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情况调查

洛阳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情况调查

一、洛阳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情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周琨,肖洪安,龙燕,吴进,张水[1](2021)在《河南省生物质能产业区域布局的优化路径》文中研究说明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生物质能可供给潜力入手,依托产业布局理论构建区域生物质能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得分区间划分不同发展类型。结果表明:2014—2018年河南省各地市生物质能供给量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综合得分和排名比较稳定,其中郑州市在能源消费、科技创新能力、能源供给基础设施条件上优势明显,郑州市、洛阳市可作为省内生物质能产业增长极点,其他各市则以增长轴或网络状增长模式发展。最后,提出持续加强沼气工程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加大节能环保支出和强化清洁能源政策制定及实施力度、根据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布局得分进行分类支持等促进河南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建议。

王紫薇[2](2020)在《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实施,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从过去的解决温饱提升到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上来。近年来,在政府、社会、群众多方协作和参与下,农村人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尤其是农村户厕改造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政策,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农村卫生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农村综合发展水平。偃师市将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工作作为重点进行推进,大力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在洛阳市居于先进行列,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情况,推动了农村粪污官网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全市整体卫生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治了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但是该市农村户厕改在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差距,距离群众的期盼和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而,农村户厕改善仍然是提升农村居住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本文研究主要基于范米特与范霍恩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综合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对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进行研究。文章首先阐述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做法、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执行目的与标准、资源配置、政策执行的方式、系统环境和政策执行者偏好等方面分析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问题解决路径,包括“完善政策执行目标与标准、加大和优化政策资源配置、改善政策执行方式,提高政策执行机构执行力、提升政策执行系统环境、加强对政策执行者偏好的引导”等措施。本文意在通过对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整体水平,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度,进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程,同时,对中西部县域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霍雅芬[3](2019)在《农村“厕所革命”政策实施问题研究 ——基于河南省四市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乡村地区掀起了一场厕所改建运动,旨在通过建造卫生厕所并进行正确的管理,有效防止细菌的滋生和传播,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提升乡村地区的卫生等级和人居环境质量。一定程度上来说,“厕所革命”不仅仅是厕所的改建问题,更代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组成部分。虽然现阶段的厕所革命在政府的大力推进下取得了显着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但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经过研究分析问题寻求对策,为持续高质量推进提供指导。本文以中部地区兼具平原和丘陵的河南省为例,通过在河南省中部、东部、西部、南部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市,对农村厕所革命颁布的政策进行统计总结,将各地政策内容进行梳理分为改厕前系统规划、改厕的保障机制建设和改厕后长效管护机制几个部分,掌握了农村厕所革命各地政策制定的具体目标内容以及特点。通过对四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内容的落实情况,工作情况收集大量资料进行归纳,发现四市厕所革命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实践性的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改厕整体进程缓慢,改厕模式和方案不合理、改厕材料质量不达标、不注重后期的管理维护,农村厕所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深入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厕所革命”政策实施中各改厕主体意识不强、现有的技术模式相对落后、资金投入不均衡且筹集方式单一,同时也与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原因相关。为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的实施,促进现有问题的有效解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从政策高度完善厕所革命在领导机制和监管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厕所革命”的统筹规划;优化改厕中宣传培训的方式,不断加强示范引导的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对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视,用多方引导形成良好改厕氛围为基础,促进厕所革命更大范围内展开;通过多渠道合理引进资金、完善资金的投入机制,科学整合和利用涉农资金用于农村“厕所革命”的建设,为改厕资金提供保障;加强改厕的技术指导以及高新厕所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尤其是在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先进技术以及节能环保又实用的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从而提升农村厕所革命治理效率和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更加注重厕所外形的设计,将其纳入在村庄的规划中,增加公共厕所的美观性。选取河南省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且运用了政策执行的综合模型对“厕所革命”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目前的文献中有一定的创新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完善厕所革命推进在公共管理角度的研究,为其它地区厕所革命的高质量推进提供借鉴。

孙宁[4](2017)在《秸秆沼气工程原料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秸秆沼气工程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既能缓解由于秸秆焚烧所造成的污染,其产出沼气也可以作为农村的清洁能源,对于治理环境污染、缓解能源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持续稳定的原料供应是秸秆沼气工程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因此从原料角度出发对秸秆沼气工程进行适宜性评价,可为秸秆沼气工程在原料选择上提供依据,促进秸秆沼气工程进一步发展。本研究采取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秸秆沼气工程发展现状、沼气发酵的影响因素、沼气工程的工艺流程、分类以及工艺;构建秸秆沼气工程原料自然适宜性评价体系;对河南省的秸秆沼气工程原料区域资源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以河南省为例具体分析了秸秆原料的收储运成本。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秸秆沼气工程原料自然适宜性评价体系。依据科学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的原则选取了碳氮比、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产气潜力、物料漂浮结壳特性、预处理复杂难易程度以及含水率8个指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6种常见农作物秸秆的自然适宜性排序,结果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油菜秸秆>大豆秸秆>棉花秸秆。(2)对秸秆沼气工程原料区域资源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情景1(沼肥直接还田)的情形下,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周口市和商丘市较适宜发展秸秆沼气工程,安阳市、濮阳市、新乡市、开封市和许昌市的适宜性评价结果为次适宜,三门峡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漯河市、郑州市、焦作市和济源市的评价结果为欠适宜。在情景2(沼肥制成商品有机肥销往外地)的情形下,新乡市、驻马店市、周口市和商丘市适宜性较强,信阳市、安阳市、濮阳市、鹤壁市、焦作市和漯河市的评价结果为次适宜,许昌市的评价结果为欠适宜,三门峡市、洛阳市、济源市、南阳市、郑州市、开封市、平顶山市的评价结果为不适宜。(3)对河南省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和油菜秸秆这四种自然适宜性较强的秸秆原料区域资源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情景1的情形下,信阳市、驻马店市、周口市、商丘市的评价结果为适宜,南阳市、漯河市、许昌市、新乡市、焦作市、安阳市和濮阳市的评价结果为次适宜,济源市、洛阳市、平顶市、郑州市和开封市的评价结果为欠适宜,三门峡市的评价结果为不适宜。在情景2的情形下,周口市的评价结果为适宜,信阳市、商丘市、漯河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和安阳市的评价结果为次适宜,濮阳市和许昌市的评价结果为欠适宜,三门峡市、济源市、洛阳市、平顶山市、郑州市、南阳市、驻马店市、郑州市和开封市的评价结果为不适宜。(4)构建秸秆收储运成本模型,总结出我国4种常见的秸秆收储运模式,分别为模式一:田间晾晒→收集→秸秆利用企业;模式二:田间收集→收储点→晾晒、储存→秸秆利用企业;模式三:田间机械捡拾打捆→收储点→储存→秸秆利用企业;模式四:田间收集→固定式打捆→收储点→秸秆利用企业,并以河南省为例对秸秆收储运的经济适宜性进行评价。当秸秆收集半径分别为小于4.4km时、4.410.9km、大于10.9km时,分别选择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时经济适宜性最强。

王会[5](2017)在《河南省种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及沼气化循环利用资源潜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能源结构的调整及优化,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对于保障能源安全,缓解能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作物种植大省和畜禽养殖大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种养殖业废弃生物质资源及沼气工程现状的调查及资料收集,结合20092014年相关数据的统计,对河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秸秆沼气化潜力,畜禽养殖粪便资源量、粪便沼气化潜力进行估算,对河南省沼气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总产量在20092014年间每年产量均达到8000万t以上。在农作物秸秆中,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是秸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河南省农作物种植格局基本一致。河南省种植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农作物秸秆产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2)20092014年河南省农作物秸秆在35℃发酵反应条件下转换为沼气潜力平均值为370.93亿m3,各作物秸秆转换为沼气潜力值平均值分别为稻谷秸秆25.16亿m3,小麦秸秆156.70亿m3,玉米秸秆128.02亿m3,豆类秸秆5.38亿m3,薯类秸秆4.03亿m3,棉花秸秆6.99亿m3,油料秸秆44.66亿m3。小麦秸秆的沼气化潜力最大,玉米秸秆的沼气化潜力次之,薯类秸秆的沼气化潜力最小。这一结果与河南省种植结构有关。河南省农作物沼气化潜力因地而异,2014年具有明显优势的五个城市的农作物沼气化潜力依次为,周口市49.36亿m3,驻马店市44.27亿m3,南阳市37.32亿m3,商丘市35.90亿m3,新乡市24.37亿m3。(3)20092014年河南省畜禽养殖每年排放的粪便量为16500万t左右,平均为16641.46万t。河南省畜禽养殖业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由地域养殖业差异直接导致畜禽粪便资源量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4)20092014年河南省畜禽粪便沼气化潜力总计约为522.68亿m3。其中,猪粪沼气潜力共计214.56亿m3,牛粪沼气潜力共计247.64亿m3,羊粪沼气潜力共计41.28亿m3,家禽粪便沼气潜力共计19.2亿m3。数据表明,猪粪和牛粪是畜禽粪便沼气化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总潜力的88.43%。各地市沼气潜力并不一致。2014年河南省18市中驻马店市具有最高的沼气潜力9.33亿m3,其次为南阳市沼气潜力为9.31亿m3,周口市7.39亿m3,商丘市沼气潜力6.68亿m3,信阳市5.64亿m3。这五市畜禽粪便沼气化潜力占总潜力值的52.49%。(5)河南省大中型沼气工程分布在河南省18个地级市,在地域分布上,各市均有分布,但其分布数量并不一致。新乡市分布最多,有35处,其次分别为周口市、南阳市,分别为31处、28处;而分布最少的是濮阳市,仅有4处。20092014年河南省共计建设278处大中型沼气工程,总产气量达到7258.1万m3,如将所产生的沼气完全有效燃烧利用,相当于节约电量4102.15万kwh,可减排CO235.87万t。20092014年间沼气工程产气共计供77107农户集中供气,年发电3282.18万kwh。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压力。

刘向东[6](2016)在《应用德菲尔法分析研究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文中提出随着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规模的持续增长,户用沼气建设发展已呈现出潜力不足的特征,农民发展畜禽养殖方式也呈现集中养殖的方式,发展农村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建设将成为我国今后农村沼气建设新的发展方向。文章通过应用德菲尔法对洛阳市农村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现状调查,分析研究集中供气工程发展制约因素。

刘艳琴[7](2016)在《乡镇沼气后续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乡镇沼气工程和技术能够为人们提供可再生清洁能源,改善人居环境,防治农业废弃物污染源污染环境;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防止病虫害,发展现代生态可循环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乡镇沼气的快速发展,各级各地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所引发的问题十分突出,如故障维修难、池体换料难、发酵原料少、管理意识低、安全防范差等情况比较普遍。而技术性、操作性强的沼气工程项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普遍出现产气效果低、运行效率低、经济效益低等情况。在村镇兴建的小型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其管理和维护基本上依附于养殖场,大多都存在无人管护、无人检修等情况。尽快探索出能符合我国南方地区农村特色,能满足沼气用户的需求,能适应乡镇沼气发展模式的技术网构、技术规范和技术评价等技术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吉安市的乡镇沼气后续服务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乡镇沼气后续服务建设问题所在,发现乡镇沼气后续服务建设普遍存在缺乏对建好乡镇沼气后续的技术人员转移、服务管理体系不健全、补助标准低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吉安市万安县乡镇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对该地区“协会领办”式服务技术工艺、技术示范实践和技术创新点进行研究,并结合丘陵山区网点服务覆盖面大、用户涉及范围广、乡镇经济基础弱等特点,探索出适合江西等地丘陵山区的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思路。

周玉林[8](2013)在《“十二五”时期洛阳市农业经济循环问题的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南省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号召。该课题正是从这样的背景出发,结合洛阳市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洛阳市在循环农业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发展洛阳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宏观方面,主要从营造发展氛,推进制度完善,提高科技水平,推进产业化经营,创新发展模式,强化载体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阐述;微观方面,主要从节能降耗,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加强农村龙头企业建设开展农业新技术推广,加强面污染整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洛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现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王慧华,王尚堃[9](2012)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按照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求,河南省洛阳市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总结了洛阳市新农村建设发展成效,分析归纳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十个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组织领导,扎扎实实抓新农村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积极发展农村生产力,努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等十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指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部门及村民应该做好的工作。

刘芳[10](2012)在《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资源储量的有限性与需求增量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并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特别是环境资源,生态能源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科学协调发展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加快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是缓解环境资源,生态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农作物秸秆作为洛阳市重要的生物质资源,产量十分丰富,全市各类农作物秸秆年产量高达360万吨。近年来,尽管洛阳市加快了秸秆综合利用步伐,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焚烧情况明显好转,但洛阳市秸秆在综合利用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农民思想认识问题有待提高,秸秆焚烧现象依然存在、秸秆在实际应用中的资金落实、秸秆收储困难等问题层出不穷,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还不成熟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全面剖析了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内容涵盖了秸秆直接还田、秸秆青贮、秸秆生产沼气、秸秆发电、秸秆栽培食用菌、秸秆作为造纸,建材等工业原料,以及成立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之上,探索了秸秆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并深入分析了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为洛阳市有效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与对策。为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全国卫生城市提供支撑。

二、洛阳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情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阳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生物质能产业区域布局的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生物质能潜力计算
    2.1 研究方法
    2.2 数据来源及参数选取
    2.3 生物质能源潜力估算
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 区域布局路径优化
    4.1 产业布局理论
    4.2 方法和数据来源
        4.2.1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4.2.2 指标数值无量纲化处理
        4.2.3 指标特征值、熵值、差异性系数及权重计算
        4.2.4 计算结果及讨论
5 研究结论

(2)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1、研究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厕所革命
        2、公共政策执行
    (二)理论基础:范米特与范霍恩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
二、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现状
    (一)偃师市基本情况
    (二)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做法
        1、政府主导,明确政策执行目标任务
        2、多方宣传,政策执行主体分工明确
        3、试点先行,确保政策执行全面展开
        4、加大投资保障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三)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成效
        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有效提升
        2、群众政策认识和接受水平整体提高
        3、配套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三、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1、重过程建设轻后期管护
        2、资金来源单一
        3、监管协调力度小
        4、政策执行面临的形势较严峻
        5、改厕主体主观能动性不足
    (二)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策执行目标与评价标准设置不全面
        2、政策资源配置不充足不合理
        3、政策执行机构沟通协调不足
        4、系统环境发展制约
        5、政策执行主体认同度不高
四、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路径优化
    (一)完善政策执行目标与标准
        1、科学设置政策执行目标与标准
        2、加强政策执行目标预警
        3、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激励机制
    (二)加大和优化政策资源配置
        1、拓宽财政资源渠道
        2、加快人才资源整合
        3、统筹权威资源引导
        4、完善配套设施投入
    (三)改善政策执行方式,提高政策执行机构执行力
        1、强化政策执行者之间的沟通
        2、加强信息共享机制
        3、创新政策宣传方式
    (四)改善政策执行系统环境
        1、优化营商环境,改进社会环境
        2、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环境
    (五)加强对政策执行者偏好的引导
        1、强化政策执行者的政策认知
        2、增强政策执行者的政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谈话提纲
    (二)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农村“厕所革命”政策实施问题研究 ——基于河南省四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简评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和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厘定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农村人居环境
        (二)厕所革命
        (三)厕所革命政策
        (四)政策执行
    二、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政策执行的综合模型
第三章 河南省四市“厕所革命”政策概况
    一、四市基本情况介绍
    二、四市“厕所革命”政策文本梳理
        (一)改厕任务方向规划
        (二)有效保障机制建设
        (三)长效管护机制建设
    三、四市“厕所革命”政策特点
        (一)政策全面性
        (二)政策科学性
        (三)政策可操作性
第四章 四市“厕所革命”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一、“厕所革命”工作基本情况
    二、四市“厕所革命”政策实施情况
        (一)政府主导协同推进
        (二)分级开展培训宣传
        (三)多种改厕模式并行
        (四)定期开展督导检查
    三、“厕所革命”政策实施成效
        (一)无害化厕所普及率有效提升
        (二)农村环境卫生设施逐步完善
        (三)健康知识知晓率大幅度提高
第五章“厕所革命”政策实施现存问题及成因
    一、“厕所革命”政策实施现存问题
        (一)改厕整体进程缓慢
        (二)改厕方案模式不规范
        (三)改厕材料质量不达标
        (四)项目信息不透明
        (五)重建设轻后期管理
    二、“厕所革命”政策实施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各主体改厕意识不强
        (二)改厕技术模式的制约
        (三)改厕资金保障机制单一
        (四)改厕中监管机制不完善
        (五)改厕缺乏整体统筹规划
第六章 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政策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培训和示范引导
        (一)优化宣传方式提高积极性
        (二)发挥示范先行典型带动作用
        (三)多方引导形成良好的改厕氛围
    二、加强技术指导和研发、推广
        (一)加强改厕技术培训
        (二)支持企业新技术研发推广
        (三)大力提升无害化粪污处理技术
    三、多渠道引入和合理使用资金
        (一)完善政府资金投入机制
        (二)多渠道筹集社会资本
        (三)加强资金风险监管
    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一)完善领导机制统筹各项工作
        (二)完善验收标准和监管保障体制
        (三)健全后期长效管护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秸秆沼气工程原料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1.3.1 国内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1.3.2 国外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1.4 沼气工程评价研究进展
        1.4.1 国内沼气工程评价研究进展
        1.4.2 国外沼气工程评价研究进展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秸秆沼气工程发展现状与主要工艺类别
    2.1 我国秸秆沼气工程发展现状
    2.2 沼气发酵的影响因素与沼气工程基本工艺流程
        2.2.1 沼气发酵的影响因素
        2.2.2 沼气工程的基本工艺流程
    2.3 我国秸秆沼气工程的工艺类别
        2.3.1 我国秸秆沼气工程分类
        2.3.2 我国秸秆沼气工程工艺类别
第三章 秸秆沼气工程原料自然适宜性评价
    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1.1 科学性原则
        3.1.2 综合性原则
        3.1.3 可操作性原则
        3.1.4 可比性原则
    3.2 评价指标
        3.2.1 原料碳氮比
        3.2.2 原料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含量
        3.2.3 原料产气潜力
        3.2.4 原料预处理复杂程度
        3.2.5 物料漂浮结壳特性
        3.2.6 原料含水率
    3.3 秸秆沼气工程原料自然适宜性评价结果
        3.3.1 评价方法
        3.3.2 评价指标标准化
        3.3.3 计算特征值、贡献率
        3.3.4 旋转后的因子负载
        3.3.5 综合评价
第四章 秸秆沼气工程原料区域资源适宜性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4.1 河南省农作物秸秆产量和分布情况
        4.1.1 秸秆数量估算方法
        4.1.2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估算
        4.1.3 河南省秸秆资源的地区分布
    4.2 秸秆沼气工程原料可获得量和分布情况
        4.2.1 秸秆沼气工程原料可获得量估算方法
        4.2.2 农作物秸秆可收集利用量估算结果
        4.2.3 河南省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量
        4.2.4 秸秆沼气工程原料可获得量估算结果
    4.3 秸秆沼气工程原料收集半径
        4.3.1 秸秆沼气工程年秸秆需求量
        4.3.2 秸秆沼气工程原料可获得量分布密度
        4.3.4 秸秆沼气工程原料收集半径估算结果
        4.3.5 秸秆沼气工程原料区域资源适宜性评价
    4.4 几种自然适宜性较强的秸秆收集半径
        4.4.1 几种自然适宜性较强的秸秆可获得量
        4.4.2 几种自然适宜性较强的秸秆收集半径估算
        4.4.3 几种自然适宜性较强的秸秆的原料区域资源适宜性评价
第五章 秸秆收储运经济适宜性评价
    5.1 秸秆收储运模型构建
        5.1.1 秸秆收储运模式
        5.1.2 秸秆原料收集模型
        5.1.3 秸秆原料储存模型
        5.1.4 秸秆原料运输模型
        5.1.5 秸秆原料装卸模型
    5.2 不同秸秆收储运模式成本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5.3 河南省不同收储运模式经济性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河南省种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及沼气化循环利用资源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种养殖业废物资源利用现状
        1.3.2 沼气工程发展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种养殖业废弃物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2.2.1 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2.2.2 畜禽养殖粪便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2.3 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河南省种养殖业废弃物资源
    3.1 农作物秸秆资源
        3.1.1 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
        3.1.2 农作物秸秆资源量沼气资源潜力估算
    3.2 畜禽粪便资源
        3.2.1 畜禽粪便资源量估算
        3.2.2 畜禽粪便资源量沼气资源潜力估算
    3.3 种养殖业废弃物沼气化潜力
        3.3.1 河南省种养殖业废弃物沼气化潜力
        3.3.2 河南省种养殖业废弃物沼气化潜力空间分布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河南省种养殖业废弃物沼气化循环利用特征研究
    4.1 河南省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特征
    4.2 河南省沼气工程建设
        4.2.1 沼气工程建设情况
        4.2.2 河南省沼气工程空间分布特征
        4.2.3 河南省大中型沼气工程运行情况
        4.2.4 河南省大中型沼气沼气产量与种养殖业废弃物沼气化潜力的比较
    4.3 河南省种养殖业废弃物沼气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4.3.1 沼气工程的运行状态
        4.3.2 沼气工程的产气效率
        4.3.3 沼气发电方面存在的问题
        4.3.4 大中型沼气工程空间布局方面
    4.4 对策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应用德菲尔法分析研究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调研方法
    1.1 德菲尔法的定义及原理
    1.2 现场调查法
2 洛阳市沼气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 调研结果
    3.1 问卷调查分析
        3.1.1 第一轮沼气工程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3.1.2 第二轮沼气工程调查结果
        3.1.3 调查综述
    3.2 现场调查结果分析
4 调研分析
    4.1 资金因素限制分析
    4.2 供气收费因素限制分析
    4.3 日常管理因素限制分析
    4.4 增温设施因素限制分析
    4.5 发酵工艺因素限制分析
    4.6 建设质量因素限制分析
5 建议
    5.1 加强沼气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管理
    5.2 加强沼气工程项目管理
    5.3 提高沼气工程建设质量和标准
    5.4 注重沼气工程日常管理技术培训工作
    5.5 探索区域服务站管理模式
    5.6 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7)乡镇沼气后续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2.1 研究方向
        1.2.2 研究意义
    1.3 乡镇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
        1.3.1 国外研究情况
        1.3.2 国内研究情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
        1.4.2 实地调查分析
        1.4.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4 典型事例分析
第二章 关于乡镇沼气后续服务建设
    2.1 乡镇沼气建设项目概念
        2.1.1 户用沼气池
        2.1.2 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
        2.1.3 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
        2.1.4 沼气后续服务能力建设工程
    2.2 乡镇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2.2.1 乡镇沼气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
        2.2.2 乡镇沼气服务能力、内容及操作要求
        2.2.3 县级沼气后续服务站服务操作要求
    2.3 我国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建设发展概况
        2.3.1 发展历程
        2.3.2 建设成效
    2.4 乡镇沼气后续服务能力建设发展现状
        2.4.1 发展现状
        2.4.2 调查分析
    2.5 影响乡镇沼气后续服务建设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2.5.1 影响发展乡镇沼气后续服务建设的因素
        2.5.2 乡镇沼气后续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乡镇沼气后续服务能力建设的发展模式
    3.1 典型模式
        3.1.1 专业合作社模式。
        3.1.2 市场化服务模式。
        3.1.3 沼气协会模式。
        3.1.4 沼气服务网点模式。
        3.1.5 物业服务站模式。
第四章 吉安市乡镇沼气后续服务建设发展现状
    4.1 吉安市乡镇沼气建设现状
    4.2 吉安市乡镇后续服务建设主要做法和经验
        4.2.1 主要做法
        4.2.2 主要经验
第五章 实例分析研究
    5.1 工程概况
        5.1.1 万安县乡镇沼气后续服务能力建设发展现状
        5.1.2 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5.1.3 性能指标
        5.1.4 “协会领办”模式实践
    5.2 效益分析
        5.2.1 经济效益
        5.2.2 社会效益
第六章 结论及待研究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1:乡镇户用沼气项目调查表
附表 2: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项目调查表
附表 3:吉安市乡镇沼气乡村服务网点调查表
附表 4:沼气服务网点覆盖区域内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表 5:20xx 年度 xx 村沼气服务网点考核评分表
附表 6:万安县 2003-2013 年沼气项目中央投资情况汇总表
附表 7:万安县 2008-2013 年大中型沼气工程省级财政专项补助情况表
致谢

(8)“十二五”时期洛阳市农业经济循环问题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洛阳市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初步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2.2 措施得力, 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得到推广
        2.2.1 加强组织领导。
        2.2.2 搞好规划布局。
        2.2.3 加大财政扶持。
        2.2.4 加强质量监督。
    2.3 秸秆综合利用初见成效
    2.4 清洁生产工作扎实开展
    2.5 乡村物业服务快速发展
    2.6 宣传培训卓有成效
        2.6.1 搞好沼气培训。
        2.6.2 加大对沼气服务人员的培训。
        2.6.3 加大农资减施宣传力度。
        2.6.4 加大循环农业培训宣传。
    2.7 示范推广了一批循环农业模式和试点
        2.7.1 “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模式。
        2.7.2 “猪—沼—棚—菜”四位一体模式。
        2.7.3 “粮食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畜禽养殖—沼气—有机肥”生态循环模式。
        2.7.4 “养猪—沼气—莲菜种植”三结合模式。
        2.7.5 “集水—青贮—养—粮—沼”五配套模式。
        2.7.6 建成了一批农业循环经济基地。
3 洛阳发展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
    3.1 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3.2 有效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浪费并存
    3.3 农村环境污染加剧
    3.4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循环不经济问题
4 制约洛阳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因分析
    4.1 发展循环经济的愿望不强
    4.2 农业资源产权不清
    4.3 缺乏对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性的认识
        4.3.1 生存和发展的压力。
        4.3.2 农业经营行为短视化。
        4.3.3 环境意识淡泊。
        4.3.4 缺乏公共服务支持导致施肥施药操作违规。
    4.4 缺乏合理的农业资源价格体系
    4.5 农产品质检体系仍不健全
    4.6 农业技术推广仍受到多方制约
        4.6.1 农民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不足。
        4.6.2 农民对农业适用技术的需求有差异性。
        4.6.3 土地承包的长期性与新技术的推广产生矛盾。
        4.6.4 基础设施薄弱对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带来阻力。
        4.6.5 青壮年外出务工对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
        4.6.6 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下, 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4.6.7 指导农业技术推广的业务人员不足。
    4.7 没有稳定的资金投入
    4.8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
5 抓住重点, 科学推进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宏观方面
        5.1.1 着力营造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氛围。
        5.1.2 着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制度完善。
        5.1.3 着力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
        5.1.4 着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化经营。
        5.1.5 着力创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5.1.6 着力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的载体培植。
        5.1.7 着力加强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5.2 微观方面
        5.2.1 以发展节约型农业为龙头, 加大农业节能降耗的力度。
        5.2.2 以农村新型能源建设为抓手, 探索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5.2.3 以林业生态市建设为支撑, 营造中西部地区最佳人居环境。
        5.2.4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 着力提高农业效益和发展水平。
        5.2.5 以农业新技术推广为手段, 促进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5.2.6 以面源污染治理为依托, 不断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9)河南省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新农村建设发展成效
二、存在问题
    (一) 新农村建设工作宣传不到位
    (二) 基层组织作用不强
    (三) 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四) 素质较低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瓶颈
    (五) 建设资金不足
    (六) 现代农业发展相对落后
    (七)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新型能源利用不足, 田间管理弱化
    (八) 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兴办较难
    (九) 农村发展缺乏规划
    (十) 党员干部发挥作用不明显
三、对策
    (一) 加强组织领导, 扎扎实实抓新农村建设
    (二) 加大宣传力度, 统一认识
    (三) 积极发展农村生产力, 努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四)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加大投入力度, 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动力
    (五) 创新发展思路, 着力提高农村发展水平
    (六) 大力提高农民素质, 培育中坚力量, 着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七) 发展社会事业, 着力提高农村保障水平
    (八) 建立健全各类组织机制, 提高基层党组织“造血”功能
    (九) 统筹安排农村各项建设
    (十) 推进移风易俗
结束语

(10)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利用途径
    2.1 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
    2.2 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
    2.3 国外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趋势
        2.3.1 国外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2.3.2 国外秸秆综合利用趋势
第3章 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途径
    3.1 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的目标及指导思想
    3.2 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3.2.1 基本情况
        3.2.2 主要农作物情况
        3.2.3 年产农作物秸秆情况
        3.2.4 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3.3 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
        3.3.1 搞好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条件
        3.3.2 搞好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3.3.3 搞好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4 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3.4.1 积极推进秸秆青贮
        3.4.2 秸秆生产沼气
        3.4.3 秸秆发电
        3.4.4 秸秆栽培食用菌
        3.4.5 秸秆做为工业原料
        3.4.6 成立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专业合作社
第4章 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取得的成效
    4.1 社会效益
    4.2 经济效益
    4.3 生态效益
第5章 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1 思想认识问题,焚烧隐患仍然存在
    5.2 秸秆利用在现实操作中的问题
    5.3 秸秆还田机械少,秸秆收储困难
    5.4 资金问题
    5.5 技术培训不够
    5.6 秸秆产业化结构不完善
第6章 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的思路与对策
    6.1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强化职责,建立责任考核体系
    6.2 以政策和资金投入为导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6.3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6.4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
    6.5 示范推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6.6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秸秆综合利用氛围
    6.7 以打造洛阳农业旅游为契机,大力发展秸秆编制业
    6.8 实现产业化经营,推行企业化管理
    6.9 建立秸秆收集服务体系
    6.10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体系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洛阳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情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生物质能产业区域布局的优化路径[J]. 周琨,肖洪安,龙燕,吴进,张水. 科技管理研究, 2021(18)
  • [2]偃师市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研究[D]. 王紫薇. 郑州大学, 2020(02)
  • [3]农村“厕所革命”政策实施问题研究 ——基于河南省四市的分析[D]. 霍雅芬. 河南大学, 2019(01)
  • [4]秸秆沼气工程原料适宜性评价[D]. 孙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5]河南省种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及沼气化循环利用资源潜力研究[D]. 王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6]应用德菲尔法分析研究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J]. 刘向东. 中国沼气, 2016(06)
  • [7]乡镇沼气后续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 刘艳琴.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3)
  • [8]“十二五”时期洛阳市农业经济循环问题的战略研究[J]. 周玉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7)
  • [9]河南省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 王慧华,王尚堃. 经济研究导刊, 2012(31)
  • [10]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D]. 刘芳. 河南科技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洛阳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情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