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心脏损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

肾功能衰竭心脏损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

一、肾功能衰竭心脏损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常娟,吴宏匀,吴莉莉[1](2021)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患者心脏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接收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心脏结构指标与心脏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心脏结构指标IVSTd、LVPWd、LVIDd、IVSTs、LVPWs、LVIDs值均大于对照组,心脏功能指标E/A、EF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有效识别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心脏病变导致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指标异常,可指导临床工作的开展。

周书敏[2](2020)在《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与多系统受累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心脏损害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是仅次于感染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SLE临床表型复杂,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SLE合并心脏损害可能与免疫异常、内分泌、遗传、感染、传统危险因素、药物治疗等多因素有关。由于心脏损害初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常易被忽视,为减少患者心脏损害误诊率和心脏损害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有必要对于初次诊断未经药物治疗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以探讨SLE心脏损害的早期发生的机理及各项指标变化特点。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初诊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数据,了解初诊SLE合并心脏损害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提高对初诊SLE心脏损害及相关性的认识,并对多种因素进行讨论,为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对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74例初次确诊SLE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和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评估是否有心脏功能和结构损害,分为无心脏损害组和心脏损害组对照,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又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初诊SLE患者合并心脏损害表现包括:心电图异常比例67.65%,以T波/ST-T改变多见(占50%)。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异常:心包积液4例(11.76%)、瓣膜反流27例(79.41%)、二尖瓣退行性变3例(8.82%)、主动脉瓣退行性变3例(8.82%)、左室舒张功能降低24例(70.59%)、室间隔增厚4例(11.76%)、左房增大12例(35.29%)、右房增大3例(8.82%)、肺动脉高压2例(5.88%)。心脏损害组的LA、IVS、LVPW、VA水平高于无心脏损害组的水平,心脏损害组的VE、VE/VA、LVEF(%)水平低于无心脏损害组的水平。2.两组患者所有血生化检测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肾功能相关检查比较:24h蛋白尿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心脏损害组的24小时尿蛋白总量高于无心脏损害组的水平;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比较:Ig G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Ig G中位数值均异常升高(>16.2g/L),但心脏损害组的升高水平低于无心脏损害组。其余组数据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自身抗体比较,抗核小体抗体(Anu A)、抗Sm抗体、抗SSA抗体的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心脏损害组患者的抗核小体抗体(Anu A)、抗Sm抗体的阳性率低于无心脏损害组,心脏损害组患者的抗SSA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无心脏损害组;两组患者的SLEDAI评分分类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Logistics回归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抗Sm抗体和抗SSA抗体是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初诊SLE患者中合并心脏损害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初诊SLE患者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多表现为LVEF、左室舒张功能下降。2.初诊SLE患者合并心脏损害与年龄、24h尿蛋白、Ig G、Anu A、抗Sm抗体和抗SSA抗体的异常(或阳性)率相关,累及肾脏的患者更易出现心脏损害。3.初诊SLE患者合并心脏损害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抗SSA抗体阳性率升高。

苏琦[3](2020)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右心室功能改变的超声评价》文中指出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前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右心室功能和容量的变化,并探讨右心室功能与中心静脉压(CV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1例。记录临床数据并收集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三尖瓣环收缩期纵向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侧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速度(S’)、三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三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三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e’)、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三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e’/a’)、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TRmax)、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舒张末容积(RV EDV)、右心室基底横径[RVDd(base)]、右心房舒张末面积(RA EDA)、右心房横径(RAT)、右心房长径(RAL)。观察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右心室参数的变化,探讨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TAPSE与中心静脉压之间的相关性。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呈正态分布的两两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配对样本比较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正态分布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非正态分布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患者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相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RAT、RA EDA、RV EDV和[RVDd(base)]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RAL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TAPSE为(15.37±4.45)mm,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TAPSE(16.89±5.01)mm较前增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FAC为(46.12±10.57)mm,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FAC(48.88±11.90)mm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S’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e’、a’、e’/a’、E/e’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TRmax为(1.92±1.02)m/s,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TRmax(1.72±1.02)mm较前减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PASP为(19.16±14.67)mm Hg,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PASP(15.45±13.45)mm较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TAPSE与CVP具有相关性(r=-0.592,P<0.001),CVP随TAPSE的减低而增加。结论1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以减少右心容积,改变右心几何构型,改善右心容量过负荷状态。2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以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右心室局部收缩功能。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以降低右心室内压力,减轻三尖瓣反流程度,从而进一步减轻右心容量负荷。4 TAPSE是反应CVP的间接指标,帮助临床医生进行容量管理。图4幅;表5个;参134篇。

胡梦天[4](2019)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主要的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改变情况,并探讨影响CKD患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的临床相关因素,为改善CKD患者心血管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03月至2018年0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CKD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原发病、是否合并高血压病与糖尿病等一般情况,以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肌酐(Scr)等实验室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相关参数结果及心脏病变情况,统计所有患者LVH、左心室构型变化、LVDD、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及心脏瓣膜病变等情况。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不同CKD分期患者一般情况、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心脏病变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VH与LVDD的影响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RDW对CKD患者发生LVDD的诊断价值。结果:1.本研究共入选404例CKD患者,LVH的发生率为50.00%,CKD 1-5期各组的 LVH 发生率分别为 16.07%、33.33%、41.18%、57.50%、71.97%。CKD 1-5期患者离心性肥厚型的发生率分别为7.14%、23.53%、31.76%、48.75%、53.79%。随着CKD进展,左室正常型的占比逐渐降低,而离心性肥厚型的发生率逐渐升高。2.发生LVDD者共149例,总发生率为36.88%。CKD 1-5期各组患者发生LVDD的比例分别为12.50%、29.41%、31.76%、37.50%、53.03%,五组患者LVDD的发生率随着CKD进展逐渐升高。CKD 1-3期患者以LVDD Ⅰ级为主,CKD 4-5期患者LVDDⅡ级发生率明显升高。3.本研究中CKD患者发生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较少(6/404例),主要的心脏瓣膜病变为二尖瓣反流(14.85%),主动脉瓣反流(13.12%),且随着CKD进展其发生率逐渐升高。此外心包积液主要见于CKD 5期患者,发生率高达18.9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女性,OR=2.43,95%CI:1.483-3.98,P<0.001)、收缩压(OR=1.038,95%CI:1.022-1.056,P<0.001)、Hb(OR=0.981,95%CI:0.97-0.993,P=0.002)、eGFR(OR=0.987,95%CI:0.978-0.996,P=0.005)是CKD患者LVH的独立影响因素。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6,95%CI:1.018-1.055,P<0.001)、糖尿病(OR=1.797,95%CI:1.021-3.163,P=0.042)、收缩压(OR=1.039,95%CI:1.021-1.057,P<0.001)、BMI(OR=1.111,95%CI:1.039-1.188,P=0.002)、RDW(OR=1.836,95%CI:1.349-2.498,P<0.001)、Scr(OR=1.002,95%CI:1.001-1.003,P<0.001)是CKD患者LVDD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RDW预测LVDD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 0.669,95%CI:0.614-0.725,P<0.001。取分界值 RDW≥13.15%时,诊断LVDD的灵敏度为57.70%,特异度为69.00%。结论:1.CKD患者早期已出现明显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改变,且随着肾功能衰竭的进展而逐渐加重。2.CKD患者最主要的心脏结构改变为左心室肥厚,各期患者的左心室构型改变不同,CKD4-5期患者以离心性肥厚为主。而其心脏功能异常改变以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为主,收缩功能障碍较少。心脏瓣膜病变主要表现为二尖瓣反流与主动脉瓣反流。3.女性、高收缩压、低Hb、低eGFR是CKD患者发生LVH的独立危险因素。4.年龄增长、合并糖尿病以及收缩压、BMI、RDW、Scr的升高是CKD患者发生LVDD的独立危险因素,RDW对CKD患者发生LVDD的预测价值有限。

孙梦瑶[5](2019)在《分层应变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圆周应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的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左心室不同构型的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以及心外膜下心肌的圆周收缩功能。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尿毒症并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78例(男44例,女34例,年龄1875岁,平均46.8±10.3岁)。纳入标准:原发病为肾脏疾病;血肌酐水平>707umol/L;年龄>18岁;每周进行三次血液透析,每次持续4h,整个血液透析持续时间至少为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LVEF值>50%);无心包积液。排除标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有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既往接受过心肺手术或长期服用心血管疾病治疗相关药物;患有恶性肿瘤术后接受化疗、放疗的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将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1)左心室构型正常(left ventricular normal,LVN)组:共42例,其中男24例,LVMI≤115g/m2;女18例,LVMI≤95g/m2;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5.3±9.5)岁;(2)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组:共36例,其中男20例,LVMI>115g/m2;女16例,LVMI>95g/m2;年龄4072岁,平均(48.2±8.9)岁。在同一时期,选择了3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无各类相关疾病,各项临床相关检查均无异常,年龄、性别比与病例组均匹配,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372岁,平均(44.8±9.1)岁。1、一般情况及临床指标的获取:记录所有受检者的年龄、性别、身高及体质量,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量并记录血压,抽血化验得到血肌酐(SCr)水平、血尿素氮(BUN)水平以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2、常规超声参数的测量:具体参数包括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eft atrial end-systolic diameter,LA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diastolic thickness diameter,IVSTd)、舒张末期左心室下侧壁厚度(end-diastolic thickness of the LV posterior wall,LVPWT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以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A)并计算E/A比值、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LVEF。应用公式计算LVMI:LVMI=左心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LVM=0.8×{1.04[(LVDd+LVPWTD+IVSTd)3–(LVDd)3]}+0.6;BSA=0.0061×身高(cm)+0.0128×体质量(kg)–0.1529。3、二维应变参数的测量:应用Echo PAC工作站,分别从左心室短轴切面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获取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以及心外膜下心肌的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曲线及与心动周期相对应的心肌应变值。结果:1、一般情况及临床指标结果比较:三组年龄、性别、心率及BMI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N组和LVH组的SCr水平、BUN水平、iPTH水平以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常规超声参数比较:与对照组和LVN组相比,LVH组的LADs、IVSTd和LVPWTd显着升高,E/A值显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Dd及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N组与对照组相比,LVDd、IVSTd、LVPWTd、LADs、E/A值、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二维应变参数比较:(1)三组的CS存在梯度特征: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2)与对照组比较,LVN组三层心肌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LVN组比较,LVH组心尖水平三层心肌的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口水平及乳头肌水平心外膜下心肌的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口水平及乳头肌水平心内膜下心肌和中层心肌CS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尿毒症心肌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左心室不同构型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圆周运动受损程度不同,并且左心室壁三层心肌受损程度不一致;2、2D-STE分层应变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左心室不同构型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圆周收缩功能,为判断尿毒症患者心肌的损害程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黄琼[6](2018)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超声心动图改变的临床价值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接受健康体检对象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分析研究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不同分期(代偿期、失代偿期、肾衰竭期)的相关检测指标。结果研究组超声心动图异常改变21例(80.77%)。研究组左室、左房、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室间隔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末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均明显下降(P<0.05);在不同分期的各项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比较差异较大(P<0.05),异常幅度越大,病情越严重。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随着病情不断恶化,会对心功能造成重大影响,采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可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和心功能的损害程度。

李金生,郭兴[7](2017)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临床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表现,并分析其价值。方法选取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记为疾病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记为健康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疾病组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并对比疾病组与健康组、疾病组不同分期间的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结果疾病组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异常改变者构成比为80.65%;疾病组左房(LA)、左室(LV)、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IVS)、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指标均显着高于健康组(P<0.05),而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EF)则显着低于健康组(P<0.05);疾病组不同分期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与均有显着性(P<0.05),且病情越严重,上述指标异常幅度越大。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随着病情加重严重影响心功能,应当对其进行超声心动图监测以了解病情发展和心功能损害程度。

罗文飞[8](2012)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尿毒症心肌损害左室功能及机械同步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评价尿毒症性心肌损害左心室功能及其收缩、舒张同步性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判断尿素症心肌损害患者左心室损害及其程度提供一种简便、无创、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尿毒症心肌损害组: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史,按照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第五期的标准: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GFR/Ccr)小于0.17ml/s(10ml/min),血肌酐超过707umol/L(8mg/ml),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证实心脏增大,心室壁增厚,心肌回声异常、运动幅度减低,伴或不伴有瓣膜钙化、心包积液,并排除其它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脏疾病;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住院且尚未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为(43±8.3)岁。且均排除明显的特发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病史。正常对照组:随机收集门诊普通健康人20名,其中男性12名,女性8名,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为(40.5±10.6)岁,均既往体健,无心脏病病史,心电图检查均为正常、窦性心律。与病例组间患者性别、身高、体重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使用仪器:采用Siemens Acuson SC2000超声诊断仪,该设备内置实时三维成像分析软件,4Z1c超声全容积探头,频率2.8MHz,同步心电图导联。图像采集:先将超声诊断仪系统设置为心室容积分析模式。嘱患者取左侧卧位,连接同步导联心电图,待出现连续规律QRS波群后,将4Z1c探头置于胸壁心尖部位,显示标准二维四腔心切面,并调整至图像最佳清晰度,按下4D键起动实时三维全容积扫描。在获得清晰、稳定、标准的左心室实时全容积图像后,将其存储为单个心动周期的动态三维图像。打开Simens实时三维容积分析软件,用左室容积分析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系统自动识别心内膜,计算出LVEDV、LVESV和LVEF。同时软件将自动显示左心室整体时间-容积曲线和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计算左室17节段、16节段(除心尖段外的左室节段)的收缩期不同步指数(SDI-17、SDI-16)、舒张期不同步指数(DDI-17、DDI-16),左室17节段收缩及舒张平均时间(MES17、MED17),所得数据用心率较正。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获得各组资料,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正常对照组与病例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尿毒症心肌损害患者所测LVEF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尿毒症心肌损害患者与正常组17节段、16节段(中间段和基底段)的收缩及舒张不同步指数均有显着性差异,尿毒症心肌损害组均大于正常组(P<0.01);○3尿毒症心肌损害患者左室平均收缩及舒张时间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左室收缩功能与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数呈负相关(r=-0.753, P<0.01)。结论:○1在尿毒症心肌损害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低于正常人;○2尿毒症心肌损害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及舒张同步性均较正常人差;○3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与左室收缩不同步有关,两者相互影响;○4RT-3DE是一种临床评价尿毒症心肌损害患者左心室功能及机械不同步性快速、简便、准确及无创性的新方法。

韩莹[9](2011)在《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变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筛查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心脏情况进行相关探讨。方法本院2008~2010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2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以门诊体检健康42例为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选取指标为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末期左室内经(LVIDd);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s),末期左室内经(LVIDs),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为左心结构改变指标;选取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和二尖瓣相关峰值速度及比值作为左心功能改变指标;扫查后将两组指标进行对比,观察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cRF患者与正常体检人群在IVSTd(9.62±1.43vs7.14±1.92,P<0.05)、IVSTs(12.14±2.16vs9.45±1.87,P<0.05)、LVIDd(67.19±7.23vs49.82±7.49,P<0.05)、LVPWd(9.74±1.56vs7.25±1.47,P<0.05)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心功能比较SV(92.04±16.49vs69.42±6.267,P<0.05)、MVCF(1.17±0.42vs1.06±0.46,P<0.05)、E(89.72±17.69vs61.57±11.24,P<0.05)、A(79.23±10.2vs43.24±7.6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RF患者因为代谢紊乱和各种负荷增加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病情的进展心脏结构和功能将会受到进一步的损害,通过超声心动图所表现,故超声心动图对肾功能患者心脏扫查将对临床治疗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荀小青,张晔[10](2010)在《慢性肾衰患者心脏损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谱勒超声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所致的心脏损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CRF组)及10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行心脏及颈动脉超声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CRF患者心脏检查:大多数患者出现室间隔增厚、左室舒张功能降低;约一半患者出现心包积液,左房扩大;较严重患者出现左心室扩大,左室收缩期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值降低,肺动脉高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也明显增高。【结论】心脏损害和颈动脉硬化在慢性肾衰中普遍存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CRF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检查重要的首选方法。

二、肾功能衰竭心脏损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功能衰竭心脏损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心脏结构指标比较
    2.2 两组心脏功能指标比较
3讨论

(2)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临床及实验室检验指标
    2.3 研究方法
    2.4 资料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第三部分 结果
    3.1 初诊SLE患者心脏损害结果
    3.2 初诊SLE患者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4.1 初诊SLE患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
    4.2 初诊SLE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SLEDAI评分分析
    4.3 初诊SLE心脏损害传统危险因素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在校发表论文列表
致谢

(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右心室功能改变的超声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1.2 研究步骤与方法
        1.1.3 研究仪器
        1.1.4 数据统计学处理
        1.1.5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一般资料比较
        1.2.2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右心室收缩功能超声参数比较
        1.2.3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右心室舒张功能超声参数比较
        1.2.4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右心大小超声参数比较
        1.2.5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三尖瓣返流速度及肺动脉收缩压比较
        1.2.6 相关性分析
    1.3 讨论
        1.3.1 超声评价右心功能的意义
        1.3.2 右心室超声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1.3.3 TAPSE与 CVP
        1.3.4 不足与展望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2.1 超声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
        2.1.1 慢性肾功能衰竭
        2.1.2 肾脏血流动力学
        2.1.3 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意义
    2.2 评价右心功能超声参数简介
        2.2.1 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参数
        2.2.2 超声新技术
    2.3 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
        2.3.1 右心扩大的病理生理
        2.3.2 右心扩大的分类
        2.3.3 常见疾病
    2.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表
附录 B 患者知情同意书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入选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超声心动图检查
        2.3 计算公式
        2.4 诊断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CKD患者的基本情况
        1.2 不同CKD分期患者基本资料的比较
        1.3 不同CKD分期患者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2. CKD患者主要的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情况
        2.1 不同CKD分期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的比较
        2.2 左心室结构改变的情况
        2.3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
        2.4 LVH与LVDD交叉分布情况
        2.5 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
        2.6 心脏瓣膜病变及心包积液的情况
    3. 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LVH组与非LVH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LVH组与NLVH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的比较
        3.3 LVH的单因素相关分析
        3.4 LVH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LVDD组与非LVDD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4.2 LVDD组与NLVDD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的比较
        4.3 LVDD的单因素相关分析
        4.4 LVDD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5 RDW对CKD患者LVDD的预测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5)分层应变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圆周应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仪器与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慢性肾功能衰竭超声心动图改变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临床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研究组超声心动图改变情况分析
    2.2 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比较
    2.3 研究组不同临床分期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比较
3 讨论

(7)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临床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疾病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
    2.2 疾病组及健康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对比
    2.3 疾病组不同分期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对比
3 讨论

(8)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尿毒症心肌损害左室功能及机械同步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心动图在尿毒症性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变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慢性肾衰患者心脏损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谱勒超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方法
        1.2.1超声心动图检查:
        1.2.1.1左室收缩功能测量:
        1.2.1.2心包积液测量:
        1.2.1.3肺动脉高压测定:
        1.2.2颈动脉超声检查:
        1.2.3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2.2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3 讨论

四、肾功能衰竭心脏损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J]. 常娟,吴宏匀,吴莉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20)
  • [2]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临床分析[D]. 周书敏. 暨南大学, 2020(03)
  • [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右心室功能改变的超声评价[D]. 苏琦.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D]. 胡梦天. 苏州大学, 2019(04)
  • [5]分层应变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圆周应变的研究[D]. 孙梦瑶.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6]慢性肾功能衰竭超声心动图改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 黄琼.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24)
  • [7]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临床分析与研究[J]. 李金生,郭兴.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08)
  • [8]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尿毒症心肌损害左室功能及机械同步性[D]. 罗文飞. 河北医科大学, 2012(01)
  • [9]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变的分析[J]. 韩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1(19)
  • [10]慢性肾衰患者心脏损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谱勒超声分析[J]. 荀小青,张晔.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0(04)

标签:;  ;  ;  ;  ;  

肾功能衰竭心脏损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