础
        7.1.2 村野空间组织的手段
        7.1.3 村野空间组织的关键
    7.2 村野空间组织方法框架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步骤
    7.3 视域导向的村野资源认识
        7.3.1 资源禀赋的全面认识
        7.3.2 视域导向的资源梳理
    7.4 基于地形的视域评价
        7.4.1 观测点的选择
        7.4.2 多点视域评价
        7.4.3 视域评价
    7.5 基于人的活动的视域评价
        7.5.1 生态敏感度评价
        7.5.2 观测点选择
        7.5.3 视域评价
    7.6 基于景观资源的视域评价
        7.6.1 景观价值的评价
        7.6.2 观测路径选择
        7.6.3 视域评价
    7.7 视域综合评价分析
        7.7.1 视域叠加评价
        7.7.2 视域评价解读
    7.8 基于综合评价的空间组织
        7.8.1 关键节点选择
        7.8.2 游览路径选择
        7.8.3 组团分区规划
    7.9 小结
第8章 传统村镇内部空间组织方法
    8.1 内部空间组织的思路与重点
        8.1.1 内部空间组织的基础
        8.1.2 内部空间组织的手段
        8.1.3 内部空间组织的关键
    8.2 嵌入式空间更新组织方法
        8.2.1 关键系统组织
        8.2.2 关键地段组织
        8.2.3 系统耦合组织
        8.2.4 空间更新组织
        8.2.5 整体优化组织
    8.3 关键内容确定
        8.3.1 关键系统确定
        8.3.2 关键地段确定
        8.3.3 整体优化目标
    8.4 系统耦合优化
        8.4.1 系统耦合的方式方法
        8.4.2 人的活动与步行空间结合
        8.4.3 开敞空间与资源点结合
        8.4.4 开敞空间与水面结合
        8.4.5 院落更新与空间节点结合
        8.4.6 特色水网与步行街巷结合
        8.4.7 人的活动与车行空间分离
    8.5 关键系统更新组织
        8.5.1 重要遗存系统组织
        8.5.2 特色水网系统组织
        8.5.3 院落空间系统组织
        8.5.4 车行交通系统组织
        8.5.5 开敞空间系统组织
        8.5.6 特色街巷系统组织
    8.6 嵌入式空间更新组织方法的优势
        8.6.1 目标性
        8.6.2 针对性
        8.6.3 系统性
        8.6.4 操作性
        8.6.5 指导性
        8.6.6 清晰性
    8.7 小结
第9章 结论及展望
    9.1 主要成果与结论
        9.1.1 传统村镇更新方法体系
        9.1.2 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方法
        9.1.3 传统村镇资源深入评价方法
        9.1.4 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提升方法
        9.1.5 传统村镇村野空间组织方法
        9.1.6 传统村镇内部空间组织方法
    9.2 主要创新点
        9.2.0 传统村镇资源认识方法优化
        9.2.1 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方法优化
        9.2.2 传统村镇空间组织方法优化
    9.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国外传统村镇文献检索数据
作者简介

(9)基于公众视觉和活动维度的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城市空间特色
        1.3.2 环境行为学
        1.3.3 总体城市设计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理论研究
        1.4.2 技术方法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总结及展望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
        1.5.2 田野调查
        1.5.3 系统分析
        1.5.4 模型推演
        1.5.5 案例试验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空间特色的互动性导论
    2.1 城市特色的基本属性
        2.1.1 城市特色的内涵
        2.1.2 城市特色的构成
        2.1.3 城市特色的生成机制
        2.1.4 城市特色的价值
        2.1.5 城市特色的空间载体
    2.2 从城市风貌特色到城市空间特色
    2.3 城市空间特色互动基础理论
        2.3.1 环境—行为理论
        2.3.2 空间认知理论
    2.4 互动视野下的城市空间特色
        2.4.1 “互动”概念解析
        2.4.2 “互动”概念的介入
        2.4.3 城市空间特色的互动原理
        2.4.4 城市空间特色研究的两个维度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空间特色与公众视觉感知的新探索
    3.1 视觉生理与城市空间特色感知
        3.1.1 视觉生理的基本要素
        3.1.2 视觉生理对城市空间特色感知的影响
    3.2 视觉心理与城市空间特色认知
        3.2.1 视觉心理的传统理论
        3.2.2 视觉心理对城市空间特色认知的影响
    3.3 可识别性:城市空间特色感知的门槛
        3.3.1 特征提示
        3.3.2 位置提示
        3.3.3 秩序提示
    3.4 审美属性:城市空间特色感知的过滤器
        3.4.1 形式审美
        3.4.2 内涵审美
    3.5 可意性:城市空间特色感知的深层结构
        3.5.1 符号构成与意义传达
        3.5.2 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空间特色与公众活动体验的新视角
    4.1 公共活动的基本属性
        4.1.1 公共活动的要素
        4.1.2 公共活动的类型
        4.1.3 公共活动的需求层次
    4.2 城市空间特色的场所特征
    4.3 活力:城市空间特色体验的人群表征
        4.3.1 人群多样性
        4.3.2 人群密度
        4.3.3 活动多样性
        4.3.4 活动时间
    4.4 活动支持:城市空间特色体验的环境支撑
        4.4.1 公共性
        4.4.2 参与性
        4.4.3 可达性
        4.4.4 连通性
        4.4.5 安全性
        4.4.6 尺度
        4.4.7 服务设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方法的建构
    5.1 传统景观评价学派的启示
        5.1.1 专家学派
        5.1.2 心理物理学派
        5.1.3 认知学派
        5.1.4 经验学派
    5.2 评价对象及其划定
        5.2.1 评价主体
        5.2.2 评价对象
        5.2.3 城市特色空间载体的划定
    5.3 评价指标及其量化
        5.3.1 视觉敏感度
        5.3.2 美景度
        5.3.3 可意度
        5.3.4 活力度
        5.3.5 活动支持度
    5.4 评价模型及其建构
        5.4.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5.4.2 构造成对比较阵
        5.4.3 多位专家填写对比矩阵
        5.4.4 计算权重
        5.4.5 进行一致性检验
    5.5 研究平台及其搭建
        5.5.1 对基础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5.5.2 输入空间信息和矢量评价结果
        5.5.3 进行空间叠合分析
        5.5.4 制作评价形体模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案例的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方法应用
    6.1 案例选取——武汉
        6.1.1 概况
        6.1.2 研究缘起
        6.1.3 研究范围
    6.2 城市空间特色评价研究
        6.2.1 城市特色资源梳理
        6.2.2 城市特色空间载体划定
        6.2.3 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模型建构
        6.2.4 城市空间特色评价结果分析
    6.3 城市空间特色导控初探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作者简介

(10)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解析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历史景观(理念视角与实体对象)
        1.2.2 历史地图转译(基础方法)
        1.2.3 重庆历史城区(研究区域)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历史景观相关研究综述
        1.3.2 历史地图转译与应用相关研究综述
        1.3.3 重庆历史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理念启示:从保护规划传统理念走向城市历史景观
    2.1 既有历史城镇保护理念与体系
        2.1.1 国际历史城镇保护发展历程概述
        2.1.2 当前我国历史城镇保护体系概述
    2.2 既有体系下我国历史城镇保护的困境分析
        2.2.1 要素识别较为孤立,对地域背景的关注不足
        2.2.2 价值认知较为片面,对多元文化的挖掘不够
        2.2.3 保护方法较为单一,对当代发展的融入不佳
    2.3 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引入与内涵剖析
        2.3.1 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与发展
        2.3.2 城市历史景观内涵剖析:层积性与关联性
        2.3.3 城镇历史景观要素类型与构成: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与人文要素
        2.3.4 城镇历史景观空间载体:城镇格局、道路街巷、特色场所、地标建筑
    2.4 城镇历史景观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关联识别,层积分析
        2.4.1 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的必要性:层积研究的重要性
        2.4.2 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的现实意义
        2.4.3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新趋势:以历史地图的数字化转译为基础
    2.5 本章小结
3 方法探索:历史地图转译与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框架
    3.1 历史地图的特征与研究理论基础
        3.1.1 历史地图的产生与发展
        3.1.2 历史地图的特征描述
        3.1.3 相关理论基础
    3.2 城市历史地图的空间转译方法
        3.2.1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原则与难点
        3.2.2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总体思路:“自然-人工-人文”要素的关联转译
        3.2.3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前期准备
        3.2.4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中期过程
        3.2.5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后期表达
        3.2.6 小结
    3.3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分析框架
        3.3.1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分析的总体思路:基于空间载体的叠图分析
        3.3.2 城镇格局的层积分析方法
        3.3.3 道路街巷的层积分析方法
        3.3.4 特色场所与地标建筑的层积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案例转译:重庆历史城区地图的数字化转译
    4.1 重庆历史城区的发展历程
        4.1.1 开埠前的封建历史时期
        4.1.2 开埠后的城市近代化时期
        4.1.3 解放后的城市现代化时期
        4.1.4 小结
    4.2 重庆历史地图的收集与转译准备工作
        4.2.1 资料收集情况
        4.2.2 重庆历史地图转译的准备工作
    4.3 重庆开埠前的历史地图转译(1891 年以前)
        4.3.1 秦朝到清中期:清乾隆二十六年《重庆城图》(1761 年)
        4.3.2 清末开埠前:张云轩《重庆府治全图》(1886-1890 年)
    4.4 开埠到解放前的历史地图转译(1891-1949 年)
        4.4.1 民国三年《重庆街道新图》(1914 年)
        4.4.2 民国十八年《重庆市区地形图》(1929 年)
        4.4.3 民国二十六年《重庆市街道图》(1937 年)
        4.4.4 民国三十五年《重庆市街道详图》(1946 年)
    4.5 解放后的历史地图转译(1949 年以后)
        4.5.1 西南大区时期之后:《重庆市区街道略图》(1959 年)
        4.5.2 改革开放之后:《重庆市中区交通图》(1981 年)
        4.5.3 重庆直辖之后:2012 年现状矢量地图
    4.6 本章小结
5 层积研究:重庆历史城区的景观层积过程与规律分析
    5.1 重庆历史城区景观层积过程分析
        5.1.1 城镇格局层积分析
        5.1.2 道路街巷层积分析
        5.1.3 特色场所层积分析
        5.1.4 地标建筑层积分析
        5.1.5 小结:不变法则,适变规律
    5.2 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
        5.2.1 自然地理因素
        5.2.2 政治政策因素
        5.2.3 经济技术因素
        5.2.4 文化习俗因素
    5.3 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模式总结
        5.3.1 持续模式
        5.3.2 覆盖模式
        5.3.3 拼贴模式
        5.3.4 延展模式
        5.3.5 小结
    5.4 基于层积分析的历史城镇整体性保护方法刍议
        5.4.1 城镇格局的完整性保护
        5.4.2 道路街巷的整体性延续
        5.4.3 特色场所的精神重塑与再造
        5.4.4 地标建筑的意义强化与传承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总结
        6.1.1 主要结论或创新点
        6.1.2 研究不足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本文涉及的重庆历史城区图片与文字资料一览表
    B.重庆历史城区已消失重要历史景观一览表(不完全统计)
    C.解放后各时期历史景观要素对应名称一览表
    D.重庆历史城区古城门古城墙相关重要历史事件一览表
    E.重庆历史城区道路名称层积属性表
    F.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G.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实际项目与课题
    H.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GIS优秀应用工程评选开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的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研究[D]. 侯灿. 湖北大学, 2021(02)
  • [2]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 李彦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D]. 甘振坤.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4]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D]. 余聿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及策略研究[D]. 虞茜茜.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D]. 史文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 ——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2009-2018年面板数据[D]. 熊仁恺. 西华大学, 2020(01)
  • [8]基于资源禀赋与活力提升的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研究[D]. 后文君. 东南大学, 2019
  • [9]基于公众视觉和活动维度的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方法及其应用[D]. 兰文龙. 东南大学, 2019
  • [10]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D]. 张栩晨. 重庆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优秀GIS应用项目评选开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