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产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绿色食品产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相关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钱鸽[1](2018)在《基于Web的绿色食品产地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们不断追求绿色生产、生活的今天,基于Web的绿色食品产地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将更加有条理地对绿色食品产地信息进行合理规划,及时、高效、合理地为绿色食品产地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为人们的绿色生活提供安全保障。通过对绿色食品产地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进行讨论,从而体现我国绿色食品产地信息系统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为我国绿色食品产地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开辟新道路。

侯昊晨[2](2014)在《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以昌图县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分析了适用于开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一项新的研究方法,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和生态足迹评估结合法广泛被应用于工业、畜牧业、旅游业等的环境影响评价。这已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并且获得越来越多科学家的持续的关注。本研究通过生命周期评价的定量分析和生态足迹评价的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中国东北平原、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之一的中国辽宁省昌图县玉米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期望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有益借鉴。通过生态足迹评价的结果表明,所有本研究选择的9个乡镇中,玉米生产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生态赤字。使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来评估昌图县玉米生产过程的全球变暖潜值(GWP)、酸化潜值(AP)、富营养化潜值(EP)和资源消耗潜值(EDP)。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显示玉米生产过程中全球变暖潜值和能源消耗潜值对环境影响具有很大的贡献率,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较小的一部分是酸化潜值(AP)和富营养化潜值(EP)。依据本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改变生态赤字,需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农业机械的效率和使用清洁燃料。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建议使用更加现代化、科技化的手段和设备,引进世界先进的工业技术,从而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进而降低环境的污染。减少化学肥料的过度投入,加强污水的深度处理,提高废水废气的污染治理程度,使富营养化潜值(EP)和酸化潜值(AP)得到较大的改善。运用从“末端治理”到“清洁生产”的思想改进农业生产过程,利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台州市人民政府[3](2012)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台政发[2011]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求和有关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十二五"期末前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

刘建华[4](2010)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政府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有效政策措施,在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并对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在丰富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基本原理,分析其构成要素和实施成效,从体系微观运行和宏观发展两个层面进行评价,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和战略选择,确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现阶段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重要手段,为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参考。本文在理论分析的研究方面,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概念、管理原则和功能作用,结合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运用生态经济学相关原理,丰富发展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系统、生态模型和无公害农产品物品属性等理论。在体系认识的研究方面,主要从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形成和发展入手,提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当前中国影响最大的农业生产方式,分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中标准或规范、生产主体及制度与体系队伍三个不可或缺要素。运用实例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行取得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等成果进行总结,对其引领中国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及形成典型模式、维护农产品产地环境、实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等成效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作用。在体系运行评价研究方面,对标准体系、生产主体的实施和市场三个方面的体系微观运行层面进行评价;运用SWOT原理从优势、劣势、机遇、制约四个方面在体系宏观发展层面进行评价。其中,体系运行层面分析产地环境和产品标准制定、生产主体的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制度建设等方面影响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体系发展层面分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自身的优势和一些劣势,外部发展的良好机遇及在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制约。在对策建议和战略选择方面,从科学优化标准体系、培育生产主体和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运行的对策,提出以SO战略为核心战略,WO战略和ST战略为补充战略,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发展战略。通过采取科学制定产地环境质量和产品标准、分层次优化生产操作规程;扶持主体采用适宜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鼓励主体运用现代化的组织和管理理念生产、促使主体承担农产品可追溯的社会责任;切实加强服务监管能力、建立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条件的产地准出制度和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的市场准入制度等措施;探索建立维护生态环境、加强基础建设、政府调控-市场带动-科学技术的保障体系,完善体系发展。分析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安全品牌创建、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现代农业基本要求“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的目标和要求、方式和途径及保障措施。

唐胜军[5](2010)在《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国家繁荣安定、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要素。农产品质量安全已不仅仅涉及到人类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各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消费者消费观念逐渐改变,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而近几年,农产品安全问题依旧层出不穷,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不断,并显示出一些新特点。这些都要求政府不断完善农产品安全的管理,为保障国民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尽责,研究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更具意义。本文根据发展背景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科学界定,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信息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博弈论、西方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出发,分析、总结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历程、现状、动态、趋势与经验。’本文通过对中外农产品安全监管中的体系建设、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监管中的重要思路与方法等进行国内外比较,探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中的可取之处。在分析现阶段全国、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情况,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出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战略目标和新疆政府的职能定位以及新疆农产品安全政府管理体系的组织构架。进而提出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战略目标应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解决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问题。以整个农业及其产品为对象,政府推动,强制执行,以提供公共产品为中心,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二层次是增强新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农业收益和农民收入。以优势特色农业及其产品为对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为市场提供优质农产品为中心,追求经济效益。根据总体目标,新疆农业质量安全战略必须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绿色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实施区域资源优势发展战略,确定新疆绿色农业的优势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绿色农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提升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分别从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两个方面提出完善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对策。剖析农产品安全利益相关者责权,对农业环境、功能区划、基地建设,农户、农业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等生产环节和市场、消费者的政府监管提出政府管理措施。探讨新疆政府建立农产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绿色农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以及新疆政府建立、完善农产品(农产品)安全风险分析、预警与应急体系。认为新疆需要优先建立适合的农产品安全预警体系,构建农产品安全预警体系框架,着重建设体系中的信息源系统、预警分析系统、反应和快速反应系统,提高预防和控制农产品安全卫生的能力。又进一步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措施,健全新疆政府农业质量安全管理的支撑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检测检验体系。提出增加投入,完善绿色农业保护措施,加大绿色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整合现有农产品(农产品)认证机构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进程。最后得出论文的主要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王凤春[6](2009)在《土壤重金属和养分的空间变异分析及其评价研究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环保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绿色食品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优质的绿色食品强调优良的生态环境,故产地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影响绿色食品质量的基础因素之一。其中保证产地的土壤质量,对绿色食品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为研究区域,共采集土壤样品91个,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对样品土壤中的八种重金属元素(Cr、Ni、Cu、Zn、As、Hg、Pb)含量和土壤中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养分含量分别进行了采样、分析、测定,利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元素含量进行了空间变异分析,并进行克里格(Kriging)插值,得到含量空间分布图;在此基础上,采用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重金属和养分含量进行了评价,对得到的指数值进行空间变异分析和插值,得出评价结果空间分布图,可以较直观地揭示各个区域的污染状况和养分等级,为大兴区高效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技术支持。(1)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八种重金属含量的稳定性较强,都属于中等变异程度;Cr、Ni、Cu、As、Hg元素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Zn、Pb元素采用的是球面和高斯模型,通过这些模型曲线可以看出;Zn在研究区域内具有恒定的变异,不具有插值条件,Ni、Hg、Pb的空间变异主要是随机性因素引起的,Cd元素的空间变异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对于Cr、Cu、As,随机效应与结构效应相接近。(2)从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图上来看,大兴区采育镇与通州区相接的大皮营乡和凤河营乡的部分地区,重金属Cr、Ni、Cu、As、Cd、Pb的含量都较其它地方高,这跟这些区域的过境污水河—凤河有一定关系,是当地居民引用污水灌溉所致。重金属Hg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黄村镇等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区域,这可能是由于人们的生活垃圾所导致的;除Cd以外,其余重金属含量都在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定值以下,符合发展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要求。(3)从重金属污染指数分布图来看,除Cd以外,Cr、Ni、Cu、As、Pb、Hg的单项污染指数都小于1,整个区域处于清洁水平。采育镇东南部、西红门镇北部以及礼贤镇的东部地区的Cd污染指数大于1,说明这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了Cd污染,不再适宜发展绿色食品。从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来看,大兴区土壤属于安全级别的面积达到893.33 km2,占总面积的89.1%,属于警戒级别的面积达到109.57km2,占总面积的10.9%;Cd的污染指数分布图和综合污染指数分布图相似,可以认为Cd是该地区的首要污染因子。(4)养分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表明,pH值属于弱变异性,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IFI(土壤肥力综合指标)都属于中等变异程度,这几种元素的变异系数都不大而且比较接近,元素在土壤中比较稳定。除了速效磷采用的是球面模型进行的拟合之外,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IFI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从这些模型曲线中看出,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引起的, IFI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同样它们的变程也都大于3 km,在研究区域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从养分元素的空间分布图看出,大兴区土壤属于中性偏碱性;土壤有机质水平属于优良和尚可两个级别,分别占总面积的47.9%和52.1%。大兴区大部分地区碱解氮属于尚可等级,占总面积的94.1%;速效钾水平都处于尚可级别,含量都在80~120 mg·kg-1之间。82.0%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属于尚可水平,优良的占17.9%;总体上来看,大兴区大部分土壤肥力属于3级和4级水平,分别占总面积的39.1%和39.4%,1级水平的土壤很少,都不到总面积的1%。(6)检验比较结果表明, Kriging插值法对数据有正态化作用;插值结果与实测结果的误差大部分都保持在10%以内,制图结果有意义,可为大兴区发展绿色食品发展提供参考。

李铜山[7](2008)在《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作为一个“天大的事”,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高度重视和急切解决的问题。就中国来说,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食品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事实,政府相关政策措施成效不够明显的情况,以及笔者的调查都表明,目前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方面正面临着高关注度、高期望值与低发展水平、低满意度并存的不和谐状况,已经凸显出监督管理、信息披露、质量追踪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而要解决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问题,绝对不能仅仅满足于个案治理,而需要从根本上分析和反思。通过分析和研究笔者发现,中国还没有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其症结之所在,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健全的长效机制和完善的支撑体系。也正是基于此,本论文借助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无缝隙组织理论等多种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归纳与反馈相结合、案例分析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和研究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问题,全面拓宽相关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探寻中国推进和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路径取向和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10章对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具体的结构安排和基本内容如下:第1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指出了对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深度分析之不足,以及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研究之匮乏,点明了要在明确研究思路、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问题开展深度分析和专题研究。第2章为理论研究。主要诠释了与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相关的一些概念,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无缝隙组织理论等理论基础,阐释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内在机理以及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中国推进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第3章为现状分析。主要阐述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缘起和发展,洞察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发展现状,剖析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障碍性因素和风险因素,论述了中国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的集中体现及致因分析,找出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还缺少完善的支撑体系和健全的长效机制,进而说明必须将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作为推进中国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当务之急。第4章为市场失效分析。主要进行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外部性问题分析和公共物品问题分析,在运用相关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解析和阐释的基础上,论述了这些问题的主要表现、不良后果和应对措施,阐明了这些问题同时存在且都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进而揭示出中国要推进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必须引入非市场化的政府监管手段。第5章为博弈分析。主要进行了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合法安全生产者与潜在非法不安全生产者行为、政府执法者与生产者行为的博弈分析,洞察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中各方利益的着眼点,阐明了各种参与者行为方式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不同影响,还进行了一些理性化的思考、讨论和启迪,进而揭示出中国要推进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必须由政府出面强化监管。第6章为国外借鉴。主要阐述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要做法、基本评价、理念和启示以及经验借鉴,查找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中的明显缺憾,以便洋为中用地学长补短。第7章为长效机制建设研究。主要阐释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各种长效机制的涵义和设计要求,列举了国内试图形成这些长效机制的典型个案,解析了这些长效机制的设计目的或目前存在问题,阐述了这些长效机制的建设途径,力争形成一些隐性化、制度化了的方法,使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长久的生机和活力。第8章为支撑体系建设研究。主要阐释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各种支撑体系的涵义和设计目的,分析了支撑体系构建与长效机制设计之间的照应关系,阐明了现实中存在的缺憾,提出了各种支撑体系的建设思路,力争形成一些显性化、系统化了的构架,使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支撑的强劲和坚实。第9章为案例分析。主要以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为例,介绍了示范区概况、建设路径选择、建设运行模式和建设成效,透视了示范区建设运作情况,说明了示范区建设运行模式正是在设计和建设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示范区建设路径选择正是在构架和建设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支撑体系,从而为本论文的主题观点提供佐证实例。第10章为结论和建议。主要归纳了本研究的重要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运筹科学的建设规划,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促成明晰的协调体制,探索耦合的监管方式,寻求创新的发展思路,实施得力的配套措施等。最后,还进行了研究总结,指出了有待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研究宗旨,争取在研究视角、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等方面都有新创意。归纳出来,本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有所创新:一是从新的研究视角为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架构了新的研究框架:二是全面构建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博弈分析体系;三是系统地提出和阐释了建设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的构想及方略。

周星[8](2008)在《安全农产品认证监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加入WTO后,“绿色壁垒”这个新名词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些都给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产品监管部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北京承办2008奥运会也加快了农产品安全预警和追溯机制的建立,加大了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在此背景下,本文将GIS技术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并将地理信息融入到产品条码,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地理信息监管过程,便于农产品信息管理,构建和初步实现了基于WebGIS的安全农产品认证监管信息系统。具体内容如下:1.安全农产品认证监管数据库的建立。采用规范的数据库设计方法,经过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等设计过程,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完成数据库模型的建立。模型建立了主表(用户信息表),以及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从表(注册信息表、下载信息表、评价信息表等),访问者通过检索主表的方式获得该用户的详尽数据,既保证了监管数据库的完整性,又避免了数据冗余的发生。2.认定基地与认证产品编码一体化研究。本文采用认定基地与认证产品一体化的32位(十进制)编码方式,即地理位置编码+企业码+认证等级编码+认证时间编码+认证类别编码+认证种类编码+农户编码+地块编码,其中地理位置编码是采用的国家邮政编码,这样可以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以便本系统的推广使用;企业码是通过计算机编程随机产生的,确保了编码的唯一性。3.安全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模型建立。对产品产地环境评价的理论、方法进行介绍和探讨,确定系统所需的评价方法和具体的技术流程。本文在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以空气、土壤、水质作为产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部分,构建了无公害食品产地、绿色食品产地、有机食品产地的环境评价模型。产地环境评价的技术流程包括准备阶段、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确定评价标准、单因素评价或多因素综合评价、分等定级等几个步骤。其中水、土壤综合评价采用分指数平均值和最大值相结合的Nemerow指数法,空气质量综合评价采用既考虑空气平均值,也适当兼顾最高值的空气质量指数法。4.条码技术的应用。通过监管条码的分发、打印、使用和识别建立认定企业身份识别技术、企业身份认证监管机制,完成认证监管工作。本文旨在建立面向农产品监管环节的,集成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可视化管理技术、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模型构建技术,建立包括生产基地信息、产品信息、认证监管信息的综合数据库,开发面向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实现政府对农产品的认证、防伪管理。

王绍凤[9](2008)在《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农业发展出现许多问题,石油农业遇到不可克服的弊端,西方国家提出替代农业—有机农业。由于有机农业产量低,价格高,适合高收入人群,不适合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首先解决粮食数量安全问题,中国提出绿色农业,绿色农业落实不够,所以本文研究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1)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用历史现状比较法深入分析替代农业的各种形态,结合中国国情分析西方的有机农业的利弊得失,得出发展绿色农业是我国农业的现实选择的结论。(2)设计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对中国绿色农业实践体系进行构建,进行技术体系(包括绿色种植业要素、绿色种植业结构、绿色种植业的运行)和管理体系(包括绿色种植业制度、绿色种植业组织、绿色种植业产出)的建构。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准进行差距分析,执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农业标准的建议。(3)设计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设计出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一个一级指标绿色种植业发展水平;七个二级指标包括技术体系,管理体系,认证体系,监管体系,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二十四个三级指标包括种植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信息技术,品种技术,人力资源,标准体系,市场体系,制度体系,认证主体,认证对象,认证依据,认证程序,省环境监测中心对环境的监测,省绿办指定检测机构,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检验,人类健康,保护环境,食物安全,生物圈自然生命循环,生物多样性,土壤生物活动,提高农民收入,节约资源投入,产量高品质优。对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梳理,用专家测评法对吉林省的绿色种植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可以用专家测评法对绿色种植业进行测度与评价,方法简单实用。

岳子明[10](2008)在《基于GIS与AHP-Fuzzy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以北京房山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绿色食品强调出自优良的生态环境,其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是影响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的最基础因素,产地环境质量状况的优劣使绿色食品的发展受到限制,对产地进行环境质量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价,在保护产地环境质量、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市房山区为典型地区,对房山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利用GPS进行定位采集样品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对房山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进行AHP-Fuzzy法综合评价,力求通过本研究寻找一种对于类似情况普遍适用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利用GIS技术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房山区土壤养分元素指标和土壤重金属元素指标进行空间分析,分析并揭示各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发展趋势,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各乡镇土壤养分状况均属于Ⅰ级优良水平,均可发展绿色食品,大安山、河北、南窖、蒲洼等地环境质量最优(隶属度大于0.9),琉璃河由于碱解氮、有机质、速效磷含量水平低于Ⅰ级限值,而使其环境质量较低(隶属度仅为0.6486)。(2)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各乡镇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均属于Ⅰ级清洁水平,均可发展绿色食品,长阳、大安山、窦店等等地最优(隶属度大于0.97),河北、燕山地区由于铜、铬、镉、汞含量,十渡、霞云岭由于铜、铬、镉等元素含量超过Ⅰ级标准限值,使其由清洁水平逐步向尚清洁水平发展。(3)对房山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房山区22个乡镇土壤环境质量均属于Ⅰ级水平,总体土壤状况优良,大安山、蒲洼、南窖、史家营等地最优(隶属度大于0.85),但窦店、琉璃河、十渡、霞云岭、燕山地区由于个别重金属元素含量的超标或土壤养分缺乏使得这些地区的总体状况不如其它地区好。(4)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房山区水环境质量均属于Ⅰ级清洁水平,但也应该看到良乡,韩村河地区清洁水平下降,可能由于石化污染导致水质降低。(5)AHP-Fuzzy综合评价模型,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体现评价因素和评价过程的模糊性,又尽量减少个人主观臆断所带来的弊端,可较好地克服这种非此即彼的不科学性,评价结果较符合客观实际。(6)本文在长阳镇水碾屯和十渡镇二渡千河口设置监测点测量大气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监测结果表明:二氧化硫均未超过一级标准限值(GB3095-1996),PM10未超过二级污染物限值(GB3095-1996),该地区的大气环境不会对绿色食品产地造成较大得影响。(7)通过GIS技术对土壤养分元素进行空间克立格(Kriging)插值,插值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及成土母质差异是决定其含量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碱解氮、全氮含量由山区向平原地区呈现递减趋势分布;十渡、蒲洼、良乡等地速效钾含量较低,建议增加钾肥施用量;成土母质类型差异是导致农业区土壤速效磷含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速效磷含量的主要原因;土壤背景值是影响山区有机质含量大于平原地区含量的最主要因素,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也可能使其含量提高。(8)通过GIS技术对土壤重金属元素进行空间克立格(Kriging)插值,插值结果表明:土壤中十渡、蒲洼、河北、青龙湖铜含量较高,而南部地区如琉璃河等地含量低,原因可能与土壤类型、气候等因素有关。燕山、周口店、城关、石楼、琉璃河等乡镇重金属铬含量高,且其含量值普遍高于背景值。燕山地区重金属汞、砷含量明显高于周边地区,燕山及周围地区存在石化企业可能是导致其含量升高的一个原因。(9)结合VB管理数据库的功能,利用VB编程实现可视化界面,可以方便的实现数据的检索、添加、查询和生成报表功能,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相关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相关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以昌图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绿色食品产业的概述
        1.2.1 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1.2.2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
        1.2.3 绿色食品产业面临的问题
    1.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3.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1.3.2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政策
        1.3.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现状
    1.4 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5 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
        1.5.1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理论
        1.5.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5.3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1.5.4 生态承载力理论
        1.5.5 地理信息系统
        1.5.6 清洁生产理论
    1.6 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
2. 研究理论及方法
    2.1 生命周期评价法
        2.1.1 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内容
        2.1.2 生命周期评价步骤
        2.1.3 生命周期评价在农业方面的研究动态
    2.2 生态足迹法
        2.2.1 生态足迹法的基本内容
        2.2.2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3. 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步骤
    3.1 昌图县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3.2 昌图县绿色食品产业基地规划环评——生命周期与生态足迹结合评价
        3.2.1 边界确定
        3.2.2 清单分析
        3.2.3 生态足迹分析
        3.2.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3.2.5 结果解释与改善评价
4 昌图县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玉米生产为例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昌图县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2.1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2.2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2.3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3 昌图县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发展规划
        4.3.1 发展规划目的、思想与原则
        4.3.2 发展规划目标
        4.3.3 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
    4.4 昌图县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玉米生产为例
        4.4.1 昌图县玉米生产生态足迹分析
        4.4.2 昌图县玉米生产生命周期评价
        4.4.3 结果解释
        4.4.4 保障措施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萌芽与发展
        1.2.2 世界主要国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研究
        1.2.3 中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发展
        1.2.4 中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总体思路与框架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来源
    1.5 主要特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理论分析
    2.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内涵和外延
        2.1.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2.1.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管理原则
        2.1.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功能作用
    2.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4 环境外部性理论
    2.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理论发展
        2.3.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原理
        2.3.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生态系统
        2.3.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生态模型
        2.3.4 无公害农产品的物品属性
第三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3.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1.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探索和形成
        3.1.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发展
        3.1.3 中国农产品主导生产方式的分析
    3.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标准体系分析
        3.2.1 产地环境的管理与标准
        3.2.2 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与标准
        3.2.3 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标准
        3.2.4 产品的质量标准
    3.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主体组成结构分析
        3.3.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主体类型分析
        3.3.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主体比例构成及发展趋势
    3.4 制度和体系队伍的建设情况分析
        3.4.1 工作制度建设
        3.4.2 体系队伍建设
第四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绩效分析
    4.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取得的成果
        4.1.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特点的形成
        4.1.2 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4.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快速提升
    4.2 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态势分析
        4.2.1 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分析研究
        4.2.2 市场化发展的分析
        4.2.3 产业化发展成效的实例分析
    4.3 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典型模式的形成
        4.3.1 都市无公害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4.3.2 综合农场产业化生产模式
        4.3.3 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4.3.4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4.4 生态环境作用和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黑龙江农垦红兴隆分局为例
        4.4.1 黑龙江农垦红兴隆分局基本概况
        4.4.2 红兴隆分局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主要措施
        4.4.3 取得的成效
        4.4.4 红兴隆分局产地环境评价
第五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运行评价分析
    5.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体系的运行分析
        5.1.1 标准体系建设的整体情况分析
        5.1.2 标准体系运行作用和效果的分析
    5.2 生产主体的实施效果分析
        5.2.1 生产主体实施的现状分析
        5.2.2 实证分析1——无公害农产品申报材料现状分析
        5.2.3 实证分析2——生产者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评价分析
    5.3 无公害农产品市场情况的分析
        5.3.1 无公害农产品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
        5.3.2 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评价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运行的对策
    6.1 科学优化标准体系,提升标准科技水平
        6.1.1 深入研究,科学制定产地环境质量和产品标准
        6.1.2 分层次优化生产操作规程,增强标准针对性应用
    6.2 培育生产主体,引领中国现代农业生产
        6.2.1 因地制宜,扶持主体采用适宜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6.2.2 提高服务能力,鼓励主体运用现代化的组织和管理理念生产
        6.2.3 加强引导,促使主体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农产品可追溯
    6.3 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可持续发展
        6.3.1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服务监管能力
        6.3.2 建立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条件的产地准出制度
        6.3.3 推行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的市场准入制度
第七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选择与构想
    7.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SWOT 分析
        7.1.1 优势(Strengths)
        7.1.2 劣势(Weaken)
        7.1.3 机遇(Opportunities)
        7.1.4 制约(Threats)
    7.2 构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选择与保障
        7.2.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选择
        7.2.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保障要求
    7.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构想
        7.3.1 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安全品牌阶段
        7.3.2 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阶段
        7.3.3 实现现代农业基本要求的发展阶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政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管理的基本概念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经济学特征
    2.3 政府经济学:政府干预的基础
    2.4 政府在管理中的职能
    2.5 政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问题
第3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国际比较分析
    3.1 农产品(食品)安全政府管理模式
    3.2 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
    3.3 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3.4 国外政府加强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验对新疆的借鉴意义
第4章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分析
    4.1 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2 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因分析
    4.3 案例分析
第5章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现状分析
    5.1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机构及职能现状分析
    5.2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现状分析
    5.3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监管措施
第6章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总体构想与管理体制
    6.1 新疆政府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总体目标
    6.2 总体构想和策略
    6.3 实施统一监管模式
    6.4 新疆农产品安全政府管理体系的组织构架
    6.5 建立新疆政府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第7章 政府对生产源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7.1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管理
    7.2 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
    7.3 突出安全农产品基地管理
    7.4 政府对农产品(食品)生产者的监管
    7.5 推广支持安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第8章 政府对市场、消费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8.1 政府市场治理模式的选择
    8.2 市场准入
    8.3 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
    8.4 政府引导农产品安全消费
    8.5 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8.6 案例:谁让"三聚氰胺"如此猖狂
第9章 构建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和信息系统
    9.1 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意义重大
    9.2 新疆主要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建设
    9.3 新疆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内容建设
    9.4 政府推动农产品追溯制度
    9.5 建立新疆农产品安全信息系统
    9.6 社会和舆论的监督
第10章 构建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与应急系统
    10.1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
    10.2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体系
    10.3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机制
    10.4 典型案例
第11章 新疆政府农业质量安全管理支撑体系建设
    1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政策体系
    11.2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
    11.3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
    11.4 增加投入,完善农业保护措施
    11.5 加大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11.6 建立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11.7 整合现有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职能
第12章 结论
    12.1 主要结论
    12.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土壤重金属和养分的空间变异分析及其评价研究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绿色食品的产生和发展
        1.1.2 土壤的空间变异性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空间变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大兴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1.2 自然地理状况
        2.1.3 社会经济
        2.1.4 土地利用
    2.2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的室内分析
    2.3 GIS和地统计学方法
        2.3.1 地统计学基本原理
        2.3.2 克里格(Kriging)插值
        2.3.3 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2.4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2.4.1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2.4.2 综合污染指数法
    2.5 土壤养分评价方法
        2.5.1 隶属度函数的建立
        2.5.2 单项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2.5.3 土壤肥力(养分)指标的计算
第三章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分析及其评价
    3.1 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分析
        3.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1.2 趋势分析
        3.1.3 变异函数的结构分析
        3.1.4 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
    3.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3.2.1 污染指数计算
        3.2.2 污染指数统计分析
        3.2.3 半变异函数分析
        3.2.4 评价结果空间分布
第四章 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分析及其评价
    4.1 土壤养分评价
        4.1.1 隶属度值的确定
        4.1.2 权重系数的确定
        4.1.3 IFI的计算
    4.2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趋势分析
        4.2.3 变异函数的结构分析
        4.2.4 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插值结果检验比较
    5.2 研究结论
    5.3 主要创新点
    5.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参与项目与发表论文
致谢

(7)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1.2.2 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监管必要性研究
        1.2.3 食品(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的安全动机、成本和效益研究
        1.2.4 食品(食用农产品)消费者的安全行为研究
        1.2.5 政府监管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研究
        1.2.6 既有相关研究评述
    1.3 本论文研究来源、假设和思路
        1.3.1 研究来源
        1.3.2 研究的基本假设
        1.3.3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 本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
        1.4.1 论文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可能的创新
2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相关概念诠释
        2.2.1 食用农产品
        2.2.2 食用农产品安全
        2.2.3 安全食用农产品
        2.2.4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
        2.2.5 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
        2.2.6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2.7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支撑体系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外部性理论
        2.3.3 公共物品理论
        2.3.4 博弈论
        2.3.5 机制设计理论
        2.3.6 无缝隙组织理论
    2.4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内在机理
        2.4.1 产前环节
        2.4.2 产中环节
        2.4.3 产后环节
    2.5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5.1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客观必要性
        2.5.2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实重要性
        2.5.3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时间紧迫性
    2.6 本章小结
3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3.1 引言
    3.2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缘起和发展现状
        3.2.1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缘起和发展
        3.2.2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发展现状
    3.3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3.3.1 资源障碍
        3.3.2 规模障碍
        3.3.3 市场障碍
        3.3.4 成本障碍
        3.3.5 贸易障碍
        3.3.6 素质障碍
    3.4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风险分析
        3.4.1 国内生产困扰
        3.4.2 国外市场风险
    3.5 中国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的集中体现及致因分析
        3.5.1 中国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的集中体现
        3.5.2 中国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的致因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市场失效分析
    4.1 引言
    4.2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4.2.1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
        4.2.2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良后果
        4.2.3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信息不对称导致不良后果的成因
        4.2.4 解决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应对措施
    4.3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外部性问题分析
        4.3.1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外部性的主要表现
        4.3.2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外部性的经济效率损失
        4.3.3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外部性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4.3.4 解决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外部性问题的应对措施
    4.4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公共物品问题分析
        4.4.1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存在公共物品属性的主要表现
        4.4.2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公共物品属性的主要影响
        4.4.3 解决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公共物品问题的应对措施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博弈分析
    5.1 引言
    5.2 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的博弈分析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5.2.2 模型的基本表述
        5.2.3 模型的求解
        5.2.4 现实思考
    5.3 合法安全生产者与潜在非法不安全生产者行为的博弈分析
        5.3.1 博弈要素的设定
        5.3.2 模型的构架及说明
        5.3.3 博弈模型均衡求解
        5.3.4 对博弈均衡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5.4 政府执法者与生产者行为的博弈分析
        5.4.1 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5.4.2 政府执法者和生产者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5.4.3 政府执法者和生产者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念及其借鉴
    6.1 引言
    6.2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要做法
        6.2.1 美国的主要做法
        6.2.2 欧盟的主要做法
        6.2.3 日本的主要做法
    6.3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做法的基本评价
        6.3.1 美国管理科学、法制完善、运作透明
        6.3.2 欧盟管理严、认证严、追究严
        6.3.3 日本两部门管理、行政部门权力大、措施精细化
    6.4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念及其启示
        6.4.1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念
        6.4.2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念的启示
    6.5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经验借鉴
        6.5.1 建立权威的专门统管机构
        6.5.2 完善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
        6.5.3 实施透明的管理法规制度
        6.5.4 采取切实的有效控制手段
    6.6 本章小结
7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设计
    7.1 引言
    7.2 策动诱导机制
        7.2.1 目标导向机制
        7.2.2 价格调节机制
        7.2.3 政策激励机制
        7.2.4 诚信承诺机制
    7.3 运行操作机制
        7.3.1 标准规范机制
        7.3.2 技术创新机制
        7.3.3 科学测评机制
        7.3.4 污染控制机制
    7.4 市场促动机制
        7.4.1 市场准入机制
        7.4.2 跟踪反馈机制
        7.4.3 质量信号机制
        7.4.4 强制退出机制
    7.5 监管保障机制
        7.5.1 法规约束机制
        7.5.2 监测预警机制
        7.5.3 责任追溯机制
    7.6 本章小结
8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支撑体系构建
    8.1 引言
    8.2 宏观调控体系
        8.2.1 政策法规体系
        8.2.2 行政管理体系
        8.2.3 市场拓展体系
        8.2.4 壁垒规避体系
    8.3 生产监控体系
        8.3.1 清洁生产体系
        8.3.2 农资监管体系
        8.3.3 农业标准体系
        8.3.4 HSE管理体系
    8.4 质量管理体系
        8.4.1 质量标准体系
        8.4.2 检验监测体系
        8.4.3 质量认证体系
        8.4.4 质量仲裁体系
    8.5 技术保障体系
        8.5.1 生产技术体系
        8.5.2 环境建设体系
        8.5.3 安全信息体系
        8.5.4 考核指标体系
    8.6 本章小结
9 案例分析——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
    9.1 引言
    9.2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概况
        9.2.1 基本情况
        9.2.2 示范内容
        9.2.3 基本任务
        9.2.4 实现目标
    9.3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路径选择
        9.3.1 “摸清家底”
        9.3.2 选(制)定标准
        9.3.3 开展安全生产控制技术示范
        9.3.4 开展检验检测技术示范
        9.3.5 开展法律法规监管示范
        9.3.6 拓宽信息渠道
        9.3.7 强抓教育培训
        9.3.8 建设产业组织
    9.4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运行模式
        9.4.1 政府推动
        9.4.2 技术支撑
        9.4.3 企业自律
        9.4.4 意识提升
    9.5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效
        9.5.1 猪肉食品安全基地建设进展良好
        9.5.2 示范区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9.5.3 猪肉食品安全人才队伍得到培养锻炼
    9.6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运作透视
        9.6.1 运行模式与长效机制建设
        9.6.2 路径选择与支撑体系建设
    9.7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和相关讨论
    10.1 研究结论
        10.1.1 中国还没有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
        10.1.2 中国没有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症结在于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存在缺失
        10.1.3 要建设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就必须强化政府监管
        10.1.4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及经验
        10.1.5 健全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需精准设计和多途径建设
        10.1.6 完善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支撑体系需精心构架和多思路建设
        10.1.7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需采取组合式、创新性的对策措施
    10.2 对策建议
        10.2.1 运筹科学的建设规划
        10.2.2 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
        10.2.3 促成明晰的协调体制
        10.2.4 探索耦合的监管方式
        10.2.5 寻求创新的发展思路
        10.2.6 实施得力的配套措施
    10.3 相关讨论
        10.3.1 本论文的研究总结
        10.3.2 本论文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1: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2:食用农产品生产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相关论文及科研一览
致谢

(8)安全农产品认证监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安全农产品的种类及其关系
    1.4 农产品监管体系的现状
        1.4.1 美国安全农产品监管体系
        1.4.2 欧盟安全农产品监管体系
        1.4.3 我国安全农产品监管体系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2.1 信息系统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2.1.1 信息系统概述
        2.1.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概述
        2.1.3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2.1.4 系统实施
    2.2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2.2.1 WebGIS概念及特点
        2.2.2 WebGIS的模式分类
        2.2.3 WebGIS的实现技术
        2.2.4 WebGIS的发展状况与应用
    2.3 产地环境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2.3.1 评价原则
        2.3.2 评价标准
        2.3.3 评价因子
        2.3.4 评价方法
    2.4 条码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2.4.1 条码的概述
        2.4.2 条码的特性及应用
第三章 安全农产品认证监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3.1 系统需求
        3.1.1 需求分析
        3.1.2 系统数据准备
        3.1.3 系统数据的管理
        3.1.4 系统网络化
    3.2 系统分析
        3.2.1 系统的功能描述
        3.2.2 系统运行需求分析
        3.2.3 系统架构
        3.2.4 对象与用例
        3.2.5 系统运行环境
    3.3 系统设计
        3.3.1 数据库设计
        3.3.2 一体化编码设计
        3.3.3 功能设计
        3.3.4 人机交互设计
        3.3.5 数据管理设计
    3.4 系统实施
        3.4.1 系统硬件及软件安装及调试
        3.4.2 程序编码及系统测试
    3.5 系统评价
        3.5.1 系统效率
        3.5.2 系统可靠性
        3.5.3 系统效益
    3.6 小结
第四章 系统应用
    4.1 研究区概况
    4.2 安全农产品认证监管的步骤
        4.2.1 准备工作
        4.2.2 用户注册及审核
        4.2.3 用户操作
        4.2.4 条码生成和打印
        4.2.5 评价流程及应用
        4.2.6 信息统计
        4.2.7 专题图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工作成果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学习期间的成果
项目参与情况

(9)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产品数量安全问题
        1.1.2 资源短缺问题
        1.1.3 生态资源恶化与污染
        1.1.4 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1.1.5 国际贸易出现绿色壁垒
        1.1.6 各国应对石油农业危机的思路
    1.2 文献综述
        1.2.1 西方农业的演化进程
        1.2.2 西方石油农业的弊端与替代农业的提出
        1.2.3 有机农业的利弊得失分析
    1.3 论文选题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论文的选题
        1.3.2 研究的目的
        1.3.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3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
        1.5.1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
        1.5.2 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
        1.5.3 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替代农业形态与西方有机农业实践
    2.1 替代农业研究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替代农业形态分析
    2.2 西方有机农业的实践
        2.2.1 美国
        2.3.2 德国
        2.3.3 日本
        2.3.4 国外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的特点
    2.3 西方有机农业的比较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
    3.1 中国在替代农业方面的实践探索
    3.2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设计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3.2.1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2.2 中国提出绿色农业
        3.2.3 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
        3.2.4 中国绿色农业实践体系建构
    3.3 绿色种植业技术体系建构
        3.3.1 绿色种植业要素
        3.3.2 绿色种植业结构
        3.3.3 绿色种植业运行
    3.4 绿色种植业经济管理建构
        3.4.1 绿色种植业制度
        3.4.2 绿色种植业组织
        3.4.3 绿色种植业产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种植业产地环境监测系统与绿色食品
    4.1 绿色食品产地的选择
    4.2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
        4.2.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概念
        4.2.2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原则
        4.2.3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内容
    4.3 绿色农业标准化的内涵
    4.4 绿色食品标准
        4.4.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4.4.2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4.4.3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4.4 绿色食品包装、标签及储运标准
        4.4.5 A 级和AA 级绿色食品标准
        4.4.6 绿色食品标准和标准体系的特点
    4.5 绿色食品标准与有机食品标准差距分析
    4.6 执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农业标准的建议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
    5.1 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2 绿色种植业定量指标计算
        5.2.1 环境监测指标
        5.2.2 环境监测合格率
        5.2.3 农用生产资料采购数量与质量指标
        5.2.4 绿色生产资料使用状况指标
    5.3 定性指标的评定
    5.4 综合目标值的确定
    5.5 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情况
        5.5.1 吉林省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5.5.2 吉林省开发绿色食品的历程及现状
        5.5.3 申报绿色食品标志的条件
    5.6 相关调查、发现的问题及结论
        5.6.1 相关调查
        5.6.2 发现的问题
        5.6.3 问题分析与结论
    5.7 对吉林省绿色种植业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
        5.7.1 基于专家测评法的测度与评价
        5.7.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测度与评价
        5.7.3 结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基于GIS与AHP-Fuzzy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以北京房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绿色食品产业形成的背景与发展
        1.1.1 绿色食品产生
        1.1.2 绿色食品概念
        1.1.3 绿色食品特征
    1.2 国内外绿色食品发展研究现状
        1.2.1 国外绿色食品发展研究现状
        1.2.2 国内绿色食品发展研究现状
    1.3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区别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原则
        1.6.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综合评价理论方法
    2.1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1.1 国外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展
        2.1.2 国内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展
        2.1.3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展
    2.2 环境质量评价程序
    2.3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简介
    2.4 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
        2.4.1 模糊数学的基本知识
        2.4.2 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
    2.5 地统计学理论基础
        2.5.1 地统计学基本方法
        2.5.2 克立格插值
        2.5.3 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房山区环境概况及评价指标体系
    3.1 房山区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候
        3.1.3 地质地貌
        3.1.4 植被
        3.1.5 土壤
        3.1.6 水文
    3.2 房山区社会、经济概况
    3.3 发展绿色食品的潜在优势
        3.3.1 生态优势
        3.3.2 资源优势
        3.3.3 观念优势
        3.3.4 市场优势
    3.4 发展绿色食品的制约因素
    3.5 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 房山绿色食品产地模糊综合评价及空间变异性分析
    4.1 模糊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及程序
        4.1.1 单层次模糊评价模型
        4.1.2 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4.2 土壤环境质量模糊评价
        4.2.1 样品采集原则及采样方法
        4.2.2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4.2.3 土壤养分模糊综合评价
        4.2.4 土壤重金属模糊综合评价
        4.2.5 土壤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4.3 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4.3.1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4.3.2 水环境中重金属模糊综合评价
    4.4 大气环境因素评价
    4.5 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分析
        4.5.1 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分析
        4.5.2 土壤重金属时空变异分析
第五章 基于vb界面信息可视化查询
    5.1 信息可视化实现流程
    5.2 信息可视化实现图例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相关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eb的绿色食品产地信息系统总体设计[J]. 钱鸽. 饮食科学, 2018(06)
  • [2]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以昌图县为例[D]. 侯昊晨. 辽宁师范大学, 2014(02)
  • [3]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2(03)
  • [4]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D]. 刘建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5]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D]. 唐胜军.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7)
  • [6]土壤重金属和养分的空间变异分析及其评价研究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D]. 王凤春. 首都师范大学, 2009(09)
  • [7]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李铜山.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7)
  • [8]安全农产品认证监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星.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9]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研究[D]. 王绍凤. 天津大学, 2008(08)
  • [10]基于GIS与AHP-Fuzzy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以北京房山区为例[D]. 岳子明.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绿色食品产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