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丁苯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一、丁咯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庆羚[1](2021)在《基于mTOR信号通路与自噬探讨艾灸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应用艾灸方法干预CHF大鼠,比较艾灸对CHF大鼠心功能及结构的改变,观察艾灸对CHF大鼠心肌细胞炎性相关因子和自噬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mTOR信号通路探讨艾灸干预CHF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随机从30只SD大鼠抽取10只入正常组、20只入造模组。以一周腹腔注射2次2 mg/kg的ADR,连续4周的方法造模。经超声心动评估后,再次随机平均分为不做干预的正常组和模型组,以及每日对双侧心俞、肺俞穴进行温和灸1次,每次20 min,连续3周干预的艾灸组。干预结束后,记录大鼠体征情况,超声心动评估大鼠心脏LA、LV、LVPW、IVS、EF和FS,ELISA检测血清中BNP、ANP、c Tn I的含量,HE、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实验二:采用相同的造模方法,在模型评估后随机将60只雄性SD大鼠入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RAPA组和RAPA组各12只。前两组不予干预;艾灸组每日对双侧心俞、肺俞穴进行温和灸1次,每次20 min,连续3周;艾灸+RAPA组在艾灸后腹腔注射1次1 mg/kg剂量的RAPA,连续3周;RAPA组仅每日腹腔注射1次1 mg/kg剂量的RAPA,连续3周。在干预期的第一天,从5组大鼠中随机各抽取3只,经尾静脉注射250μL的AAV2/9,标记后放回与其他大鼠继续干预。干预结束后,免疫组化法检测无标记大鼠炎性相关因子ICAM-1、VCAM-1、MMP-2和MMP-9的表达,串联腺相关病毒LC3双标荧光检测标记大鼠心肌自噬流,WB检测无标记大鼠心肌中LC3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无标记大鼠心肌中自噬相关基因Vps34、ATG3、5、7、12、13 mRNA表达,并用Person分析炎性相关因子与自噬相关基因的相关性。实验三:采用相同的造模方法,在模型评估后随机将45只雄性SD大鼠入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RAPA组和RAPA组各9只。前两组不予干预;艾灸组每日对双侧心俞、肺俞穴进行温和灸1次,每次20 min,连续3周;艾灸+RAPA组在艾灸后腹腔注射1次1 mg/kg剂量的RAPA,连续3周;RAPA组仅每日腹腔注射1次1 mg/kg剂量的RAPA,连续3周。干预结束后,WB检测大鼠心肌中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P70S6K、p-P70S6K和ULK1、p-ULK1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大鼠心肌中PI3K、AKT、mTOR、P70S6K和ULK1的mRNA表达。结果:实验一1、各组大鼠心功能变化:同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LV、LA增厚(P<0.01),LVPW、IVS、EF和FS减弱(P<0.01),血清中BNP、ANP、c Tn I含量增多(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LV、LA减少(P<0.05),LVPW和IVS升高(P<0.05),EF和FS显着升高(P<0.01),血清中BNP、ANP、c Tn I含量显着降低(P<0.01);2、各组大鼠心脏结构的影响:同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组织排列松散杂乱,胞浆内空泡出现,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增加(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较轻,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减少(P<0.01)。实验二1、免疫组化检测无标记大鼠心肌炎性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同正常组比,模型组表达量增多(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表达量减弱(P<0.01),而艾灸+RAPA组ICAM-1、VCAM-1和MMP-9表达量均减弱(P<0.01),MMP-2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ICAM-1、VCAM-1表达量增多(P<0.01),MMP-2、MMP-9表达量较升高(P<0.05);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炎性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2、LC3荧光检测标记大鼠心肌自噬流:模型组和RAPA组大鼠心肌细胞LC3荧光相对强度分析自噬流较强,而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中大鼠心肌细胞LC3荧光相对强度分析自噬流较弱;3、WB检测无标记大鼠心肌组织LC3蛋白表达:同正常组比,模型组蛋白LC3Ⅰ、Ⅱ均高表达(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蛋白LC3Ⅰ、Ⅱ表达较低(P<0.01),艾灸+RAPA组LC3Ⅰ、Ⅱ低表达(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LC3Ⅰ、Ⅱ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LC3Ⅰ、Ⅱ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4、RT-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自噬相关基因ATG表达水平:同正常组比,模型组自噬相关基因ATG均高表达(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ATGs均低表达(P<0.01),而艾灸+RAPA组ATG7和ATG13表达水平均减弱(P<0.01),Vp34、ATG3、ATG5和ATG12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ATG3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Vp34、ATG5、ATG7、ATG12和ATG13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相关基因ATG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5、Pe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炎性因子与自噬基因呈正相关(P<0.001)。实验三:1、WB检测蛋白PI3K、AKT、mTOR与其磷酸化的表达:同正常组比,模型组表达水平均减弱(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PI3K与其磷酸化、AKT和mTOR表达增强(P<0.01),艾灸组p-mTOR表达升高(P<0.01),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p-AKT表达水平升高(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p-PI3K、AKT和p-mTOR呈较低水平(P<0.01);与艾灸+RAPA组比,RAPA组PI3K、AKT、mTOR与其磷酸化低水平呈现(P<0.01);2、RT-PCR检测PI3K、AKT、mTOR的mRNA水平:同正常组比,模型组心肌中PI3K、AKT和mTOR的mRNA表达量减弱(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高表达PI3K、AKT的mRNA(P<0.01),艾灸组高表达mTOR的mRNA(P<0.01),艾灸+RAPA组高表达mTOR的mRNA(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低表达PI3K的mRNA(P<0.05)和AKT、mTOR的mRNA(P<0.01);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均低表达(P<0.01);3、WB检测蛋白P70S6K、ULK1及其磷酸化的表达:同正常组比,模型组低表达P70S6K、p-P70S6K(P<0.01),而高表达ULK1、p-ULK1(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P70S6K及其磷酸化水平增高(P<0.01),而艾灸组ULK1及其磷酸化水平减弱(P<0.01),艾灸+RAPA组ULK1及其磷酸化水平减弱(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低表达P70S6K(P<0.01)和p-P70S6K(P<0.05),而ULK1及其磷酸化水平增高(P<0.01);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P70S6K及其磷酸化水平减弱(P<0.01),而ULK1及其磷酸化水平增多(P<0.01);4、RT-PCR检测P70S6K、ULK1的mRNA水平:同正常组比,模型组低表达P70S6K的mRNA(P<0.01),而ULK1的mRNA表达量上调(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P70S6K的mRNA表达量增多(P<0.01),而ULK1的mRNA表达量下调(P<0.01),艾灸+RAPA组P70S6K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P70S6K的mRNA表达量显着减弱(P<0.01),而ULK1的mRNA表达量增高(P<0.01)。结论:1、艾灸可以降低CHF大鼠LA、LV和血清中BNP、ANP、c Tn I的含量,并提高LVPW、IVS、EF和FS,从而改善心功能及结构;2、艾灸可以下调CHF大鼠心肌中ICAM-1、VCAM-1、MMP-2和MMP-9的水平,从而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的表达;3、艾灸可以下调CHF大鼠心肌中Vps34、ATG3、ATG5、ATG7、ATG12、ATG13的水平,降低心肌自噬流和LC3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自噬相关分子的表达;4、艾灸可以调节蛋白PI3K、AKT、mTOR、P70S6K、ULK1及其磷酸化的表达,示意艾灸可能通过激活mTOR通路上游信号调节因子PI3K、AKT,并激活下游信号分子P70S6K和抑制ULK1。

庄园[2](2020)在《泻肺利水合剂干预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随机、单盲临床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泻肺利水合剂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水停证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对患者外周血清MMP-2,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1、泻肺利水合剂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水停证患者心肌保护作用: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内科住院且符合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及中医心衰病辨证为气虚水停证的患者。本研究共纳入94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水停证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n=47)。两组患者在接受《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014年版)心衰基础治疗上,治疗组加用泻肺利水合剂(黄芪30g、太子参30g、葶苈子30g、桑白皮30g、云苓皮30g、防己6g、车前子30g、水红花子15g、赤芍10g、五加皮6g等),对照组加用低剂量泻肺利水合剂(药味与治疗组相同,每味药用量为1g)。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LVED及LVEF水平)的变化及30天MACE事件的情况来评价泻肺利水合剂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水停证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2、泻肺利水合剂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水停证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的影响:研究对象及药物干预方式同上,随机纳入60例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水停证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MMP-2,MMP-9水平变化,探讨泻肺利水合剂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结果:1、纳入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n=47),两组患者在人口学特征、测量指标、药物应用、生化指标等基线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存在可比性。(1)NT-proBNP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68),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①中医证候总评分:治疗组、对照组入组前中医证候总评分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633),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医证候单个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入组前气短、心悸、疲倦乏力、面肢浮肿、自汗、盗汗、胸闷、口干、气喘、咳嗽、咯痰、尿少、畏寒肢冷、烦躁不安、腹胀共15个症状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心悸、气短、面肢浮肿、胸闷、口干、气喘、咳嗽、咳痰、尿少畏寒肢冷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功能评价指标:①LVED: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LVED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820),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LVED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VED有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趋势,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55)。②LVEF: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LVEF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7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LVEF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4)30天MACE事件: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死亡,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30天内因心衰再住院,两组MACE事件(30天内全因死亡、30天内因心衰再住院、30天内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MMP-2、MMP-9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MMP-2、MMP-9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MMP-2有低于对照组趋势,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42),治疗组治疗后MMP-9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泻肺利水合剂可以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水停证患者NT-proBNP,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应用安全;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可能和降低血清中MMP-2、MMP-9水平相关。

唐彪,傅慎文,金强松[3](2020)在《螺内酯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左心室重构和血清半乳凝素-3 NT-proBNP Hcy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降低、心排量不足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导致组织灌注不足,伴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系各类心脏病进展的严重阶段[1]。患者常伴左心室肥厚或左心室扩张,可引起循环功能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体液潴留,若未及时治疗可加重心功能不全,增加患者死亡风险[2]。且心力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可引起心力衰竭恶化,加重病情。早期多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其中ACEI即便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但仍难以抑制醛固酮水平。而β受体阻滞剂则可选择性阻断肾上腺素与β1受体连接,阻断交感神经

罗碧辉[4](2013)在《尼可地尔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心脏保护有两个含义,不但要“保护”(preservation),而且要“帮助并使其受益“(favouritism or patronage)。心脏保护(cardioprotection)具体是指通过某种方式,预防、延缓及减少心肌损伤,尤其是指在潜在的致命性缺血性应激后,通过心肌减慢能量需求,产生更少的有毒糖酵解产物,表现出心肌损伤减少。例如ACEI(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对受损的左室功能提供保护作用,是心脏保护的一种表现。目前心血管疾病中,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占全部心血管疾病的绝大部分。除了一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外,需强调二级预防的心血管疾病有:1)稳定的冠心病患者,2)不稳定型心绞痛,3)有急性心肌梗塞病史,4)有冠脉搭桥术史,5)有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史。这五类可以归因为冠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已经证实提供有力的心脏保护能够对抗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2011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心脏协会基金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ACCF)更新了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指南,推荐了以阿司匹林(Aspirin)或氯吡格雷、p受体阻滞剂(β-Blocker)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剂(ACEI, ARB和醛固酮拮抗剂)和降脂药为基础的二级预防方案(Ⅰ类证据),其目的是防复发,防猝死,防左室重构。但上述药物有各自的局限性,冠脉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术仅解决狭窄,却未能使患者远期受益。因此临床上需要研发新的能提供心脏保护的药物。2012年,基于上述不尽人意的现有治疗模式,有学者提出应当从“专注于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心论”转为“心肌细胞缺血中心论”。如果将心肌细胞作为主要的保护目标,阻塞性冠脉粥样硬化则只是其中一个常见病理因素,学者们可以考虑更多潜在的致心肌细胞缺血因素,从而研发更多更新的保护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策略。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KATP)通道开放剂的心脏保护作用由此受到关注。尼可地尔是目前临床上研究较为深入的KATP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烟酰胺衍生物,又名烟浪丁,具有硝酸根部分,类硝酸酯特性,同时还是ATP敏感的钾通道激动剂(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s,KATP),因具有双重药理机制,所以与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不同,该药对心率,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影响很小,产生抗心绞痛作用的临床剂量对心脏收缩影响很小,并提供长期的心脏保护。现在临床上有口服制剂和静脉制剂。口服制剂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包括PCI后)、心律失常和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静脉制剂可以冠状动脉内注射或静脉内注射,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力衰竭。该药的作用机理特别强调其诱导缺血预适应。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循证医学的兴起,设计合理严密的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和Meta分析(Meta-analysis)被视为评价和合成某一特定研究问题的最佳方式,同时被视为最高等级的临床证据。目前关于尼可地尔的临床应用评价,已有四篇Meta分析,分别是: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系统评价尼可地尔与p受体阻滞剂、长效硝酸酯类药和钙离子拮抗剂对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尼可地尔预防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无再流效果的系统评价;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疗效的Meta分析。尚无关于尼可地尔对心血管事件和急性、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报道。研究目的应用国际循证医学通用的系统评价方法,对目前临床应用尼可地尔的国内外临床研究分别进行系统评价,阐明以下问题:(1)评价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2)评价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3)评价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对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通过系统回顾及Meta分析方法,旨在了解尼可地尔能否在现有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心血管疾病患者获益,起到心脏保护作用,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研究方法[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系统检索由数据库建立初始至2013年1月的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OVID、CBM、 CNKI、万方数据资源。检索词包括:中文为“尼可地尔”AND“心脏”AND“终点”OR“死亡”OR“预后”;英文是"nicorandil"AND"heart"AND "death"OR"event" OR "end point" OR "mortality" OR "prognosis";随机对照的检索词为"randomized controlled"OR"clinical trial" OR"clinical study".初次检索得到的结果再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全因死亡率、再次血运重建和心血管事件的Meta分析。分类资料用计数和率来记录。生存分析资料的效应量指标为危险比HR,计数资料的二分类资料采用优势比OR和相对危险度RR作为效应量。各效应量均以95%可信区间(CI)表示。对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Q检验和I2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采用相应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当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P>0.1,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若P≤0.1,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时(I2≥50%),进一步进行敏感性分析、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尽可能寻找异质性的来源,并分析异质性产生原因。两组异质性过大或无法找寻数据来源时,采用描述性分析。Meta回归进行协变量筛选时,显着性水平定义为P<0.1。用漏斗图和定量检验(Egger线性回归法)评估发表偏倚,如P>0.05则提示研究存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如P<0.05,则提示研究存在偏倚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心血管事件定义为出现以下情况:心血管疾病死亡、猝死(sudden death)、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致命或非致命的急性心肌梗死)、因胸痛或充血性心衰再入院。[尼可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系统检索由数据库建立初始至2012年3月的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BM、CNKI、万方数据资源。检索词包括:中文为“尼可地尔”、“心功能”;英文是"nicorandil"AND"heart failure"OR"cardiomyopathy" OR "heart function"OR "ventricular function";随机对照的检索词为"randomized controlled"OR"clinical trial"。初次检索得到的结果再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主要观察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B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RAP(right atrial pressure)、 SVR (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全身血管阻力)、CI (Cardiac index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利钠肽(BNP)、6分钟步行测试(6MWT)。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MD)作为效应量,各效应量均以95%CI表示。先对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Q检验和I2检验。当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P>0.1,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时(I2<50%),进一步进行敏感性分析和τ2(tau-squared)检验。两组异质性过大或无法找寻数据来源时,采用描述性分析。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尼可地尔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系统检索由数据库建立初始至2013年1月的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BM、CNKI、万方数据资源。检索词包括:检索词包括:中文为“尼可地尔”AND“急性"AND“心力衰竭"AND“患者”;英文是"nicorandil"AND"heart failure" AND"acute";研究设计类型选择“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观察研究”,“病例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OR"clinical trial"OR "random" OR "control" OR "RCT"OR"observational study" OR "case-control".初次检索得到的结果再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检索时运用主题检索和分类检索两种方法避免漏检相关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尼可地尔注射液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指标变化。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MD)作为效应量,各效应量均以95%CI表示。先对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Q检验和I2检验。当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P>0.1,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两组异质性过大或无法找寻数据来源时,采用描述性分析。检验水准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着性。结果[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本研究共检索到英文文献153篇,中文文献为72篇,共计225篇,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通过题目、摘要及进一步的全文阅读,最终纳入17个研究,纳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是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包含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稳定型心绞痛,有或无冠脉介入术及冠脉搭桥术的病史。治疗方式上干预组尼可地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或安慰剂对照或硝酸酯类对照,对照组无应用尼可地尔者。最短观察期为2天,最长观察期为5年。研究质量评价方面,17个研究均为随机对照研究,其中6个研究为A级,完整描述了随机分配的方法,双盲的具体操作,分配隐藏方法及失访和意向性分析;6个研究为B级,描述了随机分配的方法,双盲的具体操作和随访情况,但未提到分配隐藏;5个研究为C级,仅提到随机,未具体描述随机分配的方法,有无盲法及分配隐藏。(1)尼可地尔对全因死亡率影响的Meta分析结果:采用危险比HR为效应量,纳入3个研究,这3个研究均是随访严密的RCT研究,文献质量均为A级,平均随访时间超过一年半,meta分析结果显示Q检验χ2=3.97(d.f.=2,P=0.137>0.1),I2=49.7%,Z=2.27(P=0.023<0.05),合并效应量HR为0.77(0.61-0.96),提示长期应用尼可地尔能显着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研究间异质性来源考虑与用药途径,纳入患者人群及给药方案不同有关。但仅纳入3个研究,Meta结果可能不稳定。若采用死亡人数进行meta分析,可纳入14个研究,共纳入患者6993例,尼可地尔组3494例,死亡135例,死亡率3.86%;对照组3499例,死亡166例,死亡率4.74%。以优势比OR做合并效应量,Q检验χ2=3.42(d.f.=13),P:0.996,I2=0.0%,研究间无异质性。Z=1.77,合并OR值为0.818(0.655-1.022),P=0.077.若采用相对危险度RR做合并效应量,Q检验χ2=3.32(d.f=13),P=0.996,I2=0.0%,研究间无异质性。Z=1.77,合并RR值为0.826(0.6669-1.021),P=0.077。考虑到研究间无异质性,即综合考虑到纳入研究在给药途径、用药剂量、随访年限及文献质量方面的不同,均提示使用尼可地尔未能明显降低全因死亡率。(2)尼可地尔对再次血运重建事件影响的Meta分析结果:有5个研究报道了再次血运重建情况。纳入患者共1030例,尼可地尔组513例,再次血运重建的患者67例,事件率13.0%;对照组517例,再次血运重建的患者70例,事件率13.5%。采用优势比OR做合并效应量,Q检验x2=5.96,(d.f=4),P=0.202,I2=32.9%,研究间有中度异质性。Z=0.02,合并OR值为1.006(0.576-1.755),P=0.985。采用相对危险度RR做合并效应量,Q检验x2=5.82,(d.f.=4),P=0.213,I2=31.2%,研究间有中度异质性。Z=0.05,合并RR值为0.987(0.613-1.588),P=0.957。由于存在异质性,考虑到纳入研究在给药途径、随访年限及文献质量方面的不同,采用亚组分析,P值均大于0.05,提示使用尼可地尔未能显着降低再次血运重建的事件发生。(3)尼可地尔对心血管事件影响的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11个研究均是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包含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稳定型心绞痛,有或无冠脉介入术及冠脉搭桥术的病史。治疗方式上干预组尼可地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或安慰剂对照或硝酸酯类对照,对照组无应用尼可地尔者。最短观察期为2天,最长观察期为5年。研究质量评价方面,11个研究均为随机对照研究,其中6个研究为A级,完整描述了随机分配的方法,双盲的具体操作,分配隐藏方法及失访和意向性分析;3个研究为B级,描述了随机分配的方法,双盲的具体操作和随访情况,但未提到分配隐藏;2个研究为C级,仅提到随机,未具体描述随机分配的方法,有无盲法及分配隐藏。各组的男性比例及糖尿病患者比例不同。纳入11个研究,患者共7705例,尼可地尔组3785例,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401例,事件率10.59%;对照组3920例,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539例,事件率13.75%。采用优势比OR做合并效应量,Q检验x2=21.11(d.f.=10),P=0.020,I2=52.6%,研究间异质性>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Z=4.08,合并OR值为0.441(0.297-0.653),P=0.000<0.001。采用相对危险度RR做合并效应量,Q检验x2=18.81(d.f.=10),P=0.043, I2=46.8%<50%,研究间有中度异质性,但可以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Z=4.87,合并RR值为0.744(0.660-0.838),P=0.000<0.001。由于存在异质性,考虑到纳入研究在给药途径、随访年限及文献质量等方面的不同,进一步采用敏感性分析、meta回归及亚组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通过敏感性分析,提示IONA研究是异质性的主要来源,它与其他纳入的10个研究有显着不同的地方是大样本量的研究。通过Meta回归结果,发现引起异质性的主要来源依次有样本量(Adj R2=100%, P=0.003)、国家(Adj R2=59.02%, P=0.071)、糖尿病患者在各研究中所占比例(Adj R2=80.25%, P=0.026),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1)。进一步用Mento Carlo置换法检验计算上述协变量的矫正P值,协变量“样本量“的P值为0.068,协变量“国家”的P值为0.439,协变量”糖尿病患者在各研究中所占比例”的P值为0.329。因此,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与尼可地尔减少心血管事件相对危险度RR值之间不呈显着的线性关系。Meta回归图显示了以下趋势:糖尿病患者在研究中所占比例越高,服用尼可地尔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度RR数值越低。按样本量分层后的亚组分析,所有异质性完全消除(I2=0.0%)。大样本量(纳入患者数大于1000例)研究1个,即IONA研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845(0.739-0.967),P=0.014;中样本量(纳入患者数100例至1000例之间)的研究6个,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479(0.353-0.651),P=0.000<0.001;小样本量(纳入患者数小于100例)的研究4个,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387(0.223-0.671),P=0.001。因此,无论样本量大小,均提示应用尼可地尔之后可以显着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按国家分层后的亚组分析,消除部分异质性。韩国2项研究,I2=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559(0.106-2.956),P=0.494;日本6项研究,I2=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375(0.260-0.542),P=0.000<0.001;英国2项研究,I2=55.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823(0.724-0.936),P=0.003;中国1项研究,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600(0.234-1.539),P=0.288。日本与英国的研究在纳入的11项研究中占8项,提示应用尼可地尔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可能与人种及地区关系不大。按文献质量分层后的亚组分析:按Jadad score评价研究质量等级为C的2项研究,I2=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581(0.242-1.393),P=0.224;按Jadad score评价研究质量等级为B的3项研究,I2=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381(0.216-0.670),P=0.001;按Jadad score评价研究质量等级为A的6项研究,I2=59.3%,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772(0.682-0.873),P=0.000<0.001。因此,质量为等级A和B的研究均显示应用尼可地尔能显着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提示该Meta分析结果可靠性较高。按随访时间分层后的亚组分析结果,随访时间小于1个月的研究有4项,I2=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527(0.372-0.745),P=0.000<0.001;随访时间为半年的研究有2项,I2=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414(0.173-0.990),P=0.048;随访时间大于1年的研究有5项,I2=62.8%,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787(0.692-0.895),P=0.000<0.001。提示无论应用尼可地尔时间长短,均显着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按给药途径分层后的亚组分析,有1项研究实施了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相对危险度RR值为0.486(0.046-5.133),P=0.549;有4项研究为单纯口服尼可地尔,I2=51.9%,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800(0.706-0.907),P<0.001;有4项研究为单纯静脉应用尼可地尔,I2=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384(0.233-0.629),P=0.000<0.001;有2项研究为先静脉注射再续以口服用药,I2=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382(0.188-0.774),P=0.008。提示不同给药途径不影响尼可地尔较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作用。发表偏倚检测:11个研究的漏斗图提示研究分布并不对称,Egger’s test的检验结果P=0.002(-2.1755,-0.6881),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经剪补法纠正后,meta分析结果一致: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量RR值为0.749(0.664,0.845),Z=-4.718,P=0.000;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量RR值为0.525(0.387,0.712),Z=-4.140,P=0.000。提示此次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尼可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共纳入9个研究,共计2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静脉应用硝酸甘油相比较,静脉连续应用尼可地尔24小时,可引起心率轻度增快(MD=I.272,95%的CI值为0.385-2.160,P=0.005);PCWP显着降低(MD=-2.255,95%的CI值为-4.236~-0.274,P=0.026);SVR明显下降(MD=-0.832,95%的CI值为-1.304~-0.359,P=0.001)。但是,RAP、CI (Cardiac index心脏指数)、MBP的变化与硝酸甘油组相比无差异。②单次剂量口服40mg或者60mg尼可地尔片,有助于降低PCWP、SVR及MBP。③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包括洋地黄、利尿剂、ACEI(ARB)、BB,硝酸酯类)加用口服尼可地尔5mg,一天三次,短期效果及长期持续应用5至6个月,均可以明显改善LVEF (MD=1.712,95%的CI值为0.658~2.767,P=0.001)。结论: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无论是否与其他血管扩张剂合用,经口服途径或静脉途径应用尼可地尔,均可对由缺血性心肌病(含PCI术后6个月的患者)、扩张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引起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 PCWP及SVR方面,获得较好的疗效。[尼可地尔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共检索到32篇文献,通过题目、摘要进行初筛,并进一步阅读全文后,剔除29篇,纳入3篇关于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其中2篇为随机对照研究,1篇为观察性研究。共计纳入患者471例,其中尼可地尔组113例,对照组358例。纳入患者平均年龄大于65岁,血压不低于90mmHg,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或下降,排除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纳入研究均为静脉途径间歇或持续应用尼可地尔,观察时间48小时至5天不等,均报道了通过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改变情况。应用Meta分析了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后48小时到72小时的动脉收缩压情况,结果显示Z=0.54,P=0.59,提示在AHF早期阶段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后,动脉收缩压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同时,3个纳入研究提示AHF的心衰指标得到改善,有1个研究提示在AHF早期阶段应用静脉尼可地尔可降低半年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论[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能显着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包括心血管死亡、致命及非致命心肌梗塞及因胸痛和心衰发作非计划入院;可能降低全因死亡率的发生危险;未能显着降低再次血运重建事件。在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方面,应用尼可地尔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注射及冠脉内注射;应用时间短至2天,长至5年;应用人种和地区不限。尼可地尔能够在冠心病二级预防过程中使患者受益,可能与其保护心脏细胞的作用有关。应用尼可地尔可能使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进一步获益的趋势,尚待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尼可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无论是否与其他血管扩张剂合用,经口服途径或静脉途径应用尼可地尔,均可对由缺血性心肌病(含PCI术后6个月的患者)、扩张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引起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PCWP及SVR方面,获得较好的疗效。[尼可地尔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在急性心力衰竭早期阶段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且不会引起血压显着下降。局限性及展望[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目前关于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预后方面的大样本研究主要是IONA、 JCAD及OACIS,其中IONA是随机对照研究,而JCAD和OACIS是非随机对照研究,因此未能纳入本次Meta分析。已纳入研究除IONA外,样本量均不大,降低了对全因死亡率的检验效能;另外,应关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冠心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能否在应用尼可地尔后进一步获益,且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其对上述人群的心脏保护作用。[尼可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该系统评价中纳入的临床研究样本量均较小,而且观察时间最长为6个月,未能得到与临床硬终点如死亡率方面的确切结论,而这些指标才是评价药物疗效的金标准。同时我们还看到,纳入研究的年限较早,可能与尼可地尔的主要应用范围是冠心病患者有关。随着目前对KATP在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更为深入,有望逐步开展尼可地尔对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的长期随访研究。[尼可地尔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关于尼可地尔用于AHF的临床试验研究较少,已有研究的样本量不大,随机对照研究不多,以观察性研究为主,可能与AHF是一种高危急症有关。纳入研究较少,混杂因素相对较多,对Meta分析结果的检验效能会产生影响。另外,各项研究的观察重点是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功能指标有无改善,而并非死亡率这种硬终点指标。因此未来仍需要设计严密的随机对照研究或高质量的观察性研究来证明其疗效。

王琼,王海芸,许巧巧,邵希跃[5](2012)在《盐酸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含丁咯地尔药物存在严重的神经和心脏毒性而被欧洲药品局(EMA)建议下架一事,概述盐酸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加强医院临床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关注。

沈飞,秦建伟,黄陈军,陈宇,梁永年[6](2012)在《西地那非和前列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西地那非和前列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西地那非组(A组)、前列地尔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A组鼻饲西地那非100mg;B组静脉泵入前列地尔20ng.kg-1.min-1;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需吸入氧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A组、B组能显着降低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血管阻力指数(PVRI)(P<0.05);与B组比较,A组能显着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P<0.05);A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吸入氧浓度均低于B组(P<0.05)。结论西地那非的改善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心肺保护作用优于前列地尔。

袁洪雨,董旭[7](2010)在《盐酸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全球有成千上万的人受着外周动脉血管疾病的困扰,由于该病症状不明显,治疗容易被忽视,往往最后导致间歇性跛行。丁咯地尔作为周围血管扩张药,是治疗间歇性跛行的有效药物。最近有研究发现丁咯地尔对糖尿病的并发症亦有积极治疗作用。本文主要报道了丁咯地尔的临床用途和其他新的适应症。

孙伟,刘颖芳,孙跃[8](2007)在《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丁咯地尔(又名甲氧吡丁苯),是一种非选择性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能够扩张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有效地增加外周或脑血管缺血组织的营养血流,而不产生正常血管的"盗血现象",弱的钙离子拮抗能力,还可提高组织的抗缺氧能力,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年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已证实,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性痴呆、各种眩晕症、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和其他周围神经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疗效。

郑引水,毕莹[9](2006)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心衰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

胡惠云,刘满仓,何勇[10](2006)在《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丁咯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丁咯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TOR信号通路与自噬探讨艾灸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艾灸对CHF大鼠心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1.3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动物模型制备
        2.2 模型成功判定标准
        2.3 动物分组及干预方法
        2.4 实验动物伦理学依据
        2.5 穴位定位
        2.6 动物标本取样及处理方法
        2.6.1 制备血清标本
        2.6.2 制备组织样本
        2.7 指标检测及方法
        2.7.1 大鼠体征情况
        2.7.2 大鼠超声心动检测
        2.7.3 大鼠血清中BNP、ANP、cTnI含量的测定
        2.7.4 HE染色
        2.7.5 MASSON染色
        2.8 统计方法
    3.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模型鉴定
        3.3 超声心动检测评估各组大鼠心功能
        3.4 各组大鼠心衰标志物水平结果比较
        3.5 各组大鼠左心室病理变化
        3.6 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胶原纤维比较
    4.讨论
        4.1 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建立
        4.2 艾灸穴位的选择依据
        4.3 艾灸对CHF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4.4 艾灸对CHF心衰标志物的影响
        4.5 艾灸对CH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实验二 艾灸对CHF大鼠炎性因子和自噬相关分子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1.3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动物模型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干预
        2.3 腺相关病毒AAV9 注射
        2.4 实验动物伦理学依据
        2.5 穴位定位
        2.6 动物心脏标本取样及处理方法
        2.7 指标检测及方法
        2.7.1 自噬LC3双标腺相关病毒检测
        2.7.2 免疫印迹法
        2.7.3 荧光定量PCR
        2.7.4 免疫组化实验
        2.8 统计方法
    3.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3.3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LC3 荧光检测
        3.4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LC3 表达水平比较
        3.5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ATG表达水平比较
        3.6 Person相关性分析
    4.讨论
        4.1 自噬在CHF发病机制中的影响
        4.2 炎症细胞因子在CHF发病机制中的影响
        4.3 自噬—炎症相互作用在CHF发病机制中的影响
        4.4 艾灸对自噬与炎症的影响
实验三 艾灸对CHF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1.3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动物模型制备
        2.2 动物分组
        2.3 实验动物伦理学依据
        2.4 穴位定位
        2.5 动物心脏标本取样及处理方法
        2.6 指标检测及方法
        2.6.1 免疫印迹法
        2.6.2 荧光定量PCR
        2.7 统计方法
    3.结果
        3.1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PI3K、p-PI3K表达水平比较
        3.2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AKT、p-AKT表达水平比较
        3.3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mTOR、p-mTOR表达水平比较
        3.4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P70S6K、p-P70S6K表达水平比较
        3.5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ULK1、p-ULK1表达水平比较
        3.6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PI3K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3.7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AKT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3.8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mTOR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3.9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P70S6K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3.10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ULK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4.讨论
        4.1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CH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4.2 艾灸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论
启示与展望
综述一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分期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艾灸及其相关疗法防治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泻肺利水合剂干预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随机、单盲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第一章 泻肺利水合剂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水停证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材料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二章 泻肺利水合剂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水停证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影响的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材料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一) 泻肺利水合剂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二) MP-2、MMP-9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螺内酯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左心室重构和血清半乳凝素-3 NT-proBNP Hcy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对比:
    2.2 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2.4 2组治疗前后6MWT结果比较:
    2.5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4)尼可地尔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前言
    1 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现状与心肌缺血认知模式转变
    2 心脏保护与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开放剂
    3 心肌缺血与KATP通道开放的相关基础研究
    4 KATP通道开放剂在其他领域的研究
    5 KATP通道开放剂的大型临床随访研究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尼可地尔对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局限性及展望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尼可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局限性及展望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尼可地尔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局限性及展望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研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5)盐酸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应用
    1.1 脑血管疾病
    1.2 周围血管疾病
    1.3 心血管疾病
    1.4 糖尿病并发症
    1.5 精神分裂症
    1.6 心肌保护作用
    1.7 干燥性咽炎
    1.8 对面部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
    1.9 眩晕
2 不良反应
    2.1 胃肠反应
    2.2 过敏反应
    2.3 四肢灼热刺痛感
    2.4 泌尿系统
    2.5 椎体外系反应
    2.6 神经系统
    2.7 心血管系统
    2.8 少见不良反应

(7)盐酸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盐酸丁咯地尔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 治疗脑血管病方面的应用
    1.1治疗急性脑梗塞
    1.2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
    1.3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4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
    1.5盐酸丁咯地尔可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 盐酸丁咯地尔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2.1丁咯地尔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
    2.2盐酸丁咯地尔单独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3盐酸丁咯地尔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方面的应用
3 盐酸丁咯地尔在其它方面的应用研究
    3.1
    3.2盐酸丁咯地尔应用于治疗眩晕症
    3.3
    3.4

(10)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应用
    1.1 治疗脑血管疾病
        1.1.1 治疗脑梗死
        1.1.2 治疗血管性痴呆
        1.1.3 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1.2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1.2.1 治疗2型糖尿病
        1.2.2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1.2.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2.4 糖尿病足
        1.2.5 糖尿病综合症
    1.3 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其并发症
        1.3.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3.2 眩晕症
        1.3.3 椎动脉型颈椎病
    1.4 治疗脑卒中
        1.4.1 缺血性迷路卒中
        1.4.2 恢复期脑卒中
    1.5 对面部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
    1.6 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1.7 治疗干燥性咽炎
    1.8 治疗突发性聋
2 不良反应
3 注意事项

四、丁咯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TOR信号通路与自噬探讨艾灸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D]. 李庆羚.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泻肺利水合剂干预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随机、单盲临床试验[D]. 庄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螺内酯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左心室重构和血清半乳凝素-3 NT-proBNP Hcy水平的影响[J]. 唐彪,傅慎文,金强松.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02)
  • [4]尼可地尔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D]. 罗碧辉.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5]盐酸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J]. 王琼,王海芸,许巧巧,邵希跃. 中国现代医生, 2012(31)
  • [6]西地那非和前列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沈飞,秦建伟,黄陈军,陈宇,梁永年. 江苏医药, 2012(08)
  • [7]盐酸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研究[J]. 袁洪雨,董旭. 齐鲁药事, 2010(03)
  • [8]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J]. 孙伟,刘颖芳,孙跃. 社区医学杂志, 2007(24)
  • [9]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心衰疗效观察[J]. 郑引水,毕莹.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19)
  • [10]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胡惠云,刘满仓,何勇. 安徽医药, 2006(02)

标签:;  ;  ;  ;  ;  

丁苯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