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暗令杀陈宝珍的真相

慈禧暗令杀陈宝珍的真相

一、慈禧密旨赐死陈宝箴考实(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松[1](2016)在《试论“五时判教”的产生与演变——从陈寅恪论解经体例说起》文中指出陈寅恪先生曾经指出,在印度、中亚,以譬喻故事阐释大乘佛经之意,原本是印度解经的"正宗",而中土如天台宗祖师智顗等人理论性非常强的佛经注释书,实际上已经中国化。但笔者认为以譬喻故事解释在中国理论性很强的释经中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以"五时判教"为例,它是利用佛陀一生讲演各种佛教经典时间次序的传说故事来构建佛教理论体系。虽然中国佛教的教相判释非常理论化,但却仍然以传说故事作为自身合法性论证的重要依据;这既与外来以故事释经传统有关,也与中国汉代以来谶纬思维模

陈斐[2](2015)在《陈宝箴为慈禧密旨赐死说再考辨——从陈三立“门存”诗谈起》文中认为关于陈宝箴死因,有慈禧密旨赐死说和"忽以微疾卒"两种说法。陈三立"门存"诗"伶俜余吊属镂魂"、"掌梦难招负石魂",乃用《左传》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属镂剑自刎和《史记》屈原"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典,暗指陈宝箴系被最高统治者赐自尽。又陈宝箴卒前三四个月,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清议报》披露"西后现降密谕"捕拿陈宝箴,三月,宋恕《致孙仲恺书》又云:"荣、刚又下密电于江西,着将陈宝箴中丞就地正法。"均与戴远传《文录》所记"宣太后密旨,赐陈宝箴自尽"之说若合符契。系统分析与陈宝箴死因相关之诸种文献的内容、文体属性、功用、来源和相互关系等等,可以认为:陈三立所撰《行状》云其父"忽以微疾卒"乃微言,陈宝箴之死的真相,当以《清议报》和宋恕《致孙仲恺书》披露、戴远传《文录》记载、陈三立诗歌(特别是"门存"诗)流露的被慈禧密旨赐死说为是。

刘洋[3](2012)在《在民国:逊清遗民的文化心态与诗歌书写》文中提出本文以逊清遗民的文化心态与诗歌书写为研究对象,探讨清遗民作为末代士人的独特历史文化处境,以及他们在民国里退为“遗民诗人”的文学活动与创作实绩。作为士人,清遗民所面对的是皇纲解纽、“政教”系统崩溃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在生命选择与身份认同上已经无法再参照前代士人的经验。历史的复杂性在于,中国文化的现代进程正是晚清以降的士人们所竭力推动的。他们致力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与清末“新政”,推动体制改革,发起立宪运动,兴办民生实业,革新教育系统,终结士人进取途径的科举制度也是在士人自身的努力推进与自我转型中得以废止的。民国肇建,制造了一大批的逊清遗民,这一群体几乎涵盖了清王朝末期的士大夫精英,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晚清的改革时代不惟不“老旧”,反而是得风气之先者,有些曾是维新党、立宪派,有些曾致力于思想的更新、政教的革新。他们最终与辛亥革命分道扬镳,除了自身的文化保守主义立场与士大夫文化积习,也与具体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以及个人的非理性因素等不无关联。他们的文化心态与处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具有独特的性质,他们与现代中国的关系具有复杂的内涵。民国的建立,使得“遗民”这一群体逐渐退居边缘的位置,甚至成为“保守”、“反动”的象征,而有“遗老”之谓。时势的翻覆、世运的消长使遗老们对文化与政治困惑的探讨,渐渐从公共和社会领域转向了个人领域与内心世界。一些人回避了以直接的方式讨论政治等公共话题,而进一步退回到文学书写的话语空间,以书写形式象征性地彰显自己的文化立场。“遗民诗人”这一身份,成为象征政治、文学与时间等多重意义的文化身份,体现着这一文人群体在新时空中的生存状态。他们结成诗社,雅集唱和,赓续着古老的文人活动形式,延续着传统文化的命脉。遗民中不乏文坛耆宿与出版传媒界的先驱,他们凭借着旧有的威望与所掌握的文化资源,借助报章杂志等现代媒介的平台,发表、出版自己的诗文作品,表达着自己的诗学与文化主张,并实现了旧文人群体的新式聚合,形成自身具有持续性、广泛性的影响。一个社会中的艺术生产方式——是在公共领域成千本印刷,还是在风雅圈子里流传——对于生产者、消费者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在民国,现代文化形式不仅被新式文人所凭借,遗老们也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形成着自己的话语空间,这是他们与传统文人的重要区别之所在。旧式的雅集唱和与借助现代的传媒空间,共同地体现在遗老的文学活动中,是这一文人群体之时代过渡性与复杂性的表征。清遗民独特的生命体验,使其诗歌书写形成了独特的意象与主题。“毁灭”,作为一种心理印记,常常显现在遗民的诗歌与诗学之中。在曾经的文化系统中,他们毕竟是与家国命运、文化脉搏密切相扣的知识分子,很难像普通百姓一样等闲面对历史的变迁。外在的毁灭伴随着心理性的毁灭,“劫余灰”与“鬼”趣便是这种毁灭性心理印记最为直接的象征。在毁灭性的内心体验的笼罩下,遗民们竭力坚守着自己的文化理想,进而提出熔铸学理与思想的“学人之诗”,发挥“比兴”的诗歌传统,将诗歌写作推向极端艰深的、精英化的境地。另一方面,他们复杂的遭际与深刻的感受又使他们同时坚守“诗人之诗”,标举“性情”,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特征,并对“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传统形成了极大的偏离,实践着诗歌传统的内在性转化。文学史的研究,是观察人类意志与想象如何被环境模塑的一种历史,是分析广泛的人类生活目的与命运的载体。本文力求深入历史内部对逊清遗民的历史文化处境与文学活动形式进行详细的考辨,结合文本细读深入分析遗民诗人诗歌书写的诗学特征与现代性意涵。

李开军[4](2011)在《陈宝箴“赐死”考谬——与刘梦溪、邓小军两先生商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梦溪、邓小军以陈三立诗歌及相关史料"考实"的慈禧"赐死"陈宝箴之说,因其考证过程中的种种讹误,不足凭信。不论是官私文献记载还是陈三立本人的诗文表述,支持的都是陈三立在《先府君行状》中所说的陈宝箴"以微疾卒"。

刘梦溪[5](2007)在《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文中研究指明虽然近年来学术界、文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陈寅恪其人其学,但迄今为止,人们对这位大史学家的了解还有限得很,对他的学术创获、学术贡献和学术精神尚缺乏深在的研究。陈寅恪之学的精神义谛大致可以归纳为九个方面:第一,陈寅恪是最具独立精神、最有现代感和历史感的历史学者。第二,陈寅恪的基本文化态度,是不忘记本来民族之地位。第三,陈寅恪的主要文化理念,是文化高于种族。第四,陈寅恪从根本上说是一位贵族史家。第五,陈寅恪是一位学术奇迹的创造者,他的后三十余年的着述,都是在目盲体衰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完成的。第六,由于陈寅恪对为学的材料资源的特殊重视,在观念上扩大了材料的应用范围。第七,陈寅恪创立了独特的解释学,即"古典"和"今典"双重证法的阐释学,认为阐释者必须具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方可达致对古人"了解之同情"。第八,陈寅恪一生的最大着述是《柳如是别传》,其历史书写的旨趣是"借传修史",即通过为一代奇女子立传来撰写明清文化的痛史。第九,陈寅恪的"哀伤"与"记忆",实与百年中国的文化与社会变迁以及他的家族的命运遭际有直接关系。

杨剑锋[6](2007)在《现代性视野中的陈三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现代性的视角,研究了陈三立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及其心境、诗界,通过这一近代史上重要人物的思想观、文化观、诗学创作发展变化的探索,对清末民初中国文化转变的关键时期进行初步的探讨,从而进一步反思长期以来中国和世界范围现代性、全球化道路的合理性、事实道路的历史选择及其所引起的诸多后果。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陈三立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渊源进行了梳理。本章认为,陈三立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和改革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郭嵩焘、陈宝箴和严复,尤其是郭嵩焘的革新思想和严复译介的西学对陈三立思想的最终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洋务派的理论家郭嵩焘那里,陈三立对西方先进现代文明有了初步认识,接受了郭氏的和平外交思想、稳健渐变的改良主义革新思想和改造“人心风俗”的教育思想;从启蒙思想家严复那里,陈三立接受了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并与先秦原始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相结合,肯定了儒家思想的思想价值;而其父陈宝箴则给了陈三立经世致用的深厚家学。第二章,重点探讨了陈三立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文化保守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它还是一种不同于“全盘西化”的民族文化本位的现代性方案。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上,陈三立对全盘西化思潮持激烈的批判态度,特别是对全盘西化派关于彻底破坏传统文化、艺术、文字的极端观点展开了全面批判。他主张以孔子学说为本位,折衷百家,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有益成分,使儒学得到进一步发展。陈三立还坚信传统的家族制度和旧式伦理的价值,反对激进主义者将宗法纲常中有绝对正面价值的因素连同负面的东西一并摧毁,以宗法、纲常式的人伦等绝对价值,来对抗和纠正现代性的契约和工具理性。第三章,探讨了陈三立的“人的现代化”思想。重点分析了陈三立的“智力德”思想、人才观和教育观、“人心风俗”思想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思想。本章特别指出,“人心风俗”观是一种本土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是基于儒家理性主义的国民性批判思想。陈三立对知识分子道德品格的坚守,将名节、气节视为士人自我实现的真正途径,含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应对现代性、全球化背景下普遍出现的人类精神危机、人的异化的思想预案,与西方启蒙主义思想家殊途而同归。第四章,分析了儒学在中国思想统治地位的坍塌与传统文化的断裂给陈三立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和深重的焦虑感,以及由此对他的诗境与心境造成的影响。本章认为陈三立宣布“仲尼已死”如同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一样,都是影响深远的大事。“仲尼已死”造成陈三立心理的巨大断裂,由此产生了幻灭感与虚无感、孤独感与边缘感、厌世感与死亡意识。陈寅恪对王国维自杀的“殉文化”解释,其实是缘于他对陈三立的理解,其思想也是对陈三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五章,着重论述了陈三立对旧体诗现代转型所作的贡献。旧体诗歌发展到近代,许多人认为走到了它的尽头。但是陈三立对传统诗教的背叛意味着数千年来儒家传统审美体系的坍塌,在诗歌意象上的扭曲与变形出现了具有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某些特征。这充分说明中国传统文学内部已经出现了迥异于古典文学的种种变革,“最弥足珍贵的变化其实已经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出现了”。旧体诗歌不仅没有走到尽头,而且已经为中国文学现代化带来了一个极不相同的画面,印证了中国传统诗歌“被压抑的现代性”。最后,论文认为以“文化托命人”自许的诗人陈三立以毕生的精力,苦心孤诣地探索中国文化的未来之路,维护传统文化的主体性,是对“谁的现代性”问题的回答。这在全球化带来世界文化生态危机和民族身份认同危机的今天,具有值得思考的特殊的意义。

刘小成[7](2006)在《论陈三立诗歌的意象》文中研究表明陈三立作诗有意为奇,努力创造出生新的意象。他通过雷电、秃树、大月等意象,表现内心的孤寂和压抑。他通过落日、饥鼠、瘦犬等意象,表现民生的凋敝,表现对国事的担忧。他诗中的意象带有个人的独特遭遇所造成的心灵创痛,也含有近代社会中文人普遍感受到的悲伤。

杨剑锋,常立霓[8](2006)在《诗教传统的坚守与背叛——陈三立诗歌的现代性》文中研究指明“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是儒家古典诗歌理论的重要范畴,对我国古典诗歌产生极大影响。近代以来,西方个性解放主义思潮传入我国,诗教传统已不适应社会和诗歌发展的潮流。一些深受文化传统影响的诗人在创作中开始不自觉地冲破“温柔敦厚”的樊篱,中国传统诗歌承载了更多个性解放的时代内容,因而具有了现代意义。陈三立的许多作品中保存并发展了晚明以来诗歌流露出来的那种自我意识急速膨胀但又严重受制于现实的哀伤、敏感与悲愤,尽管由于自身以及时代的局限,陈三立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摆脱纲常名教,但在诗歌创作上回应了晚清民初小说界的“哭泣”主题,他的两难处境,实际上也是晚清时期处于新学旧学交界时的文人的两难处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张曙霞[9](2006)在《柳宗元与永贞革新》文中研究表明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和经历顺宗、王叔文集团在宦官发起的皇权争夺战中的失败,是柳宗元一生的高峰体验,也是柳宗元诗文的核心主题之一。以此为核心,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的经历和中唐顺宗、宪宗皇权更替的真相作进一步梳理和澄清。永贞元年王叔文执政时期,顺宗、宪宗更替之际,以立皇太子和夺宦官兵权为标志,分前后两期,前期是改革派与宦官及保守派的斗争,后期主要是拥护顺宗的改革派与拥护宪宗的宦官对皇位的殊死争夺战。在夺取宦者兵权一举中,王叔文集团过于轻举妄动,缺乏周密计划和足够准备,导致在皇权斗争中决定性的失败。王叔文集团曾消极阻止后来的宪宗之被立为太子,这使宪宗终身切齿于集团成员。王叔文集团在朝官中受到的孤立和排挤、打击,是牛李党争的前奏,亦即出身寒门的庶族朝官和出身山东旧族的士族朝官及世代显宦的朝官的斗争,其实质是两种社会阶层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之斗争,这种斗争又与宦官内部的党派斗争相联系。王叔文等人本身的性格缺陷,是导致革新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王叔文、韦执谊等集团主要领导人在争取朝廷元老旧臣的支持以联合起来对付宦官的皇权争夺方面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其次,本论文对柳宗元公天下思想进行了阐述。本论文解读了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之经历与公天下思想之形成之间的的关系。通过参与顺宗时期王叔文集团的革新活动,和经历皇权斗争失败后宪宗对该集团成员的打击和迫害,柳宗元对社会、政治进行了大量深刻的反思,终于直悟君主制之非、公天下之是。柳宗元在封建统治已相当严密和稳固的中唐,传承啖、赵、陆学派,将公天下思想以全新的方式和崭新的内容提出,不仅是振聋发聩、远远高于同时代思想家的,而且也是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本论文阐明了柳宗元公天下思想产生的根源、过程和区别于前代思想家之处。第三,本论文对柳宗元一系列诗文作了探微。柳宗元的许多诗文体现了对中唐政局和永贞之变的反映和反思。顺宗、王叔文集团在皇权斗争中失败后,柳宗元成了身负大罪的罪人,因此他的很多作品运用象征、隐喻、古典字面今典实指的用典等手法写作,本文探索、揭示了其真实的旨意,纠正历来学者的一些错误的看法。柳宗元在诗文中对王叔文集团革新失败和永贞皇权变更真相作了大量的反

刘小成[10](2005)在《论陈三立的诗歌风格》文中研究说明在“同光体”诗人中,陈三立的诗学主张和沈曾植、陈衍有同有异。他主张诗人要培植浩荡苍茫之气,并以救济天下为己任。他提倡在学习唐宋诸家的基础上自成面目,并形成“沉郁而澹远”的理想诗风。对韵律谐婉、格高调远的唐音的推崇使得他的诗论在当时显示出独特性。陈三立的诗论和他的身世遭遇一起影响到他的创作,使得他的诗歌风格呈现出复杂性。 陈三立用字新奇,在“句法”上推陈出新,打破诗歌正常的语法规则,并在一些诗作中很好地运用了散文化的手法,如《江行杂感》《感春五首》等。这样一来,他的诗歌就形成了生涩拗峭的特点。然而,陈三立的诗又不尽费解。辛亥以后的深忧巨痛使得他的诗歌在内容方面增加了新的质素,在诗歌形式上则趋向于深醇自然,但其中炼字炼句的苦心依然可以见出,《留别散原别墅杂诗》《三月七日抵南昌铁路局谢蔚如同年招朋辈合饮入夜风雨中走谒欧阳丈》等都是此类相当成功的作品。 陈三立的不少诗歌给人以怪异的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跟他运用新奇的意象有关系。他经常在诗中表现令人猝不及防的变故和破坏性事物,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他诗中的“雷电”、“暴雨”、“狂风”等意象。陈三立有着深刻的“孤儿”情感的体认,他经常在诗中用一些萧条的意象(如秃树、冷月)来表现内心的孤苦。应该注意的是,他还在诗中用“月”和“雪”这样传统诗歌中美好的意象来表现寂寥和压抑。他通过对落日的描写和笔下的“冻鸱”、“瘦犬”、逃窜的老鼠等动物来表现现实的残破。 由于师法对象的广泛性,也由于各种诗体自身的特质,陈三立各体诗歌的风格呈现出差异性。他的不少五古质朴情深,感人肺腑。《崝庐述哀诗五首》、《哭范肯堂》和1914年所作的《清明日上冢》都是摧人肺肝的五古。他的七古多沉痛悲愤,抒情声势逼人。一些用来写景的七古也是张扬蹈厉,这和他诗中的另一些表现压抑情调的作品形成对照。陈三立绝句创作的总体风貌和古体诗存在较大的差异。他熟练地运用联章体绝句的手法,表达了比独篇绝句更为丰富的内容,如《壬

二、慈禧密旨赐死陈宝箴考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慈禧密旨赐死陈宝箴考实(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五时判教”的产生与演变——从陈寅恪论解经体例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陈寅恪论“合本子注”及中国与印度、中亚诂经体例的差异
二、“五时判教”在南北朝时代的几种版本
三、余论

(2)陈宝箴为慈禧密旨赐死说再考辨——从陈三立“门存”诗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属镂魂”之所指
二、“负石魂”之寓意
三、《清议报》和宋恕信披露的隐情
四、诸说考辨

(3)在民国:逊清遗民的文化心态与诗歌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对象与方法
    三、先行研究与资料来源
第1章 世变与应对:逊清遗民的认同困境与身份焦虑
    1.1 进退失踞:清遗民独特的历史文化处境
        1.1.1 晚清改革时机的一再贻误
        1.1.2 对清廷失望造就的“袖手人”
        1.1.3 对民国失望触发的“故国”哀思
    1.2 空留士人之“形”:末代士人的身份焦虑
        1.2.1 象征性与仪式感
        1.2.2 用舍行藏之间的困境
        1.2.3 当代舆论对遗民的多重表述
    1.3 退为“遗民诗人”:在边缘化的位置与时代隐秘互动
        1.3.1 “文学救国”冲击下的文体失落
        1.3.2 与新时代隐秘的互动
第2章 遗民的文学活动:结社雅集及其“现代式”呈现
    2.1 结社与雅集唱和
        2.1.1 超社、逸社
        2.1.2 “晨风庐”唱和
    2.2 遗民诗与现代传媒空间
        2.2.1 以现代媒介为诗学张目:期刊上的《石遗室诗话》
        2.2.2 旧诗人群体围绕传媒平台的新式聚合
    2.3 旧式文人雅集与现代传媒的结合:以民国二年两场“癸丑修禊”为例
        2.3.1 寄文化之思于文字风流:遗民的追摹兰亭
        2.3.2 复归文学本位的诗学认同:梁启超与遗民的应和
第3章 毁灭之诗:独特的意象建构
    3.1 “劫烬之诗”
        3.1.1 毁灭的体验
        3.1.2 “劫余灰”的生命隐喻
    3.2 “鬼”趣
        3.2.1 作为“鬼”的历史身份
        3.2.2 以“鬼”为趣的群体性唱和
第4章 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艰难”的诗学
    4.1 比兴寄托与晚清民初诗学旨趣
        4.1.1 “比兴”与语言的深度
        4.1.2 晚清以降诗“比兴”的再发现
        4.1.3 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的合一
    4.2 郑孝胥:激急抗烈“拼命语”
        4.2.1 “性情”之诗
        4.2.2 参差对照的笔法
    4.3 陈三立:鉥刿心目,搯擢胃肾
        4.3.1 政治与死亡的生命符码
        4.3.2 黑暗之诗
    4.4 沈曾植:“三关”后自有解脱月
        4.4.1 “学人之诗”的极端代表
        4.4.2 诗学“三关”与哲思性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陈宝箴“赐死”考谬——与刘梦溪、邓小军两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戴远传《文录》陈宝箴“赐死”记载之疑点
二、对邓小军《陈宝箴之死的真相》一文的检讨
三、对刘梦溪《慈禧密旨赐死陈宝箴考实》一文的检讨
四、民间文献中的陈宝箴之死
五、陈宝箴“以微疾卒”及官方文献之记载
六、余 论

(6)现代性视野中的陈三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陈三立与他的时代
    第一节 陈氏一门与近代文化变迁
    第二节 陈三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1949年之前的陈三立研究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陈三立研究
        (三) 新时期以来陈三立研究的主要成果
        (四) 目前陈三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 生平经历及思想渊源
    第一节 少年时期
    第二节 精神导师
    第三节 湖南新政
    第四节 袖手神州
第二章 文化保守主义情结
    第一节 作为现代性方案的近代文化保守主义
    第二节 陈三立对“全盘西化”论的批判
    第三节 “体合论”:儒学的价值和发展方向
    第四节 人道之本:宗法、纲常
第三章 人的现代化
    第一节 晚清人的现代化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陈三立的“人的现代化”思想(上)
        (一) 智、力、德
        (二) 启民智,开群愚——陈三立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第三节 陈三立的“人的现代化”思想(下)
        (三) “人心风俗”观与国民性批判
        (四) 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
    第四节 陈三立“人的现代化”思想的意义与价值
第四章 断裂的焦虑
    第一节 “仲尼已死”:近代文化转型与儒学危机
    第二节 心境与诗境
        (一) 幻灭与虚无
        (二) 孤独感与边缘感
        (三) 生趣与鬼趣
    第三节 陈三立的精神遗产与陈寅恪的焦虑感
        (一) 从《王观堂先生挽词序》看陈寅恪对王国维与陈三立的理解
        (二) 陈寅恪对陈三立精神遗产的继承与发扬
第五章 陈三立与旧体诗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诗教传统的坚守与背叛
    第二节 意象的扭曲与变形
        (一) 柳、月、鼠意象的扭曲与变形
        (二) “陌生化”与“间离效果”
        (三) 现代性与世界范围内的艺术艰深化趋势
    第三节 陈三立与近代旧体诗的现代化
结语 全球化时代的身份认同
附录 陈三立年谱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论陈三立诗歌的意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雷电、秃树、大月
二、落日、饥鼠、瘦犬
三、陈三立诗歌意象的总体特征

(9)柳宗元与永贞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的经历和中唐顺宗、宪宗政权更替的真相
    一、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与宦官发动的皇权争夺战
    二、王叔文集团失败的导火线在于夺宦者兵一举
    三、王叔文集团曾消极阻止后来的宪宗之被立为太子
    四、王叔文集团在朝官中受到的孤立、排挤和打击,是牛李党争的前奏
    五、王叔文集团依靠的顺宗为疾病虚弱之主是政争失败的内因之
    六、王叔文等人本身的性格缺陷是政争失败的又一重要内因
    七、唐顺宗死于被弑
第二章 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之经历与公天下思想之形成的关系
    第一节 柳宗元的“道”与“理”
        一、柳宗元的“道”——及物利人之道
        二、柳宗元的“理”——利人及物之道的来源、依据和标准
    第二节 柳宗元以民为本的“公天下”思想
        一、痛感顺、宪之际皇权争夺的非理性,悟出“家天下”之弊端
        二、传承啖、赵、陆学派,提倡尧舜之道
        三、主张传贤不传子,强调公天下的必要性
        四、赞成、鼓动新兴力量必要时的革命
        五、“吏为民役”及“民自利”思想的提出
        六、对政治改革和实现公天下理想的设想
第三章 柳宗元诗文探微:柳诗文对中唐政局和永贞之变的反映和反思
    第一节 柳宗元诗文对王叔文集团革新失败和永贞皇权变更真相的反映和反
        一、揭露宦官之恶及其在顺、宪之际的废立阴谋
        二、揭示宪宗的愚暗、目光短浅、惑于宦官,并反复警悟之
        三、对改革失败的哀悼及对其教训的反思
        四、对改革的坚定信念
    第二节 柳宗元诗文对中唐其它政治问题的反映和思考
        一、对藩镇无情揭露和严正警告,对唐王朝提出应对措施
        二、对中唐统治者在其他政治方面予以提醒并提出对策
        三、揭示新兴进士阶层与士族及世族朝官的矛盾,抨击朝廷用人制度
        四、揭示君子与小人的斗争,指责残民蠹国的小人并作理性的思考
        五、对中唐官场腐朽、科场黑暗和用人不公的揭露
第四章 柳宗元的传记散文和山水散文对永贞革新的反映
    第一节 柳宗元的传记散文对永贞革新和柳宗元的政治思想的反映
        一、在传记散文中寄托深沉的政治感慨
        二、刻画淡泊、独立、自由的人格和美好、高洁的人性、人情
    第二节 柳宗元的山水散文对永贞革新和柳宗元的政治思想的反映
第五章 柳宗元对后代改革家和文学家陈三立的影响
    第一节 后代改革家与文学家陈三立对柳宗元的认同
    第二节 柳宗元散文对陈三立散文的影响
        一、从柳宗元《马室女雷五葬志》到陈三立《季妹圹志铭
        二、陈三立在其它平民女性传记中对柳宗元的继承和发展
        三、陈三立《朱云翮墓志铭》与柳宗元的山水散文和人物传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永贞之际要事录

(10)论陈三立的诗歌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陈三立的诗学主张
    一、宗黄为主:“初不用意为”
    二、学古与独创:“不失其己”
    三、学人之诗:“沉郁而澹远”
第二章 陈三立诗风的复杂性
    一、避俗求奇,生新拗峭
    二、辛亥以后诗风的转向
第三章 陈三立诗歌的意象
    一、雷电、秃树、大月
    二、落日、饥鼠、瘦犬
    三、陈三立诗歌意象的总体特征
第四章 陈三立诗风的分体研究
    一、五古质朴情深,七古声势激烈
    二、近乎唐音的绝句风格
    三、身世悲苦,诗风雄厚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慈禧密旨赐死陈宝箴考实(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五时判教”的产生与演变——从陈寅恪论解经体例说起[J]. 张雪松. 宗教研究, 2016(01)
  • [2]陈宝箴为慈禧密旨赐死说再考辨——从陈三立“门存”诗谈起[J]. 陈斐. 文史哲, 2015(06)
  • [3]在民国:逊清遗民的文化心态与诗歌书写[D]. 刘洋. 吉林大学, 2012(09)
  • [4]陈宝箴“赐死”考谬——与刘梦溪、邓小军两先生商榷[J]. 李开军. 文史哲, 2011(01)
  • [5]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J]. 刘梦溪. 学术月刊, 2007(06)
  • [6]现代性视野中的陈三立[D]. 杨剑锋. 上海大学, 2007(05)
  • [7]论陈三立诗歌的意象[J]. 刘小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 2006(06)
  • [8]诗教传统的坚守与背叛——陈三立诗歌的现代性[J]. 杨剑锋,常立霓.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 [9]柳宗元与永贞革新[D]. 张曙霞. 首都师范大学, 2006(12)
  • [10]论陈三立的诗歌风格[D]. 刘小成. 山东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慈禧暗令杀陈宝珍的真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