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

我校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

一、我校小麦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曙东[1](2018)在《小麦新品种徽麦101选育与推广研究》文中指出徽麦101是扬麦158/镇9759杂交育成,于2016年获得安徽省品种审定证书,2017年丰产多抗广适性的红麦新品种徽麦101的选育与推广技术获得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2018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适应种植区域为沿淮及淮河以南地区。本研究主要介绍小麦新品种徽麦101的品种选育过程及在安徽省适宜生态区开展品比试验、安徽省小麦区域试验。通过对徽麦101产量性状、抗病性性状、品质性状以及抗性等的研究表明,徽麦101稳产、高产、综合抗性优良。具体表现为:该品种亩有效穗38.77万,穗粒数36.80粒,千粒重较高41.54克。在中试实验中,2012-2013年度平均亩产465.10 kg,平均较对照增产6.28%,增产显着,2013-2014年度平均亩产455.75 kg,较对照增产10.12%,增产显着。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4克/升,粗蛋白(干基)14.51%,湿面筋31.0%;2014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8克/升,粗蛋白(干基)12.40%,湿面筋26.3%。安徽省沿淮和淮南麦区及江苏、浙江、江西、湖北、上海的长江中下游麦区,河南的信阳、南阳南部麦区。并通过了安徽省级审定,审定编号为:皖麦2016008号。同时为加快成果转化,更好的提高种植户的产量和效益。同时,本文通过研究徽麦101不同播种期和肥料等生产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表明,该品种的播期弹性较大,适合中,晚茬口种植,适应性广。生育期215天左右,有利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增加丰产性和抗逆性。建议每亩施用1100kg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肥力。通过研究徽麦101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研究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从深耕细整、施肥及播种三个环节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提高农户种植效益。同时为该品种市场推广从适宜区域、产品定位、渠道开发制定方案。自徽麦101审定以来,在安徽天长大邝圩农场及寿县寿西湖农场建立小麦实验站和良种繁育基地5000余亩,开展繁种保纯、保优技术研究;同时开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以及良种加工标准化技术体系的研究。通过多年多点示范种植、现场观摩会、会议营销、科技示范户建立及拉练宣传等营销手段,目前徽麦101种植推广面积达50余万亩,2016年和2017年在安徽和县、六安寿县、安庆怀宁县建立科技示范户累计50余户,面积200余亩,示范户的平均亩产405公斤,在当地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并连续两年得到沿淮地区及淮河以南地区广大种植户和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的好评和认可。对促进安徽省皖南地区及全国南方地区春性小麦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黄忠勤[2](2018)在《高产优质小麦徐麦31的选育与推广应用》文中提出黄淮地区是我国和江苏省、安徽省的小麦主产区之一,主要生产品种为中强筋类型,蛋白质含量和质量优于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由于优质、抗性强和高产的优质小麦品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本地企业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推广应用产量与品质同步提高、耐肥抗倒的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实施区域化布局、大规模种植和产业化发展已成为黄淮地区小麦生产发展的当务之急。本研究主要在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采用搭台阶的办法,选用烟辐188作母本,徐州26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法,加强田间农艺性状监测,优中选优,定向选择、创新,从而不断改良不利性状,促进优良基因累加,最终筛选育成高产优质强筋新品种徐麦31(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5)。徐麦31的主要特点是中强筋,高产,稳产,中熟,半冬性,多穗型,三个产量要素协调,分蘖成穗率高,结实较好,籽粒大。综合抗病性好,茎秆具有良好的弹性,抗倒伏性强,耐晚播,适应性广。经2007至2011年江苏省淮北片早播组及黄淮南片等区域试验,徐麦31平均亩产量达524.82kg,相较于对照品种淮麦18、周麦18产量高约3%,高产示范方实产达到650kg/亩,高产潜力突出。2013年“强筋小麦新品种徐麦31示范推广”被列入国家级星火项目。经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徐麦31具有较好的抗白粉病,抗条锈病,高抗梭条花叶病,中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田间表现具有较好的综合抗性,较强的抗倒性,成熟期中等,熟相较好。大面积示范显示徐麦31的抗赤霉病、抗干热风及抗倒伏能力明显好于烟农19、矮抗58、济麦22等品种,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较抗赤霉病的绿色品种之一。2009和2010年国家黄淮南片地区试验样品的品质检测结果显示,该品种小麦容重 795.5/785.0 g/L、蛋白质(干基)15.06/16.13%、湿面筋 33.0/35.6%、沉降值 46.7/53.0 mL、吸水率57.8%/57.4%、稳定时间8.4/6.4min、最大抗延阻303E.U./218E.U.、拉伸面积70/58 cm2,延伸性169/188 mm,子粒硬度指数58.5,符合国家二等强筋小麦标准。经过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该品种适宜在苏皖北部、豫中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种植。通过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密度和肥料等因素对徐麦3 1产量的影响,发现该品种的播期弹性大,适合早、中、晚不同茬口种植,适应性广。在生产中,可以调节氮肥的施用,以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降值,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其加工品质。建议每亩施用1000kg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肥力。建议每亩施用氮肥(以N计)15-18kg、磷肥(以P2O5计)8-10g、钾肥(以K2O计)8-10kg、硫酸锌1-1.5kg。通过试验示范,研究集成了徐麦31的生产技术规程,并构建了以扩大示范种植范围、完善营销网络、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完善售后服务、实施品牌策略为核心的产业推广策略。通过总结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由于气候、生产技术落实情况、人为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实际入库合格种子数量(kg)≈基地面积(亩)×亩产量(kg/亩)×0.618,接近黄金比例。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按以销定产的原则下,按比例适当扩大繁殖面积,满足市场需求。2015年秋播徐麦31推广种植481.6万亩,2009-2015年推广总面积为1994.4万亩,增产小麦3.51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7.72亿元,目前徐麦31已成为黄淮地区稻麦周年高产的首选品种,促进了本区小麦生产提质增效。

石晓华[3](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王瑞,张永科[4](2014)在《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陕512’的选育研究(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关中及同类麦区普遍存在的冷热旱害、病害、倒伏、穗发芽等突出问题及大众消费需求,开展了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种质为遗传背景,采用轮回复交技术,轮回选择与系统选育相结合,在基因累加和性状聚合上采用不同的优先序,实施多性状聚合并缩短育种进程。结果表明:育成的小麦品种‘陕512’,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高产稳产:陕西省区试连续3年产量名列前茅,生产上多次涌现9750 kg/hm2以上的田块。(2)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冬春抗旱,抗干热风,抗穗发芽,对白粉病等病害有足够的抗性,茎秆粗壮抗倒,叶功能好,籽粒灌浆充分,粒大饱满。(3)品质优良:商品性优异,蒸煮品质好。‘陕512’在育种技术创新方面,一是完善了小麦蛋白质组成SDS-PAGE和APAGE测试技术、辩读与评价方法,发现并运用了HMWGS 14+15的优质效应;二是创新了利用太谷核不育进行性状聚合的杂交策略和选育技术,创造了从组合配置到省级审定仅用7年的小麦高效育种纪录;三是解决了大穗大粒品种难以高产、高产不优质、优质与抗病抗逆性难以结合的技术难题。

本刊编辑部[5](2011)在《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文中认为湖南省着名水稻育种专家,湖南省第六届党代会和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湖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湖南省优秀专家(2002年),衡阳市首届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5年),衡阳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学术带头人,

杨虎[6](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本刊编辑部[7](2011)在《为了大地的丰收——记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曹立勇研究员》文中研究说明现为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的曹立勇博士,1966年8月出生于杭州市萧山区。他长期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育成的杂交水稻国稻1号、国稻3号、国稻6号等15个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6000多万亩,增创社会效益60亿多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丁晓蕾[8](2008)在《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陆续得到阐明和运用,实验科学逐步取代经验科学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蔬菜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萌芽,并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或快或缓地向前发展。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蔬菜科技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萌芽,民国时期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在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中国蔬菜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供应能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蔬菜科技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首先在回顾中国传统蔬菜科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发展进程分为萌芽(晚清-1911)、初创(1911-1949)、繁荣发展(1949-1966)、曲折发展(1966-1977)、快速发展(1978-2000)五个阶段;然后对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以及百年中我国在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蔬菜作物遗传育种、蔬菜作物栽培、蔬菜作物保护、蔬菜贮藏加工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制度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资源与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结语部分对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1世纪的蔬菜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世纪我国的蔬菜科技完成了由传统经验科学向现代实验科学的历史转型。中国蔬菜科技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曾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如20世纪前20年的日本、1920至1940年代的美国及西欧、1950年代的苏联等,197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蔬菜科技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在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政策、科研投入的大力扶持,科研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协作研究的广泛开展,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成就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决定了蔬菜科技在20世纪后20年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

杨建仓[9](2008)在《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文中指出小麦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口粮之一,也是重要的商品和贸易粮,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变,对强筋、中筋、弱筋三种品质小麦需求不断增加已成为未来小麦消费的发展趋势,也对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不同时期小麦种植面积、生产目标、产量以及面积增加对总产量增加的贡献等指标将小麦生产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和若干小的时期。1949-1978年为农村改革前小麦生产发展阶段,分为四个时期。其中1949-1956年为小麦生产较快恢复和发展时期,其特点是面积增加、单产提高、总产得到较大的增长;单产提高和种植面积增加对总产增加的贡献分别为52.4%和47.6%,除生产条件改善外,优良品种起了重要作用。1957-1965年为小麦生产下降恢复时期,由于条锈病新生理小种的出现,使得碧蚂1号等小麦品种相继感病,减产显着。1965-1972年为小麦生产发展较快时期,单产提高对增加产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占到80%。1973-1978年为小麦生产迅速发展时期,小麦总产增长的30%靠种植面积的增加,70%靠单产的提高。1979-1997年小麦生产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此阶段小麦产量增加了一倍多,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4.4亿亩(2933万hm2),产量增加主要靠单产提高,占95%。1998-2006年为小麦生产恢复和结构调优阶段,自1998年开始,小麦种植面积呈明显的连续下降趋势,近年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发展,但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探讨科技在不同区域小麦生产中如何发挥作用,对小麦种植区域的变化和特点进行了一定的梳理。50-90年代,按照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小麦生产划分为10大区域,成为小麦区域发展的基础;随着小麦的发展,区域布局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加入WTO后,小麦生产按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得到较快发展,种植的集中程度逐渐增加,全国14个省区形成具有明显的小麦种植规模优势。未来小麦产区被划分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五大小麦优势区,小麦生产区域划为分析不同区域科技支撑提供了基础。利用重心偏移的分析方法对小麦生产重心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从种植面积看,小麦种植重心总体上向北、向西方向移动(与1949年相比),其中60年代变化最大。种植面积在南北方向上的动态变化相对东西向更剧烈,但最近几年,南北方的差距基本消失,东西部的差距较大,这与东部土地资源有限而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有关;从单产看,50-60年代,小麦单产重心向偏东、偏北方向移动的趋势比较明显,70年代起逐渐向西回移,东西向的差距逐渐缩小,90年代继续向北偏移一定程度后开始回移,南北向的差距也逐渐缩小。单产重心的移动与各地小麦生产水平变化有关,重心总是向优先采用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的地区偏移。从偏移距离看,小麦种植重心的总偏移距离最小,单产重心的总偏移距离最大,总产量重心的总偏移距离介于两者之间。在小麦生产和区域变化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优势区小麦优良品种更换的调查,特别是不同地区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来系统分析科研是如何支持小麦生产发展的。在全国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中,共进行了7次大的品种更换,每一次品种更替与推广都抑制了因品种退化而造成的产量下降趋势,使小麦单产得到较大的提高,可见,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品种的更新换代。不同时期小麦育种的目标不同,90年代以前,基本以提高产量为主要目标,比较重视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抗倒伏性,没有考虑产品加工品质问题;90年代后期,小麦育种开始注重品质改良,逐渐向广适性、高产、优质方向发展,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的专业化育种开始提上议事日程。除了更新品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也是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持,现阶段已形成以调整播量为核心的的高产栽培技术、以调节施肥为核心的的高产栽培技术,还有小麦垄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小麦科研单位布局的区域性在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区科研单位培育的优良品种有效地促进了各生态适宜区品种的更替,成为不同生态区域小麦生产发展的科技支撑。调查得出,目前,常规育种经费短缺和亲本缺乏是影响育种进展的主要原因,生物技术与育种结合不紧密严重影响其应用,未来小麦育种方面要求常规育种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应用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要有突破。五大小麦优势区的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重点各不相同。黄淮海优势区灌溉水短缺,干旱、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但小麦科技实力较强,育种和栽培研究水平相对较高,要加强栽培管理缩小试验地产量与大田产量的差距;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排涝和降渍能力比较弱,渍害、穗发芽时有发生;东北小麦优势区干旱和高温频发、收获前常遇阴雨导致穗发芽;西北小麦优势区土壤瘠薄、干旱少雨;西南小麦优势区日照不足、雨多雾大晴天少,易旱易涝等。因此,各区应重点选育、繁育和推广适合当地特点的品种,执行相应的高产栽培标准。通过典型调查对小麦科研生产力的培育进行了剖析。两个单位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均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属于当地更换的主导品种,推广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对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优势区小麦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小麦育种单位公益性强、社会效益大、研究周期长、条件比较艰苦,种子繁育所带来的收入很少,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应该是研究所经费的主要来源,这样才能保障科研育种机构的良性发展。科研机构对小麦生产的支持包括育种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和科研推广体系等方面,小麦育种要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核心骨干长期稳定的团队,必须重视团队组织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指导政策的一贯性和经费支持的连续性。从有关国家小麦产业和科技支撑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各国都非常重视小麦科研育种工作,科研育种以政府资助为主;对品种管理都非常严格,小麦新品种在推广利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和注册;科研、教育、推广相结合的体制有利于专家和教授及时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最好的技术和信息推广给农民,把推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科研中。通过对中国小麦生产及其科技支撑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国家对小麦生产发展要采取区域综合协调、西部有所侧重的科技投入政策,要加大对小麦育种单位的投入和育种团队的培养,投入重点应放在常规育种完善和提高、应用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方面,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经验,从源头入手完善小麦质量控制体系促进产业发展等政策建议。

农业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10](2004)在《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2020年中国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为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我校小麦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校小麦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新品种徽麦101选育与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小麦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小麦杂交方法
        2.2.2 小麦抗病能力鉴定
        2.2.3 小麦品质分析方法
        2.2.4 品比试验、中试试验
        2.2.5 不同播期、不同播种量对徽麦101生育进程及产量影响
3.结果与分析
    3.1 徽麦101品种选育过程
    3.2 选有经过
    3.3 徽麦101中试试验
        3.3.1 品种产量多重比较
        3.3.2 丰产性、稳定性、抗病性及适应性结果分析
        3.3.3 中试试验结果总结
    3.4 徽麦101播期试验
        3.4.1 不同播期下徽麦101生育进程
        3.4.2 不同播种量对徽麦101产量影响
    3.5 徽麦101高产栽培技术及品种推广
        3.5.1 徽麦101播种技术
        3.5.2 深耕与细整
        3.5.3 播种
        3.5.4 肥料运筹技术
        3.5.5 病虫草害防治
    3.6 徽麦101种子生产关键技术
        3.6.1 株系循环法
        3.6.2 徽麦101大田用种收获处理
    3.7 徽麦101品种定位及推广
        3.7.1 品种定位
        3.7.2 徽麦101渠道建设
        3.7.3 建立徽麦101科技示范户
        3.7.4 徽麦101拉练宣传
4.结论
参考文献

(2)高产优质小麦徐麦31的选育与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现状发展与趋势
    1.2 国内外小麦育种现状
    1.3 黄淮地区小麦品种的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杂交亲本材料
    2.2 方法
        2.2.1 品种选育方法
        2.2.2 分子辅助筛选法
        2.2.3 小麦抗病能力鉴定
        2.2.4 小麦品质分析方法
        2.2.5 栽培试验方法
        2.2.6 高效栽培技术的形成
3 结果与分析
    3.1 徐麦31的选育
        3.1.1 选育目标
        3.1.2 徐麦31选育过程
        3.1.3 徐麦31选育效果
        3.1.4 徐麦31的产量表现
        3.1.5 徐麦31的品质鉴定
        3.1.6 徐麦31的抗性鉴定
        3.1.7 徐麦31生长的特征特性
    3.2 徐麦31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3.2.1 不同播期与密度对徐麦31生产特性的影响
        3.2.2 不同施肥策略对徐麦31生产特性的影响
        3.2.3 叶面肥对徐麦31产量构成的影响
        3.2.4 不同施肥量对徐麦31产量的影响
        3.2.5 不同施氮量对徐麦31籽粒品质的影响
    3.3 徐麦31高产高效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3.3.1 徐麦31播种范围
        3.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3 产地环境
        3.3.4 籽粒品质
        3.3.5 产量及产量结构
        3.3.6 栽培技术要点
    3.4 徐麦31的产业化开发
        3.4.1 扩大示范种植范围
        3.4.2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3.4.3 建立营销网络
        3.4.4 实施品牌战略
5 总结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致谢

(3)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2.1.2 主要发文期刊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3.1 研究思路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3.4 研究数据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6.3 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7.3 模型估计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8.3 模型估计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创新点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4)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陕512’的选育研究(Ⅱ)(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杂交方法
        1.2.2 选育技术
2 结果与分析
    2.1‘陕512’的选育思路
        2.1.1 深刻了解高产、优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相关关系[10-11], 为实施多目标育种提供理论支撑
        2.1.2 完善蛋白质组成检测技术、辩读和评价方法[5, 10], 为亲本选配和后代筛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2.1.3 根据太谷核不育小麦性状特点设计杂交方法, 将多亲优异性状基因累加聚合于一体
        2.1.4 采取基因与性状相结合的选育技术, 实施多性状聚合
        2.1.5 利用太谷核不育系后代纯合稳定快的特点设计选育流程进行高效育种技术创新
    2.2 技术方案
        2.2.1 育种目标定位
        2.2.2 亲本选配
        2.2.3 杂交方法确立与选育技术优化
        2.2.4‘陕512’的选育历程
    2.3‘陕512’的选育成效
        2.3.1‘陕512’的特征特性
        2.3.2‘陕512’的适宜区域和栽培要点
3 结论与讨论
    3.1‘陕512’育成的理论意义
    3.2‘陕512’育成的实践意义

(6)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重点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分期
    第一节 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与面临挑战
        一、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
        二、中国传统蔬菜科技面临挑战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分期
        一、萌芽(晚清-1911)
        二、初创(1911-1949)
        三、繁荣发展(1949-1966)
        四、曲折发展(1966-1977)
        五、快速发展(1978-2000)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园艺科技教育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第二节 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技人才状况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第三节 我国着名蔬菜园艺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传播
    第一节 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一、1949年以前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二、1949年以后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蔬菜科研、推广活动的开展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第三节 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
        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
        二、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三、蔬菜科技的国际交流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主要成就
    第一节 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一、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步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
    第二节 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
        一、蔬菜作物育种研究的进步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的良种选育
    第三节 蔬菜作物栽培
        一、蔬菜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进步
        二、蔬菜作物设施栽培科技
        三、蔬菜作物育苗与施肥科技
    第四节 蔬菜作物保护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调查、鉴定与测报
        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第五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
        一、蔬菜贮藏运输技术
        二、蔬菜加工技术
第五章 百年蔬菜科技进步动因分析
    第一节 相关学科发展对蔬菜科技进步的推动
        一、植物生理学为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二、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把蔬菜育种引向分子水平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组织制度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一、国家农业政策部署、制度改革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二、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作用
        三、实施科技规划和加大科研投入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引导与支撑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一、蔬菜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二、蔬菜科技进步对社会需求的刺激与促进
    第四节 资源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
        一、提高菜地产出率是缓解蔬菜生产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对蔬菜产品安全提出新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
致谢

(9)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发展背景
        1.1.2 小麦在我国粮食中的地位
        1.1.3 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1.1.4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现状
        1.1.5 我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理论工具和主要方法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粮食和小麦产业发展研究
        2.1.1 粮食发展
        2.1.2 小麦产业发展
    2.2 小麦生产的技术研究
    2.3 产业组织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
        2.3.1 农业产业一体化
        2.3.2 技术创新理论
    2.4 简要评价
第三章 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特点
    3.1 小麦生产的特点
        3.1.1 小麦的地位特点
        3.1.2 小麦生产发展特点
        3.1.3 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的变化特点
        3.1.4 小麦种植的小农户经营特点
    3.2 小麦消费需求的特点
        3.2.1 小麦消费和利用特点
        3.2.2 小麦的消费需求变化及结构特点
    3.3 小麦生产发展阶段
        3.3.1 改革开放前小麦生产发展阶段
        3.3.2 小麦生产稳步发展阶段(1978-1997 年)
        3.3.3 小麦生产恢复和结构调优阶段(1998-2006 年)
    3.4 小麦产后加工的发展
        3.4.1 小麦加工业发展
        3.4.2 小麦加工产品
    3.5 小结
第四章 小麦生产的区域特点和重心偏移
    4.1 小麦生产布局的分区变化特点
    4.2 小麦生产优势区
        4.2.1 优势区布局规划
        4.2.2 专用小麦优势区建设
        4.2.3 现阶段小麦优势区分析
    4.3 小麦生产重心的演变路径及偏移特点
        4.3.1 重心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3.2 小麦生产重心演变路径分析
        4.3.3 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重心轨迹的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科技对小麦生产发展的支撑
    5.1 80 年代以前科技对小麦生产的支撑作用分析
        5.1.1 小麦品种培育和改良
        5.1.2 小麦抗病育种
    5.2 90 年代以后科技对小麦生产的支撑作用分析
        5.2.1 优质专用小麦培育
        5.2.2 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
    5.3 小麦不同种植区域科技对生产的支撑作用分析
        5.3.1 黄淮海小麦种植区
        5.3.2 长江中下游区
        5.3.3 东北小麦种植区
        5.3.4 西北小麦种植区
        5.3.5 西南小麦种植区
    5.4 小结
第六章 小麦生产科技需求与技术对策
    6.1 小麦生产发展科技支撑的现状分析
        6.1.1 主要育种技术
        6.1.2 小麦主要栽培技术
    6.2 小麦生产发展技术支撑存在的问题分析
        6.2.1 存在问题
        6.2.2 原因分析和技术需求调查
    6.3 不同优势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和科技需求
        6.3.1 黄淮海小麦优势区
        6.3.2 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
        6.3.3 东北小麦优势区
        6.3.4 西北小麦优势区
        6.3.5 西南小麦优势区
    6.4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的技术对策
        6.4.1 完善与提高常规育种技术
        6.4.2 突破分子技术应用
        6.4.3 集成组装简易高效栽培体系
    6.5 小结
第七章 小麦科技支撑能力的培育
    7.1 案例调查
        7.1.1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研究案例
        7.1.2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
    7.2 小麦育种和推广的区域性及科技支撑
    7.3 小麦科研和推广的公益性
    7.4 小麦科研和推广的有效组织
        7.4.1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历史变迁
        7.4.2 小麦的科研组织
    7.5 小结
第八章 有关国家的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撑
    8.1 有关国家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1 美国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2 法国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3 日本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4 印度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5 比较分析
    8.2 有关国家小麦产业的发展与科技支撑
        8.2.1 加拿大小麦产业及其科技支撑
        8.2.2 澳大利亚小麦产业及其科技支撑
    8.3 小结和启示
第九章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四、我校小麦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新品种徽麦101选育与推广研究[D]. 林曙东.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4)
  • [2]高产优质小麦徐麦31的选育与推广应用[D]. 黄忠勤. 安徽农业大学, 2018
  • [3]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4]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陕512’的选育研究(Ⅱ)[J]. 王瑞,张永科.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6)
  • [5]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J]. 本刊编辑部.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8)
  • [6]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7]为了大地的丰收——记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曹立勇研究员[J]. 本刊编辑部.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2)
  • [8]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D].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9]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D]. 杨建仓.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10]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农业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标签:;  ;  ;  ;  ;  

我校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