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温清热法的代表方应该是升阳益胃汤

甘温清热法的代表方应该是升阳益胃汤

一、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应是升阳益胃汤(论文文献综述)

李玲玲,程丹,李鑫洁,苏磊,鲁艺[1](2020)在《论甘温除热法代表方应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文中研究表明甘温除热法为中医治疗内伤发热的一种热因热用的反治法,在当今临床,对临床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后世普遍认为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但补中益气汤并不能完整的体现甘温除热法的内涵及组方原则,相较而言,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中补中益气类药物用量远超补中益气汤,并且紧紧围绕中焦脾胃这一内伤发热的根本病因,药物组方原则更加明朗化,更好的体现了甘温除热法的全部内涵。因此,笔者认为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应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张梦奇[2](2015)在《虚热证中医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虚热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病证,可独立存在,亦可于其他病证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纵观古今对于虚热证的认识,存在相通之处的同时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历代医家治疗此类病证的用药规律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从古今文献整理和方药应用分析研究入手,以古代文献为主,现代文献为辅,总结虚热证古今文献研究概况及组方用药的药性规律和配伍规律,探究历代医家对此类病证的理论认识、治疗思想的演变过程,以期对相关文献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1.虚热证历代文献考辨:收集整理各个历史时期医家对虚热证概念、分类、病因病机、治疗思想的理论阐述。2.虚热证方药证治规律研究(1)古代方药证治规律研究研究方法及内容:古代方药以《中华医典》为主要检索途径,查阅书籍以我校图书馆馆藏为主,筛选了东汉至清代民国期间的有关治疗虚热证的方药文献资料,然后规范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药性及配伍规律。研究结果:①古代用药均以补益药最多,其次为清热药(金元时期解表与清热药基本持平)最多,多配伍解表、利湿、化痰、收涩、理气、活血和温里类药物。宋代及以前用药总体寒凉之性较多,其他时期用药温热之性较多;各时期用药的药味总体以甘味最多,其次为苦、辛。②补益药均以补气药最多,药性以微温最多,药味以甘味最多。补气药使用频次均以甘草最高,其次为人参、黄芪等;剂量比多以黄芪最高,清代民国时期人参最高。补血药以当归、白芍、熟地黄频次较高,而剂量比以熟地黄最高。补阴药以麦冬、干生地频次最高;不同时期剂量比亦不同。温阳药多以肉桂、附子频次和剂量比较高。③所用清热药性味均以苦寒频次最高。宋代及以前常用黄芩、知母、地骨皮、石膏等;剂量比以石膏、芦根较高。金元时期所用清热药较少,常用地骨皮、知母、黄芩等。明代常用知母、黄芩、黄柏、地骨皮;剂量比以黄柏、黄连、知母较高。清代民国常用知母、牡丹皮、地骨皮、黄芩等;剂量比以石膏、知母、青蒿、玄参较高。④配伍的其他药物中,解表药多用柴胡、生姜、升麻等;利水渗湿药多用茯苓;活血药多用川芎,其次为牛膝;收涩类药多用五味子、乌梅、山茱萸、牡蛎等;理气药多用陈皮、枳壳;化痰药多用半夏、桔梗;祛风湿药多用秦艽。(2)现代方药证治规律研究研究方法及内容:现代文献以癌症发热中的虚热证为例进行研究,以电子检索结合图书手工检索的方式,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用药规律。研究结果:①气虚发热用药以补益药最多,总体性味以温性和甘味最多。补益药性味以甘平最多;补气药常用黄芪、白术、甘草、党参;其他补益药多用当归、白芍。清热药性味以甘寒最多;多用地骨皮、黄芩、知母。其他药物多配伍柴胡、升麻、陈皮、茯苓、生姜、半夏等。②阴虚发热用药以清热药最多,总体性味以寒性和甘味最多。补益药性味以甘苦寒最多;常用补阴药为生地黄、鳖甲、麦冬,其他补益药多用甘草、黄芪、当归等。清热药性味以苦甘寒最多;常用青蒿、牡丹皮、地骨皮等。其他药物多配伍秦艽、五味子、山茱萸、茯苓、牡蛎等。③阳虚发热用药以补益药最多,总体性味以温性和甘味最多。补益药性味以甘平最多;补益药常用甘草、白术、黄芪、白芍、当归、党参、生地等;温阳药常用附子、干姜等。常配伍桂枝、陈皮、黄柏、龙骨等。④气阴两虚发热用药以补益药最多,总体性味以寒性和甘味最多。补益药性味以甘平最多;补气药常用甘草、黄芪、太子参,补阴药常用麦冬、生地黄。清热药性味以苦寒最多;常用知母、石膏、牡丹皮、黄芩等。其他药多配伍半夏、柴胡、茯苓、五味子等。3.结论古代医家治疗虚热证在补益亏损之气、血、阴、阳的同时,根据不同病机运用透热、化热、泄热、滋阴或几种治法兼而有之,升降相宜,收散有度;同时亦非常注重防护正气,配以收敛固涩之品。现代医家治疗气虚发热以补中气为主,气血兼顾,少佐升举清阳和理气健脾药;阴虚发热以滋阴清热为主,多配伍质重敛降药;阳虚发热以补益和温阳并重,少佐重镇酸收药和滋阴药;气阴两虚发热补气滋阴并重,配以质重沉降药而少佐清透药。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组方虽各有特点,但总体用药皆多样化,所用清热药亦非拘泥于几种“清虚热药”。治疗此证关键在于诸药之间的配伍,同时必须注意气机的升降和气血阴津的固护。

胡玲玲[3](2012)在《高天舒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气虚发热的经验总结》文中提出导师高天舒从事内分泌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认真研读中医古籍,准确掌握经典理论,灵活运用经方加减治疗现代疾病。长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尤其擅长从脾胃论治消渴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证明了甘温除热法治疗脾胃气虚所致的发热有确切的疗效。《内经》中最早有关气虚发热的记载,在金元时期得到了发展,李东垣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重视对中焦脾胃的保护,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脾胃论学说,主张升发脾胃之气以滋养元气,由此首创甘温除热之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为后世医家治疗气虚发热开创了新的思路。导师运用中医古方经典,结合西医临床,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属于中医“虚劳”范畴,究其病因,可由脾胃气虚导致,古方今用,在“甘温除大热”的理论基础上,运用补中益气汤甲减治疗由于脾胃气虚,阳气不足,阴不恋阳,阳气外达所致的发热取得一定疗效,并因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虚理论。

杨雪[4](2008)在《甘温除热本义探讨及临床意义研究》文中提出甘温除热理论肇始于岐黄,发皇于东垣,成熟于历代,运用于当今,成为中医临床治疗热病的一大理论特色。金元医学的代表医家李杲,在《黄帝内经》理论以及后世医家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针对脾胃始得之热中证“脾胃亏虚、升降失常,阴火上冲”三个病理环节,创立了甘温除热理论。该理论经后世医家的阐释发挥,内涵日趋丰富,并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对临床诊疗疾病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甘温除热理论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甘温除热理论的本义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对甘温除热理论在现代临床各科应用中的总结归纳,明确了理论的应用指征,阐述了理论所治疾病范围,进一步肯定了理论的临床价值。论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甘温除热理论溯源。通过整理和分析历代医家关于甘温除热理论的论述,探讨了该理论创立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阐释了后世医家对该理论的拓展发挥,明确了甘温除热理论的流传递变过程。第二部分是甘温除热理论本义探讨。结合时代背景,在李杲脾胃内伤学说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甘温除热理论形成的三大理论基石,即脾胃元气论、气机升降论、内伤阴火论,并对甘温的含义、甘温除热理论的代表方剂、所用药物的气味配伍规律等做出了深入分析和阐述,发掘理论内涵,进行本义探讨。第三部分是对甘温除热理论的临证发挥。分为古代医家、现代医家、当代应用三大部分。古代医家中,选取伤寒、温病、汇通等学派的代表性医家,对其医案进行探讨分析,从不同角度反映理论内涵;通过总结现代中医名家关于甘温除热理论的阐述和临床实践,揭示了该理论在现代疾病治疗中的拓展运用;鉴于甘温除热理论在指导温病和亚健康治疗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显示出该理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语和讨论。本文从文献研究入手,通过对历代相关文献的整理,追本溯源,厘清了甘温除热理论发生、发展、衍变的过程。对该理论创立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做了深入阐述,并从原着出发,对该理论进行了本义探讨、理论归真。此外,结合临床实践,选取古今中医名家的验案,联系其对甘温除热理论的认识,明确了该理论内涵的演变及临床应用的拓展情况。研究中医理论,有必要返本归原,在回归历史的前提下对该理论的本义进行探讨,发掘概念内涵,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对是否符合中医理论原旨作出判断和辨析。只有在较为全面把握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从而切实为提高临床疗效服务。

李熙贵[5](2000)在《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应是升阳益胃汤》文中研究说明 甘温除热法为李杲所创,是治疗内伤热中证的主要方法,习惯认为,补中益气是该法的代表方。笔者通过学习李杲有关论述,反复思考之后认为: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应是升阳益胃汤。阐述如下: 我们知道:内伤热中证的病机是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气火失调,升降失常。李杲认为:“内伤不足之病,苟认作外感有余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并遵照“劳者温之,损者益

二、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应是升阳益胃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应是升阳益胃汤(论文提纲范文)

(1)论甘温除热法代表方应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论文提纲范文)

1 甘温除热法溯源
2 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内涵
    2.1 补中益气
    2.2 升阳除湿
    2.3 甘寒泻火
3 甘温除热法的临床应用
4 补中益气汤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比较
5 结语

(2)虚热证中医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虚热证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临床研究
        1.1 气虚发热
        1.2 血虚发热
        1.3 阴虚发热
        1.4 阳虚发热
    2 文献研究
        2.1 气虚发热
        2.2 血虚发热
        2.3 阴虚发热
        2.4 阳虚发热
    3 实验研究
    4 小结
前言
第二部分 虚热证中医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一、虚热证中医相关文献的研究
        1 虚热证的概念及分类
        1.1 宋代及以前
        1.2 金元时期
        1.3 明代时期
        1.4 清代至近现代时期
        2 虚热证的病因病机
        2.1 气虚发热
        2.2 血虚发热
        2.3 阴虚发热
        2.4 阳虚发热
        3 虚热证的治疗
        3.1 气虚发热
        3.2 血虚发热
        3.3 阴虚发热
        3.4 阳虚发热
        4 总结及展望
    二、古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1 课题设计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2 虚热证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2.1 宋代及以前虚热证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2.2 金元时期虚热证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2.3 明代虚热证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2.4 清代民国时期虚热证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2.5 古代用药总结
        2 6 现代虚热证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小结
第三部分 总结与讨论
    一、中医相关概念的探讨
    二、古今方药应用规律的探讨
        1 古代方药使用特点比较
        1.1 各时期相同点
        1.2 各时期不同点
        2 现代方药使用特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高天舒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气虚发热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易水学派的产生与发展及各家医学成就
    2.后世医家对易水学派理论的发展
    3.现代医家对易水学派的继承与发展
    4.气虚发热相关研究
    5.补中益气汤的相关研究
    6.甘温除热法的现代应用
    7.展望
1.发热的概述
2 气虚发热的概述
3.许多疾病皆可导致内伤气虚发热,内分泌疾病中甲状腺减退症发热及围绝经期综合征均有发热的症状,究其病因,均可由气虚导致。
4.病例
5.按语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甘温除热本义探讨及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甘温除热理论临床应用概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溯源
    1 秦汉时期——理论的奠基时期
    2 宋金元时期——理论的成熟和完善时期
    3 明清时期——理论的补充和发展时期
第二部分 本义探讨
    1“气虚发热”与“热中”证
        1.1 从虚实角度对病机的认识
        1.2 从阴阳气血角度对病机的认识
        1.3 从外感角度对病机的认识
    2 脾胃学说的阐发
        2.1 脾胃元气论
        2.2 脾胃为升降之枢
        2.3 气火不两立
    3 甘温除热理论的论述
        3.1 “甘温”的含义
        3.2 甘温除热的本义
        3.3 补中益气汤方的分析
        3.4 甘温除热的气味配伍规律
        3.5 甘温除热相关方剂药物配伍分析
第三部分 临证发挥
    1 古代医家对甘温除热理论的发挥
        1.1 钱乙
        1.2 薛己
        1.3 尤怡
        1.4 叶桂
        1.5 张锡纯
    2 现代医家对甘温除热理论的发挥
        2.1 祝味菊
        2.2 刘渡舟
        2.3 朱良春
        2.4 邓铁涛
    3 当代甘温除热理论的发展应用
        3.1 甘温除热理论应用指征
        3.2 甘温除热法在温病中的应用
        3.3 甘温除热法在亚健康治疗中的意义
第四部分 结语和讨论
    1“甘温除热”理论溯源
    2 甘温除热理论本义探讨
        2.1 甘温除热理论基础
        2.2 甘温除热理论本义
        2.3 甘温除热理论气味配伍规律
    3 甘温除热理论的临证发挥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应是升阳益胃汤(论文提纲范文)

1 补中:
2 升阳:
3 除湿:
4 泻火:

四、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应是升阳益胃汤(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甘温除热法代表方应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J]. 李玲玲,程丹,李鑫洁,苏磊,鲁艺. 环球中医药, 2020(06)
  • [2]虚热证中医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D]. 张梦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2)
  • [3]高天舒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气虚发热的经验总结[D]. 胡玲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06)
  • [4]甘温除热本义探讨及临床意义研究[D]. 杨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5]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应是升阳益胃汤[J]. 李熙贵. 陕西中医, 2000(01)

标签:;  ;  ;  ;  ;  

甘温清热法的代表方应该是升阳益胃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