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波雷达旁瓣消除系统设计

米波雷达旁瓣消除系统设计

一、米波雷达副瓣对消系统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宋岩,郭锦鹏,王长杰,曾涛[1](2021)在《自适应副瓣对消性能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基于开环方法的自适应副瓣对消(ASLC)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深入探讨了影响副瓣对消的几个主要因素:一是辅助天线的数目,二是干扰采样的样本点数,三是主辅天线接收通道的不一致性;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工程应用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王剑峰,郭锦鹏,王长杰,曾涛[2](2021)在《自适应副瓣对消最优实现流程节点选择分析》文中指出自适应副瓣对消(ASLC)作为较为成熟的抗干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雷达系统中,但其在雷达信号处理流程中的实现节点选择尚无统一标准。首先分析了自适应副瓣对消实现原理,然后重点对比分析了脉压前实现ASLC、脉压后杂波抑制前实现ASLC以及杂波抑制后实现ASLC三种处理流程对干扰对消性能、CPI内脉间幅相一致性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和某型雷达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论证,对工程应用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范忠亮,夏润梁[3](2020)在《针对压制干扰雷达副瓣对消的多干扰机部署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压制干扰雷达副瓣对消场景中多干扰机部署优化问题,分析了多干扰机有效干扰条件,从优化干扰效果角度出发,对雷达干扰分辨角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表明,多干扰机压制干扰雷达副瓣对消需同时满足干扰机数量、部署间距、干扰功率的要求,对于一维线阵,雷达干扰分辨角约为雷达波束宽度的1/2。

张萌[4](2020)在《相控阵雷达抗主瓣混合干扰算法研究》文中认为雷达抗主瓣干扰问题是近年来的一个难点与热点问题,针对相控阵雷达,由于干扰从天线主瓣进入,导致传统的副瓣对消和自适应波束形成(ADBF)的抗干扰优势不再存在。随着干扰环境的越发复杂,多干扰环境取代了传统单一干扰类型,而现有的大多数抗主瓣干扰研究针对的是单个主瓣干扰,且缺乏实测数据分析,因此本文以主瓣混合干扰为背景,通过算法理论推导、仿真研究及实测数据实验分析验证对相控阵雷达抗主瓣干扰算法进行研究及改进。在空域抗干扰方面,针对主瓣干扰造成ADBF的主瓣零陷和副瓣升高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较为热门的阻塞矩阵(BMP)及特征投影(EMP)两类抗主瓣干扰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BMP的协方差矩阵重构(MCMR)波束保形算法,改进算法通过对BMP预处理导致的过处理现象进行修正,重构协方差矩阵,从而完成对自适应波束形成方向图的保形。通过仿真实验与实测数据的方向图对比及抗干扰性能对比发现,BMP-MCMR相比传统算法,主瓣偏移修正能力较强,保形后的主瓣宽度基本与静态方向图主瓣宽度一致,在主瓣干扰干噪比变化、主瓣干扰角度变化、以及采样快拍包含目标的情况下均有更好的波束保形能力,抗干扰性能相比之下更优,改进算法实验结果受采样快拍数变化的敏感性更低,因此算法更稳定,且MCMR大大降低了求逆运算量,有利于工程实现。空时联合领域方面,在主瓣混合干扰伴随副瓣干扰的环境下,通过对现有的多波束形成盲源分离算法以及子空间投影(SP)算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SP变点检测的抗干扰算法,解决了由于干扰强度相差较大和主瓣干扰角度相近造成的干扰特征值差异增大,导致传统只利用大特征值判断干扰子空间的算法无法准确确定干扰空间的问题。改进的SP算法利用噪声空间与信源空间的垂直关系,计算分块特征区间投影结果的变异系数,再利用MSE变点检测确定信源空间,不需要人为设置门限,针对单目标的前提分类选择不同的算法划分目标与干扰,从而进行精确垂直投影。相比BMP-MCMR,改进SP算法运算量较大,但是仿真及实测数据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SP算法的准确性更高且抗干扰性能较好,相同参数下与BMP-MCMR无偏估计前提下的输出SINR相差不大,输出SINR高于有偏估计下的BMP-MCMR,且算法不需要估计干扰角度,鲁棒性更高。本文最后通过总结模拟仿真及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给出各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对比分析,为不同干扰环境下抗干扰算法的选择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李俊炜[5](2019)在《数字阵列雷达综合抗干扰技术与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现代局部战争表明,电子战贯穿始终,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电子战装备呈现出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全空域、全频域和全时域产生的高强度、多样性和有针对性的电子干扰,严重影响了对空情报雷达的探测性能。雷达的抗干扰技术将直接关系到雷达作战性能的发挥,而雷达作战性能直接影响到雷达在战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承担的科研任务,围绕雷达抗干扰技术,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1.在传统特征投影预处理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了多波束的思想,提出了波束域特征投影算法。该算法利用多波束的思想,对信号空间进行线性变换,将信号空间从子阵域变换为波束域,降低了投影矩阵和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的维数,极大地减小了自适应权值的计算量。该算法对传统的特征投影算法进行了改进,减小了计算量,并提高了抗干扰的性能。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该算法的原理,并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2.在波束域特征投影算法的基础上,本文又针对大规模数字阵列雷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场景,提出了综合抗干扰方法。该方法综合了多种抗干扰算法的优点,能够通过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灵活地切换策略,在保证抗干扰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本文系统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新方法的功能和性能。3.为了模拟战场上的红蓝军对抗的场景,为雷达抗干扰的效能进行评估,本文开发了数字阵列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系统,避免了实物仿真带来的安全、效率和经济问题。该数字化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了CPU-GPU混合架构,利用GPU的多线程实现了阵列雷达的多通道处理并行化,大幅度提高了运算效率;2、可以较真实地动态模拟红蓝军对抗的战场电磁态势,战场剧情和仿真参数可编辑;3、解决了一些传统算法的计算瓶颈,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该系统为雷达抗干扰算法的验证和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评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文在理论研究和计算机仿真的基础上,改进了传统的抗干扰方法,进而提出了综合抗干扰方法,最后开发了抗干扰效能评估系统,为抗干扰方法的模拟提供了平台。本论文的工作为提高雷达系统的作战效能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李存勖[6](2018)在《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米波雷达由于具有较远的探测距离、抗反辐射导弹和天然的反隐身性能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然而,米波雷达波长较长,通常波束较宽,角度分辨力较差。对于低仰角目标,由于受到严重的多径效应的影响,米波雷达难以从空域、时域和频域上对直达波和多径回波进行区分。尤其是在实际的复杂阵地条件下,多径回波呈现出多路径、幅度及相位不规则变化的特征,导致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问题成为低空目标探测与跟踪领域内亟待解决的工程难题之一。本文以米波雷达实际的工程应用为背景,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复杂阵地下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研究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技术,并对某型号米波雷达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首先,研究了三种米波雷达低仰角目标的信号模型:经典多径模型、扰动多径模型和多反射中心多径模型。随后,研究了常用的米波雷达测高算法,推导了经典多径模型下阵列输出信号的幅相特性,并对三种典型阵地的米波雷达实测数据处理分析,分析了不同阵地条件对回波幅相特性的影响以及常用测高算法的测角和测高效果。2.研究复杂阵地条件下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低仰角测高方法。首先,针对经典多径模型与实际阵地环境中的回波不匹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扰动多径模型。随后,通过阵列输出信号的空域超完备表示构建稀疏重构模型,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对入射信号进行稀疏重构。当算法收敛,可以根据入射信号的稀疏结构求得目标仰角的估计,进而得到目标高度。计算机仿真表明所提算法能够高精度的估计出预设的扰动参数、具有较强的相干信号分辨能力。最后,通过对某型号雷达的实测数据处理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3.研究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复杂阵地低仰角测高方法。首先,本文将扰动多径信号模型中的扰动参数作为一个超参数代入到稀疏贝叶斯学习信号模型中。随后,根据入射信号的稀疏结构,借助EM算法迭代优化求得目标仰角的估计,进而得到目标高度。计算机仿真对扰动参数、不同信噪比和不同扰动大小下所提算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对预设的扰动参数进行高精度的估计,在不同信噪比及扰动大小下所提算法性能优于现有算法。最后,通过实测数据处理对所提算法进行了验证,对比了两条不同方位区间、同一时间段内的两条航线的实测数据处理结果,所提算法能够得到较好的测角和测高效果,并且对复杂阵地的影响并不敏感。4.研究基于阵列协方差向量稀疏重构的多反射中心多径的低仰角测高方法。首先,本文引入多反射中心多径信号模型,将多径回波建模为一组角度间隔较近同时多径信号的数目未知的相干信号。随后,将阵列测向的观测数据从阵列输出数据转化为阵列协方差向量的形式,并利用稀疏贝叶斯学习灵活算法的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协方差矩阵稀疏重构的多反射中心多径低仰角测高方法。计算机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均表明本章算法相比于现有DOA估计算法具有更高精度的角度估计性能。同时,多反射中心多径模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际环境中回波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相比于经典多径模型更适用于复杂阵地条件下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问题。5.研究基于空域滤波的相邻相干信号角度估计方法。围绕空域相邻相干信号的分辨及角度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域滤波的相邻相干信号的角度估计算法。首先,分析了现有的相干信号角度估计算法如子空间类超分辨算法、最大似然类算法以及稀疏恢复类算法的优缺点。并着重指出稀疏重构类算法内在的目标函数约束与高精度DOA估计的要求并不吻合,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精度DOA估计的问题,当角度间隔较小或信号之间具有强相关性时,稀疏重构类算法性能会出现明显下降。最后,本章采用空域滤波的方法,将相干信号彼此分离,最大限度的消弱信号之间的相干性对角度估计的影响,同时也避免最大似然算法多维非线性的角度搜索。仿真分析了本章所提算法的测角性能随信噪比、采样点数和目标角度间隔的变化,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算法,本章算法能够取得更高精度的测角结果,同时能够接近Cramer-Rao界。

张剑[7](2017)在《两维相扫米波三坐标雷达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隐身技术的快速发展,空中目标的雷达反射面积大幅度下降,整个雷达预警探测系统面临极大的考验。而米波雷达工作波长长、空中目标的尺寸与其工作波长接近,在反隐身、反辐射导弹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米波雷达的应用前景广泛。但是,米波雷达也存在波束宽度宽、测量精度差、威力覆盖不连续等缺点。这些缺点可以通过相控阵技术、多通道信号处理技术等手段得到有效改善。本文首先介绍了米波雷达的优缺点及国内外同类装备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两维相扫米波三坐标雷达的技术方案和工程实现途径,给出了雷达的工作体制、设备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了雷达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时序,分析了雷达的总体探测性能。其次,研究了基于地形匹配的超分辨测高算法,并通过先进的信号处理平台和实际采集目标数据进行了测试验证,可以达到较高的测高精度。再次,利用这一雷达平台开展了雷达资源调度管理的探讨,给出了在现有条件下任务规划和优先级安排,研究了雷达的资源管理调度的流程,提高了雷达的资源利用率。最后对全文做出总结,并对未来工作做出了展望。

陆鹏程,吴剑旗[8](2017)在《米波MIMO雷达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指明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是近年雷达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专家对MIMO雷达的认识也存在模糊的地方。MIMO雷达计算复杂度高,特别在阵元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更为明显,所以工程上在米波频段更容易实现MIMO雷达。基于米波MIMO雷达系统设计的角度,并从MIMO雷达工作物理理解结合理论分析,对其独特的功率孔径资源设计、低空探测性能、抗干扰能力和测高精度四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米波MIMO雷达具有明显的技术特点,最后对部分结论进行了试验验证。

伍小保,王冰,郑世连,张飞[9](2015)在《米波雷达射频数字化接收机抗干扰设计》文中指出米波雷达由于其频段反隐身以及不在反辐射导弹制导频段内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米波频段内充斥作广播电视等通信干扰信号,因此接收机抗干扰设计是米波雷达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文中给出了基于频域的多级滤波技术以及基于射频数字化采样时钟优化选择的接收机外界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米波雷达接收机工作频带外以及频带内的干扰信号,并可应用于米波雷达射频数字化接收机的设计中。

吴剑旗[10](2015)在《反隐身与发展先进米波雷达》文中指出米波雷达具有反隐身优势,通过有效克服传统米波雷达的主要缺陷,可以大幅提高米波雷达的性能。对此提出"先进米波雷达"这种新型米波雷达的概念。首先,从频段和功率孔径积两方面优势分析了米波雷达反隐身的有效性。然后,分析了传统米波雷达的主要缺陷及其根本原因。最后,通过米波雷达发展历程的介绍,重点提出空域覆盖、测量精度、抗干扰和目标识别等是先进米波雷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分别阐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指出用先进米波雷达反隐身是经济高效的反隐身路径。

二、米波雷达副瓣对消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米波雷达副瓣对消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3)针对压制干扰雷达副瓣对消的多干扰机部署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副瓣对消工作原理
2 多干扰机部署设计
    2.1 多干扰机部署设计
    2.2 干扰机间最大间距设计
3 雷达干扰分辨角仿真分析
4 结束语

(4)相控阵雷达抗主瓣混合干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控阵雷达抗主瓣混合干扰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主瓣混合干扰建模
        2.2.1 单个干扰
        2.2.2 主瓣混合干扰
    2.3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2.3.1 波束形成技术
        2.3.2 主瓣干扰对ADBF的影响
    2.4 信源估计算法研究
        2.4.1 算法原理
        2.4.2 仿真对比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空域抗主瓣混合干扰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算法原理
        3.2.1 BMP及EMP算法原理
        3.2.2 BMP-传统波束保形算法
        3.2.3 BMP-MCMR改进算法
    3.3 仿真对比分析
        3.3.1 方向图对比
        3.3.2 抗干扰性能对比
    3.4 小结
第四章 空时联合域抗主瓣混合干扰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多波束合成盲源分离抗干扰算法
        4.2.1 算法原理
        4.2.2 仿真分析
    4.3 基于SP的抗主瓣干扰改进算法
        4.3.1 传统SP算法
        4.3.2 改进SP算法
        4.3.3 仿真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抗主瓣混合干扰算法实测数据分析
    5.1 引言
    5.2 实测数据介绍
    5.3 空域抗干扰算法实测数据分析
    5.4 空时联合域抗干扰算法实测数据分析
    5.5 算法优缺点及适用性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数字阵列雷达综合抗干扰技术与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数字阵列雷达信号处理抗干扰技术发展现状
        1.2.2 雷达仿真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数字阵列雷达空域抗干扰技术概述
    2.1 引言
    2.2 副瓣干扰抑制技术
        2.2.1 自适应副瓣对消
        2.2.2 自适应波束形成
        2.2.3 两级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
    2.3 主瓣干扰抑制技术
        2.3.1 阻塞矩阵预处理算法
        2.3.2 特征投影矩阵预处理算法
    2.4 角度估计技术
        2.4.1 单脉冲测角技术
        2.4.2 极大似然测角技术
        2.4.3 波束域极大似然测角技术
    2.5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达主瓣干扰抑制的波束域特征投影算法
    3.1 引言
    3.2 传统特征投影预处理算法
    3.3 波束域变换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3.4 波束域特征投影算法
        3.4.1 波束域特征投影算法的理论阐述
        3.4.2 波束域特征投影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分析
    3.5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阵列雷达综合抗干扰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综合抗干扰方案设计
        4.2.1 信号预处理部分
        4.2.2 抗干扰策略转换部分
    4.3 系统性能分析与对比
    4.4 计算复杂度分析与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GPU-CPU异构的数字阵列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系统
    5.1 引言
    5.2 总体设计方案
        5.2.1 系统的主要功能
        5.2.2 系统的模块构成
        5.2.3 系统的软件架构
    5.3 CPU-GPU异构计算平台分析
        5.3.1 GPU的硬件结构
        5.3.2 CUDA计算平台
    5.4 常规功能模块的建模与软件实现
        5.4.1 常规功能模块的建模
        5.4.2 常规功能模块的软件实现
    5.5 大计算复杂度功能模块的建模与优化
        5.5.1 大计算复杂度功能模块的建模
        5.5.2 大计算复杂度功能模块的软件优化与对比
    5.6 数字阵列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系统的仿真与评估
        5.6.1 系统的界面介绍
        5.6.2 系统的主要功能
        5.6.3 电磁红蓝对抗模拟与分析
        5.6.4 综合抗干扰方法的效能评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米波雷达发展历史与现状
        1.2.2 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常用米波雷达测高算法与实测数据分析
    2.1 引言
    2.2 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模型研究
        2.2.1 经典多径模型
        2.2.2 扰动多径模型
        2.2.3 多反射中心多径模型
    2.3 常规米波雷达测高算法
        2.3.1 数字波束形成算法
        2.3.2 空间平滑MUSIC算法
        2.3.3 最大似然类算法
    2.4 米波雷达测高数据幅度和相位特性
        2.4.1 经典多径模型下回波的幅度特性
        2.4.2 经典多径模型下回波的相位特性
    2.5 某型号米波雷达不同阵地实测数据处理分析
        2.5.1 雷达阵地反射面为平坦陆地
        2.5.2 雷达阵地反射面为起伏陆地
        2.5.3 雷达阵地反射面为复杂阵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复杂阵地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方法
    3.1 引言
    3.2 信号模型
    3.3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参数估计方法
        3.3.1 阵列输出信号的空域超完备表示与稀疏性约束
        3.3.2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稀疏重构方法
        3.3.3 扰动参数正交匹配追踪测高算法
    3.4 计算机仿真
        3.4.1 扰动参数的估计
        3.4.2 相干源分辨概率随信噪比的变化
        3.4.3 算法角度估计精度随信噪比的变化
        3.4.4 算法角度估计精度随扰动大小的变化
    3.5 实测数据处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复杂阵地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方法
    4.1 引言
    4.2 信号模型
    4.3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参数估计方法
        4.3.1 稀疏贝叶斯学习参数估计模型
        4.3.2 扰动多径稀疏贝叶斯学习测高算法
        4.3.3 算法初始值及收敛条件设置
    4.4 计算机仿真
        4.4.1 扰动参数估计
        4.4.2 算法角度估计随信噪比的变化
        4.4.3 算法角度估计精度随扰动大小的变化
        4.4.4 模拟飞行目标的高度测量
    4.5 实测数据处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阵列协方差向量稀疏重构的多反射中心多径模型低仰角测高方法
    5.1 引言
    5.2 信号模型
        5.2.1 多反射中心多径信号模型
        5.2.2 阵列输出协方差向量模型
    5.3 基于阵列协方差向量稀疏重构的低仰角测高方法
        5.3.1 阵列协方差向量稀疏特征的高精度重构
        5.3.2 噪声功率和多径数目估计
        5.3.3 算法流程总结
    5.4 计算机仿真
        5.4.1 算法空间谱
        5.4.2 算法角度估计性能随信噪比的变化
        5.4.3 算法角度估计性能随角度间隔的变化
    5.5 实测数据处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空域滤波的相邻相干信号最大似然角度估计算法
    6.1 引言
    6.2 空域相邻相干信号模型
    6.3 相干信号角度估计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
        6.3.1 空间平滑解相干处理方法
        6.3.2 稀疏重构类算法
    6.4 基于空域滤波器的空域相邻相干信号角度估计
        6.4.1 空域滤波器设计
        6.4.2 最大似然角度估计
    6.5 计算机仿真
        6.5.1 角度估计性能随信噪比的变化
        6.5.2 角度估计性能随采样点数的变化
        6.5.3 角度估计性能随目标角度间隔的变化
        6.5.4 角度初始值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6.5.5 实测数据处理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内容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两维相扫米波三坐标雷达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装备发展现状
        1.2.2 国内装备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安排
第二章 两维相扫米波三坐标雷达的总体设计
    2.1 雷达的工作体制
    2.2 雷达的功能和指标
    2.3 雷达的组成
    2.4 雷达的工作原理和流程
    2.5 雷达的主要分系统
        2.5.1 天馈线分系统
        2.5.2 收发分系统
        2.5.3 信号处理分系统
        2.5.4 伺服分系统
        2.5.5 波控分系统
        2.5.6 终端分系统
    2.6 雷达的工作模式
        2.6.1 环扫模式
        2.6.2 驻留预警模式
        2.6.3 导弹预警模式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地形匹配的测高算法
    3.1 引言
    3.2 多径回波模型
    3.3 最大似然算法
    3.4 基于地形匹配的测高算法
        3.4.1 地形匹配的方法
        3.4.2 地形数据的产生
        3.4.3 基于地形匹配的测高流程
        3.4.4 实际数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维相扫雷达的资源管理调度
    4.1 引言
    4.2 两维相扫米波三坐标雷达的调度流程
    4.3 资源管理调度的主要内容
        4.3.1 雷达的任务规划
        4.3.2 雷达的资源配置
        4.3.2.1 搜索模式下的资源配置
        4.3.2.2 跟踪模式下的资源配置
    4.4 雷达的调度与控制
        4.4.1 调度策略的选择
        4.4.2 雷达综合任务优先级的制定
        4.4.3 调度间隔的选择
        4.4.4 任务时间窗和跟踪数据率的确定
    4.5 资源调度算法的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米波MIMO雷达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功率孔径资源设计
2 低空探测性能分析
3 抗干扰能力分析
4 测高精度分析
5 结束语

(10)反隐身与发展先进米波雷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米波雷达的反隐身优势
2 米波雷达的主要缺陷
3 发展先进米波雷达
4 结束语

四、米波雷达副瓣对消系统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自适应副瓣对消性能影响因素分析[A]. 宋岩,郭锦鹏,王长杰,曾涛. 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21
  • [2]自适应副瓣对消最优实现流程节点选择分析[A]. 王剑峰,郭锦鹏,王长杰,曾涛. 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21
  • [3]针对压制干扰雷达副瓣对消的多干扰机部署设计[J]. 范忠亮,夏润梁. 航天电子对抗, 2020(06)
  • [4]相控阵雷达抗主瓣混合干扰算法研究[D]. 张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数字阵列雷达综合抗干扰技术与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研究[D]. 李俊炜.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相关问题研究[D]. 李存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7]两维相扫米波三坐标雷达的研究与设计[D]. 张剑.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7)
  • [8]米波MIMO雷达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J]. 陆鹏程,吴剑旗.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7(03)
  • [9]米波雷达射频数字化接收机抗干扰设计[J]. 伍小保,王冰,郑世连,张飞.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5(02)
  • [10]反隐身与发展先进米波雷达[J]. 吴剑旗.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5(01)

标签:;  ;  ;  ;  ;  

米波雷达旁瓣消除系统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