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平衡”系统在日光温室综合环境自动平衡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温度平衡”系统在日光温室综合环境自动平衡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一、温度制衡”体系在日光温室综合环境自动平衡调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关姝杰[1](2020)在《基于芡实叶脉脉络的穹顶温室结构仿生研究》文中提出穹顶温室整体为网壳结构,受力均匀、合理,采用仿生技术手段,以鸟巢为原型,结合三角形稳固特性,根据跨度大小,可形成单层网壳及双层空间桁架结构,具有高强度及强抗风雪能力。穹顶温室内部空间大,使用立体栽培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适用于任何地形,全透明及半透明的覆盖方式还可适应不同地区的光照和保温需求,极大地促进了观光农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但是,现有穹顶温室的网格排列较密,几何算法复杂,双层鸟巢结构在实现大空间、大跨度的同时也增大了耗材量及施工难度,导致成本较高,难以大范围推广,且相关力学研究资料较少。植物叶脉作为支撑结构,其分布规律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芡实(Euryale ferox)与王莲(Victoria Warren)同属睡莲科,叶片直径可达1.5 m2 m以上,背部网状及分级叶脉使其力学性能优异,叶脉内部透气孔减轻了叶片重量、增大了浮力,其合理的叶脉脉络分布规律,对建筑和机械零部件的高强度、轻量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芡实叶脉脉络为原型,仿生设计了半径及高度皆为6 m的多种半球型穹顶温室结构,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进行静力、模态和非线性屈曲仿真,并选择较优形态制作缩尺模型进行应变试验,对仿真参数设置及加载方法准确度进行了验证,进而以减少耗材量为目标,对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最优设计方案,应用到尺寸扩展设计中,以获得适宜12 m、18 m及24 m半径的中、大跨度穹顶温室结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手持式3D扫描仪对芡实整个叶脉脉络特征进行提取,并将得到的点云数据通过Geomagic studio软件进行了处理与修复,对叶脉结构进行了三维还原,进而采用有限元分析法,不考虑叶片作用,在ANSYS workbench界面对典型脉络(纵横交错的主次脉络及由叶基到叶缘的逐级分叉脉络)及单个叶脉进行静力仿真。结果表明,主次脉络线性屈曲临界荷载为1.193N,是自身重量的10.31倍,在抵御纵向和横向荷载时,主次脉络可以协调、降低整个脉络的变形和应力,保证了叶片的完整性,主脉在抗横向荷载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抗纵向荷载时,主脉和次脉的单独作用差别不大;逐级分叉脉络叶基部位线性屈曲临界荷载为7.781 N,是自身重量的51.22倍,叶缘部位线性屈曲临界荷载为0.874 N,是自身重量的5.75倍,变形及应力皆随分叉级数增加而减小,当分叉级数为4时达到最小值,因此最高分叉级数为4较适宜;芡实叶脉内部呈海绵状,其间有许多气室,因此分别取实心和空心两种极限模式对单个叶脉进行抗拉、耐压力学仿真,得到实心和空心叶脉的拉压比分别为11.8和125.1,可知芡实叶脉是一种抗拉性强于耐压性的材料,其力学属性和外貌特征是适应其受力特点而形成的,因此使其具有强大的承载力和抵抗外界破坏的能力。(2)基于芡实叶脉的主次和逐级分叉脉络,建立6 m半径仿生穹顶温室初期模型(按2x指数形式逐级分叉,网架单元结构为三角形或四边形),由上至下共4层。对芡实叶脉初级主次脉络间的叶片面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呈正态分布,计算叶片面积均值,与初期模型每层多边形面积均值对比,结合芡实叶片的弹性模量,计算出初期模型覆盖材料弹性模量均值,可知除EVA膜外,其余均可作为初期模型覆盖材料。温室骨架梁采用空心钢管,借鉴叶脉截面高宽比、壁厚、叶脉长度及仿生温室最长梁和最短梁的长度等基本参数,选择相近截面积的矩形、圆形钢管及T形钢板分别进行长细比和非线性屈曲仿真分析,选择10 mm厚双层中空PC板作为最大密度条件的覆盖材料,用于计算不同荷载组合值,分别对不同静力仿真结果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校验,得到外壁宽为75 mm、壁厚为2.5 mm的方形钢管符合设计要求,最大位移及等效应力主要在第1、2层,其中刚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恒载与垂直屋脊的风载组合(荷载组合2,水平方向)为最不利荷载组合。(3)将三角形与芡实叶脉逐级分叉结构相结合,对6 m半径穹顶温室又设计了3种形态:不分叉(不采用分叉结构)、一分二-全三角形(按2x指数形式逐级分叉,网架单元结构均为三角形)及一分三(按3x指数形式逐级分叉,网架单元结构均为三角形)结构,与仿生温室初期模型相对比,在ANSYS Mechanical APDL界面对4种温室进行模态及静力仿真与校验。结果表明,4种温室的固有频率随阶数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趋势,且与初始频率相近,一分二-全三角形频率增长最平缓,一分二-初期(仿生温室初期模型)及一分三结构固有频率最高;对4种温室分别进行组合1(恒载与雪载组合,竖直方向)、组合2(水平方向)加载,不分叉结构不符合刚度要求,其余3种温室均符合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一分二-全三角形及一分三结构各变量皆最小,大变形区域最少,综合模态与静力仿真结果,一分二-全三角形及一分三为较优结构。基于相似三定理,采用量纲分析法求出相似常数,以一分二-全三角形为原型设计并制作缩尺模型(缩尺比例为25:1),对缩尺模型进行集中力应变试验与仿真,采用单样本t检验和相对误差分析方法对比试验值与仿真值,相对误差皆小于1%,两者无显着性差异,可知试验与仿真方法皆准确可靠。(4)采用重物加载法,对缩尺模型进行雪载模拟均布力应变试验,按承力面面积比例分别计算缩尺模型每根梁的仿真加载值并进行静力仿真,与雪载模拟均布力应变试验结果对比,得出试验和仿真微应变均与加载质量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皆在0.99以上,网格单元长度为16 mm时,仿真与试验的相对误差最小,皆小于10%,因此半径为240 mm的缩尺模型适宜的网格单元长度为16 mm,且此种仿真加载值计算方法准确度高,可良好地反映真实承载情况。(5)以维数A、第1层竖梁个数B、分叉模式C为因素,对6 m半径仿生穹顶温室所有设计方案分别进行结构初选、线性屈曲及力学校验分析,结合单位体积用钢量得出最优方案为A2B2C1(维数为4,第1层竖梁个数为8,混合分叉模式),与优化前4种不同分叉形式的穹顶温室相比,单位体积用钢量减少76.2%81.7%。根据最优方案A2B2C1依次设计12 m、18 m及24 m半径仿生穹顶温室,按承力面面积比例计算仿真加载值并分别进行静力仿真与校验,4种温室皆符合设计要求,其中荷载组合2对结构的影响随半径的增大逐渐增强,刚度仍为首要影响因素。经计算,与大型连栋温室相比,仿生穹顶温室单位体积用钢量可减少38.3%73.4%。因此,基于混合分叉模式的穹顶结构有利于温室轻量化设计,其高度优势更适宜立体化栽培,内部大空间便于机械化操作。

龚雪文[2](2017)在《温室滴灌条件下土壤—作物系统水热传输与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由于灌溉不科学带来的水资源浪费、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以优化温室滴灌作物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改善温室生态环境和实现控水、提质、增效为目标,探索温室内水热通量变化规律、灌溉对作物生理生态以及产量品质的综合影响,明确不同尺度蒸发蒸腾变化特性以及温室作物蒸发蒸腾估算模型,为发展成为健康型温室产业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储备。以日光温室滴灌番茄为研究对象,参考20 cm标准蒸发皿的累积蒸发量(Ep),设置3种蒸发皿系数0.9、0.7和0.5(0.9Ep,0.7Ep,0.5Ep),采用称重式蒸渗仪、茎流计系统、LI-6400光合仪、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等先进仪器,于20152016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对日光温室滴灌番茄水热通量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定量模拟,取得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不同生育期温室内外环境特征、水热通量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温室内外太阳辐射、温湿度和水汽压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通风口的通风量可建立温室内外风速的关系式。净辐射(Rn)和潜热通量(λET)在幼苗期最小,盛果期最大,λET/Rn在盛果期最大,幼苗期最小,而感热通量(H)/Rn和土壤热通量(G)/Rn则相反。影响温室番茄小时和日尺度λET的环境因子依次为净辐射、水汽压差、风速、气温、相对湿度、地表温度和表层含水率。(2)定量研究了不同空间尺度蒸散发变化规律及其主控因子,得到了温室番茄不同阶段的作物系数。不同水分处理叶片蒸腾(Tr)、单株茎流(Tp)和群体蒸散量(ET)均表现为:0.9Ep>0.7Ep>0.5Ep,净辐射在叶片、单株和群体尺度上的影响均显着,估算Tp和ET时,需考虑风速的影响;水分胁迫条件下,考虑变量叶温可提高Tp和ET的估算精度。在群体尺度以下的蒸散量转换中,LAI和水汽压差是实现ET尺度转换的关键参量。全生育期土壤蒸发(E)占总ET的25%,E/Epan与LAI和05 cm含水率的关系均表现为e指数函数。0.9Ep和0.5Ep的作物系数在幼苗期和花果期均为0.45和0.89,盛果期和采摘期0.9Ep分别为1.06和0.93,0.5Ep分别为0.87和0.41。(3)探讨了Penman-Monteith(PM)模型、Shuttleworth-Wallace(SW)模型和双作物系数法(DK)估算温室番茄ET的适用条件和不足,并对PM和SW模型进行了改进。PM模型结合本文建立的表面阻力模型和混合对流条件下的空气动力学阻力参数可准确估算温室ET;当0.5<LAI<2.7时,SW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通过引入水分胁迫参数后,可提高SW模型在幼苗期的估算精度;DK模型的模拟精度优于PM和SW模型,尤其在土壤湿润和水分胁迫条件下。基于室外气象资料估算了室内番茄的蒸腾量,其中室内外气象关联法和能量平衡法均低估了中午12:00-16:00的蒸腾量,全生育期内,气象关联法低估了总蒸腾量的1.7%,而能量平衡法低估了6.3%。(4)结合温室滴灌番茄根系实际吸水特性,采用UZFLOW-2D软件对滴灌番茄根区土壤水热动态进行了模拟。番茄一维和二维根系均符合e指数衰减规律,拟合得到了根系二维根长密度函数,决定系数R2为0.77。UZFLOW-2D软件可准确模拟根区070 cm棵间和行间的土壤水热动态变化,并能够准确反映灌水后不同土层的水分衰减情况。采用UZFLOW-2D软件预测了不同蒸发皿系数条件下的灌水量和日均耗水量,预测结果与2016年蒸渗仪实测结果吻合度较高。

单广宁[3](2015)在《舟曲泥石流灾后重建的民族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地处秦岭岷、迭山系地带与青藏高原边缘地带,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域,历史上即为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2010年8月8日,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的特大泥石流灾害,给生活在这里的藏、汉等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本文选取此次泥石流的灾后重建为研究对象,进行民族学研究。首先,对本研究工作的现实理论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相关理论、研究状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做了系统的阐述。其次,对舟曲县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作了全面的考察,指出舟曲高山峻岭居多的特殊地质构造和夏季集中降雨的特殊气候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客观原因;但经济发展过程中,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过度开矿破坏森林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则是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人为原因。舟曲县是藏、汉民族杂居之地,藏传佛教、原始苯教、汉传佛教、道教在当地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民族宗教文化多元而丰富。第三,通过对历史上舟曲各种自然灾害的梳理,指出2010年8月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三眼峪、罗家峪、锁儿头地方,都是泥石流灾害频发之地,而此次泥石流灾害破坏力之强,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之大,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并对此次灾害破坏与损失如此之大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解读。第四,以田野调查和收集的数据为依据,将受灾的职业群体分类为农民、职工、商贩及其他劳动者;受灾的民族划分为藏族、汉族及少数回族等民族。分别描述了各种受灾典型事例。探讨了灾后重建的理论指导与规划涉及理念,在当地舟曲老城馨苑小区、峰迭新区与异地兰州新区三个安置点进行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各民族入住情况进行了统计,对兰州新区入住户少的原因做了分析说明。分析了灾后重建区各职业群体各民族入住户面临的生计变迁、生活变迁、族群变迁,以及灾后产生的家庭结构破碎、人际关系断裂、心理创伤严重、社会救济、记忆建构等社会问题。并对受灾群众的信仰变迁等问题进行了考察。第五,在分析与肯定政府在救灾与恢复重建安置过程中的作用与成就的基础上,对非政府组织、宗教团体、受灾群众与志愿者等各种力量的作为与成效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此次救灾重建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大的影响,为社会营造了正能量,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等。探讨了灾后重建引发的生态安全等次生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认识。第六,着重探讨了民族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相互作用问题。认为面对强大的自然灾害,人类总是选择文化顺应和适应自然的道路。舟曲汉、藏各族群众以道家思想尊崇自然,以藏传佛教思想诠释生死,以本土婆婆教、二郎神信仰为精神寄托,在应对灾害、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发挥了规范行为的作用。认为藏传佛教及道教文化中包含有重要的适应与处置自然灾害的智慧,应该予以重视。舟曲灾后重建的重要启示是:在泥石流灾害频发的甘南藏族居住地区,以顺应自然为前提,以受灾群体为中心,充分吸收民间不同民族地方性救灾的智慧和经验,建构政府与民间互动救灾的良性模式,才能重建幸福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朱国政[4](2015)在《AMF对金橘大豆间作体系中金橘生长及根际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文中指出为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金橘大豆间作体系中金橘生长和根际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间作体系中的金橘嫁接苗(Fortunellamargarita,FM)接种一种对金橘根系亲和力强的AMF——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atum,Ge),同时进行滴灌供水,并采用DGGE的分子技术重点探索金橘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与单作不接种对照处理金橘(F)相比,人工接种G.e后,金橘根系菌根侵染率相关指标(M%、m%、F%等)均显着提高,接种G.e并间作大豆处理(F+A+S)最高;而间作大豆(F+S)处理的金橘根系只是菌根侵染频度显着提高。(2)接种Ge(F+A)处理或F+S处理的金橘根际土壤中球囊霉素含量均比F处理高,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在F+S+A处理中达到显着,而总球囊霉素含量在F+S和F+A+S处理中与对照处理F差异显着。金橘根际土有机碳含量各处理均比F处理高,而间作大豆的处理(F+S和F+S+A)提高显着。(3)各试验处理的金橘根系活力均比F处理显着提高。F+A和F+A+S处理的金橘根际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比F处理均显着升高,F+S处理与F处理差异不显着;各处理金橘根际土壤转化酶活性均比F处理高,但差异均不显着。(4)各处理的金橘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比F处理高,各试验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与F处理差异显着,净光合速率只有F+A处理与F处理差异显着。(5)F+A和F+A+S处理的金橘株高比F处理高,但各处理差异不显着;除F+A处理的金橘主根长外,各处理的金橘主根长和植株鲜重均比F处理差异提高,但F+A+S处理不如F+A或F+S。(6)试验处理的金橘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数量均比F处理显着增高,细菌在微生物总量中的占比提高,放线菌和真菌占比下降。(7)DGGE结果显示F+A+S处理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物种数大幅提高,各处理香农指数基本稳定。但群落均匀度指数随处理因素的增加而递减,辛普森优势种优势度指数相近,细菌群落趋向结构或功能的更稳定状态。(8)金橘根际土壤细菌群落随着处理因素的变异,结构多样性逐渐提高。接种与不接种G.e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更相似,间作与不间作大豆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更相异。本研究为提高金橘产量和质量、土地利用率和农民收益,改善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陈宏滨[5](2014)在《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现代生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型社会”发展中的动力是培育“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过程中一个首要问题。“两型社会”是从技术形态来看的高级社会形态,具备社会的共同品格和一般特征。其发展动力是一个动力系统,不是简单的动力源。如同其他的社会形态,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型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两型社会”结构的主要要素是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三者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面貌相互作用。“两型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科学技术。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科技创新构成了“两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和根本途径。“两型社会”发展初始动力是生产与消费矛盾运动。“两型社会”是一个结构复杂、要素繁多的系统。系统中要素的逻辑秩序不仅反映系统的结构状态,而且反映同—结构状态下系统的成熟程度。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准确把握其核心要素的逻辑秩序。“两型社会”这一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等核心要素,其逻辑秩序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关系、物质生产关系和精神生产关系的关系、生活的消费和生产的消费的关系、以及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的生产的关系。受型塑理论的启发得出“两型社会”型塑概念,然后界定“两型社会”型塑概念。水和土地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自然资源,是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但农业供水日益紧缺,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同时,农业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农业土地生态急剧破坏。因此,两型社会型塑期待农业部门节约水与土地资源。并且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空气资源污染严重,加剧了农业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本身的稀缺性,严重危害了农业生产。所以“两型社会”型塑期待农业部门在生产和发展中,一定要爱护环境。“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存在特定的机理。简单地说,“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机理是现代社会转型、现代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制度的共同作用。当然,“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形成有特定的机缘。具体来说,这些大体是人类第三次文明嬗变的开篇、全球化的契合、科学发展观的导引。“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样态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都市农业的协同发展。这些农业生产样态协同发展,呈现了菲律宾马亚农场、北京大兴留民营村与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这种“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样态的典型范例。实现“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与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基本径向。

史晓君[6](2012)在《基于蜻蜓翅膀的温室结构仿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温室农业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种植方法,它通过人工设施控制环境因素,使作物获得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加长生产季节,获得最佳的产出。温室的发展不仅可以减少耕地使用,同时也可降低水资源及化学肥料的使用量,是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手段。温室结构形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温室性能的高低,在提高温室的生产率和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稳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结构设计和技术应用是当前国内外温室研究和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温室结构研究主要集于光环境及覆盖材料、通风系统等可控环境性能的研究,在温室结构安全可靠性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我国温室,一方面受到地域性的限制,使得进口温室在我国大多存在着通风不足、抗雪载能力差、透光性较差等问题。另一方面,温室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于环境,忽视了对温室结构安全性问题的研究,使得目前我国温室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近年来的多起由于大风或大雪导致温室结构倒塌的工程事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亟需开展我国自产温室的结构设计理论和技术研究。本文通过研究仿生学在建筑中的应用,依照技术推进型的思路,结合现代温室技术、农业机械化工程、计算机技术、仿生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对自然界中蜻蜓翅膀力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建立基于仿生的新型温室空间结构体系,为建筑仿生的研究范围和温室结构设计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1)蜻蜓翅膀结构刚度的力学研究。建立蜻蜓翅膀的脉络模型,分析模型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变形规律,研究主、次脉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及蜻蜓翅膀模型在各向集中力和均布载荷下的整体变形协调性能。得出主脉为蜻蜓翅膀的主承力结构,次脉对结构刚度影响不大,主次脉相结合,可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蜻蜓翅膀脉络结构在各向集中力的作用下,没有局部大变形的产生。(2)结合蜻蜓翅膀空间结构的特征,从蜻蜓翅膀结构中,分离出四种基本的网格结构:四边形网格、交错四边形网格、六边形网格及三、五、六边形组合网格,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蜻蜓翅膀的主要空间结构。结合蜻蜓翅膀飞行时所受最小升力,模型分别施加相同的荷载F=10000bN×(1,2,3,4,5,6,7,8,9,10)作刚度分析,研究蜻蜓翅膀的空间结构对刚度的影响:①蜻蜓翅膀褶皱结构的力学分析。根据主脉起皱的结构特点,取四边形和交错四边形两种网格模型,建立不同起皱高度(0,1,3,5,7,9,10,12dmm)的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可知在相同的起皱高度下,随着载荷的增加,变形也随之增加,但起皱高度越大,随载荷增大的变形量越小,受力相同时,交错四边形网格模型的变形量总是稍大于四边形网格模型;同时无膜网格模型的变形略大于有膜网格模型。②蜻蜓翅膀起拱结构的力学分析。根据蜻蜓翅膀双向起拱的结构特点,取六边形网格及三、五、六边形组合网格,建立不同拱高(矢跨比分别为0,1/8,1/7,1/6,1/5,1/4,1/3)的力学模型,模型分别施加相同的荷载F作刚度分析。得出相同载荷条件下,两种网格模型的结构刚度都随起拱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载荷及拱高相同时,有膜网格的变形小于无膜网格,刚度明显增强;无论有膜、无膜,相同载荷条件下,六边形网格的变形总是大于组合网格模型,因此,网格密度越大,刚度就越大。(3)温室仿生结构的设计研究。基于蜻蜓翅膀结构的刚度特性,从翅膀结构力学性能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现有的温室结构及尺寸特征,建立三种温室的新型仿生空间结构,温室结构的整体形状是以六边形网格构成的起拱结构,在起拱的基础上,用四边形网格起皱,形成主框架。通过对三个仿生结构在各种工况作用下的比较分析,可知模型二在空间结构的分布上较模型一和模型三更为合理,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因此选择模型二为确定的温室骨架结构,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力学设计:①材料及尺寸设计。采用不同的复合材料对模型进行模拟,结合温室结构的载荷组合情况,对模型二进行静力分析,比较模型二在不同工况载荷作用下的挠度及应力的变化情况。结构的骨架及壳体均使用复合材料后,挠度明显降低,杆件的应力值也下降很多,材料弹性模量的提高可以增加结构的弯曲刚度。分组定义梁的不同尺寸及壳体厚度,在模型上施加1000N/m2的均布荷载做力学分析。随着梁的管径及壁厚的增加,结构的刚度有所增加,结构所用材料也增加;壳体的刚度随其厚度的增加也有较小幅度的增强。通过以上分析,综合考虑结构刚度的保证及原材料的节约,确定出温室结构适宜的材料及几何尺寸。②应力刚化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在模型二上施加1000N/m2的均布荷载,比较它在三种静力分析下的力学性能,可知在考虑应力刚化效应下进行小位移静力分析时,结构的最大挠度值降低了0.027m,仅为不考虑应力刚化效应时挠度值的89.5%,说明壳体受拉后对结构弯曲刚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大位移静力分析时挠度值略大于不考虑应力刚化效应的小位移静力分析。对结构分别施加F=200N/m2×(1,2,3,4,5,6,7,8,9,10)的均布载荷,做出挠度随载荷的变化曲线,分析曲线可知,随着荷载的加大,应力刚化效果也更加明显,结构挠度的降低幅度也越大。因此在结构设计时刚度不益过大,结构在一定的变形下,才会使梁和壳体共同作用下提高结构刚度的性能更好的发挥出来。③约束条件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对模型二增加两个支柱,进行竖向的位移约束,比对模型在不同的工况组合下,增加约束前后的最大挠度值和应力值的变化情况,可知结构增加约束后挠度值仅为原来的10%左右,最大拉、压应力也按照近似的比例大幅减小。可见,温室结构中支柱的增加可能减小结构的整体变形,对刚度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时,在结构尺寸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增加结构的约束来减小变形,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同时发挥结构的应力刚化效果,节约原材料。(4)连栋温室仿生结构的设计研究。对模型二沿长、跨方向进行镜像,建立对称的仿生模型Ⅰ,通过力学比较,可知在相同工况下,无论结构是否增加支柱约束,模型Ⅰ的最大挠度都小于模型二,两部分对称结构可互相牵制、协调,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综合利用对称结构及蜻蜓翅膀自身的结构优势,设计出两种新型大跨度连栋温室仿生结构,应用时可根据土地条件和实际需求,设计具体的连栋个数并增加支柱约束,以满足刚度的要求。本文创新点如下:(1)针对国内外温室结构设计的理论及技术研究,提出温室结构仿生设计的思路,对蜻蜓翅膀的整体刚度和空间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2)设计了三种温室仿生空间结构模型,并对仿生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3)对温室仿生结构的研究进行拓展,建立了对称的大跨度温室仿生结构,进行连栋温室结构的仿生设计研究。本文所提出的基于仿生的温室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

钱学龙[7](2011)在《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对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简称《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推进辽阳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辽阳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从农业机械化系统分析、农业机械化主导因素、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测算、农业机械化经济性等方面分析了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根据上述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论文以建国初期为起点,通过“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和1989年以来4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中,1989年以后,又分为3个阶段,即:改革与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分析了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研究了辽阳市农机服务模式,对农机大户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对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如何创新提出了四个机制:建立产业化经营机制;建立社会化服务机制;建立系统化支撑机制和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论文通过对灰色关联分析法、因素比较分析法、客观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方法的对比分析,认为逐步回归分析法更为适合。应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软件SPSS,采用自后淘汰变量(消元)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得出了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结果可知,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农村人口人均科研经费每增加100元,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可以增加0.0168kW/hm2。确定了影响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分析了原因。论文对辽阳市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为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对辽阳市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讨论了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测算方法,主要有主观指标法、贡献有无比较法和数学模型法。又具体讨论了数学模型法中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C-D生产函数法)、索洛余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在选择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软件SPSS,采用自后淘汰变量(消元)法建立了测算模型,根据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公式用两种数据采集方法测算出辽阳市2003—2008年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为39.60%,2000—2009年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为39.24%,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际分析。以辽阳县为例做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辽阳县2002—2009年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为40.37%。造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较高的原因是辽阳市近几年购置了多种农机具,并且购置数量很多,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初步定量了解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并建立了回归模型。之后,利用C-D生产函数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别对线性回归模型和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了边际效应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投入每增加1元,第一产业总产值可以增加3.717元/hm2。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个单位农业机械总动力或资本投入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第一产业总产值的相应增加额分别为0.888和0.099。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措施,分析了辽阳市农机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研究了农机产业化发展方向,探索了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为辽阳市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研[8](2011)在《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物联网在农业预测预警和设施农业等方面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上的应用前景。分析了物联网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性。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以及物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介绍了物联网架构,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传感网、射频识别系统等核心技术。详细介绍了物联网农情监测系统的系统组成,监测站、监控系统、巡测站、应急通讯指挥系统、WEBGIS发布系统、数字高清电视系统、监测中心楼等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简要介绍了物联网应用于设施农业领域,智能化温室、日光节能温室的设计构想。指出物联网应用于现代农业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物联网在大规模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简要的提出了解决方案。认为将物联网应用于现代农业领域不仅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寻找到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还可以提高我国粮食自给率,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还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保护有限的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的必要手段。

刘芳[9](2011)在《唐诗与原型》文中提出从荣格的原型理论来看,“互旋”是“原型”的存在方式。从唐诗的层面来看,“互旋”就是唐诗中无处不在的“原型”。“互旋”的特点是:对立的两极既互相对抗又互为补充、既互相促进又互为牵制,在两极的对话与激荡之中、相反与相成之上,终而“共生”出一个生生不息的全新系统。就唐诗而言,无论是在言的层面、象的层面、意的层面,还是在“言外”、“象外”、“意外”,“互旋”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着,并以其强大的力量驾驭着唐诗每一部分的组成。唐诗的“互旋”特征正是中国人“神性智慧”的原型表现。在相“反”之中得以互旋,在互旋之中得以相“联”,这种“反”的精神就是中国人的原型智慧——神性智慧。神性智慧从“反思”的角度入手,将被现实人文智慧分割开来的两极重新“联通”了起来:两极由分裂的极性转向对话的边缘,弥合了二元的分裂,才能生成一个充满能量的新的统一体。“互旋”的原型力量对“完整人格”的养护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人格中有很多矛盾对立的组元,任何一端的压抑或放纵,都将导致人格的偏执或失衡,只有在双方都得到承认并同等对待时,心灵才是完整而健康的。让对立的双方在边缘地带形成“互旋”,彼此沟通也彼此牵制,保持生态式的平衡,便是完整人格的达成之途。在深层结构上,唐诗的“互旋”原型与完整人格是“同构”的、与神性智慧是“共振”的,所以唐诗可以对人格、对智慧起到根源性的滋养作用。对于有意识地养护孩了的完整人格和神性智慧来说,唐诗则更是有着天然的无法取代的优势。本文的丰体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论证了唐诗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可以作为通向“原型”的入口,来探究中国人文化心理深处的“集体无意识”;接着对“原型”作了重新的厘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式“原型”的图式即为太极图及其变体,中国式“原型”的语式即为“互旋”。第二章,从唐诗之“言”的层面来看“互旋”。在“言”之“格律”部分里丰要谈平仄两极是如何在互旋中组成了类似DNA双螺旋结构,并构成了与生命的直接契合;在“言”之“修辞”部分主要谈对偶的两造是如何由“对立--互补--共生”的方式形成了互旋的表现。第二章,从唐诗之“象”的层面来看“互旋”。在中国文化中,“象”原本就是“言”与“意”互旋的产物。在对唐诗常见意象进行统计后,提取了三个最“高频”的意象:月、水、山,进而分别探讨为什么诗人最喜欢用这三个意象,结果发现:这二个意象中所凝结着的最动人的力量恰恰来自于“互旋”的韵味。第四章,从唐诗之“意”的层面来看“互旋”。“意”可分为诗歌直接的“意义”以及更加形而上层次的“意境”。“意义层”:真正的“意义”就形成于“立象”与“忘象”、“立言”与“忘言”的互旋之间;“复意”和“隐秀”更是昭示了“互旋”在美学层面上的特点和价值。“意境层”:就本质而言,“意境”是有与无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就表达来看,“意境”成就于“空灵”与“充实”的互旋之中。第五章,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唐诗之“互旋”对于养护孩子的完整人格和神性智慧具有特别的意义。就人格培育而言,完整人格比完美人格更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将无意识的内容纳入到意识层面之中,被认识并被认同,让意识与无意识的极性得以融通、整体得以统合;应对在唐诗教学中,只有让孩子在意识层面中的“学习”和在无意识层面中的“感悟”形成互旋之态,才能最终使孩子的“知识”与“智慧”形成共生之势。就智慧养护而言,反思是神性智慧形成的根本,联通是神性智慧养成的表现;应对在唐诗教学中,应该利用唐诗中丰富的对立统一的元素,不断给孩子的思维中加入“反向之力”,才能使内心世界处于循环而通达的状态,使智慧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

郭承录[10](2009)在《石羊河流域综合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域作为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以丰富的水资源哺育着人类,灌溉着农田,净化着环境,以干支流为联系纽带沟通着全流域,以宝贵的资源为流域经济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流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致使流域的水土资源失衡,环境恶化。石羊河流域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内陆河流域中人口密度最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程度最严重的内陆干旱盆地,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已由远古时期的天然利用演变为地表和地下水的过渡开发,上下游用水矛盾非常突出,荒漠化问题日益尖锐,生态环境濒临崩溃,到了资源不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程度。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不协调,其要害是水问题。本文较系统地回顾了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分析了其水资源的形成、演变规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近中期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状况,拟定了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的经济社会生态规模和流域综合管理策略,应用逻辑框架法评价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效果,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难以承载目前的人口压力、不足以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并维持生态系统健康。2.石羊河流域需要采取社会、经济、生态和水资源保障的综合治理措施。社会进步策略要以人为本,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发展文化和社会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经济进步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沙产业和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优化产业与发展布局,建设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加强交通能源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施工业富市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经济;生态治理策略应坚持“南保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的基本原则;水资源保障措施以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为基本途径,加大水源工程的保障程度,充分利用和保护沙漠水资源,论证实施外流域调水工程,建立以水权为主的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以分水到户为主的水权改革体系、以农民为节水主体的节水管理体系、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主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和以征收农业水资源费为主的水价改革体系。3.建立了评价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效果的逻辑框架法模型。模型的垂直结构以生态和社会经济效果为目标,上中下游治理和节水措施为目的,以灌区节水、水资源配置、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保护为产出,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配置保证工程建设、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建设、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投入;模型的水平框架以重点治理规划、可研设计的批准、实施、验收和水权水价改革、管理参与机制的建立为基本假设,以工程投资、节水量、调水量和地下水削减量等为验证指标,以现场记录资料、峻工验收报告、统计年报(年鉴)、监测评估报告等为验证方法。应用该模型对2007—2008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结果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08年较2006年节水37729万m3,减少地下水开采量16634万m3,民勤蔡旗断面累计下泄水量5.5亿m3,较前三年增加37%,重点治理项目成效显着。4.构建了预测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效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流域综合治理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果,评价了综合治理的社会影响因素、互适性因素和社会风险因素,预测了2010、2020年综合治理的生态效果及其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未来变化。得出流域综合治理后下游民勤绿洲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可基本得到控制、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将更加协调、下游民勤绿色走廊将得以抢救和恢复,绿洲自然植被将得以保护的预测结论,进一步增强了开展流域综合治理的信心。

二、温度制衡”体系在日光温室综合环境自动平衡调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度制衡”体系在日光温室综合环境自动平衡调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芡实叶脉脉络的穹顶温室结构仿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温室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仿生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芡实叶脉脉络力学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芡实叶脉特征提取
        2.2.1 植物样本形态
        2.2.2 叶脉特征提取
    2.3 芡实叶脉力学仿真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2 1号脉、2 号脉力学仿真结果
        2.3.3 单个叶脉力学仿真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仿生穹顶温室初期模型设计与校验
    3.1 引言
    3.2 仿生穹顶温室初期模型设计
        3.2.1 设计原理
        3.2.2 覆盖材料选择
        3.2.3 骨架梁形状与参数选择
    3.3 仿生穹顶温室初期模型力学校验
        3.3.1 校验方法
        3.3.2 校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仿生穹顶温室逐级分叉形态优化与试验
    4.1 引言
    4.2 仿生穹顶温室逐级分叉形态优化仿真
        4.2.1 设计原理
        4.2.2 模态分析
        4.2.3 力学校验
    4.3 缩尺模型集中力应变试验与仿真
        4.3.1 设计原理与方法
        4.3.2 试验方法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生穹顶温室均布力试验与仿真优化
    5.1 引言
    5.2 缩尺模型均布力试验与仿真
        5.2.1 均布力试验
        5.2.2 静力仿真
    5.3 仿生穹顶温室结构优化与尺寸扩展设计
        5.3.1 6m半径仿生穹顶温室结构优化
        5.3.2 12m、18 m及24 m半径仿生穹顶温室设计与校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温室滴灌条件下土壤—作物系统水热传输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温室小气候和水热通量研究进展
        1.2.2 温室蒸发蒸腾测定方法及估算模型
        1.2.3 根系吸水和土壤水热耦合模型研究进展
        1.2.4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气象因子和水面蒸发
        2.3.2 蒸发蒸腾量
        2.3.3 土壤水分和温度
        2.3.4 生理生态指标
        2.3.5 土壤水热特性参数
    2.4 模型评价指标
第三章 日光温室环境特征及水热通量动态变化
    3.1 温室内外环境特征及相关性
        3.1.1 温室内外环境因子动态变化
        3.1.2 温室内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2 能量分布与传输
        3.2.1 不同冠层处能量分量日变化
        3.2.2 不同生育阶段能量分量及其分配
        3.2.3 潜热通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 不同行间位置土壤热通量的变化规律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分处理下温室番茄生理生态和耗水特征
    4.1 不同水分处理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4.2 不同水分处理对番茄生理生态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2.1 对株高和LAI的影响
        4.2.2 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温的影响
        4.2.3 对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3 不同水分处理温室滴灌番茄耗水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温室番茄不同尺度蒸发蒸腾量及作物系数变化规律
    5.1 不同水分处理不同尺度蒸散量变化规律及主控因子分析
        5.1.1 单叶尺度蒸腾量变化
        5.1.2 单株尺度茎流量变化
        5.1.3 群体尺度蒸散量变化
        5.1.4 基于通径分析法确定不同尺度蒸散量主控因子
    5.2 不同尺度蒸散量的转换方法
    5.3 不同水分处理棵间土壤蒸发及影响因子分析
        5.3.1 不同行间位置土壤蒸发逐日变化规律
        5.3.2 相对土壤蒸发强度与LAI和表层土壤水分的关系
    5.4 作物系数变化规律及与LAI的关系
        5.4.1 作物系数变化规律
        5.4.2 作物系数与LAI的关系
    5.5 小结
第六章 日光温室番茄蒸发蒸腾量的模拟研究
    6.1 蒸发蒸腾模型介绍
        6.1.1 Penman–Monteith模型
        6.1.2 Shuttleworth–Wallace模型
        6.1.3 双作物系数法
    6.2 三种蒸发蒸腾模型在日光温室中的适用性分析
        6.2.1 对Penman–Monteith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6.2.2 对Shuttleworth-Wallace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6.2.3 改进后PM模型、SW模型和双作物系数法的比较
    6.3 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蒸发蒸腾量的模拟
    6.4 基于室外气象资料估算室内作物蒸腾量的可行性
        6.4.1 气象关联法
        6.4.2 能量平衡法
    6.5 小结
第七章 温室滴灌番茄根系分布特征及水热模拟
    7.1 温室滴灌番茄根长密度分布特征
        7.1.1 一维根长密度分布特征
        7.1.2 二维根长密度分布特征
    7.2 温室滴灌条件下土壤-作物系统水热传输模拟模型
        7.2.1 模型的构建
        7.2.2 模型的评价
        7.2.3 模型的应用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论文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舟曲泥石流灾后重建的民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综述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舟曲泥石流灾害地点自然与人文概述
    2.1 自然人文环境概述
        2.1.1 舟曲的地理位置
        2.1.2 舟曲的自然环境
        2.1.3 人.与族群
    2.2 舟曲泥石流发生地自然环境
        2.2.1 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地形地质概况
        2.2.2 气候在此次泥石流中的催化作用
第三章 舟曲泥石流灾害背景、过程及原因
    3.1 舟曲自然灾害的历史
        3.1.1 暴雨灾害
        3.1.2 泥石流灾害
        3.1.3 地震灾害
        3.1.4 冰雹灾害
        3.1.5 滑坡灾害
        3.1.6 干旱灾害
    3.2 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3.2.1 生态环境破坏程度
        3.2.2 生命损失情况
        3.2.3 财产损失情况
    3.3 灾害原因解读
        3.3.1 灾害原因之一:自然脆弱性
        3.3.2 灾害原因之二:自然与社会交互形成的次生性脆弱性
        3.3.3 灾害原因之三:社会脆弱性
第四章 受灾群体问题
    4.1 受灾职业群体与族群
        4.1.1 受灾的职业群体
        4.1.2 受灾的族群
    4.2 灾后安置点概述
        4.2.1 老城区安置点(馨苑小区)
        4.2.2 峰迭新区
        4.2.3 兰州新区安置点
        4.2.4 安置点入住情况总结
    4.3 灾后不同职业与群体面临的多种变迁问题
        4.3.1 生计问题
        4.3.2 居住问题
        4.3.3 社会问题
        4.3.4 信仰问题
第五章 受灾群体灾后恢复重建问题
    5.1 受灾群体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就
        5.1.1 政府在恢复重建中的决策作用及其贡献
        5.1.2 各种社会力量的“协调”作用
    5.2 灾后重建引发的次生问题
        5.2.1 灾后重建引发的流动问题
        5.2.2 灾后重建引发的社会分层问题
    5.3 灾后生态重建问题
        5.3.1 舟曲县生态安全遭受威胁的原因分析
        5.3.2 灾后生态恢复的思考
第六章 泥石流灾害的民族学启示
    6.1 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互动
        6.1.1 自然环境的脆弱性与强大性
        6.1.2 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6.2 地域传统文化中适应与处置自然灾害的智慧与经验
        6.2.1 藏族传统文化中处置自然灾害的智慧
        6.2.2 汉族传统中处置自然灾害的智慧
    6.3 中国式救灾的利与弊
        6.3.1 政府主导性带来的快速与积极响应
        6.3.2 受灾群体的主动配合与被动适应
        6.3.3 政府与民间互动救灾的良性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历年统计表
    附录 1.1 藏彝走廊干旱历年统计表
    附录 1.2 藏彝走廊洪涝灾害历年统计表
    附录 1.3 藏彝走廊泥石流历年统计表
    附录 1.4 藏彝走廊雨雹历年统计表
    附录 1.5 藏彝走廊雪灾历年统计表
    附录 1.6 藏彝走廊风灾历年统计表
    附录 1.7 藏彝走廊霜冻、低温历年统计表
    附录 1.8 藏彝走廊地震灾害历年统计表
附录2 河西走廊自然灾害历年统计表
    附录 2.1 河西地区干旱历年统计表
    附录 2.2 河西走廊干热风历年统计表
    附录 2.3 河西走廊冰雹历史统计表
    附录 2.4 河西走廊大风和沙尘暴历年统计表
    附录 2.5 河西走廊地震历史纪年统计表
    附录 2.6 河西地区暴雨历年统计表
    附录 2.7 河西走廊泥石流灾害历年统计表

(4)AMF对金橘大豆间作体系中金橘生长及根际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农业现代化在我国的实践
    1.2 南方喀斯特地区农业立地背景
    1.3 滴灌和间作技术
        1.3.1 滴灌技术
        1.3.2 间作技术
    1.4 金橘研究进展
    1.5 丛枝菌根真菌(AMF)的研究进展
        1.5.1 AMF扩繁和检测、多样性分析
        1.5.2 AMF对植物、环境、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6 土壤微生物及其多样性研究技术
    1.7 研究内容及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设置和主要试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接种G.e和间作大豆
        2.3.2 金橘光合速率
        2.3.3 金橘根际土和植株样品采集
        2.3.4 菌根侵染检测
        2.3.5 金橘根际土球囊霉素和有机碳含量
        2.3.6 金橘根系活力和根际土壤酶活性
        2.3.7 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平板
        2.3.8 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析(DGGE)
        2.3.9 数据计算和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系菌根侵染效果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系根际土球囊霉素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系活力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对金橘光合速率、生物量的影响
    3.5 接种G.e和间作大豆处理对金橘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6 金橘根际土壤细菌分子生态学研究
        3.6.1 细菌总DNA的提取
        3.6.2 细菌16S rDNA的PCR扩增
        3.6.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条带分析
        3.6.4 细菌群落多样性
第四章 讨论
    4.1 接种G.e和间作大豆处理对金橘根系菌根侵染效果的影响
    4.2 接种G.e和间作大豆处理对金橘根际土碳素含量的影响
    4.3 接种G.e和间作大豆处理对金橘根系活力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 接种G.e和间作大豆处理对金橘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的影响
    4.5 接种G.e和间作大豆处理对根际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和取得进展
    5.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现代生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介
        1.2.1 国外研究动态述评
        1.2.2 国内研究动态述评
    1.3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的词述
        1.3.1 两型社会
        1.3.2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
        1.3.3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1 主要内容
        1.5.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两型社会发展的生机动力
    2.1 两型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1.1 两型社会发展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动力
        2.1.2 两型社会发展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动力
    2.2 两型社会发展初始动力
        2.2.1 两型社会发展的起点
        2.2.2 两型社会消费和生产的矛盾运动
    2.3 两型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3.1 两型社会生产力的突破口
        2.3.2 两型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力
        2.3.3 两型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力
        2.3.4 两型社会思维方式的改变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型社会系统构成要素的生机逻辑
    3.1 两型社会系统的一般理论
    3.2 两型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生机逻辑
        3.2.1 两型社会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生机逻辑
        3.2.2 两型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和精神生产关系的生机逻辑
    3.3 两型社会生产与消费的生机逻辑
        3.3.1 两型社会生活的消费和生产的消费的生机逻辑
        3.3.2 两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生产的生机逻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部门要素的期待
    4.1 型塑理论与两型社会型塑
        4.1.1 型塑理论
        4.1.2 两型社会型塑
    4.2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部门节约要素资源的期待
        4.2.1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节约水资源的期待
        4.2.2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节约土地资源的期待
    4.3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部门要素环境友好的期待
        4.3.1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避免水资源污染的期待
        4.3.2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避免土地资源污染的期待
        4.3.3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避免空气资源污染的期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机理
    5.1 现代社会转型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育化
        5.1.1 现代社会转型的概念及其内涵
        5.1.2 现代社会转型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孕育
    5.2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造就
        5.2.1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概念及特征
        5.2.2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
        5.2.3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成长的促进
    5.3 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催生
        5.3.1 发达国家两型社会农业制度创新经验
        5.3.2 两型社会农业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
        5.3.3 两型社会农业制度创新的重要路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机缘
    6.1 第三次文明嬗变的开篇
        6.1.1 第三次文明嬗变的历史逻辑
        6.1.2 第三次文明嬗变的理论逻辑
        6.1.3 生态文明的理论发展与实践
    6.2 全球化的契合
        6.2.1 契合联合国针对发展的行动
        6.2.2 契合发达国家针对发展的行动
    6.3 科学发展观的导引
        6.3.1 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导引
        6.3.2 全面发展目标的导引
        6.3.3 协调发展原则的导引
        6.3.4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导引
        6.3.5 统筹发展要求的导引
        6.3.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体要求的导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样态及典型范例
    7.1 生态农业样态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和原理
        7.1.2 生态农业的诞生
        7.1.3 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7.2 循环农业样态
        7.2.1 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内涵
        7.2.2 循环农业的核心原则
        7.2.3 循环农业实现策略
    7.3 都市农业样态
        7.3.1 都市农业的界定
        7.3.2 发达国家中的日本都市农业的现状
        7.3.3 我国都市农业的现状
    7.4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及都市农业样态协同发展
    7.5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样态典型范例
        7.5.1 菲律宾马亚农场
        7.5.2 北京大兴留民营村
        7.5.3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径向
    8.1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8.1.1 生产时间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8.1.2 水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8.1.3 土地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8.2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8.2.1 良性土地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8.2.2 良性水资源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基本结论
        9.1.1 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9.1.2 重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9.1.3 重视现代农业制度创新
        9.1.4 重视发展生态农业
        9.1.5 重视发展循环农业
        9.1.6 重视农业样态的相互促进
    9.2 研究展望
        9.2.1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的数学模型会深入量化
        9.2.2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研究会从科技各环节更加具体
        9.2.3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研究会从制度各层次更加深入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A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6)基于蜻蜓翅膀的温室结构仿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意义
    1.2 温室发展概况
        1.2.1 国外温室发展概况
        1.2.2 我国温室发展概况
        1.2.3 我国温室的结构类型及特点
    1.3 温室结构设计的研究方法及现状
        1.3.1 温室屋面采光设计的研究
        1.3.2 温室保温性能的研究
        1.3.3 温室结构安全性的研究
    1.4 论文的立项依据与研究思路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仿生学在建筑中的发展及应用
    2.1 仿生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范围
        2.1.1 仿生学的研究方法
        2.1.2 仿生学的应用范围
    2.2 仿生学的分类
    2.3 建筑仿生学的发展
        2.3.1 建筑仿生学的概念
        2.3.2 建筑仿生的设计方法
    2.4 仿生建筑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2.4.1 国外仿生建筑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2.4.2 我国仿生建筑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2.5 小结
第3章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3.1 有限元分析法的设计流程
    3.2 三节点等参数梁单元 beam189 的基本理论
        3.2.1 单元坐标系及几何描述
        3.2.2 应变矩阵的推导
        3.2.3 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的推导
    3.3 八节点等参数壳单元 Shell93 的基本理论
        3.3.1 单元坐标系描述
        3.3.2 单元位移和坐标变换
        3.3.3 应变矩阵及切线刚度矩阵
第4章 蜻蜓翅脉结构的力学分析
    4.1 蜻蜓翅膀的结构功能
    4.2 蜻蜓翅膀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3 蜻蜓翅脉结构力学分析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2 蜻蜓翅膀主、次脉刚度分析
        4.3.3 蜻蜓翅脉结构的变形协调性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蜻蜓翅膀空间结构对刚度的影响
    5.1 蜻蜓翅膀褶皱结构的力学分析
        5.1.1 起皱高度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5.1.2 翅膜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5.1.3 网格连接方式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5.2 蜻蜓翅膀拱形结构的力学分析
        5.2.1 拱高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5.2.2 翅膜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5.2.3 网格密度对拱形结构刚度的影响
    5.3 小结
第6章 温室仿生结构设计
    6.1 仿生模型的建立
        6.1.1 温室骨架结构的设计
        6.1.2 温室结构承受载荷及载荷组合
        6.1.3 模型力学性能比较
    6.2 仿生模型的材料设计
        6.2.1 复合材料的性能介绍
        6.2.2 材料力学性能比较
    6.3 仿生模型几何尺寸的设计
        6.3.1 骨架结构的几何尺寸
        6.3.2 壳体结构的几何尺寸
    6.4 温室仿生结构的力学分析
        6.4.1 应力刚化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6.4.2 约束条件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6.5 连栋温室仿生结构的设计研究
    6.6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和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1.2.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1.2.2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与发展机制
    2.1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2.1.1 50年代初
        2.1.2 "文化大革命"时期
        2.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1.4 1989年以后
    2.2 辽阳市农机服务模式
    2.3 大力发展农机大户
    2.4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创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因素研究
    3.1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因素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
        3.1.1 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3.1.2 因素比较分析法确定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
        3.1.3 客观系统分析法揭示变量之间关系
        3.1.4 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因素的权重
        3.1.5 回归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相关程度
    3.2 基于回归分析方法的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因素分析
        3.2.1 选择变量和整理资料
        3.2.2 变量间关系分析
        3.2.3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3.2.4 模型预测
    3.3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预测
    4.1 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指标体系的研究
        4.1.1 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定义及指标体系设计基本原则
        4.1.2 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指标体系的设计
    4.2 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预测模型的建立
        4.2.1 组合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4.2.2 几种单一的预测模型
    4.3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现状及预测
        4.3.1 农业机械化装备数量的预测
        4.3.2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预测
        4.3.3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预测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贡献率的测算
    5.1 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贡献的意义
    5.2 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研究综述
        5.2.1 主观指标法
        5.2.2 贡献有无比较法
        5.2.3 数学模型法
    5.3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贡献率的测算
        5.3.1 测算方法选择
        5.3.2 C-D生产函数测算模型建立
        5.3.3 贡献率的测算
        5.3.4 贡献率测算的另一方法
        5.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辽阳县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贡献率的测算
        5.4.1 测算模型建立
        5.4.2 贡献率的测算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经济效应分析
    6.1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效应的经济性表象
        6.1.1 农民收入的增加
        6.1.2 粮食产量的提高
        6.1.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6.2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经济效应的线性回归分析
        6.2.1 线性回归方法的基本模型
        6.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6.2.3 计算相关系数
        6.2.4 绘制散点图
        6.2.5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6.2.6 参数评估
        6.2.7 模型预测
        6.2.8 边际效应分析
    6.3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经济效应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
        6.3.1 C-D生产函数模型的建立
        6.3.2 生产函数模型参数评估
        6.3.3 模型预测
        6.3.4 边际效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探索
    7.1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1.1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1.2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
        7.1.3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7.2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措施
        7.2.1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7.2.2 农机服务体系发展的几点思考
    7.3 加强农机产业化发展方向
        7.3.1 农机产业化发展总体思路
        7.3.2 农机产业化发展目标
        7.3.3 农机产业化发展方式
        7.3.4 发展农机产业化的政策措施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8.1.1 主要结论
        8.1.2 创新点
    8.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8)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1 物联网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1.1.2 物联网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1.2 文献综述
        1.2.1 物联网的概念
        1.2.2 物联网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1.2.3 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物联网的技术结构
    2.1 物联网技术简介
    2.2 传感网技术
        2.2.1 传感网节点
        2.2.2 传感网系统结构
        2.2.3 传感网协议
        2.2.4 传感网操作系统
        2.2.5 传感网中间件
        2.2.6 其他传感网技术
    2.3 传感网向物联网的扩展
3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3.1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过程
    3.2 电子标签技术
        3.2.1 低频段电子标签技术
        3.2.2 中高频段电子标签技术
        3.2.3 超高频与微波标签技术
    3.3 读写器技术
        3.3.1 射频天线部分
        3.3.2 DSP 部分
4 物联网在农情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4.1 应用的背景与必要性
        4.1.1 应用背景
        4.1.2 物联网应用于农情监测系统中的必要性
    4.2 工程方案设计
        4.2.1 系统组成
        4.2.2 监测站方案设计
        4.2.3 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4.2.4 巡测站方案设计
        4.2.5 应急通讯指挥系统设计
        4.2.6 WEBGIS 发布系统方案设计
    4.3 技术方案设计
        4.3.1 监测站设计方案
        4.3.2 信息技术方案
        4.3.3 数据分析与决策
        4.3.4 动态监测
        4.3.5 可视化分析
        4.3.6 决策分析
5 物联网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5.1 设计的背景与必要性
    5.2 工程方案设计
        5.2.1 物联网在智能化温室上的应用
        5.2.2 物联网在日光节能温室上的应用
6 物联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1 技术标准问题与对策
    6.2 安全问题与对策
    6.3 盈利模式问题与对策
    6.4 商业模式问题与对策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唐诗与原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前人成果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唐诗之“原型”探究
    第一节 唐诗:作为通向“原型”的入口
        一、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二、中华民族是具有“诗性”气质的民族
        三、唐代诗歌是中国诗歌的顶峰
    第二节 唐诗的“原型表现”
        一、对“原型”概念的厘清
        (一) “原型”首先是“型”
        (二) “原型”的型是没有内容的形式
        (三) “原型”的形式是一种有力量的深层结构
        (四) “互旋”:“原型”的运动方式
        (五) 中国学者对“原型”的研究和引申
        二、唐诗“原型”的图式及语式
        (一) 中国人的原型:图之为“太极”,名之为“互旋”
        (二) 唐诗的原型:从言象意中来看互旋
第二章 唐诗之“言”的原型表现
    第一节 平仄和抑扬:声律中的互旋
        一、间对粘:“二元化”与“一体化”的互旋
        (一) 间与对:二元化的对立
        (二) 粘:一体化的和合
        (三) 平仄的互旋:类似DNA的结构
        二、抑扬:声调和情调中的互旋表现
    第二节 对偶:修辞中的互旋
        一、对称:对偶的形式特征
        二、“互旋”:对偶的本质特性
        (一) 对立
        (二) 互补
        (三) 共生
第三章 唐诗之“象”的原型表现
    第一节 什么是“象”
        一、“象”首先是具体可感的“形象”
        二、“象”是“言”与“意”互旋的产物
    第二节 中国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一、月
        二、水
        (一) 水,既具有孕育性又具有覆灭性
        (二) 水,既具有阻隔性又具贯通性
        (三) 水,是对立统一的象征,周而复始的象征,互旋的象征,道的象征
        三、山
        (一) 李白之山:神性和人性的互旋之所
        (二) 杜甫之山:互泄与互济的随处之见
        (三) 王维之山:虚与实的互旋
第四章 唐诗之“意”的原型表现
    第一节 意义
        一、“三内”与“三外”
        (一) 矛盾:得意须忘言忘象
        (二) 理趣:在“立”与“忘”的互旋之间
        二、“复意”与“隐秀”
        (一) 复意
        (二) 隐秀
    第二节 意境
        一、意境本质:有和无的互旋、虚和实的互旋
        二、意境表达:“空灵”和“充实”的互旋
第五章 唐诗“互旋”研究对于儿童教育的意义及启示
    第一节 唐诗“互旋”与健康人格之“同构”
        一、“互旋”的目的:融通极性,统合整体
        (一) 人格培育:完整比完美更重要
        (二) 唐诗教学:在潜意识中把握完整
        二、“互旋”的途径:有无相生,隐秀相成
        (一) 人格培育:将无意识纳入意识
        (二) 唐诗教学:将所隐转为所秀
    第二节 唐诗“互旋”与神性智慧之“共振”
        一、因相“反”而互旋
        (一) 反思:神性智慧的根本
        (二) 唐诗教学:彰显矛盾,引导启发
        二、因互旋而通达
        (一) 联通:神性智慧的养成
        (二) 唐诗教学:激发通感,体验创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石羊河流域综合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2.1 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
        2.1.1 古代的石羊河流域
        2.1.2 近代的石羊河流域
        2.1.3 现代的石羊河流域
    2.2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状况
        2.2.1 地表水资源状况
        2.2.2 地下水资源状况
        2.2.3 石羊河流域水系及灌区分布状况
        2.2.4 石羊河流域地理分区
        2.2.5 石羊河流域冰川的变化趋势
        2.2.6 石羊河流域历史文化背景
        2.2.7 石羊河流域社会经济背景
    2.3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变化
        2.3.1 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变化
        2.3.2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变化
        2.3.3 影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自然因素分析
        2.3.4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3.1 石羊河流域自然概况
    3.2 石羊河流域供用水现状分析
        3.2.1 供水量现状分析
        3.2.2 用水量现状分析
        3.2.3 耗水量现状分析
        3.2.4 水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3.3 社会经济状况评价
    3.4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3.5 石羊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自然环境差,面临生存危机
        3.5.2 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3.5.3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落后
        3.5.4 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经济社会生态规模拟定
    4.1 经济理论
        4.1.1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4.1.2 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
        4.1.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4.1.4 区域创新理论
        4.1.5 梯度理论
        4.1.6 贫困理论
        4.1.7 区域经济干预理论
        4.1.8 经济起飞理论
        4.1.9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4.1.10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4.2.1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想
        4.2.2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4.2.3 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研究
    4.3 流域发展规模拟定
        4.3.1 农业发展规模与结构
        4.3.2 工业发展规模
        4.3.3 社会发展规模
        4.3.4 生态发展规模
第五章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5.1 水资源总量预测分析
    5.2 可供水量预测分析
        5.2.1 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
        5.2.2 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
        5.2.3 总可供水量预测
        5.2.4 基于耦合法的可供水量预测
    5.3 需水量预测分析
        5.3.1 行业水资源需求
        5.3.2 区域水资源需求预测
    5.4 供需水平衡分析
        5.4.1 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
        5.4.2 水资源供需分析方法
        5.4.3 供需平衡预测
第六章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对策
    6.1 建立和谐社会
        6.1.1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1.2 增加社会就业岗位
        6.1.3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6.1.4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6.1.5 实施“人才强市、科教兴市”战略
        6.1.6 发展文化产业
        6.1.7 发展社会服务事业
    6.2 经济可持续发展
        6.2.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6.2.2 积极发展沙产业
        6.2.3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6.2.4 构建培育经济增长极
        6.2.5 产业优化与发展布
        6.2.6 建设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
        6.2.7 县域经济发展
        6.2.8 加强区域合作
        6.2.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2.10 发展第三产业
        6.2.12 加强交通能源建设
    6.3 生态治理措施
        6.3.1 生态学理论
        6.3.2 生态功能区
        6.3.3 总体治理措施
        6.3.4 分区治理措施
        6.3.5 防沙治沙与生态修复措施
        6.3.6 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模式
    6.4 水资源保障措施
        6.4.1 节水型社会建设
        6.4.2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6.4.3 水源保障工程
        6.4.4 外流域调水工程
    6.5 综合治理制度措施
        6.5.1 推行水、土地、森林资源统一协调管理
        6.5.2 完善水资源管理
        6.5.3 建立有效地水权水价机制
        6.5.4 引进虚拟水
        6.5.5 生态补偿
        6.5.6 提高持续用水意识
    6.6 水权改革与水量配置
        6.6.1 水权改革
        6.6.2 水资源合理配置
第七章 逻辑框架法在石羊河综合治理评价中的应用
    7.1 逻辑框架法
        7.1.1 逻辑框架法的概念
        7.1.2 逻辑框架法的结构
        7.1.3 逻辑框架法的应用条件
    7.2 逻辑框架模型的建立
        7.2.1 垂直逻辑框架模型的建立
        7.2.2 水平逻辑框架模型的建立
        7.2.3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评价
第八章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效果分析与评价
    8.1 综合治理效果趋势预测
        8.1.1 水资源供需趋于平衡
        8.1.2 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度减少
        8.1.3 荒漠化趋势逐步减缓
        8.1.4 农业人口转移任务艰巨
        8.1.5 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8.1.6 农民人均收入减少
        8.1.7 粮食总产量将减少
        8.1.8 用水结构调整合理
        8.1.9 地下水位缓慢抬升
        8.1.10 红崖山水库入库水量增加
    8.2 综合治理经济效益分析
    8.3 综合治理效果社会评价
        8.3.1 社会评价概念和特点
        8.3.2 社会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8.3.3 社会评价主要内容
        8.3.4 社会影响分析
        8.3.5 社会互适性评价
        8.3.6 社会风险性评价
        8.3.7 社会效益评价
    8.4 综合治理生态效益分析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四、温度制衡”体系在日光温室综合环境自动平衡调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芡实叶脉脉络的穹顶温室结构仿生研究[D]. 关姝杰. 吉林大学, 2020(08)
  • [2]温室滴灌条件下土壤—作物系统水热传输与模拟[D]. 龚雪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3)
  • [3]舟曲泥石流灾后重建的民族学研究[D]. 单广宁. 兰州大学, 2015(03)
  • [4]AMF对金橘大豆间作体系中金橘生长及根际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朱国政.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7)
  • [5]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现代生机研究[D]. 陈宏滨. 湖南农业大学, 2014(12)
  • [6]基于蜻蜓翅膀的温室结构仿生设计研究[D]. 史晓君. 吉林大学, 2012(09)
  • [7]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展模式研究[D]. 钱学龙. 沈阳农业大学, 2011(06)
  • [8]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D]. 张研.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 [9]唐诗与原型[D]. 刘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4)
  • [10]石羊河流域综合管理策略研究[D]. 郭承录.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温度平衡”系统在日光温室综合环境自动平衡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