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鄂温克民间故事中的人名

论鄂温克民间故事中的人名

一、论鄂温克族民间故事中的人名(论文文献综述)

任毅[1](2020)在《鄂温克民族文学《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女性形象》文中提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鄂温克族生存状况的长篇小说。作者从鄂温克族文学中汲取养分,提炼女性形象,开创性地将少数民族神话传说中"大母神"形象与现实中"母亲"形象合二为一,将散落在民族文学文本中的女性形象统一起来,让历史文本中被遮蔽的女性形象浮出,形成独特的女性民族志书写与女性历史文学言说。

郭靖宣[2](2020)在《“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且少数民族文学始终以其独特的风格盘踞重地,并自成体系。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文学创作及文学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北方三个较为独特的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习惯称“三少民族”)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都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即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在学术界的异军突起,作为草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三少民族”文学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下的“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对我国七十年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同时对“三少民族”文学的整体发展进行了总括;第二章“三少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对三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是第三章“三少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对这三个少数民族的作家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述介;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重在“三少民族”文学研究整体概况的总结和问题查摆。

张璐[3](2020)在《聚宝盆故事研究》文中提出聚宝盆故事在我国流传范围广且异文众多,聚宝盆在当今依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生活习俗、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以收集到的61篇聚宝盆故事为研究文本,采用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的研究方法厘清聚宝盆故事的源流演变过程与当代流传分布状况,勾勒聚宝盆故事的发展脉络及分布特征。基于各个历史时期聚宝盆故事的形态特征、流变特点,将聚宝盆故事的源流演变过程大致分为宋初时期、明清时期、晚清以后时期三个时期。通过图表统计,将主要分布区域划分为:华东和华南地区、华北和西北地区、华中和西南地区,据此比较区域间聚宝盆故事的地域特征。本文以行动作为母题划分与命名的依据,按照叙事逻辑将聚宝盆故事共划分出12个一级母题,以聚宝盆最终产生出的不同事物为依据,将聚宝盆故事划分为3个故事类型,进而从母题类型、叙事结构等方面对聚宝盆故事的形态结构进行分析。最后,进一步探析聚宝盆故事发展流变过程中蕴藏的大众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及其与社会历史环境变迁的关联。

王政[4](2020)在《中国传统元素在定格动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我国就致力于动画艺术的创作,在50年代“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带领下,汲取中国传统元素中营养创作的动画作品风格独特,且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其中从1947年到2000年间的定格动画作品共215部,占创作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国内外学者在定格动画汲取传统元素方面的研究较少,对“中国动画学派”、“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因此,本文围绕“中国传统元素在定格动画中的应用”这一视角进行研究,试图从定格动画中整理归纳出对传统元素的应用与体现,并用从传统元素中汲取营养创作的定格动画短片作为应用实践,进一步为定格动画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做出有益的尝试。本文以定格动画中的中国传统元素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概念梳理、影片观察、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定格动画作品中的表现手法、故事题材、音乐特效等方面对传统元素的应用进行深度剖析。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分别将传统元素的概念和定格动画中的传统元素进行界定,同时把中国定格动画的缘起和历史进程进行论述;第二章从艺术形式上,将按照定格动画中木偶动画、剪纸动画、折纸动画等片种进行划分,分析传统元素在定格动中的应用;第三章从艺术内容上,将传统元素中的传统文学题材和民族音乐在定格动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第四章结合定格动画早期的代表作品《阿凡提的故事》和近些年制作的《风雪山神庙》进行实例分析,同时结合定格动画艺术短片《送往森林的礼物》的创作实践,进一步思考并探究传统元素在定格动画中应用的难点和具体措施。

韩晓莹[5](2020)在《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与皮毛工艺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鄂温克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属跨境民族,族民在中国、俄罗斯、蒙古国均有分布。我国的鄂温克人大多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及其周边地区,黑龙江、辽宁等省区也有少数居民。鄂温克族因人口较少,与同为人口较少民族的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并称“三少民族”。鄂温克族作为北方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皮毛工艺尤为独特,他们制作的各类皮毛制品中体现有大量的图案纹饰,这些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正是对鄂温克族民俗文化、民族精神、宗教信仰等抽象事物的高度概括,它们凝聚着鄂温克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思想,意在以具体图像来传递鄂温克族传统文化内涵。生活中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始祖崇拜等图像为主的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是该族人民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表达了民众追求美好生活、渴望幸福时光的愿望。在当今社会,随着国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意识逐步深入民心,未来的日常生活与学术研究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中占有更重要的比重与份量。故而,鄂温克民族艺术的代表性项目即其系列传统吉祥图案的应用与创新也将得到各个层面的重视与研究。笔者以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研究为切入点,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非遗中北方游猎民族优秀民间工艺品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并基于文旅融合视野,将非遗价值、审美价值与市场价值相结合,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在皮毛工艺中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问题。本文重点关注当代文旅融合背景下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在皮毛工艺中的传承现状与创新发展问题,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是针对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文化的解读,通过对鄂温克族人民生产生活、区域地理环境与相关民俗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梳理总结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的图像表征,并阐释其内在的文化意义。其次,笔者前往呼伦贝尔及其周边地区对鄂温克族皮毛工艺特点及工艺流程进行考察,经过实地田野调查了解鄂温克族皮毛工艺的起源与分布,分析其皮毛工艺特点及梳理工艺流程等相关问题。再次,梳理记录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在皮毛工艺中的传承现状,通过对鄂温克族皮毛工艺非遗传承人的专访,记录总结传统吉祥图案在皮毛工艺中的传承境况。最终,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作出对于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再创造”的思考与建议,并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理念、原则与方法层面,探索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再创造”路径。

李颖[6](2019)在《俄罗斯人口较少民族埃文基史诗研究 ——以《衣饰华丽力大无比的勇士德沃尔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俄罗斯人口较少民族埃文基的史诗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史诗研究专家及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文本细读、母题分析、比较研究、文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借鉴民间文艺学、民族志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俄罗斯埃文基英雄史诗的母题、形象、艺术特色以及史诗中蕴含的宗教文化、自然崇拜、民族文化底蕴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对俄罗斯埃文基的史诗做出系统的深入探讨。本论文分绪论、正文两大部分。绪论部分宏观阐释埃文基史诗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论文从埃文基人现状概述入手,提出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埃文基史诗研究现状和本论文研究对象,重点对埃文基史诗文体特征、表演形式、史诗演唱歌手及埃文基史诗名称“尼姆恩加堪”(俄文нимнгакан,拉丁文nimηakan,其含义是讲唱结合的口头文学形式,包括史诗、神话、故事等)含义等问题,提出了本论文独特研究视角和创新观点。正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对埃文基史诗总况进行阐述。首先,从术语学的角度,介绍俄罗斯埃文基口头传统中“尼姆恩加堪”的内涵,阐述与“尼姆恩加堪”相关的术语,对埃文基的“尼姆恩加堪”与史诗、英雄故事等口头文学体裁术语的关系进行区分。此外,对现今搜集并记录的埃文基史诗文本进行了分类整理;最后,分析探讨了“尼姆恩加堪”的讲唱者及其成为讲唱者所需的社会经历。第二章则主要以《衣饰华丽力大无比的勇士德沃尔钦》为例,对埃文基史诗的母题和形象进行释析。首先,分析史诗《衣饰华丽力大无比的勇士德沃尔钦》文本来源及情节结构;其次,在梳理史诗的母题概念及主要类型基础上详细阐释了孤独与神奇出生母题、英雄出征母题、英雄对决母题、上界娶亲母题、神奇生长母题、母亲赐名母题;最后,分析史诗中的英雄形象、魔鬼形象、女性形象、动物形象和“上中下”三界形象。第三章从史诗的语言艺术特点、音乐性和结构等几方面对该史诗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论文从特色词语的使用及其修辞手法入手分析史诗的艺术特点;并从史诗中的韵律、韵脚和引子歌阐释了其与众不同的音乐性;最后对埃文基史诗的特色结构启句和程式进行详细解析,从而揭示埃文基史诗独特的艺术魅力。第四章阐释史诗《衣饰华丽力大无比的勇士德沃尔钦》中蕴含的习俗、狩猎及宗教仪式等几个突出的民族文化现象,并分析史诗中体现出的埃文基人对天空大地、太阳月亮、风雨雷电、血液和灵魂及“上中下”三界的独特认识。第五章结合埃文基语及活态史诗的调查情况,分析史诗在现当代背景下的传承及演变的原因;结合埃文基现当代文学发展状况,厘清了埃文基史诗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本论文通过以上研究与论述,全面系统地厘清埃文基史诗这一民间文学的叙事体裁类型,着重分析了埃文基史诗的母题、形象、艺术特色以及文化蕴含,并提出埃文基史诗与我国鄂温克、鄂伦春族史有亲缘关系等一系列重要而又独到的学术观点,为埃文基史诗乃至民间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胡朗[7](2019)在《《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研究》文中指出《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三国遗事》是朝鲜半岛的第一部个人历史着述。《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中记述了大量的异生故事,这些异生故事奇异诡谲,引人入胜,虚实相生,文史并存,借此可以更好地研究朝鲜半岛文化。现有对《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的研究多是集中在某本书或某类故事,以两书中的异生故事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研究者则相对寥落,异生故事如何在流传中重铸民族文化和民族统一体有待深究。在汉风盛行,社会矛盾重生的背景下,为了弥合社会裂痕,建构民族统一体,异生故事得以构建。根据其主要内容可分为感生故事和异生故事两大类,其中有华夏文化特色的卵生故事和有地方化特征的柜生故事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两类。以华夏文化中的异生故事为中心,考察两书中异生故事的互文性,以期能如其所在地溯本探源。两书的异生故事,在纵向空间上,受到中国已有文献和审美经验的影响;在横向空间中,是地方化审美经验尤其是柜生审美经验推动模因演化发展的结果;它是在血统、政统和道统三者合一思想资源的助益下,将身体作为一个权力的场域,以精英和贵族为主要受众,在建构统一的社会共同体的社会需求中生成的。两书中异生故事的历史铭写,以异生为碑,其人发乎神异,应符受箓,乃握大器而成大业的征兆。异生故事作为物性的、活态的文化,是将身体和出生作为沟通历史与现实的媒介,作为政治与文化展演与角力的广场,它缝合了时空的差异,将血统-政统-道统存现融为一体。

刘雪玉[8](2018)在《20世纪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集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异类婚故事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故事类型,虽然它所讲述的不过是人与神仙鬼狐精怪之间的婚恋纠葛,但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以其独特的样貌展现着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的婚姻爱情观念、道德价值取向、民俗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发展。无论从题材还是从叙事技巧上来讲,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都是中国文学与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纵观满—通古斯语族民间故事的研究史,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其中的异类婚故事的研究目前仍然相对薄弱,对其研究散见于一些论文中而尚未形成系统,缺乏专门的整体化的研究。虽然在有限的研究成果中,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不过,这些已有成果也为相关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储备,也使本研究有了深层阐释的可能。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中国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进行分析,归纳其母题和类型,描述其叙事要素的状态及其所呈现的特征。据此对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的叙事序列与叙事意义进行分析,并把叙事形态同叙事传统以及文化共识的研究相结合对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的深层结构进行解读。为达到研究目的,使用母题、类型及经典叙事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一定的理论框架进行文本分析,不断产生对于理论本身和前辈研究定论的再思考。自叙事要素的提炼入手来进行叙事研究是学界所普遍认可的,不管是叙事结构、叙事类型、叙事视角还是叙事时间,皆是如此。若要对异类婚故事进行类型研究,就有必要对研究对象的叙事母题进行初步提炼。首先应从叙事类型学的角度对相关文本资料进行梳理,以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归纳其常用母题后再对其进行二级、三级划分,并对各级母题分别进行界定与阐释。根据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的特点,将其常用母题分别归入开场、过程、结局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并对母题进行简单与复杂之分,以便为母题关系分析及此后的故事序列研究做准备。对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进行类型划分,需要考虑到制约故事发展历程的内在因素,并以此为前提进行故事类型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诸民族异类婚叙事所包涵的意蕴与哲理性。根据异类出现的原因对诸民族的异类婚故事进行类型的划分与归类,可以弥补形式研究上的不足。按照因果逻辑可将满—通古斯异类婚故事划分为报恩酬情型、守诺践约型、追求婚恋型、异境遇艳型,按照开场、过程与结局的叙事三段论模式,分析每一故事类型的核心母题及其叙事模式,各类型都有着其所可能表达的主题,母题与主题对类型划分和文本归类具有双重意义。叙事学最初所关注的人物、时间与空间“三要素”是故事情节得以推进的主体与背景。参考普罗普的功能人物理论,对四个故事类型中的角色及其行动圈进行分析可见,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的角色行动圈一般有五个,有的类型中往往仅出现三到四个角色。人物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人物的角色功能并不缺乏,通过分析人物的行动元特征可以发现,各个不同的行动圈之间往往会出现比较繁复的交叉与转换,这是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的特征之一。对叙事人物进行修辞研究可以发现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叙事在人物命名、外形修辞与叙述模式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性。故事中对一些情节的时长所进行的设定也具有特殊的意味,其时间意识充满了朴实的、似拙而巧的自由与随性。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中出现了各种奇幻的空间想象,空间类型体现了明确的空间意识,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的空间类型及其空间意识实际上也代表了满—通古斯语族民众通过空间所展现出来的宗教情感与民俗信仰,对空间的感知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空间的功能研究中关于空间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与空间的文化象征意义的阐释,可作为关于叙事学的空间研究的有益尝试。叙事要素在各不同类型的故事中具有的共性化、程式化的特征,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的各个叙事要素的分析表明,在故事群的叙事要素分析中,一些已经比较成熟的理论研究模式对于解决故事的结构性问题会有较大的帮助,也可对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的结构特征作出初步的判定。将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的叙事序列视为表层叙事结构,根据其序列组合方式的繁简,可将其划分为两类,即简单序列和复合序列。简单序列可视为叙事的基本序列,布雷蒙的研究中提出了改善与恶化两种倾向,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无法判明的状况。单线推进呈线性结构的简单序列与双线合股交叉形成的复合序列,构成了复杂多样的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叙事文本的结构要有意义作为支撑,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从开场、过程到结局,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萨满教文化的影响,同时佛教、道教文化等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前所述,叙事的开场一般是以男性作为首要出场的,即便是以女性名作为异类婚故事的篇名,并且在叙事过程中将女性作为主要描述对象,但大多数叙事仍以男性作为第一出场人物。在叙事过程中及叙事重心上,或是以男性为主,或是以女性为主,叙事主题在这两种情况的引导下表现出两种人物塑造的不同关注点,以男性为主的异类婚叙事在男性形象的塑造上体现了其道德评价标准,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则表达了男性对女性的心理期待。深层结构主要在于叙事所遵循的逻辑,它对叙事文本的表层结构起着决定性的支配作用,同时通过表层结构传达出叙事者所要表达的各种信息,从叙事的开场、过程至故事结局的每一个阶段,始终呈现出男性和女性、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关系在二元对立结构下的矛盾对立与调和统一。通过对叙事文本深层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叙事传统、文化共识、叙事者个性共同呈现了叙事的深层结构即叙事的意义,从而引导着整个故事叙述的进行。综上,本文从20世纪中国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入手,对其进行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叙事学描述,分析其叙事形态结构特征,在异类婚故事“叙述什么”、“怎样叙事”的基础上进行阐释分析,是属于“如此叙事会得到怎样的效果”的结果性研究。从概括与分析异类婚故事叙述了什么,是怎样进行叙事的,到分析在叙事中各个叙事要素怎样编排和构建文本,进而考察异类婚故事怎样由叙事的开始、叙事的过程以及故事的结局来阐发不同的思想情感与文化认知,整体上呈现了由个体至整体,再重新归于个体的研究历程。

领喜[9](2017)在《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和比较神话学、比较故事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探讨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神话传说与相关民族或地区同类神话传说之间的关系,探索诸民族帝王神话传说的发生发展的脉络,归纳和阐发其原始形态及特征。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论组成。绪论主要论述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的可比性与可行性以及比较研究理论与方法、相关研究概况等。第一章为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感生型神话传说的比较研究。本章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将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的"感光型神话传说"和"感动物型神话传说"与相关民族或国家同类神话传说之间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此类神话传说的发生发展轨迹及其原初特征和特点。从而得之,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中的蒙古族布里亚特部落、哈萨克族、满族和柯尔克孜族的神话传说的基本情节母题基本相似,可以认定属于同一种叙事主题和神话类型。第二章为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奇异诞生型神话传说的比较研究。本章首先运用母题类型研究方法,将阿尔泰语系民族中帝王奇异诞生神话传说以母题类型分为"肋诞生型神话传说"、"手握神物诞生型神话传说"和"卵生型神话传说",并对这些神话传说母题与相关民族或国家同类型神话传说母题间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比较,并认为: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始祖的奇异诞生神话传说之间有共同的"卵生母题"、"肋诞生母题"和"手握神物诞生母题"的故事情节,以此来强调他们起源的神圣性。第三章为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奇异婚姻神话传说的比较研究。这一章里主要将搜集到的文本分类成"天鹅处女型神话传说"、"熊配偶型神话传说"、"狼配偶型神话传说"等三个类型,将用母题情节比较的方法探讨这些神话传说的异同点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和流变规律。最后认为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繁衍生息的蒙古高原和北方地带一直以来就是具有天鹅、熊、狼崇拜,以及与这些动物有关的图腾崇拜和神话传说流传地带。在有关这些神圣动物的诸多神话母题中"人与动物婚配"的母题与帝王有关的其他建国神话的相关母题相结合或重新组合,组成新的神话传说故事。第四章为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神话传说的文化解读。这里从"感光型神话母题"、"卵生型神话母题"、"人兽婚型神话母题"入手,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和解读。通过对这些民族帝王神话传说中的一些神话母题进行文化解读后便总结出,阿尔泰语系一些民族在古代存在过对日月的光和热崇拜的现象,以及与自身环境有密切联系的相关动植物的崇拜、动植物图腾崇拜现象,有些崇拜和信仰也延伸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崇拜和信仰的根基大多与阿尔泰语系相关民族的原始思维"万物有灵"论有渊源关系。这种与萨满教相关的动植物崇拜、动植物图腾崇拜等诸多形式的信仰和理念被提纯到相关民族的神话母题中,这一母题又被植入到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英雄史诗等多种体裁的作品中,以至于传承到现在。结论部分归纳总结了整个论文,提炼主要观点和看法,即:因历史上的交流互动、属于同一语言属性和相似的宗教信仰等原因,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的帝王神话传说具有同类母题;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神话传说在共性中有个性的流变,在建立过政权的民族中流变的过程中与统治者历史政治观相结合,有被植入到国君生平当中,在未建立政权的民族中以始祖的神话传承下来;不同类型的神话母题会发生复合关系,前提条件是:既要符合帝王神话传说的叙事模式、同时也要符合相关民族和地域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

李虹儒[10](2016)在《鄂温克族“瑟宾节”与节日中的音乐 ——海拉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第21届瑟宾节采风记实》文中研究说明瑟宾节是鄂温克族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创造出来的传统民族艺术文化,在历史与特定的环境下孕育出来,彰显着鄂温克族的民族特征,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历经千载积淀出的文化资源,随着时间的流逝瑟宾节愈加的饱满,它是鄂温克人心灵归属的港湾。我多次深入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对瑟宾节的现状、历史渊源和衍变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调查,对该地区的历史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收集、整理大量的资料。通过对当地文艺工作者的专访,了解到的内容更加的真实,围绕着节日发展的过程对节日中的音乐、舞蹈、说唱艺术、民族乐器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包括音乐在历史中所存在的形态和演变过程,通过对当地萨满的采访,亲身参与萨满组织的祭祀活动,萨满音乐和舞蹈在整个的仪式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感受到游牧民族对本土宗教的崇敬与敬畏,满足了人们心灵的归属感,这也是瑟宾节在最开始时的真正意义所在。以瑟宾节这一古老而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切入点,对节日举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详实细致的阐述并加以分析,从而总结出瑟宾节在传承保护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原始神秘的熊祭祀到现在的歌舞狂欢,流传至今人们对它的热情丝毫未减,参加节庆活动的过程以融入到鄂温克人的血液中。

二、论鄂温克族民间故事中的人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鄂温克族民间故事中的人名(论文提纲范文)

(1)鄂温克民族文学《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女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作为叙述者的“我”
三、作为美好妻子的达玛拉
四、作为不完美形象的依芙琳
五、作为萨满的妮浩
六、作为母亲的大自然
七、结语

(2)“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达斡尔族文学研究
    二、鄂温克族文学研究
    三、鄂伦春族文学研究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下的“三少民族”文学研究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政治背景与社会基础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起点秩序与最初框架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学”名称的确立与文学史书写
    第四节 “三少民族”文学整理与创作
第二章 “三少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萌芽蓄力期
        二、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转型多元期
    第二节 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草创期
        二、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过渡期
        三、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的繁荣期
    第三节 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草创期
        二、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冰冻期
        三、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回暖期
第三章 “三少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始创期
        二、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的生长期
        三、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平稳期
    第二节 鄂伦春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鄂伦春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初创期
        二、鄂伦春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发展期
    第三节 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准备期
        二、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的成熟期
        三、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多元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3)聚宝盆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聚宝盆故事的源流演变及分布
    (一)聚宝盆故事的源流演变
        1.宋初时期
        2.明清时期
        3.晚清以后时期
    (二)聚宝盆故事的地区分布
        1.华东和华南地区
        2.华北和西北地区
        3.华中和西南地区
二、聚宝盆故事的母题与类型
    (一)聚宝盆故事的母题
        1.故事开场的母题
        2.故事发展过程的母题
        3.故事结局的母题
    (二)聚宝盆故事的类型
        1.生人型
        2.生物型
        3.镇怪型
三、聚宝盆故事的叙事结构及历史文化内涵
    (一)聚宝盆故事的叙事结构
        1.简单序列
        2.复合序列
    (二)聚宝盆故事的历史文化内涵
        1.社会历史内涵
        2.大众文化心理
        3.聚宝盆故事中的禁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中国传统元素在定格动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中国传统元素的概念和定格动画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元素的概念
        1、中国传统元素
        2、定格动画中的中国传统元素
    (二)中国定格动画的缘起及发展概况
        1、中国定格动画的缘起
        2、中国定格动画的发展历程
二、定格动画在艺术形式上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研究
    (一)木偶动画
    (二)剪纸动画
    (三)折纸动画
三、定格动画在艺术内容上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研究
    (一)传统文学题材在定格动画中的应用
        1、神话故事
        2、民族民间故事
        3、童话寓言、历史故事
    (二)民族音乐在定格动画中的应用
四、中国传统元素在定格动画中应用的实例分析
    (一)以定格动画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为例
    (二)以定格动画短片《风雪山神庙》为例
    (三)以毕业创作定格动画短片《送往森林的礼物》为例
        1、前期准备
        2、拍摄过程及实施
        3、后期制作与合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课题及所获奖项

(5)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与皮毛工艺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与选题研究意义
        1.问题提出
        2.研究意义
        (1)学术研究意义
        (2)实践应用意义
        (3)传承保护意义
        3.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概况
        (2)国外研究概况
        (3)研究综述
    (二)相关问题界定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1)鄂温克族概述
        (2)研究范围
        2.研究目的
        3.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田野调查法
        (3)图像分类法
    (三)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创新点
        2.发展趋势
        3.技术路线
一、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解读
    (一)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历史溯源
        1.区域地理环境
        2.生产生活方式
        3.民族宗教信仰
    (二)鄂温克族传统吉祥纹饰的图像表征
        1.自然崇拜
        (1)火焰纹图案
        (2)太阳纹图案
        (3)山形纹图案
        (4)植物纹图案
        2.图腾崇拜
        (1)鸟纹图案
        (2)鹿纹图案
        (3)熊纹图案
        3.始祖崇拜
        (1)“敖教勒”神图案
        (2)“舍卧克”神图案
    (三)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价值
        1.民族特色符号
        2.民众精神寄托
        3.传统文化传承
二、鄂温克族皮毛工艺与工艺制品
    (一)鄂温克族皮毛工艺起源及分布
        1.工艺起源
        2.工艺分布
        3.皮毛工艺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二)鄂温克族皮毛工艺特点
        1.制作技艺独特
        2.材料体现生活
        3.图案象征信仰
    (三)鄂温克族皮毛工艺制品与传统吉祥图案
        1.传统制品
        (1)宗教器物类
        (2)皮毛服饰类
        (3)皮毛用具类
        (4)狩猎工具类
        (5)驯鹿鞍具类
        (6)其他物品类
        2.现代制品
        (1)人偶摆件类
        (2)头饰胸针类
        (3)挂饰壁挂类
        (4)箱包坐垫类
        (5)服饰鞋靴类
三、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的传承现状
    (一)初访讷克勒斯艺术坊
        1.传承发展脉络
        2.艺术坊概况
        3.传承人口述
        4.工艺流程
        (1)皮毛拼接工艺品
        (2)皮毛剪刻工艺品
        5.调查人解析
        (1)皮毛拼接工艺品
        (2)皮毛剪刻工艺品
        (3)桦树皮工艺品
        (4)综合材料工艺品
    (二)再访鄂温克旗太阳姑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1.非遗项目传承人
        2.公司概况
        3.传承人口述
        4.工艺流程
        (1)“太阳姑娘”皮毛工艺品
        (2)“太阳花”皮毛工艺品
        5.调查人解析
        (1)人偶摆件类
        (2)头饰胸针类
        (3)挂饰壁挂类
        (4)箱包坐垫类
        (5)服饰鞋靴类
四、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再创造”的思考
    (一)“再创造”理论与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再创造”
        1.“再创造”理论的概念
        2.“再创造”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原则
        (2)以原作为本的设计原则
        (3)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3.“再创造”的可行性
    (二)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再创造”的实践与应用
        1.结合材料原生质感
        2.融合区域地理环境
        3.相合时代审美趋势
    (三)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再创造”的发展路径
        1.参与文创专项活动
        2.参加专业教育培训
        3.实施校企人才合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俄罗斯人口较少民族埃文基史诗研究 ——以《衣饰华丽力大无比的勇士德沃尔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俄罗斯埃文基史诗相关的历史文化要素
    二、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对象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俄罗斯埃文基史诗概述
    第一节 埃文基“尼姆恩加堪”及其相关术语阐释
        一、“尼姆恩加堪”一词溯源
        二、“尼姆恩加堪”的类型与内涵
        三、“尼姆恩加堪”相关术语阐释
    第二节 埃文基史诗的地方性
        一、东部埃文基史诗
        二、西部和后贝加尔埃文基的英雄故事
    第三节 史诗讲唱者
        一、史诗讲唱者“尼姆恩加卡兰”
        二、史诗讲唱家族
        三、史诗讲唱者的成长历程及其表演
第二章 史诗《德沃尔钦》的母题与形象研究
    第一节 《德沃尔钦》的文本来源与情节结构
        一、《德沃尔钦》的文本来源
        二、《德沃尔钦》的情节结构
    第二节 史诗《德沃尔钦》的母题
        一、孤独与神奇出生
        二、英雄出征
        三、英雄对决
        四、上界娶亲
        五、神奇生长
        六、母亲赐名
    第三节 埃文基史诗中的形象
        一、英雄形象
        二、魔鬼形象
        三、女性形象
        四、动物形象
        五、“上中下”三界形象
第三章 史诗《德沃尔钦》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史诗《德沃尔钦》的语言艺术特点
        一、史诗《德沃尔钦》的语词用法
        二、史诗《德沃尔钦》的修辞手法
    第二节 史诗《德沃尔钦》的音乐性
        一、韵律和韵脚
        二、引子歌
    第三节 史诗《德沃尔钦》的结构特色
        一、史诗的启句
        二、史诗的程式
第四章 史诗《德沃尔钦》的文化释析
    第一节 史诗《德沃尔钦》中的习俗文化
        一、婚姻习俗
        二、女性生子习俗
        三、葬礼习俗
    第二节 史诗《德沃尔钦》中的狩猎文化
        一、狩猎生产方式
        二、狩猎工具
        三、狩猎禁忌和仪式
    第三节 史诗《德沃尔钦》中的宗教文化
        一、史诗中出现的神灵
        二、史诗中的宗教仪式
        三、史诗中的祈祷词
    第四节 埃文基人及其史诗的世界观
        一、对天空和大地的认识
        二、对日月星辰的认识
        三、对风雨雷电的认识
        四、对血液和灵魂的认识
        五、对上中下三界的认识
第五章 俄罗斯埃文基史诗与埃文基现当代文学
    第一节 埃文基史诗的传承
        一、埃文基史诗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二、埃文基语现状
    第二节 埃文基现当代文学与史诗的关系
        一、埃文基现当代文学特征
        二、埃文基书面文学对史诗的继承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比较研究的合法性及范围
        (一)比较研究的可比性和可行性
        (二)比较研究的范围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三国史记》与《三国遗事》研究
        (二)异生故事研究
        (三)域外相关研究
第一章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背景及类型
    第一节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的背景
    第二节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的异生故事及分类
        (一)感生故事
        (二)化生故事
        (三)两种类型的交叠故事及其他类型故事
第二章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的互文性
    第一节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的纵向空间
    第二节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的横向空间
    第三节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的文化生成
第三章 亚洲多民族视域下的异生故事研究
    第一节 通古斯语族的异生故事研究
        (一)满族异生故事研究
        (二)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异生故事研究
    第二节 蒙古语族的异生故事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国遗事》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统计表
附录二 《蒙古秘史》中名字含义与动物相关的人名统计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20世纪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历史与现状
    二、研究方法和意义
    三、相关术语的说明
第一章 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的母题
    第一节 异类婚故事母题
        一、国际性母题
        二、分类与层级
    第二节 常用母题描述
        一、开场母题
        三、结局母题
    第三节 简单母题与复杂母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的叙事类型
    第一节 报恩酬情型
        一、基本表现形式与核心母题
        二、叙事模式
        三、主题解读
    第二节 守诺践约型
        一、基本表现形式与核心母题
        二、叙事模式
        三、主题解读
    第三节 追求婚恋型
        一、基本表现形式与核心母题
        二、叙事模式
        三、主题解读
    第四节 异境遇艳型
        一、基本表现形式与核心母题
        二、叙事模式
        三、主题解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的叙事要素
    第一节 叙事人物
        一、人物的功能研究
        二、人物的修辞研究
    第二节 叙事时间
        一、故事的叙事时序
        二、叙事的时间意识
    第三节 叙事空间
        一、空间的类型描述
        二、空间叙事的功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表层结构:叙事的序列
        一、简单序列
        二、复合序列
    第二节 深层结构:叙事的意义
        一、叙事的开始
        二、叙事的过程
        三、叙事的结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比较研究的可行性及范围
        一、可比性与可行性
        1. 地缘及历史的联系性
        2. 信仰及宗教的联系性
        3. 语言及文化的联系性
        二、比较研究的范围
        三、比较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理论价值和意义
        2.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三节 相关研究概况
        一、阿尔泰神话的综合性研究
        二、突厥语民族神话传说研究
        三、蒙古语族民族神话传说研究
        四、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与朝鲜神话传说研究
第一章 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感生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第一节 感光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一、感光型神话传说的基本内容与诸形态
        二、感光型神话传说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感动物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一、感神动物型神话传说的基本内容和诸形态
        二、感神动物型神话传说的比较研究
第二章 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奇异诞生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第一节 从助诞生型帝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一、肋诞生型神话传说诸形态
        二、肋诞生型神话传说母题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手握神物诞生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一、手握神物诞型生神话传说诸形态
        二、手握神物诞生型神话传说母题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卵生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一、卵生型神话传说诸形态
        1. "天降卵型"神话传说
        2. "人生卵型"神话传说
        3. "鸟生卵型"神话传说
        二、卵生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第三章 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奇异婚姻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第一节 天鹅处女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一、天鹅处女型神话传说基本内容及诸形态
        二、天鹅处女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第二节 熊配偶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一、熊配偶型神话传说诸形态
        二、熊配偶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第三节 狼配偶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一、狼配偶型神话传说诸形态
        二、狼配偶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第四章 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神话传说文化解读
    第一节 感光型神话传说母题的文化内涵
    第二节 卵生型神话传说母题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人兽婚型神话传说母题的文化内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鄂温克族“瑟宾节”与节日中的音乐 ——海拉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第21届瑟宾节采风记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一)意义
        (二)目的
    二、主要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主要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调查研究区域的选择
第一章 鄂温克族瑟宾节探源
    一、民族简述
        (一)民族起源及名称
        (二)民族现状
    二、瑟宾节
        (一)瑟宾节探源
第二章 采风纪实
    一、海拉尔市鄂温克自治旗第21届瑟宾节概述
        (一)祭祀敖包
        (二)开幕仪式
        (三)文艺演出
        (四)篝火晚会
第三章“瑟宾节”中的音乐
    一、节日中采用的扎恩达拉嘎
        (一)带有衬词的歌曲
        (二)曲调各异歌曲
        (三)多民族间广泛流传的歌曲
        (四)为节日创作的歌曲
    二、节日中采用的舞蹈种类
        (一)衍化过程
        (二)舞蹈种类
        (三)节日中的舞蹈
        (四)舞蹈动作特点
    三、民间说唱艺术尼玛罕
        (一)尼玛罕作品举例分析
        (二)尼玛罕的特点
    四、萨满舞蹈与音乐
    五、专访乌兰牧骑
第四章 瑟宾节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一、瑟宾节及节日音乐的传承价值
        (一)弘扬传统文化价值
        (二)为传统节日提供交流平台
        (三)节庆活动的传播与发展
        (四)瑟宾节传承对鄂温克族音乐发展的作用
        (五)强化瑟宾节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瑟宾节与音乐的传承意义
        (一)历史意义
        (二)社会意义
        (三)精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论鄂温克族民间故事中的人名(论文参考文献)

  • [1]鄂温克民族文学《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女性形象[J]. 任毅.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20(06)
  • [2]“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D]. 郭靖宣.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3]聚宝盆故事研究[D]. 张璐. 内蒙古大学, 2020(11)
  • [4]中国传统元素在定格动画中的应用研究[D]. 王政.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鄂温克族传统吉祥图案与皮毛工艺的调查研究[D]. 韩晓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俄罗斯人口较少民族埃文基史诗研究 ——以《衣饰华丽力大无比的勇士德沃尔钦》为例[D]. 李颖.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7]《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研究[D]. 胡朗. 兰州大学, 2019(08)
  • [8]20世纪满—通古斯语族异类婚故事集成研究[D]. 刘雪玉. 吉林大学, 2018(12)
  • [9]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帝王神话传说比较研究[D]. 领喜.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10]鄂温克族“瑟宾节”与节日中的音乐 ——海拉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第21届瑟宾节采风记实[D]. 李虹儒.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论鄂温克民间故事中的人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