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高级研修班

召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高级研修班

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高级研讨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特[1](2021)在《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维护社会公平是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维护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较为重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公平统一”作为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通过公平实现普惠性特征,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挖掘社会公平理念的基本内涵,比较了不同公平观的特点与区别;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论述与思想,比较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公平理念;通过回顾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发展,阐释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变化特点;通过总结成就与问题,把握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于理念、目标与路径的解读,明确了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从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定位、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选择、社会保障的发展道路三个问题入手,论证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以社会公平视角对社会保障问题进行解读,既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内涵,也定位了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基本视角。文章对现有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梳理、分类:纵向来看,关于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的研究可分为理念探索阶段、共识形成阶段以及新时代以来的理念定型阶段;横向来看,相关的研究又可以划分为规范性研究、实证分析研究以及基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构建视角进行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文章主要采用了跨学科综合分析法、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以及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支撑。首先,在概念界定的章节,明确了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阐明了新时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以及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也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依据公平观的不同,社会保障模式可分为完全自由主义模式、重视公平的自由主义以及马克思公平观下的社会保障模式。其次,阐明了文章的的理论基础:按照“最大幸福”原则,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古典功利主义持有的公平观可以总结为经济公平。福利经济学接受了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旧福利经济学将公平视为效用的均等化,同时指出,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存在,国民财富必须均等分配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新福利经济学采用了序数效用论,在公平的问题上存在着价值中立的倾向。罗尔斯的公平观有着对于功利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于福利经济学的超越。罗尔斯将公平作为社会的首要价值,并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不同于上述学者。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是衡量社会公平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以公平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孕育出真正的社会公平。此外,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可以概括为社会保险思想、社会救助与福利思想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理论。第三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理念的论述与思想。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特点的变化,来源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社会公平问题认识上的变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得社会公平从根本上得以实现。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社会公平通过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重要再分配手段之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公平的关键标准。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应该允许一定程度的合理差距。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公平理念,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意义上的平等。而社会保障制度则被视为稳定社会的有效途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将公平问题提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同时还将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建设,纳入到“四位一体”的总布局当中;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建设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表述。这都使得社会保障的公平问题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一时期的公平观,开始由经济公平向社会公平转变,由形式意义上的公平向实质公平深化。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公平正义问题。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了社会公平问题的基本向度。公平可持续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继续坚持的方向。习近平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问题进一步具象化为“底线公平”。“底线公平”的提法,突出了社会保障“社会生活安全网”的基本定位,也调和了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内在矛盾。第四章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由理念到实践,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实施。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变化,也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变革。本章以社会保障的公平问题为主线,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共3个时期:(1)计划经济时期。(2)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探索时期。(3)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公平性矫正的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政权的确立,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国家—单位”的社会保障模式。虽然保障水平尚不发达,保障覆盖存在薄弱环节,但总体来看,由于实行均等化原则因而公平程度较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确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中国开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之路。这一时期改革的阶段性与非同步特征,客观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公平性的实现。在第三个时期,城乡社会保障公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随着新农合、新农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先后确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得以补足。另一方面,城乡地区社会保障公平性不断完善的阶段。随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的确立以及城镇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社会保障公平性进一步提升,由“全面覆盖”开始走向“全民覆盖”。此外,本章还以公平性为视角,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历史演进特点:在建国初期,由于采取了国家保障模式,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绝对公平的特点;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念的提出,社会保障制度被视作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配套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弱化了其公平内涵。党的十七大以后,随着“建设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理念的提出,社会保障又被强化为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手段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越发趋于成熟。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就成为了社会公平的具象化体现。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实现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就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总而言之,从理念、实践两方面进行把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有着如下特点:在理念层面,社会保障首先由计划经济时期的起点公平,让位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公平,并在十八大前后再度向社会公平复归;在实践层面,由统一的国家保障,转变为带有城乡分立特点的自助与共济相结合,并在新时代以来随着制度实践的不断补足,向着提供均等社会保障服务的弥合化方向发展。第五章首先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视角解读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问题的内涵。其次,梳理了新时代以来社会保障公平问题建设取得的成果:在社会救助领域,通过脱贫攻坚专项计划,完善了以低保制度为代表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在社会保险领域,解决了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分立问题;整合了城镇地区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现状。在社会福利领域,社会福利由狭义制度向广义制度拓展,由特殊性制度向普惠型制度扩充。最后,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着的公平问题:其一,社会保障存在身份公平问题。新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明确,社会保障制度的准入资格是以职业、收入、户籍归属等要素差别化对待,还是一视同仁地以国民身份作为前提。其二,社会保障制度区域公平问题仍然严重。区域公平问题既包括各省份地区之间,社会保障发展的协调问题,也包括城乡社会保障实际待遇水平的均衡问题。其三,在老龄化加剧,人口出生率减少的背景下,防范社会保障制度可能出现的代际问题风险,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需要面对另一重大课题。本章还就身份公平问题、区域公平问题、代际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了分析。第六章提出了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并从理念、总体目标、实现路径共三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原则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根本宗旨;共享发展理念是建设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价值引领。其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七有”。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最后,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适度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以上基本内容从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保障对象、责任主体、保障水平、体系构建等五个方面,对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的路径指引。这其中,兜底线”通过完善底线性、普惠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底线公平;“织密网”侧重于调节非均等公平;“建机制”通过法制化与体系化共进并举,体现规则公平;“覆盖全面”、“城乡统筹”保障主体公平;“保障适度”、“可持续发展”助力代际公平的实现;“权责清晰”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协议公平。

张小宝[2](2019)在《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将男女平等与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国家最高政策的形式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发展的一项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总政策。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确立,从一项政府承诺发展为一个不断完善并日益丰富的运行体系,在推动我国男女平等事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战略高度,对如何进一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要求。因此,系统地梳理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进程,探索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策略,既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体制机制”的题中之义。所以,本研究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的研究局限,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策略建构相结合,从党和国家对男女平等认识的发展变化、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及其体系的生成与建构及对男女平等突出问题的解决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和归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从理论上廓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对“妇女问题”的社会属性、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妇女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变迁,揭示这些思想理论的核心构成、阶段性特征和新发展,以阐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探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的伟大实践,重点回顾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法律政策等方式推动男女平等与国家发展进步共赢的重要举措,揭示党运用法律政策推动男女平等的延续和发展。第三部分从国内妇女发展状况、国际社会推动妇女发展的潮流及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拓展三个层面分析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梳理1995年前后到2012年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在国家政策、法律和党的执政纲领层面的确立,呈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由一项国家承诺发展为一个内含组织机构、规划纲要、法律政策、监测评估在内的国策运行体系的过程,并以此期间中国妇女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研究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男女平等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研究在新时代妇情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男女平等新思想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共同作用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相关机制、激发妇女主体潜力等方面的新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党和政府直面弱势妇女和农村妇女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难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男女平等事业不断走向深入。第五部分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内在局限及国策运行的外部环境来理解和认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问题;然后,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探讨如何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配套措施、增强机构建设、优化国策实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总之,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正视不同时期中国男女平等的现实情况和妇女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逐渐走向深入的历史图景。但是,面向新时代背景下“三个平等”的新观点给中国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正面临着内在机制的不健全和外部环境的不完善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对此,党和政府应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的方式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男女两性平等发展、妇女自身全面发展。

徐云辉[3](2019)在《中国公益性岗位制度运行困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公益性岗位制度为研究对象,以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为理论视角,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比较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解析中国公益性岗位制度的产生、运行情况,在厘清制度发展中的困境及其成因基础上,明确公益性岗位制度实质,提出今后该项制度的发展路径,力图为促进中国公益性岗位制度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世纪初,受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刻影响,国有企业多年积累的大批冗员亟需安置和再就业,同时,国家治理模式变革也进一步引发了中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变迁和转型,因而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受到政策社会取向、维稳思维及路径依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中国公益性岗位制度应运而生。公益性岗位制度在其建立之初,安置了大批国企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政策性失业人员。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益性岗位制度逐渐形成了通过政府开发和购买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工作岗位,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体系。该项制度运行以来,在市场就业之外,开拓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渠道,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失业压力,较好地补充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力量,有助于降低失业率、增加社会福利和维护社会稳定。因此,本文认为公益性岗位制度是产生于经济社会转型及变革时期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保障政策,其实质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的、过渡性的、非正规的就业途径。公益性岗位制度是中国就业保障政策从补偿性福利思维向积极性福利转型的有益探索,更是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从依赖福利转向工作福利的一种实现手段。中国公益性岗位制度产生、发展至今已历经十余年,已逐渐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相继帮扶了数百万困难人员就业,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发挥了解决困难群体就业难题和补充公共服务力量的双公益作用,也成为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就业保障方式。但作为一项保障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性安排,公益性岗位制度发展、变迁过程中具有强制性、滞后性和单一性等特征,制度由于原有的惯性或路径依赖而陷入非效率的锁定状态,主要表现为:公益性岗位制度尚缺乏理论支撑和顶层设计,政策体系存在风险和漏洞,公共资金投入大幅增长,管理行政成本不断上升,而从业人员薪酬待遇较低,并存在退出机制与市场就业衔接不畅等现象和难题。这些问题和矛盾不仅给政府部门、基层服务平台带来困扰,而且导致部分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心理失衡,形成了岗位依赖,在一定程度上还引发了公益性岗位制度运行的风险。为此,本研究以公益性岗位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为对象开展了访谈及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不同省市公益性岗位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重点分析了公益性岗位制度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和瓶颈,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途径。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面对中国仍然巨大的就业压力,作为就业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维持公益性岗位制度可持续、高质量地运行对促进和保障困难群体就业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公益性岗位制度运行中的困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反思,运用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等理论解释、分析,研判制度的实质和必要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吸收、借鉴国外积极促进和保障特殊群体就业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中国公益性岗位制度转型目标,即建立积极的“双公益”型公益性岗位制度。围绕目标的实现,公益性岗位制度转型应坚持四个原则,分别是以就业困难群体发展需要为导向,以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为切入点,以我国社会治理转型为契机,以拓宽资金渠道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重点。在明确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进而提出积极“双公益”型公益性岗位制度建设的具体路径,即在构建“双公益”型的公益性岗位制度的过程中,在制度的“入口”即确定公益性岗位帮扶对象或聘用人员范围时坚持优先机制,实现需要优先、自愿优先、适合优先;在政策制定和宏观管理层面坚持统筹机制,实现制度统筹、开发统筹和管理统筹;在制度“出口”公益性岗位人员退出帮扶岗位时实行转化机制,实现渐退机制、岗位机制、市场机制;公益性岗位制度运行资金实行多元筹资机制。

李乾坤[4](2019)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是将妇女群众的具体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妇联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在党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推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深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研究以现阶段的区域性实践和个案为主的局限,以史实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妇联组织的沿革、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社会力量的消长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探析妇联组织特性和社会治理理念着手,界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划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研究边界,然后梳理归纳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最为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治理理论的理论沿革和核心观点,阐释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围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治理中心任务,统合妇女群众与其他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对妇女进行社会改造的社会治理实践。第三、四部分研究在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历程中,妇联在组织建设、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妇女参与各项社会建设、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妇女提供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探索与过失。第五部分研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妇联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总体战略,按照“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治理原则,在建立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协调机制,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等多个专题活动品牌,建立确保活动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第六部分研究新时代妇联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布局中,在全面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各种新资源、新技术,尤其是巾帼志愿者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联合社会力量在妇女源头维权和实事化维权、引领妇女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员妇女参与社会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新探索。第七部分总结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在推动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处理与党政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妇女群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关系,汇聚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联系、团结、服务、教育妇女群众等方面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总之,妇联作为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群团组织,是沟通党和妇女群众、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主流是既推进了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妇女群众解放发展的需求,又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巾帼力量,基本上形成了多赢的良性循环;支流是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一度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存在“四化”一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亟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妇联和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群团改革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构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妇联若要更好地承担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使命,还需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妇联组织主动性相统一,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活动相统一,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等历史逻辑。

鲁竞夫[5](2018)在《国有企业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机制研究 ——基于两个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比较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使得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面临巨大挑战,由此引发的集体性劳资冲突屡见报端。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2015年中央10号文件)提出各劳动关系主体应共同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落地到企业层面,企业内的管理方、党组织和工会如何协调配合以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呢?这一现实问题亟待理论研究的回应。既有的产业关系系统研究、公司治理研究和企业党组织研究都与该现实问题相关,但受制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的局限性,无法针对性地回应本现实问题。为了回应集体性劳资冲突频发的紧迫现实,为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资冲突管控提供理论指引,本研究探究了资源型国有企业内的管理方、党组织和工会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行为、过程、效果和情境。具体来说,本研究提出了3个研究问题,分别是关乎行为存在性的研究问题1:在资源型国有企业中,各劳动关系主体分别有哪些劳动关系管理行为?关乎管控过程的研究问题2:在资源型国有企业中,各主体如何通过其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以及关乎情境的研究问题3:在资源型国有企业中,情境如何影响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围绕以上3个研究问题,本研究历时4年,通过对两个背景相似、但劳资冲突管控效果迥异的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深入调研(包括共计50人的访谈、以及长达1个月的以轮岗实习为主要形式的田野调研),基于跨界理论、劳动过程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嵌入理论等理论透镜,得到如下研究发现:第一,在资源型国有企业中,企业的管理方、党组织和工会均存在劳动关系管理行为,分别是人力资源实践、党组织跨界行为和工会实践。第二,管理方和党组织分别通过人力资源实践和党组织跨界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班组长和工会分别在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发挥中介作用。在直接效应中,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党组织跨界行为不存在优劣之分;但在中介效应中,以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为主的多种人力资源实践的有机整合,以及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的党组织跨界行为,更有利于班组长和工会发挥中介作用。第三,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要受到“新单位制”这一情境的影响。“新单位制”的转型对集体性劳资冲突具有“激发效应”,但不必然导致集体性劳资冲突。冲突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管控体系的内部运行失效及其“外部嵌入”较差,根本原因则是家长式人力资源实践和与生产经营脱节的党组织跨界行为本身潜藏隐患。第四,“关系”在中国情境下的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资冲突管控中非常重要。本研究可能的理论贡献有以下三点:第一,实现了劳资冲突管控研究的中国情境化。一方面,本研究将企业层面的党组织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主体纳入研究视野,构建了党组织跨界行为这一全新构念,并系统地探究了该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过程、效果和情境,在中国情境下拓展了劳资冲突管控研究的主体范围。另一方面,西方学者往往重视劳动过程中的“实践面向”对于劳资冲突管控的作用;与之不同,本研究发现“关系面向”在中国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资冲突管控过程中更为重要,在应用劳动过程理论进行劳资冲突研究方面,实现了中国情境化。第二,充实和拓展了跨界理论。过往关于跨界理论的研究认为跨界行为由协调行为、使节行为和监管行为三个维度构成。本研究在编码过程中提炼出了垂范行为这一全新维度,并探究了该行为如何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充实和拓展了跨界理论的内涵和作用机制。第三,深化了人力资源实践相关研究。关于人力资源实践如何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既有的研究成果之间存在争议与矛盾。相应地,人力资源实践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过程和效果也变得模糊不清。作为回应,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人力资源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工会等主体的中介作用以及情境的变化等,都会对人力资源实践的效果产生影响。既有研究之间的争议与矛盾往往源自对某些影响因素的忽略。这就给予了上述争议与矛盾以合理的解释,深化了有关人力资源实践的研究。本研究可能带来如下实践启示:在企业一线的劳资冲突管理中,管理方和党组织应提高实效性,避免形式化;同时应充分发挥企业工会和一线班组长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企业应识时通变、顺势而为,时刻注意其劳动关系管理行为是否与时俱进。最后,本文总结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吕国泉,张妍延,李羿[6](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文中认为着眼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不同阶段,运用翔实史料全面客观反映工会调研工作的发展变化,对进一步推进工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工会调研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改革开放时代背景,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工会重点工作为主线,对中国工会九大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成效、经验特点和问题不足进行了梳理,并立足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工会调研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董大伟[7](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认为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党春艳[8](2013)在《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互构论视角》文中提出城市贫困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本文主要运用社会互构论这一基本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梳理国内外城市贫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城市贫困的发生机制,揭示制度与行动互构下城市贫困群体的生存逻辑,并探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多元主体在贫困救助中的参与与贫困群体生存压力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探讨在互构论视角的指导下建构更积极有效的应对转型期城市贫困的策略。研究发现,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是个人与社会之间一种相互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差异和冲突。具体而言,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制度、社保制度的变迁,国家和企业的之间的父爱主义关系向个人自立——国家提供有限帮助的关系转变,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也因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变化而改变。从理论上来讲,这对个人既是一种制约,也是一种机遇,因为个人同时获得了选择职业、就业岗位的自由,其自主权有所增加。但是,个人在计划经济时代已然形成的全面依附于单位企业的角色意识和行为规范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彻底的改变,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着对单位企业的依赖惯性,以及资源、市场能力的欠缺导致对这种新型国家与个人关系的适应性障碍,个人在一段时期内陷入贫困就成了个人与社会互构关系下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在这种结构性背景下,城市贫困群体也表现出巨大的主体能动性。城市贫困群体依据自身拥有的资源、能力回应着结构的调整和制度的变迁,拥有市场需要的资源和具有较强市场能力的人选择积极适应市场的行动策略,在制约和机会并存中积极寻找新的活动;而受制于自身资源、市场能力的欠缺的城市贫困群体,则表现出基于生存理性考虑下的积极抑或消极的抵抗,这种迫于生存压力的生存行动选择促使了国家出于维持社会稳定的考虑建立起多层次的贫困救助制度以维持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当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后,城市贫困群体以积极从事非正规工作的行动选择回应着国家多层次的救助制度,他们或从事个体经营,或打零工,或成为城市大街小巷流动小商贩中的一员,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求着新的生存方式。中间组织的多元参与亦影响着城市贫困群体生存压力的改变。家庭网支持向城市贫困群体提供了较多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对缓解其生存压力产生了极为重要的重要。社区作为平台承接了政府委托实施的社会保障服务,承担了大量行政性工作。社区组织提供的福利尽管对下岗失业人员缓解家庭困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就业福利项目的短期性、培训的无效性、及就业福利与低保之间的冲突性使得城市贫困群体对此项福利并不十分满意。就非营利组织扶贫而言,无论从参与数量还是从参与内容上看,非营利组织介入社区福利的提供都存在很大的缺失和不足,对贫困群体的帮助非常有限,可以说,个人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因非营利组织一方的缺席而丧失了互构的前提,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作为扶贫重要一方的企业,存在着对城市贫困群体的排斥,加上他们在执行有关政策时的变通、缴纳社会保险的缺席,约束了城市贫困群体参与市场就业及享受国家社会保障的机会,而城市贫困群体面对企业的排斥、变通和缺席表现出极大的忍耐和迁就,沉默是他们最普遍的行为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逃避责任的行为选择,进而又使城市贫困群体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最后,文章基于社会互构轮视角提出了应对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的政策性建议,如继续发挥政府在治贫减贫中的作用、提高个人的参与热情和能力、继续发挥家庭网的扶贫功效、挖掘社区在治贫减贫中的功能、增加非赢利组织在治贫减贫中的作用和减少市场对城市贫困群体的排斥等。

韩恩泽[9](2010)在《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市场需求的变化、资源枯竭等原因,我国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对资源型产业依赖程度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市竞争力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有的城市石油已经枯竭,面临矿竭城衰的严峻形势。而这些城市多为区域的经济、政治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如何避免矿竭城衰,使这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实现经济转型是亟需研究的重大问题。本论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多方面比较与借鉴,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下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论文对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界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分析我国石油城市的概念和特征、现状及特点。在对石油资源城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各类型石油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对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进行必然性分析。其次,论文对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能力进行评价,确定了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能力评价的内涵与思路,从石油城市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四个角度构建了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大庆市等六个典型石油城市经济转型的水平进行横向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城市经济转型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而复杂的问题。再次,论文对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和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过程中石油企业退出机制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体系。论文研究了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形成、发展和演进机制,确定了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时机选择,提出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结合石油资源城市特点对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的特点及基准,提出了相关政策保障措施。在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和石油企业改制的难题交织在一起,是造成石油资源城市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论文分析了石油企业退出的特殊壁垒并提出石油企业退出途径,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提出选择适当的退出途径的依据。最后,论文对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及对策进行研究,探讨了制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的意义,提出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总体战略与对策建议,并从政府职能转型的目标、作用、特征和途径等方面,探讨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以东营市为例,对我国典型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东营市基本社会经济情况及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并对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历程进行了回顾,提出了东营市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关对策建议,并对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苏春艳[10](2005)在《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得 ——转型期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非常重要的、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社会转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中国社会由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转变,国有企业的改革进一步深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失业的社会现象。他们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下岗失业职工的群体中,女工的比例占半数以上,她们的再就业问题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 本文试图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研究转型期的劳动力市场问题,具体研究下岗失业女工的再就业过程。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分析社会关系网络在转型期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及创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揭示劳动力市场对下岗失业女工的社会排斥。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以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社会网络在下岗失业女工职业获得中的作用,拓展网络分析研究的新视野。 全文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共分成九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章是导言,主要阐述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描述本文研究对象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社会地位的变迁。 第二章是相关文献研究综述。主要包括国外学者关于职业地位获得理论及有关求职与职业流动的实证研究、国内学者有关职业流动与职业地位获得的研究、国内有关职工下岗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研究及简短的文献评述。 第三章是本文的研究设计及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主要概念的界定、本研究的理论视角、调查方案与调查过程、资料收集的方法与本文的分析方法。 第四章是与本研究有关的理论。主要介绍西方社会网络理论和“关系”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在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两者的相同点与区别,为以后的专题调查研究和分析做一些必要的基础性准备工作。 第五章是专题调查。主要分析下岗失业女工的基本状况、再就业途径的选择及影响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途径选择的因素、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情况。 第六章是专题调查。以个案的形式分析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过程及社会关系

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高级研讨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高级研讨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社会公平视阈下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资源与基础
    2.1 概念辨析与关系界定
        2.1.1 社会公平的概念界定
        2.1.2 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
        2.1.3 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
        2.1.4 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
    2.2 西方学者的理论资源
        2.2.1 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2.2.2 福利经济学的公平观
        2.2.3 “福利国家自由主义”的公平观
    2.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公平思想
        2.3.1 社会公平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3.2 以公平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
        2.3.3 对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探索与构想
    2.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2.4.1 基于再生产理论的社会保险思想
        2.4.2 基于劳动力相对过剩的社会救助与福利思想
        2.4.3 基于平均利润率理论的保险基金理论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1 毛泽东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1.1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公平的权利基础
        3.1.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前提
        3.1.3 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
    3.2 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2.1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公平的物质保证
        3.2.2 按劳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阶段性体现
        3.2.3 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使命追求
    3.3 江泽民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3.1 确保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实现的要求
        3.3.2 社会保障制度是推进社会公平的基本措施
        3.3.3 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3.4 胡锦涛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4.1 拓展了社会公平的维度
        3.4.2 深化了社会公平的认识
        3.4.3 强化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公平取向
    3.5 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5.1 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向度
        3.5.2 共享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实现形式
        3.5.3 公平与可持续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原则
        3.5.4 底线公平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4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
    4.1 以公平为主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4.1.1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理念与制度实践
        4.1.2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探索
        4.1.3 以社会公平理念为先导的社会保障公平性矫正
    4.2 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特征的发展趋势
        4.2.1 理念:由起点公平到经济公平,并向社会公平复归
        4.2.2 制度:由单位保障到城乡分立,并向城乡一体迈进
第5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5.1 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公平维度
        5.1.1 权利公平之维
        5.1.2 机会公平之维
        5.1.3 规则公平之维
    5.2 新时代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取得的成就
        5.2.1 社会救助
        5.2.2 社会保险
        5.2.3 社会福利
    5.3 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公平问题
        5.3.1 身份公平问题
        5.3.2 区域公平问题
        5.3.3 代际公平问题
    5.4 新时代社会保障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
        5.4.1 立法进程严重滞后引发身份公平问题
        5.4.2 制度统筹层次不高引发区域公平问题
        5.4.3 转制成本责任归属不清引发代际公平问题
第6章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6.1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理念之基
        6.1.1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原则立场
        6.1.2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根本宗旨
        6.1.3 共享发展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引领
    6.2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
        6.2.1 幼有所育
        6.2.2 学有所教
        6.2.3 劳有所得
        6.2.4 病有所医
        6.2.5 老有所养
        6.2.6 住有所居
        6.2.7 弱有所扶
    6.3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
        6.3.1 “兜底线”完善底线公平
        6.3.2 “织密网”调节非均等公平
        6.3.3 “建机制”强化规则公平
        6.3.4 “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实现主体公平
        6.3.5 “保障适度”、“可持续”凸显代际公平
        6.3.6 “权责清晰”、“多层次”确保协议公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一)国内关于男女平等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
        (三)国外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
        (一)私有制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二)无产阶级解放道路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
        (三)妇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二、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
        (一)“四权”是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总根源
        (二)在革命斗争中求解放,在参与生产中求平等
        (三)劳动妇女是争取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
        (一)邓小平男女平等观
        (二)江泽民男女平等观
        (三)胡锦涛男女平等观
        (四)习近平男女平等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孕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初步探索
        (一)动员妇女参政议政,争取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二)打破封建土地制度,争取男女经济权利平等
        (三)实行婚姻制度改革,争取妇女婚姻自由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面探索
        (一)男女平等成为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颁布《婚姻法》构建新型婚姻家庭关系
        (三)保障妇女参加普选和民主建政
        (四)强调同工同酬与保护妇女劳动权益
    三、改革开放初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新探索
        (一)修改《婚姻法》,应对新时期婚姻新问题
        (二)直面妇女参政低谷,切实维护妇女参政权利
        (三)促进妇女公平就业,深化妇女劳动权益保障
        (四)出台《妇女权益保障法》,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及逐步完善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和确立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建构
        (一)明确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组织体系
        (二)制定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纲要规划体系
        (三)构筑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执行的法律政策体系
        (四)建立科学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监测评估体系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的初步推进
        (一)多措并举保障妇女就业创业
        (二)齐抓共管积极推动妇女参政
        (三)多部门联合共促妇女成长成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发展
    一、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新机遇
        (一)新时代妇女发展的新样态
        (二)习近平男女平等的新思想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
    二、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新进展
        (一)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的突破性成果
        (二)妇女发展纲要规划凸显妇女的主体地位
        (三)法律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三、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问题的新突破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二)助力贫困妇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三)促进农村妇女平等参与村民自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妇女发展问题凸显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度亟需加强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受阻的原因分析
        (一)地方政府对男女平等的重视程度有限
        (二)相关机构的权威性与协调性不足
        (三)性别平等文化环境尚未形成
    三、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一)完善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
        (二)健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配套措施
        (三)增强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机构建设
        (四)营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文化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中国公益性岗位制度运行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价值
        1.1.3 现实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视角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及难点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性
        1.4.2 研究方法的创新性
        1.4.3 研究目标的创新性
        1.4.4 研究过程的难点和不足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公益性岗位制度研究述评
    2.2 公益性岗位政策文件述评
        2.2.1 国家层面的公益性岗位法规政策
        2.2.2 各地出台的公益性岗位政策性文件
第3章 公益性岗位制度的产生─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及路径依赖
    3.1 公益性岗位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
        3.1.1 经济体制转型
        3.1.2 国有企业改革
        3.1.3 社会治理模式转型及行政体制改革
        3.1.4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转型
    3.2 公益性岗位制度产生的原因
        3.2.1 维护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稳定的需要
        3.2.2 满足社会成员对基层公共服务的需求
        3.2.3 计划安置就业的路径依赖与维护国企改革的现实选择
    3.3 公益性岗位制度的产生的意义分析
        3.3.1 从直接的经济补偿到提供就业岗位援助
        3.3.2 从保障基本生活到促进社会融入
        3.3.3 从被动下岗分流到主动提供社会服务
第4章 公益性岗位制度运行情况—基于部分省市公益性岗位制度现状的实证研究
    4.1 我国公益性岗位制度建设基本情况
    4.2 公益性岗位制度运行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4.2.1 吉林省公益性岗位制度发展历程与建设情况
        4.2.2 吉林省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和人员构成
        4.2.3 吉林省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情况调查实证分析—基于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视角
        4.2.4 吉林省不同类别公益性岗位案例调查分析——基于公益性岗位开发、使用部门视角
        4.2.5 吉林省公益性岗位制度社会效益分析
    4.3 东中南部5省公益性岗位制度运行对比分析
        4.3.1 五省公益性岗位政策体系建设
        4.3.2 五省公益性岗位的开发
        4.3.3 五省公益性岗位管理体制
        4.3.4 五省公益性岗位筹资渠道及从业人员薪酬待遇
        4.3.5 五省公益性岗位制度的综合比较
第5章 公益性岗位制度运行的困境及其成因
    5.1 岗位依赖
        5.1.1 出口不畅
        5.1.2 “一岗难求”现象
    5.2 制度风险
        5.2.1 政府负担过重
        5.2.2 非正规就业产生了新的排斥
        5.2.3 公共服务作用发挥不充分
        5.2.4 公益性岗位管理模式不适应就业发展趋势
    5.3 困境的成因
        5.3.1 制度原因
        5.3.2 结构原因
        5.3.3 体制原因
第6章 公益性岗位制度运行的优化—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
    6.1 公益性岗位制度优化的必要性
    6.2 其他国家及地区积极促进和保障特殊群体就业的经验及启示
    6.3 公益性岗位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优化路径
        6.3.1 公益性岗位制度的目标
        6.3.2 “双公益”型的公益性岗位制度构建需要坚持的四个原则
        6.3.3 “双公益”型的公益性岗位制度建设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4)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妇联组织
        (二)社会治理
        (三)妇联参与社会治理
    二、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二)社会性别理论
        (三)社会治理理论
第二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开端(1949-1956)
    一、妇联的全面组建与女界的初步统合
        (一)妇联组织体系的初创
        (二)妇联的组织统合
    二、妇联参与创建社会新秩序的行动
        (一)发动妇女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
        (二)参与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
        (三)参与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三、妇联参与改造妇女的初步实践
        (一)劳动光荣理念下对妓女身份的重塑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妇女爱国观的培育
        (三)识字学习运动中对妇女的文化政治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
    一、妇联组织的曲折发展
        (一)妇联组织名称的统一
        (二)妇联组织制度的改进
        (三)妇联团体会员的收缩与发展
        (四)妇联基层组织的整顿波折
    二、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一)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二)大规模开展妇女扫盲运动
        (三)培育妇女群众集体观
    三、妇联初步纠正“左倾冒进”错误的举措
        (一)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
        (二)参与整顿托幼组织
        (三)参与整治婚姻乱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中断与初步恢复(1966-1976)
    一、妇联组织的全面解体与初步恢复
        (一)妇联组织的逐步解体
        (二)妇联组织的初步恢复
    二、妇联对社会治理的有限参与
        (一)参与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二)发动妇女参与“农业学大寨”
        (三)协助托幼组织的恢复整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发展(1977-2012)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妇联组织的迅速发展
        (一)妇联组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妇联团体会员的迅速扩展
        (三)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推进
    二、新时期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一)多层次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二)全方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三)多方面推进对妇女的综合教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化转型(2012-2018)
    一、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一)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布局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妇联组织发展的新需求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中国妇情新样态
    二、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深化改革
        (一)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全面整建
        (二)妇联组织体系的系统化改革
    三、新时代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一)引领妇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作为
        (三)动员妇女参与培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主体性相统一
    二、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三、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四、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性活动相统一
    五、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国有企业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机制研究 ——基于两个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比较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基于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提出)
        1.2.1 研究问题1:企业内各主体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的存在性研究
        1.2.2 研究问题2:各主体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过程研究
        1.2.3 研究问题3:情境与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之间的关系研究
        1.2.4 关于研究问题的进一步说明:为何聚焦资源型国有企业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概念界定与释义
        1.4.1 资源型国有企业的界定(限定研究对象的范围)
        1.4.2 人力资源实践的界定(管理方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
        1.4.3 党组织跨界行为的界定(党组织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
        1.4.4 工会实践的界定(工会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
        1.4.5 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界定(管控结果)
        1.4.6 “新单位制”的界定(情境)
        1.4.7 “内部嵌入”与“外部嵌入”的界定(管理体系之间的契合度)
    1.5 技术路线
        1.5.1 研究范式
        1.5.2 技术路线图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管理方的行为:人力资源实践
        2.1.1 人力资源实践的分类和构成
        2.1.2 人力资源实践的结果变量
        2.1.3 人力资源实践研究述评
    2.2 企业党组织的行为:党组织跨界行为
        2.2.1 研究党组织跨界行为的必要性
        2.2.2 跨界行为的分类和构成
        2.2.3 跨界行为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和调节变量
        2.2.4 跨界行为研究述评
    2.3 企业工会的行为:工会实践
        2.3.1 工会实践的分类和构成
        2.3.2 工会实践的结果变量
        2.3.3 工会实践研究述评
    2.4 劳资冲突及其管控
        2.4.1 劳资冲突的分类和影响
        2.4.2 如何管控劳资冲突?两种主流学派的纷争
        2.4.3 劳资冲突及其管控研究述评
    2.5 劳资冲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过程理论视角:劳动过程理论视角
        2.5.1 劳动过程理论的重要性
        2.5.2 劳动过程理论的意涵和优势
        2.5.3 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
        2.5.4 劳动过程理论研究述评
    2.6 组织学习理论:解释管控过程中,劳动关系主体自身的变化过程
        2.6.1 组织学习的意涵
        2.6.2 组织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2.6.3 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
        2.6.4 组织学习的作用
        2.6.5 组织学习理论研究述评
    2.7 社会交换理论:解释管控过程中,员工-组织关系的变化过程
        2.7.1 社会交换理论释义
        2.7.2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如何应用于劳动关系研究?
        2.7.3 社会交换在组织内发生的层次
        2.7.4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劳动关系研究述评
    2.8 情境:“新单位制”及其转型的影响
        2.8.1 计划经济下的“单位制”
        2.8.2 市场经济下的资源型国有企业中的“新单位制”
        2.8.3 “新单位制”及其转型与集体性劳资冲突
        2.8.4 “新单位制”的转型所带来影响的理论解释:嵌入理论
        2.8.5 关于情境变化的影响之研究述评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案例研究方法简介
        3.1.1 案例研究方法的意涵、发展和分类
        3.1.2 为什么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
        3.1.3 为什么本研究采用比较案例研究?
    3.2 本案例研究的特殊之处:拓展式案例研究
        3.2.1 拓展式案例研究的意涵、发展和分类
        3.2.2 拓展式案例研究的特点
        3.2.3 为什么本研究需要使用拓展式案例研究?
        3.2.4 本研究如何进行拓展式案例研究?
    3.3 案例选择
        3.3.1 案例选择的抽样逻辑:理论抽样
        3.3.2 案例选择的原因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3.4.1 数据收集方法
        3.4.2 数据收集情况
        3.4.3 数据分析方法
    3.5 从数据到理论
        3.5.1 方法论方面的说明
        3.5.2 应用典型范例
    3.6 效度和信度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背景
    4.1 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
        4.1.1 S1公司的基本情况
        4.1.2 S2公司的基本情况
    4.2 情境相同:均长期身处“新单位制”下,并面临转型
        4.2.1 S1公司和S2公司均长期身处“新单位制”下
        4.2.2 S1公司和S2公司均面临“新单位制”的转型
    4.3 劳资冲突的管控效果对比:S1公司的失败与S2公司的成功
        4.3.1 S1公司的管控失败:发生了集体性劳资冲突
        4.3.2 S2公司的管控成功:未发生集体性劳资冲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存在性研究:各主体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的存在性及其构成
    5.1 企业管理方:人力资源实践
        5.1.1 S1公司的人力资源实践
        5.1.2 S2公司的人力资源实践
        5.1.3 S1、S2公司人力资源实践的对比
    5.2 企业党组织:党组织跨界行为
        5.2.1 S1公司的党组织跨界行为
        5.2.2 S2公司的党组织跨界行为
        5.2.3 S1、S2公司党组织跨界行为的对比
    5.3 企业工会:工会实践
        5.3.1 S1公司的工会实践
        5.3.2 S2公司的工会实践
        5.3.3 S1、S2公司工会实践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直接效应研究: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直接作用
    6.1 企业管理方:人力资源实践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直接效应分析
        6.1.1 S1公司管理方的直接效应分析
        6.1.2 S2公司管理方的直接效应分析
        6.1.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6.2 企业党组织:党组织跨界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直接效应分析
        6.2.1 S1公司党组织的直接效应分析
        6.2.2 S2公司党组织的直接效应分析
        6.2.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6.3 企业工会:工会实践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直接效应分析
        6.3.1 S1公司工会的直接效应分析
        6.3.2 S2公司工会的直接效应分析
        6.3.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介效应研究:班组长和工会的中介作用
    7.1 中介过程的关键角色:工会(组织层面)和班组长(个体层面)
        7.1.1 组织层面的中介角色:工会
        7.1.2 个体层面的中介角色:班组长
    7.2 管理方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中介过程
        7.2.1 S1公司管理方的中介过程
        7.2.2 S2公司管理方的中介过程
        7.2.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7.3 党组织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中介过程
        7.3.1 S1公司党组织的中介过程
        7.3.2 S2公司党组织的中介过程
        7.3.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情境研究:“新单位制”及其转型对劳资冲突管控的影响
    8.1 管控成败的“外部嵌入”分析:基于嵌入理论视角
        8.1.1 S1公司管控体系的“外部嵌入”:差
        8.1.2 S2公司管控体系的“外部嵌入”:好
    8.2 管控成败的内部过程分析: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
        8.2.1 管控成败的内部过程分析:直接效应分析
        8.2.2 管控成败的内部过程分析:中介效应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果与讨论
    9.1 命题1:关于行为存在性的命题
        9.1.1 命题1的提出(回应研究问题1)
        9.1.2 命题1相关内容的研讨
    9.2 命题2:关于作用过程的命题
        9.2.1 提出命题2.1(关于直接效应的命题),以回应研究问题2.1
        9.2.2 提出命题2.2(关于中介效应的命题),以回应研究问题2.2
        9.2.3 命题2的提出(回应研究问题2)
    9.3 命题3:关于情境影响的命题
        9.3.1 提出命题3.1(关于“情境是什么”的命题),以回应研究问题3.1
        9.3.2 提出命题3.2(关于“情境变化的影响”的命题),以回应研究问题3.2
        9.3.3 命题3的提出(回应研究问题3)
    9.4 “涌现”出的其他研究发现:“关系”的重要性
    9.5 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资冲突管控过程模型
        9.5.1 “新单位制”下的劳资冲突管控过程图解
        9.5.2 “新单位制”转型时的劳资冲突管控过程图解
    9.6 贡献与启示
        9.6.1 理论贡献
        9.6.2 实践启示
    9.7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9.7.1 本研究的局限性
        9.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田野调研实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历程和成效
    (一) 1978年工会九大至1993年工会十二大期间调研工作
        1. 开展劳动保护调研, 推动工会恢复重建工作
        2. 开展工资福利生活调研, 保障职工基本生活
        3. 开展职工教育调研, 加强职工素质建设
        4. 开展工会自身建设调研, 启动工会改革
        5. 开展贯彻12号文件调研, 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
        6. 开展第一、二、三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创建常态化调查的工作品牌
    (二) 1993年工会十二大至2003年工会十四大期间调研工作
        1. 开展工会工作总体思路调研, 明确维护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2. 开展工会工作模式与经验调研,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工作新路子
        3. 开展劳动关系问题调研, 贯彻实施《劳动法》
        4. 开展厂务公开调研, 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
        5. 开展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权益调研, 促进实施送温暖工程
        6. 开展第四、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了解世纪之交职工队伍新特征
    (三) 2003年工会十四大至2013年工会十六大期间调研工作
        1. 开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大调研, 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2. 开展农民工调研,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3. 开展劳动关系矛盾调研, 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4. 开展维权调研, 建立健全工会维权机制
        5. 开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研, 实施“共同约定行动”
        6. 开展发挥工会作用调研, 健全服务职工长效机制
        7. 开展第六、七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把握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职工队伍新变化
    (四) 2013年工会十六大以来调研工作
        1. 开展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调研, 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2. 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研, 提高职工对改革的获得感
        3. 开展工会改革创新调研, 增强工会组织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
        4. 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调研, 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素质
        5. 开展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探索互联网时代职工发展新趋势
二、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经验和不足
    (一) 工会调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1.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2. 以服务大局为中心, 发挥参谋智囊作用
        3. 以解放思想为前提, 强化先导先行功能
        4.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增强指导工作实效
        5. 以队伍建设为保障, 提升调研质量水平
    (二) 工会调研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
        1. 调研任务从中央到部门, 厘清层次突出重点
        2. 调研主体从个体到群体, 整合力量形成格局
        3. 调研领域从工会到社会, 拓宽广度开拓视野
        4. 调研内容从单一到综合, 提升高度挖掘深度
        5. 调研方式从定性到定量, 创新工具丰富手段
    (三) 工会调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思想认识不够
        2. 调研质量不高
        3. 成果转化不力
        4. 力量整合不足
三、新形势下工会调研工作的展望和实践
    (一) 工会调研工作面临的形势
        1. 时代发展必然趋势
        2. 工会改革创新要求
        3. 队伍建设内在需要
    (二) 工会调研工作的总体要求
        1. 坚持正确方向
        2. 创新调研理念
        3. 健全调研机制
        4. 改进调研方法
    (三) 工会调研工作的重点任务
        1. 把握工运时代主题,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2.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
        3. 健全服务职工体系, 切实履行维权基本职责
        4.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着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5. 加强工会对外工作, 推动形成国际工运新秩序
        6. 增“三性”去“四化”, 扎实推进工会改革创新

(7)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一) 非公有制经济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三、研究现状
        (一) 总体概况
        (二) 基本观点
        (三) 研究的不足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 创新点
        (二) 难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二、调整经济政策
        三、调整政治政策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一、新的发展特点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8)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互构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阐释
        (一) 贫困与城市贫困
        (二) 转型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 贫困理论研究
        (二) 城市贫困的实证研究
        (三) 对以往研究的简要评述
    四、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一) 理论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架构
第二章 个人与社会互构下的转型时期我国城市贫困
    一、城市贫困发生社会结构性因素
        (一) 经济环境
        (二) 制度变迁
    二、城市贫困发生的个人行动性因素
        (一) 组织依赖
        (二) 资源、市场能力欠缺
    三、个人与社会的互构
第三章 制度与行动的互构:城市贫困群体的生存逻辑
    一、制度与行动
        (一) 制度
        (二) 行动
        (三) 制度与行动的关系
    二、制度变迁中的行动回应
        (一) 市场适应下的行动选择:主动退出寻求活路
        (二) 生存危机下的行动选择:积极的抑或消极的对抗
    三、行动回应下的反贫制度建构
        (一) 预防性制度的建构与参与
        (二) 再就业政策的建构与参与
        (三) 救助性制度的建构与参与
    四、基本生活保障下的行动选择
        (一) 个体经营
        (二) 打零工
        (三) 流动小商贩
第四章 多元救助主体参与与贫困群体生存压力
    一、家庭网支持与生存压力缓解
        (一) 经济支持
        (二) 生活照料
        (三) 情感支持
    二、社会组织贫困救助与生存压力改变
        (一) 政府委托社区福利的供给与缺失
        (二) 社区组织福利的供给与缺失
        (三) 非营利组织福利的供给与缺失
    三、市场排斥、企业策略行为与生存压力加剧
        (一) 市场排斥与生存压力加剧
        (二) 企业策略行为与生存压力加剧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一) 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是个人与社会之间一种相互建构的过程
        (二) 城市贫困群体的生存行动遵循的是一种来自内部的生存压力
        (三) 中间组织的多元互动亦影响着城市贫困群体生存压力的改变
    二、对策建议
        (一) 继续发挥政府在贫困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 增强个人的参与热情和能力
        (三) 继续发挥家庭网的减贫功效
        (四) 发挥社区在治贫减贫中功能
        (五) 增强非营利组织在治贫减贫中的参与
        (六) 减少市场对城市贫困群体的排斥
    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研究的不足
        (一) 选样的局限性
        (二) 理论应用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1.1.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实践概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外石油资源城市转型模式及经验
    1.3 本论文有关基本理论综述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2 城市经济学理论
        1.3.3 产业经济学理论
        1.3.4 资源经济学理论
        1.3.5 经济转型理论
第2章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2.1 我国石油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2.1.1 石油城市的概念
        2.1.2 我国石油城市的现状及特点
        2.1.3 我国石油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2.2 石油资源城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2.1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2.2.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资源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2.3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的聚类分析
        2.3.1 聚类分析的基本理论
        2.3.2 系统聚类法及数据处理
        2.3.3 聚类结果及特征分析
    2.4 我国各类型石油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2.5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结构面临的问题
    2.6 我国石油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性分析
    2.7 小结
第3章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状况评价
    3.1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与评价思路
        3.1.1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
        3.1.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思路
    3.2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2.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3.2.3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模型
        3.3.1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方法选择
        3.3.2 因子分析评价方法的步骤
    3.4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的实证分析
        3.4.1 我国主要石油资源城市的数据获得
        3.4.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因子分析过程
        3.4.3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总体成效评估
    3.5 小结
第4章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及对策
    4.1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形成、发展及演进机制
        4.1.1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4.1.2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
    4.2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时机选择
    4.3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分析
        4.3.1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4.3.2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途径
    4.4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4.4.1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的特征
        4.4.2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4.4.3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的特点及基准
        4.4.4 石油资源城市选择主导产业的政策保障
    4.5 小结
第5章 石油资源城市转型中石油企业的退出机制
    5.1 石油企业退出机制概述
        5.1.1 石油企业退出的内涵
        5.1.2 石油企业退出机制的内涵
    5.2 石油企业的退出壁垒
        5.2.1 企业退出的一般性壁垒
        5.2.2 石油企业退出壁垒特殊性的原因
        5.2.3 石油企业退出壁垒的具体体现
    5.3 石油企业退出途径选择
        5.3.1 石油企业退出途径
        5.3.2 石油企业退出途径选择
    5.4 小结
第6章 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及对策
    6.1 制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的意义
        6.1.1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石油资源城市的竞争力
        6.1.2 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提升社会稳定和谐程度
        6.1.3 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石油资源城市发展承载力
        6.1.4 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的环境品质
    6.2 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和对策建议
        6.2.1 总体战略
        6.2.2 对策建议
    6.3 石油资源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型
        6.3.1 石油资源城市政府职能转型的目标
        6.3.2 政府在石油资源城市转型中的作用
        6.3.3 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职能转换的特征
        6.3.4 石油资源型城市政府职能转换的有效途径
    6.4 小结
第7章 典型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实证研究
    7.1 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7.1.1 基本状况
        7.1.2 转型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7.2 东营市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分析
        7.2.1 发展优势
        7.2.2 制约因素
    7.3 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历程回顾
        7.3.1 从石油资源开发起步向综合功能型城市发展——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的初步探索
        7.3.2 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援助行动
        7.3.3 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和重要举措
    7.4 东营市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7.4.1 高效生态经济的基本内涵
        7.4.2 战略定位与战略步骤
        7.4.3 产业布局与战略支撑
        7.4.4 战略意义
    7.5 东营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7.5.1 2009 年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7.5.2 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7.5.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及建设推进情况
    7.6 胜利油田促进东营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7.6.1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
        7.6.2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7.6.3 传承和创新胜利特色管理
        7.6.4 推动建设互利双赢和谐的油地关系
    7.7 东营市经济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
        7.7.1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升东营市经济竞争力,是全部工作的总纲
        7.7.2 以黄河三角洲开发为品牌,树立东营市新形象,是长期遵循的一项重要工作策略
        7.7.3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确立生态高效经济战略定位,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唯一正确方向
        7.7.4 以油地军校、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为原则,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7.8 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得 ——转型期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与下岗失业女工社会地位的边缘化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关于职业地位获得理论
    第二节 国外关于求职与职业流动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国内学者关于求职、职业流动与职业地位获得的研究
    第四节 国内关于职工下岗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研究
    第五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理论框架及理论假设
    第二节 研究地点的选择及其代表性
    第三节 调查过程、资料收集以及研究方法
第四章 社会网络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
    第一节 西方社会网络理论
    第二节 本土化的社会网络理论
第五章 再就业途径的选择及再就业状况
    第一节 下岗失业女工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途径的选择
    第三节 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状况
第六章 再就业中社会网络资源的动员
    第一节 转型期劳动力市场的社会网络嵌入性
    第二节 再就业中社会关系网络的分类
    第三节 社会网络与再就业:个案分析
第七章 社会网络与下岗失业女工再创业
    第一节 个案访谈:社会网络与创业过程
    第二节 个案评析:社会网络的运作及功效
    第三节 社会交往能力与社会网络的维持与再生产
第八章 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过程的社会排斥
    第一节 社会排斥理论追溯
    第二节 再就业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社会排斥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缺失造成的社会排斥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讨论
    三、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下岗失业女工访谈问题大纲
附录 (二):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着
致谢

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高级研讨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思特.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D]. 张小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中国公益性岗位制度运行困境研究[D]. 徐云辉. 吉林大学, 2019(10)
  • [4]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李乾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国有企业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机制研究 ——基于两个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比较案例研究[D]. 鲁竞夫.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J]. 吕国泉,张妍延,李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6)
  • [7]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互构论视角[D]. 党春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9]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D]. 韩恩泽.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1)
  • [10]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得 ——转型期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过程研究[D]. 苏春艳. 上海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召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高级研修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