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189例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189例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一、189例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阳,杨丽涛,苑广奎,马磊,董峰言,周新凤,王志鹏[1](2021)在《新辅助化疗应用于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新辅助化疗应用于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收益性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Wanfang Data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the Cochrane Library、VIP、CBM数据库,搜集关于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RCT,包括189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组的手术R0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04,95%CI:1.52-2.74,P<0.05),且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3,95%CI:0.89-1.69,P=0.22);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1年(OR=1.65,95%CI:1.23-2.22,P=0.0008)、3年(OR=2.18,95%CI:1.67-2.86,P<0.05)、5年(OR=2.09,95%CI:1.24-3.53,P=0.005)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能提高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R0切除率和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柴新春,许世广,刘博,刘大治,李博,徐惟,王希龙,丁仁泉,刘德宇,王述民[2](2021)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行达芬奇机器人和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近期疗效对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比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行两种手术方式肺段切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临床诊断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并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101例, 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术50例(RATS组), 同期行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51例(VATS组), 通过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站数、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1天胸腔引流量、术后3天胸腔总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肺段切除术, 无中转开胸及围术期死亡病例。术中出血量[(34.40±12.96)ml对(85.10±26.41)ml, P=0.000 ]、淋巴结清扫站数[(4.72±1.20)站对(3.60±1.40)站, P=0.000]及淋巴结清扫数目[(15.14±5.91)枚对(10.76±5.26)枚, P=0.000], RATS组均优于VATS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153.90±21.88)min对(155.39±25.04)min, P=0.751]、术后1天胸腔引流量[(217.80±76.94)ml对(210.98±86.98)ml, P=0.678]、术后3天胸腔总引流量[(612.60±169.93)ml对(595.10±203.90)ml, P=0.641]、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5.36±2.33)天对(5.18±2.54)天, P=0.706]、术后住院天数[(7.50±2.35)天对(7.47±2.93)天, P=0.956]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 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较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出血更少, 淋巴结清扫站数及数目更多。

孙凤环,杨洁,葛韬,夏浩然,戴洁,刘小刚,李佳琪,侯立坤,段亮,武春燕,朱余明,姜格宁,张鹏[3](2021)在《新辅助抗PD-1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手术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手术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早期疗效。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 6例患者确诊为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 接受了2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抗PD-1免疫治疗, 新辅助治疗后进行了外科手术,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5例在新辅助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 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50%(3/6), 其中1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6例均手术顺利, 术后仅1例出现疑似的微小支气管胸膜瘘。结论初步数据显示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满意病理缓解率, 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不增加手术风险, 较为安全, 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昳[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以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医案为研究对象,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归纳朱佳教授对肺癌术后的病机认识,总结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辨治思路和遣方用药规律,探析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推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方法:收集朱佳教授2018年10月至2020年09月诊治肺癌术后患者的医案,录入朱佳教授临证资料管理系统中,然后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医案,建立医案信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清洗后,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从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病机、治法、用药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朱佳教授临床诊治经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计纳入129例、594诊次医案,其中男性49例、243诊次,女性80例、351诊次,腺癌125例、567诊次,鳞癌3例、21诊次,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6诊次,术后未行辅助治疗者106例、488诊次,术后化疗者19例、78诊次,术后放化疗者2例、12诊次,术后靶向治疗者2例、16诊次,年龄主要集中在40-69岁。2.临床表现:肺癌术后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咳嗽(33.67%)、口干(22.22%)、寐差(19.53%)、易汗(14.98%)、疲乏(14.98%)、胸痛(14.81%)、痰白(14.48%)、气短(11.62%)、胸闷(10.77%)、便溏(9.93%);舌象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苔薄(94.44%)、质红(82.66%)、苔腻(32.15%)、苔黄(30.30%)、质淡(25.93%)、质暗(18.86%),且苔薄与质红、苔黄、苔腻、质暗、质淡,质红与苔黄、苔腻、质暗的关联度较高;脉象出现频率较高的是细脉(87.21%)、弦脉(52.53%)、滑脉(14.65%)、小脉(8.42%),其中细脉与弦脉、滑脉,弦脉与小脉的关联度较高。3.病机:频率最高的病机是气虚(35.86%)、阴虚(29.29%)、痰瘀(11.62%),且气虚与阴虚,痰瘀与气虚、阴虚的关联度较高。多项结果显示,虚证类常见病机证素包括气虚、阴虚、肺虚、血虚、脾虚、肾虚等,实证类病机证素有痰浊、湿邪、血瘀、肝郁、气滞、火热、毒邪等。4.治法:出现频率较高的治则治法是化痰(25.59%)、益气(25.08%)、养阴(18.52%)、补肺(18.01%)、理气(16.67%)、健脾(12.12%),其中益气与养阴、解毒、通络,养阴与通络、化痰,化痰与健脾、理气,补肺与扶正、止咳的关联度较高。5.药物:医案中涉及的药物共计296味,频次大于200的高频药物是甘草(97.98%)、女贞子(68.69%)、枳壳(58.75%)、陈皮(58.42%)、白花蛇舌草(50.34%)、生黄芪(46.80%)、神曲(43.77%)、桔梗(43.10%)、山楂(42.42%)、鸡血藤(39.56%)、半夏(39.56%)、炙黄芪(39.23%)、茯苓(38.22%)、百合(37.21%)、桑白皮(35.69%)、白芍(34.68%)、杏仁(33.84%),其中女贞子与生黄芪、白花蛇舌草、陈皮、枳壳、鸡血藤、山楂、神曲,山楂与神曲,白花蛇舌草与枳壳的关联度较高。药物类别分布方面,补虚类、疏肝理气类、止咳平喘类、化痰散结类、健脾消食类、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药物使用频次较高,且补虚类药物以益气养阴为主。结论:1.肺癌术后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毒结、肝郁气滞,后期多见久病入络、由肺及肾,病理因素以痰、瘀、热、毒、郁为主,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肝、脾、肾,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2.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总以扶正祛邪为原则,强调扶正补虚为先,祛邪为辅。扶正当以益气养阴为主,同时注意补肺健脾益肾。祛邪应根据痰浊、瘀血、气滞、热毒、水湿等邪实的偏重,配伍理气化痰、活血通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利水化湿等不同治法。未行术后辅助治疗者,治疗当以扶正固本为主,注重益气养阴,补益肺脾肾,同时配伍些许化痰行瘀、抗癌解毒之品;术后辅助治疗者,治疗上宜注重抗癌解毒、扶正祛邪、顾护脾胃,需加强益气养阴、健脾补肺、化痰行瘀、解毒散结之力。3.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常用药对有黄芪与女贞子、山楂与神曲、陈皮与青皮、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基本方共有6组:1)生黄芪、女贞子、百合、鸡血藤、半夏、陈皮、青皮、枳壳、桑白皮、桔梗、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楂、神曲、茯苓、白术、薏苡仁、甘草;2)生黄芪、女贞子、天冬、百合、鳖甲、鸡血藤、半夏、瓜蒌皮、僵蚕、浙贝母、桔梗、远志、陈皮、青皮、枳壳、桑白皮、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楂、神曲、甘草;3)炙黄芪、麦冬、厚朴、丹参、薏苡仁、牡蛎;4)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柴胡、肿节风、金银花、酸枣仁、夜交藤、苏梗;5)当归、川芎、生地、白芍、赤芍、醋柴胡、郁金、延胡索、香附、黄芩、知母、旋覆花;6)紫菀、款冬花、杏仁、百部、枇杷叶、五味子、南沙参、防风。4.临证备要:气阴双补,重视痰瘀;抑癌解毒,不忘扶正;肝肺同治,调畅气机;培补后天,顾护脾胃;通腑泄浊,邪有去路;因时制宜,分期论治。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5](2021)在《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文中指出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中的第1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肺癌防治措施、提高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为各级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意见,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 结合国际指南推荐意见和中国临床实践现状, 整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 经过共识会议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 旨在为各级临床医师、影像、检验、康复等专业人员提供肺癌筛查、诊断、病理、治疗和随访等方面的推荐意见。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6](2021)在《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文中认为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中的第1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肺癌防治措施、提高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为各级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意见,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 结合国际指南推荐意见和中国临床实践现状, 整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 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 旨在为各级临床医师、影像、检验、康复等专业人员提供肺癌筛查、诊断、病理、治疗和随访等方面的推荐意见。

金佳男[7](2021)在《p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对于预后预测和术后放疗选择的意义》文中认为目的 寻找合适的指标以预测p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及生存期,了解其失败模式及复发特征,探讨术后辅助放疗的作用同时筛选潜在获益于术后放疗的患者。方法 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09年-2016年符合条件的pN2期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未接受新辅助治疗同时均接受至少4周期辅助化疗。统计全组患者的失败模式及局部区域复发位置。利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对放疗组和未放疗组的生存结局进行log-rank检验。利用Cox回归判断变量是否为显着的预后因素。随后根据患者的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展开分层分析,比较不同亚组内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患者的生存结局。结果 共纳入253位患者,放疗组和未放疗组分别为153人和100人。在全组患者中,共有162位患者出现进展,其中41人出现局部复发,140人出现远处转移。多因素回归提示腺癌与脑转移发生显着相关(P=0.045)。左右肺癌发生对侧纵隔复发的患者占比在全组中为47.1%和31.3%,在未放疗组中为54.5%和36.4%。与无病生存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较高的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再分期(P=0.005)、阳性淋巴结对数比>-0.85(P=0.008)和脏层胸膜侵犯(P=0.005);与OS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仅为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再分期(P=0.023)。辅助放疗可显着改善局部区域控制率(P<0.01),未改善无病生存率(P=0.256)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0.742),但辅助放疗组总生存率相较未放疗组提高(P=0.008)。进一步分析发现辅助放疗组进展后生存期显着优于未放疗组(P=0.005)。根据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展开分层分析,结果提示辅助放疗未改善N2a1(单站跳跃转移)患者的局部区域控制率(P=0.238)和无病生存期(P=0.822),可改善N2a2(单站非跳跃转移)患者的局部区域控制率(P<0.001)、无病生存期(P=0.047)和总生存期(P=0.005),同时可改善N2b(多站转移)患者的局部控制率(P=0.005)但未改善其无病生存期(P=0.103)。分析后发现,多站转移患者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单站转移患者(P<0.001)。结论 对数淋巴结转移率和脏层胸膜侵犯可有效预测患者的复发风险;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再分期对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可作出有效的分层。腺癌患者更倾向于发生脑转移。左肺癌更倾向于发生对侧纵隔复发。辅助放疗并不适用于全组pN2患者,但可能使N2a2患者获益。

黄志新[8](2021)在《预测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一种新方法》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低剂量CT的广泛应用提升了ⅠA期肺癌的检出率。尽管分期较早,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及转移。TNM分期系统是判断患者预后的基石,然而对于处在同一分期且手术方式相同的患者,其预后却仍不尽相同。这意味着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其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索ⅠA期肺腺癌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其复发和转移风险,以便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及随访时间。方法:分析福建协和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且术后病理分期为ⅠA期肺腺癌患者的资料。结合既往报道,选取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腺癌分类(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及浸润性腺癌)、病理亚型(贴壁为主型、腺泡为主型、乳头为主型及微乳头及实性为主型)、术前肿瘤标志物(包括CEA、CA125及CYFRA21-1)、脉管癌栓、术前影像学特征(磨玻璃结节、混杂实性结节及以实性为主结节)、首诊时有无临床症状、有无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生长位置等病理及临床指标进行分析。使用SPSS.25及R4.0.4进行数据处理,运用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及COX回归方程确定影响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计算Hosmer-Lemeshow拟合度(H)评价独立危险因素的拟合优度。采用Kaplan-Meier拟合生存曲线,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COX回归方程分析结果绘制列线图(nomogram图),利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Bootstrap法(自抽样次数B=1000)对nomogram图进行验证,并绘制nomogram标准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一致性指数(C-index)越接近1.0代表模型预测价值越高。检验水准X=0.05。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37例ⅠA期肺腺癌术后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32-8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术前影像学特征、肿瘤直径、肿瘤病理亚型、术前CEA及CYFRA21-1水平等因素与肿瘤复发及转移相关。我们进一步将这7个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肿瘤直径、病理亚型、术前CEA及CYFRA21-1水平等4个因素是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度(H)P=0.818提示拟合良好。基于这些危险因素绘制了预测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列线图。最后,通过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43(95%CI:0.9092-0.9768),表明模型预测性能良好。结论:本研究阐明了肿瘤直径、病理亚型、术前CEA及CYFRA21-1水平等4个因素是ⅠA期肺腺癌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了nomogram图预测其复发和转移风险,从而筛选高危人群,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及随访时间。此外本研究中显示术前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是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我们术前肿瘤标志物对于预测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笔者认为术前肿瘤标志物高的患者术中应更注重肿瘤的彻底切除及淋巴结清扫。

孙鑫[9](2021)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模式分析及术后放疗后心脏相关死亡风险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p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局部区域复发(local-regional failure,LRF)模式及影响因素,以指导术后放疗(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PORT)的靶区设计。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病理ⅢA-N2期NSCLC患者,且患者均未接受新辅助治疗及PORT。LRF定义为随访过程中发生的支气管残端(bronchialstump,BS)、肺门、纵隔及锁骨上区淋巴结的复发。对患者的首次LRF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27个月,1024例患者中537例(52.4%)出现治疗失败。其中233例患者以LRF为首次失败模式。原发灶位于右肺的肿瘤,其最常见的首次复发部位为淋巴结区(lymph node station,LNS)4R(11.2%),其次为 LNS2R(9.4%)、LNS 7(6.7%)、LNS 1R(6.0%)和BS(5.0%);原发灶位于左肺的肿瘤,其最常见的首次复发部位为 LNS 4L(7.4%),其次为 LNS 4R(6.7%)、BS(6.3%)、LNS 7(5.9%)和 LNS 6(5.2%)。清扫后病理阳性淋巴结区的复发率均高于病理阴性淋巴结区,除LNS 10R外,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无同侧肺门淋巴转移的患者中,13.4%的患者出现了同侧纵隔淋巴结的跳跃性转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N2(风险率[hazardrate,HR]=1.3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2-1.71,p=0.04)、鳞癌(HR=1.42,95%CI:1.08-1.87,p=0.01)、pT3(HR=1.79,95%CI:1.06-3.03,p=0.03)及接受辅助化疗(HR=1.49,95%CI:1.14-1.94,p<0.001)为首次LRF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各区域的首次LRF预后因素存在差异。结论:对于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pⅢA-N2期NSCLC患者,应参考临床病理因素并基于肿瘤原发灶部位进行个体化的靶区设计。目的:术后放疗(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PORT)可降低标准治疗模式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p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局部区域失败(local-regional failure,LRF)。然而,很少有研究分析标准治疗模式下,未接受术后放疗(non-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Non-PORT)和 PORT 患者的 LRF 模式。本文旨在探讨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后的pⅢA-N2期NSCLC的时间及空间LRF模式。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03年至2015年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病理分期为ⅢA-N2期的NSCLC患者。LRF定义为支气管残端、同侧肺门、纵隔和/或锁骨上区复发。Non-PORT组患者的虚拟计划靶区(planned target volume,PTV)为支气管残端、同侧肺门、隆突下和同侧纵隔淋巴结引流区三维外扩0.5cm后形成。应用风险率动态分析来评价LRF的时间模式。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7.4个月,854例患者中有507例发生了首次LRF。Non-PORT和PORT组分别纳入了 573例和281例患者,两组分别有149例(26.0%)和51例(18.1%)患者出现首次LRF。空间LRF模式分析显示,首次LRF最常见的部位在 Non-PORT 组为同侧淋巴结区(lymph node station,LNS)4(9.6%)、同侧 LNS 2(7.5%)、LNS 7(7.5%)和对侧 LNS 1(5.7%),PORT 组则为同侧 LNS 1(4.6%)。PORT组同侧LNS 2、同侧LNS 4和LNS 7的复发率明显低于Non-PORT组。Non-PORT组和PORT组靶区内复发率分别为47.7%和21.6%(p<0.001)。时间LRF模式分析显示,PORT组在随访过程中整体LRF风险均低于Non-PORT组。此外,PORT的加入使患者术后的首次LRF时间推迟了 6个月。结论:对于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pⅢA-N2期NSCLC患者,PORT的加入可显着降低LRF发生率并推迟首次LRF的发生。目的:本文旨在探讨p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后的复发时间和复发模式,为接受标准治疗的pⅢA-N2期NSCLC提供随访监测推荐。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03年至2015年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标准治疗方案的术后病理分期为ⅢA-N2期的NSCLC患者。术后复发模式分为:局部区域复发(local-regional recurrence,LRR)、远处转移(distant metastasis,DM)及LRR+DM三种模式。本研究根据不同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对患者的复发风险分布进行分析,应用风险率动态分析和竞争风险模型对术后复发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Gray’s检验比较组间累积复发率的差异。结果:共有854例患者纳入分析,纳入分析的患者中61.9%为多站N2淋巴结转移。患者1年、3年、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6.9%、50.7%和67.4%。共有510例患者发生了疾病复发,其中95(18.6%)例患者为单纯LRR,285(55.9%)例患者为单纯DM,130(25.5%)例患者同时存在LRR和DM。全组患者的复发风险率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复发复发风险在术后0-18个月持续升高,在术后第18-48个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在48个月之后迅速下降。单纯DM患者的风险率曲线与全组复发患者的相似。而单纯LRR和LRR+DM患者的风险率曲线呈现双峰分布。另外,不同的远处转移部位具有不同的复发高峰。不同临床及病理因素的累积复发风险率分析显示:在随访观察期间,较晚的术后T分期、多站N2淋巴结转移、未接受PORT的患者复发风险更高,但是组间动态复发模式差异不显着。结论: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ⅢA-N2期NSCLC患者的复发在术后第18个月达到较高水平,并持续到术后第48个月。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有必要在术后4年内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密切的随访监测。这一随访策略与既往的临床实践并不完全一致,提示我们N2疾病可能需要不同于临床常规的个体化监测,这一结论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加以验证。目的:我们旨在通过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研究ⅢA-N2 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放疗(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PORT)与心脏相关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查询SEER数据库中诊断为ⅢA-N2期NSCLC并且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心脏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PORT组和未接受术后放疗(non-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Non-PORT)组的心脏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中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为心脏相关死亡的竞争风险事件,应用Gary’s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心脏相关死亡的累积发生率。使用竞争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1988年至2016年间,共有7290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并纳入分析。其中PORT组患者3386例,Non-PORT组患者3904例。PORT组患者的5年心脏相关死亡率为3.01%,Non-PORT组患者的5年心脏相关死亡率为3.26%。老年、男性、鳞状细胞肺癌、较早的肺癌确诊时间和较早的T分期是心脏相关死亡的独立不良影响因素。但是,PORT的应用并不会增加心脏相关死亡率风险(风险分布比率[subdistribution hazard ratio,SHR]=0.99,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0.78-1.24,p=0.91)。在评估确诊时间段与心脏相关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心脏相关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在不同确诊时间段内,PORT组和Non-PORT组患者心脏相关的死亡率并无显着差异。结论:对于ⅢA-N2期NSCLC患者PORT组和Non-PORT组的心脏相关死亡风险无明显差异。

于文江,岳志,曹海伦,李剑桥,段熊松[10](2021)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选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选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指标(淋巴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指标(分钟通气量、住院时长、疼痛程度、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与术前、术后6个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心律失常、肺漏气、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淋巴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分钟通气量、住院时长、疼痛程度、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6个月FVC、FEV1及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10.41±1.82)枚、(190.34±50.12) mL、(138.17±30.78) min、(6.21±0.23) L、(6.05±0.68) d、(3.19±0.56)分、(141.09±42.34) mL、(3.98±1.25) d、(79.84±3.28)%、(83.76±4.11)%、8.57%,对照组依次为(10.45±1.88)枚、(306.63±61.48) mL、(117.96±28.58) min、(5.12±0.20) L、(8.41±0.98) d、(3.24±0.58)分、(141.29±42.55) mL、(4.05±1.28) d、(76.32±3.01)%、(76.03±3.62)%、14.29%。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FVC、FEVl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分钟通气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淋巴清扫数量、疼痛评分、引流量、胸管置留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相较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肺通气量更高。

二、189例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9例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辅助化疗应用于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1.1.2 研究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结局指标
        1.1.5 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R0切除率
        2.4.2 术后并发症
        2.4.3 1年生存率
        2.4.4 3年生存率
        2.4.5 5年生存率
3 讨论

(4)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传统医学对肺癌术后的认识及治疗
        1.1 病名溯源
        1.2 病因归纳
        1.3 病机阐述
        1.4 证候分型
        1.5 辨证论治
        1.6 中医药治疗优势
    2 现代医学对肺癌手术及术后管理的研究
        2.1 治疗模式
        2.1.1 非小细胞肺癌
        2.1.2 小细胞肺癌
        2.2 手术方式
        2.3 术后治疗手段
        2.3.1 放射性治疗
        2.3.2 化学治疗
        2.3.3 靶向治疗
        2.3.4 免疫治疗
        2.4 预后影响因素
        2.5 术后管理
    3 传承研究
        3.1 肺癌术后经验传承现状
        3.2 问题与对策
第二部分 医案数据挖掘分析
    1 研究对象
        1.1 医案来源
        1.2 医案纳排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西医诊断标准
        1.4 中医证候分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医案信息采集
        2.2 数据清洗
        2.2.1 数据预处理
        2.2.2 数据规范化
        2.3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疗效评价
        3.2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3.2.1 研究基线分布
        3.2.1.1.性别频次频率分布
        3.2.1.2 年龄段频次频率分布
        3.2.1.3 病理类型频次频率分布
        3.2.1.4 术后治疗手段频次频率分布
        3.2.2 计量数据解构
        3.2.2.1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3.2.2.2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3.2.2.3 脉象频次频率分布
        3.2.2.4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3.2.2.5 治则治法频次频率分布
        3.2.2.6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3.2.2.7 药物类别分布
        3.2.2.8 术后辅助治疗患者计量数据频数频率分布
        3.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3.3.1 集内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3.3.1.1 临床症状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3.3.1.2 舌象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3.3.1.3 脉象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3.3.1.4 病机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3.3.1.5 治则治法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3.3.1.6 药物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3.3.2 集外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3.3.2.1 临床症状与病机集外关联规则项集
        3.3.2.2 病机与药物集外关联规则项集
        3.3.2.3 临床症状与药物集外关联规则项集
        3.4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3.4.1 药物聚类结果
        3.4.1.1 K均值聚类
        3.4.1.2 系统聚类
        3.4.2 方剂K均值聚类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医案疗效评价
    2 一般情况
    3 临床表现
        3.1 症状
        3.2 舌脉
    4 病机探讨
        4.1 气阴两虚
        4.2 痰癖毒结
        4.3 肝郁气滞
        4.4 久病入络,由肺及肾
    5 治则治法
    6 方药探析
        6.1 常用药物
        6.2 常用药对
        6.2.1 黄芪与女贞子
        6.2.2 山楂与神曲
        6.2.3 陈皮与青皮
        6.2.4 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
        6.3 核心方
        6.4 临证加减
    7 临证备要
        7.1 气阴双补,重视痰瘀
        7.2 抑癌解毒,不忘扶正
        7.3 肝肺同治,调畅气机
        7.4 培补后天,顾护脾胃
        7.5 通腑泄浊,邪有去路
        7.6 因时制宜,分期论治
    8.典型医案
第四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3.1 不足
        3.2 解决方法
        3.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表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附表3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附表4 治则治法频次频率分布
    附表5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p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对于预后预测和术后放疗选择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二.随访和研究终点
    三.辅助治疗的实施方式
    四.部分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定义方式
    五.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一.患者的一般特征
    二.患者的术后复发模式
    三.全组患者生存分析和预后因素分析
    四.放疗组与未放疗组生存结局对比
    五.基于IASLC分期的术后放疗疗效探索
    六.放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分析与讨论
    一.p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预测
    二.p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复发模式分析
    三.辅助放疗在p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四.p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综合治疗体系的演变与展望
    五.研究缺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文献综述 P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对于预后预测和术后放疗选择的意义
    参考文献

(8)预测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一种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收集
        1.3 术后随访
        1.4 相关定义
    2 方法
        2.1 数据分析
        2.2 连续变量赋值
        2.3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2.4 列线图的建立
        2.5 列线图的验证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无复发生存情况
    2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特点
    3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 多因素logistic生存分析结果
    5 单因素COX生存分析结果
    6 多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
    7 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
讨论
    1 ⅠA期肺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因素分析
    2 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癌胚抗原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9)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模式分析及术后放疗后心脏相关死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论文第一部分 p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模式分析及靶区设计推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论文第二部分 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后p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局部区域复发模式的时空变化分析: 一项回顾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论文第三部分 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后p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复发模式的动态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论文第四部分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与心脏相关死亡风险:一项基于SEER数据库的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已发表论文
文献综述 可手术ⅢA-N2期非小细胞治疗模式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四、189例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辅助化疗应用于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评价[J]. 赵阳,杨丽涛,苑广奎,马磊,董峰言,周新凤,王志鹏.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1(06)
  • [2]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行达芬奇机器人和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近期疗效对比分析[J]. 柴新春,许世广,刘博,刘大治,李博,徐惟,王希龙,丁仁泉,刘德宇,王述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1(11)
  • [3]新辅助抗PD-1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手术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J]. 孙凤环,杨洁,葛韬,夏浩然,戴洁,刘小刚,李佳琪,侯立坤,段亮,武春燕,朱余明,姜格宁,张鹏.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1(09)
  • [4]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经验研究[D]. 张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J].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肿瘤杂志, 2021(06)
  • [6]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J].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杂志, 2021(23)
  • [7]p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对于预后预测和术后放疗选择的意义[D]. 金佳男.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预测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一种新方法[D]. 黄志新.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9]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模式分析及术后放疗后心脏相关死亡风险研究[D]. 孙鑫.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10]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效果[J]. 于文江,岳志,曹海伦,李剑桥,段熊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01)

标签:;  ;  ;  ;  ;  

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189例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