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脑血管病162例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脑血管病162例疗效观察

一、针刺治疗脑血管疾病162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靖怡,李军,陈恒文,惠小珊,白京,王阶[1](2021)在《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血栓心脉宁以"血脉双治"理论为基础,配伍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君二臣四"之制,由丹参、川芎等10味中药组成,共奏益气活血,开窍止痛之功。相关研究显示血栓心脉宁作用机制涉及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再生、抗血小板聚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炎症反应等,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

贺琳[2](2020)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ACO)制备大鼠左侧急性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针刺对大鼠血清中Fas,Fasl和大脑皮质中凋亡细胞caspase-3与caspase-9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清洁级SD大鼠,雄性,220g-300g,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假手术组只分离左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不结扎血管,不插入栓线。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针刺组于6h,24h,48h,72h将大鼠捆缚后,分别针刺百会,大椎,双侧足三里,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于相同时间段,实施捆缚但不实施针刺。各组大鼠麻醉清醒后2h,24h,48h,72h,用五分评分法和脑卒中指数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面积的变化;HE染色法检查大鼠脑细胞形态结构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Fas,fasl含量表达的变化;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阳性表达。结果1.针刺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大鼠麻醉清醒后2h,24h,48h,72h用五分评分法和脑卒中指数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h和24h时模型组,针刺组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模型组和针刺组则区别不明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48h和72h时模型组,针刺组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模型组评分明显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因此可得,针刺干预48h后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2.针刺对各组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变化的影响TTC染色后发现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染色均为红色,未见白色梗死灶。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脑组织染色后均可见右侧半脑为红色,左侧半脑则出现白色梗死灶,且针刺组梗死灶显着小于模型组梗死灶。3.针刺对各组大鼠脑形态学的影响肉眼观察大鼠脑组织大体形态可见,假手术组的鼠脑左右半球对称,颜色淡粉,分布均匀。模型组鼠脑左右半球不对称,梗死侧脑组织颜色苍白,大面积脑组织肿胀,正常侧呈淡粉色。针刺组鼠脑左右半球较为对称,梗死侧脑组织颜色苍白,脑组织肿胀较之模型组要轻,正常侧也呈淡粉色。HE染色后观察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的病理变化。假手术组:脑组织神经细胞排列致密,整齐。模型组:梗死侧脑组织大量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萎缩,周围间隙扩大,胞浆嗜伊红着色,胞质呈空泡变性,疏松,胞核浓缩深染。针刺组:梗死侧脑神经元排列较为致密,整齐,周围间隙较小。4.针刺对各组大鼠血清中Fas,Fasl含量的影响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血清中的Fas和Fasl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大鼠血清中的Fas和Fasl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针刺组明显少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针刺对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细胞凋亡影响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质中可见少量凋亡细胞,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大脑皮质中均有较多的凋亡细胞,且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模型组相较,针刺组大鼠大脑皮质中凋亡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针刺对各组大鼠大脑皮质中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影响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质中可见少量凋亡细胞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大脑皮质中均有较多的凋亡细胞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且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模型组相较,针刺组大鼠大脑皮质的凋亡细胞caspase-9和caspase-3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能够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2,针刺能够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和脑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3,针刺治疗后大鼠血清中的Fas和Fasl含量减少,大鼠大脑皮质中凋亡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减少,提示这些凋亡因子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损伤中有着重要作用,针刺通过降低凋亡因子的表达,达到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水肿,减少脑梗死面积,发挥脑保护的作用。

张霜梅[3](2020)在《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对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脑卒中相关的睡眠失调常见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等多种形式。近年来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与卒中之间的关系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卒中后失眠作为公认的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卒中幸存者的康复治疗,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虽然现代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但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总结,体质、症候、常见中医临床症状与卒中后失眠的关系等方面尚未有系统总结。本课题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前瞻性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横断面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和卒中后失眠的中西医治疗网状Meta分析,以期完成对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初步探索并明确其与常见脑血管危险因素、中医体质症候方面的关系,系统地总结中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特色和经验,丰富对卒中后失眠研究的中医内容并以此作为中医开展相关研究开端,争取为今后中医研究卒中后并发疾病方面提供方法学经验。方法:本课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梳理国内外对卒中与各种形式睡眠障碍的研究报道完成文献综述,初步从中西医两方面整理卒中与多种睡眠障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别通过前瞻性和横断面临床研究收集不同时期卒中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或常见合并症状的总结;第四部分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中医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进行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与单纯西药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当代医家在治疗卒中后失眠时的主方中药与穴位选择,为推广使用针灸等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提供疗效依据。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睡眠障碍与卒中发病、卒中后出现睡眠障碍对于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发现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可能与卒中之间通过多种病理机制相联系,甚至可形成恶性循环而产生不利影响。2.中医经典中无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名和专门论述,但其作为理论来源指导着我国医家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目前对于卒中后合并睡眠障碍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主要以个案和临床经验总结为主,且尚未形成对卒中后多种形式睡眠障碍病因病机的系统认识。我国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进行了大量探索,尤其是多种治疗方法合用,疗效较为显着,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推广。3.通过前瞻性收集275例急性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糖化血红蛋白、年轻老年、失眠、NIHSS评分>10分、抗生素应用、颈动脉硬化、焦虑、脑卒中、抑郁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5.92、0.3、4.4、5.33、6.81、2.73、2.92、3.53、2.94。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40分、不欲饮食、善太息、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失眠多梦、血瘀质、肌肤甲错、心悸、痰湿质、湿热质、多痰、脘腹胀满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常见要素,其OR值分别为4.29、4.3、5.15、2.6、4.56、17.04、9.99、2.86、3.09、5.55、11.7、13.36、3.5、7.83。4.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恢复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病位在左侧、右侧,年龄大于75岁与卒中后失眠风痰阻络证常同时出现。血瘀质、后循环、男性不常与风痰阻络证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常与卒中后失眠的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而男性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5.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后遗症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综合两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男性、BMI>24kg/m2、脑干、心脏病史、失眠史、糖尿病、运动习惯、焦虑史皆为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胸闷、气虚质、失眠多梦、头痛、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20分、情绪低落、善太息、神疲乏力、头昏、风痰阻络、气短懒言、恶风是卒中后遗症期失眠的常见合并要素。6.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后遗症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卒中后失眠的病人中年龄小于44岁、年龄大于75岁在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的卒中后失眠中更常见,而出血性卒中少与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平和质常与阴虚风动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而出血性卒中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7.通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上,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结论:1.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血糖异常、既往有失眠史都是卒中后失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恢复期,与卒中相关的急性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NIHSS评分>10分是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2.在中医方面,通过临床研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平素有善太息、情绪低落、失眠多梦都是卒中后不寐易发的常见合并症;恢复期卒中后不寐的发生更易受体质如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的影响。3.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风痰阻络证卒中患者,年龄大于75岁都是其常见因素;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阴虚风动证卒中患者,常与阳虚质、卒中发病季节在春季都是同时出现在卒中后失眠的患者中。4.通过Meta分析显示,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有着不俗的临床疗效,结合本课题组既往的直接Meta部分,针灸可能在改善肢体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上更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但鉴于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不一以及研究间异质性的存在,鼓励未来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规模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国际推广提供试验依据。

赵小君[4](2020)在《“健脾滋肾法”对低言语识别性耳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健脾滋肾”法针药合用治疗低言语识别性耳聋患者的听力及言语识别率的临床疗效;探讨“健脾滋肾”法针药合用在低言语识别性耳聋患者听力改善中的临床价值和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低言语识别性耳聋患者提供新的诊疗方案。方法:根据中、西医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案,将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四川省中医院、峨眉山市中医院和四川大学望江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低言语识别性耳聋患者随机分在三个受试组。其中试验组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共68人82耳,对照组1采用针刺治疗共67人80耳,对照组2采用中药治疗共68人80耳。在病人治疗第0天、2周后、4周后、6周后四个时间点,完成CRF表填写、纯音听阈检测、言语识别率检测及伴随症状的评估。观察各组听力及言语识别率的疗效差异及可能影响其转归的相关因素。最后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252例低言语识别性耳聋患者,其中剔除脱落49例,最终收集完整病例总计203例,男性101例,女性102例。单耳发病164例,双耳发病39例,1825岁患者20例(22耳),2635岁患者25例(28耳),3645岁患者30例(33耳),4655岁患者32例(36耳),5665岁患者40例(52耳),6675岁患者56例(71耳),发病时间在1530天共24耳,发病时间在3160天共38耳,发病时间在6190天共84耳,发病时间≧91天共96耳。轻度聋42耳;中度聋53耳;重度聋77耳,极重度聋70耳;伴有耳鸣者共计162例,不伴有耳鸣者共计41例,伴有眩晕者共计59例,不伴有眩晕者共计144例,伴有耳闷胀感者共计132例,不伴有耳闷胀感者共计71例,伴有失眠者共计130例,不伴失眠者共计73例。卡方检验表明,各组的基线数据(性别、年龄、病程、患耳侧别、听力损失程度、言语识别率损失程度等)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可进行相互比较。年龄、病程、听力损失程度、是否伴耳鸣、是否伴耳闷、是否伴眩晕、是否伴失眠情况与“低言语识别性耳聋”预后有关,性别、患耳侧别等其他因素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健脾滋肾”法能改善“低言语识别性耳聋”患者听力及言语识别率,其中针药合用组有效率比单用针刺组及单用中药组高。2.“健脾滋肾”法对“低言语识别性耳聋”患者听力及言语识别率的改善疗效稳定。3.“健脾滋肾”法能降低“低言语识别性耳聋”患者交流恐惧自陈量表及交流能力评估量表评分,提高其交流能力及生活质量。4.预后相关因素探讨: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年龄、病程、听力损失程度、是否伴耳鸣、是否伴耳内闷胀感、是否伴眩晕、是否伴失眠等情况与“低言语识别性耳聋”预后有关(P<0.05),即表明对“低言语识别性耳聋”的预后有影响。性别、患耳侧别等其他因素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可见在研究范围内,年龄越小、病程越短、听力损失程度越轻、不伴耳鸣、不伴耳闷、不伴眩晕、不伴失眠的患者预后较好。

王宾[5](2020)在《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是一组包括高血压、中心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在内的代谢紊乱,会增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它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Gerald Reaven率先提出,并于1999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征”。有研究显示,三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而欧洲的患病率为24.3%。代谢综合征的常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膳食结构调整、规律运动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此外,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还需要合理准确的使用药物控制,也包括近年来的各类外科手术治疗。振腹推拿疗法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臧福科教授20世纪90年代所创立的内脏病推拿手法,经过多年的临床探讨与实践,振腹推拿疗法已发展成为脏腑推拿的代表流派之一,在推拿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对于内、妇、儿、骨伤等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本文参考和总结近年来代谢综合征和振腹推拿疗法的文献,进行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及机制研究,目的在于:①对推拿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了解推拿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现状,探讨推拿治疗的优势,为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也为开展紧随其后的临床试验打下基础;②通过振腹推拿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腰围、腹内脂肪厚度、中医证候评分、血脂、血糖的影响,评价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③基于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振腹推拿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物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1系统评价全面检索 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各类推拿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PEDro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相同干预措施的相同指标有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将进行Meta分析,软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2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研究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门诊收集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以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基础治疗联合振腹推拿疗法,对照组基础治疗联合穴位贴敷安慰剂,两组均为隔日治疗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如下指标:(1)主要结局指标包括:腰围及腰臀比、腹内脂肪厚度;(2)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中医证候评分、体重及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3)安全性指标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不良事件记录等。3机制研究随机选取临床试验中治疗组代谢综合征患者32例,在治疗前、后采集清晨空腹血液;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门诊的18-65岁健康人,采集空腹血液作为健康对照组,共3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措施及疗程等同临床试验部分。血液标本经低温离心后取上层血清,经处理后进行样品分析。本次实验采用OPLS-DA模型的VIP值(阈值>1),并结合t检验的P值(P<0.05)来寻找差异性表达代谢物。通过搜索本地的数据库(600种化合物)和在线数据库(HMDB和LIPID MAPS),最终得出的差异性代谢物,并通过登录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athway 数据库寻找代谢途径。通过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得出差异性代谢物,再通过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得出差异性代谢物的变化趋势,明确代谢途径。结果:1系统评价纳入5篇文献,均为中文,共纳入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受试者486例。大部分研究随机序列产生、分配隐藏、盲法等存在局限性,PEDro量表进行研究质量评价,6分及以上研究有3项。因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方案无完全相同者,故不能对疗效指标合并进行meta分析,只进行描述性分析。只有1个研究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记录,其余4个研究均未提及。2临床研究纳入病例120例,治疗组剔除4例,对照组剔除5例;治疗组56例脱落5例,对照组55例脱落5例。最后治疗组51例,对照组50例进入统计分析。两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腹内脂肪厚度、血压、血脂、血糖等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1主要结局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腰围、腰臀比、腹内脂肪厚度均显着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没有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腰围、腰臀比、腹内脂肪厚度显着下降(P<0.01)。2.2次要结局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TG、TC均显着下降、HDL-C显着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显着下降(P<0.01),其余指标没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TG、TC下降(P<0.05)。2.3治疗组总有效率76.4%,对照组总有效率6.0%,差异有显着性(P<0.01),提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4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异常变化,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3机制研究3.1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出现了溶血磷脂酰胆碱等14种上调趋势的物质,也出现了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等11种下调趋势的物质(VIP>1且P<0.05)。3.2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出现了溶血磷脂酰胆碱等1 1种上调趋势的物质,也出现了神经酰胺等7种下调趋势的物质(VIP>1且P<0.05),其中神经酰胺(d18:1/25:0)、鞘磷脂(d18:1/12:0)、L-组氨酸、二甲基精氨酸等4种物质同时也是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得出的差异性代谢物,经振腹推拿疗法治疗后,4种物质都有良性的调整趋势,且含量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3.3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比较获得4条代谢通路,其中主要通路是鞘脂代谢通路和组氨酸代谢通路。结论: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推拿在改善代谢综合征总有效率、体重指数等方面有效,在改善血糖、血脂等方面可能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但由于纳入研究较少、文献质量不高等原因,所以需要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再结合正确的循证医学方法,得出有意义的临床证据。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振腹推拿疗法可以在腰围、腰臀比、腹内脂肪厚度、中医证候评分、TG、TC等方面对代谢综合征有明显改善作用,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它可能是通过影响代谢综合征患者神经酰胺、鞘磷脂、L-组氨酸、二甲基精氨酸的水平来发挥其调节糖、脂代谢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鞘脂代谢通路和组氨酸代谢通路有关。

林秀梅[6](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栾海燕[7](2019)在《针刺对“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标志物、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情况的影响,探究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为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26只雄性新西兰兔(2-3月龄,2-2.5kg/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其中空白组7只,造模组19只。空白组以标准兔饲料喂养,造模组高脂喂养4周后,行颈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继续高脂喂养。4周后,随机从空白组和造模组中各取一只家兔,采用HE染色观察家兔颈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确认造模成功。然后将造模组余下的18只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AS模型+电针)、阳性对照组(AS模型+阿托伐他汀钙片),每组6只。空白组不施加干预因素,以标准兔饲料喂养;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继续高脂喂养;电针组给予电针内关、足三里、关元穴处理,药物组给予含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混悬液灌胃,治疗结束取材后,采用化学法检测血液中血脂含量;使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流变指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RP、TNF-α、IL-6、ox-LDL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的蛋白表达,油红O染色观察腹腔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结果:1.HE染色结果模型评价:显微镜下观察颈动脉,可见空白组颈动脉结构正常,内皮完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及泡沫细胞形成;造模组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内膜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提示AS造模成功。治疗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脉内膜明显增厚、结构受损,可见炎症细胞浸润,泡沫细胞聚集,粥样斑块形成;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小。2.血脂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G、CHO、LDL-C均明显升高(P<0.01);HDL-C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CHO、TG、LDL-C含量降低(P<0.01),HDL-C明显升高(P<0.01)。3.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毛细管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毛细管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P<0.01)。4.炎症因子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CRP、TNF-α、IL-6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CRP、TNF-α、IL-6含量降低(P<0.05或P<0.01)。5.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ox-LDL、MDA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对照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的SOD含量升高(P<0.01),ox-LDL、MDA含量降低(P<0.01)。6.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7.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情况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巨噬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巨噬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结论:1.针刺能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2.针刺能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3.针刺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的蛋白表达,减少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抑制泡沫细胞形成,从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范纪安[8](2019)在《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足底筋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足部疾患,对于患者日常的生活甚至工作影响较大。近几年在中医于临床上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方法仍是以传统中药内服或外用,针灸推拿等为主。西医则以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注射皮质激素、冲击波、运动疗法、激光治疗等。以上疗法行之有年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同时也有存在如起效较慢或再发性较高等缺陷。而浮针为近来较新兴之中医疗法,于治疗以疼痛为主诉的疾病都能有一定的效果,故希望能通过研究观察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期望能比较寻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浮针治疗与传统针刺疗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通过对运用浮针,观察研究治疗足底筋膜炎患者与传统针刺疗法两者的临床疗效之比较。本次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及其中的疼痛、不稳定度(感)、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评分、张力仪,使症状分级量化表中得出疼痛评分,来说明浮针于临床上对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以期对此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并为使用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于此次研究中将符合中、西医诊断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脱落标准的病例之70例足底筋膜炎患者,病例纳入后以随机方法之原则分作为两组,是为浮针治疗组(治疗组)以及针刺治疗组(对照组)2组,35例为一组。浮针组用浮针进针,后扫散。针刺组参考浙江中医药大学出版之《新针灸学》之穴位做单纯针刺治疗。取水泉穴、承山穴、仆参穴、昆仑穴、太溪穴。直刺或平刺,平补平泻30分钟。之后采用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客观指标评价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之效果。评价之时间完,治疗前一日、治疗一周后、治疗两周后、治疗三周后、治疗完成后分别进行主观以及客观的评价。主要用来评价的主观指标为: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及其中的疼痛、不稳定度(感)、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评分。客观指标为通过治疗前一日、治疗一周后、治疗两周后、治疗三周后、治疗完成后用张力仪测量得出之数据,再给予量化来对足底筋膜炎之浮针疗法做评价。且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以及处理之方法详细描述记录下来。将于研究中获取之数据以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当P>0.05时数据间无差异,P<0.05时代表资料间有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时有显着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最后将结果列表并说明。结果:1.经治疗后,浮针组与针刺组之总有效率分别为97.15%及91.43%,在两组具有着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浮针组与针刺组在总疗效上有显着差异。2.治疗第一周后的VAS评分相比之下是无明显的改变(P>0.05),当于治疗后第二周开始,两组间的VAS评分会开始出现差距(P<0.05),治疗完成后的差异更是巨大。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VAS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VAS评分显着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3.治疗第2周后JOA足部疾患治疗评分开始出现差异(P<0.05),这个情况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足部疾患治疗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足部疾患治疗评分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4.治疗第一周后JOA疼痛评分出现差异(P<0.01),差异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疼痛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疼痛评分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5.治疗第一周后JOA不稳定度(感)评分出现差异(P<0.05),但差异不会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不稳定度(感)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不稳定度(感)评分基本相同。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6.浮针组与针刺组只有于治疗第三周后JOA步行能力评分开始出现差异(P<0.05),但这个情况不能维持到治疗完成。故在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步行能力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步行能力评分评分基本相同。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7.治疗第一周后JOA日常生活评分开始出现显着的差异(P<0.01),这个情况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日常生活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日常生活评分明显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8.浮针组与针刺组于治疗第一周后的张力仪评分之比较所得出的统计结果,浮针组的得分明显优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的得分差异亦是显着(P<0.01)。观察治疗完成后两组之间的张力仪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张力仪评分表现显着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经治疗后,浮针组与针刺组在总疗效上有显着差异。说明浮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针刺组。目前无有提及以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之文献,故此次研究证明浮针对于治疗足底筋膜炎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当成临床上的治疗参考。2.浮针组与针刺组经治疗后于VAS评分、张力仪评分存在显着差异,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存在差异。表示于客观指标上,浮针在治疗足底筋膜炎都优于针刺组。此次研究中特别分析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之中的疼痛、不稳定度(感)、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这也是文献中较少出现的分析,也能从这上面进一步提供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的证明。3.在治疗过程中张力仪评分于治疗第一周后则出现明显差异,说明浮针对于减轻张力的效果快且明显。相对于针刺而言,浮针具有更有效,更快捷等特性。而以此种软组织张力仪来作为评价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也是较为创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效果与张力仪的评价数据也是相对的,故希望能通过此篇研究来做为浮针及软组织张力仪评价的推广之用。

谢玉龙[9](2019)在《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高脂血症(hyperlipemia,HLP),又称为血脂异常,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代谢和运行异常导致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为特征的一种脂质代谢疾病,是心、脑等重要靶器官动脉粥样硬化极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中,以LDL-C升高为特征的血脂异常更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目前公认,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疗效确切的调脂药,但随着其临床应用的广泛推广,大剂量、高强度、不合理用药等所致的血清转氨酶升高、肝肾损害、肌毒性等不良反应一直备受临床关注。此外,在治疗多病种及联合用药时,其安全性也受到质疑。中医临床实践中,针灸疗法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手段。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对近年来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案进行筛选和优化,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期待为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提供客观依据,使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案能够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目的:1.确认电针疗法、穴位埋线疗法不同方案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2.评价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特点及作用优势;3.探讨脂质代谢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及电针、埋线疗法对其影响。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部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收治符合条件的高脂血症患者及招募符合标准的自愿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宣教组30例、电针组30例、穴位埋线组30例。宣教组予发放食物能量手册及进行一般饮食治疗宣教,2周1次定期随访指导。电针组予针刺中脘、带脉(双)、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在此基础上选择G-6805Ⅱ型电针仪,疏密波,频率2 Hz-10 Hz-100 Hz循环,每次30分钟,每周2次。穴位埋线组取穴同电针组,予穴位埋线治疗。每周一次。以上三组治疗,每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三组患者体重、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差异及中医症状临床观察表评分情况,评估疗效。结果:本研究共完成90例治疗,宣教组脱失1例,穴位埋线组脱失1例。1.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各抽血检测成分、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体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体重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体重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体重下降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腰围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腰围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腰围缩小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腰围缩小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BMI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BMI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BMI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BMI降低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血清TC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TC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TC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血清TG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TG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TG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7.血清LDL-C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LDL-C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LDL-C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穴位埋线组优于电针组(P<0.05)。8.血清HDL-C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LDL-C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LDL-C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LDL-C升高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穴位埋线组优于电针组(P<0.05),宣教组和电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空腹血糖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电针组空腹血糖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穴位埋线组空腹血糖降低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0.空腹胰岛素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胰岛素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空腹胰岛素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1.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2.临床疗效比较宣教组总有效率为60.0%,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3.3%,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0.0%,三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电针组、穴位埋线组疗效优于宣教组(P<0.05,P<0.01)。结论:1.宣教、以及在靳三针指导下的电针、穴位埋线疗法均可有效的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异常,疗效可靠,且无特殊副反应。而在中医症状临床疗效的改善方面上,靳三针穴位埋线疗法最优。2.通过比较不同方案干预高脂血症,为靳三针结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临床依据。3.应用靳三针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不仅可调节脂代谢紊乱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卢万强[10](2019)在《扎跳法结合神阙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扎跳针刺法联合神阙隔物灸法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定该疗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整体身体状况的改善作用;通过观察其治疗中或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通过该研究,为临床上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丰富临床治疗方案。方法:1.研究设计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准备120个不透明信封并进行编号1~120,制作随机卡编号1~120,由第三方按照电脑程序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填入随机数字,按1:1:1:1比例分成常规针刺组,扎跳法组,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扎跳法联合神阙灸组,随后写入分组信息,然后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2.治疗方法四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康复治疗方法和基础治疗,然后根据不同分组给予不同的针刺及艾灸方案,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上肢取穴:后溪、阳池、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髁。下肢取穴:昆仑、解溪、悬钟、阳陵泉、足三里、伏兔、风市、环跳;扎跳法组取穴相同,然而在后溪、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髁、悬钟、阳陵泉、足三里、伏兔、风市、环跳等穴实施扎跳手法,确保针刺得气;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进行神阙隔物灸,中介药物包括川芎、桃仁、红花、黄芪、桑寄生、鸡血藤、地龙、生龙骨、龟板(醋制)和盐;联合组将神阙灸法和扎跳针刺法联合使用。上述治疗方法均为1天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3.观察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记录其年龄,发病时间,并于治疗前后分别对其进行中医证候学评分,Brunnstrom六阶段评定,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并观察治疗中和治疗后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4.疗效判定方法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分4级:痊愈: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减少>70%;有效:减少>30%;无效:减少<30%。其中积分减少百分比=(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 100%。5.安全性评价方法根据患者所发生不良事件的具体时间,患者的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医者对于该症状的处理方式,不良反应消失的时间,判断该不良反应是否与治疗相关。发现不良反应时,依据病情判断是否中止试验。1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2级:比较安全,有轻度不良反应,不需任何处理可继续治疗。3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不良反应,做处理后可继续治疗。4级:因不良反应中止试验。6.统计学方法所有结果交由第三方处理。数据分析均在SPSS22.0数据统计软件包上实现,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先进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时,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满足方差齐性时,则采用t’或非参数检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一般资料:经过对四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的评分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学评分:经治疗后,四组患者的中医症候学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均有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扎跳法组,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和联合组分别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评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而扎跳法组与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相比并无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评分较其他三组低且均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扎跳法联合神阙灸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全身调理效果更为明显。3.改良Barthel生活质量评分:经治疗后,四组患者的Barthel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均有显着升高(P<0.05);治疗后,扎跳法组,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和联合组分别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评分均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而扎跳法组与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相比并无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评分较其他三组高且均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扎跳法联合神阙灸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更为明显。4.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经治疗后,四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均有显着升高(P<0.05);治疗后,扎跳法组,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和联合组分别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评分均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而扎跳法组与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相比并无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评分较其他三组高且均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扎跳法联合神阙灸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更为明显。5.Brunnstrom肢体运动功能评级:经治疗后,四组患者的Brunnstrom上肢及下肢评级均较治疗前评分均有显着升高(P<0.05),扎跳法组和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分别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评分较常规针刺组高且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扎跳法联合神阙灸法较常规针刺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更为明显。6.疗效评价:经治疗后,常规针刺组30例患者中,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扎跳法组30例患者中,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30例,痊愈0例,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联合组30例,痊愈0例,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表明扎跳法联合神阙灸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疗效更为明显。7.安全性评价:在本次研究中,四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仅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和联合组患者在治疗时会在脐部出现烧灼感,这是由于艾灸热量长时间累积所导致的,经过简单的处理后便可继续进行治疗,说明无论扎跳针刺法和神阙隔物灸法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直接决定着患者的依从性,本研究制定的治疗方案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从而有利于疗效的发挥。结论:1.扎跳针刺法和神阙隔物灸法可有效提高脑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两者联用效果更优。2.扎跳针刺法和神阙隔物灸法对于运动功能障碍的中风后偏瘫患者有显着的疗效,可有效提升其运动功能,两者联用效果更优。3.扎跳针刺法联合神阙隔物灸法对于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整体身体情况均有一定的改善功能,两者联用效果更优。4.本研究观察了中风后偏瘫患者在接受扎跳针刺法和神阙隔物灸法时安全性指标,结果表明均无不良反应,表明这两种疗法的安全性很高。通过该项临床实验结果证明,扎跳针刺法联合神阙隔物灸法对于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优良,无明显不良反应,该疗法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二、针刺治疗脑血管疾病162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治疗脑血管疾病162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遵循“血脉双治”理论构建血脉病整体认识
2 组方传承创新凸显中医学特色
3 复杂作用机制发挥多重保护效应
    3.1 保护血管内皮
    3.2 促进血管再生
    3.3 抗血小板聚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
    3.4 抑制炎症反应
4 临床运用
    4.1 冠心病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4.2 高脂血症
    4.3 心律失常
    4.4 脑梗死
    4.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6 血管性痴呆
    4.7 其他疾病
5 展 望

(2)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针刺对各组大鼠自主行动的影响
        2.2 针刺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2.3 针刺对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的影响
        2.4 针刺对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的影响
        2.5 针刺对各组大鼠血清中FAS,FASL含量的影响
        2.6 针刺对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凋亡细胞的影响
        2.7 针刺对各组大鼠大脑皮质中caspase-9,caspase-3 的表达影响
    3.讨论
        3.1 实验动物和造模方法的选择
        3.2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成功的评价
        3.3 改良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方法和经验
        3.4 干预方法和穴位的选择
        3.5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刺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卒中与睡眠的中西医认识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得卧的认识
        二、西医对卒中与睡眠的认识
    第二节 不同睡眠障碍类型与中风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寐的研究概况
        二、西医对中风与失眠的研究概况
        三、中风与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四、西医对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五、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
        六、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西医研究概况
        七、其他形式睡眠障碍与卒中的西医研究进展
        八、小结
第二章 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第一节 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恢复期卒中后失眠前瞻性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二、脑卒中3月时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卒中后3个月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第三章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观察研究
    第一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研究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二、后遗症期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
    一、Meta分析研究设计
    二、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三、网状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
    四、网状Meta证据图
    五、网状Meta结果图
    六、网状Meta分析森林图
    七、网状Meta分析贡献图
    八、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检验及SUCRA排序
    九、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
    十、纳入研究中穴位及中药使用小结
第五章 讨论
    第一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危险因素探讨
        一、脑卒中急性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情况
        二、常见因素对卒中后失眠的影响
    第二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症候、体质探讨
        一、体质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二、常见症状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Meta分析结果探讨
        一、普通Meta分析结果探讨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探讨
        三、局限性
        四、现代医家常用针灸穴位、中药总结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详细摘要

(4)“健脾滋肾法”对低言语识别性耳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汇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理论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低言语识别性耳聋的认识
        1.1.1 流行病学
        1.1.2 病因、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1.1.3 西医治疗
    1.2 言语识别率在低言语识别耳聋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1.3 祖国医学对“低言语识别性耳聋”的认识
        1.3.1 病因病机
        1.3.2 “健脾滋肾法”治则的确立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干预措施
        2.2.1 中药组药物组成
        2.2.2 针刺方案
        2.2.3 器具
        2.3 听力学检查流程
        2.3.1 纯音听阈测定
        2.3.2 言语识别率检测
        2.4 不良事件及脱落原因记录
        2.5 相关评判标准
        2.5.1 听力疗效的评价标准
        2.5.2 言语识别率疗效评定标准:
        2.5.3 交流能力评估量表评分分级标准:
        2.5.4 交流恐惧自陈量表评分分级标准:
    3 统计学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纳入情况
        4.2 基线资料比较
        4.2.1 不同组别性别构成分布
        4.2.2 不同组别年龄构成分布
        4.2.3 不同组别患耳侧别构成分布
        4.2.4 不同组别病程构成分析
        4.2.5 不同组别听力损失程度构成分析
        4.2.6 不同组别言语识别损失程度构成分析
        4.2.7 不同组别伴随症状分析
        4.3 治疗疗效分析
        4.3.1 听力疗效的比较
        4.3.2 言语识别率疗效比较:
        4.3.3 交流能力评估量表成绩分析比较:
        4.3.4 交流恐惧自陈量表成绩分析比较:
        4.4 听力预后因素分析
        4.4.1 性别、患耳侧别与听力疗效的关系
        4.4.2 年龄与听力疗效的关系
        4.4.3 病程与听力疗效的关系
        4.4.4 听力损失程度与疗效的关系
        4.4.5 伴随症状与听力疗效的关系
    5 讨论
        5.1 健脾滋肾法针药合用治疗“低言语识别性耳聋”优于单用中药、单用针刺的机理探讨
        5.2 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5.2.1 年龄与疗效
        5.2.2 病程与疗效
        5.2.3 听力损伤程度与疗效
        5.2.4 言语识别率下降程度与疗效
        5.2.5 伴随症状与疗效
        5.3 病案举隅
结果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针药合用治疗耳鸣耳聋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于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1 流行病学
        2 病因
        3 发病机制
        4 诊断标准
        5 危害
        6 预防
        7 治疗
        8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于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 概述
        2 病因学研究
        3 病机学研究
        4 中医证候分析
        5 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治疗
        6 代谢综合征的非药物治疗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振腹推拿疗法的源流与临床应用进展
        1 振腹推拿疗法源流
        2 振腹推拿疗法的概述
        3 振腹推拿疗法的临床应用
        4 振腹推拿疗法的现代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推拿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1 资料和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资料的检索和纳入
        1.3 文献质量的评价
        1.4 资料提取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研究特征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
        2.4 研究质量评价
        2.5 疗效评价
        2.6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1 疗效
        3.2 安全性分析
        3.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研究对象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
        1.6 伦理学原则
    2 结果
        2.1 纳入病例
        2.2 基线资料比较
        2.3 疗效分析
        2.4 安全性分析
        2.5 随访
    3 讨论
        3.1 前期研究基础
        3.2 研究结果及疗效分析
        3.3 振腹推拿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机理探讨
        3.4 不足之处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代谢组学研究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措施
        1.3 样本采集和保存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
        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质控评估
        3.2 样本分析
        3.3 组间潜在生物标志物鉴定
        3.4 通路分析
    4 讨论
        4.1 差异性代谢物分析
        4.2 通路分析
        4.3 不足之处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六、类证鉴别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三、中医综合疗法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一、脑卒中的定义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四、西医鉴别诊断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五、脑卒中的预防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标准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技术路线图
        二、器具选择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四、治疗方案
    第三节 观察指标
        一、基本资料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三、统计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一、两组性别比较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三、两组种族比较
        四、两组证型比较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一、整体康复
        二、辨证康复
        三、形神合一
        四、被动康复
        五、自我管理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第三节 病案举例
    第四节 小结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针刺对“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颈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四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及治疗
    综述二 祖国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综述三 针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部分 文献研究
    1.1 传统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认识
        1.1.1 概述
        1.1.2 经络、脏腑与足底的关系
        1.1.3 足底筋膜损伤的病因病机
        1.1.4 传统中药对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概况
        1.1.5 针灸对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概况
        1.1.6 推拿手法
    1.2 现代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研究进展
        1.2.1 解剖基础与病理关系
        1.2.2 足底筋膜炎的发病机制
        1.2.3 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2.4 现代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治疗进展
    1.3 浮针的研究进展
        1.3.1 浮针之由来
        1.3.2 浮针疗法与传统针灸的关系与区别
        1.3.3 浮针之优势与现代运用
    1.4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MTrP)
        1.4.1 MTrP之概念
        1.4.2 MTrP产生机制
        1.4.3 MTrP于治疗上的运用
    1.5 足底筋膜炎评价方法进展
第2部分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临床病例来源
        2.1.2 疾病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落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估算
        2.2.2 随机分组
        2.2.3 治疗方案
        2.2.4 疗效观察
        2.2.5 疗效标准
        2.2.6 统计方法
        2.2.7 技术路线
第3部分 临床研究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1.1 两组患者性别情况比较
        3.1.2 两组患者年龄结构情况比较
        3.1.3 两组病程情况比较
    3.2 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3 患者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比较
        3.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比较
        3.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疼痛评分比较
        3.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不稳定度(感)评分比较
        3.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步行能力评分比较
        3.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日常生活评分比较
        3.3.7 两组患者治疗张力仪评分比较
第4部分 讨论
    4.1 足底筋膜炎的发生与高张力的形成机理
    4.2 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探讨
    4.3 治疗结果讨论
    4.4 此次临床研究之优越性
    4.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中常用缩写
    附录二: 基本数据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附录四: 样本量估算
    附录五: 随机入组的方法
    附录六: 随机分组的方法
    附录七: 视觉模拟量表(VAS)尺
    附录八: 日本骨科学会(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表
    附录九: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详细摘要

(9)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
        1.1.1 概念
        1.1.2 发病机制
        1.1.3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
        1.1.4 高脂血症的临床诊断
        1.1.5 高脂血症的治疗
    1.2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
        1.2.1 高脂血症的中医认识
        1.2.2 病因病机
        1.2.3 中医治疗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选择
        2.1.1 样本量估算
        2.1.2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2.1.3 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中止病例标准
        2.1.7 脱落标准及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疗方法
        2.2.2 观察指标
        2.2.3 统计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治疗前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3.2 治疗前三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2.3.3 治疗前三组患者血脂成分情况比较
        2.3.4 治疗前三组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比较
        2.3.5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基本情况比较
        2.3.6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2.3.7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比较
        2.3.8 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临床疗效比较
    2.4 不良事件处理及脱落病例
        2.4.1 晕针
        2.4.2 滞针
        2.4.3 血肿
        2.4.4 断针
        2.4.5 脱落病例
第三章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详细摘要

(10)扎跳法结合神阙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1.1.1 概念及命名
        1.1.2 流行病学特点
        1.1.3 生理病理研究
        1.1.4 病因
        1.1.5 诊断方法
        1.1.6 治疗
        1.1.7 预防
    1.2 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1.2.1 中医学概念
        1.2.2 偏瘫病因病机
        1.2.3 中风偏瘫临床分型
        1.2.4 中药治疗
        1.2.5 针炙治疗中风偏瘫的认识
        1.2.6 针炙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
        1.2.7 外治疗法
        1.2.8 针灸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一般资料
        2.1.2 病例选择标准
        2.1.3 试验病例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含量
        2.2.2 随机分组
        2.2.3 治疗方法
        2.2.4 操作规范化及盲法评价
        2.2.5 疗效评价标准
        2.2.6 记录方法
        2.2.7 受试者权益保护
        2.2.8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四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对比
        2.3.2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2.3.3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2.3.4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对比
        2.3.5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Brunnstrom分级对比
        2.3.6 四组患 者治疗前后下肢Brunnstrom评分对比
        2.3.7 四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评价
        2.3.8 安全性评价
第三章 讨论
    3.1 本次研究分析
    3.2 中风偏瘫的病机与治则
    3.3 扎跳法起效机理探讨
    3.4 神阙隔物灸法起效机理探讨
    3.5 安全性分析
    3.6 创新性
    3.7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四、针刺治疗脑血管疾病162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J]. 王靖怡,李军,陈恒文,惠小珊,白京,王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2)
  • [2]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D]. 贺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
  • [3]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D]. 张霜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健脾滋肾法”对低言语识别性耳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赵小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及机制研究[D]. 王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针刺对“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D]. 栾海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D]. 范纪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 谢玉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扎跳法结合神阙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 卢万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针刺治疗脑血管病162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