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丁醇和辛醇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丁醇和辛醇的现状与展望

一、中国丁醇和辛醇的现状和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袁桃静[1](2021)在《油脂及炸制条件对油炸罗非鱼风味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罗非鱼营养丰富、肉质细腻、无间骨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油炸罗非鱼作为罗非鱼深加工的途径之一,挥发性风味物质对整体风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茶籽油和棕榈油五种食用油的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找到挥发性物质与脂肪酸的关系。采用这五种食用油分别对罗非鱼进行炸制,对油炸罗非鱼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找到油炸罗非鱼的关键挥发性化合物。采用大豆油炸制罗非鱼,找到不同加热条件下油炸罗非鱼风味物质的差异,揭示油炸罗非鱼的风味形成途径,为提高炸制罗非鱼风味品质和罗非鱼深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在五种食用油中,花生油酸价最高,色值最深,具有特有的关键风味物质吡嗪类化合物,其挥发性成分与其他食用油呈现出明显差异。茶籽油的油酸含量最高(620.66 mg/g),其挥发性物质中醛类含量较高,茶籽油与花生油气味轮廓相似。大豆油和玉米油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较为接近,但玉米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425.24 mg/g);棕榈油的饱和脂肪酸占比最高(43.85%),大豆油、玉米油和棕榈油气味差异相对小且浓度低。在五种食用油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共鉴定出86种化合物,共有关键风味物质为己醛、壬醛和庚醛。采用单因素分析五种食用油加热过程中品质和风味的变化。加热温度上升至140℃,以及加热时间为6 h时,五种食用油不饱和脂肪酸占比下降,饱和脂肪酸增加,其中茶籽油的油酸下降明显,反油酸增加,酸价上升,色值加深。反油酸和油酸呈显着相关,反亚油酸和亚油酸呈显着相关。五种食用油挥发性物质在140℃和0.5 h变化明显,包括醛类的增加和花生油特有吡嗪类的减少。在加热过程中,五种食用油挥发性物质中44种醛酮化合物与三种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种醛类与亚麻酸呈显着正相关(p<0.05),6种醛类和1种酮类与亚油酸呈显着正相关,其中己醛和(E)-2-庚烯醛与亚油酸呈现极显着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和0.988,4种醛类与油酸呈显着正相关,同时与亚油酸呈显着负相关。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分析五种食用油炸鱼挥发性物质,发现茶籽油炸鱼与其他食用油炸鱼差异显着,主要是醛类醇类化合物。采用SPME-GC-MS分析五种食用油炸鱼挥发性物质,共检出94种化合物,其中生鲜罗非鱼、花生油炸鱼、大豆油炸鱼、玉米油炸鱼、茶籽油炸鱼和棕榈油炸鱼分别检测出34、51、58、48、53和52种挥发性成分。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得到5种食用油炸鱼共有的特征风味物质12种,共有的关键风味物质6种,分别为3-甲基丁醛、己醛、壬醛、1-辛烯-3-醇、2-戊基呋喃和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呈现特征风味为油炸香、清香味、蘑菇味、烤肉香和烘烤香等。5种食用油炸鱼呈现的整体特征风味的差异,除了样品中存在特有的风味化合物之外,主要是由不同食用油炸鱼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的差异造成。大豆油在反复使用过程中,炸制罗非鱼的风味相比于在其他食用油中炸制更稳定。生鲜罗非鱼经大豆油油炸加热后,水分、游离氨基酸、IMP和GMP等含量均下降,AMP含量上升。挥发性化合物中醇类物质数量及相对含量下降,醛类物质的数量增加,吡嗪类化合物的数量和相对含量上升。醛类和吡嗪类增加了油炸罗非鱼油脂味、烤肉味和烘烤味。在不同油炸条件下,共检测到油炸罗非鱼的特征风味化合物20种,共有关键风味化合物7种,分别为3-甲基丁醛、己醛、庚醛、壬醛、(E,E)-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和2-戊基呋喃。结果表明,调整油炸条件可调整关键气味化合物相对含量和相对气味活度从而优化其风味。根据GC-MS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结果以及结合ROAV分析结果,选择180℃下油炸4 min作为最适炸制罗非鱼的油炸条件。

高天宇[2](2021)在《担子菌门食用型真菌发酵改良大豆膳食纤维风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膳食纤维作为国内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大用量品种,主要来源于大豆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由于豆腥味的存在,大豆膳食纤维大量作为低附加值的饲料或肥料使用。目前有较多改善豆制品中豆腥味的方法,包括灭酶法、发酵法等,但能够良好改善膳食纤维风味的方法却有限。基于此,本研究以2种常见大豆膳食纤维:豆渣和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S-IDF)及其原料豆粕为研究对象,探索基于食用菌发酵方法改善大豆膳食纤维风味的途径。首先筛选发酵菌种,获得菌种后详细探索影响风味改良的因素,并初步探索了风味改良后膳食纤维在发酵酸乳中的应用,以期为大豆膳食纤维风味改良提供新的菌种选择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通过感官评价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嗅闻仪联用(GC-O)探讨了豆粕和2种大豆膳食纤维在4种食用菌(5.466银耳、5.528茯苓、5.78茯苓与5.55茯苓)发酵前后风味轮廓与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结果显示,豆粕、豆渣和S-IDF中主要的豆腥味挥发性化合物为:己醛、反-2-己烯醛、1-辛烯-3-醇、癸醛、顺-6-壬烯醛等,总相对含量超过60%,造成了3种原料青草味、青涩味与土腥味的不良风味。4种食用菌在3种原料中均有较好的发酵产香、伴香现象出现,各发酵产物的风味轮廓中豆腥味特征均减弱,并产生了花香味、甜香味等良好的风味特征。GC-MS结果显示,发酵后产物中豆腥味挥发性化合物的总相对含量减少,其中5.55茯苓菌发酵豆渣降幅最大,达到99.52%;同时发酵新生成了芳樟醇、苯乙酸甲酯、苯乙醇等具良好风味的挥发性化合物,其中5.55茯苓菌发酵豆渣产物中良好风味挥发性化合物总相对含量最大,为93.76%。这说明食用菌发酵通过削减豆腥味化合物的含量同时生成具有良好风味的挥发性化合物来改良风味。选用的4种食用菌中,5.78茯苓菌发酵后产物的感官接受度最高,风味改良效果最好。其次,以5.78茯苓菌为发酵菌株,考察其部分生物学特性并将其接种到3种原料中,考察不同培养时间下风味改良的效果。通过收集5.78茯苓菌在PDA培养基中3 d、5 d、7d、9 d的发酵液同时测定了其生长曲线、发酵液p H与挥发性化合物,确定了5.78茯苓菌在PDA培养基的最佳培养时间为5 d~10 d,最适生长p H为3.0~5.0,发酵液中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为芳樟醇、苯乙酸甲酯、苯乙醇与2-十一酮。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挥发性化合物质量浓度均升高,且花香味、茶香味与甜香味的风味特征不断加强。GC-MS结果显示,在3种原料的发酵产物中,发酵豆粕5 d产物中豆腥味挥发性化合物总相对含量降幅最大,由70.01%下降至12.89%,良好风味化合物总相对含量在发酵7 d产物中由5.74%提高至63.11%。在发酵豆渣9 d产物中豆腥味挥发性化合物总相对含量降幅最大,由77.33%下降至14.88%,良好风味挥发性化合物总相对含量在发酵9 d产物中由6.16%提高至69.83%。在发酵S-IDF 9 d产物中豆腥味挥发性化合物总相对含量降幅最大,由60.14%下降至21.53%,良好风味挥发性化合物总相对含量在发酵7 d产物中由3.17%提高至46.18%。所有发酵产物均在培养时间为7 d时风味轮廓最佳,感官接受度最高,其中芳樟醇在发酵产物中均具有较高的风味活度值(OAV),是主要的良好风味挥发性化合物,并在发酵豆渣7 d产物中OAV值最高,为34.13。综合感官评定结果与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将豆渣作为发酵基质进行后续研究。通过额外添加葡萄糖与氨基酸含量后发现,额外的葡萄糖添加会在一定程度加快5.78茯苓菌的生长代谢,在添加量为0.5%时有积极作用,但在2.0%以上时会造成发酵体系p H的快速下降,阻碍5.78茯苓菌的正常生长。额外添加苯丙氨酸能够促进5.78茯苓菌合成苯乙醇,在额外添加0.1%时,苯乙醇生成含量最大,为27.56μg/L。额外添加谷氨酸并没有引起发酵豆渣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显着变化。固态发酵不同于液态发酵,水分含量的减少使得大部分菌丝体覆盖在豆渣表面,造成1-辛烯-3-醇含量的显着升高。通过测定发酵后产物中蛋白质、膳食纤维、氨基酸的含量,研究5.78茯苓菌发酵除风味改良效果外对豆渣作为膳食纤维的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蛋白质含量在发酵5 d时最低,为13.51%。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发酵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与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比例趋于均衡。在发酵7 d时,IDF/SDF达到2.88。发酵产物中氨基酸种类全面,但所有氨基酸含量均在呈味阈值之下,对体系的滋味影响较小。通过将风味改良豆渣添加入风味发酵酸乳体系,研究风味改良豆渣作为膳食纤维补充剂的应用效果。感官评定结果显示,在添加量为0.4%时,在搅拌型与凝固型酸乳中均不再具有豆腥味,且口感较添加原始豆渣有所提升,风味改良效果较好。GC-MS结果也印证了感官评定结果,即添加风味改良豆渣的产品中没有检出豆腥味化合物,同时检出了芳樟醇、苯乙醇等风味改良豆渣中的典型挥发性化合物。这说明基于食用菌风味改良的途径能够较好解决豆腥味的问题。

张大海[3](2021)在《基于香气品质提升的蒲城酥梨果酒酿造工艺研究》文中认为蒲城酥梨果大、皮薄、郁香爽口、营养丰富,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目前蒲城酥梨仍以鲜食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将蒲城酥梨加工成果酒可以延长蒲城酥梨产业链,改变产业产品单一局面,对陕西蒲城酥梨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本文立足于基于香气品质提升的蒲城酥梨果酒酿造工艺创新研究。主要针对不同原料预处理方式(热浸渍)、不同初始糖浓度和不同发酵方式、最适宜发酵菌株的选择等不同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的热浸渍处理时间改变了蒲城酥梨酒的香气含量。通过对比不同热浸渍时间下(30 min、60 min)对蒲城酥梨去皮与未去皮处理发酵酒香气的影响,发现热浸渍处理显着增加蒲城酥梨去皮与未去皮处理发酵酒的高级醇、脂肪酸,以及挥发性物质总量。对于酯类物质而言,尽管30 min热浸渍处理蒲城酥梨显着降低了梨酒酯类物质含量,但60 min反而显着增加了梨酒的酯类物质含量;30 min和60 min的热处理均显着降低了具有菠萝等香气特征的乙酸乙酯含量,同时显着增加了具有香蕉特征香气的乙酸异戊酯。此外发现,相较于去皮梨酒,未去皮处理梨酒的挥发性物质含量稍高。(2)200 g/L初始糖含量且带皮浸渍发酵有利于蒲城酥梨酒香气的提升。对比了不同初始糖浓度和不同前处理方式对蒲城酥梨酒香气的影响。进行不同初始糖浓度(80、140和200 g/L)和不同前处理方式(浊汁和带皮浸渍)的蒲城酥梨酒精发酵,对发酵结束后的样品进行GC-MS香气检测及香气特征感官量化分析和品鉴。相较于80和140g/L的初始糖浓度,当初始糖浓度为200 g/L时,香气物质含量较高;此外,在200g/L初始糖含量的条件下,带皮浸渍发酵所获得的梨酒,乙酸异戊酯,丁酸乙酯,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含量丰富,果香突出,增加了梨酒仁果类、核果类和热带水果香气特征。从理化指标、挥发性物质含量、感官评价等方面综合考虑,20℃下初始糖浓度200g/L带皮浸渍处理适合作为蒲城酥梨酒的加工工艺条件。(3)筛选获得了适合于蒲城酥梨酿造的本土酿酒酵母。对实验室保藏的NX1、NX4、NX5、NX13、NX15、NX16、NX18、NX21、NX23、NX24、NX29、NX30等12个酿酒酵母菌株(CECA为对照),在200 g/L初始糖浓度蒲城酥梨汁中进行带皮浸渍发酵,所有菌株都能正常发酵。对发酵酒样进行理化指标检测、GC-MS香气成分检测和感官品评。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评分排名前五的是NX30、NX5、NX1、NX16、NX13,分别为78.92、78.85、78.38、78.23、76.46分。其中,NX30、NX16、NX13发酵梨酒中的己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丁酸乙酯、乙酸苯乙酯、异戊酸乙酯、乙酸乙酯等香气物质含量较高。综合不同酿酒酵母菌株的理化指标、香气分析及感官品评等,研究认为酿酒酵母菌株NX30、NX5、NX1、NX16、NX13可作为蒲城酥梨汁酒的发酵菌株。

曹佩佩[4](2021)在《鲜食葡萄及其蒸馏酒的品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鲜食葡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但面临一系列产业问题,如产能过剩导致鲜食葡萄集中上市带来的产品滞销现象。事实上,鲜食葡萄不仅仅具有直接经济价值,也可以作为一种酿酒原料投入工业生产。然而现有的葡萄酒多用酿酒葡萄作为原料,很少采用鲜食葡萄。同时,就国内而言,白兰地也面临着原料品种少,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陕西地区的夏黑、户太八号、黄玫瑰、巨玫瑰和摩尔多瓦五个鲜食品种为研究对象,以酿酒品种爱格丽为对照,对鲜食葡萄果实品质、酿酒特性、蒸馏酒品质进行分析,探究鲜食葡萄酿造蒸馏酒工艺的可行性,发掘适合酿造蒸馏酒的鲜食葡萄品种,为改善葡萄产业的生产结构、提高鲜食葡萄的经济价值、丰富白兰地酿酒品种多样性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葡萄成熟度监控过程中,随着还原糖含量的积累,总酸含量在逐渐下降。葡萄采收时将总酸含量控制在7~10 g/L,还原糖含量能达到100 g/L以上,符合酿造酒和蒸馏酒的原料标准。巨玫瑰葡萄皮中总酚和单宁含量最高,摩尔多瓦葡萄皮中花色苷含量最高,黄玫瑰葡萄皮中类黄酮和黄烷-3-醇含量最高,爱格丽葡萄皮中总酚、单宁、类黄酮和黄烷-3-醇含量均最低。(2)酿造酒的p H值在3~4之间,偏酸性;残糖含量小于2 g/L;酒度小于10%vol;挥发酸含量小于1 g/L;干浸出物含量在20 g/L左右,均符合国家标准GB75038-2006的要求。夏黑、巨玫瑰和摩尔多瓦酿造酒中的单宁和类黄酮含量低于爱格丽,而且鲜食酿造酒中总酚和黄烷-3-醇含量均低于爱格丽。爱格丽酿造酒中香气物质丰度最高,鲜食葡萄酿造酒中摩尔多瓦和夏黑香气物质丰度较高,户太八号酒中香气物质丰度最低。户太八号和巨玫瑰酿造酒中酯类物质含量最高,均在60%以上,而夏黑、黄玫瑰、摩尔多瓦和爱格丽酿造酒中酯类物质含量低于醇类物质含量;摩尔多瓦和爱格丽酿造酒酸类物质含量偏高,夏黑酿造酒中醛酮类物质含量最高,巨玫瑰酿造酒中萜烯类物质含量最高,因此鲜食酿造酒中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与爱格丽酿造酒有明显差异。(3)根据葡萄酒中主要呈香物质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知,户太八号与巨玫瑰酿造酒香气物质含量相似,夏黑、摩尔多瓦、黄玫瑰与爱格丽酿造酒香气物质含量相似,其中摩尔多瓦、户太八号和爱格丽酿造酒中呈香物质较丰富,巨玫瑰酿造酒中呈香物质种类比较多,黄玫瑰酿造酒中呈香物质量最少。另外,夏黑、户太八号和巨玫瑰酿造酒的感官品评得分比爱格丽高,而摩尔多瓦和黄玫瑰酿造酒的感官品评得分低于爱格丽。由此,夏黑、户太八号和巨玫瑰酿造的葡萄酒香气浓郁、口感协调、品质较好。(4)相比于酿造酒,蒸馏酒中的p H升高,可滴定酸、挥发酸和干浸出物含量降低,香气物质种类增多,相同香气物质含量成倍增加。其中,爱格丽蒸馏酒中香气物质丰度最高,鲜食葡萄蒸馏酒中香气物质丰度最高的是巨玫瑰,夏黑、黄玫瑰和摩尔多瓦蒸馏酒中香气物质种类相近。巨玫瑰蒸馏酒中醇类物质含量与酯类含量相近,其他蒸馏酒中醇类物质含量均明显高于酯类物质含量,其中摩尔多瓦蒸馏酒中醇类物质总量占比最高达61.20%;户太八号、黄玫瑰、巨玫瑰和爱格丽蒸馏酒中酸类物质含量较多且相近;鲜食葡萄蒸馏酒中醛酮类物质含量均比爱格丽低,且萜烯类物质含量高于醛酮类物质,其中巨玫瑰蒸馏酒中萜烯类物质含量最高,因此不同蒸馏酒中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有明显差异。(5)根据蒸馏酒中主要呈香物质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知,摩尔多瓦与爱格丽蒸馏酒中主要呈香物质相似,巨玫瑰、黄玫瑰、夏黑和户太八号蒸馏酒中主要呈香物质相似,其中户太八号蒸馏酒中香气物质最丰富。另外,夏黑、巨玫瑰和黄玫瑰蒸馏酒的感官品评得分高于爱格丽,摩尔多瓦蒸馏酒的感官品评得分与爱格丽蒸馏酒相近,而户太八号蒸馏酒的感官品评得分比爱格丽葡萄酒稍低。因此,夏黑、巨玫瑰、黄玫瑰和摩尔多瓦更适合酿造蒸馏酒。

李奇[5](2020)在《废水中DMF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及高纯产品的制备》文中认为

张平[6](2020)在《丁辛醇缩合废水处理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津渤化永利化工有限公司丁辛醇分厂二期生产组缩合工段的缩合废水管路中流出的丁辛醇缩合废水具有化学成分复杂、CODCr含量高、碱性强、毒性大、气味重、难生化等诸多特点,属于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目前国内对丁辛醇缩合废水处理的绝大多数研究普遍局限于酸化法、萃取法以及氧化法等;欧美国家一般采用焚烧法处理丁辛醇缩合废水,该方法虽然处理效率很高,但成本高昂,同时废水经焚烧后会产生大量烟尘、残渣,进而对大气和土壤造成非常严重的二次污染。本文创新探索出一条新型丁辛醇缩合废水处理工艺,即“酸化-隔油”预处理—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处理—DTRO膜组深度处理。1)利用Raman光谱和GC-MS对丁辛醇缩合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其含有的有机物种类;在pH≤3时,对丁辛醇缩合废水进行“酸化-隔油”预处理;对“酸化-隔油”后的废水分别进行NaClO氧化、Fenton高级氧化和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同时对这三种氧化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和优化。废水经NaClO氧化后其CODCr去除率仅为22%,氧化效率很低;废水经Fenton高级氧化后其CODCr去除率虽然可以高达90%以上,但是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Fe(OH)3危废;废水经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后其CODCr去除率虽然也很低,仅为22%,但根据水质分析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于O3分子将有机物大分子“打碎”成有机物小分子所致;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处理丁辛醇缩合废水的吨水处理成本仅为25.7元。2)以金属氢氧化物为前驱体,Al2O3小球为载体,制备了一种新型的Mn-Ce-Pr/Al2O3三元体系催化剂,同时通过TGA、SEM、XRD、BET及表面电荷滴定法等一系列表征分析方法,对该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分析,同时探索其催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两步浸渍法”为制备方法,在550℃的焙烧温度下制备的金属负载量为nMn:nCe:nPr=9:1:0.75的Mn-Ce-Pr/Al2O3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其参与的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可使1%苯酚溶液的CODCr去除效率达到约93.2%;在Mn-Ce-Pr/Al2O3催化剂参与的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降解苯酚的过程中,·OH对苯酚的氧化作用与催化剂对苯酚的吸附作用在臭氧催化氧化降解苯酚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Mn-Ce-Pr/Al2O3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要略高于一般的商业催化剂的催化效率。3)DTRO膜分离技术深度处理氧化后的废水。当DTRO膜组的操作压力为7 MPa,进水pH≈7~8,进水流量≥0.74m3.h-1时,DTRO膜组可使废水CODcr的去除率高达约99.13%,DTRO膜组的最小利用率可以达到约85%。4)丁辛醇缩合废水新型处理工艺在30 d中试稳定运行中,丁辛醇缩合废水的最终CODcr含量约为260 mg.L-1,CODCr去除率可稳定保持在约99.67%。

孙孟莹[7](2020)在《一种新型低残渣油基压裂液的制备与性能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非再生能源的持续损耗,常规油气田储备资源不断地被开采出来,这导致易开采、能开采的资源不断地被消耗和使用,为保证供应需求量,世界各国逐渐将原油开采的目光转移到非常规油气藏,如砂岩致密储层、页岩地层等。水力压裂作为重要的储层改造和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工艺,常用体系为胍胶水基压裂体系、油基压裂体系、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清洁体系等等。通过对各类体系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存在着各自的不足与限制。本文通过分析上述压裂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合成了新的稠化主剂,改变合成工艺方法,以达到提高实验转化率,降低反应时间的目的,通过对压裂体系主剂的性能进行优化,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低残渣油基压裂体系。本文研究运用两种不同的合成加热方法,制备主剂PE-Fe,并进一步制得油基压裂体系。第一种方法是采用常规加热法,第二种则采用微波辐射加热法,其目的在于缩短主剂合成的反应时间,增大粘度比。主要采用磷酸二乙酯中间体DP-4与硫酸铁和醇反应,得到目标产物PE-Fe,在此过程中,需要对醇种类和性能进行考察和筛选,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主剂合成的最佳实验反应条件,并最终选用十三醇作为反应物质。将所制得PE-Fe应用于油基压裂体系中,配方为:500ml柴油+2%新型PE-Fe+3.5%Fe2(SO4)3+1%双羟乙基胺+1%Na OH+1%Na Ac,并将新型体系与同为磷酸酯类的二烷基磷酸酯油基体系、传统油基体系、传统水基体系三种压裂液进行对比,通过对耐温性、耐剪切性、滤失性、破胶性、渗透返排恢复率进行考察,评价新型体系的性能。实验最终结果显示:新型压裂体系的粘度达120.8m Pa·s,可耐135℃高温,剪切性较好,破胶后(破胶液粘度小于5m Pa·s)残渣量远远小于其他三种体系,渗透返排性好,地层污染小。综合评价为,新型油基体系的各项性能表现符合油田施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杨芬[8](2020)在《微乳液的制备及其在微细矿物分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原煤质量有逐渐恶化的趋势,而且煤泥产量逐渐增多。煤泥是煤炭生产以及洗、选过程中伴生的副产物,是一种应用范围有限的低品位燃料。煤泥的大量堆积不仅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损失,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浮选是实现煤泥高效、低污染利用的重要方法。但由于煤泥的粒度较细,其比表面积较大,导致捕收剂的耗量高、浮选效果差,严重限制了煤泥的开发利用。因此,针对高灰细粒煤泥浮选,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捕收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及行业意义。本文以主导粒级48-72μm、灰分高达57%的烟煤煤泥作为研究对象,基于Shah滴定法、拟三元相图等研究方法制备出稳定性较好的微乳液,并采用动态光散射仪(DLS)、冷冻透射电镜(Cryo-T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以及接触角等检测手段,对比煤油与微乳液在煤泥浮选中的作用。通过DLS和Cryo-TEM研究微乳液的粒径分布、液滴形态以及分散程度;并使用旋转流变仪和表面张力仪分析微乳液的流动性及其在水中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该微乳液的平均粒径为92.50 nm,其液滴形态接近球形,且呈分散状态。该微乳液的流动性好,在水中的分散效果好,而且具有起泡作用。将该微乳液作捕收剂应用于煤泥浮选中,采用精煤灰分、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比煤油和微乳液的浮选结果。试验表明微乳液可以节省药剂用量,但其选择性易受药剂用量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根据煤泥浮选效果筛选药剂配方的方法,对复配表面活性剂HLB值、复配表面活性剂和煤油的比值、助表面活性剂含量这三个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并验证药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浮选性能最佳的微乳捕收剂配方质量比为煤油:(Span80+Tween80):MIBC:水=64.50:12.90:19.35:3.25,而且该微乳捕收剂放置14天后的浮选效率未降低。此外,通过煤泥浮选试验考察了起泡剂和捕收剂用量对优化后的微乳液和煤油的影响,并在各自最佳药剂制度下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表明,浮选1吨干煤泥时微乳捕收剂的药剂成本为煤油所需药剂成本的60.19%,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结合红外光谱以及接触角对煤油和微乳捕收剂在金达煤泥表面的吸附行为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煤油和微乳捕收剂的吸附类型均为物理吸附。接触角实验表明,相比煤油,微乳液捕收剂更能显着提高煤样表面的疏水性。

陈程[9](2020)在《荸荠酒生产工艺及其品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荸荠为原料酿造荸荠酒,不仅为荸荠资源的利用开创了新的方向,而且丰富了果酒的种类。本文主要研究了荸荠酒发酵、澄清、陈酿和调配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酿造工艺参数,分析了荸荠酒的品质和香气成分。1.果胶酶可以有效提高荸荠浆的出汁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优化确定最佳酶解条件是:果胶酶添加量0.02 mg/g、酶解时间1.5 h、酶解温度35℃。此条件下,荸荠浆的出汁率达到70.20%。2.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分析,得到荸荠浆最佳液化条件为:淀粉酶添加量18 U/g、液化温度95℃、p H值6.00、液化时间50 min;最佳糖化条件是:糖化酶添加量200 U/g、糖化温度65℃、糖化时间2.5 h。经过液化、糖化过程,荸荠浆的还原糖含量达到3.60 mg/m L。3.利用六种酿酒酵母(DV10、71B、AWRI350、F33、F5、AWRI796)分别进行荸荠酒的酿制,发现酿酒酵母AWRI350发酵的荸荠酒酒精度、感官评分最高。分别以带皮荸荠、荸荠清汁、去皮荸荠为原料发酵荸荠酒,发现带皮荸荠发酵的果酒酒精度、抗氧化性、感官评分最高。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料水比1:2.5、SO2添加量0.04 mg/g、发酵温度28℃、发酵糖度22.2°Brix、发酵p H值4.56、酵母接种量0.05%。此条件下,经过7 d的发酵,荸荠酒酒精度为13.8%(v/v),感官评分为85.0分。4.分别采用离心、自然沉降、冷冻、澄清剂对荸荠酒进行澄清处理。结果表明:明胶澄清效果最好。最佳澄清条件为:明胶添加量0.4 g/L、澄清时间60 h、澄清温度30℃。此条件下,荸荠酒的透光率达到93.8%。澄清后对荸荠酒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前后,荸荠酒的透光率和色度值基本不变,稳定性良好;荸荠酒对光照不稳定。5.分别研究自然陈酿、超声陈酿、冷冻陈酿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陈酿效果最好。最佳超声条件为:超声功率50 W、超声时间15 min、超声温度50℃。超声陈酿45 d后,荸荠酒的总酸和总酯含量分别为3.04 g/L、2.33 g/L。陈酿后对酒样的调配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调配配方:白砂糖添加量15 g/L、柠檬酸添加量0.5 g/L、荸荠汁添加量为1.5%。此条件下,荸荠酒的感官评分为95.0分。6.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荸荠酒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如下:以荸荠清汁、带皮荸荠、去皮荸荠为原料进行发酵的荸荠酒分别测得58、60、52种香气成分;离心澄清、明胶澄清、壳聚糖澄清的荸荠酒分别测得53、69、57种香气成分;自然陈酿、超声陈酿、冷冻陈酿的荸荠酒分别测得68、74、62种香气成分。其中,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辛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苯乙酯、苯乙醇、壬醛、癸醛是荸荠酒中主要的香气成分。

白璐[10](2020)在《金华火腿风味品级研究》文中指出干腌火腿是我国的传统肉制品之一,通过对原料腿的盐腌、洗腿、脱水、成熟等一系列加工工序后最终得到干腌火腿成品。目前国内研究学者对挥发性化合物贡献及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较多,因为风味是评价干腌火腿的一个重要品质指标,研究证实,在数以百计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中,仅有一部分挥发性香气化合物被确定为腌肉制品的关键香气成分。中式火腿的加工主要靠人工完成且没有固定的生产标准,阻碍了行业本身的发展,因此本课题提出检测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建立干腌火腿风味指纹图谱的解决方法。本课题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逻辑回归分析对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进行了差异分析,以确定干腌火腿食用情况与社会人口学特征之间的显着差异;通过调查问卷选出消费者最喜爱的金华火腿为实验对象;运用不同萃取方法结合高通量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测定不同陈化时间金华火腿样品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和电子鼻技术对不同陈化时间金华火腿进行快速鉴别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消费者的性别和年龄两个因素对消费者食用干腌火腿具有显着影响。由于一部分消费者无法接受干腌火腿的发酵气味,消费者对干腌火腿产品的喜好度普遍集中在5分即中立的态度,且98%的消费者选择在大型超市购买干腌火腿产品。影响消费者购买干腌火腿产品的因素包括滋味、香味、质地、色泽、营养、价格和品牌因素,在滋味和香气偏好度调查中,滋味偏好为鲜味和咸味,77%的消费者偏好烤肉气味、腌制气味和烤坚果气味,这一结果为干腌火腿感官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干腌火腿产品品牌对消费者消费干腌火腿意愿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最受消费者熟知的火腿品牌为金华火腿,消费者最为注重的仍然是食品安全健康和价格问题。(2)从萃取的化合物种类角度分析,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对金华火腿样品挥发性化合物的提取具有较好效果,所萃取到的化合物最多,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化合物最少。其中己酸甲酯、辛酸甲酯和癸酸甲酯仅在固相微萃取法中检测到;2,3-丁二醇仅在闭路循环动态针捕集法中检测到;2-庚酮、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和2,5-二丁基呋喃仅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中检测到。本研究通过对比三种萃取方式,选取最优的前处理方法,为金华火腿挥发性香气化合物萃取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3)建立了不同陈化时间金华火腿样品的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快速分析方法。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提供了37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特性和强度信息,金华火腿样品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醇(辛醇、2-甲基丁醇)、酮(2-丁酮、2-己酮、2-庚酮、丙酮、γ-丁内酯)、醛(丁醛、3-甲基丁醛)、酯(乙酸丙酯)和羧酸(3-甲基丁酸)。该方法可用于金华火腿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全面检测,主成分分析能够提供与陈化时间相关的信息。

二、中国丁醇和辛醇的现状和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丁醇和辛醇的现状和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油脂及炸制条件对油炸罗非鱼风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油炸食品及其风味的研究现状
        1.1.1 油炸食品
        1.1.2 油炸食品风味的研究现状
    1.2 食用油的特性及其风味研究现状
        1.2.1 花生油
        1.2.2 大豆油
        1.2.3 玉米油
        1.2.4 茶籽油
        1.2.5 棕榈油
    1.3 罗非鱼及其产品的风味研究现状
        1.3.1 罗非鱼概述
        1.3.2 罗非鱼及其产品的风味研究
    1.4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提取与分析
        1.4.1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提取
        1.4.2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1.5 本论文立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食用油组成及风味特征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制备
        2.3.2 脂肪酸测定
        2.3.3 酸价测定
        2.3.4 色值测定
        2.3.5 电子鼻测定
        2.3.6 HS-GC-IMS测定
        2.3.7 SPME-GC-MS测定
        2.3.8 特征香气成分的评价
        2.3.9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食用油脂肪酸差异
        2.4.2 不同食用油酸价差异
        2.4.3 不同食用油色值差异
        2.4.4 不同食用油挥发性成分差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加工中食用油组成及风味变化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制备
        3.3.2 脂肪酸测定
        3.3.3 酸价测定
        3.3.4 色值测定
        3.3.5 HS-GC-IMS测定
        3.3.6 SPME-GC-MS测定
        3.3.7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加热温度和时间对不同食用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4.2 加热温度和时间对不同食用油酸价的影响
        3.4.3 加热温度和时间对不同食用油色值的影响
        3.4.4 加热温度和时间对不同食用油风味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非鱼在不同食用油中炸制的风味差异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制备
        4.3.2 HS-GC-IMS测定
        4.3.3 SPME-GC-MS测定
        4.3.4 特征香气成分的评价
        4.3.5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罗非鱼在不同食用油炸制后的风味轮廓差异分析
        4.4.2 罗非鱼在不同食用油炸制后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4.4.3 罗非鱼在不同食用油炸制后的特征风味物质鉴别
        4.4.4 五种食用油反复利用对炸制罗非鱼风味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炸制条件对油炸罗非鱼风味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罗非鱼炸制工艺单因素试验
        5.3.2 水分测定
        5.3.3 游离氨基酸测定
        5.3.4 核苷酸测定
        5.3.5 滋味强度值
        5.3.6 鲜味评价
        5.3.7 HS-GC-IMS测定
        5.3.8 SPME-GC-MS测定
        5.3.9 特征香气成分的评价
        5.3.10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罗非鱼炸制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5.4.2 罗非鱼炸制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5.4.3 罗非鱼炸制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滋味活度值
        5.4.4 罗非鱼炸制过程中呈味核苷酸的变化
        5.4.5 SPME-GC-MS分析罗非鱼炸制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担子菌门食用型真菌发酵改良大豆膳食纤维风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豆膳食纤维中不良风味概述
        1.1.1 大豆膳食纤维简介
        1.1.2 典型豆腥味物质
        1.1.3 豆腥味挥发性化合物的生成来源
    1.2 常见的豆腥味风味改良方法
        1.2.1 风味掩蔽法
        1.2.2 抑制LOX酶活性法
        1.2.3 微生物发酵法
    1.3 担子菌门食用菌发酵应用前景
        1.3.1 担子菌门食用菌发酵概述
        1.3.2 担子菌门食用菌发酵生成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产香或发酵伴香的菌种筛选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菌种与原材料
        2.2.2 试剂
        2.2.3 菌种种子培养基(1 L)配方
        2.2.4 主要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豆粕和2种大豆膳食纤维的基本成分
        2.3.2 食用菌液态发酵工艺流程
        2.3.3 4种食用菌液体发酵大豆膳食纤维工艺流程
        2.3.4 发酵产物挥发性化合物的测定
        2.3.5 感官评价
        2.3.6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豆粕和2种大豆膳食纤维的基本成分
        2.4.2 4种食用菌PDA培养基中发酵液的风味轮廓
        2.4.3 4种食用菌发酵豆粕和2种大豆膳食纤维风味轮廓与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5.78茯苓菌的生物特性及风味改良效果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菌种与原材料
        3.2.2 菌种种子培养基(1L)配方
        3.2.3 试剂
        3.2.4 主要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5.78茯苓菌液态发酵工艺流程
        3.3.2 5.78茯苓菌菌丝体干重的测定
        3.3.3 5.78茯苓菌发酵液pH的测定
        3.3.4 5.78茯苓菌液态发酵大豆膳食纤维工艺流程
        3.3.5 发酵液与发酵产物挥发性化合物的测定
        3.3.6 风味活性值的计算
        3.3.7 感官评价
        3.3.8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5.78茯苓菌菌丝体干重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3.4.2 5.78茯苓菌发酵液p H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3.4.3 5.78茯苓菌发酵液风味轮廓与挥发性化合物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3.4.4 5.78茯苓菌发酵豆粕风味轮廓与挥发性化合物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3.4.5 5.78茯苓菌发酵豆渣风味轮廓与挥发性化合物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3.4.6 5.78茯苓菌发酵S-IDF风味轮廓与挥发性化合物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3.4.7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5.78茯苓菌发酵豆渣相关影响因素初探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菌种与原材料
        4.2.2 菌种种子培养基(1L)配方
        4.2.3 试剂
        4.2.4 主要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不同葡萄糖含量水平发酵豆渣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测定
        4.3.2 不同氨基酸含量水平发酵豆渣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测定
        4.3.3 固态发酵豆渣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测定
        4.3.4 发酵前后豆渣蛋白质与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4.3.5 发酵前后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的测定
        4.3.6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葡萄糖含量水平发酵豆渣中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
        4.4.2 不同氨基酸含量水平发酵豆渣中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
        4.4.3 固态发酵豆渣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
        4.4.4 发酵前后豆渣蛋白质含量与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化
        4.4.5 发酵前后豆渣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味改良豆渣在发酵酸乳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菌种与原材料
        5.2.2 主要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风味改良豆渣的制备
        5.3.2 发酵酸乳的制作工艺
        5.3.3 感官评价
        5.3.4 挥发性化合物的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感官评价
        5.4.2 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实验相关挥发性化合物表格
附录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基于香气品质提升的蒲城酥梨果酒酿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蒲城酥梨概述
        1.1.1 蒲城酥梨的植物特征及形态
        1.1.2 蒲城酥梨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1.1.3 蒲城酥梨的开发现状
    1.2 梨酒概述
        1.2.1 梨酒香气
        1.2.2 梨酒酿造工艺
        1.2.3 梨酒酿造工艺对梨酒香气的影响
    1.3 浸渍工艺研究进展
        1.3.1 浸渍工艺概述
        1.3.2 浸渍工艺对果酒香气风味的影响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热浸渍处理对蒲城酥梨酒香气的影响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菌株材料
        2.1.2 试剂材料
        2.1.3 培养基与主要试剂
        2.1.4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工艺流程
        2.2.2 试验设计
        2.2.3 分析检测方法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发酵曲线
        2.4.2 基本理化指标
        2.4.3 香气成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蒲城酥梨发酵酒香气的影响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菌株材料
        3.1.2 试剂材料
        3.1.3 培养基与主要试剂
        3.1.4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工艺流程
        3.2.2 操作要点
        3.2.3 试验设计
        3.2.4 分析检测方法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发酵曲线
        3.4.2 基本理化指标
        3.4.3 香气成分分析
        3.4.4 香气特征感官量化分析
        3.4.5 蒲城酥梨发酵酒QDA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酵母菌株对蒲城酥梨发酵酒香气的影响
    4.1 材料与仪器
        4.1.1 菌种材料
        4.1.2 试剂材料
        4.1.3 培养基与主要试剂
        4.1.4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工艺流程
        4.2.2 操作要点
        4.2.3 试验设计
        4.2.4 分析检测方法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发酵曲线
        4.4.2 基本理化指标
        4.4.3 香气成分分析
        4.4.4 香气特征感官量化分析
        4.4.5 蒲城酥梨发酵酒QDA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鲜食葡萄及其蒸馏酒的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蒸馏酒的基本概述
    1.2 葡萄蒸馏酒的研究进展
        1.2.1 白兰地的发展现状
        1.2.2 白兰地的生产原料
    1.3 鲜食葡萄的研究进展
        1.3.1 鲜食葡萄的发展现状
        1.3.1.1 世界鲜食葡萄的发展现状
        1.3.1.2 我国鲜食葡萄的发展现状
        1.3.1.3 陕西省鲜食葡萄的发展现状
        1.3.2 鲜食葡萄的产业问题
        1.3.3 鲜食葡萄的发展趋势
    1.4 蒸馏酒的生产工艺
        1.4.1 原料处理
        1.4.2 酿造工艺
        1.4.3 蒸馏工艺
    1.5 蒸馏酒的品质分析
        1.5.1 挥发酸
        1.5.2 酚类物质
        1.5.3 香气物质
        1.5.4 感官评价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1.1 葡萄原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葡萄成熟度监控
        2.2.2 葡萄酒的酿造
        2.2.3 葡萄酒的蒸馏
        2.2.4 理化指标的测定
        2.2.5 酚类物质的测定
        2.2.6 香气物质的测定
        2.2.7 感官评价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葡萄品质分析
        3.1.1 成熟度监控结果
        3.1.2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3.1.3 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3.2 不同品种葡萄酒品质分析
        3.2.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3.2.2 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3.2.3 香气成分分析
        3.2.4 感官评价分析
    3.3 不同品种蒸馏酒品质分析
        3.3.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3.3.2 香气成分分析
        3.3.3 感官评价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品种葡萄品质分析
    4.2 不同品种葡萄酒品质分析
    4.3 不同品种葡萄蒸馏酒品质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感官评价表实验数据表
附录2:实验数据表
附录3:不同葡萄品种照片
致谢
个人简历

(6)丁辛醇缩合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丁辛醇缩合废水来源及特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空气催化氧化法
        1.3.2 酸化法
        1.3.3 萃取-吸附法
        1.3.4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SBA)
        1.3.5 焚烧法
        1.3.6 湿式空气氧化法
        1.3.7 光催化氧化法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丁辛醇缩合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研究及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2 水质分析及实验方法
    2.3 丁辛醇缩合废水水质分析
    2.4 丁辛醇缩合废水“酸化-隔油”预处理工艺研究
        2.4.1 酸化-隔油
        2.4.2 酸化后的水相及有机相分析
    2.5 丁辛醇缩合废水氧化工艺研究
        2.5.1 NaClO氧化
        2.5.2 Fenton高级氧化
        2.5.3 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
    2.6 丁辛醇缩合废水氧化处理工艺的优化
    2.7 本章小结
3 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的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实验及表征方法
    3.3 催化剂的表征
        3.3.1 催化剂表面形态
        3.3.2 浸渍顺序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3.3.3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3.3.4 金属添加量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3.4 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的机理探讨
        3.4.1 臭氧单独氧化与催化臭氧化的催化效率对比
        3.4.2 自由基猝灭剂(叔丁醇)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3.4.3 Mn-Ce-Pr/Al2O_3催化剂的吸附效果及pH_(pzc)的测定
        3.4.4 Mn-Ce-Pr/Al2O_3催化剂的催化机理探讨
    3.5 Mn-Ce-Pr/Al2O_3催化剂的应用
    3.6 本章小结
4 丁辛醇缩合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工艺流程中试运行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试剂和设备
        4.2.2 实验方法
    4.3 DTRO膜组深度处理的工艺研究
        4.3.1 DTRO膜组工艺简介
        4.3.2 DTRO膜组的处理效率
    4.4 丁辛醇缩合废水处理的新型工艺路线
        4.4.1 酸化隔油
        4.4.2 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
        4.4.3 DTRO膜组深度处理
    4.5 丁辛醇缩合废水处理中试试验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全文总结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
6 展望
7 参考文献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 致谢

(7)一种新型低残渣油基压裂液的制备与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压裂液及其性能要求
        1.1.1 压裂液
        1.1.2 性能介绍
    1.2 压裂液的研究现状
        1.2.1 水基压裂液
        1.2.2 油基压裂液
        1.2.3 泡沫压裂液
        1.2.4 清洁压裂液
        1.2.5 乳化压裂液
        1.2.6 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2 常规加热法研制PE-Fe胶凝剂
        2.2.1 DP-4中间体的制备
        2.2.2 PE-Fe的合成
    2.3 微波加热法制备PE-Fe胶凝剂
        2.3.1 DP-4中间体的制备
        2.3.2 PE-Fe的合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常规加热法制备PE-Fe胶凝剂
        3.1.1 DP-4中间体的制备
        3.1.2 PE-Fe的合成
        3.1.3 不同醇合成PE-Fe的实验结果
    3.2 微波加热法制备PE-Fe胶凝剂
        3.2.1 DP-4中间体的制备
        3.2.2 PE-Fe的合成
        3.2.3 不同醇合成PE-Fe的实验结果
    3.3 小节
4 整体配方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4.1 压裂体系粘性测试
    4.2 压裂体系耐温性测试
    4.3 压裂体系耐剪切性测试
    4.4 压裂体系破胶性测试
    4.5 压裂体系滤失性测试
    4.6 压裂体系渗透反排恢复率
    4.7 性能测试评价与总结
5 结论与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硕士学位论文缴送登记表

(8)微乳液的制备及其在微细矿物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煤泥浮选研究现状
    1.3 煤泥捕收剂的研究现状
        1.3.1 传统捕收剂
        1.3.2 复配型捕收剂
        1.3.3 乳化捕收剂
        1.3.4 煤泥捕收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微乳液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1.4.1 微乳液简介
        1.4.2 药剂微乳化对煤泥浮选的影响分析
        1.4.3 微乳捕收剂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样品及仪器
    2.1 试验煤样
        2.1.1 煤样的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
        2.1.2 煤样的粒度分析
        2.1.3 煤样的X射线衍射分析
        2.1.4 煤样的接触角分析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1 实验所用药品
        2.2.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2.3 实验研究方法和效果评价
        2.3.1 煤泥浮选实验
        2.3.2 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XRD)
        2.3.3 接触角测试
        2.3.4 动态光散射法分析(DLS)
        2.3.5 冷冻透射电镜分析(Cryo-TEM)
        2.3.6 流变性测试
        2.3.7 表面张力测试
        2.3.8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2.3.9 煤泥浮选评价指标
第3章 微乳液的制备和性能检测
    3.1 引言
    3.2 微乳液的制备
        3.2.1 表面活性剂HLB值的选择
        3.2.2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3.2.3 Km值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3.3 微乳液的性能检测
        3.3.1 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
        3.3.2 液滴形态及分散程度
        3.3.3 剪切速率对粘度的影响
        3.3.4 微乳液浓度对水的表面张力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泥浮选中微乳液与煤油的效果对比
    4.1 引言
    4.2 浮选试验效果对比
        4.2.1 煤油作捕收剂
        4.2.2 微乳液作捕收剂
    4.3 微乳捕收剂配比的优化试验
        4.3.1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优化试验
        4.3.2 表面活性剂和煤油(S:K)配比优化试验
        4.3.3 助表面活性剂含量的优化试验
        4.3.4 起泡剂用量
    4.4 优化后的微乳捕收剂与煤油的效果对比
    4.5 放置时间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4.6 经济效益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乳液在煤泥表面吸附行为研究
    5.1 引言
    5.2 煤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5.3 药剂处理前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5.4 接触角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荸荠酒生产工艺及其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荸荠的概述
    1.2 荸荠的价值
        1.2.1 营养价值
        1.2.2 药用价值
    1.3 荸荠的研究进展
        1.3.1 荸荠中淀粉的研究
        1.3.2 抗氧化性研究
        1.3.3 荸荠深加工产品的研究
    1.4 果酒的概述
    1.5 果酒的研究进展
        1.5.1 发酵酵母的研究
        1.5.2 主发酵的控制
        1.5.3 澄清和陈酿技术的研究
        1.5.4 果酒香气的研究
    1.6 荸荠酒的研究现状
    1.7 研究内容及意义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2章 荸荠酶解工艺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试剂、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出汁率的计算
        2.2.2 荸荠浆酶解工艺单因素试验
        2.2.3 荸荠浆酶解工艺正交试验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果胶酶添加量对荸荠浆出汁率的影响
        2.3.2 果胶酶酶解时间对荸荠浆出汁率的影响
        2.3.3 果胶酶酶解温度对荸荠浆出汁率的影响
        2.3.4 酶解正交优化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荸荠浆液化、糖化工艺
    3.1 材料与设备
        3.1.1 材料
        3.1.2 仪器
    3.2 指标测定方法
        3.2.1 淀粉含量的测定
        3.2.2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3.2.3 还原糖含量
        3.2.4 总酸的测定
        3.2.5 pH值的测定
    3.3 试验内容
        3.3.1 荸荠基本成分的测定
        3.3.2 液化单因素试验
        3.3.3 液化正交试验
        3.3.4 荸荠浆糖化单因素试验
        3.3.5 糖化正交试验
        3.3.6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荸荠浆中基本成分含量的分析
        3.4.2 荸荠浆液化单因素试验
        3.4.3 液化正交试验结果
        3.4.4 荸荠浆糖化单因素试验
        3.4.5 糖化正交试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荸荠酒发酵工艺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
        4.1.2 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4.2.2 总酸含量的测定
        4.2.3 酒精度的测定
        4.2.4 总糖含量的测定
        4.2.5 透光率的测定
        4.2.6 总酚的测定
        4.2.7 黄酮的测定
        4.2.8 抗氧化性的测定
        4.2.9 感官评分
        4.2.10 甲醇的测定
    4.3 试验内容与方法
        4.3.1 菌种的活化
        4.3.2 不同发酵酵母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3.3 原料处理方式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3.4 SO_2添加量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3.5 料水比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3.6 发酵温度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3.7 起始糖度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3.8 起始pH值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3.9 酵母添加量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3.10 响应面优化发酵工艺
        4.3.11 响应面验证
        4.3.12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酿酒酵母对发酵产酒的影响
        4.4.2 原料处理方式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4.3 SO_2添加量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4.4 不同的料水比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4.5 不同的发酵温度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4.6 不同的起始糖度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4.7 不同的起始pH值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4.8 不同的酵母添加量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4.4.9 响应面试验结果
        4.4.10 响应面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荸荠酒澄清工艺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1.1 材料
        5.1.2 仪器
    5.2 测定指标与方法
        5.2.1 色度的测定
        5.2.2 透光率的测定
        5.2.3 总酚的测定
    5.3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5.3.1 皂土澄清剂
        5.3.2 明胶澄清剂
        5.3.3 壳聚糖澄清剂
        5.3.4 PVPP澄清剂
    5.4 实验内容与方法
        5.4.1 离心澄清
        5.4.2 自然澄清
        5.4.3 冷冻澄清
        5.4.4 皂土澄清实验
        5.4.5 明胶澄清实验
        5.4.6 壳聚糖澄清实验
        5.4.7 PVPP澄清实验
        5.4.8 明胶-壳聚糖复合澄清
        5.4.9 明胶-皂土复合澄清
        5.4.10 皂土-壳聚糖复合澄清
        5.4.11 明胶澄清单因素试验
        5.4.12 明胶澄清正交试验
        5.4.13 稳定性实验
        5.4.14 数据处理
    5.5 结果与讨论
        5.5.1 离心澄清结果
        5.5.2 自然澄清结果
        5.5.3 冷冻澄清结果
        5.5.4 皂土澄清结果
        5.5.5 明胶澄清结果
        5.5.6 壳聚糖澄清结果
        5.5.7 PVPP澄清结果
        5.5.8 明胶-壳聚糖复合澄清结果
        5.5.9 明胶-皂土复合澄清结果
        5.5.10 皂土-壳聚糖复合澄清结果
        5.5.11 不同澄清方法最佳澄清结果的对比
        5.5.12 明胶澄清单因素试验结果
        5.5.13 明胶澄清正交试验结果
        5.5.14 明胶澄清稳定性试验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荸荠酒陈酿工艺、调配工艺研究
    6.1 材料与仪器
        6.1.1 材料
        6.1.2 仪器
    6.2 测定指标与方法
        6.2.1 总酸的测定
        6.2.2 总酚的测定
        6.2.3 黄酮的测定
        6.2.4 抗氧化性的测定
        6.2.5 感官评分
        6.2.6 总酯的测定
    6.3 实验内容与方法
        6.3.1 荸荠酒超声陈酿试验
        6.3.2 荸荠酒自然陈酿试验
        6.3.3 荸荠酒低温陈酿试验
        6.3.4 荸荠酒调配工艺单因素试验
        6.3.5 数据处理
    6.4 结果与讨论
        6.4.1 超声陈酿技术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
        6.4.2 自然陈酿过程对荸荠酒总酸和总酯含量的影响
        6.4.3 冷冻陈酿过程对荸荠酒总酸和总酯含量的影响
        6.4.4 三种陈酿方式对荸荠酒品质的影响对比结果
        6.4.5 白砂糖添加量对荸荠酒感官评分的影响
        6.4.6 柠檬酸添加量对荸荠酒感官评分的影响
        6.4.7 荸荠汁添加量对荸荠酒感官评分的影响
        6.4.8 调配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荸荠酒香气成分分析
    7.1 材料与仪器
        7.1.1 材料
        7.1.2 仪器
    7.2 试验方法
        7.2.1 荸荠酒香气的提取
        7.2.2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7.2.3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原料处理方式的荸荠酒香气成分分析
        7.3.2 不同澄清方式的荸荠酒香气成分分析
        7.3.3 不同陈酿方式的荸荠酒香气成分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8.3 成果展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目录

(10)金华火腿风味品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干腌火腿
        1.1.1 中式干腌火腿简介
        1.1.2 西式干腌火腿简介
    1.2 干腌火腿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研究
        1.2.1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萃取技术
        1.2.1.1 固相微萃取技术
        1.2.1.2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技术
        1.2.1.3 闭路循环动态针捕集技术
        1.2.2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检测技术
        1.2.2.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2.2.2 高通量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1.2.2.3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
        1.2.2.4 电子鼻技术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2.1 干腌火腿国内消费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3.2.2 三种萃取方法结合高通量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离鉴定金华火腿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1.3.2.3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表征金华火腿陈化时间的香气特征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干腌火腿国内消费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1 数据来源
    2.2 调查与方法
    2.3 问卷分析
        2.3.1 样品特征
        2.3.2 统计分析
        2.3.3 消费者饮食习惯分析
        2.3.3.1 烹调方式及食盐摄入量
        2.3.3.2 食用频率及地点
        2.3.4 消费者消费习惯分析
        2.3.5 消费者的偏好及喜好度
        2.3.6 品牌知名度及生产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种萃取方法结合高通量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离鉴定金华火腿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固相微萃取法(SPME)提取香气化合物
        3.2.3 闭路循环动态针捕集法(NT)提取香气化合物
        3.2.4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AFE)提取香气化合物
        3.2.5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鉴定
    3.3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SPME法分析挥发性组分
        3.4.2 NT法分析挥发性组分
        3.4.3 SAFE法分析挥发性组分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表征不同陈化时间金华火腿的香气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仪器
        4.1.2 GC-IMS分析
        4.1.3 使用电子鼻系统分析挥发性化合物
        4.1.4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GC-IMS分析挥发性组分
        4.2.2 陈化过程中金华火腿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4.2.3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金华火腿在不同陈化阶段的区分
        4.2.4 电子鼻分析
    4.3 本章总结
全文结论
创新说明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1 干腌火腿消费动机的调查问卷
附录2 三种萃取方法检测金华火腿中挥发性香气成分
致谢

四、中国丁醇和辛醇的现状和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脂及炸制条件对油炸罗非鱼风味影响的研究[D]. 袁桃静. 广西大学, 2021(12)
  • [2]担子菌门食用型真菌发酵改良大豆膳食纤维风味研究[D]. 高天宇. 江南大学, 2021(01)
  • [3]基于香气品质提升的蒲城酥梨果酒酿造工艺研究[D]. 张大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鲜食葡萄及其蒸馏酒的品质分析[D]. 曹佩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废水中DMF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及高纯产品的制备[D]. 李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6]丁辛醇缩合废水处理工艺研究[D]. 张平.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7]一种新型低残渣油基压裂液的制备与性能评价[D]. 孙孟莹.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8]微乳液的制备及其在微细矿物分离中的应用研究[D]. 杨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9]荸荠酒生产工艺及其品质的研究[D]. 陈程. 淮阴工学院, 2020(02)
  • [10]金华火腿风味品级研究[D]. 白璐. 渤海大学, 2020(12)

标签:;  ;  ;  

中国丁醇和辛醇的现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