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在线隐身QQ好友的一种方法

查在线隐身QQ好友的一种方法

一、查在线隐身QQ好友一法(论文文献综述)

原野菁[1](2017)在《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中的炼度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炼度仪思想奠基于汉代,完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完整的仪式形成于宋代,并一直流传至今。遍及我国华北地区、江南地区、两广、闽台、港澳,甚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存在。是一种历史悠久,影响面广泛的道教仪式。道教醮仪肇始于汉代,形成于南北朝,唐宋时期发展完备,盛行于明清,上世纪中期以前曾广泛流行于湘、赣、闽、粤、桂、琼等南方地区。现存于桂东南客家聚居区的大幡醮仪是道教清事类科典中规模最大、耗资最多、延续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一种醮坛法事。其中的炼度仪是大幡醮仪和闾山教法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炼度仪是一种以救拔非正常死亡者(非寿终正寝或病死都是非正常死亡,亦称“伤死”、“枉死”,后文简称“枉死”)之亡魂出离地狱中的枉死城,经过水火炼度淘魂铸魄,过阴炼洗脱生前罪孽,最后超度往生西天的仪式。另有搜捉、召考危害当地社会之鬼魂,对其进行超度的作用。并与施食仪式结合,使孤魂野鬼得到饱暖,远离村镇。其“阴超阳度”之功能,既为枉死亡魂寻找到理想的永恒归所,亦安抚了生者,为生者重构生活希望。炼度仪中所请赴炼神明之属性,道公身份,以及各种仪轨和不同仪轨所用法器、法术、符咒、科仪本、宗教信仰理论等,不仅体现出儒家思想“仁”之内涵,还体现出佛教、道教、民间信仰尤其是其中的巫术等多种宗教信仰内容。所以,炼度仪本质上虽是道教科仪,但经道教闾山派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了一种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拥有佛教血统——主要是佛教瑜伽派,且保留民间信仰尤其是原始巫术内容的,多种宗教信仰相互融合的宗教仪式。这种多宗教信仰融合的特征并非道教闾山派独有,而是广泛存在于中国宗教信仰之中。炼度仪具有“阴超阳度”,安抚民心,教化民众,树立群体社会认同,发扬传承传统文化,支持道公群体发展等众多功能。同时具有现代价值——文化价值、产业价值、社会价值等多种价值。此二者是这一古老宗教仪式至今传承不辍之奥秘及其在当代社会之意义所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升对其历史文化价值、宗教价值、社会价值及产业价值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申请“非遗”,进行活化的保护和适度开发。使古老的传统宗教文化焕发生机和活力,为新的时代服务。

赵俊鹏[2](2017)在《受生物启发的欠驱动UUV三维轨迹跟踪反步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下无人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三维空间轨迹精确跟踪能力是实现海洋资源开发、科学勘测、近海防御等应用领域的重要技术基础。然而,UUV通常具有欠驱动性、高耦合性和非线性性,加之外界的干扰且还需满足时间与空间上的要求,使得UUV的三维轨迹跟踪控制更加难以实现。为此,本文基于生物启发模型和反步控制方法,针对欠驱动UUV轨迹跟踪控制中的奇异值、运动参数跳变、跟踪精度、抗干扰、控制输入饱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取得更好的跟踪控制效果。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UUV空间六自由度运动模型,并分析该模型中的强非线性性、约束不完整性、高耦合度性、区间约束性和存在环境干扰等特性对控制器设计带来的影响;给出了本文所利用的生物启发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特性分析与仿真。2、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启发模型的动态速度调节反步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避免当艏向角误差为正负90o时,采用常规反步法(定义虚拟速度变量代替姿态误差),引起的奇异值现象;仿真研究中,设计了水平面轨迹跟踪控制任务中出现奇异值的情况,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欠驱动UUV的轨迹跟踪控制。3、提出了一种结合反步控制和三个生物启发模型设计控制器的方法。该方法从动力学角度设计三维动态速度调节轨迹跟踪控制器,可以避免受恒定外界扰动以及由于跟踪轨迹不光滑引起的运动参数跳变问题;同时,可以有效的抑制拐点处运动轨迹误差大的问题;仿真研究中,设计了空间三维曲线与直线之间的切换以及艏向角误差为直角拐点的情况,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外界干扰条件下对欠驱动UUV三维轨迹的跟踪控制。4、提出了一种简化欠驱动UUV三维轨迹跟踪反步控制求导计算量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生物启发模型的微分输出值,代替反步法控制中的实时求导值,避免了由于反复求导所导致的“微分爆炸”现象;仿真研究中,利用简化计算量方法,设计了三维折线对比仿真实验,可以避免控制输入饱和现象的出现。本文针对定义虚拟速度变量代替姿态误差反步法设计欠驱动UUV空间轨迹跟踪控制器的方案,探索性的利用生物启发模型的特性,在保证跟踪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从不同方面出发,主要解决了奇异值问题、运动参数跳变问题和“微分爆炸”问题,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和跟踪精度,并针对性的做出了仿真验证与研究。

刘爽[3](2016)在《从感知到意义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象图式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心智中的深层认知结构,它是关于一些基本空间关系(如“上-下”、“左-右”、“远-近”、“中央-边缘”、“部分-整体”)和事物基本属性(如“大-小”、“明-暗”、“快-慢”)的抽象性经验格式塔,它们来源于感觉与知觉,并通过具有类比性思维特质的隐喻扩展构建起日趋复杂的理性与抽象思维体系。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是感觉与意义之间的桥梁,因而也贯穿了设计的感知层、认知层和意义层。任何设计都具有输入与输出端,输入端从感知觉开始,是一切用户体验过程的开端,自此,一系列信息处理与产品交互过程经由体验形成意义,它是设计的最终升华,也是产品与交互最终驻留于人心的价值所在。通过研究这样一种深层认知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明确一种联系,为设计从感觉走向意义的过程划出一条较为明晰的心理脉络,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设计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人类感认知规律与设计语言间的转化方法与转化可能。本文分为九个章节进行讨论。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讨论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的理论背景与理论来源,以及它们的分类和心理与生理真实性问题。第三章主要讨论意象图式的感知起源、编码特性及其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第四和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主要讨论意象图式的感知特性以及它们在设计中的应用,并尝试初步探讨以意象图式之感知特性为启发的设计创新方法。第六章结合案例讨论更多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问题。第七章探讨在将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应用于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些相关问题,如,图式的提取与产生问题、设计中所用到的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的适合性问题、可能带来的认知冲突问题、意象图式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意象图式与隐喻扩展的文化差异性问题。第八章主要讨论将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作为一种设计语言来进行应用的可能,包括讨论其可能性与可靠性,并从方法论的角度上尝试探讨设计中的“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转化时,如何运用意象图式与隐喻扩展作为一种创新手法的问题。第九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本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梳理,为设计研究提供一种基于心理学的视角与探讨方式,也为设计创新方法提供一些新的可能。

苏亮[4](2015)在《近代书局与小说》文中指出本论文围绕对近代书局小说出版活动的论述,揭橥19世纪70年代到清末40年间,书局的产生、发展和小说变迁之间的相互联系,重在突出书局这一不同于传统书坊的出版实体在近代小说史上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论文主体板块以时间为纵线,共划分四个阶段。通过把握每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分别从编辑、印刷、发行等方面,对以上海为中心,分布全国各地的300余家近代书局出版千余种单行本小说的情况作宏观描述,并以数家有代表性的书局为典型案例展开具体分析,力图做到点、面、线三位一体的结合。以下是构成本论文的几大部分:绪论部分从对本论文命题立意出发,引出“书局”一词的历史来源和对近代书局的概念界定。在了解本论题研究现状的前提下,明确基本研究思路,初步呈现写作构想。进而对书局产生之前的坊刻小说时代尤其是近代前30年间,书坊刊行小说的情况予以总体回顾,为论文主体部分展开论述作好铺垫。第一章讲述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年(1872—1894)间,处在起步阶段的书局率先应用以活版铅印和照相石印为主的机器印刷技术,进入仍囿于传统观念的小说市场。特别突出英商美查开办的上海申报馆和点石斋石印书局的首开风气之功。同时,就新兴而起的书局如何扩大侠义公案小说的传播予以阐释。第二章从甲午战后讲起,讫止于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这是晚清小说走向繁荣的转折阶段,也是书局在出版理念和经营模式上突破传统的关键期。本章在客观陈述当时通俗小说出版量持续增长的状况后,着重论述改良派主导下的书局是怎样完成转型,又是如何对翻译小说进行成功推介的。第三章首先把多家以小说出版为特色的书局作为研究点,以点带面论述晚清小说尤其是翻译小说最繁荣的6年里小说市场的格局。接着从书局在小说出版活动中同各方的合作与竞争两个层面,分别对本阶段小说的编译、发行情况进行阐述,其中涉及小说版权的保护、稿酬制度的建立、小说营销手段的多样化等问题。第四章讲述宣统朝小说市场全面回落,本土小说出版尚有复苏迹象。尤以改良小说社和小说进步社的小说出版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兼论易代之际的几家书局与本阶段时事小说陡增的关系。最后,通过分析打小说社旗号的“皮包编辑部”现象和考论“古盐补留生”的小说出版个案,阐明小说市场的出版乱象是清末书局遗留至民初尚待解决的痼疾。结语部分打破阶段划分的界限,重新归纳近代书局在小说编辑、印刷、发行三个出版环节发挥的作用和带来的变化,进一步提出本文论题对当下出版实体的文学生产、传播活动的研究意义。附录部分是本论文研究的根基,涵盖近代70年间,全国400余家出版机构的1266种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包括出版机构个体与整体在不同阶段的各种小说出版信息的罗列和统计。

张琼引[5](2013)在《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及治理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应研究成果,以科学的态度去积极关注和认真研究近五年来我国各类网络谣言,突破对单个网络谣言具体内容的解析。结合运用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拟采用定性研究的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和分析比较法,以及定性研究的结构分析法。依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把近年来的典型网络谣言以陈述的方式尽量还原其传播过程。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解构和把握在自媒体时代下,各类网络谣言所具有的新时代性质特征和其传播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新的联系和规律,并由此提出应对策略。论文内容加上绪论,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谣言、网络谣言和自媒体的概念界定,并试图挖掘其本质、规律和内在关联。第三章为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类型、特征及成因,分为三节。对我国近几年来的几类典型网络谣言进行举例分析。主要有:政治诽谤类、突发事件类、商业类和公众人物类网络谣言。第四章为自媒体时代如何有效治理网络谣言。主要从三大板块展开论述:一是硬性控制,如技术和国家强制力的控制;二是软性治理,如加强伦理道德的教育、提升媒体从业人员和网民的能力和素养等;三是辟谣,即谣言已经发生,或者波及范围在不断扩大之际,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之计。

赵冰[6](2011)在《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与国家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在世界宗教的发展历程中逐渐表现出的三个主要趋势。即:第一,无论是传统的建制宗教,还是新兴教派,在世界范围内都经历着新一轮的迅速增长;第二,宗教因素日益渗透或者“回归”至国际关系和安全视域之中。它一方面能够成为冲突爆发和恶化的推动因素;另一方面,宗教领袖、宗教组织,以及教徒个人,都在积极地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第三,宗教信仰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益紧密地结合,产生了一种新型宗教传播方式和新的宗教表现形式——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和“网上宗教”。基于这三个趋势,本文认为,在宗教安全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双重作用下,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将会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尝试综合运用国际政治学、宗教学、传播学及心理学相关知识,探讨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为此,本文的主体将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分析宗教的本质和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并结合国家和国际社会进入非传统安全时代的大背景,进而提出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影响国家安全的三条途径;第二部分侧重理论探讨,通过结合传播学中的受众和传播效果理论详细分析途径一。即,宗教的虚拟化传播,能够放大宗教中的非理性;第三部分转入现实分析,通过考察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和恐怖主义者,尤其是“基地”组织和“东突”组织的互联网应用,来探讨途径二。即,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在客观上便利了宗教极端活动;第四部分从互联网的工具性出发,提出国家安全主体利用宗教虚拟化传播的趋势,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性,并着重探讨第三条途径。即,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可以为国家安全的维护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虽然目前宗教的虚拟化传播趋势对国家安全的消极影响相对突出,但这种消极影响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决定宗教虚拟化传播总体方向的宗教信仰,对安全也有维护和促进作用。同时,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宗教往往只是引发冲突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当它对国家安全产生消极影响时,通常也并不是最基本的决定性要素,加之互联网本身只是一种价值中立的工具。所以,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也将是双向的。

吴满意[7](2011)在《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文中指出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延伸了人类的视野。由计算机及其网络组成的这个“新”世界,对人类的物质实践和认知思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不言而喻,网络社会的发展,推进着主体的真正解放。因此,网络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网络社会成员发展的阶段性保持着高度一致,同网络社会成员的社会化目标与任务保持着一致。于是,从信息与知识共享到意义共享,再到精神共享,这种多维的融渗与叠加便成了网民网络生活的旨趣。这种态势,必将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积极回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然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什么作为自己研究的基本视域?答案是:网络人际互动。因为网络社会是在矛盾的牵引下按照自身运行的规律朝前发展。因此,网络社会的矛盾运动无疑就构成了网络社会自身发展的动力。简单讲,这一矛盾就是网络发展日益呈现出的不确定性与降低、减少甚至消除这种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在高科技的促动下,无论是技术的因素,还是其他多种因素的介入,网络社会空间的不确定性必然增加,增大着网络互动的难度。同时,高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自身要求,又都必然以多种方式降低、减少甚至消除网络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和增加的这种不确定性。从最一般的层面和普遍性意义上讲,网络社会的一系列问题皆因此而产生,并完成着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式上升运动。因而,网络自身表现出的这种正熵与负熵的矛盾便成了网络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网络呈现出的诸多具体特点则是这一矛盾的生动展示。基于上述的理解和认识,文章认为,网民依然是网络社会的主体,与网络社会环境存在密切的双向互动关系,呈现着鲜明的“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特征,完成着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考量,从根本意义上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革命性变革,在更宽广的视域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因此,本文的根本观点是,网络人际互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视域。为了讨论网络空间中的人际交往互动,本研究共由九章构成:在第一章导论部分,本文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及其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学界的研究动态和前沿性话题做了归纳和阐述,概括了本研究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在第二章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文章指出了“现实的人”是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切入点,“多重社会关系”是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基本内涵,“现实生活世界”是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归宿。同时,本章还就中华人际互动思想和实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对西方人际互动思想和观点进行了归纳。在第三章中,通过梳理人际互动交往演变的历史具象,本章指出血缘式、地缘式、业缘式人际互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已经经历过的交往形态,分析了技术化社会的凸显带来的人际互动形态的新变化,阐明了网缘式人际互动是人类崭新的交往互动样式,深刻地揭示了网络人际互动生成的规律性话题。在第四章中,文章探讨了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下的人际互动的基本涵义和概念解析,分析了网络人际互动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揭示了网络人际互动的基本特征,进而归纳和提炼出网络人际互动的本质属性。在第五章中,文章简单分析了网络人际互动的结构问题,提出了网络人际互动的几种主要类型,提炼了网络人际互动的基本行为模式,并从网络人际互动对现实社会人际互动的影响和对网络社会生活的影响等层面较为深入地研究了网络人际互动的功能问题。在第六章中,文章将网络人际互动信息交流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本”单独论述,首先探讨了作为网络人际互动行为基石的网络文本的涵义、种类与基本特征,深刻指出了网络文本作为网络人际互动行为基础的内在规定,明确了网络文本在网络人际互动社会性信息中介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在第七章中,文章探讨了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属性,从本体性和工具性两个层面揭示了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构成,提出了网络人际互动价值实现的条件、方式,分析了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实现成效,并从网络人际互动价值主体、客体层面揭示了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及其原因。在第八章中,文章着重分析了基于网络人际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问题,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的价值原则、导向与内容方面的建构。在第九章中,文章着重分析了基于网络人际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与深化,其中分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体验性与主导性之间、教育内容与实现形式之间等三大基本关系上的新变化与新特征,较深刻地揭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矛盾运动与具体的表达形式。

尤汪洋[8](2011)在《遵法鼎盛与尚意肇造 ——大相国寺唐宋画壁建筑复位与绘画变革考论稿略》文中研究表明汴皇家大相国寺尝凝聚着以吴道玄、石恪、崔白、郭熙等人为杰出代表的一批批画坛主流艺家的精彩画作,在唐宋绘画内容、画种、画材、画风等变革中处于重要地位。然其建筑与画壁屡毁屡复,有着深层的政治背景与社会原因。通过零散文献辑佚、考证与义理探微,钩沉和复原其艺家作品建筑分布,考证与再现其群体画风、艺品人格及诸多相关画学问题,析论大相国寺在唐宋绘画变革历史情境中的主导典范意义及其潜在的社会审美变革根源,强调意法升沉对中国画艺术创造本体的核心价值。论文分四层:一、导论,分绪选题价值、文献综述、研究法与论述层次。二、建筑与画壁分布。三、遵法与尚意:大相国寺唐宋画壁作品及其画家所示的画学审美变迁,分三层论述。1.大相国寺画壁所示“吴家样”法度与其他五位唐代画家;2.五代大相国寺画壁及其画家与吴道玄之影响;3.北宋大相国寺画壁及其画家在“吴家样”影响下的遵法与革新。四、结论。附表六种:1.大相国寺唐宋绘画变革相关问题丛论略目;2.文献所见大相国寺画壁作者、作品、内容与风格、着录一览表;3.大相国寺唐宋主要建筑、画壁位置、画名与作者;4.大相国寺唐宋画壁外围相关艺家与作品史料(史料类目、史料丛编简证);5.大相国寺唐宋画事简明年表(以北宋为中心);6.大相国寺唐宋画壁相关图像目录草拟表。

丛芝芳[9](2011)在《基于IMS的能力开放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信运营商为了摆脱IP管道提供商的角色而提出了业务能力开放的概念,而IMS技术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电信运营商的需求,作为一个可管可控的网络,吸收与借鉴了互联网的开放模式,IMS网络在业务能力开放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无论是在协议的适配量,还是对业务的控制能力上都要优于传统网络,甚至优于软交换网络。国内的各个运营商都在积极进行IMS网络的建设和试点工作,全网的部署指日可待。借鉴互联网开放和共享的思想以及先进的技术,本文对基于IMS的业务能力开放体系架构和开放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合电信网业务能力开放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作者在中国移动参与的项目,首先,研究了电信业务能力开放和因特网业务开放现状、关键技术和IMS的业务能力开放,分析比较得出与IMS融合才是业务能力开放的最佳途径,提出了基于IMS业务能力开放的融合体系结构,采用部署业务能力开放平台的方式,将IMS的业务能力及现网中的彩信、短信等电信能力以API的方式开放到互联网环境中。再者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并选出最优方案。最后根据最优方案设计完成了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平台北向采用REST式的开放API,南向与IMS网络和电信运营商网络相连接的接口采用SOAP方式,包括接口参数、调用方法、响应和应用举例,还描述了平台的模块和接口。

张东[10](2010)在《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通信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采集、传播的效率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实现了全球的信息即时共享与交互,已经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的推动力,与此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冲击,互联网信息治理己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本文专题研究互联网信息治理模式这一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社会范围内的社会管理行为。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为统领,采用哲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系统科学和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方法,在大量搜集、整理、借鉴国内外有关互联网信息治理方面已有的参考文献及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互联网治理的特点,对中国互联网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采取了文献综述、理论推演、分析阐释及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对互联网信息治理进行了跨学科、演进式、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在宏观层面,在全面深入研究掌握互联网对社会产生影响和作用的核心内容基础上,分析互联网空间结构及其主客体要素,构建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综合模式,理顺综合治理模式和文化建构之间的关系,将互联网信息治理升华到文化建构的高度,使得本文提出的综合治理模式能够随着时间发展而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并在国际环境下探讨互联网信息治理。在中观层面,为了更全面、深刻的把握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论文借鉴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是复杂网络研究中的最新研究方法和成果,把一个社会学研究范畴的课题,理性地延伸到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学术滋养和启迪。复杂网络已被普遍认为是刻画自然界和社会系统的一个全新而有力的工具,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广泛引起系统科学、社会、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关注,相信本研究新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成果一定能成为当前互联网信息治理研究的有益补充。在微观层面,应用综合治理模式对“绿坝”事件这一具体问题进行阐释和反思。本文研究得出了以下基本结论。首先,互联网空间已具备了社会交往空间的要素与特性。形成了人类信息传播与精神交往的新的公共领域。其次,对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研究应采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自然科学的演绎推理和社会科学的现象阐释,构建了一种信息治理的科学模式,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再者,本文提出了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目标和原则,给出了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综合模式——“政府督导下的行业自律和个人自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这种模式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演变,不断完善和创新方法的过程。最后,本文提出互联网信息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理性网络文化及和谐人类社会。本文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理论分析与实务研究相结合,管理思想与数据模型论证相结合。本文在互联网与现实社会联系的认识上推陈出新;在研究方法方面,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基于复杂网络动力学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进行再认识,并将信息传播的数学模型与管理学思想相结合,充分挖掘其治理启示;本文还探讨了文化构建与信息治理的关系,并提出文化构建是信息治理的终极目标和手段,展开了论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提出的新认识、新理念、新思想,具有理论的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研究的新成果可以为我国目前和今后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互联网信息治理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个值得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二、查在线隐身QQ好友一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查在线隐身QQ好友一法(论文提纲范文)

(1)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中的炼度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一) 对大幡醮仪中炼度仪的研究较少
        (二) 对道教炼度仪的专门研究比较丰富
        (三) 当前相关研究的不足
    四、研究方法
    五、难点、创新点以及不足
第一章 道教炼度科仪之历史流变
    一、中国人的灵魂观是炼度仪的思想基础
    二、早期道教的“太阴炼形”为炼度仪开辟了路径
    三、炼度思想产生于南北朝时期
        (一) 炼度仪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
        (二) 灵宝派南昌炼度的思想被确立
        (三) 水火炼度思想已经出现
        (四) 炼度的思想已经出现在一些仪式中
    四、炼度仪及相关内容在唐代都有了新的发展
        (一) 炼度思想被运用于一些仪式当中
        (二) 水、火观念在唐代得到发展
        (三) 炼度对象的范围扩大
        (四) 炼度的目的有所变化
    五、炼度仪成形并兴盛于宋元
        (一) 较早产生的几种炼度仪为之后炼度仪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二) 宋元之际炼度仪迅猛发展
    六、炼度仪在明代开始逐步规范和定型
        (一) 各派祭炼之旨基本统一
        (二) 道教斋醮仪式被规范化
        (三) 仍有道派发展出新的炼度仪
    七、现当代炼度仪分布广且种类多
第二章 大幡醮仪及炼度仪基本情况
    一、大幅醮仪的基本情况
        (一) 名称及由来
        (二) 举办原因
        (三) 仪式流程
        (四) 主要法事项目
        (五) 规模
    二、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中炼度仪的基本情况
        (一) 时间
        (二) 选址及火炼与神明的安放情况
        (三) 主持仪式的道公师傅
        (四) 炼度仪在整个大幡醮仪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 大幡醮仪之外的炼度仪
第三章 大幡醮仪炼度仪实地考察
    一、桂东南客家概况
        (一) 历史由来
        (二) 人口分布
        (三) 民间信仰保存状况
    二、博白县宁潭镇西岭村大幡醮仪中的炼度仪实地考察
        (一) 发劄
        (二) 搜捉
        (三) 发晚劄
        (四) 取龙井水
        (五) 取火烧炼
        (六) 过枉城
        (七) 做炼
        (八) 请普庵祖师并安师
        (九) 安放关公、赵将、当方神(指幡场所在地的神明)
        (十) 请天王结界
        (十一) 埋五方符
        (十二) 焚符、冷炼
        (十三) 请师上炼
        (十四) 主持师破炼
        (十五) 先祖牌过炼
        (十六) 过阴炼
        (十七) 过阳炼
        (十八) 超度孤魂野鬼
        (十九) 施孤
        (二十) 送师
    三、玉林福绵区樟木镇石龙村“朝天圣境八日连宵大幡胜会”炼度科仪实地考察
        (一) 搜捉
        (二) 取龙井水
        (三) 埋五方符
        (四) 插三色旗
        (五) 烧化炼符
        (六) 下化炼令
        (七) 埋镇炼符
        (八) 烧炼
        (九) 请雪山和尚镇守炼场
        (十) 放置莲花水碗
        (十一) 念《雪山经》冷炼
        (十二) 放冷炼符和藏身符在火炼上
        (十三) 破炼
        (十四) 过炼
第四章 炼度仪之神明
    一、佛教神明
        (一) 释迦牟尼佛
        (二) 普庵祖师
        (三) 地藏王菩萨
        (四) 观音菩萨
        (五) 四大天王与大梵天王
    二、道教神明
        (一) 张道陵张天师
        (二) 李天师
        (三) 赵将
    三、民间信仰的神明
        (一) 雷神
        (二) 当方神——社神
    四、有多种宗教性质的神明
        (一) 关公
        (二) 雪山和尚
第五章 炼度仪之道班及法器
    一、主事人员
        (一) 道公度身情况
        (二) 道公师傅身份
        (三) 道公师傅参加仪式当天的禁忌
    二`、法器
        (一) 职印
        (二) 雷令
        (三) 锁链
        (四) 火盆、水盆
        (五) 莲花水碗
        (六) 珓子
        (七) 七星剑
        (八) 竹筒与五方符
        (九) 水盅
        (十) 火条
        (十一) 小鼓
        (十二) 锣
        (十三) 大镲、小镲
第六章 炼度仪之宗教属性探析
    一、主要法器的宗教属性
    二、炼度仪的巫教属性
    三、炼度仪的道教属性
    四、炼度仪的佛教属性
    五、炼度仪的儒教属性
    六、炼度仪中兼具多种属性的内容
        (一) 炼度仪中所包含的“过枉城”科仪融合了多种宗教因素
        (二) 施食是对佛教焰口科和民间祭厉习俗的借鉴
第七章 炼度仪暨闾山教的宗教特征
    一、当代国内外炼度仪概况
        (一) 华北
        (二) 陕、甘、川
        (三) 江南
        (四) 粤
        (五) 闵、台
        (六) 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
    二、当代国内外炼度科仪的宗教特征
    三、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中炼度科仪之宗教与艺术特征
        (一) 宗教特征
        (二) 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中炼度仪与其他地区炼度仪的比较
        (三) 艺术特征
    四、桂东南闾山教的宗教特征
第八章 炼度仪阴超阳度之宗教情怀及功能探析
    一、炼度仪阴超阳度之宗教情怀
        (一) 对逝者的终极关怀
        (二) 给生者以鼓舞
    二、炼度仪之功能
        (一) 安抚人心
        (二) 树立群体的社会认同
        (三) 教化民众
        (四) 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五) 支撑道公群体的生存与发展
第九章 炼度仪之当代价值及传承保护
    一、炼度仪的当代价值
        (一) 文化价值
        (二) 产业价值
        (三) 社会价值
    二、保护与传承
        (一) 采取“宽容”的政策
        (二) 开展研究
        (三) 活化保护
        (四) 申请“非遗”
        (五) 适度开发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受生物启发的欠驱动UUV三维轨迹跟踪反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UUV轨迹跟踪控制研究现状与分析
        1.2.2 生物启发式算法研究现状与分析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第2章 欠驱动UUV运动模型及生物启发模型
    2.1 引言
    2.2 欠驱动UUV运动模型的建立
        2.2.1 坐标系的建立
        2.2.2 UUV运动学模型
        2.2.3 UUV动力学模型
    2.3 欠驱动UUV运动模型的特点
    2.4 生物启发模型及分析
        2.4.1 神经元生理机能
        2.4.2 生物启发模型介绍
        2.4.3 生物启发模型性能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奇异值问题的欠驱动UUV水平面轨迹跟踪反步控制
    3.1 引言
    3.2 相关理论概述
        3.2.1 稳定性基本理论介绍
        3.2.2 反步控制方法介绍
    3.3 问题描述
        3.3.1 欠驱动UUV水平面数学模型的建立
        3.3.2 欠驱动UUV水平面误差方程的建立
    3.4 动态速度调节控制器的设计
        3.4.1 位置控制设计
        3.4.2 纵向速度调节控制设计
        3.4.3 艏向角速度调节控制设计
    3.5 稳定性分析
    3.6 仿真实验与分析
        3.6.1 欠驱动UUV水平面圆形曲线跟踪
        3.6.2 欠驱动UUV水平面正弦曲线跟踪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运动参数跳变问题的欠驱动UUV三维轨迹跟踪反步控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2.1 欠驱动UUV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简化
        4.2.2 欠驱动UUV三维轨迹跟踪误差方程的建立
    4.3 控制器设计
        4.3.1 位置控制设计
        4.3.2 虚拟速度控制设计
        4.3.3 动力学控制设计
    4.4 系统稳定性分析及自适应律设计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1 三维空间曲线跟踪
        4.5.2 仿真对比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微分爆炸”问题的欠驱动UUV三维轨迹跟踪反步控制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3 控制器设计
        5.3.1 误差变量设计
        5.3.2 纵向速度控制设计
        5.3.3 艏向角速度控制设计
        5.3.4 纵倾角速度控制设计
    5.4 闭环系统稳定性分析
    5.5 对比仿真实验与分析
        5.5.1 对比仿真控制器设计
        5.5.2 空间折线跟踪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从感知到意义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思维的“基块”(意象图式)与设计
    1.2 思维的“链条”(隐喻扩展)与设计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现状及文献准备
    1.5 问题与方法
    1.6 基本结构
第2章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理论
    2.1 定义
    2.2 理论背景与理论来源
    2.3 意象图式的分类问题
    2.4 隐喻的类型
    2.5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的心理真实性研究
    2.6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的生理真实性研究
第3章 感知起源、编码特性与意义生成
    3.1 意象图式的感知起源
    3.2 意象图式的编码特性
    3.3 意象图式的中介作用
第4章 意象图式的感知特性与设计(上)
    4.1 意象图式分析:上—下
    4.2 意象图式分析:左—右
    4.3 意象图式分析:远—近
第5章 意象图式的感知特性与设计(下)
    5.1 意象图式分析:部分—整体
    5.2 意象图式分析:运动
    5.3 以意象图式之感知特性为启发的创新
    5.4 小结
第6章 设计应用与案例分析
    6.1 中央-边缘
    6.2 接触
    6.3 前-后
    6.4 左-右
    6.5 路径
    6.6 上-下
    6.7 平衡
    6.8 态势
    6.9 反作用力
    6.10 可数-不可数
    6.11 轻-重
第7章 宜人性与文化性
    7.1 意象图式的来源问题
    7.2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的适合性问题
    7.3 意象图式与认知任务冲突
    7.4 意象图式及其价值论参数在设计中的应用
    7.5 意象图式之间的联系
    7.6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第8章 作为设计语言的意象图式与隐喻扩展
    8.1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作为一种设计语言的可行性
    8.2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作为一种设计语言的可靠性
    8.3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8.4 表-深层转换关系
    8.5 转换方法——设计中的修辞问题
    8.6 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近代书局与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的命题立意与概念界定
        一、命题立意:从晚清小说的繁荣说起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第二节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与写作构想
        一、研究现状
        二、写作构想
    第三节 传统的形成与延续:书局诞生前的小说出版
        一、古代坊刻小说概况
        二、近代前三十二年间坊刻小说概况
第一章 起点:新与旧的碰撞 (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年1872—1894)
    第一节 申报馆的率先尝试与典范意义
        一、缘起:时势赋予的先决条件
        二、探路:从报载到单行本的尝试
        三、推进:以报为媒搜访传统小说
    第二节 石印书局兴起与小说翻印风行
        一、石印技术与石印业初兴
        二、石印小说:从文人走向大众
    第三节 书局与侠义公案小说的出版
        一、侠义公案小说及其早期传播
        二、沪局、京坊在侠义公案小说出版中的关系
        三、书局对侠义公案小说旧作的改造
第二章 转折:从传统中突围(光绪二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八年1895—1902)
    第一节 通俗小说出版量的持续增长
        一、侠义公案小说续书泛滥及其它
        二、小报馆与海派狭邪小说的风行
        三、官书局进入通俗小说出版市场
    第二节 改良派主导下的书局转型
        一、集股经营的管理模式
        二、职业编辑的集中涌现
        三、版权保护意识的提升
    第三节 书局对翻译小说的成功推介
        一、翻译小说打入市场的条件成熟
        二、林译《茶花女》的出版及意义
        三、政治与小说联姻的积极促成
第三章 高潮:书局与小说市场的白热化 (光绪二十九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3—1908)
    第一节 本阶段之小说市场格局
        一、政治呼声趋于消淡:从广智书局的转向说起
        二、小说出版巨头崛起:商务印书馆的一枝独秀
        三、同人办社昙花一现:小说林社的起起落落
        四、书报兼营抢占市场:有正书局、乐群书局等
        五、老牌书局自我调适:鸿文书局、新世界小说社等
    第二节 书局与小说作者及同业的合作
        一、书局与小说作者的合作
        二、书局之间的合作
    第三节 书局在小说市场的竞争
        一、征集着译小说新作
        二、丰富小说营销手段
        三、加强小说版权保护
第四章 回落:书局在小说市场的退与进 (宣统朝1909——1911)
    第一节 退出:翻译小说出版锐减
        一、翻译小说市场降温
        二、商务印书馆的改变
    第二节 进入:本土小说市场复苏
        一、改良小说社的异军突起
        二、小说进步社与标“新”小说
        三、革命到来与时事小说陡增
    第三节 延续:小说出版乱象难遏
        一、打小说社旗号的“皮包编辑部”
        二、“古盐补留生”与小说
结语
附录
    附录一:近代各出版机构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汇总
    附录二:近代各阶段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汇总表(一)
    附录三:近代各阶段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汇总表(二)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缘起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谣言、网络谣言和自媒体概念界定
    2.1 谣言和网络谣言
        2.1.1 谣言
        2.1.2 网络谣言
    2.2 自媒体
    2.3 网络谣言和自媒体的内在关联
第三章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类型、特征及成因
    3.1 网络谣言的基本类型
        3.1.1 政治诽谤类网络谣言
        3.1.2 突发事件类网络谣言
        3.1.3 商业类网络谣言
        3.1.4 公众人物类网络谣言
    3.2 网络谣言的基本特征
        3.2.1 民间舆论中心转向“自媒体”
        3.2.2 传播结构转向扁平化
        3.2.3 内容和形式经包装再扩散
        3.2.4 阶段更替时间大大缩短
        3.2.5 传谣心理发生变化
    3.3 网络谣言的主要成因
        3.3.1 缺乏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
        3.3.2 社会转型存在大量不公平不合理现象
        3.3.3 社会偏见推波助澜
        3.3.4 网民发泄心情作祟
        3.3.5 “沸腾民意”和“广场效应”成为重要“推手”
        3.3.6 监管和惩处不够
第四章 自媒体时代如何有效治理网络谣言
    4.1 硬性控制
        4.1.1 加强网络技术控制
        4.1.2 加强国家强制力
    4.2 软性治理
        4.2.1 加强道德和伦理教育
        4.2.2 提升媒体从业人员和网民素质
        4.2.3 加固网民信念和信仰
        4.2.4 结合运用公关与社会舆论手段
    4.3 “控制”同时还需“辟谣”
        4.3.1 切实政务公开,争得话语权
        4.3.2 创造一个并行环境,打乱谣言“传播节奏”
        4.3.3 建立监控机构和分析研究机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与国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术语与概念辨析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五、核心观点(假设)与基本假设
    六、研究方法说明
    七、篇章结构
    注释
第一章 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安全主题的当代转向
        一、从“传统”到“非传统”的流变
        二、宗教的本质及其安全影响
        三、互联网传播模式的特性及其安全影响
    第二节 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及其表现
        一、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及其分类
        二、世界宗教的虚拟化传播状况
        三、中国境内各主要宗教的虚拟化传播状况
    第三节 宗教的虚拟化传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注释
第二章 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与宗教本质中的非理性
    第一节 宗教本质中的非理性
    第二节 作为特殊“受众”的教徒与“群体极化”
        一、受众的一般特征及互联网媒介下的受众
        二、在线教徒作为"特殊"受众的特征
        三、在线教徒的“群体极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三节 "强大效果"影响下的教徒心理与行为
        一、传播效果研究的一般理论
        二、在线教徒群体中的"沉默的螺旋"和"从众"
        三、"从众"与在线教徒群体的非理性行为
    注释
第三章 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与宗教极端活动
    第一节 互联网与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
        一、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恐怖主义与宗教
        二、宗教极端主义中的传媒向度
        三、宗教极端主义的网上宣传与传播
    第二节 互联网与宗教极端活动开展
        一、互联网与宗教极端组织内部结构的网络化
        二、互联网在宗教极端活动中的组织应用
        三、互联网在宗教极端活动中的行动应用
    第三节 “东突”势力的互联网应用与中国国家安全
        一、具有宗教极端色彩的“东突”势力与中国国家安全
        二、新媒体时代的“东突”组织与复杂化的国家安全形势
    注释
第四章 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与国家安全的维护
    第一节 理论可能: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为国家安全的维护提供了新思路
        一、本体论层次:宗教信仰中的和平向度与国家的安全利益
        二、认识论层次:国家主体与宗教主体间共有观念的产生
        三、方法论层次:互联网与共有观念的建构
    第二节 现实可行:虚拟空间是反击宗教极端主义的新阵地
        一、短期层面的“治标”手段
        二、长期层面的"治本"路径
    第三节 中国对宗教虚拟化传播的管理
        一、我国在管理宗教虚拟化传播过程中的不足
        二、对策与建议
    注释
结语
    一、本文的逻辑
    二、总体评估与未来研究设想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7)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网络人际互动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视域何以需要
        1.1.2 网络人际互动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视域何以可能
        1.1.3 网络人际互动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视域何以可为
    1.2 国内外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1.2.1 国外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1.2.2 国内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框架与研究意义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2.1 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现实的人: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切入点
        2.1.2 多重的社会关系: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基本内核
        2.1.3 现实生活世界: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归宿
    2.2 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中华人际互动思想源流与实践梳理
        2.2.1 波纹差序:人伦关系互动的等级原则呈现
        2.2.2 礼尚往来:人情互动的关系依赖
        2.2.3 缘定终身:人缘互动的习惯归因
    2.3 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西方人际互动思想集萃
        2.3.1 技术性视域下的人际交往互动观
        2.3.2 关系性视域下的人际互动观
        2.3.3 情境性视域下的人际互动观
        2.3.4 社会性视域下的人际互动观
第三章 网络人际互动生成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演进
    3.1 人际互动交往演变的历史具象
        3.1.1 血缘式人际互动的交往形态
        3.1.2 地缘式人际互动的交往形态
        3.1.3 业缘式人际互动的交往形态
    3.2 网缘式人际互动交往形态的生成
        3.2.1 技术化社会的出现与网络人际互动生成的环境
        3.2.2 网络空间的人际运行与网缘式互动交往新形态的生成
    3.3 网络人际互动生成的共时性演进
        3.3.1 网络人际互动生成的共时性体现在交往水平与手段间的同步发展
        3.3.2 网络人际互动生成的共时性体现在交往主体间的双向互动共生
        3.3.3 网络人际互动生成的共时性体现在多因素交互制约的同比辐射
第四章 网络人际互动的本质与特征
    4.1 网络人际互动的本质阐释
        4.1.1 网络人际互动的基本涵义
        4.1.2 网络人际互动的内涵解析
    4.2 网络人际互动的基本特征
        4.2.1 网络人际互动基本特征的成因
        4.2.2 网络人际互动基本特征的呈现
第五章 网络人际互动的基本结构、行为模式与功能
    5.1 网络人际互动的基本结构
        5.1.1 网络人际互动结构中的主体要素
        5.1.2 网络人际互动结构中的载体要素
        5.1.3 网络人际互动结构中的信息内容要素
        5.1.4 网络人际互动结构中的过程要素
        5.1.5 网络人际互动结构中的效果要素
    5.2 网络人际互动的基本行为模式
        5.2.1 网络人际互动中的利他行为
        5.2.2 网络人际互动中的利己行为
        5.2.3 网络人际互动中的协作行为
        5.2.4 网络人际互动中的冲突行为
    5.3 网络人际互动的基本功能
        5.3.1 网络人际互动对网络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
        5.3.2 网络人际互动对现实社会人际互动的影响与作用
第六章 网络人际互动中介的内涵与作用
    6.1 网络文本:网络人际互动的中介
        6.1.1 文本的涵义解读
        6.1.2 网络人际互动文本的内涵与种类
        6.1.3 网络人际互动文本的基本特征
    6.2 文本作为网络人际互动行为基石的作用呈现
        6.2.1 文本是网络人际互动基本行为意义赋值的依据
        6.2.2 文本是网络人际互动行为中再现心境的临界书写
        6.2.3 文本是网络人际互动行为融合期待的技术性嵌入
        6.2.4 文本是网络人际互动行为目标实现的诗性创生
第七章 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构成、实现与异化
    7.1 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属性与构成
        7.1.1 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属性
        7.1.2 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构成
    7.2 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实现
        7.2.1 网络人际互动价值实现的条件:内生环境与外生环境的耦合
        7.2.2 网络人际互动价值实现的方式
        7.2.3 网络人际互动价值实现的成效
    7.3 网络人际互动价值的异化
        7.3.1 网络人际互动价值主体的异化
        7.3.2 网络人际互动价值客体的异化
第八章 基于网络人际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生成性研究
    8.1 基于网络人际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生成
        8.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性教育理念的生成
        8.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教育理念的生成
        8.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等互助教育理念的生成
        8.1.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商对话教育理念的生成
    8.2 基于网络人际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生成
        8.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授形式的生成
        8.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和角色的生成
        8.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应用的生成
    8.3 基于网络人际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原则、导向与内容的生成
        8.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原则的生成
        8.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生成
        8.3.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容的生成
第九章 基于网络人际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研究
    9.1 基于网络人际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关系的深化研究
        9.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为公共性与私人性关系的统一
        9.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为体验性与主导性关系的统一
        9.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为内容与实现形式关系的统一
    9.2 基于网络人际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过程的深化研究
        9.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价值引导与个体自主建构的统一
        9.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
        9.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生成与转化的统一
结束语
后记
参考文献
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情况
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项目研究情况

(8)遵法鼎盛与尚意肇造 ——大相国寺唐宋画壁建筑复位与绘画变革考论稿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1.导论
    1.1.选题价值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法与论述层次
2.大相国寺唐宋画壁建筑分布
3.大相国寺唐宋画风变革考论
    3.1.大相国寺画壁所示“吴家样”法度与其他五位唐代画家
    3.2.大相国寺五代画壁作品及其作者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六种
    1.大相国寺唐宋绘画变革相关问题丛论略目
    2.文献所见大相国寺画壁作者、作品、内容与风格、着录一览表
    3.大相国寺唐宋主要建筑、画壁位置、画名与作者
    4.大相国寺画壁外围相关艺家与作品史料丛证
    5.大相国寺唐宋画事简明年表(以北宋为中心)
    6.大相国寺唐宋画壁相关图像目录草拟表
附录:尤汪洋简历、年表及其他
大相国寺艺家与画题简明索引
鸣谢

(9)基于IMS的能力开放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2 主要研究工作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IMS关键技术
    2.1 IMS网络架构
    2.2 IMS组网
    2.3 IMS相关网元介绍
    2.4 IMS业务实现
    2.5 IMS现有的业务
    2.6 Web 2.0介绍
        2.6.1 Web2.0概念以及对电信领域的冲击和启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业务能力开放现状分析
    3.1 移动网络能力开放现状
    3.2 IMS的业务能力开放分析
    3.3 因特网业务开放技术分析与比较
        3.3.1 JSON
        3.3.2 REST与XML-RPC
    3.4 电信领域业务能力开放技术分析与比较
        3.4.1 JCP规范-JSR21
        3.4.2 JCP规范-JSR32
        3.4.3 Parlay规范
        3.4.4 Parlay X规范
    3.5 电信领域业务能力开放技术的发展建议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MS和Web2.0融合方案
    4.1 融合策略分析
        4.1.1 IMS与Web2.0的融合的途径
        4.1.2 IMS与Web融合的案例
        4.1.3 分析结论
    4.2 融合技术
    4.3 融合方案
        4.3.1 方案一:AS提供API供调用
        4.3.2 方案二:AS通过ISC互通方式
        4.3.3 方案三:通过Gm接口调用能力
        4.3.4 三种方案的比较
    4.4 融合体系架构
        4.4.1 主要模块介绍
        4.4.2 主要接口介绍
    4.5 融合应用场景
    4.6 IMS和Web2.0融合体系架构对现有网络架构的影响与建议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业务能力开放平台
    5.1 设计原则
    5.2 平台架构
    5.3 平台模块
    5.4 平台接口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业务能力开放API
    6.1 设计原则
    6.2 对Web应用定义的API
        6.2.1 接口数据定义
        6.2.2 短信API
        6.2.3 彩信API
    6.3 对IMS网络侧定义的API
        6.3.1 接口数据结构定义
        6.3.2 业务能力开放接口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体业务流程
    7.1 开发者注册签约能力流程
    7.2 用户注册开通流程
    7.3 开发者开发发布流程
    7.4 业务下线流程
    7.5 用户使用流程
        7.5.1 终端模式
        7.5.2 浏览模式
        7.5.3 混合模式
    7.6 授权流程
    7.7 认证
        7.7.1 HTTP基本认证
        7.7.2 OAuth认证
    7.8 鉴权流程
    7.9 能力调用流程
        7.9.1 短信
    7.10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计费、路由和标识
    8.1 计费
        8.1.1 资费结构
        8.1.2 计费原则
        8.1.3 计费话单
    8.2 路由
    8.3 用户标识和应用标识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业务能力开放平台的测试
    9.1 测试内容
    9.2 测试环境
    9.3 功能测试
        9.3.1 即时消息功能测试
        9.3.2 群组管理功能测试
        9.3.3 呈现业务功能测试
    9.4 压力测试
    9.5 测试结果分析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1 对Web应用开放的API接口数据定义
        1.1.1 FriendListinfo
        1.1.2 WatcherListinfo
        1.1.3 Connectioninfo
        1.1.4 SmsMessageParam
        1.1.5 MmsMessageParam
        1.1.6 DeliveryInformation
        1.1.7 ReceivedSMSList
        1.1.8 SmsReferenceMessageParam
    1.2 对Web应用开放的API
        1.2.1 IMS注册(Register)API
        1.2.2 即时消息(Page模式)API
        1.2.3 即时信息API(Session模式)
    1.3 对IMS定义的业务能力开放接口
        1.3.1 发起群组会话
        1.3.2 结束群组会话
        1.3.3 群组会话状态通知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
        1.4.1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4.2 主要理论及研究方法
        1.4.3 主要贡献
第2章 互联网信息治理相关研究与实践
    2.1 互联网与信息传播
        2.1.1 互联网的历史与发展
        2.1.2 人类信息传播的演变
        2.1.3 互联网对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
        2.1.4 中国的互联网信息传播
    2.2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2.2.1 相关领域研究动向分析
        2.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3 国际比较研究
        2.3.1 国际主要实践
        2.3.2 现行治理模式
第3章 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现状分析
    3.1 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措施与成效
        3.1.1 行政管理
        3.1.2 法律法规
        3.1.3 自律规约与行动
        3.1.4 技术控制
    3.2 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存在的问题
        3.2.1 管理体制低效
        3.2.2 法制建设不完善
        3.2.3 行业自律和网民自治不到位
        3.2.4 技术控制滞后
    3.3 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面临的挑战
        3.3.1 信息传播可控难度加大
        3.3.2 不同意识形态较力加剧
        3.3.3 网络舆论逐步升级
        3.3.4 外来资本与技术侵蚀严重
    3.4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主要目标
第4章 互联网空间的结构与主客体分析
    4.1 互联网空间的结构
        4.1.1 互联网空间的技术性
        4.1.2 互联网空间的体验性
        4.1.3 互联网空间的交往性
    4.2 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主客体分析
        4.2.1 主客体新型关系
        4.2.2 传播要素的嬗变
    4.3 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演变趋势
        4.3.1 传播媒介的发展
        4.3.2 传播媒介的融合
        4.3.3 微内容传播
第5章 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的再认识——复杂网络动力学视角
    5.1 互联网的拓扑结构及特性
        5.1.1 无标度性
        5.1.2 小世界性质
        5.1.3 层次性和强势性
    5.2 个体状态转移和信息扩散模式
        5.2.1 个体状态划分和转移
        5.2.2 信息传播模式
    5.3 信息传播规律及启示
        5.3.1 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
        5.3.2 均匀网络中的信息传播
        5.3.3 无标度网络中的信息传播
        5.3.4 治理启示
第6章 互联网信息治理综合模式的建构
    6.1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演进趋势
        6.1.1 认同性趋势
        6.1.2 全球化趋势
        6.1.3 网络化自治趋势
        6.1.4 开放性趋势
    6.2 综合治理模式的建构
        6.2.1 政府督导
        6.2.2 行业自律
        6.2.3 个人自治
        6.2.4 综合治理模式的建构
    6.3 综合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对比
        6.3.1 综合模式与监管模式的对比
        6.3.2 综合模式与民主模式的对比
        6.3.3 综合模式与自治模式的对比
        6.3.4 各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
第7章 互联网信息治理与文化建构
    7.1 中西方文化模式的比较
    7.2 信息治理模式中的中西文化互动
    7.3 信息治理模式与互联网文化建构
第8章 基于综合治理模式对“绿坝”事件的反思
    8.1 “绿坝”事件的始末
    8.2 对政府行为的剖析
        8.2.1 网民主体意识的形成
        8.2.2 对政府行为的剖析
    8.3 “绿坝”事件的反思
        8.3.1 治理中政府和网民的互动
        8.3.2 治理中的权益博弈
第9章 国际背景下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展望
    9.1 互联网治理的国际环境
        9.1.1 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WSIS)
        9.1.2 联合国互联网治理工作组(WGIG)
        9.1.3 互联网治理论坛(IGF)
        9.1.4 其他相关国际性组织
    9.2 国际合作语境下中国亟需关切的问题
第10章 结论
    10.1 研究结论
    10.2 下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查在线隐身QQ好友一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中的炼度仪研究[D]. 原野菁.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2]受生物启发的欠驱动UUV三维轨迹跟踪反步控制研究[D]. 赵俊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3]从感知到意义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4]近代书局与小说[D]. 苏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7)
  • [5]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及治理研究[D]. 张琼引. 广西大学, 2013(03)
  • [6]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与国家安全研究[D]. 赵冰. 复旦大学, 2011(12)
  • [7]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 吴满意.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8]遵法鼎盛与尚意肇造 ——大相国寺唐宋画壁建筑复位与绘画变革考论稿略[D]. 尤汪洋. 首都师范大学, 2011(12)
  • [9]基于IMS的能力开放体系研究[D]. 丛芝芳.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9)
  • [10]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模式研究[D]. 张东. 中国人民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查在线隐身QQ好友的一种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